读文网>论文>其它论文范文

大学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大学生毕业论文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大学毕业论文格式范文,供大家参考。

范文一:与学习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相关毕业论文

摘 要 ,:党的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团结奋进的大会,对凝聚党心军心民心、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党的报告文化提升到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这样生死攸关的高度,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完整新思路,为我国未来的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做好新时期我国的教育事业指明了方向.

关 键 词 :; 教育 ;科学发展

党的报告集中了全党智慧,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政治宣言,是未来中国发展进步的行动纲领.党章修正案把科学发展观列为党的指导思想之一,顺应了党心、民心.在胡的报告中,“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理念的最高标准”等执政理念话题几乎贯穿始终.党的报告把文化提升到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这样生死攸关的高度,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完整新思路,为我国未来的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做好新时期我国的教育事业指明了方向.同时国发2号文件以及贵州省委十一届二次会议给贵州教育改革发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作为一所贵州师范类高校,学校的发展如何围绕以人为本?如何做到学校协调可持续发展?如何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如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

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优先发展教育

报告再次强调教育要优先发展,把优先发展教育提到人才强国、民族振兴的高度,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优先发展教育是作为改善民生问题中的第一方面提出的,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从人民幸福安康的角度去思考教育、对待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遵义师范学院将更加注重师资队伍学历学位结构、职称结构、学科学缘结构的建设,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西部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的机遇,抓住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把握工业强省和以城镇化建设带动贵州发展的契机,着力一手抓人才培养、一手抓人才引进,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思考学校的发展和改革.党的报告明确指出了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对于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不重视教育的领导者是不清醒、不成熟的领导者,是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的.我们党历来非常重视教育,报告表明,我们党在借鉴和继承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教育思想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并明确提出教育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表明我们党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扎扎实实地加以贯彻落实.

2.促进教育公平

促进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受教育的权利是每个公民受法律保护的基本权利,也是社会发展对人自身发展提出的要求,保证每个人不输在起跑线上关键在于接受教育.而教育公平的核心应该是“两个确保”,确保人人实现受教育的权利,确保人人获得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机会.

坚持教育公益性质是这次报告中对教育定位的一个新的表述,一方面表明了党和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的力度和决心,另一方面说明教育是一个惠及大众的奉献爱的事业,体现了报告中关于:“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理念.同时也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更加规范我们的办学行为,规范教育收费.而教育公平和教育公益性质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坚持教育公益性质有利于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公平将会更好地保证教育的公益性质.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师范类学校,在对学生树立教育理念、培养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1、结合师德规范,倡导奉献精神 结合精神的传达学习,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精神,增强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创一流业绩,以优异成绩向人民汇报.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灵魂.所以,作为教师,尤其是作为师范学院的教师,更要在道德上严格要求自己,自尊自励、自警自省,以自身的模范行为成为学生的表率,真正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结合师德规范,以苦为乐,不计个人得失,自觉地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以敬业、奉献为自己的生活守则.遵义师范学院通过政治学习、时事形式报告等途径,深刻领会教育在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使教师明白自己的时代责任和自身素质提高的紧迫性.结合师德规范,严格要求学校教师,全身心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进一步明确今后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做到有思考、有反思、有实践,真正把活动精神落实到日常工作当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努力、做奉献.

2.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实践“”精神,那就必须务实、求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丰富自己的学识和创新求实的精神.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功能首先体现在教书,因而要求教师学识相对较为渊博,以及具备从事文化科学教育事业所必须的求实创新的良好品格.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学无止境,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素养和教育观念.在扎实肯干的同时,学会创新.做一个有深度和宽度的教育者.“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这是让很多人感动的地方.身为教书育人的教师,对“学有所教”自然应该更为关注.教师只有具备了爱岗敬业精神,才能为祖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爱岗敬业既是教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是所有教师实现自我价值,获得个人满足,完成人格升华、实现个人利益的有效途径. 三、结合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注重科学发展,奠定持续发展基础

遵义师范学院是一所有百年师范教育传统(1907),10年本科办学经历(2001),既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又十分年轻的本科大学.目前是学校发展的一个关键期,是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科研工作迈上新台阶和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的重要时期.为确保学校“三大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强本争硕”目标的顺利实现,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从而为未来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在办学理念、教师水准、教学管理模式上从专科向本科的根本转变,明确了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立足地方本科高校实际的“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央决定深入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及国发2号文件的颁布实施,将为我校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加快发展高等教育的一系列决策部署,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劳动力质量需求的提高,教育在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我校今后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将更好地奠定持续发展基础.

结合遵义师范学院实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我国的素质教育在教育改革深化的理论研究以及克服“应试教育”倾向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完善,越来越强调把创新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它要求智育工作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结合精神的传达学习,以教育部、财政部2007年1号和教育部2号文件及“全教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质量工程”为抓手,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教学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的理念,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落实学校党委及行政所提出的“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全面推进遵义师院新一轮发展”,“新起点、新台阶、新希望、强本争硕、再创辉煌”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全面实现学校“强本争硕”、培养 “高质量的留、下、用人才”的发展战略.

明确肯定了教育对国家的重要性,不仅强调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还特别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从中不难察觉到,党正在逐步开放教育系统,在报告中,“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理念的最高标准”等执政理念话题几乎贯穿始终.作为一所地方师范院校,要把学习的热情化作勤奋工作的激情,并落实到学习教育精神的实践中来,努力做好工作,创造优异成绩,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团结,恪尽职守,认真负责,勤奋工作,扎扎实实把工作做好,以实际行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参考文献:

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11-8.

范文二:关于作业方面成人教育优秀论文

摘 要 :基于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现状,采用作业成本法对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和控制,有利于提高高校管理水平,有效控制办学成本,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关 键 词 :高校教育成本;成本核算;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法

一、目前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现状分析

1教育成本核算理念的转变.我国加入WTO后,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作为服务条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写进了多边贸易协议.国外机构和组织按照市场行为进行的一些教育产业经营活动,将教育市场、教育竞争、教育的投资与收益等概念引入我国的高等教育中来.在这样的环境下,高校不仅要以为学生提供教育为责任,也要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培养高素质的学生为宗旨.这样才能认真对待高校的教育成本问题,想方设法进行创新,不断降低高校教育成本,提高效益.

2教育成本核算对象的不确定性.高校教育产品一般是指学生、学生技能的提高和教育服务.教育产品的不统一使得高校不能像企业一样,以“产品”作为成本核算对象设计一套公认的成本核算体系.企业成本核算最后要以产品为核算对象,编制出以产品为中心的“成本计算单”.高校成本核算是否需要精确到某项“产品”,对此一直存在争议,主张以学生为最终产品的观点认为应围绕学生编制成本计算单,主张以教育服务为产品的观点则强调课程或科研项目.所以,一般的教育成本核算只将费用划分到教学院系,就不再向下分了,这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3高校费用支出和成本归属的复杂性.目前大部分高校在计算其成本总额时包括了几乎所有的费用支出,然而,从高校教育受益的对象来看,主要有学生、教职工和社会.学生受益是因为直接享受了高校提供的教育服务,这种服务使其掌握了将来谋生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教职工收益是因为其利用学校的资源进行科研、进修等,在推动科研、教学发展的同时也获取了自身的利益;社会受益是因为高校教育尚具有半公共产品的性质,社会通过各种途径从高校获取了一定的直接和间接利益.科学合理的成本分摊方式就是根据受益原则来确定相应承担的成本.因此,高校成本的分摊应考虑以下因素:(1)固定资产折旧问题.事业单位的特点使高等院校在资产使用过程中不考虑资产使用成本,高校会计制度也没有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要求.但学校培养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耗用了学校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应该根据学校的经营期限与资产的使用寿命计提折旧.折旧费用的归属也应根据使用的途径来细分.如作为教育用途的,应分配到产品直接成本中去;作为行政管理用途的,如果是为了培养学生发生的,应先归为间接费用,然后根据一定的标准在不同的项目之间进行分配;作为其他用途的(如教师的科研支出,与学生无关),则不应归属于教育成本.(2)固定资产盲目投资所导致的资源闲置、浪费问题.不少高校为了追求量的规模和形象,出现了由于盲目投资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和闲置现象,不仅浪费了学校的资源,还增加了将来的维护成本以及相关管理成本,势必导致学校潜在的风险成本增加,这些成本不应计入教育成本中.(3)高校后勤社会化问题.随着高校扩招,学生人数剧增,导致高校后勤社会化问题产生.虽然后勤与学校教育活动分离,实行企业化运作,但现实情况是“分而不离”.高校后勤集团占用或耗用了学校的资源,并没有付出相应的代价,而是间接地转嫁给了学生.(4)科研支出问题.高校集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于一体,科研水平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方面,因此,应本着“谁受益谁承担”原则进行成本核算.

4高校缺乏“内在”的成本控制动力.高校是非营利性的,其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拨款、社会赞助、个人捐赠以及部分学费收入,资金投入者一般并不要求回报.利润分配压力的解除至少在两个方面对高校产生重大影响:其一,高校不像上市公司那样具有投资人、证券监管委员会等强力外部监督者,其经营情况相对企业来说不够透明,不为社会关注;其二,高校缺乏成本管理的内部动力,存在为办事业不惜投入的潜意识.

由于举办并培养具有一定“声誉”的高校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外部竞争对高校的成本限定作用不足,这使得高校客观上处于“垄断”地位,所以,定价时必须考虑对高校成本开支范围的限定,强调费用的“合理性”.美国OMB认为,合理的费用特征是:该资助项目必须发生的;是由资助协议或联邦政府认可的;个人在环境中审慎行动,考虑到对学校、雇员、学生、联邦政府及大多数群众的责任;发生的作业成本与学校的正常作业相一致.#p#副标题#e#

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方式:作业成本法

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可采用作业成本法(ABC).与传统方法不同,ABC法将各种资源耗费归集到作业而不是组织的机构或生产部门;在分配作业成本时,ABC不但采用数量动因,还有非数量动因.高校产品多样化,并且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作业成本法可以提高管理者对价格和作业价值的了解,所以,高校在理论上是可以应用作业成本法的.

1高校间接费用比重大.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核算的主要区别体现在对间接制造费用的处理上.传统产品生产中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的比重大,因而间接费用的处理可以采用相对简单的分配方法,如按照产品产量、IAT资或原材料比重,这种分配选择的标准往往单一,但由于间接费用不大,对最终产品成本的影响可以忽略.然而,对于间接费用比重大的产品,采用多标准、因果关系更强的作业成本计算法比单一分配基础的传统成本核算方法更有价值,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与制造企业的产品成本构成不同,高校教育成本构成中间接费用的比重大,高校教育产品中材料费用少,教师的人工费用大,教学辅助部门的间接费用比重高,一般来说,间接费用占实际费用的50%~70%.

2高校产品多样化.产品类别多,需要赖以分配间接费用的方法就复杂一些.高校产品从“学生”角度看,可以分为本科、硕士、博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历教育、学位教育;全日制、在职学习;国内学生、留学生等等.从“教育服务”角度看,各类课程如选修课、必修课、实验课(实践课)、劳动课、毕业论文设计等,一名四年制本科生毕业需要修完大概五十几门课.

3高校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组织必须以市场为向导、以消费者满意度最大化为服务目标,顾客对消费品需求的层次类型越多,成本核算越要突出“个性”化特点.作业成本核算强调为顾客服务的管理宗旨,在成本管理上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分析作业对于顾客满意度的作用,消除和降低影响顾客满意度的非增值作业,在增值作业上加强工作.

(一)作业成本法下教育成本核算的基本流程

1划分资源库,确定资源动因.借鉴高校会计制 度和财务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确定高校教育活动消耗的资源库.如工资及附加费、社会保障费、助学金、办公费、业务费、折旧费、修缮费、图书资料费、水电费、低值易耗品、科研经费和其他费用等.不同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增加和减少以上资源项目.

2分析作业消耗的方式,确定作业动因.根据教育活动的价值链分析将作业分为主要作业和支持作业两类.例如将高校培养学生作业分为招生就业、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科研和实践等;支持作业分为房屋折旧、设备折旧、资产维护、行政管理(包括日常管理、科研管理和教学管理等)、学生事务管理和福利性保障支出等.然后对各项具体的作业根据其相关性和同质性进行合并,分为几大主要作业中心(作业库).

3将资源分配到作业,作业分配到产品.根据“资源-作业-产品”的分配顺序,首先将高校教育支出分配到消耗该资源的各种作业上,然后将作业分配到消耗该作业的学生中,最终确定高校教育成本.

1;用于培养学生的成本.一方面有利于高校消除不必要的作业,改进增值作业,降低教育成本,提高办学效益;另一方面,有利于准确和客观地计算高校生均培养成本,为高校规范收费标准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高校进行作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障碍

首先,学校缺乏有关教师工作时间的分配依据.比如一个医科大学的教授,同时负担教学、科研和临床指导工作,他每周查床就可能同时完成这三项工作:既指导了研究生,又为自己的科研积累了资料,同时还完成了临床指导工作.那么,如何分配他查床的时间其次,学校的教育成本与学费之间缺乏直接的必然联系.所带来的问题是:采用如此复杂的成本核算方法,但却不能作为定价的依据,那么它的意义何在人们会对这种成本核算方法持怀疑态度.第三,学校要实施作业成本法,需要专业的人力资源来设计,这在短期内难以解决.第四,作业成本法的实施难以得到院系基层教师的理解和支持.

三、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与控制:进一步的思考与建议

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已成为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法人实体.高校之间在发展规模、教学质量、专业设置和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激烈的竞争.因此,高校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树立成本意识,进行教育成本核算,重视办学成本控制,提高办学效益,使高校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成本核算与控制系统,才能为精简人员、减少费用、降低成本提供决策依据.为此,可从以下方面人手做好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和控制:

1强化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意识.高校属于非营利性组织,虽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和企业目标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为了持续发展,应注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少教育资源浪费.

2明确教育成本核算对象.高等教育的最终产品是学生,因此,教育成本的核算对象是学生.从理论上讲应以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各类学生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分别进行成本核算,全面地反映各类学生教育总成本和生均成本.但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可以培养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各类学生,由于实行教育资源共享,难以区分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各类学生的教育成本,所以,只能将全日制本专科学生作为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对象.对于研究生和成教学生,可按一定的折合比例进行折算.

3明确教育成本核算周期.从核算成本的要求看,以自然的业务运作周期作为成本核算的期间比较适当.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周期按学年作为教育成本的核算周期比较合适,因为学校的教学是按学年组织的,学费也是按学年收取的.但为了满足政府预算管理的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可以保持学校会计年度与教育成本核算周期不同,即学校会计年度为公历年度,教育成本核算期间为学年.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其它论文范文】热点

【其它论文范文】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