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论文>其它论文范文

经济类毕业论文范文

本科毕业论文是对大学生专业能力的综合训练,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经济类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范文一: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摘 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数量在我国的人口数量中占主要的部分,尽管我国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较快,但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在我国的关注度从未下降。我国政府对于三农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三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三农的进一步发展。农民关注的焦点问题就是农村的经济问题,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的稳定具有重大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农村的经济水平有限,造成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管理中存在各种这样的问题,阻碍了我国社会的和谐建设,需要亟需解决,并提高农民的收入,让农民过上好日子。先本文就现代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仅供交流借鉴。

关键词:现代农村;存在问题;解决措施;经济管理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社会各领域都实现了机械化作业,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但是作为物质资源充足供给的农村地域也不应该忽略。农村经济的有效管理能够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建设,因此要高度的重视农村的经济建设,农村经济建设水平的提高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还可以保证城市居民的物质需求,实现城乡的共同的进步和发展。尽管我国现代的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不足和缺陷,但是只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就能够解决,使我国农村的经济管理实现良好的发展趋势,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我国现代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不健全的农业管理机构设置

在进行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我国政府会设置农业的管理机构,但由于农村的生产力不高,从而影响了生产力水平,但是我国的群众基本的生活生产需求需要有保证,政府对于农村的经济管理的模式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主要的表现是各个管理部门的分工较为明确,但是各个农业管理部门的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没有共享信息资源,不利于各部门间的交流。

1.2 不配套的农业政策

由于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水平普遍不高,而我国政府采取的农业政策也就是对农民的补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管理落后的问题。现阶段国内外的竞争形势较为激烈,但是粮食生产的规模和效益不是很高,没有很强的竞争力,也没有实现质的飞跃,对于实现粮食生产的社会经济效益还没有健全的政策,农业经济建设的规模化、现代化和集约化还没有实现,没有足够的竞争优势参于到世界粮食市场竞争中。

1.3 不健全的流通体制

农村地区的生产力水平较低,机场机制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可以说较为薄弱,农产品的价格没有统一的标准,相关的管理部门没有建立健全价格标准体系,也没有形成市场供求信息网农民对于市场供给的情况也不能够很好的掌握,会造成农民的盲目生产,给农民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1.4 市场竞争的主体意识较为缺乏

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形式还不是很健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为落后,对于土地的经营模式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造成农村经济效益不是很高。农村合作社的数量在我国的农村地区较少,即使是存在的农村合作社的发展水平也不高,经济的综合实力也较低,也不具有强烈的市场主体意识,与大型的农贸企业和跨国公司是没有任何竞争实力的,在市场竞争中完全处于劣势的地位。

1.5 农村缺乏先进的基层管理队伍

我国的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落后,生产力不高,完全没有吸引优秀人才的优势所在,造成了我国农村经济管理队伍水平不高,严重的阻碍了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多数的管理者的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有的甚至都没有接受过教育,对于经济管理的培训工作没有参加过,对于经济管理的知识结构和思想意识也较为淡薄,不能够适应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势,对于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要求也不能够满足。

1.6 集体在经营和开发中的运用

土地、山林、池塘自家庭承包实行后基本上由家庭和个人承包,国家对农民不再征收农村税费。而作为集体能够使用的集中发包、出租的资产大多数是荒滩和湖面。

1.7 村级在资金管理中出现问题

很多村级集体资源、固定资产承包租赁合同在很多方面存在问题,使得承包租赁费减少,导致村集体资产不明流失;而尽管一些村严格执行了财务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作,但是在财务管理上未能对外开放;部分村干部由于缺少专业的培训,造成民主理财意识薄弱,难以有效地贯彻国家的政策。

二、现代农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和建议

2.1 提高认识,加强对农经工作的领导

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加强农经管理工作,是把党的农村政策落到实处并使之制度化、经常化和长期稳定的需要,是化解当前农村矛盾、保持农村稳定的需要,是保护广大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需要。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切实加强对农经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把农经工作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

2.2 加强农经机构和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农经工作体系,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保持农经队伍的稳定。特别是乡镇农经队伍要合理定编定岗定员,确保每个乡镇有专人承担农经管理工作。依据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法”将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各级农经工作机构,应承担起相应的行政管理、行政监督和行政执法及工作指导职能,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和强化农经工作手段。

2.3 加强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培训

农村经济管理的内容和对象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就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较高的要求,因此要不断的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培训工作的开展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培训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增加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做好农村经济管理的自信心。

2.4 加快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根据省、市关于加快农业加工业发展的有关指示精神,认真搞好农产品加工业原料生产基地建设规划,争取国家的支持。扶持龙头企业发展。以蔬菜、种子、食用菌等农业龙型经济为重点,摸清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现状,积极谋划项目,加大扶持力度。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户联接龙头企业、市场的纽带,也是加快龙型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组织形式。今年全市要进一步抓好示范,发挥典型带动作用。

三、结束语

现代农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坚强有力的干部队伍、建立健全的监督体制和完善的政策法规。在面对种种农村经济管理的问题时,管理者要清楚认识到农村经济管理的核心,不断克服现有问题,完善自身不足,保证核心内容的顺利完成,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的新型农村经济管理道路。

参考文献:

[1]杨小杏.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促进广西农村经济发展[J].广西经济,2010(5).#p#副标题#e#

[2]贾乙,金祥.我市加强农村“三资”管理[N].宜兴日报,2010.

[3]段黎明.城乡繁荣人民富裕产业兴旺和谐文明[N].成都日报,2009.

范文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治理机制与变迁逻辑

一、引言

家庭承包责任制实施30多年以来,小农户经济发展演进的动态逻辑可以归纳为:农户兼业化和农村劳动力专业化一农业产业化一农户经济组织化(仝志辉、温铁军,2010)。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当前我国农村最具有活力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及城镇化的推进,它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显著。研究其产生机理及变迁趋势,对于把握解决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存在问题的基本思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因此,合作社视角下的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研究的主流研究范式,官方和学界都把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视为攸关农户组织化和农业经营方式变革的关键要素。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

周立群、曹利群(2001)从农业产业化的角度指出,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也是农村经济组织演变和创新的进程。苑鹏(2003)从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角度提出,农业企业化即农业生产采取规模化的企业化经营方式,是农业现代化绕不过去的发展过程,它是中国农村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企业化的有效载体。张晓山(2003)也认为,合作社的存在有助于完善市场秩序和规则。已经达成的共识是,当前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方向和农村改革的核心在于,农业经营的组织化变革和推进农户组织化。黄祖辉(2008)认为,新型农民号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开启小规模农业走向现代化之门的一把钥匙”。

当前在合作社制度演进中存在着不同的制度逻辑:一个是弱势群体的逻辑与市场竞争的逻辑相冲突,使合作社生存能力有限;另一个是现代农业的逻辑与福利农业的现实形成反差,难以支撑合作社“成长”(樊红敏,2011)。合作社的本质规定性大致可以归结为两条:自我服务和民主控制,其它则是一些派生规定性。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演进,特别是伴随着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面建立和逐步完善,人们的生活水平特别是底层劳动者的生存境遇有了很大提升,从而经典合作社的这一本质性的组织宗旨也就不再鲜明。相应地,合作社的本质规定性也正经历着深刻的挑战和嬗变(徐旭初、邵科,2009)。

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探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治理机制,分析在经济、技术等因素变化的环境下其产权安排发生变迁的逻辑。本文首先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安排,在此基础上结合技术条件及市场环境的变化,研究其变迁的内在逻辑与趋势。

二、传统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安排

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制度安排特征,需要追溯至1844年成立的罗虚戴尔公平先锋社。一般认为,在罗虚戴尔公平先锋社成立以后,才有了一般意义上的合作社原则。这一原则至今仍然是国际合作社联盟遵守的思想基础。罗虚戴尔公平先锋社于1844年成立时制定以下原则(即罗虚戴尔原则):(1)入社自愿,退社自由:(2)一人一票;(3)现金交易,不赊购赊销;(4)货真价实,足斤准尺;(5)按市价销货;(6)按惠顾量分配盈余;(7)重视社员教育;(8)在政治和宗教上保持中立。1937年国际合作社联盟正式通过决议,将合作社原则归纳为以下十项:(1)入社自由;(2)民主管理(一人一票);(3)按交易额分配盈余;(4)股本利息应受到限制;(5)政治和宗教信仰中立;(6)实现现金交易;(7)促进社员教育:(8)只对社员交易;(9)创立不可分割的社有财产;(10)按照实价或市价交易。1966年,国际合作社联盟将合作社原则修订为以下六条。(1)人社自由。(2)民主管理。合作社是民主的组织,其事务应由社员所认同的方式加以管理,并对社员负责。单位合作社的社员在投票及参与合作决策时享有平等的权利(一人一票)。其它层次的合作应在民主的基础上以适当的方式管理。(3)资本报酬适度。股金一般只能分红。如果支付股金利息,其利率应严格限制,不能超过市面通行的普通利率。(4)合作社经营盈余或剩余为合作社社员所有,其用途可由社员决定。或用于合作社发展业务;或用于合作社举办公共事业;或按社员与合作社交易额的比例分配给社员。(5)合作社教育。应对其社员、管理人员、职工进行教育,使其理解合作社的原理和活动方式。(6)合作社与合作社之间的合作。为了更好地为社员及社区的利益服务,各种合作社组织应加强合作(刘惠、苑鹏,2003)。

1995年,国际合作联盟于英国曼彻斯特作出新的规定:合作社是由自愿联合的人们,通过其联合拥有和民主控制的企业,满足他们共同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需要及理想的自治联合体。指出合作社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徐旭初,2005)。(1)自愿和社员资格开放。(2)社员民主控制。(3)社员的经济参与。社员平等入股并民主控制合作社的资金;至少有一部分资金是合作社的公共财产;社员对其入股股金,如合作社有盈余,一般只接受有限补偿。盈余可用来建立积累基金(其中一部分是不可分割的),按社员与合作社成交量返利及从事社员同意的其它活动。(4)自治和独立。合作社是社员管理的自治、自助经济组织。如果合作社与其它组织发生关系,则必须确保社员对合作社的民主管理并维护合作社的自治。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其它论文范文】热点

【其它论文范文】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