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高三历史公开课评课相关的共200个结果:
浏览量:27
下载量:0
时间: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也在不断的延伸和拓展,从单纯的保护到需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联系和满足居民生活现代化要求的实践过程。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学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魏书》创设《序纪》,通过叙述拓跋氏的族属源流,从血统上把拓跋氏融入中华民族,有利于其从文化上认祖归宗。
《魏书》没有纠缠于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能否列入正统这个难以说清的问题,而是转换一个角 度,提出了正统不是根据族称,而是以德相承的理论。
《魏书》为三国两晋和十六国的历史画出一个历史发展统序,即汉——魏——西晋——北魏,客观上起到了淡化夷夏之防的历史作用,为多民族国家从分裂逐步走向统一奠定了理论基础。
从中国历史发展看,《魏书》不仅是西晋末年以降中国北方各少数民族历史进程的生动记录,也是这一时期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总结。《魏书》中鲜明的历史文化认同意识,对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魏书》开篇的《序纪》,是12篇帝纪的引言,也是全书的总纲,作者的匠心和微旨贯彻其间。从历史编撰角度看,史书体例不仅是史书的内部组织结构和表述形式问题,也是通过一定的编撰体例,表达史家一定的历史观念和史学观念。在华夏正统观念占主导地位的历史时期,鲜卑拓跋氏进入中原并依靠军事征服统一北方,他们既有战胜者的优越感,也有因华夏正统观念影响而形成的夷狄民族的自卑感。如何有效说明像鲜卑拓跋氏这样的少数民族政权存在和统治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就成为当时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之一就是从历史上论证少数民族与汉族同根同源,同宗共祖,论证汉人与长期居住在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不是夷夏关系而是兄弟关系,从血统论上找到少数民族政权存在和统治中原地区既合理又合法的历史根据。
《魏书》创设《序纪》最主要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叙述拓跋氏的族属源流,从血统上把拓跋氏融入中华民族,从文化上认祖归宗,并以此论证北魏政权在中国历史发展序列中的正统地位。黄帝被确立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至少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魏书·序纪》开篇说:“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序纪》明确表示鲜卑族祖先是黄帝正妃嫘祖所生的第二个儿子昌意之子,按《史记·五帝本纪》的说法,与颛顼应该是兄弟。因为昌意封地在北方,封地内有大鲜卑山,所以因之名号为鲜卑。鲜卑与汉人都是黄帝的子孙后代,二者区别仅在于居住地的不同,这就从族源上表明汉族与鲜卑族是同宗共祖的兄弟,都是黄帝的后裔,不存在尊卑、正统与非正统问题,都可以华夏族的身份承继中国历史发展的统序。《序纪》通过叙说拓跋氏是黄帝子孙而实现认祖归宗,把拓跋氏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为拓跋氏入主中原提供了历史理论依据。
《序纪》宣称拓跋氏是以黄帝的德运而得名的,拓跋氏一直秉行黄帝的德运,因为“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拓跋氏不仅是黄帝的子孙,在文化上并未因长期居住在边陲而割断与中原历史和文化的关联。《序纪》又说:“其裔始均,入仕尧世,逐女魃于弱水之北,民赖其勤,帝舜嘉之,命为田祖。”意即昌意的后裔始均在尧时为官,并得到舜的赏识,任命为田祖,即管理农业的官员。既然拓跋氏的祖先在尧、舜时期曾入仕为官,这就进一步肯定了拓跋氏一直是华夏族的一部分。虽然拓跋氏后来过着游牧生活,这仅是其生活的地理环境所致,并不说明他们与农业文明是对立的,因为拓跋氏的祖先们还任过舜的“田祖”,他们对农业是了解的,甚至是内行的。
《序纪》通过族源考索,认祖归宗,追认黄帝也是鲜卑族的祖先,从而说明汉人与鲜卑人同宗共祖,身上流淌的都是黄帝的血脉,二者是兄弟关系。这样的说法有两种直接效果:一是为鲜卑拓跋氏争得个遥遥华祖,为拓跋氏入主中原提供强有力的思想理论依据,使拓跋氏入主中原名正言顺;二是实现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认同,把长期以来被人们视为夷狄的鲜卑族融入中华民族,这不仅是民族观念的重要发展,对促进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魏书》主张正统不是根据族称,而是以德相承。自班固《汉书》宣扬“汉承尧运”以来,正统论成为史学家们聚讼不息的大问题。班固宣扬刘邦为尧之后从而确立东汉的正统地位,形式虽然较为曲折,但这个传统一直受到后世史家的重视。《魏书·序记》通过族源考索,从历史上和血统上论证了北魏政权的历史合法性和正统地位,但北魏政权要取得汉族士大夫的支持与承认,还需通过为北魏政权“正名”来对其现实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进一步论证。《魏书》为北魏政权正名的方式有二:一是在传目设置上设立“僭伪”、“岛夷”传;二是在北魏的国号上做文章。《魏书》设立“僭伪”、“岛夷”等传,指称和记述东晋、南朝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称东晋、南朝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为“僭”为“伪”,是要说明北魏才是正统所在;称宋、齐、梁为“岛夷”,则是要表明北魏才是中原先进文化的继承者。前者是从政治上着眼,后者是从文化传统上考虑。虽然这些都是政治分裂局面在史学上的反映,但从另一侧面也说明了北魏认同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为北魏的政治统治找到了思想基础和理论武器。《魏书》还较为详细地记载了北魏国号议定的过程。从登国元年(386年)4月至天兴元年(398年)6月,拓跋政权的称号始终悬而未定。天兴元年6月,太祖下诏议定国号。群臣大部分都主张以“代”为号,因为“代”具有封国和地域的双重意义。但是,在东晋皇帝司马德宗遣使来朝时,用什么样的国号来与东晋交往,意义就不同寻常了。拓跋珪舍弃群臣之言,选择汉族士人崔玄伯的意见,决定以魏为国号,以与东晋争正统。国号称“魏”,其意义有二:一是“夫魏者,大名,神州之上国”,表明拓跋氏占有中原,理居“正朔”,使东晋标榜的“正朔”失去依据;二是拓跋珪以魏为国号,报书于东晋,等于宣称北魏政权才是曹魏的合法继承者,而夺取曹魏政权的司马氏建立的晋政权是非法的。以正朔自居,旨在争取汉族士大夫的支持。这不仅迎合了拓跋珪贬抑晋主的需要,也反映了北方汉族士人恢复魏晋典章制度文化传统的愿望。
《魏书》没有纠缠于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能否列入正统这个难以说清的问题,而是转换一个角度,提出了正统不是根据族称,而是以德相承的理论。《魏书》一方面宣扬北魏建立是“应运龙飞”,“受命维新”,这是天命所在,另一方面又强调北魏兴起的原因是“必有积德累功博利”,实际上是在说正统不是根据族称,而是以德相承。从天意到民心,从历史到现实上把北魏政权说得既合理又合法,北魏太祖拓跋珪成为中华共主理所当然。
《魏书》为三国两晋和十六国的历史画出一个历史发展统序,即汉—魏—西晋—北魏的历史序列,并以魏为正,以吴、蜀为“僭”为“伪”。魏为正统的理由是“魏文奄有中原”,吴、蜀为“僭”为“伪”是因为它们偏居一隅。对吴、蜀“论土不出江汉,语地仅接褒斜”,但还要“握皇符,秉帝籍,三公鼎立,比踪王者”,《魏书》表示出了嘲笑和轻蔑。《魏书》的用意是谁据有中原,谁就是中国的合法继承者。值得注意的是,“僭”、“伪”、“岛夷”等传各卷篇末“史臣曰”与《匈奴刘聪等传》序论声气相应,以正统上国的口气对匈奴、东晋等政权加以贬斥,对东晋、南朝诸代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的正统地位作了进一步的否定。但《魏书》在编纂体例上为东晋、南朝诸代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分别立传,其用意虽在贬斥但并不排除在外,即“今总其僭伪,列于国籍,俾后之好事,知僭盗之终始焉”。客观上,东晋、南朝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曾经或正在占据的地域也是“天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这些地域作基础,拓跋氏的“天下”将是不完整的。这样的体例设置,突出表现了《魏书》以拓跋鲜卑为中心的大一统民族观,对大一统思想作了新的阐释,客观上也起到了淡化夷夏之防的历史作用,这无疑为多民族国家从分裂逐步走向统一奠定了理论基础。
刘笑敢先生先后费了十年时间完成这部《老子古今》,将道家哲学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笑敢早年进入中国古代哲学史的领域,曾受到十分严格的专业培训。在哲学思考之外,他掌握了有关古代文本的一切帮助知识,如训诂、断代、校勘之类;这是清代以来所谓“考证”的传统。他的《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便充分表现了由“考证”通向“义理”的长处。但是笑敢同时也是一位哲学家,他专治老庄,并不是仅仅为了还原古代思想家的客观原貌,而是由于深信道家哲学在现代世界仍有重大的指引功能。所以笑敢作为哲学家,在专业研究之外,也同时博通现代哲学思潮。
本书对《老子》八十一章进行了分章研究,每章都分成了“原文对照”、“对勘举要”和“析评引论”三节。“原文对照”罗列了五种不同的古今文本,即郭店竹简本、马王堆帛书本、傅奕本、河上公本及王弼本。“对勘举要”基本上属于传统校勘学的范围,但往往涉及很重要的文本异同的判断,如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与“古之善为道者”之分歧,五种文本恰好分为两个系统。著者根据全章以至《老子》其他相同文句,并结合著作思想属性,作了细致的讨论;虽自有取舍的权衡,但不流于武断,这一态度尤可称赏。
“原文对照”与“对勘举要”两节是紧密相连的,合起来即相当于清代所谓“考证”之学。在分章的校勘、训诂中,我们只能看到关于个别章节字句的论断。但著者对于《老子》文本的考证另有整体而系统的见解,详见“导论——版本歧变与文本趋同”,读者不可放过。“导论”所涉及的版本、文本、语言、思想诸问题颇有与西方现代的“文本考证学”(TextualScholarship)可以互相比较参证的地方。这一套专门之学并非中国传统所独擅。它在西方更为源远流长。至于文本的传衍和研究,如希腊罗马的经典作品,如希伯来文《圣经》和《新约》等,都有种种不同的版本,西方在校雠、考证各方面都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文本处理的技术更是日新月异。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学术界十分热心于中西哲学、文学以至史学的比较,但相形之下,“文本考证学”的中西比较,则少有问津者。事实上,由于研究对象——文本——的客观稳定性与具体性,这一方面的比较似乎更能凸显中西文化主要异同之所在。
本书最有价值,同时也是画龙点睛的部分,自然是每章的“析评引论”。依照中国传统的分类,这是属于“义理”的范畴。著者在解决了《老子》文本的问题之后才进入哲学的领域,表示他仍然尊重清代以来的朴学传统。他告诉我们:“本书的基础任务是不同版本的对勘,但目的是为思想史和哲学史的研究提供方便和深入思考的契机。”这是一种现代精神,与清儒所谓“训诂明而后义理明”的提法大不相同。因为清人的提法似乎默认文本考证即可直接通向“义理”的掌握,中间更无曲折。而本书著者则以前者为后者所提供的是“深入思考的契机”,这是肯定“思想史和哲学史的研究”自成一独立的专门学科。中国传统中虽然已有相当于哲学史的著作,如《宋元学案》《明儒学案》之类,但“哲学”和“哲学史”作为一独立学科迟至二十世纪初叶才在中国出现,而且明显地是从日本转手的西方输入品。哲学史研究必须具备哲学的常规素养和技术培训,不是仅靠文本考证便能胜任的。
笑敢的“析评引论”所涉及的范围极为广阔,古今中外无所不包。但笑敢所论虽繁,却绝无泛滥无归的嫌疑。他的一切论辩都可以系属在“导论二”所揭示的中心宗旨之下,即“回归历史与面对现实”。“回归历史”是哲学史研究的基本任务。以本书的研究范围而言,研究者自然首先必须根据最接近原始状态的《老子》文本,再进一步通过训诂以尽量找出文本中字句的古义,最后才能阐明其中基本概念和思想的本义。
所谓“面对现实”,则是指经典解读与解读者自身的现实感受之间的关系。这种借古人杯酒浇自己块垒的经典解读方式,古今中外,无不如此;在本书中也俯拾皆是,如论“民主”(第四十九章)、“科学”(第四十章及第四十七章)、“女性主义”(第六章)以至“改革开放”(第四十二章)等。这是著者以哲学家的身份,运用他在道家哲学史方面的研究成绩,对当前世界表达的深切的关怀。这些现代论旨当然不在《老子》的“本义”之内,但《老子》作为一部经典在这些方面确实都能给我们以新鲜的时代启示。最显著的例子是他所郑重提出的“人文自然”的概念。《老子》之道主要是“人文自然之道”是本书的一大论断;这是从历史与哲学的论证中建构起来的。在“回归历史”以后,著者才“面对现实”,发掘“人文自然的现代意义”,并进一步肯定“自然秩序”为第一策略,与“强制秩序”和“无序的混乱”形成了强烈的对照。
笑敢在“导论二”中正式提出经典诠释的两种定向的问题,他说:
一方面立足于历史与文本的解读,力求贴近文本的历史和时代,探求词语和语法所提供的可靠的基本意含(meaning),尽可能避免曲解古典;另一方面则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立足于现代社会需要的解读,这样,诠释活动及其结果就必然渗透著诠释者对人类社会现状和对未来的观察和思考,在某种程度上提出古代经典在现代社会的可能意义(significance)的问题。
这里所谓“意含”与“意义”的分别恰好和我的看法大体相同。我在《〈周礼〉考证和〈周礼〉的现代启示》一文中指出:
经典之所以历久而弥新正在其对于不同时代的读者,甚至同一时代的不同读者,有不同的启示;但是这并不意味著经典的解释完全没有客观性,可以兴到乱说。“时代经验”所启示的“意义”是指significance,而不是meaning。后者是文献所表达的原意;这是训诂考证的客观对象。即使“诗无达诂”,也不允许“望文生义”。significance则近于中国经学传统中所说的“微言大义”;它涵蕴着文献原意和外在事物的关系。这个“外在事物”可以是一个人、一个时代,也可以是其他作品,总之,它不在文献原意之内。因此,经典文献的meaning“历久不变”,它的significance则“与时俱新”。当然,这两者在经典疏解中常常是分不开的。(收在《犹记风吹水上鳞——钱穆与现代中国学术》,台北三民书局,1991年)
我自觉这一段话大可为笑敢的议论张目,所以特别引录于此,以供参证。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大学历史教学是大学教育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大学历史教学过于强调对历史事件及人物的评价,过分沉溺于对是非对错的判断,忽略了对学生德育思想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一历史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素质教育的概要
素质教育的内涵正式话题说是在国家教育委员会的《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升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说明:素质教育是为了提高整个民族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根据国家教育法规订的国家教育方针,朝着社会以及受教育者的长远发展目标,以全面学生来提高其综合素质,为了培养受教育者的能力,态度,精神,促进其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不仅包括外在的素质还包括内在的素质,外在的素质为学生行为能力所取得的成绩等,内在素质包括学生的精神世界也就是对局整个世界人生环境的看法与理解,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两种素质相互交融、影响、互为表里,体现为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初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在不单纯关注学生的卷面成绩基础上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气质与胸怀,引导学生朝着塑造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与建设者,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的渗透有利于培养民族使命感与责任感责任感,激发爱国热情与民族正气,具有历史大局与观念的学生,所以本文以下将重点说明怎样在历史教学课堂上进行素质教育的渗透。
二、历史课堂上的素质教育的渗透
1、具体、明确教学目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明确教学目标是历史教学的灵活与生命。明确的历史教学目标对于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与关键性的作用,是提高历史教学课堂效率与质量的关键一步,所以在历史教学课堂上,首先教学工作者要以素质教育为教学的目标,掌握教学的总目标就是在教授固定的历史知识过程中要以心理教育与思想教育为主要目标,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审美观点等,然后在每一个课时上要把总目标具体为一个个小目标,相应总的教学目标,要求的层次是从较低的水平发展到搞较高的水平,从了解的少到了解的多,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目标最后在保证掌握教学内容与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从让大多数学生初步掌握教学的技巧上市时增加情感目标、智能目标等内容,实现质的优化与培养学科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综合素质的目标。
2、突出教学关键,优化教学内容,在纷繁复杂的历史教学内容中,可以按照经济政治,外交,文化,军事等方面,将具体的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小模块,也可以按照认知的层面讲,历史知识分解成历史规律,历史概念,历史表象等等。这样实现了既有具体的历史事实,也有上层次的抽象历史理论,在每一节历史课堂上,由于教学内容的千差万别,每一节课的重难点也不相同其教学目标也有侧重点。教学工作者应该在素质教育的目标下,根据教学内容来优化教学目标,应该遵照以下几个注意点,首先,在数学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的的基础上以适应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智力水平适当选择教材与辅导书,其次,再梳理教学系统大纲的基础上,抓住教学重难点,最后,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定时回忆与巩固在传播教学内容过程中渗透道德情操与历史技能训练。
3、创新历史教学法,活跃学生思维再确定完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关键点之后,作为实现课堂素质教育的核心与关键是科学选择教学的方法与其与手段。创新历史教学的方法应该本着降低历史教学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素质为目标,应该优化组合与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历史教学的课堂上的各个环节来创新优化,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学习能力,然后再进行课堂的学生提问时应该注意问题的层次与深度水平深入浅出,使得学生在掌握已有的知识水平之上,开拓思维进行积极的回答与思考,最后在设计课后练习时候应该明确联系目的,难度适当,设计分层次思维的问题,兼顾使得所有学生有完成训练有完成练习的机会与世道拔高水能力水平高的学生的问题。
4、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成为主人公创造了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习环境,可以引导学生发挥出原有自然最佳的学习欲望状态,应该多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观点想法,怀着包容与创新的胸怀与观念,反之,如果学生在历史教学课堂上说每句话都怕说错,生活学习于一个不安全的环境中,与老师的关系也就处于紧张的状态之下,处处害怕被训斥与绩效那么学生的开拓思维与积极关念又谈何说起呢,所以,创造积极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素质教育作为用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补充点一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步骤是不容小视与忽视的一个教育范畴,在初中的教学阶段,也是素质教育实施的最为关键的阶段,历史课堂上的素质教育应该从具体、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教学关键、优化教学内容、创新历史教学方法,活跃学生思维,创造民生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成为主人翁等几个方面来贯彻落实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让学生有清晰的历史全局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将是当今历史教学工作者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与任务。
素质教育是针对中国当前的应试教育提出来的,宏观上来说当前对于教学评价的过程仍然是以考试分数为主的,来自应试教育的阻碍仍是制约现代素质教育发展重要的影响因素,我们所要探索的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除了来自应试教育压力,还有着非常多的影响因素。本文就从近几年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实际工作出发,探索素质教育真正实施到教学过程中的制约因素。
一、对于历史学科的认识
当前很多教师对于历史学科的认识不足是制约素质教育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历史学科相对其他的学科来说有着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那就是教师所讲述的历史都是确实发生过的事件,如果教师对历史学科的认识不到位,就会将历史的教育变成了历史史实的教育过程,这样的话学生在历史学科中也就仅仅学到了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并没有获得能力的提高,这种教育的思想和过程是制约当前历史学科中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制约因素。对于历史学科的认识,我们应该充分的理解历史的教育意义,历史的教育应该是贴近生活的,从历史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历史事件背后的发展成因、过程和规律,只有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积极主动的思考才能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这就需要我们提高对历史学科的认识,重视历史在素质教育中的教育意义,从课堂改革出发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提高历史学科与素质教育融合的方法。
二、历史教学方法和手段
由于当前中国教育中教学评价的制约,对于历史教学的评价仍然是分数论英雄的应试教育方式,因此尽管我国已经实行素质教育多年,但是很多教师仍然选择采用沿用多年的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不会“冒险”使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和手段从根本上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开展过程,特别是现在很多的历史教学课堂上仍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一讲一节课,学生则需要进行大量的笔记以及习题的联系来完成历史学习。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当前应试教育和教学评价机制的必然结果,它对于学生的主观能动以及自主学习能力都有着极大的阻碍,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主动探索和思考方面引导作用的缺失是制约学生素质提高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就要充分认识到新课改对于历史教学的需求,转变教学思想以学生为主体,并且积极使用多媒体技术和设备改善教学方式和手段,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积极尝试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过鉴于当前应试教育的背景,我们也可以通过创新手段提高学生对于试题的解读能力,也可以尝试从解题的过程提高学生主观思考能力,进而促进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历史教材的认识
在我国对于素质教育的不断重视下,各个学科都开始了新教材的改编工作。但是由于历史学科的特殊性,对于素质教育的强烈要求下的历史教材的制定和编写过程让很多历史教学难以理解和掌握,这种对于新教材理解的不到位,对于以教材为中心所开展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素质教育的提高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对于教材的理解不到位,使得很多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的过程无法很好的把握。历史课程是一门传统课程,无论是旧版教材还是新教材,历史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历史教学的内容和教材的关系,吃透教材,同时不过分的依赖教材,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辅以教材的帮助开展并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通过科学的安排纵向扩展教材内容,突破教材限制提高教学活动的探索性和全面性。
四、历史教师的素质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对于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历史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影响当前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重要制约因素。历史教师的水平也直接影响了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当前历史教师素质制约素质教育的开展主要表现在:科研意识、知识结构、创新思维三个方面。首先历史教师的科研意识是教师对历史学科的追求和探索,这也是历史教师专业性的重要体现,在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的科研意识尤为珍贵,这种积极的探索和专研能够给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提高对历史探索过程。其次完善的知识结构,系统的历史知识的框架能够给教师开展素质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教师能够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发现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点,从而安排具体的教学过程。最后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具体的表现就是新型的教学方法和观念,创新也是当前历史教师素质中最为匮乏的部分,很多教师固守成规,封锁了自己对于历史教学和知识的认识,从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
大一历史论文范文相关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教学质量和效益的高低决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高三化学备考实施有效教学,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化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对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新的要求也产生了,为了把这些要求贯彻到实践中,有必要对这些新要求进行探讨研究。本文针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进行详细解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实践方案,供教师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新课程改革;特点;要求;参考方案
作为一门基础自然学科,化学的发展关系着其他学科,进一步来说,关乎社会的发展。化学的重要作用,从在新课程中对其越来越高,越来越明确的要求便可以看出。在新课程改革中,化学实验课的目的再次更新,即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高中化学实验课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探究打下基础。笔者在学习了新课程改革要求之后,依据自身教学实践,总结概括了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新特点,还有一些可行性的具体方案,供广大教师参考。
一、特点分析
(一)注重应用
研究新课程标准改革下的高中化学实验,不难发现,它与生活联系更加紧密了。如盐与酸的反应,用酸除水垢的实验教学,让学生把实验和实际生活联系了起来,加深了学生对实验的理解。也因为与生活实际贴切的原因,从而使学生更加喜爱化学实验,产生了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最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正确学习书本知识而不单单是学习理论,更要把理论运用于实践生活中,去提高生活能力,而不是唯成绩至上。
(二)以学生为主
在我国传统的高中实验教学课上,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遇到操作比较复杂,成本比较高的实验,一般会采取口头讲述的方法。学生只是在听实验,而不是在做实验,即使遇到一些可实施的实验,也只是走形式的演示实验,容易出现实验课堂松散的现象。没有亲自动手操作,不能了解到精细的实验过程,一则对学生的兴趣提升没多大意义,二则对学生自主的实验能力也没促进。新课程标准要求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演示实验的做法,在方法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在细节上对学生进行讲解,在操作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教师只要做好对学生明确实验注意事项,试验后,对学生对实验的反思进行引导。
(三)强调探究
探究性是化学实验最重要的特点,而很多教师把这一点在以前的教学中忽略了。为了不落下课程进度,为了刷高考试成绩,对于重要的性质与结论,教师会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新课程改革着重强调了实验的探究性,让学生先进行实验,然后在实验中发现问题,继而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探究。探究性的新标准有助于学生早日形成良好的探究习惯,有助于学生将来更好地解决实际工作研究中的问题。
(四)重视能力
新课程着重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例如通过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的方法,只有先发现了问题才会去解决问题。此外,学生之间对一个实验进行合作交流,这无疑也提高了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可以看出,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化学实验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最重要的是能促进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发展。
二、提出的要求
把实验交给学生自己做,并不是说教师都不用管了。高中学生化学知识浅薄,只了解自己所学过的内容,尤其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化学实验更是所知甚少。因此对于实验操作,教师应做好指导。如对于仪器的使用,教师必须进行使用规范讲解;对于实际操作中的问题,教师要提前准备充分,然后告诉学生;对于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如用过的试剂如何处理,都要给学生说明,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实验意识。其次,对于实验成果、实验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从实验中学到东西而不是走形式,教师应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监督,通过让学生回答试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来检查学生的实验效果。
三、建议方案
(一)采用分组教学
高中化学实验虽然不难,但有些实验过程还是比较复杂的。通过分组教学能使组内成员能够进行互补,通过互相合作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二是通过分组教学,使学生共同探究,互相交流各自想法,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三是通过分组教学,学生之间互帮互助,锻炼学生与人的相处能力。
(二)规范实验教学环节
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环节来保证实验教学效果。环节一——实验准备环节。教师自身要对实验进行研究,了解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实验进行充分准备。同时,实验准备过程中要督促学生对实验进行预习。环节二——讲解实验环节。在这个环节,教师应详细地把实验过程、步骤、注意事项耐心讲解。环节三——指导实验环节。对于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教师必须进行指导。环节四——引导探究环节。要引导学生探究实验预习和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学生的探究过程加以指导和提示。环节五——实验总结。既要总结实验得到的理论知识,同时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评价,对实验中的优点和不足给予点评,以使学生在下次实验中注意,不断提高实验技能。高中化学试验是使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提高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对这些要求进行探讨之后,掌握了新课程标准下的实验特点,然后在教学中通过新的教学方法的引入,提升实验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三华.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化学实验特点浅析[J].考试周刊,2014(94).
[2]朱琳.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
[3]吕海平.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方式及其转变途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
[4]李素霞.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模式构建及其优化[D].西北民族大学,2011.
[5]史秀娥.新课程背景下农村普通高中化学实验课教学的对策与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发展不但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更是为了培养适应国家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具体到高中化学的创新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意识和能力.下面就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谈点体会.
一、构建情境教学,培养创新意识
1.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创建一个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才能放松自己,才能有勇气发表自我的看法,才有利于消除学生的拘谨心理,才有利于拉近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当学生发现了问题,或弄不懂某些问题的时候,会在课堂上大胆地提出来,渴望获得知识,渴望心中的疑惑被解决.这样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有利于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2.注重提高学生的好奇心.
要想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兴趣,就要提高学生的好奇心.爱因斯坦认为,他成功的因素之一就是因为他有特别强的好奇心.好奇心能够推动人类进行探索活动,能够成为心理探索的推动力,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内在的动力.例如,在讲“盐类水解”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碱溶液pH>7,酸溶液pH<7,让他们回答NH4Cl、CH3COONa的pH是多少?有的学生很快得出答案,但是经过做实验得出的结果,让学生非常惊讶.盐溶液为什么会呈现不同的酸碱性呢?这样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了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
3.巧妙设计课堂上的问题情境.
课堂上所提问题的设疑程度,能够直接决定学生思维的大门是否开启.良好的设疑,不但能使学生积极思考,更能使他们科学地进行研究和探索活动.具体到高中化学教学中,怎样才能提高设疑的质量和艺术性呢?一是要根据教材的难度和学生现有的化学水平进行设疑;二是设疑要有层次性;三是学生在解答疑问时要能够找到某个切入点.
二、兴趣、严谨、顽强,培养创新精神
1.兴趣是创新的先决条件.
如果一个人对某事物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学习过程中就会自觉地、努力地、不屈不饶地学习,探索未知世界.这种探索精神不是任何人天生就有的,是靠后天的努力和训练得来的.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新精神.
2.培养严谨的创新作风.
在学习中,只有严谨的作风,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认真地进行下去,也才能使学生有机会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例如,在法国化学家巴拉尔发现物质溴之前,化学家李比希就已经有机会发现了,但是李比希却对某化工厂送来一瓶液体要求分析液体组成部分的时候,没有进行实验就冒然地说瓶里的液体是氯化碘.但几年后他听说巴拉尔发现了溴时,他立刻意识到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经过重新做实验,他知道了那瓶液体中确实有溴.他的这种一时疏忽,不严谨的工作作风,使溴的发现晚了好几年.
3.具有顽强的创新精神.
一项发明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做一次实验就能成功的,需要成百上千次的失败才能获得成功的机会.爱迪生为了发明灯泡,何止失败了千百次?诺贝尔为了发明炸药,在一次的实验中不但炸死了他的助手,而且他的弟弟也被炸死了,面对这样的结果,诺贝尔没有退缩,没有被困难吓到,而是重新站了起来,最后获得成功.如果没有顽强的精神和意志力,那么多次的失败早就击垮了他们.可以说要想创新,就要有顽强拼搏的精神,更要有持之以恒的意志和决心.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为他们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三、结合教材实际,提高创新能力
1.培养想象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就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意识的联想.例如,在做“实验室制取CH4”实验时,先让学生想想以前都用过哪些实验装置,用过哪些药品及发生反应的条件,然后联系这次实验,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在实验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异想天开,从而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
2.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就是要学生具有灵活性、求异性和独创性等,这就要求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训练学生进行一题多解,使学生能从多个方面、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打破思维定式的束缚.例如,让学生分辨在NaOH溶液中滴入AlCl3溶液产生的现象和在Al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产生的现象是否相同,学生会按照思维定式回答说是一样的,但实际上由于过量问题的存在,两者产生的现象是完全不相同的.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创造具有活力的新课堂,从而使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受益终身.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近些年来,新课标在我国不断推进,高三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课程安排都越来越紧张。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常常将教学作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对化学实验是能省就省,能不做就不做,忽略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并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成长。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培养
化学教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在化学课堂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高中化学的教学课堂上,巧妙地运用化学实验,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所要讲授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利用所学知识来指导自身的生活实践,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要求。但是在教学实践中,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方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忽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忽略了化学实验的生活实践应用等等,因此教师要从实验入手,多方面、多层次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一、利用演示实验,培养创新思维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也同样是适用的,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自主地参与到学习生活中去。教师在进行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化学实验来进行课堂导入。例如,在讲到“镁的化学性质”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上课之前,通过镁的燃烧实验来做课堂导入,让学生来自己总结镁的化学性质,教师还能在课堂导入之后,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自由的探索和讨论,进行猜想。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不可少的阶段是要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动手能力对创新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在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化学实验的方法,可以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方法,这也是化学这一学科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因此在进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会通过自己动手的方式来探求解决的方法,这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学习到“获取洁净的水”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绿矾,让学生用烧杯在校园的水池中取水,或者用普通的自来水混合一定的泥土来模仿河水,加入绿矾,观察水的变化,看其是否变清澈,是否有异味,是否能够饮用。这种小型实验比较简单,也适合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课文中所描述的内容,提高他们对化学的兴趣。
三、强化探索实验,培养创新思维
而在具体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实验的方式。实验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一是探索性的实验,二是验证式的实验。验证式的实验更加侧重的是对已知答案的验证,而探索式的实验更加侧重的是对已知结论或者未知结论进行探索,探求深层次的一些知识。在验证式的实验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只是按部就班地按照教师的指导做,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在探索式的实验下,突出的是学生对知识自主地进行探索,而在探索的过程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化学实验式教学的过程中,尽量采用探索式的实验方式。例如,在学习到“盐类的水解”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课本中的探索环节,给学生发放不同的盐溶液,让他们测试这些溶液的酸碱性,并划分不同的类别和等次,在测试和归类完毕后,再从电离的角度来寻找其中的原因,在学生的探索过程中,教师应当适当地予以援手,同时监督学生测试和探索的效率,最后帮助学生完成整个探索过程。
四、联系生活实践,培养创新思维
根据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要求,高中化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生活实践中应用在课堂上所学的化学知识,而在生活中应用化学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举办化学知识竞赛,设计和生活有关的小实验,让学生自主地对身边的水质进行检测等等。其实化学和生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这些联系,设计一些实验或者活动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五、加强学生引导,培养创新思维教师在进行实验式化学授课的时候,不能仅局限于形式上的实验教学,而是要在实验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注重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设计实验只是教学过程中的初级阶段,教师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要在实验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思考,培养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和应用能力。例如,在学习到“化学电源”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动脑筋,想象一下未来可能有的电源,并说明这个想象是基于什么原理或者现象产生的,这种想象可以是严谨的,也可以是轻松的,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出较为轻松的氛围,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自由发言。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也可以利用书本上的某些知识点,为学生科普一下较新的技术,通过这种新技术的说明来为学生的创新提供思路,以及丰富的知识基础。
总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方法,实现实验式教学,教师要在实验中传授所学知识,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成长,成为国家需要的创造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永锐.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
[2]任淑悦,贺湘善.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初步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
[3]陈泽叶.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07.
[4]谢美珍.中学化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教学策略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
[5]李平.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探析[J].学周刊,2014(31).
[摘要]我国开展的教育教学中,对化学的科学教育方法的探究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的成绩,但是,化学科学教育方法的整体体系还有待完善,实效性和计划性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教学开展的改革进行层次性和有效性的调整,更加符合新形势下的化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本文主要探讨的是高中化学科学教育方法的内容及实施。
[关键词]高中化学;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教育
高中是学生对知识理解和形成系统认知的关键时期。高中化学的教学改革在几十年中一直在进行,通过实践的高中化学教学课题的研究是为了能够使教学的效果更加显著,对学生的实际能力能够切实地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准能够提高。探究更加具有效果的科学教育方法,并反馈在教材和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形成良好的教学循环。
一、高中化学科学方法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
科学方法是为了人的实践活动服务的,作为认识主体的人,要通过实践活动进而获得预期的效果,采用主观上的手段施加在客体对象上,产生能动的反应。科学方法属于科学的认识,是人通过实践活动,经过对发展过程的分析、整理,形成了经验的总结。科学方法教育要形成哲学方法体系的纲要,虽然哲学方法的整体特点是抽象的、概括的,不能以形象生动的形式来完成对问题的解析和阐述。但是哲学方法是以系统性的和思想上的方式对人的思维方向给予指示和引导,在理论的指导下,采用正确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缩短问题与解决之间的距离。并通过实践,逐渐地形成符合自身研究领域的正确的“指南针”。研究方法是多种的,例如,观察、调查、实验和科学抽象等。对于各门科学来说,可以在实践中摸索出更加符合的方法。将适用于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适用于社会科学研究或是其他的领域,实现跨领域的实践,将在整体研究的把控和具体的研究实践中发挥更加巨大的作用。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殊性,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能够形成属于各个学科的研究方法。实现对化学科学方法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能够以科学的方式帮助一线的化学教师加深对科学方法教育的把握,能够以学习规律为基础帮助学生学习。只有注重方法的研究,才能实现高中化学知识基础性的教授,并实现高中化学科学教育方法的再优化和完善。
二、高中化学科学教育法的具体实施
(一)实现化学教学课程内容的丰富。高中化学教材是教师开展实际教学课程的根本和主要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依托和复习知识的关键内容。教材的编写要以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为标准,以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主要的编写方向,以课程标准的目标为主要的编写内容。新课程标准中,对高中化学教学有明确的相关要求,要侧重对学生理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教育。所以,在实际的化学教材中,要相应地减少感性认识事物的内容。
(二)实现教学方法的改善。科学的教育方法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实践当中,才能实现科学教育方法的价值,才能实现新形势教学方法的改善,提高课堂教育的效率,并在实践中反思,进行优化和创新。例如,以探究的方式进行化学教学。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相应的计划和标准设计教学情景,让学生处于探究者的角色,通过实验、探讨、分析,实践,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这是一种有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实践对学生动手能力、探索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讲解金属的性质时,对钠与水的反应是典型性的教学课程,教师可以进一步由问题引导学生:Na与CuS04溶液会有怎样的反应?学生会从已学的理论知识入手,开展对有可能发生的现象的分析。学生可能会根据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分析,猜测会有Cu生成,或是会有气体产生,因为Na与水反应会有氢气产生。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有根据的猜测和探索,然后实际操作地尝试,学生会发现既有气体产生也有蓝色沉淀物出现,但没有生成红色物质。在观察了现象后,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并写出其方程式。
(三)实现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了课堂教学的实践的成果,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化学科学方法教育实现的水平。所以,要加大在新形势对教师队伍的入职前后的培训力度,深化教师对科学教育方法内容的理解,对化学专业知识的提升,进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的综合素质。并且,要积极地开展教师入职后对新形势下先进的理论知识、授课方法、信息技术及教育理念等的再学习培训。
(四)实现化学教学设备的改善。高中的化学教学中,必然会涉及到很多实验,相应的,对实验中用到的设备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新的要求。随着化学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下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化学教学设备必然要根据教学的改革实现整体性的改善,才能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在改善的途径中,要购买已经根据教学改革实现优化升级的化学教学设备。要加大对化学教学设备的保护措施,实现实验操作便捷,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三、结语
高中化学教学在高中的教育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要实现化学教学的预期的教学效果,并实践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就要将化学科学教育方法与高中化学的实际教学活动相结合,在实践中,完善科学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濮江.高中化学科学方法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及实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1).
[2]濮江,樊敏.高中化学科学方法教育的内容、现状及实施建议[J].教育科学研究,2011(01).
[3]林婉如.高中化学科学方法教育的内容、现状及实施建议研究[J].学苑教育,2014(16).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在历史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如何让刚刚升入初中、心智并不成熟的初一学生快速入门并且正确掌握历史的学习方法,兴趣的培养成为关键性要素。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历史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需要我们每一个后代铭记。对于丰富精彩的人类历史来说更应该学习。初中作为学习历史的入门阶段学好历史对于学生自己的发展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以及认识了解世界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情景教学法就是根据初中历史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具体教学目标运用多种方式,积极创造教学情境,以生动活泼的课堂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将从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运用的优越性进行分析再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境教学法;优越性;建议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在教授历史的过程中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一切可能的教学条件创造符合历史教材中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联想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不仅能够积极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投入学习之中对老师来说也是教学方式的一种改革。历史是一门比较具有情境性的学科,相对于数学、物理等学科,学生和老师可以在脑海中将其形象化,这样可以更好的理解教材,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能够在学习活动中有所收获。
1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优势
1.1有利于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老师上课的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初中历史都是纯文字性的学科相对于化学、物理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要想提高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师就需要将枯燥无味的历史书本用多种方式将历史情境演示出来。历史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影视材料和图片等多种方式将历史尽可能的还原,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让学生设身处地的进行感受。学生只要有了学习的兴趣、动力对于历史的教学来说就简单直接,学生自然也会积极的参与到学生的课堂中来。
1.2有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历史文化
初中时学生学习历史的入门阶段,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开始逐渐形成的阶段,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对初中生塑造一个科学的世界观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其中有众多的优秀文化例如:孝、善、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初中历史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之外还应让学生明白其中道理和优秀思想。通过创造历史情境能够将每一个历史事件和人物通过画面的刻画表现出来,例如在教授“孔子周游列国宣传仁政思想”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孔子》这部电影,教师再通过言语的渲染必然能够使学生受到情感触动对中华文化产生崇敬之意。通过情境教学还能够让学生明白古今中外的历史过往,明白其中道理,还能够促进学生对中西方先进文化的吸收。
1.3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促进教育制度改革
我国今年来教育制度不断改革深化,情境教学对于教师来说也是教学方式的一种尝试并且符合教学情况,学校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情境教学法虽然不是一种创新,但是对于广大教师来说是一种尝试,通过重现历史情境有目标的引入课堂知识从而帮助学到对教材的理解让学生心理得到多方位的发展。
2初中历史更好的进行情境教学方式的建议
2.1结合生活实际创造情境
“一切历史尽是当代史”,尽管历史从浅层次的方面来说是过去的事,但是我们的生活中依然会发生一些与历史巧合的事情。初中的历史比骄傲简单,大多数以通史为主,但是需要记忆的地方却很多,仅仅中国历史就纷繁复杂再加上世界历史,如果仅仅靠死记硬效率不高且不容易将中西方历史文化融会贯通。结合生活进行情境设计就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历史知识也能够强化记忆。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投入其中,再通过言语启发促进学生的理解。当学生不能够理解某种现象或者事例时老师可以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去联想。例如在讲到台湾问题时可以先对台湾的历史详细介绍一番继而再对每一个历史节点讲述其中的历史事件加深印象,在教授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可以通过电影《郑成功》和老师自己对情境的渲染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台湾的历史也可以大大加深学生的爱国情怀。
2.2让学生以情景剧的形式投入
其中对于一些故事性较强的历史事件,教师可以让学生表演情景剧,选择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表演,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也可以加深对历史角色的认识和记忆。因此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角色立场来对相关的历史事件进行思考,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师生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对学生思想状态的了解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3教师提高语言组织能力,渲染历史氛围
对于知识水平还较低的大部分初中生来说历史对他们都较为陌生,也因此更具有好奇心,对于历史事件充满着求知欲,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对语言的组织对历史事件进行生动形象的描述讲解,从而创设出言语教学环境让学生深入历史故事中。例如在讲述清政府末期的腐败落后问题时可以通过对慈禧太后以及其他官员的奢华程度进行描述,尽管学生无法亲眼看见但是老师可以通过细致的描述让学生可以进行想象,对于慈禧太后挪用三千万两军费来修建的颐和园进行描述加深学生对于清政府末期腐败问题的认识。
2.4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质疑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加思考多提问题,提问时教师教学课堂中最为常见的师生活动方式,情境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有针对的为学生设置一些问题,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情境。情境教学是一种为学生提供各种形式的信息来刺激学生引发心理反应的过程,如果老师能够设置好的问题也就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动力。结束语情境教学方法是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效率的重要方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知识的积累也要加强对思想道德的建设,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优秀的历史文化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易守岳.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4
[2]张玉华.探究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未来英才,2015
[3]李娜.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法[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改革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已经迫在眉睫。传统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当前新课程下对初中历史教学的要求。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是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对当前国内初中历史教学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展开了对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策略的探究。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观念;新课程改革;教学策略
我国历来重视历史教育,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认为:“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民)之要务,为国家之要道。”历史教育有助于拓展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的方法与能力,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在我国历史教育体系中,初中历史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初中历史教育成效卓著,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初中历史教育正面临着新的形势。因此,创新初中历史教学策略是初中历史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为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育注入新活力的重要途径。
1树立历史核心的策略
也就是让学生充分认识初中历史教育的核心,新课程明确指出,历史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的历史观。但是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育中,对初中历史教育的核心缺乏充分认识,传统历史教学仍占主要地位,如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历史知识,这有悖于新课程对历史教育的要求,阻碍了对中学生的科学的历史观的培养。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对中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要求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对中学历史教育核心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即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的历史观作为中学历史教育的宗旨。因此,广大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应适时转变历史教育观念,在新课程的要求下,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的历史观。在历史教学工作中,不但要强调历史基础知识学习,还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2创新策略
创造力的开发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要开发创造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运用和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创造力: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课堂训练题。要从过去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其中转换思维方式是很重要的。让学生变换角色,站在教师的角度上,自己动手设计一些练习题,既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开发,同时也对教师加深了理解,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可以起到帮助作用;对历史实物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提出自己的假设。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学生肯定已经形成了自己一定的认识,接着就是要把这种认识转化为自己的理论观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教材中没有下定论的问题大胆的进行假设,并说成自己的理论依据。学生如果可以提出假设,则说明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方式。课堂就是学堂,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来解放学生的思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为学生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能力。
3激发策略
也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中,应当注重对初中生的把握,初中生年龄尚小,活泼好动,自控能力不是太强,因此教师应良好把握学生在这个阶段的特点,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历史知识感兴趣才会将注意力放在历史知识学习上,才会主动积极的学习。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和鼓励,不可强制死记硬背,有道是强扭的瓜不甜,强制学生死记硬背只会让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差。教师应以学生为核心,尊重学生的兴趣和感受,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历史课堂上创造一个良好的情境,使学生踊跃参与教学活动,在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寻找快乐。历史知识并不是独立的,历史知识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因此在开展历史教学工作时,应注意联系现实生活,让历史走进生活,让历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让学生真正爱上历史。
4参与策略
也就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历史教学。教育事业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教学活动的效果取决于师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活动充满活力的前提,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融洽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教学效果自然就会提高。如果学生对自己的老师没有兴趣,便会丧失学习热情,教学效果也不好,因此教师应采取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历史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亲身参与,初中学生以青少年为主,他们处于人生发展重要阶段,思维活跃,求知欲较强,参与教学的愿望强烈。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教学活动之中,不但可以使师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中,还有有利于增强师生感情,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学习兴趣高昂,历史课堂就会活力四射,历史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大幅提高。
5人文精神培养策略
即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新课程改革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摆在历史教育的重要位置,这是历史教学的重大突破。传统历史教学重视说教,历史教学很僵化,学生的人文精神很难得到培养,历史教学缺失人文精神培养,就违背了历史教育的初衷。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十分有益于其以后的历史学习和生活。教师应在历史教学中充分挖掘历史素材,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让学生在学习历史事实的过程中,熏陶人格。除此之外,家庭与社会在历史教学中也具有重要作用,二者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至关重要,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也要积极发挥家庭与社会的作用,诸如组织学生和家长一起参观历史博物馆,在特殊历史节日与学生共同参与学校组织的历史纪念活动,积极开展历史问题讲座等,使历史学习真正融入学生生活之中。
6结语
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已成为重要的任务,这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教学不单是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的历史观。中学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初中历史教学应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引导学生学习。历史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遵循新课程要求,将人文精神充分地体现在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中,正确定位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将学生作为教学工作的中心,尽快适应新课程对初中历史教育所提出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旭阳,周嵩.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初中历史教学改革[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4:70-72.
[2]常梅.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方法探究[J].才智,2013,07:81.
[3]黄毅虹.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新理念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2:143.
[4]石志刚.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策略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02:72.
[5]胡莉红.实践新课程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08:104.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如何培养和促进初一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初一历史教学乃至整个中学历史教育阶段的中心问题之一。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历史论文,供大家参考。
随着近年来我国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对初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初中历史教学作为初中教育的重要部分,是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关键。因此,广大初中历史教师应当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积极转变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方式,充分利用课堂时间,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历史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提升初中历史的教学效率。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经验,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出发,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促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初中历史教育是学生价值观培养的重要阶段,但是受到中考升学压力的影响,当前的初中历史教育已经变成枯燥的历史知识灌输,而忽视了初中历史对于学生培养的本质!随着教育部关于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新课改更注重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基于这样形势,初中历史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在完成历史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通过创新课堂教学等方式,更注重历史教育对学生的培养作用,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
1.历史教学模式较为陈旧。
虽然我国已经大力推行新课程的改革,但是大多数初中历史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不仅教学模式单一,而且历史课堂教学大多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对历史知识进行高强度记忆,或者是照本宣科要求学生直接在课本中划出重点内容,以此来达到考试过关的目的。譬如在戊戌变法这一历史知识教授中,绝大部分教师仅把戊戌变法的过程大致宣讲一遍,然后就重点讲解该事件中考试的知识重点,致使学生对戊戌变法仅仅只有个简单认识,不能深入地理解这一历史事件对近代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这往往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浇灭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影响了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并且制约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2.初中历史教学缺少良性的课堂互动。
教师与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元素,应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然而,在当前我国大部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仍缺少有效的沟通与互动,上课时只有教师在讲课,学生并没有主动参与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这些都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
3.历史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脱节。
历史并非单纯的对过去所发生事情的一种记录,更是让人们通过对历史的研究达到引以为鉴的目的。然而,当前我国的初中历史教学与实际生活是想脱离的,大部分学生不理解研究历史知识的真正意义,不明白所学到的历史知识有何作用,除了应付考试外,根本没有学习的动力,所以导致大部分初中学生缺乏最基础的历史知识与社会常识。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对策
1.加强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要培养出符合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建设需求的人才,因而,陈旧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是桎梏新时期初中历史教育对我国人才的培养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必须要积极对历史课堂教学予以变革,通过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提升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譬如,教师在某一历史知识教授过程中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模式,对学生进行分组,鼓励学生就这一知识予以内部探讨,然后回答教师对该知识点的提问,从而使得学生可以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更为深刻。其次,教师也可以采取历史角色扮演的课堂教学模式。当教师教授完某一历史知识时,鼓励学生扮演该历史事件的角色,在课堂上再次演绎,不仅使得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氛围变得更为活跃,同时也可以使得学生在有趣的历史角色表演中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2.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合理地创设课堂问题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历史教师在设置课堂问题时要合理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理解接受能力相结合,适当提出一些探究性的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对该问题所涉及的历史知识进行探究,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宽问题的深度与广度,充分发散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从而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以“戊戌变法”为例,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指出参与此次变法中的主要人物,此后让学生对戊戌变法的结果进行探讨,为什么此次变法如此快就惨遭失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研究与探讨,此时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都被激发起来了,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让学生共同地探讨此次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研究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促进初中历史教学生活化。
初中历史教学并不是单纯的历史知识的教授,更要使得历史教学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师应当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通过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与历史有关的课外活动,如集体参加屈原祭祀、抗日先烈扫墓,参观历史博物馆等活动,加深学生对于相应的历史事件的印象。初中历史教学的生活化,不仅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同时有助于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在初中阶段,历史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能够了解重大的历史事件、战役,并对疆域有一定的掌握,所以教师通过历史教学,能够让学生丰富历史知识。然而初中历史蕴含十分枯燥的文字,而且历史事件繁多,面对抽象的历史知识,学生很难对历史知识有深刻的掌握。但是,历史地图由于能够将抽象的历史知识形象化,所以将历史地图应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历史地图概述
所谓历史地图指的是对人类历史时期政治、经济、自然、文化等加以反映的地图,与人类有关的空间和地域差异等,都能够通过历史地图体现出来,所以历史地图是专题地图的一种。对于历史地图,它主要是通过相关人员结合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然后编制而成的[1]。从内容上看,历史地图分为两种,第一,普通历史地图。普通历史地图能够综合反映各个时期世界和国家以及地区内容的地图。第二,专用历史地图,它主要是是针对某一特定区域或者国家等,而编制的地图。由于历史地图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历史教学中。
二、历史地图对初中历史教学的作用
历史地图是一种主要的教学工具,其具有直观性和艺术性的特点,它能够利用各种符号与线条将实际地理要素予以比例缩小,继而有助于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历史现象和事件。因此,历史地图应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能够具体的表达历史。历史地图中包含江河湖海、平原等,学生通过观看地图,可以吸引其注意力,对教学开展历史教学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健全教学体系,可以将历史鲜明的展现出来。历史教学的重点在于向学生展示历史事件的发生规律,学生通过将时间、地点等有机联系在一起,并结合历史地图,继而形成一定的脉络和线索,从而将历史现象的鲜明的体现出来。因此,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提升历史教学质量。
三、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由于历史地图对历史教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某初中加大了历史地图在历史地图教学中的应用,而且取得了良好效果,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明显提升。为了保证历史地图在历史教学中有更好应用,必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培养学生对历史地图的分析能力。例如,在人教版初中一年级“秦汉开拓的西域和丝绸之路”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向学生设置问题,西域的地理位置,张骞出使西域的原因和过程,而且丝绸之路是如何形成的,丝绸之路的地理位置以及丝绸之路的作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其次,教师向学生展示历史地图,分别是“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然后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继而激发其探索的积极性;最后,教师讲述秦汉开拓的西域和丝绸之路中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和战关系有全面的了解,并使得学生通过结合着历史地图对教学线索更加明晰,进而对西汉时期的历史都全面的分析,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2]。
(二)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地图
该初中将历史地图应用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十分强调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地图的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开展历史教学活动。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师必须加大对历史地图的重视,学生通过正确运用历史地图,进而掌握最佳的历史学习方法。例如,在“收复新疆”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中国历史图册》进行教学,教师用醒目的红线将新疆区域用划上记号,让学生很快的发现该区域。由于英国开始占领新疆,而且沙皇俄国又率先占领了新疆伊犁地区,使得新疆陷入险境,教师将先后侵占的地区用不同颜色标记,继而对历史事件和区域地图有更好的掌握[3]。在学习“中国历史”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自行结合历史地图了解中国红军长征路线。学生通过搜集与红军长征有关的资料,将与其历史事件有关的战役和会议等记录下来,继而加深对历史的了解。同时,学生要有效运用历史地图,根据历史内容绘制“重走长征路”的路线图,加强其运用历史地图的能力,通过利用历史地图,学生能够发挥其学习历史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其学习历史的兴趣。总之,教师通过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地图的能力,能够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对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历史成绩具有重要作用。
结语
在教育体制改革的作用下,初中对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历史作为初中一门基础学科,为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未能有效的学习历史。历史地图由于将有关的空间和地域差异体现出来,将其应用在历史教学中,能够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使得初中历史教学具有高效性。
浏览量:8
下载量:0
时间:
初一年级的许多学生和家长,潜意识里认为历史似乎只是一门完全依靠记忆学习的科目,其实历史是一门非常生动有趣的学科,关键在于老师是否能发现学生的兴趣点,从中加以点拨,这样不仅能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乐趣,同时也可以拓展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能力。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年级历史论文,供大家参考。
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具能动性,成为知识的主人。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来说,必须进行教学创新方法的探索,改变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使学生拥有独到的历史见解。
一、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历史教学的创新,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对历史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通过思考来解开历史谜团。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会使教师更加注重人文性知识的传授,在帮助学生学到基本的历史知识之后,还会启发学生产生独到的感性认识与见解。学生在学习历史时,能够感知到社会的进步,建立起正确的发展观。另外,学生还会通过对优秀品质的传承来进行自我品德教育,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学习行为,面对生活中的各类困境,成长为有思想、有品德的高素质人才,最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很大提升。
(三)有利于历史课改的全面推进
课改的推进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参与,作为历史教师愿意积极主动地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对课改的全面推进有很大助力。教师在创新的过程中,会加强对新课改具体要求的研究,以此为依据来探索与之相契合的教学方法,由此而形成的教学经验会对历史教学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
新课程改革出台之后,历史教材也更新换代,在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更加重视学生思维水平的培养。但部分历史教师并未跟上教学进步的步伐,仍然固守原本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更新不够及时,影响创新教学的实现。
(二)教师备课用心程度不足
教师备课的质量高低将对教学成果产生很大影响,教师在备课中如果能够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就能够使课堂更具操控性,提高教学效率。但部分教师未对备课给予足够的重视,而是寄希望于教学经验或突发灵感,这样的备课态度会对历史教学的效果带来不良影响。
(三)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待改进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习惯于单纯地听教师的讲解,将教师的思想全盘接收,缺乏必要的思考。在新课程改革推行以来,学生仍很难克服以往的学习习惯,对自身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缺乏正确的认识,学习方法仍是墨守成规。对于教师留出的讨论与思考时间,却不知如何运用。总体来说,学生的历史学习方法还有待改进。
三、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的方法
(一)利用“角色扮演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改理念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课堂主人的地位,而教师充当的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角色扮演法”中的“角色”是学生扮演的,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素材或话题自主编写历史话剧,并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再现历史。例如:在《美国南北战争》这课,为了解决南北战争爆发原因这个难点,可以把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代表北方资产阶级,一组代表南方种植园奴隶主。让他们站在自己代表方的立场上为自己的利益考虑出发,就当时双方关注的:“关税、劳动力、市场、原料”等问题进行一个简短的针锋相对的利益争论。通过这个“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很真切、直观地感受到:种植园主和资产阶级在原料、市场、关税和劳动力问题上矛盾尖锐,奴隶制存废成为焦点。南北双方各有各的理,已经不能达成共识,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武力来解决,从而突破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这个难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主角,而是配角,学生通过置身于表演,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中把握历史知识,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观,提升综合素质能力。同时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传统历史课堂教师“满堂灌”和“一言堂”的沉闷状态。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拓展学生的思维
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很多具有趣味性的内容,历史教师应将这部分内容利用起来,在学生本身就对其充满兴趣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进行活灵活现的演绎,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同时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思维情境。比如:在讲解三国时代的纷争局面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草船借箭、败走麦城、望梅止渴等经典故事的动画,帮助学生逐渐理清脉络关系,使学生的历史视角更加广阔,将原本熟悉的历史故事与真正的历史对接起来。在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适时进行问题创设,将学生置于思维情境当中,鼓励学生根据看到的画面来进行联想、思考与讨论。例如在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陈胜、吴广起义全过程的图片之后,问学生“如果陈胜、吴广没有在途中遇到大雨,那么他们还会揭竿起义吗?”学生会通过观看图片,结合教师的讲解开始多角度的思考与讨论。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会得到很大锻炼,历史素养也会随之提高。
(三)通过优化课堂,开展教学辨析
在师生之间开展和谐的教学辨析,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历史水平大有裨益,符合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素质的要求。要确保教学辨析的顺利开展,历史教师应对课堂形态进行优化处理。首先,教师在授课时应考虑到初中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寻找学生普遍关注的话题,将历史知识努力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接受起来更加容易。比如:学生会利用假期时间外出旅游,去过很多地方,教师可以对学生到过的旅游地点进行统计,指定学生进行旅游分享,然后将历史知识穿插其中,加深学生记忆。如有的学生去过西安,见过秦始皇陵兵马俑,教师就可将秦王扫六合的知识带入其中。在教师讲解到秦军的奋勇之态时,学生会从自己看到的兵马俑实态出发提出异议,认为很多士兵的神态十分祥和,与教师的讲解存在出入,有价值的教学辨析就可由此开始。其次,教师要将课堂用活,在授课的过程中,学生会提出很多独特的想法,打乱原本的教学计划,如在讲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时,学生会根据自己对世界格局的认识提出异议,如有的学生提出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到: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是不是“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已然发生了变化?美国不再占据“一超”地位?这时就需要教师将世界大局分析给学生听,与学生进行平等辨析,让学生明白虽多国崛起,但世界格局在短期内不会产生根本改变,消除学生疑虑。使学生感受到历史学习的趣味性与开放性,从而更加愿意进行思考,历史辨析能力也将大大提高。
(四)辅助学生改进历史学习方法,提升自学能力
针对历史教学中存在学生学习方法失当的问题,教师应通过创新指导学习方法来辅助学生调整学习思路,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达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素质要求。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教会学生学会使用好课本,掌握阅读课文及记笔记的方法,还有如何巧记历史等学习历史的方法。比如历史学习中阅读方法的指导,我们不少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往往是机械地从课文开头阅读到结尾,虽算是看完了一遍课文,但脑子还是一片空白,主要原因就是阅读方法不对。因此教师可以教会学生在阅读中如何把握历史的主干知识,那怎样才能抓住历史的主干呢?这就要求我们教会学生学习历史事件所需要把握的“五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意义)及三部曲(原因、经过、结果)。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意义,这“五要素”涉及的内容都属于历史的基础知识,是要求识记的知识,也是知识和能力考查要求的“再认、再现”的基本点;而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全过程都由原因、经过和结果三部分组成。教会学生掌握了这种“抓五要素、三部曲”的方法,学生的阅读效率及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总之通过改进学习方法,学生在接受知识时就不会感到吃力,学习效果也将得到保障。新课改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需要所有历史教师给予足够的重视。开展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意义重大,在全面提升学生素养方面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应努力规避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不同角度出发进行积极的创新教学探索,满足新课改对历史教学的要求。
现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的发展,教育工作者也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去使用多媒体网络。因为多媒体具有信息量大并且兼具视频的特点,它能够创造出更好的教学情境,直观形象,有声有色。这样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一步营造出更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历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的事情,提高自己的修养和能力。使学生能通过这些历史故事和知识,更好地接触社会。对于历史这门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应该怎样提高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能力是每一位历史教师比较关心的问题。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优势
(一)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初的老师,一旦有了兴趣我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努力去尝试。初中历史课内容有一定的时代和背景,如果教师只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可能提不起学生的兴趣。而且由于学生们生活经验不足,简单的教学对于他们也会过于抽象,无法体会理解学习的内容。多媒体的应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历史内容描述的情景以更直观更立体的形象展现出来,在视觉和听觉上让学生更融入,身临其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相对于传统的教学,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改变了以黑板加粉笔的教学媒介,主要以图片、声音、文字、视频和音频来传递信息,更加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在历史课堂中的应用具有很大的优势。多媒体教学可以再现色彩鲜明的音频视频,极大地活跃历史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乐中学。同时,在历史教学中可以使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采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更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他们的参与的热情,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突出重点
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主要是靠教材,而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减少教师备课本的难度,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讲课,同时还可以将课件分享给学生,在课后如果学生有不懂的问题还可以通过自主学习进行理解,加深记忆。多媒体还可以帮助学生再现历史物质,对一些凭借想象无法理解的分子、原子等历史物质,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进行模拟。使学生能特别轻松地掌握物质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理解透彻,从而优化了学习方式,提高了教学效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学内容里面的重点和难点的讲解,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历史事件和内容是在某段时期某个背景下的综合产物,而课本中的知识一般都比较抽象,这就是一个难点。而多媒体的使用,能够更充分、更立体、更全面地展现历史内容,分解难点,强化重点,让复杂的内容更直白简单,从而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同时,还能够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学习自信,最大化地优化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以前的教学,学生一直扮演着被动跟从的学习者,都是在教师的严格控制下获取知识。教师们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压制了学生们的个性,禁锢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学生都是通过死记硬背获取知识,对知识的运用也是机械式的,毫无灵活性,完全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完全能够改变这一局面。多媒体能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消除紧张,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进入思维学习的最好状态。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主动地学习,积极思考,彰显他们的个性,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四)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促进师生的共同提高与发展课堂教学不但要促进学生的学习,教育工作者也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所以,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是一个很好的帮手。多媒体具有丰富的资料和资源,可以不断深化历史教学的密度和容量。多媒体网络技术还能够实现师生间的协作学习,促使师生形成双向参与和平等协作的关系。这种良好的关系,学生能够充分自由的发问,表达自己观点,教师也能够更直接、更全面地帮助学生。良好的互动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成绩。教师也能够在更好地发现自己的教学短板,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教学方法。
二、总结
总之,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不但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还能够在根本上提高老师与学生的热情参与,构建积极轻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融入到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地位。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利与弊,加强学习与实践,勤于实践和总结,不断提高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能力,使其真正地优化初中历史教学课堂,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历史知识是人的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
历史学科教育具有很很重要的德育作用。因为历史长河涵盖了很多不同的社会现象,这些都是极好的教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政治和阶级观点教育;还有仁人志士的英勇事迹都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关于思想教育,历史教育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全部历史课程中都渗透了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历史学习,将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还有助于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的运用能力的锻炼和提升。
二、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作用
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历史教育所承担的作用是非常重要且独特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历史教育的本质。也就是说,相对于哲学提供的是具有价值理性的思维逻辑,而文学提供的是具有价值理性的情感体验。而作为人类以往实践的集体记忆的历史,它为人们提供价值理性累积经验就更加全面和综合。在历史上发生过由于价值理性缺失而造成的失衡,这里主要是指社会发展的失衡,人们由此产生了极为深刻的教训。学习这样的历史也让我们明白了“以史为鉴”所具有的价值和作用。历史教育也可以称之为一种人文素养教育,其具有综合性。学史有助于明智,历史是有生命的,其具有的现代价值就是能够让人们站在更高的起点,继往开来,高瞻远瞩,更好地迎接新时代的到来。
三、历史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等多方面素质的提高
“思想政治素质包括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和政治意识。”[2]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精神和传统。历史教育中关于本国史的教育,可以借助对本民族形成和发展历程的学习来促使学生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的形成和进一步强化,有助于促使其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增强,从而增强其对于国家和民族利益的责任心。历史学科到了十九世纪才开始在学校课程中被重视起来,而其中一大重要原因就在于响应那时兴起的民族主义号召。可见一国的历史也就体现了一国国民的意志。通过历史教学便能促使学生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的形成,使其成为“国民理想”的拥护者。就道德意识的培养而言,历史一直以来都被用作道德教育的手段。孔子的《春秋》体现了对历史的道德作用的最大限度地发挥。杜威认为历史学科作为促进人的道德品性形成的学科来说,无疑使最优良的。他始终相信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是有历史可以追溯的,很多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中都涵盖了类似的典范,同时得出了历史是永恒的道德遗产的结论,并且是具有建设性的。历史学科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其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丰富的内容。历史教科书中蕴含了丰富的材料,尤其是历史人物的道德形象,关于其品格高贵、情操高尚、意志坚强等方面的素材都是可以拿来借鉴,从而帮助学生获得美好、高尚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是较强的感染力。历史教学过程中展现出来的道德形象是生动具体的,道德精神更富有感染力,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这样学生会更容易接受,同时也更容易引起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
四、结束语
就21世纪的新人培养要求而言,当前的历史教育状况还有不小的差距存在。其中的问题主要体现有,没有对历史课进行准确的定位;长期的应试教育造成教育目标的偏离;教育功能没能真正发挥出来。所以,现在我们要对历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予以高度重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将历史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发挥出来。
教育是人的教育,然而在以“读书—考试—上大学”为学生奋斗目标的今天,知识的教育、专业的教育被强化,而人文教育却出现严重缺失。近年来“马加爵惨案”“药家鑫事件”的频发给人们敲了警钟,也让人文教育越来越引起关注。历史学科富含人文性,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学科之一,不仅承担传承历史文化知识的重任,而且理应成为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理应成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重要载体。有感于当下历史教学存在严重的人文教育缺失,本文试从人文教育的意蕴和界定出发,对中学历史教学中人文教育缺失的缘起和人文教育重建策略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历史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意蕴和界定
教育的本质特征就是“培育人”。随着教育的专业化发展及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的教育逐渐被忽视,人们逐渐忘掉了教育的最初根本。从教育人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可以这样界定历史课堂中的“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是指历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的旨在促进其道德品质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人生、价值观实现的教育。其本质特征就是对人的教育,其核心是培养人文精神。这种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修养的养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归根结底,是使人理解并珍视人生的意义,并给社会多一份人文关怀,在根本上体现素质教育的本质。
二、历史教学中人文教育缺失的缘起
1.教学情感目标的虚化导致人文教育的迷失
历史教学中人文教育的缺失与教学设计中情感目标的虚化有着直接关系。在历史教案的编写中,教师尽管写上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但这种目标大多是历史知识与能力目标的附带物。在实际课堂授课中,教案内容通常是讲授知识的行进秩序,情感目标自然无从落实。受传统的历史教学观念影响,许多教师只注重历史知识点串讲而忽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致使情感教学目标人为性缺失。教师受这种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形成了一种以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为主的固定课堂教学模式。对教案中设置的情感目标熟视无睹,从而导致了人文教育在历史教学中方向性的迷失。
2.教学内容的泛化导致人文教育效能低下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评价和“高考成败论英雄”思想的影响,知识目标也就成了课堂教学的唯一诉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把相关考试内容直接灌输给学生,就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这种课堂教学中很轻松,只需课前把知识结构备好,无需为了情感教学而精心设计教学情境。然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考对知识的多元性、答题能力的综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过去依靠单一学科知识的做法已不能适应这一新的要求。因此,现在的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历史基础知识,而且还要重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重视新材料、新语境的实际运用。由于历史教材实行“一纲多本”编写模式,这就需要教师有很强的重组与创新历史教材的能力,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对教师的能力也提出了很高要求,这些都容易造成传统教学思维下的教师教学自我能力感下降,对新时期课堂教学感到无所适从,致使人文教育在历史课堂中的效能低下。
3.课堂模式的单一化导致人文教育开展困难
受传统教学思维影响,历史课堂教学长期遵循一种“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课堂模式。随着多媒体课件的广泛使用,课堂引入了大量的音频、视频资源,课堂教学内容变得丰富了,然而师生的情感交往也逐渐被课件所“屏蔽”。教师与学生缺乏互动,教师成了课堂的主宰,这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仍然显得有些僵化。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及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备受关注,“师生互动、追求达成率”成为课堂普遍追求的目标。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是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下,利用生成的动态资源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使凝固的课堂场景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生动的画面”。[1]然而教师很难摆脱原来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由于教师指导不当,小组合作中大多数学生无所事事,没能达到理想教学的要求,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中依然无法开展有效的情感教学。
4.教学评价单一化导致对人文教育的排斥
教学评价作为学校工作的基本环节,旨在比较目标与结果的差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长期以来,评价者往往以学生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虽然提倡多元化评价体系,然而在当前教育大背景下,教学评价主要还是沿袭传统模式。为迎合当前中国单一化的人才选拔制度,为适应单一化的教学评价,教师不得不在课堂教学中唯知识化,从而排斥了课堂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三、历史课堂中人文教育的重建策略
传统历史教学思维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人文教育新模式之间的冲突,不仅使教师陷入教学困境,而且严重阻碍了人文教育的顺利推进。那么在历史课堂中如何才能重新构建人文教育的模式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在教学设计中正确定位人文教育目标
传统教学模式下,虽然很多教师在历史课堂中看到了“重智轻情”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学效果低下的弊端,但或出于提高升学率的急功近利的思想,或由于未能真正认识到人文教育的价值,最终这些教师都未能深入探讨和挖掘历史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功能。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应把情感教学活动作为推进人文教育的载体。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依据课程标准,围绕三维目标要求(不能流于形式),对情感目标重新定位和思考。比如在设计《抗日战争》教案时,可以利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材料充分刺激学生感官,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本性,从而产生强烈的忧患意识,明白只有奋发图强、自强不息、走富国强兵之路,才能远离战争,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
2.在课堂情境创设中实现知识教育向人文教育的迁移
在历史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要注意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意志、情感等心理品质进行培养。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进行互动的过程,所以“教学不能仅停留在传递知识或培养学生的智力方面,而应当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精神世界”。[2]教师通过设置恰当的课堂情境,可以实现知识目标向情感目标的迁移,知识教育向人文教育的迁移。例如,在学习《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中有关“渡江战役”的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背诵毛泽东的诗歌《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这不仅活跃了整个课堂的氛围,而且也让学生感受到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和豪迈精神。同样,在讲解《改革开放》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唱《春天的故事》这首歌,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仅记住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两个关键年代和事件,而且也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是“改革开放”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3.通过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促进人文教育的开展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在历史课堂开展人文教育,教师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思想上认识到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作为历史教师,必须摒弃过去那种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的师道尊严的封建观念,重新定位自身的角色,不能过于强调自己作为历史知识传授者和传播者的身份,居高临下,忽视学生的感受。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教师都要关心、尊重、理解、信任和宽容学生。通过爱与民主感染学生、教育并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尽可能地让学生发挥其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做自己学习和行动的主人。
总之,人文教育对于社会与个人的健康发展,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广大历史教师一定要认清自己肩负的责任,努力在历史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重视人文教育,使学生学历史的兴趣得以提高,使其人格也得到较好的培育和发展。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初中历史教学倡导有效性提升是当前的潮流,有计划地建立起有效性高的初中历史课堂,完善初中历史教学体系已经成为历史教师的热议话题。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二历史论文,供大家参考。
前言:
历史插画是历史教材中常见的模块,这些插画图片对文字进行了补充和说明。然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却很少有人能够重视对历史插画的讲解,教师往往只是关注文字部分的讲解,而学生一般也只是跟着老师的思路在书上记着笔记,划着重点。但其实,历史插画存在是有其一定的道理的,如果我们能够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插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中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非常少,通常情况下都是教师在讲台上不停的讲课,不停的向学生灌输着知识,而学生就在下面不停的记着笔记,生怕漏下教师口中所谓的考试重点。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非常不利于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1]。首先,这种教学模式导致课堂的学习氛围非常压抑并且沉闷,这让学生很容易产生疲惫或者头晕的状态,不利于学习;其次,即便是没有走神的学生来说,这种不停歇的学习方式也会导致学习效率的降低。教师为了赶学习进度,提高教学效率而不停歇的教学方式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因为学生没有时间去对问题和知识点进行深入的思考,这样只能通过大量的课余时间去消化和吸收,远远没有在课堂上的效率高。久而久之学生会因为繁重的课业压力导致对历史学习进一步失去兴趣,也就导致了历史学习成为初中生心目中乏味无聊的代名词。
二、初中历史插图的应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才会“主动学习”,才能学习好。如果我们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就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那么将会从很大程度上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并且可以提高历史学习的成绩。与此同时,养成一个对于知识的渴求欲望以及独立自主获取知识的习惯可以给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发展,因为毕竟我们不能教学生一辈子,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们终究是要独立面对生活。初中历史插图恰恰可以帮助我们改善初中生对于历史学习的态度,因此我们要探究初中历史插图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提高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
过去我们在教学中忽略了插图的作用,导致学生对于枯燥的文字产生厌倦的情绪,不利于历史的学习。如今我们要改善这一现象,将历史插图与文字结合起来。比如,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有一张图叫乔冠华开怀大笑,我在讲到这一课的前一天,将图片放大通过投影仪展示给学生们并布置家庭作业:找出有关头像的相关信息,比如图片中的人在干什么,他为什么要开怀大笑,照片中的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这个事件说明什么等等。这些都是一些简单的小问题,但是却几乎涵盖了这一章节的知识点,并且这些小问题并不会耗费学生几分钟。然而,就是这短短的几分钟有时候甚至会比一堂课要来的有价值[2]。因为,这是学生自主的去寻求答案的过程,这期间学生会积极的思考以及归纳总结,其实这都是学习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够养成一个习惯,会让学生一看到图片就会想到这些问题,这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通过历史插图加深历史知识印象
研究表明,我们人类对于文字的记忆是最弱的,而图片向我们传达的信息要高出文字很多倍,并且其占用的空间却相对小很多。这就意味着,学生们看到一幅图片之后可以联想到很多东西,然而看到一个字的时候却只会局限于这个字。因此,我们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加入对插图的描述来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印象。如上文所述,如果我们只通过文字来描述1971年10月,第二十六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我相信如果不进行复习,下次上课会有大部分人忘记这段话。而如果是通过这些文字来描述上述图片,那么会加深学生对插图的印象,而图片总是比文字更容易牢记。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这一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历史插图的应用,来增加学生的印象,强化识记。当然,我们也要注意不能完全依赖于插图,否者会导致学生对于历史框架的掌握出实现问题,这同样不利于学生学习历史。
3.通过插图让学生更好的复习备战考试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已经了解了历史插图在教学中的应用,但是可能会有很多教师仍然觉得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我们的教育中仍然十分重视分数和成绩。其实我认为,通过历史插图能够帮助我们学生进行更好的复习。如果有可能,我们甚至可以将这些插图统一到一起,然后根据插图来复习知识点。学生看到一个图片之后,会联想到很多问题,如果这些问题都能够一一得到答案,那么就可以换到一下张,如果想到了什么问题却没想出答案,就去找出答案将答案写在图片旁边。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极大的避免浪费时间,对于看到图片就能想到的知识点说明已经完全掌握也就不需要进行反复的识记,这是我们在复习文字内容的时候所不具有的作用。另外,在考试前学生们通常是很紧张很焦虑的,这个时候如果再去看厚厚的笔记资料等只会加重焦虑的情况,而这个时候我们使用插图来复习检验学习成果等都显得容易的多。
4.举办历史插图比赛
我们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通过举办历史插图比赛来提高校园学习历史的热潮。既给历史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同时也激励了学生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我相信只要我们有兴趣去做一件事情,那么这件事将会变得有意义,变得轻松容易,甚至还可以鞭策自己克服懒惰的心理。比如,我们可以面向整个校园学生来进行报名,还可以以年级为单位单独举行,按照参加报名的人数的多少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初试,一般初试只要笔试就可以,可以设置选择题和判断题,这样可以节约时间[3]。另外,通过初试的学生就可以继续参加比赛,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就可以是多种形式的了。比如我们可以在每个环节中学生固定回答题目之外设置抢答环节,通过这些附加题可以很快的拉开分数距离,并且这种竞争形式会带动现场观众的情绪。因为,无论是插图的应用还是竞赛的举办,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们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提高初中生历史成绩,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另外,我们还要注意题目的选择上不宜选择过难的题目,这样会导致观众不能很好的融入比赛氛围当中,对于比赛的关注度降低,甚至会影响对历史的兴趣。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的阻碍了初中生学习历史兴趣和效率,导致初中生对于历史的学习兴趣越来越低,这也导致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效率变低,长期以往非常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甚至会影响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发展。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历史插图,那么可以很明显的改善和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点的印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获取知识的同时也保证了历史成绩。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在教学法的应用实践中,不断追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今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已经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情景教学法是实现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根据初中历史教材的知识框架和结构,采用情景教学法,能够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历史情节的理解和接受,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和模式,情景教学法能够更好地丰富课堂教学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一情景教学概述
传统教学方式通常是教师讲述占用大部分的时间,而学生只是负责听和记,相对于情景教学法来说是比较枯燥的,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情景教学法的最大特点就是将情与景有效地结合起来,即情、景、理、辞等达到共鸣,运用情景来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这也是基于学生兴趣教学的有效途径。归根结底,情景教学法不仅仅适用于历史这一学科,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都是比较适用的,这也是情景教学法被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教师可以充分创设情景,将教材中的知识要点进行归类总结,并且根据相关情节创设出不同的情景,这不仅为课堂教学增添了乐趣,而且还能够进行生动形象的展示,让学生对知识要点有更深刻的理解。另外,历史是集复杂性和社会性以及过去性于一身的综合性学科,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巧妙地设置情景,让学生对历史有更好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因此,说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建议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应用情景教学法。
二情景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充分利用多媒体,吸引学生眼球
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广泛使用,为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情景提供了有力保障。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情景,将过去的历史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的视野和思想得到更好的扩展,并且能够有效地带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例如,在学习“原始的农耕生活”这一节课时,在课前,我利用多媒体,把本节课的相关内容制作成课件,在讲解的过程中按照一定的顺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如原始农耕所用的工具:石锄、石刀、石铲等,这些在当今社会已经很少见了,学生看到这些原始的农耕工具,不仅能够深刻认识到社会发展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对本节课的知识要点也会有更深刻的印象,便于学生记忆。
2.创设引人深思的问题情景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根据相关的历史问题提出创新的答案。那么这一能力的实现就要通过教师创设出引人深思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体会历史,教师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散的有效方式。例如,在学习初中历史“鸦片战争”这节课时,我会在第一时间把本节课所有的知识要点讲解清楚,让学生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之上,进入情景。我会设计以下几个问题情景:
(1)如果你是林则徐,处于当时的情况,你也会这样做么,为什么?
(2)若你身处当时的社会背景,你会做些什么?
(3)当时的社会背景是怎样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将自己的思维发散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提出自己的想法或见解。在这一问题情景的学习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有效地学习和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创设生动逼真的历史情景
带领学生学习历史时,已经发生并且学生没有亲眼见过的事实,让学生学习和想象是比较困难的。那么图片和视频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将历史事件和图片结合起来,让学生参照逼真的图片或视频来了解和学习历史,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时熟练掌握使用的方法和技巧,将搜集到的图片和视频制作到多媒体幻灯片中,根据教学的需要逐一播放出来。图片或图画的教学方式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如人物图片、历史遗址图片以及纪实类的图片等等,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更好地体会当时的历史背景,以便于更好地学习。例如,讲析“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这一单元包括“难忘九一八”“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血筑长城”三节课时。九一八在历史上是比较轰动的大事件,有必要让学生深入了解其发展的全过程,所以我会以动画的形式播放给学生,看完之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这样的方式要比教师口述的方式效果好很多。对于“血筑长城”这节课,我将会把更多的图片展现给学生,每一张图片都是非常形象的,让学生认识到血筑长城的人坚毅的精神。整堂课的过程不断穿插着教师的讲析、图片以及动画等,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亲身感受的情景应用
虽然历史事件的发生已经是过去时了,但是有些文物和遗迹仍被保留至今。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有计划地带领学生参观历史文物对学生学习历史是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的。教师在带领学生参观文物的过程中,要及时对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事件进行讲析,让学生了解文物被保留的价值以及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便于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要点的理解和记忆。历史教学就是让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了解,并且能够从中总结教训和经验。例如,在学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一课时,我将会带领学生去参观历史遗址和人物雕像,把课堂教学改为室外教学。首先向学生介绍八国联军侵华发生的社会背景,即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西方列强更加对中国这块肥肉垂涎三尺。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热潮。然后随着学生们的参观,讲析每个文物的来历,也就顺理成章地理清了八国联军侵华事件的全过程。学生在参观中了解历史事件,并且观看历史文物,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能够更好地提高历史教学效果,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总结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各种新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已经不断地融入到教学中,为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供更多的参考,对于历史这一学科,学科的内容是比较复杂的,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学习,教师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所谈及的情景教法,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建立在学生兴趣基础之上的教学内容,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让学生不仅掌握了科学的文化知识,还能够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需要我们继续努力,不断学习先进技术,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素质和水平,更好地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初二历史论文范文相关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很多初中学生往往视历史课为 副科 ,认为初中历史不如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重要,课上表现不积极,极大影响了初中历史的教学效果。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二历史小论文,供大家参考。
初中历史课程是我国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是通过历史基本知识与技能,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素质教育,尤其是人文精神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当前我们提倡主体性教学,让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就是其学习主体性的基础。素质教育提倡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提倡创新精神,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他们发展的根基,是他们求知、探索的原动力。那么,作为历史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一种艺术。
一、多措并举,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性,采取多种方式,使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脑。注重学生的思想活跃,态度积极,使其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例如,通过阅读、演示、辩论、竞赛、用第一人称介绍历史人物事迹等方式,使学生投入其中,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并乐于积极配合教师教学活动,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学生的参与,绝不是仅仅几个个别学得好的学生参与,而是全班同学的参与。其次,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培养善于驾驭课堂能力,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沟通心灵,也可以像央视《百家讲坛》栏目里的大师一样潇洒自如,妙趣横生:在非智力素质方面,通过教师的风格、气质、表情、眼神、手势、姿势等,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使学生一提到这个老师就信心百倍,激情饱满,以此来吸引学生要比浅层次的兴趣教法更为有力。再次,加强自身师德修养,以人格魅力感化学生。作为一名历史教师,熟悉教材,扩大知识面,增强自己的业务技能是最基本的。但是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不能仅仅停留在兴趣上。教师往讲台上一站,这种客观存在要产生既有形又无形的一种力量、一种威势、一种信心,这就是一种人格魅力。在智力素质方面,要有深厚的业务功底,驾轻就熟教材,旁征博引知识及简洁、生动、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教无定法,同样的课题、同样的课堂,不同的教师,其精彩度、影响力绝对不一样。
二、灵活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首先,教师应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课堂教学开始时的导入,我们应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复习旧课式的导入、提出问题式的导入、图片赏析式的导入、讲述故事式的导入、引用诗词式的导入、播放乐曲式的导入等等,由导入创设情境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使学生尽快投入到历史学习的情境中。其次,由于历史包罗万象,涉及中学的所有科目。所以要温其他科之“故”而知新(联系各学科的知识)。如数学方面,有圆周率的计算者祖冲之等。语文的课文背景是历史,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的发展的历程。再次温课外知识之“故”而知新。这个“故”不是所有学生都了解,但恰恰是这一点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最让学生有自我实现的空间,而且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历史与现实不可分割的联系。
三、勇于创新,培养教育教学新理念
教学可以说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既然是科学,就有规律可循;既然是艺术,就要不断创新。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如:讨论、问答的方法、模拟、竞赛、游戏、角色扮演、历史课本剧编演等方法进行教学活动。此外,课堂上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性、动态性的还原历史。科学的、适当的教学方法,是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具体途径。教师应在充分掌握本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利用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日开展活动,指导学生参观相关地点,或上网查找有关资料等,使学生自觉的、多方面捕获历史信息,增强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四、加强历史与实际的联系,是学习历史知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有效途径可以联系当前国内国外的发展形势,联系本地区的具体实际等。例如,要讲中国的改革开放,可以先通过商鞅变法的例子来分析。商鞅变法得到多数人的支持的史实,使学生体会到商鞅变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古今同理,结合当今我国的改革开放宏伟大业这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支持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措施。因此,历史教学要贴近社会,贴近现实,贴近人生,贴近学生,这样才会有生命力。总之,在教学方面,教师要切实把握初中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改进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探索问题。教师要针对初中生的特点,加强兴趣引导,培养学生特长。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更好地展示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历史是一门人文性很浓的学科,其视点主要聚集在人的内心情感和精神世界中,需合理引导方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本文也主要探讨了情感教学的理念,以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深化情感体验,健全人格品质,进而再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培养学生珍爱和平的情感
邓小平通知曾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其中,和平是基础,发展则是关键。要想发展经济,首先需要有一个较为稳定的国内、国际环境。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有义务对学社渗透追求和平、珍爱和平的教育意识。例如,在探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这一节内容时,笔者指导学生合作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的影响,先是让学生出示了课前收集整理到的有关二战影响的数据,接着再让学生根据数据表展开讨论,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最后再由小组代表在班上交流。通过讨论,学生深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的灾难与损失。另外,笔者还提议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谈战争给和平时代的我们带来的启示。很多学生都结合了最近难民潮谈到“战争是残酷的,我们要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本节教学有效唤醒了学生追求和平、珍爱和平的强烈感情。
二、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营造历史氛围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与深化,情感教育逐渐成为了初中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过程。因此,教师在输入知识信息的同时,也不要忘记给学生输入情感信息。例如可以通过富有情感的活动拉开课堂教学的序幕,然后再牢牢把握住学生的情感脉络,把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充分挖掘出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结合学生实际,从学生现有的水平出发,实施鼓励性评价,营造民主平等课堂气氛,让师生处在情感交流的友好氛围中。教师只有积极投入情感,才能更好地带动、感染学生,促使学生快速进入角色,创造出鲜活的历史情境,然后再营造出感人的历史氛围。例如,在分析《中英鸦片战争》这节知识时,在备课环节,教师就应把握住不同的情感因子:第一,对清政府妥协的痛恨,对琦善、弈山、牛鉴等贪生怕死之辈的愤慨;第二,对关天培、葛云飞、陈化成以及三元里人民爱国精神的敬仰。结合正反两点,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合理发挥,让学生沉浸在情感的洗礼当中,或愤怒,或感动,或欢呼,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情绪高涨。
三、善用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
语言可以说是所有学科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对情感的交流、知识的传授以及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等都依赖于语言的发挥。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首先,历史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语言的作用,以此来带动学生的情感。具体要做到:授课时,保证语言的准确性,这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程度。另外,要仔细观察学生在情感交流过程中的措辞,既要加强教学内容的感染力,同时也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关心,在丰富教学内容、输入历史知识的同时,能够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其次,教师也要掌握好语速、措辞等细节。由于初中阶段学生正处在情感转型期,对外界一切新鲜事物都非常好奇且敏感,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时,一定要避免因语言应用不当而伤到学生的自尊。要科学合理地使用语言,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到每一位学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除此之外,历史教师还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传授丰富的历史知识,在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下,学生自然会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也就提高。
四、借助社会热点让学生关注历史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吸收信息的渠道也在逐渐加宽。学生都希望及时了解最近发生的社会热点新闻以及大家都比较关注的热点现象,都渴望倾吐、交流。历史教师在教学时,就要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度,想方设法将教学内容与热点问题联系起来,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将这些有价值的问题引入到课堂中。这样,既能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展开激烈的交流,还能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另外,还可以以热点问题作为媒介,促进学生对与之相关的一些历史现象与问题的积极探究。情感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渗透情感因素,开展情感教学,主要是以对全体学生和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为指导思想与教育目标的。在实际教学中,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讲究策略,慢慢调动学生的情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创新以及不断探索的精神。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在情感之间的调节与启发中使学生了解其意义和方法,使其养成追求真理的感情,并且努力奉行。”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唯有真正达到情感教学的“情意合一”,才能真正体现出情感教学的初衷。
初二历史小论文范文相关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在社会、生活、教育等诸多方面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历史论文,供大家参考。
现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的发展,教育工作者也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去使用多媒体网络。因为多媒体具有信息量大并且兼具视频的特点,它能够创造出更好的教学情境,直观形象,有声有色。这样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一步营造出更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历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的事情,提高自己的修养和能力。使学生能通过这些历史故事和知识,更好地接触社会。对于历史这门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应该怎样提高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能力是每一位历史教师比较关心的问题。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优势
(一)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初的老师,一旦有了兴趣我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努力去尝试。初中历史课内容有一定的时代和背景,如果教师只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可能提不起学生的兴趣。而且由于学生们生活经验不足,简单的教学对于他们也会过于抽象,无法体会理解学习的内容。多媒体的应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历史内容描述的情景以更直观更立体的形象展现出来,在视觉和听觉上让学生更融入,身临其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相对于传统的教学,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改变了以黑板加粉笔的教学媒介,主要以图片、声音、文字、视频和音频来传递信息,更加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在历史课堂中的应用具有很大的优势。多媒体教学可以再现色彩鲜明的音频视频,极大地活跃历史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乐中学。同时,在历史教学中可以使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采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更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他们的参与的热情,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突出重点
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主要是靠教材,而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减少教师备课本的难度,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讲课,同时还可以将课件分享给学生,在课后如果学生有不懂的问题还可以通过自主学习进行理解,加深记忆。多媒体还可以帮助学生再现历史物质,对一些凭借想象无法理解的分子、原子等历史物质,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进行模拟。使学生能特别轻松地掌握物质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理解透彻,从而优化了学习方式,提高了教学效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学内容里面的重点和难点的讲解,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历史事件和内容是在某段时期某个背景下的综合产物,而课本中的知识一般都比较抽象,这就是一个难点。而多媒体的使用,能够更充分、更立体、更全面地展现历史内容,分解难点,强化重点,让复杂的内容更直白简单,从而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同时,还能够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学习自信,最大化地优化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以前的教学,学生一直扮演着被动跟从的学习者,都是在教师的严格控制下获取知识。教师们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压制了学生们的个性,禁锢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学生都是通过死记硬背获取知识,对知识的运用也是机械式的,毫无灵活性,完全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完全能够改变这一局面。多媒体能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消除紧张,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进入思维学习的最好状态。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主动地学习,积极思考,彰显他们的个性,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四)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促进师生的共同提高与发展课堂教学不但要促进学生的学习,教育工作者也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所以,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是一个很好的帮手。多媒体具有丰富的资料和资源,可以不断深化历史教学的密度和容量。多媒体网络技术还能够实现师生间的协作学习,促使师生形成双向参与和平等协作的关系。这种良好的关系,学生能够充分自由的发问,表达自己观点,教师也能够更直接、更全面地帮助学生。良好的互动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成绩。教师也能够在更好地发现自己的教学短板,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教学方法。
二、总结
总之,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不但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还能够在根本上提高老师与学生的热情参与,构建积极轻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融入到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地位。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利与弊,加强学习与实践,勤于实践和总结,不断提高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能力,使其真正地优化初中历史教学课堂,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摘要:
心理学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笔者以历史课为实验课堂,把情景教学融入到课堂、心理暗示运用到导课等理念,通过课堂实践来加以阐述。
关键词:情景教学心理暗示;自主逆反;激活
社会在发展,教学的重点早从知识灌输的框架中跳出来,现代研究证明把心理学原理渗透、升华到教学中,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将心理学运用到历史这门课中去呢?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试图找到这一突破口。终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突然悟得: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师生通过语言、情感、动作、眼神互相传递信息,这本身就是一个不断交流的过程,这需要教师具有架起沟通桥梁的能力,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知识结构、接受能力、个体差异、情感需要创设情景,激发、唤醒学生主动求知、主动接受的意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实现这种情景,达到这种境界也就实现了将心理学运用到教育教学中的目的了。
一、将情景教学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情景教学是在教育教学中给学生创设一种情景,将教学内容与情景联系起来,找到教学的切入点,对课堂教学起到提升。我在上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时,讲到“南京大屠杀”这一环节,对课堂气氛有意进行了渲染,尤其是讲到日本人残杀中国人的手段之“日本军官进行杀人竞赛时”,我让一个学生拿出从家里带来的宠物猫放在讲台上,让他们做个心理测验,当问及学生谁能将宠物猫亲手杀死的时候,在场的所有孩子几乎异口同声:“老师,那么残忍的事儿,我们做不到啊!”由于巧妙地创设了情景,学生的心理感受增加,自然唤醒了对日本法西斯行为的痛恨,以至于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把残害中国老百姓的日本兵用“这群”“这头”来称呼。
二、在导课中运用心理暗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历史教学中导课非常重要,导课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学生一个心理暗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主动精神,为上好课做一个良好的铺垫。在讲《社会生活的变迁》一课时,我问学生谁看过《西洋镜》这部影片,学生便如啁啾学语的麻雀一般立刻热闹了起来。我用一部影片开启学生想象力的大门,用心理暗示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就是导课的意义所在。接着,我便很巧妙地将学生引导到这节课的第一部分“照相与电影的出现”,告诉学生当时的电影都是无声电影,用电影《猫和老鼠》、《摩登时代》加以论证和比较。由于初二的学生童心未泯,玩心尤重,一提到《猫和老鼠》这部家喻户晓、伴随着一代又一代儿童成长的影片,也就找到学生共同关注的话题,捕捉到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心理发展的共性东西。如此便激发出学生对该门课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拓宽了他们的思路,引导他们找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并顺应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更易于理解和把握。
三、巧妙利用学生的自主逆反,适时唤醒学生重新调整情绪的意识
自主逆反,指主体地位、尊严受到威胁时,为了维护自尊心所产生的逆反心理。当外界的压力使受教育者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他就会反其道而行之。在教学中有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学生在课堂表现较以往下降了许多。起初我以为是我上课的原因,于是赶快调整状态和上课方法,可效果并不明显,班里几个“困难户”仍然我行我素,睡觉、说话、做小动作。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这几个孩子在我的课堂以前一直表现很好,虽然成绩原地踏步,可课堂上的反应还不错,其中一个孩子的历史课外知识还很广博。通过调查发现,这两个孩子在评选班级先进个人的时候由于某些原因落选了。他们很不服气,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于是通过这种方式在维护自尊心和发泄不满的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我给他们一人一个钉子,让他们想办法钉在任何地方,只要固定住就可以了。两位学生虽觉得莫名其妙,但还是照做了。一名学生很快把钉子钉在一本书上,另一学生拿来一把锤子用力把钉子钉在墙上。钉完后他们来找我,我又交给他们一个任务,把刚定的钉子拔出来,前者很快拔出来了,可后者使出浑身力气也没拔出钉子,反倒把钉子弄弯了卡在墙上。我拿起那本受损的书告诉孩子,不良情绪就好像这把钉子,虽然找到书和墙泄了愤,可书、墙、钉子都被损害了。因为受挫,随意发泄不良情绪最终受到伤害的不仅仅是自己,书和墙本来是光滑的,但当钉子拨出后,伤疤却永远留了下来。要学会适时地遏制不良情绪的蔓延,否则周围的人也会受到伤害。此后,他们逐渐又恢复到以前的状态。
四、充分利用教学素材,激活学生思维的灵动性
在教学中不仅需要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情景,还需要培养学生把握运用素材的能力,在把握和运用中思维被不断激活,灵感被不断激发。如此,历史课堂的教学就会变得轻松高效。把历史教学和心理学知识巧妙柔和,是在历史教学中发现问题,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心理疏导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的完美结合。这需要教师具备将学科知识和心理学知识相结合的能力。以历史课堂为载体,我不断地做了一些尝试,终于悟得:教书的本领不在于传授多少知识,而在于对学生的激励、唤醒和鼓舞。作为现代化的教师,要学会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并能够唤醒学生的自觉心,然后鼓舞学生的进取心,使学生具备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疏导的能力。实现这种情景,达到这种境界也就实现了将心理学运用到教育教学中的目的了。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2]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3]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多媒体教学以其特有的直观性与趣味性,在大学历史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历史论文,供大家参考。
素质教育是针对中国当前的应试教育提出来的,宏观上来说当前对于教学评价的过程仍然是以考试分数为主的,来自应试教育的阻碍仍是制约现代素质教育发展重要的影响因素,我们所要探索的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除了来自应试教育压力,还有着非常多的影响因素。本文就从近几年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实际工作出发,探索素质教育真正实施到教学过程中的制约因素。
一、对于历史学科的认识
当前很多教师对于历史学科的认识不足是制约素质教育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历史学科相对其他的学科来说有着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那就是教师所讲述的历史都是确实发生过的事件,如果教师对历史学科的认识不到位,就会将历史的教育变成了历史史实的教育过程,这样的话学生在历史学科中也就仅仅学到了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并没有获得能力的提高,这种教育的思想和过程是制约当前历史学科中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制约因素。对于历史学科的认识,我们应该充分的理解历史的教育意义,历史的教育应该是贴近生活的,从历史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历史事件背后的发展成因、过程和规律,只有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积极主动的思考才能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这就需要我们提高对历史学科的认识,重视历史在素质教育中的教育意义,从课堂改革出发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提高历史学科与素质教育融合的方法。
二、历史教学方法和手段
由于当前中国教育中教学评价的制约,对于历史教学的评价仍然是分数论英雄的应试教育方式,因此尽管我国已经实行素质教育多年,但是很多教师仍然选择采用沿用多年的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不会“冒险”使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和手段从根本上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开展过程,特别是现在很多的历史教学课堂上仍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一讲一节课,学生则需要进行大量的笔记以及习题的联系来完成历史学习。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当前应试教育和教学评价机制的必然结果,它对于学生的主观能动以及自主学习能力都有着极大的阻碍,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主动探索和思考方面引导作用的缺失是制约学生素质提高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就要充分认识到新课改对于历史教学的需求,转变教学思想以学生为主体,并且积极使用多媒体技术和设备改善教学方式和手段,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积极尝试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过鉴于当前应试教育的背景,我们也可以通过创新手段提高学生对于试题的解读能力,也可以尝试从解题的过程提高学生主观思考能力,进而促进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历史教材的认识
在我国对于素质教育的不断重视下,各个学科都开始了新教材的改编工作。但是由于历史学科的特殊性,对于素质教育的强烈要求下的历史教材的制定和编写过程让很多历史教学难以理解和掌握,这种对于新教材理解的不到位,对于以教材为中心所开展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素质教育的提高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对于教材的理解不到位,使得很多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的过程无法很好的把握。历史课程是一门传统课程,无论是旧版教材还是新教材,历史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历史教学的内容和教材的关系,吃透教材,同时不过分的依赖教材,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辅以教材的帮助开展并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通过科学的安排纵向扩展教材内容,突破教材限制提高教学活动的探索性和全面性。
四、历史教师的素质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对于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历史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影响当前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重要制约因素。历史教师的水平也直接影响了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当前历史教师素质制约素质教育的开展主要表现在:科研意识、知识结构、创新思维三个方面。首先历史教师的科研意识是教师对历史学科的追求和探索,这也是历史教师专业性的重要体现,在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的科研意识尤为珍贵,这种积极的探索和专研能够给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提高对历史探索过程。其次完善的知识结构,系统的历史知识的框架能够给教师开展素质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教师能够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发现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点,从而安排具体的教学过程。最后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具体的表现就是新型的教学方法和观念,创新也是当前历史教师素质中最为匮乏的部分,很多教师固守成规,封锁了自己对于历史教学和知识的认识,从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
教学实践证明,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将抽象的内容转变为具象的内容。且能够使学生从多个角度获得信息,有助于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另外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激发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从而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下面是笔者根据自己教学经验谈。谈了一下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有效性
长期以来历史作为小学科备受冷落。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学生对于历史学科没有多大兴趣,甚至们根本没有有一点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根本就不能够集中注意力或者是不能够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但是兴趣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需要后天慢慢培养。因此作为一线的历史教师,我们必须要掌握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学生的心理状况。然后巧妙地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努力为学生创设出和谐愉悦地学习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自主,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对于历史学科学习的兴趣。最终达到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有效突破教学的难点以及重点
历史教材中涉及到的内容,往往离我们现实的生活很遥远。使学生产生陌生感,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主动性。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又不能够直接运用生活的经验加以验证。因此在教学中单单是教师运用语言传授很难实现教学的目标。更加不用说有效的突破教学的内容的难点与重点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历史教学中可以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把枯燥乏味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文章,大大地增强学生对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了解知识掌握知识。而且还有助于减少教师运用到讲述知识上的时间。比如八年级上册《难忘九一八》一课,教学难点和重点是说明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我们要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就必须要把西安事变前后的复杂形势分析清楚。假如,我们只是单单凭借教师的讲解根本就不可能是学生真正理解清楚。怎么可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呢?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运用多媒体技术,把当时复杂的形式呈现到学生面前。学生不仅能够充分分析,还能够通过自己的感受理解通过自己的不断分析和探究,在国破家亡的民族危机面前,西安事变只能和平解决。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多媒体课件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能动能静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眼、耳、口、手、脑多种器官同时接受刺激,促使学生手脑并用思维集中,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有利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运用和提高,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述甲午战争的时候。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甲午风云中的几个镜头播放给学生看。邓世昌等北洋军师官兵海上奋勇抗敌、壮烈列国。李鸿章下令北洋水师避战自保。慈禧太后筹备六十大寿庆典大肆铺张,北洋军师在威海卫车全军覆没,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军师在短时间里就毁灭在日本侵略者手里呢?学生积极的思考联系李鸿章退缩避战,慈禧太后铺张浪费的镜头得出结论,清政府腐朽统治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通过不是考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陶冶学生情操,实现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初中历史课程,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作为一名当代的历史教师我们必须能够准确的把握教材,将蕴含的思想内容挖掘出来,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但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是越用简单的语言对知识进行阐述不能够给予学生亲身体会的机会。因此学生不能够真正领悟其中精髓和其价值所在,往往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而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运用文字图像和音响来展示历史的风云变幻。从见难忘的历史时刻展现中华文化的精彩斑斓。以强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感受历史,了解历史,发现历史,领悟历史。将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去,增强课堂教学的生机与活力,引起情感共鸣,自觉地接受熏陶,例如我在讲到南京大屠杀的有关内容时播放。精剪辑的南京大屠杀等电影片段。当同学们感受到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候。看到国共双方紧握的双手时,同学们个个满怀豪情,甚至发出誓言与日军周旋到底的呐喊,当镜头上交替出现日军将南京青年当做刀疤练习刺杀,看到日军活埋南京普通居民,日军在南京郊外集体屠杀,人民群众流离失所,同学们个个义愤填膺进而转为低泣。这时,学生的情感已完全融入了影片中。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本文的知识。从而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思想感情。总之,让历史教师与时代接轨,与时俱进。更好地完成素质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需要我们对多媒体技术不断的学习。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补充传统教学的不足,这是中学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对大学生进行历史教学,有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端正。下面是读文网小编带来的关于大学历史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历史的重要作用,指明了进行历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将历史与文学相联系、将讲历史变为说历史、进行启发性学习三种历史教学的重要形式,最后呼吁新时期历史教学的改革,实现历史教学的新发展。
关键词:大学历史;影视教学;学习方式
自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以来,历史课就一直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旧唐书?魏徵传》中曾说:“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史为鉴,是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十分重视的传统之一,由此,中华民族形成了历朝历代重视修史的惯例。目前国内的大学也非常重视历史的教学,一些大学还专门设置了历史系或者历史学院,历史的教学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教学也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历史是史书上那些干巴巴的名字,距离他们很遥远,听上一节课还可以,一直听下去便会觉得索然无味;其次,虽然高校的历史专业教材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但是也只是版本不同、时间早晚而已,在其内容设置、体系编排等方面都没有什么明显变化,教师也不容易提起激情。最后,历史教学的方法基本上维持在满堂灌的形式,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老师在上面写,学生在下面记,等到下课老师走了,学生也合上笔记不再翻看。这样必然导致大学历史课堂学习效率的低下,学生历史综合能力的降低,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
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多媒体进入教学,大大丰富了大学课堂的形式。对于历史学科的教学来说,多媒体引入教学,可以改变以往死气沉沉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突破,最终促进历史教学效果的提高。
一、 历史与文学相联系,活跃课堂,掌握多种知识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们一直就有一个共识“文史不分家”。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往往是语文老师将文学的教学与历史联系起来,通过历史背景来讲授文学,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文学,而历史老师则很少在讲历史时提到文学,就是提到也是在讲该历史时期所取得的文化成就。笔者认为,在历史的教授过程中,适当加进一些文学作品的熏陶,可以增强历史课程的效果。例如在讲授世界历史时,提到欧洲,教师就可以适当介绍一些当时的文学作品,文学与历史是相映发展的。在介绍中世纪时,由于中世纪是一个黑暗的时代,中世纪的政治特点就表现为,政教合一、神学取得万流归宗的地位、在社会生活中进行禁欲主义,与之相应,此时的文学就表现出四种类型,即教会文学、骑士文学、城市文学、民间英雄史诗,中世纪的文学除了但丁的《神曲》之外,就没有其他可圈可点的了,由此可见中世纪的黑暗。再如讲到轰轰烈烈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教师就可以将启蒙运动、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的相关文学作品进行介绍,将雨果、司汤达以及他们的文学作品进行相关介绍,使同学们在欣赏影视作品的同时,可以在视觉上对此有一个更为宏观的把握。这样相互借鉴,既可以使历史的把握更准确,也可以使同学们欣赏一些世界名著,拓宽视野,同时,也可一改过去历史课堂死气沉沉的场面,使历史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二、 讲历史变为说历史,历史人物走下来
历史人物在大多数同学的心目中一直是躺在历史书中的名字,毫无生气,让历史人物从冷冰冰的书本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们中间,这样就可以激发同学们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样历史也就成为了活着的事物。采取这种办法教学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同时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轻松很多,现在就有许多这方面的例子。《百家讲坛》最初就是由厦门大学历史教授易中天的《品三国》而被观众迅速熟知的。《品三国》的出现,使得一些普通人也对于三国时期的故事日渐熟知。由此可见《百家讲坛》在普及历史知识方面的强大魅力。通过这种方式,历史人物从死气沉沉的书本上走了下来,带着历史的厚重感走到了普通人的身边,这也使历史走向了大众,不再呆在厚重的书本里。又如,借助博客讲明史的当年明月,洋洋洒洒七本书,将明朝的历史通过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讲了出来,在他的笔下,历史人物一个个向我们走来,向我们讲述着他们经历的一些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一直不被普通人了解的大明王朝逐渐向我们揭开了他神秘的面纱。在这种方式之下,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就会随之而来,他们在闲时娱乐的时候就可以掌握自己本该掌握的知识,既放松了心情,又学到了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三、 启发性学习,以专题进行演练,进行研发性教学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对于历史课的习惯认识是历史就是死记硬背,并且要背过这些大量的、无聊的东西。其实,在世界上,许多国外的大学,背诵几乎就从来不是历史系学生们的一个基本功课。学生们更多的时间是围绕一些历史专题在图书馆里查资料、写论文。在他们看来,历史学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是一个逐渐探索和进行实践的过程。历史系的学生们所要做的,实际上就是围绕一个个专题,去寻找相关的信息资料,进行梳理,然后再写成一个个可以给读者看的东西。这就是说历史的事实虽然很重要,但是毫无疑问历史的方法更重要。笔者十分赞同国外同行的观点。在将以上两部分内容落实好后,学生们会对于历史学有一个宏观而全面的把握,这时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们的总体状况来设立一些专题进行训练。比如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再让小组决定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接下来时间就可以交给同学们自己来支配了,由于大学生们的空闲时间相对更多,他们就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去图书馆查资料,制作课题。等到教师约定的时间,学生们就可以拿着自己的研究成果,走上讲台,将自己小组的研究状况向同学们进行展示与讲解,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既可以锻炼学生们自己的讲演能力、组织能力,也可以促进老师和同学们之间进行学术交流,同时还可能会让老师学到不少,所谓教学相长应该就是这个道理。
同时,为了进一步拓展历史学学生们的知识面,历史系的教师们还应当充分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来为学生们开设一些相关历史选修课程,如《四大家族专题》《中国婚姻家庭与社会》《中国文化专题》《世界文化史》等课程,使得学生在学遍必修之后,利用选修来调节学习状态。
总之,大学的历史学习是一个更为放松、更为开放的课程,可以利用各种合适的方法来探索历史学科的教学方式方法,将历史与文学相联系、将讲历史变为说历史、进行启发性学习都是探索新时期历史教学的重要形式。我们呼唤新的历史教学方式,我们期待着高校历史教学的改革,由此来培养出既具有深远的历史眼光同时又具有宽广的世界眼光的历史学本科毕业生,使他们能够经受住市场经济的挑战。
摘要:“授――受”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一直占据着垄断地位,这种历史教学模式的主要缺陷在于“去问题化”。教师通过“糊涂”教学可以变“去问题化”的灌输式教学为探究式教学,其核心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把历史学习从“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和积极建构式学习。
关键词:历史教学;去问题化;探究式学习
历史教学中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一直受广大师生的诟病,被认为是“去问题化”的“授――受”式教学,扼杀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索热情。但无论是在中学还是在大学,这种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都一直占据着垄断地位,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式是单向的“刺激――反应”。以大学历史教学为例,大学历史教师喜欢以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学养使课堂教学成为教师的“独舞”。有研究表明: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并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来获得的。大学历史教学如何体现这种理念,超越传统教学的困境,突破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作为一位大学历史理论课教师,笔者深刻理解问题意识、独立思考、意义建构等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在大学历史理论课教学中,笔者试图尝试一种与“授――受”式教学不同的教学方式,即变“去问题化”的灌输式教学为探索研究性的“糊涂”教学。
一、大学历史教学与中学历史教学的差异
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是典型的“去问题化”的“明白”教学,即教师通过教学让学生弄清历史发展,解答学生的疑问。学生的历史学习越“明白”,教师的历史教学越“成功”。在中学阶段,历史教学的目的是为学生打下历史知识基础,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启蒙,所以基础性和确定性是中学历史知识的基本特点。历史知识的基础性决定了其确定性,对学生来说,知识的范围是确定的,知识的性质也是确定的,因为具有争议的历史问题是难以进入中学历史课本的。这种确定性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权威,留给他们思考与选择的空间很有限,所以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与记忆。
在中学历史学习中,跨越知识的边界去探索新知被认为是多余的,挖掘知识背后的问题被视为“钻牛角尖”。很多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问学生的是“知识都掌握了吗”“内容都理解了吗”等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教室,带着知识出教室,“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以转化为知识而结束。在这样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形成对问题的独立见解成为“副产品”。尽管中学历史新课程对内容的编排与教学要求有了很大改变,但由于教学目标的艰巨性和学生历史知识基础的薄弱、学习时间有限等,教师在教学中很难真正解放学生的思想,仍然是以“授――受”式教学方式把历史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思维空间都被限制了。
大学的历史教学与中学的不同。中学历史教学以打基础为主要目的,以边界明确、内容确定的知识为教学内容,重在让学生受到历史启蒙教育。大学历史教学以学生独立思考为主要目的,重在帮助学生拓展历史视野,开拓自我发展空间。因此,突破中学历史教学局限性,改革“授――受”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独立解决问题,成为大学历史教学的重要方面。
二、“糊涂”教学法在大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糊涂”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从“明白”到“糊涂”,再从“糊涂”到“明白”的一种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在“已掌握的”“没有问题的”知识背后存在着巨大的“没掌握的”空间,存着无限“有问题的”视角,变“我明白了”到“我糊涂了”。其次要让学生从“糊涂”中明白过来,积极探索通向“明白”的途径与方法。学生在质疑状态下积极探索学习,独立思考,用心论证,形成自己的见解。
“糊涂”教学法的第一步是帮助学生突破中学历史知识的界限,把学生大脑中封闭的历史知识“外壳”击碎,变封闭的知识体系为开放的结构核心,即变“明白”为“糊涂”,变“已知”为“未知”。大学历史教学已突破了基础性的局限,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具有了巨大的发挥空间。一方面,教师通过扩大知识量突破学生大脑中历史知识的边界,让学生认识到历史的无限丰富性和无限复杂性,引导他们理解历史世界对每一个人来说永远都是无限的,因此在历史学习与探索中永远不存在“我已经掌握了”,只存在“我又进步了”。大学历史教学要帮助学生突破原有知识的界限,引导他们积极探索无限的历史空间。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把阐释不同的学术争议作为重要内容,把相互冲突的观点与认识展示给学生,让他们认识到历史知识不存在绝对的确定,只有相对的确定。在探索历史过程中,无论是深度的拓展还是角度的变换,都可能影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确定性认识,因此,培养学生多层次、多角度思考历史问题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大学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
“糊涂”教学法的第二步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授人以渔”,即引导学生在“糊涂”中去追寻“明白”,这是“糊涂”教学法的关键环节。当学生固有的知识结构和体系被打破后,必然会出现一定的“糊涂”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相互矛盾的。这些问题对于有一定知识基础和强烈求知欲的大学生来说是求知与探索的诱因。面对这种情况,有些大学教师习惯于在学生面前展示其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良好的口才,把学生的疑问置于其“权威”论断之下,在“解决”学生疑问的同时也击垮了学生的质疑精神。这样的教学仍然是中学“明白”教学的延伸,学生依然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能力上难有大的提升。
“糊涂”教学采取的策略是:当学生“糊涂”时,教师对学生的问题也采取“糊涂”策略,即不直接以知识传授的方式解答问题,而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寻找答案。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口,教给学生怎样形成假设、怎样查找资料,然后尝试论证,形成自己的观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必然会接触到其他人的思想与观点,教师则引导学生学会吸收但不盲从、尊重但不迷信,坚持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
敢于承认“糊涂”,勇于面对“糊涂”,是科学探索的前提。大学教师常会把自己的探索成果拿出来与学生分享,这样学生不仅能从中获取丰富的知识,也能受到学科前沿研究的启发。教师正在探索的问题往往是学术前沿问题,与学生一起分享可以把学生的研究触角带进学科前沿。教师提出问题后,可以与学生共同探索,而学生在与教师共同探索中也可以学到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学会查阅资料、收集有用信息,学会提炼观点和论证方法等。
三、“糊涂”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下面笔者介绍一个运用“糊涂”教学法的案例――“亚细亚生产方式”教学。
在大学历史教学中,教师讲授唯物史观历史规律理论,“亚细亚生产方式”是难以回避的教学内容。从考茨基和普列汉诺夫算起,围绕“亚细亚生产方式”含义的争论已逾百年。在20世纪,中国学者也曾对此展开过三次大规模争论。一大批著名的学者都曾参与争论,提出的观点非常丰富,涉及的理论基础与政治现实也极为复杂。教师在教学中很难通过讲授把问题讲透,而学生仅听教师的讲授也很难真正理解问题。对师生来说,最困难的还在于有关争论最终没有一个统一结论。面对这样一个理论问题,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糊涂”教学法。
在上课之前,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回顾他们在过去的历史学习中了解的“亚细亚生产方式”以及他们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理解。然后,笔者按时间顺序分三个阶段分别讲述了中国学者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观点。随后,笔者打破时间顺序,把各种观点进行归类。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阶段论,即把它定位为五种生产方式的一个阶段,或是原始社会,或是奴隶社会,或是封建社会等;二是特殊论,即把它视为特殊的东方社会形态;三是放弃论,即把它视为马克思后来放弃了的一个不确切的概念。讲述完之后,笔者开始接受学生提问。不出所料,学生对于如此众多的有关“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解释与论述感觉“糊涂”,于是疑问也就随之产生。
当笔者停止讲授时,学生立即踊跃提问。他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可以看出,学生们是想从笔者这里直接获得一个确定的答案,这显然是他们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于是,笔者告诉他们笔者自己也还在探索与思考之中,没有形成最后的看法。对于笔者的“糊涂”,学生们显得很诧异。
也许是笔者的“糊涂”让学生失去了“说错”的压力,也许是这样的确刺激了他们的思维。笔者期待的情景出现了:学生们开始踊跃地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令笔者感到兴奋的是,有学生提出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追寻马克思的本义;还有学生提出,理解各位学者的观点不仅要看他们立论的理论依据,还要看他们提出这一观点的时代因素……为了不使问题过于宽泛,笔者引导学生们集中精力探究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本义。这样,笔者和学生们一起思考进一步探究的方案。
笔者告诉学生,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争论起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里的一段话:“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五个时代。”学者们对这句话的不同理解就成了“亚细亚生产方式”之争的理论源头。有学生立即提出,序言是对正文的说明,要理解序言的内容,首先要看正文,即查阅《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笔者和学生们都认为这是个正确思路,于是就确定了探究的第一步。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们很快发现,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写作前后,还发表了关于东方社会(主要是印度和中国历史与社会)的多篇文章,他们认为这些文章也是理解“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关键。
在共同探究过程中,笔者提醒学生:《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是《资本论》第一卷的底稿,应把《资本论》也联系起来看。19世纪70年代后,马克思对社会所有制进行了大量研究,晚年他还写了大量“人类学笔论”和“历史学笔记”,其中关于公社的论述也是理解马克思晚年“亚细亚生产方式”思想的重要参考。
学生们的探究热情超乎预料。大部分学生都认真查阅了马克思的有关论述,形成了自己的认识。最后,笔者组织了一次课堂讨论,让学生积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在学生讨论过程中,笔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些持不同意见的学生还与笔者一起讨论。当然,这正是笔者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糊涂”教学法作为大学历史探究式教学的一种尝试,在学生中的反响是超出预期的。从学生们的课后感想中,笔者发现他们对历史学习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一是他们不再把记忆视为学习历史的唯一目的;二是他们开始认识到历史学习是需要探究与思考的,真正的收获来源于探究与思考;三是他们不再迷信权威的观点和结论,开始学会独立探究、自我论证,从而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四是他们对研究性学习有了深刻体悟,逐渐学会了研究问题,学会了分析与鉴别问题。
综上所述,“糊涂”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把历史学习从“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积极建构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摘 要:我国传统的课堂主要是使用一本书、一本教案、一块黑板、一盒粉笔等工具进行教学,教师通过使用这些工具向学生传授知识。然而在现代社会,网络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时代的不断进步,人类教育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大学使用最多的就是多媒体教学。本文主要讲述大学历史多媒体教学带来的利与弊并分析其弊端的修正对策。
关键词:大学历史 多媒体教学 教学策略
1 大学历史多媒体教学带来的益处
1.1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以往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比较重视历史知识的逻辑性,而对历史的形象性有所欠缺,这样容易使学生只学习了知识,思维方面却处于休眠状态,这样只会让学生觉得课堂枯燥无味。多媒体教学可以从各个方面开发学生的感觉器官,促进大学生在思维能力方面的发展,使学生的整个大脑都可以活跃地运动起来,通过这种思维的促进和感性的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状态将会变得更加积极,很好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1.2 节省教学时间,扩大课堂容量
大学历史课的课本信息容量非常大,主要提纲也是繁多,如果采用原始的口述教学只会让师生之间厌倦疲惫,课堂效率较低,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例如,教师在讲述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时,如果是原始的口述教学,那么教师则是按照每个条约在课本上出现的先后顺序开始讲述,当要拿来比较时,还需要又重新返回查看,如果采用多媒体教学,那么可以在屏幕上直接列出各个不平等条约,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出每个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差别,对知识的印象也更加深刻,同时也节省了教师的教学时间。
1.3 营造历史氛围,提高学生兴趣
在历史课堂上,营造历史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多媒体可以播放许多形象生动的画面,感人肺腑的配乐,恰当的解说,鲜艳的色彩,可以直接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引起兴奋,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更加深刻。学生要想掌握好知识,就必须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并对知识点产生浓厚的兴趣。原始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讲述,学生听课,虽说这种教学模式已有很悠久的历史了,但是它毕竟也是有弊端的。历史本身是十分漫长且复杂的,仅靠教师的讲述与学生的想象,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通过多媒体这个教学工具,将书本上静态的知识转为屏幕上的动态画面,使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4 提高记忆效率
多媒体可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学习历史知识,需要对知识记忆进行巩固,不能学了前面忘了后面,所以巩固知识和掌握知识非常关键。经心理学家分析,多个感觉器官一起工作会提高记忆的效率。在历史教学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播放多姿多彩的历史视频画面,直接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加上一些视觉和听觉的刺激,更是加强了记忆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 大学历史多媒体教学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2.1 不利于师生间直接交流
在科技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原始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面对面地跟学生教学,互相交流和沟通知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通过教师的阐述,也知道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做些什么,明白自己要如何让去学习历史这门课,学生只有知道了学习这门课的主要目的,才能将其恰当地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去,大学的历史教师必须跟学生清楚地解释这些内容,并给予指导。如果通过多媒体历史教学方式,让学生与计算机打交道,缺少沟通,师生间面对面交流的时间也少了,师生关系越来越疏远。
2.2 教师的教学主导地位被削弱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占主导地位的,而在多媒体教学课堂上,网络已取代了教师的地位,成为了教育界的主角。有部分大学历史教师,直接就将自己放在次要地位,而将播放多媒体视频作为整个课堂的核心,这就完全颠倒了主次,毕竟多媒体只是教学的一个辅助工具,根本不可能取代教师的工作。历史教师不仅要交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手段和方法,教学生如何正确地思考和观察问题,规范学生的价值观,而多媒体不可能教会学生这些课本以外的知识。
3 完善大学历史多媒体教学的对策分析
大学历史教师应该把传统的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结合在一起,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再结合历史教师的口头讲述,中间还可以参杂小组讨论等教学环节,有利于师生之间沟通交流,提高大学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另外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必须精细,内容简单明了,有针对性,学生一眼就可以看懂,对于不同的历史知识点,应该采取不一样的多媒体模式,不能古板不变,应该因课而变,像逻辑不强的知识点可以通过一些讲述一句带过,而对于逻辑性比较强的知识点,就可以加入一些视屏播放,增强记忆。例如,当讲到《北京条约》这种逻辑不强的,就可以直接将条约内容列出,像《重庆谈判》就可以加入相关视频,为学生播放视频,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整个历史内容,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记忆力,学生的眼界得到了开阔,激发了学生对历史这门课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结语
大学历史多媒体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出历史的画面,通俗易懂,它打破了原有的黑板粉笔式的教学模式,使用多媒体可以使历史场景更加生动,通过一些图片更是渲染和营造历史氛围,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通过直观的观看图片可以节约教学时间,从而扩大了教学课堂的内容。与此同时,多媒体虽然给教育界带来了飞快的进步,也出现了一些弊端,毕竟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会带来利与弊,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弊端,不能过于盲目地追求多媒体教学,要做到扬长避短,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的历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芳,徐明.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分析及相应对策[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2002,(9).
[2]孟展.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利弊分析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6,(10).
[3]王旭旭,王存年.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分析[J].宿州师专学报,2002,(6).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即历史发展的前提性和规律性,历史发展的选择性即历史主体的选择性。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一历史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素质教育的概要
素质教育的内涵正式话题说是在国家教育委员会的《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升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说明:素质教育是为了提高整个民族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根据国家教育法规订的国家教育方针,朝着社会以及受教育者的长远发展目标,以全面学生来提高其综合素质,为了培养受教育者的能力,态度,精神,促进其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不仅包括外在的素质还包括内在的素质,外在的素质为学生行为能力所取得的成绩等,内在素质包括学生的精神世界也就是对局整个世界人生环境的看法与理解,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两种素质相互交融、影响、互为表里,体现为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初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在不单纯关注学生的卷面成绩基础上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气质与胸怀,引导学生朝着塑造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与建设者,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的渗透有利于培养民族使命感与责任感责任感,激发爱国热情与民族正气,具有历史大局与观念的学生,所以本文以下将重点说明怎样在历史教学课堂上进行素质教育的渗透。
二、历史课堂上的素质教育的渗透
1、具体、明确教学目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明确教学目标是历史教学的灵活与生命。明确的历史教学目标对于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与关键性的作用,是提高历史教学课堂效率与质量的关键一步,所以在历史教学课堂上,首先教学工作者要以素质教育为教学的目标,掌握教学的总目标就是在教授固定的历史知识过程中要以心理教育与思想教育为主要目标,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审美观点等,然后在每一个课时上要把总目标具体为一个个小目标,相应总的教学目标,要求的层次是从较低的水平发展到搞较高的水平,从了解的少到了解的多,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目标最后在保证掌握教学内容与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从让大多数学生初步掌握教学的技巧上市时增加情感目标、智能目标等内容,实现质的优化与培养学科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综合素质的目标。
2、突出教学关键,优化教学内容,在纷繁复杂的历史教学内容中,可以按照经济政治,外交,文化,军事等方面,将具体的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小模块,也可以按照认知的层面讲,历史知识分解成历史规律,历史概念,历史表象等等。这样实现了既有具体的历史事实,也有上层次的抽象历史理论,在每一节历史课堂上,由于教学内容的千差万别,每一节课的重难点也不相同其教学目标也有侧重点。教学工作者应该在素质教育的目标下,根据教学内容来优化教学目标,应该遵照以下几个注意点,首先,在数学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的的基础上以适应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智力水平适当选择教材与辅导书,其次,再梳理教学系统大纲的基础上,抓住教学重难点,最后,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定时回忆与巩固在传播教学内容过程中渗透道德情操与历史技能训练。
3、创新历史教学法,活跃学生思维再确定完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关键点之后,作为实现课堂素质教育的核心与关键是科学选择教学的方法与其与手段。创新历史教学的方法应该本着降低历史教学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素质为目标,应该优化组合与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历史教学的课堂上的各个环节来创新优化,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学习能力,然后再进行课堂的学生提问时应该注意问题的层次与深度水平深入浅出,使得学生在掌握已有的知识水平之上,开拓思维进行积极的回答与思考,最后在设计课后练习时候应该明确联系目的,难度适当,设计分层次思维的问题,兼顾使得所有学生有完成训练有完成练习的机会与世道拔高水能力水平高的学生的问题。
4、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成为主人公创造了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习环境,可以引导学生发挥出原有自然最佳的学习欲望状态,应该多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观点想法,怀着包容与创新的胸怀与观念,反之,如果学生在历史教学课堂上说每句话都怕说错,生活学习于一个不安全的环境中,与老师的关系也就处于紧张的状态之下,处处害怕被训斥与绩效那么学生的开拓思维与积极关念又谈何说起呢,所以,创造积极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素质教育作为用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补充点一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步骤是不容小视与忽视的一个教育范畴,在初中的教学阶段,也是素质教育实施的最为关键的阶段,历史课堂上的素质教育应该从具体、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教学关键、优化教学内容、创新历史教学方法,活跃学生思维,创造民生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成为主人翁等几个方面来贯彻落实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让学生有清晰的历史全局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将是当今历史教学工作者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与任务。
素质教育是针对中国当前的应试教育提出来的,宏观上来说当前对于教学评价的过程仍然是以考试分数为主的,来自应试教育的阻碍仍是制约现代素质教育发展重要的影响因素,我们所要探索的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除了来自应试教育压力,还有着非常多的影响因素。本文就从近几年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实际工作出发,探索素质教育真正实施到教学过程中的制约因素。
一、对于历史学科的认识
当前很多教师对于历史学科的认识不足是制约素质教育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历史学科相对其他的学科来说有着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那就是教师所讲述的历史都是确实发生过的事件,如果教师对历史学科的认识不到位,就会将历史的教育变成了历史史实的教育过程,这样的话学生在历史学科中也就仅仅学到了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并没有获得能力的提高,这种教育的思想和过程是制约当前历史学科中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制约因素。对于历史学科的认识,我们应该充分的理解历史的教育意义,历史的教育应该是贴近生活的,从历史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历史事件背后的发展成因、过程和规律,只有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积极主动的思考才能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这就需要我们提高对历史学科的认识,重视历史在素质教育中的教育意义,从课堂改革出发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提高历史学科与素质教育融合的方法。
二、历史教学方法和手段
由于当前中国教育中教学评价的制约,对于历史教学的评价仍然是分数论英雄的应试教育方式,因此尽管我国已经实行素质教育多年,但是很多教师仍然选择采用沿用多年的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不会“冒险”使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和手段从根本上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开展过程,特别是现在很多的历史教学课堂上仍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一讲一节课,学生则需要进行大量的笔记以及习题的联系来完成历史学习。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当前应试教育和教学评价机制的必然结果,它对于学生的主观能动以及自主学习能力都有着极大的阻碍,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主动探索和思考方面引导作用的缺失是制约学生素质提高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就要充分认识到新课改对于历史教学的需求,转变教学思想以学生为主体,并且积极使用多媒体技术和设备改善教学方式和手段,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积极尝试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过鉴于当前应试教育的背景,我们也可以通过创新手段提高学生对于试题的解读能力,也可以尝试从解题的过程提高学生主观思考能力,进而促进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历史教材的认识
在我国对于素质教育的不断重视下,各个学科都开始了新教材的改编工作。但是由于历史学科的特殊性,对于素质教育的强烈要求下的历史教材的制定和编写过程让很多历史教学难以理解和掌握,这种对于新教材理解的不到位,对于以教材为中心所开展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素质教育的提高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对于教材的理解不到位,使得很多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的过程无法很好的把握。历史课程是一门传统课程,无论是旧版教材还是新教材,历史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历史教学的内容和教材的关系,吃透教材,同时不过分的依赖教材,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辅以教材的帮助开展并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通过科学的安排纵向扩展教材内容,突破教材限制提高教学活动的探索性和全面性。
四、历史教师的素质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对于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历史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影响当前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重要制约因素。历史教师的水平也直接影响了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当前历史教师素质制约素质教育的开展主要表现在:科研意识、知识结构、创新思维三个方面。首先历史教师的科研意识是教师对历史学科的追求和探索,这也是历史教师专业性的重要体现,在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的科研意识尤为珍贵,这种积极的探索和专研能够给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提高对历史探索过程。其次完善的知识结构,系统的历史知识的框架能够给教师开展素质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教师能够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发现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点,从而安排具体的教学过程。最后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具体的表现就是新型的教学方法和观念,创新也是当前历史教师素质中最为匮乏的部分,很多教师固守成规,封锁了自己对于历史教学和知识的认识,从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
大一历史论文范文相关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如何在高中历史教育过程里实施有效的人格教育方法,培养具有健全人格、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是历史教师立足的专业点,也是高中新课改、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历史知识是人的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
历史学科教育具有很很重要的德育作用。因为历史长河涵盖了很多不同的社会现象,这些都是极好的教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政治和阶级观点教育;还有仁人志士的英勇事迹都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关于思想教育,历史教育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全部历史课程中都渗透了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历史学习,将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还有助于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的运用能力的锻炼和提升。
二、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作用
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历史教育所承担的作用是非常重要且独特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历史教育的本质。也就是说,相对于哲学提供的是具有价值理性的思维逻辑,而文学提供的是具有价值理性的情感体验。而作为人类以往实践的集体记忆的历史,它为人们提供价值理性累积经验就更加全面和综合。在历史上发生过由于价值理性缺失而造成的失衡,这里主要是指社会发展的失衡,人们由此产生了极为深刻的教训。学习这样的历史也让我们明白了“以史为鉴”所具有的价值和作用。历史教育也可以称之为一种人文素养教育,其具有综合性。学史有助于明智,历史是有生命的,其具有的现代价值就是能够让人们站在更高的起点,继往开来,高瞻远瞩,更好地迎接新时代的到来。
三、历史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等多方面素质的提高
“思想政治素质包括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和政治意识。”[2]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精神和传统。历史教育中关于本国史的教育,可以借助对本民族形成和发展历程的学习来促使学生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的形成和进一步强化,有助于促使其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增强,从而增强其对于国家和民族利益的责任心。历史学科到了十九世纪才开始在学校课程中被重视起来,而其中一大重要原因就在于响应那时兴起的民族主义号召。可见一国的历史也就体现了一国国民的意志。通过历史教学便能促使学生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的形成,使其成为“国民理想”的拥护者。就道德意识的培养而言,历史一直以来都被用作道德教育的手段。孔子的《春秋》体现了对历史的道德作用的最大限度地发挥。杜威认为历史学科作为促进人的道德品性形成的学科来说,无疑使最优良的。他始终相信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是有历史可以追溯的,很多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中都涵盖了类似的典范,同时得出了历史是永恒的道德遗产的结论,并且是具有建设性的。历史学科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其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丰富的内容。历史教科书中蕴含了丰富的材料,尤其是历史人物的道德形象,关于其品格高贵、情操高尚、意志坚强等方面的素材都是可以拿来借鉴,从而帮助学生获得美好、高尚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是较强的感染力。历史教学过程中展现出来的道德形象是生动具体的,道德精神更富有感染力,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这样学生会更容易接受,同时也更容易引起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
四、结束语
就21世纪的新人培养要求而言,当前的历史教育状况还有不小的差距存在。其中的问题主要体现有,没有对历史课进行准确的定位;长期的应试教育造成教育目标的偏离;教育功能没能真正发挥出来。所以,现在我们要对历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予以高度重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将历史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发挥出来。
教育是人的教育,然而在以“读书—考试—上大学”为学生奋斗目标的今天,知识的教育、专业的教育被强化,而人文教育却出现严重缺失。近年来“马加爵惨案”“药家鑫事件”的频发给人们敲了警钟,也让人文教育越来越引起关注。历史学科富含人文性,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学科之一,不仅承担传承历史文化知识的重任,而且理应成为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理应成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重要载体。有感于当下历史教学存在严重的人文教育缺失,本文试从人文教育的意蕴和界定出发,对中学历史教学中人文教育缺失的缘起和人文教育重建策略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历史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意蕴和界定
教育的本质特征就是“培育人”。随着教育的专业化发展及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的教育逐渐被忽视,人们逐渐忘掉了教育的最初根本。从教育人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可以这样界定历史课堂中的“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是指历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的旨在促进其道德品质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人生、价值观实现的教育。其本质特征就是对人的教育,其核心是培养人文精神。这种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修养的养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归根结底,是使人理解并珍视人生的意义,并给社会多一份人文关怀,在根本上体现素质教育的本质。
二、历史教学中人文教育缺失的缘起
1.教学情感目标的虚化导致人文教育的迷失
历史教学中人文教育的缺失与教学设计中情感目标的虚化有着直接关系。在历史教案的编写中,教师尽管写上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但这种目标大多是历史知识与能力目标的附带物。在实际课堂授课中,教案内容通常是讲授知识的行进秩序,情感目标自然无从落实。受传统的历史教学观念影响,许多教师只注重历史知识点串讲而忽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致使情感教学目标人为性缺失。教师受这种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形成了一种以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为主的固定课堂教学模式。对教案中设置的情感目标熟视无睹,从而导致了人文教育在历史教学中方向性的迷失。
2.教学内容的泛化导致人文教育效能低下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评价和“高考成败论英雄”思想的影响,知识目标也就成了课堂教学的唯一诉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把相关考试内容直接灌输给学生,就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这种课堂教学中很轻松,只需课前把知识结构备好,无需为了情感教学而精心设计教学情境。然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考对知识的多元性、答题能力的综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过去依靠单一学科知识的做法已不能适应这一新的要求。因此,现在的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历史基础知识,而且还要重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重视新材料、新语境的实际运用。由于历史教材实行“一纲多本”编写模式,这就需要教师有很强的重组与创新历史教材的能力,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对教师的能力也提出了很高要求,这些都容易造成传统教学思维下的教师教学自我能力感下降,对新时期课堂教学感到无所适从,致使人文教育在历史课堂中的效能低下。
3.课堂模式的单一化导致人文教育开展困难
受传统教学思维影响,历史课堂教学长期遵循一种“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课堂模式。随着多媒体课件的广泛使用,课堂引入了大量的音频、视频资源,课堂教学内容变得丰富了,然而师生的情感交往也逐渐被课件所“屏蔽”。教师与学生缺乏互动,教师成了课堂的主宰,这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仍然显得有些僵化。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及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备受关注,“师生互动、追求达成率”成为课堂普遍追求的目标。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是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下,利用生成的动态资源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使凝固的课堂场景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生动的画面”。[1]然而教师很难摆脱原来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由于教师指导不当,小组合作中大多数学生无所事事,没能达到理想教学的要求,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中依然无法开展有效的情感教学。
4.教学评价单一化导致对人文教育的排斥
教学评价作为学校工作的基本环节,旨在比较目标与结果的差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长期以来,评价者往往以学生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虽然提倡多元化评价体系,然而在当前教育大背景下,教学评价主要还是沿袭传统模式。为迎合当前中国单一化的人才选拔制度,为适应单一化的教学评价,教师不得不在课堂教学中唯知识化,从而排斥了课堂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三、历史课堂中人文教育的重建策略
传统历史教学思维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人文教育新模式之间的冲突,不仅使教师陷入教学困境,而且严重阻碍了人文教育的顺利推进。那么在历史课堂中如何才能重新构建人文教育的模式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在教学设计中正确定位人文教育目标
传统教学模式下,虽然很多教师在历史课堂中看到了“重智轻情”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学效果低下的弊端,但或出于提高升学率的急功近利的思想,或由于未能真正认识到人文教育的价值,最终这些教师都未能深入探讨和挖掘历史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功能。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应把情感教学活动作为推进人文教育的载体。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依据课程标准,围绕三维目标要求(不能流于形式),对情感目标重新定位和思考。比如在设计《抗日战争》教案时,可以利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材料充分刺激学生感官,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本性,从而产生强烈的忧患意识,明白只有奋发图强、自强不息、走富国强兵之路,才能远离战争,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
2.在课堂情境创设中实现知识教育向人文教育的迁移
在历史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要注意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意志、情感等心理品质进行培养。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进行互动的过程,所以“教学不能仅停留在传递知识或培养学生的智力方面,而应当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精神世界”。[2]教师通过设置恰当的课堂情境,可以实现知识目标向情感目标的迁移,知识教育向人文教育的迁移。例如,在学习《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中有关“渡江战役”的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背诵毛泽东的诗歌《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这不仅活跃了整个课堂的氛围,而且也让学生感受到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和豪迈精神。同样,在讲解《改革开放》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唱《春天的故事》这首歌,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仅记住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两个关键年代和事件,而且也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是“改革开放”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3.通过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促进人文教育的开展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在历史课堂开展人文教育,教师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思想上认识到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作为历史教师,必须摒弃过去那种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的师道尊严的封建观念,重新定位自身的角色,不能过于强调自己作为历史知识传授者和传播者的身份,居高临下,忽视学生的感受。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教师都要关心、尊重、理解、信任和宽容学生。通过爱与民主感染学生、教育并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尽可能地让学生发挥其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做自己学习和行动的主人。
总之,人文教育对于社会与个人的健康发展,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广大历史教师一定要认清自己肩负的责任,努力在历史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重视人文教育,使学生学历史的兴趣得以提高,使其人格也得到较好的培育和发展。
浏览量:5
下载量:0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