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与分工成功的事例(汇编三篇)
团队内只有分工合作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合作与分工成功的事例,欢迎阅读!
合作与分工成功的事例1
为了获得“文明班级”称号,我班同学每个人都认真值日,每个人都不迟到早退,每个人都讲文明礼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班在文明班级评比中获得了第一名。这是大家团结合作的结果。
拔河比赛开始了,我班同学紧紧地握住绳子,在老师有节奏的口号声中,大家一齐使劲,渐渐地将对方拉了过来,我们赢了。我终于知道,团结就是力量。
大扫除开始了,同学们有的洒水,有的扫地,有的清理垃圾,有的擦洗门窗,有的摆桌椅„„大家齐心协力,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在开始“数图形计数”比赛前,我们组迅速做了分工:我数三角形,小明数正方形,小红数圆形。由于分工明确,有效合作,我们组在最短的时间内数出了各种图形的个数,获得了冠军。
合作与分工成功的事例2
2003年8月,在经过6个月的历险和恐惧之后,发生在撒哈拉沙漠的15名欧洲游客被绑架事件最终得以解决。14人活下来,只有德国女游客米歇尔-施皮策未能幸免。回顾整个被绑架的过程,米歇尔的死并非偶然,在某种程度上说,使她不能很好的与人相处和合作,导致了她的死亡
在这次死亡之旅中,与旅客及绑架者相处合作显得格外重要,个人的阅历和魅力决定了自己在这个群体中与人相处与合作的能力,确定了自己在这个群体中的位置。米歇尔倔强的个性和不合作的态度,使她在这个群体受到严重的孤立。米歇尔不相信任何人,经常与同伴发生冲突,起因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绑架者都是些极端分子,他们对处于弱势的人之提出诸如戴头巾、穿外套之类的要求,被绑架者中只有米歇尔不与合作,在同伴一次次的苦劝,而毫无结果的情况下,米歇尔与同伴越来越疏远,不得不一个人呆着,大多数是好她只躺在毛毯上唉声叹气,自言自语。由于米歇尔与旅伴的情感距离越来越大,就连绑匪在她再次不听话的举动之下,也没有惩罚过她。因为他们已经认识到米歇尔在人质中是多么孤立,没有必要杀一儆百。
米歇尔无声无息的死了,群体(包括绑匪)变得更加融洽、更加照应,这一点从绑匪和人质照片中的笑容中可以看出来。人质马克—海迪说:“这并非米歇尔终于不再使我们神情紧张,而是我们已经看到,如果我们不能很好的相处和合作、同心同德,将导致事态更加恶劣的后果”。
与人很好的相处、合作,任何时候都是一种美德,都是社会的需要。与人很好的相处、合作,可使自己的人格变得高尚,用一种豁达的心态去分享别人的成功,用一种欣赏的眼光去肯定别人,你的人生境界会因此得以提升;与人很好的相处、合作,可以建立一种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一个节奏飞快的现代社会,在一个无暇沟通的生活环境中学会适应和理解,人与人之间定会多一份融洽,少一点隔阂;与人很好的相处、合作,必须克服那种狭隘的心态。一个始终想着自己得失的人,一个总是对别人心存戒备的人,一个狂妄自大的人,是永远不会体验到相处与合作的愉快的
相处与合作的愉快,不是以廉价的吹捧和无原则的夸奖来获得的,更不是投其所好、卑躬屈膝的精神贿赂,而是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之上真实的价值判断
合作与分工成功的事例3
市场里热闹处,人群熙熙攘攘。路中间,甲置一纸箱于地上,内盛有袋装的茶叶。他很有节奏地吆喝着:“茶叶啊,看看这好茶叶!清凉败火又解热。哎,过来看看啊!”
乙提一绸布兜在箱子前站住,拿起一包来看看,问着价,还放到鼻子底下闻了闻。一个老头儿从旁边走过,乙忙拉住他:“大爷,您看这茶叶怎么样?还要十八呢,给他十六行不?您闻闻,闻一闻。”他把茶叶递到老头儿面前,老头儿闻了闻,乙凑近他说,“给他十六行吧?茶叶确实不孬!您买包吧,您买包我也买包。这茶叶确实不孬。”
老头儿摇摇头走了。
乙继续闻着。
约二分钟,一个小个老太太从乙身后走过。乙忙转身叫住她,把她劝到茶叶箱前:“您看这茶叶怎么样?我想买一包,又不懂。闻着味挺好。要十八呢,十六能买下来吗?您看看,您先看看。”
老太太无奈,接过茶叶看看,闻了闻。一对三十左右的男女推着车子停下来,女的拿起一包看了看:“怎么卖的?”
“十八。”甲说。
乙忙说:“便宜点,便宜点。我要一包。”他边说边拿过一包打开的样品让男的看了看。
“便宜点十六。”甲说着拿起几包递给他们。小个老太太则抽身走了。
“十五吧,我要两包正好三十,行吧?”乙说着便往外掏钱。
“十五我们也要两包。”女人说。
“行。”甲拿两包放入她的车筐里。
乙将两包东西装进绸布兜,跟着他们向北走去。
不一会儿,丙提个稠布兜过来了。拿起一包茶叶放在鼻子底下闻着,连声咋呼:“茶叶怎么卖的?味这么香?!嗯,好茶叶!多少钱?”跟着他的嗓门,有个中年人站了下来,丙叫的更起劲了,“茶叶不孬!多少钱?便宜了卖吗?”
“便宜十六。都卖十八的。”甲说。
“不贵不贵。”丙嚷嚷着,拿一包放中年人鼻子底下,“您闻闻,味道挺正的!”他小声说着,用胳膊碰了碰对方,“要两包吧,不孬!”复又大声说,“哎,给我两包。”
甲给他两包。
中年人却放下茶叶转身离去。
丙将装好的两包茶叶倒回箱子里,继续同甲砍着价。
五分钟后,有几个人围了上来。丙拿过打开的样品同身边的人一起看着:“要十八呢!”然后跟甲说,“便宜点,便宜点,卖东西哪有不还价的。再好的东西也得还价。”
“多买算十六,大周末的。少了不能便宜。”甲说。
“嗯,是好茶叶,错不了!”丙跟别人小声嘀咕着,“是好茶叶,也不算贵!”然后又大声说,“便宜点,便宜点,我要两包。”说着拿起两包放进布兜,并掏出了三十块钱递过去。
“不行不行。”甲往外推着,不要。
“行了行了。”丙强塞给他,甲只好收了。
另有几人见了,也掏出三十块钱买了两包。甲一副无奈的样子,一一收了。
丙跟着那几个人向左边走去。
片刻后,甲拖着箱子向南转移,他选了一处热闹的路口停下来。不大一会儿,乙和丙一同赶来。两人把兜里的茶叶倒回箱子,就围住箱子又闻又看,边问着价。
一个男人停下来,看了看,“怎么卖的?”他问。
“十八。”甲说。
“哎,你看看,这茶叶倒是不孬,还卖十八呢,”乙对男人说,“人家都卖十五。”转向甲,“十五行吧?卖了算了,都买你的,多卖两包不就有了吗?!”
“行。”甲答应。
“给我两包。”
“给我两包。”
乙和丙争先恐后地抢着。男人也拿了一包,掏出钱来。
“要两包不行吗?”甲问。
“都要,要两包吧。”乙说着用胳膊捅了捅男人。
男人摇摇头,接过找给的钱走了。乙和丙立刻将手中的茶叶扔回箱中,但没有走开。
过午时分,市场上的人开始散去。出市场往左走,一各个门面不大但还有些档次的饭店里,靠角落的一张桌子上三个人喝得正酣。他们脚下,一只空纸箱随意地扔在那里,箱子里除了两个揉成团的布兜别无他物。桌子上摆满了鸡鱼肉和时令鲜菜。一瓶档次不低的白酒已见了底,另一瓶亦快过半。
甲脸上酒意荡漾,站起身给另外两人倒满,坐下来:“为了我们的合作愉快,再干一杯!”说着他举起杯。
乙和丙也举起杯:“合作愉快!”
他们同声说着,三只酒杯碰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