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创业>其它创业知识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典型案例解读3篇

今年两会上,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那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典型案例有什么?今天小编整理了几则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典型的案例分享给大家,欢迎阅读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典型案例1

2009年的春天,还在北京上学的时候跟几个朋友到北京与河北交界处的一个小山庄里吃饭,刚进到门口就被旁边小院里的几只孔雀吸引,其中一只孔雀正在开屏,阳光照射下,孔雀的羽毛熠熠发光,非常漂亮,朋友们就围了上去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其中一个朋友就问我,你们云南不是孔雀之乡吗,怎么云南的孔雀都跑到北京来了,我心里一颤,是啊!我们云南的孔雀怎么都跑到这里了,说实话,长这么大,除了小时候去动物园看见过一次孔雀外,这还是第一次在动物园外如此的接近孔雀呢!当时就找到饲养员打听开了,原来他们养的孔雀不是我们云南的绿孔雀,是从国外引进的蓝孔雀,在中国属于二级保护动物,可以食用,后经了解得知孔雀还有药用价值,价格不菲,每只价格都在几百上千,市场前景可观,孔雀养殖已被国家林业部门列入国家星火计划,提倡大力发展,这次发现直接对我今后的人生旅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接下来的日子,什么也不干了,每天就在网上查阅孔雀的相关知识,经过了解知道了好多孔雀的常识,也是后来得知,在北京这样的北方城市,饲养孔雀的成本很高,最主要的是孔雀属于热带动物,太冷的话对它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而且饲料人工成本都比较高,当时就想,我的家乡昆明,四季如春,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有优越于其他地方的环境资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占有,这么好的条件,为什么不回到家乡开办一个孔雀养殖场呢,这几年在外面的历练让我萌发了一种强烈的创业欲望,自己也从没想过找一份工作平平安安地过完一生,上学的时候就经常留意身边合适的项目,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自从知道孔雀养殖项目后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开办一个孔雀养殖场,说干就干,处理完北京的一些事后就打道回府了。

回到昆明的第一件事就是说服父母自己要开办孔雀养殖场,没想到的是父母不仅没有反对,而且还很支持。父母这样做是有原因的,也是因为父母之前的一次创业失败,才激发了我这种要支撑起这个家的坚定决心,父亲以前是一个很能干的实业家,在外面打拼了十多年,创造了很多奇迹,但没想到因为一次合同纠纷,导致了工厂倒闭,这件事的发生让我们一家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也让我的人生梦想有了很大的改变。

自己永远都记得那一刻,记得那是2008年12月份,我还在北京,直到办理完登机手续后自己才把回家的消息告诉父母,在没登上飞机前自己都不敢确定自己能不能回家,因为自己工作的原因,好几次都说好回家,可最后都没有如愿以偿,订好的机票只有一改再改,记得当飞机盘旋在昆明的上空,看着这座陌生而又熟悉的城市,心中不免有点伤感,离开家三年多了,马上就要见到父母,不知道父母变成什么样了,瘦了还是变老了,过多的疑问在自己大脑里徘徊着。

当飞机降落在昆明机场的时候,机舱里响起了那首最熟悉的“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听着这首歌心情更加沉重了,按理说几年不回家,快要见到父母,应该高兴才对啊!但自己却恰恰相反,离开家三年来,家里出了很多事,这次要不是有事也不可能回家,记得当时来到了机场出口,四处张望着,没有看见那熟悉的身影,心想是不是父母没来接我,应该不会的,说好是要来接我的,打开手机给哥哥打了个电话,他告诉了我确切位置,当自己从后面走过去看见父母的时候我愣住了,父母还是站在第一个出口紧张的观望着里面,他们不知道自己盼了多久的儿子已经站在自己身后了,才三年没见,父母就老了很多,比自己想象的还要瘦,可想而知父母受了多大的委屈,当时心很疼,便快步走了上去拉住母亲,母亲转过头看见我的时候哭了,父亲虽然没流出眼泪,但我知道父亲的心在流泪,当母亲看见我两手空空问我有带行李的时候我才转过头看见行李还丢在我第一眼看见父母的地方,自己永远忘不了见到父母的那一刻,不知道这三年里父母受了多大的委屈,当时觉得对不起父母,自己应该早点回家来看看他们,或是说就不该离开他们,也许我在家里就不会出这么多事了,这时自己才明白什么金钱名利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亲情。

经历了这件事后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个家再撑起来,父母年龄大了,已经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来做事了,所以我就会经常留意身边的事,寻找适合自己的项目,父亲虽然创业失败了,但他的经历却给我们创造了好多有价值的东西,在创业过程中肯定能帮助到自己,所以当我认识了孔雀养殖项目后就下定了决心要搞孔雀养殖,因为自己本身就特别喜欢养动物,一切妥当后就开始做准备工作了,先是到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咨询孔雀养殖的相关事宜,后来干脆跑到外省去考察孔雀的市场。

转眼间,半年多过去了,时间来到了2010年,觉得时机成熟了,准备引种了,由于自己的冲动,第一次买种苗被人骗了,最后买回来一批淘汰的老孔雀,由于当时养孔雀的人少,孔雀种源又分散,所以当时我跑了好几个地方才收到了100多只孔雀,由于是从外省引进,其中有20多只在运输过程中就死亡了,还有一部分由于水土不服,回到家后病的病,死的死,孔雀引进后就着手准备选址,由于我们选址比较接近风景区,所以政府好多手续都不给我们办,记得当时自己就整天往政府跑,给他们写报告看,由于我的坚持,半年后我们的手续办全了。

2011年3月1日,为什么我特别记得这一天,因为我捡到了第一枚孔雀蛋,孔雀产蛋了,随之的问题也来了,由于没有孵蛋经验,我们失败了,一筐一筐的孔雀蛋抬了丢了,当时心里很急,一直找不到解决的问题,孵蛋前我们做了好多准备工作,也买了比较先进的孵化设备,为什么就孵不出来小孔雀呢,到网上找资料,只是说孔雀蛋很难孵,之前也看了好多专业孵蛋的资料,为什么关键时刻就出问题了呢,这时我想到了政府部门,当时我找到了地方农牧局,领导很重视,找了好多专家老师来跟我们一块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后我们成功了,我们的孵化率已经达到了85%,高出了同行业的平均值50%好多,孵化成功了,看着小孔雀破壳而出,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孔雀多了,需要安置的地方就多了,问题是没钱了,从创业之初到现在已经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孔雀还没有产生什么价值,怎么办呢,也是在关键时刻,石林县就业局的领导同志们伸出了援手,特别是时任就业局的局长何茂龙同志给予了我们养殖基地最大的帮助,他了解了我们的实际困难,并实地到我们养殖基地参观考察,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给我们出谋划策,通过就业局这个平台,我申请了小额担保贷款,最后我申请到了10万元两年免息贷款,这笔钱的投入对我们养殖场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2012年刚过完春节,一个从西双版纳的人来到了孔雀养殖场,他要买孔雀,当时我很意外,孔雀之乡的人怎么都跑到我们这里买孔雀,后来得知,那边孔雀也不多,大多数都不卖,由于当时我也不想卖,所以我就把价要到了3000块一只,心想价格高了他可能就走了,没想到他接受了这个价,虽然他只买了两只,总共6000块钱,但它可是我赚到的第一笔钱,这笔钱已经够养殖场半年的饲料钱了,这时我才深有体会到孔雀的价值了。

下半年,小孔雀长大了,可以卖了,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一个做网站的,他给我们做了一个网站做宣传,没想到效果特别好,半年多我们卖出去了300多只商品孔雀,差不多卖了23万左右,这可把我高兴坏了,没想到孔雀的投资成本这么快就收回来了,接下来我又把这笔钱投到了规模扩建中,看来离我的孔雀梦越来越近了。

时间来到了2013年,孔雀规模达到了1500多只,通过回收和自己养殖的,到年底总共销售了1000多只,销售额达到了60多万元,在这过程中又购买了10多亩土地用于厂房建设,还承租了100多亩林地用于规模扩建,准备建立一个规模达到上万只的大型散养基地。

2014年,我们慢慢地走上了正轨,通过人事局推荐,我们申报了泛海扬帆昆明大学生创业活动,通过基层推荐,专家老师评审,我们最终得到了5万元的资助款,这笔钱是专家老师们对我们这个项目的认可,也是对我的一种奖励,我把这笔钱用于路面改造上,路修好了,修宽了,我们的路就好走了,路好走了,我们的视野就宽阔了,视野宽阔了,我们就会走的更高更远。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典型案例相关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典型案例2

一、创业者介绍

张森简介

云南曲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云南福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云南劳味劳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国家级“SOD石榴”种植专利技术的发明者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毕业。从事农业创业七年,依托高科技农业种植技术及管理经验,主要从事SOD石榴的栽培及销售及高科技农业种植技术的输出及水果基地托管等业务。先后创立云南曲辰科技有限公司,云南福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云南劳味劳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培育出“SOD石榴”专利品种;开发了数种高质量的葡萄新品种;建立了“仙湖蓝星”品牌蓝莓基地,同时承担了玉溪地区抚仙湖沿岸的产业结构调整项目,主持推动蓝莓产业种植,计划推动发展5万亩蓝莓产业;拥有自有种植基地累计3170亩,基地年产值5000万元;获得国家级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注册商标2个;为社会累计提供就业岗位600多人次,其中大学生57人;累计销售额1.7亿元。目前自有网络销售平台两个,实体店两个;已和储橙销售平台建立战略合作。

2011年——今,开发成功功能性水果SOD石榴,并将其推广种植1700户农户,总种植面积达2400亩,年产SOD石榴6000吨。科果牌SOD石榴畅销全国。

2013年——今,承担玉溪市抚仙湖星云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建设“仙湖蓝星”蓝莓科技示范园一个;“仙湖蓝星”蓝莓交易市场一个;推广蓝莓种植3000亩。

2014年——今,在昆明市五华区建设森之爱美丽乡村示范园,推广新型城市农业经济模式。

2014年——今,在红河州石屏县建立标准化葡萄种植基地,在葡萄领域推广示范基地+农户+共同销售新型农业标准化,群众化生产模式。

创业经历

2002年,以“木头屋”短期出租为项目,在北京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家庭旅馆。从最初的2间平房,到68套楼房。经过五年的努力,形成了从北京的上地到学院路沿线的全覆盖,服务了中国农大、北大、清华、北林、北航、北影等周边学校同学的住宿问题。

2009年回昆,先后创立云南曲辰科技有限公司,云南福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云南劳味劳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依托个人技术及管理经验,再加上很多前辈及领导的支持。目前为社会累计提供就业岗位600多人次,累计销售额1.7个亿。

创业感言

人的一生是一段段时间共同累加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我需要感受痛苦,感受快乐,感受歧视,感受崇拜,感受穷困潦倒,感受富裕天下!在这一次次的感受中,我发现了我的存在,我体现了我的价值。当我满头白发回望来时路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众叛亲离过,我发现自己挥汗如雨过,我发现自己学富五车过,我更发现自己金碧辉煌过……这样,足够了!

人就是为了在出生到死亡的这个过程中证明自己来过;创业就是让这段过程多姿多彩,与众不同!

二、创业者介绍

何贤平,男,云南籍会泽县金钟镇人,2012年毕业于云南大学滇池学院经济系国际贸易专业。07年开始社会实践,08年入校即开始半工半读。从业建材装饰行业,木制品加工生产制造。此前从家居企业业务员开始不到半年晋升总经理助理,次年转入装饰公司任某公司副总经理。此后不到一年独自开始创业生涯。卖过电子产品,副食品餐饮,后定位家居建材行业至今。

创业经历

2010年,半工半读一年以后的我从一个公司管理岗位退了出来,源于一种对原有职位的不满和一种对外面世界探索的好奇,和几个朋友开始了我的创业之路

因一位高中老同学的介绍,起先介绍我去云南地州跑业务,卖钢木门,公司是朋友和一位浙江老板开的,怀揣着游学的梦,自己踏上环游云南的旅程。

一个月后,因某些原因,朋友退出了公司,因自己跑的几家经销商找不到负责人,一直给我打电话,后来浙江老板因忙让我出面打理生意,就这样自己莫名的成了一个建材店的老板。老板的业务转型,不到一个月他就和我谈盘生意的事,自己当时没钱,又还是一个大三的学生,后来老板放价,只要两万即可接受经营。没有钱,我还是很无奈,可内心又很想着自己去做。思来想去,我找到自己的第一个投资伙伴,大学舍友小川给他妈妈借了两万开始了我们的生意。

头一个月,我们的店一个单子都没有,每天守着店,内心空荡荡的。第二个月终于出单了,是一个老大爷给我们定的,下单之后我们发现自己不会量尺寸,后来跑到别的店用恳求的语气让一位好心的女老板找人帮我们解决了。货到以后才发现找人安装又成为了难事,找了很多安装工人,因我们是新开的店,工人都不信任,要不说很忙,要么要价很高,这就意味着要么我后推迟工期,要么牺牲利润。没办法为了一诺千金,我们选择了后者。接着第二个单出了,将货运到客户家时发现货品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坏,客户当即要退货,我急了,想尽办法协调,承诺维修减款,这让我感觉到割地赔款的耻辱感。感叹原来老板真不是那么好当的。三个月后,店铺房东上门催房租了,我算了一下账本,我们净亏四万多。基本上是每做一单就亏的,加上房租和人工,我们已无力支撑。

我是那种不甘心不安分的人,我想不通为何会亏,自己开始寻找答案。到处跑到其他店里考察,我发现原来钢木门在昆明是没有市场的,它是一种针对地州农村的产品,而昆明本地人喜欢的是烤漆系列的产品。于是我和小川选择继续前行,他又借了一万,我把自己来年的学费先支了出来,继续我们的店铺生意。

慢慢的生意开始好转了,我们的量也起来了,我们还招聘了两位业务员在地州上拓展我们的生意,我们一起买了一辆面包车自己开着去拉货。期间遇到许多坎坷,其中最最典型的要数要债了,羊仙坡的装饰公司老板借故拖欠我们的尾款,为此我们差点发不出工资,连接下去做生意的流动资金都没了,无奈自己只能动脑筋找一些二手市场的工人充当打手上门讨债,双方对峙两天,对方选择妥协。拿到钱后自己感叹,挣钱真的不容易啊。

毕业以后,小川考上银行,我们分道扬镳。我开始认真打理生意,不到一年,在云纺商业中心开了自己的第二家店。生意一开始不行,自己又开始研究,原来是我们专业度不够,大商行要求的可不是小店铺能比拟的。刻苦专研后,生意好转。随着货量订单越来越大,很多小厂已经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因为赶工,质量老是不稳定,我萌生了自己开厂的想法。功夫不负有心人,2013年8月,自己接到一个工程单子,上千件产品,甲方很豪爽,直接付一半定金。自己拿到那笔钱,二话没说直接到找了许久的场子上与人谈判商量开厂事宜。一个月后,我的面积不到600平的厂房开工了。自己喜泪交加。不到半个月,我们的产品开始不同程度的出现质量问题,返厂返工比比皆是,一个月后核算,当月净亏8万元。又是资金缺口。第二个月继续开工了,因为我连续几个夜晚睡不着想到了找投资人的办法,凭着自己的执着,一位姓杨的老板答应注资。

直到现在,杨老板撤掉了,工人换了一批又一批,我的股份一次次修改,厂房从自占70%股份到现在100%代工,自己已经忘了到底走了多少坎坷风雨。我养成了一种健忘苦痛的习惯。最梦木业有限公司,我不知道未来会成为什么样,只知道现在自己一直在路上奔跑着,永不停歇。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典型案例3

一、创业者介绍

杨向荣:

2001年9月-2003年7月就读昆明市农业学校

2003年7月至2007年9月,就职于呈贡福力农资有限公司任区域经理,总经理助理,分公司总经理。

2007年10月至今,成立昆明圣魁农资有限公司并任法人总经理

2012年3月成立云南季季丰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并任法人,总经理。

2007年,通过多方筹借,在和3位合伙人精心策划后,云南季季丰农资连锁有限公司终于成立了。公司刚成立,为了节约成本,公司办公室和仓库都一起安置在城中村的民房里,我和合伙人也都住在办公室。在最艰难的时候,为了省下每吨10元的装卸费用,我和合伙人亲自卸货38吨。为了省下1块钱的公交车费,我们愿意多走3个站。可即便是在那样的环境下,他们还是陪我走到了今天。今天,季季丰已是年销售额过亿元,拥有员工200多人的全国行业知名企业。

二、创业经历

(一)毕业就业先糊口,坚持点燃创业梦

我今年31岁,出生在禄劝的小山村。19岁毕业,是我最茫然无措的时候。有的同学父母安排了工作、有的报考各类岗位,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找份工作养活自己。可我唯一可以拿来找工作的只有学过的一门专业课“植物保护”,所以我选择进了一家农资公司工作。真实说来那不叫工作,100元每月的工资,每天工作15个小时只为了给自己留在城里的理由。当时的农资行业是冷门,一般瞧不起这个行业,特别是像我这样从农村里好不容易走出来的孩子,很多人怎么也不愿再与土地打交道。我一干就是四年,我必须为自己积累行业知识和创业资金,目标让我从一个毛头小孩蜕变成了职业经理人“副总”。正因为我了解农业经营模式,我知道市场在哪里。同时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熟悉农业,2007年我毅然上路,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农资公司。

(二)诚心筹得血汗钱,家族期望输不起

创业之初面临的就是资金不足问题, 2007年6月,经与父母商量,我带着弟弟的上学钱、父母的养老钱2万元,加上身上不到6000元的存款,开始和合伙人筹备创业事宜。为了凑足注册资本20万,别无他法,只有借!生长的小山村没人敢借钱给一个23岁的年青人,可我有一个坚强的后盾,我的父亲,父亲向亲戚和村里人说:“有多少借一点,他还不了我还”,就这样,500元、1000元凑起了钱。村里一奶奶,家里全部积蓄2000元,对我说:“1000元你拿去好好干,1000元我留下买肥料”,从那时起,我告诉自己:“我不能输,也输不起,只要输了,就输了一整个家族”。 公司成立那天,深夜回家,我流泪了!虽然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我激动,我的人生将从此改写!一年过后,我赚到了20万,还了部分借款。可公司还要发展,就这样一借一还,3年的时间,我终于还完了所有个人借款,转而向银行借到了更多的助业贷款。#p#副标题#e#

(三)好团队助力发展,大学生协力腾飞

公司刚成立,为了从山东引进产品,我坐了3天火车,吃的是馒头,住的是最便宜的旅店,走完大半个山东,最终如愿以偿带回了适合云南的产品。在创业路上,我最欣慰、最骄傲的是选对了合伙人,组建了一个好团队,他们是我曾经工作时的同行和公司伙伴。为了节约成本,办公室和仓库租在民房里,合伙人全都住在办公室,厕所卫生是我打扫,最差的楼顶小屋我去住。在最艰难的时候,为了省下每吨10元的卸货费,我带着大家亲自卸货38吨。为了能再省一点,1块钱的公交费,我们一起多走3个站,所有的办公用纸全部双面使用,哪怕是信封也拆开使用。为了能再省一点,我和女友经常吃面条,几乎一年没为自己买过一件新衣服,目的只有一个,把省下的每一分钱都用到经营中去。可即便是在那样的环境下,伙伴们依然信任我,并且陪我一直走到了今天。今天我可以告诉创业青年:“创业最大的资本不是拥有多少资金,而是无论在任何困难面前,都有一帮愿意陪你一起奋斗的兄弟、亲人!”

第一年,我们合伙人各自负责一个区域市场,完成了400多万的销售收入。通过与各涉农大学的合作,我们培养了一批坚实的中高层力量,真正感受到了大学生团结、执行的素质以及知识的力量。我们快速组建了100多人的专业团队,2014年,公司销售收入突破1.1亿元,已成为农业技术服务实力云南第一,创业青年行业内全国第一。我们积极响应团省委和团市委的号召,主动承担起立足三农,服务三农的责任,为提高我省农民的种植生产技术和农户的收入,我们已召开农民技术培训会1600多场次,直接服务农户20万余人,帮助被服务农户年收入增加15%-20%。公司已累计提供500多个大学生及社会青年就业,为400多个大学生提供了创业就业实习岗位,培养和指导青年创立了12家行业相关公司,已被评为“昆明市和官渡区大学生创业就业见习基地”。在培养大学生的同时,我自己不愿落后,已在云南大学和北京大学取得了EMBI结业证书。被云南省工商联推荐参加了浙江大学“云南省第一期新生代企业家培训班”的学习。

我们努力的方向是让用户不使用或尽量少的使用化学性化肥和农药,做食品安全的守护者,做云南人民菜篮子的保卫者,成为良知新农人带头人。公司已发展成为一家集农药、化肥、种子、农业技术服务为一体的“保姆式”配套服务企业,现已拥有行业内知名的4家企业,成为世界第一的先正达和第二的拜耳公司的云南合作商。是50多个国际和国内知名生产企业的云南省一级代理商,发展了合作网点3000多个,业务涵盖了老挝、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国内拓宽到了四川、成都、贵州、广西等地。我们的目标:“让消费者吃上原汁原味的放心菜,开心工作、放心生活”

(四)埋头苦干创事业,力所能及报恩情

现在,公司注册的商标已被评为昆明市知名商标。我正在组建一家农业科技开发公司,发展种植业,为农户提供现代农业示范园。正组建农业电子商务公司,更好的带动农业,服务三农。未来3年,将累计实现就业岗位超出1000个,大学生创业就业实习岗位超出1000个的“双1000”目标,直接服务农民40万人以上,帮助被服务农民每年种植增收20%以上,真正担起农民致富带头人的责任。确保农民一年有四季,季季都丰收!

回报是一名优秀企业家必备的素质,回馈社会也是一名企业家、一个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鲁甸地震,我带着公司核心人员,从4号起先后3次进入震中心龙头山镇,第一时间参与志愿救灾、服务工作,7号公司直接捐赠20多万的物资运进灾区,另外先后从各方筹集100多万的物资自己找车在第一时间运进灾区,并亲自发放到灾民手中。在我的带动下,公司成立了“阳光爱心基金”,基金的资金由公司每年从利润中支出和公司员工的捐赠。主要用于帮助贫困山区的儿童及孤寡老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已帮助了宜良匡远街道的孤寡老人13人,通海县杨广镇杨梅村父母双亡的贫困儿童1人。早在汶川地震,公司刚成立,我们也捐赠2000元,自那以后,我积极参与团省委、团市委组织的各项活动,包括暖东行动、爱心进社区、盈江地震等累计捐赠3万多元,我每年春节回村看望60岁以上老人,感恩自己奋斗在这个伟大的时代。

过去,我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现在,公司是青年创业就业实习基地,我是官渡区青年创业导师,昆明市青联优秀委员,云南省青企协常务理事。我希望能力所能及的去帮助其我创业青年,让更多和我一样有梦想的年轻人实现自己的理想。我相信,只要每一个青年都朝着认定的方向努力,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走下去,一定会做出成绩,回报这个充满爱的社会。

青春在创业中闪光,梦想在奋斗中实现。我将更加努力,带领团队为云南农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感恩时代、回报社会。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其它创业知识】热点

【其它创业知识】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