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作文>高中作文>高二作文

关于十个全覆盖家乡新变化征文精选【汇总7篇】

十个覆盖这一民生工程,不但使农村牧区的面貌焕然一新,也为农村牧区未来的发展积蓄了更加坚实的后劲。十个全覆盖给你的家乡带来了什么新变化呢?下面就是读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十个全覆盖家乡新变化征文精选,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十个全覆盖家乡新变化的作文1

一段时间以来,“十个全覆盖”工程为我区农村牧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路硬化了、街道宽敞了,村屯环境整洁了,村民生活便利了、舒心了。眼下,村民们谈论的话题都是“十个全覆盖”,村民们的脸上都绽放着幸福的笑颜。

“以前村里全是土路,特别不好走,尤其是下雨天,地上的土都变成泥了,根本没法走,整村的环境也是又乱又脏,生活很不方便,不过现在铺上了水泥路,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村屯的环境也是焕然一新。而且,村里便民超市、标准化卫生室、图书室更是解决了村民生活、看病、休闲的问题。听说这都是‘十个全覆盖’工程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我啊!不得不为‘十个全覆盖’点个赞。”清河镇东姜村村民刘德全开心地说。

今年,我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实施中,全区形成了主要领导直接抓、责任领导重点抓、督办单位经常抓、牵头单位具体抓、协作单位配合抓、全区上下联动抓的良好格局,并在各级领导驻扎一线推进,施工队伍24小时不间断作业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程快速推进,顺利竣工。截至目前,全区“十个全覆盖”工程中危房改造总任务1500户,已完工1268户,完成任务的84.53%,其中集中推进158个村任务440户,完工205户;安全饮水任务48个村53985人,已全部完工;街巷硬化任务724.1公里,已完工622.5公里,完成任务的85.97%;村村通电已实现全覆盖;村村通广播电视的广播村村响工程任务377套,待自治区设备到位后立即组织实施;校舍建设与安全改造任务13所6520平方米,已完工6所2920平米,完成任务的46.2%;村级卫生室任务88所,已全部完工;村级文化室任务158个,已全部完工;便民连锁超市任务63个,已全部完工;社会保障共发放高龄津贴1800人、108万元。

此外,我区在完成2015年“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任务基础上,启动实施“十个全覆盖”扩面提档工程。按照示范村、标准村两种类型,我区全面提升96个沿主要交通干线嘎查村全覆盖标准,采取“10+5模式”建设示范村21个,在“十个全覆盖”基础上,增加院墙统一改造、路肩全部硬化、绿化、亮化和村屯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采取“10+2模式”建设标准村75个,在“十个全覆盖”基础上,增加院墙统一改造和村屯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截至目前,已改造院墙89万延长米、硬化路肩120.3万平方米、粉刷墙体126万平方米;安装路灯任务为21个村、4000盏,目前已建设完成3864盏,完成任务的96.6%;文化广场建设任务为16个村、5.1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14个村、4.7万平方米,完成任务的93.4%;垃圾收储设施任务为21个村,目前已经全部完成;村部建设任务为25个村,目前已经完成11个,完成任务的44%。

关于十个全覆盖家乡新变化的作文2

近日,呼伦贝市教育局联合呼伦贝尔日报社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点赞十个全覆盖,讴歌家乡新变化”主题征文活动。全市上下正在全力推动的“十个全覆盖”工程,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所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是自治区成立以来,第一次全面系统大规模投资农村牧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综合性民生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伟大实践和创新创举。

征文活动正是围绕“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后农村牧区发生的巨大变化,从孩子的视角,生动展现在“十个全覆盖”推动下,农村牧区所焕发出的勃勃生机,讴歌“十个全覆盖”实施以来,农村牧区呈现的新容、新貌和新气象。使农村牧区每一户家庭更好的理解和认识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从而凝聚全社会力量,激励和鼓舞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投身这一伟大实践当中。

市教育局组织全市各中小学校通过黑板报、宣传栏、校园网、手抄报等校内宣传阵地和校讯通、家长会、微信等渠道,通过召开主题班团会、演讲绘画比赛、“小手拉大手”主题实践活动等形式,向学生和家长广泛宣传“十个全覆盖”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及时、准确、生动地宣讲全市“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巨大成效,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进一步形成共建美丽家园的合力和氛围。

从孩子们的视角讴歌家乡的新变化,也是教育系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感恩情愫,自觉将个人发展与家乡的发展变化、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培养中小学生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从自身做起的责任意识的一项好的做法。

关于十个全覆盖家乡新变化的作文3

8月2日,旗委书记麻永飞深入龙口镇梁峁山区调研“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时强调,对农村修路、上水、危旧房改造、养老院建设等项目,要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充分了解民情民意,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规划安排,努力发挥资金和项目的最大效益。旗委、宣传部长韩涛及龙口镇主要负责人陪同。

麻永飞先后深入龙口镇大口、沙坪梁、台子梁、麻地梁等村社走访查看了各地危旧房改造、通村公路建设、环境治理、抗旱减灾、村委换届等工作进展情况。

来到大口村三道墕社与沙嘴梁社沟壑交接的通村道路建设现场,挖掘机、推土机正在紧张作业,挖土、填方热火朝天。麻永飞看到村民们积极投工投劳,他很欣慰地嘱咐大家在保证质量的同时,继续加快施工进度,如果能赶在入冬之前硬化,可以提前交工验收。他说,对于群众积极性高、基础好、工期早的工程项目,近期将通过会议研究予以个别调整,提前安排落实。“过了沙嘴梁,以西就与府谷境地相连了。”龙口镇党委书记鲁晓瑞指着前方介绍道。麻永飞一边瞭着山势、看着地图,一边说:“路就要修得内通外连,千万不能修成断头路。”

从施工现场走出来,麻永飞一行步入路南边的一个自然村——三道墕社。今年64岁的村民崔满柜,弟兄6人他是老大,过去因为家境贫困自己又要照顾老的又要帮助小的,一直没有娶妻成婚。崔满柜说:“前两年在外打工不着家。今年盖起这房子,我也不打算再出去了。自己年纪也大了,回家陪伴老妈妈种点地。”看到他家西边是濒临坍塌的50多年的土坯房,东边是新盖的砖瓦房,麻永飞叮嘱他:“改造危旧房,就是要改善居住条件。你这旧房子太危险了,遇上大雨就有可能垮塌,现在新房盖好了,就和老妈妈早点搬进去住吧。”

顺着的村间小路,麻永飞随机走向村民杨在柱家中。院里院外干干净净、齐齐楚楚。房檐下一个个空口的大水瓮,是用来收集雨水的。揭开旱井,麻永飞急切地询问了储水的情况。在杨家,麻永飞和75岁的王玉花老人及来串门的邻居老太太聊起了家常。“身体怎么样?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谁帮助领?平时最多的花费有那些?乡村干部常常上门来吗?”谈到现实的生活问题,如干旱缺水路难行,麻永飞与大家一起交流,对于梁峁山区人口老龄化问题、供水通路等基础设施配套问题,还需成立专项课题组,要因地制宜地研究和制定人口分布与项目摆布的科学方案。

离开三道墕社,驱车继续前行。梁峁地区的山路,崎岖狭窄,仅仅容得下单辆小车通行,有些路段则更为惊险,俯瞰左右两面都是几十丈的绝壁沟壑。蜿蜒曲折,车子颠簸绕行近个多小时,来到沙坪梁村委会。6点多了,“艺人们”三五成群还在文化室里兴致地吹拉弹唱,地地道道的漫瀚调,神韵绕梁,让这个深处大山里的小村子更显有文化气息。麻永飞身临其境,用心聆听:“要积极鼓励村民参与进来,进而丰富和提升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麻永飞借此还与村民们了解了村卫生室以及村委会驻地其它房室的利用等情况。

在台子梁村,麻永飞认真询问了村委换届选举工作。已退休的老支书指着新挂在墙上的社会服务管理体系说道:“我们村严格按照选举制度,由村民自己选出自己的当家人。”麻永飞强调,要深入基层,充分掌握村情民意,加强指导;要做到纪律严明,程序合法,选好带头人;要营造良好氛围,按照各阶段选举工作任务扎实有序推进,从严查处不良选举和违法违规行为。在聊天中,麻永飞希望老支书继续发挥余热,为当地老百姓办实事。

麻地梁村是麻永飞当天调研的最后一站。傍晚时分,他来到了正在新建的幸福互助院工地,认真查看了解了工程进展、环境治理、道路硬化、配套基础设施等情况,并要求乡村干部要继续抓紧时间推进工程建设、街巷硬化和环境整治等工作,切实解决好老百姓的基础设施问题。

#p#副标题#e#

关于十个全覆盖家乡新变化的作文4

在东河区沙尔沁镇莎木佳村,只要提起“十个全覆盖”工程,老百姓就会伸出大拇指称赞说,“‘十个全覆盖’工程真不赖,投资让道变硬了,街变净了,墙变美了,房变新了,水进屋了,村变靓了…”

东河区城郊农区面积380平方公里,农业人口8.2万人,是包头市农民最多的城区,也是典型的大村庄集中的城区。沙尔沁镇是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有23个行政村。过去,沙尔沁镇莎木佳村曾流传这样一段顺口溜:“泥巴路、烂土房,粪土柴草堆街旁,破墙烂院随处见,村庄好像垃圾场!”形象地描述了村子里的落后景象。

自2014年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以来,东河区按照“分类实施、突破重点、改变面貌、推动发展”的总体思路,将“十个全覆盖”工程纳入“五级示范抓引领”的重点任务,充分借鉴北梁棚改经验,推行区委、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总体抓,县级包联领导具体抓,各责任部门、镇村干部具体实施的“四级联动”工作机制。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包头市两级党委、政府万名干部下乡驻村推进“四个全面”,加强重点工作落实会议精神,东河区组织召开干部下乡驻村工作对接大会,派出98名市、区干部下乡驻村开展为期两年的蹲点工作。

同时选派800多名干部深入农村开展帮扶工作,着力推进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农村牧区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三项重点工作。两年来,东河区对交通干线、沿线26个条件相对成熟、交通便利、人口集中、产业项目易于布局的行政村实施了“十个全覆盖”,惠及农村居民5.86万人。完成危旧房改造1911户,实施了8个村的安全饮水工程,硬化街巷108.3公里,改造农电网6.23公里,安装户户通设备9100套,广播村村响设备36套,新建农村小学、幼儿园各1所,建设标准化卫生室21个,新建、改造文化活动室15个,建设便民超市24家,“十个全覆盖”让农村变得崭新美丽。

鄂尔格逊、永富、阿都赖、黑麻板等村庄,通过紧锣密鼓的实施,把残墙断壁更换成了整齐划一的砖墙,墙脸都“描了眉画了彩”,街道两侧的粪土柴草搬了家,路面硬化的整齐干净;莎木佳村的大街上还安上了新路灯,村里的泥土房没有了,建成了前脸贴瓷砖、宽敞明亮的砖瓦房,村庄变了新模样。莎木佳村民张二喜深有感触地说:“‘十个全覆盖’工程就是好,政府出钱把老百姓大门口都修成水泥路,这好事上哪儿去找!”

关于十个全覆盖家乡新变化的作文5

今日政府推出十个全覆盖工程,推动民生的发展,出尽了奖项的新变化。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的家乡——新台子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的新台子镇,是砖瓦房,泥土道,下雨天泥泞难走,刮风天泥土、废纸满天飞,使行人睁不开眼睛。商店也是那么不多的几家,有几家社办企业、街道小工厂。

现在我的家乡彻底变了样,泥土道变成了柏油马路,路两旁的平房都不见了,变成了整齐的楼房。马路也宽了,街道也整齐了。街上门市房的买卖一家连着一家,小吃部、火锅店、大饭店、蛋糕店、服装店、鞋店、粮油店、茶店、批发店、小百货、医院,光小诊所就有好几家,生活用品不用到外地去买。我们这还有金银首饰店呢!化妆品店也不少,学生用品店,学校前面就有好几家

。市场路两边做小生意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人来人往,每天都是这样,热闹极了。想出门有火车、汽车,出租车满街跑。每天清晨都有清洁工人在清扫街道,再也看不到以往泥土、垃圾满天乱飞的狼藉景象了。

我们的学校座落在镇的西南方向,现在也彻底变了样,以前的砖瓦趟房不见了,高高的五层大楼拔地而起,远处一看,雪白的瓷砖一直到顶,学校周围是砖砌起的墙,前面是铁护栏的墙,,自动开启的大门,一进大门两边是花坛、草地,操场上有各种各样锻炼设施。我们学习环境也不错啊,教室里雪白的墙、整齐的桌椅,和蔼可亲的老师,教的也好,我们学校还是省、市的先进单位呢。

镇的南面是镇政府办公大楼和中学,北面有三三零国库,再往前走就是驻军大工厂,东面是火车站,还有站前广场,周围是各种商店,西面是市场,再往西走是驻军营房。

家乡的面貌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以前人们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大米、白面、鸡、鸭、鱼、肉,才能穿上好衣服。现在天天都像过年,穿衣服要名牌的、时尚的,几乎家家都有彩电、电脑,现在也追求高科技的电视、液晶电视和液晶电脑。

家乡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现在人们更注重精神面貌。注重身体健康,注重文化生活的提高。你看,天天清晨都有跑步的、散步的人群,其中有老人、中年人、青年人还有少年儿童,特别是到了春、夏、秋的季节,你就看吧,清晨打拳的、舞刀的,到了晚上,站前广场一片沸腾,两伙大秧歌比这扭,花样翻新,使人看的眼花缭乱。卖各种小吃的烧烤车,买玩具的小商贩,都来凑热闹,人山人海,热闹极了。

这就是我现在的家乡,越来越美的家乡,我爱我的家乡,希望我的家乡变得越来越好。

看过“关于十个全覆盖家乡新变化征文精选”

关于十个全覆盖家乡新变化的作文6

忆往昔,童年的家乡,仿佛那里的村庄依稀就在眼前。村中的一座座土坯房是那么的弱不禁风,村里的土路上永远是一颗颗黑黑的羊粪,偶尔混杂着一坨坨冒着热气的牛粪,用来喂牛羊的玉米杆凌凌乱乱满天飞。老母猪永远是领着一群摇头晃脑的小猪仔满村晃悠,时不时的把墙根底的土用嘴拱来拱去,有时感觉墙在猪嘴的翻拱下要倒一样,就在主人一声声“唠、唠、唠”的呼唤下,争着抢着往院里跑,原来是开饭了!公鸡咯咯的叫着,踱着步守护着自己的领地,老母鸡则找一个四处漏风,门窗皆无的茅草屋里生着自己的蛋;一群群鸭子在村中央的一个雨水聚集起来的有些发绿的水潭里嬉戏着,旁边孩子们全身脏乎乎的玩着泥巴,认不出个你我;还有牛马在夜幕降临的时候都要去村里唯一的一口水井旁排队,等待主人打水给他们,好像也总是听到大人们在说:“饮一饮大牲口!”忙忙碌碌的人们总是在为生活刨闹着,却感受不到对生活的享受。

看今朝,自治区的“十个全覆盖”工程给我的家乡带来的惊喜变化。村中的水泥路修的四通八达,硬化到村里的每一户人家门口,人们再也不怕上演“雨天出门两脚泥,跳着走路把砖找”搞笑而又惊险的剧情。路两侧耸立着的一排排路灯,让村民们告别了夜间行走用手电照明的时代。房屋的院墙都进行了统一的粉

刷,灰白相间的颜色让这个小村庄显得既美观大方,又干净温馨。在通往北边的田地还修建了一座带护栏的小桥,村民再也不用愁雨季里趟水过河进田地的困境。再一看,家家户户房顶上都安放着太阳能热水器和“村村通”的电视卫星锅,“这简直比城里的人都要过的好哩!”激动的话语不由得从心底深处蹦出,也已是醉了。

当清晨醒来,迈步出屋,清新的空气让人精、气、神十足,顺着不远处传来的音乐声,漫步在笔直、干净的硬化路上,身后的小黑狗摇头摆脑,时走时停,不一会功夫就来到了“娱乐广场”,这里正聚集着村里的老老少少,广场舞在这里隆重登场,一个个跳着娴熟步伐的村民们,听说是卯足了劲要在一场镇上举办的广场舞比赛上拿第一,真是令人佩服不已。再看健身器材的场地上,老的少的,都在做着健身运动,以前只有城里人才能享受的乐趣,如今的村里人照样能够快乐的享受。

现在,“十个全覆盖”已经让大大小小的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些以往的“住上新房子,过上好日子,电视频道多,娱乐有场所,看病不出村,购物有商店......”已然不再是梦想。

“十个全覆盖”覆盖了村庄,也覆盖了民心,也让我的家乡在这次自治区“十个全覆盖”惠民工程的甘露下变得更加美丽!

关于十个全覆盖家乡新变化的作文7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有的在农村,有的在城市,我也有自己的家乡,我的家乡在农村。众所周知,在改革开放以前,农村的生活水平上很差的,听我外婆说在她小时候到处都是羊肠小道,下雨天,那泥泞的小路根本无法行走,在那时后连一块手表,一辆自行车都属于奢侈品,普通人根本买不起,如果谁家有了一台电视机那么全村的人都会跑去他家看电视机。

去年春节回家发现家乡变化不小,不少农户装了液化气、热水器,买了电冰箱,生活水平提高得很快。狗年春节回家发现家乡又有了新变化。

变化从脚下开始。从宜丰县城租了一辆“的士”,走了30多公里刚修不久的柏油公路,到了家乡新庄镇。原想集镇到村里又要走三四公里坑坑洼洼的乡道了,没想到春节前就全部通了水泥路,一眨眼工夫就到了老家芳里村。父亲说,去年下半年镇里就开始修这条路了,雨里泥里几十年的沙土路变成了平坦宽阔的水泥路。新年踏上新路,沿线五六个村的村民开心极了。我也在心里感叹:今年拜年终于不用再颠簸了,摩托车再也不会坏在路上了。最开心的要数村里的种植、养殖户,养猪的老黄不用愁没人进村买猪了,承包水库的老姚不用担心鱼坏在路上了,种植大户老胡不愁颠破谷袋撒稻子了。

在路上的时候我就愁:去年春节短信拜年可苦了我,因为村子两边都是山,手机信号不好,要跑到屋外上百米的地方发短信。今天要是这样真惨了。刚回到家,我的手机就响了,我一喜,原来信号是满格。父亲看出我的表情,告诉我说今年可好了,通讯公司在村子不远的山头上建了一个移动手机基站,附近几个村信号不稳的问题都解决了。

一到家就发现两件喜事,家乡的变化真是不小。也正是有了这些变化,才能更快地让乡亲们走上富裕之路。

我的家乡——古田,位于福建省东北部,以山地为主,故称“山城”。这里风光绚丽,气候宜人,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家乡的山山水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家乡的道路真宽敞。在我的家乡,以前科技不发达,道路坑坑洼洼、凹凸不平,晴天走在大街上,飞尘漫天,许多人都要捂口掩鼻;要是下雨了,走在大街上,衣服、裤子都会溅上泥巴。如今,条条大街经过改造都铺上了水泥路,道路有8米宽,道路两旁种了许多树,车辆行驶很有秩序,还专门设有人行道。

家乡的楼房真高大。过去,家乡的人们以种田维持生活,经济落后,生活贫穷,无法建造新楼房,一家十几口人拥挤在几十平方米的土房子里。如今,家家户户以培植菇类生活为主,带动经济的腾飞发展,建起了高楼大厦,买了高档的家具等,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家乡的超市真繁多。听爸爸妈妈说,以前要买一种食品都要走好远的路,街上商店不多,没有超市。如今,你瞧,家乡有冠超市、常青购物广场、百合超市等,超市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品种繁多,人们购物非常方便。

啊!家乡的父老乡亲,你们是那么的勤劳,那么的聪慧,是您们把家乡建设的这么美好,我长大后也要为家乡做贡献!

感受我的家乡的发展变化

常说科教兴国,那就先说教育吧。教育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和人生轨迹。在我们农村几乎家家都认为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子女的一生,读书是跳出农村,摆脱贫困的唯一方法,也是我们在将来求生存的有效途径。

现在我们这的小学已经不如我们那时的多了,通过竞争,合并了一部分,还有的倒闭了,因为小时的教育是很重要的。初中,我们那时就不多,就两所,现在还是两所。我们那时升学率很低,有时还为零,很难考取高中,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与改革,升学率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成材的越来越多,以前村里大学生很少几乎没有,现在多了。这是一种变化,内在实力的变化。教育制度不断进步,大中专教育已经从精英式教育转向了普通的民众,大学已经不再是少数精英的专利。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高二作文】热点

【高二作文】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