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功夫的文化特征概述(汇编2篇)
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是我国民族体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几千年来我国人民用以锻炼身体和自卫的一种方法。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专门为您整理好的:中国功夫的文化特征概述。
中国功夫的文化特征概述(1)中国技击与外国技击
中国功夫生长于中华。但国外历史上也有其技术体系和操作特征均不同于中国的个人技击技术(古罗马的“角斗”就跟我们先秦的“斗剑”性质一致),然而这些个性化暴力性技术后来却逐步被淘汰,或在新的条件下演变为一种规范化的非暴力纯竞技运动项目(例如拳击、击剑等)。中国的技击技术为什么没有完全和彻底地走上这条规范化和竞技化的道路呢这恐怕是由中国的生产条件、社会结构、文化传统、历史机遇和国际格局、地缘政治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不论中外所有应对肢体冲突的技击技术都有“踢打摔拿、攻守进退”的作战形式和“保护自己、消灭敌人”的操作目的,都要服从共同的人体结构和生物力学运行规律,然而却受到不同的主体操作目标、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不同的操作工具、不同的体型体质和不同的气质性格、不同的文化传统之明显制约,于是也就有了很不一样的风格表现和相应发展走向。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吃五谷杂粮长大、身材瘦小并且手拿农具型轻武器和站在地上的农业民族,在应对肢体冲突那拳打脚踢时,就不可能跟吃牛羊肉长大、身高体壮并持重型武器和骑在马背上的游牧民族完全一样的。这就像战争时中国人的打法跟美国人不同,共产党的打法跟国民党不同,毛泽东的打法跟李德不同;还有诸如看病时中医不同于西医、画画时国画不同于油画、写字时毛笔书法不同于硬笔美术字、表演时中国戏曲不同于外国话剧、电影等等一样。把这样一些类型相同但操作不一的东西混为一谈,并且用同一标准去对待他们,恐怕是缺乏说服力的。技击上的总体倾向是“强则攻、弱则守”。西方式技击当然也有自身的智慧和技巧,然而其抢先进攻、持强凌弱的“勇者战略”技击取向,尽管完全符合动物界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但却并不符合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由此到了一个工业化的“法制社会”中,也就必须易性转型为技能自我展示的竞技运动;而中国式有理有节、以弱对强、维权自保的“弱者战略”技击走势,却体现了人类应对客体的生命的智慧,一万年后恐怕仍然还有自己的存在理由。外国技击中也有某些类似中国功夫的“用智使巧”技术倾向,然而只有在中国功夫中,这种倾向才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技术和理论体系,并且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顽强地坚持下来。
中国功夫的文化特征概述
中国功夫特别之处到底在什么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