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积极利用公共图书馆资源相关的共201个结果: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为了更好地发挥公共图书馆外文资源在远程开放教育英语教学中的服务功能,关键要提高与外文资源相关的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不仅包括过硬的政治素养、专业技能,还包括端正的工作态度、服务意识以及责任感。
今天读文网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是图书馆管理论文:公共图书馆外文资源的服务功能。具体内容如下,欢迎参考阅读:
公共图书馆外文资源的服务功能
随着对外交流的广泛开展、学术研究的继续深入,英语的学习对于高校学生取得学位、继续深造、搞学术研究等方面来说都非常重要。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学历教育形式,远程开放教育凭借其先进的网络、多媒体、计算机、网络、视听资料等相配合的教学方式成为大众终身学习的较好途径。在远程开放教育英语教学过程中,多方面的原因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寻找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和途径势在必行。
早在1967年,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姚斯(Hans Robert Jauss)提出了“接受美学”(Receptional Aesth-
etic),其理论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强调受众,也就是读者,对文本的实际理解与接受。接受美学理论对于远程开放教育英语教学有重要指导意义,即教学要从学生出发,从学生的接受出发。公共图书馆外文资源可以为接受美学理论在远程开放教育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提供相关支持和服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轻松学好英语、灵活应用英语,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公共图书馆外文资源可以为远程开放教育英语教学提供和谐的空间与环境
对于教师来说,引导学生使用新的阅读和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求学数载的学生来说,学校的教室、图书馆、自习室等都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学习场所,每天三点一线的学习生活多多少少会给他们带来乏味的感觉。然而,公共图书馆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宽松灵活、设施齐全、资料多样的英语学习空间与环境。
2.开发公共图书馆外文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应用和交流英语学习的平台
通过开发公共图书馆外文资源在远程开放教育英语教学中的服务功能,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应用和交流英语学习的平台。学习了课堂上的英语教程,不妨鼓励学生到公共图书馆翻阅一些经典英文原著,在英语支持的电脑系统下体验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包括在校或不在校的,学习者交流学习心得。这样,不但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拓宽知识面,还可以开阔视野、培养新的兴趣点。
3.有利于图书馆提高服务层次,为读者提供更贴心、更到位的服务
发挥公共图书馆外文资源在远程开放教育英语教学中的服务功能,有利于图书馆改变传统服务模式,提高服务层次,为读者提供更贴心、更到位的服务。从远程开放教育英语教学的实际需求出发,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的各种资源为学生创造交流的平台和参与机会,从而提高外文资源的利用效率,为远程开放教育拓展英语教学的第二课堂。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没有的得到充分发挥。虽然远程开放教育提供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手段,但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习惯了课堂上教师讲授、课后去学校图书馆、资料室找资料、上自习等。高校图书馆对于每一个高校学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并非所有高校图书馆都有非常丰富的外文资源,其往往侧重于该学校的性质和特点。不少选择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在开始课程学习后发现,自由时间多了,但是学习的压力也大了,专业课、公共课均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英语的学习也频频出现问题。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许多熟悉的词汇、句式等在学生的实践应用中出现卡壳,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似乎缺少了一道激活程序。
相对于高校图书馆和一些专业机构的图书馆而言,公共图书馆可以为大多数高校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较为大众化的学习资源,不仅有传统的英文原著、期刊和报纸,还有可点播的视频资料、共享的数据库资源、免费的多媒体学习库资源体系,更有宽松的学习交流与研讨空间、人性化的读者服务。离开了学校,英语教学可以以更灵活的形式进行,学生也可以缓解部分学习压力,更轻松地去抒发情感、张扬个性,更主动地开拓创造性思维,通过实际操作和相互交流来更高效地学习英语,提高实际应用能力、激活其学习的每个知识点。
1.营造宽松、舒适的英语学习环境
长期以来,高校延续了许多年的教学传统使得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这样往往达不到较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根据接受美学理论,教师需尽量从学生的接收来考虑教学方法。当然,不少高校已经在努力改变这种情况,但教学楼、教师、实验室等教学设施无不给学生传递着严肃、严谨的信息。无形中给他们造成了压力,同时也影响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从而影响学习效果。相当数量的学生都出现,自己的英语水平在考试方面完全没问题,但在实际应用上却不如人意。
相比之下,公共图书馆少了中规中矩的讲台和桌椅,多了沙发和多样的阅览设施;少了专业学科的教材,多了受欢迎的外文读物;少了同学间的交流,多了与现实社会的接触。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学生接触的大多是教师和同学,其交流的英语学习方面的话题也大多相似。而在公共图书馆,高校学生则可以跳出原来的生活圈,从另一个角度看自己的英语学习并思考怎样更明确、更有效地去学习。引导学生利用公共图书馆外文资源搭建起的平台,鼓励他们与其他高校的学生交流学习经验,也可以和准备雅思、托福等考试的读者交流考试经验,还可以与已参加工作人士交流英语的实用价值、使用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等等,从而提升学习兴趣,更主动地去学习。
2.确保公共图书馆外文资源的馆藏建设质量
对于读者来说,经典的著作、丰富的种类、及时更新的期刊、报纸等是最有吸引力的。公共图书馆外文资源的馆藏建设,可考虑结合远程开放教育英语教学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采购,为包括高校学生在内的英语学习者提供基本资料保障。除了传统的英文图书、期刊、报纸等资源外,公共图书馆可以针对网络这一新兴媒体,推出英语的免费在线学习课程、视听资料、英文系统的检索设备等,让基础薄弱者可以打牢基础,让基础扎实者可以融会贯通,让熟练应用者可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此外,公共图书馆可与高校图书馆、师生进行沟通,了解其客观需求,并将馆藏外文资源的情况做一个说明,介绍外文图书名称、著者及内容摘要,期刊、报纸的名称,免费在线课程、视听资料等,力争建立科学合理地外文资源馆藏结构,满足远程开放教育英语教学的需求、提高公共图书馆外文资源的利用率。
3.鼓励学生利用公共图书馆外文资源举办特色活动
远程开放教育英语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多数时候都是知道一个词或词组的意义和用法,而真正体会到这个词或词组的实际应用还有不少工作要做。不少高校学生具备较强的组织和策划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接收出发,采用科学可行的教学方法,鼓励该部分学生利用公共图书馆外文资源举办特色活动,以与外文资源相关的文化活动为载体,高效合理地使用公共图书馆的资源。
公共图书馆可适当放宽高校学生利用公共图书馆的开放区域、报告厅等场地使用的审批,并提供必要的协助,支持相关活动的举行。例如:通过举办英语沙龙、英语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话剧表演等活动,公共图书馆不仅可以为上述活动的举办提供场地支持,还可以为选择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营造敢于开口讲英语的文化氛围;通过教师指导举行课题研讨、小组交流等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活动参与度,充分调动其英语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英语和国外风土人情的讲座,可以增加高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引导其主动、深入地学习并使用英语。
特色外文活动的举办不仅可以丰富英语教学形式、锻炼学生的活动组织能力、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还可以丰富图书馆的文化活动、吸引更多读者前来阅读、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外文资源的利用率,发挥公共图书馆外文资源在远程开放教育英语教学中的第二课堂作用。
4.提升外文资源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和对外服务质量
为了更好地发挥公共图书馆外文资源在远程开放教育英语教学中的服务功能,关键要提高与外文资源相关的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不仅包括过硬的政治素养、专业技能,还包括端正的工作态度、服务意识以及责任感。对于外文资源工作人员来说,首先要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具体表现在政治立场、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在工作中对本馆的外文资源严把关。《论语?魏灵公》中讲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专业技能是外文资源工作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的工具和手段。
相关工作人员要从不停下学习的步伐,提升英语水平;对专业技能要精益求精,了解本馆的藏书结构、排架规律、电子资源的分类,熟练掌握业务流程;同事间互相学习和交流学习技巧和工作经验,共同提高、共同进步,以便为高校学生或其他有需求的读者提供到位的服务。在工作中,外文资源工作人员要端正工作态度、有责任感、有担当,将读者的需求和切身利益放于首要位置,为读者提供主动、热情、周到、人性化的服务,切实将服务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英语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通过将接受美学理论应用到远程开放教育英语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外文资源的相对优势,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英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英语教学效果。同时,此举也可以促进公共图书馆外文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为远程开放教育拓展英语教学的第二课堂,为更多的读者提供更到位的服务。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21世纪下的公共政府改革核心就是公共服务,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自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致力于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但其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探析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在加大,特别是对于基层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需求呈现增大的趋势。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于提高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政府工作的有效性,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山东省沂源县人民政府积极探索,全力推进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平建设。
关键词: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进入21世纪,不断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是政府的主要工作,公共服务也成为政府不断进行深化改革的核心和重点所在,其中加强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点内容。沂源县政府以“职能明晰、制度健全、规范高效、覆盖城乡”为工作宗旨,不断加强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平建设,为基层群众提供更为全面具体的公共服务。2014年,全县13个镇(街道、开发区)成立了人社所,配备了工作人员;建成了集就业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社会保障、劳动关系、调解仲裁和劳动监察等服务项目于一体的镇(街道、开发区)人社公共(就业)服务大厅;633个行政村(居)配备了劳动保障协理员,落实了补助经费。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政府工作存在着困难和挑战,应充分认识到加强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意义所在,不断在加强新思路和路径的探索。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加强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服务平台建设能够提高基层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对于社会的和谐建设,构建群众满意型政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建设的题中之义,是国家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根本,这就需要政府从基础着手,从基层做起,满足群众的现实需求,真正关注基层群众的民生问题。
1.2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群众对于政府的需求,是国家建设的需求,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需求。建设服务型政府指的是国家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执行职能时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并且政府在治理国家的理念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群众为本,始终坚持群众之事无小事,对于群众的需求及时作出有效的回应,不断摸索出有效的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方法,满足群众的需求,畅通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沟通渠道。从当前来看,我国在社会改革时期,在不断探索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存在着一些分配不公平,公共服务水平跟不上等问题,而加强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能够为政府与群众之间搭建良好的平台,便于政府为群众服务,能够体现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能够使政府加快角色转变,拉近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能使政府在第一时间了解民生,并及时解决有关问题。
1.3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加强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政府部门在行使权力,执行职能时的重要内容。加强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作为紧密联系政府与群众的平台,直接关系着基层群众的生存和发展,关系着人民生活的发展,更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和长治久安。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国家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直接影响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实现与否,关系着政府工作能力的好坏,群众对于政府工作的认可与否等等。所以,加强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能够使群众与政府保持良好的联系,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根本,在实际工作中,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满足群众的现实需求,促进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2.1 强化组织领导,实现齐抓并管
沂源县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平台建设工作,并将其作为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调度和督查。同时,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和“三严三实”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大事来抓,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靠上抓,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工作中,由县财政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完善配套设施建设,配齐业务人员,做到了领导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以及资金到位。沂源县人社局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实行了局班子成员包片责任制,加强对全县基层服务平台建设的规划和指导。
2.2 明确服务体制,凸显工作内容
明确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体制,才能在具体的工作中做到工作明晰,权责分明,这是加强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基础。沂源县实现了多个统一:统一了机构名称、统一了经费来源、统一了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统一了信息化硬件配置、统一了网络安全监管。在内容上,一方面将不同级别的政府机构按照所管辖范围的不同进行工作内容的划分,例如在乡镇或街道的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可以进行工作内容的细化,开展一些因地制宜的公共服务项目;另一方面对于社区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从就业服务,社会保障服务,人才技能培训等方面来进行,例如,定期对所管辖的范围进行大规模的排查工作,对群众的就业情况,社会保障情况等进行详细的登记,建立健全基层群众的信息记录体系,并且认真完成上级有关部门布置一些公共服务方面的事务,将群众所反映的涉及群众利益方面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进行反馈。
2.3 加强人员建设,促进下沉运行
加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的工作服务人员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专业化的工作服务人员队伍是加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根本保证所在。加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需要有专业的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只有这样才能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得到更好地运作和发展完善。加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的工作服务人员的队伍建设,可以从三方面来进行。
例如,一是从政府整体的部门分配上,沂源县人民政府设立专门的管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的工作人员,从制度体系上加以保证,这样有利于政府部门选聘到专业化、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从心里也能对自身的本职工作加以重视;二是沂源县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定期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的工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因为社会不断发展,所遇到的问题也在不断变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也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而更新,所以政府要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工作能力的培训,让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能够得到不断的优化更新;三是实行县镇业务并行办理。对下沉到各镇的69项业务,实行2个月的县镇业务并行办理过渡期,对到县里办理业务的单位和个人及时说明,通知其下次办理业务时可按照属地原则就近就地办理。
2.4 推进网络建设,优化服务品质
加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需要不断推进信息网络建设,这是加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保障。加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必须有完善的信息网络设备,使用完善的软件设备。例如,在加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要将不同级别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进行业务上的联网工作,实现资源的共享,便于群众解决问题。还可以在全省进行联网,不断推进信息和资源的共享,使群众反映问题解决问题能在时间上进行缩短,提高工作效率。在加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网络和信息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重视硬件和软件的更新换代,保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工作的顺利进行。
[1]牛励耘.加强基层人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意义和对策建议[J].人才资源开发,2014,8(12):1516.
[2]周素芹.新形势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队伍建设有关问题探析[J].人力资源,2015,2(4):3940.
[3]江维.我省加快推进基层服务平台建设[J].四川劳动保障,2012,8(16):5556.
[4]连洪远.淄博市全面加强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J].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4,4(8):2223.
相关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读书会是公共图书馆推动社会阅读的重要方式之一。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加拿大埃德蒙顿公共图书馆读书会的调查与分析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要】:埃德蒙顿公共图书馆在2014年被美国《图书馆期刊杂志》和盖尔·圣智学习出版公司命名为"2014年度图书馆"。文章对埃德蒙顿公共图书馆的34个读书会项目的参与分馆、读者类型、人数限制、注册要求、时间分布等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发现埃德蒙顿公共图书馆的读书会开展的活动项目具有强调志愿者的参与、多数项目没有注明要求、重视新移民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等特点。
【关键词】: 读书会 公共图书馆 埃德蒙顿 加拿大
埃德蒙顿市为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首府,为该省的第二大城市(仅次于卡尔加里),人口在2014年达877,926[1]。笔者有幸于2014年下半年在此访学半年,作为读者积极参与了埃德蒙顿公共图书馆(Edmonton Public Library,EPL)所举办的各种项目,体会了图书馆读书会取得的非凡成就。
EPL于2014年6月28日被美国《图书馆期刊杂志》(Library Journal Magazine)和盖尔?圣智学习出版公司(Gale Cengage Learning)命名为“2014年度图书馆”(2014 Library of the Year),这是第一次由美国以外的图书馆获此殊荣[2]。
EPL给人最为深刻的印象不在于它的馆舍与馆藏,而在于所有成员对于图书馆服务推广的用心与行动。为了实践“我们在你家附近”的理念,除了位于市中心的总馆,还有17个分馆散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基本实现几个街区就有一个图书馆。每个分馆基本只有一层馆舍,面积不大,但总馆有的服务分馆都有。其中一个分馆就设置在这座城市最大的大学――阿尔伯塔大学的一个图书馆内,如此结合,也可以看出其服务的匠心独具。
所有的落地玻璃窗能看到的仅有一句大大的宣传标语:“图书馆爱好者从不会孤独进入梦乡”(Library lovers never go to bed alone.),“传播思想言论”(Spread the words.),“我们分享故事”(We share stories.),“我们使怪才更时髦”(We make geek chic.),“借阅?我们称之为分享”(Borrowing? We call it sharing.),“一张卡支配所有”(One card to rule them all.),“今天就去获取你的免费借书证”(Get your FREE Library card today.),“节省无数的金钱”(Save a zillion dollars.)等等。其中“今天就去获取你的免费借书证,EPL”(Get your FREE Library card today.EPL)是笔者在这个城市唯一能看到的公共汽车广告。
有时,市里的一些有名收费景点如埃德蒙顿城堡公园(Fort Edmonton Park)等在周末会对公众免费开放,人流会较平时多很多,EPL的工作人员在这一天都会带上他们的宣传手册,在各大免费开放的景点门口设点,给没有办理过图书馆证的居民办理证件,宣传馆里的服务特别是各种项目。
读书会是笔者最感兴趣的项目。EPL举办的与阅读推广相关的项目分“故事时间”(Storytime)和“作者与读者”(Writers and Readers)两大类。“故事时间”各项目参与的分馆很多,举办的次数也多,但由于面向低龄儿童的“故事时间”阅读一般都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部分,更多的是分享故事、歌曲、儿童诗歌、做游戏,在游戏中提升这一年龄段儿童的听说理解能力、EPL和多伦多公共图书馆两个馆都将面向低龄儿童的“故事时间”独立成一个项目分类,与读书会的项目独立开,笔者在此仅把归类于“作者与读者”下的且以阅读作为主要活动内容的“成人故事时间”项目作为调查研究对象。“作者与读者”项目分类下,有写作培训、封面设计等项目,这些项目也不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在“作者与读者”类目下,且能体现“由一组人参与的互动形态的团体阅读活动”的项目,如明确标示出“book club”、“reading”、“reading club”、“reading circle”等读书会项目,则为此次调查研究对象。
2 对EPL读书会的调查
从2014年10月到2015年1月,在EPL的网站[3]上共列出11个与读书会相关的项目,共34个分馆参与,也就是说共有34个读书会的小项目。我们的调查也以这11个大项目和34个小项目为基础。
2.1 EPL读书会项目的总体情况
在所调查的11个大项目和34个小项目中有4个大项目、13个小项目是面向青少年及儿童的,比例分别为36.36%、38.24%;面向成人的共有7个大项目、21个小项目,比例分别为63.64%、61.76%。
在11个大项目中分馆参与最多的是“读书会”项目,共有13个分馆参与,也就是说由13个小项目组成。再次是“阅读知己”项目和“志愿者学院读书会”两个项目,均有5个分馆参与,也就是说均由5个小项目组成;“阅读知己志愿者”、“阅读现实读书会”、“成人故事时间”等则均有2个分馆参与,也就是说均由2个小项目组成;“图书朋克读书会”、“开放的读书会”、“阅读分析和讨论读书会”、“英语学习者读书会”4个大项目均只有1个分馆进行。
在11个大项目中,EPL的中心馆参与的只有3个大项目,比例仅为27.27%。
2.2 EPL读书会项目参与人数与注册要求情况
2.2.1 RPL读书会项目参与人数限制情况
在所调查的34个读书会小项目中,没有对参与人数进行限制的项目只有7个,比例为20.59%。限制参与人数的项目每次参与人数均在20人以内,其中每次限15人的项目最多,有10个,比例为29.41%;每次限12人的项目次之,有7个,比例为20.59%;每次限20人的项目有5个,比例为14.71%;每次限10人的项目有3个,比例为8.82%;每次限8人和13人的项目均只有1个(见表2)。
2.2.2 EPL读书会项目的注册要求情况
在所调查的34个读书会小项目中,明确不需要注册,可以随意参与的项目超过半数,共有19个,比例为55.88%。需要预先注册,且在线注册或者电话注册均可的项目有8个,比例为23.53%;不提供在线注册,只能电话注册的项目有7个,比例为20.59%(表3)。
“成为阅读知己志愿者”及“志愿者学院读书会”两个大项目的7个小项目均不提供在线注册,而“阅读知己”项目的5个小项目则在线注册或者电话注册均可。
2.3 EPL读书会项目的时间分布情况
2.3.1 EPL读书会项目进行的频次情况
在EPL读书会项目中,举行频次最高的是每周举办3次,有1小项目,为白泥十字路口分馆(Whitemud Crossing Branch)的“志愿者学院读书会”项目,在2015年1月13日~2015年6月11日期间,每个星期的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的晚上6:30举办。每周举办2次的也只有1个小项目,是白泥十字路口分馆的“阅读知己”项目。在2015年2月24日~2015年3月26日期间,每个星期二、星期四的下午4:30举办。在一段时间内,每周举办1次的小项目共有8个,比例为23.53%,如米尔?伍德兹分馆(Mill Woods Branch)的“阅读知己”项目在2015年2月24日~2015年3月24日期间,每个星期二下午4:30举办。每周举办1次的8个小项目全部为“阅读知己”及“志愿者学院读书会”两个大项目中的项目。每月举办2次的小项目共有7个,比例为20.59%,如洛伊丝?荷尔图书馆(Lois Hole Library)的“读书会”项目在每个月的第二个星期三的下午2点和第四个星期四的晚上7:00各举办一次。每个月举办2次的7个小项目全部为“读书会”及“成人故事时间”两个大项目的项目。每月举办1次的小项目共有15个,比例为44.12%,如考尔德分馆(Calder Branch)的“读书会”项目在每个月的第四个星期三的晚上7:00举办一次。“图书朋克读书会”、“推理读书会:调查谋杀和伤害”、“开放的读书会”、“阅读分析和讨论读书会”、“英语学习者读书会”的所有小项目,以及“读书会”项目中的8个小项目,均为每月举办一次,所占比例最高。每季度举办1次的小项目共2个,均为“成为阅读知己志愿者项目”的项目,如白泥十字路口分馆的“成为阅读知己志愿者”项目的分别在2月和4月各举办了冬季会议和春季会议。
2.3.2 EPL读书会项目持续时长情况
所有的EPL读书会项目均明确标示出每次读书会持续的时长。在34个调查的小项目中,持续时长最长的是120分钟,只有EPL中心馆举办的“英语学习者读书会”一个小项目。持续时长小于1个小时的项目均为“成人故事时间”这个大项目的项目,考尔德分馆的“成人故事时间”项目持续30分钟,而卡索尔?唐斯分馆(Castle Downs Branch)的“成人故事时间”项目持续45分钟。持续时长60分钟的小项目共有25个,比例最高,为73.53%。持续时长90分钟的小项目则有6个,比例次之,为17.65%(见表5)。
3.1 中心馆与其他分馆共同承担相应的读书会项目
包括中心馆在内,EPL共有18个分馆,所调查的34个读书会小项目由15个分馆分别主持进行,参与率为83.33%。而进行读书会项目最多的并不是位于市中心的中心馆的斯坦利?阿尔伯特?米尔纳图书馆(Stanley A. Milner Library),而是白泥十字路口分馆,开展了“成为阅读知己志愿者”、“推理读书会:调查谋杀和伤害”、“开放的读书会”、“阅读现实读书会”、“阅读知己”、“志愿者学院读书会”等6个读书会项目。笔者曾参与了白泥十字路口分馆组织的其中一个项目,这个分馆位于埃德蒙顿市中心较远的南部商业和住宅较为集中的地区,馆舍并不大,只有一层,但内部设有一个不小且舒适的项目空间,交通便利,周围的居民参与热情很高,他们不必再到远在市中心的中心馆参与同类型的项目。斯坦利?阿尔伯特?米尔纳图书馆参与主持的读书会项目有3个,分别为“读书会”、“志愿者学院读书会”、“英语学习者读书会”。 举办读书会项目的分馆基本遍布在这个城市的居民集中的每个区域,这种做法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既能充分调动各分馆图书馆工作人员主持开展各种读书会项目的积极性,同时也实践了读书会项目“在你家附近”的理念,让每一个爱好读书且愿意与人分享的读者都能方便地加入到读书会项目的活动中来。
3.2 志愿者的参与
在所调查的11个大项目中,有“成为阅读知己志愿者”、“阅读知己”、“志愿者学院读书会”3个大项目,共12个小项目。其中“成为阅读知己志愿者”和“阅读知己”是配套的。
3.2.1 “阅读知己”的运作模式[4]
“阅读知己”是一个由13~17岁的初高中学生和2~4年级的学龄儿童组成的进行一对一阅读及游戏的项目,身为志愿者的初高中学生将对自己服务的学龄儿童的阅读提供热情的指导。
并不是所有的初高中生都能成为“阅读知己”项目的志愿者。要成为这一项目志愿者,这个中学生必须是热爱读书的,有和孩子们互动或者为孩子们提供帮助的经验和渴望,有出色的沟通能力及英语表达能力,有耐心、热心和激励的态度,同时还要有团队工作和与青少年伙伴们合作的意愿。
申请成为“阅读知己”的志愿者首先必须由推荐人填写递交一份推荐表。推荐人不能是自己的家人或朋友,必须是成年人,可以是你的老师、教练、青年组织的领导或者是认识你的专业人士。推荐表包括以下内容:自己认识申请人多久以及认识的程度;你认为申请人将为此项目带来怎样的才能及态度;你感觉申请人的特长都有哪些(这些可以是学业技能或社交技能);申请人都有哪些局限或者缺点;出勤率、准时、可靠方面的一些问题;你对申请人作为学龄儿童的模范的建议都有哪些;“阅读知己”项目要求出色的英文读写能力,请评价申请者在这些领域的娴熟度如何[5]。这些资料将有助于负责项目的馆员在青少年和“小知己”之间创建更积极乐观的配对。
其次,“阅读知己”项目的志愿者在参加培训时还必须提交自己父母或监护人签署的同意书,证明其已经阅读并了解他/她的小孩已经和EPL签署了《志愿者协议》[6]。
最后,“阅读知己”项目的志愿者必须参加定向的培训,也就是参加“成为阅读知己志愿者”项目。通过此项目的培训,EPL进一步考察“阅读知己”项目志愿者申请者是否能成为小知己伙伴的一个好的模范,是否能有效地提升小知己伙伴的阅读、读写能力和对话能力。
EPL也通过“成为阅读知己项目志愿者”和“阅读知己”两个项目,为13~17岁的初高中学生提供了一次有趣且极具意义的图书馆经历,进一步体验阅读的魅力,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同时也为这些志愿者提供了进一步提升其指导技巧的机会[4]。
3.2.2 “志愿者学院读书会”的运作模式
“志愿者学院读书会”项目是EPL和当地的“志愿者学院”(Frontier College)合作的一个读书会项目。
“志愿者学院”是加拿大一个全国性的读写组织机构,成立于1899,致力于提升加拿大人的读写能力,这一目标的实现是加入该组织数以千计的志愿者共同去完成的[7-8]。“志愿者学院”在阿尔伯塔省也有久远的历史,可追溯到1907年。在埃德蒙顿,“志愿者学院”为他们举办或参与的项目招募志愿者,经过他们的筛选和培训之后,志愿者才能进入社区服务。
“志愿者学院读书会”项目跟“阅读知己”项目一样,每一个服务团队由一个志愿者和一个6岁以上的学龄儿童组成,主要帮助孩子们提高读写和玩游戏、讲故事的能力。由于合作者“志愿者学院”负责项目中所有志愿者的筛选与培训,所以EPL不再为此项目举办类似“成为阅读知己项目志愿者”的培训,参与此项目的EPL各分馆则提供一个免费的场地,向到馆的参观者和图书馆网站的访问者宣传项目,以及向参与项目的学习者和他们的家人提供免费借书证[9]。同时,参与项目的志愿者也不再局限于13~17岁的初高中学生,而是可以来自各个年龄层。
“阅读知己”项目和“志愿者学院读书会”项目都是通过志愿者的参与,实现一对一的服务,提高学龄儿童的读写能力及阅读兴趣。虽然分别只有5个分馆参与,也就是仅有10个小项目,但是这两大项目的举办频次是所有项目中最高的,每周3次、每周2次、每周1次的所有小项目全部来自这两大项目。从中也可以看到EPL对学龄儿童的阅读推广的重视。
3.3 可随意参加没有注册要求的项目
在调查的34个读书会的小项目中,在网页上注明可随意参加、没有注册要求的项目有19个,超过了半数。面向成人的7个大项目、21个小项目中,只有卡索尔?唐斯分馆等3个分馆的“读书会”小项目是需要注册的,其他18个小项目均无需预先注册。
笔者在访学期间曾参加了几次无需注册的成人读书会项目。参与的读者只需要在第一次参加的时候填写一份较详细的个人资料,其他时候都只需签一个自己的名字,就可尽情参与讨论,读者参与的积极性明显还是比需要注册项目高很多。
读书会项目的进行大多是在各分馆的室内项目间进行,所以人数是有限制的,基本都在20人以下。既有人数限制,又无需预先注册的项目实行的是先到先参与的规则。8~20人的参与人数,能让各项目主持的馆员充分照顾到每一个参与项目的读者,让他们能充分发表自己对图书的看法,获得更好的效果。
而面向青少年及儿童的4个大项目、13个小项目中,只有“图书朋克读书会”一个项目是无需注册的。成为“阅读知己志愿者”、“阅读知己”、“志愿者学院读书会”三个项目,因为涉及到志愿者人数的安排及一对一阅读伙伴的配对,需要参与的志愿者及学龄儿童提前提供相应的表格资料及参与确认,所以均需提前注册。另一方面,青少年及学龄儿童参与读书会项目的积极性比成人读者更高,如果随意参加,往往会大大超员,需要通过注册的措施避免超员现象的出现。
3.4 重视提高新移民英语阅读能力
由于阿尔伯塔省的石油经济的兴起,吸引了大量的非英语移民从世界各地移居到它的省府所在的埃德蒙顿市。EPL重视这些新移民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除了每周举办多次的“英语会话圈”(English Conversation Circle)项目为提高新移民的英语听说能力服务,还特别在读书会项目中开辟了“英语学习者读书会”项目,每月举办一次,每次持续2小时,是EPL所举办的读书会项目中持续时间最长的。参与的读者为了在项目中用英语说出自己对所讨论的图书的看法,必须在前一个月内,认真地对讨论的图书进行通篇阅读。同时还能通过在项目中倾听来自世界各地的读者以及主持馆员阅读读书的不同见解,使自身的英语表达能力、听力能力、阅读能力得到提升。
多伦多公共图书馆读书会项目对新移民的阅读推广的重视更多的是体现在对新移民本身的语言文化上的尊重,专门为他们举办了“粤语读书会”、“普通话读书会”、“西班牙语读书会”等。EPL读书会项目则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提升新移民的英语阅读能力上,以更好地融入加拿大的语言环境中。
3.5 频次高且时间安排全部常态化
相比笔者后面到访的多伦多公共图书馆进行的读书会项目,EPL的读书会项目从名称形式、内容形式来看,类型不多,但是它胜在频次高,而且时间安排全部常态化。
在所调查的34个小项目中,每周至少举办1次的共有10个,比例已达29.41%。每月至少举办1次的则共有32个,比例高达94.12%。34个小项目的时间安排全部实现常态化,读书爱好者根本不需要特别记忆,参加读书会极容易形成一种习惯。
所有调查的项目每次持续的时长都控制在2个小时以内,其中持续60分钟和90分钟的项目共有31项,比例达91.18%。既能保证每一个参与的读者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能维持这些读者参与下一次聚会的热情。
从人口规模来看,埃德蒙顿只是一个中小城市。与号称加拿大第一大公共图书馆系统的多伦多公共图书馆系统相比,EPL系统显得小了很多,但它能成为加拿大第一次获得“2014年度图书馆”的奖项,其服务是有其独到之处的,其读书会项目也是如此。EPL的中心馆和分馆共同承担相应的读书会项目,举办读书会项目的分馆基本遍布在这个城市的居民集中的每个区域,很好地实践了读书会项目“在你家附近”的理念。EPL通过“成为阅读知己志愿者”项目在13~17岁的初高中生中培养志愿者,在“阅读知己”项目中实现一个初高中生志愿者一个学龄儿童的“一对一”的阅读伙伴小组,以此形式共同提升青少年及学龄儿童的阅读兴趣、读写能力。
同时,他们和当地的读写志愿者组织“志愿者学院”合作,由该组织负责志愿者的筛选和培训,在读书会(志愿者学院)项目中实现一个志愿者一个学龄儿童的“一对一”的阅读伙伴小组帮扶形式,提升学龄儿童的阅读兴趣、读写能力。可随意参加没有注册要求的项目是多数。重视提升新移民的英语阅读能力,促进新移民更好地融入加拿大的语言环境中。EPL的读书会项目类型不多,但频次高,且时间安排全部实现常态化,读书爱好者极容易形成定期参与读书会项目的习惯。以上经验也值得我国同行学习及借鉴。
相关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公共图书馆的读者类型大致可分为研究学者型、业务课题型、应试学习型和大众休闲型。不同类型的读者具有各自独特的特征,信息需求也因此有所不同。公共图书馆应该针对不同读者群体的信息需求,采取相应的服务对策,以提升读者服务的水平。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公共图书馆读者信息服务创新对策分析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要】:以读者对信息需求的不同,对公共图书馆读者类型作了分类,并以浙江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为例,分析了各类读者群体的不同信息需求特点,提出和探索了服务对策措施。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信息咨询服务 读者类型分类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和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成熟,公共图书馆传统读者服务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挑战。如果没有读者,图书馆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础和存在的价值。因此如何建立起读者第一的服务宗旨,提供更优良的读者服务成为了时代对公共图书馆提出的要求。下面就此进行讨论分析。
(一)网络信息的挑战
随着信息传递的网络化,传统图书馆的纸质文献已不是读者的唯一选择,由于网络信息资源比传统文献资源更趋于多样化、形象化和迅捷化,而且读者所需要的一般性信息资源基本都能够在网络上检索到,所以,读者更愿意选择百度作为查找源,传统文献资源面临着挑战,图书馆传统的文献服务面临着尴尬的境地。
(二)读者服务模式面临着挑战
丰富的网络资源虽然为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提供了广泛的资源基础,但也给图书馆服务工作带来许多问题。首先图书馆引进了网络资源作为信息源,但是,就传统文献资源管理的有序化、专业化、集中化来说,网上的信息资源却存在着信息数量庞杂、内容包罗万象、管理不易等缺陷,图书馆如何从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资源中迅速准确地找到用户需要信息成为关键问题。其次,传统文献资源在检索、获取、处理和利用方面与网络信息资源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再次,服务方式和手段也有明显的不同,如原来借助于参考工具书、目录、文摘、索引就可服务于读者,现在却要借助于计算机的软件、硬件设备才可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老子所写《道德经》一书,非常适合各级管理者特别是领导者阅读和研究。“老子曾担任过国家图书馆馆长”,他的很多管理思想是他学习前人和总结自己管理经验的成果,老子管理思想揭示管理之核心因素是人,既不是物,也不是方法,这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即人本管理思想。图书馆是服务社会的文化机构,应当发扬老子的这种人本服务精神,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需。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对读者的服务不能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应在各个方面进行创新,在做好传统文献资源服务的同时,做好网络信息知识服务。
(一)读者服务理念的创新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在理念上创新,才能谈得上整个服务工作的创新。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任何人通过百度和谷歌可以查资料,用户完全可以不到图书馆或不通过图书馆而获得信息,图书馆只有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把图书馆工作的重点从重视“藏”转向重视“用”,才能吸引读者,实现服务理念的创新。
(二)读者服务范围的创新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应在读者服务范围上进行创新服务,服务对象范围应向社会服务延伸,承担更多的社会职责,发挥更大的社会功能。公共图书馆不仅要提供知识信息,也要激发读者的创意灵感,真正成为一个学习、探索以及开拓思维的场所。
(三)读者服务内容的创新
传统图书馆的馆藏以印刷文献资料为主体,其读者服务的主要内容是通过馆藏的外借、阅览等服务形式向读者揭示和提供整本书刊文献,对个别读者提供知识参考咨询和专题文献检索等信息服务,不能提供有深度、有力度的服务。当前图书馆可通过网上电子信息资源的存取和本馆印刷型出版物、数字化馆藏的综合利用,更加便捷地为读者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服务。
(四)教育形式的创新
2014年全国“公共文化空中大课堂”组织了12次讲座,大讲堂依托全国基层文化队伍远程培训网将优质培训资源直接推送至基层,提供面向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在线学习服务,鼓励基层文化工作者利用业余时间自主学习。大讲堂让全国的基层文化工作者共聚一堂,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员无需耗费车马费用和旅途奔波的时间,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也是全国文化系统利用新媒体构建一个培养提升基层文化队伍和业余文化骨干业务素质和文化素养的新渠道,开拓了一条让党和国家的公共文化政策直接与基层文化工作者面对面,让高雅文化走向社会、走进基层的新途径,是用先进文化培养基层文化队伍的新模式。
在网络环境的形成中,读者面临更多的将是电子信息资源的迅速获取和有效利用问题。读者教育的主要目标将是致力于提高读者在现代信息环境中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通过信息知识能力教育,使读者掌握馆藏电子文献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方法,熟练利用检索工具,能够利用网络信息分析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一)积极引进新理念、新技术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读者足不出户利用图书馆资源已经成为现实。图书馆自助服务模式离不开新技术的支持,图书馆应引进先进的设备为读者提供便捷的服务,如自助借还机、自助问询机、触摸读报机,方便读者借阅查询。为读者提供延伸空间与时间的服务,增加网络数字图书馆、全天候自助图书馆等服务平台。图书馆可为读者提供指导型、辅助型、导航型服务,服务方式是用户自助服务与图书馆辅助服务结合起来的开放的、互动的服务模式。某市图书馆首创了IC2创新服务模式,主张“信息共享空间”与“创新社区”两种理念的职能互补和整体优化,尤其注重图书馆场所空间的新型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图书馆要想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必须解放思想,积极引进新技术,树立新理念,努力建立现代化的服务模式。
(二)开展知识型服务,力求各种信息全面知识化
图书馆应该在信息服务功能、信息服务形式的知识化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把更多实用信息变成知识放在图书馆网站上与用户相互联动交流。
(三)发挥特色馆藏作用,建立多元化信息服务格局
利用特色馆藏资源,扩大和深化图书馆传统服务工作,建立多元服务机制,开展支持用户的知识获取和知识创新服务,从根本上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积极开展图书馆延伸服务,举办讲座、培训,拓展图书馆社会教育功能,扩大图书馆读者服务的覆盖面,为读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使图书馆的服务广度与深度都得到延伸,提高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四)利用科学技术创新图书馆服务
1.手机图书馆服务。手机图书馆服务是指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设备,以无限接入的方式接受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手机图书馆可以为用户提供书目查询、到期提醒、图书馆续借、新书通报、移动阅读、图书馆的布局、结构功能等服务,利用手机读者可以随时登录图书馆网站进行信息获取。手机图书馆可以给用户提供短信参考咨询服务。短信参考咨询是指用户以短信咨询问题,图书馆以短信回复的服务,如读者用短信咨询一些简单的问题,图书馆可以用短信简短回答。图书馆要紧跟科技的进步,不断尝试借助各种有利推动移动服务的软件和工具,提升自身服务水平和被用户的认可程度。手机图书馆服务是顺应时代的大势所趋。
2.数字电视图书馆服务。图书馆利用数字电视的交互功能,开发相应的接口,将数字图书馆与数字电视连接起来,用户只需打开电视机通过遥控器就可以享受图书馆的服务,检索资源,聆听图书馆虚拟讲座,点播经典剧目。
3.关联数据创新服务。关联数据是“互联网之父”TimBemers-leede在万维网体系架构笔记《关联数据笔记》中提出的。数据网络的核心和关键就是关联数据,关联数据是致力于建立数据之间关联的一种规范,这种关联构想给一直以来困扰人们的海量信息聚合性不足提供了解决的思路与规则,把图书馆等机构的原本没有关联的数字信息或数据连接起来,构成一个语意化的数据网络。用户可以通过关联检索远程自助服务检索图书馆信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远离图书馆的地方享受图书馆的高质量服务,如查阅、下载资料等,读者通过参与图书馆工作的一些流程,直接接触图书馆馆藏文献。
(五)嵌入式创新服务
嵌入式服务是图书馆通过与用户密切合作随时解决用户提出的问题的过程。图书馆主动嵌入用户信息环境和信息获取过程中,进入用户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空间,按照学科、专业、项目等来组织、检索、存储、传递提供信息资源,从而使提供信息服务更加科学化,服务内容更加知识化。嵌入式服务与用户建立良好的关系,向用户推荐、提供可利用的图书馆资源,及时帮用户解决问题,并在服务过程中培养用户信息检索技能和利用图书馆的习惯。
(1)远程自助服务。是指图书馆利用计网络,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供完整的信息服务;(2)电话、手机咨询服务。即时、快速、直接解决读者的一般疑难问题,读者反响好,利用率高;(3)电子邮件服务。图书馆有专门人员解答咨询,通过电子邮件传递给用户;(4)QQ在线服务。通过实时网络在线为用户提供信息检索服务;(5)通过日志、微信、博客宣传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多渠道的服务。
综上所述,新的技术为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带来了有力的支持。读者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公共图书馆要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多元化的个性化服务。图书馆提供的服务结合实际的情况,针对不同的读者提供不同的服务,服务创新要坚持以人为本,把资源利用做到最大化,全心全意为读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相关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平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图书馆资源公平利用是和谐社会公平价值在图书馆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政府对图书馆的政策取向应尊崇和实现图书馆资源共享和公平利用的最大化为最终目的,政策不当会产生制约图书馆健康发展的影响因素。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基于政策取向的图书馆资源公平利用探讨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 要】对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源进行公平利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需条件,是实现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必要保障。在经济和社会都飞速发展的今天,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国家和人民的重视。与此同时,关于文化事业的重要环节之一——图书馆的公平资源利用问题,国家的相关政策也越来越多。但我国当前实际中,图书馆资源公平利用工作仍旧存在不少问题。
1.1 课题的提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图书联合组织联合颁布的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曾明确指出,每一个公民不分任何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国籍、社会地位或是语言的差别,都有公平享受公共图书馆资源服务的权利。而中国关于图书馆资源进行公平利用的课题,早在19世纪末期就已经出现,21世纪又重新回归大众的视野。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大转型大发展时期,综合国力飞速增长、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同时,人们的思维模式、文化要求也产生了相应变化。“终身学习”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对自我文化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图书馆等提供文化资源的场所能否被全社会公平利用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人们要求图书馆知识资源共享的呼声也越来越大。
1.2 课题相关问题探究
人们常说“学无止境”,世界上的图书资源是无限的,人民对图书、信息资源的需求也是无限的。图书馆作为空间有限的存储部门,其资源有限状况客观存在,这就导致了我国图书馆的资源公平利用工作受到限制。另外,从图书馆资源载体如图书、网络、光盘等或设施装备如电脑、桌椅等现实条件出发,与图书馆资源公平利用相关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探究解决,例如以下一些方面,都从不同角度影响着我国图书馆资源公平利用实际。
1)信息资源滞后问题。
新世纪现实发展变化速度快,信息资源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加快,不少对图书馆来说较新的资源相对于社会来说有时便已相对落后,这导致我国不少图书馆出现了信息资源滞后问题,给图书馆资源的公平利用带来不利的基础。一些图书馆管理阶层对图书馆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了图书资源情报不能够及时迅速,甚至出现千金买进“废纸”的情况。从另一方面来说,图书馆信息资源滞后问题说到底是图书馆发展的资金问题,资金的投入不足导致图书馆信息资源滞后,影响图书馆资源的继续公平利用情况。
2)门禁设置问题。
另外,我国不少图书馆过分重视强调自身的档次,往往只对特定的群体开放,设置相应的“门禁”系统确定受众范围。比如我国很多图书资源丰富的大学中,图书馆往往只有持本校磁卡的学生或教师才能进入,社会人员一概禁入。这种做法损害了大众对图书馆资源的需求权利,是图书馆资源得不到公平利用的最主要表现之一。另一方面,图书馆设置门禁后,图书资源更新换代消息闭塞,图书的学术交流得不到大范围的讨论,很容易造成该机构的固步自封状况。
其次,很多图书馆忽视了社会弱势群体对信息资源的需要。老人、儿童、妇女、残障人士、边远地区群众或下岗职工等社会成分都是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图书馆资源的公平利用,首先不能忽视这些信息弱势群体对信息的需求。
3)管理制度问题。
管理制度问题也是与图书馆资源公平利用课题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不科学、不规范的管理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图书馆资源得不到公平而合理的利用。图书馆管理制度的问题中,“服务壁垒”现象最值得我们重视,“服务壁垒”即是图书馆为了便于自身管理而进行的主观资源服务措施与制度的制定,这种服务定位往往忽视读者的实际需要,造成图书馆服务与服务群体即读者之间的隔绝状态。甚至有些图书馆把自己的读者划分成不同的等级进行管理,比如很多高校中为教师和研究生设置专用的阅览室,一般学生不得进入;还有一些学校对教师的图书超期现象免罚而对学生罚款等,这些都是属于管理制度层面上的图书馆问题,需要得到我们相应的重视。
上述因素影响下,我国图书馆资源公平利用工作中,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审视。
1)公共图书馆资源分布不均。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不公平现象也随之出现,城乡、地域甚至行业与各阶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与经济实力都有着很大差距。这种经济实力的悬殊反映在文化生活上也出现文化资源和水平实力不均衡情况。在此背景下,我国不同地区或者同一地区的不同类型的公共图书馆中的资源也有分布不均情况。不少重点大学、先进科研机构的图书馆十分先进,资源丰富,而一些乡镇地区或普通高校的图书馆资源却过于贫乏与陈旧,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图书馆资源的公平利用工作出现瓶颈。
2)图书馆服务方式过于传统陈旧。
在科学技术飞速进步的今天,民众对信息资源的获得方式已不像传统的那样单一,民众资源获取的渠道变宽,对信息资源的要求也更加多样化、复杂化。公共图书馆作为向全社会传播知识与信息的文化基地,对国家网络化、信息化发展趋向应当更为敏感,但我国不少图书馆服务方式仍然十分传统陈旧,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
在传统服务的指导下,我国公共图书馆仍然以等读者主动上门为传播方式,服务定位往往以图书馆自身为中心而做不到根据读者需求的改变进行探索创新。图书馆服务方式落后,影响了读者对图书资源利用的实际情况,便间接地影响了我国图书馆资源公平利用的实际效果。
十六大以来,关于全国文化与公共信息资源问题的国家新政策不断颁布,显示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我国文化的高度重视,文化共享工作早已被列入了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文件也明确提出,应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作为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在我国政策指导下进行图书馆资源公平利用的探索,提高图书馆资源公平利用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1)推进图书馆之间信息共建共享工作。
从图书馆自身资源的角度看,要想提高图书馆资源公平利用的能力。就必须丰富图书馆实际资源本身,扩大信息资源离不开各大图书馆之间的额信息共建共享工作。图书馆馆际之间进行图书资源的共享,才能真正扩大图书馆资源范围,建设全面的信息资源库,为读者公平利用图书馆资源提供坚实的基础。
2)创新图书馆服务方式,拓展服务范围。
另外,提高图书馆资源公平利用的能力还离不开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创新与服务范围的扩大。创新服务方式要求图书馆摒弃传统管理制度,努力改变“门禁”模式,为图书馆资源公平利用创造条件。扩大服务范围要求图书馆坚持平等服务,无偿并且公平地对全社会开放,尤其是为那些经济实力低或无劳动力和经济来源的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平等的优质服务。
3)推进数字化图书馆建设。
最后,在科学技术大发展的背景下,图书馆资源公平利用离不开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这个层面要求图书馆对自身的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并结合现代新媒体进行图书馆资源新媒体形式的开发如建设手机掌上图书馆等。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不仅能为读者公平利用图书馆资源提供便利,还能够提高现代图书馆的资源整合能力。
相关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是信息时代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基础 ,如何开展基于网络信息资源的深层次用户服务 ,是今后图书馆重点研究的问题。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变革与创新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要】: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既是对现有图书馆发展模式的再加工,同时也关乎着图书馆服务管理能否取得公众认可度最佳的评价标准。本文从针对国内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现状存在的缺陷,特别以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适应时代发展的症状,提出中肯的建设性变革意见。在科学的建设原则指导下优化创新型建设方式和工作内容,注重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努力将建设工作与社会发展潮流、公众认知需求、馆体自身特色建设相融合,构建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可持续建设的宏伟蓝图。
【关键词】: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现状 变革
图书馆以山藏海涵菁华萃出的信息资源支撑着各种各样的科研教学项目和求知学习活动,传递历史悠久的文化精髓,以面向公众开放的服务理念赢得了众人的认可。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传播途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和特别要求。如何吸收其他的优秀经典物质精神文化信息,积极地引导自身从单一的文献资源建设向多元化、数字化、开放化、的方向不断努力进步,成为当前图书馆建设研究的重点。目前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存在明显的不足如:1落后的信息整合手段与数字化网络化传播方式之间的矛盾;2相关法律法规的缺陷漏洞与知识产权利益之间的争端;3激烈的行业竞争与机构服务机制之间的失衡。
综上所述,图书馆各个部门应当根据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文献资源和数字化资源的双重建设工作。
第一,优化配置实体馆藏资源和数字化信息资源。
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发展需求,在充分挖掘实体馆藏资源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引进电子资源和数字化信息资源。图书馆信息建设工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分特色、分专业、分学科的规划方向,重点收集相关信息资源,系统地建立层次分明的资源体系。而数字化图书馆作为网络信息资源衍生的附属品,应当予以相应的重视。在实现图书馆实体馆藏共享的基础上,加快“虚拟”图书馆建设的进程。图书馆可以根据自身服务设施配置、实体馆藏资源、保障经费额度等情况选择最佳建设方式。
第二,深化图书馆服务机构体制,完善图书馆管理制度。
图书馆管理服务水平是展现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是否取得运行成效的最佳标准,也是及时有效获得读者读者根本需求的承载体。当前某些图书馆的管理服务制度形同虚设,馆员缺乏专业的认知学习能力,职业素养层次低,知识文化水平落后,特别是对于计算机网络应用的能力低下,直接降低服务质量。加上馆内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专业的管理队伍,无法深入开展信息资源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影响到建设工程的整体进度。因而图书馆应当全面改革自身的管理服务制度,创建合理有效的服务机制,自觉地淘汰落后的服务形式。通过对馆员专业认知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对读者借阅方式和需求的改变,对图书馆整体咨询服务环境和信息资源的完善,建立公共信息服务机构与社会群体之间相互和谐融洽的关系。
第三,规范操作数字化信息资源,合理规划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进程。
为了合理配置利用相关的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资源共知共建共享的最大化效益,在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应当有效地实行规划进程,对于数字化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传播应当在切实规范的环境下进行。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应当遵循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在标准规范的约束下进行合理的建设工作,形成以读者需求为导向,互联网服务为技术支撑,数字化信息资源为补充的规范化信息资源建设方向,有计划有步骤地跟进建设的速度。
第四,平衡信息资源供应、采购、应用关系,完善统一优质的建设队伍。
从图书馆引进信息资源,到落实完善应用的阶段过程,图书馆必须对资源供应商进行有效合理的科学评价,努力寻找诸如万方、超星、清华同方等知名度较高的企业,积累丰富的信息资源。从事这一系列过程的建设队伍人员应当具备专业探究的素质、实践执行能力、创新变革意识,与建设工作所涉及领域的对象建立起实效优质的平衡关系。
结合图书馆自身机构服务性质和发展目的,从静态馆内服务走向动态馆外服务,从单一读者群体面向各行各类公众读者,让图书馆服务模式摆脱传统落后的服务意识,向深层次创新服务模式行进。主要可做以下改变:
1、以人为本、全方位服务理念的确立。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应当注意到人性化服务措施的施行,建立读者借阅的个人成长记录袋,收集其反馈的各种信息,作为改善自身免费、竞合、创新服务的依据。
2、以实体馆藏为基础,通过网络改变图书馆服务的时空局限。建设工作中不仅要注意实体服务的整体效益,形成服务区域覆盖,而且应当延伸服务的范围,通过网络平台建立校内、校际服务点,连通各个信息资源库,充分地突破传统服务机制在时空上的不便,方便广大读者的认知、阅读、学习的服务需求,及时地提供效用高的深层次服务质量水平。
3、建立服务咨询中心,以专业沟通模式开创服务方式的新起点。建设工作应当在综合分析自身服务缺陷的基础上,对其他行业的服务模式进行借鉴,从而建立特色的服务机制。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应当对咨询、检索、导航、信息获取等流程中所涉及的服务内容进行深度加工,依靠自身服务团队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创建协同学习、研究的专业服务平台,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基础性和专业性服务需求。
4、创新品牌个性服务特色,增强自身的竞争意识。图书馆应当在努力提升综合服务质量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开创具有个性特色的品牌服务道路,扩大服务规模,重视服务信誉,营造和谐浓厚的学习氛围,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变革与创新相关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完善地方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是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必然。在网络环境下,地方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要加强区域性资源合作,形成共建共享联盟,共建虚拟馆藏,实现图书馆实体资源和虚拟资源的平衡、融合,构建科学合理的数字资源保障。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地方高校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要】:文章阐述了地方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意义,针对丽江师专图书馆在建设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地方文献资源建设 地方高校图书馆 丽江地区
地方文献是记述地方情况或具有地方特点的文献。它包括方志、地方史料、地方人士著作与地方出版物。[1]地方文献作为祖国灿烂的文化瑰宝,植根于一个地域特定的自然、社会环境,是一个地域长期的文化积淀和历史产物。地方文献被誉为“一地之百科”,是各地独一无二的宝贵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同时也是各地图书馆特色馆藏文献资源建设时应该着重需要收藏的文献。
丽江地区位于滇西北中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除汉族外,还有纳西、彝、傈僳、白、普米等22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半数以上。丽江美丽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都独具特色。如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已有近千年历史,古城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多元融合的文化为特点;还有被称为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还活着的象形文字,东巴舞谱,长达几十米的神路图也是罕见的艺术珍品;“音乐活化石”纳西古乐;还有白沙壁画、玉龙雪山、神奇的东方女儿国――泸沽湖等等。从古至今,丽江地方文献所记载的内容对丽江的这些天下奇观都进行了描述和阐释,并为其提供史料支持。因此,我校作为丽江地区唯一的一所公办高等学校图书馆,研究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一方面通过收集地方文献,形成特色馆藏;同时也促进学校学术研究,为丽江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发展提供原始资料;另一方面也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提供依据和参考。
1.地方文献的范围如何界定
根据地方文献的定义,可以得出地方文献的内涵,它包括方志、地方史料、地方人士著作和地方出版物。[2]一直以来,我馆在收集地方文献的时候,主要是从内容和作者籍贯上来界定文献。凡是作者籍贯是丽江地区,或者文献内容上涉及到有关丽江地区方面的,我们都视为地方文献收藏。但是在地方文献的定义中我们发现,地方出版物也属于地方文献,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地方出版物中很多文献在内容上都与地方无关,这给我们采集地方文献的工作人员带来困惑。因此,收集地方文献的范围如何来界定,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认识,让我们工作人员的工作具有可操作性。
2.收集地方文献的渠道单一
地方文献对图书馆的馆藏建设意义重大,但收集起来却十分困难。因为地方文献种类繁多,发行机构多,发行渠道也很多,有些还是内部资料,图书馆很难在一定的时间内全面地收集地方文献。由于人员和资金的限制,我馆每年主要是从购书经费中拨出一部分到本地书店现采地方文献,还有一些主要靠捐赠来收集。仅仅通过这两种渠道,我馆收集到的地方文献非常有限。尤其是那些与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紧密相关的非公开出版的文献很难收集到。
3.地方文献工作收藏缺乏合作
根据目前实际情况,我馆地方文献收藏工作都是单身作战,并没有与市、区、县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机构合作。由于这些机构与我校图书馆并无隶属关系,平时也无交流,缺乏统一的组织和合作。因此,这些部门所包含的许多珍贵的地方资料我们都无法收集到,比如城市建设资料、本地相关的政策法规、专业学术专利资料等等。
4.地方文献收藏工作缺少专业人员和相关制度的保障
地方文献的收藏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连续性强的专业工作,图书馆应该制定相关的制度和配备专业人员来实施这项工作。但是,目前由于我馆工作人员数量不多,购书经费也很有限,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主要由采编人员兼任,无法保证专人专职。这给我馆地方文献的收藏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制约性和不确定性。
1.确定地方文献的界定原则
经查阅资料发现,界定地方文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一是区域性原则,地方文献收藏首先要遵循地理区域原则;二是内容原则,当地域范围确定以后,凡在内容上涉及这一地域的文献都可以纳入这一地域的地方文献;三是出生地原则和籍贯原则,根据这一原则,无论作者是因出生地还是籍贯,如果内容上不涉及这一地域,但由于作者本身就带有地域属性,因此都应作为地方文献收藏;四是出版社原则,就出版物来说,内容涉及本地的和本地作者著述的按内容原则、出生地和籍贯原则收入地方文献外,其余各出版物可考虑以下几点选录入藏:(1)被列入全国和地方出版工程规划的出版物;(2)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著作和名人著述;(3)获得省(市)以上各种奖励的出版物;(4)装帧涉及和印刷具有地方特色的出版物等。[3]
2.加强各机构沟通合作,多渠道收集地方文献
做好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是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最重要的基础工作。首先,应积极争取本地区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包括地方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作协、文联、出版社、地方志办、党史办、资料室等部门,可以指定专人与他们保持长期的联系和合作,这样便于我们获取地方文献的最新信息,增强地方文献收集工作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其次,我们也要拓宽获得地方文献的途径。一是每年要确保一定的经费来专门购买地方文献;二是加大宣传,鼓励师生、专家学者、民间人士来积极捐赠有价值的地方文献;三是针对一些特别珍贵现在已无法买到的地方文献,在征得收藏者同意的前提下,通过复印、影印、扫描或缩微等方式复制;四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地方文献信息散落与网络,图书馆可以派专人经常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料并下载;五是做地方文献剪报。由于一些学者的相关论文收藏在期刊或者论文集中,还有报纸中也刊登有地方文献资料,我们也要指定专人把这些地方资料做成剪报收集起来。
3.确保相关制度和专业人员的保障
确保地方文献的收藏工作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制定相关的制度,并有专人专职来实施这项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一是确定地方文献的收录原则,这在前面已提到;二是配备专人专职人员。选择懂地方方言、责任心强、精通图书馆知识、社交能力强的人来负责与各部门的联络与沟通工作;三是落实购买地方文献的专项经费。每年购买地方文献是充实地方文献馆藏资源的最主要途径,像捐赠、复制等只是辅助途径。 4.将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
地方文献尤其是比较珍贵的文献,由于年代久远,在长期保存过程中,极易老化,出现变形、发黄、发脆等现象,有些文献损毁程度越来越严重,无法翻阅。通过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手段,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一方面图书馆收藏的地方文献将以数据库形式保存下来,可以改变对地方文献保存效果不理想的现状;另一方面通过全面系统地揭示馆藏文献信息,为广大群众和专家学者搭建一个检索和研究地方文化的平台,达到更好地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强化文化交流的目的。
丽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纳西族人口不多,然而却以古老而丰富的民族文化著称,有人说它是小民族创造了大文化。目前,丽江尚无一家对地方文献进行完整收集并建立数据库的组织机构。我馆作为丽江唯一的一所公办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立丽江地方文献数据库是我馆的历史责任,也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可为丽江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可以为地方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在制定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规划和措施时提供地方史料和历史借鉴,避免决策的主观性和盲目性。
二有利于促进学术研究,为丽江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发展提供原始资料。丽江独特的民族文化就蕴涵在地方民族文献中,采用现代数字技术,打造出一个别具特色的丽江师专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可以使原本局限于少数地方的精美文献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和利用。
三有利于提升我校图书馆的文化影响。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献资源数据库,能体现自身价值和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四有利于缓解利用文献与保存珍贵文献之间的矛盾,从而实现我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的跳跃式发展。将地方文献数字化,一方面可以将它们保存在现代化载体中;另一方面,由于数字化文献具有快速检索、查找便捷、易组织的特性,能很好地缓解利用文献与保存文献之间的矛盾。
5.培养地方文献专业人才,提高地方文献的开发和利用
图书馆“藏”书的最终目的是“用”,要成功实现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关键在与有一批善于开发利用地方文献的人才。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开发利用地方文献只是一句空话。随着现代化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和图书馆工作重点向信息开发和信息服务的转移,对图书馆馆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日益提高。要求图书馆员既要懂图书馆业务知识,还要懂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具有信息鉴别力和信息处理能力。[4]
由于丽江地区的特殊性,少数民族人口占大多数,我们图书馆员除要具备上述能力外,还要掌握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古籍、民族风情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图书馆的管理者要有前瞻性思维,根据图书馆实际业务和馆员个人能力,制定长远的人才培养计划,并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系统培训与教育,逐步提高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做好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
地方高校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相关文章: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功与否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多层次、多方面地提高他们的信息需求满意度,培育造就出社会主义新型农民。而公共图书馆旨在通过向全体公民提供各种表现形式的文化知识信息服务,以此来满足公民获取学习资源、享受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需求。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论公共图书馆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国越来越重视农村的发展。在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只有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素质,保证农民的合法权益才能在总体上提高新时期农村的建设。在现如今的社会发展中,城乡的经济差距较为严重,这种现象的出现和农民的素质以及文化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如果在农村建设公共图书馆,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这种现象进行改进。本文主要对公共图书馆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系进行论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新农村 文化建设
文明社会的标志就是公民享有一定的文化权利。但是在我国的农村,一些农民的思想意识还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对于基本的现代文化生活没有充分享有,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建立公共图书馆可以对新农村的文化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只有努力提高农民的素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农村文化建设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才能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水平。
上,积极地引入一些经济项目,而忽视了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对于地方进行规划没有充分考虑到文化设施的设置。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重大,不仅可以对农民的身心健康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沟通人际关系,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可见这些方面的意义是经济类的活动无法实现的。农民的意识要超前,接受社会发展的最前沿信息,跟上时代的步伐。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对于乡风的建设已经被提上了日程。另外,现在农村所具有的文化资源和新农村的目标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尤其是在公共的文字图书馆或者在音像图书馆的建设方面还不是非常完善,有些农民对于知识的渴望较为强烈,但是书籍的市场价较贵,出现了农民看书难的问题。因此,这种问题亟待解决。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建设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新农村建设中的诸多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的小康社会的建立。因此进行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能够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整个农村的全面进步。同时,由于农村的人口众多,加强图书馆的建设,可以增强农民的整体素质,对社会秩序的完善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要将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工作转向农村。
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努力处理好农业、农民和农村三者的关系,同时新农村建设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文化是民族之魂,特别是农村文化的建设,可以起到固化、整合作用。所以,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另外,农村文化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环境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关系。进行农村的文化建设可以对农民的思维和习惯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目前,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该如何开展?公共图书馆在新农村建设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怎样为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新农村又需要什么样的新文化呢?笔者认为,应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图书室、文化站等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加强对基层文化工作者开展相关的业务知识培训,可采取指派图书馆主要业务部门直接挂钩乡镇图书室负责业务指导或跟班学习等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培训和指导方式,培养一批熟悉农村文化现状,热爱农村文化工作,关心农民文化生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基层文化工作者;激发农民进行文化建设的热情,广泛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
(二)普及网络知识,建设共享工程的网络平台。当前,应大力普及网络知识,让农村少年儿童了解网络,学习网络技术;应设立新农村建设网站平台,建设万村书库工程,加快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引导农民及子女掌握现代科学信息技术,服务农村、建设农村。
(三)构建田间文化乡镇图书室,让农民成为农村文化的主人。一方面,开展图书室、阅览室、文演室、健身室等不同档次的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创建各种民间文娱团队,开办田园学校,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地方文化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另一方面,进行全面的业务指导,采取“托管式”的方法,派专业人员分片管理,以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让农民成为农村文化的主人。其中,可按照“政府推进、社会主办、多方参与、群众自助”的基本方略,从实际出发,坚持国办、民办、多元筹资办馆的原则,依靠社会力量,采用引导鼓励、资助、扶持等多种办法,兴办形式多样、方便群众的基层图书馆(室),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教育的需求。
(一)加强农村图书馆建设,逐步形成网络
整个区域图书馆之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封闭、各自为政、协调困难的局面。如农村图书馆隶属于乡镇文化站,因文化站工作范围宽泛,加之不少地方经费不足,政策不到位,农村文化队伍待遇低且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图书馆难免沦为其附带的职责,导致了一些农村图书馆难以为继。由于没有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县级公共图书馆对农村图书馆的扶持与帮助显得非常有限,可以说是有力使不上。因此,体制不顺和合作机制创新的缺乏己影响了图书馆整体功能的发挥和农村图书馆的发展。 1.加强村图书馆(室)的建设
村图书馆(室)是农村图书馆的基础。它是直接向农民提供信息服务的前沿阵地,是公共图书馆在农村的延伸。对于它的建设要从本村实际出发,结合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特点,有的放矢,创办具有地域特色、行业特色的图书室。本乡镇、村工农业生产专业户中具有代表性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的用书应当成为当地图书室重点收藏用书,要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藏书体系,真正满足本地区农民的需求。
2.逐步实施图书馆(室)网络建设
农村图书馆(室)网络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首先要制定具体的规范,要完善基本设施,规范基本制度;其次,县、乡、村三级都要重视农村图书馆(室)的经费投入,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添置设施、设备、购入图书。
(二)建立实施“图书交换流通工程”
目前,在不少地方,图书馆把藏书视为各自私有财产,只藏不用,不注重发挥其效益,不仅不利于公共图书馆建设,而且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公共图书馆要积极转变观念,要在定位服务农村上下一番工夫。应建立以县级公共图书馆为中心,乡镇图书馆为分中心,村图书馆(室)(文化站)为基层服务点的三级图书信息服务网络。走下去,了解农民朋友想看什么书,并根据其需求,把书送到各乡镇甚至各个村,让村级图书室与全县各级图书馆进行图书流通,让各级图书馆馆藏图书与农民朋友实现“零距离”,把闲置的资源利用起来,这样既节省了资金,也拓宽了服务面。
(三)普及网络知识,缩小数字鸿沟
目前,在互联网的普及和利用方面,我国农村和城市的差距非常大。农民由于所受教育程度有限,利用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技能较低,难以在网络环境下获取信息,这会造成新的贫穷。农民作为最需要得到信息保障的信息弱者,缺少利用网络信息服务的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这一社会群体的信息保障仍然必须由公共图书馆这一机构来实现。
公共图书馆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具体的建设中,要根据农村的具体情况来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由于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重大,所以必须要在农村实现文化信息的共享。这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关键,这有这样才能提高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水平。
论公共图书馆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相关文章:
3.关于构建新农村社区图书信息服务中心的设想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图书馆的数据来源及信息服务模式都发生了变化。图书馆应探索利用大量半结构、非结构化数据对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进行深度挖掘,以寻求新的发展模式。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大数据对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影响探讨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大数据时代正在悄然来临,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大数据的存储和运算能力对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应对这一新的信息技术的冲击关系着公共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走向。公共图书馆要大力提高对数字图书资源的分析、储存和处理能力,确立较高的管理和监督标准,重视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的信息安全建设,才能更充分安全地发挥公共图书馆的应有职能。
1.1 大数据的基本内涵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信息经济时代信息总量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快速增长,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归类,提取出有益于企业以及个人有用的信息,就必须借助于强大的信息管理技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开启了人们对信息重新管理的新时代。维基百科将大数据称为海量资料,其所涉及的资料数据规模巨大、总量甚多,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可以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1]。大数据最初是由世界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于2011年首先提出,其后,包括美国军方、国防部在内的诸多政府机构、企业事业组织都宣布投入大量资金推动大数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2012年3月,奥巴马政府宣布投资2亿美元拉动大数据相关产业发展,将“大数据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奥巴马政府甚至将大数据定义为“未来的新石油”。美国政府曾表示将通过提高美国从大型复杂的数据集中提取知识和管理的能力,来加强整个国家的竞争力。显然,大数据不止是一个词汇,更是一门技术,是一个产业时代[2]。公共图书馆作为知识的粮仓、精神的智库,其对信息的储备必然会由传统的纸质书籍收藏走向电子数据存储的新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读者借阅信息及电子书会越来越多,因此,公共图书馆要大力提升使用大数据提供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1.2 大数据的特征
大数据是信息化社会对信息进行管理和分析的新技术手段,随着对大数据研究的深入,大数据的一些基本特征也逐渐显现出来。
1.2.1 数据存储量更大。巨大的存储功能是大数据最显著的特征,从以往的MB、TB跃升为PB、ZB,已经显示了这一数据存储新时代的到来。
1.2.2 信息种类更多。大数据对信息的存储不再仅仅满足于文字、音视频资料的存储和整理,已扩展到网络日志、图片、地理信息以及XML、HTML等多种类、多格式的信息,既满足了信息经济时代人们的需求,也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对信息的处理能力[3]。
1.2.3 信息处理速度更快。信息处理的速度决定了大数据无与伦比的优势,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处理速度基本遵循1秒定律,只有迅速地搜集到有价值的信息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迅速占得先机,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也能极大地促进企业综合效益的提高。
大数据的这些特征若能应用到公共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对分析读者的阅读行为和提高读者服务的质量、吸引更多的读者通过图书馆查询有价值的信息将大有裨益。
2.1 大数据推动了读者对个性化服务的新需求
大数据不仅提高了图书馆系统管理的效率,更提高了读者对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的要求。许多读者碍于时间或空间的限制不能常去公共图书馆,而计算机和互联网阅读则为读者异地、即时利用图书馆带来了诸多的便利,也极大地丰富了读者可以获得的信息总量。因此,公共图书馆可以根据读者的爱好和特点推送个性化的服务,即通过对读者的历史借阅信息进行分析(在征得读者同意且不侵犯读者隐私权的前提下),主动为读者推荐相关的书刊或以知识为单元的数字信息,这样既缩短了读者查询书刊或信息的时间,也提高了公共图书馆管理的效率。
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文华集群数字图书馆平台Dlibs”子系统的“DLibs统计分析与决策系统”里的“读者分析”模块,就是对读者以往的借阅历史、个人背景信息(包括借书证状态、证类型、读者性别、读者年龄段、读者文化程度、读者专业、读者职称)、浏览信息、借阅信息等通过大数据进行分析,可按日、周、月、年等的时间统计,结果之一是可大致知晓读者的阅读倾向或研究方向,一方面图书馆以此通过网络定期向读者推送相关信息,另一方面也成为图书馆新书采购的重要依据。能否以大数据的技术和资源优势为读者提供丰富多彩的个性化服务和为自身发展获得决策依据,考验着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能否及时应对新技术的挑战。
2.2 巨量、复杂的数据对图书馆的存储和处理能力提出新的挑战
大数据时代对公共图书馆存储、处理、分析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流行,人们越来越喜欢通过电子设备进行阅读。公共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储存基地和传播基地,必然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推出更多的电子资源满足读者的需求。将纸质资源转换为电子资源是一项繁重的工作,但如何快速、准确地对信息进行处理考验着公共图书馆的信息管理水平。近几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等数字资源建设共享项目,及各公共图书馆自建的特色数据库和购买的数据库等都丰富了公共图书馆的馆藏数字资源,这为公共图书馆拓展服务提供了资源基础与机制保障。一方面,数据数量和质量是一所公共图书馆发挥自身价值的基础。
当前,许多公共图书馆自身海量数据的存储及运算能力尚不足,又面临大数据对存储能力的高要求,二者之间的矛盾如何化解,关系着公共图书馆在大数据时代能为读者提供哪些阅读服务,以及能否满足不同读者的个性化需求。资源存储能力不足、存储质量不高是大数据时期公共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问题[4]。另一方面,数据即业务的基础,对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的处理能力,包括分析、整合、推送能力的强弱决定着公共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服务质量的高低。公共图书馆要提供存储信息服务、搜索服务、咨询服务等,这一切都建立在对信息处理能力高低的基础之上。现行的大多数公共图书馆服务仍以纸质书籍的借阅为主,或辅有一些音像光盘借阅,及只提供在馆内自行下载图书馆自建和购买的数据库相关内容,其服务形式单一,服务效果一般,特别是针对个人读者在主动推送服务上根本没有系统地展开。
3.1 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和管理制度
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改进,离不开优秀的人才和完善的图书馆管理制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要主动招揽具有扎实计算机和互联网专业知识的人才,为大数据服务的提供奠定人才基础。定期对馆内员工进行培训,邀请专家、学者为馆员授课,提高所有馆员利用大数据的巨大优势提供服务的意识和水平,丰富大数据的管理和使用经验,提高为读者提供服务的水平。此外,还要提高管理层和馆员的人文情怀,图书馆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优质的阅读服务,要警惕公共权力和商业资本对公共图书馆数据资源的渗透和控制,发挥好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服务功能。
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首先,要认识到公共图书馆是公共资源,是国家提供的公益服务,服务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公共图书馆自身的建设水平以及馆员服务意识的高低。要通过不断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馆员的服务意识和水平,发挥好公共图书馆的应有职能。其次,公共图书馆要努力提高馆员的素质,对于工作中表现不积极、服务不热情、失误不断的馆员,要及时进行教育、辅导,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等,才能更好地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3.2 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数据整合能力
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需要建设更好的特色数据库、数字资源服务系统及富有个性的门户网站等,不断加强对数据信息的整合和处理能力。一方面,公共图书馆要在现有资源的范围内,购买性价比高的计算机设备和配置较高速的宽带网络,为大数据的建立奠定技术基础。省市级的公共图书馆可以集中各自的优势,协力建设云存储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既扩大了本馆资源的储备量,又节省了必要的资金,减轻了应对大数据的压力[5]。
另一方面,图书馆要以现有的设备为基础,大力提升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完善公共图书馆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以数据为中心的知识创新型服务中心,深入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挖掘,通过对读者服务数据和社会网络数据对用户的借阅记录、信息行为、微博日志等各类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挖掘有价值的信息,以此为依据,使图书馆不断优化服务方式及提高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此外,公共图书馆要定期对馆藏的数据信息进行维护,防止网络和系统受到恶意攻击或病毒的侵扰,保障馆藏资源和读者信息的安全,防止读者隐私泄露。
大数据是集成人工智能、商业智能、数学算法、自然语言理解和信息技术等多个跨学科领域的技术成果,是信息科技领域的一次革命性的进步。大数据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数据的认识,也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大数据对各行各业的影响正在持续不断的发生。公共图书馆作为信息的集散中心,在大数据的冲击下,要以现有的资源为基础,大力提升对信息的处理和整合能力,提高信息的安全性和便捷性,不断利用大数据丰富为读者提供服务的形式,通过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社会公益的职能。
总之,大数据意味着大机遇,拥有巨大的应用价值,但同时也在工程技术、管理政策、人才培养、资金投入等诸多领域遭遇大挑战。公共图书馆只有不断完善自身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图书馆之间形成协调、稳定、有序网络体系,才能充分利用这个大机遇,建立起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新的服务模式,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丰富公共图书馆对外服务的多样性,使公共图书馆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大数据对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影响探讨相关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21世纪我国国公共管理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了。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内容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世界范围内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兴起,我国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接着采用SWOT法对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化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提出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化的建议。
关键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化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世界范围内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兴起,我国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企业人力管理理念被引入公共人事管理领域,相应地,公共人事管理也进入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时代。因此,分析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依此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十分重要。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公共人力资源是指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相对)工作人员,尤其是指在国家、政府部门从事公共事务管理的人员,特别是国家公务员。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人才结构不合理。传统专业人才多,高新技术人才少;熟悉计划经济人才多,熟悉市场经济人才少;继承性人才多,创新性人才少;中初级人才多,高层级人才少;机关人才多,基层人才少。
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对人才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入,责任感和紧迫感不强,既怕内部辛苦培养的人才流失,前功尽弃;又怕外部引进人才能否真正发挥应有作用。
用人机制上缺乏活力。人才队伍管理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束缚。在思维方式、工作方法等方面还缺乏与新形势、新任务的有机衔接。用人机制不完善,缺乏活力。由此在人才问题上出现重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同时,引进人才的经过与现有人才的挑选和现有人才待遇差距过大,造成一部分人才心理失衡,流失人才,监督机制组织文化不完善。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化的SWTO分析
英国学者盖斯特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化并不适用所有类型的组织,它最适合那些具备系统性结构并具有人本主义文化氛围的组织。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化究竟符不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发展,可以用SWOT分析法就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解析(详见表1)。
综上可知:公共部门不能照搬企业化模式,但企业尤其是一些跨国企业化人力资源管理对公共部门也有它的可取之处。首先,企业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其产品和服务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产生的,是一种以需定产而非以供寻求,处于主动地位,能有效利用资源。而公共部门之所以臃肿不堪,很大原因是公共部门的成立是为摆设而立而非按需而设。因此公共部门人力引进企业以市场为导向、按需设置人事局,更能使资源合理优化配置。其次,由于公共部门和企业的环境、结构、任务和宗旨不同,公共部门要运用情境权变管理,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择其善而从之。对于公共部门人员工作不积极,效率不高,则可采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化模式进行管理。
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化的建议
(一)宏观分析与建议
重新定位政府职能。我国政府的职能定位应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因此,政府不应该是高高在上、“自我服务”的官僚机构,政府公务员应该是负责任的“企业经理和管理人员”,社会公众则是提供政府税收的“纳税人”和享受政府服务作为回报的“顾客”或“客户”。
以顾客为导向更新政府管理理念。在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中,要引入企业经营中“顾客至上”的理念,以顾客(公众)的满意度作为价值取向,一切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增强对社会公众需要的响应力,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二)微观分析与建议
1.采用各种措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更新观念,营造良好氛围。重视人才资源的重要性,强调科教兴国,使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和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努力营造重知识和人才的氛围,使管理者充分认识人才开发对发展的作用。
突出重点,培养优秀人才。人才培养是人才队伍的重要任务,坚持优秀人才优秀培养、重要对象重点培养原则,特别要加大对优秀年轻人才培养力度。
优化环境,合理开发现有人才资源。人才价值充分体现要组织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最大限度为现有人才解决后顾之忧,确实保障合法权益,使人潜能,智力能真正发挥出来。
加大投入,积极引进欠缺人才。为组织生存发展,要采用调、借、聘、请等多种形式,吸引各类欠缺专业技术人才投身建设,通过制度优惠政策,改善人才环境,创造有利条件,增强人才吸纳能力。
工作丰富化。为了增加工作的激励效率,有必要实行工作轮换制,在原有专业分工框架维持不变情况下,按照事先确定的周期使员工在不同或相近的工作岗位变换,以缓解操作单调的厌烦感,使员工“一专多能”且具有较强工作适应性。同时,建立自我激励的薪酬分配制度。以岗定薪,同工同酬,岗变薪变。
2.借鉴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运行机制。一方面,在决策体制上授权基层机构及行政主管,并鼓励公务员参与决策,按照职、责、权统一的原则,授予基层机构及行政主管一定的决定权,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通过集体参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组织的生产力和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行政方式上简化履行公务的规章制度及行政程序,充分发挥政府机构及公务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他们办事时更注重实际效果,而不是拘泥于规章及程序,从而能为公众提供快捷的优质服务。再者,在行政方式上改进服务机制,可以在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适当引入竞争等市场机制。
3.强化公共人员行政伦理道德建设。政治与经济、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对国家腐败指数和解释关系的分析可得出结论:随经济自由度的增长,腐败水平下降;随政治民主自由度的提高,腐败水平下降。由此可知,首先,公共部门应加大人力投入,使公共人员从国家得到的利益足以抵消其寻租的机会成本,高薪养廉。其次,完善法制和组织内部规章程序,提高办公透明度、加强人大、公众和媒体的监督,提倡民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严惩不待。
4.加强公务员人事制度改革。与传统政府管理下僵硬刻板的人事管理体制不同,新公共管理更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提高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人事管理环节上的合理性和灵活性。比如,打破文官常任制度,采用合同雇佣和临时雇佣,增强政府官员的危机意识;在工资制度方面,破除等级工资和年功序列制,代之以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改变以往对投入和过程的控制,关注产出和结果,根据科学设计的绩效指标对组织和个人的工作进行考评,并将之与个人晋升、工资和福利待遇联系起来;以人为本,注重通过学习小组的建立和就业培训来加强人才的开发培养。
参考文献:
1.聂晴.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998
2.唐晶晶.公共部门与企业化管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3.刘陆克,王红艳.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重庆大学学报,2005
摘要:目前对企业等营利性组织中的激励问题己有许多探索和成就,而对于公共部门等非营利性组织中的激励问题并未得到同样程度的重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决定我们有必要对其激励问题进行专门的探讨。
关键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
一、中国公共部门激励机制中激励功能障碍。
公务员晋升制度、薪酬制度和考核制度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主要制度,它们的健康运行可以调动国家公务员心理中的积极因素,从而保证行政工作效率的提高,增强人事行政体系的生机和活力。
然而,中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在运行过程中在晋升制度、薪酬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中还存在一定的障碍,其激励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1.晋升制度:选人用人机制中竞争激励缺失。
竞争激励,在行政人事管理学中,它是指管人与管事的主体,对相关人员通过多种途径与策略,在良好的竞争环境下,激发、鼓励人们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驱动力。目前公共部门的干部职务晋升制度尚不稳定、不健全、不科学。干部的晋升没有明确严格的条件、方法和程序,不利于人才的成长和合理使用;干部的晋升中竞争激励缺失,还缺乏统一、明确、具体的衡量标准;“长官意志”在晋升中起决定作用,易于导致用人上的腐败;在晋升工作中,资历主义泛滥,论资排辈之风盛行,浪费人才,降低效率;而职务晋升又缺乏公开的民主监督和法律保障,给拉帮结派、“任人唯亲”等不正之风开了方便之门。这些都不利于选人用人机制改革的健康进行。
以江苏省“公推公选”干部存在的问题为例。
竞选过程中的公平公正问题。“公开、公正、平等、择优”的原则是中国公务员选拔任用的基本原则,然而县区机构范围小,人员关系较为复杂,在这种情况下认真贯彻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尤其重要。
在本次“公推公选”中,其程序基本做到了公开化,但(以淮安市清河区为例),省略了较为客观的笔试过程,增加了投票选举的程序,从而增加了竞选的主观性。考官是影响公平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考官的组成及其评分难以保证其公平公正。本次“公推公选”的考官多选自本部门之外的各方面的领导和专家,这些考官虽然比较超脱,对事不对人,完全凭竞聘者的应试答辩评分,然而容易被表面现象蒙蔽。
对一把手当选后任期满后的去留问题,没有明确的规定。干部能上能下的问题,是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难点和重点。“公推公选”在选举过程及程序上做了探讨,但当选的一把手们在任期满后的去留问题却无提及,应该建立机制,形成“优者上,庸者下”。如果在任期内不能完成目标任务或工作长期打不开局面,就应该下,若圆满完成任务,是否应该继续以竞选的方式选拔还是应让其继任,这些尚没有形成制度,还是一个需要探索和研究才能解决的问题,对“下”来的干部又应怎样处理解决也是一个需多方探索、多方努力的问题。
当选后干部为谁负责的问题。以往干部多为上级选任,这种干部选拔出来的干部多为上级负责,以争取升迁,容易导致干部任用中的腐败现象,而一些掌握着干部认识权力的人将干部职位商品化,从中以权谋私。
“公推公选”的干部应该为选民负责,为百姓负责。因为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真正地参与了,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有了否决权。
选举中监督机制是否真正有效发挥作用。在干部选拔过程中,出现的贿选和不正之风,是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权力制约机制和权力监督机制不够健全。权力制约有以权制权的上级对下级的制约,也有群众参与、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非权力制约。在“公推公选”的干部选拔任用中,群众的参与和监督还没有完全走上法制化的轨道,非权力制约的功能发挥的还不太充分。
2.薪酬管理制度:工资缺乏弹性,岗位间差距有失公平。
以北京市公务员“阳光工资”改革为例。“权力部门”公务员收入较之“清水衙门”,差距达两三倍甚至五六倍。政府人事部门制定了一个统一的给机关公务员发工资的体系,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公务员直接拿到手的钱和工资有很大差别。这种部门之间的差距己经影响了不同部门公务员的工作情绪,造成了不良的后果。北京的“阳光工资”改革说明了目前中国公共部门薪酬制度的运行现状,说明对公共部门薪酬改革的重要性以及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此次薪酬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工资缺乏弹性,激励机制名存实亡。此次工资改革有一项工资为绩效工资,从字面意义理解,绩效工资,应根据工作绩效来进行考核的,所以毫无疑问也应该是弹性的,但是实际上绩效工资是根据级别确定的。例如,北京市法院的绩效工资为处长940元,副处长840元,科长740元,副科长640元。缺乏弹性的并非绩效工资一项,新工资结构13项中惟一具有弹性的仅有“督查考核奖”,由党委政府根据年终综合考核结果确定给各单位的奖励额度。但这一项在实际考核中也是根据级别确定的。工资缺乏弹性的结果显而易见,你无论怎么干,钱都是一样的,过去的激励机制消失了。过去在一些业务比较强的部门如法院、检察院,行政领导为激励业务科室,把作为收入重要部分的奖金和工作量挂钩,一线业务骨干虽然级别低,但是可以通过努力工作来获得更多的收入。奖金被清理整顿后,只剩下惟一的激励手段,升官晋级。仕途成了公务员惟一的出路。职位升迁,收入才能增加,职位升不上去,工资永远涨不上去。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系教授毛寿龙认为,弹性化是现代工资制度的趋势,进一步的改革应着力解决激励机制的问题。
公共部门内部薪酬公平问题。从公共部门内部来讲,公务员关心薪酬差别的程度高于关心薪酬水平,然而由于公务员个人能力及其工作职务、工作态度的区别必然带来个人薪酬的差别,如何使这种“差别”既能鼓励先进又能被大多数公务员所接受,而且又体现公平,这对薪酬管理来说越来越重要。在现实的薪酬管理中,这一点往往被忽视,本次工资上调的这些部门,一般科员平均月工资上浮在600元上下,科级干部上浮近千元,处级千部则上浮1000元到2000元,工资上调的幅度很大,容易造成岗位间的薪酬不合理,不能较好地反映公共部门内部岗位间的相对价值,造成不公平感,造成心理的失衡。
3.考核制度:缺乏规范化、定量化的公务员绩效考核体系。
仍以公务员考核制度为例。虽然中国的国家公务员考核制度己经实施了十年多,但是由于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国家公务员考核制度中难免存在着不完善地方,影响其激励机制及其功能的发挥。目前存在的主要功能障碍,首先是考核测评表本身存在的问题。在目前的考核制度中主要有:一是缺乏可信性;二是缺乏适用性。所谓缺乏可信性指的是由一个测评者用同一测评项目对同一测评对象进两次以上的测评,或者由几个测评者用同一测评项目对同一测评者对象进行测评时,会产生不同的测评结果。所谓缺乏适用性指的是,测评项目的目的与测评的结论没有关系。测评表本身的不科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续的评价工作和激励功能的发挥。
其次是与考核主体有关的考核结果的误差。(1)夸大的倾向偏差。主考者对被考核者的评价高于实际水平。有的被考核者平时组织性、纪律性较差,但主考人员在评价时却称该名被考核者组织纪律性很强等等,造成考核失真。(2)近期效应偏差。在人们的印象中,近期行为给人们留下更深刻的记忆。越接近考核,被考核者的行为对考核结果影响越大。这是时间效应在人的心理上的反映,使人们不能全面地看问题,影响对被考核者的准确评价。(3)晕轮效应偏差。被考核者的某一突出的品质或特征起着一种类似晕轮的作用,使观察者看不到此人的其他品质,而仅从一点做出对这个人整个面貌的评价,实际上也就是以点概面。(4)年龄偏差。由于主考者年龄因素,对不同年龄段的工作人员产生评价上的失误而形成的考核偏差。(5)主观好恶偏差。主考人员偏爱或厌恶某些考核要素,影响对被考核人员的正确评价而出现偏差。这种偏差在实际考核过程中是很严重的。公务员之家
最后,是在短时间内,考核的结果与晋升没有关系。在一定资历以前的晋升基本上根据年功进行,在一定资历之后的晋升基本上根据长期考核的积累以及上级、同事在长年累月中形成“公论”。长期以来,这种考核方式较好地适应了集体执行公务的办公形态和年功序列的晋升习惯。但是,由于现在行政人事考核越来越注重公务员个人的业绩、能力的背景,这一考核方法己经越来越不能满足考核目标的需要。
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考核者好像并不准备在被考核的对象中清楚地划出谁优谁劣。换言之,考核者实际上将考绩视为一种形式,并不打算从中得出具有指导意义的结果。为了与他人搞好关系,包括上司在内,谁也不愿意去冒犯自己的同事,对他的工作表现和能力给予苛刻的评论。所以短期考核的结果并不会产生直接的回报:因为不会产生直接的回报,通过模糊、暧昧来维护内部的团结和彼此之间的“良好”关系便成了最现实的选择。从中可以看出,导致考核制度弊病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在考核制度本身,也不是在于考核主体的态度、观念或者在考核方法的不科学上。考核制度本身的原因是外部环境造成的必然结果。形成考核制度激励功能障碍的根本原因是公务员制度存在不合理性。所以单单从考核制度上找对策,那么这个对策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只有把考核制度放在整个国家公务员制度中去,才能有比较有效的解决办法。
缺乏规范化、定量化的公务员绩效考核体系,使分配的激励功能不足;公务员工作量及工作质量的评判很难衡量,这即使在公务员制度实行得比较完善的西方国家也是一个难题。公务员积极性的调动、工作热情的维持与公共部门的激励措施直接相关。而目前公共部门在绩效考核中仍沿用传统的、以经验判断为主体的绩效考核手段,职工个人的收入与贡献大小不紧密,不同程度地存在平均主义,从而使其激励体系缺乏针对性、公平性、导向性,不能有效地调动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宋斌,鲍静,谢昕。《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陈振明主编。《国家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制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黄德林,陈鼓,沈炜,马向平。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实施“负激励”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3期。
[4]夏亮,丁建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问题,2004年。
[5]王阳。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绩效考核问题研究,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4期。
[6]周丹凤。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激励问题,甘肃农业,2006年6期。
[7]厉旭光。事业单位激励机制思考,鹭江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
[8]王维。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研究,硕博论文网,2006年。
[9]黄艳,王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变迁。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第26卷第5期2003年10月:657-658.
[10]崔晟。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缺失与完善。决策与信息,2008年第7期总第43期。
[11]颜立峰。关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分析。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第8卷第3期。
[摘要]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需要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完成职责和达到绩效的目的,然后培养和提升公职职员能力的强有力方式。当前,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方法上都存在很多问题,跟随时代的发展,重点创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才能使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考核得到应有的保障。
[关键词]公共部门 人力资源 创新
引言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负责机关单位和企业部门之间的沟通工作,可以说是一个社会的总管家,人力资源的策划、聘用、任命、工作、薪资、待遇等事情的综合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只有得到科学、合理的有效利用,才能使一个机关单位乃至一个国家,可以正常运行及处理国家、社会的公共事务。那么,我们面临这样一个难点――服务。我国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在管理上,有些地区的服务意识还是欠缺的。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本。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直接面对的就是社会最庞大的群体――人。那么,只有不断进取、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工作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当今社会,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组织管理活动中的一项基本的管理职责,它不以盈利为目的,不以市场为导向,只为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提供服务,掌握公共资源和公共权益,它可以维持社会和平与发展,是维持公共事务的社会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讲,人力资源管理意味着实现管理目标而将人力资源进行管理的行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公共部门为了更好地完成公共管理工作,体现公共利益,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国家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进行策划、获得、经营、创新、鼓励、测评等管理活动和过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存在一般人力资源管理的共同点,可是因为公共部门本身的特点,造就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利益获取的公共性、管理方式的政治性、管理阶级的繁琐性、绩效审核的困难性、法律法规的严谨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也需要进行改革,其管理体系的转变,直接影响了我国整体行政体系的转变。
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综合趋势发展明确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不是单一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不但要促使公共部门的进步,提升公共部门的业绩,实现公共部门的目标,还需满足公职人员个人的成长和发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全球化的观点上,勇于挑战,提升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竞争力。不难看出,人力资源管理是不可能只靠单一的管理模式就实现的,并且,如今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并不像过去的形式那样简单,没有系统性和综合性,而是需要多元化的管理,来实现国家乃至社会对公共部门提出的要求。公共部门必须全面调动资源,运用各种方法管理和解决人力资源上出现的问题。因为很多时候一个很平常的环节,一旦管理不合理,也将会给整个团队带来严重的影响。
二、技术能力逐步提升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技术提升,并非“平步青云”,而是需要很多因素促成的结果。
当前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也推动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技术的发展。高超的统筹技术、数据整理技术、信息技术、通信管理技术、规划技术、操控技术等都会从中体现出来,所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在管理上的优劣程度,需要技术体现出来。
当前,由于公共管理人力资源的整合性、繁琐性,需要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在管理上体现技术要求。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市场经济得到更好的完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由于其他外界因素导致管理上日益困难,也给管理人员带来很大的压力。但管理上使用技术化之后,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成本,使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大大减轻,提高了管理效力。
三、市场化方向同宏观监管共同发展
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仍然做不到使中等阶层的人民可以拥有自己的房屋资产,同理,发展中国家也无法实现全国百姓的医疗系统、环境系统、职业系统的完善保障。例如,出口、消费、投资,这三点有效协调,对国家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出口创汇”的过度依附从长远计划会牵制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健康发展,国家该有所警觉,改变目前不合理的经济结构,通过某些改变降低出口依赖度,整改企业结构,让更多的民企发展起来,藏富于民、注重科技创新和发展国家品牌,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并推进资本市场的开发和利用,积极运用金融工具发展经济、提高全国社保普及和质量,提高个人所得税下限,缩小贫富差距,提高项目资金利用率,提高基础设施范围与质量,国家的钱只有真正用在刀刃上,才会对促进经济稳定和发展起到应有的帮助。
公职人员只向公共部门索取产品和服务也是不合理的。发达国家90%的公共部门最少要外包一项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而且其他的公共部门也是经过临时的租赁接管模式,将有些困难的日常事务工作从公共部门转移到社会,公共部门需要做的仅仅是专注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战略核心内容。这样的市场化管理,更加有利于同非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间的统一,降低管理成本,提升工作效率,体现了公职人员的价值。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并没有因此否定市场体制存在的问题,也没有动摇公共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中心点。人力资源管理的市场化并没有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不重视,也并非要将所有工作推向社会将其完全市场化。实际上,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切工作分类、制度划分、审核奖惩、免职升职等核心工作毫无疑义地由公共部门进行,而和市场有关的人员考核、培训、任命等工作,在双方共同协商后,委托市场管理部门代理这一事物,这样才会更有效地运用公共部门和市场管理部门,但由于信息推广不均,仍需要有关部门通过国家的政策法规等宏观管理方法保障整体的运行及服务质量的提高。为免除百姓的顾虑,市场化人力资源管理虽然是非公共部门进行协调安排,但购买和分配权依旧是公共部门统一进行。这也证明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办法的发展,必定需要市场化取向同宏观监管共同发展。 四、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逐渐以人为本
人在生产要素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因素的管理,都需要由人来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也在管理中不断以人为本,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更好地拓展自身人力资源的能力。这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提出要求,在要求组织效率的同时,应使人员在其中得到全面发展,将人员视为管理的中心及重要资源,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创新性,让人员在公共部门最大程度地实现自身价值,将全面发展和利益相结合,塑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尊重人员的自身地位,提高人员在公共部门的各项需求的满意度,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维护、发展公职人员的利益所在,这不仅可以促使公共部门目的明确,加强公共部门的原动力,也对科技发展中以人为本的意义得以发扬。
五、公共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方法问题上的困境分析
目前的管理体系,不再拘泥于过去的毫无突破的领域,即便如此,我们在经验中可以得出,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在方法上依旧存在很多疑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各个环节、各个步骤均由公共部门系统自动操作完成,这种方式的特点及表现正是公共部门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强度所在,也表现了公共部门公职人员被动的状态。一个公共部门负责公职人员的各种工作环节时,其他服务由非公共管理或部门提供。全能并没有无限来得好,无限的管理和转变才是促进公共部门发展的要求。在过去的发展中,公职人员一般无需高学历,只要经验丰富,完全可以根据自我感官处理事务,这在当今社会中是不可取的。随着全球信息化的深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更辽阔的视野,因此,公共事业在不断扩大,人员需求也变得更加复杂化,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处理公共部门系统运作,以及解决管理道路中出现的问题。而不应当只靠经验来解决事情,经验固然重要,但是一个人的体力、学识、能力、审判力也很重要,因此,只有合理的结合才是稳定发展的最佳方式。权威管理实际上是对管理者的操纵,强调管理者的思想理念、自身毅力等主观因素在管理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经常出现暗箱操控、触法行为及独裁行为。在权威管理方法下工作的公职人员,工作中执行起来是非常困难的,公职人员的积极性也无法得到提高。
六、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在管理上方法创新的主要途径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在创新上是一个非常繁杂的流程,涉及的原因较多,范围较广。就以上原因,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困难进行分析,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创新应当重点关注。
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实行外包,这不仅是通过和市场体系签订合作项目,也是由市场体系向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提供需要的服务式产品过程。公共部门负责对市场主体的监督工作,提高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服务,降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管理成本。应当通过对本部门因素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状态进行严格分析、严格评估,将适合的外包项目外包,才能取得更大的成效。
改革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审批制度,使公共部门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文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部分人群从事某些言论及行为,进行制约管理,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权利和自由限制使用手段。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进行人力资源培训的审批;机关单位对市场主体申请承担,都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公共部门管理的效率,解放公职人员的思想压力。对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审批,一定要加强审批的透明度、责任度、追究度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审批是公共权力的体现所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利益冲突,因此需要严格管理和监督。
建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设备及办公设备,进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的采集、输送、保存、改制,建设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有利于提高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完成,有利于管理部门系统、规范地实行战略目标的制定。想要建设好管理系统,就应当转变观点,加强信息化管理建设。要充分利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体系功能,不应当只限制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福利待遇、考勤等。加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网上服务功能,让人力资源管理自动化得以实现,加强公职人员信息技术的培训。信息系统功能的体现,不但需要一个高素质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还需要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持。并要不断加强绩效考核的管理,只有科学合理的对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评价,才能发现现实存在的问题。
七、结束语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只有在多元整合、不断创新中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方法创新的过程中,必须统一各个路径,发挥出整体功效,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方法创新才可以得到真实的进步和强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明岗.论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J].经济经纬,2004(06).
[2]王彤阳.澳大利亚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J].人力资源,2005.
[3]黄娜.谈服务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立[J].科技信息,2011(23).
[4]刘惠冉.浅析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J].法制与社会,2008(20).
[5]陈春娥,徐博.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J].科学与管理,2006(05).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大学阶段是人生经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图书馆系统的文献资源,实现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论文,供大家参考。
论文是对大学生学习成绩和独立动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全面考察,通过论文的撰写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所学专业技能和学科知识方面有较大收获,更可以提高收 集文献资料、综合文献资料、利用文献资料的能力,为将来所从事的工作、研究、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说撰写论文是十分重要的。一篇好的论文所利用的文献信息和数据资料必须新颖、全面、准确,而真正丰富、新鲜的资料是在图书馆里。但在实际工作中,论文发表向导网了解到,有些同学在如何利用图书馆查阅资 料方面感到无从下手,查阅的结果也不尽人意。更有一些同学不利用学校已有的文献资源,而是利用公共搜索引擎搜索一些无出处、不严谨、学术性较低的资料作为 自己写论文的依据,结果导致论文水平不高。如何利用好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论文发表向导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长春大学图书馆为例)。一是利用纸质图书查询相 关理论依据和早已被前人证明了的学术观点;二是利用工具书及期刊文献资源查询某一学科领域前沿的东西,掌握学科发展动向;三是利用外文文献查询国外研究动 态。
一、熟悉图书馆和图书馆的门户网站
(一)熟悉图书馆的分类及馆藏布局
图书分类法是根据图书资料所反映的学科知识内容与其它显著特征, 分门别类地、系统地组织与揭示图书资料的一种方法。图书分类既是图书馆组织藏书的基本条件,也是读者检索图书的基本依据。由于种种原因,每个图书馆所采用 的分类法并不相同,馆藏布局更是五花八门。因此, 当你走进一所图书馆时, 应该首先了解该馆采用的是哪种分类法进行分类以及馆藏布局。以我校图书馆为例,目前我馆采用的是《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把馆藏图书分为二十二大类, 分藏于四个流通部门中,简要介绍如下表:
部门 类别
流通一部 N自然科学总论 O数理科学和化学 P天文学、地球科学 Q生物科学 R医药、卫生 S农业科学 U交通运输 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V航空、航天 T工业技术 Z综合性图书
流通二部 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哲学、宗教 C社会科学总论 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D政治、法律 K历史、地理
流通三部 E军事 F经济 H语言、文字 J-艺术
流通四部 I文学
(二)熟悉图书馆的门户网站
目前国内的高校图书馆大多是复合性图书馆,我们都拥有自己的网站,进入网站不仅可以查到本馆的纸质资源目录,还可以查到每个图书馆自己订购的数据库。因此进入图书馆网站查询资料是一种便捷的途径。
二、善于利用文献查询工具
(一)善于利用图书馆目录查询系统查找纸质图书和期刊
目前,大多数图书馆都实行开架借阅,这有利于读者按自己的需要查找文献。但在海量的图书文献中索到某一本书难度较大,因此,读者要善于利用图书馆的目录查询系统,这是因为:
(1)只知道某一文献的具体题名或著者的姓名,不能明确他的类别,便很难在书架上查到。以我馆的一本《Project 2003项目管理案例分析》为例,一般读者会到流通一部计算机TP大类去找,而这本书的实际典藏地是在流通三部企业现代化管理类里(分类号为 F270.7)。类别不同,书的典藏地就不同,单从书名和内容,读者很难找到这本书,如果利用目录查询系统,就会很快确定它的类别及典藏地并到相应架位找 到它。
(2)图书馆的文献是流动的,许多有价值或常用的文献经常在读者手中,我们在书架上未必能看到。而目录所反映的文献,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与全面性,读者只有通过目录查询,才能了解图书馆所收藏的全部文献。
(3)同一著者的不同文献,在分类排架时总是分散的,甚至不在同一借阅室,单纯在书架上查找,就很难找到此著者的全部资料。
(4)关于某一主题或专题的文献往往也分散于不同的类目,甚至在不同的借阅室,如果不利用目录查询,同样无法找到全部资料。
(二)善于利用参考工具书
参考工具书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广泛汇集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知识材料,用特定体例系统编排,直接提供给人们工作和学习参考使用的。参考工具书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概述性:工具书能够比较系统和完整地反映了某一范围的知识信息和最新的研究成果。
2、具有查考性:工具书能够提供知识信息及其检索途径,也就是说,它主要用于快速查找某一具体的资料,并不是供人们按章节或内容从头到尾系统的阅读。
3、具有易检性:工具书经常按照符号系统,或特定的知识体系来编排所收录的内容,可以从音序、形序、分类、主题、时间、地区等多种途径检索信息,一般还附有索引,因此查找相关的信息、资料很方便、容易。
4、具有权威性。准确至上这是陆谷孙教授为《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所作的《序言》中提出的。工具书无论是作者、出版社,还是内容,都具有权威性。
(三)学会计算机信息检索方法查询网上电子资源
计算机信息检索,就是利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和通信设备,对本地计算机、远程服务器上存储的信息进行检索。目前在我国各类大学、科研机构、图书情报机构中,计算机文献信息检索已成为文献信息检索的主要手段。
论文撰写大多是在全面掌握某一专题的信息资源的基础上阐述自己的观点,而大学生要想及时、准确、系统、全面的掌握某一专题的信息资源,计算机信息检索便显得尤为重要了。
1、 利用计算机进行检索首先要选择数据库
选择数据库时,主要从本单位已经订购或者正在试用的数据库中选择。以我馆为例,如果想查阅中文期刊上的文章,可以进入cnki全文数据库或重庆维普数据库。如果想查阅外文原版期刊上的文章,可进入ebsco外文期刊数据库。如果想查阅硕、博士论文可进入万方数据库。
2、 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词
常用的检索途径有全部途径、题名、关键词、著者、出版时间、语种等。通常选择题名或关键词途径,查准率比较高。当发现检出的文献较少时可以使用全部途径扩大检索范围。
检索词是表达文献信息需求的基本元素。检索词的确定需要注意的是:应先使用与主题内容相关的主题词作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可以获得最佳的检索效果;应尽量选用通用的专业术语进行检索,以避免检出的文献过少。
3、 构建检索式
检索式是计算机检索中用来表达用户检索提问的逻辑表达式,由检索词和各种布尔逻辑算符、位置算符、截词符以及系统规定的其他组配连接符号组成。利用检索式可以更精确的检索出所需要的文章。
论文的写作让大学生尝试了科学研究的艰难过程 , 收集整理资料也耗费了我们大量的宝贵时间。但如果掌握了科学的文献检索方法,利用好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就如同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可以按法索骥,不仅会即快又准确的检索到我们论文所需的资料,还会丰富我们个人文档的资料,为我们今后的学术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图书馆可以作为活生生的课堂,也可以作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 阵地。我们如何有效地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资源来提高学生的素质,本 文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首先是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来营造良 好的育人氛围,培养学生的品德,陶冶学生的情操。其次是利用图书 馆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再次是创设自由的阅读时空,让学生养 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最后要让它在启迪学生思想和抵制不良行为中发 挥作用。 关键词:图书馆 素质 陶冶 兴趣 能力
美国著名的图书馆学者杜威说: “学校教育与图书馆教育是大众 教育的两个组成部分,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图书馆教育,一个人的 教育是不完整的。 ”图书馆可以作为活生生的课堂,也可以作为是学 生学习的重要阵地。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在全面实施 素质教育中,学校图书馆通过书刊、报纸、音像等各种载体及相关活 动对提高师生的文化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 代的重要作用。利用图书馆丰富的资源,来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图书 馆的重要职责。学校的图书馆的读者是学生,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 中,它提供给了学生许多课本无法学到的知识;它扩展和延伸了学生 课堂学习;它帮助了学生扩大了知识视野;它汲补了学生更多的知识 营养。孩子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关系到全民族 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对于小学生来讲,素质教育 就是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智力与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发展,从小培养自学能力,实践与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而这些能力的养成,除了在课堂上接受教育外,很重要的途径就是通 过图书馆获取知识。 素质教育是我们现在挂在嘴边的一个熟悉的名词, 我们教育的核 心也是要提高学生的素质。那么,在学校有限的资源中,我们该如何 有效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资源来提高学生的素质?又如何能让学校的 图书馆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呢?下面根据我在自己学校工作体会 来谈谈这方面的问题。
一、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 当今社会,环境育人越来越显得重要。学校图书馆的环境建设是 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协助学校图书馆,共同营 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使图书馆的环境建设与文化氛围起到和谐统一、 环境育人的目的。例如我们学校,在阅览室和室外的走廊上都张贴有 许多科学家的画像和名言警句, 在图书馆内张贴有名人人生座右铭和 警世语: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身在文 明处,要做文明人”等,格外醒目。这些名言警句在潜移默化地教育 着学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良好品质的培养,起到了“文道结合” “润物细无声” 的作用。 教师鼓励并要求学生到阅览室去学习和阅读。 学生们置身于环境优雅的阅览室,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身心都受到 美的熏陶和高雅情趣的感染。这种从人生信念等方面启迪学生的作 用,是其它教育形式所不能够代替的。 图书馆可推荐一些优秀读物, 使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得到有益的。
启迪。例如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应使学生对自己的祖国有全面深刻 的了解。这就需要图书馆提供一些历史读物,通过组织读书活动来帮 助学生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了解我们中华民族,了解近代我国人民 争取民族独立的英勇斗争史和建国 50 多年来的艰苦奋斗的创业史, 以及改革开放 20 年振兴中华的发展史和加入 WTO 后面临新的国际 形势的应变史等。使受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 感,从而确立起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发图 强、开拓进取的创造精神,把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举。
二、激发读书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图书馆是人们的资源共享库, 也是学校中的大课堂。 运用图书馆, 能促使学生在识字、阅读、学习、解决问题和信息交流方面达到更高 水平。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要使学生掌握深刻小而牢的知识,就 必须使学生有一个巩固知识的大后方,这个大后方就是课外阅读。 ” 而能为我们提供课外阅读的最大资源就是图书馆。 首先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开展读书指导活动。伏尔泰指出: “大 多数人不会读书。 ”所以,我们教师不仅教会学生基础知识,还要教 会他们读书方法,激发他们的读书兴趣。其次开展生动有趣的读书活 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于一件事有了兴趣就会积极认真的完成 这件事,达到积极较好的效果。兴趣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趣 味性的读书活动是利用图书馆培养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只有我们充 分利用图书馆这片沃土,以“趣”为肥,就一定会使素质教育之花开 满校园。
三、创设自由的阅读时空,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任何活动,兴趣起着定向和动力的双重作用,首先,我们应让孩 子根据兴趣爱好自主地选择阅读内容, 还包括学生的自主购书。 其次, 应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主地选择阅读方式。 孩子是一个个鲜活的生 命体,他们带着不同的生活积累和智力背景走进阅读,根据自己的阅 读积累来感悟阅读材料,支持他们有个性的独立阅读,鼓励批判性的 有创见的阅读,珍视他们的独特感受,使孩子在精神上、个性上得到 充分的发展。第三,每天挤出一个自由支配的阅读时间给学生。每天 下午上课前半小时我就把时间让给学生, 让他们看自己带来的书或从 学校图书馆借来的书,同时每天的家庭作业我尽量少布置或者不布 置,协调家长做好工作,让孩子在家中保证有半小时的看书时间,让 他们“习惯成自然”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第四,还要尽量创设一 个自由的空间让孩子在书海中畅游。孩子在看书时,老师或家长尽量 不要打扰,给他们一个自由思考、赏读的空间。一个自由的阅读时空 会让孩子觉得阅读是他们自己的事, 更有利于他们在阅读中自我体验 和创造,同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成为自己独特的精神食粮。 四、启迪思想,指导阅读,增强自觉抵制不良行为的能力 由于网络、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部分孩子养成了吸烟、酗酒、 早恋、打群架、搞小黑帮等不良行为。教师可以从图书馆丰富有趣的 资料中,指导学生会读勤读,丰富精神生活,进行自我教育,养成良 好的生活习惯方式,自觉抵制不良行为,用科学的知识保护自己健康 的成长。
1、向学生推荐阅读有关心理健康的书刊,使得学生自我教育和 提高,自觉进行思想品德情感、意志诸方面的自我修养。 2、 组织心理健康和法律知识讲座, 教师可组织进行 “读书征文” , 实践体验生活等活动,使学生在伟人、科学家的成长轨迹中,看到人 生观、价值观和面对挫折的勇气,引导学生正视自我,反思自我。通 过法律知识的讲座,及时开展“学法传法”活动,遵纪守法,培养高 尚情操,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表现和锻炼。 3、开展咨询活动。教师在讲解课内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开设心 理咨询活动辅导,与学生有感情沟通,在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同时, 努力指导学生学习健康心理的读物, 使学生的各种心理障碍得到消除 或缓解,增强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健康、快乐、 诚信、进取、开放、和谐、创造性的心理品质。 总之,学校图书馆是一块沃土,能提供丰富的营养;是一块实践 基地,能让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学生都能有实践的机会;是取之不尽 的资源,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源头活水。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图书馆的资 源,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的职能,最大限度地把图书馆这个“舞台” 让学生终身受益, 使学校图书馆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发挥更重要的 作用。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7种方法创建员工积极参与的企业文化
对于成功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拥有一个伟大且优秀的团队。但在招聘到优秀的员工后就只给他们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你希望他们做到最好,你就必须不断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为了实现这一点,有时感性的感觉要强于理性。我发现有一件事真是非常的有用,那就是将其它行业的最佳案例和想法应用到我的公司中。以下就是一些来自于科技公司的促进员工参与度的例子,其中也包括一些我现在所就职的MongoDB公司的经验:
1、找到适合参与你的公司文化的员工,从招聘时开始。除非你能聘用并留住合适的团队,否则你的公司将寸步难行,这应该是你最优先考虑的事情,所以每天都面试一些人吧。虽然一个人的经历非常重要,但是能与企业文化契合则更具价值。你要雇用的应聘者,应该是有智慧的,他了解企业的经营理念,有“放着我来”的心态,并且能与整个团队相处融洽,这才是关键。
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在扩建时雇佣了一位声学工程师来进行咨询。我们同时也研究了人体工程学,并安装了高度可调节的办公桌来配合员工的坐或着站。员工站起来或是对它们进行高度调节的频率非常有趣,我们已经收到了不错的反馈。
在每间会议室中都可以放置一块白板,并且是很大的那种。虽然白板并没有什么新鲜的地方,但是却对鼓励创新非常有用。
2、使用新技术使员工参与变得更简单。很多新的基于云的SAAS技术在无需设置软件或是服务器的条件下就能应用。
以电子邮件为例。在MongoDB,我们使用Google Apps来收发电子邮件、预约会面和存储档案。我们同样使用视频会议或是网络研讨会软件,比如Vidyo, Citrix 或 WebEx,让员工可以身处世界的任何角落,都能同时和同事举行例行的会议。或许还有其它更加复杂、并拥有丰富功能的技术,但是我们发现绝大多数人还是乐意使用简单的技术。
3、提供学习机会,也可以提高员工参与度。我们正在线上教育中观察员工们的兴奋点,这通常被称作“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s)。我们在edX平台上建立了MongoDB大学,这不仅有助于团队学习如何使用我们自己的数据库,同时也让员工有了在内部接受教育的机会。在工作中,当人们不断感觉到成长和进步时,他们会更加投入其中。
4、透明度促进参与。最后一点,要与你的团队进行交流并保持信息透明。如果事情不尽如人意,那么就告诉员工问题出在哪,困难将被如何解决。努力进行深入交谈。例如,在董事会会议召开后的一或两天的时间内,我们都会举行一次公司的全体会议,来对董事会会议中商讨的关键要点进行共享。
5、少些指手画脚,管理上放手意味着更多的员工参与。Netflix凭借着一些有趣的想法,数年来一直在人力资源行业独领风骚,这些想法中的绝大部分都与简政有关。基本上,决定雇佣这个人,就说明你应该给他足够的信任,你就应该把他们当做“成人”来对待。当然,如果你的员工为上班感到兴奋的话,这也将更有效果。在MongoDB,我们并没规定的工作时间、休假的上限或是允许请的病假天数。
我们同时也使用Expensify应用,制作费用报告,来使事情变得更加简单。员工填写的费用报告不应该偏离他们的核心职责。比如出差时,员工每天都会得到固定的食品补贴,就不用要求他们对所花费用进行逐条记录。
6、 开放式办公,参与的作用是相互的。让你的员工经常在一起聊一聊,这也是我超级推崇 “开放式”办公环境的原因之一,因为这种办公环境有助于员工进行互动。我的办公桌位于团队的中间,我非常享受我的位置,因为它,我每天都能观赏到周围上演的同事间的互动。
另一个策略是提供午餐。午餐不一定非得是精心制作或是每天都有的,但是要偶尔提供。当有食物出现时,不同团队、部门的每一个人都会聚集在一起。
7、一个协作的环境利于员工的参与。对办公环境进行投资,但不仅仅是以金钱的方式。办公环境对于创建企业文化而言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吸引应聘者的一个有效工具。我们花了很长的时间研究什么能够造就一个好的办公环境,虽然在办公室打乒乓球或许不错,但是我们心怀疑问:什么能够使办公室成为一个利于工作完成的好地方?除了我在前文所提到的“开放式”办公环境,为了使工程师能够专心致志工作,我们希望这个环境同时也是安静的。
以上仅是一些我们用来创建高度参与的企业文化的一些想法。在促进员工参与的同时,又要确保企业的成功,这似乎是个艰巨的任务,但是在二者上花费大量的时间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发现员工的参与度越高,他们就更具活力、创造力和生产力。挑几招在你的公司中试一试吧,或许你将惊奇的发现团队的参与度得到了提高呢。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