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小儿推拿治疗消化不良吗相关的共176个结果: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浏览量:5
下载量:0
时间: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儿科门诊常见病,从以往的一些资料来看,多侧重于治疗方法的介绍,较少涉及流行病学分析。通过对我院近10年来收治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587份病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3~8岁年龄段占81.6%,生活条件较好的家庭占85.6%,独生子女占67.6%,不同程度体重减轻的占29.1%,学习成绩不良的占46.2%,微量元素缺乏的占31.2%,5个亚型分别占54.2%、18.2%、12.6%、9.7%和5.3%。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20世纪80年代初期,音乐治疗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从西方传入中国,从而开始了音乐治疗学在中国的发展之路。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新时期下中国音乐治疗学的发展和应用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要:音乐治疗学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兴起于西方的一门交叉学科,并于改革开放时期传入了中国。伴随着社会的整体发展,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肯定。鉴于此,本文从音乐治疗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谈起,并对其今后的发展前景和应用进行了具体分析,以期获得更加深刻和本质的认识。
关键词:音乐治疗学 发展历史 前景和应用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史中,音乐和医学一直都有着极深的渊源,素有“医艺同源”的说法。早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所以原始人经常手舞足蹈,念念有词,试图赶走病魔。虽然带有宗教和迷信的色彩,但却是医学和音乐最早的融合。此后历朝历代的文献和典故中,都经常出现一些利用音乐治疗疾病的事例。如中国第一部医书《黄帝内经》,就详细探讨了人体的心、肝、脾、肺、胃和音乐中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的相互关系。三国时期的音乐家嵇康在他的《养生论》中记载,一位公主在意外中双目使命,此后郁郁寡欢,没想到学会了演奏古琴后,心情却慢慢好转起来,最后高寿无疾而终。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表示,自己在心烦的时候尤其喜欢听音乐,能够让自己的心情在瞬间好转。此外还有《吕氏春秋》、《西使记》等,都记载过音乐治疗的事例。而当代中国音乐治疗学的发展,开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的音乐治疗学专家刘邦瑞教授,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音乐治疗学问题》的文章,让中国的音乐和医学工作者第一次认识了现代的音乐治疗学,并掀起了一股研究和应用的热潮。如张伯源、邱宜斌、杜青青、王旭东等,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索,并成立了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建立了长沙马王堆疗养院、北京回龙观医学院等多个实践基地,并在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高校开设了相关课程。理论研究、临床应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全面开花。到今天,中国的音乐治疗学的研究队伍越来越壮大,治疗效果越来越明显,群众对其认可程度也越来越高,表现出了旺盛的发展势头。
(一)加强音乐治疗学科的自身建设
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学科本身的完善和健全,才能对其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因为音乐治疗学是一门年轻的、交叉的学科,所以在自身的学科建设上还有着多方面的不足。比如在全国范围内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培养和应用标准,高校或培训机构培养出来的人才水平层次不齐等等。以上种种,都严重阻碍了这门学科的应用和发展。所以引导其朝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已经是刻不容缓。具体来说,首先要制定出一个全国统一的音乐治疗师职业资格认证标准和考核体系。所有的从业人员都要达到这个标准后才能上岗,使从业人员的技能和素质得到最根本的保障。其次是建立以高校为主阵地的人才培养基地。相对于其他培训机构来说,在高等教育中培养音乐治疗学人才,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按照从课题――方向――专业――学院的路线,继续推进音乐治疗学人才的高质量培养。再次是建立监督和管理音乐治疗学行业的学会机构。前文中提到的中国音乐治疗学会,侧重于理论研究,尚没有一个负责职业监督、认证、审核工作的机构。所以要尽快建立起该机构,以此来保障音乐治疗学行业能够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最后是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渠道。高校是音乐治疗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但并不是惟一的学习渠道和场所。应该给那些大学校园之外的,想要学习音乐治疗学的人以学习渠道和机会,比如可以和高校、医院、学会等机构练手,建立起较为固定的培训机构,定期展开培训和考核等。所以说,只有通过学科自身的健全和完善,才能真正保证这门学科的发展。这也是当下的中国音乐治疗学界的首要任务。
(二)与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前文中提到,音乐治疗学在中国是有着悠久发展历史的,并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民族的审美习惯等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要在使音乐治疗学在中国得到更好地应用和发展,则必须要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具体来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开发丰富的民族音乐资源。中国的民族音乐历史悠久,类型丰富。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与西方音乐相比,民族音乐在音乐审美风格上,无疑有着更强的认同力。所以应该将民族音乐视为是音乐治疗的重要资源,除了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外,还能够推动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可谓是一举两得。对此音乐治疗师和理论研究机构,应该有选择的将民族音乐进行归纳和整理,使之成为一个个系列,并予以有针对性的运用。其次是挖掘市场的巨大潜力。音乐治疗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乃是人民群众对其的认同,所以开发音乐治疗的市场潜力也是尤为必要的。特别是从当代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自改革开放后,在物质和精神文化建设获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负面效应。
体现在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方面,则是人们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长期处于亚健康的状态,不少人都患有精神和心理等方面的疾病。在正是当代中国的真实写照,更是音乐治疗学大展身手的好机会,所以应该扩大音乐治疗学的应用层面,使之真正和普通群众结合起来,而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只有少数人才能享有的。最后是与中医相结合。中医是中国的特色医学,其作用和价值已无须赘述。因为音乐治疗学是从西方传入的,所以以西方医学理论为基础。而如果能够将其和中医相结合,则不但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而且还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同,推动音乐治疗学的普及和发展。比如中医讲究养生,对此就可以选用一些节奏舒缓、曲调圆润的民族音乐,来满足人们对静心静神的需要。所以说,只有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才能从根本上推动音乐治疗学在中国的发展。
(三)扩展音乐治疗学的应用领域
2003年,美国音乐治疗学家罗伯特在中央音乐学院讲学时强调,当代西方的音乐治疗学领域,已经有了极大的扩展,涵盖智力缺陷、心理和情感障碍、听力和视力损伤、胎教等个多个方面。所以中国的音乐治疗学也应该与时俱进,扩展音乐治疗学的应用范围,使其作用和价值得到更加广泛地发挥。具体来说,包含医疗、心理、精神、教育、儿童发展、老年康复等多个类型。与之相配套,要加大对音乐治疗产品研发和推广的力度,比如可以把一些有着良好治疗效果的音乐加工成音像制品,并进入音像市场、广播电视市场等。还可以研发一些高科技的音乐治疗康复产品,如音乐电疗仪等。通过这种自上而下的完善,让音乐治疗的领域得到扩展,并在更广阔的市场中获得良好的信誉和竞争力。
(四)利用音乐治疗学解决普遍问题
中国有句俗语说得好,“好不好,看疗效”,只有亲眼看到和亲身经历过音乐治疗,才能对其作用有真正的认识和感受。而如何才能获得这种“亲身”的效果呢?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来看,利用音乐治疗解决一些当代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正是一条捷径所在。比如空巢老人问题。2010年前后,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达到了1.5亿人,占到了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一。随着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加之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只能独守空巢,因为长时间的封闭,使他们很容易产生孤独、抑郁和惆怅,严重影响了个人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和睦。
而针对这种情况,音乐治疗则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其能够以一种潜移默化和润物无声的方式,作用于老年人的心理,对于缓解老年人的孤寂、焦虑等情绪有着显著的疗效,帮助老年人重新树立起自信心。而且对于那些体弱多病,需要加强锻炼的老年人,音乐还可以减少他们锻炼时的枯燥看和劳累感,使体育锻炼成为了一种趣味活动。此外还有独生子女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都是当代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而音乐治疗则正好有着独到的功效,通过对这些普遍问题的处理,能够让更多的人都认识和肯定音乐治疗,这对其普及和发展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综上所述,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算起,音乐治疗学在中国也已经有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默默无闻到多方关注的发展历程,并一步步表现出了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可以预见,其是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在下一步的工作中,首先要完善学科的自身建设,然后则是根据中国的实际状况,发挥出其在中国的特有优势,并通过解决一些普遍关注的问题,让更多人认识和感受到该学科的作用。也相信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音乐治疗学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本文为2014年度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中国音乐治疗学的发展及其应用》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4311。
相关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世界卫生组织在其章程中明确指出:“健康是每一个人最基本的权利”,“实现每一个民族的健康目标是赢得全世界和平与安宁的最基本的保证。”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要与大家分享:探讨健康教育对急症留观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相关论文,具体内容如下,欢迎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急症留观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0例急症留观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P<0.05)。
急症留观患者是指得到确诊或暂时无法确诊的、病情紧急需要暂时住院的患者,这些患者的层次差异比较大,病种比较广泛,优质的临床护理对急症留观患者的康复有重要的意义[1]。健康教育护理指的是对护理对象采取有计划、有组织和有评价的健康教育,对急症留观患者来说,健康教育难度较大,需要得到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的重视。本次研究对我院部分急症留观患者实行健康教育护理,获得较好的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1临床资料
选取从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80例急症留观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观察组有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范围是17至78岁,平均(55.6±4.2)岁;对照组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范围是19至80岁,平均(56.2±4.3)岁。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的对比上无明显差异(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给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后详细了解其健康问题和身心状况,以及病历、生活习惯、社会背景和经济状况等,结合这些资料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护理方案。健康教育需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主要包括两大类:常规教育、科普教育,其中常规教育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口头的健康教育,告知其病因、疾病机理、药物的名称和效果,帮助其加强自我保健意识[2]。科普教育是指向患者发放健康教育的宣传册、放映科普短片等。
健康教育护理的具体内容如下:首先通过常规教育向患者传递基本的健康常识,包括医院须知、疾病相关的内容以及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等。其中医院须知包括病房环境、安全制度、作息时间、陪护制度、医护人员的称呼、医疗保险制度和一些便民措施等;疾病相关内容包括疾病的诱因、机理、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包括饮食、运动、休息、简单的急救措施等。在口头宣讲中注意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护理人员要善于倾听患者的心声,解除患者的疑虑,为有效的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基础。
在科普教育中,为患者及其家属发放我院的就医指南、急救手册,在留观室布置疾病相关知识的黑板报,放映科普知识录像,指导患者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向患者家属示范一些正确的护理操作,如为咳痰患者拍胸和叩背等,促进其痰液的顺利排出。此外,需要告知患者家属如何采取急救措施,包括包扎、心肺复苏,呼叫救护车等。充分利用当今的网络渠道,可以建立我院的急诊患者群,通过观察患者的留言掌握其心理、生理上的变化,详细解答所有患者的疑虑,同时也可分享我院的学科新进展和健康知识等。
1.3疗效判定
治愈: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完全消失,可以出院进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好转:患者的各种症状有明显减轻;无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没有改善,或者加重[3]。治疗总有效率是治愈和好转的百分数和。
在患者出院时,使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统计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总满意率是非常满意和满意的百分数和。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 (X±s)的形式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如表一所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表一: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比较如表二所示,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P<0.05)。
表二: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比较
急症留关患者是比较特殊的一类患者人群,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护理有利于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与生活习惯。健康教育护理符合现代护理理念,由于急症留观患者具有数量多、流动性大、病种广泛、病情严重等特点,开展健康教育护理是整个护理干预过程中较为薄弱的环节[4]。本次研究对我院部分急症留关患者实行健康教育护理,从常规教育、科普教育两大方向着手,使用多种方式传递健康知识,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健康意识。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对治疗的满意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P<0.05)。因此对急症留关患者实行健康教育能为治疗提供较好的基础,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相关文章: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属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血栓形成大都发生于制动状态(尤其是骨科大手术)。致病因素有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三大因素。今天读文网小编要与大家分享:临床药师在12例深静脉血栓患者抗凝治疗中的药学监护相关论文,具体内容如下,欢迎阅读:
临床药师在12例深静脉血栓患者抗凝治疗中的药学监护
1 当前DVT的治疗方法及病例病情介绍
1.1 DVT的概念与治疗措施 DVT又称为深静脉血栓,这是一种人体内的血液非正常地凝结在深静脉所导致的病症。近几年的DVT发病率有逐步升高的趋势,是引起患者在外伤与手术后患病或者死亡的重要诱因。当前医院的临床药师在血管外科的临床药学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工作职责包括对于患者的给药方案的制定和个性化分析。
1.2病例病情介绍 为了更好地分析临床药师在深静脉血栓患者抗凝治疗中的药学监护作用,本文引入12例具体的实例。其中1例患者为76岁的男性,体重68kg,BMI(单位为kg?m-2)指标为22.5,身体的疾病症状为"左下肢已经肿胀了2w的时间"。致病原因为左下肢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所致。患者住院时间为2014年1月13日,主治部门是骨科。患者的水肿为可凹性的,左下肢的右侧比左侧明显,皮肤的张力增大,周径差为3cm。患者发病比较急,左下肢呈肿胀状态,有明显疼痛感,在进行活动之后病情会加重,偶尔伴有发热症状,并且会加快心率。
第2例案例的患者为女性,年龄32岁。体重60kg,BMI(单位为kg?m-2)指标为23.0,2013年3月做过静脉曲张手术,但是在过了1年后,并未康复,病情有恶化的趋势。在医院的检查中得知,为深静脉血栓病症。其余的10例患者也分别被确诊为不同程度地深静脉血栓病症。
第1例患者的诊断中采用血管彩超和临床的表现协同配合进行,最终得出患者的病症为:下腔静脉和左下肢的深静脉血栓。患者的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和免疫等指标的检验均显示正常。对患者的左下肢的造影下的部位进行静脉取栓和溶栓措施,在手术完成后不间断地进行溶栓的治疗,同时应该注意防止手术上口的感染,并且继续服用华法林。
2 对患者的治疗过程
在治疗之前的诊断过程之中可以知道,患者的左下肢深静脉部位至髂内外的静脉近心端存在血栓,在下腔静脉的滤器部位也有血栓。采用药物华法林的服用不间断,剂量为进口一片半,同时加强对患者血尿等副作用的监测。发现有尿血出现,该症状是由于药物华法林引起的。同时对INR每日都要进行监测,对血点、瘀斑等出血倾向进行严密观察。药师建议对该药物进行停用。在第3d后重新测量INR的数值为6.19,对患者进行密切观测,患者的出血状况不再发生。
在药师的指导下,对药物之中的尿激酶的服用量进行减半服用,测定当天的INR是4.17的值;然后患者停止药物的服用,第4d重新测定IRN,其值为3.97。这说明INR在这期间连续下降状态,当5d之后,患者再次服用3mg,qd的华法林,经测定当天的INR数值是2.63,到第6d和第7d的时候华法林的剂量调整为3.75mg,qd,此时测得的INR分别是2.05和2.01。以后的INR值控制在2.0~3.0之间,患者在出院之后也需要进行1次/w INR的复查,随着INR的检测结果逐步稳定下来,可以进行1次/2w检测,之后可以延长至只检测1次/月。患者要在每次的检查结果出来之后,主动咨询医师,在其指导下,调整最合适的华法林剂量,以取得理想的抗凝效果。
3 临床药师的药学监护
3.1确定合适的抗凝强度 鉴于该患者的血栓比较严重,故进行导管尿激酶的治疗措施,用药量为25万U?50Ml-1。在患者的INR不断升高的情况下,就需要对药物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如因为服用华法林所导致的血尿反应。这时候就需要对华法林进行停用2d的时间,同时把尿激酶的浓度调整为25万U?100Ml-1的用量。随后等到INR降低之后,对患者重新使用华法林治疗,剂量减少到3mg,qd,这时候的INR符合正常范围,并不断减小,同时患者DVT则会越来越严重,这就必须要加大华法林的用量,同时对INR的监测多次谨慎的进行。
持续不断的增加用药剂量,直到稳定在4.5mg的水平,就可以使得患者出院。在患者出院后的随访时了解到在前期其INR有比较大的波动,并且有几次超过了3.0的数值,应到医院检查,并根据医生指导调节用药,采用2.5和3.75的用药剂量交替进行治疗,最终使得INR保持在3.0的左右范围内,在没有出血倾向的状态下,把INR的范围控制在2.0~4.0之内,同时INR的监测频率设定为1次/w。在对患者的抗凝治疗的过程之中要因人而异,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3.2对血栓复发与出血事件的监护 肺栓塞的血栓之中,有50%~90%来自于下肢的深静脉,占到其来源的大部分。如果肺部栓塞不经过治疗,其死亡率可以达到30%之高,而在采取抗凝治疗措施之后,可以把死亡率减少到2%和8%的范围内。这就说明加强对血栓复发的治疗是很重要的,特别是防止PE的出现。该患者在之前的治疗过程之中只是强调对DVT的控制,没有规律性地对INR进行监测。本次在患者出院之后,由医师定期规律随访患者的治疗状况,加强了INR的监测。
为了提高患者的思想认识,监护医师需要对患者进行抗凝的教育认识,对其依从性进行加强,这样可以避免血栓的再次复发。采用华法林治疗的主要副作用为出血病发证的产生,根据药物说明书可以得知其发生概率为1%~10%之间。为了减少出血事件的发生,需要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药学监护和对INR进行科学地监测。患者在出院后血栓没有再次复发,患者对最终的治疗效果比较认可。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