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相关的共200个结果: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
论文摘要:随着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然,这一趋势使我们高等院校英语教学的目标更为明确,即要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国际文化背景和国际交往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因素不可忽视,尤其是如何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更是要引起特别的重视。
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含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社会的到来,国际间的文化教育交流日益密切,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在保留合理的本国教育特性的基础上,追求与国际上通行的高等教育制度接轨,追求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化、教育质量国际化、学历文凭国际化、教育服务国际化。这种趋势是建立在经济、科技、信息等全球化基础上的,是世界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的
教育国际化本身不是目的,其根本目的是要实现人的国际化,是要培养出能满足本国和世界的需求,在思想、知识、技能诸方面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要培养通融东西方文化的一流人才,在经济全球化中更好地为各自国家的利益服务。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跨文化交际教学
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大学英语教育与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大学英语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大学英语教育又可以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关于教学目标的阐述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重视知识的输入,教师为使学生顺利通过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在课堂上强化了英语词汇,语法等知识的传授,忽视了与之相关的文化内容,课堂教学变得非常单一,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充分接触西方文化的机会。学生在以“考级”为目标的观念指引下,把大量时间用在语法,单词的记忆上,忽略了英语的实际运用和交际能力的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非常薄弱。因此,英语教学的方向便与真正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不符,与社会交际的需要产生偏差,也不可避免地与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培养具有国际文化背景的学生的目标相抵触。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我们要培养的是面向世界的大学生,而这样的大学生要具备跨文化交际的意识,要主动学习他国的文化习俗,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来适应社会的需求。
#p#副标题#e#
三、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在课文阅读中输入文化内涵
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目前,大多数英语教材的内容都涉及多方面的文化知识。教师可以深入挖掘课文中的文化要素,灵活地结合课文所学内容,适当地讲解相关的背景知识。例如《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九单元Celebrating Holidays and Making Friends中涉及圣诞节的庆祝。学生们对圣诞节并不陌生,但对其文化内涵却知之甚少。通过教师对圣诞节的历史和一些与之相关的习俗的讲解中,学生了解到圣诞节的种种习俗分别来源于不同的国家:圣诞树的传统是于15世纪末起源于德国;圣诞卡诞生于英国伦敦;圣诞老人的原型来源于荷兰。
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寻找课文中的文化信息,收集材料进行研究,并让学生在课堂上就此话题开展讨论。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第一单元为例,本单元的主题是:珍惜时间的美国人。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搜集资料,了解美国的文化背景,美国人对待时间的态度,进而比较美国人和中国人在对待时间上的文化差异。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就准备的话题进行演讲并给予点评和总结。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收集到的材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同一文化差异现象,不但能扩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知识范围,加深学生对跨文化差异现象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在词汇、习语学习中输入文化内涵
事实上,在我们认为最平淡的词汇教学中,也有跨文化教学的空间。我们很容易发现在英语词汇中有很多重点词汇背后隐藏着很深的文化内涵,代表着英语国家独特的文化及风俗习惯。因此,对词汇和习语文化内内涵的探析是文化输入重要的具体内容之一。英语教师应挖掘词汇的文化伴随意义,比如英语的星期五是“Friday”,英美人很多都信仰__,而耶稣受难的日子正是星期五,因此就有了“Friday face”,意指“愁眉苦脸”;“black Friday”意指“灾难的一天”。另外,中国的主食“馒头”在英美国家根本没有这种食品,也极少用“蒸”这样的烹饪方式,而西方的主食是“面包”,所以“馒头”就翻译成了“Steamed Bread”。
英语教师可以在授课时将教材中涉及的一些成语,典故的来龙去脉介绍给学生听,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其中的文化内涵。如以“meet one’s Waterloo”一词为例,大多数学生在不了解其文化背景的情况下翻译成:“某人见到了滑铁卢”,这样就完全背离了该句的原意。教师可以在学生出错后,告诉他们“Waterloo”不是指滑铁卢这个城市,而是隐含了1815年拿破仑的军队在此地打败的文化意义,应翻译成“一败涂地”。
(三)在听,说教学中输入文化内涵
在大多数高等院校中,听说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听说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也为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渠道和真实的场景。听说教材中每个单元的主题都蕴含了相当丰富的文化信息。如:问候和介绍,感谢与歉意,喜欢与厌恶,在餐厅点餐,去看医生等。这些话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真实的交际中非常实用,却也蕴含了不少交际准则和习俗。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和讨论中西方在日常表达上的差异,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真实或模拟的交际情景,力求创设学生能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氛围。比如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模仿西方国家人们交际中各种各样的行为,从而体验英汉文化的差异。当学生进行活动时,他们不限于复述课本中的对话,他们可以发挥想象力创造新的场景,自编对话进行操练,做到学以致用。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了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在听说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英文电影,在观看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记下英语国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语句。因为教材中的语句更多是在正式场合中运用的,学生接触非正式用语的机会不多,而这些非正式用语才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它们可以解决跨文化交际中语言上会出现的困难。在观看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留意其中的生活场景,让他们了解英语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注意其中涉及的文化习俗以及由这些文化习俗导致的不同语言表达方式。
(四)在课外学习中输入文化内涵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紧靠课堂教学是不能完全满足学生掌握外语的需要。教师应鼓励学生更好地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外国语言与文化知识的学习,及时为学生推荐与所学教材相关,富有英语国家文化方面的阅读材料和优秀的文学作品,针对其中出现的文学现象启发学生去思考,开阔他们的文化视野,促进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的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结语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形势下,伴随着英语语言的国际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培养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尤为重要。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交际教学必须得到重视,我们应认真研究如何在教学中进行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文化教学。大学英语教师应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新的跨文化交际教学模式,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为学生提供多种机会在实际场合运用知识,积累经验,使其成为符合国际化需求的跨文化交际者。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89.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7.
[3]李永强.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
[4]于轶.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的危机和出路[J].中国电力教育,2009,(11).
[5]赵丽霞.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浏览量:1
下载量:0
时间:
2008年起世界经济经历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危机对全球劳动力市场产生了巨大冲击,企业纷纷大幅裁员,数以千万计的劳动者加入失业队伍作为与劳动力市场关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我国又是农业大国。在这一背景下,农业职业教育受到了怎样的影响?其在应对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复苏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怎样通过职业教育为未来经济发展培养技能型劳动力,增强国家的人力资本存量?这些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制定应对策略中的重要议题各国经验表明,世界经济危机在对各国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众多不利影响的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加强投资改革、扩大招生规模、更新培训内容已经成为各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共同战略。虽然世界经济正在走向复苏,但世界职业教育发展仍然面临很多不确定性的挑战,从实现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角度,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形成更广阔的职业教育理念,推动职业教育体系的创新,将成为未来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
局部较发达地区已经出现小规模返乡问题,主要原因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沿海一些农副产品生产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甚至关闭状态,农学专业从业人员的生活就业受到了严重影响,外转劳动力返乡的相对较多,未返乡的部分劳动力也面临着减薪的压力,甚至有被裁员的可能。
如果粮食价格持续低迷,农业比较效益不能抬头走高,将使学农业出生的毕业生积极性受到打击。加之畜牧经济、特色经济、劳务经济的萎靡,将使农业相关产业持续增收受到较大影响。历经金融危机,对于农业职业教育来说,既是危机也是机遇。关键是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如何应对: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摘要:随着经济生活中金融活动的日益增强,传统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紧跟时代的步伐,因此应发展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金融学专业教育模式。本文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通过对金融专业教育现状及社会需求分析入手,对素质教育背景下金融专业教育模式提出了改革建议。
关键词:素质教育;金融专业;教育模式
结合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我们必须转变思想,以市场经济观念为主导,实行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充分重视金融人才素质教育能力与创新人才能力的大力培养。在培养金融人才上,我们应以能够适应国际经济全球化、金融化以及信息化的发展变化,以“国际化、精英化、实践化、特色化”为指导思想,充分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多层次、强能力”的人才培养原则,将金融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于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具有熟练的外语水平,可以敏锐察觉到世界金融动态变化的能力,热爱祖国,专业理论知识扎实,业务技术精湛,并具有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业务素养,适应金融全球化、市场化进程的高品位、高素质的金融人才。
我国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中,专业知识的课程总量占绝大多数,本科教育过早地进入专业化学习阶段是当今高等教育的大忌。本科阶段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本科阶段应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增强学生从事实际工作适应能力。而过窄、过细、过专的金融专业设置格局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培养学生能力、素质所需投入相对不足。
第一,传统教学内容偏重理论学习。传统的金融专业课程设置偏重于宏观金融理论,对宏观金融政策提供理论指导和解释,而微观金融理论问题在教学中很少涉及。第二,传统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注重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会让教师的教变得枯燥无味,学生的学变得被动而无趣。第三,传统的教学手段单一。传统的金融专业教学,主要采用统一的、固定课桌椅的大堂授课制,教师无法对每个学习小组或者每个学生进行教学指导,大大限制了师生互动教学的效果,更无法针对每个学生进行差异性教学。
“应试教育”思想在我国根深蒂固,无论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手段,都打上了应试教育的烙印。教师采取“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传授的仅仅是知识,培养的不是能力,评价学生好坏的指标是分数。在西方发达国家,教师大多属于理论型或科研型。相比之下,我国的教师则是经验型的。
近年来,高等教育针对本科层次的专才教育,使大学生专业知识面变窄,在进入社会后无法适应工作要求,更无法满足市场需要,毕业就失业的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的教育阶段转变为大众化的教育阶段,单单进行专才教育是无法长远发展的,因此在高等教育的本科层次上,应当坚持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并举,全方位、多层次地培养高层次金融人才,这才是长远之计。素质教育改革应当基于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的平衡点与结合点,在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积极拓展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兼顾的人才培养模式,依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多层次、强能力的人才培养原则”。
在金融学教学中,应当顺应金融理论微观化发展的趋势,实现多学科的交叉渗透,补充金融实践所需要的专业知识,重新打造微观金融领域的课程模式及课程建设,从而使金融学教学具有现实意义。同时,金融学在课程设置上应当更加关注学生创新与开拓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1)互动式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新奇见解。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时,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给他们留下创造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找出不同学科、不同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差异,拓宽其思路。教师每周可在课堂上利用10~20分钟的时间开展教师评论与学生评论相结合的财经热点新闻大讨论活动,用以开阔学生眼界,拓宽其知识面。
(2)实践式教学方法。通过微机实验室,模拟金融市场上利率、汇率变化、股市大盘的实时变动以及银行的具体操作流程,让学生通过模拟系统更深入地理解金融专业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此外,学校还应与金融机构合作,为学生到金融部门实习提供机会和条件,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3)双语式教学方法。为实现金融人才的国际化,将英语教学与金融教学融合在一起进行双语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学习金融和英语的能力。现在多数高校已经开设金融学的双语课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双语教学是培养金融专业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于实现金融人才的国际接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被广泛运用。教学空间的不断延伸、教育资源的充分整合,使教师可以随时把国内外的声像资料调到课堂上生动地展示给学生。教室成为现代化的演播室,教师从单纯的授课者变成演播员,而且可以通过网络接收学生的作业,答疑解惑。
建立企业、学校“双向互助”的教学实践基地,充分利用企业的外部资源。学校从学科专业层面可以积极与银行、保险及证券公司等一些金融机构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安排学生在此类机构进行实习,为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奠定基础。此外,可以聘请以上机构的技术骨干及金融业务专家作为学生的创业培训导师,邀请其为学生进行实践课程的指导及教学,从而形成理论与实践、校内校外相结合的联合培养模式。
要充分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建设多功能、多样化的金融实验室,把实验经济学、实验金融学、行为金融学的实证实验、金融MBA案例教学以及校内实习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校内实习实践基地里,根据创业导师的指导与建议,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与锻炼,以便增强学生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可以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服务社会。
学校应当通过各种途径加强金融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如选送教师到教育部批准的师资培训基地进行以双师型教师为目标的专业培训。定期聘请金融实务部门的专业人士来校讲座,强化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另外,学校应该加大金融专业模拟软件方面的经费投入,如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模拟系统,保险模拟交易软件,股票、期货、外汇等金融市场实时行情传送和模拟交易等,积极为在职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提供有利条件。
[1]毛传为.金融人才面临的环境与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5(06).
[2]朱敏杰.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与金融人才需求[J].辽宁教育研究,2004(06).
[3]陈玉芝.金融学案例教学探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1).
[4]曾康霖.金融人才培养及金融教学研究意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刘良初.对教师素质现状的调查及反思[J].湖南教育,2002(07).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戒毒是指吸毒人员戒除吸食、注射毒品的恶习及毒瘾。对吸毒者进行戒毒治疗,一般应包括三个阶段:脱毒——康复——重新步入社会的辅导。现在一般采用自然戒断法、药物及非药物戒断法。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的戒毒教育模式研究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的戒毒教育模式研究全文如下:
摘要:新时期的戒毒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在教育实践中需要更新观念,理清戒毒教育的思路;建立以提高戒毒人员综合素质为目的的“大文化”教育机制;构建戒毒人员的社会化帮教网络,提高再社会化能力;加强“心瘾”戒断科学研究,降低复吸率;加强专职化戒毒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业务素质;完善戒毒效果的评价体系;进行疾病防控健康教育并进一步拓宽经费渠道,改善戒毒条件等。
关键词:戒毒教育;心瘾;复吸。
据联合国麻醉品管制局2000年公布的数字,世界上吸毒人员超过5000 万人。每年有几十万瘾君子因吸毒丧命,1000万人因吸毒丧失劳动力。我国的禁毒形势同样严峻,据统计,2010年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到133.5万人,未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可能远远多于这个数字。毒品泛滥不仅给吸毒者本人的身心健康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而且导致性病、艾滋病等恶性传染疾病的传播,更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并诱发一系列的社会犯罪和治安问题。
从建设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我国目前戒毒教育尚存很多不足:从戒毒理念上来看,对吸毒人员的道德批判,甚至将吸毒当做是犯罪行为的认识需要纠正。重管理,轻教育,重约束,轻疏导的做法也应该在心瘾研究的基础上得以改进。戒毒教育缺乏开放性,不能将戒毒当做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从而导致戒毒方法片面单一。戒毒效果评估方法缺乏规范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专业培训的缺失和经费保障的不足,导致戒毒者的职业生存技能不能有效建立,戒毒人员回归和融入社会的现状不尽如人意。
1.更新观念,理清戒毒教育的思路。
加强预防教育工作,将戒毒管理由从事后管理向事前管理转变是戒毒教育的关键。从社会管理的角度来看,在禁毒工作中,我们现在主要强调如何有效打击毒品生产和运输,如何强制吸毒者戒掉毒瘾等方面,这些做法其实都停留在事后管理环节,没有做到事后管理和事前防范的有机结合。因此,使禁毒和防毒的意识在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建立起来,并构建起全社会积极参与的禁毒和防毒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堵毒源,截毒流,在全社会形成一个“毒品过街,人人喊打”的舆论氛围,要求做好戒毒的宣传教育工作并加强对社区的综合治理。
从对待戒毒者的态度上来看,以往在对戒毒人员的管理中,更多地强调了他们的责任、义务以及法规、纪律等,而忽视他们作为公民应享有的权利,以人为本的理念应当在戒毒教育中得到贯彻落实。要使戒毒教育取得实效,我们还必须考虑不同戒毒群体的特殊情况,提高戒毒教育的针对性。如残疾人、未成年人、女性群体。充分理解他们的特殊心理状态,认识到他们在戒毒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特殊困难,从而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2.建立以提高戒毒人员综合素质为目的的“大文化”教育机制。
(1)法制道德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
法制和道德教育要求使戒毒人员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明事理,知荣辱,完成从法盲到合格公民角色的转换,从伦理沦丧到模范公民的转换。通过对强戒人员进行《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文化教育,突出对人的生存价值、理想追求、健全人格和情操陶冶的关怀。传统文化中包含了大量做人的美德,对提高戒毒者的修养,进行社会道德的重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强制戒毒机构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
(2)学会学习教育和人文关怀教育。
强制戒毒人员由于长久与社会隔离,加之吸毒造成的与社会互动方式的异常,使他们不能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而这些基本的社会技能只靠戒毒机构内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学会学习就显得尤其重要。初步戒毒进入社会后,戒毒者会面临很多歧视,绝大多数人了解到其吸毒经历后,都会对戒毒者敬而远之,这往往成为复吸的重要诱因。我们应认识到戒毒人员虽然是违法者,但又是社会的弱势人群,也需要强烈的人文关怀。
(3)职业技能教育。戒毒康复场所应当配备必要的管理人员,为戒毒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生产劳动条件。把劳动教育与社区就业联系起来,帮助戒毒人员掌握一门或一门以上在当地社区能够用得上、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社会需求较大的劳动技能。戒毒机构在培训中要与当地的一些用人机构紧密结合,争取将用人机构的部分生产工序转移到戒毒机构内进行,这样戒毒人员在强制戒毒期间习得的技能,一进入社会,立即便可以用到工作岗位上。
(4)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调查,为戒毒人员设立心理档案,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常规教学计划。针对因出现突发事件、环境适应不良、家庭婚姻危机等情形而产生心理危机的戒毒人员,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戒毒机构还应该与高校专业人员和社会相关机构合作,开展戒毒人员心理教育问题的专项研究。
3.构建社会化帮教网络,提高再社会化能力。
帮助戒毒学员重新融入主流社会是戒毒工作的最终目的,不注重社会环境的塑造而仅仅强调戒毒学员意志力的戒毒思路是存在着一定问题的。职业、家庭、人际等方面的问题等都需要戒毒学员重新适应,这需要社会提供应有效的支持和帮助,否则戒毒者在回归社会后戒毒状态不可能持久,因此社会功能的恢复也是戒毒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着复吸率的高低。政府、街道社区、社区民警、戒毒机构、志愿者等应该实现工作的无缝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多层次、全方位地把社会帮教工作落到实处,使戒毒教育不至出现空白区以延续强制戒毒效果。
4.加强“心瘾”戒断科学研究,降低复吸率。
要促使强戒人员完全戒毒必须戒除其“心瘾”,也就必须要紧紧抓住心理康复这个中心,不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此必须将心瘾研究纳入心理学分析个体心理的框架中进行。根据相关研究,“心瘾”包含诸多的认知成分,如心瘾的知觉属性、注意属性、记忆属性以及思维属性等,行为上的习惯属性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细致认识“心瘾”的这些认知和行为属性并展开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是解决心瘾问题的关键。
5.加强专职化戒毒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业务素质。
要加强专职工作人员,如公安司法干警、社区帮教人员、志愿者队伍的专业培训,提高教育人员的职业素养,首要任务就是观念上的更新。同时工作人员也应该在观念上树立一种专家意识,致力于了解戒毒者的心理特点,系统掌握影响戒毒效果的各种因素,掌握各种对戒毒者进行干预的技能。培训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心理咨询技能的培训、法律知识的培训以及教学技能的培训等。
6.完善戒毒教育效果评估体系。
完善戒毒教育效果评估体系,应以回归主流社会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切实发挥评估体系对教育过程的引导作用和促进作用。戒毒教育效果评估体系应从生理评估、心理评估、行为评估、社会功能的评估等方面入手,注重评估的可操作性,注重全面评估的同时突出重点。
7.疾病防控健康教育。
大部分吸毒人员由于毒品的摧残,加之对身体的自暴自弃,都不同程度地患有各种疾病,对戒毒者中的“HIV感染者”,戒毒机构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上报,让他们充分享受国家在疾病治疗上的优惠政策。在戒毒人员中要积极开展疾病防控教育,让每个强戒人员都能掌握基本的疾病预防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疾病治疗和保养方法。除此之外,戒毒机构还应该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从最简单的跳绳等活动开始,逐步加大运动量,增强戒毒人员的体质和抵御疾病的能力。
8.进一步拓宽经费渠道,改善戒毒条件。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有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专项经费基点低,满足不了戒毒工作需要,有些甚至发生正常拨付困难。我们应该在保证原有拨款渠道畅通的前提下,积极争取上级财政部门的专项资金支持,并积极寻求其他途径的经费来源,例如企业赞助、基金组织、社会团体或慈善机构资助、政策许可下的创收项目等,增强戒毒教育的资金来源和活力。
[1]王璐。 关于降低戒毒复吸率的几点思考[J].当今中国论坛,2013(4):118-119.
[2]杜新忠。对我国现行戒毒模式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5,14(5):392-398.
[3]闫伟刚,王晓木。对我国现行戒毒模式的评析及未来改革方向的思考[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4,13(4):312-314.
[4]王竞可。析英国社区戒毒模式,探我国禁吸戒毒新路[J].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5(3):32-35.
[5]房红。云南“戒毒康复场所”戒毒模式探索[J].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教育体系是指互相联系的各种教育机构的整体或教育大系统中的各种教育要素的有序组合。从大教育观的角度来分,教育体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体系,除教育结构体系外,还包括人才预测体系、教育管理体系、师资培训体系、课程教材体系、教育科研体系、经费筹措体系等。这些体系相对于教育结构体系,称为服务体系。狭义的教育体系,仅指各级各类教育构成的学制,或称教育结构体系。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析技工院校改革背景下的准员工教育体系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邢台技师学院(以下简称为学院)于2010年创新了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准员工教育体系。准员工教育体系的设计,采纳了通用路径下的素质改革。拟定好的变革部分,含有公共文化科目、其他专业科目。通过变更平日的授课方式,提升了综合架构内的学生素养。采纳7S新颖管理,让学生的常规行为能与企业拟定的行为规范相契合。本文辨识了准员工教育依托的新颖体系,解析设计思路。
工学结合架构下的变革路径,紧密关联着平日的常规授课。企业范畴内的通用素质、细节常规管理都应逐渐变革。这种状态下,要完善准员工特有的培育体系。
(一)密切衔接工学
经过企业调研,提炼带有典型特性的总体任务,拟定新颖的培育总方案,设定多层级的细化指标。为确保一体架构下的课程进展,建构了校企协作必备的一体团队,建构了仿真框架内的工作站。按照授课方案,组织学生拟定各时段的认知任务。依据设定好的评价方案,采纳过程考核,予以多元评价。从现状看,学院被拟定成一体化范畴内的试点院校。它建构了院系双重层级内的授课团队、配套教改团队。在授课之中,整合了多重的教改步骤、师资一体培训、校本教材拓展,并且建构了大师工作室。高级技工层级内的一体化课程,正在全面启动。
(二)提升通用素养
通过实地调研,学院提炼了通用范畴的关联信息,拟定了通用素质特有的培育路径。设定的根本目标是培育最适宜的企业人才,变革惯用的培育程式。把准员工范畴的常规培养,分成行业特有的规程规范、深层级的行业文化、企业必备素质。设定了企业冠名班,校企协作来设定本源的培育方案。把合作架构下的企业文化添加在常规特性的管理之中。使学生在学校期间,即可融入企业,完成必备过渡。学院接纳了人社部拟定出来的通用要求,全员参加“公转”流程。把更广范的德育划归在设定好的授课体系以内,予以常态化。
与此同时,学院还设定了带有特色倾向的“自转”思路,设定了授课的微循环。具体而言,学院设定了集体备课、共同分享课件的授课流程,方便教师之间观摩切磋,以便共同进展。拟定了任务指引之下的授课方式,筛选热点新闻,适应时代的走向,拟定多重角色,指引学生进入到设定好的授课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变更管理路径
学院依据7S特有的总体导向重设了企业化架构下的管理思路。这种新颖的思路,整合了常规情形下的认知流程、实训步骤、活动步骤。依据企业规程来重设原有的校内管理,建构了带有企业化特性的新颖机制。学生宿舍、食堂、教室、活动室及必备实训车间,都采纳这一管理路径。设定冠名班,模拟企业管理来建构管理思路。侧重推进带有常规特性的文化建设。采纳全方位架构下的新颖视角,提升多层级的职业水准。从初始的学员变更为最适宜的员工,采纳零距离的对接方式,培育对路人才。
(一)采纳双元模式
双元制架构下的新颖模式,围绕企业要求,校企共同培育。把根本范畴的德育培育,划归到宏观框架内的实训进程。带有通用特性的德育,设定了层级的细化目标:首先,把最优的职员素养培育、常规德育设定成根本指引,拟定素质目标 ;其次,变更惯用的培育思路,摆脱模式束缚。依据企业设定出来的根本规程培育人才。对于常常采纳的基本科目,妥善予以变革。把德育及细分出来的多科目教学,划归完备的实训流程。
(二)设定特色评价
准员工专用架构内的评价体系,应被及时建构。学院针对在校学生,拟定了多层级的技能培训。综合考评目标,整合多重的技能培育、行为规范指引、德育统计考量、专业范畴的技能测定、设定课题答辩。对顶岗实习这一时段的真实水准,也予以考量。顶岗实习之中,侧重评价平日的纪律情况、能否遵守规程、能否吃苦耐劳并接纳新技能等。实习结束后,校企共同来评价综合架构下学生的成绩水准。评价成绩紧密关联着后续时段的岗位安置。
(三)建构德育网络
建构起来的德育网络,应能发挥本源的引导职能,建构自治特性的多样社团。例如 :院校内的各类球队、艺术团体、文学社、校内广播站,都被涵盖在这一范畴的社团中。学院采纳现代化特性的新颖手段,例如布设电子屏幕、衔接无线网络,以便建构信息化特有的录播体系、电子查验监控体系、闭路宣传体系。把社团范畴中的活动划归在准员工特有的培训之中,促进共建德育。增添常规特性的公益活动,提升学生素质。建构最佳的师资,夯实德育根基。
学院每周拟定技师学院范畴内的讲堂活动,弘扬学院精神。树立周边的典型标兵,让师生标兵设定成学习对象。强化职业教育特有的职责感,确认自身责任。这样有利于培养出拥有素养水准高、政治思想合格、能不断接纳新知识、带有奉献意识的教师。学院整合了“公转”及“自转”,建构了带有常态特性的德育网络。采纳任务指引的新颖路径,贴近平日生活。筛选新近时段中的时事热点、学生喜好的多样新闻,整合时代背景。筛选新态势下的关联材料,采纳发散思路来拟定授课任务。例如:授课中的辩论及演讲、平常制备海报、排练某一情景剧。拟定多层级的任务角色,指引班内互动,调动学生潜藏着的认知兴趣。这样既能使学生增添潜移默化的感悟,又能使学生接纳企业文化,纠正不良行为。
近几年,学院变更了惯用的教育指引,新设定出来的教学体系符合更广范的市场需求,符合企业指标,适应了社会的不断发展。培育出来的技能人才,密切贴近市场,受到企业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今后,学院将融会校企的力量,把常规情形下的职业培训拟定成核心,继续探索建构职业教育特有的新体系。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指导人们形成正确思想行为的科学,它以人的思想行为形成变化的规律,以及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其中人的思想,观点和立场的转变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规律是研究的重点。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出路探讨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 要: 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要全面贯彻民思想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要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进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情况下,通过计划、指导及控制等方式,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在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同时,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普及,文章针对目前存在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具体解决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是初中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中学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是其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迈开的第一步,也是他们未来前进的方向和指导。中学生处于心理叛逆期,在当今网络化社会中,各种思潮相互冲击,相互作用,中学生思想非常容易受到侵蚀,为了保障学生思想的纯净,避免其误入歧途,强化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力度,非常必要。但是在现阶段我国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也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对教育工作开展,产生巨大的阻碍作用,因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措施,是目前中学的政治教育人员应该重视的内容。
1.首先可以肯定的就是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方法运用非常简单,中学思想政治是通过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使其对这些理论有所理解,经过深入探讨,加深学生对这些理论的印象,并逐渐了解其中蕴含的意义,以往教学都是通过教师灌输式的讲解,学生被迫接受,这样简单的教学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了解,更谈不上科学运用,只有通过学生自身参与才可达到对问题的理解,中学思想政治的教学重点就是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了解自身价值,确立健康、科学的生活及学习态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特点出发,了解学生兴趣和爱好,在实际教学中,根据这些情况,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教学,通过对图片、故事的展现,完成知识点的讲解,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少对学生学习技巧的指导,思想政治教学应该有目的、有方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老师进行细心指导和改正,从而帮助他们更快地掌握知识要点,领悟其中内涵,如果教师缺少有效指导,则他们对各种政治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就不会那么透彻,但是,在我国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教师往往都是填鸭式地讲解理论要点,对于学生个体的指导有所疏忽,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下,学习积极性不高,机械式地背诵要点,应付考试,这已经成为我国中学思想政治课堂的普遍现象。
3.不能有效调动学生主动性,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全面发展息息相关,传统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主动性,在课堂上都是教师讲解学生听,这样的教学模式完全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听到的知识和自己理解的知识是不一样的,只有对自己理解的知识才会加深印象。教师不注重教学情景的建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是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学生无法对知识进行灵活运用,根本谈不上对其思想领域产生积极影响。
1.开展内容丰富的、形式多样的思想品德教育,努力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受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根本内容。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使青少年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加强法制教育,纪律教育,聘请法制副校长,校外辅导员,使青少年树立法制观念。
2.采用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做人的工作,必须讲究方式方法,我们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充分运用说服引导、熏陶感染、比较鉴别等手段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在实践中强化受教育者已有的正确思想,修正不正确的思想行为,同时应注意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加强心理健康,消除青少年的心理障碍,促进受教育者健康发展。
3.在学校内部,要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评估体系,强化评估力度,将评估工作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实现其信息反馈及激励功能,这样才能够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进行全面优化,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另外,要科学地借助社会力量,促进校内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开展,可以说,教学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全社会的帮助和支持,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如此,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开放性更强,因此,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的联系应该更加紧密,发挥社会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以科学求发展,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校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要点,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及道德觉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与正确的价值观,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样才能够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从目前我国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十分乐观,传统教学方式占主导地位,这不利于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只有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经常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劳动与公益性活动,才能够真正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为国家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出路探讨】相关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新人。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新时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日渐提升,已经成为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论新时代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论新时代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全文如下:
摘 要:在当今转型期的中国,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就业竞争日渐激烈,心理问题日趋增多。特别是处于学习阶段的广大学生,其生理、心理还未发育完全,缺乏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因而在心理上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其健康成长。这就要求学校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引导学生积极全面地成长。
关键词: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
在深入探索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之前,我们首先应当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怎样的心理状态才称得上是健康。我们认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内部的自我和谐及与环境进行积极的相互作用,并能够够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的良好的适应状态。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理解有一个漫长的认知过程。从古代到近代,人们多是从有无疾病和能否有效地抵御疾病来衡量人是否健康。直到19世纪末,健康仍被定义为:“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且具有良好的劳动效能状态。”该定义从生物医学基点出发,着重强调了人的生理健康。1946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在《世界卫生组织宣言》中开宗明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良好的完美状态。”
古今中外,人人都渴望健康,因为健康是一切价值的源泉,是与学业的完成、事业的成功、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繁荣息息相关,健康的身心是提升生命质量的可靠保障。心理健康的状态,不仅是自己能免于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而且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潜能,使自己的心理在自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达到最佳状态。科学实验证明,人脑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其潜在的可供开发的智能是惊人的,一般人所用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每个智力正常的人都能通过进一步“开掘”这一“宝藏”,使自己变得更聪明、更能干、更有才华。而在现实生活中,并非人人都能如愿以偿,有的成绩喜人,有的却进展甚微。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道德与心理健康水平起着十分重要作用。
之所以说心理健康是幸福生活的保障,是因为不健康的心理会造成一系列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如异常心理的产生,心理异常的实质,就是异常心理的原因、机理和心理结构问题。心理异常是大脑的结构或机能失调或者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紊乱和歪曲,既反映了个人自我概念和某些能力的异常,也反映为社会人际关系和个人生活上的适应障碍。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维持着生理心理的平衡状态,人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因此,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亦即其行为符合社会常模,是适应性行为。如果由于器质的或功能的缺陷使得个体能力受损,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致使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是不适应的时候,则认为此人有心理异常。心理异常的具体表现有忧郁、狭隘、惊恐、残暴、敏感、自卑等,这些心理状态会给人的生活、学习造成极大的不变,更甚者还会引起暴力事件。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自杀未遂的达1000万人以上;造成功能残缺最大的前10位疾病中有五个属于精神障碍;推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负担到2020年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的四分之一。在中国,据保守估计,大概有1.9亿人在一生中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据调查,13亿人口中有各种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患者达1600多万,1.5亿青少年人群中受情绪和压力困扰的青少年就有3000万。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这也提醒我们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存在心理健康与不健康的问题。当代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包括亲戚朋友高期望值的特殊知识群体。在校生正处于社会观、价值观的初步形成阶段;面对各种新奇事物不断的冲击,不谙世事的他们想法单纯,对于有些突发状况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极易产生心理问题。2006年3月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教育蓝皮书》显示,学生中有10%左右的调查对象认为目前学生存在“自杀倾向”,26%的学生曾经有过自杀的念头。学生自杀,对国家是一种极大的损失,对家庭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对个人是一生最大的悲哀。每一位学生的轻生,都使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同学不堪承受惨景之痛。究其原因所在,主要是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太脆弱,承受挫折的能力太低。因此,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必须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古人云:“胸中储书一万卷,不堪低头在草莽。”家长让孩子从下接受教育,同样都怀着望子成龙的心情。心理学家研究证明:人的成功70%取决于非智力因素,人的潜力巨大。但通往成功的路途中,许多学生不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而取得成功,心理健康问题往往是其最大的障碍。因而对在校生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同时也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心理健康是我们作为一个自然人、社会人最基本的要求,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我们才有更多的精力去完成其他的事情。而如今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摧残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在校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问题日渐严重。这就要求全社会共同努力,利用多种方式和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保障心理健康发展。
相关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一般地方高校应坚持内涵式发展。要有多元化、整体性、个性化和适应市场需求的教育质量观;要以区域特征发展学科特色、科研特色和培养区域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要以服务地方为自身发展的立足点;要以区域需求、办学特色和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构建核心竞争力。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大众化背景下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路径选择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要】:行业特色高校主要是指那些源于行业管理、在世纪之交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中划入学校所在省、区、市为主管理的原行业部门所属高等学校。可以从行业特色高校的顶层设计、教学质量优先、拔尖人才优先、优势学科优先、自主创新优先等角度出发,探寻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 内涵式发展 路径
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地和聚集地,在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的增多和招生规模的扩大,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量人才,但是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忽视。[1]面对问题和挑战,党和国家积极调整高等教育的方针与政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明确提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2],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应紧跟时代步伐,着力于内涵式发展,提升高校教育的质量。
教育发展分为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外延式发展注重“量”的扩张,而内涵式发展则注重“质”的提升。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就是要抓住教育的本质属性,以优化教育的内部结构与要素作为发展动力。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期阶段重视外延式发展,在规模上不断扩张,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突显,培养的人才质量下降,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已经十二个年头的今天,内涵式发展变得尤其重要,成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
2.1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是把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的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地方高校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着力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成为地方经济发展高素质人才的主要来源。地方高校教育质量的下降,直接导致人才质量的降低,从而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间存在结构性失衡,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找不到理想的人才,供与需的矛盾不断扩大,并由此引发社会经济发展、稳定团结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成为部分社会问题解决的源头所在。
2.2学校发展的需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教育由于规模扩张导致教育质量下降,而教育质量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教育质量的提升成为了当前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由于规模的扩大,而师资队伍得不到及时的补充,教育资源供给紧张,学校管理难度加大,学校自身竞争力也随之下降。更有部分地方高校片面向综合性大学靠拢而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脱节,缺乏自己的特色与个性。地方高校要有良好的发展,就必须提升自身内涵,发展自身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
2.3个人发展的需要。批量式生产的教育,使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越来越多的学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毕业即失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读书无用论”再次兴起。埋头苦读十几载,怀着满腔热血期盼着毕业后能在社会中有所作为,却被残酷的现实泼了一瓢冷水,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大学的职能有三,一是培养人才,二是发展科学,三是为社会服务。很多高校及教师重科研、轻教学,而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学校的教学实现,学校和老师对教学的轻视势必导致学生发展水平的落后,大学的职能无法充分实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内涵式发展才能真正体现教育目的,使学生实现自身生命可能性,实现个性发展,实现其人生价值。
3.1适度规模发展 。高等教育的稳定发展和适度规模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基础。教育的发展要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没有经济的支撑,教育无法实现良性发展。适度规模的“度”既指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也指教育自身所能承受的程度,又指就业容量与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基数状况。只有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现有教育资源条件来统筹高等教育的发展,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数量与质量、规模与效益的协调发展。
3.2优化教育结构。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方式、比例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形式。为了使高等教育更好地发挥其功能,必须认真研究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合理组合方式和比例关系。因此,调整、优化高等教育的结构包括层次、科类、形式和地区结构,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3]
高校内涵式发展要求其教育结构的内在合理性。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需要,改革传统高等教育象牙塔式的结构,跳出盲目求大求全的怪圈,实现教育结构类型的多样化。另一方面要遵从教育和市场规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人力资源的供求状况,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以满足经济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
3.3加强师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关系着整体的教育质量和高校的发展。地方高校在进行内涵式发展中,要把加强和提高教师能力和素质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只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为高校内涵式发展保驾护航,采用“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教师能力和素质,努力创设出“留得住、用得了、能发展”的良性发展模式,尤其是为青年教师和拔尖人才提供快速成长的发展通道和晋升机制。
高校教师不仅要有高水平的教育科研能力,更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和高水平的学识影响学生。近年频频爆出的高校教师性侵女学生事件,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师的形象,影响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信程度。学术造假、学术抄袭事件也影响了良好学术研究氛围的形成。
3.4重塑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之魂,是大学发展的精神引导和精神支柱。大学精神作为一种理念,既具有永恒的持久性,又具鲜明的时代特征。大学更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就必须以新的内涵体现现代理念,实现从外在目标的重视向内在目标重视的回归。
大学精神应彰显人文关怀,突出科学理性。学生从进入大学开始,选择热门、好就业的专业,学习期间热衷于各种考证、学习“有用知识”,教育趋于功利主义。我们的大学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与使命,就必须在教育中体现人文精神,注重“完整的人”的培养。大学精神中的科学理性,更多的表现为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对未知世界的不断探索。“发展科学”作为大学的职能之一,理应成为高校师生共同的责任。科学研究不只是为了科学文化的传承,更是为了发展,因此,在科学研究中应秉持理性,坚持创新,引领未来社会的发展。
为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只有明确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对于社会发展、学校发展、个人发展的必要性,才能增强我们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时刻反思自身发展是否符合社会发展实际,主动调整自身不合理之处,实现长远发展。
相关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探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深刻认识面向大学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客观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分析并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能够帮助我们厘清思路,更加深刻领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而探索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要:马克思主义是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本文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利用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大学生中目前现状,并得出仍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加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调查问卷
党的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教育活动。通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分析,必将对我国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有所启示。
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党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新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和宣传引向深入。意义在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能够奠定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理论基础。其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在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优秀的平台。对大学生来说,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抽象的、理论化的话语体系,进一步转化为具体的、喜闻乐见的语言体系,使马克思主义为广大青年大学生理解和掌握。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并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使广大青年大学生拥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青年大学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中坚力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若不能推动其发展,则无法避免地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变成“空谈”,也无法培养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和要求。高校必须通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统一和引领大学生的思想,凝聚大学生的力量,解答大学生的思想困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指明方向。
本次问卷调查采用不记名方式进行共有40份有效问卷。调查对象为南财在校大学生。调查问卷能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和理解。
对于问题,您了解马克思主义吗。有35%的同学选择基本不了解,有15%的学生市完全不了解。“马克思主义”不包括哪些理论思想这一题,60%的学生得出正确答案是科学发展观,可看出在校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部分掌握较好。但也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了解不透彻。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的兴趣不高。究其原因:马克思主义高于实际生活。书本知识太过哲理化、权威化;其次,中国的“考试”国情促使大学生靠记、背为主,缺乏自己的思辨与批判。较低年级中开展此课程,在潜意识中加深了大学生对于马克思思想学习的厌恶。
针对您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62%的绝大本分在校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对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作用不清楚。超过一半的在校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不能帮助大学生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
这部分在校大学生被迫学习理论知识。原因则为多方面:他们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在老师的教授中又失去其兴趣导致放弃。其二,对于教材教法,他们也厌倦了老师的“经典人物+经典示例”教学模式,导致其厌学情绪。其三,课程的评价以考试为主,生搬硬套答题模式,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我们提出一些建议:
1,在高校,要加强对学生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课堂的教学只是一部分,最重要的是在大学生课外阅读和业余生活中,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兴趣与关注。而我们现在的图书资源中,马克思主义相关读物所占的比例不大。其中很大部分是理论知识缺乏实践实例。
2,当代大学生更重视实践能力,更喜欢参与到实际操作得并享受出理论的过程。传播者大费周章地空讲理论,往往得不到学生的回应。所以传播者应有更加开放的视野,改进现代的教育理念,帮助大学生将理论的“认知”与“践行”结合起来。
3,加强马克思主义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必须采取有效手段,帮助教师树立工作责任心和职业自豪感和;另一方面,必须进一步优化“两课”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由此可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任重道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极其重要的历史使命,当务之急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关文章: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的逐年实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日益突显出来了,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要与大家分享: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探讨相关论文,具体内容如下,欢迎阅读!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探讨全文如下:
摘要:近年来各大高校不断扩招,大批的高校毕业生不断涌入市场,大学生就业面临极大的挑战。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受到广大社会的关注,大学生就业不只关系到个人发展而且还关系到整个社会、国家的发展。本文首先就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阐述,进而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参考。
美国的马丁?特罗对高等教育的分析指出,当毛入学率在15%以下时,是精英教育阶段;当毛入学率达到15%及以上时高等教育的性质开始转变,转向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当超过50%时,高等教育开始快速步入普及化阶段。①而我国现在的毛入学率为23.3%,为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的巨大压力。在这一背景下,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保证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实现人才的有效配置,并实现社会的稳定,是当前国家和社会的重点问题。大学生的有效就业,能实现社会人才的优化配置,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巨大的推动力。
由于各高校的大规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大量增加,使得社会和市场需要的人才数量与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严重不符,造成毕业生大量剩余。就现在情况来看,大学生就业情况仍然很严峻,虽然国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市场调控,但仍然有许多大学生正在面临找不到工作,处于失业状态。
(一)大学毕业生与工作岗位供求失衡
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劳动力市场上短期内难以消化如此多的增量,引发了供需矛盾。②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每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也会随之增长。一方面为社会提供了人才,可以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无形之中增加了就业困难。社会提供的工作岗位的远远不能满足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因此也就增加了大学毕业生与工作岗位之间的矛盾。
(二)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③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最能体现人才是否适应社会的需求,在大部分的高校当中,专业和课程的设置趋同现象十分严重。忽视了这些专业是否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不能及时调整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导致了大量学生毕业后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现在各高校注重理论学习大于实践体验,这也导致了毕业生走上社会后不能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当中去,使其工作效率低下。
(三)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不完善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是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指导方向,然而各高校并没有重视就业指导工作,使其让学生对市场上的工作很茫然,高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上,缺乏对大学生的就业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正确引导,高校不能结合市场情况和学生的能力和专业进行专业性指导。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存在诸多疑虑而得不到有效解答,只能在就业时盲目选择,失去方向性和针对性,这也导致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困难。
(四)就业观念薄弱
许多大学生在就业时,追求高收入报酬和社会地位,忽略了自身学习的锻炼机会。而且在地域选择上也只看重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大学生就业观念上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前的就业情况,造成就业率低下。④而且大部分毕业生受中国“入仕”传统观念影响,参加国考、省考等,据统计应届的大学毕业生参加国考、省考的人数占到了毕业生总数的30%。自主创业观念薄弱,风险大。
(一)政府加强宏观调控
首先,要大力发展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发展经济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其次,通过运用一些行政手段引导高等教育的发展,使其合理布局高等教育,淘汰一些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大力支持“西部计划”、“支农、支教、扶贫计划”等,合理优化高校毕业生资源配置,有效的解决东西部就业失衡问题。国家应当充分发挥其政策调控的作用,通过发展社会经济,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高校自身的改革
高校要有自己办学理念,在办学形式上多样化,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等方面适应社会需求。各高校应该根据自己发展特点进行科学定位,形成鲜明的办学特点,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才能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要将高等教育面向市场,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是消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有效措施。⑤
(三)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各高校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当大学生进入大学时,就应当使其明确大学学习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性。只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才能拥有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其次,在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上,应当改变其落后和错误的就业观念,并向毕业生普及当前的市场场情况,使得学生能够拥有择业方向,并以积极的心态进行择业就业。
(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是大学毕业生需要关注的问题,大学生要给自己正确的定位,给自己制定规划,让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良好的就业观,端正就业态度,丰富职业知识体系,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毕业生要学会自主择业,就业灵活化,这是需要经历一段漫长的变化。⑥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对于其择业和就业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应当完善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使其对于自我认识和社会市场的认识能够正确,并在就业方向和就业选择上做到理性思考,并拥有积极态度。大学生在校时应当通过提升自我价值来实现就业能力的提高,同时,在就业思维上进行创新,可灵活就业或自主创业,解决自身就业问题。(作者单位: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①马丁?特罗.从精英教育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明[J].教育科研参考,2000.
②吴高波.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的思考与对策[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③荆微 周方遒.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④郑焰英;陈东生.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J].纺织教育,2008(1)
⑤史亚杰.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大学生就业问题之思考[J].泰山学院学报,2004(1)
⑥李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J].科技风,2015(9)
相关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在话语方面研究越来越广泛,在各个学科都有很多贡献,使话语成为了社会生活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话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符号,两者的结合是极其必要的。随着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多元文化也已经成为发展的趋势。 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民主化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分析相关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民主化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分析全文如下:
摘要:当前,传统话语在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民主治理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为其提供支撑,从而夯实国家治理方式的公众支持和群众基础。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民主化转换,既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对推进民主治理的宣传、教育、引导作用要求,也是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的必然。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化;民主治理、话语民主化
(一)民主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目标,这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治国理政的重大创新和发展,还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向执政党的重要理论标志。[1]当前,中国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创新国家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也就是不断提升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
20世纪末,特别是进入21世纪,治理改革成为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政治改革的重要内容。“多一些治理,少一些管理,少一些统治”是世界主要国家政治改革的价值取向和重要特征。治理的概念在国际上已经流行了一段时间,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对治理的概念界定为“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法的总和,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利益得以调和,并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 [2]治理概念的这一界定,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即可以指向企业治理、非政府组织治理、也可以指向政府治理、社会治理。因此,关于治理内涵的界定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也根据自己研究领域的实际,纷纷对治理概念进行界定。但是关于治理的一些基本特征还是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同。俞可平结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在区分“统治”与“治理”的基础上,指出治理是一种政治行为,体现着一定的政治价值,是实现一定社会政治目标的手段,并强调指出,现代社会国家治理的理想状态是善治。善治是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是政府与社会处于最佳状态,是政府与公民对社会政治事务的协同治理,因此民主化是善治的最重要标准和特征。鉴于民主也是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价值,现代国家治理的本质特征是民主,是现代国家区别于传统国家的根本所在,因此,现代国家治理也称为民主治理。[3]由此可知,民主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表征。
党的强调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说明我国国家治理还存在明显的局部性治理危机,民主治理水平和能力还相对比较落后,与国家现代化要求还存在差距。这就需要我们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化解民主治理危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民主化是国家民主治理的必然要求
推进国家治理民主化,提高民主治理水平,属于国家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不仅需要物质力量的支撑,更需要思想文化等精神力量的支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一种重要的社会精神资源,发挥着推动社会前进的特殊作用。历史上,思想政治教育被视为推动社会改造和社会发展的舆论力量,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所发挥的精神动力作用,无论是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还是文化领域,都日益凸显。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使命的主要工具。思想政治教育在论证党的执政方式和国家政治体制的合法性、合理性以及阐述主要的政治导向等方面的作用,已成为强有力的政治领导的一个重要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和我国民主治理的根本性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国家推进民主治理服务,而且必须为推进国家民主治理服务。
思想政治教育要更好地为推进国家民主治理服务,就必须顺应民主治理的要求,不断改革和创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赋予创造性,这当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时俱进的转换是重要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中介和手段,它最核心的任务就在于在一定的语境下描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推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如何描述、以及描述的程度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现实依据和空间。因此,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注意变革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也提出,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新体系,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必然要求。
当前,民主治理已成为我国政治改革的新目标,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继承和创新,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民主治理的阐释、宣传、教育功能,实现国家治理精神与社会运行的一致,夯实民主治理的群众基础,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因此,研究民主治理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转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理论价值
第一,通过文献研究,梳理当前民主治理的理论研究成果,厘清并明确民主治理的机制、原则和基本特征,展示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民主治理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的基本要求。
第二,通过理论分析与阐释,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对推进国家民主治理的价值和功能,展示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化进程中推进政治变革的助推作用,进一步阐述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推进国家民主治理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的辩证关系。
第三,通过理论分析和逻辑推理,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进行基本的判断,结合相关话语理论阐释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效性的验证标准,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时俱进转换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第四,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理论分析,结合现实实践佐证,阐释民主治理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的具体内容、机制和原则。
总体而言,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的继承和创新,改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现实脱节、内容不鲜活,缺乏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境遇,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下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二)实践意义
第一,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验证,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转变话语理念,从思想深处认清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二,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揭示民主治理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机制,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的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水平。
第三,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找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新动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因此,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传统话语模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民主化,既具有时代的必然性,也具有时代的紧迫性。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民主化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分析相关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大学必须从培养和谐人才出发去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解决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和谐社会的构建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论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构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 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逐步走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在这一大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被放到了较为突出的战略地位。所以,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运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来进行指导。同时还要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发现大学生的思想中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不同的地方,并加以改正,从而积极地找出一条适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道路。
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期,经济的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以至于大学生的思想中出现了一些与现在时代不相符合的现象。
(一)荣辱观念的偏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大学生的荣辱观念提出了要求,只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念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期,对大学生的荣辱观念的建立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人们对利益的看重使得大学生逐渐地变得越来越现实,价值观念变得十分的功利,比如大学生在做一件事情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这件事情给自己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多少,而且现在的大学生心智比较不成熟,在现实的就业面前与自己理想的差距让大学生难以忍受,现在大学生的集体观念也比较缺乏,总是注重自身的利益。除此之外,大学生的诚信严重缺失,有的大学生无息贷款不能按时归还,有些大学生利用班干部的职权让自己取得一些利益,积极地入党并不是真正的崇拜共产党而是为了自己日后好就业,为了取得奖学金而对同学进行诽谤,还有一些考试作弊的现象屡禁不止。
(二)感恩之心的缺失
高校的收费使大学生对学校缺失了感恩之心,他们认为培养他们的并不是学校而是自己的家长,尤其是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这样的心理更是强烈。有一些毕业生在即将离开学校时,总是会把学校中的一些物品进行破坏,把离开学校之前的一段时间当做是对学校宣泄自己的不满情绪的最佳时机。同时这样的情绪也会被这些学生带入到工作中,以至于不能好好地进行工作,这就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三)健康人格的缺乏
建立一个健康、健全的人格是一个人发展的基础,而现在一些大学生人格的缺失现象十分的普遍,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尤其是现在社会就业竞争力较大,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逐渐地浮出水面。现在一些大学生因承受不了压力而跳楼自杀,这样的情况在全国高校中屡见不鲜,非常值得我们认真思考。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大学生不上课,总是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刺激之中,从而造成自己被学校开除、造成一些不良的后果。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大学生的影响有利有弊,而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大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从而使大学生不能够肩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使命。
(四)就业观念的偏颇
现在社会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较为激烈的就业形势,许多大学生上大学就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所以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是一件当前紧急的任务。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方面在于社会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健全。大学生已经接受了较高层次的文化熏陶,但是却在实际中得不到施展的天地。现在对于西部支教以及走向大西北的一些工作岗位,总是得不到大学生的支持,这就造成许多需要大学生的工作岗位得不到大学生,而一些已经找到大学生的工作岗位却总是有大学生进行争抢。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大学生在毕业之后不寻找工作,而是在家啃老,这就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阻挡了社会发展的脚步。
(一)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要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一个人只有知恩、感恩,才会有最基本的素质和道德,这样才嗯呢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对大学生日后的发展起到正面的影响与作用。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是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的基础,也只有拥有了感恩之心才能对社会的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地作用。高校要对这一点引起重视。
(二)对大学生进行励志教育
大学生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正是初升之时,应当拥有激情洋溢的斗志以及不拍困难的勇气,这样才能有助于大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一定要把励志教育摆在首要地位。如果一个人萎靡不振,不管他拥有什么样的文化、知识与教育都无所谓了,因为这些对他都没有任何的帮助。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励志教育,使大学生处于积极的状态,从而更好地走向社会。
(三)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人无信不立。一个人只有具有诚信,才能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与沟通,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诚信是一个人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它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诚信对大学生的就业尤为重要。现在许多企业进行招聘时总是会把诚信放在评价一位求职人员的首位,而且作为一位管理者必须具备一定的道德素质。所以高校要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为大学生未来的发展铺好道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铺建道路。
(四)对大学生进行务实教育
只有务实的人才能成为优秀的人,同样只有务实的大学生才能成为优秀的大学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创新型人才,还需要一些务实的人才,这样才能保证经济发展之路走得坚定。只有勤劳敬业、肯于吃苦、乐于奉献的人才能务实的工作,才能保障社会发展的基础。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当前,高等教育院校中职业生涯教育的开展已经被视为高校促进大学生个体职业生涯可持续性发展、实现大学生充分、合理和有效就业的重要手段。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人力资源开发背景下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高校就业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然而造成“就业难”现状的并不仅仅是因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而引发的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还存在毕业生就业观念落后、培养方案不科学、企业要求和毕业生期望匹配度较低等原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逐步引起高等教育的重视。
人力资源开发是组织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实现绩效,根据组织战略发展目标、组织结构特点,对现有人力资源进行分析、规划和调整的过程,以提高组织人力资源水平,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为组织创造更大的效益。人力资源开发的最终目标基本可以理解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微观的开发目标在于提高员工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而宏观层面在于通过开发个人的才能和活力,充分、合理地利用现有人力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为组织带来更高的价值。
职业生涯教育理念的发展在美国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对于提升学生品质、改进学校德育质量、促进社会人力资源开发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发展至今,各高校均已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列入本科生必修课程,以期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增强学生生涯管理意识等。但对于职业生涯辅导课程教学目标、内容安排、课程设置、实施策略等问题并未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忽略社会因素、教育基础等大环境影响因素,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课程规划实施是造成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困难的主要因素。
现今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观念淡薄,加之对于社会就业市场的不了解,导致盲目择业、随意就业,这就使得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增加,人力资源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降低。另一方面,学生对所学专业认知度和熟悉度不够、对自身能力及就业优势掌握不足,进而导致市场上出现了某些抢手的专业及就业领域。但随着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及行业结构的转变,部分原本热门的专业渐渐失去了就业市场的竞争优势。同时,一些新兴的专业在越来越被人们接受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专业发展不成熟、知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甚至造成供大于求,造成新的就业难和人才资源的巨大浪费。
除此之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包括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制定合理的职业目标、进行正确的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等。而现今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采用大班教学的方式并不合理,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和教育是需要咨询、测试、验证、引导等环节支撑的,大班授课就局限了授课内容的深度。其次,虽然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大学生的择业就业很重要,但规划引导并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授课方式,应将所授课对象按照初筛的就业意向分为不同的组别,而不是针对所有的学生都是一样的理论、一样的规划。再者,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中长期的教育内容,而现今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基本上不超过10课时,这就极大地限制了授课内容,使得学生和老师均将其视作必修但不必专的课程。
人力资源开发是对人才资源的分析、规划和调整的过程,而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和提升。因此,借助人力资源开发的科学、完整的理论框架,应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实际情况,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一个事业目标,并依次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
首先,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需要合理的课程设置,如在哪一个时期授课、课时如何安排、采取何种授课方式等。同时,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需要专业的教师队伍,只有拥有一支理论知识结构完整、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才能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形成有效统一的思路,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未来就业方向,并结合自身的兴趣、专业、能力等对就业方向有自己的思考和打算。
其次,在我国,实力和名气相对较小的院校毕业生,其选择就业的竞争力显然偏低。而这些院校往往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因此,在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进程中,必须依托社会资源、校友资源等主动寻求与社会接轨的有效途径,进而拓宽学生的知识涉猎渠道。主动同用人单位建立以科研项目合作、人才培养合作、产业合作、业务合作等为基础的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促进学生毕业实习基地的建设等,让学生在真实的就业环境中完善自我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经成为现今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探索,从而能够有意识的学习和提升自我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综上所述,在人力资源开发的理念背景下,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注重采用科学的指导思想、实施环节、教育原则等指导学生设立生涯发展的计划,在专业知识、基本技能、职业能力和心理健康素质等方面进行持续性的培养和塑造,提高学生理性决策的能力,使学生能制定可行性较强的自我发展规划,展现良好的综合职业素质。
人力资源开发背景下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关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多样化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变革的主要趋势:高等教育体系多样化适应和满足了不断增加的高等教育需求,高等教育办学方式和教育模式多样化回应了知识获取方式变革。现代高等教育变革的多样化趋势使高等教育系统日益纷繁复杂,呼唤高等教育发展研究的超前引领。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对于高等教育变革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发展研究论文范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 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口号已经持续了很多年,教育事业关乎整个社会未来的发展,是国家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事业的基础。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更加无须赘述,它是一个国家教育体系中的顶点,也是一个学生学校生涯和步入社会的连接点,是一个学生一生中最早的重要转折点。高等教育机构承担着向社会各个领域输送人才的重任,是保证一个国家未来发展潜力的战略输送地。
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体系中,教育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是各项工作能够发展的基础,教育发展的程度也直接决定着各项工作发展的潜力。当前我国社会各项事业都处于一个大变革时期,很多传统的模式和体系都被打破,新的事物不断出现,给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带来了新的活力。无论哪个领域有所发展,都离不开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也需要跟随者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才能够保证各项事业的发展能够不间断地持续下去,才能保证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进步。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高等教育机构需要为社会建设输送更多的生力军,高等教育的发展刻不容缓。
我国的高等教育是经历了很多不同阶段的,我们这里的研究仅仅从改革开放作为起止时间,这是因为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的确百花齐放,在思想启蒙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社会背景和社会条件不同,与现在的高等教育模式差别太大,不具备可比性和指导性;而新中国建国前全中国处于战乱之中,高等教育是基本无法正常运行,更遑论发展了;建国到改革开放的这一段时间内因为各种原因高等教育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才算是走上正轨。
1978年,随着党的思想拨乱反正,社会发展开始走上正轨,尘封了许多年的高等教育重新艰难地走上了前进的道路,正常的教学秩序得以恢复。高等教育开始走上正轨的标志就是高考的恢复,因为高考就是连接中学和高等院校的桥梁。在当年,党和国家决定建立一大批高校,并且对高等院校进行学科和专业的大型调整。
1985年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当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为教育改革拉开了序幕。这次教育的改革主要是对建国至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发展做出了正确的评价,尽管在1978年高等教育就已经恢复,但是经过了常年的停滞,高等教育发展并没有目标,而上述决定正是为其制定了目标,明确了方向。
高等教育改革的下一个重要节点就是1992年,当年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为处在迷茫中的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教育改革也随着经济发展目标和手段的明晰而发展。在当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在京召开,大会指出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这也充分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高等教育至此才算是迈入了飞速发展的道路上。
1992年至今,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有所成效,但是总的来说其实发展得并不显著。不像前面几个阶段,要么教育由停滞转入正常,要么由无目标转为有目标,这个阶段的高等教育发展显得十分迷茫。追求素质教育,却并没有真正切入问题中心的解决方案;想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作用,到最后也仅仅是中学教育的延续;想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却仍然将学生限制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中,高等教育的发展并不能说成功。
我们对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主要针对的是现代高等教育变革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发展进行研究,因为之前的高等教育发展与现在的发展基本上是两种形式。
首先,高等教育的发展不连续,没有持续性。当前社会变革体现在各个领域,高等教育的改革不断地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行,但是多次的改革并没有连续性,往往多次改革的原则和目标都不尽相同,发展较为混乱。没有一个统一的发展原则和发展规划,发展的效果可想而知。其次,高等院校之间受到政策的倾斜程度不同,教育公平堪忧。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是极不均衡的,国家对于重点院校的照顾程度远远超过了学校发展的需要,而真正需要发展的院校受政策影响较小,其发展受到制约。再次,高等院校的发展过分注重其学校的属性,而没有与时代接轨。当前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使得高等院校的地位与作用已经不限于单纯的教学和科研职能,大量新的任务担负在高校肩上。而高等院校并没有充分发挥在这个方面应该起到的作用。
针对上述问题,未来高等教育想要可持续地发展,必须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明确的目标和原则是必须的,要进行完善的长远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的制定。想要事物向前发展,就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和原则,在目标与原则的指引下发展才是科学的,才是客观的,才是符合实际的;其次,要注意教育公平,这个教育公平体现在很多方面,既体现在优秀院校的本地招生与外地招生界限应当打破,还体现在政策上的支持应当公平;再次,高校未来的发展要充分地与高校本身自由、活跃的氛围相结合,发挥其在社会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而不仅仅发挥输送人才的单一目标;最后,进行微观的学科体系的改革。
尽管上文中已经提到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性,高等教育也的确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教育问题重要却难以妥善解决。教育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遇到瓶颈,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发展转型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作用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当前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攻坚时期,教育发展遇到困难更加要求我们应当沉着冷静,看清国家形势和社会发展趋势,进行全方位的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变革。
对于高等教育变革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发展研究相关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