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互联网金融专业导论论文相关的共200个结果:
市场营销专业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懂得市场经济,基础扎实,知识面广,既懂得市场营销实务和管理,又熟悉国家经贸政策和法令,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懂得进出口业务,通晓外贸知识,掌握企业管理知识和市场营销技术,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市场营销相关就业指导论文:工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综合改革。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随着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数量和毕业生规模的快速扩张,营销专业人才供给数量和质量也在逐年提升,但目前我国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缺口仍然较大。据不完全统计,仅辽宁省每年就有约5万人的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缺口,更重要的是出现了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供求矛盾。究其原因,主要是毕业生的培养质量达不到企业的要求,特别是工科院校营销专业毕业生。工科院校营销专业一般成立较晚,在学校地位尴尬,存在师资队伍不强、资金投入不足、教学资源落后、教学方式方法陈旧等弊端,培养的学生缺乏特色,相关行业知识欠缺、实践能力不足、社会责任感缺失,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
近几年,对于如何提高工科院校营销专业的教学质量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笔者认为,市场营销专业综合改革的总体思路应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的原则,深入挖掘市场营销专业建设内涵,明确“国际化、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树立“以基础知识为先、以实践能力为本、以职业能力为魂”的人才培养理念,创新“突显学科特色与行业特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科院校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学校办学特色、发挥学校资源优势,完善“学校―企业―社会”协同的人才培养机制,紧跟时代要求,打造“体现行业特点、具备社会责任担当、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特色。
1.打造具有行业背景、稳定与流动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已经成为工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的首要任务。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鼓励专业教师到相关行业重点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和挂职锻炼;聘请相关行业的专家、企业中的高层管理者组成兼职教师队伍,承担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学和讲座;建立教师引进和退出机制,努力打造一支熟悉行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专兼职结合、多学科联合、规模稳定、流动常态化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2.加强梯队建设,实施“老带新、传帮带”制度。加强领军人物和优秀教师的引进工作,努力培养教学名师和专业带头人,积极探索与社会联合培养青年教师的新途径。为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给每位青年教师分别配备来自相关企业和本单位的资深导师,导师分别从企业实践和专业理论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示范和科研指导。通过“老带新、传帮带”制度,努力打造一支梯队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学团队。
3.注重教学团队的国际化培养。根据国际化办学趋势的需要,积极邀请外籍知名学者到校开展相关学术讲座,聘用外籍教师到营销专业任教,同时强化专业教师的外语水平,有计划选派骨干教师去国外进修和培训,努力打造一支国际化的教学团队。
1.课程设置注重学科交叉,体现行业特色,融入社会责任培育要素。依据“突显学科特色与行业特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中紧密结合工科院校背景和行业特色,增加与行业相关、融入社会责任培育要素的专业课程,使学生既掌握营销专业知识,又了解行业特点,还具备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具有鲜明的特色。
2.课程设置模块化,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根据“以基础知识为先、以实践能力为本、以职业能力为魂”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理念,设置包括营销基础知识、营销实践能力和营销职业技能三个课程模块。在课程模块中进行多种形式的营销实务渗透,增强培养模式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全力打造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课程群,开展创业环境分析、创业机会评价与选择、创业融资与风险防范等内容的培训,为培养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具有较高创新意识、创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1.搭建体现行业特色、满足学生综合技能拓展需要的实训平台。该实训平台最大可能地纳入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课程实训环节,通过为学生营造一个具有行业特色的虚拟市场环境,模拟现实企业的营销管理过程,使学生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市场营销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掌握在实际经济环境下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方法和手段,为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2.建设以行业重点企业为依托的多元化校外实习基地。与所依托行业的重点企业联合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提供场所;与社会创业孵化器联合,搭建营销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吸收具有创新创业激情的学生,参与各种创新活动和创业竞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3.注重教学软件开发,加大教材建设力度。围绕课程体系,积极开发具有行业特色的营销管理软件,使专业软件的数量、质量和特色真正满足课程设置和特色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大教材建设投入力度,制定教材成果奖励制度,推进具有行业特色、注重社会责任担当、体现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系列教材的建设。
五、构建多主体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
1.实现教学主体多元化。搭建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企业管理人员、国际知名学者相协同的教学主体,聘请校外专家和学者定期到学校讲学和指导,专业教师主要讲授专业基础理论,行业专家主要介绍行业知识和特点,企业管理人员讲授营销管理技能,国际知名学者利用网络共享课介绍学科前沿,各主体分工明确,互相协同,真正实现教学主体多元化。
2.完善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师生互动”的教育观念,教师由原来知识的传播者,变为知识的引导者。理论教学注重营销基础知识和营销技能的传授,主要采用课堂演示、案例教学、录像教学、情景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由学生自主承担营销策划、市场调研、营销实战模拟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3.采取柔性化的考核方式。柔性化考核方式包括考试成绩柔性化、考试目标柔性化、考试形式柔性化。考试成绩柔性化主要是将学生平时成绩汇总作为课程的总成绩,改变一张卷子定终身的传统考试成绩评价方法;考试目标柔性化就是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竞赛活动,只要取得奖项,即可获得相应学分;考试形式柔性化是指采用“过程+结果”“知识+能力”的全方位考核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
4.推进个性化教学。选拔具有创新潜质、学科特长和学业优秀的学生组成精英班、创新实践班、特长班等,单独制订培养方案和设置课程体系,实行导师制和小班授课,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5.提升专业教学的国际交流合作水平。大力引进国际知名学者任教,努力探索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经验,全面提升专业教学的国际化水平;积极争取与国外高校进行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支持专业学生出国留学,落实接收外国留学生计划,进一步扩大留学生规模,增强国际互动交流。
1.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分阶段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包括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新技术专题的全方位、多层次、分阶段实践教学体系。认识实习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行业和企业现状;专业实习是让学生熟悉企业营销管理业务流程;毕业实习是让学生深入企业顶岗实习;新技术专题主要围绕学科和行业前沿开展系列专题讲座。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2.增加营销综合技能拓展实训。营销综合技能拓展实训包括商务沟通技巧、营销执行力、顾问式营销、营销团队管理等专题,以企业实际案例为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实际岗位体验等方式全过程参与到营销管理中去,提高学生的营销技能和团队精神。
3.设计具有行业特色的实践教学项目。为了加强学生对行业的了解,丰富其行业产品知识,开设系列行业实践教学项目,设计凸显行业特色的实训流程,使学生真正掌握行业产品的市场营销技能。
4.实现毕业设计的应用性改革。实行毕业论文选题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挂钩,将企业在营销实践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引入学生的毕业设计中来,真正做到真题真做。利用毕业设计这一环节,实现企业、导师和学生三方的共同交流,做到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丰富学生的实践知识和实现就业导向等多方面的统一。
1.根据专业特色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为保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序、有效地落实,根据专业的教学特点和要求,制订和完善各类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质量监控网络,严密监控教学过程各环节,使各类教学工作都能规范有序地进行,保证教学质量。
2.围绕专业特色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完善教师考核与奖励制度,把行业经历、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考核教师的新标准,鼓励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倡教师到相关行业挂职锻炼,设立专项基金,通过课题立项等形式重点资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基地建设。
3.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健全学生激励机制。继续推广学分制、辅修制和双学位制,为学生提供相关行业的开放式知识获取平台,在制度上保障对学生参与交叉学科学习、参与科研项目和实践环节。提倡弹性学制,学生可将本科学业完成时间从四年延长到六年,鼓励学生在大二结束后暂时休课进行全身心的创新创业实践。
工科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建设改革是一个系统化、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国家、企业、高校甚至包括教师和学生等多主体协同进行。需要依托工科,立足行业,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最终实现高校、企业、社会人才供求的无缝对接。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金融学是研究价值判断和价值规律的学科。主要包括传统金融学理论和演化金融学理论两大领域,是现代经济社会的产物。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互联网金融学课程改革及人才培养的思考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金融业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随着互联网金融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中国金融业呈现出一幅百花齐放、群芳争艳的新局而,民资银行粉墨登场、利率市场化改革快速推进,存款保险制度破冰出炉,股票期权交易上市,等等,而对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挑战,传统金融企业必须应对这些改革带来的“颠覆性”冲击。高等院校的金融学课程体系设置和人才培养必须紧跟金融市场的变化,加快课程体系改革,着力培养适应互联网和大数据新时代需求的金融专业人才。
1.金融业务向网络化、电子化发展。
2014年12月,我国第一家民营银行微众银行在深圳前海挂牌试营业。是一种全新的经营模式。同时,另外一家民营银行浙江网商银行也已经通过国家审批等待开业,其负责人近日透露,网商银行不经营现金业务,不设营业网点,“是一家纯网络银行”。这种模式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更便捷的方式为客户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民营银行的设立和全新的网络化经营方式,对传统金融服务提出了严峻挑战。
2.金融业务全球化、国际化趋势明显加速。
2014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我国金融业务的全球化、国际化已经成为不可扭转的趋势。数据显示,2014年境外企业进出口过程中使用人民币结算比例超过15%的企业占比达26%,比2013年提升了10%,约有87%的境内企业和69%的境外企业打算在跨境交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或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在收付结算中的使用比例,分别较2013年的调查结果上升了110%和8%。货物贸易以人民币结算的金额占同期海关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提高到16%左右,人民币成为中国对外经贸投资往来的第二大支付结算货币。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快速发展,金融业务即将延伸到全球各个角落。
3.借助互联网平台,金融衍生工具迅速发展。
以保证金和杠杆交易为特征的金融衍生品,一直伴随着金融业创新而得到日新月异的发展,在全球金融市场上,每天成交的金融衍生工具合约金额高达数万亿美元。我国金融衍生产品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据银监会统计,我国银行业的金融衍生产品数量达到两千余种,各家银行不断推出新的衍生产品适应客户投资需求。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金融投资产品组合更加便利化,金融衍生工具已经成为大众化的投资工具。
互联网金融新时代,金融业改革发展一日千里,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市场从分业经营趋向混业经营,如平安集团已经构建了全方位的金融投资平台。金融业发展不仅需要从事金融研究和顶层设计的高级人才,同时还需要大量从事基层管理和实物操作的技术人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课程体系建设滞后,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课程体系设计理念不明确,培养目标没有准确定位。金融学的学科隶属于经济学还是管理学,这是我国学术界长期争论的话题,对金融学科发展定位不准确,就会影响金融学课程体系的设计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在课程设置和培养方面各具侧重点,需要在教学进度设计时重点考虑,但目前我国高校金融学课程设计的目标尚未明确。
(2)人才培养偏重理论教学,轻视应用能力培养
理论研究型人才还是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我国高校普遍存在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的问题,理论研究型人才培养与金融业基层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和课程设置往往没有明显区别,人才培养缺乏特色目标,没有根据金融市场需求设计培养方案。造成高校培养的学生与市场需求脱节的原因,一方面是金融业产品研发和基层管理人才缺乏,另一方面却存在高校的大批金融学毕业生难以按期就业。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金融对现代经济生活的影响已经渗透到全球每个角落。
1.具备扎实的金融学理论基础知识。
互联网金融市场瞬息万变,要求金融从业者系统掌握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金融理论发展的脉络有较深入了解,对现代金融理论及应用有充分认识,能够对宏观金融政策进行理论解读,同时具备微观金融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能力,运用金融理论分析金融市场。互联网金融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信贷市场紧密联系成一个整体,金融从业者要具备交叉性、跨市场风险监管的能力,具备把握系统性互联网金融产品风险检测的时机和能力。
2.具备敏锐的金融市场分析能力。
大资管时代,金融机构展开了以金融理财为主导产品的市场竞争,需要金融从业者具备敏锐的市场分析能力。我国金融市场投资工具日益丰富,与此同时,金融投资和管理的风险难度也在不断增加,需要金融学专业培养的人才,要具备敏锐的市场判断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准确把握国家金融经济政策走向,必须把金融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锻炼自己对金融市场的直觉和敏感性,具有良好的金融市场的洞察能力,具备风险预警和检测能力,对可能存在的投资风险做好风险提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具有良好的金融服务意识。
1.改革教学内容,增加互联网金融业务及风险管理课程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把握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培养新形势下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提升金融业管理水平,发展普惠金融,适应互联网金融信息更新和传播速度加快的需求,传统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无法适应快节凑的金融市场发展要求,必须加快改革。在教学内容上,改变原来以银行货币信用为核心,货币、信用、银行为主体的货币银行学课程体系,增加以金融市场为主体,以货币经济、金融经济、金融工程为侧重点的内容,以及金融产品精算、风险偏好测量、金融政策演变等方面的内容。
2.改革教学方式,适度增加案例教学和研讨式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听课,很少主动参与到课程中与老师一起形成讨论和思考,这样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难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难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与教师互动交流。如今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为教师在课程中增加案例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先设定互联网金融的某一热点问题,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在课堂分享展示;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将经典案例结合教学内容分享给学生,案例与讨论结合,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培养学生判断、处理问题的能力。
3.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定位,着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金融业快速发展,需要研发型和高级管理的金融人才,但是基层管理和业务实践型人才的需求量更大。因此,确定了培养金融业基层管理和应用性业务人员的目标,就会在课程设计和培养方式方面有的放矢,如课程内容增加实训课程,校外参与金融企业实践,让学生了解金融市场政策及环境现状,有选择地储备从事金融业的能力和资质,重点培养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素质;针对一些互联网金融热点和银行理财产品的经营实践,可以聘请银行业的专业人员走进校门开展讲座,让学生及时了解最新动态及发展方向。
【互联网金融学课程改革及人才培养的思考论文】相关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互联网金融(ITFIN)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ITFIN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简单结合,而是在实现安全、移动等网络技术水平上,被用户熟悉接受后(尤其是对电子商务的接受),自然而然为适应新的需求而产生的新模式及新业务。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析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实践与启示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互联网金融无疑是当今社会最为火热的概念之一。面对热潮汹涌的互联网金融,如何促进其健康发展,各地区采取了系列政策措施。本文在系统分析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实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区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政策动向,并提出对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政策的启示。
一、各地互联网金融发展实践
在2015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互联网金融这种新型金融模式已经进入国家的顶层设计。互联网金融具有科技金融、民生金融和普惠金融的属性,不仅能够促使互联网企业实现用户和服务向利润的转化,也实现了传统金融机构自我革新的间接效果,对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产业格局、发展普惠民生金融、分散金融风险、完善定价机制等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经过研究表明,互联网金融可以使市场的融资渠道更加多元、风险定价更加精准,金融体系更加健全、金融产品更加丰富,具有促进传统金融向现代金融转型升级的功能。基于此,各地开始全面布局互联网金融发展,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
(一)北京市互联网金融政策概况及特点
在北京,具有较好的互联网、金融方面的人才、技术、产业,拥有发展互联网金融良好的发展生态,而中关村是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大力推进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设。北京市、区相关部门抓住互联网金融发展机遇,先后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
中关村管委会作为市级职能部门,于2013年底出台了《关于支持中关村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中示区组发[2013] 4号,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从互联网金融企业工商注册、孵化服务、互联网企业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金融机构业务创新等9个方面23项措施推进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若干措施》体现了以下特点:一是优化互联网金融企业工商注册流程,允许企业在名称中使用‘’金融信息服务‘’字样。二是引导互联网金融企业在中关村互联网金融功能区聚集发展,支持互联网金融孵化器发展。三是鼓励互联网企业开展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鼓励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开展业务创新。支持互联网金融企业获得第三方支付、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基金支付结算、基金销售、个人征信业务等相关业务资质,发起设立中关村互联网金融发展投资基金。
(二)上海市互联网金融政策概况及特点
上海市在金融领域的改革和创新一直处于全国领先的行列,而互联网金融浪潮的崛起又为其增加了更丰富的动力源。虽然其各项政策标题并不直接提及“互联网金融”,但内容都将互联网金融作为进一步改革创新的核心或支柱产业。
上海嘉定区政府于2012年5月21日发布了《建设嘉定金融硅谷—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特色功能区五年行动方案(2012-2016年)》,金融服务纳入重点发展产业。上海金融谷2012年7月17日启动奠基,是嘉定金融硅谷的核心组成部分,被列为嘉定重大产业项目,得到上海市嘉定区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重点扶持。
上海金融谷的目标是适应创新驱动和产业结构升级趋势,建设金融产业和服务外包聚集区,对接金融服务外包市场,打造金融服务外包品牌发展互联网金融,打造创新普惠金融品牌成为一张城市产业名片。上海金融谷董事长林振雄强调:上海金融谷重点发展金融服务外包和互联网金融两大产业,即围绕陆家嘴、自贸区及长三角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外包,成为金融服务外包集聚区发展互联网金融,打造普惠金融品牌,为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也为有资金的人可以到金融谷理财,需要资金的人到金融谷融资,有好项目的人到金融谷创业,形成一个投融资的天堂、创业的沃土,形成互联网金融产业链生态圈。
(三)深圳市互联网金融政策概况及特点
深圳作为我国重要的金融创新中心、科技研发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金融与互联网产业发达、自主创新能力突出、社会资本充沛,在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方面基础条件良好、潜在优势突出。2014年2月13日,《关于支持促进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在市政府常务会议上审议通过,此举标志着深圳将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优化整合各界资源,加快构建完善互联网金融政策体系。《指导意见》显示,深圳力争至2017年,培育和发展一批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特色鲜明、竞争力较强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形成全国领先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中心,提升深圳全国金融中心的引领、聚集和辐射功能。凸显了深圳的创新发展特质,力求实现深圳在金融、互联网、互联网金融这三个领域现有优势的叠加,同时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发展中风险的监测与防范。
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要按照互联网金融产业六要素(投资、孵化、研究、人才、政策、集聚)模型,借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成功的经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构建政策体系
制定区域金融产业发展政策,加快创投机构、小贷公司、财务公司、科技型金融机构等现代新兴金融产业发展,促进区域金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制定招商引资金融产业指导目录和各类金融项目准入标准,增强区域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引导外来资金的正确投向整合完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若干财政政策,如奖励政策、税收政策等,突出对重大项目和高端项目的支持力度。
(二)金融创新
根据地区金融产业发展特点及应用需求,组织相关地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各类金融机构构建产学研联盟,强化互联网金融、科技金融的研发和创新,加快建设以金融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依托的金融产业研究中心、互联网金融实验室、信息技术转移中心和金融要素市场促进中心等创新服务平台,引导金融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区域内建设现代新兴金融产业与传统金融产业的协作联动平台,依托各类金融机构间的内在关联而聚集发展,增加金融要素市场的配套能力,拓宽产业链,鼓励地区以多种模式承载金融服务升级,形成核心竞争力。
(三)品牌推广
根据区域整体规划布局,建设互联网金融产业基地,引导互联网金融优势企业向产业基地聚集,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形成技术创新、应用方案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合力。同时,通过引进一批重点龙头企业,构建完整产业生态,塑造开发区互联网金融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特色度。
在进行品牌建设的同时,要采用多渠道多维度宣传推广,从不同的视角对区内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立体式的进行深度报道。另外,微信、微博等互动形式对相关企业负责人进行深度采访,分别以专题和实时播报形式对相关话题进行传播和报道。推广活动以硬性广告与广告相结合,挖掘亮点,突出特色,扩大传播。
(四) 人才建设
对区域金融发展所需的人才要加快引进和培养,要实行特殊的引进政策,以广纳人才、储备人才,为区域金融产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根据区域金融产业发展特点及应用需求,组织地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各类金融机构构建产学研联盟,鼓励和支持本地大专院校开设与金融、互联网金融、金融信息技术相关的专业,扩大学位点布局和人才培养规模加快所需各类人才的培养开发力度,建立人才教育培训的体制机制。
搭建人才交流平台,促进科研院所与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鼓励高端人才在教学、研究和企业之间的合理流动。逐步建立与完善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化的人才经费投入机制,设立人才发展专项基金,建立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定向培养的财政补贴扶持制度,保障行业领军人才的需求及培养。
【浅析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实践与启示】相关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金融学专业主要学习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保险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金融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培养具备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析互联网时代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2003-2013年间,本外币存款余额由22万亿元增加到107万亿元,10年间增长了近4倍;首批10家民营银行试点;浙江网商银行首家筹建……这一系列数据和变化以及P2P网络借贷平台、IDG和红杉投资等名词进入大众视野并融入百姓的生活,金融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时代复合型人才变得极为稀缺。在互联网金融大背景下,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怎样的挑战,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与现实需求的鸿沟如何填补是财经类高校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
创新,是互联网金融时代的主题。互联网金融时代各参与主体都有了新的特征,当然也对各参与主体的引导者及参与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金融学专业的学生也将面临着新的挑战。
1.1金融机构的运作及管理呈现新的特征
(1)金融实体参与的内容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大量的民间资本与公司的投融资有了更好的桥梁:互联网平台为公司提供了更宽广的融资渠道;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公司财务的管理更多地趋向电子化、无纸化、智能化,而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使得公司发生财务往来的方式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2)资金链、创新链与产业链结合使得金融与实体企业的结合更为紧密。
新一轮改革中,经济走出低迷需要资金链、创新链与产业链“三链”的互动,金融改革增加了金融支持实体企业的力度,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科技与金融的深度结合。实际中创新企业大多是中小微企业,因为中小微企业受资信、固定资产抵押等方面的限制,获得银行贷款、实现间接融资的能力有限,科技获得金融支持的力度就有限。
1.2互联网金融时代对金融学专业人才要求高
(1)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
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基础和关键。对金融学专业人才来说,首先要弄清楚金融的本质是什么。金融,就是资金的融通。扩展来说就是多种资金来源利用不同的方式、渠道、模式,通过各金融机构运用到资金需求方的过程。金融学专业人员需要掌握这其中所涉及的基础理论、框架结构、运作机理及制度监管等知识体系。
(2)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网络技术与金融创新瞬息万变的今天,除了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金融学专业人才还需要具备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在有限的在校金融学专业学习中,学生很难在课堂上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深入学习互联网技术,也无法在课堂上学习到实践中的新变化。这就要求专业人员要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要能主动地去吸收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及新成果。
(1)身体素质渐差。
调查结果表明,48%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身体处于健康状态,50%的学生为亚健康状态,还有少数学生认为自己的身体素质较差。还有一个明显特征是,随着年级的增加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逐渐减弱。高年级学生中有5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比低年级学生对自己身体的评价要差很多。大学生目前的身体素质状况令人担扰。
(2)心理素质脆弱。
调查显示有55%的学生认为成功离不开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剩余的45 %则认为不需要或者无所谓,这就表明学生对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有所疏忽,或还没有做深入的思考。遇到困难时容易急躁和心慌,遇到挫折时极易消沉,在面临重要事情时容易胆怯、紧张,无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说明大学生心理非常脆弱,而且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对这一问题有足够的重视,更谈不上高心理素质的锻炼与培养了。
(1)社会风气和环境的负面影响。
我们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以及金融国际化所带来的财富,同时也因为对一些观念的曲解及拜金主义的侵袭,社会环境里充斥着一些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气息,有些学生上大学就是为了获得一纸文凭好就业。因此在校学习期间就会特别注重成绩,出去兼职时也是为了挣钱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而不是能力的培养,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大学生忽视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与专业基础知识的长期积累以及自身修养的积淀。不良导向作用,宣称只有财富和地位才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遵循这一成功学理念的人必定会更加地注重钱财,关注的是短期内获得多少财富,而不注重知识带给他的极大力量,更谈不上全面发展了。这部分学生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就会失去前瞻眼光,产生短视行为。
(2)教育体制的缺陷和教育机构的忽视。
首先是素质教育未落到实处。应试教育可以培养大量的考试人才,应该说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在基础教育阶段这种教育方式的确培养出了一些尖子生,如我们国家的奥数和各种竞赛的成绩在世界都是拔尖儿的。但这些尖子生在生活技能、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有着极大的欠缺。这些欠缺需要在将其输送到社会为社会服务之前有所纠正、有所弥补。这就需要现行教育体制下的学生在大学里能有一个全面的发展。但我国的高等教育仍是在现行教育体制这个大背景下的,虽然素质教育已倡导了很多年,但仍停留在应试教育上。
(3)学生自身能动性的懈怠。
外因影响内因,内因是决定因素。学生个人无力改变社会大环境与教育制度,但是,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学生自身的因素才是影响综合素质的关键。而许多大学生不明白这个道理,一味地抱怨社会浮躁,学校没有给自己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抱怨学校教师授课质量不高,等等。
(1)备好一个前提:健康的身体。
这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要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二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及适应能力。“身体是革命的资本”,一个强健的体魄是保证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奠基石,它的作用是什么都无法替代的。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对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金融所表现出来的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常常需要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及压力,所以健康的体魄是基础。因此,要加强必要的锻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及适应能力:要能正确地感知并认识自己的心理,学会调节、释放;要学会自我肯定,抛弃自卑,坚定信念,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并努力实现;同时还要增强自信心。
(2)打好一个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
现在很多金融机构迫切需要大量的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但是事实上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这个矛盾大都是因为很多大学生缺少学习能力及发展潜力。金融机构需要的是具备一定的质疑能力,并且随时愿意学习新事物,有创新精神的人,不刻意追求是否是党员和学生干部。因此,在校园里,学生首要的职责就是好好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并能自如地转化为自己所函需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要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积累,深刻领会教师所教的学习方法,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积累来大大提升自我的能力,加强自身的战斗力,以在竞争中占领优势地位。
(3)扭转一个风气:价值观的重塑。
衡量一个人财富的多寡并不单单凭其拥有金钱的多少,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在获得这些财富的过程中人生价值的体现方式。目前由于社会对经济过度重视而忽略文化价值观的作用,导致价值观念的错位,信仰的缺失,使得整个社会中金钱至上的观念占据上风。社会责任感以及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大学教育所应该关注的,金融学专业学生更应该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以仁、义、礼、智、信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体内容的核心价值观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不假思索地向利益缴械投降。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通常学者都以以云计算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改革为案例,论述CDIO的教学理念与云计算软件工程师培养目标的高度融合性,介绍该课程的设置和能力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CDIO全过程等。 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谈基于CDIO 的云计算专业导论改革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据工信部预计,云计算类人才缺口达百万,被称为“下一座金矿”的云计算和大数据,无论是用户数量、智能终端和服务销量,还是由此产生的收入均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云计算科学与技术系是国内第一个开设软件工程专业云计算和大数据方向的本科院校,其目的是为对应上述产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培养方向,通过领先的人才培养模式,联合前沿企业办学方式,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创业机会。创办云计算本科教育面临许多挑战,首先学生培养方案需要使学生的实际水平匹配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需求,其次云计算大数据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相对较新,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和就业前景认识还有一个逐渐清晰与深入的过程。很多学生对此还很陌生,入校以后不知道今后自己的发展方向,造成对学习盲目且缺乏主动性,因此需要制定导论性的内容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知程度,促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针对云计算本科专业学生4 年期间学什么、怎么学、今后就业方向有哪些等问题开展导向性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CDIO 是以产品、过程和系统的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全生命周期为背景,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具有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和获得工程能力,包括个人专业知识、终身学习能力、交流和团队工作能力。
在这项改革里,我们将以CDIO 为指导思想,重新对云计算系学生在大学4 年将要学习的课程进行梳理改革,本项改革将为学生提供以下4 项详细的专业导向:
(1)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2)大学4 年要学习的课程,课程之间的承接关系,课程的知识节点,需要的工作技能,完成该课程以后将要获得的实践能力;
(3)培养手段、流程;
(4)今后的就业岗位选择。
云计算系的软件工程专业是年轻的专业,面临资源缺乏的困难,但从另一角度看,新专业负担和桎梏较少,有利于进行教学思想和方法的改革和创新。课题组计划利用学校的综合优势以及国腾云计算研究中心产学研一体融合所提供的条件,以创新的思维进行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改革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分析市场需求,对所需的人才角色进行分类。
我们在分析社会对云计算大数据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以依托云计算、大数据平台培养云计算应用工程师、云计算软件设计师,云计算系统运维工程师、大数据应用工程师等角色。这几类角色将是学生通过4 年学习之后可以达到的目标。我们制定了每种角色的基本需求,分为知识需求、项目需求和技能需求3 部分。
2)能力培养目标矩阵。
CDIO 以工程化的角度确定了人才培养标准,这些标准以一种明晰的方式刻画出合格的工程师所应该具备的能力。在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首先要制定CDIO 能力培养目标矩阵,以便清晰地给出课程学习目标,明确课程服从了CDIO 中的哪些标准,培养了学生CDIO 中哪些相关能力。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得教学设计者能够从微观的层面来综合考量专业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使得学生的能力评估有了可靠依据。针对学生的角色基本需求把能力制定为3 种,分别是基础能力、专业分级能力和不同方向( 大数据 云计算) 具备能力。我们以系统运维工程师角色为例进行讨论。
3)建立课程群体系。
知识需求由基本知识模块及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深入的知识模块构成,这些模块化的知识构成了课程群的核心。把课程分类设置为课程群,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围绕云计算软件工程师培养目标要求,参考能力培养图将云计算专业培养方案中具有逻辑联系的若干课程整合构建形成有机的课程体系。
如程序设计类课程的一体化课程群由3 种类别的课程组成,分别是前驱课程、当前课程以及后续课程。其中,前驱课程为计算机基础和程序设计基础,当前课程为数据结构和Java 程序设计、Java Web 开发,后续课程为软件工程和基于CloudFoundry 的云应用程序系统开发。有了前驱课程的学习,学生就掌握了学习Java 程序设计和Java Web 开发的基础与能力。当学生学习数据结构的时候,同时也会选修Java Web 课程,两类课程相互作用就可以培养学生开发复杂程序的能力。在进行主动式项目驱动学习时,需要学生自学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和软件工程的相关知识,这种课程群设置将与Java 相关的课程合成一个紧密关联的有机整体,通过课程间知识点的关联,学生对当前课程的学习会加深对前驱课程的理解,同时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可见Java 和Java Web 课程的学习是联系前驱课程和后续课程的重要纽带。这种一体化的课程群设置整合了学科的知识,在一体化的教学中充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同时使得学生对学科知识有一个完整认识。
我们计划将能力培养目标融入到课程中,构建知识能力矩阵。
1)教学模式创新:采用“教学工厂”模式,企业化定制教程。
“教学工厂”是将真实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之中并相互融合,实施以项目课题为指导的实践性和操作性现场教学模式。其核心是在校、企、人才培养三者间找到共同的利益点,主动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使三本院校毕业生尽快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将一门课程当作项目来教授,项目课程的负责人均为“双师型”,开发课程体现市场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教学工厂”模式的课程教学不是固定范式,因此专业教师在做好市场调研、职业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行业实际开发项目化教材,以适应与时俱进的经济与技术环境。
2)教育理念的创新:贯彻“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理念。
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训练为辅,先理论后实践的传统课程教学模式往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CDIO 教育模式采取以项目为中心、学生为主体的“做中学”教学模式,必然导致学习组织形式的变化。因此必须改革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深化“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
3)人才培养创新:分析人才需求,对人才分角色分层次教学改革。
云计算系的软件工程课程设置以2 个大的开源项目即云计算-OpenStack 和大数据-Hadoop 平台展开。所有的课程都围绕这2 个方向进行定位。这样一来可以更加明确学习方向和就业方向。在平台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爱好来划分模块。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学生以团队内协作、团队间协作加竞争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和工作,教师仅起指导作用,促使学生完成一次构思—设计—实施—改进和展示的全过程。第一阶段为“C”(构思)阶段,教师提出用户需求,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把项目分解为具体任务),然后团队对所选择的项目进行总体构思,主要是确定每组的成员及项目内容和具体任务; 第二阶段为“D”(设计)阶段,在各项目组确定项目内容和方向的基础上,通过查阅大量参考文献和组内讨论,确定基本方案,然后在班级中让每组成员就自己选定的项目进行阐述和讨论,内容主要包括每组选定项目的基本思路、设备的基本性能、拓扑设计、实验方法,然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理论知识进行评估和辩论,最后形成评价意见,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第三阶段为“I”(实施)阶段,团队中的学生必须掌握“云计算软件工程导论”大纲规定的基本知识技能,先教师演示,然后学生操作;第四阶段为项目分析修改和展示阶段,在展示过程中,根据具体实践结果,各组学生自己确定原来构思中的缺陷,进一步修改后再设计、执行和运作其项目,然后全班学生再进行一次交流,同学和老师再一次进行评价,然后部分学生将进行重新设计和执行其项目,即进一步强调“O”过程。
案例设计:
(1)C 阶段为什么使用云计算以及云计算对于互联网的设计会带来怎么样的变化。
(2)D 阶段案例: 设计一个网站来提供http、MySQL 和ftp 这3 个服务。
(3)I+O 实施+ 过程。Http 提供动态页面显示、MySQL 提供后台数据记录与查询服务、Ftp 提供简单的文件上传与共享服务。大家平时上网的网站基本都具备这3 个功能。
此改革目前在大一学生中开展,虽然是第一次开设该专业导论课程,但通过调研和抽样调查,学生对该课程的满意度较高。此次课题研究全体教师一起参加,提高了集体凝聚力。遇到问题查询资料和其他系的负责人相互交流,增加了方法知识的优化。通过对企业调研,了解企业需求,把企业需求引入课堂教学讲解,使教学目标更明确,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在今后教学科研中需
要解决的问题。
(1)第一次开展该类专业导论性课程,没有可借鉴的对象,全体教师都在摸索中前进;
(2)教师和学生接受和适应CDIO 的教学模式还需要一定时间;
(3)由于是对专业培养方案的解读导向性课程,其最终能力培养的结果较难定性定量,考评体系的形成有一定的难度;
(4)课程开设的时间安排不能确定,还需要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再做调整;
(5)整个课程开展还有不可预见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再做调整。
我们还将有后续的支持:①每门课的第一堂课在上课时会配合培养方案以及专业导论课程,强调和明确该门课程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主要的知识节点以及和前后课程之间的关系;②配合导论课的后续工作在每个学期都引导学生参加校企合作项目;③组织云应用大赛,引导学生参加包括国腾创投基金在内的各种科技项目申报,锻炼学生的CDIO 工程设计能力;④每学期组织的专家讲座,用多种方式使学生逐渐明确自己的行业选择和职业定位。
相关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金融学科发展取决于金融业的发展和变化。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本科金融专业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金融的不断改革发展,金融业之间的激烈竞争,金融会计的责任愈发重大。金融会计不仅要对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的活动进行核算监督,也要反映绝准确无误的财务信息,要求金融会计具有良好的财务核算以及监督管理能力来预防及化解各类金融风险,使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金融会计;风险防范;安全体系
金融会计是我国会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按照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活动的核算与监督,在现代金融企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金融会计对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活动的核算监督及反映的财务信息都要求符合客观实际,同事准确衡量、加工和传送金融机构的财务信息。在金融会计领域中的金融风险多由于会计核算错误或是会计信息失真导致的决策失误,金融企业经济流失、信誉受损。金融会计必须充分意识到金融结构体系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通过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强化制度建设、落实监督管理来规避这类金融风险。
一、金融会计风险的种类
1.会计核算风险。会计核算风险主要是指金融机构开展会计核算过程中,基于核算环节过多且繁琐,或是会计在履行职能时不能按照相关规定、核算过程不认真,造成的账目与实际支出不符等现象。
2.会计监督风险。在现实运营中,许多企业存在着会计监督不严,监督作用不明显的现象,许多银行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将存款规模作为准则而至会计监督于不顾,使企业超支的情况时有发生。
3.决策失误风险。当企业出现会计核算风险和会计监督风险,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企业高层决策者将通过错误数据进行决策,引起的决策失误将可能导致整个金融机构产生巨大经济损失,对企业的效益产生重大损害。
4.会计信息系统风险。网络金融会计信息系统记录金融企业的各项数据资料,包括账单信息、证信息及表信息,这些反应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状况及经营业绩的数据使企业的重要机密资料,具有较高的保密性。当网络的软件配置不合适、操作系统未及时更新或网络线路故障时,这些信息数据面临开放性互联网平台存在泄露隐患。
5.会计人员素质风险。一些金融机构的会计由于思想觉悟底下,法律意识单薄,而在会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盈利等方便利用结算管理的薄弱管理来套取一定的金融资产,这类会计一般熟知相关会计知识并且智商较高;而一些专业知识技能不足的会计,由于不能充分意识到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性,在其工作时粗心大意,导致金融机构资产流失,同样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规避会计金融风险对策
1、强化内部控制。这种方法主要针对于在金融会计中发生的一些不良操作,实行会计内部控制管理责任制,将以往对会计人员的管理,逐渐转变为对金融风险的防控。第一做到事前防范,企业需定期培训会计人员的业务知识和道德素养,通过提高从业人员的个人素质,提高企业整体的风险防范能力;第二是事中控制,企业会计部门应运用一套完善会计核算系统,如钱账双管,双人临柜制度、内外账务定期核对制度等,对业务实施进行全面监督控制;第三是事后检查,企业可以采取事后监督制度,主要通过对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和各种报表的检查分析,有效增强企业各项经纪业务的真实性与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2、呆账准备金计提方法进行改进。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提高计提比例,扩大计提范围,使呆账准备不只局限于信用贷款,还应包括同样存在风险的各项透支、融资租赁和存放同业款等;呆账的确认条件适度放宽,可以允许银行将超过一定期限的逾期贷款确认为呆账,进行核销。
3、改进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计提坏账准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金压力,将本期的税款分摊到以后各期,但是有些企业为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滥用坏账准备金,则导致了企业经营者易于忽视发展中的风险。为此,可以采取账龄分析法要求银行计提坏账准备,确认其比例。
4、加强和改善金融会计的信息揭示与披露系统。由于我国企业目前虚假报告泛滥、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因此银行在接受各类贷款申请时,需要强调要求由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验证后的会计报表,并对出具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提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其次,在发放银行贷款业务时企业必须严格填写现金流量表,在加强对企业利润指标和静态财务比率严格监管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大对现金流量指标及其现金流量表财务比率的监管力度;此外,由于我国企业编制与提交的会计报表过于简化,信息量低,所以银行在接受企业超过一定数额的贷款申请时,除要对企业报送的主要会计报表审核外,还应要求企业提供能反应其偿债能力的补充详细会计信息。
5、完善金融风险控制的机制体系。首先,建立独立的会计核算体系,积极推行联合统一的核算软件,实现账务集中核算、业务处理与会计处理相分离的会计资产负债和财务报表,由软件自动生成汇总上报。其他有关会计信息报表应由不同的非关联会计人员独立编制,其他员工不得任意调整,这样有效避免银行“三假”的产生,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其次,要重点完善内控机制中存在重大风险环节的控制,遵循双人、双岗、双职原则,从人员上减少控制风险。在制度上表现在健全会计制度,强化财务核算,加强成本控制,加强内部管理,同时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系统。最后,为了加强内部授权以及转授权的控制,严控担保贷款行为,全面反映经济活动情况,及时提供业务活动中重要信息,银行要增强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防范潜在的金融会计风险,同时建立合理的授权分类和担保业务的会计控制制度,健全和完善各种审批手续,严格各项程序。
三、结束语
在如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国必须不断深入完善金融会计制度,形成全方面、多层次的核算监管体系,找准金融风险可能发生的原因,及时进行控制,来实现我国各个企业稳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登荣,浅谈会计金融风险及其防范,中国高新科技企业,2008(4)
[2]刘慧丽,如何防范与化解金融会计风险,会计之友,2009(2)
[3]刘戎,浅谈坏账准备金,才智,2014(3)
[4]宋敏,分析金融会计视角下的金融风险防范,时代金融,2013(1)
摘要:互联网金融由于具有快捷、精确等优势而发展迅速,但也孕育着许多风险,如机构具体行为方面的风险、投资者方面的风险、交易过程中的风险、法律适用方面的风险等。为化解上述风险,应集中精力深入研究国际及国外互联网金融的有关法律规定,完善我国国内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相关法律及我国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国际私法规则,并积极参与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国际立法活动,同时要加强国际互联网金融法律人才队伍建设。
关键词:国际法应对;互联网金融;建议
互联网金融在全球虽然铺天盖地般地发展迅猛,但对于何为互联网金融,理论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一般认为,互联网金融就是指互联网金融主体通过采用现代网络技术为社会提供各种金融产品或者服务的一种新的业务形式。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多样,就我国而言,其基本模式包括:大数据金融、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众筹模式等,这些模式在对外经济、贸易等方面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也存在较大的风险。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
(一)互联网金融机构具体行为方面的风险
1.业务范围出界的风险。我国互联网金融机构主体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加之“互联网金融领域没有明确的市场准入制度和国家标准,相关机构也没有按照金融机构的法定市场准入程序进行登记注册。”①在这种情况下,业务范围容易出界,如“有的演变为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非法金融机构,甚至有的变成非法集资或传销组织等,另外有的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发售公司股份,带有非法募资的嫌疑,有的个人通过网银、第三方支付发售彩券,抽奖等,事实上演变成了博彩行为等。”②这些行为往往不具有合法性,具有潜在的各种风险。
2.机构法律责任方面的风险一是身份审查方面的责任。与银行相比,互联网金融机构对客户身份审查不严格,程序简单。如果对可能涉及的非法行为主体身份没有进行认真审查,一旦出现非法行为,机构难辞其咎。例如“网络交易的买卖双方只需在平台上注册虚拟账户,并通过虚假商品交易,就可以完成洗钱、套现等非法行为。”①机构主体存在责任风险。二是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责任。根据《刑法修正案(七)》、《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等规定,金融机构没有妥善保护公民信息隐私,可能引起各种法律责任。三是可能触及相关金融犯罪的刑事法律责任。我国规定的与金融有关的罪名较多,如金融诈骗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等,从我国互联网金融模式看,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众筹模式均可能涉及刑事犯罪法律问题。例如关于第三方支付,会涉及到《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的有关犯罪问题。关于P2P网络借贷,P2P中的债权转让模式,是“利用债权转让的方式向不特定的公众募集资金,并将客户资金存放在平台账户上,同时通过电子凭证的方式转让债权,具有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及非法发行证券的性质。”②关于众筹模式,机构主体如果是采用平台向不特定公众募资,公开发行各种证券及债权凭证,则“具有较大的非法集资犯罪和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的风险。”③四是可能产生相关民事法律责任。互联网金融的民事法律责任问题较多,主要包括合同及电子合同问题、侵权问题(如侵犯隐私权、消费者权益受损如资金丢失)等。
(二)投资者方面的风险
1.存在信息盲区。投资者在识别互联网金融机构的真实身份、资质信用合法性等问题上,存在困难和信息盲区,存在较大的投资盲目性。
2.个人隐私保护方面存在盲区。机构通常采集了许多投资者的各种个人情况与信息,但在实践中往往会忽视对这些信息的妥善保护,更有甚者还会出于各种目的故意泄露或倒卖信息,给个人隐私保护带来极大的风险。
3.投资者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与机构相比,投资者在资金、信息、技术等各个方面均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在无法得到特别保护的情况下,利益无法得到真正实现。
4.投资者在资金安全方面存在风险。由于机构掌握着平台资金的控制权,在监管不力的情况下,资金安全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5.借贷主体间的约定兑现问题存在法律风险。借贷主体间的约定要符合法律的规定,否则一旦无法兑现,也无法得到法律的支持。以P2P为例,P2P是一个信息提供平台,平台只是收取服务费用,处于居间人的地位。在这种模式下,P2P模式不能突破法律对民间借贷的强制规定,但在实践中均有突破。根据《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的规定,民间借贷利率不能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四倍(约为24%年利率),目前网贷平台中的许多平台约定的年化收益率超过24%,根据上述法 律规定,超过部分存在不受保护、不能兑现的风险。
(三)交易过程中的风险
1.交易安全方面存在风险。交易过程中的木马、病毒、钓鱼及网络攻击无处不在,防不胜防,给互联网金融交易安全造成隐患,甚至给参与方造成损失。
2.具体措施方面,监管无力。在风险防控方式方面,传统的金融风险防控方法陈旧,不能适应当下的监管需要。在监管部门方面,缺乏对口的监管部门直接监管。在监管人员方面,专业人才匮乏,监管效果较差。
3.行业缺乏行业自律的机制,行业规则、惯例滞后。
4.国际合作不足方面的风险。目前我国在互联网金融合作方面工作开展不够,无法完全消除交易过程中的国际风险。与此同时,我们对国外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规定了解不多,在涉外金融互联网业务及纠纷中比较被动。
(四)法律适用方面的风险
在法律适用方面,各国关于互联网金融法律规定的内容并不完全一致,存在法律上的冲突。例如关于第三方支付的资质要求,美国规定开展第三方支付的机构,不需要专门获得银行业务许可证,而欧盟则规定开展第三方支付的机构,需要专门获得银行业务许可证。关于平台沉淀资金的监管要求,美国规定平台沉淀资金监管由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负责。沉淀资金的存放,是存放在监管机构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中。而欧盟法律规定,平台沉淀资金监管由银行负责,沉淀资金的存放,是存放在支付平台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中。由于各国法律规定不一,适用不同国家的法律就会带来不同的法律后果,存在法律适用方面的风险。以上互联网金融风险不仅在陆上领域发生,也会在海事领域发生。例如在海事领域,交易正逐渐从航运业务延伸到航运金融产品,运用现代互联网电商系统,在海事物权、股权、债券等领域,开展离岸交易等各种交易,实现了交易的精确化、快捷化。可以预料,海事领域的互联网金融各种形式,也会同陆上互联网金融形式一样,发展前景广阔。无论互联网金融风险是在陆上领域发生,还是在海事领域发生,其互联网金融交易都是交易对象在平台上进行的,具有跨国、跨区域的特点,且常常具有涉外因素。因此,国际法的应对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应对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国际法建议
众所周知,互联网金融风险常常具有涉外因素,因此,应对互联网金融风险,不仅需要国内法,而且需要国际法。理论上关于国内法应对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研究成果已经较多,但国际法应对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研究尚属空白,因此,应引起格外的重视。就国际法应对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而言,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应集中精力深入研究国际及国外互联网金融的有关法律规定。深入研究国际及国外互联网金融的有关法律规定,可以有效避免法律适用方面面临的风险。如果我们对国际及国外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规定了解不多,在涉外金融互联网纠纷中就会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无法降低法律冲突、法律适用的相关风险。
(二)完善我国国内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相关法律。在涉外、海事纠纷中,国际私法规则一般规定侵权行为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当我国作为侵权行为地时,如果我国的法律规定不完善,就无法保护我国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相反,当外国作为侵权行为地时,如果我国当事人作为被告适用对方国家的法律时,也对我国当事人不利。因此,要完善我国国内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相关法律。首先,制定《电子合同法》、《电子货币服务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及相关监管法规,解决监管主体、监管原则及具体措施等问题。其次,完善我国《征信业管理条例》及其相关的法律规定,逐步实现个人信息收集、使用和共享机制。最后,修订现有法律,如《票据法》要对电子票据等进行明确规定。
(三)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国际私法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没有对互联网金融的法律适用问题进行专门规定,应予完善。首先,立法要重视互联网金融直接适用的法的适用。处理互联网金融领域涉外案件,对于我国的强制性规定,应将之作为直接适用的法直接适用,而不予考虑冲突规范是如何规定的。对外国的强制性规定,如其规定与案件有最密切联系的,可以得到适用。但违反我国社会公共利益或我国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除外。其次,立法要补充制定互联网金融国际私法规则。如应规定互联网金融机构主体资格的法律适用问题,解决机构的国籍、住所、权利能力、行为能力等的法律冲突。在互联网金融合同及电子合同方面,应规定适用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原则、最密切联系原则解决其法律适用问题。在互联网金融侵权方面,可以规定侵权行为地原则的适用。但由于互联网侵权行为地比较特殊,难于认定,应结合互联网的技术特性加以规定。在无法识别互联网金融的侵权行为地时,可以允许适用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原则、最密切联系原则。
(四)积极参与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国际立法活动。由于互联网金融具有跨国性的特点,国际立法及其他国际合作就显得非常重要。我国应积极参与互联网金融国际法制的创制。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国际立法重点应放在解决各国法律冲突比较明显的领域,以避免或减少互联网金融的各种风险,为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五)要加强国际互联网金融法律人才队伍建设。目前的国际法律人才队伍无法完全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需要,要加强国际互联网金融法律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国际互联网金融法律问题的研讨交流活动,加强国际及国外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的知识培训,建立一支熟悉了解国际互联网金融法律的人才队伍,以有效应对涉外互联网金融纠纷,降低法律冲突和法律适用的风险,更好地维护我国国家和当事人的利益。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顺应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就业以及金融业和金融学科发展的要求,创新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非常必要。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本科金融专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金融会计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工作,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效益,就必须重视风险防范工作,避免企业金融会计风险的出现。本文就企业金融会计的风险防范及控制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关键词:企业;会计;风险防范
一、引言
企业作为我国市场主体的一部分,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金融会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它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经济风险,使得企业必须承担一定的风险,如果企业不能有效地把控金融会计中的风险,势必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面对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经济效益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而企业要想更好地发展下去,在金融会计工作中,就必须做好风险管理工作,确保企业金融会计安全。
二、企业金融会计风险防范及控制的重要性
金融会计作为企业一个重要的部门,金融会计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于企业金融会计工作而言,它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接相关,而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金融会计工作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一旦金融会计出现风险,势必就会影响到企业会计工作质量,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而经济效益作为企业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生存的保障,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在金融会计工作中,就必须加强风险防范和控制,确保企业金融会计稳定发展,减少金融会计风险的存在[1]。
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发生的原因
(一)会计人员风险意识
在企业经济活动中,金融会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金融会计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了企业的健康发展。然而就当前企业金融会计工作来看,金融会计工作人员专业水平较低,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不到位,缺乏财务风险意识,在财务管理中不能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在会计工作中对资本结构、投资报酬等问题没有作充分的考虑,从而增加了会计风险发生的概率。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
就当前企业金融会计工作来看,企业金融会计相关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没有制定相应的风险预防机制,以至于企业金融会计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相应的指导,增加了金融会计风险的发生。另外,在企业金融会计中,企业对金融监督还不够全面,企业金融会计在财务这一方面存在着职务分离的现状,财产保全控制,授权批准控制等,不利于金融会计的稳定发展。
(三)对金融会计风险防控的不重视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金融会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就目前来看,企业发展的重心一直在如何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对企业金融会计的风险防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金融会计只是发挥出一半的作用,其监督、审计等职能还没有全完的发挥出现,进而影响到企业自身的发展。
四、企业金融会计风险方法及控制措施
(一)加强会计人员的教育,强化风险意识
金融会计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在企业金融会计中,会计人员作为金融会计风险防范的主体,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风险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金融会计的稳定性,而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加强会计人员的教育,不断强化金融会计人员的风险意识。首先,企业必须加强金融会计专业知识的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进而更好地服务于企业金融会计工作;其次,要加强金融会计人员的风险教育,强化风险意识,将金融会计中常见、易出现的一些风险告知金融会计人员,进而提高他们对金融会计风险的分析。另外,作为金融会计人员,更要不断学些,全面了解金融会计风险,进而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降低金融会计风险的发生。
(二)健全金融会计管理制度
制度是一切工作执行的标准和依据,对于企业金融会计工作而言,要想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金融会计风险,就必须不断完善企业金融会计管理制度,以制度来约束行为,规范行为。首先,企业必须结合自身发展状况,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会计管理体系,完善会计核算体系,将会计工作纳入到正常轨道中;其次,要加强会计管理,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充分发挥金融会计监督职能。对那些做假账的行为给予严厉的惩处;再者,企业必须加强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连续,确保金融会计质量。
(三)加强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目标就是企业在进行各种财务活动时,进行引导性的作用,对财务活动的开展进行客观性的评价,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方向。对于企业而言,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了企业金融会计工作效率。为降低企业金融会计风险的发生,企业就必须加强财务管理,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不仅要认真地考虑到的自身发展,还要对获得的经济效益进行认真的考虑。通过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为企业的投资决策把好关,确保资金能够正常流通。另外,在财务工作中,要依法办事,确保企业资金的稳定性[2]。
(四)加强风险评估
企业金融会计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在企业金融会计中,风险是不可避免的,而一旦企业金融会计出现风险,势必就会影响到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为企业要想有效地规避风险,就必须做好风险评估工作。首先,企业必须结合自身发展实况,全面分析当前的形势,立足市场,综合分析企业金融会计风险问题;其次,针对风险问题,要做好防范工作,建立紧急预备方案,当风险发生时,将风险损失降低到最小[3]。
(五)加强领导层对会计风险的重视
在风险产生的原因中已经提及,由于领导层不懂会计,难以理解会计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忽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控制,从而导致了会计风险的产生。因此需要加强领导班子对于会计重要性的理解,将会计信息质量作为考核领导层业绩的一个指标,这样就能充分调动领导对于事业单位会计和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六)加大信息技术的应用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优越性也越来越突出,计算机信息技术有着处理速度快、准确性高等特点,在企业金融会计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金融会计工作效率,避免错误的会计信息出现。为此,企业应当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统一的金融会计信息网络,确保会计信息的共享。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对金融会计进行全方面的监控,降低金融会计风险的发生。另外,在金融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同时,企业必须加大安全管理,确保金融会计信息网络安全,同时加强金融会计人员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五、结语
企业金融会计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金融会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一旦企业金融会计出现风险,将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为此,必须加强金融会计的风险防范及控制工作。在企业金融会计风险防范及控制工作中,企业必须强化风险意识,完善会计相关管理制度,做好风险评估工作,全面把控企业金融会计风险,将企业金融会计带入到正常的发展轨道中,进而促进企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唐笑炯.浅谈金融企业会计风险防范[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93-96+105.
[2]徐静.企业金融会计风险原因的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外企业家,2015,26:68.
[3]易喜琼.金融会计业务风险控制与防范的效能分析[J].现代商业,2011,07:22-23.
摘要:新时期的社会竞争逐渐加剧,企业的金融投资管理力度己经发展成为企业获取经济效益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投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日益凸显。强化企业金融投资管理策略是保障企业金融投资管理项目高效、恰当的重要方法。文章对新时期企业金融投资管理的策略进行创新型分析。
关键词:新时期;金融投资;管理策略;创新
新时期的经济发展要求技加强经济体制变革,而当前的企业金融管理也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创新。当前的企业融资方式和投资管理方式均需要进行相应的创新,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金融投资是企业获取经济利益的重要方式,在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新时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如何做好新时期的企业金融投资管理工作也是当前金融投资管理研究的重点内容。
一、完善金融管理体系
企业金融投资管理设计的内容较多,管理的体系较为复杂,企业的金融管理体系的步骤主要是先确定投资的策略,然后进行投资分析和投资组建,随后对投资组合进行修正最后管理投资组合业绩。其中,确定投资投资策略是企业金融投资管理的首要任务。企业金融投资策略的确定必须要在把握市场情形的基础上,并对企鹅也的发展具有明确的显著作用。企业需要具有良好的金融风险投资风险意识,建立完善的金融投资管理机制,并不断改善自身对金融投资管理的风险防范能力。
二、合理制定金融投资计划
金融投资管理工作的起点是建立金融投资计划,是投资管理其他工作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如果企业的金融投资计划或政策选择不当,会给企业造成严重的影响。企业在制定投资计划时,需要对企业的发展需要、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现实进行综合考虑。当前,证券、基金以及衍生金融资产投资等多种投资方式均存在风险。因此,需要企业在制定投资计划之前具备良好的风险意识。通过风险的保留、转移、消除以及损失控制等方面的措施,减少金融投资风险。切记不可盲目投资,对于投资的计划应作出全面认真的分析。
三、加强企业预算管理工作
企业的金融预算管理涉及到内部管理工作的各个阶段。明确责任、权利、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企业各部门、员工进行合理分工,遵循企业金融管理的原则。根据企业的年度收支状况、成本或费用对金融投资的的利益进行预测。在金融投资进行管理的同时,预测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金融预算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其他各项企业活动,必须加强预算管理。企业领导、从事预算编制财会人员都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预算管理意识,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以应对不增加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内容。同时,做好企业预算管理的内部控制,坚持预算管理的可靠性、合规性、统一性以及完整性原则,并做好预算的监督工作。预算的制定需要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经验,并结合当前的发展形势和企业的发展需要和实际进行独创性的设置。对于财务管理人员以及财务预算制定人员的额法制观念应不断强化,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例如《会计法》、《预算法》。通过知识培训完善工作人员金融投资与预算法律理论知识体系步完善。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工作的管理责任制,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把预算管理责任落实到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各个环节,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促进责任制的完善与落实。
四、加强对金融投资管理人才培养
人才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是否能占据一席之地的重要因素。企业金融投资管理工作的质量以及所取得的利益与人才有着紧密的联系。高素质的企业金融管理人才在管理工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为了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企业必须要强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为企业良好的金融投资管理提供优质的人才支撑,确保企业金融投资的正确方向。可加强培训机制建设,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金融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及职业素养。不断强化金融投资管理人员的专业化能力,提高金融投资分析的准确性。通过培训培养一批具有高水平、高技能、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金融投资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良好帮助通过专业化的培训提高金融投资管理人员的知识技能、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同时,通过招聘等方式引进优秀的金融管理人才,不断完善企业的管理方式,完善企业人才发展和晋升制度,给优秀的人才创建充足的发展空间。可以采取提高薪酬水平、增加福利待遇的方式增强企业对优秀金融投资管理人才的吸引力。通过人才培养提高金融管理工作的软实力,最终实现金融投资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
五、小结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企业金融投资管理工作需要不断完善金融管理工作体系,制定合理的金融投资计划、加强金融预算和人才培养,从而全面提高金融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唐俊波.新时期企业金融投资策略之创新思考[J].时代金融(中旬),2015,(9):124,126.
[2]许靖.试论企业金融投资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及其实践[J].卷宗,2015,(7):252-253.
[3]何鹏程.试析金融投资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5,(9):380-380.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金融贸易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学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财务、会计、统计学、心理学、经济学等。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基于金融会计工作,对企业金融会计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阐释解决的方法和措施,为解决金融会计风险提出有效的措施,反映出我国企业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金融会计;风险因素;应对措施
1影响企业金融会计风险的因素
1.1核算的风险
在银行会计的日常工作中,主要是对银行的业务及银行举办的活动进行最快速的核算。在银行的日常工作中都会逐渐地反映出金融会计的风险。在日常的核实工作过程中,如果出现对账目的核算部正当,对核实质量的不够格以及在核算的过程中核算的程序不规范等现象,均会造成会计风险的形成。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些银行为了得到更大的利润,便会在会计信息的处理上面进行改动,致使对会计工作核算的不真实性,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人为因素所控制的。
1.2监督的风险
通过对财务报表的监督风险进行估计,这点对于企业的金融管理人员来说是必要的,只为提高存款的利润和存款的数量是不合情理的经营理念,这样会导致会计部门对监督工作的怠慢,而通常这种不合理的经营理念是给企业带来风险的源头,在面对对于核算工作监督不力的今天,极易形成各种违规现象的频频发生。随着违法乱纪的事情的发展,便会给企业带来经济上的困扰,同时,也为企业的经营带来了困境。因此,对于会计工作的监督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作用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1.3操作的风险
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及深入,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不断的应用到金融行业的管理体系中来,为了给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系统提供更为优越的条件,在当下的金融行业中,其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也在逐步的完善,这项工作不仅能够加强企业内部的控制风险,同时,还可以外在地提高企业的利润率。但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内部的工作人员预防风险意识的缺乏,还包括会计人员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缺乏,导致在工作中出现越权办公的现象,因此,人为地增加了金融会计的风险。
1.4运营的风险
在我国的金融行业是属于一个专业性极强的行业,其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在会计日常的工作中,有许多的与业务相关的活动,例如:对现金的核算,对原始票据的记录,对一些票据的结算等工作,若在这么烦琐的工作中,其中一步出现错误,那么便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但在现实的工作中,仍会有因一些工作人员提供的伪造单据等现象。对于这种恶劣行为的发生,一旦被发现便会降低核算的水平,同时,还会加大了运营的风险。
1.5管理的风险
由于对会计工作内部的人员监管力度的不够,致使出现人员管理方面的风险。在我国的金融会计行业中,由于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专业能力不同,致使对人员的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其中一点就是会计人员操作的不规范,致使在工作中极易出现错误,另一点就是从业人员的个人素养,在会计团队中个别人为了个人的利益,对账目的核算进行虚假,第三就是有关会计岗位安排的不当,第四就是会计工作人员对操作的不严谨和管理机制的不健全,都会增大管理的风险。
2解决企业金融会计中的风险因素的对策
2.1建立健全的内部体系
在金融企业的管理体系中,拥有健全的内部管理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在企业面对金融财务危机时,拥有健全内部管理系统的企业就会将损失降到最小,因此,只有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将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再结合企业运营中的实际情况,通过各部门的配合,将企业的管理制度效果最大化,进而建立一个健全的内部管理体系。因此,在建立较完善的会计制度的时候,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价值,还可以提高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同时,又可以给企业的财务危机做出解决方案。
2.2增强员工的执行能力
在我国的金融会计行业中,拥有完善的会计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要求员工有较强的执行能力,将建立的管理系统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致使会计制度的建立达到完美的意义。要想做到将员工的执行能力落到实处,就应严格的要求员工的工作态度,同时,也要注重员工对自己岗位的理性思考,而不是盲目地进行机械性的工作。在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也要时刻地发挥出会计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员工执行能力的监管也是企业提高经济利润的一方面。
2.3完善企业内部的监督工作
在金融行业的内部是极易发生财务风险的地方,因此,完善企业的内部监督工作是一项势在必行的工作。首先,必须强化会计的职能,对会计事业足够的重视。与此同时,在会计日常的工作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致使给金融企业带来了风险,这时就要求企业内部人员做到互相扶持和互相帮助。在建立一个强大的会计团队中,则需要对会计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其高素质和高专业的人才正是现代会计领域稀缺的人才。
2.4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现代会计从业人员的手段包括利用会计电算化和会计核算监督两大方面,在我国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金融企业也是利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运用到企业的管理中来,其对完善服务和增加竞争力是很有帮助的。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仅能够简化烦琐的操作,还可以减少人力、物力的使用,大大地增加了经济利润率。在会计行业中应用到计算机的系统操作,若管理不当,也会出现一些类似金融风险的问题。大体上来说,金融工作中,由于外界经济的影响也会对金融会计行业造成不小的影响,这就要我们从业人员对风险进行评估,对危险进行防范,制定出有效、合理的管理人员措施,提高金融从业者的个人能力,有效地减少金融会计带来的风险,进而推动我国的金融不断发展。
3结论
在金融的会计行业中,如果出现会计对工作的处理不当,便会给企业的财务带来风险,在面对这些金融风险的时候,企业要加强对风险的防范和评估,做到有针对性的应对。本文就对我国企业金融会计中的风险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如何应对这些问题而提出了有效的措施,为我国的金融企业的效益带来了福音,与此同时,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方向。
参考文献:
[1]李焕.基于企业金融会计中的风险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4(30).
[2]李飞.中央企业境外投资风险控制研究[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
[3]杨志远.我国国有企业风险控制问题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0.
[4]李日昱.金融工具确认计量及其应用问题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2.
[5]王珏.我国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选择问题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2.
[6]丛培华,龚奕.刍议金融会计风险防范措施的应用[J].中国市场,2013(11).
[摘要]基于金融会计工作,对企业金融会计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阐释解决的方法和措施,为解决金融会计风险提出有效的措施,反映出我国企业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金融会计;风险因素;应对措施
1影响企业金融会计风险的因素
1.1核算的风险
在银行会计的日常工作中,主要是对银行的业务及银行举办的活动进行最快速的核算。在银行的日常工作中都会逐渐地反映出金融会计的风险。在日常的核实工作过程中,如果出现对账目的核算部正当,对核实质量的不够格以及在核算的过程中核算的程序不规范等现象,均会造成会计风险的形成。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些银行为了得到更大的利润,便会在会计信息的处理上面进行改动,致使对会计工作核算的不真实性,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人为因素所控制的。
1.2监督的风险
通过对财务报表的监督风险进行估计,这点对于企业的金融管理人员来说是必要的,只为提高存款的利润和存款的数量是不合情理的经营理念,这样会导致会计部门对监督工作的怠慢,而通常这种不合理的经营理念是给企业带来风险的源头,在面对对于核算工作监督不力的今天,极易形成各种违规现象的频频发生。随着违法乱纪的事情的发展,便会给企业带来经济上的困扰,同时,也为企业的经营带来了困境。因此,对于会计工作的监督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作用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1.3操作的风险
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及深入,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不断的应用到金融行业的管理体系中来,为了给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系统提供更为优越的条件,在当下的金融行业中,其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也在逐步的完善,这项工作不仅能够加强企业内部的控制风险,同时,还可以外在地提高企业的利润率。但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内部的工作人员预防风险意识的缺乏,还包括会计人员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缺乏,导致在工作中出现越权办公的现象,因此,人为地增加了金融会计的风险。
1.4运营的风险
在我国的金融行业是属于一个专业性极强的行业,其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在会计日常的工作中,有许多的与业务相关的活动,例如:对现金的核算,对原始票据的记录,对一些票据的结算等工作,若在这么烦琐的工作中,其中一步出现错误,那么便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但在现实的工作中,仍会有因一些工作人员提供的伪造单据等现象。对于这种恶劣行为的发生,一旦被发现便会降低核算的水平,同时,还会加大了运营的风险。
1.5管理的风险
由于对会计工作内部的人员监管力度的不够,致使出现人员管理方面的风险。在我国的金融会计行业中,由于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专业能力不同,致使对人员的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其中一点就是会计人员操作的不规范,致使在工作中极易出现错误,另一点就是从业人员的个人素养,在会计团队中个别人为了个人的利益,对账目的核算进行虚假,第三就是有关会计岗位安排的不当,第四就是会计工作人员对操作的不严谨和管理机制的不健全,都会增大管理的风险。
2解决企业金融会计中的风险因素的对策
2.1建立健全的内部体系
在金融企业的管理体系中,拥有健全的内部管理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在企业面对金融财务危机时,拥有健全内部管理系统的企业就会将损失降到最小,因此,只有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将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再结合企业运营中的实际情况,通过各部门的配合,将企业的管理制度效果最大化,进而建立一个健全的内部管理体系。因此,在建立较完善的会计制度的时候,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价值,还可以提高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同时,又可以给企业的财务危机做出解决方案。
2.2增强员工的执行能力
在我国的金融会计行业中,拥有完善的会计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要求员工有较强的执行能力,将建立的管理系统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致使会计制度的建立达到完美的意义。要想做到将员工的执行能力落到实处,就应严格的要求员工的工作态度,同时,也要注重员工对自己岗位的理性思考,而不是盲目地进行机械性的工作。在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也要时刻地发挥出会计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员工执行能力的监管也是企业提高经济利润的一方面。
2.3完善企业内部的监督工作
在金融行业的内部是极易发生财务风险的地方,因此,完善企业的内部监督工作是一项势在必行的工作。首先,必须强化会计的职能,对会计事业足够的重视。与此同时,在会计日常的工作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致使给金融企业带来了风险,这时就要求企业内部人员做到互相扶持和互相帮助。在建立一个强大的会计团队中,则需要对会计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其高素质和高专业的人才正是现代会计领域稀缺的人才。
2.4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现代会计从业人员的手段包括利用会计电算化和会计核算监督两大方面,在我国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金融企业也是利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运用到企业的管理中来,其对完善服务和增加竞争力是很有帮助的。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仅能够简化烦琐的操作,还可以减少人力、物力的使用,大大地增加了经济利润率。在会计行业中应用到计算机的系统操作,若管理不当,也会出现一些类似金融风险的问题。大体上来说,金融工作中,由于外界经济的影响也会对金融会计行业造成不小的影响,这就要我们从业人员对风险进行评估,对危险进行防范,制定出有效、合理的管理人员措施,提高金融从业者的个人能力,有效地减少金融会计带来的风险,进而推动我国的金融不断发展。
3结论
在金融的会计行业中,如果出现会计对工作的处理不当,便会给企业的财务带来风险,在面对这些金融风险的时候,企业要加强对风险的防范和评估,做到有针对性的应对。本文就对我国企业金融会计中的风险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如何应对这些问题而提出了有效的措施,为我国的金融企业的效益带来了福音,与此同时,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方向。
参考文献:
[1]李焕.基于企业金融会计中的风险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4(30).
[2]李飞.中央企业境外投资风险控制研究[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
[3]杨志远.我国国有企业风险控制问题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0.
[4]李日昱.金融工具确认计量及其应用问题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2.
[5]王珏.我国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选择问题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2.
[6]丛培华,龚奕.刍议金融会计风险防范措施的应用[J].中国市场,2013(11).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随着金融业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的金融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金融方面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数据管理人才的需求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从我国金融数据库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出发,探讨了金融数据库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中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问题。
【关键词】金融数据库;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导致金融机构需要在实践中结合金融领域问题和计算机技术,加强和发展金融数据分析工作,这就需要大量高级金融数据库分析、管理人才;同时,金融机构对数据库管理人才质量的需求不但在层次上逐渐提高,而且对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证明,所有的金融创新都离不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这给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金融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以最高的质量来满足金融创新以及业务发展的要求,同时还要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急需精通银行业务和计算机技术的专家。在银行的超大型计算机应用系统工程建设上,我国的IT公司能适应要求的还不多,其中关键原因仍然是人才缺乏。在这种形势下,金融数据库管理人才培养问题就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金融业自身以及国内IT企业的信息系统应用开发人才在系统设计和应用软件开发等方面水平较高,但在重大系统的综合测试等方面还严重不适应要求。金融行业超大计算机应用系统的系统测试时确保系统上线运行的关键环节之一,这已成为金融信息化工程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之一。原因不是缺乏投资或设备,而是缺乏这方面的高水平专业人才。金融工程学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发展起来的精确研究金融创新和金融管理领域现实问题的一门学科。20世纪90年代中期,金融工程被引入我国。教育部与2002年批准了中国人民大学等5所院校设立金融工程学科,2003年批准了广东商学院等一些高校设置金融工程本科专业。截止2010年全国已有48所高校设置了金融工程专业。但是我国目前金融学科水平尚处于由描述性阶段向定量分析阶段转变的时期,长期停留在传统内容和简单的政策研究上,忽视了数学、计算机等学科与金融实践的结合,使理论严重脱离实践,远远适应不了金融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很多高校金融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不懂应用、实际动手能力较差,尤其是既懂金融理论,又懂数据管理、分析方法的金融数据管理人才较为缺乏。如何在高校中培养既掌握良好理论基础有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金融数据库管理人才仍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1]。
1.人才培养目标
在信息时代、经济全球一体化的环境下,以金融和数据库理论知识为基础,培养能够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现状,将金融理论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具备对金融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分析,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2.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2.1设计原则
为了适应金融领域对金融数据定量分析的客观需求,必须对金融数据库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优化,其原则是:
2.1.1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金融数据库课程培养的能力侧重于利用计算机、数学等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和应用的能力。强调体系构建必须遵循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直接反应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一方面不主张为完成核定的教学内容疲于赶教学进度、不考虑实际对象的接受能力;另一方面也不主张“应付考试”原则,考试涉及内容就讲,否则就不讲。对于某一金融产品数据库只注重于具体数据的关注,没有深入挖掘该数据库建设的目的、意义和原则等问题。对于数据分析方法的学习只注重其具体问题上的应用,没有通过具体案例掌握数据分析工具的基本思想。因此,金融数据库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以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为重要原则,在体系构建时不应忽视培养数据分析能力的内容。
2.1.2突出应用特征的原则金融数据库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所以课程体系应依据人才培养的要求,充分体现自身的特点。理论教学体系应坚持以“应用”为特征。
2.1.3强化工程化的原则金融数据库管理只有采用现代决策科学、信息科学,才能使其进入到工程化阶段、创造出经济和社会效益。
2.1.4技能和品德并重的原则金融数据库管理人才的专业技能固然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但是金融人才培养过程亦须注重培养其良好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国内金融机构的硬件建设日新月异,但是职业伦理道德问题不少,如: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不守时、不诚实、缺乏爱心和自信、牺牲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差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培养金融人才掌握先进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其具有良好的做人准则。
2.2理论框架和专题相结合的课程内容体系
金融数据管理问题具有学科交叉、文理结合的特点。系统掌握金融数据库理论框架有助于全面把握金融数据管理问题领域的热点问题、了解金融数据库发展趋势。专题讲授是在若干专题主线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教学,选择具有一定独立性、代表性的前沿课题有助于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了解金融问题领域的前沿发展动态。随着经济、金融形式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热点问题不断出现,并具有专题性特点。如果拘泥于教材往往会造成教学内容和社会需求脱节。课程内容体系分为:
2.2.1金融数据库概论。主要回顾金融工程、数据库原理的基本知识。
2.2.2专业金融数据库介绍。以专题形式介绍CRSP(证券价格研究中心,芝加哥大学),Compustat(标准普尔公司,涉及美国及其他国家公司数据),IBES(InstitutionalBroker’sEstimateSystem,机构经纪人估计系统),NYSETAQ(纽约股票交易所,日内高频数据)等内容和使用方法。
2.2.3常见金融数据类型。包括股票、基金、上市公司财务数据、银行数据、保险公司数据等。
2.2.4常用金融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主要包括两大块:数据挖掘和SAS。
2.2.5金融数据库的管理与使用方式。主要以专题形式讲授外包、本地集中管理两种数据管理模式。2.2.6金融数据库的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以专题形式讨论金融数据安全课题。
2.3立体式教学模式
为了能够使学生将理论学习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教学过程应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构建以文献阅读、专题讨论和课程设计四种形式组成的多形式、立体式教学体系,并注重在具体的实践环节中落实具有扎实基础、较宽知识面、较强动手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特色[2]。理论上,该项工作是课程组深入开展本科教学工作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丰富、促进我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在实践上,该项工作是课程组在新的形势下积极创新、实践教改理论研究成果的重要举措。该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对于我校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尤其是实践教学工作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3.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价往往占据较大比重,且其考核方法较为成熟。我们在课程考核的基础上,加强对人才培养过程的质量管理与考核,探索开放式的管理方式和体制,有助于培养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同时又具备较强动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小结
通过立体式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数据管理能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我们将进一步精选理论课程内容、完善课程的基础理论体系,强化人才培养的过程管理和考核,协调好各个培养环节之间的关系,以期取得预期的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叶澜.课程改革与评价[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3.
[2]丁丽军,王燕,金鑫,赵立军等.《商品学》课程中行为引导式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30(1):171-172.
摘要:
近年来,金融危机的爆发逐渐引起人们注意到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性,单单从金融体系来说,尽管各国的金融机构有各自的特点,但是其在种类和构成上基本相同。准确的把握理解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有利于金融行业的发展以及对于金融风险的防范。
关键词:金融体系 实体经济 关系研究
从概念界定上来讲,实体经济指的是物质精神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具体来讲,不仅包括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比如农业、工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和交通通信业等,也包括文化、教育、知识、艺术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是有史以来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金融体系是指金融机构、金融工具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实体经济指的是能够造成社会总体真实财富增长的部门、产品和服务,因而,对于金融交易和房地产交易等局限于权证交易的部门不属于实体经济。
一、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竞合关系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作为经济体系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不仅存在着合作的关系,也存在着竞争关系。金融体系的发展只有实体经济相适应,才能够在实现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在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相互适应的情况下,资金能够从实体经济中的资金盈余者手中,以金融系统为工具,流通到能够充分利用和经营资金的需求者手中,不仅能够实现对闲置资源的利用,也能够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此外,通过金融系统的资金分配也能够将风险分散、促进当今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实体经济的发展不仅能够增加居民手中的财富,也能够增加居民的剩余资金,同时,居民收入的增加也会导致居民消费需求的增加,进而引致外来企业投资需求的增加,从而使得群众对于金融业务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在满足金融相关部门利益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金融体系的发生,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的良好运行和发展。如果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不能够相互适应,就会出现经济发展的速度变慢的情况,甚至会出现经济的震荡和甚至萎缩。比如,如果出现了新型的金融部门业务运行不合理等导致自行的转化效率不高,或者说传统上成熟的金融部门不以传统的方式运作出现了金融资源垄断等现象,就会导致社会资源不能够实现优化配置等金融抑制现象的发生,不仅会阻碍新兴金融产业部门的发展,也严重阻碍了金融体系结构的调整和部门的升级。如果出现了金融发展过度的现象,就会导致资金由传统的金融部门和传统的产业部门向新兴的金融部门或新兴的产业部门转移过度的现象,不仅不利于新兴部门的发展,还会导致这些新兴金融部门泡沫的过大。此外,实体的传统产业部门也会由于资金供给的不足而加速萎缩,最后就会导致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资金合理配置的破坏,严重时期也会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
二、金融体系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
金融体系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不仅发挥着正面影响,也发挥着负面影响。正面影响主要体现在:
(1)提高社会剩余资金的流通,提高社会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如前面所说,当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时,金融体系可以促进资金由流通到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更好的实体经济领域,不仅有助于相关行业经济的增长,也能够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2)改善或者拓宽融资渠道,降低交易成本、推动经济增长。金融体系中的股票、债券二级交易市场的繁荣稳定,不仅能够直接的增加政府的税收,也能够改善提高相关行业的收益和就业,更能够间接地保证股票与债券等一级发行市场的稳定与繁荣,在实现对实体经济融资来源的改善和拓宽的同时,降低了企业在交易和融资方面的费用,从而实现了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3)分散市场风险,充当经济缓冲器。当实体经济的货币产出不足以满足社会上的货币供应量时,就会导致超过实体经济中涉及到的投资和消费等正常活动所需求的大量过剩储蓄资本,而在形成通过膨胀的潜在隐患和直接原因之一就是这些储蓄资本导致的实体经济中消费品和资本品价格的上涨。良好的金融运行系统能够在利用资本追逐利益的过程中从一定程度上满足实体经济中过剩储蓄资本的投资或者投机需求,从而分散市场风险,充当实体经济运行的缓冲器。金融体系对于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体现在:
(1)导致货币供需失衡,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金融体系的失衡会导致资产价格的异常波动,进而也会导致实体经济中各类资本价格的剧烈波动,消费品的价格也会受到这种波动的影响,最后,实体经济中各类商品的价格传导会出现梗阻进而导致供给结构与货币的失衡,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
(2)影响投资于消费,造成通货膨胀。当金融体系存在过多的市场流动性时,金融体系中的虚拟资产市场价格就会出现异常上涨,最后通过一些列的反应导致消费领域中消费价格与服务价格的上涨引发通货膨胀。
(3)资产价格泡沫,积聚经济风险。以上金融体系中流动性进一步恶化,会导致虚拟资产价格的进一步剧烈波动,在诱发通货膨胀的同时,还会诱导固定资产投资过多,最后流通到金融体系中,最后还会加剧市场流动性的过剩,这种恶性循环过程中就会导致资产价格泡沫以及“虚幻财富”,最后给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埋下巨大的风险。
(4)引发金融危机,甚至于是经济危机。金融体系的资产价格波动的进一步恶化,一方面会导致实体经济所需的资金大量涌入到金融体系中,进而引起实体经济的剧烈波动。另一方面,也会导致货币国际汇率的降低贬值,随后导致境外投资的逃离,最后造成金融系统的恐慌甚至是崩溃,严重时会导致金融危机的出现,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破坏实体经济,导致实体经济的衰退,最后出现经济危机。
三、我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失衡现象和协调发展方法
近年来,金融体系在我国飞速发展,但是两者之间存在着由来已久的金融发展失调问题,具体表现在:在金融资本活跃的经济发达地区,由于金融体系利润更高,大量的资金流向了金融体系,这就造成实体经济资金的短缺,进而影响了实体经济的改革、创新和发展。而在资金稀缺的地区,由于资金利用低,多余的资金由总部抽离进而造成了该地区实体经济发展缺少资金,最后只是在金融体系实现了资金的优化配置,而实体经济的资金却更加匮乏。综上所述,我国同时存在着金融过度分离和金融抑制分离的现象,这种现象严重阻碍了中国现代经济的发展。因而,协调我国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势在必行,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从实体经济内部出发。增强实体经济的创新能力,加强管理,增加实体经济的收益率和增长动力。
(2)协调金融体系内资金、业务、区域结构,以及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的关系,优化金融体系市场结构。
(3)加强金融体系自由化改革的进程,充分利用金融系统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促进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协调发展。
(4)重视资本市场对金融体系能动性的提高,改革和发展资本市场。
四、结语
不同国家,金融体系所占的比例以及发挥的作用不同,在越是发达的国家,金融体系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影响越大。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体系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逐步凸显出来,其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是金融体系的不合理发展,也会对实体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危害,金融经济逐步发展过程中先后引发的经济危害比如日本经济的破灭、美国新经济的停止和东南亚经济危机,使人们逐步意识到金融体系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科学系统的了解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将更有利于合理规划金融体系的发展,以便于社会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朴,朱太辉.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J].国际金融研究,2014,03:43-54.
[2]姚先国,郭竞成.转型中的中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一个值得警惕的问题[J].中国经济问题,2003,02:11-19.
[3]邱兆祥,安世友.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重新审视[J].教学与研究,2012,09:48-53.
[4]马勇,李镏洋.金融变量如何影响实体经济: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J].金融评论,2015,01:34-50+124-125.
#p#副标题#e#
1 引言
自2013年,阿里巴巴公司联合天弘基金推出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即“余额宝”后,互联网金融迅速吸引公众的注意,仅18天,用户数量升至251.56万人,累计转入资金规模达66.01亿元,累计用于消费的金额达12.04亿元,上线18天就成为中国用户数量最多的货币基金。余额宝的巨大成功,使其发展模式不断被复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类似余额宝的产品已超过20种,且数量不断持续增加。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然而,互联网金融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用户信息与财产安全也不断受到质疑。在回顾了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理论基础上,本文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产生背景、发展模式及特点予以分析,探寻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发展前景。
2 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概念及产生背景
2.1概念
互联网金融(ITFIN)是指互联网企业与传统金融行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ITFIN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简单结合,而是在实现安全、移动等网络技术水平上,被用户熟悉接受后(尤其是对电子商务的接受),自然而然为适应新的需求而产生的新模式及新业务,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新兴领域。
2.2产生背景
第一,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产生与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整个社会都在走向数字化。搜索引擎和云计算解决了互联网金融中必须面对的信息处理问题,使互联网金融企业能够高效、准确、经济地处理海量数据,并从中找到最有价值的决策信息,从而使很多实时金融创新成为可能;社交网络平台的兴起,使互联网金融可以通过分析和验证平台上客户积累的信用数据和行为数据,形成客户的信息视图及评价体系,并据此作出决策。其次,随着网络普及率的不断提高,网上银行支付呈现出年轻化趋势。金融生态环境的变化,孕育出了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
第二,传统金融机构服务在弱势群体方面明显不足。按照克里斯?安德逊2004年提出的“长尾理论”,传统银行因为易于追求规模经济性,所以总是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对利润贡献最大的客户群体和业务领域,即大企业、大客户及中高端零售客户,也就是销量品类平面图当中销售曲线的头部。而对于小额理财、P2P、向小微企业贷款、个人借贷担保等“尾部”业务,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或无暇顾及,或由于成本、风险与收益不匹配不愿涉足。这就为互联网金融企业提供了市场空间。可以说,互联网金融是顺应市场需求的结果,只不过这些需求在传统金融业看来是属于小众市场。
第三,一些实体经济企业积累了大量数据和风险控制工具,可以用于金融活动中。不仅如此,随着共享经济(sharingeconomy)在欧美国家兴起,我国也相应地出现了一些案例。电子商务、共享经济等互联网交换经济与互联网金融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这既为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打下了数据基础和客户基础,也为互联网金融提供了应用场景,实现了实体经济与金融二者在互联网上的融合。
第四,监管当局的鼓励与扶持。2013年4月,国务院部署了金融领域的19个重点研究课题,“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是其中之一。课题组由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工信部、公安部、法制办共同组成,人民银行牵头,在北京、上海、杭州开展了调研。2013年8月,国务院的两个重要文件都正式写入了互联网金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工具,不断创新网络金融服务模式”。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提出:“推动互联网金融创新,规范互联网金融服务。”
3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发展历程、模式及特点
3.1发展历程
3.1.1萌芽发展阶段(2007―2011年)
起初,P2P网络借贷于2005年在英国产生,由于该模式比传统金融业灵活便捷、投资回报利率高,因此很快在全球得到复制。两年之后,我国国内首家P2P网络借贷平台在上海成立。根据和讯网数据统计,截至2011年年底,国内累计共成立的20家P2P公司,有效投资者不超过3万人,累计交易金额仅5亿元。因此,在这一阶段内,互联网借贷平台并没有发生巨大的变化或爆发式增长,这主要是由于移动端互联网普及、互联网普及程度和金融理念等方面的客观制约。因此,我们将这一阶段定义为萌芽阶段。
早期的互联网金融掘金者,大多都是技术出身,并不是没有在公司发展架构和整体产品设计上做出长远打算,但是由于在债权交易实战方面缺少经验,加上国内个人信用机制和信用数据不健全等原因,导致各个平台坏账高起。加之介于整个客观大环境,P2P萌芽阶段的发展并没有引起传统金融业和监管机构的注意,这就给予了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机会和消化不良的喘息机会,也为下一阶段的爆发式的野蛮增长埋下了伏笔。这里面提到互联网金融行业,因为互联网金融当时是适当分散综合的平台,在拥有客户群的基础上是完全可以进行卖理财产品、借款和众筹等金融行为的,监管当局也并没有必要在2014年对众筹和P2P划分得过于明确。站在政府的角度来讲,也许更多是基于监管的便利,但这也扼杀了平台的功能。
3.1.2爆发增长阶段(2012―2014年)
随着互联网金融技术的日益成熟,互联网技术的开发及应用已从探索走向成功复制的模式,许多创业平台大量采取线上+线下的模式,以寻找本地借款人为主,会对借款人的实际资金使用情况、抵押物和还款能力等方面进行详尽的考察,此举会有效降低借款的风险。然而在2013年前,投资者并没有出现爆发式增长。在这种同质化平台陡然剧增的过程中,很多平台运营者已出现盲目地追求用户数量、平台交易规模的现象。于是,平台运营商通过打着与担保公司合作或某大股东参与等旗号,或者是以绚丽的营销手段加之高额的投资回报等方式,短时间内成功地引起投资者们的疯狂参与。截至2013年年底,平台有效投资人数量达9万人,但到2014年却井喷至50万人。供给和需求的剧烈变化,与当下的整个金融局面也有很大的关系,这也确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探讨阶段。
3.1.3行业细化阶段(2015年至今)
我国政府在2014年明确地表明了鼓励互联网金融继续创新发展的态度,各地政府也纷纷建立起互联网金融创业园区,这使许多前期不断关注着互联网金融平台却又害怕政策风险的企业家们开始正式进军互联网金融领域,他们大多会选择收购或者入股等方式,但也有单独成立的。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产品应该大致分为互联网支付、P2P网络借贷、网络小额贷款和众筹融资,在线金融产品和业务服务平台,公募基金互联网销售平台六个产品体系。在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新闻中心周小川行长在回答记者关于互联网金融监管办法大约什么时候可以出台的问题时,明确地将借贷市场区分开来,将其划分为民间金融范畴。而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潘功胜的补充回答,则更加明确了人民银行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基本态度,就是鼓励创新发展、分类适度监管。
3.2发展模式
3.2.1互联网支付
在我国,依托互联网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以银联在线、汇付天下、快钱、拉卡拉、易宝支付等为代表,侧重于行业需求及开拓行业应用。后者多为互联网型支付企业和金融型支付企业。后者以支付宝、盛付通、财付通等为首,以在线支付为主,并且捆绑大型电子商务网站,发展迅速;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使用网上支付的用户规模达到3.04亿,较2013年年底增加4412万人,增长率为17.0%。与2013年12月底相比,我国网民使用网上支付的比例从42.1%提升至46.9%。与此同时,手机支付用户规模达到2.17亿,增长率为73.2%,网民手机支付的使用比例由25.1%提升至39.0%。主要增长原因在于互联网时代人们日益增长的网络购物和网络理财需求。
3.2.2P2P网络借贷
我国P2P网络借贷模式的发展大约要比国外晚5年。从2006年开始,我国国内的P2P网贷平台开始陆续出现,并且进入迅速发展阶段。自2009年起,P2P网贷平台交易规模已实现连续四年数倍的增长。投中研究院认为P2P网络借贷有以下两大特点。
(1)引入担保。由担保公司对借贷人的贷款承担全额连带担保责任,贷款提供担保代偿服务。
(2)提供债权转让服务。为了增加流动性和平台撮合功能,金融公司为债券受让人提供中介服务,投资者可将在网络符合相关条件的债权转让给他人。
3.2.3网络小额贷款
电商平台能够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合一,可以更好地评估和控制风险,例如阿里巴巴、苏宁、京东、百度等互联网巨头纷纷成立了小贷公司进军这一领域。网络小额贷款致力于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融资服务。互联网金融集团凭借在互联网技术、需求额度小、融资需求频率高等的实际特点,建立了以“数据、网络”为核心的小额贷款模式。针对不同的客户类型――B2C和B2B平台上的小微企业,提供不同的贷款模式。
3.2.4众筹融资
众筹融资的模式在我国出现得并不算晚,相较于在2009年成立的Kickstarter,众筹最早出现在中国的时间可以追溯到2011年。众筹融资是指用预购+团购的形式,向网友募集项目所需资金的模式。众筹融资利用互联网和微信传播的特性,让个人、艺术家或小企业对大众展现他们的创意,从而争取到大家的关注和支持,进而获得所需要的资金援助。相对于传统的融资方式,众筹明显更为开放,而能否获得资金也不再是以项目的商业价值作为唯一标准。这为更多小本经营或创作人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然而众筹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投资行为,而且是一种有资金、认知以及时间充裕的精英社群成员之间的彼此分工协作。互相提升自身价值的项目实操过程,最终的盈利也是多元化的,除实在的金钱收益之外,社群成员之间彼此的价值互换和资源、人脉、经验等隐性提升也是关键。如果社群和众筹结合的好,就会产生“1+1>2”的双赢效果。
3.2.5在线金融产品和业务服务平台
在前面的定义当中已经提到,我国金融机构的创新型互联网平台有两类,一类是没有线下实体,纯粹在线上开展业务的平台;另一类是传统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化,其本质是将线下业务的搬到了线上。结合我国目前的经济与政策环境现状,前者是对我国而言比较创新的模式,近年来逐渐产生了这样一批具有创新理念的新型交易、信息平台,比如各种侧重方向不同的理财平台(工具型、交易型、建议型等)、互联网金融超市、保险超市等。后者则以银行、证券、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在不同程度上的触网为代表。我国的在线金融产品和业务服务平台主要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具有线下实体业务的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化,主要以网上证券交易、网上银行、网上保险销售等为形式;第二种,不设线下实体分支机构,完全通过互联网开展业务的专业网络金融机构;第三种,不提供金融业务本身,而是提供金融业务的服务支持的平台。
3.2.6公募基金互联网销售平台
我国目前存在两种基于互联网平台的销售模式:一是基于自身网络平台销售;二是基于第三方网络平台销售。以余额宝为代表,这类基金理财产品已经占据大量资金市场,其流动性强、利率高等特点吸引大批以青年人为主的投资者。大批资金涌入刺激金融市场的繁荣,其成功模式也被大量复制,金融市场之中出现一众类余额宝金融产品。
3.3发展特点
3.3.1成本低
在互联网金融体系下,资金供求双方可以自行通过网络平台完成信息的筛选、定位、议价和交易,过程中无需传统中介、没有交易成本和垄断利润。一方面,金融机构能够减免为开设营业网点所投入的资金和运营成本;另一方面,消费者也可以在开放透明的平台上找到和自己相匹配的金融产品,这样不仅削弱了信息不对称程度,也更节省资源,降低成本。
3.3.2效率高 互联网金融业务主要由计算机处理。由于其操作流程完全标准化,客户花费时间更少,却可以得到更加优质的体验。电商依据所积累的信用数据库,经过数据分析,引入风险分析和资信调查模型,因此商户从申请贷款到发放只需要几秒钟,方便快捷。
3.3.3发展快
依托于大数据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得到了迅速增长。如引言所述,余额宝的迅速爆炸式发展,使其金融理财产品的发展可见一斑。据报道,如今余额宝规模500亿元,成为规模最大的公募基金。
3.3.4覆盖广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客户往往可以突破时间以及地域的约束,在互联网上寻找自身发展所需要的金融资源,这就要求金融服务更加直接,并且拥有更为广泛的客户基础。而且,互联网金融的客户的主体是小微企业,这就覆盖了传统金融业的部分金融服务盲区,有利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3.3.5管理弱
(1)风控弱。目前,互联网金融仍没有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也不存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不具备类似银行的风控、合规和清收机制,容易发生各类风险问题。
(2)监管弱。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监管和法律约束,缺乏准入门槛和行业规范,整个行业面临诸多政策和法律风险。
3.3.6风险大
(1)信用风险大。目前我国信用体系不完善,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法律仍有待配套,互联网金融违约成本低。特别是P2P网贷平台因为准入门槛低和缺乏监管等原因,容易成为不法分子从事非法集资和诈骗等犯罪活动的场所。
(2)网络安全风险大。我国互联网安全问题突出,网络金融犯罪问题尤为重要。一旦网络遭遇黑客攻击,互联网金融的正常运作就会受到影响,会危及消费者的资金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
4 发展前景
按照以上所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揭示出两个基本趋势:一是互联网企业的金融化;二是金融企业的互联网化。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使金融业更加繁荣,其原因在于通过互联网能够快速有效地解决金融服务的本质需求。这也正是互联网金融核心竞争力的来源。
由此来看,互联网金融产品仍会较为平稳,快速地发展。一方面,不同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之间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兼并以及重组成为常态。强强联合使得互联网企业优势更加明显,而兼并重组则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另一方面,85后年轻人对于资金理财的态度以及希望更好的服务的心态,使得专注于小众化、专业化的小型互联网金融企业得以发展,由此来看,未来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应该会分为两种。
第一,寡头垄断的互联网金融系统以阿里、腾讯为主的互联网金融巨头不断致力于开发研究新产品,完善产品漏洞,注重保护用户个人隐私,建立基于第三方的金融理财系统。面向大众,提供更加广泛化、具有普适性的服务。
第二,个性化金融服务。小型互联网金融公司瞄准各类利基市场,提供在某一领域特定的金融理财服务,为用户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然而,就目前来看,互联网金融系统中仍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监管体系不完善,用户信息和财产安全没有全面保障等也制约着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从目前发展趋势看,互联网依旧很难代替传统金融行业。二者或许可以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和谐共生,相互取长补短。互联网金融可以完善传统金融的覆盖面,为传统金融所难以支持的小微型企业及个体商户提供资金支持;而传统金融业也可借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使其理财产品多样化,更加符合大众的要求。两者相互促进,促使中国经济得到健康发展。
5 结论
在大数据时代之中,我们都是它的受益者,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互联网金融产品如今无疑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它为我们提供了流动性更强、收益率更高的理财产品。然而,在互联网金融产品爆炸式增长的背后也隐藏着用户信用信息系统不健全、用户信息和财产安全保障措施不完善等问题。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未来发展,不仅关系着国民大众的利益,还关系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由此来看,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健康发展对整个社会而言至关重要。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我国的金融体系与国际的逐步接轨,金融业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金融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2014年9月,人民银行正式发布《金融机构编码规范》行业标准,标志着金融机构编码信息成为我国实施金融标准化战略的重要基础资源。金融机构编码信息作为金融机构全景信息图的作用日益显现,其数据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近年来加强管理,通过借助信息化技术、完善管理机制、推动编码在信息系统建设应用等措施,不断提升金融机构编码信息的数据质量。
关键词:编码规范;信息管理;检查工具;数据质量治理
为了加强金融机构编码信息数据质量治理,提高工作效率,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以下简称“人行广州分行”)在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以及数据质量治理方面不断探索和实践,采取信息化手段自主开发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系统数据质量检查工具,配套完善管理手段,不断提升金融机构信息管理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相关背景
近年来,在人民银行努力和金融机构的积极配合下,我国金融机构编码体系基础框架的搭建工作已基本完成,金融机构编码信息作为金融机构“身份证”“户口簿”“通行证”的作用正逐步体现,其在加强金融机构监督管理力度、维护金融稳定、提升监管水平、促进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方面的积极作用日益凸显。广东省经济总量巨大,金融机构数量众多。2013年12月2日,广东省金融机构编码赋码数量在全国率先突破2万大关;截至2015年7月底,系统共登记广东地区22296个金融机构信息,约占全国8%,居全国首位。在数据量如此巨大且不断动态变化的情况下,仅依靠传统的手段难以确保金融机构信息的数据质量。人行广州分行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建立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互动的工作机制,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发出数据质量检查工具以提升数据质量,同时推动编码在人民银行及商业银行的应用,持续扩大编码影响力,不断提升金融机构信息管理工作质量。
二、完善管理机制
人行广州分行自2014年起建立广东省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工作月报制度,每月生成工作月报,月报内容全面反映了当前辖内金融业机构分布、设置和变动的情况,包括广东省内金融业机构数量、分布、变化以及数据质量等信息。月报下发省内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及辖内各金融机构,要求相关单位对月报反映的问题及时整改,同时将金融机构编码管理工作纳入金融机构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考核指标,加大在“两综合,两管理”中对辖内金融机构编码工作的监管力度。人行广州分行推动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工作机制,要求金融机构建章立制,完善金融机构内部数据质量管理的相关工作机制。不定期组织部分金融机构进行自查,从系统筛选出疑似数据质量问题并下发指定的金融机构,要求其根据问题列表组织内部自查、核对并提交情况说明,通过持续的改进尽力确保系统数据与真实情况一致。
三、创新治理措施
为加强金融机构编码信息数据质量治理,提高工作效率,人行广州分行按照软件开发规范,自主开发了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系统数据质量检查工具并推广使用,检查工具单机独立运行,根据数据质量校验规则,对从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系统中批量下载的机构信息进行自动化的校验检查。同时,将机构信息与从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互联网网站下载的金融许可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出存在疑似数据质量问题的机构信息,形成问题汇总表。借助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系统数据质量检查工具,可以得到以下效果。一是使全省数据质量检查可以在短时间内高质、高效地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二是结合专项治理和月报制度,通过多次迭代,逐步收敛疑似问题数量,全省金融机构编码信息数据质量显著提高,并且持续完善;三是通过技术手段进行高效、精准和持续性的管理,全面提升了省内各地科技部门和各金融机构对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实现了常态管理、动态跟踪,使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工作进入良性循环。
四、推动编码应用
人行广州分行按照《金融机构编码规范》《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规定》和《中国人民银行软件开发规范》等制度和规范要求,积极推动辖内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和金融机构在新建、开发、升级、改造信息系统中使用金融机构编码,鼓励在各领域应用与共享金融机构编码,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人民银行已有多个信息系统采用了金融机构编码,如广东金融互动平台、广东省农户信用信息系统、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数据报送平台、个人跨境人民币汇款信息管理系统。同时,金融机构编码在辖内金融机构信息系统建设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农行广东省分行的e-HR系统和网点信息管理系统;建行广东省分行的统计信息管理系统(SMIS系统);广东省农信社的企业征信系统、支付信息报送系统(PISA报送系统)、统计管理系统等。通过信息系统的推广使用,既巩固了机构信息管理及数据质量治理的成效,又扩大了金融机构编码信息的影响。FTT
参考文献:
[1]杨竑.打造金融机构全景信息图——《金融机构编码规范》解读[J].金融电子化,2014(12):14-16.
[2]郭崇.金融机构编码的扩展应用建议[J].中国金融电脑,2014(10):69-70.
[3]宋立志.加强金融机构信息管理推进金融标准化建设[J].金融科技时代,2012(8):84-85.
摘要:
确切理解金融体系与经济波动的关系,对于金融发展和金融风险控制非常重要。本文从理论研究和经济实践两个角度,对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进行了思考。金融体系并非实体经济对立面的虚拟经济,而是作为服务业一部分直接贡献了实体经济产出,并且还是实体经济配置资源的核心。
关键词:金融体系 实体经济 金融发展
现如今,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快,世界的经济全球化也在逐步的深入到各个国家。在经济方面,大家一直在关注着经济的增长和金融相关产业的发展。只有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会促进金融的产生和发展,因此,金融的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呢,在相当的程度上,可以认为现在的金融经济是主流。虽然在这一方面一直在探究,国外学者也是对此关注度极高,但是,对于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却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继续探究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一、宏观学中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从整个宏观学的发展过程来看,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到,很多经济学家都没有预测到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一直以来,大部分的宏观经济理论一直都不太认同货币与其他金融因素相互之间的作用,大多数的经济学者也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的。我们把一般均衡理论称为“高等经济理论”的顶点,其中,在20世纪中后期的这段时间内,这些理论主要是建立在瓦尔拉斯或者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框架下的。这一假设使得金融体系运作顺利进行,但其实质上是物与物的交易,物以物的交换,从这可以看出金融体系与经济的关系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完善。比如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讨论的是有关货币的发展和生产的扩大化,但并没有提出金融体系是产出波动的主要因素。这要追溯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金融的发展,抑制和深化,这些理论与20世纪90年代的东南亚的金融危机中出现的得约束理论与结构理论形成了对比,而在此之后,国际上金融危机又出现了金融过度的理论,所有的这些理论对于金融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这些理论的分析让人们对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但是直到今天,我们都没有真正透彻了解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如今看来,这还是一个需要我们长期深入探究的问题。
二、金融体系所展现出的超额价值
金融体系与很多方面都有联系,但在实体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更为突出,通过实体经济能让更多的金融体系发挥出更明显的作用。虽然具体的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我们还不太清楚,但可以通过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来更好地规划我们的发展,让我避免出现一些重大的错误,从而让我国经济更加迅速平稳的发展。我们从中可以知道实践和金融危机的具体关系,二者之间是一个互存的整体,是不可分割的。金融体系的价值体现表现在很多方面,但在以下方面作用发挥的更突出:一服务行业把金融体系放到核心的位置,它的发展对实体经济的作用非常明显;二经济要想更好地发展,离不开金融体系,因为它可以促进经济更合理地发展,让经济得到一个更加平稳的发展期。
1.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产值。
我们一般认为,金融体系既是金融业,也是服务业,更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整个经济能够提供一个有效的保障,让其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各行各业中,经过专业分工后的产物主要是非金融行业,比如,金融业与餐饮等分工,它们分工的原因是为了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提高利润,让实体经济得到一个极大的提高。如果餐饮业等非金融服务行业可以纳入实体经济,那么属于服务行业的金融业就不能放入虚拟经济。
2.金融体系的作用与实体经济的发展。
通过比较传统的金融发展理论,我们发现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是转动经济发展速度的纽带,它运行的越好就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金融行业发展如果不能得到一个良好的发展保证,就不能持续的为我国的经济做出持续的有力保障,更有可能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市场的平稳性。实体经济可以促进金融发展。就目前来看,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加大对实体领域的资金与政策等各方面支持,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物质和理论保障。另一方面,金融发展促进实体经济更加繁荣。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金融业是拥有资本最多的行业,要给予实体经济必要的资金支持。
三、金融体系的相关探究
从目前发展的角度看,大家在谈到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时,看法和观点还是有所不一样的,众多的学者持有许许多多不同观点,大部分都是基于自己本国或者是有局限性的说法,没能得到一个确切的肯定观点。在外国看来,他们的研究者没有能够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然而,他们在关于相关的学术研究和观点上还是保持一个中立的态度。但是,在国内,相关学术却有了不同的声音,国内研究者有了新的发现,并给予了他们一个新的名称,叫做虚拟经济。那么,它们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是相辅相成?还是相悖而行?还是互为补充?目前看来,国内的研究者与学术界大师都还没有给出确切的一个认识。97年的东南亚危机是大家所没能预计到的,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影响,不但影响了个人就业,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也给国家体制方面敲响了警钟,那一年的金融危机更让我们意识到了金融体系对我们国家,甚至是真个全球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爆发,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讨论热点也在一时间成为媒体的关注点。因此,有些人认为,金融是虚拟的经济,如果按这种思维来分析问题,那么他与金融体系之间就是相互对立了。自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大家都在讨论这个话题,媒体也关注的很多,甚至大家试着用这个来解释爆发的原因,想通过种种的分析来让我们以后更少的去避免这样的问题的发生。而且,从金融危机引发出了次贷危机,讨论说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是一些发达国家在交易中资金作用的太多,链条太长,设计也太复杂,这就导致了金融体系越来越难懂,所以导致实体经济的关系也越来越模糊。所以,在经过一系列发展波动之后,很多国家想要回到实体经济,大部分人还是同意这种观点的,因为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经济越来越发达,经济全球化也在不断的向世界发展。在国际上,一些权威机构并不使用虚拟经济一词,官方的机构也不太使用,他们一般用"广义金融服务业"。
四、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
经济的发展是一张联系着各个方面的大网,在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下面,我们首先要正确的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将两者的具体含义进行具体翔实的阐述。我们的目标是在尽量避免金融危机的前提下,我们要同时发展金融体系哥经济体系,让二者更好的为我国的经济服务。众所周知,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其有的规律。也就是说,不但体制要符合,而且,二者的相匹配程度要符合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即总量和结构都要实事求是。
五、结语
很多研究学者认为,如果能够正确地理解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那么就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本篇文章是从两个角度去解释的,让大家对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一方面理论上,提到了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还没有能够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没有一个中肯的态度,这也是大部分研究学者认为的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国内部分经济学者将金融体系看做虚拟经济,这并没有科学的依据,使得对金融的性质与功能的认识增加了障碍。另一方面,实践中大家一致认为,金融体系另外一个价值所在是它是服务业的重要构成部分,市场潜力很大,它的发展也同样影响着实体经济的发展。此外,理解好二者之间的关系的前提是要能够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我们活跃市场,从而,让我们的资源更有效的使用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进行了探究。但是,我们仍要在这方面做出努力,继续研究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之间发现的问题,继续探索怎样提高二者的协调程度,这条路还要走的更远,树立好我们的信心,继续前进。
参考文献:
[1]周小川.金融业要注重支持实体经济[R].在《财经》年会上的讲话,2011-12-15.
[2]青木昌彦等.政府在东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比较制度分析[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一、引言
互联网环境的改善、理念的普及给电子商务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各类电子商务平台会员数量迅速增加,大部分B2B行业电子商务网站开始实现盈利。我国电子商务行业进入高速发展与商业模式创新阶段,衍生出更为丰富的服务形式与盈利模式,电子商务网站数量也快速增加。而电商金融更是以一种脱颖而出的姿态逐渐占据了市场。电商金融所体现的新的金融信贷模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传统金融项目的转移以及业务扩展。再这样的互联网时代下,能否更好地了解电商金融的发展模式,成为各方能否在未来获利的关键。同样,和其他出现的金融产品类似,电商金融的出现必然有其存在的要素基础、社会环境以及技术基础。本文试图通过对电商金融的要素以及金融模式研究以更好地了解电商金融的发展模式,为参与电商金融做好基础。
二、电商金融中的参与要素分析
了解电商金融首先应从构成电商金融的要素说起。电商金融的几个要素构成了电商金融形成于发展的结构基础。电商金融的4个参与要素分别是:大数据、电商平台、资金提供方、资金需求方。
1.大数据:电商金融是基于大数据的应用
数据一直是信息时代的象征。金融业一方面是大数据的重要产生者,另一方面金融业也高度依赖信息技术,是典型的数据驱动行业。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中,数据作为金融核心资产,将撼动传统客户关系、抵质押品在金融业务中的地位。大数据可以促进高频交易、社交情绪分析和信贷风险分析三大金融创新。无论互联网金融领域哪种业务模式与产品设计无不体现对大数据的合理运用。
2.电商平台:电子商务平台是一个为企业或个人提供网上交易洽谈的平台
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能够有效地在Internet上构架安全的和易于扩展的业务框架体系,实现B2B、B2C、C2C、O2O、B2M、M2C、B2A(即B2G)、C2A(即C2G)ABC模式等应用环境,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商平台可以规范网上业务的开展,提供完善的网络资源、安全保障、安全的网上支付和有效的管理机制,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实现真正的电子商务。
3.资金提供方:电商金融中的资金提供方来源方式广泛
其中主要表现在内部与外部两种资金的来源上。从内部资金看,一种是电商平台以自身的资金为基础进行对外贷款:另外一种以融资的方式获取资金发放贷款。而外部来看,则是电商平台为金融机构作担保,间接发放贷款,或是为信用机构进行评级和担保等工作方便信贷业务的开展。
4.资金需求方:包括消费者、第三方网店、产品供应商等
在现实互联网贸易中,资金需求方作为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数量正在迅猛的增长。
三、电商金融模式分析
互联网金融中的参与要素以相互连接,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密集的互联网金融网络。各种要素以不同的方式相影响,适应时代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不同的适合各类人群和方式的发展模式。以B2B及B2C模式为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信贷模式:
1.个人信贷模式
为电商提供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和风控技术的消费金融解决方案,通过采集用户个人资料、在互联网上的行为数据以及采集银联跨行交易信息,根据风控模型与机器学习,综合评估用户的信用额度。对用户时时授信。例如他报推出的“花呗”是支付宝推出的一项类似信用卡的服务,这款“赊账消费”工具与信用卡产品类似,消费者可以通过“花呗”购买产品,下月再进行还款。其消费模式类似于银行消费信贷,如图:
2.中小型企业融资
(1)电商平台下的信用贷款
B2B下的信用贷款
阿里巴巴作为电商平台在商户交易信用的担保下向中小企业(主要指其合作企业)提供中小额度的贷款,申请时需要提供企业近一年的销售总额、经营成本、净利润率、库存量、总资产、总负债、应收账款等财务数据。贷款过程中以企业在阿里巴巴平台上的交易信用为基础。
另一种同阿里巴巴小额信用贷款模式类似,主要体现在国内如淘宝网。淘宝作为销售模式的电商平台为第三方网店提供交易平台和基础服务。第三方网店可以凭借交易记录和资信状况作为信用凭证到银行或所在网络平台进行中小额贷款。
B2C平台信贷
以京东商城为例,京东商城近似一个较大的网上商场,需要从供应商处进货,进而进行销售,在此过程中为其提供商品的供应商在交易中积累了商业信用,由此供应商可以凭借其信用进行中小额的贷款。
(2)应收账款融资
在B2C平台下
供应商将商品提供给B2C电商平台,在电商平台将商品入库之后,供应商可以向资金方进行贷款。在电商平台以商品作为质押,资金方向供应商放贷。当电商平台与供应商的约定结账日期到期后,电商平台将货款偿还资金方或者由供应方偿还。
另外一种较为贴近消费者以支付宝为例,在消费者进行网上消费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网络欺诈现象的出现。为了避免这一状况的出现许多电商平台提供第三方平台的服务,即消费者在付款时,款项并不会直接转移到卖方账户而是到达第三方平台如支付宝上,只有当消费者确认收货时才会尽进行下一阶段的转移。这样由于运输过程需要耗费时间,资金会留在支付宝上,形成了第三方资金的占用。而所谓的订单贷款就是在这种状况下出现,外方可以凭借订单向资金方进行贷款,当消费者确认收货后由电商平台帮助支付贷款。
四、电商金融的乘数效应
电商平台的经营销售方式同传统的金融方式是有相似之处的。电商平台的金融流通方式同样具有乘数效应,在信用贷款和应收账款融资之下,资金进行了以另一种隐形的状态实现了流通。以第三方商家为例,第三方商家在电商平台进行贷款作为货款或对本店进行升级扩张。在这样的过程中资金进行了流动和乘数递增。
电商金融的发展适应了互联网社会的发展。其不仅体现了传统金融模式基本特点,同时还具有其特色。成为推动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动力。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金融投资市场在蓬勃发展。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金融投资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一个新的投资领域——旅游地产异军突起,但是,迄今为止,理论界及经济界还没有对旅游地产的概念、特征及其对经济的影响等方面做一个系统的分析。因此,本文将结合多个旅游城市的旅游地产发展情况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相关防范旅游地产投资风险的建议,以供广大地产投资人士参考。
关键词:旅游地产;风险分析;防范对策
一、旅游地产迅速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先行,奠定行业发展基础近年来,我国经济呈飞速发展趋势。据统计,2005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730美元,而据相关资料显示,当居民的收入提高到足以满足温饱的状态后,结余部分则会用于其它类似旅游等发展性消费方面,那么,该国的旅游业也会进入一个新的层次,由此,必然带动与之相关的旅游地产的蓬勃发展。
(二)政府加大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消费是拉动我国济发展的三架马车之一,而其中旅游消费支出占了居民消费支出相当大的比重。在“十一五”期间,我国把旅游业作为重点发展对象,政府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使得地产商们纷纷瞄准旅游地产,同时,随着旅游需求不断发展,旅游地产投资显出强烈的向周边乡村发展的趋势,农家休闲景区随处可见。
(三)城市改造加快地产商们对旅游地产的投资近10年来各地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大力响应旅游业的号召,普遍加大了对地方基础设施的改造,并利用黄金地段来重点打造一些旅游项目。如桂林打造的“两江四湖”就为该市增添了新的亮点,极大地改善了该市的旅游环境,同时,这一系的改造措施的实行,也为旅游地产商的投资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二、旅游地产投资的风险分析
旅游地产不仅与旅游联系密切,也与其他众多行业息息相关,这就决定了旅游地产的投资存在多种不确定要素,具体来说,其风险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逐利投机心理导致资金风险增大旅游地产投资的高利润使得不少投资商“铤而走险”,盲目集中投资致使旅游地产市场乱象情况层出不穷。例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桂林为了方便海外游客住宿,地产商们纷纷投资旅游饭店。但是,一大批新的高档饭店的新建,造成该市高档饭店住房率立即出现大规模下降趋势。因此,正由于旅游地产投资具有的长期性特点,所以,地产商们在投资时需谨慎评估其潜在的一些风险。
(二)自然灾害与政治立场等不可逆因素增加投资风险旅游地产与旅游业相伴随,一些突如其来自然灾害的发生使旅游发展受阻,那么与之相关的旅游地产也必然“遭殃’。据统计,近年的海啸给东南亚旅游造成相关损失占达80%以上.08年汶川大地震对四川旅游业造成巨大影响,全省旅游总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18%。同时,一国的政治立场也对旅游地产的发展有或大或小的影响。例如:我国对日本等国的政治立场的周期性变化,也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三)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带来的背景风险任何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该国的产业政策的宏观调控。针对我国房地产市场过热的情况,200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调控措施,旨在调控地产业投资过热之势。经过近三年的努力,虽然各地地产价格过高情况有所缓和,但整体上效果仍不明显。由于旅游地产也具备房地产的一些特征,与房地产业息息相关,故旅游地产商在进行投资时,宏观经济政策成为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三、关于旅游地产投资风险控制的建议
(一)政府要增强对旅游地产投资的调控意识坚持科学发展,循序渐进的原则,旅游业在“十一五”建设规划中,已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对象,并且现已在各地的建设规划中占有重要位置。旅游地产投资要稳定有序地发展下去,类似于“急功近利”式的政府形象工程则必须避免,同时应回避重复无序性开发,尽量减少资源耗费,使旅游业朝着可持续方向不断前进。
(二)投资有风险,银行需谨慎地产属于资金密集性项目,然而,在实际投资中,仅凭开发商的自筹资金一般无法达到项目的要求,而这些地产商的投资又主要依靠向银行借款来完成,这就很容易导致银行贷款的快速增加,资金风险也随之增大。因此,怎样增强贷款后的风险管理对银行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应加强相应的监测体系的建立健全,做到配合国家政策有序实施的同事,各金融机构之间加强彼此的信息交流沟通,定期依具体情况合理投资,做好对地产业的金融方面的调控工作。
(三)注重市场分析,总结市场规律市场自身的发展往往会被很多因素所左右。由于看问题的的角度不同,个人的眼界有限,致使投资人在投资决策时,一般难以掌控到复杂的市场变化情况。而对于投资人来说,借款人只有拥有具有专业市场分析能力的团队和机构,才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影响市场的多种因素,由此方可大致判断市场的发展趋势。同时为了保障投资环境的安全和贷款的及时收回,金融机构有必要对市场进行合理分析,从而用于对投资人最终决策的借鉴和指导,以减轻金融投资的风险。
四、结语
目前,中国的旅游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旅游地产商能否在这种大背景下分得“一杯羹”则完全考验着各位地产商的智慧。但是,充分评估各种市场风险,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有选择的进行合理投资,同时,辅之以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支持,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旅游地产的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
参考文献:
[1]曹炳汝,吴楠.我国旅游地产风险规避策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04).
[2]张一.浅析旅游地产的现状及未来前景[J].中国市场,2010(52).
[3]李磊.旅游地产异军突起[J].北京房地产,2007(03).
一、企业经营管理中金融投资管理的重要作用
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所有措施和环节都是以金融活动为核心,在此期间,企业不仅要考虑如何优化产品的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要考虑产品的销售及售后服务等环节。为了促进产品流通,提高市场知名度等,企业势必要先进行适当的投资。金融投资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投资管理的主要作用是指导企业如何对自身用来投资的资产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其主要内容包括投资企业确定何种具体的投资方式、合理选择投资时机、确定投资流程等,同时企业通过金融投资管理预估投资所能获得的市场回报率。金融活动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而通过科学合理的金融投资获取适当的市场回报,是企业为实现良好发展的重要保证。除此之外,金融投资管理工作还为企业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提供了重要保障,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势必会面临诸多的问题和挑战,因此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站稳脚跟并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要努力规避市场竞争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就更加要重视金融投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对各项金融保障工作的重视程度,重视保险管理,保证企业内部稳定的经济环境,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降低外界因素带来的各种风险,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金融投资管理工作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1.完善金融投资管理制度,提高金融投资管理水平。
在企业的日常生产管理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完善金融投资管理制度,有条件、有必要的企业应当设立专门的金融投资管理部门。在金融投资管理工作过程中,要加强风险防范意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做好金融投资管理工作:第一、确定投资方案。投资方案的确定是金融投资管理工作的第一步,也是金融投资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确定投资方案时,要对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科学的总结分析,同时也要对市场未来的发展走向进行科学评估。认清市场的发展趋势,不仅能为投资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要面对的各类风险,确保企业在投资过程中的利益最大化。投资方案的不合理,会使得后续一系列工作都无法正常开展,甚至会导致企业投资活动的失败,因此在确定投资方案时,要总体把握国家的相关政策以及市场的实际发展状况,完善风险防范机制,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第二、投资分析。投资分析工作主要是指由相关工作人员对市场反映出的各类信息进行全面的收集、整理和综合,从而对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对未来发展走向进行科学评估从而提出最科学的投资策略。因此做好投资分析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为企业规避各类因素带来的风险,为企业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第三、投资组合的组建。科学的投资组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企业分散投资风险,因此企业在制定投资方案时,可以根据市场的反馈情况,对投资进行科学的组合。虽然投资过程中风险不可避免,但是通过对各投资项目进行科学组合,能够将投资风险进行分散,防止出现单项投资失败给企业造成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第四、投资组合的业绩评估及修正。组建科学合理的投资组合并不意味着企业的投资一定能够获得最大的收益,市场永远处在一个快速变化的状态中,在投资过程中,要不断对投资组合的各组成部分的业绩进行评估,通过对各投资项目的业绩评估来分析市场动态和走势,并在此基础上对投资组合进行修正,确保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最大限度地规避投资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同时争取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
2.加强金融投资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做好金融投资管理工作。
市场经济大背景下,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不单单是产品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竞争力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对于金融投资来说,人才的作用同样至关重要。在进行金融投资活动时,企业不仅需要具有充足的资金空间,还需要有一批金融投资管理专业人才。专业金融投资管理人才对金融投资工作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企业做好金融投资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因此企业应当积极引进金融投资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尤其是投资分析人才,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其职业素养和责任意识。同时在制定金融投资管理制度时要明确相关人员的具体职责,保证每个工作人员都能清楚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断提高企业金融投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平稳健康发展,设立相应的奖罚制度,充分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规范企业的预算编制工作。
预算工作不仅是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也是金融投资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做好预算编制工作,能够明确企业的发展现状,规划企业的发展道路,同时也能够为企业管理层制定金融投资方案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在预算编制工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从事预算编制的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预算编制工作之前需要加强调查和取证,掌握全面、真实的相关资料,为保证预算编制工作的准确性奠定基础。第二、企业应当设立完善的预算编制管理制度,严禁随意更改和调整已经获取的预算数据,即使要对已经获得的预算数据进行更改,也需要拿出具有说服力的证据,并在此基础上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预算数据进行更改和调整。完善预算编制管理制度,能够确保预算对资产管理的约束力,使得资产管理的各项工作都以预算结果为依据和准绳,从而保证金融管理工作的展开和进行。第三、在进行预算编制工作时,要秉持公平、公正和中立的态度,要保证预算编制工作不受其它外界因素的干扰,对于相关部门的谎报和虚报要给予严厉的处罚和打击,只有保证预算结果的公正性和公平性,才能为企业的金融投资管理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保证企业制定出最符合自身发展的投资方案。第四、对预算工作的各个项目及数据要进行科学统计和详细记录。做好预算结果的记录工作,不仅可以为考核企业各部门的绩效提供数据支持,也可以为各部门后续工作的展开提供指导,同时可以利用预算数据对企业各部门进行约束,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企业提供稳定可靠的资金基础,保障企业各项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4.结合相关理论做好金融投资管理工作,客观评估投资对象。
企业在进行金融投资过程中,要注重相关金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ERP理论为例,ERP系统于1990年由美国的GartnerGroup公司率先提出,是一套企业管理作业流程化系统,该系统强调企业产品生产、销售、采购、质量管理、运输管理、投资管理等各环节的流程化,通过对这些环节的规范化和流程化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金融管理水平,并达到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目的。通过ERP系统,企业管理层能够对企业生产活动以及资金的流动情况有一个全面的实时掌握。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将ERP理论应用于金融投资管理工作中,能够实现金融投资管理的标准化和精细化,将人为因素对金融投资管理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全面掌握企业生产活动和资金流向是企业管理层制定管理措施的重要基础,因此企业管理层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对常用的金融理论应当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另外企业在确定投资对象时,要对投资对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比如对方的财务状况如何、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强弱以及投资对象的信用水平高低等。企业投资是为了获取投资收益,因此对投资对象的全面考察是必要和必需的,尤其是对投资对象经营状况的评估,投资对象的经营状况好坏及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大小,决定着其是否具有还款能力。所以做好对投资对象的全面评估是降低投资风险的重要保障。金融活动是企业所有活动的核心和本质,当企业拥有充足的资金空间时,可以通过金融投资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可以使得市场经济更加活跃,因此当企业经济条件较好时,可以在做好各方面考察工作的前提下积极进行金融投资。
三、结语
金融投资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会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企业必要提高对金融投资的重视程度,如何提高金融投资的有效性,规避企业在投资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应当得到企业管理层的足够重视。在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过程中,要融合对金融投资管理的应用,加强企业的基础建设,完善企业的金融投资管理制度,引入金融投资管理专业人才,使企业能够从金融投资中获取最大化的投资收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企业金融投资的常见风险
风险是企业金融投资不可避免的,其中,证券投资风险、基金投资风险以及衍生金融资产风险是企业金融投资的常见风险。
(一)证券投资风险
任何投资行为均存在相对应的风险,证券投资绝不例外。在证券投资过程中,企业决策若存在问题,或出现盲目投资等现象,导致企业回报率降低,致使企业资产损失严重。面对证券投资风险,企业金融决策人常常由于心理负担重,导致决策出现失误。同时,因证券价格呈现出不断下滑的趋势,大大减少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出现亏损现象。若证券价格呈现出上下波动的情况,可能诱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例如,基于证券价格处于上涨阶段,企业立即投入大量资金,并未对证券价格大幅上升的原因进行分析,致使投资行为过于盲目,大大增加证券投资风险,影响企业经济利益。
(二)基金投资风险
目前,基金是诸多企业选择的投资方式。基于基金投资过程中,专家将小额资金集中起来,在观察市场情况的基础上,实施投资。全部基金投资过程是基于多个投资人员共同出资所构成的,因此,基金投资方式安全性较高。同时,基金投资仍存在一定风险,例如,基于多种方式下,企业筹集大量资金,却没有专业程度高的投资专家进行投资指导,导致基金投资存在安全问题。部分企业将基金投资视为储备自身资产的手段,未以基金类别为指导,科学购买基金,以经济收益为基金购买的唯一指标。鉴于此,基金投资存在一定风险,导致企业投资面临风险。
(三)衍生金融资产风险
作为新型投资方式,衍生金融投资是金融投资过程中最近所产生的投资方式,导致传统企业金融投资管理受到较大影响。相较于证券投资与基金投资,衍生金融投资风险更高。该种投资方式以控制企业大量现金为出发点,易导致企业运行过程中出现资金周转不灵等问题。若企业采用衍生金融投资方式,迫使企业资产价值处于上下波动状态下,增加企业财务管理难度。若企业采用正确的操作方式,将大大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相对而言,若企业操作方式不正确,且存在失误现象,将缩减企业经济收益,甚至导致企业出现亏损现象。
二、企业金融投资风险的控制措施
(一)构建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
一方面,引导管理人员树立较强的风险意识,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防范应对制度,例如,设置专门管理企业风险情况的风险管理部门,达到投资风险治理科学化标准。构建科学化经营管理制度,以企业自身风险承担能力为指导,优化科学投资决策,保证企业投资有效性。积极落实投资决策责任制,加强对投资主体的管理。构建投资风险应对制度,对企业风险损失进行严格管理。
另一方面,完善企业风险预警指标系统,对企业潜在的投资风险进行及时准确的预测,促使企业财务决策水平得到提升。基于企业信息化发展前提下,加大对企业经济效益的研究力度,在积极应对和控制投资风险的基础上,促使企业盈利能力、价值创造能力、现金创造能力以及发展潜力得到全面推进。
(二)强化投资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人力资源是任何企业发展的保障,是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为有效防范金融投资风险,企业应强化投资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与价值,增加企业经济效益。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知识讲座与教育培训,指导投资管理人员学习金融投资的专业知识,提升投资管理人员的专业操作技能,达到提高企业软实力的目的。同时,完善奖惩制度,激发投资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投资管理人员主动提升自我,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引导其秉承着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为构建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投资管理人才队伍奠定基础,提高企业金融投资风险管理效率,降低金融投资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三)优化风险应对方案
在金融投资过程中,不同类型的金融投资存在不同的投资风险,因此,企业应优化风险应对方案,采用有效的防范措施,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第一,风险保留,该种方式以少量资金为前提,支付工作由投资主体执行,第二,风险转移,即采用相关措施,促使风险发生转移,减少风险对企业的影响。第三,风险消除,该方式具有不易操作的特点,是一种借助预测援救技术达到增加预期收益目的的措施。第四,损失控制,即若企业存在金融风险,通过行之有效的手段,促使损失降到最低。
(四)加强对现金流的管理
严格控制管理现金流是企业积极应对财务风险的基础和保障。首先,强化对企业资产的管理,对企业资产实施定期盘活固定政策,达到资产流通与变现的目的。其次,尽最大努力减少存货、预付款以及应回收货款等资金的使用,通过增加贷款、减少分红、发放债券以及增加权益资本比率等手段,促使易变现率得到提高。最后,对应收账款进行严格管理,基于信用政策科学化标准基础上,实施销售人员责任制,强化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同时,企业增加对经营性净现金流的关注度,促使利润得到提高,以经营性现金流状况为出发点,合理选择投资模式,保证投资决策科学性。
三、小结
综上所述,金融投资风险是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同时,金融投资是推动企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因此,为控制金融投资风险,企业应强化对金融投资的管理,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完善企业内部建设,减低金融投资风险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促使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动画设计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专业,由于动漫行业的发展,对动画人才的需求非常强烈,各高校也都纷纷开设动画专业。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动画专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动画艺术的审美属性与艺术门类的本体属性一致。文章从动画艺术的发展入手,触及动画艺术的本体属性,着眼于动画的艺术形式,借鉴动画诞生时的艺术雏形与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各种艺术形态,联系科学进步、社会发展给动画形式带来的多样性和无限可能性,综合评价动画的艺术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动画作为一门艺术理应具备的审美特性,从而给动画创作者提供可供参考的动画创作方向。
关键词:动画艺术;审美特性;艺术本体
动画的鼻祖埃米尔•雷诺用充满探索与创新意识的科学头脑和对绘画艺术境界的执着追求创造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动画。埃米尔•雷诺为艺术家对动画领域无止境的探索创造了可能。从动画诞生时的雏形可以得知,动画的形成离不开两个关键因素:技术发明与图形艺术。由技术发明创造得到的机械装置,为图形符号的动态变化呈现提供了可能。审美意象的呈现是所有艺术门类共有的特质。动画中图形符号的连续动态变化并不是随意的或漫无目的的,而是艺术家在理性和感性因素的双重控制下所创造的美与智慧的结晶。之所以研究动画的审美特性,是因为动画有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根本特质——图形符号以艺术家的意志为导向,通过有规则的连续运动呈现出动态画面,给欣赏者带来独特的审美意象。动画的审美意象包括两点:一是造型符号通过动态变化所产生的视觉冲击力给观众带来的心灵震颤;二是艺术家赋予这些动态画面的生命美,即内容美。
一、抽象图形符号的动态美
动画自诞生之日起便被赋予了自由性和幻想性。如果把动画片比喻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那么构成动画的图形符号就是躯体中活跃的细胞。动画由无数图形符号有序排列而成,这些图形符号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象的。在具有实验意义的艺术性动画短片中,艺术家往往采用抽象的图形符号,组织成具有象征意义的运动状态,以此探索动画的艺术语言。这种独特的动画艺术语言旨在追求符号与符号之间因变化而产生的碰撞,以及因符号间的碰撞而产生的独特的审美趣味。实验动画短片《节奏21》的作者汉斯•李希特(HansRichter)曾说,当他意识到画在胶片上的都是符号(画)而非实拍电影的制作规律时,他就选择了用最简单的图形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在《节奏21》中,他采用了正方形符号元素,这些简单的正方形能够让他在创作时暂时忘掉绘画技法,转而将所有注意力集中在创造动作与时间的“交响乐”上。这部伟大的“交响乐”就是动画片中无数图形符号有规律的连续变化带给欣赏者的审美感受和感动。这些符号与符号有时相处友好,比邻前进;有时又发生激烈碰撞,似灵魂的冲突;有时碰撞后交融,似冰与火的表演。这些符号的动态变化配合着音乐旋律进行充满生命力的舞动,带给欣赏者欢乐、悲伤、沉思、幻想、自由等不同的感受。这些抽象符号运动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也正是动画这一独特艺术的审美特性所在。
二、具象图形符号的真完美
与抽象图形相对应的具象图形符号的运动、审美亦忠实于符号所代表的审美冲击和审美情感。具象符号的运动需要艺术家动用理性精神,用理性判断和直觉共同创造具有艺术真实的活动画面。这是图形符号在动画审美中的另一层意义。
具象图形符号的每一个动作都代表了一个生命在某一时刻的运动状态,每个动作都在讲故事,动作形态的美又构成了动画独特的叙事美。约翰•哈拉斯认为,动画所描述的故事是另一种对真实的反映,这种真实是来自精神层面的真实。与看起来像什么比起来,动作所传达出的意义是什么更为重要。电影不同于动画的关键因素在于,电影通过摄像机复制现实生活中的表演,通过剪辑、编排等处理再现于荧幕上。动画将现实生活中未曾见过的画面创造出来,是创造图形而非复制图形,动画诞生于艺术家的头脑中。如果说电影的工作主要是呈现物质现实,那么动画电影关心的更多的是形而上学的东西——不是它们看起来是怎样的,而是它们究竟意味着什么。电影艺术家爱森斯坦曾这样评价动画:“只要它运动了,它就是活的。”动画具有一种由内在的独立意志所推动的活力。
动画作为美的形式之一,有着与其他艺术门类类似的美学特点,即艺术美的内涵。中国古典美学强调意境美,西方美学则强调内容美或有意味的形式。动画图形运动符号的独特性在于它是由纯粹的自由意志所创造出的图形动态的生命真实,这是其他艺术门类所不具有的,也是动画艺术区别于电影艺术的根本特点之一。加拿大动画艺术家卡洛琳•丽芙(CarolineLeaf)的沙动画《街》可以对动画的这一特性作出完美诠释。
《街》改编自作家莫得盖•雷切勒的小说,导演用独特的视觉影像完美诠释了自己对这部经典小说的理解。浓郁古老的沙土色彩,生动绵延的人物动作,不规则变换的镜头,微妙的转场,真诚质朴的配音……所有这些元素均出自卡洛琳•丽芙导演的创想。由沙土与灯光的配合创造出的符号元素,被导演赋予了智慧与灵魂,一旦运动起来,就不再是简单的动作了。这些运动有着独特的意义。祖母睡着时上下起伏的被子,妈妈为姐姐梳头,妈妈扶祖母起床,爸爸站在窗前抽烟,谈话的人们……所有的动态变化都是如此耐人寻味,连续的动态变化创造了影像,真实可信的符号动态变化则构筑了短片的灵魂。动画的这种独特性从动画片的制作上亦可看出。
一部成功的商业动画需要众多动画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才能顺利完成,每一个镜头的画面布置、场景设计、概念设计,每一个角色的动作、表情等,都需要动画师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而创造出一个逼真的艺术世界。在这个世界中,逼真的视觉画面与动画图形符号的运动共同创造现实感。高畑勋导演的作品《萤火虫之墓》中,妹妹在得知妈妈去世的消息时扭动着身体抽泣,哥哥奋力在双杠上翻跟头,妹妹的笑声和眼泪……具象的人物形象和逼真的动作表演赋予了角色强大的感染力。
三、图形符号运动美
科技作为手段作用于人类活动的各个角落,艺术的产生、发展与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动画也不例外。动画与科技的结合非常紧密,动画这一艺术形式自诞生之日起,就是科技的产物。
埃米尔•雷诺本着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无上追求,创造了动画的雏形。没有技术带来的动画机械装置的发明,就不会有动画艺术的产生。从原始社会的产物山洞壁画,到19世纪的幻盘、诡盘、活动幻境、光学影像,再到后来的摄像机、定格拍摄技术、声画合成技术、数字技术等,动画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呈现出了多样化的趋势。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没有技术的发明,动画就不会产生。动画虽然诞生于机械装置发明的基础上,却并不完全依赖科技。科技为动画制作的方法带来了可能性,科技的进步催生了一代代新的动画艺术形式,但动画所遵循的艺术性与审美观念并不是科技所赋予的,动画的美源自艺术家对生命的深刻认识。新的技术形式带给动画新颖奇特的特点,带给观者前所未有的感受。动画传达了人们对生命的热爱,科学美、技术美、生命美三者融合在一起,共同构筑了动画艺术的审美特性。瑞士动画艺术家乔治•史威兹贝尔是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的主要作品有《没有影子的人》《黄鹿之年》《78转》等,其中《78转》是他的代表作。
笔者曾有幸于2012年在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见到这位大师,听了他的讲座,并在现场欣赏了他的短片《78转》。乔治•史威兹贝尔是一个崇尚科学的人,这里的科学并非指狭隘的机械技术上的进步,而是代表着永远进步。他执着于动画镜头与镜头之间衔接的艺术,探索复杂的镜头,尤其是旋转镜头、慢镜头等动画语言性处理。如,用画笔一张张绘制出优美流畅的旋转镜头,并与下一个旋转镜头巧妙地连接,最后回到原点。
这不仅仅是技巧上的探索,更是智慧的探索、科学的探索。乔治•史威兹贝尔同时具备科学、艺术等多方面的才华,他为作品赋予了庄严而伟大的思想之美。抽象图形符号的运动变化,具象图形符号的真实表现,图形符号运动的科学性探索,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动画艺术形式的审美特性。这些特性又通过艺术家对现实世界的客观理解、感知、审美、探索和不断努力得以实现。动画的自由和灵活特质赋予其形式与内容无穷无尽的可能性,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动画世界更广阔的天地等待人们的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贾否,路盛章.动画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2]佟婷.陌生化追求:动画艺术的形式审美特性.现代传播,2011(8).
[3]司志会.高畑勋动画电影的影像表达.文教资料,2011(36).
[4]黄爱民.浅谈影像的特点及其在动画中的发展趋势.电影文学,2012(6).
[5]韩永毅.择善而从,学以致用——动画专业教学中的一点感受.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2(2).
[6]党明,郑东,王勇智.当代中国动画的技术性与艺术性研究.电影评介,2008(19).
[7]李丰.浅论现代主义对艺术动画的影响.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
[8]李慕珽,汪少明.动画片的超现实性.电影文学,2012(23).
摘要:传统皮影与动画艺术有很多共通的部分,借助现代科技来制作皮影动画,使皮影艺术和计算机动画有机的结合。为皮影艺术寻找新的表现手法,加强皮影艺术在当下多媒体时代的传播能力,另外皮影艺术也可以丰富了计算机动画的形式和内容。本文基于历史文化环境下视角在以追求传统艺术的精神下,对发展当代动画,探索当代动画与传统艺术、传统思想的传承关系发展当代皮影动画提出了新见解。
关键词:皮影;数字化;计算机动画
1皮影艺术概述
它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皮影戏艺术融中国传统剪纸、窗花、门画、工艺美术、雕刻等所有民间艺术制作之精美,和地方戏、相声、口技等传统表演艺术之精髓,是我国民间j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的一朵奇葩。在历史的演变中,它主要体现受众广、题材广、种类广等三“广”特点。皮影艺术在传播的过程中,与不同地域区风土人情结合,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
2传统皮影的传播方式的局限性
皮影传播方式主要靠实地演出。这主要受到演出场地。观众、天时、地理条件等影响使得皮影在演出和传播的过程中受到很大的限制,减缓了皮影文化的传播速度与影响,另一方面,皮影的传播需要技术精湛的皮影艺人来演的.如今皮影艺人的日益减少,加上惨淡经营的传播现状使得继承皮影这门古老的技艺的人也很难寻觅了,传统的皮影艺术受到现代娱乐的冲击,即使在皮影最早的根据地农村地区,热爱皮影的青年们越来越少,市场的萎缩同样也挤压了民间艺术的生存空间,皮影艺术在当代文化传播受到了生存的挑战。
3数字化是保护传统皮影的需要
皮影道具由于其采用的天然材质,使得其保存也同样也受到威胁,一方面,皮影用了牛皮和驴皮和羊皮的材料,在自然的保存中,容易风化。甚至发霉渐渐褪色。加上以前的皮影戏文字剧本、影卷,多数是手抄本的形式散落在民间,皮影戏的演出道具、伴奏乐器、民间舞台和历代皮影造型资料的消失使得皮影文化形势更加严峻。与皮质的皮影制品相比,纸质的皮影剧目和皮影人物画稿的保存更是难上加难。因此,皮影艺术的保存也是皮影艺术濒临消失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4皮影艺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研究
在科技日益强大的今天,将皮影戏用数字技术保存并发扬,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事情了,但是至今将民艺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与应用开发出一整套的应用,并以数字动画的形式保存,将传统艺术用现代科技结合并保护,是一个充满挑战性的课题。数字化的动画能真实地再现皮影戏的原理,同时随着软件的日趋多样化,皮影动画在制作相对容易了。并且还可以根据需要而进行随意地修改。传统已经不再是皮影戏作为艺术的沉重枷锁,在艺术的表达上可以根据需要加给它新的大量的现代流行元素。用电影拍摄中的长镜、短镜以及蒙太奇手法都可以在皮影戏数字动画制作过程借鉴。另外在制作完成后,传播时,可以通过现代的网络技术,让皮影戏流传于世界各地,让更多的人去接受并喜爱。
例如,由环球数码深圳公司推出的一部独立短片《桃花源记》在国内和国际屡次获奖。虚拟现实是通过计算机对复杂数据进行可视化操作与交互,利用计算机模拟创造出虚拟的三度空间,并能产生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与之进行互动追求身临其境的感受,皮影戏的虚拟技术是通过计算图形方式建立实时的三维视觉效果,首先对皮影进行建模和渲染,然后以皮影图形为基本元素建立皮影戏虚拟环境三维造型。
并根据场景的需要或者创造者的想象建立相应的虚拟场景模型。而皮影的手工技术工艺局限主要是讲皮影道具的制作,一套完整的皮影道具需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八道工序来完成,每一道工序之间相互关联,出了问题都会使整个皮影道具制作失败,另外制作的技术还需要专业化的训练,随着老艺人的去世,熟练掌握皮影雕刻和制作艺术各个环节要求的老艺人越来越少,精美的皮影道具制作面临失传。
好在是动画技术实现皮影不需要制作者有多少的雕刻技巧、拿影、说唱的技艺,只需要有足够的熟悉电脑软件,有绘画功底。数字动画的表现手法能够赋予民间传统皮影戏新的生命及活力,这也正是要把皮影戏制作成数字动画的初衷。皮影的传播是“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是其文化的真实写照。皮影戏独特的道具造型,夸张,变化多端动作,乡土气息十足的背景音乐,喜闻乐见的念白唱词,瞬息变幻的光影,情节紧张的剧情不知不觉的引导着观众的感知、想象、情感。
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着观众的审美、道德判断、这将会给我国动画提供坚实的支柱。皮影中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对于艺术的表达有着深厚的积淀。从内涵来讲,它所包含的是历经千百年沉淀下来的民族文化精华;从表现形式来说,它是华夏民族共有的审美感受。这种历史的沉积是根植于每一位中国人心中的精神家园,皮影元素能让现代动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巨大力量,使我国现代动画成功地突破古今壁垒。如何将当下的皮影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进行艺术重塑,进而达到新时代背景下的皮影文化创新。这也是皮影艺术传承的关键所在。另外,如何借助现代的传播媒介,扩大皮影艺术的影响,使其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文化传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5小结
数字化浪潮对设计艺术最明显的影响是设计手段的虚拟化和数字化。数字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使得设计元素如形状、构图、色彩、线条和质地等,变成了虚拟的数码编号,电脑技术的运用使动画制作效率大大提高,各种效果得以轻松实现,从而人们对它越来越依赖。尤其是在网络遍布快速传播的“图像时代”动画艺术一方面满足了人们的对于新鲜视觉的需求,但是日趋快餐式的图像却也有了程式化、空洞化、低俗化的弊端。因此,将皮影戏的元素运用于动画,可以说是给当下动画加入人文,是向艺术的回归。这使动画从单纯的技术层面追求转向美学层面,加强艺术表现形式、提高它的人文内涵,为我国动画艺术在全国乃至世界的传播打下良好的基础。2007年《快乐驿站》推出了FLASH相声系列——《剪影中国》可以说它是对皮影与动画的一次完美结合,它将著名相声大师的作品用这种时尚活力的形式表现出来,使相声不再显得单调、皮影不再显得古老,而二维动画也不再单调、呆板,这种成功的结合,使栏目受到了众多观众的喜爱与好评。设计师通过计算机对数字信息在虚拟的环境下进行随意的处理和更改。节约了资源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非物质设计的发也是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体现。满足了人们对于多元化生活方式的渴望。传统皮影面临时代的要求考验,必须寻找符合时代要求的传播方式。数字技术的应用于发展正好提供了的展示平台。二者结合在保留皮影原有艺术面貌的同时创作了具有时代气息的新艺术.符合了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魏力群.中国皮影艺术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2]肖路.国产动画电影传统美学特征及其文化探源[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
[3]杨秀娟.浅析皮影艺术对现代动画的价值[J].学术理论与探索,2011.
[4]刘亚莉.传统皮影戏的魅力与动画的创新[J].艺术评论,2008.
动画产业是典型的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中非常重要的组织部分,创意也就成了决定动画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要素之一。因此,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以及教育发展对策的制定,都必须遵循动画产业这一创意产业的独特属性,采用产品的非标准化策略,即差别化策略来丰富动画市场、优化产品结构,在动画人才的培养上,更是要重视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盲目的照搬照抄或模仿西方国家、日韩国家的优秀作品,要保持中国动画作品的原创性、创新性,这一才能不断增强中国动画作品的国际竞争力,为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赢得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一、中国动画产业的市场现状与问题
(一)质量不高,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对于中国当前的动画产业而言。最缺乏的是创意和营销策划能力。在动画制作过程中,一个好的创意可能会价值连城。但是动画制作的创新并不是可以直接学来或是模仿他人的,这需要自己亲手实践才能获得。创意,是目前中国动画业最薄弱的一个环节,中国动画市场上有太多的作品或多或少的带着别人作品的模样,所以中国动画产业的产出虽然相对较高,但是动画作品的质量却相对较差,与日、韩、美等国家的动画制作水平还存在的很大的差距,加上中国动画的管理体制不健全,没有为动画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政府一味抵制外国动画作品,以及政策性保护反而不利于中国动画产业的长远发展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迫切需要对中国的动画产业结构和管理体制进行完善。
(二)审核过严,很多作品缺乏深度
动画产业发展的诱人前景极大地刺激了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但是由于传统文化管理体制中的种种弊端,中国对动画作品的审核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如没有指定和推卸动画分级审核机制,对动画片的审核通常是“一刀切”,导致很多中国人对动画产业的认知严重不足,很多人还认为动画片就是给少年儿童拍的,这就导致了我国动画作品审核过严,很多作品缺乏深度。针对成年人的动画市场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所以造成了中国动画作品的“幼稚”形象。可以说,中国动画产业分级制度的缺失,限制了很多动画投资人的投资热情,也让很多动画创作人员畏手畏脚,更是把很多的成人观众排斥在了中国动画产业之外,他们只能在网上看一些国外的优秀动画片,这其实也是中国动画产业发展的一大失误。
(三)竞争激烈,创意不足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观众很容易就能通过网络渠道收看国外动画片,电视也不再是国人观看动画片的唯一渠道。我们在欣赏国外动画片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现国产动画片的不足,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看国外动画片,反而对国产动画的观赏越来越少,这无疑为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同时,随着中国动画行业内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动画制作企业盲目求“快”、求“量”,所以经常是模仿他人的作品,导致中国动画作品的创意性严重不足,严重脱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审美需求,这对中国动画产业的长远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迫切需要尽快完善动画运营模式,制定更加科学的产业发展对策。
二、中国动画产业的市场发展前景
自上世界60年代开始,我国的动画产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停滞不前,尤其是在“”期间,甚至出现了倒退现象。但随着近年来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重视,中国的动画产业迎来了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一)行业前景
由于我国动画市场的需求在急剧扩大,所以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都已经建立了生产基地,国家对动画产业的发展也制定了很多政策性的扶持条件,国外动画片的放映在国内还存在一定的限制,这就为国产动画片的崛起创造了相对有利的条件和足够的发展空间。尤其是随着近年来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我国动画教育专业的陆续开始,为中国的动画市场注入了越来越多的新鲜元素,增强了中国动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商业前景
艺术和商业是动画产业的两个主要特征,动画产业在发达国家的文化体系和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日本、韩国、美国等动画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动画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趋势在不断加强,动画产业的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动画产业与体育产业、旅游产业、休闲产业、教育产业的融合,都为动画产业创造出了更广阔的商业前景。随着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休闲时代的到来,中国动画产业发展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其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和市场效应毋庸置疑。因此,随着政府对动画产业支持力度的加强,高素质动画人才的越来越多,社会大众动画审美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的动画产业链将会更加完整,商业发展空间也将会越来越大。
(三)教育前景
从整体上看,世界各国的动画教育发展主要都会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技术融入性推动动画教育的普及,二是受国际和国内动画产业的特点影响,只能制定适合本国的动画产业发展战略。这对于中国的动画教育而言,同样也不例外。近年来,计算机动画制作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很对程度上降低了对动画制作人员绘画技能的要求,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动画制作活动中来,入门门槛变得更低,教育培训费用也有所下降,这就为更多的人接受动画专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便利条件。同时,中国动画产业市场需求的越来越大,现今动画制作业有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动画专业人才在我国的人力资源市场上还存在着较大的缺口,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动画教育产业的发展。
三、中国动画教育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动画产业巨大的市场潜力极大地刺激了教育界,我国动画教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增长、在扩张,但是动画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一方面,我国动画企业大声疾呼“人才缺乏”,难以找到能满足其发展所需的动画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很多动画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经济收入偏低,这就需要我们需求更加科学、更有针对性的动画教育发展策略。
(一)人才培养应要与市场需求充分结合
“动画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商品”,动画人才的培养同样需要我们站在市场的角度进行人才培养的规划,这样才能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充分适应,培养出更多“适销对路”的动画人才。但是,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或者有的教育结构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容易脱离市场需求,导致学生的创新思维相对缺失,知识应用能力相对弱化,无法阻止当前动画市场需求不断变换的实际,形成了对动画教育资源的很大浪费。对此,高校等教育部门要加强校企合作力度,加快实习基地的建设,增加动画制作实践教学的比重,增强动画专业课程教学的实用性,这样才能确保动画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有效结合,为学生的顺利就业和良好的职业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改善教育环境,加强国际交流
针对我国动画产业发展和动画教育相对落后的现状,高校等教育部门应当有意识的“走出去”和“引进来”,通过自身教育环境的改善,以及优秀教育人才和教育理念的引进,提高中国动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对此,教育部门为了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能够为在校学生动画专业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学习条件,一方面要加大硬件投资的力度,加快学生动画制作实践平台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尽力搭建能代表动画产业技术前沿的教学平,配备能完整支撑二维动画、三维动画、无纸动画、定格动画、数字音频、影视后期制作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先进设备。
(三)严格动画教育专业的审批程序,加强教育实力的评估力度
我国的动画教育起步相对较晚,与美国、日本等动画大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虽然近年来我国的动画教育得以快速发展,但是人才培养质量却不容乐观,如很多高校对动画专业的开设是非常盲目的,可能自身还不具备较高水平的教育实力。因此,无论是学校增设动画专业,还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审批部门,对中国动画专业的设置都要进行科学论证,加强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只有那些符合条件的院校或教育机构才能准予开设,对不具备能力设置本专业的院校应待时机成熟后再作考虑。同时,对于目前已经开设动画专业的教育机构,也应当加强对其教育实力的评估力度,包括对学科构架的评估、合格教师的评估、教材的评估、教学效果的评估和毕业生就业后的追踪评价等,对于存在较大问题的应停止其教育资格或责令他们限期改正,这样才能有效改善我国当前动画教育的各种乱象。
结语
总之,基于我国动画产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必须首先从动画管理体制和教育体制上寻求突破,只有打破体制障碍,提高动画人才的培养质量,给动画产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中国的动画产业才能获得强有力的发展动力,创造出更多优秀的动画作品,提高中国动画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为培养出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护理人才,促进护理学科的完整,护理高等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护理专业指导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目的对儿科护理实训应用多种教学法效果进行评估,为护理实训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依据。方法将572名护理专科学生按班级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针对不同实训内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对两组理论与实训技能、教学评价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理论和实训技能成绩及教学评价都高于对照组,对教学总体非常满意。结论多种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儿科护理综合能力,对培养具有优良素质的实用型护理人才有积极意义;在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满意度方面有明显优势。
关键词:教学法;儿科;护理实训
实训教学是护理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专业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关键环节[1]。在护理教育中,由于受传统高等医学教育的影响,人们对教学的认识还局限于传统的学问观,较偏重理论教学与考核。而目前中、高职护生普遍文化基础薄弱,过分强调理论学习,势必影响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学时比例;同时由于各卫生职业学校实践教学条件的限制,实践教学质量也无法保证[2]。本文旨在研究儿科护理实训教学中多种教学法的应用效果,为儿科护理实训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依据。
1对象
以我校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班级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多种教学法。
2方法
2.1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师讲授示范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训操作;实验组采用多种教学法,针对不同实训内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法、案例讲授法、循证护理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然后书写实训报告,最后在所有实训项目中随机抽取一项对学生进行考核。
2.2观察指标
采用统一设计的考核表进行评估,并抽取10%的考核表对有无缺失、正确书写等进行复核。考核内容包括基本情况;理论和实训技能成绩,满分各为100分;教学评价、满意度、教学效果、综合评分,满分为100分。
2.3统计方法
采用EpiData3.02建立数据库,双重录入并进行校验核对修正。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为检验水准。
3结果
共572人,对照组291人,实验组281人。平均年龄为(18.25±1.60)岁。女生占99.5%,男生占0.5%;汉族占86.5%,少数民族占13.5%。
3.1理论和实训技能成绩分析
实验组理论成绩为(79.69±5.58)分,实训技能成绩为(93.00±5.57)分,高于对照组的(76.37±8.37)分、(89.31±9.18)分,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3.2实训技能成绩分析
实验组各项实训技能成绩中,小儿体格测量、婴儿抚触、小儿心肺复苏的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3.3教学评价
对授课教师的综合评分,对照组为(84.06±7.68)分,实验组为(93.46±5.00)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t=-17.47,P=0.00)。对于实训教学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对照组选择一般的较多,而实验组选择以满意为主(P<0.05)。同时,实验组对于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习热情方面的评价以满意为主(P<0.05)。
4讨论
4.1多种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儿科护理综合能力
将“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且各种教学方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有时相互重叠、相互联系,在临床护理教学中不能机械地生搬硬套,应该根据学生学历、气质、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实训时间、实训内容等不同情况客观、灵活、交叉运用,以取得最佳效果,最终向社会输送高素质实用型护理人才[3]。本次调查显示,实验组理论和实训技能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多种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论和实训技能成绩。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是护理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4]。重理论、轻实训教育模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实训技能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有助于学生提高儿科护理综合能力,对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护理人才有积极意义。
4.2多种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习热情方面有明显优势
良好的临床护理教学方法,可激发学生临床实习的兴趣,使之形成创造性思维,获得更多的专业技能,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行为,并能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5]。本次调查发现,实验组不但理论和实训技能成绩有所提高,而且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学习热情、对教学的满意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多种教学法具有明显优势。
参考文献:
[1]李丽华,梁宇,黄双丽.护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7A):71-72.
[2]陆秀花,王新宇,潘岩,等.高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当代护士,2008(3):97-99.
[3]赵世莉.多种教学方法在国内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8):125-127.
[4]李平.护理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7,16(3):141-142.
[5]王国权,范静,郭庆玲.几种临床护理教学方法介绍[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6,22(4):280-281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儿科住院病房夜间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并制定相关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通过总结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儿科病房夜间发生的各种护理缺陷和护患纠纷,分析其发生原因,并制定相应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儿科病房发生的夜间护理缺陷表现形式多样,其发生原因和护理人员自身因素(自律性下降,执行制度职责不严格,业务技术水平缺陷,工作压力过大等)、管理因素(病区管理,护理人力资源调配不当)、患者因素(病情危急,不良情绪)等有关。结论护理管理人员应在儿科病房的夜间护理安全问题上给予重视,不断改进护理措施,提升患者就诊安全及满意度。
关键词:儿科;夜间护理;护理安全
儿科病房收治的对象为心理、语言、行为发育不够成熟的小儿,患儿年龄小,病情变化快,意外事件多,缺少主动告知症状的能力;儿科病房内护士工作量大,技术含量高,责任和职业压力较大;儿科夜间护理当班人员多为工作年限较短的护士,工作经验不足,执行医嘱和各种护理操作的能力相对较差,因而护理工作压力大,护理力量相对薄弱,因此儿科病房的医疗纠纷较多,夜间更是儿科病房各种差错事故易发时段。为减少儿科病房夜间护理缺陷发生率,提高患者就诊安全及住院满意度,我们通过总结2012年以来我科夜间发生的护理缺陷和护患纠纷,分析了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护理对策。现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我院是一所县级三级乙等中医医院,儿科开放床位45张,每月出院病人人数在300人次左右,儿科护理人员共14人,平均年龄32.5±6.4岁;职称分布:主管护师2人,护师2人,护士10人;学历分布:本科2人,本科在读1人,大专5人,中专6人。本研究共总结了2012年1月~2014年6月期间科室护理值班记录、总护士长夜查记录、科室月度护理质控记录、院护理部和监察科患者投诉记录,对我科发生的所有的夜间护理缺陷和护患纠纷资料进行总结,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汇总。资料显示,我科病房共出现夜间护理缺陷132次(其中严重护理缺陷11次),护患纠纷15次(其中严重护患纠纷3次),护理人员负主要责任的护患纠纷5次,未出现导致患儿死亡的严重不良后果。
2结果
儿科病房夜间护理缺陷汇总表。
3讨论
儿科病房夜间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可分为护理人员相关因素,护理管理制度相关因素,患者及家属相关因素,因此,应根据各种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3.1护理人员因素
3.1.1制度执行不严格表现为夜班护士不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护理常规,如不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接物品不严,有过期甚至物品丢失未发现,不能认真查看交班报告,对病区整体患者情况不熟悉,床旁交班过于简单;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不能做到班班查对的原则,特别是后夜不查对前夜医嘱;违反操作规程及无菌原则,如配置液体不戴口罩,夜间输液时为图方便不挂输液卡等。
3.1.2业务技术水平缺陷由于夜班护士多以年轻护士为主,因经验少,事物处理能力不够成熟,在病情观察能力、静脉穿刺水平、熟悉及使用抢救设备程度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尤其在夜间入院患儿的静脉穿刺上引起患儿家属投诉次数较多,是引起护患纠纷最常见的原因[1]。
3.1.3护士自律性不足夜间病房内护士单独一人值班,这需要护士有严格的自律性,也就是“慎独”精神[2]。“慎独”一词出自儒家《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表明慎独精神具有独自、谨慎、圆满完成本职工作的特殊品格和能力。护理工作的核心精神要求护士细致、细心、一丝不苟地为患儿服务,当夜间护理工作是个体独立承担的时候,护士的“慎独”修养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的好坏[3]。夜间护士能否按照护理级别按时巡视病房,治疗是否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等,直接影响病区安全管理。
3.1.4工作压力过大研究表明,儿科护士是职业倦怠发生的高危人群[4],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常常成正相关。儿科工作压力主要和儿科专科疾病特点、患儿不合作、家长期望值过高等因素有关[5]。年轻护士专业技术不熟练、心理素质不够成熟,特别是新护士,由于上岗前只接受护士的基本技能训练,而专科性不强,在小儿静脉穿刺、危重儿急救技术等方面不够熟练。当夜班独自面对患儿及家长时,总是感到信心不足、精神紧张,影响技术的正常发挥,护理效果常常不理想,就会产生内疚、灰心、无能为力等心理紊乱综合征,更容易导致夜间护理缺陷的发生。
3.2护理管理制度因素
3.2.1儿科护理人员配备不足按照卫生部相关要求,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床护比是1:0.4,但临床护理人员的缺乏在我国目前是非常普遍的一个现象[6]。我院儿科开放核定床位45张,应有护士18名,实有护士14名,缺口比为22.2%,且低年资护士占比达到71.4%(10/14)。儿科护理工作琐碎繁杂,静脉穿刺困难的患儿较多,加之患儿不配合治疗措施,护士工作量较大,配备更显不足。
3.2.2护理人员排班制度缺陷目前护理排班制度各家医院和病区各有不同,有传统三班倒、APN班、扁平化排班、整体护理两班倒等模式[7,8]。科学合理排班不仅要掌握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人性化的原则、弹性排班原则、合理搭配原则,还要注意能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3.2.3护理人力资源调配不当儿科是患者数量有较强的季节性波动的科室,尤其在冬春季节,呼吸道感染高发,患儿数量猛增,护理工作压力增加,需要通过全院护理人力资料调配增援等手段来满足临床工作需要。然而由于全院总体护理人员不足,且儿科专科具有其特殊性,调配增援的护理人员不能独立承担夜班工作,增援对减轻科室护理工作压力效果不佳。
3.3患儿及其家属因素
3.3.1夜间急诊入院患儿病情特点夜间急诊入院的患儿多病情较为危急和严重,如热性惊厥、持续性重症哮喘、脱水性休克等,急诊入院后需要护士迅速按照医嘱给予各种治疗措施,如建立静脉通路等。但重症患儿常伴有静脉塌陷穿刺困难、烦躁不配合治疗等病情特点,对护理工作要求相对更高,增加夜间护理缺陷的发生率。
3.3.2患儿家属的不良情绪患儿家属的常见不良情绪有:对疾病缺乏认识和对环境的陌生引起的焦虑情绪;对病程中病情变化过程的不了解引起的紧张情绪;对疾病不了解进而对治疗方案产生的怀疑情绪;对孩子接受各种侵入性和有创检查的不配合甚至反对心理;反复住院或病情较重患儿的经济负担引起的悲观心理等[9],这些不良情绪都会对夜间护理管理及安全体验造成影响。
3.4加强儿科病房夜间护理安全的护理对策
3.4.1强化护理人员的思想和法律意识教育根据科室特点制定了相应护理常规、操作流程,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建立临时医嘱的双查对制度和方法。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科室设有“护士交班本”,具体规定了交接班内容,帮助护士对患儿病情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明确具体交接对象。急救物品、仪器由专人负责。通过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护理行为,使护士的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达到安全和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和保障护理质量。
3.4.2实行护士长晚查房制度护士长下班前带领责任护士巡视病房,重点了解新入院患儿的病情、医嘱、治疗护理落实情况,跟踪危重患儿的病情变化,查看基础护理落实情况。检查抢救室及治疗室药品、物品及急救器械的性能,保证夜间抢救药品、器械的无短缺,设备性能良好。评估危重患儿夜间可能发生的病情变化,督促接班护士进行认真仔细的床头交接班,加强值班护士对危重患儿重点监护。
3.4.3改进排班方法实行弹性排班。根据病区护士的能力、资力等综合素质实行“新老护士搭配”值班制,低年资护士按照APN法排班,高年资护士全夜值班,轮科护士专人带教并实行跟班制。在危重患儿多,工作量超负荷时增加人力资源,指定二线值班人员,在病区工作需要时,保证随叫随到,以确保各项治疗和护理工作的落实。
3.4.4加强专科培训,注重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护理安全的前提是护士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只有通过专科培训,使护士熟练掌握护理抢救知识和抢救技术,才能更好地保证护理安全。强化服务理念,深化优质服务内涵,培养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提高护士的自律性,尤其倡导护士夜间工作的慎独精神,促使其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减少护患矛盾和护理缺陷。
参考文献
[1]荣德明,张英,谢功群.儿科静脉输液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J].北方药学,2013,10(12):173-173.
[2]唐晓云.护士慎独意识和修养在临床护理工作的作用[J].中外医疗,2012,31(25):154-155.
[3]张阿妮,姜东妮.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的慎独修养探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6):731-732.
[4]李玉娟,韦翠花,李莉.儿科护士压力与职业倦怠感状况调查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5):2505-2507.
[5]蔡华玲.儿科护士工作压力分析与应对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9):137-138.
[6]刘克英,胡海鹰,黎小慧.432名护士延时下班现状和补偿意愿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报,2012,19(21):39-41.
[7]刘娟,刘春红.改革排班模式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2):134-135.
[8]吴燕红.扁平化排班模式在优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56-57.
[9]张月霞,韦祁山,康菊梅.儿科病房护患焦虑透析[J].甘肃科技,2010,26(17):166-167.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领域内最突出的特征是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和发展。这一方面,提高了金融效率,另一方面,又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全球性或地区性的金融危机的不断发生。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金融专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
我们知道衍生金融工具是规避风险的有力法宝,但实际上,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也决定了企业在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的同时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风险的来源有很多,主要有下面几方面:
(一)市场风险
我们知道衍生金融工具的价格取决于原生金融工具的价格,原生金融工具的典型就是股票、债券、存单、货币等。这些原生金融工具的晴雨表,类似股价、利率等,特别容易波动。各因素的变动可能会造成合约价值的剧烈变化。而且,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中,在一定程度上对金融工具保值和规避风险较少,投机比重较大,投资者多以追求利润为目的,采用高抛低吸方式,这也将加剧合约的价格波动。
(二)信用风险
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就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上,双方预期未来的价格水平,签订协约,到了交割日,双方要是有人违约那么就会产生巨大的损失。这种风险在互换业务中比较突出,特别是进行场外交易时,此类信用风险更易发生。
(三)运作风险
运作风险主要来自于内部控制和信息管理系统,而且由于市场的监管体系不完善,相关操作人员违规操作,人为故意失误最终也会导致衍生金融工具要面临巨大的风险。最典型的例子当属英国巴林银行破产事件。
二、衍生金融工具的应用及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衍生金融工具在筹资融资上的影响
企业在日常的生活经营中,资金不断地被消耗又不断地在补充,资金流动的过程也是资本积累的过程,因而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资金作为企业的血脉,如何以最少的资本成本筹集到更多的资金自然就成为企业关注的问题了。对于传统的筹资融资方式,很多有实力的公司选择IPO或发行债券,但是这样的筹集方式的前期工作很多,对于企业业绩、综合实力等方面要求也高,但要是单纯地向信贷单位借款的话,企业就必须面对需承担高额的借款利息的事实。而衍生金融工具融资具有融资效率高、面对的市场广阔、筹集成本比较低等优点。衍生金融工具中的互换,常常被视为一种典型的融资方式,互换市场更是被称为最佳的筹资市场。
(二)衍生金融工具在投资增值上的影响
企业的管理除了对现金流的管理优化外,如何有效使用现金和保值增值也是企业要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可以选择充分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的杠杆作用,以小博大,获取风险收益。简单地以金融期货作为一个例子,投机者若预测期货未来价格会涨,选择在低价的时候买入,一旦未来如预期一样有所上涨便脱手卖出,这样便可获得风险收益。衍生金融工具给想要获取风险收益手头又没有大量闲置资金的企业提供了一种投资增值的可能。我们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一般采取多种投资组合来规避系统风险,但是这种组合的有效性是值得推敲的。然而衍生金融工具似乎又可以方便企业来规避投资的系统风险,因为不履约的代价是损失少量保证金或权利金,一旦发现市场有变化,企业完全可以选择其他的衍生工具再以少量资金为代价投下另外一个赌注。
(三)衍生金融工具在经营管理上的影响
对于外贸企业来说,往往会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若对未来有一个较为准确的预期的话,这些进出口企业便可选择采用衍生金融工具作为一个有效的手段来规避由于汇率变化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同样,在利率风险的管理上,衍生金融工具也有着很重要的价值。利率对于筹融资成本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在利率上行的时候,与商业银行签订利率掉期协议将其浮动利率的贷款合约转换为固定利率的贷款合约。这样一来,即便市场按照预期调高了基准利率,企业仍可按照原先约定的固定利率来负担其相应的债务成本,节约了成本支出。相反地,企业也可以通过与商业银行签订利率掉期协议,将其固定利率的贷款合约转换为浮动利率的贷款合约,以享受未来贷款利率下降带来的好处。
三、总结
在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中,金融衍生工具的广泛应用提高了企业的资金运作效率,合理地对资金进行了配置,也对企业投资风险的规避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也知道衍生金融工具不同于其他的金融工具,高风险也是企业需要考虑的,而且它的特点决定了企业财务会计在对它进行确认计量的时候会存有很多疑问。针对这些方面的风险,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同时,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货币政策层面与金融制度层面
(一)货币政策应该为经济提供良好的货币环境
金融制度的供给也是影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事实表明,过度宽松的货币环境是助长投机因素的温床。如果在资产价格异常波动的阶段,即使对企业发放贷款,这些资金也很有可能避实向虚,而不是真正应用于生产领域。
(二)货币政策调控不应使经济形成对货币的依赖
多年以来,中国的实体经济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一放就乱、一紧就死”,经济下行时刺激政策出台、经济好转时刺激政策退出。目前,我国M2/GDP比率已经很高,意味着资金的产出效率明显下降,也意味着整个社会的杠杆率较高。在此货币环境下,金融机构面临两难抉择。
(三)货币政策要关注融资成本,运用相关工具进行调节
这一方面要求货币政策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化,另一方面需要加快资金价格改革,从而充分发挥金融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四)要进一步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通过改革准入制度,推动金融机构良性竞争,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加快资本市场发展,通过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提高金融动员资金的能力。大力鼓励社会创业,使资本、科技与企业家精神充分结合。从宏观审慎管理的角度,抑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确保实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加快金融领域的简政放权,是引导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途径。
二、监管政策层面
(一)从监管上杜绝层层加水、体内循环的问题
2014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国家外汇局联合出台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即是很好的范例。在此之前,金融机构通过一系列产品和交易结构的复杂创新,银行信贷资产化身为理财产品、信托计划、券商资产管理计划等,旨在规避监管。企业通过资金池等非信贷渠道获取资金,导致融资成本提高。此类问题必须从监管层面加以杜绝。
(二)信贷资金的监管
应严格按照《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的规定,坚持受托支付,避免挪用,坚决打击挪用信贷资金进行投机炒作的行为。
(三)注重高频交易的监管
随着技术的发展,在金融市场上出现了利用高频交易套利的行为。高频交易对于市场具有强烈的影响,对于金融市场的发展有利也有弊,需要结合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健全相应的管理机制。
(四)加强对金融创新的引导
金融产品的设计和金融业务的延伸应以国家的产业政策为前提导向,禁入产能过剩行业,对于新兴产业中的中小微企业应定向投放,降低其融资成本。对于金融领域的创新产品,特别是交易结构复杂的创新产品,应要求金融机构充分披露信息,监管者要充分掌握产品功能、设计原理及其风控措施,以正确作出引导、加强监管。
(五)探讨建立全国性资金流向监控系统
及时掌握信贷资金、银行表外业务、类信贷业务等各类金融工具融入资金的流向,以保证监管实效。
三、金融机构层面
金融机构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在经济周期中始终保持稳健。一要不断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增强市场反应能力,抓住市场机遇,在支持经济实体的发展同时,提高壮大自身实力。二要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努力防控经营过程中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及其他各类风险,健全审慎经营机制,运用风险抵补措施缓冲经济周期带来的影响。三要不断开发金融技术,努力控制成本,延伸服务范围。四要坚持金融创新。创新始终是金融机构发展的重要动力。金融机构要加强对经济形势的解读,由此找准支持的对象、产业和企业。金融机构应当创新金融工具、设计出新型的融资方案,为新兴产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积极引导企业转型,促进产业升级,推动整体经济形成内生增长动力。
四、金融基础设施、金融生态及金融技术的层面
(一)加强金融基础建设
尽快建立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完善登记、托管、支付、清算等金融基础设施,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提供便利。
(二)从金融基础设施的源头根绝监管漏洞
很多看似监管的问题实际上与金融基础设施有着很强的关联。比如,如果企业账户管理规范、绝大多数交易以及全部大额交易都通过电子渠道结算,资金流向清晰且有迹可循,则资金监控就较容易,防范信贷资金挪用的成本就会降低。又如,如果合同管理、发票管理规范,那么利用假合同、假票据骗取金融机构融资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
(三)优化金融生态是吸引资金的重要手段
在不同经济阶段、不同地区,由于地区经济水平、金融生态状况存在差异,因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也不一,持续优化金融生态是提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重要途经。
(四)推动金融技术的进步
不断拓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范围。批量授信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宽了小微金融的范围;互联网金融技术的发展,使得低门槛甚至无门槛融资产品大量面世。因此,金融技术的进步有助于解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问题。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是一个营销战略模式变革的时代。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市场营销专业导论论文,供大家参考。
1市场营销专业实习实效性差的原因分析
(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近年来,用人单位对市场营销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趋向综合化,要求学生不仅要系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市场营销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市场调研、市场开发、客户管理、营销策划等专业技能,还要具有沟通能力、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然而,部分高校的专业教师和营销专业学生均对本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太明确,日常教学存在广而不精的情况,忽略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性及应用性强等特点,造成学生专业技能差,没有专长,无法体现专业特色,对就业方向的理解存在片面性,大多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就业前景持悲观态度。
(2)实践教学培养方案不够系统
系统的实践教学培养方案不仅要包括具体的实施方案还要注重后期的评价考核体系的完备,以此保证实践效果。在使学生达到各项需求技能的同时,还要加强校内、校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注重实践内容的完整性、关联性、延续性。然而,目前部分高校经常误认为只有理工科才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系统地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对文科类的实践教学却关注度不足,实践教学培养方案不够系统,直接影响到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效果。
(3)实习任务不明晰,实效性弱
部分企业招聘实习生,或者本着"低成本,易支配"地使用廉价劳动力的心态对实习学生分配工作,或者一味地姑息迁就实习学生,使实习过于形式化。企业常常出于满足各种合作关系的需要,被动接受实习生,草率安排实习任务,造成学生的实习内容过于简单、技术含量低、专业不对口,过程枯燥、重复劳动,学生不能深入了解实习单位的实际运作,也无法真正提高专业知识的实践技能。实习结束,学生只能东拼西凑一些材料,汇成实习总结报告交差,根本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实习实效性的方法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的营销专门人才"为专业建设目标,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和从事市场营销活动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使学生成为应用性,操作性强的专业人才。另外,鼓励"双师型"教师人才的引进和在职教师向"双师型"方向的转型,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具体策略一是通过学校政策影响,提高"双师型"教师待遇以鼓励在职教师积极通过职业资格考试,从而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二是定期选派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并给予合理的工作量核算和薪金待遇,使教师通过挂职锻炼切身参与企业运营实践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真正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2)制定系统的专业实践教学计划,提升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综合技能
市场营销本科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有市场调研技能,市场分析技能、市场营销策划技能,促销技能等。应结合专业认识实习、专业课程设计和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的特点,确定相应的实习单位并与对口企业共同制定系统的专业实践教学计划。通过针对性地专业实践,使学生深刻理解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并有效的运用其指导实践工作,在具体工作中逐步提高专业所需的各种综合技能。
(3)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依托企业,利用校企联合办学的机制,积极探索"双进"方式,聘请企业界高层管理者作为客座教授,让企业家进教室,让学生进企业,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积累相关的工作经验,获取未毕业先就业的机会。建立校企合作的学校与企业同时肩负着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任务。在理论教学部分,教师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要力求为企业具体的工作服务,确保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超前性。企业在日后为学生安排实习岗位时也会极具针对性和计划性,与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形成良好的融合并起到辅助教学,提升应用实践能力的特殊效果。
(4)引入项目导向教学法,使学生带着任务进入企业实习
结合校企合作单位的实际工作需求展开日常教学,进行针对性的课程设计,根据不同的工作任务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多种调查方法和调研渠道,分别制定一份内容各不相同的营销计划书。各组学生将完成的营销项目计划书全部交由实习单位统一论证,最终筛选出一份可行性高,操作性强的项目,被选中的小组学生结合企业对计划书提出的修改意见,对初始提交的项目计划书进行认真仔细修改,最终拟定出一份各方满意的可用性强的项目计划书。教师在此过程中只起到引导、监督和评价作用。最终方案形成之后,根据教学计划,由教师组织学生深入实习单位,针对项目方案有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检验。对于整个实习过程,教师都要全程在场并积极参与其中,做到实时监控,现场指导,及时评价,积极与企业相关人员沟通协调,第一时间帮助学生解决遭遇的棘手问题。这样做不仅丰富了指导教师的实战经验,也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调动起学生对于实习工作的积极性,真正提高了专业实习的实效性,同时也有望为合作单位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真正达到校企合作、互利双赢的效果。
一、迎合观众心理策划节目
市场营销策划就是为满足消费者的欲望和需求,而设计的产品。作为真人秀电视节目,传播媒介就是电视,想要通过节目来获取经济收益最大化,就要迎合观众的心理,了解在不同社会文化影响下人们的需求和心理变化,通过调整电视节目的内容、表现形式,来贴近观众生活、引起观众兴趣,树立一个好的形象,提高收视率,以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当今社会,真人秀电视节目种类越来越多,要想获得更多的忠实观众,就要使节目符合大众追求公平、公正的心理,具有积极意义、参与感的节目更能吸引观众,此外,电视节目具有冲突性、戏剧性、纪实性的特点,这也是受大众欢迎的主要原因,下面对节目的策划加以分析。
1.冲突性、游戏性、纪实性
冲突性、游戏性、纪实性是真人秀电视节目的普遍特点,因此,电视节目在市场营销中要合理利用这三个特点。真人秀节目例如:很多节目除了评委点评,在关键抉择时,也会把决定权交给观众,采用公平、公正的投票方式。比如:在海选时,评委的权利很大,包括点评并决定选手是否通过海选。有时候选手很明显受评委的保护,评委往往会给一些较高的评价,或者暗示观众其潜力所在,甚至救助已被观众淘汰的选手,选择好的歌曲,尽量让其留到最后,但是观众的反向心理会想尽量把这个选手淘汰。以此形式,通过公平的选拔,观众与评委间的意见冲突,感人、搞笑的情节,而提高真人秀节目的收视率和选手的人气。
2.吊胃口的方式
很多真人秀节目不仅录制台上的比赛,已经把摄影机移到了幕后,录制参赛选手的“自我介绍”,如:《中国好声音》,选手上台前会有一段独白的录制,有的会讲述自己的辛酸历程,及其家庭背景,参赛的目的、怀揣伟大的音乐梦想等。从而吊足观众的胃口,期待知道他的实力和结果,其经历的介绍可以丰富他们的形象,显得更加真实,个性鲜明,唤起观众对其好奇心。节目录制期间还会通过评委的互动,增加设计更多情感冲突,让观众感受现场的惊喜、伤悲、失望等情绪。而最终的结果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这种利用情感的宣泄是观众喜闻乐见的。
3.高水平的团队
真人秀的节目,带给观众最大的不同就是真实感,比赛中无论是评委的状态,还是选手的能力,还是节目的整体节奏,都需要制作团队体现其强烈的代入感。将观众带入整个气氛中,活跃在节目气氛中才是真人秀节目现场直播的用意,因此一个高水平的制作团队不仅仅是为选手提供的,更是为观众融入节目气氛的保证。
二、借鉴国外熟知节目
我国很多真人秀节目作品都是参考国外已经成熟的电视节目,例如:《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等,在我国开播之前就已经在国外真人秀节目中看到过相同的节目类型。此方式是把国外的已经令大众熟知的节目直接复制过来,发展成我国自己的电视节目,在中国市场中直接投入发展。这不是完全的照搬照抄,而是一种高效的市场营销模式,其不仅降低了节目的宣传成本,也在很大程度上吸取国外市场营销策划成果,总结其经验,为我国真人秀电视节目市场提供营销捷径,避免弯路。例如:《中国梦之声》是借鉴了《AmericanIdol》的版权和模式,《AmericanIdol》是一档美国节目,其收视率连续11年居高不下,有“美国真人秀之王”的美称。其深得观众心的秘诀就在于其全民选择和平民英雄两大核心内容。首先,全民选择。通过多种方式为观众提供投票的平台,增强观众的参与感与节目的公正性。比赛开始后,所有的观众都能进入媒体互动的系统,通过微博、官方网站等支持自己喜欢的选手,人气榜每小时更新,为冠军宝座得主设置悬念。同时也通过全媒体的互动形式提高收视率。其次,平民英雄。《AmericanIdol》的活动理念是奋斗、成功。其目标与创办《中国梦之声》的山东卫视倡导的“以尊重个性、包容多元、鼓励表达的态度平等地对待每一个梦想者”的立场一致。从节目海选开始,强调完善的自我表达,平等的参赛资格,在参赛舞台上,你的能力不会受到相貌、背景等影响,站在舞台上的选手都是平等的,追求梦想的人。节目不仅为各选手提供了一个完成梦想的平台,也鼓励其彰显自己的个性、勇气、特色、真实,纪实性的通过自我的奋斗,展现自己的实力,实现自己的梦想。此节目受到了众多观众的支持与关注。
三、塑造品牌,创造经济效益
一个好的品牌,在于其信誉和名声的壮大,品牌塑造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证,也是其前进创新的动力,塑造品牌不仅是能树立自身独特的形象获取经济效益和市场效益,也通过产品有效的组合带动其他产品的发展。那么市场营销又如何让消费者关注、信任其品牌并忠实于它呢?下面就品牌的塑造对真人秀节目的市场营销进行分析。
1.节目具有差异性
产品的差异性是区分品牌的重要因素,一个品牌是否受到关注,一般体现在差异性。真人秀电视节目的塑造要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可以吸取好的经验,但是不能没有自己的特点,观众是不会关注没有任何特点的节目的。因此,塑造特有的节目特点是提高收视率的直接影响因素,也是在市场中的有力竞争条件。真人秀节目在进行策划时,不能为了提高收视率而出现节目内容低俗趣味现象,低俗的素材不利于节目的可持续发展,在运作时要注意彰显节目的特点,突出其娱乐性,从增加观众对节目的忠实、信任,稳步提高收视率。
2.产业文化发展
节目的经济效益主要在于收视率,因此,产业运作链是电视节目宣传的重要途径。真人秀节目的产业运作链一般是由广告代理商、节目制作商、赞助企业、节目品牌运营商几部分组成的。通过对各企业的联盟,通过多种媒介将节目的品牌进行宣传、推荐。一些真人秀节目还会在比赛结束后,举办相应活动,以获得更多的商业价值。选手也会因为商家的支持,而提高名气,提高身价。产业运作链不仅带动电视节目的发展,也为娱乐经济的发展总结经验,起到了推动作用。
3.全媒体营销模式
多媒体时代的传播模式决定了项目的市场营销策划要结合多重传播媒介,如:电石厂媒体、平面媒体、广播媒体、网络媒体。在真人秀节目开播时,要同时经过国内各大平面、网络媒体、电视媒体等时尚、影视报道,各传播媒体都在跟进。媒体的传播是对节目最有力的宣传之一,可以提高真人秀节目的影响范围和传播范围。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观众已经厌倦了虚假的电视情节,更需要的是更加真实、公平、贴近生活的电视节目。真人秀节目就是在这种理念下应运而生的,没有演员、没有编导、没有剧本的电视节目。真人秀节目冲突性、纪实性、游戏性的特点在高水平的制作团队的配合下,吸引了更多的忠实观众,提高节目收视率,在市场营销中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市场营销是任何一个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都必须重视的问题。市场营销在自身不断的发展之中,也逐渐成为了一门学科。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市场营销专业导论课程论文,供大家参考。
1电力企业营销的特点
电力企业的营销战略从营销思想、营销组织到营销措施都应有别于其他行业和其它商品。电力企业的营销战略大都有重点考虑了如下几个方面:电价杠杆的作用:电价在电力商品销售过程中,对电量的增长起决定作用,是电力营销战略中最重要的手段。宣传功效:由于电的无形,必须采用有形的和丰富多彩的宣传方式来体现电力商品特点,从思想上和行为上影响消费者。国家政策对电力商品销售的影响:国家法规、能源政策、产业政策、地方规定等对用户采用何种能源影响很大,有时甚至是强制性的。电费欠缴与增扩销电量的矛盾;这种矛盾使得在采取促销策略增供电量时要考虑电费收缴问题。
2电力企业营销管理的战略指导思想
2.1优化改造现有电网,提供优质电力能源。电能质量是营销的基础保证,在保证采购到产品质量合格的电力的同时还要努力改善电网性能,提高设备技术含量,尽最大可能降低电网本身对电能质量的影响,提高终端电能合格率。
2.2不断开拓创新服务,以优质服务增加附加值。开展服务应当把握供电服务售前、售中、售后三个阶段,在三个服务阶段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有偿服务,售前服务主要包括营业受理、工询、设计等,此阶段企业首先对目标客户最重视的主要项目及其重要性进行排序,作出合理的设计方案与预算等;售中服务主要包括与目标客户的沟通,客户外线工程安装调试及送电等;售后服务阶段主要包括电费的结算,客户电工的技术支撑及客户配电站的维护运行咨询等。此外,售后服务还能增加消费者与企业的关系,为电力企业不断增加新的增长点提供信息。
2.3依靠强有力的信息平台及新技术支撑建设坚强电网。
2.3.1加强电网规划和建设。坚持科学发展观,结合政府的大规划实现电网规划与城市(农村)发展规划的有机衔接,并使“十二五”电力规划落到实处。加强电网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保证规划的按期实施。推进电网各电压等级协调发展,既有骨干主电网,又有坚强的配电网,形成区外来电落得下,区域内送得出,客户处售得进。探索电网建设新机制,进一步与政府的规划、土地、环保、绿化、消防等部门及各区、街道(镇)的沟通与协作,建立推进电力项目的前期工作的新机制。
2.3.2建立需求侧管理系统,重视客户信息分析。认真研究分析峰谷分时电价、尖峰电价、季节性电价和可中断电价等政策可能引起的移峰效果,积极配合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制定合理的电价方案,引导客户移峰填谷,科学合理用电。加强建立和完善营销科技创新及成果推广体系,加强与高校及科研部门的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加快研究和构建电网安全稳定实时预警及协调防御系统,提高营销信息自动采集水平,实时进行电网动态数据记录、分析及处置,提高电网预防事故的能力。随着网络经济在企业纵深领域的发展应用,由营销信息管理系统(CIS系统)取代传统的市场营销管理,结合企业内部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将管理手段的科学化逐渐纳入到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之中。
3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策略
3.1电力企业市场营销需改进的措施。
3.1.1电力企业电费管理需要改进措施。电费管理是电力企业销售环节一个重要的也是最后的一个环节,它包括抄表、核算、收费和上缴电费四道工序。电力企业的经营成果,最终是由回收的电费来衡量。
3.1.2电力企业日常营业管理需要改进措施。日常营业管理是指营业部门日常处理的各项业务工作。它与业务扩充、电费抄、核、收三为一体,相互联系。也就是指“业务扩充、电费管理”以外的其他用电业务工作,叫做日常营业工作。日常营业管理工作的对象是千万个已经接电立户的单位或个人。
3.1.3电力企业市场营销需要改进机制。(1)改革电力企业营销管理的现有机制。(2)建立和健全电力企业内部营销管理机制。(3)建立强有力的电力企业电力市场营销体系。(4)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电力企业营销队伍。(5)搞好优质服务。3.1.4电力企业业务扩充需要改进措施。业务扩充是我国电力工业企业营业工作中的一个习惯用语,也称业扩报装。其主要含义是接受用户用电申请,为新装和增容客户办理各种必需的登记手续和一些业务手续。内容包括:用电申请与登记;供电必要性和合理性审查;供电可能性审查;工程概算;设计与施工;签定供用电合同;装表、接电。
3.2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策略。
3.2.1电力企业电力营销具体策略。(1)电力企业进一步健全电费回收预警机制。(2)电力企业坚持打防结合,加大反窃电工作力度。(3)加强营销自动化系统建设,营销管理现代化水平得到提升。(4)电力企业利用负荷管理系统加强异常客户监测。
3.2.2电力企业需求侧管理。(1)电力企业电力产品的促销和为客户服务策略。售电量是电力企业的龙头指标,直接关系企业的销售收入和经济效益的实现。电力企业应彻底转变传统电力销售观念,树立营销观念,不断提高售电量。完善基础提高技术的创新(2)电力企业电力销售市场的竞争策略。开拓新的用电市场。加强需求侧管理,在调整负荷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上开拓新市场。电力企业是电力销售和利润实现的最终环节,是以开拓电力市场、增加售电量为目标,努力降低销售费用的经济实体。(3)电力企业电力形象营销策略。就是从加强企业形象建设和树立电力商品形象入手,转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树立公司良好的服务形象。转变电力行业“人求于我”、“坐等上门”的工作作风,向杜会提供承诺服务,实行业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4)电力企业电力需求侧管理策略。市场需求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出发点,市场对电力发展的引导作用日益明显,电力市场分析是电力企业营销活动中的主要内容,电力市场预测是电力企业营销的基础,要建立和健全电力市场预测的信息系统。
4结论
电力企业市场营销,应是有效利用电力企业的资源最大限度提供比其它竞争者更能满足用户需求的能源。电力营销要求一切以电力市场需求为导向,特别重视市场的分析和市场需求的动向研究。要动员全部的人力物力参与营销,重点要投入市场分析、市场调查和市场研究,建立完整的营销体系。电力企业只有坚持优质服务和客户至上的原则,才能不断拓展市场。搞好电力营销管理,帮助用电客户获得成功,不仅能加强企业与用电客户的关系,而且能扩展客户的业务范围,电力消费量就增大,使电力企业市场营销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1.GLB有机农业市场营销对策
GLB有机农业是德州金鲁班集团新筹建的企业,目前还存在着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不足,没有产品的销售渠道,也相对缺乏市场经验金鲁班生态农业示范园主要产品是人们日常的食品蔬菜,细分市场暂时是德州附近的几个城市中等收入以上的城市居民。德州市位于鲁西北地区,经济上属于欠发达的城市,这就限制了GLB有机农业的产品在成本上一定要有所控制。另外随着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和时代的进步,德州的消费者平时看电视的时间在逐渐减少,上网、看报纸杂志的时间在增多。在国内广告收费最高要数电视广告,其次应该是报刊广告,收费比较低廉的是公路平面广告,平均每千人浏览的成本相当于电视广告的1/10到1/30,价格最低的应该是网络广告。GLB有机农业必须避开价格昂贵的电视广告,取而代之的是网络营销、公共关系营销与户外平面广告。因为这些方法投资小,相对本企业来说见效快,能过产生以小博大的效果,而且能够降低产品成本。
1.1网络营销
随着数字媒体、网络媒体的产生和发展,互联网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1年7月19日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普及率攀升至36.2%较2010年底增加2770万人,增幅6.1%(手机网民规模为3.18亿)。以上的数字在城市中还要高出很多,所以GLB有机农业的市场营销不能忽视网络的力量。构建网站是网络营销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企业与大众沟通的桥梁。建设一个规范的网站,首先要使网站的形式符合浏览者的喜好。不但要把企业的产品、资料放上去,成为登录者了解企业和企业理念的窗口,而且要与消费者形成良好的互动,利用即时通讯技术随时接待登录者,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与疑问,体现企业全心全意为消费者服务的理念。设置留言板及顾客论坛,只有彻底贯彻互动性才能真正发挥网站的作用。在网站上开辟各种专栏并及时更新,如健康饮食、生态养殖技术、烹饪方法、养生之道等,以提高网站的流量更好的宣传企业及有机产品。网站的推广要利用好搜索引擎,在浩如烟海的互联网世界里,想让用户记住一个网站的地址是不太现实的,搜索引擎就成为解决这个问题途径。的通过了解互联网用户使用搜索引擎的习惯与方式,在消费者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信息的时候把我们的网站信息推荐给消费者,以比较小的投入换来比较大的访问量,实现营销的目的。另外要组织员工利用博客与微博的方式与消费者形成互动。微博与博客是一种在线更新的日志或者日记,现在已经成为了口碑传播的重要手段,推广网站及企业的产品,即时解答消费者的疑问。博客的种类是各式各样的,但是它一个明显的特征是能够把一些拥有相同爱好的人聚集到一起,他们对消费者的说服力要比广告强很多。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在年轻人中拥有微博成为一种时尚,在微博上发布信息就像召开一个小型的新闻发布会。据调查网民中大约有1/3的人会通过博客与微博查询一些信息,一个网站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众多的博客与微博就像森林里的小鸟们一样,叫声此起彼伏形成一个大合唱,以此来增加企业品牌的影响力。
1.2公共关系营销
企业作为社会组织的一员,不但要和消费者、供应商以及经销商保持好关系,还要与大量的公共利益全体保持联系,所以一个企业采取具体的措施经营好与公众的关系对企业取得友好的社会形象非常关键。现在大众广告的影响力在逐步减弱,很多企业正在营销公共关系,借此提高产品与品牌的知晓度。GLB有机农业的第一步战略目标是首先在德州地区打开市场,又是以改善生态环境与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为目的,因此要投资改善德州市区的居住环境,如新湖的水体治理及一些街道的公共卫生。与德州的电视媒体合作赞助一些青少年的才艺大赛与环保小发明项目,这些青少年的背后是德州市的年轻妈妈们,她正好是企业产品的销售对象,向他们宣传生态环保的理念,同时也能促进企业产品的销售。向员工支付一定的费用,在企业内部发掘或者杜撰一些与企业有趣的故事,公共媒体就会主动的进行宣传,这相当与作了一次免费的广告。一些专家指出,社论式的文案对消费者的影响力大致相对于广告的5倍。这些活动与企业的其他广告想配合迅速打开德州的市场。
1.3平面广告营销
平面广告,泛指现有的以长、宽两维形态传达视觉信息的各种广告媒体的广告,因为传达信息简洁明了,能瞬间吸引住人们的注意力,在城市中已经随处可见,成为广告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随着国家公路事业的发展,公路里程不断增加,公路平面广告已经成为各类信息包括广告传播的途径。德州市现在有国道和省道干线公路1327.6公里,国道省道干线公路的密度为12.82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210.3公里,约占国道和省道总里程16%。德滨高速公路已经建成通车全程116.9公里经过德州境内的德城区、陵县、宁津、乐陵、庆云等5个县市,另外两条高速公路德商高速公路(78.3公里)和京福附线高速公路(66.0公里)正在筹建过程中。德州公路局直属的收费站有七个,管理处有两个。GLB有机农业是由德州市公路管理局投资创办的企业,可以利用德州市丰富的公路资源做公路平面广告营销。车辆在收费站要减速慢性、停车缴费,在服务区停车休息,驻留的时间比较长,利用车辆的这些特点在收费站与服务区放置一些广告牌或者灯箱广告。公路平面广告虽然比不上电视视频广告那样生动,但是具有覆盖面广、宣传持久的特点。金鲁班有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绿色环保企业,在广告牌的制作材料上要使用环保材料,不能污染环境。广告牌的设置要因地制宜,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广告内容严格把关、精心设计,要给旅客带来美的享受。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有车的家庭在逐步增多,开车出行已经成为人们的习惯,开车行驶在城市之间的公路上,空旷的田野上,制作优良、气势恢宏的一组平面广告肯定能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巨大冲击,消除旅途的疲劳与乏味,增加产品的知晓度。
2.结束语
有机农业在我国目前还是一个新兴产业,没有成熟的市场营销经验可以借鉴,GLB有机农业要熟练的运用网络营销、公共关系营销与平面广告营销来促进企业的发展,并在市场营销过程中重视产品质量与其他服务,培养优秀的企业文化,逐渐提高企业的品牌价值,促进有机农业在我国健康发展。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