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论文>毕业论文>艺术类论文>艺术理论

技术理性下社交网络对艺术专业学生的影响论文

今天读文网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是:技术理性社交网络艺术专业学生影响艺术理论相关论文。具体内容如下,欢迎参考阅读


技术理性下社交网络对艺术专业学生的影响

技术理性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受到了众多人的推崇和赞同,一度达到至高的地位,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渐渐疏远了其与人文的关系。对此,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曾指出科学危机在于技术理性“抽象掉了作为过着人的生活的人的主体,抽象掉了一切精神的东西,一切在人的实践中的物所负有的文化特征。”[1]可见,在技术理性发展过程中,人们往往只是注意到科学技术发展给社会和人类生活带来的正面效应,忽略技术理性的张扬所带来的负面问题,使得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走向异化。在今天的社交网络时代,人们往往仍然强调技术的重要性而不是人的重要性,必须看到社交网络在给当代人的交往方式带来深刻变化的同时,也在不断侵蚀着使用者的心智与情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问题。

一、社交网络对艺术专业大学生思想行为的调查结果分析

社交网络作为一种虚拟交往模式已经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认同,社交网站主要访问对象为16至35周岁的人群,其中大学生群体占85%以上,社交网站与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作为艺术专业青年大学生对时尚和新生事物更有着天然的敏感性,这一群体对蓬勃发展的社交网络同样是没有免疫力的。

为了较好地说明问题,课题组特意在某艺术院校进行了具体调查的工作。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达96%。在受访者中,约40%的被访者是男生,60%的被访者是女生。受访者中约25%是大一学生,30%是大二学生,35%是大三学生,10%是大四学生。本次调查问卷设计“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基本情况”“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的人际交往情况”“社交网络给大学生的学习、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四个方面共计30道相关题目。

人人网是大学生访问的主要社交网站。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高达90%的学生表示自己经常访问人人网,有40%的大学生表示经常访问的是QQ空间,有20%的大学生还访问其他社交网站,如开心网、豆瓣网等。受周围同学或朋友的影响是大学生注册社交网站的主要原因。

大部分同学几乎每天都会访问社交网站,尤其是在上枯燥乏味的课或者晚上睡觉之前,每次在线时间大多在1小时之内。调查显示,80%的大学生每天都会登陆访问社交网站,甚至多次访问社交网站。对于每次登陆社交网站的在线时间,52%的学生平均为1小时之内,有30%左右的大学生平均达到1-3小时,有8%的学生登陆社交网站时间达6小时以上。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的好友多是现实中的同学和朋友,少数是通过社交网络或其他渠道建立起来的网络交往关系。

发布状态、上传照片、发表日志是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的主要活动。调查显示,大学生喜欢频繁使用发布状态、上传照片、发表日志等功能,20%的学生每天都会更新状态,甚至一天更新多次。除了这三大活动外,不少学生也热衷于通过社交网站进行消费和创业活动,有70%左右的大学生通过SNS化的购物网站进行消费以便节省生活开支,有25%的大学生经常在QQ空间和人人网站发布销售的商品信息,为自己赢取学费和生活费。

二、技术理性视域下社交网络对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影响分析

第一,社交网络的优势能满足大学生更广泛更深层的社交需求。

社交网络平台突破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局限,缩小了地域和时间的差距,遮盖住身份、地位、家庭背景等因素,延伸了交往范围,人际交往频率大幅度提高,呈现出多元化的交往格局,对拓展大学生的交际圈、增进友谊、缓解现实压力、增强个人自信有诸多优点。通过这样的网络平台,大学生的交往能力在不断被改善。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社交网络吸引艺术专业青年大学生的最主要的功能是“可以联系到老同学、老朋友”“浏览、分享好友的新鲜事”。许多同学表示通过社交网络扩大了交友圈,与朋友的交往水平和质量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自己的孤独感、寂寞感有所减少,一些成长困惑和现实压力也借助于社交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一些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通过自身积极的“言行举止”获得了网络上同辈群体成员的认同,在虚拟空间中寻找着情感的依托与他人的认可。

第二,社交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重要平台,满足了大学生自我表现的心理需求。

美国著名后现代网络研究学者雪莉?特克认为在后现代的互联网空间中,“只要你希望,你可以全然重新定义你自己。你无须如此担心其他人为你安排的位置。他们不会看见你的肉体并且做出假设。他们听不到你的口音也不做任何预设。他们眼中所见的只有你的文字。”[2]在社交网络平台上,交往主体积极塑造并维护自己在社交网络空间中的良好形象,而且在虚拟空间内与其他交往个体分享大量的生存和生活状态,尽管有时这种状态呈现出夸张化或虚假化的特点。总之,虚拟交往主体尤其是朝气蓬勃的青年主体希望通过大量能够展现自我良好形象的标识,让其他网友关注、认同甚至羡慕,从而扩大自身在虚拟空间里的影响力。

作为交往主体之一的艺术专业青年大学生也无法置身事外,他们积极利用各种手段精心构建良好的虚拟空间形象,例如利用各种修图工具先对所拍摄的图片进行修饰,然后有选择性地上传美轮美奂的自拍照或生活照片,突出展现最精彩和美好的一面,掩饰自身不好的一面。尤其是艺术专业女大学生更是擅长此类事情,她们经常在社交网站上展示与比较是她们最为看重的,包括可能令人羡慕的细节,也包括各种阅历和见识,最后希望得到网友们一直的“点赞”或分享。由此也可以看出社交网站所带来的人际关系正在变得肤浅而低质,社交网络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青年大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求心理。

第三,部分艺术专业大学生对社交网络的依赖心理日益加重,引发社交网络成瘾现象。

长期以来,技术理性对价值理性的优势地位使得科技成为一种统治人、束缚人的强大力量,技术本身也产生了异化,创造技术的人也慢慢成为技术的奴隶。在这种异化的氛围下,人与自身也相异化,人不再是为自身服务的主体,变得无法真正掌控自身言行。虚拟交往的高度自主性给艺术专业大学生发挥自身主体性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他们在虚拟交往中比传统的现实交往更能产生自我满足感。但是虚拟的高度自由与现实的相对约束带来的鲜明对比,很容易让青年学生更加痴迷于虚拟角色符号的互动交流而丧失对现实真实事物的感受能力,大学生对社交网络的依赖程度不断得到加强。对于艺术专业大学生而言,如果只是沉溺于自己在虚拟空间构建的朋友圈和亚文化群体中,而忽略在现实社会延伸真实交往空间和积极构建现实人际关系,就会容易弱化自身的现实交往能力,引发交际障碍,容易造成现实生活中亲情、友情、爱情的疏离,最终真实世界里的情感也会走向异化。

第四,社交网络容易造成大学生思想和行动的多重障碍,片面追求本能欲望。社交网络容易使青年大学生过于追求个性化和关注度,容易导致大学生思想行为上的我行我素和社会责任感的下降,许多大学生并不关注自己所处的真实世界,而是努力活在一个只有别人如何界定你或是否点击你的页面并点赞的虚拟世界里。在这样的过程中,社交网络中的大学生需要得到的是及时的满足,“陷入了某种身份认同危机”[3]之中,频繁的转发、评价各类信息,不再关注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来源。

一些艺术专业大学生网民将社交网络当作个人情绪宣泄和表达的空间,游离于法律道德的约束之外,在思想与行为上变得我行我素,忽视对自身、对社会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淡化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比如在生活中过于依靠社交网络进行沟通与交流,由此催生了许多宅男宅女;社交网络沟通功能的普遍使用使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对现实中的汉语规范构成了较大冲击和挑战,使不少大学生的语言表达变得贫乏与粗俗,失去了青年人语言表达应有的文雅和活力;利用社交网络,做有损道德的事情(如大学生援交、一夜情等)。所有这些都是作为交往主体的青年大学生被社交网络裹挟的重要表现,也使得一些艺术专业青年大学生根本不去追求自身存在的真正价值,随波逐流地带着不良目的沉溺于社交网络中,甚至做出违背法律和道德的事情。

三、对社交网络影响下艺术专业大学生思想行为进行引导的有效对策

从调查结果的分析来看,社交网站对艺术专业青年大学生的影响较大,很大程度是因为它的重要特点与青年文化的特征相契合,尤其是对时尚文化有特别敏感力的艺术专业大学生。他们使用社交网络不仅是获取信息、娱乐休闲的过程,也是建构自己的亚文化和活动圈子的过程。在这样一个繁杂喧嚣、多元思想共存的网络时代,艺术院校教育工作者应积极行动起来,采取多重措施,有效引领大学生树立网络规则意识,规范网络交往行为,合理利用网络媒介,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交网络的功能。

(一)艺术院校教育工作者应及时了解社交网络舆论动态,以开放与民主的态度加强对社交网络舆论的引导,实时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艺术院校教育工作者自身应该培养和保持敏锐的洞察力,透过纷繁复杂的大量信息,及时掌握学生真实想法、思想动向,为正确引导学生的社交网络思想行为,进行个性化的深度辅导,防止一些潜在不良思想和行为的进一步恶化奠定良好的基础。社交网络的自由、互动、去中心化等特点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和运用社交网络时应进行沟通式交流。通过与学生进行“个体对个体”的民主对话与交流,以“平视”的角度、良师益友的姿态面对青年学生,建立和学生之间双向互动的“疏导”教育模式。

艺术院校教育工作者在舆论引导过程中要营造开放的舆论氛围,真正把大学生作为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人格、尊严的人看待,应该肯定的是青年学生大多能表达对真善美和公平正义的追求,对假恶丑和不公现象的厌恶与否定态度。教育工作者要注意舆论引导内容的开放,鼓励学生参与有意义的话题制造,允许社交网络舆论中“不同的声音”和“差异性”的存在,甚至与学生进行社交游戏互动,加强双向亲密互动,对其进行柔性分类引导。

(二)艺术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开展网络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对社交网络的认知能力和对网络信息的辨别选择能力

社交网络中存在大量的社交群体,这些群体往往都有自身的网络亚文化,当社交群体里的个体成员被已经形成的某种亚文化现象和氛围所包围和渗透时,群体内信息扩散源所发布的一些观点和话题往往会在成员间迅速传播并产生较大的影响和冲击力,蔓延至整个网络。这尤其表现在突发事件产生的特殊时期,由于官方权威声音的暂时缺乏和一些网民的推波助澜,许多谣言往往会愈演愈烈。青少年包括艺术专业大学生在内本身还处于心理成长成熟阶段,很容易在信息核心发布者所营造的舆论导向产生的氛围感染下,不加分辨地随波逐流地接受谣言并传播。

因此,艺术院校的教育者应当注意引导青年学生提升对海量信息的鉴别能力,着力培养学生明辨是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强化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自觉意识,积极引领青年学生通过社交网络媒介获取有益信息,以更成熟的心态、更理性的思维看待现实社会与虚拟世界的差异,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大学生应培养主体自觉意识,强化交往理性,摆脱对社交网络的依赖

虚拟的交往渠道虽然释放了主体现实环境中的孤独感和心理压力,但是虚拟关系的游离性将会伴随着虚拟对象之间持续固定的深入交往,日益显现出主体之间交往背景的虚幻性。主体的心理焦虑从现实环境转移到虚拟对象的虚幻感上。同时还必须认识到虚拟交往的自由性容易使交往对象随时从人际圈中消失,主体之间因其个性差异的存在而产生相互之间的隔膜感和孤独感并不会因为虚拟世界的隐匿性交往而真正得以消解。所以作为主体之一的艺术专业青年大学生在进行虚拟交往时必须重新面对和审视真实的心理需求,逃避只是暂时的心理麻痹,虚拟交往最终不能满足自身的情感需求。

艺术专业大学生要主动正确认识自我,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更好地认识环境并适应环境、融入环境,勇敢地迎接机遇与挑战,依靠自己积极的思想和行动使自身尽快从SNS网站的“自失”走出,走向“自觉”。合理利用社交网络,重建交往理性,建构一个健康合乎理性的虚拟社交环境。当然交往理性也要求必须遵守一定的虚拟交往规则,大学生要明确在交往中的“有所为”与“有所不为”,强化自身在虚拟空间里的公德意识与法治思维的培养。艺术院校的教育者也应及时了解大学生的交往需要,针对他们的交往诉求,积极搭建交往平台,疏通阻碍,走下网络,离开宿舍与网吧,引导青年学生自觉地投入到现实交往中,形成并强化现实生活的交往理性。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艺术理论】热点

【艺术理论】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