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论文>毕业论文>教育类论文>教育理论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现实意义论文【实用四篇】

老师与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有利于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形成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下面是读文网小编带来的关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现实意义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论文篇1

浅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策略

摘要: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形成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有利于提高教学信息传输的质量和速度,是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要求教师要以平等为基础,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热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并注意加强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和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关键词:建立 良好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千百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证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形成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有利于提高教学信息传输的质量和速度,是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如何才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师生交往要以平等为基础,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

教育家加里宁指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区别于父母和子女,区别于兄弟姐妹,区别于朋友同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可忽视。教师与学生要相互尊重,相互沟通,改善旧式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是极其重要的。

每一个学生都非常渴望得到教师人格上的尊重。强制手段、高压政策和“师道尊严”都只会阻碍师生良好关系的形成。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前提是建立在一定的道德标准之上,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要更多的依靠责任心和义务感,而不仅仅是自身的知识优势。在师生的交往中,教师首先要意识到,师生在人格关系上是平等的,学生应该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和教育主体,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一种超越代际的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应把学生当成独立完整的社会人看待,特别是高年级学生的自尊心非常强,教师应该委婉地指出学生错误,而不能当众批评学生;学生因为各自家境的不同,难免会出现贫富现象,教师不能带有色眼光看学生,以貌取人;不因成绩的好坏而有所区别,尤其是对待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恶劣的态度则会使他们更加地讨厌学习。特别是当这些同学看到教师对待成绩较好的同学时,态度友善,和自身比较后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加重厌学情绪,导致恶性循环,成绩越来越差。同时不能片面的认为只有班干部才有能力办好事情,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相信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取得成功的。

2 教师要热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神圣职责,是师德的核心,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只有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才能去关心他们的成长,才能去教书育人,才能尊重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成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真诚的、广泛的、一视同仁的。尽管学生的情况不同,但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在老师爱的教育下长大成才。高尔基也说过:“你爱学生,学生才会爱你”。有爱的教育所产生的魔力是不可估量的,它可以融化学生心灵的冰川,让你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爱”,要与“严”紧密结合在一起。热爱学生的具体表现就是严格要求学生,真正热爱学生的教师常常把爱和严结合起来,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总是从爱出发,从严出发。一味的纵容放任学生并不是真正的爱学生的表现,相对的,如果不爱学生只是严格要求学生,也无法做到真正的严格。所以,爱严结合才能真正的达到教育的目的。学生仍处在生长之中,各方面都还不是很成熟,犯错是在所难免的,此时如果教师一味的放任自流、不管不顾的话,只会害了他们。所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对他们必须严格要求。一个教师越是热爱学生,对学生的要求就越严格。这样,学生对老师才能敬而爱之,而不是敬而畏之。

当然我们的严格要求也要讲求科学性,即要求做到以下几点:①严而有理。严格要求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符合教育规律的,是由教育过程的需要及教学教育任务决定的。只有当这种严格要求能促进人的智能、道德、体力、综合技术和美育上的发展时,才是正确的。②严而有度。教师首先要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理解能力和可接受性,然后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符合他们的思想水平、认识程度的要求。③严而有方。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切切实实地执行。要采取疏导的方式,寓教育教学要求于学生的各项活动中,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只是单纯的命令和禁止,只会适得其反。④严而有恒。严要求一定要持之以恒,不能是有时严,有时松,没有效果。教师应该对要求的落实作经常性的检查,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3 注意加强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和交流,努力拓宽交往渠道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双方对各自的角色规范都有一定的认识和认同。然而,现在许多学校师生之间缺少交流,远远未达到对社会角色的认同、对角色规范的共识,使两者关系趋于表层化,缺少深层次的心灵交流,相互之间缺乏合作与互助的精神。因而,加强师生间的理解和沟通,拓展双方的交往渠道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就显得极其重要。现在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上课了,教师讲课,学生听课,下课了,教师、学生各自飞,师生之间关系比较冷漠、缺乏沟通,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多种与其联系的途径。教师也可以参加到学生的活动当中,与学生多多联系感情。师生之间的交往不应该只是教室这个小天地,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等现代科技,师生之间进行一些交流沟通,或者学校开放一切的教育教学资源给学生,让师生之间有更多的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学生也应该积极主动的开展一些各方面的活动,并邀请相关的教师参与指导,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为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4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现阶段的教师面临着生有涯而学无涯的现实。当代人民教师普遍面临的紧迫任务是捕捉信息,开阔视野。新时期的师生关系更像是一眼泉和一溪水的关系,不再是过去的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关系。这无疑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胜任这份职业。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知识市场竞争的激烈,学生素质的加强,都要求教师有更充足的知识储备和更高的业务水平。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才能让学生信服你,喜欢上你的课。要意识到教师权威的基础是本人的学识、品行和才能,并不是教师的地位。从本质上讲,教师的专业知识、教育能力、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等职业品质的修养水平决定了教师的权威。因此身为教师,我们应该时刻关注教育教学质量,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增强敬业精神,提升教学艺术,这不仅是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更是人民群众所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师生关系中的道德要求很多,但从其实质来说,就是要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们深信教师应当以身作则。”这种发自肺腑的教诲,既亲切又深刻,教师就是必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做出表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既要“言教、也要身教”,而更重要的还是“身教”,时时处处以教师良好的道德言行去教育、影响学生。教师要以身立教,为人师表,这是社会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实践中长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优良传统,成为中外公认的教师共同美德。

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言谈举止,为人处世,衣着穿戴等等都是学生私下议论的话题。为人师表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应严以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成为学生的表率。孔子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总之,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与师生关系的状况如何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又与教师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师师德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师生关系的好坏,所以,如何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是教师在今后的教师生涯当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裴婷婷.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价值工程,2012(19).

[2]郭妮妮.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及改善对策[J].价值工程,2011(21).

[3]朱鹏武.高校师生关系淡漠的原因分析和对策[J].价值工程,2010(11).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论文”

#p#副标题#e#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论文篇2

浅析教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摘要: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应以全面发展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为本,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协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证,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每一个教师必须的素质和要求。

关键词:新型师生关系;素质教育要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应以全面发展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为本。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要求给每一个学生自身发展的机会。邓小平同志说过:“一个学校能否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

在学校,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际关系在学校中的具体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通过信息交流与沟通逐步建立起来的。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教与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师生只有配合默契、合作愉快,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面对二十一世纪的素质教育,建立新型的良性的师生关系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 用“爱、勤、博、范”要求自己

教师首先要在教育思想上突出一个“爱”字,即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科、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生。许多教育家都把热爱学生看作是教师的美德。于漪老师曾经说过:“要真心实意地爱学生,热爱学生是人民教师的天职,我们要把热爱事业、热爱未来的强烈感情倾注到教育对象身上,对他们满腔热情满腔爱。没有爱,可以说也就谈不上教育。”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也是教师智慧和教学艺术的重要源泉。

其次,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体现“勤”。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勤于学习,勤于探索、实践,为提高教学质量而付出自己辛勤的劳动。再次,知识上要追求“博”,教师要掌握广博的知识。当今社会的发展,以突飞猛进的科技进步为显著标志,教师要不断积累知识、更新知识、充实自我,交给学生一把通向新世纪科学宝库的金钥匙。因此,教师要恪守师德、严于律己,处处作学生的表率。

二 用“真诚、理解”对待学生

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而不是“唯我独尊”。首先,教师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所谓真诚,就是教师的思想感情要表里一致,既不掩饰自己的情感,又不粉饰自己的缺点,与学生平等相处,坦诚相见,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并消除防御心理。其次,要真正地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学生的感受为感受,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分担他们的感情。同时,还要把这种理解交流给学生,使他们深切地认识到教师的理解。只要教师能够建立这样的人际关系,对学生具有这样的情感态度,就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安全感,并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增强学习的信心,发挥学习潜能。

三 更新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

在实施课堂教学素质化的今天,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转变教师角色,树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全面、认真、科学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要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提高课堂效益,教师就必须优化自己所教学科的课堂结构。首先,要营造活泼进取的学习气氛,教师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论是课堂提问、板书还是练习等教学活动都要注意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在良好的学习气氛中,丰富知识,增强智能。二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是一切正常人的基本需要,学生的学习既是自身的任务,又是自身的需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对学生学习需要的满足。三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发展个性特长,语言学科注意发展个性特长。

1.要使学生乐学,教师就必须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要教育学生端正学习动机。

通过改善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教育家加里指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有别于父子和母女,有别于兄弟姐妹,有别于朋友同事,在教育活动中不可忽视。无数的教育实践证明,师生关系越融洽和谐,教学效果就越好,反之,教学效果就越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感到:建立和谐的教与愉快的学的师生关系是实施乐学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虽然建立和谐融洽、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理智、情感和教育方法。

要做到这一点,第一,教师要尊重学生。尊重是教育的前提。教师既要做先生,又要做学生,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取得学生的信赖,此时教育教学才有可能走向自由。第二,要热爱学生。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是教育的真理,热爱是教育的保证,教师热爱学生与学生热爱教师互为条件。第三,要了解学生。因为没有对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观察与了解,教育就难免是偶然的教育目的,教学更是如此,不了解学生的学情,何以指导学生的学习,乐学也就只能是缘木求鱼。教师必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知道他们的学习水平,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对每个学生都要有相应的标准,让他们跳一跳,够一够,切合自己的实际有所提高。否则,标准低了,学生学起来注意力就不易集中,觉得不够解渴,造成兴趣提不起来;标准高了,学生容易丧失信心,失去积极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在给学生设计提问时,一定要因人而异,恰到好处地进行学习,使学生感到学习是无止境的,只有坚持不懈地学,才能掌握好更多的知识。

2.要想提高课堂效益,教师就必须创设好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

美好的情境,可使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激发出思维的极大活力,为学生乐学创造条件。正像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教师要像帮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能放手就放手,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化,在指导学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是教学大纲中的目标之一。例如:对话教学,教师可先带学生共同操练,然后让学生自己模仿练习,还可让他们表演小品,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巩固所学的知识。

总之,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深化教改,积极实施素质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均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睿.《中国教育与师生关系》2009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2] 曹蒙.《现代素质教育与现代学生》2008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3] 任振华.《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2009年第11期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论文篇3

浅谈幼儿园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摘要:幼儿园中的师生关系与一般的师生关系不同,它的特殊性是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幼儿园教育方式紧密联系着的。在幼儿园中,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教师这一方,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必须通过与幼儿的相互交往。只有良好的交往才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幼儿园;师生关系

在幼儿园中,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创造良好的精神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幼儿只有处在良好的精神环境中,才能愉快地生活、学习、成长;良好的师生关系往往成为一种动力,与老师相处融洽,幼儿参加各种活动的积极性就高。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还能使幼儿园教育发挥最大的效益,以促使幼儿全面发展。在幼儿园中,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教师这一方。因为幼儿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者引导、启发、询问、建议作用,而幼儿则是有选择地观察、模仿、尝试、操作并把信息内化。幼儿之间的交往技能靠教师来培养,师生人际关系的发展主要靠教师来导向,幼儿之间的矛盾主要靠教师来协调。因此,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必须通过与幼儿的相互交往,只有良好的交往才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教育学家或心理学家都同意,一切有效地学习活动的进行,都是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之中。

在幼儿园中,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努力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一、热爱幼儿

人际关系包括交往双方或多方相互间的情感表示,因此,只有在交往的双方有愉快的情感体验时,良好的关系才能建立起来。幼儿自出生起,就在父母的爱护下成长。当进入幼儿园后,他会把自己对父母的依恋,对父母的期望和要求自发地转移到老师的身上,希望教师能够喜欢他、爱他。因此,教师要爱幼儿,在情感上对幼儿表现出一种亲近感,处处流露出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这样才能逐步建立起情感基础。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受不同家庭氛围影响,先天的遗传素质也各不相同,因而,幼儿的性格、兴趣和需要也有所不同。

教师要理智地爱每一个幼儿,并且把这种爱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中去,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教师的爱心和关怀,从而使每个孩子对教师产生认同和依恋。此外,教师爱幼儿,还可以缩短教师与幼儿心理上的距离。当教师微笑着面对幼儿,用和善的目光鼓励幼儿时、或拥抱幼儿、抚摸幼儿时,幼儿会感受到教师的亲切,产生安全、温暖的感受。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幼儿会更有信心接近教师,并且更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

二、尊重幼儿

教师在组织幼儿教学活动中,应充分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兴趣和需要,尊重幼儿,把幼儿当作有人格的人,保护他们的自尊。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教师遵循民主原则,那么学生就会经常感到满意和高兴;如果教师是一个专横的人,学生的心情往往会受到压抑;如果教师放任自流,学生就会感到愤懑和怨恨。”因此幼儿园教师,特别要理解幼儿的年龄特征,切不可像成年人那样对待他们,动辄批评、指责,也不能采取讽刺和轻蔑的态度,而是要和颜悦色,循循善诱。这样才能使幼儿心情舒畅。只有幼儿感到心情愉快,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在幼儿园中教师要本着民主的原则开展工作,切不可独断专行,随意指挥幼儿。

三、平等对待幼儿

平等对待每一名幼儿,这意味着教师对所有的孩子的公平对待和一视同仁。在一个班级中,需要进行个别教育的往往都是一些令人头疼的角色,或是能力欠缺、或是性格怪僻、或是行为^异常……教师若因此而产生偏见或一味批评、指责,就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有对孩子怀着殷切的期望,才能使孩子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对于这些孩子,我们应用一片真诚去对待他们、接近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信任他们的能力,使他们感受到“老师很喜欢我”,从而在一种宽松愉快积极的心理气氛中找到自尊和自信,只有这样,才能发掘他们的内在潜力,从而有效引导他们健康发展。

四、借助积极的反馈和评价

在师生交往过程中,对于幼儿的进步,哪怕是点滴进步,教师都要作出积极的反馈。如:在体育课上,幼儿的动作做得很好,而教师只用“好”或“不错”来评价,孩子会感到不满意。教师应预测孩子的需要和情境的性质,作出适当的表扬,使表扬产生真正的激励作用。例如“当孩子的动作完成的好时,教师可以:说:“你很勇敢”“你做得很漂亮”等“我们都为你骄傲”等,孩子产生害怕心理时,教师用“勇敢些”“放松些”等亲切的语气给幼儿肯定和赞扬。这种正强化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自尊自信,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自豪和满足。

五、要与家长友好交往

一位专家在谈及家庭教育问题时,曾写过这样一个公式:100+0=50意思是:即使学校(幼儿园)教育达到十分完美的境地,如果没有家庭教育的配合、支持,也只能获得一半的教育实效。因此,教师对家长的态度是友好的还是不友好的,是亲切的还是不亲切的,幼儿往往都看在眼里,如果幼儿感到教师对其父母友好,幼儿也能同样对教师友好、亲切;反之,教师在与幼儿父母交往时比较冷漠,就可能造成幼儿对教师的不友好态度。

须知,家长对教师信赖和尊敬,也会使幼儿从父母那获得对教师信赖和尊敬,也就是说,只有在家庭的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的情况下,才能形成合力,达到最佳的教育功效。所以,教师在做家长工作时,既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又要针对家长的特点做些沟通,以取得协调一致。诸如:教师每天在门口迎接幼儿来园,并用搂抱、亲热的称呼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另外,经常表扬为本班做好事和义务服务的家长,并给家长创造交谈的机会,共同探讨育儿妙策,与家长之间像朋友一样相处。幼儿通过看到这一切,从而消除对教师的畏惧心理,把自己的依赖感、心理需求希冀在教师身上,并且得到满足。这样彼此之间的距离就会拉近,良好的师生关系就会随之建立。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现实意义论文篇4

浅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现实意义

我在长期的 教育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促进教育教学的和谐 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当前,在中小学这块领域里,这种作用显得尤为突出,更具有现实意义。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教育教学和谐发展的需要,是新课改的内在要求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教与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师生交往的过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不仅取决于传授知识的技能,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取决于教学交往关系的好坏。新课改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倡导合作精神,即师生之间要有良好的互动,这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的和谐发展。作为一名教师,要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热爱,首要任务就是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要靠师生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建立,教师在其中是起主导作用的。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做到自我了解和了解学生。教师的自我了解是自我教育的依据,了解学生则是对学生因材施教的依据。其次,师爱生是建立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只有从这一基本要求出发,才可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师生之间才可能有良好互动的基础。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深化课堂教育教学,实现课堂教育教学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长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我深知糟糕的师生关系只能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消极的情感,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却能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情感,构建起和谐的人际关系。据国内有关调查资料显示:目前中小学生中约五分之一的人认为教师难以亲近,彼此之间无法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只有五分之一的学生与教师相处感到十分愉快;当心中有了秘密时,只有3%的学生会告诉老师,“老师”排在“知心朋友”、“兄弟姐妹”、“父母”之后的最后一位(该数据来自《文摘周报》)。这一数据显示了师生关系存在较大的隔阂。国外有关研究资料也指出:学校暴力事件与缺乏师生交往也有一定程度关联。与父母、教师有良好交往的学生很少制造暴力事件。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的内在要求

在师生交往活动中,教师有教的意图,学生有学的愿望。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没有压力情况下轻松愉快地学习,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互相合作,无疑就有可能使学生更简捷有效地获取专门知识,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情况,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另外,良好的师生关系更能加深师生之间相互理解,融洽师生关系,从而提高师生在学生中的威信,也有助于教师认识自己、认识学生、认识教学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帮助教师去调整、完善自己,同时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当前大势所趋,形势所迫

在当前多元化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师生关系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总的来看,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合作的师生关系,体现出的是尊重、民主、平等、发展、和谐的关系,是主流,但是在社会发展多元化的今天也给教师和学生关系带来了新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诸如:学生对教师权威的否定;对现有教育模式的不满;师生之间商业化气息的渗透;师生之间怎样进行真诚沟通等一系列问题。

当今学生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社会经验也日益增多,思维的独立性和判断性显著提高,受社会多元化思潮的影响,他们不再唯父母、师长之命是从,特别是受追求高收入、高消费、高享受的社会现象影响,他们对教师的正面教育表现出怀疑和不屑,而且对教师的权威性也表现出明显的不恭。因此,社会的诸多负面影响严重阻碍了师生之间沟通和良好关系的建立。 由于师生缺乏真诚的交往,教师不能准确地从学生那里了解自己,师生之间距离越拉越大,造成师生关系不融洽,甚至师生关系恶化,严重影响了 教育教学效果。比如在课堂师生言语交往中,如果教师只对少数优秀学生关注表扬,对大多数中差生冷言冷语,只会造成绝大多数学生的反感,师生关系紧张,甚至产生敌意。有些性急的学生敢公开与教师顶撞,有些学生还发生人格的变异。这些都给社会带来不和谐氛围。我每周都要批阅学生的日记,从学生的日记中我窥见了许多学生对一些教师的行为充满了怨气,其主要原因就是师生之间缺少了交往沟通而产生的负面效应。

面对新形势下师生关系存在的冲突和不良现状产生的负面效应,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及紧迫性,积极主动地探索教育教学 科学化的路子。作为一名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所谓学生观即是指教师对学生的看法或所持的态度。不良的学生观有两种:一种是“专制型”的学生观,主要表现为教师把学生作为“奴隶”对待,要求学生对教师保持绝对遵从。显然,在这种学生观指导下的师生交往会压抑学生个性 发展,不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另一种是“放任型”的学生观,即指把学生当作“完全成人”看待,遵循学生个性发展,美其名曰“顺乎学生 自然,助长其个性的独特发展”,究其实质,不难发现,在这种学生观指导下的师生交往会导致学生我行我素、随心所欲、缺乏集体意识,不守社会规范。因此,正确的学生观应当是既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能竭尽其能,又平等相待,因材施教,不能单纯以学生的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好坏。

2.师生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教师应紧紧抓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这三个环节,对学生倾注爱心、尊重学生人格,尽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面前不要盛气凌人,即使学生有什么过错,也切忌讽刺、训斥,即要严格要求,又要“和风细雨”地讲明道理,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同时也应该教育学生尊重教师劳动,体谅教师的艰辛,“亲其师则信其道”。只有这样,师生关系的融洽性、亲密度才有基础。

3.健全和强化师生交往的原则。

交往原则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师生交往活动中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课堂中的交往原则就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法》,学生在课堂中的交往原则就是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要求。教师要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行为。人们常说:“只有一流的管理,才能出一流的人才”、“严师出高徒”。所以在师生交往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努力发挥良好师生关系的有效作风。

当前,努力构建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成为当务之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与时俱进,迎接挑战。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教育理论】热点

【教育理论】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