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论文>毕业论文>教育类论文>基础教育

教师师德师风学习论文范文怎么写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教育工作者,其知识结构的状况和道德水准的高下,教师的师德师风愈来愈成为受关注的焦点。今天读文网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是教师师德师风学习论文,欢迎参考!

教师师德师风学习论文篇一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在举国上下、大力提高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今天,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提高师德师风,做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显得十分重要,而好的教师一定要爱岗敬业,在强烈的职业感、责任感和事业心上狠下功夫、富有成果。

一、要具有高尚人格、塑造美好心灵的本领

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教育着学生。当我们的老师用自己的行动给学生作出表率时,也同时给学生指明了行动的方向。如果教师说得天花乱坠,而成为行动的矮子,那所说的也无异于对牛弹琴。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师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一名称职的教师要以对历史、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教育的神圣还在于在我们塑造学生灵魂的同时,也在塑造自我的灵魂,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这恐怕是其他任何职业所无法比拟的。的确,在一个个鲜活的孩子面前,只有不断地提高、完善自己,才能够让自己在“教师”这个称号面前毫无愧色。“榜样”意识,榜样的行动,会让我们坦然面对每一个学生,更会提升教师的自我形象。

二、要具有春风化雨、言传身教的技艺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爱,能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的成人和成才,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拓展。

因此,这是对教师情感素质的要求。教育不仅是认知过程,更是情感交流过程。经验表明,情感可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师的教诲,养成良好的认知习惯,行为习惯。师生情感交流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师心里有了学生,学生就愿意和教师在一起,且有亲近感;教师尊重,理解,关心学生,学生就将更尊重老师,师生诚坦相待,心心相印。

其中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道德情感。陶行知提倡“爱满天下,”鲁迅强调“教育植根于爱”,别林斯基则认为“爱是教育的工具,也是鉴别教育的尺度。”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表现为对全体学生的尊重、信任、理解、把爱洒向全体学生。爱中意的“王子、公主”无可厚非,但爱看不惯的“丑小鸭”更难能可贵。须知老师一句苛刻的话语,一个“凶狠”的眼神,一顿粗暴的斥责,都可能使学生畏惧不安,紧张无趣,厌恶这门学科,讨厌这个老师,甚至还会毁掉一个未来什么“家”。

其次,要严爱结合,恩威并重,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而有格,严而有效。对待学生的错误与缺点,要尽力帮助,对待学生成长进步热情肯定,用火热的心肠,满腔的热忱去温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到老师胜父母,同学似兄弟。三是在日常生活上对学生友善、温暖和关怀。课后与学生交友,让他们掏心里话,扑捉热点。难点话题,日常以礼相待。遇到不顺心的事要能控制感情,不迁怒于学生,让学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产生前进动力,明确前进方向。

三、要具有刻苦钻研、严谨笃学的理念

要成为当今合格的教师,就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非常重要,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要有一桶水。”然而,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在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

教师更应该是一条清澈的,不断流动的小溪,吸引着学生到你身边来汲水。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熟练掌握专业学科知识和教材教法之外,还要“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要养成求真务实和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发扬优良学风”。身体力行,以自己的光彩,自己的魅力来感召我们每一位学生。

四、要具有淡泊名利、坚守教育的信念

社会的发展和人性本身的弱点使人的物欲不断膨胀,不断膨胀的物欲必然带来心理的不平衡,必然带来精神的空虚,物质和精神的落差迫使我不得不承受痛苦的折磨,而且是长期的,挥之不去的。年轻的我曾经为自己在黑夜的漫漫无际中看不见一丝阳光而苦恼,我为自己无心再单纯地对待每一张渴望知识的脸庞而羞愧。当我看到仍然有数不尽的教师们无怨无悔,像春蚕、像蜡烛,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来捍卫这个职业的圣洁时,我如梦初醒。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生命的痕迹激励着我们这些后来人,这些同行们,让我们由不情愿到情愿,由情愿到全身心地热爱这个工作。因为,生命的意义远不止于功利。“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绝不是为了吃饭”。生活中许多微小中藏有博大,短暂中孕育永恒。

比克纳的天职图景:“是你深沉愉悦与外部世界深沉渴望之间相遇交融的圣地。”多么令人向往,袁榕、斯霞、李吉林、于永正,贾志敏等老一辈教育家他们以从事教育为荣,将毕生的精力都无私奉献在三尺讲台上,工作着、享受着;王崧舟、窦桂梅等年轻的特级教师又何尝不是这样,赢得学生、同行的广泛赞誉。但反观我们四周,有多少人怀抱着这样的憧憬啊?甚至于有人以“班事、校事管我屁事,吵声、骂声,我不作声”做为教育事业的格言,甘愿在这样颓废的日子里,度过自己人生当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

坦言之,我们正在做的事从来不是,或不再是自己真正倾心的工作,我们必须为了钱而非为了工作的意义而工作。于是甘愿成为毫无追求的人,沦为匠气十足的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习以为常,麻木倦怠;于是我们放弃了读书,放弃了关照内心,悄然丧失了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的意识,使自己的灵魂家园无以皈依,痛苦不堪。

5月12日中午14时28分,汶川发生震撼全球的大地震,有这样一群老师,他们用自己的沉着、智慧,甚至生命,护卫着一个个花朵般的生命,奏响了感天动地的生命颂歌。灾难面前,生命原来如此脆弱;面对灾难,生命却又如此绚烂。每一种表情都令人动容,每一个瞬间都感天泣地。

谭千秋,张米亚,向倩……这些平凡而伟大的老师,在平常的日子里,他们和你我一样平常;当灾难来临时,他们挺身而出!当太阳在废墟上升起时,他们却含笑离去!他们用微薄的力量体现着生命的尊严与伟大!他们用单薄的身体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用生命诠释教师的天职!

面对这些用鲜血和生命锻铸师魂的英雄们,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我们是否真正热爱自己的岗位?我们能不能做到忠于职守而尽职尽责?我们能不能像她那样把爱心撒向人间?

既然选择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无关于名利。是的,我们的工资很微薄,我们责任是那么重,我们容颜一天天失去光泽,我们的白发日日增多,既然选择了,那我们就坚守吧,就为这最后一片净土。

教师师德师风学习论文篇二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于师德师风问题,不少教育家及国家领导人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等;江泽民同志也说过:“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古来有之,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通过近阶段对师德师风的学习,本人深刻地体会到,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

一、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二、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师爱最受公众期待。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来爱护,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学生一视同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理解和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教师都是本着教书育人的态度来要求学生的,希望每一位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达到他们所期望的目标。这都是教师为学生着想,学生应该正确地理解教师的行为,是应该受到学生的尊重的。反之,教师也应该理解和尊重学生。

而不是把学生当做下级,当做可以随意训斥的无知小儿。时下某些老师可能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往往自以为尊贵无比,维护师道尊严,不顾学生的颜面。其实这种做法是有失分寸的。俗语道:“人怕敬,鬼怕送。”“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所以,老师对学生不要体罚,不要训斥,不要高高在上,而应该做一个和气的人,一个严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一个堪为师范的人。学生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很强烈的。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恰当的,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的,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逆反心理产生。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批评时挖苦、损伤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把握批评的“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

三、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

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教师应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

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为人师表”则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教育工作者,其知识结构的状况和道德水准的高下,愈来愈成为受关注的焦点。“为人师表”成为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如何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是重中之重。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在教师。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而这一切都基于教师的楷模形象。因此教师要优化自身形象,从树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入手,把外树形象与内强素质结合起来,以良好的师风师德感召和熏陶学生,提高教育人的可信性;教师在行为、气质、素养甚至仪表上都应提高文明程度,特别要培养对学生的爱心;教师还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创造出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五、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

总之,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是改善教育发展环境,转变教育系统工作作风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诚信立教,首先要做到淡泊名利,敬业爱生,在为人处事上少一点名利之心,在教书育人方面多一点博爱之心;创新施教,要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同时要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

教师师德师风学习论文篇三

谈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摘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步入新的发展时期,师德师风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本文在联系高职院校工作实际的基础上,指出了高职院校教师在师德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建设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教育;师德师风;高职院校;教师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也面临着一个难得的大好发展机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地提出了我国未来10年职业教育的基本方针、发展目标和具体要求。从《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2009-2013年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规划>和<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细则(试行)》(鲁教高字[2009]5号)得知,2009年,山东省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学院达到71所,高职在校生80万人,占高校在校生人数的52.5%,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山东省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担负着对学生文化科学知识、专业知识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的训练,而且承担着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身心健康素质的培养的重任,在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梅贻琦1931年12月3日赴清华大学任校长当天,在就职演说中提及的几个治校方略中的一项就是:“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他认为“大师”对于高校的发展,对高校文化的沉淀和学生的培养,比大楼更为重要。梅贻琦的治校理念可谓独到,他任校长期间,清华大学飞速发展,为其今天在高等教育的地位奠定了基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高职院校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是道德高尚的优秀人物。

教师的道德涵养、言行举止,影响着学生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时提出,教育部2012年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展高校学风建设专项治理。目前,有一些学者对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进行了研究,有一些成果问世,其间犹有未见前人提及者,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拟对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改进对策,不足之处,敬请各位方家指正。

一、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以培养综合型、应用型人才为主,着重于对学生的技能培养,可以说与社会近距离接触。社会不断发展,社会上的“金钱效应”、“急功近利”等价值观念投射到高职院校,对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等方面产生影响,辩证地看,具有积极的一面,也有一些负面的影响,从师德建设来看,有一下问题,值得注意。

1.人文关怀不够、理想教育弱化。教育管理机构未对新进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大多数青年教师刚刚走出校园,在思想、人格等各方面都还未完全从学生时代转变过来,思想政治观念淡薄,理想信念较为模糊。一些老教师认为,只要抓好教学业务、教学成绩就足够了,对党的基本政策、路线和方针知之甚少,对微博、微信、QQ等吸引学生的方式有些排斥,和学生有“代沟”对学生的思想动态不甚关注,不注意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渠道来进行人文关怀和理想信念教育。

2.责任意识不强,敬业精神缺乏。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具备良好的责任意识及敬业精神都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只满足于做好本职工作,有的教师在市场拜金主义的影响下过于注重物质利益,以收入高低来作为衡量生活质量的唯一标准,不思进取,缺乏独立的学术能力和严肃的工作态度,甚至不惜将更多精力花费在个人第二、第三职业上,置学生及学校的利益于不顾。

3.割裂教育和育人,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现代教学活动不仅是师生的文化授受活动,而且是师生的相互交往的活动、教学共同生活的创造活动等。教师的角色是多重的和创新的,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心灵的培育者,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学生的朋友。然而,有的教师片面地认为自己的职责只是传授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将来就业的一技之长,匆匆上完课就忙着去处理自己的私事,很少或干脆不跟学生进行交流,更是无暇顾及学生在学业、生活等诸多方面存在的困难或困惑,完全割裂了教书育人这一基本的准则。

4.学术心态功利化。作为一名教师,要真正把教学、科研搞上去,需要一种淡泊名利的心态,需要耐得住寂寞,甘于坐冷板凳。个别教师治学不严谨,心态浮躁,不求甚解,教学不认真,科研成果经不起推敲,学术心态急功近利,对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

以上提及的四个方面,仅是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问题的“冰山一角”,这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强调的“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相去甚远。这些现象的出现,是有一定原因的。

二、高职院校师德师风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高职院校师德建设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的社会因素,也有微观的个人原因;既有外在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内在主观因素的作用,具体分析如下。

1.社会原因。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上一些人追名逐利,把物质享受作为人生奋斗的目标,把金钱收入作为衡量生活质量的唯一价值标准,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滋生。高职院校教师是高技能人才,难免不受其影响,关注工作与经济收入的回报关系,重视经济收入,忽视学生培养,“乐于当老板,苦于当老师”,理想情操失落,师德观念不强。

2.体制原因。制度建设不完善,教师负担过重。2010年,在全国招生的高职院校1239所,山东省就有高职院校59所,其中13个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计划数达5655人,学生扩招,教师数量相对不足,加之来自职称评定、科研考核等方面的影响,多数教师深感教学、科研任务繁重,许多青年教师待遇不高,面临成家立业,购房还贷问题,制度上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选拔缺乏考量。大多数高职院校对教师是的要求都没有统一的标准,教师无暇顾及的同时,自然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教师师风学习论文”

#p#副标题#e#

教师师德师风学习论文篇四

试谈中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摘要】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中学教师在具备大量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个人的修养。师德师风建设是保证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石,中学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水平对中学生德育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教师队伍中极少数人师德师风欠缺,不仅损坏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本应有的形象,还给学校的整个教学工作带来了不好的影响,究其原因,有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亦有学校管理体系存在的漏洞缺陷。因此,对症下药,健全中学教师师德师风制度,对于建设一个完善、长效的师德师风体系,从而从根本上保证中学教育健康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关键词】 中学教师 师德师风 道德素养 制度建设

1.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感

当前,校园师德水准下滑,照本宣科,知识老化,方法陈旧,只求完成学时数,不问教学效果,对学生不管不顾,误人子弟,甚至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的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既有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有教师甘于平庸、自我约束不力的因素;既有管理制度上的缺失和弊端,也因为学术风气和诚信道德的沦丧。这种教育机体上的“癌细胞”,不仅严重影响了培养人才的正常有序进行,败坏了教育工作者――教师的形象和声誉,而且会从根本上动摇学生对教师对人生对社会对未来的信任的基石,阻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甚至反过来又会对学校文化氛围、学习风气、社会风气、公众道德产生恶劣影响。

师德是教师素养构成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教师工作的动力来源,表现为一个人的责任、追求与抱负。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而能否培育品学兼优的合格人才,不仅需要教师的专业学术水平,更取决于教师的治学态度、敬业精神和道德素养。就学校教育工作来讲,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因此“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应该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座右铭,师德师风建设应当成为学校常抓不懈、不断创新的重要工作。

2.当前中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育工作者在长期从事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稳定的职业观念与规范的总和,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提出的基本道德概括师风,即教育工作者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工作和生活作风,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延伸和补充,是师德的表现形式和载体。

伴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深入,我国中学在教职工队伍建设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师的学历级别有所提高,政治业务素质明显增强,结构渐趋合理然而,就在教师队伍业务素质不断提升的同时,部分教师的师风师德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例如:政治思想素质不高、治学不严谨、道德品质有待提升等等 这些问题虽未构成主流,但若任其发展必然会影响到中学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当前中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部分教师师德师风欠缺

2.1.1 思想政治观念淡薄。在现如今中学教师队伍中,存在着部分教师思想政治观念淡薄的现象,片面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的作业,忽视自身对政治思想理论的学习,思想认识不深刻,政治觉悟不够高,造成对党的政策方针的学习的欠缺,从而不能很好地以坚定的政治素养教育学生,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2.1.2 敬业精神弱化,以个人利益为导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的、还有作为个体的人的自我意识, 在中学教师队伍中就存在着过分看重个人利益的现象,部分教师通过课后补习课上少讲的方式变相向学生收取费用。有的教师个人利益至上,通过学校培养成长起来以后,为追求个人利益,不顾学校的教学计划,漠视学生的信任,擅自离职离岗,使学校的教学工作出现断层,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2.1.3 为人师表的意识淡化。教师是阳光下最为光辉的职业,是令人尊敬的。但有一些教师治学不严,不注重为人师表,上课氛围散漫,重言传、轻身教,不能够做到身体力行,起到表率的作用。同时,仪容仪表不整、上课时接听手机、 抽烟、随地吐痰等现象也是屡见不鲜,有的老师过分渲染社会的阴暗面,忽视了自己的言行对于学生的导向性。

2.2 对于中学师风师德的评价存在误区

当前中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以结果为导向的教育考核制度,注意教学成绩,忽视教师的师风师德评价。虽然在考核等方面对于师德有要求,但总体来说比较空泛,没有实际的规范,也没有严格地执行,因而没有起到实质的引导作用,这就必然导致师在教学中忽视对自身师德师风建设的关注。

3.当前中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中问题出现的成因

当前中学教师师风师德建设中问题出现的原因,有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亦有学校管理体系存在的漏洞缺陷。具体来说:

3.1 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教育硬件设施越来越齐全,从而促进了教育的全面发展,这是不可否认的,但随经济发展而带来的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对于教育工作者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原先教师群体中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被减弱,一些教师开始从新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职业,并以新的价值参照系统衡量教师这份职业带来的利益收入,逐渐改变了原有的价值取向。例如:在有的中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课后补课收费的现象,极小部分教师以补习的方式变相向学生收取教育费用。

3.2 学校教师队伍管理体制不完善

现如今,各中学对于教师队伍的管理虽有一定的师风师德规范,但多流于形式,过于空泛,没有起到实质的引导作用。同时,我国教育体制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重教学质量绩效考核,轻师风师德评价。由于缺乏对于师风师德建设的有力规范与指引,中学教师必定在师风师德建设中减弱对于自我的严格要求。

3.3 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甚微

一直以来,中学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关注更多的是学生的思想状况,对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则明显欠缺,即使有相关的政治教育培训,如中学教师的岗前师德培训及思想政治学习,也因为学校与教师自身的不够重视而没有落到实处,未起到应有效果,从而出现了作为灵魂工程师的教师自身政治意识淡薄、政治素养弱化的现象,直接影响师风师德的建设。

4.加强中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措施

高尚的师风师德是当代中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对于整个中学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着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因此,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立足实际,制订合理的师风师德建设措施势在必行。具体说来:

4.1 加强中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唯物主义哲学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对师风师德建设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才会身体力行师风师德建设。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让每位教师充分认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必然性及重要性,引导中学教师对于自身师德师风建设的关注与执行。

即加强中学教师师风师德建设不仅要关注社会客观环境对于教师个人思想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加强中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其政治觉悟,自觉树立良好的师风师德,重身教,作为学生的表率,以崇高的品格吸引学生,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并不仅仅是党员的专利,各级党委和党员干部要在教育活动中担负起领导者、组织者的职责,坚持把党员先进性教育与师德师风教育结合起来,努力钻研,增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压力感和紧迫感,通过不断反思执教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消化、吸收、学习思考实现良性循环,进而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

4.2 树立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

众所周知,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树立一批体现时代精神师风师德高尚的先进典型,通过榜样的力量教育、激励人,从而在学校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优良风气,对于促进良好师风师德的最终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以师德师风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通过宣传师德师风建设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先进集体与个人,树立榜样形象,营造崇尚师风师德建设的良好环境,推广进而全面带动校风学风建设。

4.3 努力构建师风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4.3.1 有效的政策导向以师风师德建设为导向制订相关的政策、制度、守则,引导广大中学教师注重自身师风师德的建设。通过建立有效的政策导向机制,深化教学,形成有利于教书育人的良好环境与氛围,再以良好的教风,引导学生积极向学,不断奋发向上,营造一个良好的教风、学风相结合的教育氛围。

4.3.2 完善的制度保障

健全和完善与师风师德建设相关的规章制度,即激励机制、考核机制和监控机制,确保师风师德建设评估办法与奖惩机制标准明确、公正合理;将师风师德建设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写进中学教师管理办法中去,使得师风师德建设能够在阳光透明的环境下健康成长,鼓励学生、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对教师职业道德状况进行监督和评议,对违反师德的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批评和相应的处罚,对情节严重并造成恶劣影响的要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

例如:在奖惩激励机制方面,要把教师师德师风情况的建设水平与评奖评优等关系到教师切身利益的考核制度结合起来,对师德师风不合格者设置准入门槛。与此同时,对于师风师德建设成绩卓越的同志要予以表彰奖励,做到奖惩分明,充分调动中学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最终使相应工作有章可循,不断地向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迈进。简而言之,要使中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有章可依,必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汲取以往师德师风建设的经验教训,制定切实可行规章制度,即制度化。

4.3.3 科学的领导

加强中学教师师风师德建设领导和组织,健全工作体系,明确具体工作部门及相关部门的职责。学校党员干部、负责人尤其要在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仅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成为教师的楷模,同时还要监督、指导学校教师师风师德建设工作的情况,以保证师风师德建设的良性开展 例如:为了更好地做好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进行有效的监控与指导,可以成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执行与监督。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落实素质教育的实施者,中学教师的良好师德师风的形成对于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师德师风建设又是系统工程,它需要长期的努力与关注,根据现实的情况不断作出相应调整与规划,任务是艰巨的,教育的未来却是光明,这点我们要有足够的认识,也只有这样,才能脚踏实地,科学、理性地进行师德师风的建设。对于教师而言,只有具备良好师德师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民的教师,才能不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才能不断提升自我,真正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担负起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接班人的重任,为教育的全面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师师德师风学习论文篇五

浅谈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摘 要: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师;而师德师风则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高校教师承载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重任,师德师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校教师 师德 师风 问题 原因 对策

21世纪是竞争的世纪,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人才,需要不折不扣、扎扎实实抓好教育。要抓好教育根本首要的是抓好教师的建设,其中,最重要的是抓好师德师风的建设问题。

所谓“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是指从事教育的工作者特别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所谓“师风”,是指教师必须塑造的良好风尚和情操品质。要锻造一支素质过硬、教学严谨的教师队伍,需要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求真正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名。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但近年来,我国教师群体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影响极坏,这表明人们对教师本就有着比一般人更高的要求和期待,也凸显了我国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着问题。笔者从事高等教育数年,就高校教师存在的问题作了一些研究,本文旨在就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进行探讨。

一、当前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存在问题及原因

总体上来说,高校教师中多数人尽职尽责,热爱教育事业,但同时也应看到,当前部分教师在思想道德及行为上出现了某些偏差,主要表现为:

1、政治观念淡薄,忽视理论学习。

有些教师错误认为学习政治理论与业务关系不大,往往对于政治理论学习不屑一顾,忽视了自身的政治性建设。有些教师以偏概全,不能正确分析国情实际,不能正确辨识主流旁支,不能正确理解发展与矛盾的关系,将对社会的不满带进教室,对学生发表偏激的观点及散播不负责任的言论,产生负面影响。更甚者,有些教师行为不端,违法乱纪,破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好局面。

2、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一般来说,高校教师拥有大量闲暇时间,应充分利用课余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但在实际中,某些教师课上不认真教学,课下不钻研教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对教学过程敷衍了事。更有少部分教师教案从来不更新,内容从来不添换,只求了草完成任务,从不顾及学生需求和社会需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严重滞后。

3、重科研,轻教学,功利思想浓厚,学术目的不纯。

我国现行教师评级机制中,论文数量、课题成果等科研项目占了极大比重,而职称评定直接关系到教师的工资福利,以致部分教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发表论文,申请课题,忽略了日常教学工作。还有某些不负责任的教师轻视自己的本职工作,一心追求经济利益,对于自己的第二职业投以更多关注,甚至利用学校资源为自己谋取私利。更有教师科研过程中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则有之,找人代写者有之。

教师应言传身教,做学生榜样。然而上述问题的出现,使社会对教师行业诸多微词,这既有环境的影响,也有管理的因素,同时教师本身也存在原因。主要包括:

1、商品经济的负面影响。

实行市场经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经济建设如火如荼,国家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有效改善。另一方面,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生活成本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部分教师心理产生变化,不再甘于清贫,难以忍受寂寞。特别是伴随开放,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思想传入,给传统价值观带来了冲击和挑战,高校教师的思想不可避免受到了影响。部分教师变得浮躁,导致追名逐利现象的出现。

2、部分高校重能轻德,忽视师风建设。

师德师风难以以具体指标衡量,因此有高校只注重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而对于师德缺乏有效的评价及监督,使部分教师放松思想政治方面的自我教育。另外,教师评优评先、竞聘晋升、进修学习、职称评定往往以教学质量和科研成果为主要依据,忽视师德在考核中的比重和作用,这也是部分高校漠视师德师风教育的重要原因。

3、教师本身的因素。

部分教师缺乏职业荣誉感,缺乏对教师职业的热爱之情,有些人只把它看作是谋生的工具、事业的跳板。一个教师如果对本职业,对教育失去了爱,也就失去了源动力,那么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作风当然就无从谈起。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对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因此,如何加强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关系到祖国的前途,社会的未来,是急需探讨的关键课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应教育教师自身加强道德修养建设。

教师应是社会的表率,时代的先锋,正所谓“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若不能修德正己,焉能教人育人?所以,社会各部门应帮助即将走向高校教师岗位的同志树立起荣誉感和自豪感,正确认识职业的社会价值。其次,应建立机制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作为高校教师,是社会未来建设力量的领路人,更应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求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再次,高校还要设立检查制度,迫使教师不断提高水平。组织教师不断对教材教参、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育观念进行深入探考,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时刻保证走在理论前沿和站在信息尖端。

2、建立必要的师德教育机制。

第一,建立健全师德模范教育机制。榜样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高校应通过树立身边的师德典范,积极开展争创师德标兵、争当先进教师等活动,大力宣传,使广大教师有高尚的师德师风追求,形成见贤思齐的崇德氛围。

第二,建立健全师德评价考核机制。目前对于师德考核,主要只有年度考核,而考核往往是以教学质量和科研成果为主要依据,考核结果或是行政部门决定或是轮流坐庄,显然存在不科学和不合理之处。因此,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有必要对现行师德评价考核机制进行改革。一要转变观念。将短期与长期考核相结合,建立健全师德档案,使师德考核变成一种动态机制。二要转变评价主体。可以从学生、领导、同事、教师各方面结合师德进行考核。三是理清评价指标,将量化指标与软性指标相结合,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确立高校教师招聘和辞退、晋升等道德标准,对于违反职业道德的教师,要坚决从教师队伍中清除出去。

爱因斯坦指出: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加里宁也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是这样或那样地影响响着全体学生。为人师表说来容易,但却提出了比常人高得多的要求,因此,如何抓好高校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不仅仅是高校的任务,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基础教育】热点

【基础教育】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