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励志>成功学>成功故事

女人创业致富成功故事8篇

女性创业是一个挑战,女性创业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女人创业致富成功故事,欢迎阅读!

女人创业致富成功故事1

在现在这个男女平等的时代,女性创业已经不是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了,其实在现代社会中也不乏那些成功创业的女性创业者,他们中的很多人都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创业致富,并且带动身边人一起赚钱,成功向整个社会宣告:“小女人也能创造大财富!”

赵凤侠是陕西省扶风县人。40多岁的她看上去精明干练。她凭着过人的勇气胆识,敏锐的市场战略,将天马贸易有限公司办成一家年销售额2.6亿元,产品远销新加坡、日本的地方龙头企业。她创立的“公司+协会+基地+农户”模式,带动2.5万农户一起致富,户均年收入增长2.1万元。她的公司先后被陕西省、农业部指定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项目示范单位”。

曾当选扶风县第七届政协、陕西省第十届人大代表的“辣椒皇后”赵凤侠,曾有一段艰苦的奋斗历程。

1984年,她组织村上姐妹,利用农闲时间在西安市、宝鸡市小百货批发市场搞服装毛线生意。商海中的不断磨炼让赵凤侠认识到,当代女性不但要自己致富,还要带动更多的乡亲共同致富。她勇敢地招收了近百名家庭困难的农村妇女,办起了刺绣厂,竟给职工带来了年均3000多元的收入,比当地农民年平均收入超出了3倍多。

从此,赵凤侠的胆子更大了。1986年,她搞起了辣椒购销业务,屡次只身下江南,将陕西辣椒打入江西市场。赵凤侠还想把全县农民生产的3000多吨辣椒全部推销出去,带领公司员工跑遍了湖南、江西、天津、四川、广东、新疆等省(区市)和本省十多个县、市的辣椒市场。

2001年,赵凤侠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和外商签订了销售4000吨辣椒的合同,并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在全省建成首家自动化辣椒烘干生产线,使扶风县及周边县区辣椒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体制更加完善,大大提高了辣椒生产的质量。

如今,她的公司已建成高标准化辣椒示范基地3000亩,无公害基地2万亩,辣椒良种科研基地200亩,生产基地10万亩,年销售辣椒7600多吨。每年季节性安置农村闲散妇女4100多人,增加妇女收入440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赵凤侠事业成功了,却时刻不忘家乡的父老乡亲。近年来,她先后捐资50多万元,帮贫扶困,修路建校,受到老百姓的高度赞扬。

谈到当代女性成功的法宝,赵凤侠说:“不要害怕失败,一分耕耘必能获得一分收获。”

如今,女性创业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一些地方也开始实施一系列的政策鼓励女性创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女性一定会更加独立,像赵凤侠这样的成功女性创业者也一定会越来越多!

女人创业致富成功故事2

听说么学红的故事,缘于在太平区高德街道西城社区的一次采访,社区主任告诉记者,在西城社区有一位敢闯敢拼、执着顽强的奇女子,一个城里的下岗女工,到农村包地种树,如今她已成为那片“绿色银行”的女当家,她的创业故事足以感动身边的每一个人。4月3日下午,记者来到了么学红创业掘金的地方——阜蒙县于寺镇八里卜村的一片生机盎然的林地。

见到么学红,果然如社区主任所言,她快人快语,性格爽朗泼辣,浑身充满了朝气和活力,当我们交谈的时候,她的脸上写满自信,还有成功的喜悦。

自强自立,做命运的主人

38岁的么学红说,10多年前自己下岗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当时的她,一毕业就到海州矿交换台工作。一个风华正茂的女孩子刚毕业就捧上了“铁饭碗”,真是令人羡慕。然而,天有不测风雨,1995年,企业正式宣布破产,此时的么学红感到万般的失落与无奈,前方的路在哪里,她陷入了痛苦的思忖之中。

不服输的么学红,不甘心闲在家中无所事事,决心靠创业改变命运。她做过服装生意,还摆过摊卖过菜……但是几年闯下来,她始终也没有找到一条成功的道路。么学红想,树挪死,人挪活,我就不信没有自己的路!换一种思路,就是换一种活法。城市无路可走,去农村搞种养,也许是一种出路。于是,2001年,她说服了亲友,大胆承包了阜蒙县于寺镇八里卜村的200亩林地,走上了艰苦的创业之路

难忘最初的“帐篷岁月”

到农村创业,想法虽好,但谈何容易?生在城市、长在城市的么学红,对农村的一切都感到十分陌生。特别是提起那段“帐篷岁月”,么学红每次都是眼泪围着眼圈转。2001年6月,么学红和丈夫带着帐篷,正式“驻扎”在林地。当时,除了一大片树林和他们作伴,周围十几里内一个人影都没有。到了晚上,风穿过树林发出呜呜的响声,仿佛狼群的呼嚎,令人毛骨悚然。荒郊野地,没有水电,么学红就买来汽灯照明,每天早晨起来,整个脸被熏的黑黑的。最难熬的是下雨天,雨天对林地来说,是绝好的滋补品,但对住帐篷点汽灯的么学红,实在是种考验。有时候累了一天刚刚入睡,睡梦中觉得浑身冰凉,醒来发现,盖在身上的被子已经被雨浸透了,地面上也流出一道道泥沟。眼看着雨越来越大,么学红和丈夫把洗脸的盆、喝水的杯子和所有能盛水的容器都派上用场,整整抗了一夜的“洪”。快天亮时,雨稍小了些,可此时么学红再也抑制不住心里的酸楚和委屈,她一下子坐在床上,创业的艰辛和对家人的思念一齐涌上心头,接着泪水伴着雨水和汗水滂沱而下。哭归哭,但打退堂鼓可不是么学红的脾气。第二天,么学红照样早起,和请来的技术人员们一起打井找水源,盖房子。饿了,垒几块石头支一个锅,大家一起煮面条吃。三个月下来,水井打出了水,林地边也盖起了一间不算大,却能遮风避雨的砖房。么学红却累瘦了,白皙的皮肤被晒得黝黑,连亲朋好友都不敢认了。

勇闯难关,苦尽甘来

么学红的创业之路似乎并不平坦。2002年,秋天临近,这是树木最为繁茂的季节。远远望去,近200亩的林地里一片郁郁葱葱,一排排杨树挺拔茂盛。么学红象往常一样在林子里巡查,这时,她竟意外地发现,在林地西南角几棵杨树的叶子已经泛黄,有的部分脱落。么学红意识到可能是遭遇了虫害,于是,她立即请来技术人员对树进行对症下药。经过及时“诊治”,整片林子避免了一场虫害,么学红也松了一口气。

时光总是在人感觉最忙碌的时候,走得最快。多少个寒暑交替,日日夜夜,近7年的时间过去了,如今,么学红的近200亩林地里新栽的6600多棵速生杨,成活率在85%以上,且长势喜人。“我的林地还是阜蒙县林业局的样板林呢。么学红自豪地说道。

饮水思源,不忘众乡亲

初尝成功甜头的么学红,并没有忘记在创业之初曾经帮助过她的乡亲们。么学红说:“乡亲们曾经帮助过我,我也希望给大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他们出来打工赚钱不容易,在我这干活的人,我都希望大家相处愉快。”她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在么学红林地打工的村民都能及时拿到工资,从来没有拖欠过。几年来,林地先后安置就业500余人次,只要是么学红的林地招人,八里卜的村民们都争先恐后地来报名。

村里人都说,么学红不仅在事业上精明能干,是个好当家人,还生就一副菩萨心肠。村里一个姓陈的村民,以前在么学红的林地里打过工,前些天,他的妻子患上了类风湿,他不得不辞工回家照看妻子。因为生活困难,无钱看病,陈某十分着急,万般无奈之下,他报着试试看的态度,向么学红借1000元钱。么学红得知情况,二话没说,将1000元现金交给了他。陈某感激得泣不成声。管护林子的老姜头,每次看到么学红都叫她“救命的恩人”。一个夏日的晚上,么学红的电话突然响了,是村民老姜头打来的。电话里得知,老姜头的二儿子与人发生口角,一时想不开,要自杀。么学红挂断电话,立即开车赶往老姜头家中,将他的二儿子送往医院,并垫付了500元的住院费。经及时救治,他的儿子转危为安。

面对如今的成就,么学红说,创业苦,也有甜,一个人只有亲自经历了才会真正体会到苦在哪里,甜在何方。我喜欢现在自己所做的事情,不管多艰难也要一直做下去。希望下岗的姐妹们挺起腰杆,自主创业,只要努力一定会成功!

女人创业致富成功故事3

推广全民阅读,女白领独创“免费图书馆”

今年32岁的张丽娟是一位举止优雅的知性女子,原本在深圳一家IT公司任部门经理,薪水丰厚,衣食无忧。理科出身的张丽娟一直有着“文艺情怀”,早在读高中时,她就有过一个浪漫的憧憬:将来在一条幽静的小巷里开间书店,与心上人品读精彩文字,安享布衣人生。但大学毕业后,眼看与书籍打交道的生意不景气,张丽娟怕养不活自己,也就熄灭了最初的梦想。

2010年初,张丽娟与一帮喜欢读书的朋友欢聚时,大家聊起了韩国每年人均阅读11本书、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中国人却只有4。5本,其中超过一半的人根本不读书。而事实上,我国63。8%的网民仍倾向于纸质书阅读,因为实体书拿在手上的那份实在感,以及散发着淡淡墨香的文字,是飘渺的网络电子书所无法取代的。只因有的人嫌买书太贵,许多人又离图书馆太远,借书还书需要占用太多时间,大家最终才与实体书渐行渐远。

这种现状,令张丽娟的心情难以平复。西方一位哲人说,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她和朋友都想为社会做点什么,让更多的中国人爱上看书。可如何做呢?几位都曾在IT界打拼过的年轻人讨论了很久,最终敲定借助他们最熟悉的互联网,推广全民阅读。

网上电子书已经有了,但是因为版权问题和阅读习惯,仍然颇受局限;网络卖书也有了当当、卓越,无论模式还是市场占有率,后来者都很难超过这两家前辈企业。如果还要做与书有关的生意,剩下的似乎就只有借书了。

“何不打造一家新形态的图书馆,以网络+实体书的模式向全国读者开放呢?”为了考量项目的可行性,他们花了数月时间走访社区、学校和企业。

他们收集到的信息是,中国的图书馆资源极为匮乏,除了高校外,社会性图书馆只有国家、省、市三级,区级图书馆几乎是摆设。至于社区图书馆,也只在少数发达城市的高档社区存在,且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很多企业也曾自建图书馆,至少是图书角,但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久而久之,图书馆成了“库房”,图书角成了“死角”。

社区图书馆的缺位和滞后,让他们看到了生存的空间。因为在网上“营业”的图书馆,可以突破传统图书馆的地域界限,覆盖到每一座城市的每个角落。不过,要最大程度地推广纸质阅读,还得解决另一个问题——把价格降到最低甚至免费。有可能免费吗?出于“用商业的手段,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考虑,他们决定创立一家“免费图书馆”!

2010年5月,深圳青番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张丽娟与合伙人共出资300多万元,采购了大批图书。随后,他们不仅顺利建好了网站,还想出了为用户提供终生免费借、阅、送、还书上门服务的点子。2010年8月,“青番茄”网站一经问世,就引起了无数网民和媒体的关注。

打造贴心服务,文艺“青番茄”一炮而红

网友们惊喜地发现,在青番茄网站注册成会员后,最少只需支付110元押金,就可以开始美妙的借阅之旅了。说美妙是因为这家图书馆最大的卖点是免费!支付押金后,无论借多少次书,都无须再支付额外的租金;比免费借书更诱人的是,整个借阅过程足不出户,都通过快递完成,且快递费由该图书馆承担。等你哪天不想借书了,只需一个电话,青番茄就会无条件退还你的押金!

家住深圳关外的张先生是个爱书之人,多年来,仅那些被他看过一遍就束之高阁的书籍,就堆满了两个书架。但随着近几年图书价格的不断上涨,张先生逛书店时不再“盲目出手”。为节约开支,他想到了去图书馆借书看。可几经打听,离家最近的图书馆也有13公里之遥。偶尔从同事口中了解到青番茄后,他当即在网站上充值110元,注册了会员。只是点几下鼠标,敲几下键盘,张先生轻轻松松就选定了他寻觅已久的两本书——《职场江湖》和《追风筝的人》。

没想到,第二天中午就有快递员按响门铃,给张先生送书来了!就像网络购物一样方便。惟一不同的是,青番茄的用户不用花钱。尝到“网上轻松借书,网下免费阅读”的乐趣后,张先生成了青番茄的忠实粉丝,并开始向熟人大力推荐这家网站。

而最令他感到温馨的是,“青番茄”有着鲜明的气质,它强调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件时髦、快乐、轻松、环保的事情,有点小文艺,有点小清新,还有一点儿小幽默。张先生从快递员手中收到的书,不像淘宝、卓越那样用纸盒或塑料袋包装,而是装在一个名为“精神食粮袋”的布制环保袋里,上面除了青番茄的logo,还印着一句话:“不含农药,不含防腐剂”。

这是张丽娟的创意。她说:“在我的想象中,这就像是与读者的一次握手。我们与读者不能见面,却都是爱书的人,于是想了这个办法,传递一种友善、温暖和默契。”

青番茄的四名创始人都是Apple的粉丝,他们认为苹果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最大程度地向消费者渗透和灌输了自己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在互联网时代,一个企业要想不被轻易模仿,就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气质,而这种气质来源于企业的DNA,需要从企业诞生的第一天和细节之处就开始培养。

青番茄总部隐藏在深圳设计产业园内一栋名为“水”的写字楼里,像大多数创业型公司一样,开放式的办公室内,随处可见员工们自己动手,用木板、键盘盒、塑胶水管等材料制作的相框、秋千、桌椅。中心区域摆着几排无间隔的办公桌,后面立着几排“DIY”出来的书架,再配上一群85后的面孔,让人感觉瞬间穿越到了某大学图书馆。

张丽娟招聘员工的条件极为简单——谁爱书如命,她就雇用谁。这些充满朝气而又爱书如命的员工,很善于在细节上创新。比如,在为用户打造不同的“阅读尺码”时,他们就借用了衣服尺寸的描述方法,分为M、L、XL、XXL这4种级别,最小的M尺码需要充值110元押金,每次可以借2本书,归还时限为14天;最大的XXL则需要充值510元,每次可以借10本书,归还时限为56天。

这种轻松有趣的免费服务方式,对大众极具诱惑力。“青番茄”上线3个月后,就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注册会员从最初的几百人,一路飙升到了10多万人!

随着全国各地的注册用户越来越多,张丽娟手上的会员押金也越积越多。虽然可以随时申请退回,但基本上不会发生集中“挤兑”的现象,因为青番茄运营以来,一直鲜见申请退款的会员。毕竟,百元押金换来阅读不尽的免费书籍是很划算的。

因此,在提取一定比例的准备金后,每一笔到账的押金某种意义上都可被视为收入,她用这些钱不断扩充藏书,并先后在深圳、广州、大连、郑州、太原等城市设立“储书仓库”,还配备了快递人员。

与名企“牵手”,免费服务赢得大财富

许多人都很好奇,张丽娟的“图书馆”免费为大家服务,收入从何而来?事实上,青番茄的规则是不向个人用户收费,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从免费服务中琢磨出生财之道。随着用户基数和借阅次数的增加,青番茄掌握了一个庞大的阅读趣味数据库,直接反映会员的爱好、个性、经济条件,且有详细而准确的线下地址,若针对不同用户推送不同网络广告和书签广告,势必相当精准。

2011年2月,大名鼎鼎的宜家和星巴克,就先后因为目标群体明确且气质相投,主动找上门来与张丽娟谈合作。

张丽娟虽然从中获利不少,但她接广告很谨慎,夹什么样的书签广告、夹多少才不至于让读者反感,需要把握好一个合理的尺度。

除了广告收入,目前青番茄最大的盈利点是在企业用户身上。他们向企业收取几千元至几万元不等的年费,然后为这些企业构筑一个外包式的图书馆。这笔费用大约只相当于企业自建图书馆的1/6,但与自建馆相比,书籍的更新率和利用率都高得多。

通过张丽娟他们一年多时间的努力,如今包括中石化、工行、联想、万科、腾讯、富士康、华为在内的200多家企业都成了青番茄的客户。在青番茄的首页上点击“每企一馆”,便可进入各企业自己的图书馆,这里除了有专业读物、热门书籍,还有部分企业学院和企业品牌文化传播的内容,企业员工从这个频道借书就不再需要支付押金。仅此一项,每年就能为青番茄带来上百万元的收入。随着企业用户的不断增多,将来这个数字还会发生惊人的变化!

事实证明,“免费图书馆”的确提供了一项没有人会拒绝的服务。从去年8月上线至今,青番茄已经积累了60多万会员读者,服务范围遍及全国20多个城市,藏书种类也超过了16万种。

作为“中国最大的阅读生意”缔造者,张丽娟与合作人在经营中,时时显露出传统图书馆不可能具备的“霸气”。比如,他们有专门的图书采购部,和国内众多优秀的出版社保持合作关系,几乎每周都在不断购置新书。如果用户在网站上没能找到想要看的书,还可以在“量身订阅”功能板块提交订阅申请。“只要你确定世界上发行过这本书,我们都会尽力买到它。”张丽娟肯定地说。

有财经专家为张丽娟算过一笔账,且算目前青番茄个人会员是60万,由于押金档次从110——560元不等,即便平均下来按每人200元计算,押金总额也高达1。2亿!哪怕用这笔钱做“保本基金”理财投资,年收益也有几百万元,足以应付青番茄图书馆补充藏书、支付快递费用、公司花销等开支。而企业用户每年交纳的上百万阅读费用是不予退还的,再加上大大小小的广告收入,张丽娟与合作人每年的纯利润,少说也有四五百万。

今年8月,青番茄又推出了“每校一馆”,这是一个面向大学生提供的免费产品。到了大学毕业季,青番茄还有“漂书码头”,鼓励大学生把不要的书、带不走的书寄给青番茄,换取可在青番茄使用的积分,张丽娟他们也能借此节省采购费用。

目前,青番茄正在努力开拓的另一个业务就是建立“每园一馆”,希望将“每企一馆”的模式复制到各地的幼儿园。青番茄有一批忠实的妈妈读者,“青番茄上线后,借出去的第一本书,就是一位深圳妈妈给宝宝借的幼儿绘画读本。”现在的年轻妈妈们都注重宝宝的智力和兴趣开发,但是幼儿读物有一定的特殊性,不仅价格不菲,而且不像经典名著那样有收藏价值,往往过了幼儿年龄段,就不再有阅读需求。如果把这个市场做活,其实也能形成这类图书的良性循环。

从“每企一馆”“每园一馆”“每校一馆”到“漂书码头”,这些都是青番茄边做边产生的创意。从上线的第一天开始,张丽娟就希望能把青番茄做成一家有想象力的公司。

目前青番茄最受欢迎的书籍中,旅游类排名前三。因此,张丽娟还计划把与宜家的合作模式复制到旅行社,比如向借阅《藏地密码》的读者推荐去西藏的自由行线路;向参团去欧洲的“驴友”推荐她代销的《达·芬奇密码》,总之就是带本书上路!毫无疑问,只要手握60万会员的青番茄愿意展开想象,就有挖掘不尽的财源。

既给千千万万的国人送去了精神食粮,也为自己赢得了财富,张丽娟很享受当下的生活。

女人创业致富成功故事4

1970年7月,一个清瘦的女孩来到台北的一家平面设计公司,她要应聘助理一职,负责招聘的老总翻开她的履历,上面写着东吴大学英文系夜间部肄业,老总皱起了眉头,一个大学肄业、非设计专业学科的女生,为什么要来设计公司应聘呢?她看出了老总的疑问,语气坚定地说:“我太爱设计了,所以才休学专心工作,请给我个机会!”老总被打动了,把助理的职位给了她。

说是助理,其实每天的工作就是洗调色盘、剪报、裁纸、跑腿买便当,实际上就是个跑腿小妹,但是,她并不因此厌倦自卑,而是利用便利条件,开始自学设计专业,为了买一本上千元的设计书,身为穷学生的她只能利用画插图来挣钱,每到深夜,她就拿起笔,为一本本童话故事书画插图,就这样她白天上班、晚上念书、深夜画插画,有不懂的就问设计人员,生活过得充实而忙碌。

三年后,她攒了十万元钱,创立了自己的设计公司。创业之初,她冲劲十足,有次赶制出了错,为了让客户出国前拿到产品目录,她一整夜守在印刷厂机器旁,紧盯着工人重印,第二天早上油墨一干,她立即飙车到桃园机场,送到正在办理出关手续的客户手上。她说,那时候过的是只有三分把握就往前冲的日子。

但是经营公司仅凭热情是不够的,公司刚有起色的时候,她被客户盗走了六百万元,这对她是一大打击,为了还债,她将公司由三十人精简为两人,自己则身兼数职,重又操起了跑腿小妹的旧业,同时,她也意识到了自己在市场营销方面的不足。

这时,有个客户看上了她的形象包装特长,询问她是否有意愿去一家俱乐部担任执行副总经理,她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暂时关闭公司去这家俱乐部任职。

这是一家以餐饮娱乐为主的俱乐部,在俱乐部三年,她的勤奋与天赋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让会员人数增长了六倍,俱乐部的工作经验让她学会做事不可不计后果地投入,她说:“设计是公司灵魂,但是要稳稳走下去需要懂得经营布局。”

离开俱乐部,她的设计公司重新开了张,有了市场管理经验的她和过去不同了,她不再是个只谈设计概念的设计师,而是关注市场定位、对手市占率,半年后,几乎一半以上的客户在她的解说下,除了企业识别标志外,连平面设计、广告,甚至人员服装都交由她打理了。

在台湾站稳脚后,她准备走出台湾市场,但是一家小公司怎么会有资源谈合作呢?这难不倒她,为了创造机会,2005年起,只要有设计比赛,她几乎都会参加,渐渐地有了名气,要取得合作机会,她也有自己的策略,她主动将案子让出来和伙伴合作完成,她说:“你要先给,不要想先从别人手中拿。”2008年,她和五国设计公司组成了联盟,约定共同接案。

走入她的设计公司,一整面的白墙,没有挂出任何得奖作品。她说:“我是故意不挂的,挂在墙上就会被过去的作品局限住,未来我还要继续比赛下去,让更多台湾的设计被看见。”

她就是获得过号称平面设计“奥斯卡奖”的if视觉传达奖项的知本形象董事长蔡慧贞。有人问她成功的秘诀,她说,我曾经跌过很重的一跤,很痛,痛到让我记住不要再走同一条路。

不要再走同一条路,不是因为懦弱与胆怯,而是因为睿智与客观,蔡慧贞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跑腿小妹的人生也可以因为不断的进取与修正而变得光彩夺目。

女人创业致富成功故事5

过去女生在家即使贤妻良母,需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现在的女子却可以在商界独撑一片天,可谓让他人敬叹!女孩子该干什么?女生的优点就是细腻,有耐心,他们会慎重考虑身边的任何一个机会,比如说鼠标垫。大学生在为就业感到困难无比的时候,这个仅仅度过两年技校的西北女孩却走遍了大江南北甚至海外。24岁女生4年捞金170万不可谓不强势!

含泪打工却没挣到钱今年24岁的刘玉芬,出生在甘肃和青海交界处一个叫民和的闭塞小县城,父亲在一家小工厂上班,母亲没有工作。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唯一的途径就是考大学。

可命运偏偏和女孩开了个玩笑,高考时,成绩一向优异的刘玉芬却不幸以几分之差落榜。更意想不到的是,就在这一年,她父亲也下了岗。刘玉芬决定放弃复读,到兰州一家成人技校接受培训。

1999年从技校毕业后,经推荐,刘玉芬进到上海一家台商办的手袋厂。她在技校学的是美术设计专业,没想到,最后只做了一名在工厂没人愿意干的“胶水工”。在闷热的车间里,刘玉芬沾满胶水和皮屑的工作服常常紧贴在身上,让她透不过气来,但她从不叫苦。很快,刘玉芬被推荐到销售部当上了业务员,她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她一边大量阅读有关书籍,一边迅速了解手袋的市场销售情况。

有一天,刘玉芬得到消息,本市一家公司要订做一批高级手袋送给高端客户,她马上赶了过去。可没等她说完来意,那个公司经理就十分粗暴地把她“轰”了出去。下午,刘玉芬又到这家公司门口,再次被拒绝。

刘玉芬忍辱负重地在销售部打拼了半年,脸晒黑了,人瘦了一圈,虽然也签了一些订单,但经公司七扣八扣,竟没挣到什么钱。她似乎明白了一个道理:给人打工永远不会有大出息,得想法干自己的事业!

小小鼠标垫里找商机2000年4月的一天,刘玉芬陪一位朋友买电脑,回来时发现对方少给了一个鼠标垫。待到返回索要时,却听到几位顾客正在抱怨鼠标垫做工粗糙,花样单一。“为什么不进一些样式好看点的呢?”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刘玉芬马上用了大半天时间把整个电脑城的各种鼠标垫各买了一个。女孩子该干什么?她反复比对后发现,这些鼠标垫大同小异,都是深灰的色系;材质也很一般,都是在胶皮上加了一层布纹。

刘玉芬在工厂做过“胶水工”,知道做这种鼠标垫不仅工艺简单,而且成本只有2元钱左右。此时,一个想法在她脑海里蹦了出来:自己何不设计个性鼠标垫卖?现在人们买电脑花上万元都不含糊,谁还会在乎花几十块钱买一个美丽时尚的鼠标垫?再说这也代表一种生活品位啊!

随即,学过平面设计的刘玉芬先在电脑上绘制了两幅个性鼠标垫的效果图,一个底面为金黄色,中间摆着一个诱人的大苹果;另一个是法国最新流行的一对接吻鱼,两条鱼亲吻时吐出的泡泡正好形成了一个红色的LOVE图案。当她把这两个图案拿到电脑城时,一个业务员连声叫好:这种鼠标垫太时尚了,你联系厂家生产吧,我先订1000个!

虽然有人感兴趣,但1000个毕竟太少了,因为批量生产要制作专用模具,厂家决不会轻易接这种小单。总不能自己动手一块一块粘贴吧?小刘正愁眉不展时,一位朋友说:你为什么不在网站上试试?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刘玉芬马上在网站上发布了自己要生产、销售个性鼠标垫的帖子。

没想到,不到两天就有30多人打电话来咨询。第四天,上海浦东一家公司,要求刘玉芬为他们生产1万个这种设计独特、新颖的个性鼠标垫,但强调要先看样品,才能正式签协议。为接下这个订单,刘玉芬连续找了几家加工厂,最后花高价生产了一些样品。当她带着鼠标垫样品给客户看时,对方非常满意,当场就和她签订了协议,并约定10天后交货。

但一些大厂都不愿意接这种活,一位老板更是坦言:“就你这点数量,赚的钱还不够买模具”。没办法,刘玉芬只好去了一家小橡胶厂,可老板提出必须由刘玉芬出8000元钱买模具,他们才能代为加工。无奈之下,刘玉芬还是咬牙答应了。

那些日子,无论是出模具、粘贴还是印刷和压膜等一系列工序,刘玉芬每天都守在现场,生怕产品质量不过关。6个日日夜夜下来,刘玉芬的双眼熬得像安哥拉小兔,嘴上也起了泡。但第一批构思巧妙而又精美绝伦的个性鼠标垫终于提前交了货!“哇,太棒了!”客户验货时竟忍不住连声惊叹。

刘玉芬算了一下,扣除成本,自己在短短10天内净赚了2万多元!抚摸着这两沓厚厚的百元大钞,女孩喜极而泣。老父亲上班三年的工资也不及这个数啊。当晚玉芬打电话把喜讯告诉父母时,妈妈一遍又一遍地问:“这是真的吗?怎么能一下子挣这么多钱!”

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后,刘玉芬更加坚信个性鼠标垫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不久后,电脑城的那位业务员打来电话惊喜地告诉她:“你供的那批货太‘俏’了,几天就被抢购一空,快过来咱们谈谈下批货的事!”

这次对方的订货量是上次的15倍,再加上其他用户,总共订了33000个鼠标垫!

见刘玉芬又送来这么份大订单,橡胶厂的老板也对这个“外来妹”刮目相看了。这次他不仅态度很热情,活儿也干得相当漂亮、认真。

那时,由于人们对鼠标垫的生产不看好,认为它利润少,国内只有十几家企业生产鼠标垫的工厂,而且多是“大路货”,做工粗糙,样式呆板陈旧。

“个性”和“时尚”给刘玉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仅仅一年半时间,她就赚了37万元。很快,她在上海闵行区注册成立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小公司。

有意思的是,在她招聘的6名员工中有4人是大学生,还有一位是学营销的硕士呢!

把“个性”卖到美国刘玉芬制作了中、英文的公司网页,她想让客户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看到她的产品并能直接在网上订货。

很快,驻上海的美国苹果电脑公司找上门来,约翰先生的夫人拿着自己爱犬的照片,问能否把它制作到鼠标垫上去,刘玉芬说:“绝对没问题!”

她把照片用压膜机压在了鼠标垫上。见到这个“全世界仅此一件”的个性鼠标垫,约翰先生的夫人高兴极了。约翰先生对刘玉芬说,下个月是公司的周年庆典,他们要为长期使用“苹果”电脑的高端用户派送15万个鼠标垫作为礼品,要求高档、时尚、图案有美国特色。

第一次接到这么大的订单,而且又是美国知名的电脑公司送来的,刘玉芬真有点受宠若惊。刘玉芬搜集有关资料,专门为他设计了以“米老鼠与唐老鸭”为经典形象的卡通系列,以“向日葵”等为代表的世界名画系列,此外还有反映美国著名旅游胜地的风景系列,共60多种精美图案,客户对此十分满意。

正当她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不料第二天对方通知她:为确保产品质量,生产鼠标垫时,必须使用美国的3M胶水!刘玉芬听后吓了一跳,她知道这种胶水虽然很“绿色”、黏合力强,但价格却比国产优质胶水贵20多倍!本来她的报价就很低,如果按对方的要求去做,几乎没什么利润。刘玉芬也可以拒绝,因为供货合同上根本就没有用什么胶水这一条,但为了争取国外用户,她还是按要求做了。

这一次,刘玉芬带着6名员工没日没夜地忙了半个多月却没赚到什么钱。但是,她在客户中却“赚”到了信誉。

零售“大鳄”主动上门此后,在约翰先生的热情介绍和推荐下,戴尔、IBM、西门子等著名公司,也纷纷垂青刘玉芬的个性鼠标垫,有的还特意要求刘玉芬做他们的礼品供货商。紧接着,腾讯、TCL电脑、明基电脑等国内知名企业,也先后找到刘玉芬,要求她为公司生产礼品鼠标垫。

最令她激动的事还在后面。2004年8月,世界上最大的零售采购商沃尔玛打电话向刘玉芬订货。于是,一批款式独特,载着故宫、长城、仕女图、京剧脸谱等美丽图案的个性鼠标垫,飘洋过海“飞”到了美国。刘玉芬说,她相信有民族文化底蕴的产品在国外才更具竞争力。结果不出所料,这种个性十足的小玩艺儿在洛杉矶、纽约、旧金山等城市刚推出,就受到了年轻人的青睐,他们不仅自己购买,很多人还把它当作礼物送给朋友。

如今刘玉芬已经积累了170多万元的个人资产,公司有员工28人。为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她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成人函授班,主修经济管理专业。这位24岁的漂亮女孩,至今连男朋友都顾不上谈。虽然每天都累得精疲力竭,但她觉得生活很充实。

女人创业致富成功故事6

一地鸡毛价值几何?在常人眼中,它除了制作成鸡毛毽、羽毛掸这些“鸡毛蒜皮”的小玩意儿,似乎再无别的用途,身价自然“轻如鸿毛”。但一位年轻的湖南女孩,却把不起眼的鸡毛变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彩、栩栩如生的羽毛画,使其摇身一变成为珍贵的艺术品,远销到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地。短短两年多时间,她就凭借一片片小羽毛玩出一个新潮产业,从中斩获了千万财富!

创业失败,女大学生发觉“鸡毛商机”

身材苗条,皮肤白皙、明澈的眼眸流露出清雅的书卷气……谁能想到,眼前这位26岁的知性美女,居然拥有千万资产,被誉为“中国羽画界一姐”!而她所有的辉煌成就,竟都源于一根根不起眼的鸡毛。

2006年从北京城市学院毕业后,学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高钰环在京城谋到一份白领工作,令湖南家乡的亲友羡慕不已。然而,她在繁华的北京找不到归属感,2007年,她决定辞职回家乡创业。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高钰环选择的创业项目却是养鸡。对此,村里人百思不解,一个女大学生,放着优雅的白领工作不要,却甘当“鸡司令”,甚至连父母都在担忧她的未来,更令高钰环伤心的是,相恋多年的硕士男友也因为她“不争气”的选择,而提出了分手。

倔犟的高钰环没有被流言和失恋击垮,她决定用实际行动来粉碎别人的偏见,证明自己的选择是对的。事实上,高钰环的创业思路并不冒失。她知道在北京一个土鸡蛋就能卖到几块钱,而四黄鸡是家乡湖南永兴县特有的珍禽,外貌美观,肉嫩味美,若能把品牌打响,一定可以在大都市畅销不衰!她决定用自己的眼光和知识,把家乡传统的养殖业发展壮大。

从租赁5000平方米的场地到投建鸡舍、杂交繁育,高钰环前前后后共投入了30多万元,除去自己仅有的5万元积蓄,其余全是向亲戚和银行借的。就在一只只宝贝鸡将要出笼,大把的钞票即将到手时,2008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雪席卷中国南方,湖南也未能幸免于难。

连续飘落的大雪压塌了鸡舍、压死了高钰环1万多只心爱的四黄鸡。一夜之间,曾经活蹦乱跳的“鸡军团”几乎全军覆没,想到半年多来的艰辛付出都化作了乌有,她痛心地捡着散落一地的鸡毛,泪水夺眶而出。

“鸡都死了,哭也没有用啊!你天天盯着这些鸡毛,还能盯出钱来吗?”母亲心疼地劝高钰环。不料,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母亲的话突然惊醒了高钰环:对呀!为什么不能把鸡毛变成钱呢?

高钰环猛然想起,她曾经在北京的画廊里见过漂亮的麦秸画。既然麦秸都能做出画来,那么鸡毛为什么不能呢?更何况永兴四黄鸡一向以“貌美”著称,其羽毛细小柔软,光彩艳丽,体小紧凑,可惜一直派不上什么用场,也就毫无经济价值可言。“如果我能做出羽毛画,岂不是一个变废为宝的时尚项目!”这个想法令高钰环兴奋不已。

化腐朽为神奇,时尚羽画引来百万订单

通过查阅资料,高钰环惊讶地了解到,用禽鸟天然色泽的羽毛,以平贴、浮雕贴、立体贴等工艺手法拼贴而成的羽画,其实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文物中,就有羽毛贴花绢等工艺美术品。唐代至明清时期,各种羽画饰物也丰富多彩,久负盛名,只可惜后来因工艺长期失传,这项绝美发明才鲜为当代人所知。

高钰环下定决心要重现千年经典,创造出个性十足的“羽毛画”,以此作为自己第二次创业的突破口。

接下来的几天,她找来几幅从北京带回来的风景山水画,试着按风景画的图案用鸡毛比画着做了起来。高钰环从小就爱画画,没想到,当初的小爱好如今却派上了大用场。一周后,她的羽画处女作终于大功告成:一幅田园山水栩栩如生,那些柔软而颜色丰富的鸡毛,让这种工艺画比纸上的画多了些动感和柔美,连父母看了都啧啧称奇。

但后来,高钰环却发现了一个棘手问题,她的羽毛画搁置时间一长,就渐渐失去了光泽,继而羽绒脱落……为此,高钰环绞尽脑汁想了很多办法,却都无济于事。直到后来,高钰环想到去长沙一所大学请教化学系的教授,问题才得以解决:之后,通过近半年的探索,屡遭失败的高钰环终于掌握了制作羽毛画的全套工序。

2008年10月,高钰环的一位外地女同学结婚,对方开玩笑说:“钰环,我现在什么都不缺,就差一个有特色的艺术品。要不你用鸡毛给我做幅画?”高钰环欣然答应。

通过一个多星期的精心赶工,一幅漂亮的羽毛画终于完工了:一个鸟语花香的春天,在碧湖之畔的秋千上,两个相爱的人十指相扣,深情相望,旁边是一行清秀的小字:“心若相惜,白首不离。”用淡淡绿色的鸡毛做成的湖水波光荡漾,闪闪动人……

同学的婚礼上,高钰环把自己用羽毛做的工艺画送给了新娘子。同学们全都惊呆了,他们没想到高钰环还有如此绝活儿,纷纷惊叹她的创意和手艺。同时,大家全都鼓励她大胆地把这个项目做下去。看着同学们鼓舞的眼神,高钰环信心倍增。

由于资金短缺,起初,无力开店的高钰环只得背着她的羽画到长沙、株洲的画廊和各大商场的礼品专柜去推销。没想到,经销商们一看到这些美不胜收的羽画,都露出了惊羡的目光,当场决定收购她的作品。

高钰环的羽作摆进画廊和商场后,迅速吸引了许多顾客的目光。大家在感叹作者的构思奇妙之余,争先恐后地买走了自己喜欢的羽画,或珍藏,或送人,或用以公司和居家装饰。

由于羽画在城市十分走俏,向高钰环催货的电话不断,她不得不发动全家人,都投身于这种点“羽”成金的新潮事业中。

两年赚千万,“一地鸡毛”玩出大产业

2009年年初,高钰环在一位朋友的鼓励下,带着她制作的羽毛画参加了广州国际工艺品展览会。她的《独钓寒江雪》工艺画,图案细腻,人物栩栩如生,山水极具动感,在展会上吸引了很多人围观!很快《独钓寒江雪》就被新加坡的客户一眼相中,并以5000元的高价买走了。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一周时间里,高钰环居然在展览会上接到了20多万美元的订单!

然而,有了大客户和巨额订单,高钰环却犯愁了:供货量大了,她手上的鸡毛数量却远远不够用。而且,仅一幅画从洗鸡毛到制作完成,就需要花费她和家人好几天时间,羽毛和人手都远远不够,怎么办?

由于湖南兴义是养殖大县,高钰环首先在当地电视台和网络上发布了收购鸡毛的广告。一听说有人要收购“毫无用途”的鸡毛,那些养殖户和鸡肉加工企业都高兴不已,很快就从四面八方运来了小山似的一堆各色羽毛。解决了鸡毛的问题,高钰环又动员村里所有的弱劳力和妇女,跟着她学起了制作羽毛画,并投资建起了一个颇具规模的羽画加工厂。

2010年年初,加拿大一家工艺品公司的老板亲自到湖南拜访高钰环,并与她签订了一笔50万美元的羽画订单!出乎她意料的是,合同约定5个月内完工,高钰环的团队却只用了3个半月,就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这一大单羽毛画。为了达到“薄如蝉翼、美到醉人”的效果,高钰环还采用自然脱落的飞鸟羽毛点缀画作,使作品变得更加精美绝伦。那位洋老板惊喜不已,此后,他就成了高钰环的“铁杆客户”之一。

为达到自产自销、产业化经营的目的,2010年2月,高钰环又投资几十万元兴建两个规模庞大的养殖场,重操起了养鸡旧业。和上次不同的是,这次她主要为了得到制作羽毛画的原料——鸡毛。除了提取价值不菲的“特色鸡毛”,她还多了鸡蛋和鸡肉销售这两项揽财渠道,可谓一举三得!

发展到2011年3月,高钰环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羽画制品公司,并将总部设在了北京中科创意产业园内。如今,她不仅有自己的养殖基地、现代化的公司,还与中国科协合作,在画的种类和技术方面进行着不断创新,相继推出了神奇羽画、单片羽毛画、拉米娜版画、绢丝画等新潮画种。其产品不仅在国内受宠,还远销到新加坡、日本、印尼、美国、加拿大等十多个国家。

在取得个人成功的同时,这位女大学生并没有忘记回报社会。近两年来,高钰环连续举办了多期“羽毛画创作培训课”,免费为一批批下岗职工、待业青年传授技艺。她还全面参与由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国家科管委发起的“中国创业就业扶助工程”,义务帮助弱势人群摆脱困境,踏上致富道路。

女人创业致富成功故事7

我今年23岁,生活在浙江南部的一座很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中等城市。去年大专毕业的时候,本来想在市里找个好工作,可是一直找不着让自己满意的,好单位看不上我,愿意要我的单位又不满意,不仅工资可怜,而且上班时间特别长,估计自己本来就瘦弱的身体消耗不了多久。

就这样奔波了一个多月,工作仍然没有着落,心情也沮丧到了极点,脾气特别坏,动不动就发火摔东西。为了散散心,我就去了一位中学同学家玩,由于去杭州上学,我们已经有三年没见面了,这次见到她,才发现变化很大,原本沉默寡言的她现在却变得非常开朗活波。 我问:“现在在哪里上班呀?” 她笑着说:“中学毕业后,到镇卫生院干了半年就出来自己做化妆品生意了,现在开了个化妆品小店。” 我问:“一个月能赚多少?” 她说:“很一般,去掉各种开销,象租金、水电费、售货员工资等,大致能有7000元左右。” 我大吃一惊:“哇塞?7000块还一般呀,我出去打工,人家能给一千多就算很不错啦。” 她笑了:“自己做点生意虽说辛苦一些,但能锻炼自己,收入也高很多,尤其是心情特别好。” 说实在话,那一刻我特别羡慕她、佩服她,也忽然产生一个念头,为什么我就不能创业呢?

回到家里,我把想法和爸爸妈妈说了,他们很惊奇我竟然会有这样的念头,他们根本不相信我有这个能力,我把同学的事和他们说了,可他们还是不同意,认为我社会经验还很不够,肯定做不成。晚上我想个整整一个晚上,说实在话,我对自己也没多少信心,别还没挣钱又把家里的钱亏了,但同学的经历让我难以遏制创业的冲动,别人能做好,为什么我就不行呢?我下定决心,决定和同学一样自己做点生意。先把准备工作做好再和父母谈,相信能说服他们。可是做什么呢好?我泡在网上到处找项目,花了整整一周,仔细看了了几十个项目,最后决定和同学一样做化妆品,看着她这个榜样,我心里也塌实好多呀,再说也便于说服父母投资啊。

我打电话向同学询问进货渠道,可当初那么要好的同学吭吭唧唧就是不肯告诉我,也难怪,同行嘛,怕抢生意嘛,我也不怪她,生意有生意的游戏规则。靠不上别人就只有靠自己啦。我找了不少个能供货的地方,分别和她们联系咨询,认真比较,最后决定选择了珠海美丽湾生物科技公司,觉得他们是正规公司,证件比较齐全,让人放心。现在网络骗子很多,很多连经营资格都没有的人也以低廉的价格兜售假冒伪劣名牌化妆品,很多姐妹上当受骗,所以还是选择正规的公司比较稳妥,有时候贪图便宜反而要吃大亏的!

经过一周的思想工作,父母终于同意了,我没有积蓄,在家只能靠父母啦。他们拿出5万元给我做投资。然后就是和爸爸一起跑铺面、搞装修,虽然很省,不敢追求豪华,2万元还是花掉了,拿着剩下的3万,我真的忐忑不安了,要是亏了,自己心里多内疚啊,毕竟是父母攒下的一点血汗钱哪。可是创业哪能不冒点风险呢,我不断鼓励自己。从美丽湾时尚先进了1万多的货,摆在店里,把乡下的表妹叫来帮忙,两个小姑娘就开始创业了。进货前爸爸给我讲,我们这里毕竟不是大城市,可以多进一些价格低一些的二线产品,应该好销一些。的确如此,第一周卖了2千块,大部分是价格稍微低一些的产品。第一个月销了8000多,房租水电费倒是挣回来了,心理塌实多了,毕竟没怎么亏啊。爸爸安慰我,一开始能这样已经非常不错了,要坚持下午。为了扩大影响力,我在门口帖了海报,并散发一些宣传单,也搞些网络推广,在我们地方论坛发贴推广,一家地藏发贴的机构帮我们发的,每月花两三百的费用。继续增加品种,又进了一批曼谷时尚花草茶,花草茶已经逐步开始流行,女孩子们非常喜欢,泡一杯花草茶,芳香迷人,又能对健康有益处,市场反映非常好。

到第二个月我这个小店就净赚了5000多,我非常开心,父母也开始对我刮目相看了,因为我不仅有了工作,而且赚的钱比他们的工资之和还要多。随着小店生意逐渐红火,我的自信心也增强很多,想了很多点子增加销量,搞了个会员卡,买产品积累到500元之后就开始有一定折扣,培养了一批固定的顾客,她们让我的生意稳步发展。没几个月,我的月收入就超过了1万元,一年挣个十几万没有一点问题。这是我当初真的不敢想象的。一个20岁出头的小姑娘,没有社会经验,更不懂做生意,可是,只要自己努力学习,敢于挑战自己,也能做得很好。现在,我不仅能养活自己,还能赡养父母。为了儿女,他们辛苦了一辈子,省吃俭用,养大我们姐妹,送我们上学,当我们大了,他们也已经两鬓班白。回想他们这二十多年,真的连一次象样的旅游都没有,连首都北京都没去过。他们总说,等你们姐妹长大了,我们就去趟北京看看,爬一次长城,去次故宫,到天安门看看升旗仪式,这是他们很多年的梦想啊。

前不久,我拿2万元送父母去北京旅游了8天,还给家里装了空调。南方天气热,父母说电费贵,一直在用电风扇,想起这些,我觉得心酸,觉得自己欠父母的很多很多,自己现在有能力,应该对他们的含辛茹苦以报答,让他们过上幸福的晚年,等生意再好一些,我还想带他们去欧洲看看呢。很多女孩子不自信,总想着找个有钱的男朋友作为“长期饭票”,其实女孩子应该自强自立,靠自己也能过上好生活,为什么一定要靠别人呢?我只是个普通的女孩子,我能做到的相信姐妹们也能做到。我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来告诉大家,就是想告诉大家,只要有信心,再加上努力,女人也能创造自己的美好未来。

“花心”女子60元创业月入上万

用“人小鬼机灵”形容她,再贴切不过了。听身高不到一米五的小吴波,讲述她仅用60元起步创业的故事,你会惊叹:她的创业之路上,怎么有那么多开心故事?她的眼里,哪来那么多美丽风景?

吴波是四川人,高中毕业后上了旅游学校。1997年毕业时找工作,许多单位嫌她个矮,亲友们急着帮她介绍会计、内勤等工作。“可是我只想做我自己喜欢的”。从不为难自己的她,没急着找工作,而是背上背包,一个人到南通旅游去了。

机会来了。在逛商场时,柜台里热卖的韩国产卡片,勾起了她的灵感:在学校上学时,逢年过节,她自制的贺卡就受到同学老师的欢迎。“为什么我的贺卡不能卖呢?”一个电话打回家告诉父母:“我要留在南通创业了。”

一向开明的父母,这次也没干涉她。她一个人跑到城郊结合部,要租用农民养牛的泥巴房。如此的不讲究,倒让农民大叔大婶惊诧了:房租多少,你看着给吧。后来,干脆就没要她的。她一会儿捡来几根树枝,一会儿采来一把野花,土泥屋转眼成了小花园。房东被她的开心所感染,主动给她提供了自行车、台灯、桌子等用品.

她打定主意:只用60元创业。她买来剪刀、彩纸、尺子、胶水等,一夜功夫做了十几张样卡。第二天,当她把样卡放在南通最大的王府井商场业务部桌上时,工作人员都对她极富创意的贺卡爱不释手。“在我眼里,什么都能入画。你看,这落叶用开水烫过,再用书夹干后,能一直绿着。好看吧?”说起这些,她就像女孩子穿上了公主裙,甜蜜极了。

“我就是跟着喜欢走。一开心,做什么都不累,也很顺。”她的机灵让她一路赢得绿灯和喝彩。贺卡上柜销售,要租用柜台。可她既不想多花钱,又想有新意,就把蓝花床单做成了挂袋,再捡来两根树枝撑住,一个很有创意的“立体柜台”让商场管理者赞赏不已,也得以“网开一面”。几个通宵后,60元的创业费,变成200张贺卡,一周内换来1200元的“第一桶金”。一年后,南通所有大商场,全有她的贺卡,特好卖。

因为跟着喜欢走,1999年,她毅然放弃蒸蒸日上的事业,为了爱情,来到南京重新创业。“能赚多少钱,我真的无所谓。我做这些,就是想开开心心,享受生活。贺卡已无法表达我心中的美好。从小对花的喜欢,此时在我心中已是万紫千红了。”婚后,她带着花一般的心情,花一样可爱的女孩,有空就钻到公园的花堆里去。很快,彩纸在她手中成了惹人喜爱的60多种工艺花,并迅速赢得了宾馆、机关会议室、居家布置等市常几元一朵的小花,变成了年销售规模30多万元的“花仙子手工艺开发中心”,解决了10多个下岗职工的就业 。#p#副标题#e#

女人创业致富成功故事8

2006年,乔婉姗即将从哈佛毕业,跟她的很多同学选择留在华尔街不同,她选择到青海开发牦牛产业,这遭到了家中所有人的反对。

乔婉姗说“如果我毕业留在华尔街,为有钱人赚更多的钱,有什么意义呢?现在我是去落后的地区帮助人们摆脱贫穷,这才更有意义啊!”

最终妈妈说不过她,就在别的同学纷纷奔赴国际大公司,过着舒适的生活时,乔婉姗和同学苏芷君来到了青海“吃苦”,和牦牛打起了交道,她们被同学们戏称为“牵着牦牛从哈佛毕业”!

哈佛女生牵着牦牛毕业

今年27岁的乔婉姗出生在美国,7岁回到台湾,18岁又到美国上大学,她先是在美国一流的学府沃顿商学院攻读经济管理,后来又考上了哈佛大学读研究生。

父母本希望女儿乔婉姗哈佛大学毕业后到国外一流的公司锻炼几年,再继承家族产业,没想到女儿却突发奇想选择到青海这个贫穷的地方去“受苦”,妈妈萧惠瑛说“到一个没水没电的地方去,你能取得多大的成功呢!我和你爸爸有能力为你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各种资源,你完全可以比其他人更加轻松地成功!”

“妈妈,如果我毕业留在华尔街,为有钱人赚更多的钱,那顶多算是锦上添花,现在我是去落后的地区帮助人们摆脱贫穷,这是雪中送炭啊!雪中送炭的人生才是更有意义的人生啊!”女儿最终说服了爸爸妈妈。其实这个选择是乔婉姗酝酿已久的。

乔婉姗的外公是台湾著名企业家、三福集团董事长萧火绵,三福集团投资的产业涵盖电厂、食品、畜牧、金融与地产出租,累积财富超过数十亿元。乔婉姗的母亲萧惠瑛和父亲乔培伟,早年留学美国,两人在美国多家机构任职,后来又创办了嘉惠集团开始创业之旅,到目前为止嘉惠集团已发展成为台湾最大的远程教育综合服务机构之一,成为业界翘楚。

因为家庭的耳濡目染,乔婉姗很小的时候,就立下志愿:长大后也要成为像外公和父母一样成功的创业家。

2003年,正在沃顿商学院读书的乔婉珊到秘鲁实习,看到那里的不少人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住的地方甚至不能挡风遮雨,乔婉姗被深深震撼了,她不禁产生疑问“为什么我有这么好的机会,而这些人就完全没有,他们为什么不能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呢?”如果我能用我的所学创造机会,让没有机会的人有机会,让没有选择的人有选择,这一定是最有意义的事情!从那时起,乔婉珊就下定决心,以后自己创业,专门办“社会企业”,来改变一些落后地区的面貌,为一些贫穷的人提供更多的机会。

“社会企业”是用商业的模式,来解决社会贫穷问题。它不是纯粹的企业,也不是一般的社会服务,而是通过商业运作,赚取利润用以贡献社会。它们所得盈余用于扶助弱势群体、促进小区发展及社会企业本身的投资。在国外最著名的社会企业家是孟加拉国的尤纳斯。

尤纳斯教授创建的“乡村银行”被誉为是社会企业的经典案例,在乡村银行中,尤纳斯开创和发展了“微型贷款”的业务,专门提供给贫穷而无法获得银行贷款的创业者。很多人认为穷人是不能货款的,因为他们还不起,但尤纳斯认为穷人其实可以还钱,但必须有一个适合的机制。所以在这个微型货款组织里,他只借小额的货款,最终归还率达98%。

2006年尤纳斯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乔婉珊特别仰慕尤纳斯教授,总想着自己也办个“社会企业”来济贫救穷。既能创业实现梦想,又能对社会做出贡献,而且还能有盈利,再也没有比这个更有意义了。

为了能够更好地学习并研究“社会企业”,在哈佛大学,她选择了读国际发展与公共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并且着手寻找合适的项目。

创办“社会企业”

2006年初,在哈佛毕业前夕,乔婉珊与来自香港的哈佛同学苏芷君一起来到了中国西南考察,两个人平常关系就很密切,都有创办“社会企业”的想法,这次来到中国内地,她们就是带着这样的目的。

她们先来到云南,在那里,她们第一次见到了牦牛,起初她们对这种动物并没怎么在意。就在她们到处寻找项目时,遇到了香港著名的探险家黄效文。黄效文对两个哈佛女孩要创办“社会企业”的想法赞赏有加。

黄效文告诉她们,牦牛几乎可以说是中国特有的动物,它们生长在海拔超过3000千米的高原地区,全世界1400多万头牦牛中,中国西部就占了1300万头。“牦牛身上都是宝,其粗毛可以做帐篷和绳子,细毛可以做衣服和毯子,牛奶可以做酥油和奶茶,甚至粪便也是很重要的资源。”黄效文的话让乔婉珊和苏芷君来了兴趣,接下来她们对牦牛进行了重点考察。她们发现,牦牛的主人基本上都是藏民,因为藏民住在偏远的山区,跟市场并没有接轨,所以牦牛身上的宝没有被发掘出来。牦牛是藏民的主要资产和主要收入,但牦牛奶酪很少有人问津,而牦牛绒则更是鲜为人知,一些贫困的牧民每户年收入不到两千元,不少人家甚至没有钱通电。

她们突然灵感进发,如果成立一个公司,把牦牛身上的宝贝全部开发出来,这样不就可以帮助贫困的牧民吗?

很快乔婉珊与苏芷君就决定,做牦牛产品,毕业之后办一个这种类型的“社会企业”。回到美国后她们很快就写出了关于牦牛的创业计划,并且赢得2006年哈佛大学的商业计划奖金1.5万美金。有了创业资金,2006年9月,从哈佛毕业的苏乔婉二人联合成了Shokay公司,正式开始了她们的牦牛事业。

两个哈佛女孩在中国的西部山区开始了创业,虽然这里没水没电,交通极为不便,但她们却在这里收获了最纯真的感动。牧民们都很贫穷,然而即便是到了穷到一无所有的牧民家,他们都会像迎接贵客一样欢迎她们,并拿出上好的酥油茶款待她们。这让她们在感动的同时也更增加了一份力量,一定要尽自己的所能让这些牧民的生活发生变化。

虽然已经做好了吃苦受累的准备,可她们还是碰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在云南,她们看到藏民部落交通不便,周围欠缺奶酪市场,就想以牦牛奶做干酪。她们请来国外的专家,为牧民讲解做奶酪的技术,但很快就发现,这类产品在市场上很难做大。因为牧民们住在偏远的山区,冷冻车无法开进,而没有冷动车,奶酪很容易变质,所以只能在奶酪厂的周围收购,范围过小。

既然做奶酪之路行不通,两人把重点放在开发牦牛绒上。第一次收购牦牛绒时,她们开出了很高的价格,以前最好的牦牛绒顶多卖20多元钱一斤,而她们开出的价格是200元钱一斤!

他们本以为牧民们会争相卖牦牛绒,但没想到,如此大的悬殊反而让牧民们怀疑起她们的居心来。第一天,没有人出售,第二天,依然没有。第三天,才有一个人试探性地拿了一袋牛绒过来。看过后,乔婉姗说:“这些毛太粗糙了,请分梳好了再拿回来。”之后,这位藏民又拿着分梳好了的细牛绒过来,双方当即成交!

看到上好的牦牛绒真的卖到了200元钱一斤,牧民们的怀疑渐渐被打消。收购的生意慢慢做起来了。信任,也在一点点累积。

很快她们又发现,要想从牧民那里找到想要的牦牛绒,还是很困难。因为以前牧民们只是随便从牦牛身上剪下来牦牛毛,而乔婉姗需要的则是用手抓的牦牛绒。牦牛的毛比较粗,而细软的牦牛绒就隐藏在这些粗毛当中,分梳就是要将所有的粗毛和杂质处理掉,处理完后几乎只剩10%~20%的毛绒。

发现牧民们抓绒的方式不科学,又不懂牦牛绒的分类和用途,乔婉姗和苏芷君二人决定先对牧民进行培训,让他们都懂得如何提高牦牛绒的品质。

费了很大的劲,两个哈佛女生算是用较高的价格收购了一些牦牛绒,但是怎样将这些牦牛绒变成产品呢?

为了将牦牛绒成功地染色、纺纱、编织,乔婉珊四处去找合作厂家,可跟厂家一打交道,娃娃脸的乔婉珊屡遭轻视,经常一下车就被问:“您是谁的翻译?”或“您是谁的秘书?您的老板呢?”每当这时,乔婉姗都镇定自若地说:“您好!我就是老板!”接着,就直接进入正题谈起合作来。然而,几番下来,却没有厂家愿意跟她合作。一方面觉得她提供的牦牛绒量小:另一方面厂家对牦牛绒产品不感兴趣,因为牦牛绒比较短,对纺织技术要求高。

要做就做MADE IN CHINA

牦牛绒很珍贵,因为一头牛一年只能有100克左右的好牛绒。而一件成人衣服,需要好几头牦牛的绒才可以织成,这也就决定了牦牛绒产品必须走奢侈品路线。有朋友建议她,既然要做奢侈品牌,那就要把最后一个制造步骤放在意大利,这样,就可以打上MADE IN ITALY的标志,提升产品的奢侈度。而乔婉姗却说“我们的理想是开发中国的牦牛绒,要做就做MADE IN CHINA的东西。无论如何,我们不会违背自己的理想。”

先后找了四十多个生产厂家,折腾了一年多,乔婉珊终于找到了合作者,纺出了理想的牦牛绒纱线。接下来她们将产品的加工点选在了上海,请来一些会编织的下岗女工或农村妇女来帮着做。

产品出来了,就要找销路,在网上查到美国即将有个展会,乔婉姗就决定到美国摆一个展会摊子,去试卖产品。然而,要参加展会,产品品种就要丰富,仅靠目前的十几个品种根本不行。现在请设计师来设计,一是时间来不及,而是自己也没有这么多的资金。乔婉姗决定自己设计!不知道熬了多少个通宵,她终于设计出了120多款产品。

别的厂家到国外参展,都是派多少多少人的团队,而乔婉姗为了省钱,就一个人扛着纸箱去参展。身体上的劳累打不倒乔婉姗,但在向顾客介绍产品时,她差一点儿就坚持不住了。在展会现场,她反复给人讲解,讲了近半小时,人家还问“你的羊绒很软吗?”她顿时觉得特别有挫败感,讲了半天,竟然还没让人家明白这个世界上除了羊绒还有牦牛绒。她喝了一口水,又继续讲下去。

那段时间,乔婉姗忙于参加世界各地的展会,以展会为突破口,她拿到了越来越多的订单。

在创业过程中,乔婉珊感觉自己总是碰到难题,每当遇到问题,乔婉珊都不会掉泪,也不会放弃,就是一股脑地找办法。她说:“因为眼泪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我只能想出更好的方法,或是再试一次。”

凭着执著的努力,公司渐渐步入正轨,生意越来越好,2008年她们相继在上海开了两家直营店,两个人也有了新分工。乔婉珊主要负责国内生产和经营,苏芷君负责开拓海外市场。

如今遍及全球的120多个店铺中都在销售她们的产品,每种产品的卖价也都不低。一双小小的编织童鞋,就要人民币200多元。随着市场销量的加大,越来越多的藏区群众得到了实惠。

现在,牧民卖牦牛绒的价格比以前提高了几倍,随着产品销量的增加,跟她合作的农民从去年底3000多人扩大到今年的1万多人。照这样发展下去,乔婉珊觉得她们可以在中国办一个真正的“社会企业”。

2009年,乔婉姗入围了亚洲区“卡地亚灵思涌动”女性创业家决赛,作为亚洲区的三名决赛者之一,乔婉姗说:“用你的创意、用你的行为去改变世界,哪怕改变的只是一点点,就会为整个世界和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变革。”

看过“女人创业致富成功故事”还看了: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成功故事】热点

【成功故事】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