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草根创业人物相关的共200个结果:
创业意识及其能力是这个时代发展的引擎,因而很多实事与理论指出知识经济的时代即创业的时代。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章。
从打造红塔集团,到被判无期徒刑,“中国烟草大王”褚时健曾跌至谷底。但他2002年保外就医,74岁携妻种橙,让世上多了一种叫“褚橙”的水果,也让自己再次成为传奇。
为何这位生于1928年的老人能“触底反弹”,走出一条令很多年轻人难以想象的“V字型”人生道路?近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在云南玉溪市新平县戛洒镇的褚橙果园,专访86岁高龄的褚时健。他将心中“想说给青年的话”,一一道出。
“我历经几十年,在进入七八十岁时,就有点耐心了”
很多人最好奇的是,您74岁时决定种橙子,橙子要好几年才挂果。您为什么不选择其他更快速见成效的事?
褚时健:现在社会上太多人这么想,都想找条直路走。尤其年轻人,大学读完书进入社会刚几年,就想搞出名堂,实际不是这样。人生很多事,不是一条直线。
我也曾经是年轻人,从新中国成立后到现在,社会变动很大,很多希望都破灭了。尤其是我40来岁的时候,几乎所有希望都不存在了。当你抱着很大希望的时候,失望很多;当看不到希望之后,希望又好像慢慢看得着一点。
现在不少年轻人有种浮躁的心态,想“一夜暴富”,不能承受短期内没有回报的事情。您怎么看?
褚时健:时代不同了,年轻人期望值很高。我年轻时,一家三口人从昆明到玉溪,看到修路工人们临时住的房子,都非常羡慕。当时我们都觉得:“一辈子能住上这样的房子,这一生就得了!”(笑)
现在年轻人的知识面、信息量比我们那时强多了,但年轻人的特点还是一样:把事情想得很简单。有一次,一个年轻人从福建来找我,说自己大学毕业六七年了,一件事都没成功。他是性子急了,目标定得很高,想“今年一步、明年一步,步步登高”。我对他说:你才整了六七年,我种果树10多年了,你急什么?
您创业就从来不急吗?
褚时健:我们开始时,眼前是一棵这么高的小树(伸手在膝盖的高度比划),还有满山红土。我开始也急,也想马上成林、马上有利润,种了两年树,还是满山红土,(橙子销售)到了2007年还不好办。但是我历经几十年,在进入七八十岁时,就有点耐心了。现实教育我们,果树每年只能长这么高,肥料、水源等问题都是原来想不到的,所以急不得。
您在农业技术方面的积累,此前几乎为零,为何认为自己能超越有经验的农民和有知识的农业专家?有没有做好“种橙子失败”的打算?
褚时健:那是要想的。一件事,一点不懂,我不敢干。我学了七八成,有七八成把握,才敢干。我考察了水果市场,外地运来的冰糖橙很贵,本地的便宜,但产量少。我就想,除了天灾,总能整成。
“跌得越低,反弹力越大”
青年中创业的人很多,但很少有人有能力承认、承受失败。您怎么看?
褚时健:年轻人现在不过二三十岁,人生历程还很长,要20年见成功。也不一定每个人都要做大事业。困难多,搞好一点,信心就大一点,只有这样走,一步一步来。比如橙子,只要一公斤能赚一分钱,上万吨就能赚多了。你想心急,就做不成。
您说要20年见成功,但很多年轻人想“赚笔大钱,一劳永逸”,您怎么看?
褚时健:以前有不少人在社会变动的时代抓住机会,一下发了大财,比如搞房地产。还有人靠亲戚、靠父母,现在财富很大,我也认识。但现在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即使是靠机遇、靠父母,我也认为他将来守不住。
在您看来,现在对年轻人来说机会还多吗?
褚时健:国家要转型,始终要靠人来破解难题。年轻人两下整不成,就想散场算了?这不行。要坚持下去,莫怕苦,多动脑筋。
脑子不活也不行。我老伴就说我,如果搁一块地在我面前,它为啥比两边的地产量好?别人不关心,我看到了就一定要研究(笑)。人不去试,方法不会出来,一点点摸索才出来。机会始终是有的,你不注意,它就过去了。
有人说您这12年来种橙子是“触底反弹”,您自己怎么看?
褚时健:跌得越低,反弹力越大。
很多人都问过您的“触底反弹”秘诀,想取经,您都怎么回答?
褚时健:种橙子的人不少,但今天可以说,要像这样种好上千亩的还不多见。有的人来我的果园看了一次,回去就开了八九万亩的新果园,但我看来,基础没打好,后头要吃亏。
像今年我们碰到的难关,十几年没遇过。连续高温一个多月,果子都被晒掉了。但你看我们的五条管道从对面大山来,面对高温,果园有水维持。别的果园如果基础不好,损失就大。而我们还能保住和去年一样的产量,就是因为农业基础打实了。
这个也是年轻人最难理解的。人在年轻时,要先学会吃苦,要实实在在挣钱,才能拿得住。就像搞农业,如果你质量搞不好,经过一个周期,10元资产就变8元了。
现在卖什么都讲“互联网思维”,作为80多岁老人,您“跟潮流”吗?
褚时健:电子销售现在挺火,但我晓得,如果这时候头脑一昏,质量下去了,很快就会垮。
开始种橙,您已经74岁了。回头去看,如果种橙失败,您还会考虑再一次创业吗?
褚时健:我还真想过,就是养羊。我就想,云南气候条件比出产羊肉的西北地区温暖湿润,怎么不能养?我也认真研究过新西兰、澳洲的气候条件、羊种、牛种……但没想到80岁以后,这两年身体和精神状态下降快,不如以前了。现在看,这辈子只能在山里种橙子了。
“总想找现成、找福气、靠大树,没有那么简单的事”
现在年轻人中流传一句话:“迎娶白富美、当上CEO、登上人生顶峰”,在您看来什么是人生的顶峰?
褚时健:(摆手)人生没有顶峰。我管玉溪卷烟厂时,有个主任问我:你是不是给国家利税交到50亿,就可以不干了?结果烟厂交到60亿元利税时,我对他说:“劲头比原来还大。”
为什么“比原来还大”?
褚时健:一个人做事,不是只为了吃穿。其实我自己的钱,一辈子简单吃穿是用不完的,吃太好还不习惯。像名牌,我就不喜欢。有一年我出国,一家英国公司在伦敦的高级酒店设宴,出席宴会的公司高层都是西装领带、皮鞋擦亮,我不喜欢“拴”领带,就穿得很普通去了,英国老板都很吃惊。
以前您办国有烟厂,有人说您是靠政府垄断资源成功,现在您自己种橙也成功了。但现在不少年轻人都想去国企、政府“背靠大树好乘凉”,您怎么看?
褚时健:这几年,不少20多岁的年轻人跑来问我:“为啥事总做不成?”我说你们想简单了,总想找现成、找运气、靠大树,没有那么简单的事。我80多岁,还在摸爬滚打。
我现在蹲下就站不起来了,但分枝、挂果的时候我都要去果园,坐在边上,让人扒开树叶露出果子给我看。
现在更多年轻人投奔“北上广”,也有人选择回农村,您怎么看这两种选择?
褚时健:前几年,农大毕业生都不想来我们这个“山卡卡头”(方言,指偏僻的地方——记者注),今年来了好多个。我说你做对了。你安心一步步来,只要三五年,就成了。在城里拿5000元工资不容易,但果园里的一对小年轻,一年工资上10万元,媳妇也快生孩子了。
很多人好奇,当初您承包橙园,怎么能保证看到挂果?
褚时健:看得到。因为我承包时,这里就有3000棵老果树,每棵管理成本10元,产50公斤冰糖橙。直到现在,这些老树还在。很多果园七八年的树就衰了,广东、广西的同行问我:为什么你的老树还挂果?到底几年淘汰?我说,30年(一般果树20多年)。
为什么考虑得这么远?冒昧地问,30年后,自己还能看到吗?
褚时健:(笑)这也是对社会、对中国土地资源有用的事。如果土地涵养好了,同一块地的水果产量能从1吨升到两三吨,就能省出千百亩土地。这也是很有意义的。
草根创业群相关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移动互联网,就是把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并实践的活动。今天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移动互联网草根创业解读的相关文章,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启发。
中国互联网曾经经历过一个草莽时代,这个时代里创业者往往不是计算机专业学生,更多的是兴趣使然的无名草根,有的甚至大学没毕业、高中生、中专生、中学 生,这部分人在各种机缘下较早地发现互联网的价值,并将这些兴趣逐步成为自己的事业。早期的创业者们,除了李彦宏、张朝阳这些海龟高富帅,还有李想、戴志 康、李兴平这些土鳖生力军,早期的互联网创业者是幸福的,虽然技术上远远不如现在,但是他们有很少的竞争者,他们在孤独着走向成功。
那个时代里,一个懂SEO的人会很容易赚到不少钱,我记得2006年世界杯的时候,我一个页面竟然有几万独立ip,事实上我什么都没做,只是体育直播的网 址导航和堆砌,依靠百度就能很简单获取很多流量,然后再通过百度联盟和其他广告联盟赚钱。在这样的价值链条里,站长创业者会拼命地去做内容,以便来获取流 量,与此同时,在黑暗世界里,有很多广告欺诈点击、刷alexa、注册网赚等等目标之上的负能量在蔓延,这些负能量灰色链条也催生了很多互联网的灰色暴发 户。
草莽时代的互联网创业者们使劲各种路数赚钱,为了钱不惜法律风险,就连上市公司也照样流氓上街,这样的一个时代里创业价值观就是钱,为了钱不惜一切代价。 而随着互联网的进步和普及,那个时代逐步远去,暴利的领域越来越少,法制越来越健全,创业者们纷纷开始反思,寻找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行业里逐步从秀下限转 为秀上限。
移动社交时代的创业机会属于草根创业者吗?
我想,这是个很严肃的话题,因为纠缠了很多年,“站长”、“个人站长”、“创业者”、”草根创业者“ 这些不同属性和能力结构的创业群体总是没有被太系统地细分化,事实上,能力结构和团队结构的差异带来了对时代机会把握能力的不同。比如,腾讯社交网络事业 群总裁汤道生说,”腾讯会为开发者提供更多更方便使用的基础服务,并将这些服务和开放平台结合。腾讯开放平台的一个主旋律就是让开发者能够在一个非常完善 的生态里面可持续发展地去提供他们的服务,让用户、开发者和平台都能够从中获益。“,那么,我个人认为腾讯开放平台带来的创业机会更多地属于技术类创业者 或团队创业者,这样的创业者更容易在腾讯社交大平台上爆炸式发展。
个人站长和草根创业者很难去抓住真正的移动和社交机会,这是能力结构、团队结构、资本结构的共同结果,这样的创业者人群更适合利用discuz 3.0的移动新特性来聚焦于一个细分的领域,这些领域看起来不大,难也能让你活的很好,同时,大团队和大公司也瞧不上这些石头缝里的作物。很大意义上,我 本人也算是草根创业者中的一员,虽然很多人觉得我人脉丰富,但是创业这个事情毕竟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我有计划利用discuz3.0即将推出的app制作 工具,用dz做本地化和细分化的一些小社区,我觉得这对我们大多数草根创业者来说是最优路径了。
还有一个小问题,discuz3.0虽然有移动端的功能和服务,但是dz的用户量太大,我们在细节方面还是要精益求精,不能懒惰,只有细节的完美和创新, 才可能让我们这些本来很草根的创业者的草根项目,至少看起来与众不同一些。接下来,我会和大家探讨一下精益创业。
移动社交时代的精益创业实践
精益创业,这个理念相比大家不会陌生,这方面有三本书不错《精益创业》、《rework》、《get real》,三本书里都讲到如何做到小而美的创业,简单地说,就是要敏捷、快速迭代、众包合作。这三项发挥的好,会大大降低创业成本,提高效率。
目前,在移动社交方面,dz创业者大会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移动社区和资讯的解决方案,但是,让越来越苛刻的网民去安装你的手机应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作为创业者,我们依旧不能逃避自己创业项目自身的营销问题。我无法太详细一一解读,这里提醒各位几点注意:不忽视对网民和用户的骚扰、倒逼分析用户不感冒 的原因、平和分析用户的需求。
内容依旧是根本。虽然已经是移动社交时代,但用户阅读和消费的依旧是内容,内容的价值和体验是我们的起点。社区移动端和pc端的协调。Discuz3.0 最大的特点也许就是手机端app的定制化,实现社区的多终端无缝体验,但是,pc屏幕宽,容噪率高,pc上的认为合适的内容结构未必适合手机阅读,手机端 尽量还是取精华一些的内容,推送一些有质量、有读点的好内容,这样也会增强手机上的社区互动。
小结:我理解的移动社交时代的创业价值观是尊重用户体验、善用平台价值、深挖内容深度、精准目标人群、有价值的创业。即便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创业者也无需过度紧张,该是巨头们抢的东西,我们抢不到,不做平台梦,利用好微信、微博,专心做好自己的小而美。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移动互联网创业,是指利用这种用户手持移动终端提供增值服务从而获取利润的一种方式。今天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移动互联网草根创业分析的相关文章,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启发。
本土移动互联网草根群像前不久,一款名叫“大姨吗”的女性经期管理手机应用软件,获得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领投、真格基金跟投的数百万美元投资。这一消息,为手机应用软件研发界打了一针“兴奋剂”。
“掌握健康”、“快的打车”、“挖财”、“查好友”、“地震速报”、“网上厨房”……在杭州,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热衷于开发手机应用软件APP,其中有不少还获得了天使投资的垂青。近日,记者走近几个“杭帮”APP研发团队,看一看本土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的草根群像。
尉建锋:“掌握健康”创始人
APP:“防疫达人”、“掌握健康”
四月初的一周,杭州某三甲医院的外科医生尉建锋一直在与H7N9禽流感“赛跑”。
4月4日,我省出现第一例H7N9禽流感病例。尉建锋的微博里充斥着关于这种疾病的冗杂信息,连专业医生也不太看得清疫情发展的真实面貌。于是,灵感在尉建锋的脑袋里闪过:何不开发一个禽流感APP,让想了解禽流感疫情的人拥有一个获知全面的科学知识的渠道?
接下来的几天,“防疫达人”这样出炉了:4月6日,尉建锋通过电话会议与团队成员沟通,确定开发一个关于禽流感的APP,敲定需求、软件模块和功能;3天后,“防疫达人”构想图出炉;4月8日至9日,制作完成并通过内测;4月10日,在网站上首发,不到一小时下载量达500次;4月12日,“防疫达人”安卓版对外开放;4月15日,苹果版可下载使用。
从创意到面世,“防疫达人”只用了五天时间,这个速度让这个软件的开发者们有些喜出望外。“APP Store一般从提出申请到审批通过需要半个月时间,而这次5天就通关,可能是与疫情紧急有关。”尉建锋说。
记者看到,“防疫达人”软件主要包括疾病认识、疾病动态、疾病防治和疾病观点四大内容,从每天新增了几例病患到防病常识、权威官方发布,有关禽流感的信息,这里一网打尽。
截至4月17日,“防疫达人”的下载量已逾4000。
尉建锋说,“防疫达人”速成,也归因于团队之前的积淀,“就像积木或者砖头都是现成的,我们只是花几天时间搭建了一座房子。”
原来,在“防疫达人”之前,尉建锋已经出品了“掌握健康”。这款装机量达200万、活跃量有4-5万的APP,曾为尉建锋团队招来一笔500万元的政府奖励,而为此登门而来的风投不计其数。
时光倒回到2007年的一天,在美国留学的尉建锋突发消化道大出血,与死神擦肩而过。“其实发病前有头痛、黑便的征兆,但就连我们医生自己也不一定想到会是消化道大出血。经过这个事件,我想到了‘智能导诊’,老百姓出现一些健康方面的问题,没有医生朋友咨询时,可以适用APP大概判断自己患了哪方面疾病。”
回国后,尉建锋召集了一群医学博士、临床医生、临床护师和专业软件工程师,努力将想法变成现实。2011年9月,“掌握健康”APP问世,“智能导诊”功能成功落地。用户只需要在一个模拟人体图上轻轻点击不适部位,系统就会自动给出多个症状选择,从而作出疾病的初步自检。同时,化验单解读、药物库等与医疗密切相关的信息和小工具也能为看病求诊提供方便。外地患者还可以通过这款APP获取地图导航、医院周边银行、宾馆等信息。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看来大家都很好奇创业著名人们是怎么白手起家的,看完读文网小编整理的创业人物白手起家创业点子后你就会明白了!文章分享给大家,欢迎阅读,仅供参考哦!
擦地拖鞋外观可以做得和普通拖鞋一样,但是它的底部增加了一层防滑、耐磨、吸尘力强的丝状化纤材料。穿上这种拖鞋,在房间里来回走动的同时,也将地板擦得干干净净!每逢节假日,家里越多,地板就擦得越干净。另外,这种拖鞋由于在底部增加了一层化纤材料,穿着更加柔软、舒适,如同在高级地毯上走路一般,感觉将会更舒服,而且清洗也很容易,放在水中即可清洗干净。拖鞋这个市场说起来十分可观,而室内拖鞋的需求就更加大,千家万户都需要,每个家庭少则需要 2-3双,多则需要7-8双,如果是宾馆、饭店、科研院所需要的就更多,其市场容量之大,前景之好,难以估算。投资预算:家用缝纫机一台,350元;工作案台一个,100元;米尺、剪刀等日用工具,50元。原料总投资500元左右,所需原材料在全国各地都可以买到,按加工数量而定,全部投资在1000元左右。效益分析:每双生产成本为5元左右,批发利润为3元,零售利润为5元。每人每天的生产数量为40双。我们全部都按批发价计的话,每月每人可创利润:40 3 30=3600元。如果是全家4口一起来制作,年可创造利润为:3600 4 12=172800元。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创业者在创业时不妨借鉴一些那些已经成功创业的人,他们的创业经验。今天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草根创业成功案例的文章,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启发。
“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企业从小壮大,都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从一楼到十楼,坐电梯几秒钟就能到达,但一旦发生危机,掉下来也很快。企业发展不如‘走楼梯’,一步步走上去,到了十楼再往下看,不会头晕。”
2万元和一场雨
1972年,孙德良出生在浙江萧山一个并不富裕的农民家庭,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努力读书,到城里去。高考时的成绩并不是十分理想,于是只进了沈阳工业大学,读计算机。作为一个非名校学生,在校时的孙德良就意识到没有一技之长将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当看到英语很好的师兄因为这一技能而找到了份很好的工作时,他也立志要将英语学好,作为自己的一块敲门砖。于是大学期间,他发愤图强,努力学习英语,甚至将一本厚厚的英汉大辞典从头到尾背了下来。因此,他不仅收获到了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一家互联网公司的翻译,而且认识到了互联网的非凡力量,从而走上互联网的创业路。而这种背字典的精神,也在他日后的创业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于孙德良的创业,有两个故事是他津津乐道逢人必讲的:2万元和一场雨。1997年,在社会上闯荡了两年之后,他最终选择了自己创业的路。但是作为一个没有固定收入的年轻人,没有人愿意借钱给他做创业的资本。最终是农村的老父用家里的房子做抵押,借到了两万块。正是这两万块,造就了他今天的数十亿身家。
而“一场雨”更是孙德良懂得变通的典范故事:创业初期,孙德良想凭借浙江兴盛的服装业,做一个服装网站。当时杭州的武林广场有一个服装展会,他打算去做个市场调查。但是一场雨,将他的美梦打碎。参展商和观众都被淋得无影无踪,而他也只能到附近的一个同学那里避雨。正是在这个同学这里,孙德良看到了一抽屉的化工企业名片。在毫无头绪的服装业和一堆人脉的化工业面前,孙德良忽然想起:为什么不能做一个专业的化工网站呢?而且浙江是一个化工企业密集的地区,国内企业要出口,要获取信息,这样一个网站是各化工企业迫切需求的。
于是1997年10月,孙德良的“中国化工网”诞生了,这是国内第一个垂直专业网站。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孙德良收获了无数媒体的关注,无形中给自己的网站做了良好的广告宣传。发展到现在,中国化工网已经成为众多国内化工企业员工上班首先打开的网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如此,中国化工网一度占到了网盛生意宝总业绩的84.23%。
善用宣传,博得眼球
新世纪初,一直勤勤恳恳耕耘着化工网站的孙德良忽然变成了媒体追踪报道的焦点。原因是他和当时规模还很小的公司打赢了被誉为“中国入世第一案”的产权官司。
作为中国化工网的创始人,孙德良一开始就对域名关注颇多。Chemnet是由英文chemical network(化工网络)简称而来,具有直观的“化工网”的意思。但是这样一个域名却早在1995年就在美国被注册了。无奈之下,孙德良只有申请china.chemnet.com给中国化工网用。但是他仍然时刻在关注这个更为适合的域名。2001年某一天,孙德良忽然发现该域名因为没有续费而被注销,第二天一早,他就联系到注销方,并以9000美元购得了这梦寐以求的域名。
没想到,正是这9000美元给孙德良惹上了一场跨国官司。当时世界排名第57位的澳大利亚公司Orica因为这个域名的所有权问题将网盛告上了法庭,辩称域名是他们的。
孙德良实在是太在乎这个域名了。因此当他面对澳大利亚公司快递过来的厚厚的诉讼材料,他着实是紧张了一下。但是紧张归紧张,终究是要面对的,而且,必须要赢。
孙德良立刻联系律师,可惜在当时互联网刚兴起和中国刚“入世”的大环境下,国内懂国际域名知识产权的律师还很少,最终孙德良只依靠公司内部自己组建的团队应诉。而此时适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眼光独到的孙德良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这是一场跨国官司,而且是中国入世以来第一个因为域名产权而产生的官司。如果能击败世界500强公司,这本身就是一个极佳的看点。
于是这个几乎没怎么和媒体打过交道的浙江生意人一家家走访媒体,和总编们打交道。这件事很快就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网盛和孙德良本人也因此得到了很好的宣传,官司打赢后,其品牌价值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这个案件甚至成为高校院系课程中,法律与新闻运作的经典案例。在接受采访时,孙德良对记者透露其中“秘诀”:这是表达的艺术,同一件事,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效果很可能就会大相径庭。而平日里,“观察、分析、总结、表达”这八个字,被他视为个人成长与培养公司管理层的“一大法宝”。
这是孙德良独到智慧的体现。而在网盛生意宝发展的过程中,时刻离不开这样的智慧。2006年12月15日,网盛顺利登陆了深圳交易所,成为“中国互联网A股第一股”。彼时,它还是“网盛科技”。
2007年,孙德良在完成战略制定和框架搭建后,却面临着推广经费预算不足的难题。一向在业界以脑子灵活而著称的他,没有苦思冥想传统渠道的解决方案,而是将目光移到了资本市场——此时,这个市场对他来说已经不仅仅意味着融资,更重要的是它的传媒功能。孙德良知道,在中国有着庞大的股民人群,而每个股民的背后又有相应的影响群。如果改名,必然会得到股民和媒体的关注,相应的推广作用也就能实现了。
因为证券市场对于股票代码的名字有着硬性的规定:必须要带有2到4个公司的字样。这一改名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孙德良先是将公司名从“网盛科技”改为“网盛生意宝(Toocle.cn)”,然后才能将股票代码变更为“生意宝”。几经波折,孙德良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在google上搜索“生意宝更名”能搜到近十万网页,而这只股票在市场上不俗的表现力也使越来越多的股民关注到它。
激情澎湃走楼梯
在网盛生意宝的公司网站上,点开“公司文化”这一栏,能看到一行醒目的大字:“激情澎湃走楼梯”。这是网盛的公司文化,每个网盛人信奉的人生哲学,也是孙德良十余年创业路上的切身体会。
“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企业从小壮大,都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从一楼到十楼,坐电梯几秒钟就能到达,但一旦发生危机,掉下来也很快。企业发展不如‘走楼梯’,一步步走上去,到了十楼再往下看,不会头晕。”关于这句话,孙德良用这样一个很形象的例子进行了阐释。“只是,我希望走楼梯的每一步,都要走得激情澎湃。”
确实,在互联网这个发展迅速的行业里,孙德良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和他的这个理论是分不开的。理性地走楼梯,慢慢地走上去,而不是一蹴而就,这是孙德良理性发展的智慧。网盛之前,国内也有很多互联网企业上市,但是他们大多都奔向了纳斯达克。90年代末,中国互联网进入一个泡沫发展期。遍地开花的网站引来无数的风险投资,网盛也被诸多投资商青睐。但是孙德良理性地拒绝了这些资金,他认为那个时候网盛还没有能很好地利用这么多钱的发展思路,和其他网站一样一味地扩张并不是他的追求。
正是因为孙德良这样脚踏实地的理性,在互联网泡沫破碎、纳斯达克崩盘的网络寒潮里,网盛如腊梅般在寒冬里挺立,为其日后发展壮大、成为“中国互联网第一股”奠定了基础。
从上市到现在,网盛生意宝经历了一个痛苦的三年布局期,现在到了收获的时候。回首这三年的路,孙德良将其概括为:2007——布局之年;2008——酝酿之年;2009——发展之年;而今年,将是网盛的腾飞之年。虽然现在公司规模还相对较小,被外界称之为“小强公司”,但谈及下一个十年目标,孙德良说:网盛生意宝就是要在这些年实现从“小强”向“中强”乃至“大强”的跨越。
“互联网是一个充满了激情的行业,身在其中,就要有梦想;有梦想才能激发人的激情;有激情才能不断地创新,超越自我;企业发展了,就会有更大的梦想,产生更大的激情,周而复始,螺旋上升,这是我心目中的企业长生不老图。”这是孙德良对“激情澎湃”的最好阐释。
浏览量:271
下载量:0
时间:
今天,大量的特许加盟项目使人眼花缭乱,广告宣传单上的介绍似乎都很迷人。创业者该选择哪一个?投资额大的好,还是小的好?不收加盟费的好不好?直营店多的项目好,还是加盟店多的项目好?那么下面就是读文网小编整理的2016草根创业加盟项目,就随读文网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您能满意,谢谢。
成功的广告语简洁明快,内涵丰富,既能体现企业形象,又能展示产品魅力,往往一箭双雕。所以,广告语的设计创作必须全方位多角度构思,并要全面了解企业的性质,产品的性能,进行文学、诗歌、音乐艺术的综合加工,才能创作出好的广告语。广告语经营者一般创作两种类型的广告语:企业广告语,专门树立企业形象;产品广告语,专门树立名牌产品形象。至于既宣传企业又宣传产品的广告语创作难度很大,所以售价应该高出其他两类很多倍,一般不少于10万元。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创业是就业来源,创业不但为创业者本人解决就业问题,同时为社会提供大量工作岗位,具有缓解就业压力的极大潜力。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1.企业是个模子,你来了以后,必须融入到我们企业的模子当中。
2.德才兼备最好,实在不能兼得的时候,应该将“德”放在第一位。
3.谁也不愿找个接班人,能把事做大,但和前任关系不好。
4.人不到位,绝对不动,再热闹的行业也不进。
5.让年轻人去做而这些年轻人能很快上手,做得有声有色,这样我就会欣赏不已。
6.人的带动就是夯一层撒一层土,夯实了再撒一层,不然是带动不了的。
7.不光要看到前门脸,还要看到后脑勺。
8.办公司就是办人。
9.折腾是检验人才的唯一标准。
10.培养年轻人主要是考虑把事业做大。我用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参与管理。
11.我没有半点亵渎诸葛亮的意思,主要是哀其不幸,也感叹其误己。
12.只有当你是只鸵鸟的时候,别人才会承认你大。
13.培养战略型人才跟培养优秀的裁缝师是同样的道理。
14.领军人物好比是阿拉伯数字中的。
15.接班人问题要早做考虑。
16.只有在赛马中才能识别好马,才能发现千里马。
17.我们翻过的是知识丘陵,你们要翻过的才是真正的险峰。
18.从人的角度出发考虑也许能够搞活两个业务,而不是搞死两个业务。
19.一流的人才都是善于总结的。
20.好的企业就像是一支军队。
21.一个企业发展到成千上万人的规模,没有一个班子而只靠一个人的领导肯定是不行的。
22.有的人不是珍珠,他是一条线,能把那些珍珠串起来,做出一条光彩夺目的项链来。
23.第一把手建班子就是为了制约自己。
24.一个企业要是形成了宗派,这个企业就永远没有活力。
25.听多数人的意见,和少数人商量,领导核心说了算。
26.该做决断的时候还是要狠一点,当下就要做决断。
27.联想有规定,绝对不允许子女进公司。
28.集体的威信大大高于个人的威信。
29.当你觉得你的班子成员在某些地方做得不好的时候,要及时提出来。
30.做事之前一定要想清楚。
31.研究成果只是企业发展若干环节中的一个环节,千万记住一定是企业家来负全责。
32.一个企业里像打仗一样,会带来很大的问题。
33.创业信念:执著追求,甘于奉献。
看过创业人物名言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三个因素,眼光、胸怀和实力。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1、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2、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
3、每天早上醒来,你荷包里的最大资产是个小时——你生命宇宙中尚未制造的材料。
4、当一个小小的心念变成成为行为时,便能成了习惯;从而形成性格,而性格就决定你一生的成败。
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6、投资知识是明智的,投资网络中的知识就更加明智。
7、如果我们都去做自己能力做得到的事,我们真会叫自己大吃一惊。
8、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
9、成功决不喜欢会见懒汉,而是唤醒懒汉。
10、只要我们能梦想的,我们就能实现。
11、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12、穷不一定思变,应该是思富思变。
13、失去金钱的人损失甚少,失去健康的人损失极多,失去勇气的人损失一切。
14、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15、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16、肉体是精神居住的花园,意志则是这个花园的园丁。意志既能使肉体“贫瘠”下去,又能用勤劳使它“肥沃”起来。
17、如果我们做与不做都会有人笑,如果做不好与做得好还会有人笑,那么我们索性就做得更好,来给人笑吧
18、这个世界并不是掌握在那些嘲笑者的手中,而恰恰掌握在能够经受得住嘲笑与批评忍不断往前走的人手中
19、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而要做手边清楚的事。
20、未遭拒绝的成功决不会长久。
21、股票有涨有落,然而打着信心标志的股票将使你永涨无落。
22、自己打败自己的远远多于比别人打败的。
23、做的技艺来自做的过程。
24、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
25、只有千锤百炼,才能成为好钢。
26、人性最可怜的就是: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27、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28、知识给人重量,成就给人光彩,大多数人只是看到了光彩,而不去称量重量。
29、顾客后还有顾客,服务的开始才是销售的开始。
30、世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
31、销售是从被别人拒绝开始的。
32、贫穷是不需要计划的,致富才需要一个周密的计划——并去实践它。
33、人的才华就如海绵的水,没有外力的挤压,它是绝对流不出来的。流出来后,海绵才能吸收新的源泉。
34、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35、外在压力增加时,就应增强内在的动力。
36、凡事要三思,但比三思更重要的是三思而行。
37、如果要挖井,就要挖到水出为止。
38、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
39、成功的信念在人脑中的作用就如闹钟,会在你需要时将你唤醒。
40、伟大的事业不是靠力气速度和身体的敏捷完成的,而是靠性格意志和知识的力量完成的。
41、行动不一定带来快乐,而无行动则决无快乐。
42、好咖啡要和朋友一起品尝,好机会也要和朋友一起分享。
43、对于最有能力的领航人风浪总是格外的汹涌。
44、为明天做准备的最好方法就是集中你所有智慧,所有的热忱,把今天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这就是你能应付未来的唯一方法。
看过风云人物创业名言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创业不容易,可能99%的公司都会在残酷的社会中死掉。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焦家良,博士、研究员。龙润集团董事局主席、香港龙润茶集团董事局主席,云南盘龙云海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美国LongStar集团董事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国投资协会农业与农村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董事会董事,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客座教授,北京2008年奥运火炬手。云南省工商联副主席,云南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云南省茶业协会副会长,云南省作家协会理事,云南农业大学龙润普洱茶学院名誉院长。
获得荣誉:
2004年度中国“十位聚人气企业家”,
2006年获得第三届十大“中国青年创业奖”,
2008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评为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人物特写:
读高中时,焦家良最大的理想是回村里当一名生产队的会计。卫校毕业后,凭借自己的努力,26岁的他成了云南省卫生厅最年轻的处级干部,掌管各级卫生系统院校的毕业生分配工作。1994年,焦家良毅然弃政从商。他租下一间月底交房租的铺面,开了家名为“三棵树”的餐厅。“尽管是家小餐厅,但至少有事情做了,心里踏实,觉得是在创业了。”焦家良说,那时他的奋斗目标就是
把自己的春花牌自行车换成一辆夏利轿车。由于小餐厅经营状况不佳,焦家良又注册了盘龙云海实业公司,苦苦寻找别的机会。因为学的是医药专业,又在卫生系统工作多年,焦家良认准了自己的创业方向——进行中药产品的开发。很多人都有便秘的问题,但都不好意思说。焦家良觉得既然大家都只讲吃不讲排,自己为何不独辟蹊径研究一下“通”的问题?于是,他找来北京一流的专家,研发如何将青阳参等具有解毒功能的传统中药开发成便于服用的胶囊。经过几年的潜心研究,排毒养颜胶囊终于面世了。从1996年至今,这个产品的累计销售额达40多亿元人民币。
云南盘龙云海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盘龙云海)于1994年成立至今,现有生产基地2个,在全国已设有六十余个分公司、办事处,主要成员包括盘龙云海药业有限公司、药物研究院、药品经营有限公司、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公司、广告公司、实业公司等。全公司共有员工3000余人,其中:硕士以上2.5%、大专75%、大专以下22.5%。董事会成员均具有制药专业和MBA双重学历;总裁班子均为本科以上学历;集团中层经理和六十余个分公司、办事处经理均为大专以上学历。该公司以药业为主,集药品研制、开发、生产、经营等为一体。主导产品排毒养颜胶囊从1996年面市以来,现已成为中国药业的著名品牌。
补充介绍:-
云南蕻芋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蕻芋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经营魔芋,魔芋微粉,魔芋精粉,魔芋食品,魔芋饮料,魔芋胶,魔芋系列产品,公司地址是曲靖市云南陆良县召夸镇。
云南蕻芋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6年2月,座落于交通便捷、自然环境优越、区位优势突出的陆良县召夸镇境内,公司总投资6000万元,占地120余亩,注册资金1500万元,员工120人,专家型人才18人,市场营销40人,年加工鲜魔芋20000吨,年产蕻芋牌魔芋微粉系列产品1500吨,蕻芋牌系列饮品15000吨;蕻芋牌素食系列产品20000吨;蕻芋山泉水5000万瓶;魔芋塑容低热面深受瘦身朋友的喜爱,专家精心研制生产的魔芋膳食享康面8+1,营养丰富、老少皆宜,倍受消费者的认可。
食尚先锋——魔芋食品绿色健康
魔芋食品的主要有效成份使得人食用后不在胃中消化,能有效吸附胆固醇和胆汁酸,并能抑制肠道对胆固醇和胆汁酸的吸收。具有降脂、降血压、开胃、通便、防癌等功能。同时,因它不能被人们的唾液吸收及胰淀粉酶水解而消化吸收,所以对消化道、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痔疮、减肥、养颜等都有显著功效。
更多产品进入->>
二、社会调查的内容:
1)时间:2011年7月20日至2011年8月20日 共30天;
2)地点:我的家乡———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
3)内容:通过对当地创业典型人物的调查,了解在党和国家的带领下内地(及西部)的发展状况
4)实践的流程:
a收集一定量当地创业典型人物的文稿材料
b整理文稿材料,并作分析
c动笔写作
三、实践的结果和体会:
在自身的实践过程中,由于受某些因素的的影响,导致未能获取全面、综合的信息,通过了解、探究自己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锻炼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增强了与他人的交际能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这些典型创业人物和一批入住地方的企业的带领下,使得我的家乡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就业人数不断扩大,人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道路交通状况不断提高、改善。
在本次实践过程中,谢谢家人、同学以及焦总的大力支持,谢谢!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成功要学,健康要学,创业要学,所有让人积极向上的习惯都要学习。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随着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和家庭规模的缩小,饲养宠物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都市人生活的一部分,中国的宠物消费也随之形成规模。专家认为,根据规律,一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在3000-8000美元之间,宠物行业就会快速发展。中国一些沿海城市已经达到这个水平。因此,尽管中国各大城市政府都执行了严格的宠物饲养限制条例,实际上宠物量近年来却有增无减。由此可见,宠物行业在中国还是大有钱途。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创业就是折腾,人要有梦想,需要敢闯敢干。这是很多年轻创业者的内心写照。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白雪飘落的冬季,裘皮、毛皮等皮衣已成为人们追求穿着的时尚,然而,如果皮衣不定期保养美容,也会与其他的衣服一样,失去艳丽的光泽,这也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投资机会。近日,记者在居民小区几家皮衣保养店发现,店内的生意十分红火。据店主介绍,现有的皮衣美容保养工艺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手工保养、翻新方式。这种美容方式技术落后、工艺粗糙,只能对皮衣表面进行简单的上色处理,而且在穿着时也会出现褪色等现象,早就满足不了人们的保养要求。另一种皮衣保养技术在大城市中比较流行,而且适应高档皮衣的专业美容。这种店在冬季生意非常兴垄收入也不菲。在投资方面,设备也仅有二万余元,而且可以在一个冬季收回成本。因此,这种店的投资非常有市场潜力。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对于创业来说,新的路可能在别人不敢走的地方,也可能在别人不愿走的地方,而别人看不到想不到的地方往往很少。为单位做好每件事。那么草根创业成功能做什么?下面,就跟着读文网小编一起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豆制品是人们每天饮食中不可缺少的,所以豆腐坊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可投资3万元,租一间30平米的门面房,购置相应的设备。要求原料卫生,制作环境好,实行阳光操作。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创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恒心和毅力坚持不懈的发展过程,其中并没有什么秘密,但要真正做到中国古老的格言所说的勤和俭也不太容易。而且,从创业之初开始,还要不断学习,把握时机。那么草根完美创业什么好?下面,就跟着读文网小编一起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成本和环保似乎是天生的矛盾,随着环保意识和抚育法力度加大,伐木量进一步减少。在农村做什么生意好?伐木量减少,同人们装饰对木才的需求形成新的矛盾。因此,以下脚料、边料及木质纤维为原料的人造板制造业将大有前途。
看过“草根完美创业什么好”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创业时期千万不要找明星团队,千万不要找已经成功过的人。创业要找最适合的人,不要找最好的人。那么下面是读文网小编整理的农村创业典型人物故事,就跟着小编一起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西双版纳种香蕉赚钱 年入千万元
■人物
姜东海?男,29岁,重庆合川人。9年前只身来到西双版纳种植香蕉,如今已是有名的香蕉种植老板,年进账千万元。
■对话
重庆晨报:刚来的时候是怎样的?
姜东海:一个字,苦。虫子多、野生动物多、紫外线强、温差大,刚来的时候差点没挺过去。后来咬牙坚持下来了,也就觉得没啥大不了的。
重庆晨报:现在多久回一次家?
姜东海:以前没钱的时候,一年也难回一次家,现在有钱了,什么时候想回什么时候就动身,对重庆崽儿来说,出来时间长了,都会思乡。
■声音
世界那么大,不多走走多看看,你怎么知道什么职业最适合你。
他高中毕业,抱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想法,带着500元钱独自到外地闯荡,最终成为年进账数千万、西双版纳数一数二的香蕉种植企业的老板。他就是合川85后——云南西双版纳东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姜东海。
三千亩香蕉园的主人
秋天午后的云南西双版纳,气温仍然有28摄氏度。
迎着有些炙热的阳光,乘车从西双版纳自治州首府景洪市中心出发前往普者黑,在高速路上开30公里,从关坪下道后再经过20多公里乡村公路,便抵达了目的地——一片占地3000亩的香蕉园。
刚走进香蕉园,一位身穿天蓝色短袖衬衫、浅灰色西裤、棕色休闲皮鞋的年轻人便迎了上来。如果不是一旁的工作人员介绍,记者很难想象,这位85后男生,就是这片香蕉园的主人、云南西双版纳东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姜东海。
“路上没人晕车吧?”还没等记者开口,姜东海就询问起大家。得到记者的“否定”答复后,姜东海松了一口气。他笑着解释说,这一路上弯道太多,曾经有一些远道而来的朋友在路上被“甩吐”过。
揣着500元钱闯天下
29岁的姜东海出生在合川农村。2006年读完高中后,抱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心态,在朋友的介绍下,他带着仅有的500元钱,独自一人南下广东佛山,开始了自己的逐梦之旅。
在佛山一家小型电器厂,姜东海找到了第一份工作——产品质量管理员,每月薪水不到一千元。凭着踏实肯干,一年多后他成为部门主管,工资也涨到3000多元。
加班对姜东海来说是家常便饭,尤其到了销售旺季,“朝八晚十一”的作息时间不时会出现。
虽然是电器厂的中干,但企业有限的发展前景,让姜东海提不起继续“往上爬”的兴趣。在外漂泊两年,思乡的情绪也越发强烈。2007年底,姜东海回到了重庆。
把香蕉运到盘溪来卖
“香蕉在这边适合种植,这边的地也比较宽阔,所以就到这边来。”姜东海说,当时自己的亲戚在西双版纳种植香蕉,2008年初姜东海也来到这里,开始了二次创业。
刚到西双版纳的时候,姜东海在自家200亩的香蕉园里,干的是“打杂”的工作,除草、施肥样样都干,也没少碰到皮肤晒伤、脚被扭伤的事情。一年以后,看着当初的荒山坡变成香蕉林,盘算着每1元的投入变成2.5元的产出,姜东海觉得之前的种种付出都是值得的。
2010年初,广西、海南等香蕉主产区大丰收,让往年不愁销路的云南香蕉碰到了“无人问津”的窘境。看着地里已经挂果的香蕉,姜东海有些犯难,“那时候头都大了,后来想起家里有个朋友,他在重庆的盘溪市场批发香蕉,于是我就给他打了个电话。”
朋友的一个建议,“你可以自己把香蕉拿到盘溪来卖”,让姜东海动了心。他立即租了一辆卡车,将20多吨香蕉亲自运到了重庆盘溪水果批发市场,不到一天的时间便销售一空。除此之外,姜东海还和不少客商建立了联系,产品打开了销路。
不忘为家乡做贡献
如今,姜东海的企业在西双版纳当地也是数一数二,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年进账3000多万元。今年4月,姜东海在家乡合川区的中心地段,修起了一座可以同时接待180桌客人用餐的酒楼。这家酒楼有员工近百人,农村创业典型人物故事以上是合川当地人,“这么多年一直很想家,这也是对合川的一点贡献。”姜东海说。
看过“农村创业典型人物故事”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创业,一定要有激情燃烧的岁月的感觉,或者是万马奔腾的感觉。那么下面是读文网小编分享的创业典型人物故事,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卖蜂蜜2年开十家分店
父母都是地道农民
周明是江山市长台镇人,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父亲从16岁开始养蜂,靠手中的技术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周明的童年,家里条件不好。那时他们一家人住在山里,周明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妹妹刚生下来,就扔给了奶奶带,因为家里实在困难,弟弟被寄养在朋友家里。几年后,家里条件好一些了,弟弟才被抱回家。
周明的父亲养蜂技术相当好,只要看一种花就能知道今年的蜜好不好。除了养自家的400多箱蜂以外,他还是村里合作社的技术员。每年冬季,母亲都要带着帐篷到杭州来采蜜,白天采蜜,晚上就在杭城的城郊支个帐篷。等周明上高中以后,家里条件才有所改善,弟弟妹妹也上了大学。
学校经商创下第一桶金
2004年,周明考进了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校,学习投资理财。大一第二个学期,周明和几个同学合开了一家公司。当时公司没有具体的定位,做的业务也很杂。看到什么赚钱,他们就做什么。周明觉得,在学校经商一方面能赚下学费和生活费,另一方面能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学以致用。
公司主要的业务是搞培训,英语培训、成功学培训、考研培训等等,还给学生提供兼职服务。新东方和李阳疯狂英语进校院都是周明他们公司推广的。他们找到了各大高校活动能力比较强的学生,通过社团、各校的学生会结交认识他们,有时在各大校园贴海报,有同学会主动联系他们。有了这些同学的加入,培训课在各大校园的宣传工作就不成问题了。一两年下来,周明他们公司搞的培训课业务扩展到了20多个学校。
周明所在的学校在杭州下沙附近,下沙没有鲜奶供应。于是,周明便主动联系了光明集团,拿下了杭州高教园的总代理。通过已经有的关系网,在下沙地区8个校园内,每个学校建起了100至200人的大团队。这些同学都是勤工俭学的,送牛奶帮他们提供了一条助学之路。
一年多时间里,周明一个人平均每月也能分到2000块钱。后来,合办公司的同学听说做电话卡生意利润高,周明他们一下开了很多卡,但短时间没有卖掉,亏了很多钱。
多动脑是创业的关键
公司卖电话卡亏钱之后,周明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熟悉的行业,生意不能做。2005年,周明读大二。虽然公司亏了钱,可他手上还攒了一些钱。
那年,母亲又来杭州采蜜了,依然在城郊支着帐篷。周明有空就会去陪母亲。他发现,在城郊锻炼的中老年人很多,学校的从商经历,给了他灵感。来这里的人那么多,蜂产品又是针对中老年人的,为什么不在城郊开家卖蜂产品的店面呢?而且原料由父亲把关肯定没问题,东西好,回头客肯定多。
周明向学校提交了申请,提早一年离开了学校,在家里自学课程,参加学校的毕业考试。周明的想法得到了家里的支持,父亲也拿出了积蓄,支持儿子创业。周明就在母亲支帐篷的杭州玉泉青芝坞租下了一间店面,这里的店面价格全年只要一万多,是杭州市区店面价格的十分之一。
“我创业所用的钱都是最少的。”周明给自家的蜂产品取了名——江山百姓,自己设计商标,进行了注册。产品的说明书也是自己设计,自己写的。靠良好的人缘,周明找同学建起网站、找朋友印说明书、印包装盒等等。周明发现杭州人喜欢打折,于是在开业前几天,印了打折宣传单发给到这里来锻炼的人。一切准备就绪,2005年,周明的第一家蜂产品店开业了。
开业第一天,生意出奇的好,从早忙到晚,一天卖出了4000块钱的产品。周明说,他自己都没想到。隔了4个月,周明的第二家蜂产品店又开业了,这次店铺照样设在城郊,中老年人经常去锻炼的地方。不久,周明又开了第三家店。通过朋友的介绍,通过网络,到现在,山东烟台、江苏泰州和浙江宁波等地,已经开出了江山百姓共7家加盟店。周明现在已经顺利地拿到了大学毕业证,在杭州买了房,买了车。
周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不要把我写得太好,我现在刚起步,生意做得很小,等以后,我回衢州办厂时,再来写我吧。”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因为举步维艰,因为四处碰壁,因为创业本身就是从苦涩中创造生活的经历。那么下面是读文网小编分享的创业典型人物采访作文,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从贫困生到女老板第一桶金源自高中
谈起自己的“原始积累”,魏思源回忆说:“那时我还在家乡上高一,主要学国画,每个星期只有10元钱的生活费。”由于家庭贫困,魏思源为了能继续念书,就在学校的食堂里做卫生,业余时间在校外给一些孩子做家教。“高中三年,每年除了生活费外,还能攒下6千元钱。”
为了得到更好的学习机会,魏思源2002年年底专程来到天津,花800元钱报了一个美术班学习专业课,目的就是为了能考上大学。“学国画需要大量颜料、画笔和纸,这些东西又很贵,我就偷偷捡同学画过的纸,用背面练习。”魏思源说,高考结束后,她分别报考了青岛、北京以及天津三个地方的四所高校,但所报的专业并不是国画,而是服装设计。“艺术生的学费很高,我的家庭根本负担不起,所以就选择了相对好找工作的服装设计专业,当时我是我们村第一个本科女大学生。”
成立雄鹰创业联盟
大一寒假时,为了省钱,魏思源没有回家过年,而是选择留在天津,在食品街的一家饭馆内找到了一份服务员的工作,月薪500元。魏思源要开学了,老板极力挽留她:“小魏,我挺欣赏你的,以后你可以带一些家庭贫困的大学生过来打工,每年寒暑假我这都要人。”
正是这样一句话启发了魏思源。随后,魏思源就利用业余时间四处寻找适合的工作机会,最终有6家饭馆同意了她的要求,一共招收120名服务员。到大一暑假时,魏思源就在学校里张贴了“免费为贫困大学生安排兼职工作的海报”,没想到吸引了240多人报名,最终90人表示可以接受这份工作。大二开学后,这90名学生主动找到魏思源,每人交给了她30元钱,并称:“魏姐,你帮我们找到了工作,这是你应得的。”
拿到这两千多元后,魏思源又动起了脑筋,“可以借这个机会创办一个学生社团,专门帮这些贫困学生找工作啊。”于是,雄鹰创业联盟成立了,设有活动部、策划部、宣传部等6个部门,会员也扩大到了500多人。
实体鞋店大获成功
2005年,魏思源成为天津大学生创业协会主席,有了开一家实体店,做服装和鞋子生意的想法。在简单做了创业计划,保证不会亏损后,魏思源得到了一家大企业的资金支持,首笔投资5万元。魏思源为了实现梦想,找企业挨个洽谈,最终说服了几家福建鞋厂的老板,答应免费提供鞋架、宣传资料,并答应货物可以赊销。没有实体店的店面,魏思源又找到曙光市场的老总,在市场内所有摊位都已出租的情况下,老总最终被她的真诚所打动,将办公室腾了出来给她做店面。“由于我们是大学生创业,开店那天好多人都来捧场,前三个月的营业额达到了1万多元。”
与创业典型人物采访相关的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草根创业要资源没资源,要钱没钱,要人没人,那么草根创业有哪些注意事项呢?读文网小编把整理好的草根创业注意事项分享给大家,欢迎阅读,仅供参考哦!
1、创业最怕“创意”
如果一个方式赚到钱,我们应该做的是,重复不断地重复这个赚钱的方式,不断的降低成本,提高收益,拓展流量。可是大多数人,在赚到第一桶金之后,觉得没挑战了,想试试哎那个不错哎那个不错,最后,摊子铺的越来越大,把最初公司生存之本——利益,丢掉了。
而且创意太多,开会的时候跟风的人也多,对嘛,谁不喜欢有意思的事情,创业者还是一些偏偏喜欢挑战的人,所以,他们也有这样的弱点,喜欢创业,不喜欢守业。
2、创业最怕“民主”
有人说:人在群体里面智商为零,再聪明的人也不例外,群体就是需要精英阶层去带领,去决断,因为看起来狠的人往往看到的是你看不到的危机。
不可否认,民主就是容易没有效率的,起码在创业这件事上是的。一个创业团队需要的是一个坏老板,一个可以在大家东拉西扯谈创意的时候,敲定利益最大化需要做的事,因为一个团队同时只能做一件事,没有主心骨,也就容易散了。
3、创业最怕“情怀”
利益,就是一切,起码在创业这件事来说是的。过早的谈情怀,很容易把自己放在道德制高点上。
你只看到大公司谈情怀,却没有看到他们开始初期做过的脏事,第一桶金,都是带点脏的,因为在体制下,不闯一点红灯,想发家,太难了。成王败寇,社会法则,你承认或不承认,结果就在那里。情怀,能当饭吃么?
4、创业最怕“兄弟”
兄弟归兄弟,生意归生意。如果你不再能够提供价值,那赶走你的不是我,是大环境,大势,你做的事情别人都可以做,而且比你做的更好,那你就是要被取代。
有一个人能因为兄弟感情留下,就有第二个。当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在你的情感带来的不公,就会有很多人不满和抱怨,久而久之,你会失去威信,失去一切。所以,想创业,先冷血。
5、创业最怕“看苦劳,不看功劳”
一个事,做不好,结果为零,就是为零,不要说付出了多少努力,对老板而言,结果才是重要的。
牛逼的人才一个顶三个,销售冠军一个顶十个,可能人家不如你努力,上班也迟到,因为人家牛逼啊。你说你加班三天搞定了一件事,人家一天可以,老板会用谁?如果一个公司看苦劳不看功劳,那么离死也就不远了。
以上就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提供的草根创业注意事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看了“草根创业注意事项”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成功要学,健康要学,创业要学,所有让人积极向上的习惯都要学习。学习那些创业成功人士,看他们的经历,激励自己。那么下面是读文网小编分享的创业成功人物的故事,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两次创业都只用一年便用户量破千万的他 25岁就看够了权力斗争
1984 年10月,帕沃尔·瓦勒耶维奇·杜罗夫(Pavel Veleryevich Durov)出生于前苏联列宁格勒,现在俄罗斯的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父母亲分别来自俄罗斯和乌克兰。他的父亲是苏联一位有名的拉丁语学家,家里还有一个大他四岁的哥哥尼克莱·杜罗夫。
小杜罗夫的大部分童年时光,在父亲任教的意大利城市都灵度过。后来,他遵从父亲的意志回到俄罗斯,并在 18 岁时考取了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语言学专业。
在校期间,杜罗夫开始自学编程。和 Facebook 创始人扎克伯格的黑客经验几乎完全相同,他黑掉了学校网站之后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把首页换成自己最讨厌老师的照片,旁边配上“Must Die”的字样……尽管学校很快会更换管理员密码,但他每次都能再度破解掉。
在他的传记《杜罗夫密码》中曾经有这样的描述:在校期间,杜罗夫已经不满足于自己的专业和还凑合的编程/黑客技术,而是想成为像扎克伯格那样的“互联网偶像”(internet icon)。
2006 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却没有延续父亲的事业,而是很快创立了社交网站 VKontakte(简称 VK)。
当时,还在德国波恩大学攻读第二个博士学位的哥哥尼克莱·杜罗夫,每天都会抽时间给 VK 写代码,在国际长途电话上跟弟弟沟通 VK 的开发工作。很快,以俄语作为第一语言的 VK 获得了大量用户。不断走高的公司前景,显著增大的开发压力,促使尼克莱回到了圣彼得堡,开始担任 VK 的首席技术官。
VK 经常被质疑为对 Facebook 的抄袭,而杜罗夫一直借用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的经验来解释:“苹果不也是抄袭索尼来的吗?”
经过早期的快速发展,2007 年2月 VK 的用户数就超过了 10 万,同年七月超过了 100 万,次年四月则暴增至 1000 万,很快就击败了本国的竞争对手 Odnoklassniki,成为了俄罗斯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站。
作为最主要创始人的杜罗夫,拥有 VK 20% 的股权。他中学同学的父亲,俄罗斯犹太人社群领袖米哈伊尔·米利拉什维利(Mikhail Mirilashivili),以及另一位联合创始人列夫·列维夫(Lev Leviev)等其他投资人,共同拥有剩下的 80%。但杜罗夫拥有绝大多数的投票权,这一设计和 Facebook 创立时几乎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从创立 VK 开始,杜罗夫整个人的行事风格变得愈发神秘。他极少出现在公开场合,不接受采访,反倒是他的公司在俄罗斯高调到无以复加,租下了圣彼得堡最著名的胜家大楼(Singer House)的五层和六层,就在圣彼得堡最大的书店楼上。
VK 在俄罗斯的如日中天,让杜罗夫尝尽了甜头——然而好景不长,在创立 4 年之后,它终于“被盯上”了。
盯上 VK 的,是在俄罗斯半公开存在的“强力集团”(Siloviki),一支主要由政府、军方和情报方面的高级官员、财阀的实际控制人组成的政治力量。随着俄罗斯政局的变换,VK 上开始出现了更多的反对声音。而杜罗夫对这些内容和活动的放任不管,加剧了由寡头统治的当局在互联网上面临的舆论压力。相信到了这里,大家都能理解为什么“强力集团”需要加强对 VK 的控制了。
他们首先派出了钢铁大亨爱丽舍·乌斯马诺夫,他控制的 Mail.ru 是俄罗斯和东欧地区最大的电子邮件服务商,类似“俄罗斯版雅虎”。(对了,Mail.ru 还是 Facebook 的投资方哟。)
2011 年,Mail.ru 成功收购了 VK 39.99% 的股份,稀释了杜罗夫所持的股份,并计划进行更多收购。而杜罗夫在 Instagram 上发布了一张照片,作为对试图吞并 VK 行为的回应。现在,这张照片已经被删除了:
遗憾的是,杜罗夫一个人的坚定,无法逆转自己对 VK 控制权正在流失的现实。
2011 年 12 月,出于对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遭人操纵的质疑,俄罗斯抗议者在 VK 上组织了一次活动。此事成为了克林姆林宫出面对杜罗夫实施打压的导火索。然而,面对删除账号和页面的命令,杜罗夫依旧没有执行,而是把自己的 VK 页面、Twitter 和 Instagram 账号变成了战场,用可笑的萌宠图片来表达自己的异见:
随着杜罗夫一次又一次反抗政府的审查要求,即便在俄罗斯国内已经如愿成为互联网偶像的他,也不再能够因为名声而免受责罚。就在他发布这张照片的当晚,一支身着迷彩军装的武装部队造访了他在圣彼得堡的家,敲门试图进入,但遭到了他的拒绝。这些人一个小时左右后离去。杜罗夫对传记作者表示,关于那天发生的事,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心中有个声音告诉他,要拒绝(政府的要求)。”
可能是由于察觉到,自己失去公司控制权的情况已经无法挽回,杜罗夫的心情反而更好了。2012 年有一天,他和公司的几位同事用 5000 卢布的纸币折成纸飞机,从位于圣彼得堡最繁华地区的胜家大楼办公室的窗口往下扔——当天,他们一共扔了超过 20 架纸飞机。
2013 年有一次,VK 公司被警察清查,杜罗夫本人被指控开车碾压了一名交警的脚,却因为“失联”而未遭逮捕——现实是,杜罗夫根本不会开车,连驾照都没有……
在他失联的这段时间里,“强力集团”完成了对 VK 的“接收工作”:
1)2013 年 4 月,基金公司 United Capital Partners 收购了 VK 的另外两名大股东米利拉什维利和列维夫所持有的 48% 的 VK 股权。UCP 的管理人是俄罗斯政商大亨伊利亚·谢尔波维奇,而他在情报机构克格勃工作时是伊戈尔·谢钦的下级。后者现在是俄罗斯石油公司董事长,也是当时俄罗斯政府重要的商业亲信。
在这笔交易完成之前,杜罗夫一直不知情。早在失联之前,他和这两位公司创始股东的关系已经交恶,还一度删除了他们在 VK 的页面。
2)几个月后,杜罗夫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表示“刚刚和朋友度假回来”。这年十二月,他被迫出售自己所持的 12% VK 股份给俄罗斯电信运营商 MegaFon 的 CEO 伊万·塔弗林。塔弗林随后很快将这些股份又转手给了 Mail.ru。
3)加上刚拿到的 12%,Mail.ru 一共持有 VK 52% 的股份,实际控制了这家社交网站。在 2014 年 9 月,Mail.ru 从 UCP 手中收购了该基金持有的全部 VK 股份,相当于全资控股了 VK。
至此,VK 在两个大股东 Mail.ru 和 UCP 的运作下,正式完成了“国有化”。
曾几何时,习惯了对抗审查的杜罗夫,对扎克伯格配合俄罗斯政府的行为深恶痛绝。然而在 2014 年,VK 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公开审查并删除亲伊斯兰国账号和页面的社交网站,远早于 2015、2016 年才开始行动的 Facebook 和 Twitter。截至 VK 数据的最新一次披露,它的用户数突破了 3.5 亿,比全世界讲俄语的人口的总数还要多;月活跃用户高达 4600 万,达到 Facebook 在俄罗斯的四倍水平;公司估值也突破 30 亿美元。杜罗夫缔造了 VK,但 VK 的成功已经不属于他。
别以为这位年少成名的创业者会被这点儿挫折影响。杜罗夫没有时间黯然神伤,还有新的机遇在等待着他。
你可能想知道,在 2013 年失联“度假”的那几个月里,帕沃尔·杜罗夫去哪儿了?
其实早在警察闯进 VK 办公室清查公司的几天前,消息灵通的杜罗夫就带着自己的哥哥,以及少数几个在公司里信任的同事,从圣彼得堡搭乘飞机离开了俄罗斯。他们来到美国东北部美加边境上的水牛城(Buffalo)。
就在这里,他们创立了 Telegram,一款用户增长速度之快与 VK 比肩,仅仅三年不到就火遍全球的加密聊天服务。
彼时的杜罗夫已经适应甚至开始享受四处漂泊的理想生活。他卖掉了自己在圣彼得堡和俄罗斯其他地方的固定资产,换得了一大笔钱。向塔弗林出售 12% VK 股份之后,杜罗夫已经成为了一位名副其实的流放者——俄罗斯不再是欢迎他的祖国。
早在第一次被警察上门查水表时,杜罗夫已经开始察觉到自己的电话、电子邮件,甚至 VK 都有可能被监听。而这次的自我流放,给他带来了一次全新的机会。身为数学和计算机天才的哥哥尼克莱主导了 Telegram 加密协议、应用架构的设计。在回到俄罗斯之后,杜罗夫正式发布了 Telegram 的第一个版本。
就在 2013 年 8 月 Telegram 发布不久后,UCP 基金宣布由于该项目使用了 VK 的资产(开发人员),项目应该属于 VK。结果,当然是没让 UCP 得逞了……
Telegram 跟欧美用户已经非常熟悉的 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 没什么不同,可以发文字、语音,也可以用各种各样的表情贴纸进行聊天。Telegram 用户的账户名和手机号绑定,登录没有固定的密码而是完全依靠随机生成的短信密码登录。
2013 年10月,Telegram 的日活跃用户已经超过了 10 万人。而次年1月 Facebook 收购 WhatsApp 的消息,让人们开始担心大型互联网公司最终会成为用户隐私的突破者,间接导致当时已经小有名气的 Telegram 用户暴增。在这一消息传出后的几天内,Telegram 就增加了超过 800 万的用户……
2014 年4月,杜罗夫通过一封搞笑的辞职信促使 VK 董事会解雇了他。他很快离开了俄罗斯,来到了大西洋岛国圣基茨和尼维斯,给该国的糖业协会捐了一笔钱,从而给自己搞到了一本新的护照……瑞士银行也提供了 3 亿美元的现金给他,现在,他终于可以全身心放在 Telegram 上了。
到了 2014 年底,Telegram 宣布它的活跃用户数已经超过了 5000 万,每天发送的信息数量超过了 10 亿条,每星期的新用户注册数超过 100 万——而且还在增加!在 VK 之后,杜罗夫再次创造了一个互联网神话……
充分理解了什么叫树大招风的杜罗夫,决定在 Telegram 上采用一种非常大胆的运作方式。Telegram 完全由杜罗夫(和他的亲人、亲信)私人拥有,不引入其他投资人,并且号称绝不出售。维持着 Telegram 软件日常运营的,是规模极为精简,但开发实力世界一流的一支技术团队。软件工程师,微信公众号“歪理邪说”的作者霍炬在读过尼克莱·杜罗夫给 Telegram 编写的代码后给出评价:“它的协议 MTProto 极其优秀,兼具数学和工程之美,它的加密基础非常完善,同时又在工程上很出色,Telegram 传递的消息实际是函数,可扩展性相当强。”
当然,杜罗夫用个人存款为Telegram运作所需的服务器资源买单,并且给背后的团队支付薪水。到今年二月时,Telegram 的月活跃用户已经突破了 1 亿,每天产生 150 亿条信息,每天有超过 35 万新用户注册到上面。根据莫斯科时报报道,为了维持如此庞大而又成功的项目,杜罗夫每个月要支付 100 万美元。
依靠一群优秀的工程师和白花花的银子,Telegram 成为了好用的聊天软件里最安全的、安全的聊天软件当中最好用的那个——它在电子前线基金会对聊天软件安全性的评测中满足了所有的标准。
尽管黑客生涯并不长,也没有什么经典的案例,杜罗夫和这个世界上最知名的硬核黑客们,比如肖恩·帕克、亚伦·施沃茨等人之间仍然有很多共同点。
杜罗夫崇尚开放资源共享,曾经允许 VK 用户免费上传和下载音乐文件,把网站变成了继 Napster 和百度 MP3 之后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盗版音乐库。Telegram 也是市场上不多的代码完全开源的聊天软件,你可以在它的 GitHub 空间里看到它的全部代码。Telegram 的管理方还开放用户和开发者对软件进行不同程度定制的权力,小到自行添加的表情包,大到独立开发的第三方 Telegram 客户端等等都被允许。
对抗审查和监听就不详细说了,在《金融时报》邀请他“共进午餐”时,他还公开表达过对斯诺登。因为泄露美国海量重要情报,目前斯诺登被迫在俄罗斯避难。
根据报道和他的 Instagram 账号,杜罗夫和他四个最关键的同事每隔一段时间(短则几天,长则几个月)就会更换居住地址,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用 Airbnb 找房间。这让人们永远也找不到 Telegram 的办公地址在哪,徒增了这家公司的神秘性。最近一次杜罗夫发 Instagram 是在这个月初,当时他身处迪拜的海滩。
当然,他也是《黑客帝国》的死忠粉丝,像里面的男主人公尼奥(Neo)一样总是一袭黑衣,近年来几乎从来没有被人看见过别的颜色的衣服……
没有了祖国的杜罗夫,终于过上了他一直向往的自由散漫的数字游牧生活。在已经弃他而去的俄罗斯,杜罗夫却已经成为了一个符号式的人物。
这是因为,他创立的第一家公司让俄罗斯和更多俄语人口用上了社交网络,而他创立的第二家公司则冲出俄国,走向世界,让人们重获在这个社交网络时代早已丢失的隐私和自由。
与的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