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创业成功案例人物故事相关的共200个结果:
思虑熟则得事理,得事理则必成功。今天读文网小编整理了励志的成功创业故事案例分享给大家,欢迎阅读,仅供参考哦!
21岁小伙的赚钱创意:再生纸鞋
吉米·汤扎克不喜欢穿着笨重的运动鞋或凉鞋去湖边散步。他喜欢享受赤足散步的感觉——但是路上的沙砾并不是特别适合光着脚。他对Vibram公司的FiveFingers系列超轻量跑鞋很感兴趣,但几百元一双的价格对一个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普通学生来说太过昂贵。
于是汤扎克开始利用家里能找到的东西自己设计凉鞋。他曾在eBay卖东西,家里有高密度聚乙烯合成纸做成的联邦快递信封,就用这个试着来做鞋。做出的鞋子虽然够轻,但鞋底起不到什么保护效果。
于是汤扎克继续想办法制作轻便而廉价的鞋子。当时他还在读书,为了赚学费和生活费,什么样的工作都会做一些,偏巧一次帮人修房顶时找到了做鞋子的好材料。当时他认识的一个包工头说没必要花两三百美元去买防水布,让汤扎克去找当地的户外广告公司要一些剩下的乙烯塑料布。汤扎克去了,最后只花20美元就买到了一张麦当劳的大幅饮料广告布。
“当我把塑料布撤下来的时候(修完屋顶后),发现状态仍然完好——这可是在密歇根州冬天的寒风中风吹雨打6个月啊。”他说,“我意识到这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材料。”对环境的好处:重新利用用过的或丢弃的广告塑料布,减少垃圾填埋量。
虽然一开始不熟练,汤扎克还是笨手笨脚地做出了20款鞋子——包括一款从未下地就被否决的——最后才确定一款设计。最后,他用尼龙搭扣进行了测试,选出一款平底的切割设计。
2009年他推出了早期版本的网站——2010年底才有了自己的公司Tombolo。同时他对潜在客户群进行了研究,2010年6月开始出售测试版产品。汤扎克还申请了洛杉矶的Sparkseed,Sparkseed是一个非赢利性机构,为有益社会的创业者提供种子资
金、顾问指导等资源。2010年4月,年仅21岁的汤扎克被评为Sparkseed的创意家。短短2个月后,彻底大变样的新版网站上线。
Tombolo的主要产品是再生纸鞋品牌,灵感来自早期的信封纸鞋。汤扎克说,“当时有人问我,‘嘿,你脚上套着纸皮干嘛?’”
起初,汤扎克只是按照成本价出售。他还试过让人们自己出价,想看看客户愿意出多少钱。那之后,汤扎克已经开发了多款凉鞋,包括一款厚底鞋。价格从19.99~39.99美元不等,邮费另算。再生纸鞋的制作全部在密歇根州完成,公司网站上称聘用的都是“当地的优秀工人”。
汤扎克预计夏天的销量可以达到每月1000双。一些精品店对他的产品很有兴趣,他还在争取2012春假宣传期间让他的环保纸鞋成为多个品牌的买赠礼。从第一双快递信封鞋以来,他已经花了很多时间,最后才找到这个创意,但谈起他的成果时汤扎克的声音里仍然有一丝兴奋。
“我不是某天早上一睁眼突发奇想说‘哦,我要用塑料广告布做鞋。’”他说,“我是先决定要做一个对环境有好处的产品,然后经过不断尝试才找到这个创意。”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你的朋友圈是否曾被这些90后CEO刷屏?他们的成功事迹数不胜数,其中一些可以作为参考借鉴。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90后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相关文章。
潮汕创业奇才温城辉:投资人砸我3000万美金,赌我是90后马云!
——2014年8月上线到现在才短短8个月的时间里先后完成了两轮融资,估值也已经突破了2亿美金,成为90后创业公司里面融资最多的一家……昨天他畅聊了他的那段事儿,【投资人砸我3000万美金,赌我是90后马云!】
今天是愚人节,但我们没有开玩笑,我们真的融了3000万美金!
当我用一支“考试必备”的黑色笔签下“温城辉”三个字的时候,我们就算完成了3000万美金的B轮融资,那一刻,我感慨自己的签名第一次这么值钱!
礼物说是致力于帮助大家送出完美礼物的礼物电商,2014年8月上线到现在才短短8个月的时间里先后完成了两轮融资,估值也已经突破了2亿美金,成为90后创业公司里面融资最多的一家,不得不说是个小奇迹,爸妈甚至怀疑我是不是进了传销公司,天底下怎么可能有这么好的事情发生?
“你们为什么愿意投资我?”当我问我的投资人的时候,他是这样回答我的:“城辉,我们觉得你有可能成为90后的马云,我们愿意赌你,陪你一起走!”
说起马云,我想起大一时我创办了人生中第一家公司,因为经常逃课结果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他们都非常不能理解的说:“温城辉,你别异想天开了,你以为你是马云啊!”
想起大二我想休学时,爸爸妈妈说“就是那个马云害了你,全中国就才一个马云,你有可能成为马云吗?别做梦了,好好读书吧,将来考公务员才是对的!”
可是今天,居然有投资人说我有可能成为90后的马云!有那么一瞬间,这个“别人家的孩子”对我而言不再是个神话,而是我可以好好学习,甚至未来有一天可以和他比肩的前辈,这让我觉得,为了这一刻所受的苦都太值得了。
那,是什么让投资人觉得我有可能成为90后马云呢?
1.新垂直电商的机会
新的垂直电商不只是简单的品类垂直,而是场景垂直。以前垂直电商更多的是从商品的物理属性进行垂直,属于物质层面,而现在的垂直电商更多的是从商品的延伸属性进行垂直,属于精神层面。前者是基于商品表层的普通定义,后者则包含了用户内心的潜在认定,而这种划分本身就包含了用户的价值取向,所以在运营上会更加适合用户的购买习惯。
礼物说垂直的是礼物市场,礼物是什么?你说不出个具体的东西,它不是一个品类,它是一种场景,什么都可以是礼物,小到鲜花蛋糕巧克力,大到一顿大餐一场旅行一段完美时光,都是礼物。当我们切入礼物这个场景消费心理的时候,我们的产品、内容、运营、推广非常好做,短短8个月就积累了1000万用户,现在一个月能卖5000万的礼物,这是什么?这就是巨大的垂直需求爆发的强大消费力!
2.移动端时间碎片化的机会
移动端的兴起,让随时随地消费成了消费的主流。礼物说是用户手机上占地一平方厘米的24小时不打烊的礼物店,用户可能在睡前听到一首歌想起某个好友就买了个礼物送给他,这种随时随地的消费场景,让原本碎片的感性的礼物需求得以被满足。
“新垂直电商因为大多是以商品的“精神属性”进行细分,所以可以有很多PGC或者UGC形式的内容,这种杂志或者社区性质非常适合用户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浏览。这类电商有两个浏览高峰,分别是早上8:00-9:00和晚上21:00—22:00,我们追踪后的发现的原因是,很多用户都是在早8点在公交地铁上就随手翻看,很多用户也是在晚上睡觉前随手翻看,这其实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些移动电商,也就是时间碎片化的内涵。”
3.“礼物化生存”的流行造就万亿规模新蓝海
在这个节奏越来越快,信息爆炸,竞争压力巨大的时代,“礼物化生存”是一种需要,我们需要用礼物来奖励自己,来温暖他人。除了节日生日一定得送礼物之外,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在平时送点小礼物,为自己的恋人、朋友、家人制造惊喜,让平淡的生活多一点浪漫。
这种生活方式的流行大大扩大了礼物的消费场景,使得礼物从一个特定时间的刚需低频消费变成了日常的高频消费,造就了一个万亿规模的新蓝海。
4.虽然我才93年,但我已经创业6年了,是90后里最有经验的,有经验的里面最90后的创业者。
我 16 岁在高中的时候开始创业。那时我做了一本名叫《零点一度》的杂志,在 3000 人的学校里卖了 3000 本,赚了几千块钱。18 岁时我注册第一家公司,把每个学校的风景手绘成 Q 版明信片,然后在 100 个学校卖出了 100 万张,赚了 100 万。在移动互联网,我已经先后做了贴贴二维码、贴贴明信片、礼物说三款产品,历时两年,所以我既有传统行业的生意经验,也有互联网行业的创业经验,有比较大的信心做好这个事情。
创业是最好的生活方式,它意味着无限的可能!感谢这个创业的时代,让年仅22岁的我有机会站在这么高的平台上去创造更大的奇迹,今天我们是1000万用户,5000万月销售额,3000万美金融资,2亿美金估值,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能在每个数字后面加上一个零,让这个世界看看,90后不只会吹牛逼,他们还可以脚踏实地,一点一滴的打造出一家真正的商业帝国!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大学生作为创业潜力军,其创业意义十分重大,不仅可以缓解自身就业压力还可以提供就业岗位。今天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大学生创业故事成功案例3篇的相关文章,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启发。
美国南加州大学研究生,来自中国甘肃的留学生钟天一与来自重庆的何艺,在洛杉矶开起一家名叫Chopop的中式快餐配送无实体店,希望能够创立自己的品牌并遍布各地。
开业2月来,生意虽然还未完全走上正轨,但一天十几份的订单也让这对小情侣忙前忙后的辛苦着并快乐着。每天清晨,在洛杉矶downtown的一间厨房里,南加大工程专业的研究生钟天一与何艺开始为自己的小生意忙碌起来。两人于今年10月1号开始运营名为Chopop的餐饮公司,从事中餐外卖配送。与普通餐馆不同,Chopop没有实体店,完全依靠网络订单经营。顾客基本是南加大的学生们,他们通过公司网站chopopfoods.com、Facebook、微信、手机App等方式下订单。
钟天一与何艺在租用的厨房里制作完订单上的饭菜后,再根据需要配送到南加大附近的取餐点。27岁的兰州青年钟天一表示,在USC读书时,就对附近的餐饮不是很满意,并且觉得大家可能都有同感。“因此这可能就有足够的市场,我本身对烹饪比较感兴趣”,钟天一说。他们的菜单并不复杂,蘑菇鸡腿饭、花生炖猪蹄、辣子鸡丁、凉拌海带丝、萝卜排骨、卤鸡蛋等,开业二个多月来,钟天一与何艺根据顾客的需求不断研发和完善菜单,而这种家庭式的口味也让Chopop一开始就拥有了忠实的顾客群,chopopfoods.com在南加大学生中的知名度也日渐提高。在考虑菜单时,营养健康好味道的家常菜是他们的定位。
“每天你最想吃的可能是家里的那种饭菜。我是想让大家吃到家里饭菜的感觉”,钟天一介绍。在南加州大学里的取餐点,中国留学生于倩对Chopop的菜给予了挺高的评价,觉得他们做的饭菜比学校里那些饭菜要清淡好吃。中国留学生Justin在这里已经订了三、四次餐,他还叫了很多的中国朋友来品尝,甚至还有一个日本朋友也来吃,都觉得不错。何艺在送餐现场用手机接驳刷卡设备来收款,每份二个菜的套餐大概在8美元左右,这价钱对于南加大附近的餐饮价格来说,算是经济实惠的。从材料采购、菜式研发,到食物制作、配送,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两个20多岁的年轻人亲手完成。
公司运营一个多月,两人虽然满腔热情,却也尝到了创业初期的艰辛。钟天一说,本来设想在一个月内,就能达到每天30份至50份的订餐数量,但是其实做了二个月,每天依然只有10几份的订单。钟天一正设法在学校里做宣传,以吸引更多的同学们来光顾chopop。同时,也开始往洛杉矶downtown的写字楼里去推广,希望能够扩大订餐量。但是,他们没有更大的经济力量去投入广告,更多的是依靠网站、手机App、微信来获得顾客。每天钟天一与何艺一早就开始忙碌,下午两点半左右,何艺、钟天一才有时间吃午饭。在辛苦工作的同时,钟天一与何艺也在收获快乐。
“包括我们的厨房,设备在逐步完善,产品的加工流程都在一步步做起来,能看到公司在逐渐成长,对我们个人来说还是很有成就感的”。钟天一与何艺希望有一天chopop快餐像其他中式快餐著名品牌一样扬名世界,那时候,他们也有机会将把他们所学的工程管理知识注入其中,用流水线作业的项目管理方式来经营他们的特色餐饮品牌。
看过大学生创业故事成功案例3篇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创业者在创业时不妨借鉴一些那些已经成功创业的人,他们的创业经验。今天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草根创业成功案例的文章,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启发。
“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企业从小壮大,都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从一楼到十楼,坐电梯几秒钟就能到达,但一旦发生危机,掉下来也很快。企业发展不如‘走楼梯’,一步步走上去,到了十楼再往下看,不会头晕。”
2万元和一场雨
1972年,孙德良出生在浙江萧山一个并不富裕的农民家庭,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努力读书,到城里去。高考时的成绩并不是十分理想,于是只进了沈阳工业大学,读计算机。作为一个非名校学生,在校时的孙德良就意识到没有一技之长将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当看到英语很好的师兄因为这一技能而找到了份很好的工作时,他也立志要将英语学好,作为自己的一块敲门砖。于是大学期间,他发愤图强,努力学习英语,甚至将一本厚厚的英汉大辞典从头到尾背了下来。因此,他不仅收获到了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一家互联网公司的翻译,而且认识到了互联网的非凡力量,从而走上互联网的创业路。而这种背字典的精神,也在他日后的创业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于孙德良的创业,有两个故事是他津津乐道逢人必讲的:2万元和一场雨。1997年,在社会上闯荡了两年之后,他最终选择了自己创业的路。但是作为一个没有固定收入的年轻人,没有人愿意借钱给他做创业的资本。最终是农村的老父用家里的房子做抵押,借到了两万块。正是这两万块,造就了他今天的数十亿身家。
而“一场雨”更是孙德良懂得变通的典范故事:创业初期,孙德良想凭借浙江兴盛的服装业,做一个服装网站。当时杭州的武林广场有一个服装展会,他打算去做个市场调查。但是一场雨,将他的美梦打碎。参展商和观众都被淋得无影无踪,而他也只能到附近的一个同学那里避雨。正是在这个同学这里,孙德良看到了一抽屉的化工企业名片。在毫无头绪的服装业和一堆人脉的化工业面前,孙德良忽然想起:为什么不能做一个专业的化工网站呢?而且浙江是一个化工企业密集的地区,国内企业要出口,要获取信息,这样一个网站是各化工企业迫切需求的。
于是1997年10月,孙德良的“中国化工网”诞生了,这是国内第一个垂直专业网站。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孙德良收获了无数媒体的关注,无形中给自己的网站做了良好的广告宣传。发展到现在,中国化工网已经成为众多国内化工企业员工上班首先打开的网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如此,中国化工网一度占到了网盛生意宝总业绩的84.23%。
善用宣传,博得眼球
新世纪初,一直勤勤恳恳耕耘着化工网站的孙德良忽然变成了媒体追踪报道的焦点。原因是他和当时规模还很小的公司打赢了被誉为“中国入世第一案”的产权官司。
作为中国化工网的创始人,孙德良一开始就对域名关注颇多。Chemnet是由英文chemical network(化工网络)简称而来,具有直观的“化工网”的意思。但是这样一个域名却早在1995年就在美国被注册了。无奈之下,孙德良只有申请china.chemnet.com给中国化工网用。但是他仍然时刻在关注这个更为适合的域名。2001年某一天,孙德良忽然发现该域名因为没有续费而被注销,第二天一早,他就联系到注销方,并以9000美元购得了这梦寐以求的域名。
没想到,正是这9000美元给孙德良惹上了一场跨国官司。当时世界排名第57位的澳大利亚公司Orica因为这个域名的所有权问题将网盛告上了法庭,辩称域名是他们的。
孙德良实在是太在乎这个域名了。因此当他面对澳大利亚公司快递过来的厚厚的诉讼材料,他着实是紧张了一下。但是紧张归紧张,终究是要面对的,而且,必须要赢。
孙德良立刻联系律师,可惜在当时互联网刚兴起和中国刚“入世”的大环境下,国内懂国际域名知识产权的律师还很少,最终孙德良只依靠公司内部自己组建的团队应诉。而此时适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眼光独到的孙德良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这是一场跨国官司,而且是中国入世以来第一个因为域名产权而产生的官司。如果能击败世界500强公司,这本身就是一个极佳的看点。
于是这个几乎没怎么和媒体打过交道的浙江生意人一家家走访媒体,和总编们打交道。这件事很快就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网盛和孙德良本人也因此得到了很好的宣传,官司打赢后,其品牌价值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这个案件甚至成为高校院系课程中,法律与新闻运作的经典案例。在接受采访时,孙德良对记者透露其中“秘诀”:这是表达的艺术,同一件事,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效果很可能就会大相径庭。而平日里,“观察、分析、总结、表达”这八个字,被他视为个人成长与培养公司管理层的“一大法宝”。
这是孙德良独到智慧的体现。而在网盛生意宝发展的过程中,时刻离不开这样的智慧。2006年12月15日,网盛顺利登陆了深圳交易所,成为“中国互联网A股第一股”。彼时,它还是“网盛科技”。
2007年,孙德良在完成战略制定和框架搭建后,却面临着推广经费预算不足的难题。一向在业界以脑子灵活而著称的他,没有苦思冥想传统渠道的解决方案,而是将目光移到了资本市场——此时,这个市场对他来说已经不仅仅意味着融资,更重要的是它的传媒功能。孙德良知道,在中国有着庞大的股民人群,而每个股民的背后又有相应的影响群。如果改名,必然会得到股民和媒体的关注,相应的推广作用也就能实现了。
因为证券市场对于股票代码的名字有着硬性的规定:必须要带有2到4个公司的字样。这一改名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孙德良先是将公司名从“网盛科技”改为“网盛生意宝(Toocle.cn)”,然后才能将股票代码变更为“生意宝”。几经波折,孙德良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在google上搜索“生意宝更名”能搜到近十万网页,而这只股票在市场上不俗的表现力也使越来越多的股民关注到它。
激情澎湃走楼梯
在网盛生意宝的公司网站上,点开“公司文化”这一栏,能看到一行醒目的大字:“激情澎湃走楼梯”。这是网盛的公司文化,每个网盛人信奉的人生哲学,也是孙德良十余年创业路上的切身体会。
“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企业从小壮大,都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从一楼到十楼,坐电梯几秒钟就能到达,但一旦发生危机,掉下来也很快。企业发展不如‘走楼梯’,一步步走上去,到了十楼再往下看,不会头晕。”关于这句话,孙德良用这样一个很形象的例子进行了阐释。“只是,我希望走楼梯的每一步,都要走得激情澎湃。”
确实,在互联网这个发展迅速的行业里,孙德良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和他的这个理论是分不开的。理性地走楼梯,慢慢地走上去,而不是一蹴而就,这是孙德良理性发展的智慧。网盛之前,国内也有很多互联网企业上市,但是他们大多都奔向了纳斯达克。90年代末,中国互联网进入一个泡沫发展期。遍地开花的网站引来无数的风险投资,网盛也被诸多投资商青睐。但是孙德良理性地拒绝了这些资金,他认为那个时候网盛还没有能很好地利用这么多钱的发展思路,和其他网站一样一味地扩张并不是他的追求。
正是因为孙德良这样脚踏实地的理性,在互联网泡沫破碎、纳斯达克崩盘的网络寒潮里,网盛如腊梅般在寒冬里挺立,为其日后发展壮大、成为“中国互联网第一股”奠定了基础。
从上市到现在,网盛生意宝经历了一个痛苦的三年布局期,现在到了收获的时候。回首这三年的路,孙德良将其概括为:2007——布局之年;2008——酝酿之年;2009——发展之年;而今年,将是网盛的腾飞之年。虽然现在公司规模还相对较小,被外界称之为“小强公司”,但谈及下一个十年目标,孙德良说:网盛生意宝就是要在这些年实现从“小强”向“中强”乃至“大强”的跨越。
“互联网是一个充满了激情的行业,身在其中,就要有梦想;有梦想才能激发人的激情;有激情才能不断地创新,超越自我;企业发展了,就会有更大的梦想,产生更大的激情,周而复始,螺旋上升,这是我心目中的企业长生不老图。”这是孙德良对“激情澎湃”的最好阐释。
浏览量:271
下载量:0
时间: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更多的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那么90后创业成功的故事有哪些?今天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十位90后创业故事的相关文章,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在2012年的6月,郭星找到了发传单的工作,但她发现大多数人都把传单扔到垃圾桶了,她就想怎么让大家接受广告单被更多人阅读。郭星就想到了快递单。
她就找到了自己的同学,组成了10余人的“创业队伍”。一组人联系物流快递公司,以免费提供快递单作为条件,换取快递单的广告位;另一组人则去寻找愿意在快递单上做广告的客户。
也曾经历了低谷,但后来等到了投资,在2012年得到了一位33岁的投资人沈达的帮助。
创业两月时间,已有11家快递公司加入,50多个商家投放广告,营业收入一共94.4万元。沈达称,他们的目标是,5年内能够让公司上市。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创业时期千万不要找明星团队,千万不要找已经成功过的人。创业要找最适合的人,不要找最好的人。那么下面是读文网小编整理的创业真实的哪里,就跟着小编一起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最争议千万富翁:挂科大王评上优秀毕业生
义乌工商学院,号称“淘宝大学”,是中国大学中的绝对另类;而在这所另类大学中,又有一个另类得让该校师生都觉得不可思议的学生——石豪杰。
当初,为了进入“淘宝大学”创业改变命运,他毅然舍弃“二本”,自降身价就读“二专”;贷款入学后,却几平从不上课,两年挂了6科。可就是这个“挂科大王”,在创业方面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大一时月入2万并买车大二开公司,资产达数十万;大三月销售额上百万!
按照校规,他因挂科太多理应被退学;可按淘宝班“创业收入标准”,他当之无愧应被评为“优秀毕业生”。最终,学校如何“处置”他?毕业一年后,这个22岁的男孩又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呢?
屌丝要逆袭!
贫寒学子舍“本”读“专”为创业
1990年,石豪杰出生于河南郑州郊区一个贫困农家,父母靠种地打工收入微薄,一家人过得非常艰难。上高中后,看着同学们用手机在淘宝网上购物,他十分羡慕。一次,他经不住同学的怂恿,拿出半个月的生活费在网上买了一条90元的牛仔裤,结果父母知道后大发雷霆,硬是逼着他退了回去,此事还被同学们传为笑谈。石豪杰忍住委屈的泪水,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自己赚钱,改变命运。
2009年高考前,石豪杰偶然在网上看到了义乌工商学院“淘宝班”的招生简章。该校办学思维前卫另类,专设“淘宝”专业,教学生在淘宝网创业,现已培养出一批年收入过万甚至几十万的“创业达人”。石豪杰看后心动不已:若报考该校,将来一边上学一边创业,便可早日赚钱,再也不需要向寒碜的父母伸手要钱了。因此,高考一结束,他便借了几百元路费,跑到义乌来考察,没钱住旅馆,他晚上就睡在义乌火车站候车室。
考察过程非常辛苦,但结果让石豪杰非常满意。义乌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拥有全中国最丰富、最齐全又最便宜的货源。2006年电子商务兴起后,凭着先天的货源和物流优势,义乌成了淘宝创业者的天堂。义乌工商学院顺势成立了“创业学院”,并开设了“淘宝创业班”。短短一两年,这所学校就走出了好几个百万富翁……这些情况,让石豪杰大开眼界,也坚定了他报考该校的信心。
2009年6月底,高考成绩出来,石豪杰考了500多分,达到了二本院校录取分数线。可是,义乌工商学院却只是一所第二批次的专科大学,录取分数不到400分。听说石豪杰要舍“二本”报“二专”,去读一所差了3个档次的学校,同学们都说他疯了。班主任更是一脸凝重地劝他,不要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然而,面对轮番劝说,石豪杰还是坚持已见。他想得很清楚,本科院校学费太高,自己家里承担不起,而且毕业后也不好找工作;而义乌工商学院虽然只是专科,名义上不怎么好听,却很实在,可以一边学习一边创业,毕业后自己当老板。自己要想“咸鱼翻身”,只有通过创业这条路!
可在填报志愿时,石豪杰却傻眼了——义乌工商学院“淘宝班”只招收浙江本省学生,不招河南生源!之前,他反复看资料,却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于是,石豪杰连忙给义乌工商学院招生办打了一个电话,问能不能看在他高出100多分的分上,在政策外招收他。可石豪杰费尽口舌,对方却告诉他,这是不可能的。不过,招生办老师见他这么执著地要读本校,便告诉了他一个折中的办法——先报考本校其他专业,入校后再转到淘宝班。于是,石豪杰便填报了该校人文旅游分院的酒店管理与服务专业。
2009年8月中旬,石豪杰收到了义乌工商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急于创业的石豪杰等不及开学,便打点行装动身赶到学校。学校没开学无法安排住宿,他便来到创业学院所在的雪峰楼,通过帮大二学生打理网店,获得“住”在教室的权利。
9月1日,学校终于开学。石豪杰没钱报名,便通过学校办理了助学贷款。入学后,他又转专业来到了创业学院淘宝班。终于进入了梦寐以求并赖以改变命运的“淘宝班”,石豪杰兴奋得两天没睡着觉。这段时间,他早已听说了众多学长通过淘宝成功创业的例子。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物流专业2006级的杨甫刚,他入校时连学费都交不起,可毕业时却开着凯迪拉克豪车风光离校。石豪杰暗下决心,一定要做义乌工商学院的“杨甫刚第二”。
两年挂6科
创业达人遭遇“劝退”风波
作为一所以培养实用性人才为宗旨的大学,义乌工商学院为淘宝班提供了非常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上课时可以在下面接单发单:允许逃课,只要期末成绩合格;淘宝等级可以抵学分,一颗钻抵两个学分;学生们拥有专门的仓储教室……入学第8天,石豪杰就用身上仅有的几百元钱,在批发市场进了十几种小商品,开起了自己的淘宝网店。
刚开始,石豪杰像所有初当掌柜的人一样,每天守在电脑前,吃饭时都不敢离开。但一个星期过去了,网店始终无人问津。通过向老师请教,石豪杰才知道,开网店也要做“广告”。在老师的指点下,他先后在淘宝空间、淘宝大学,淘江湖和淘帮派等地方发帖子、交朋友,并在各大论坛发软文、打广告,此外,还到百度,知道、腾讯和淘宝打听等互动社区回答网友问题……另外,石豪杰还在网店装修上下了一番功夫,他把网页做得漂漂亮亮,又向同学借了最好的相机给商品重新拍照,把网店打扮得时尚抢眼。
10天后,石豪杰终于接到了一个利润只有2元钱的单子。为了赚这2元钱,他饭也顾不上吃,就拿着货跑去寄快递,还额外给买家送了一份小礼品,结果买家非常满意,给了他一个好评。辛苦付出终于获得回报,石豪杰又开始在服务上下功夫。只要有买家咨询,他都极其耐心地“伺候”。有时为了得个好评,他甚至一分钱不赚也选择成交。由于石豪杰服务态度好、货物描述真实而且发货迅速,买家们对他的印象很好,给他好评的同时还成了他的回头客。
为了了解什么商品好卖,石豪杰每天都要去看淘宝首页的HOT排行榜,然后根据市场风向选择一些热卖商品。2009年11月,突如其来的寒潮使得南方变得异常寒冷。石豪杰敏锐地意识到,冬季产品要开始热销了,便进了一款名为“USB暖鞋”的产品。这款可充电型暖鞋为他带来了开店以来的第一次成交量高峰,多的时候他一天能卖几百双,赚千余元。之后,为了备战圣诞节,石豪杰提前一个月进了大批圣诞礼品货源,结果又创造了新一波的成交高峰。
接踵而至的生意让石豪杰变得异常忙碌,他每天6点起床,接单、进货、寄货全部一人搞定。为了节省时间,他还将电脑和铺盖搬到了仓库教室,吃住都在那里。夜深人静,当别人已进入梦乡时,石豪杰还披着被子一边等候“夜猫子”买家的光临,一边钻研怎样才能使客户能快速找到自己。元旦那几天。因为订单太多,石豪杰忙得连轴转,每天只睡4小时,结果晕倒在教室,幸好同学及时发现把他送到学校医务室,他才转危为安。
凭着这股疯狂的劲头,4个月后,石豪杰的淘宝店信誉达到了3钻,月收入稳定在5000元以上,成了老师赞扬,同学羡慕的“创业新星”。
可因为在网店上花费了太多精力,石豪杰整整一个学期都没怎么学习,期末考试时,他有一门课程不及格!
2010年春节后,由于节日减少、冬季商品滞销,石豪杰进入了彷徨期。幸好不久,随着美国3D大片《阿凡达》热映,3D眼镜成了新鲜事物。石豪杰敏锐地意识到,由于3D电影视觉效果奇特,未来将有普遍运用之势,3D眼镜会大有市场。他于是开始关注3D眼镜市场。不过,他在义乌福田市场连续找了3天,却没有找到生产3D眼镜的厂家。
正当石豪杰一筹莫展时,他得到一个线索:台州那边有一家眼镜厂在生产这种产品。石豪杰只好向班主任请假,坐车赶到了台州。几经周折后,他终于找到了那家工厂,进了500副3D眼镜。
虽然首次进货价格很高,但石豪杰还是狠赚了一笔。2010年5月,随着国内首部3D电视剧《吴承恩与西游记》的热播,3D眼镜瞬间成为抢手货,石豪杰的3D眼镜生意一炮打响,许多影院一买就是几百副。为了准备货源,他又先后几次赶到台州。一个人忙不过来,他便雇了个同学帮忙。
2010年6月,世界杯足球赛在南非举行,嗅觉敏锐的石豪杰又进了一批讨人喜爱的吉祥物“扎库米”和“呜呜祖拉”,结果,网店每天的营业额都在万元以上。一个月下来,他光卖吉祥物就赚了10万元。算下来,2010年前半年,他的月收入达到了2万多元。赚了钱后,他索性买了一辆二手商务车。
整整一个学期,石豪杰都在网店上卖3D眼镜和吉祥物,就连期末考试期间,他都还在忙于进货发货。结果,因为没有时间复习,这个学期他又挂了两科!当班主任找到他时,他羞愧不已,只好承诺以后一定加紧学习,跟上进度。
2011年上半年。随着许多生产厂家直接在淘宝开店低价出货,而淘宝网收费项目也越来越多,小卖家的网店生意越做越难。石豪杰决定,放弃网店零售,转向大宗产品批发。这时,他已经积累了50万元资金,便注册了一家科技公司,雇了5名员工,又把在郑州工作的表哥拉了过来。
石豪杰此举,顿时在班上引起了震动——他的淘宝生意正如日中天,怎么能忽然放弃?同学们纷纷说他太轻率了。然而,石豪杰固执地相信,中国电子商务经过几年的原始积累,已经走过了人人创业都可赚钱的时代,要想做强做大,就要将眼光放远,唯有转向大宗批发,甚至研发自主品牌产品。
为了筹备“二次创业”,石豪杰每天忙得晕头转向,根本没有时间去“加紧学习”。结果,大二一年,他又有3门课程不及格!这样一来,大一大二两年他共有6门课程不及格!这在义乌工商学院办学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根据学校学籍管理条例,6门课程不合格,应当被勒令退学!
“创业明星”竟然成了“挂科大王”!这个新闻迅速在学校传播开来。一时间,大家议论纷纷。尽管很多学生肯定石豪杰,并视其为创业偶像,但有不少老师坚持认为,学习才是第一位的,违反了学籍管理条例,就该被退学。还有个别嫉妒石豪杰的学生在背后讥笑他:“能赚钱又怎么样?在学习上屁都不是……”
面对质疑和批评,石豪杰苦闷极了。他虽然对学习不上心,但也未曾想到会连挂6科!眼看自己一下成了众人眼里的“可怜虫”,他恨自己为何那样不争气……
幸运的是,一周后,有“淘宝创业教父”之称的学校实权派领导贾少华副院长发了话:“我们学校的学生,都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好不容易在创业中找到了自信,怎么还要拿成绩来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我们之所以办创业学院,就是想让学生在学习之外找到一条出路。我看,像石豪杰这样创业成功的学生,不仅不应该退学,还应该被评为优秀!”副院长一锤定音,再没有人议论了。石豪杰这才宽下心来。
毕业即赚千万 这个“优秀毕业生”当之无愧
进入大三后,石豪杰一边复习补考,一边在“1688”,阿里巴巴“出口通”等批发平台做商品批发生意。做“出口通”时,他开店成本只有3万多元,但买广告就投放了10万元。但因为刚刚开始做批发,又还要花一定时间在学习上,前两个月石豪杰几乎没接到生意,亏损了2万多元。但他已没有退路,网店已经转出去了,只好咬牙坚持了下来。
2011年底,因为一口气通过了6门课程的补考,学校决定让石豪杰提前毕业,并将他评为了“优秀毕业生”。这个决定一出,顿时又引起了一片争议,石豪杰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有人说,石豪杰是“学业侏儒”,不该被评优秀还有人说,石豪杰放弃正做得风生水起的网店生意转行去做批发,现在亏钱了,证明他并非那么有商业头脑……
石豪杰没有理会这些议论。毕业后,没了学业的束缚和压力,他开始大展手脚,瞄准3D眼镜行业,一边做批发,一边招兵买马,涉足3D眼镜的研发与设计。2012年3月,随着以自己公司名字命名的自主品牌睿清(ReTsing)牌3D眼镜的投入生产,石豪杰在义乌江东4区租了一栋4层大楼。
规模扩大之后,石豪杰公司的眼镜生产能力达到了每月50万副,并与国内许多3D电视生产厂家及影视传媒公司建立了合作。为了获得大额国外订单,他还专门建了一个面向海外客户的英文官网。
2012年4月,印度一家3D电视机生产公司,向石豪杰下了50万副配套3D眼镜的订单。接下订单后,石豪杰马上与之前合作过的厂家联系。以代工的方式让他们代为生产,自己从中赚取每副2元的差价。赚得这100万元后,他又先后接到了来自南美,欧洲等多个国家的订单。这些订单最少的也有几万副眼镜的量,利润也比国内的要高。
201 2年5月底,通过“出口通”,石豪杰还接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订单——巴西一家世界500强企业订购250万副3D眼镜!为了尽快完成订单生产,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石豪杰到处奔波,联系和考察代工企业,督促生产,质检样品。公司原有的5个人忙不过来,他又招了10名员工。直到4个月后,他才终于将250万副3D眼镜交付刘方。这一笔订单,石豪杰整整赚了300万元的利润!
终于成了百万富翁!石豪杰欣喜不已,他激动地向原淘宝班的老师报喜,随后给父母在郑州买了一套房子,并给自己买了一辆价值40万元的奥迪Q5轿车。随后,因为业务需要,他又在温州和深圳设了两个办事处,公司员工达到了25名。
2012年10月,随着公司品牌知名度的扩大,石豪杰还开始给一些大公司提供立体方案咨询业务,成了国内第一批集立体产品研发,设计,销售及咨询服务于一体的立体行业先锋。截至2012年底,石豪杰的公司一年营业额达到了5000万元,而他自己的身家也暴增至1000万元!
获悉石豪杰转型成功,2012年12月底,义乌工商学院贾少华副院长亲自给他打电话,邀请他回校做报告。石豪杰这才知道,一年前自己转行做批发,给贾少华带来了很大的震动,再加上后来出现了因为淘宝单方面提高佣金而导致数万掌柜围攻淘宝商城的事件,促使他对电子商务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觉得,石豪杰的思路是对的,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淘宝生意越来越不好做。这种形势下,不仅网店老板们要学会调整和转型,创业学院的教学思路也应该转型。所以,半年前,贾少华将原来的“淘宝班”更名为“电子商务创业班”,而对学生的培养,也从原来单纯的淘宝创业,变为以淘宝创业为起点,逐渐变为向全球速卖通、出口通以及独立批发网站等多种大型平台转移。如今,一批有实力的学生,已经做起了批发生意……
当石豪杰回到熟悉的学校时,他发现,在创业学院的雪峰楼,他的照片与当年的创业明星杨甫刚的照片并排放在二楼最醒目的位置。那些新生们,都对他投来了崇拜的目光。报告结束后,贾少华副院长还在总结中很有感触地说:“教育和课程都是促人成长的一种‘手段’,而非‘目的’。一个学生是否优秀,与他是否有挂科没有关系,而是取决于他是否在成长或已成长。石豪杰这一年来取得的创业成绩,证明了他是我们学校当之无愧的‘优秀毕业生’!”
石豪杰特立独行的成功之路,可谓有胆识,有智慧。他懂得创业要及早的道理,在校期间就主动出击与市场接轨,真正把学习与创业结合起来,成就了一番事业。他的智慧和打拼精神,值得所有大学生深思和借鉴。如今,许多大学生自卑于自己的贫寒家庭出身或水货学校学历,不敢去闯,或者找不到门路,或者找各种借口缩在学校不与社会接触。可石豪杰,当初不也穷得连本科都读不起,连学费也要靠贷款吗?只因为他敢于打破世俗眼光,用实干精神为当代大学生树立了一个成功的榜样!
看过“创业真实的例子”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创业,一定要有激情燃烧的岁月的感觉,或者是万马奔腾的感觉。那么下面是读文网小编分享的创业典型人物故事,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卖蜂蜜2年开十家分店
父母都是地道农民
周明是江山市长台镇人,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父亲从16岁开始养蜂,靠手中的技术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周明的童年,家里条件不好。那时他们一家人住在山里,周明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妹妹刚生下来,就扔给了奶奶带,因为家里实在困难,弟弟被寄养在朋友家里。几年后,家里条件好一些了,弟弟才被抱回家。
周明的父亲养蜂技术相当好,只要看一种花就能知道今年的蜜好不好。除了养自家的400多箱蜂以外,他还是村里合作社的技术员。每年冬季,母亲都要带着帐篷到杭州来采蜜,白天采蜜,晚上就在杭城的城郊支个帐篷。等周明上高中以后,家里条件才有所改善,弟弟妹妹也上了大学。
学校经商创下第一桶金
2004年,周明考进了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校,学习投资理财。大一第二个学期,周明和几个同学合开了一家公司。当时公司没有具体的定位,做的业务也很杂。看到什么赚钱,他们就做什么。周明觉得,在学校经商一方面能赚下学费和生活费,另一方面能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学以致用。
公司主要的业务是搞培训,英语培训、成功学培训、考研培训等等,还给学生提供兼职服务。新东方和李阳疯狂英语进校院都是周明他们公司推广的。他们找到了各大高校活动能力比较强的学生,通过社团、各校的学生会结交认识他们,有时在各大校园贴海报,有同学会主动联系他们。有了这些同学的加入,培训课在各大校园的宣传工作就不成问题了。一两年下来,周明他们公司搞的培训课业务扩展到了20多个学校。
周明所在的学校在杭州下沙附近,下沙没有鲜奶供应。于是,周明便主动联系了光明集团,拿下了杭州高教园的总代理。通过已经有的关系网,在下沙地区8个校园内,每个学校建起了100至200人的大团队。这些同学都是勤工俭学的,送牛奶帮他们提供了一条助学之路。
一年多时间里,周明一个人平均每月也能分到2000块钱。后来,合办公司的同学听说做电话卡生意利润高,周明他们一下开了很多卡,但短时间没有卖掉,亏了很多钱。
多动脑是创业的关键
公司卖电话卡亏钱之后,周明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熟悉的行业,生意不能做。2005年,周明读大二。虽然公司亏了钱,可他手上还攒了一些钱。
那年,母亲又来杭州采蜜了,依然在城郊支着帐篷。周明有空就会去陪母亲。他发现,在城郊锻炼的中老年人很多,学校的从商经历,给了他灵感。来这里的人那么多,蜂产品又是针对中老年人的,为什么不在城郊开家卖蜂产品的店面呢?而且原料由父亲把关肯定没问题,东西好,回头客肯定多。
周明向学校提交了申请,提早一年离开了学校,在家里自学课程,参加学校的毕业考试。周明的想法得到了家里的支持,父亲也拿出了积蓄,支持儿子创业。周明就在母亲支帐篷的杭州玉泉青芝坞租下了一间店面,这里的店面价格全年只要一万多,是杭州市区店面价格的十分之一。
“我创业所用的钱都是最少的。”周明给自家的蜂产品取了名——江山百姓,自己设计商标,进行了注册。产品的说明书也是自己设计,自己写的。靠良好的人缘,周明找同学建起网站、找朋友印说明书、印包装盒等等。周明发现杭州人喜欢打折,于是在开业前几天,印了打折宣传单发给到这里来锻炼的人。一切准备就绪,2005年,周明的第一家蜂产品店开业了。
开业第一天,生意出奇的好,从早忙到晚,一天卖出了4000块钱的产品。周明说,他自己都没想到。隔了4个月,周明的第二家蜂产品店又开业了,这次店铺照样设在城郊,中老年人经常去锻炼的地方。不久,周明又开了第三家店。通过朋友的介绍,通过网络,到现在,山东烟台、江苏泰州和浙江宁波等地,已经开出了江山百姓共7家加盟店。周明现在已经顺利地拿到了大学毕业证,在杭州买了房,买了车。
周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不要把我写得太好,我现在刚起步,生意做得很小,等以后,我回衢州办厂时,再来写我吧。”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创业是一辈子的过程,成长也是一辈子的过程,所以任何在大学时候注重班内名次的人都是很少有出息的。而成功的故事能够坚定你创业的决心,那么下面是读文网小编分享的创业成功人的故事,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微信自媒体+米线=月入5万块
当别人还在思索微信自媒体如何盈利时,1992年出生的刘大白已经凭借自媒体实现月入两万元以上。而当微信自媒体人开始思考如何转型时,刘大白已转战传统餐饮业,她的米线店才试运营三个月,每月个人的纯收入已经超过两万元。从月入3000元的上班族到月入5万元,刘大白只用了两年时间。这个90后的小姑娘说,移动互联网时代,激发了她身上所有能量。
创业前曾失业在家近一年
2013年7月,从北京理工大学毕业的刘大白,同其他毕业生一样,按照自己的专业,投简历、找工作。最后,她在徐州一家商贸公司应聘为出纳。但性格大大咧咧的她很快发现,这份精细的工作并不适合她。她发现,自己在学校学的东西,与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差别很大。自己虽然是新人,但公司并不是培训机构,没有时间让自己适应。总是出错,老是挨训。”刘大白说,有次她写错一个小数点,公司要多交1万多元的税,老板大为恼火,狠狠骂了她一顿。也是那次,刘大白开始反思,自己虽然像父母期待的一样,成为一个白领,每月有3000多元稳定收入,但自己并不开心,也不喜欢这份工作,为何还要继续在这里呢?大半年后,刘大白从公司辞职。
“为别人打工,不如自己创业。”但这句话说得容易,做起来难,刘大白说,她有近一年的时间窝在家里,不知道干什么。她每日在网上收集创业资讯,观察周围朋友在做什么。在那段思索的日子里,刘大白说,她也一度迷茫,甚至想再找份工作。但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工作,实在太难。“既然找工作难,为何不自己做呢?”刘大白说,自己喜欢吃喝玩乐,平时经常看这方面资讯。和朋友聚餐,就喜欢看别人的推荐后再去。而她发现,很多做吃喝玩乐方面的自媒体公众号,已经有不少成功者。刘大白和一位在互联网工作的朋友请教后,两人一拍即合,在微信注册了自媒体公众号。
创业经营自媒体,一年之后月入两万元
刚起步时,需要做大量活动吸引粉丝订阅,但这也要投入大量资金。刘大白拿出自己仅有的两万元积蓄,不断组织活动,以朋友带朋友的方式,积累了一些订阅用户。但两万元钱很快用光,刘大白的父母对微信自媒体并不看好。刘大白说,为了让父母支持自己,她甚至采用“威胁”的方法如果父母不支持她创业,她就赖在家里啃老。
昨日下午,记者见到穿着蓝色呢子外套、画着淡妆的刘大白在收银台前微笑着,非常从容地接待往来顾客。当与记者说起创业之初与父母的僵持时,她不好意思地笑起来。她说,那时候她不断与父母沟通,将别人成功案例以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父母最终同意支持她。
谈到创业之初的艰辛,这个1992年出生的女孩,又是满腹感慨。去年夏天,刘大白的微信订阅号还只有两万多粉丝。为了扩大自己影响力,刘大白和朋友顶着烈日,每日扛着印有他们微信二维码的展板到市中心摆摊。他们给逛街的年轻人介绍自己的平台,告诉对方,关注他们平台就可以领取饮料、娃娃等小礼品。一日,刘大白热情地为一名男孩介绍自己的平台。但男孩直接说:“你这个平台对我来说没有用,我关注领东西了,马上就会取消。”刘大白说,男孩很是瞧不上她的辛苦和努力,她感觉很受打击。因为她发现,男孩的话有一部分说对了。比如一天有150人通过领礼品关注了他们公众号,但很快就有一半以上的人取消。
刘大白信心产生了动摇,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两天没出来。她说,那两天她想了很多。最终她成功战胜了质疑。刘大白想到,自己为何要因别人的否定,就否定了自己的所有努力;自己已经投入这么多,还有父母的支持,真的要因别人一句话放弃吗。刘大白想起那段日子,白天组织活动,晚上编辑要推送的文字、视频到深夜,有时候累得脸都没洗就睡着了。
刘大白认为,自己的路是行得通的,只是还没到收获的时间。想通后,她和朋友举办了几次大型活动。两三月后,订阅用户突破5万人。她的微信订阅号开始有商业广告进入。然后,她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并雇佣了三个业务员拉广告。目前,刘大白的微信自媒体,已经带给她每月两万以上的纯收入。
自媒体+米线=品牌梦想
移动互联网,激发了刘大白的能量。她说,她也把这份事业想得更加长远了。“自媒体发展也受制于人,我想在事业上有自己的品牌。”刘大白想到利用自媒体,转战传统行业,创立自己的品牌。在做自媒体时,刘大白发现,徐州的男女老少都好“喝”那一碗米线。徐州人更是对米线汤里的肉酱情有独钟。她发现,某一品牌的连锁米线店,在徐州市区,就有90多家。很多小巷子里,更是遍布各种米线店。
机缘巧合的是,自己一位朋友有调制米线配方,而朋友家做的卤鸡爪、鸡翅、猪蹄、牛肉更是美味,还有徐州人爱吃的把子肉。但这位朋友本身月收入1万元,对餐饮业并不感兴趣。
在刘大白创业的“鼓动”下,这位朋友愿意拿出秘方与刘大白合伙。经过选址、装修,挑选食材进货渠道,三个月前,刘大白的米线店终于试营业了。
自媒体遇上米线,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呢?刘大白通过自媒体平台,宣传促销、组织试吃等活动,吸引了第一批食客。“宣传只能吸引一次,好口碑才是我们的目的。”刘大白说,很多来店吃过的朋友,主动发送她家米线图片到朋友圈,推荐给朋友。她也被众多吃货赐予“米线西施”的称号。
昨天,这个身材高挑、长相秀气,皮肤白皙、长发披肩的美女老板,亲自下厨调制了一碗把子肉米线。对于如何辨别米线的品质,这个90后女孩说得头头是道。但说再多,不如亲自尝一口。一口肉汤下去,鸡汤的鲜香立刻充盈齿间。秘制的把子肉,不仅嚼劲十足,更是浓香四溢,让人回味无穷。
秘制的美味、干净的环境、健康的食材,刘大白说,这些都是她做餐饮最基本的坚持。她说,相信借助自媒体的传播威力,她的米线店会越做越大。她说,这个二层的米线店,是她朝着品牌连锁梦想的第一步。经过三个月,刘大白的米线店每天的销售量都在几百碗以上,她个人每月也纯收入两万元以上。
刘大白认为,在这个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连接的基点,年轻人,只要找对方向,坚持下去,一定也会成就自己的事业。
与的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成功要学,健康要学,创业要学,所有让人积极向上的习惯都要学习。学习那些创业成功人士,看他们的经历,激励自己。那么下面是读文网小编分享的创业成功人物的故事,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两次创业都只用一年便用户量破千万的他 25岁就看够了权力斗争
1984 年10月,帕沃尔·瓦勒耶维奇·杜罗夫(Pavel Veleryevich Durov)出生于前苏联列宁格勒,现在俄罗斯的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父母亲分别来自俄罗斯和乌克兰。他的父亲是苏联一位有名的拉丁语学家,家里还有一个大他四岁的哥哥尼克莱·杜罗夫。
小杜罗夫的大部分童年时光,在父亲任教的意大利城市都灵度过。后来,他遵从父亲的意志回到俄罗斯,并在 18 岁时考取了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语言学专业。
在校期间,杜罗夫开始自学编程。和 Facebook 创始人扎克伯格的黑客经验几乎完全相同,他黑掉了学校网站之后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把首页换成自己最讨厌老师的照片,旁边配上“Must Die”的字样……尽管学校很快会更换管理员密码,但他每次都能再度破解掉。
在他的传记《杜罗夫密码》中曾经有这样的描述:在校期间,杜罗夫已经不满足于自己的专业和还凑合的编程/黑客技术,而是想成为像扎克伯格那样的“互联网偶像”(internet icon)。
2006 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却没有延续父亲的事业,而是很快创立了社交网站 VKontakte(简称 VK)。
当时,还在德国波恩大学攻读第二个博士学位的哥哥尼克莱·杜罗夫,每天都会抽时间给 VK 写代码,在国际长途电话上跟弟弟沟通 VK 的开发工作。很快,以俄语作为第一语言的 VK 获得了大量用户。不断走高的公司前景,显著增大的开发压力,促使尼克莱回到了圣彼得堡,开始担任 VK 的首席技术官。
VK 经常被质疑为对 Facebook 的抄袭,而杜罗夫一直借用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的经验来解释:“苹果不也是抄袭索尼来的吗?”
经过早期的快速发展,2007 年2月 VK 的用户数就超过了 10 万,同年七月超过了 100 万,次年四月则暴增至 1000 万,很快就击败了本国的竞争对手 Odnoklassniki,成为了俄罗斯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站。
作为最主要创始人的杜罗夫,拥有 VK 20% 的股权。他中学同学的父亲,俄罗斯犹太人社群领袖米哈伊尔·米利拉什维利(Mikhail Mirilashivili),以及另一位联合创始人列夫·列维夫(Lev Leviev)等其他投资人,共同拥有剩下的 80%。但杜罗夫拥有绝大多数的投票权,这一设计和 Facebook 创立时几乎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从创立 VK 开始,杜罗夫整个人的行事风格变得愈发神秘。他极少出现在公开场合,不接受采访,反倒是他的公司在俄罗斯高调到无以复加,租下了圣彼得堡最著名的胜家大楼(Singer House)的五层和六层,就在圣彼得堡最大的书店楼上。
VK 在俄罗斯的如日中天,让杜罗夫尝尽了甜头——然而好景不长,在创立 4 年之后,它终于“被盯上”了。
盯上 VK 的,是在俄罗斯半公开存在的“强力集团”(Siloviki),一支主要由政府、军方和情报方面的高级官员、财阀的实际控制人组成的政治力量。随着俄罗斯政局的变换,VK 上开始出现了更多的反对声音。而杜罗夫对这些内容和活动的放任不管,加剧了由寡头统治的当局在互联网上面临的舆论压力。相信到了这里,大家都能理解为什么“强力集团”需要加强对 VK 的控制了。
他们首先派出了钢铁大亨爱丽舍·乌斯马诺夫,他控制的 Mail.ru 是俄罗斯和东欧地区最大的电子邮件服务商,类似“俄罗斯版雅虎”。(对了,Mail.ru 还是 Facebook 的投资方哟。)
2011 年,Mail.ru 成功收购了 VK 39.99% 的股份,稀释了杜罗夫所持的股份,并计划进行更多收购。而杜罗夫在 Instagram 上发布了一张照片,作为对试图吞并 VK 行为的回应。现在,这张照片已经被删除了:
遗憾的是,杜罗夫一个人的坚定,无法逆转自己对 VK 控制权正在流失的现实。
2011 年 12 月,出于对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遭人操纵的质疑,俄罗斯抗议者在 VK 上组织了一次活动。此事成为了克林姆林宫出面对杜罗夫实施打压的导火索。然而,面对删除账号和页面的命令,杜罗夫依旧没有执行,而是把自己的 VK 页面、Twitter 和 Instagram 账号变成了战场,用可笑的萌宠图片来表达自己的异见:
随着杜罗夫一次又一次反抗政府的审查要求,即便在俄罗斯国内已经如愿成为互联网偶像的他,也不再能够因为名声而免受责罚。就在他发布这张照片的当晚,一支身着迷彩军装的武装部队造访了他在圣彼得堡的家,敲门试图进入,但遭到了他的拒绝。这些人一个小时左右后离去。杜罗夫对传记作者表示,关于那天发生的事,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心中有个声音告诉他,要拒绝(政府的要求)。”
可能是由于察觉到,自己失去公司控制权的情况已经无法挽回,杜罗夫的心情反而更好了。2012 年有一天,他和公司的几位同事用 5000 卢布的纸币折成纸飞机,从位于圣彼得堡最繁华地区的胜家大楼办公室的窗口往下扔——当天,他们一共扔了超过 20 架纸飞机。
2013 年有一次,VK 公司被警察清查,杜罗夫本人被指控开车碾压了一名交警的脚,却因为“失联”而未遭逮捕——现实是,杜罗夫根本不会开车,连驾照都没有……
在他失联的这段时间里,“强力集团”完成了对 VK 的“接收工作”:
1)2013 年 4 月,基金公司 United Capital Partners 收购了 VK 的另外两名大股东米利拉什维利和列维夫所持有的 48% 的 VK 股权。UCP 的管理人是俄罗斯政商大亨伊利亚·谢尔波维奇,而他在情报机构克格勃工作时是伊戈尔·谢钦的下级。后者现在是俄罗斯石油公司董事长,也是当时俄罗斯政府重要的商业亲信。
在这笔交易完成之前,杜罗夫一直不知情。早在失联之前,他和这两位公司创始股东的关系已经交恶,还一度删除了他们在 VK 的页面。
2)几个月后,杜罗夫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表示“刚刚和朋友度假回来”。这年十二月,他被迫出售自己所持的 12% VK 股份给俄罗斯电信运营商 MegaFon 的 CEO 伊万·塔弗林。塔弗林随后很快将这些股份又转手给了 Mail.ru。
3)加上刚拿到的 12%,Mail.ru 一共持有 VK 52% 的股份,实际控制了这家社交网站。在 2014 年 9 月,Mail.ru 从 UCP 手中收购了该基金持有的全部 VK 股份,相当于全资控股了 VK。
至此,VK 在两个大股东 Mail.ru 和 UCP 的运作下,正式完成了“国有化”。
曾几何时,习惯了对抗审查的杜罗夫,对扎克伯格配合俄罗斯政府的行为深恶痛绝。然而在 2014 年,VK 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公开审查并删除亲伊斯兰国账号和页面的社交网站,远早于 2015、2016 年才开始行动的 Facebook 和 Twitter。截至 VK 数据的最新一次披露,它的用户数突破了 3.5 亿,比全世界讲俄语的人口的总数还要多;月活跃用户高达 4600 万,达到 Facebook 在俄罗斯的四倍水平;公司估值也突破 30 亿美元。杜罗夫缔造了 VK,但 VK 的成功已经不属于他。
别以为这位年少成名的创业者会被这点儿挫折影响。杜罗夫没有时间黯然神伤,还有新的机遇在等待着他。
你可能想知道,在 2013 年失联“度假”的那几个月里,帕沃尔·杜罗夫去哪儿了?
其实早在警察闯进 VK 办公室清查公司的几天前,消息灵通的杜罗夫就带着自己的哥哥,以及少数几个在公司里信任的同事,从圣彼得堡搭乘飞机离开了俄罗斯。他们来到美国东北部美加边境上的水牛城(Buffalo)。
就在这里,他们创立了 Telegram,一款用户增长速度之快与 VK 比肩,仅仅三年不到就火遍全球的加密聊天服务。
彼时的杜罗夫已经适应甚至开始享受四处漂泊的理想生活。他卖掉了自己在圣彼得堡和俄罗斯其他地方的固定资产,换得了一大笔钱。向塔弗林出售 12% VK 股份之后,杜罗夫已经成为了一位名副其实的流放者——俄罗斯不再是欢迎他的祖国。
早在第一次被警察上门查水表时,杜罗夫已经开始察觉到自己的电话、电子邮件,甚至 VK 都有可能被监听。而这次的自我流放,给他带来了一次全新的机会。身为数学和计算机天才的哥哥尼克莱主导了 Telegram 加密协议、应用架构的设计。在回到俄罗斯之后,杜罗夫正式发布了 Telegram 的第一个版本。
就在 2013 年 8 月 Telegram 发布不久后,UCP 基金宣布由于该项目使用了 VK 的资产(开发人员),项目应该属于 VK。结果,当然是没让 UCP 得逞了……
Telegram 跟欧美用户已经非常熟悉的 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 没什么不同,可以发文字、语音,也可以用各种各样的表情贴纸进行聊天。Telegram 用户的账户名和手机号绑定,登录没有固定的密码而是完全依靠随机生成的短信密码登录。
2013 年10月,Telegram 的日活跃用户已经超过了 10 万人。而次年1月 Facebook 收购 WhatsApp 的消息,让人们开始担心大型互联网公司最终会成为用户隐私的突破者,间接导致当时已经小有名气的 Telegram 用户暴增。在这一消息传出后的几天内,Telegram 就增加了超过 800 万的用户……
2014 年4月,杜罗夫通过一封搞笑的辞职信促使 VK 董事会解雇了他。他很快离开了俄罗斯,来到了大西洋岛国圣基茨和尼维斯,给该国的糖业协会捐了一笔钱,从而给自己搞到了一本新的护照……瑞士银行也提供了 3 亿美元的现金给他,现在,他终于可以全身心放在 Telegram 上了。
到了 2014 年底,Telegram 宣布它的活跃用户数已经超过了 5000 万,每天发送的信息数量超过了 10 亿条,每星期的新用户注册数超过 100 万——而且还在增加!在 VK 之后,杜罗夫再次创造了一个互联网神话……
充分理解了什么叫树大招风的杜罗夫,决定在 Telegram 上采用一种非常大胆的运作方式。Telegram 完全由杜罗夫(和他的亲人、亲信)私人拥有,不引入其他投资人,并且号称绝不出售。维持着 Telegram 软件日常运营的,是规模极为精简,但开发实力世界一流的一支技术团队。软件工程师,微信公众号“歪理邪说”的作者霍炬在读过尼克莱·杜罗夫给 Telegram 编写的代码后给出评价:“它的协议 MTProto 极其优秀,兼具数学和工程之美,它的加密基础非常完善,同时又在工程上很出色,Telegram 传递的消息实际是函数,可扩展性相当强。”
当然,杜罗夫用个人存款为Telegram运作所需的服务器资源买单,并且给背后的团队支付薪水。到今年二月时,Telegram 的月活跃用户已经突破了 1 亿,每天产生 150 亿条信息,每天有超过 35 万新用户注册到上面。根据莫斯科时报报道,为了维持如此庞大而又成功的项目,杜罗夫每个月要支付 100 万美元。
依靠一群优秀的工程师和白花花的银子,Telegram 成为了好用的聊天软件里最安全的、安全的聊天软件当中最好用的那个——它在电子前线基金会对聊天软件安全性的评测中满足了所有的标准。
尽管黑客生涯并不长,也没有什么经典的案例,杜罗夫和这个世界上最知名的硬核黑客们,比如肖恩·帕克、亚伦·施沃茨等人之间仍然有很多共同点。
杜罗夫崇尚开放资源共享,曾经允许 VK 用户免费上传和下载音乐文件,把网站变成了继 Napster 和百度 MP3 之后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盗版音乐库。Telegram 也是市场上不多的代码完全开源的聊天软件,你可以在它的 GitHub 空间里看到它的全部代码。Telegram 的管理方还开放用户和开发者对软件进行不同程度定制的权力,小到自行添加的表情包,大到独立开发的第三方 Telegram 客户端等等都被允许。
对抗审查和监听就不详细说了,在《金融时报》邀请他“共进午餐”时,他还公开表达过对斯诺登。因为泄露美国海量重要情报,目前斯诺登被迫在俄罗斯避难。
根据报道和他的 Instagram 账号,杜罗夫和他四个最关键的同事每隔一段时间(短则几天,长则几个月)就会更换居住地址,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用 Airbnb 找房间。这让人们永远也找不到 Telegram 的办公地址在哪,徒增了这家公司的神秘性。最近一次杜罗夫发 Instagram 是在这个月初,当时他身处迪拜的海滩。
当然,他也是《黑客帝国》的死忠粉丝,像里面的男主人公尼奥(Neo)一样总是一袭黑衣,近年来几乎从来没有被人看见过别的颜色的衣服……
没有了祖国的杜罗夫,终于过上了他一直向往的自由散漫的数字游牧生活。在已经弃他而去的俄罗斯,杜罗夫却已经成为了一个符号式的人物。
这是因为,他创立的第一家公司让俄罗斯和更多俄语人口用上了社交网络,而他创立的第二家公司则冲出俄国,走向世界,让人们重获在这个社交网络时代早已丢失的隐私和自由。
与的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创业不仅有助于提高社会生产率,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还对新理论观点的形成和建立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后者对经济的长期发展更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创业社会中,有很多创业成功的故事在激励着,鼓励人们去创业。那么下面是读文网小编分享的成功的创业故事3个,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创业十余载,他在情趣用品市场找到了自信
十年前,市面上还没有情趣用品的概念,大家对这一消费业态的印象也大都停留在狭窄的街道巷弄,简陋的小门面和小店门口“成人用品”四个醒目的大字。不时会有行色匆匆的人们路过这样的小店,有意无意的瞟上一眼,但鲜少驻足,更不用说旁若无人的进入。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人们对两性等敏感话题的态度越来越开放,情趣用品行业早已聚集了醉清风、他趣等一大票掘金者。王伟民是最早一波进入情趣用品的掘金者。
天生爱折腾
王伟民入学早,比同龄人早熟,十几岁买卡耐基全集,读财经类报刊,提起商界名家总是滔滔不绝。
他的母亲是老师,父亲一直经营着当地小有名气的工厂。王伟民从小都想自己做点儿事情。大学一结业,他就和几个同学开始了农产品销售的生意。当时朋友家有一个厂,王伟民就负责做武汉的总代理,把厂里的货拉到武汉,再把产品推到商超做分销。因为没有什么经验,这次创业在4个月后就宣告失败。
随后,王伟民辗转到重庆找工作,当时通讯行业刚刚开始蓬勃发展,他进到了一家手机批发公司上班。但这段工作经历只让他安稳了大概两年时间。
他做过很多项目,其中包括机票代理生意和油漆销售。在这两个领域都接连碰壁,发现里面的机会早已被瓜分殆尽,王伟民颇为失落。
思来想去,他最终把目标锁定在了网上卖东西,一是当时互联网还不是特别发达,自己也喜欢互联网方面的东西,创业有很大的机会;二是自己的弟弟做研发出身,弟媳干网页设计,技术不愁。
但是卖东西需要进货,尤其本地没有货源的话启动资金会更大。王伟民当时只有从家里借的两万块钱,前几次不太顺利的创业,也让家里人对他的这次创业有点怀疑的态度。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伟民看到了一则情趣用品广告。经过一番市场调研后,王伟民发现这个行业产品的利润非常高,一块钱的东西可以卖到三四块钱。更为关键的是,竞争不太激烈,通过搜索引擎搜索,重庆只有几个商家在百度上打广告,大部分以实体店为主,网上只简单搭了个系统,没有太大的竞争力。
王伟民认为这事能干。2006年,没有人脉,也不知道该去哪里进什么样货的王伟民,着手搭建了情趣用品独立网站趣网,并从最初的在雅酷风情(重庆当地从事情趣用品销售与批发的企业,现已关停)手里拿货销售开始了这次已经长达10年的创业。
一波三折的情趣用品生意
十年之后,也就是2015年,趣网的销售额为一亿七百万元。
“这个行业被大家炒的太厉害了,业内的观点是除了安全套市场之外,全国情趣用品市场规模保守估计也就是五、六十亿的市场,目前应该没有哪一家凭着独立网站能做到一亿的。”王伟民信誓旦旦地表示。不过,春水堂曾公布在2014年就已获得接近3亿元的销售额。
尽管销量不错,但是趣网在起步之初并不顺利。在趣网发展到大概半年左右的时候,王伟民发现情趣用品行业有很多痛点无法解决,比如当时的情趣用品大部分是仿人器官的样子,外形过于暴露,质量也不太好,当时的厂家不多,王伟民心里就打起了鼓。
期间王伟民把重心向保健品行业做了一些转移,情趣用品还是按照原先的方式一直挂着,能卖一点算卖一点。这样的日子到了2008年发生了转变,当时为了迎接北京奥运会,国家对网络环境进行整顿清理,一大批情趣用品电商网站都受到了影响。在这波整顿影响下,王伟民暂停了情趣用品的业务。
不过王伟民并没有闲着,因为当时公司现金流比较好,销售保健品也需要购买流量,王伟民想着何不把这些购买的流量再卖出去。打定主意,2008到2012年间,王伟民又陆续建了两家垂直类女性网站。依靠倒卖流量赚差价,王伟民那段日子过得相当舒坦。
很快新的问题又来了,这些网站倒卖的流量是收购来的,后期流量收购成本越来越高,公司铺的摊子又比较大,王伟民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是否要拾起情趣用品业务。
在他看来,这个行业虽然不会爆发,但私密性决定了它非常适合以互联网的方式做。随着消费人群的改变,80后,90后对此类产品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未来市场规模无疑也会进一步扩大。
如何打响翻身仗?
2012年重新聚焦业务之后,这个行业已经远不是当年的竞争状况了,包括春水堂、她趣等一系列情趣用品品牌崛起。趣网重新面临挑战。
“趣网的团队是做流量出身,电商B2C最难解决的就是流量问题;趣网做网站形式,也有自己的技术团队;我们之前也在情趣用品行业做了很多年,有一定的理解,加上那个时候马佳佳把情趣用品电商重新推上了风口浪尖,从各个方面来讲趣网的时机都到了。”王伟民判断。
王伟民将趣网的核心竞争力定位在产品上,原先消费者大都不知道购买什么样的产品,趣网成立了专门的产品经营团队,以买手制供应链管理模式把控产品。
在物流方面,趣网在重庆有自己的仓库,顺丰发货。今年3月份趣网还将采用分仓发货,进一步提升用户物流配送体验。
目前趣网主要通过商城、APP、微信端,京东、淘宝等平台进行全渠道销售。“移动端其实是我们绝对的主力,占了70%的销售量,我估计未来可能会达到85%或者90%的销售规模,这也是我们未来发力的重点。”王伟民称。
趣网的盈利模式比较简单,基本来自于产品销售的差价。不过通过此前沉淀的高端消费群体,目前趣网也在开始探索更多的盈利路径,比如正在与中高端品牌商进行营销合作。
“未来趣网也可能找一些品牌商在趣网平台上推广品牌。”王伟民对i黑马表示。“我们的规划是2016年做到2亿的规模,三年之内做到十亿的销售规模。”
与成功的创业故事相关的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创业,一定要有激情燃烧的岁月的感觉,或者是万马奔腾的感觉。看看那些创业成功的故事,感受勇于创业的拼搏精神,激励自己。那么下面是读文网小编分享的创业成功故事,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为了创业不惜辍学 22岁的日本小伙成功了
在“一考定终身”的日本,考进一所好学校,你的职业道路就算有了着落。
因此,哪怕是幼儿园的入学考试,竞争也异常激烈。然而,就读于日本最优秀的私立大学之一的Takuya Moriguchi 却说:“我其实只想成为一个录音师。”
大学期间,Takuya和朋友出于兴趣成立了一个音乐工作室,希望借此磨砺自己的音响技术。他们吸引到了一些艺术家,而在某次合作中,激发出了Takuya的灵感。Takuya发现,尽管唱片销量在一路下滑,音乐会门票的热度却在持续上升。他认为,人们消费音乐的方式,将会发生巨大改变。
Takuya从来没有想过要创办一家自己的公司。他只是单纯的喜欢音乐,想在其中加入一些创新。但现在,他开始考虑做一款基于声音的地理定位应用,人们可以使用它给全球的各种音乐贴上标签。
“我当时超级倔强,但是又什么都不知道。”于是Takuya到处宣传自己的创意,询问朋友们的意见。一次,他恰好碰到了一位知名企业家,鼓励他放手去做。
就这样,Takuya拉来一位会编程的高中同学,创办了公司Altr Think。然而,他的积蓄很快就花得精光,无力再维持公司的运营。准备放弃之际,他的联合创始人建议他和Movida谈谈此项目在猎云网投融资平台进行融资
谈谈
一款行业大牛职场经验技能c2c共享应用,这是东京的一家种子轮创企孵化器。结果,投资人对他们很感兴趣,公司拿到了一笔种子轮融资,同时新招了几个人入伙。
但设计师职位仍然处于空缺状态,Takuya于是利用课余的时间,自学起Photoshop。
和联合创始人的决裂
公司进展缓慢。Takuya说道:“程序漏洞百出,界面糟糕蹩脚,我们甚至没法做用户测试。”
程序的运行非常不稳定,每次做用户测试时都会崩溃。得不到有用的反馈,团队也开始军心动荡。Takuya认为产品的前景不够明确,想进行转型。但联合创始人不同意。
接着,问题进一步恶化。
Takuya的联合创始人开始对公司置之不顾,就连在和Taizo Son的投资人会议上都没有现身。一周后,这位联合创始人在Facebook的状态被更改为:不再任职于Altr Think公司。
震惊之余,Takuya试着和他取得联系。这位前联合创始人表示,自己失去了动力,也不同意转型。“我不做了,我现在只持有股票。”不久,团队的另一名成员也离开,留下Takuya孤身一人。事后反思,Takuya说他曾经把罪责都推到联合创始人身上,但现在他觉得是自己没有处理好两人的关系。
这次事件让Takuya吸取了教训,他现在强烈推荐创始人直接奉行既定合同,建立共同的期望。他认为,前期糟糕的公司构架在后期将会引发大麻烦。“首先,你们就是得心齐。”
转机出现
孵化器也开始急起来了。
“你这么年轻,有大把时间,为什么不自己学编程,做一款产品原型出来呢?” Takuya心想,是啊,有何不可呢?
他用Photoshop费尽心思地设计出了一款应用“无聊的开关(bored switch)”,并且把成品发布到日本的众筹网站Crowdworks上。“我没想过谁会关注它,但这么做也并无坏处。如果不行,我就继续学编程呗。”
三小时后,他收到了一封留言。当天晚上,就有一个新的工程师加盟Altr Think。那位工程师说道:“不好意思,我睡了一下午刚看到这个。”就这样,Bored Switch诞生了。这个新组合的队伍开始齐心协力来帮世界上的懒人们解决无聊。
辍学
很快产品原型就完成了,而Bored Switch也首次突破1万用户大关。
用户快速翻动开关,就会有一张“我好无聊”的滑稽图片自动分享到他们的Twitter上。应用的用户留存率很低,但Takuya发现,在按完开关后这些人会在Twitter聊起来。于是,他决定把产品转型为一款社交软件。
此后,新的成员陆续加入。而Takuya成为了其中唯一的一名学生。“我感觉对这些人负有责任。”
Takuya开始逃课。他和父母商量退学的事情,希望能最大程度地投入公司。
Takuya的父亲表示支持,但他的母亲却很担忧,她想Takuya完成学业,再凭借这一段经历申请一份好工作。Takuya不想离开团队,最后他孤注一掷,在大三那年辍学。
被收购
这次的转型非常成功,应用在大学生中迅速流行起来。寻求融资时,Takuya收到了一封介绍信,和东京智能应用公司Ignis的CEO进行了几次会面。最后一次会面时,Ignis的CEO提出对公司进行收购。他认为公司在一个良好的运营环境下,会发展得更好。
Takuya一时拿不定主意。Bored聊天服务现在每天有超过1000名活跃用户和10万下载量。不过,公司缺乏商业模式,资源也很有限。最后,在2014年,Altr Think被Ignis收购。
Takuya表示他并没有想过利用公司赚大钱,最重要的是这项服务能获得成功。
融了钱之后
收购之后的生活还算不错。Takuya在采访时回避了关于钱的话题,但他表明自己在收购前,还住在父母家里,尽可能地在存钱。而现在他搬进了一个稍大的公寓,自己做饭。“我并没有每天去夜总会,也没有买宝马。”
Bored Chat现在每个月有20万活跃用户,并且在近期推出了英文版本“Hit me up”。应用有安卓和iOS版本可供下载。
与创业成功故事相关的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能不能创业成功跟学位没关系,但跟好不好学肯定有关系。好学才能有成长的空间。多看看那些成功故事,学习他们,激励自己的创业斗志,坚定决心。那么下面是读文网小编分享的创业成功老板的故事,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18岁创业,19岁成千万富翁,现在要把公司做成“机车界华为”
请来杨向阳、徐小平、蔡文胜等投资大佬站台,名不见经传的创业公司逗哈科技发布国内首款前双轮智能机车iTank,售价7999元,宣称是专为热衷时尚、运动、有车人士打造的装逼利器。
据介绍,这款耗时18个月,续航可达100公里的iTank,单单下置式可侧倾偏摆双前轮的结构外形设计,背后就耗资2000万、拥有17项专利,属于100%的自主研发设计。
在影响电动机车的关键问题续航方面,iTank采用了和特斯拉同级别的韩国LG定制动力锂电池环保电芯,并且和法国的FPS公司联合开发了PACK电池包技术,目的是为了保证数百节锂电池同时工作状态下在面对各种情况下的安全稳定输出。
谈及为何在国内推出这样一款另类的电动机车,逗哈科技创始人李官德表示,国内电动机车行业内大型整车企业同质化严重,不论是在外观还是在技术方面都缺乏创新。而且,仅有的一点新车型创新,也会被同行疯狂抄袭、模仿,导致无人愿意创新,行业内的创新意识被完全淹没。
“抄袭的背后是国内大型整车厂一味追求量却渐渐忽略了质,车款众多却都没有颠覆性产品,质量和外形也是始终得不到提升。这直接导致整个电动机车行业偏离了创新推动的正确路径,利润持续偏低”,他说。
提及李官德本人,他的经历似乎比这款机车更具玩味,他自称是创业者中学历最低、最不懂互联网,但却是最懂机车的人。
李官德来自浙江台州的一个小乡镇,18岁的时候凭借对机车行业的一腔热爱,开始学习修车、研究车、买零配件组装车,历经一年19岁便赚取人生的第一桶金,成为身价千万的“高富帅”。
但随后由于工厂不规范,没有营业执照,遭到当地执法机关的封厂,李官德一夜间又从身家千万的高富帅变为“百万负翁”,但这并没有阻挡李官德对机车的热爱。于是,他选择东山再起,开启正规化运作模式,继续做机车。
紧接着,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李官德开始尝试机车国际化业务,事实也证明国际化思路让李官德的企业走上发展快车道。当时李官德创办的企业一年出口总额超过2个亿。
但是在2011年的米兰EICMA展(意大利米兰国际两轮车展),李官德却遭遇滑铁卢,产品被诉侵权,展位被相关部门包围查封,展位车辆全部没收,连护照都被没收,引发欧洲当地媒体纷纷报道。李官德开始深深感到中国制造的弱势和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于是,在2015年,李官德带着自主研发的逗哈EV3(也就是国内发布的iTank)再亮相米兰EICMA,这一次不仅获得了欧洲展商的认可,并且和欧洲最大的摩托车代理商之一MSA现场签下数亿人民币的订单合同与代理协议,而在国外这款机车的价格在4000欧元以上。
李官德表示,中国正在面临一个从制造向创造升级的机遇:
首先,中国制造核心技术缺失严重,主动权及主导权较弱,业内有影响力的品牌缺失;
其次,产品质量水平滞后规模增长,产能过剩严重;
再次,生产型企业服务意识与能力普遍不足,用户体验缺失。
回顾李官德21年的机车创业历程,专注于实业的李官德与大多数中国工业制造商一样,遭遇到产品在国外展会受质疑甚至排斥。所以,他表示最大的愿景是把逗哈科技做成“机车界华为”,不仅要学习华为的匠心精神,还要像华为一样把中国创造推向世界。
理想归理想,但最终还是要触及国内的现实问题。比如机动车国标“GB7258”规定摩托车分为二轮、侧三轮、正三轮,其中正三轮摩托车必须为车轮“前一后二”对称分布,时速不得超过70公里。
然而,iTank双前轮是在机动车标准里没有明确规定的,这意味着能否上路或者需不需要上牌成为一个待解的难题。加上前不久包括深圳、北京都在施行“禁摩限电”整治行动,这无疑在政策方面给iTank的普及带来一定的压力。
李官德把官方“禁摩限电”的做法归结为电动车企业本身产品没有做好,道路没有明确的规范,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才导致事故频发。“智能出行设备在中国市场潜力巨大。解决城市出行问题的主体是更多的地铁和地面公交系统,而首要的辅助工具将是智能化的、节能、绿色的中短途个人载具”。
他认为,只要是能够推动环保出行、智能化甚至是中国品牌国际化的行为,尽管政策、法规都有一定的滞后性,但迟早会被认可。
目前,iTank 已经在京东开启众筹,但7999元的价格,想必已经让一部分人望而却步了。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创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恒心和毅力坚持不懈的发展过程,其中并没有什么秘密,但要真正做到中国古老的格言所说的勤和俭也不太容易。而且,从创业之初开始,还要不断学习,把握时机。看看那些成功创业的故事,激励自己,坚定决心。那么下面是读文网小编分享的年轻创业成功的故事,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17岁少女休学创业融资2000万,QQ空间原住民正在崛起
“95后”标签的背后......
“创业是我们这代年轻人唯一的晋升通道。”张嫣听了王凯歆这句话,从腾讯辞职,成为了这个98年出生的小姑娘的合伙人。
95后、萌霸总裁、休学创业、少女CEO,这些标签在这个即将到来的春节前频繁地被贴在王凯歆身上。新一代的年轻人来得如此之快,不等“老人们”过年,“神奇百货”的新版本就要上线。
2000万人民币A轮投资,经纬中国领投,真格基金、创新谷跟投。经纬中国副总裁丛真表示:“在王凯歆身上看到了一名合格商业领袖的潜质,现在她缺乏的仅仅是经验,我相信给她时间和指导,她会做得比现在大部分创业者都出色。”
这个管理着50多人团队的17岁女生戴黑色美瞳,顶着亚麻色短发,在采访开始前自顾自吃着桌上的蛋糕水果。直到品牌负责人张嫣说:“来,我给你介绍一下,不过你先把嘴上的奶油擦干净。”
“三个投资人看好的就是我王凯歆这个人。市场前景不用说了,他们之所以投我,愿意跟我一起承担风险,就是因为他们认为我除了具备一个创业者基本的品质和志向外,还有很强大的规划、领导能力。”深圳大爆炸科技有限公司CEO王凯歆说道。
在QQ空间卖东西,月入十万
高一,西安。每晚七点放学,王凯歆都会路过在学校对面吃烤串的同学,一个人去旁边中国银行的ATM提对于当时的她来说“很厚”的一叠钱。同学们不知道她每天跑去银行干什么,在他们的印象里,班里这个女生总是喜欢卖点小商品,帮同学抄抄作业,有时甚至偷答案赚些小钱。直到一天,她把两万元现金拍在了课桌上,向那些不相信的同学证明,自己开始赚“大钱”了。
班主任闻风而来,“老师当时也挺尴尬”,王凯歆说,“因为我上课总是趴在那儿,班主任以为我在睡觉,就喊我去教室后面罚站,其实我在玩手机,做生意。”
王凯歆上课时用手机就月入十万的生意,是在QQ空间卖东西,漫画书、衣物、各种品类的零食、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先是卖给身边同学,“从我这里买的东西拿到学校,没有同学是不看的,他们会觉得好潮,是现在最火的”,王凯歆说,由于她总是找一些奇特的商品,价格不透明,所以抽成常高达50%至80%,甚至翻两倍价格。
在QQ空间开店,用QQ交流,以QQ钱包作支付工具。王凯歆并不满足于把东西卖给身边同学,她请几十万粉丝的QQ空间大V帮她推广,“这样我就吸了很多粉,盘子越做越大,全国各地都有小孩来我这里买”,工作开始变得繁重,她又当客服又当售后,每天解决几百号人的问题。
为什么只能是我
“那件事以后,很多同学都围着我,问我怎么赚钱的。他们没那种意识,我就给他们传播,影响了学校里很多人。到现在,我们班有很多人在赚钱,就因为我的事迹。”
王凯歆说自己对金钱没概念,只对赚钱这件事本身感兴趣。
究其原因,还得从“刻薄”的父母说起。凯歆小时候羡慕其他同学只需张张口,就可以轻易拥有一双球鞋或一部手机。而她想要一个文具盒,还得给妈妈打打杂。
“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东西是可以轻易拿到手的,我早就有了这种心理准备,”她说,“做任何一件事之前,我总要费尽心思,分析、储备、评估风险。”
之前有报道显示王凯歆“和所有95后一样有着标签化的爱好:追韩星、迷TF、喜欢鹿晗、追最新番日漫、爱二次元人类……”王凯歆向《商业人物》记者澄清,自己并没有喜欢以上任何一个明星,日漫仅限于看。
“我不会去消费这些兴趣爱好,我会去研究他们怎么消费。我不追星,我只是研究追星的那批人、研究追星文化,这有利于我赚钱。”王凯歆强调,自己最大的爱好就是商业。
在北京这几天,寒冷的天气降低了她头脑的“转速”,戴帽子买棉袄这类琐事也让她觉得有碍思考。
在把商品卖给了得到容易、花钱轻易的同龄人之后,天使投资人找到了王凯歆。
“95后”这门生意
“我们注意到‘青年文化’正成为主流,95后作为未来最有消费力的中产阶级的孩子们,这一代人喜欢的东西是一种情感寄托,而作为95后文化的延伸,神奇百货能将这种情感变成消费。”神奇百货天使轮投资人朱波说。
2015年夏天,王凯歆不顾父母阻拦,休学来到深圳南山区,在天使投资人提供的孵化器里创立了垂直电商平台神奇百货。
“神奇百货”这个名字来源于带给王凯歆无限想象力的《哆啦A梦》里的“神奇百货公司”,她也曾考虑过小叮当的“百宝袋”或“22世纪万能商店”。
从QQ空间获取一名激活用户的成本仅5毛钱(非双十一等电商大促期间),二三线城市、使用安卓手机的95后女性成为了神奇百货上线初期的主要用户。2015年9月上线安卓版,10月上线IOS,现已获得30万用户,日订单量超过1000单,日活跃用户超过20%。
平台模式的新兴电商往往面临一个问题:用户在这里发现了自己喜欢的商品,转而就去其它大的电商平台搜索购买了。产品负责人邓伟对此表示:“神奇百货用户的购物场景是以逛为主,所以我们提供丰富、精准的内容。价格上很多时候我们比淘宝更具优势,未来甚至会出现自营商品。退一万步讲,即使用户在我们这里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商品之后,去某宝某东完成了购买行为,只要这个过程他对我们产生了好感,我相信在我们日益完善的品牌服务和生态建设下,他还是我们的用户。”
A轮融资过后,神奇百货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发布新版APP。新版开放了评论区,让更多UGC内容服务产品和用户。在原有的“神奇日报”基础上,神奇百货将会强化UGC和PGC的内容产出,加入轻社交,为搭建社区做准备。
没人比一个95后自己更了解这个千亿级市场的群体。神奇百货把80%的商品价格控制在20元至100元之间,主要是因为学生群体得到零花钱的频率与数目不固定,“可能是今天50,明天100,但他们不用交房租,没有生存方面的消费,今天用户有50块的时候,在我这里买20块的东西,明天他有80块,到我这里买50块的东西。”王凯歆表示,神奇百货的周复购率达40%。
王凯歆对《商业人物》透露,A轮融资还会有很大一部分用在物流方面。神奇百货打算进一步整合现在这些“新奇特”商品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比如出货时统一使用神奇百货的自有包装,使用指定物流公司配送。2016年还会逐步在重点城市搭建中转仓,为用户合并订单,节省邮费。
王凯歆否认了要做“二次元电商”的说法,二次元商品只是神奇百货多品类中的一个分支,这个存在天花板的消费领域完全不能满足她希望实现的,未来所有新生代消费者购物平台的目标。“我们会持续深耕个性化消费、泛二次元泛娱乐消费、精神文化消费、互联网新兴品牌消费等领域。”
17岁少女的逻辑和领导力
在北京近一周,深圳50多人的团队运转正常,这让王凯歆颇感骄傲。
项目成立初期,她曾高薪聘请过几位有多年工作经验的部门主管,可他们并不把小自己一二十岁的CEO当回事儿,运营负责人甚至带领团队出走创业。王凯歆认为这是因为他们对她的“愿景”并不认可,所以在之后的招聘中,首先要满足的就是认可她所做的事,然后才是头脑清楚、价值体系稳定,所在领域的专业性排第三。“全公司无非两种人,靠谱的和不靠谱的,不靠谱的人只能有一个,就是CEO。”王凯歆说道。
35岁的邓伟是现在团队里年龄最大的员工,他眼中的王凯歆思路清晰,有着和年龄不符的魄力。更重要的是,曾任内涵社和Metoo联合创始人的他在垂直电商上的想法跟凯歆“出奇一致”。
90年出生的张嫣在团队里年龄排第五,去面试时她把王凯歆当成了公司前台,觉得不被尊重,打算坐一会儿就走。结果跟邓伟一样,聊完的当天她就做出了加入神奇百货的决定。
神奇百货团队里还有礼物说、唯品会等公司的前核心成员。王凯歆只负责跟部门主管沟通,但她会事无巨细地思考每一个细节,面试每一位工作人员。
朋友圈个人照片大多是嘟嘴萌照的王凯歆说起话来有几分男孩子气,“很女汉子,一开口说话就感觉跟画面不符。所以我天生就兼具男性和女性的优势,理性果断又强势,同时还善于洞察、理解别人的情绪。”
聊到高兴处,她会站起来模仿谈及的某个人走路的样子。王凯歆常在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从不介意表达自我。她不怕把自己暴露在公众视线内,因为“我的价值判断可能跟普通人不一样,我有一套自己的稳定的逻辑,不容易受别人影响”。张嫣有时会帮她修改文本中措辞激烈之处,“我会提醒她避开敏感的话题,但绝不想把她包装成另外一个人。”张嫣说道。
“我是神奇百货的垫脚石,那只狗(神奇百货的logo)有个昵称是神奇君,那我就叫神奇少女。”王凯歆表示不会把个人形象当成品牌来运作。
营业额做到一个亿,王凯歆估算今年年底“不成问题”。#p#副标题#e#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创业不像读书,一天可以过好多年,创业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走。看看那些成功的故事,学习他们,找到创业的方向。那么下面是读文网小编分享的有名创业者成功的故事,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他60多岁转型再创业,80岁收获一个中国好莱坞,又砸300亿
浙江横店,一个户籍人口只有8.9万的小镇,每天有超过10个剧组在这里取景拍摄,每年2/3的国产古装剧在这里完成。美国《好莱坞》杂志将它称为“中国的好莱坞”,而仅论规模,它比好莱坞还大。一手打造出这个世界级影城的,是80多岁、至今仍以农民自居的徐文荣。
从1996年为谢晋的《鸦片战争》搭第一个影视拍摄基地,到在“争议”中投入300亿修建圆明新园,60多岁、在别人“你没有文化”的质疑中“非要做文化”的徐文荣,在应该退休的年纪,让一个不起眼的乡村,变成了与美国好莱坞齐名的影视文化旅游重镇。就连马云进入影视圈,也得先找他“拜码头”。
被货郎挑进横店
虽然一辈子的事业都离不开横店,但严格来说,徐文荣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横店人。
徐文荣1935年出生于浙江东阳的新东村,他3岁时,家里决定南迁横店。妈妈和哥哥姐姐们轮流抱着徐文荣搬家,抱一会、歇一会,最后找了个货郎帮忙将他挑进了横店。
▲徐文荣出生地新东村
徐文荣的童年在穷苦和自卑中度过。一家七口人的生活靠父亲做点小生意维持,兵荒马乱的年代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家中常常揭不开锅。
父亲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糖饧,年幼的徐文荣拿着一个口袋、一杆秤跟在后面,换来的稻谷由他来背。
他的邻居做火腿生意,两家人时常走动。一次赶上火腿腌晒的季节,院里一排排火腿在太阳底下晒着,油一滴滴往下淌。母亲见状,趁着跟女主人讲话的空档,让徐文荣赶紧回家拿空碗来接油,然后拿回家炒菜做饭吃。
“我顶着太阳、举着碗,在一排排火腿架子下钻来钻去。那时候虽然还小没有上学,但是心里非常伤心。”徐文荣回忆说。因为家境贫寒,他经常得帮忙干活,并因此被同龄人嘲笑,自卑的情绪就此蔓延。
后来,徐文荣自卑到不愿出门,因为一家大染坊主的儿子见面就嘲笑他。时间一长,自尊心极强的徐文荣坚定了一个想法:“苦难不解决,人生一世,活着没什么意义。”
▲截至2015年底,在横店演员公会注册的人员已达3.1万人,明星美女在横店成了街景
1950年抗美援朝,全国各地积极响应。迫切要走出贫穷和自卑的徐文荣未满16周岁,但也偷偷报了名。他侥幸过了初审,却因“全连个头最矮”被带兵军官退回原籍。
回到原籍的徐文荣由此开始了在横店的打拼。他先是在公社里当了7年的“小干部”,后来辞职跟着父亲做游商、捣腾一些小买卖。这段经历激发了徐文荣自己做生意的想法。
游商期间,徐文荣发现地广人稀的安文山区肥料奇缺,而此前他在上海听说有一种比尿素肥力还高的农家肥“马桶砂”(人体排泄物积在马桶壁上的固状结晶体)。凭借信息的优势,徐文荣向安文公社提出“以肥料换粮食”,得到对方同意后,他数次北上上海,收集了1500多斤“马桶砂”,运回来交换了同等重量的玉米。除留少量给家里应急外,徐文荣将大部分粮食分给了横店的低产户们。
做成这笔“大买卖”后,徐文荣又打起了用废铅提炼真铅的主意。他凭借当时的土风箱和铁炉,再次一路收购到上海,还用赚来的钱坐上了飞机,成了当地社员心目中的“大人物”。
曾经备受嘲笑和奚落的穷小子,转身赢得了横店人的广泛信任,1966年,徐文荣成为横店大队党支部书记,他的商场传奇正式拉开序幕。
论本事可以做“皇帝”,论错误可以枪毙
徐文荣身上有两个标签:敢为人先、不服管。当地一位乡党副书记曾说:“我们乡里有个人,论本事可以做皇帝,论错误可以枪毙。”
这个乡干部眼里“可以枪毙”的人,后来靠着“敢为人先”成了市长的座上宾,更一手主导了横店的经济腾飞。
横店集团的萌芽始于徐文荣创办东阳横店丝厂,据《徐文荣口述风雨人生》一书记述,1975年4月18日,在徐文荣多次跑到省里催问后,东阳横店丝厂的批文终于发了下来。
企业创办资质有了,钱从哪儿来却成了大问题。思前想后,徐文荣想到了一个如今被说滥的手段——众筹。他来回游说于全公社39个大队,最终筹集了50254元的三年无息借款。然而,这笔钱对于丝厂而言只是杯水车薪,不得已之下,徐文荣只好去求银行。
为了讨好当时的银行行长,徐文荣几乎盯在了行长家门口,他使尽了各种方法做“公关”,甚至去给行长的夫人找过胎盘。最终,他从银行拿到了26万元的贷款,丝厂的启动资金终于有了着落。
丝厂投产是横店走向规模经济的起点。徐文荣不是个墨守成规的人,总能抓住大势,跟着潮流走,他将之形容为“个人的命运,总是同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借助国家政策东风,徐文荣将丝厂升级为现代化的轻纺和针织厂,随即又涉足当时即便是大企业也不敢轻易进入的磁性材料领域。此后,他又带领横店将商业版图扩展至医药、化工、汽车等领域。
改革开放之初,横店已经成了中国乡镇企业的标杆,受到经济、社会学家的瞩目。1988年,社会学家费孝通专程考察横店,总结称:苏南以集体经济为主,温州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横店模式则是两者的结合。
在横店模式中,徐文荣不断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横店打造成了年营收近500亿的超级乡镇企业。他先后参与创办了700多家公司,电气、电子、医药、化工是其中的“大头”,而给他带来巨大名声的横店影视城,产值只占横店帝国的10%左右,仅仅是冰山一角。
“你这点文化,做什么文化产业”
徐文荣杀入影视文化领域,源自一个让他颇为苦恼的现象:横店人富裕起来之后,却缺乏娱乐休闲的地方,外来的人才也很难留住。“那时,我就想把横店装修一下,装修的材料就是文化。”
做文化产业需要政策的支持,徐文荣为此天天往省里跑,一位副省长对于他不断登门拜访的行为不胜其烦,说:“你真是走火入魔,你要做工业我们支持你,你这点文化,做什么文化产业。”
徐文荣较上劲了,非要搞文化,反正他已经有了钱,别人也“拦不住他”。他的“执拗”给横店带来了新的蜕变,起初,徐文荣建影剧院、体育馆、歌舞厅、文化村,这些文化设施虽然常见,但在横店还很新鲜,很快在乡民中引发轰动。之后,徐文荣又趁热打铁,搞了神话荟萃、封神宫等建筑。
起初,徐文荣投建文化产业的目的是让横店更多彩、有活力,但小项目做多了之后,他意识到文化产业同样很有经济潜力,到影剧院、歌舞厅消费的乡民们络绎不绝。徐文荣想:这样“自产自销”的生意不成气候,如果能依靠文化产业吸引外面的人来消费,那一定是个大买卖。
与的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创业要想创业成功就要耐得住寂寞,另外就是坚持到底。看看那些青年创业成功人士的故事,激励自己,坚定创业的决心。那么下面是读文网小编分享的青年创业成功人士的故事,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90后大学生“回炉”读技校年薪十万
见到焦喜春时,他正蹲在一台设备旁聚精会神地查看电路图纸。
“这是台日本进口设备,在实际生产操作中,有些不尽合理的地方,要搞些技术改造。”焦喜春个子高高的,有点清瘦。如果不是事先介绍,怎么也不会把这个身穿蓝色制服的“修理工”同大学生联系在一起。
2012年,焦喜春从湖南商学院本科毕业。学市场营销专业的焦喜春跟一些同学一样,踌躇满志,南下去深圳找工作,进了一家化妆品公司,月薪不到3000元。
“深圳消费高,光食宿就要2000元,每个月根本存不住钱。”在深圳工作了半年,焦喜春开始上网留意招聘信息,想换工作。几次面试下来,发现没有一技之长,很难找到心仪的工作。看到高薪聘请不到技工的新闻,他内心为之一动。思前想后,决定试试。“年轻,不行,就重来。”
之后,焦喜春辞掉工作,回到长沙,进入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专门培训大学生的“回炉”班。
对一个文科生来说,到技校学电气自动化并不轻松。焦喜春经常缠着老师补课,泡在各类专业论坛,交流专业经验。不仅在校园里学,他还到工地,和工人们一起干活,向他们学。
“大学与技校相比,学的东西不一样。在大学里学得比较轻松,在技校里,反而像高三学生一样忙。每天早上7点起床,8点开始上第一堂课,上午4节课,下午两节课,晚上没课就上晚自习。”
一年后,焦喜春被分配到上海大众长沙分公司实习。不久,成为了上海大众长沙分公司的一名正式维修电工。现在,每个月工资已近8000元。
“我当时不敢说,害怕家人不理解。一个大学生,怎能辞掉工作去上技校,那这4年大学不是白念了吗?”谈及当初“先斩后奏”,焦喜春说,辞掉工作回长沙,跟家人说的是来找工作,而不是上学。“其实当时心里也有些犹豫,不知道这样行不行。不能说技校比大学好,只能说是技校比大学更适合我。”
不久前,上海大众集团举行公司职工技能竞赛,焦喜春代表长沙分公司参加竞赛,在“名技”如云的技能比武中拔得头筹,获得“维修电工第一名”。此时,焦喜春正式入职上海大众不到半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技能比武在一些人看来,只是毫末之技,然而却需顶上功夫。2014年8月初开始,焦喜春每天训练10多个小时,几乎所有时间都和设备泡在一起。为了练接线,焦喜春买了成圈的电线,50根线一把抓到手,一刀全部剪开后,跟洗牌一样一把展开,5分钟内撒芝麻似的全部插到接口上。
“要成为一名精品蓝领,不仅要学会同机器打交道,还要学会处理好人际关系、提升自己的修养。”谈起未来的打算,焦喜春说,希望更加完善自己,发挥好自己的文凭和技术优势,成为一名兼具硬技能和软实力的工程师。
与的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对于市场,没有仔细的分析就没有发言权,企业作为市场的一部分,案例分析理所应当的被企业越来越看重。那么下面是读文网小编整理的成功营销案例小故事,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火锅店老板的再次创业
这是一个实体店老板不断失败、又不断出发的真实故事。
姚洪(化名)是一位在郑州打拼已经20多年的商人。而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就在许昌立业,与胖东来家族的于东来同时创业,并且财富和名利双收。但没有商人永远顺风顺水,姚洪经历商海的几进几出,今天,他背负一身债务后又重新开始,从纺织、到种植,然后再到食品餐饮,大浪淘沙后,他继续追随着当初的创业梦想。
发家前:头脑胜于市场
姚洪,许昌人,20多年前,和如今的青年人一样,奋力打拼着自己的创业梦。2000年,他便在郑州文化路白庙开了一家老面馆,位于郑州的城中村,人口聚集,入住的大多都是外来打工人口。姚洪选定了厨师,挑好了地理位置,5元钱一碗的捞面在这个城中村社区顿时火了起来。
在郑州捞到第一桶金后,姚洪逐步尝到了干餐饮的甜头,又开始琢磨出点子,研究大盘鸡,随即在经一路开店,也取得成功。“那个时候,只要选对地点,有好品质和口碑,生意都能做成。”这是他最初做生意时的商业思维或者说是制胜法则。
而在后来的经商实践中,姚洪却否定了这一点。这还要从他的失败说起。做了几年餐饮后,他积累了足够的资金,姚洪开始涉足别的行业。2014年,他在东区开了一家按摩足疗会所。这一次,是一次惨痛的失败。
姚洪始终认为有高消费就会有市场,有市场就会产生高频率的销售,但这一次,他算错了。从2013年开始,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加之三公消费的限制,娱乐消费包括高端餐饮市场开始极度下滑,生意日益难做。
而在位置上姚洪的足疗店同样不占优势。姚洪所开的足疗店在东区位置比较难找,在街区的不显眼的位置。“由于这个足疗会所的电梯运行问题长时间没有解决,导致公司一直没有效益,这也是这个店面经营失败的最直接的原因。”姚洪说,这样的店成本消耗极大,原来赚的几千万全砸里面了。
失败后:柳暗花明
这是姚洪做生意以来赔的血本无归的一次,一时间债务也如泰山压顶一般,“有的时候真的坚持不住了,甚至有了跳楼轻生的念头。”姚洪想起当时的状况,仿佛现在还历历在目。
员工发不了工资,投资之前的债务登门,让姚洪似乎瞬间掉进了万丈深渊。怎么办?痛定思痛过后,姚洪没有失去理性,他还是决定重操旧业,从他熟悉的餐饮业开始翻身。
这个时候,最让他敬佩的商人有两个,一个是红遍中国的马云,另一个就是在河南做火锅如火如荼的巴奴火锅掌门人杜中兵,两人看似没有什么可比性,但后者似乎离姚洪自己更近一些。
说到火锅,不得不提起2012年,姚洪做小毛驴火锅的一次经历。当时白庙社区拆迁后,姚洪没有其他选择,加上偿还以前的债务,身上也所剩无几。他找岳父借了钱,在中牟买了他所能买下的最便宜的一头毛驴,就在此种境况下开张了。
有所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利润来源与前几次创业有所变化。支起炉灶以后,姚洪始终没有改变的是对饮食口味的追求。什么食材对火锅最提鲜?什么口味适合于郑州甚至是一个片区的消费者?这些,姚洪都研究得一清二楚,并且不惜花本钱请厨师,甚至于向科研单位的教授取经学习。而这个时候姚洪也想到,不能再像原来满足于一家店,要从一开始就走连锁经营的路子。
这家店做成样板以后,姚洪想着多开几家店,一是增加品牌力,二是扩大规模。但一时他拿不出更多的资金去投资,哪怕是第二家店。于是,姚洪开始用加盟的方式做店,加盟他驴肉火锅的合作伙伴纷至沓来,而这样一做,反倒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本来思考如何扩大规模,然而却赚了一大笔的加盟费。
说到这里,姚洪解释说,连锁加盟是那个时期餐饮商业市场的一个趋势,也是一个过渡期。
姚洪几个月前在经三路开的一家鱼虾火锅店,生意火爆。“一个商人第一要务是利润,但利润的第一要务是商业思维,这个思维就是,趋势大于系统,系统大于团队,团队大于个人。”姚洪说。
“杜中兵做火锅餐饮毛肚品类的第一,我要做的是鱼虾品类的第一”。姚洪说,他现在又一次站在餐饮商业的下一个节点,重新蓄势起航。
这个转变,自然要得益于他自己多次的失败经验。何谓趋势?姚洪的理解是:一是宏观的经济趋势,二是具体的行业趋势。“不懂趋势,无异于给别人做嫁衣,夏季卖冬装。”姚洪比喻说。
姚洪接着说起现在的生意经,原来一个好位置,一个好产品就能占领一方市场,但现在可能行不通了。“打开消费者心理的‘任督二脉’是现在行业的主题,利用好互联网工具是经济大势所趋。”姚洪现在开的店,每天的翻台率平均达到5次以上。
姚洪以现在他所开的鱼虾火锅店为例,一个果盘怎么摆放,切块的标准,食材的选料等都需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另外,在合伙人制度上,姚洪也采用了更加有激励法则的股东机制,增加实体店运作的活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每天都在背诵自己的企业文化,甚至是生意经,培养有心的员工要比做企业本身更重要。”姚洪说,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有进步的理念,你就不会输,而对于我,永远站在事业的起跑线上。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