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在作文训练中应如何命好题精选4篇
读文网小编:今天我们为大家介绍高中命题作文。命题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它包含事件,人物,场面等要素。近年来全命题作文的命题内容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倾向:或贴近考生生活关注个体成长,或启迪考生思考人生哲理,或引导考生聚焦社会热点……丰富多样的命题,给考生作文的选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下面这篇文章是分析在作文训练中应如何命好题目:
1、规范性与自由性相结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表达与交流”部分第三点要求作文“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合理安排结构”,第四点又要求“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提倡多写“自由作文”。这些就要求我们在平常写作训练时,既要规范化,又要给学生自由创作的空间。
平时可以采取一题多做的形式。比如,我布置命题作文《考试》,先是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记叙文。评讲后,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考试的深层含义,在此基础上,我又让他们以考试为题,纵横古今中外,文体自选。这样,在规范的基础上发挥了他们的特长,展现了他们的个性。
2、扣住时代脉搏,贴近学生生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必修课程“表达与交流”部分的第一点强调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对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确实,我们的生活瞬息万变,它折射着世态百相的曲直方圆。当然,让作文具有时代性、现实性,并不是说就要抛却经典作品给我们的启示,抛却经典命题给我们的借鉴,只是要从这些借鉴中挖出新意。
例如,针对时下网络等媒体对事件的传播,结合苏轼《石钟山记》里“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我出了一道作文题,请学生联系相关网络新闻事件,以 “不目见耳闻,能否断有无”为题写一篇作文。这样不仅训练了写作,而且引导学生关心时事,激起他们的创新意识,发挥了作文的育人功能,符合语文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育人要求。
3、开放性与限制性相结合
好的高考作文题是开放性与限制性相结合的作文题。
2012年江西高考语文大作文要求考生围绕“你不要想着你没有拥有什么,而要想着你拥有什么”“你不要想着你现在拥有什么,而要想着你没有拥有什么”两个主题,选择展开议论,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议论文。这样的作文题将开放性与限制性比较完美地结合起来了。平常在进行作文命题时也要考虑到这一点。开放性不够,会扼杀学生的创作个性;限制性不够,容易使学生写出套路作文,甚至抄袭。有这样一条作文题(老题目)“____我想对你说”,开放性过强,如果把对象定为一般人,有点陈旧。后来我将对象定为“对手”,不少学生有了写作兴趣,并且没有影响他们张扬的个性。
4、写作与文本相结合
教材里的文本多是经典,走进它们,会陶冶学生情操,增强他们的文化品位,使他们学到一定的写作技巧。我们在命题时可利用文本,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当然也要拓展文本,引导他们由文本过渡到自身、当今,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如,讲《阿Q正传》里的看客时,可联系《藤野先生》《孔乙己》《药》《祝福》,让学生思考:《藤野先生》《阿Q正传》《药》中的人们怎样看“杀头”的?《孔乙己》中掌柜、酒客、小伙计如何看孔乙己的?孔乙己如何看自己的?《药》中的华老栓、康大叔、茶馆闲人、夏瑜母亲怎样看夏瑜的?《祝福》中鲁四老爷、鲁镇人又怎样“看”祥林嫂的?你如何看待鲁迅作品中“看”和“被看”的实质的?在我们新时代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看”和“被看”?请联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这次作文很成功,同学们感悟深刻,分析有理有据。
综上所述,作文训练中能否命好作文题,关系到学生能否通过成功的写作训练提高写作水平,能否使情感态度价值观向良性方面发展,从而最终提高语文素养。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