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知识>知识百科>自然科学知识

长江是怎么形成的_长江的形成原因(六篇)

长江是亚洲第一长河和世界第三长河,也是世界上完全在一国境内的最长河流,对于长江的形成,可能有些人就不太了解了。下面由读文网小编为你详细介绍长江的相关知识

长江的旱涝灾害

长江流域各地区发生干旱与洪涝灾害的史料记载悠久,最早的旱灾记述在汉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夏,大旱,江河水少,溪谷绝”(《汉书·五行 志》);高后三年(公元前185年),“夏,江水、汉水溢,流民四千余家”(《汉书·高后纪》)。从大量史料中选择记述详实和可比性较好的历史时期典型旱 灾年份有公元1671、1679、1778和1835年;典型水灾年份有1586、1663、1788、1831、1853、1867和1870年。上述 典型旱涝年绝大部分集中在清代,这主要是清代距今最近,历史文献资料保存较好,记述较详,并不能说明清代旱涝灾害最为频繁。清代以前的一些严重旱涝年事 件,或记述简略,或文献不全,多数从略未选。近百年来,长江流域也出现过比较严重的旱涝灾害典型年份,有大量的实测资料和分析研究文献,可供参考,此处未 列入。选列的11个典型旱涝年,根据历史文献记述的灾情严重程度,各用3级予以区分,即:干旱、大干旱、严重干旱和水灾、大水灾、严重水灾。

长江流域旱涝灾害的地域分布特性极强,各地区发生不同程度旱涝灾害的差异甚大。根据中央气象局(现称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主编的《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1470~1979年)资料,旱涝系列采用5级表示:Ⅰ级——涝,Ⅱ级——偏涝,Ⅲ级——正常,Ⅳ级——偏 旱,Ⅴ级——旱。长江流域100E以东地区有37个站点,经整理分析得出长江流域历史干旱(Ⅴ级)和洪涝(Ⅰ级)频率分布图。流 域发生比较严重干旱的频率平均为5.55%,中下游地区受旱机会高于上游地区,其中长江三角洲、干流中下游和洞庭湖地区干旱频率高达9.0%以上,为全流 域最高干旱频率区;其次是上游的嘉陵江地区,中心最高干。

长江源:沱沱河

旱频率为7.0%以上。流域洪涝灾害的平均频率为7.97%,显著高于干旱频率。洪涝灾害的地区分 布大体上与干旱相同,即中下游地区普遍高于上游地区。在干流中下游和两湖地区有一东西向的洪涝灾害高频地带,其中鄱阳湖北部和洞庭湖沅江、澧水至中游荆江 河段为洪涝灾害的两个高频中心区,中心频率高达12.0%以上;长江上游的嘉陵江和汉江上游地区为第三个洪涝灾害高频区。上述洪涝高频地带和中心与初夏中 下游的梅雨雨带、盛夏上游集中性降雨雨带以及流域的主要暴雨中心位置基本吻合。

长江历史旱涝在时间上的分配也是不均匀的。根据中国科学技术蓝皮书第5号《气候》公布的全国1000余年的“旱涝型年表”资料,经补充分析得出长江流域历史干湿气候和旱涝周期变化规律,列表如下。一千余年来,长江流域经历了三个大干湿气候周期振动,其湿润期和干旱期最短 为120年,最长达220年,其间各包括3~5个小旱涝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进人新的湿润气候期,当前处于这个新湿润期中的第一个小洪涝期, 表内括号的数字为预测参考值。

看了长江是怎么形成的还看:

形成长江的原因

长江,亚洲第一大河,其流域面积、长度、水量都占亚洲第一位。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峰。长江支流众多,长江流域从西到东约3,219公里,由北至南966公里余。长江全长6300多千米,是世界第三长河,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水量也仅次于亚马逊河以及非洲的刚果河,位居世界第三。

长江开始形成于距今1.4亿年前的侏罗纪时的燕山运动,在长江上游形成了唐古拉山脉,青藏高原缓缓抬高,形成许多高山深谷、洼地和裂谷。长江中下游大别山和川鄂间巫山等山脉隆起,四川盆地凹陷,古地中海进一步向西部退缩。距今1亿年前的白垩纪时。四川盆地缓慢上升。夷平作用不断发展,云梦、洞庭盆地继续下沉。今3000-4000万年前的始新世、发生强烈的喜马拉雅山运动、青藏高原隆起,古地中海消失,长江流域普遍间歇上升。其上升程度,东部和缓,西部急剧。金沙江两岸高山突起,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显著抬升,同时形成了一些断陷盆地。在河流的强烈下切作用下,出现了许多深邃险峻的峡谷,原来自北往南流的水系相互归并顺折向东流。长江中下游上升幅度较小,形成中、低山和丘陵,低凹地带下沉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两湖平原、南襄平原、都阳平原、苏皖平原等)。到了距今3000万年前时,喜马拉雅山强烈隆起,长江流域西部进一步抬高。从湖北伸向四川盆地的古长江溯源浸蚀作用加快,切穿巫山,使东西古长江贯通一气,在四川宜宾岷江和金沙江汇合为长江。江水浩浩荡荡,注入东海,十分雄伟。

中国古代文献中,常用“江”特指长江。东晋王羲之和孙绰是较早用此“长江”之名的。王羲之写信给殷浩说:“今军破于外,资竭于内,保淮之志非复所及,莫过还保长江!”(《晋书·王羲之传》);孙绰上疏曰:“天祚未革,中宗龙飞,非惟信顺协于天人而已,实赖万里长江画而守之耳。”(《晋书·孙绰传》)

长江干流各段名称:源头至当曲口(藏语称河为“曲”)称沱沱河,为长江正源,长358公里;当曲口至青海省玉树县境的巴塘河口,称通天河,长813公里;通天河与位于可可西里腹地发源的长江北源楚玛尔河汇流后,向东南流到玉树县巴塘河口。巴塘河口至四川省宜宾岷江口,称金沙江,长2308公里;宜宾岷江口至长江入海口,约2800余公里,通称长江,其中宜宾至湖北省宜昌间称“川江”(奉节至宜昌间的三峡河段又有“峡江”之称),湖北省宜昌宜都至湖南省城陵矶间称荆江(荆江有“九曲回肠”之称),江苏省扬州、镇江以下又称扬子江。在上海市注入东海。流域内高原、山地占65.6%;丘陵占24%;平原、低地占10.4%。长江航运发达,有“黄金水道”之称。

支流湖泊有雅砻江、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乌江、湘江、沅江、汉江、赣江、青弋江、黄浦江等支流以及滇池、草海、洪湖、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等重要湖泊,在江苏省镇江市同京杭运河相交。汉江是长江的最大支流。

长江的水系组成

源头

长江正源是一个宽阔的地理单元,它包括昆仑山至唐古拉山间的广阔地域,东西长约400公里,南北宽约300公里,总面积达10万多平方公里。区内地形起伏和缓,平均海拔4400-4700米,年均气温-4℃以下,气温低,植被稀疏,常年冻土广泛分布,动物种类简单,多为高原特有的种类,包括野驴,白唇鹿、野耗牛、雪豹、藏羚羊、棕熊、狼、岩羊等。长江源由北源楚玛尔河,南河当曲和正源沱沱河组成,楚玛尔河发源于可可西里深处的可可西里湖,藏语意为“红水河”,全长约515公里,流量小,夏季经常断源,最后流入长江上游的通天河。

干流

上游

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长4504km,占长江全长的70.4%,控制流域面积100万km2。宜宾以上称金沙江,长3464km,落差约5100m,约占全江落差的95%,河床比降大,滩多流急,加入的主要支流有雅砻江;宜宾至宜昌长1040km,加入的主要支流,北岸有岷江、嘉陵江,南岸有乌江。

中游

宜昌至湖口为中游,长955km,流域面积68万km2,本段加入的主要支流,南岸有清江及洞庭湖水系的湘、资、沅、澧四水和鄱阳湖水系的赣、抚、信、修、饶五水,北岸有汉江,本段自枝城至城陵矶为著名的荆江,南岸有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已堵塞)四口分水和洞庭湖、水道最为复杂。

下游

湖口以下为下游、长938km 面积12万平方公里,加入的主要支流有南岸的青衣江、水阳江水系、太湖水系和北岸的巢湖水系。

支流

长江水系发育,由数以千计的大小支流组成,其中流域面积在1000km以上的支流有437条,1万km以上的有49条,8万km以上的有8条。其中雅砻江、岷江、嘉陵江和汉江4条支流的流域面积都超过了10万km。支流流域面积以嘉陵江最大,年径流量、年平均流量以岷江最大,长度以汉江最长。

雅砻江

雅砻江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南麓,于渡口市注入金沙江。流域面积约13万km,干流长1637 km,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914m/s。全流域水能理论蕴藏量3372万kW,可开发的水力发电装机容量2494.1万kW,甘孜以上称上游,长约610km,落差1330m,平均比降2.18‰。甘孜至大河湾为中游,长约600km,落差1790m,平均比降2.98‰。大河湾以下为下游,长约360km,落差750m,平均比降2.08‰。全流域可开发水能资源2494万kW,多年平均发电量1525亿kW·h。

岷江

岷江发源于岷山南麓,流经四川盆地西部,穿越成都平原,至乐山接纳大渡河,于宜宾注入川江。干流全长735km,灌县以上称上游,长340km,落差约3000m,平均比降8.82‰;灌县至乐山称中游,长约232km,落差372m,平均比降1.6‰;乐山至宜宾为下游,长约163km,落差97m,平均比降0.59‰。流域面积13.3万km,多年平均流量2850m/s,总落差3560m。水能蕴藏量为4886.6万kW,可开发量为3056万kW。多年平均发电量1672亿kW·h。大渡河是岷江最大的支流,发源于青海省果洛山东南麓,于乐山汇入岷江。流域面积9.1万km,干流全长1062km,多年平均流量1570m/s。水能资源主要蕴藏在双江口至铜街子河段,该段河道全长600km,天然落差约1800m,水能资源蕴藏量达1748万kW。在河口段有青衣江汇入。

沱江

沱江发源于岷山山系九顶山南麓,于泸州市注入川江。流域面积2.78万km,干流全长702km,多年平均流量519m/s。水能理论蕴藏量为152万kW,可开发的为26万kW。干流金堂以上称上游,长约200km,落差210m,平均比降1.07‰;金堂至内江为中游,长约300km,落差147m,平均比降0.49‰;内江以下为下游,长约202km,落差67m,平均比降0.33‰。

嘉陵江

嘉陵江发源于秦岭西段南麓,在合川市接纳涪江、渠江后在重庆市注入川江。流域面积16万km,干流全长1120km,多年平均流量2120m3/s,总落差2300m。水能理论蕴藏量1522万kW,可开发水能资源870万kW,干流昭化以上称上游,长约394km,平均比降约3.8‰;昭化至合川为中游,长约633km,天然落差189.9m,平均比降0.30‰。合川至重庆为下游,长约93kin,天然落差23m,平均比降0.25‰。

乌江

乌江源出乌蒙山东麓,分南、北两源,南源三岔河和北源六冲河汇合后始称乌江,流经贵州省中部和东北部,穿过四川盆地东南边缘,于涪陵汇入长江。流域面积8.792万km,干流全长1037km,多年平均流量1650m/s,总落差2124m。水能理论蕴藏量1042.6万kW,可开发的为880万kW,干流化屋基以上称上游,化屋基至思南称中游,思南以下为下游。

清江

清江发源于鄂西利川县齐岳山龙洞沟,于宜都市注入长江。流域面积1.67万km,干流全长423km,多年平均流量414m/s,总落差1430m。水能理论蕴藏量250.4万kW。恩施以上为上游,恩施至资丘为中游,资丘以下为下游。

汉江

汉江发源于秦岭南麓,于武汉市注入长江。流域面积15.9万km,干流全长1577km,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710m/s,总落差639m。水能理论蕴藏量为1093万kW,可开发的为614万kW。干流丹江口以上称上游,长约925km,落差555m,平均比降0.60‰;丹江口至钟祥为中游,长约270km,落差50m,平均比降0.19‰;钟祥以下为下游,长382km,落差34m,平均比降0.09‰。水能总的理论蕴藏量1006万kW,可开发水能资源600万kW,多年平均发电量为243.9亿kW·h。

湘江

湘江为洞庭湖水系中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广西灵桂县海洋山,于湖南湘阴县濠河口注入洞庭湖。流域面积9.466万km,干流全长844km,多年平均流量2370m/s,总落差756m。零陵老埠头以上为上游,长约240km,落差110~220m,比降0.9‰~0.45‰。老埠头至衡阳为中游,长约284km,比降0.29‰~0.18‰。衡阳至濠河口为下游,长约320km,比降0.083‰~0.045‰。

资水

资水以夫夷水为源,发源于广西资源县越城岭北麓,于湖南省益阳甘溪港注入洞庭湖。流域面积2.8142万km,干流全长713km,多年平均流量759m/s,总落差972m。水能理论蕴藏量为224万kW,可开发149万kW。邵阳市小庙头以上为上游,小庙头至马迹塘为中游,马迹塘以下为下游。上、中、下游河段的长度分别为250、276、187km。

沅江

沅江主源马尾河发源于湘黔两省边界的云雾山,于常德县德山注入洞庭湖。流域面积8.916万km,干流全长1022km,多年平均流量2170m/s,总落差1462m,水能理论蕴藏量为794万kW,可开发593.8万kW。干流洪江市以上为上游,长537km。洪江市至桃源县上游凌津滩为中游,长389km。凌津滩到德山为下游,长96km。

澧水

澧水发源于湖南桑植县杉木界(南源),于津市小渡口注入洞庭湖。流域面积1.8496万km,干流全长390km,多年平均流量574m/s。水能理论蕴藏量205.2万kW,可开发的为141万kW。干流桑植以上为上游,上游河段长约94.2km。桑植至石门为中游,中游河段长226.8km。石门以下为下游,下游河段长约69km。

赣江

赣江发源于赣闽交界处武夷山的黄竹岭,在南昌市附近分四支注入鄱阳湖。流域面积8.35万km,干流全长766km,多年平均流量2130m/s。水能理论蕴藏量364万kW。赣州以上为上游,长255km。赣州至新干为中游,长303km。新干以下为下游,下游河段长约208km。

抚河

抚河发源于赣闽二省边界的武夷山脉,经青岚湖注入鄱阳湖。流域面积1.5811万km,干流全长349km,多年平均流量480m/s。干流南城以上为上游,南城至抚州为中游,抚州以下为下游。上、中、下游河段的长度分别为158、77、114km。

信江

信江发源于浙赣二省边境的怀玉山,在余山县注入鄱阳湖。流域面积1.5941万km,干流全长329km,多年平均流量579m/s。

鄱江

鄱江是昌江和乐安河的总称,乐安河为主源,两河在波阳县姚公渡汇合,至龙口注入鄱阳湖。流域面积L 5428万km,干流全长309km,多年平均流量为489m/s。

修水

修水发源于湘鄂边界的幕阜山,于吴城注入鄱阳湖。流域面积1.4793万km,干流长357km,多年平均流量390m/s。

湖泊

全流域现有面积大于lkm2的湖泊760个,总面积17093.8km。其中江源区湖泊总面积758.4km,云贵高原区湖泊总面积540.8km,最大的湖泊为滇池,面积297km。中下游区共有湖泊642个,总面积1579.6km。长江中下游主要淡水湖泊见长江中下游主要淡水湖泊及其面积变化情况表。这些湖泊既是灌溉水源,又是排涝、调蓄洪水的天然水库,由于泥沙淤积、垦殖等原因,面积日趋缩小。

洞庭湖

洞庭湖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是长江中游重要吞吐湖泊。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并沿用至今。

鄱阳湖

鄱阳湖位于北纬28°22′至29°45′,东经115°47′至116°45′。地处江西省的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鄱阳湖以松门山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面为入江水道,长40公里,宽3至5公里,最窄处约2.8公里;南面为主湖体,长133公里,最宽处达74公里。

太湖

太湖,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今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的南部;全部水域在江苏省境内,湖水南部与浙江省相连。系华东最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

巢湖

安徽省江淮丘陵中部的巢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它东西绵亘781公里,环湖172公里,据巢县、庐江、肥东、肥西和合肥四县一市境地,面积753平方公里,巢湖与纵横交错的江河沟渠相吐纳,其源远至英、霍二山,湖面有丰乐河、杭埠河等来汇,湖南与兆河、白湖相通,湖水由东南出口,经裕溪河下泄长江。

长江的水文特征

长江流域夏季和夏季前后,盛行分别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挟带着大量水汽的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在季风进退与冷暖气流交锋过程中,形成降水。6月中旬副高脊线跃进到北纬20°~25°,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季节。7月中旬北跃,该地区出梅,进入伏旱天气。冬季和冬季前后,流域内盛行来源于极地和亚洲高纬度地区寒冷又干燥的冷气,降水很少。长江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近1100mm。雨季为4~10月,其降水量可占年降水量的85%。流域内除金沙江白玉以上,支流雅砻江炉霍以上,其余150万km2的广大地区时有暴雨出现。

流域主要暴雨高值区有二:

一是以赣东北为中心,包括湘北、皖南和鄂南地区,年平均降水量1800~2000mm;

二是以川西雅安地区为中心,包括川东、川北、陕南、鄂西和滇西北地区,年平均降水量约为2000mm。流域内较大日暴雨覆盖面约4万~15万km2,最大达21.3万km2。各支流降水量为:雅砻江上游地区600~800mm,中下游900~1800mm;大渡河上游地区370~600mm,中下游652~1949mm;沱江上游地区1200~1400mm,龙门山为暴雨区,中下游900~1000mm;嘉陵江流域1494mm,大巴山南麓为暴雨区;乌江流域1163mm;清江流域1400mm,恩施和五峰是鄂西暴雨中心;汉江流域700~1100mm;资水流域1200~1800mm,六都寨附近和柘溪至桃江一带为暴雨区;沅江流域1100-1800mm;澧水流域1300~1800mm,五峰、鹤峰一带为暴雨区;赣江流域1400~1800mm。

长江流域的分段

沱沱河,长江发源地,山高岸险,终年集雪数十米深,全长374公里。

当曲口以下至青海玉树县境内的巴圹河口,称通天河,全长815公里。水势平缓,河谷宽阔,而多沼泽,日照充足,草滩密茂,两岸峰高雪深,景色壮丽、宜人,是长江流域重要畜牧区。

巴圹河口至四川宜滨的岷江口,称金沙江,全长2308公里,因产黄金而得名。明末宋应星著《天工开物》一书中记载:金沙江,(古名丽水),回环五百余公里,出金有数载,金沙江河段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水面比降大,总落约三千米。险峻的虎跳峡,河段只有16公里长,而水面落差达200米,平均落差为12.5‰,可见蕴藏的水利资源是何等的丰富。

宜滨的岷江至长江的吴淞口全长2803公里,其中宜滨至湖北的宜昌,全长1030公里,又称川江,湖北的枝江至湖南的城陵矶全长340公里,又称荆江,荆江又有上、下荆江之分。上荆江:枝江至藕池口全长160公里。下荆江:藕池口到湖南的城陵矶全长180公里。

江苏以下江段又称扬子江。江阴以下河段江面逐步开阔,向入海口呈喇形状开展,江阴附近水面宽仅一公里,而到入海口附近时江面宽达80公里,有些学者认为,距今六千年以前,长江大致是在杨州、镇江一带入海,由于江面宽阔,坡度平缓,江流海潮交会,大量泥砂因流速缓慢和海水盐分凝聚而成集,江口内外悬移质日日向下沉垫,河底推移质年年向外推动,以致发育成了长江三角洲。江口的崇明岛,就是由长江泥砂堆集而成。这个岛的出现,距今只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崇明岛的南端的黄浦江,是长江的最后一条支流。

长江的气候特点

长江流域气候温暖,雨量丰沛,由于幅员辽阔,地形变化大,因此有着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也经常发生洪、涝、旱、冰雹等自然灾害。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季分明,冬冷夏热,年平均气温16~18℃,夏季最高气温达40℃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在零下4℃左右。四川盆地气候较温和,冬季气温比中下游增加约5℃。昆明周围地区则是四季如春。在金沙江峡谷地区呈典型的立体气候,山顶白雪皑皑,山下四季如春。江源地区属典型的高寒气候,年平均气温-4.4℃,四季如冬、干燥、气压低、日照长和多冰雹大风。

>>>下一页更多精彩“长江的水系组成”

#p#副标题#e#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自然科学知识】热点

【自然科学知识】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