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礼仪的由来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喜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4种人生礼仪。那么,关于中国礼仪的由来你知道吗?下面一起随小编来看看吧。
中国礼仪的由来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我国的古代礼仪就已基本成型。到了春秋时期,更是由孔子集其大成,并发扬光大。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不断进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极大的促进了人际交往。而现在在人的眼中,人与人的交际应酬,不仅是一种出自本能的需要,而且也是适应社会发展、个人进步的一种必可少的途径。而在某种意义上说,交际实质上是一种信息的交流, 而信息是现代社会中最为宝贵的资源。作为礼仪公司,我们将继续发扬和传播礼仪文化。
首先礼仪是对礼节,仪式的统称。它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礼貌是礼仪的基础,礼节是礼仪的基本组成部分。从内容上看,礼仪是由礼仪的主体、礼仪的客体、礼仪的媒体、礼仪的环境等四项基本要素所构成的。礼仪的主体是礼仪活动的操作者和实施者。它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礼仪的客体又称礼仪的对象,它是指的是礼仪活动的指向者和承受者。从外延上讲,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没有礼仪的客体,礼仪就失去了对象。礼仪的媒体指的 是礼仪活动所依托的一定媒介,进而言之,它实际上是礼仪内容与礼仪形式的统一。而礼仪的媒体是有具体的人体礼仪媒体,物体礼仪媒体,事体礼仪媒体等构成的。礼仪的环境是指礼仪活动得以进行的特定的时空条件。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礼仪活动也受到环境的制约,所以根据适用范围分为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等几大分支。礼仪与其他的学科相比,礼仪具有自身独具的特征。表现在规范性、限定性、可操作性、传承性、变动性。
礼仪在生活中,应掌握一些具有普通性、共同性、指导性的礼仪规律。这就是礼仪的原则。其一、遵守的原则。在交际应酬之中,每一位参与者都必须自觉、自愿地遵守礼仪,以礼仪去规范自己在交际活动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其二、自律的原则。礼仪规范由对待个人的要求和对待他人的做法两大部分组成。对人的要求是礼仪的基础和出发点。第三、敬人的原则。在人际交往活动中,与交往对象互谦互让,互尊互敬,友好相待。这也是对待他人的做法一部分。对待他人的最主要的一条是,敬人之心长存,处处不可失敬于人,不可伤害他人的尊严,更不能侮辱对方人格。第四、宽容的原则。是要求人们在交际活动中运用礼仪时,既要严于律己,更要宽待他人。第五、平等的原则。对任何人都要一视同仁,给予同等程度的待遇。第六、从俗的原则。由于国情、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在人际交往中,对客观现时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要自高自大,要与大多数人的习惯做法保持一致。第七、真诚的原则。待人以城,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第八、适度的原则。注意技巧,合乎规范,特别注意把握分寸,认真得体。
"读书是学习,使用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礼仪作为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是因为它具有多重重要功能。其一、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礼仪在人际交往中是一个衡量个人文明的准绳。反映着一个人的交际技巧和应变能力,还反映一个人的气质风度、阅历见识、道德情操、精神风貌。第二、有助于人们美化自身,美化生活。在交际中,个人形象是很重要的。而个人形象包括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教养的集合,学习礼仪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完善自己的个人形象,以礼相待,人家关系更加和睦,生活将变的更温馨,这时,美化自身便会发展为美化生活。第三、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们的人际关系。一个人在和其他人接触时,就不能不讲礼仪,运用礼仪除了让你在交际活动中充满自信,处变不惊之外,还能帮你更好地相对方表达自己的尊重,敬佩,友好和善意,增进彼此的信任和了解。帮助你更好地取得交际成功,进而造就和谐、完美的人际关系,取得事业的成功。第四、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般而言,人们的教育反映其素质,素质又体现于细节。反映个人教养的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
中国礼仪之生活礼仪
诞生礼
从妇女未孕时的求子到婴儿周岁,一切礼仪都围绕着长命的主题。高禖之祭即是乞子礼仪。此时,设坛于南郊,后妃九嫔都参加。汉魏时皆有高禖之祭,唐宋时制定了高禖之祀的礼仪,金代高禖祭青帝,在皇城东永安门北建木制方台,台下设高禖神位,清代无高禖之祭,却有与之意义相同的“换索”仪式。诞生礼自古就有重男轻女的倾向。诞生礼还包括“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等。三朝是婴儿降生三日时接受各方面的贺礼。满月在婴儿满一个月时剃胎发。百日时行认舅礼,命名礼。周岁时行抓周礼,以预测小儿一生命运、事业吉凶。
成年礼
也叫冠礼,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参加的成丁礼演变而来。汉代沿袭周代冠礼制度。魏晋时,加冠开始用音乐伴奏。唐宋元明都实行冠礼,清代废止。中国少数民族不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成年礼,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裤、盘发髻等仪式。
飨燕饮食礼仪
飨在太庙举行,烹太牢以饮宾客,重点在礼仪往来而不在饮食,燕即宴,燕礼在寝宫举行,主宾可以开怀畅饮。燕礼对中国饮食文化形成有深远的影响。节日设宴在中国民间食俗上形成节日饮食礼仪。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节吃冷饭寒食,五月端阳的粽子和雄黄酒,中秋月饼,腊八粥,辞岁饺子等都是节日仪礼的饮食。在特定的节日吃特定的食物,这也是一种饮食礼仪。宴席上的座次,上菜的顺序,劝酒、敬酒的礼节,也都有社会往来习俗中男女、尊卑、长幼关系和祈福避讳上的要求。
宾礼
主要是对客人的接待之礼。与客人往来的馈赠礼仪有等级差别。士相见,宾见主人要以雉为贽;下大夫相见,以雁为贽;上大夫相见,以羔为贽。
五祀
指祭门、户、井、灶、中霤(中室)。周代是春祀户,夏祀灶,六月祀中霤,秋祀门,冬祭井。汉魏时按季节行五祀,孟冬三月“腊五祀”,总祭一次。唐、宋、元时采用“天子七祀”之说,祀司命(宫中小神)、中霤、国门、国行、泰厉(野鬼)、户、灶。明清两代仍祭五祀,清康熙之后,罢去门、户、中霤、井的专祀,只在腊月二十三日祭灶,与民间传说的灶王爷腊月二十四朝天言事的故事相合,国家祀典采用了民间形式。
傩仪
滥觞于史前,盛行于商周。周代的傩仪是四季驱邪逐疫。周人认为自然的运转与人事的吉凶息息相通。四季转换,寒暑变异,瘟疫流行,鬼魂乘势作祟,所以必须适时行傩以逐邪恶。傩仪中的主神是方相氏。两汉,傩仪中出现了与方相氏相配的十二兽。魏晋南北朝隋唐沿袭汉制,傩仪中加入了娱乐成分,方相氏和十二神兽角色,由乐人扮演。至今仍有遗存的贵州土家族傩堂仪最为完整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