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知识>生活百科>礼仪知识>个人礼仪>人际交往

感动的礼仪故事(实用四篇)

礼仪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那么你们身边都有什么感到得到礼仪故事呢?我们来看看古代的有什么礼仪故事。下面是读文网为大家准备的感动的礼仪故事,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感动的礼仪故1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感动的礼仪故事2

“孔融让梨”是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是中国古代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教育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即出于此。

东汉鲁国,有个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聪明,也非常懂事。孔融还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兄弟七人相处得十分融洽。

有一天,孔融的妈妈买来许多梨,一盘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们让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

孔融看了看盘子中的梨,发现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爸爸看见孔融的行为,心里很高兴,心想:别看这孩子刚刚四岁,却懂得应该把好的东西留给别人的道理呢。于是他故意问孔融:“盘子里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吃。”

爸爸接着问道:“你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照你这么说,他应该拿最小的一个才对呀?”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小弟弟吃。”

爸爸听他这么说,哈哈大笑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以后一定会很有出息。”

感动的礼仪故事3

北宋时期有两个大学者叫程颢,程颐,他们兄弟二人开办了一所书院,前来听课求教的人络绎不绝,其中有一个叫杨时的年轻人毅然辞去工作,千里迢迢到书院求学。一天,杨时和书院的同学游酢遇到一个难题,就去向老师请教,当他俩来到老师家门口时只见门半掩着,老师程颐靠在厅堂里的椅子上睡着了,游酢正想敲门,杨时说:“让老师多休息一会儿吧”他俩就站在门外等候,不一会儿,天上忽然飘起了雪花,他俩还是站在门口一动不动,雪越下越大,片片雪花覆盖在他们的头上肩膀上,不一会儿就把他俩变成了两个雪人儿,程颐醒过来,推开门看见大雪中一直伫立着的杨时和游酢,感动的说不出话来。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形成了“程门立雪”这个成语,以颂扬尊师敬道的可贵精神。

任何时候,尊重别人,细心为别人着想都是一种美德,不论是长辈,朋友,晚辈,哪怕是自己的孩子也要懂得尊重,同样尊重也是相互的,希望大家都能学会尊重别人,尊重自己。

感动的礼仪故4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

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这就是流传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马光出了名,有人把这件事画成图画,广泛流传。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人际交往】热点

【人际交往】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