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的预防方法【通用两篇】
交通事故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近年来,校园内交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需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常识,以确保自身安全。下面就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交通安全的预防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交通安全的预防方法1
(一)校园道路管理
1、严禁在校园道路上打球、滑冰或者从事有碍交通安全的活动。
2、严禁在校园主要道路上摆摊设点、堆放建筑材料和其它物资,在必要的路段设置障碍、交通标识牌和其它交通安全设施。
3、因施工确需临时占道的,由施工单位主管部门报保卫处批准,并设置明显施工标志后方可施工,施工结束后恢复道路原状。
(二)机动车辆管理
1、各种机动车辆一律从指定校门出入。
2、师生员工出入校园的机动车辆,须到保卫处办理IC卡。
3、外单位因公来校的机动车辆凭有关证件进入校园。
4、严禁营运摩托车、出租车进入校园。
5、机动车辆在校园内应减速慢行,时速不得超过 15公里,严禁在校园内鸣笛。
6、严禁在校园内无证驾驶,酒后驾车,不得在校园内驾驶安全设施不全、机件失灵或违章装载的车辆。
7、严禁随意停车。
(三)非机动车管理
1、严禁非机动车在道路上曲线穿插、追逐嬉闹,严禁骑车冲坡、骑车带人。
2、非机动车必须在指定地点停放。
(四)禁止超标及无牌电动车通行
一段时间以来, 校园内电动车超速行驶、违章载人的安全隐患一度十分突出。经过反复治理,目前校内超标和无牌电动车及电动车超速行驶、违章载人的现象基本绝迹,校园交通秩序大为改观,但是仍未杜绝。因此仍需长期坚持全面禁止无牌和超标电动车在校园内行驶。
交通安全的预防方法2
一、交通安全预防的概念。
指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把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和增强交通参与者交通安全意识作为管理目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采取宏观控制和具体有效的措施,消除道路交通事故的隐患,组织和开展预防、控制、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管理活动。
二、交通安全预防的指导思想。
“预防为主”是交通安全预防工作的总的指导思想。事实说明,“预防为主”既符合现代道路交通管理发展的趋势,亦切合我国国情。
三、交通安全预防的对象
交通安全预防,是以交通参与者、车辆、道路、道路交通环境及交通行为为工作对象。针对我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市政府提出了交通安全预防的研究对象为:人、车、路、场站、运输企业、路检路查、环境条件“七个要素”以及相关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安全监管、安全教育、科技支撑“四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一)交通参与者
人是一切社会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其中交通参与者是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核心,是道路交通安全的受益者和受害者,也是造成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和承受这一问题的主体。因此在道路交通管理系统中,以人为本是交通安全预防的核心。
1、机动车驾驶员。驾驶员的驾驶技能好坏、安全意识强弱、应变能力高低等直接影响着行车安全。统计,因驾驶员的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总事故的85%以上。
2、非机动车驾驶员。
3、行人、乘车人、其它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人员。
(二)车辆。
(三)道路。
1、道路宽度对交通安全的影响。道路宽阔并划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实施人、车分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离,就可以减少相互干扰,大大提高车辆、行人的交通安全系数。反之,道路狭窄,为划分车道,人与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交通,则增加事故隐患。
2、道路几何线形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1)、平曲线,即弯道。车辆驶入弯道,因离心运动会产生离心力,当行车速度快而转弯半径小时,如不相应设臵弯道超高就会产生横向滑移或侧向翻车。
(2)纵坡。道路纵坡很大时,不仅会影响行车速度,而且还可能导致陡坡行车时停驶下滑,酿成交通事故。
(3)视距。包括停车视距,超车视距等。停车视距,是指行驶中从车辆发现障碍物到安全停车的最短距离。超车视距,是指超越前车时驶离原车道超车后能安全驶回原车道所需的最短距离。视距达不到安全视距要求是,极易发生事故。
(4)平面交叉。当路口锐角相交时,交叉口的面积增大,通视条件的恶化。车流交叉(冲突点)、汇合(交织点)过于分散,是不安全的。必须按交叉口视距三角形标准改善交叉路口的安全行车条件。
3、路面质量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1)路面强度。路面强度高,耐久性好,就能适应大流量行车和复杂的车辆吨位构成。
(2)路面稳定性。路基、路面受温度、湿度的作用会发生变化。如在高温季节,易出现轮廓、路面推移等;而低温季节,易出现路面开裂、不均匀冻胀形成高低不平路况;还有春季出现路面翻浆等,都会影响安全行车。
(3)路面平整度。路面平整度不好,会增大行车阻力,车辆颠簸震动使部件、轮胎损坏加快,行车安全性降低,甚至直接引发交通事故。
(4)路面粗糙度。路面粗糙度低于标准值时,附着系数降低,车辆制动距离延长,行驶易发生侧滑失控。
(5)路面病害(异常现象)。如沥青路面泛油、拥包、油垅、裂缝等,都会使行车安全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