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知识>知识百科>法律知识

商品倾销行为的形式是什么(实用2篇)

倾销(Dumping)是一种价格歧视,是指将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格的办法挤入另一国市场竞销。目的在于击败竞争对手,夺取市场,并因此给进口国相同或类似产品的生产者带来损害。那么你听说过商品倾销行为吗?下面由读文网小编为你详细介绍商品倾销行为的相关法律知识

倾销的表现特征

第一,倾销是一种人为的低价销售措施。它是由出口商根据不同的市场,以低于有关商品在出口国的市场价格对同一商品进行差价销售。

第二,倾销的动机和目的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为了销售过剩产品,有的是为了争夺国外市场,扩大出口,但只要对进口国某一工业的建立和发展造成实质性损害或实质性威胁或实质性阻碍,就会招致反倾销措施的惩罚。

第三,倾销是一种不公平竞争行为。在政府奖励出口的政策下,生产者为获得政府出口补贴,往往以低廉价格销售产品;同时,生产者将产品以倾销的价格在国外市场销售,从而获得在另一国市场的竞争优势并进而消灭竞争对手,再提高价格以获取垄断高额利润。

第四,倾销的结果往往给进口方的经济或生产者的利益造成损害,特别是掠夺性倾销扰乱了进口方的市场经济秩序,给进口方经济带来毁灭性打击。

看过“商品倾销行为的形式是什么”

商品倾销行为的形式

商品倾销(Dumping)商品倾销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格的出口价格,集中地或持续大量地向国外抛售商品。这是资本主义国家常用的行之已久的扩大出口的有力措施。商品倾销通常由私人大企业进行,但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些国家设立专门机构直接对外进行商品倾销。

1、商品倾销三种形式

三种形式按照倾销的具体目的,商品倾销可以分为偶然性倾销、间歇性或掠夺性倾销和长期性倾销三种形式。

偶然性倾销通常指因为本国市场销售旺季已过,或公司改营其他在国内市场上很难售出的积压库存,以较低的价格在国外市场上抛售。由于此类倾销持续时间短、数量小,对进口国的同类产业没有特别大的不利影响,进口国消费者反而受益,获得廉价商品,因此,进口国对这种偶发性倾销一般不会采取反倾销措施。

间歇性或掠夺性倾销是指以低于国内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在国外市场销售,达到打击竞争对手、形成垄断的目的。待击败所有或大部分竞争对手之后,再利用垄断力量抬高价格,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这种倾销违背公平竞争原则,破坏国际经贸秩序,故为各国反倾销法所限制。

长期性倾销是指无期限地、持续地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在国外市场销售商品。

2、商品倾销目的

(1)为打击或摧毁竞争对手,扩大或垄断某种产品的销路;

(2)为了在国外建立新的销售市场;

(3)为了阻碍出口国同种产品或类似产品的发展,以维持垄断地位;

(4)为了推销“过剩”产品,转嫁经济危机;

(5)对发达国家来说,商品倾销是为了打击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以达到经济上、政治上控制发展中国家的目的。

相关阅读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法律知识】热点

【法律知识】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