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阅读理解技巧精选19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了解天下、发展思惟、得到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这句话充分表达了阅读的重要性,尤其是近年来语文阅读理解试题甚至占到了语文试卷总分数的30%左右,毫不夸张的说,初中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成绩。读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有关初一阅读理解技巧,分享给你们!
内容导航
1. 中心思想:2、说明文的段意的基本格式:3. 标题的作用和含义:二十一、说明方法的表达作用:5.说明文中词语能不能去掉6. 写人记事文章的段意的基本格式:7. 阅读理解的答题宗旨:8、句子的表达作用:9. 形容词、副词的表达作用:10、环境描写的作用:11. 概括主要内容:12. 解释词语的语境义:1.描绘情景。13、品味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的方法:14. 概括段意的基本思路:15. 记叙文中词语的表达作用:16. 分析人物精神的基本思路17、分析句子含义、作用的基本答题思路:18、排比的表达作用:19. 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思考角度:1. 中心思想:
通过记叙……,抒发了……感情\赞美了……精神\揭示了……道理。
2、说明文的段意的基本格式:
1、说明了什么(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
2、说明了什么(说明对象)的某方面内容。
3. 标题的作用和含义:
(一)作用 1.文章的线索
①以人或人的某种感情为线索
②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③以活动为线索。
④以实物为线索。
2.点明(暗示)中心。
3.吸引读者。
(二)含义:结合文章中心分析人物精神、词语含义
二十一、说明方法的表达作用:
1.打比方:把什么比做什么,生动想象的说明了原因或目的/说明对象的特点。
2.列数字:通过列举准确的数字,准确具体的说明了
选组合,定向表述文学作品阅读多为主观题,其题干不仅能显示答题的区域,还能显示答题的方式。要站在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整合时一定要确保文通句
5.说明文中词语能不能去掉
1.解释词语。
2.结合句子,思考该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3.增强了语言的准确性 (表现了作者严谨的写作态度)。
4.如果去掉就会(结合句子分析不准确的原因);与实际情况不符。
6. 写人记事文章的段意的基本格式:
1.什么人这么样干什么事(,结果怎样)。
2.写了谁的什么方面(事)。
三. 写景文章的段意的基本格式:
1、景+特点;
2、景物+某方面的内容。
7. 阅读理解的答题宗旨:
1.尽量用原文。
2.将题目带到原文中,寻找答题区域,结合上下文思考,不可脱离原文凭空想象。
3.做完以后再读读自己的答案,多从“为什么、什么和怎么”的角度来加以思考。
8、句子的表达作用:
1.是什么修辞手法。
2.把什么比喻成什么\把什么赋予了人的动作、心理。
3.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什么场面。
4.表达了作者对这个形象的情感。
9. 形容词、副词的表达作用:
1.判断词性。
2.从什么方面修饰了什么。
3.生动形象(准确)的写出了什么的什么特点。
4.表现了什么
10、环境描写的作用:
1.表现了什么精神、性格、特点。
2.烘托了人物的什么心情。
3.渲染了什么气氛。
4、为人物的出场作了铺垫。
11. 概括主要内容:
1.记叙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时候,……人,在……地方,做了……事
2.小说:人物、事件、环境。……人,做了……事,怎样做的。
12. 解释词语的语境义:1.描绘情景。
2.词语替换。
3.写出比喻义。
13、品味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的方法:
(一)品味词语 1.解释词语。
2.结合句子思考该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3.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二)分析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14. 概括段意的基本思路:
1.找中心句和概括性语句。
2.挑词组合而成。
3.将相同的内容,用概括性的词语来表示。
15. 记叙文中词语的表达作用:
1.解释词语——这次词语的意思是……
2.这一词语所描述出来的情形——生动形象(准确)的写出了…….(场景、心情、环境……)
3.这一情形所体现出来的人物(动物)的情感、精神品质——表现(表达)了……(情感)
16. 分析人物精神的基本思路
1.议论抒情句。
2.根据具体事例思考挖掘精神品质。
17、分析句子含义、作用的基本答题思路:
1.从内容上看:
①分析原因
②靠中心
③分析修辞的表达作用
④抓重点动词和形容词分析其作用
⑤思考它象征了什么
2.从结构上看:
①过渡
②呼应
③铺垫
18、排比的表达作用:
将这些……排列在一起,形象的写出了什么场面,表现谁的什么感情,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19. 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思考角度:
1.解释词语。
2.结合句子思考该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3.增加了语言的准确性(表现了作者严谨的写作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