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阅读>随笔

初一班主任心理健康随笔(精选3篇)

初一的学生正值叛逆期,作为班主任,应该如何开展心理疏导,让他们健康成长呢?下面是读文网小编精心为你整理AAAA,希望你喜欢。

初一班主任心理健康随笔篇1

初一班主任在学生刚入校时应及时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调查学生目前的心理状况,了解其个性特点、能力差异和学习心理等,根据学生心理档案状况,班主任可以应用在班级管理中如分组、选拔学生干部、开展心理教育活动等,各任课教师可以应用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如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同时,班主任也可以通过心理档案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发现哪位学生有心理问题时,班主任要积极地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辅导工作,或者建议学生积极寻求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辅导后仍可以通过心理档案来考察效果。

班主任可以通过观察法、谈话法、问卷法、作品分析法和心理测验法等对学生进行建档。学生心理档案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的基本资料,内容为个人情况、家庭情况、学校学习生活情况及对个人生活有影响的重大社会生活事件等;第二部分是学生心理状况资料,包括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学习心理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等。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包含团体心理辅导与个体心理辅导。团体辅导如心理健康主题班会面向全体学生,具有发展性和预防性;个别心理辅如个体心理咨询面向个人,具有治疗性。初一学生面临的共性心理问题大都可以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即心理课来预防,但班里某些有特殊问题的学生就必须通过个体心理辅导来解决。

个体心理辅导是班主任与学生一对一沟通互动的专业助人活动。这对班主任有一定的要求,第一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第二要掌握基本的心理咨询技术。班主任在进行个体心理辅导之前,要根据日常生活观察、学生的心理档案、周记和心得体会等,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资料、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灵活选择辅导技巧,使之成为有效的辅导。比较常用的辅导方式有个别交谈、电话咨询、信函咨询、个案研究等。相比团体心理辅导,个体心理辅导更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能有效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心理困扰。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光靠班主任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的配合和努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教师,家长的行为、态度和教育方式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初一学生身处在小学与中学的过渡时期,很容易在学习生活方面出现问题,班主任与家长合力,引导学生尽快适应中学生活。

第一,初一班主任可以利用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家庭心理健康教的基本知识,帮助家长树立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观念。第二,初一班主任应鼓励家长参加学校或社会开办的家长学校,参加心理知识讲座,促进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第三,初一班主任应与家长保持联系,互通情况,提出施教建议,及时纠正施教偏差。第四,初一班主任还可以建立家长微信群或QQ群,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情况,调动了家长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只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协调配合,才能真正做到“家校联动,形成教育合力”,班主任才能更加有效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看过AAAA

初一班主任心理健康随笔篇2

通过营造班级健康和谐的心理教育氛围,让初一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班级是学校根据教育目标组建起来的同龄学生集体。将松散的群体培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集体,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尤其是作为中学的起始阶段的初一年级,班主任要利用班级中存在的社会心理及其规律尽快促进良好班集体的形成。

首先,初一班主任的观念需要转变,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因为班主任的身份,学生不愿敞开心扉倾诉,师生之间易产生误会,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要想打破隔阂,就要建立一种新型的良好的师生关系。班主任要做到以诚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尊重学生的个人价值,对于学生的问题表现出真诚的关心。

其次,要创设和谐的班级环境,营造健康的心理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能促进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提高学习效率。加强班级环境建设,创设良好的静态文化心理环境如教室环境和动态文化心理环境如班风、人际关系等,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形成和谐共进的凝聚力,使班集体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形成乐观豁达的良好个性和心态的有利环境。

最后,要以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良好的集体活动不但能使学生在活动中相互配合进行沟通,消除心理障碍,同时班主任也可以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和发挥自己的才能,都能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发展,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心理健康的教育。因此,作为初一班主任,应在班里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还可以通过周记等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

初一班主任心理健康随笔篇3

在学校的教育工作中,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作为一支学校教育的特殊队伍,与学生时间最长,接触面最广。所以,如何在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的基础上,科学有效地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班主任教师的一项基本而且重要的工作,是班主任教师需要重新认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通过访谈和问卷,对初一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与初一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初一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本文力求建构一个初一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的可操作模式,以供有关人员参考。希望学校领导加强重视,初中班主任不断学习,在实践中努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素质,努力探索更多更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努力开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局面。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研究,我获得了以下体会:

一.收获

1.通过《初中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延安市实验中学初2014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数据分析后发现:虽然我校初一学生心理健康总体处于中上等水平,但其中轻微问题组和严重问题组的同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各种心理障碍,集中表现在学习焦虑和对人焦虑这两方面。

2.通过对延安市实验中学初中班主任和初一部分学生的访谈,对初一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有了大致的了解,访谈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虽然绝大部分师生对初一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都持肯定态度,但实际实施效果却不是很理想。有些班主任因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不高,有些班主任作为管理者与心理辅导者的双重角色未能协调;而有些班主任对心理健康教育所持的观点与实际做法并不一致。

3.在对初一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中,我将“定期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研究重点,在心理学专业背景和班主任实践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存在问题,设计出一整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分为初一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包括新生适应性辅导、学习心理辅导、自我意识辅导、情绪辅导、亲子关系辅导、人际关系辅导、异性关系辅导等。定期在每周的主题班会课上,对全班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

二、存在的问题

1.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者和心理辅导者的角色冲突

初一班主任扮演着班级管理者、心理辅导者的双重角色,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难免会发生冲突。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有些班主任是过分强调班主任的管理者角色,忽略淡化心理辅导员角色,而有些班主任经常会发生管理者与心理辅导者的角色错位,这些都会成为影响初一班主任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2.班主任心理专业知识相对匮乏

在班级管理实际工作中,许多班主任感到学生不听话,越来越难教,常常陷于无助的境地。这和他们缺乏对学生心理的了解、缺乏教育方法密切相关,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与心理辅导技能,成了这些老师的需求。访谈中发现,大部分初一班主任没有经过系统的班主任培训,有些年轻教师甚至是没有任何班主任经验也没有经过培训就被推向了班主任岗位,参加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也只是零星的,甚至只是偶尔听过几次讲座,对心理学知识缺乏深入性与连贯性。许多班主任老师虽然在大学里学过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但对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依旧比较陌生。

3.班主任职业倦怠

在访谈中发现,虽然绝大部分师生对初一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都持肯定态度,但实际实施效果却不是很理想。有些班主任对心理健康教育所持的观点与实际做法并不一致,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并不高。班主任工作压力大、激励机制不完善、班主任工作与学科教学之间的权衡、班主任工作花费的精力与收入之间的差别等,这些因素都使主动愿意承担班主任工作的教师越来越少,影响了班主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影响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如何做一位心理健康的班主任,寻找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的结合点;

2.如何面对全体学生有效展开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团体心理辅导;

3.如何通过“家校合力”来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p#副标题#e#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随笔】热点

【随笔】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