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阅读>观后感

《霸王别姬》3000字观后感_电影霸王别姬观后感3000字(推荐3篇)

当陈凯歌将《霸王别姬》搬上银幕时,在中国影坛乃至世界影坛掀起了巨大反响。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霸王别姬》3000观后感,供大家阅读!

《霸王别姬》3000字观后感篇1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诗道出了霸王的无奈与绝望,而当陈凯歌将《霸王别姬》搬上银幕时,再一次在中国影坛乃至世界影坛掀起了巨大反响。《时代》周刊认为,《霸王别姬》是整个90年代中国最好的影评之一,他们认为:“陈凯歌的史诗性的作品兼具生活中的悲剧感,具有震撼人心的魅力,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史诗。”

这部电影浓缩了中国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也是中国史上一个灾难沉重的时代。这部电影把时代的转换与人物命运的转折紧密结合,结合社会性和民族性去表现人性的发展。灰暗的老北京,狭窄的巷,高高的墙,关老爷子的科班,花满楼里新捧出的花魁,大宅院里仆妾成群,豪华与奢靡。服侍过慈禧太后穿红肚兜的李公公,观戏成迷的袁四爷,黑白红的面谱流转,威风的长毛乱颤,水袖长舞,娥眉明秀,丹唇轻启,老北京,老文化,奢华贵人享乐的富贵乡,从艺人演绎出的锦绣地,没有外界力量的强行介入,还是依着几百年如一的脚步,似江南六月里绵延不绝的梅雨,带着霉菌的味道而不改烟雨迷蒙里的古色古香……

在戏班里,小豆子遇到了大师兄小石头。关师傅每天严格地训练着戏班里的孩子们。一次,小石头放小豆子和小癞子出去,被师傅发现后,全体孩子受罚,小石头被打得头破血流。小豆子回来要替师哥受罚,引来师傅的痛打。小癞子因心里害怕上吊死了。从此小豆子和小石头形影不离。他们在太监府第一次合演了《霸王别姬》并一举成名。自此,在小豆子的眼中,自己就是虞姬,小石头就是霸王。他们在回家的路上抱回了弃婴小四。成年后的小石头和小豆子(段小楼和程蝶衣)成了名角,合演的《霸王别姬》轰动京城。

日本已经开始侵略中国后。段小楼认识了妓女菊仙,并要娶她。这深深地刺伤了程蝶衣。程蝶衣从专门“捧角”的权势人物袁四爷那里得到早年在太监府见过、并许诺送给小楼的古剑,送到小楼面前,宣布从此不再与他合作。在一次演出中,由于有人散发抗日传单,引起日本宪兵的搜捕,菊仙突然跑来告诉程蝶衣小楼被宪兵抓走的消息。为救出小楼,菊仙答应离开小楼;蝶衣也为此为日军演出。蝶衣见到被释放的小楼,却遭到小楼的耳光。菊仙仍和小楼结婚了。由于看到世道不平和与蝶衣的失和,在菊仙的劝说下,小楼决定不唱戏了。几年过去了,蝶衣仍大红大紫,由于孤独无以为寄,渐渐染上了烟瘾。小楼则是终日无所事事

关师傅终于出面,痛斥兄弟失和的过失,兄弟重新走到一起。关师傅在训练孩子们时死去。

点击下页查看更多《霸王别姬》3000字观后感相关内容

#p#副标题#e#

抗日战争胜利了,在为国民党伤兵演出中,为保护小楼,菊仙流产,蝶衣被以汉奸罪逮捕。在营救中,小楼、菊仙想尽办法。最终,由于袁四爷说情,法官出人意料地宣布蝶衣无罪开释。菊仙却误以为这是蝶衣早就勾结官府,来戏弄他们,从此对他有切齿之恨。

1949年初,小楼和蝶衣又登上舞台。袁四爷却以“反革命戏霸”的罪名被判死刑。蝶衣戒掉了鸦片。小四一心想取代蝶衣,最终发生了临阵换角的事件。

““””开始,小楼在巨大的压力下,同意揭发蝶衣的“罪行”。审讯的人却是小四,他已变成了“革命造反派”。斗争会上,蝶衣看小楼彻底背叛了自己,绝望中说出了菊仙妓女的身世,多年的怨恨一泻而出。在造反派的追问下,小楼说他不爱菊仙。菊仙彻底失望后上吊自杀。小四如愿以偿的用上了蝶衣扮虞姬的头饰,不想被门口已来了扫“四旧”的红卫兵抓走。

““””结束后,两位京剧老人在空无一人的剧场中,演出他们多年前演过的《霸王别姬》。当演到虞姬从霸王的剑鞘中拔剑自刎时,拔出的却是真剑,霸王惊恐地转过身来,虞姬倒地而逝。

整部影片看完后倒不觉得像朋友说的那样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同志”影片。我认为:尽管他涉及两个男人之间的复杂情感,但始终是以“戏”这个字发展开来的。表现了程蝶衣对艺术执着的习惯。

1。程蝶衣与菊仙关系的线索

电影一开始以倒叙的手法,在空荡荡的戏剧院里,两人准备排练《霸王别姬》这个片段看似简单却暗示出段小楼最后的孤单与空虚。接着出现的程蝶衣母亲送他去戏班唱戏一幕才是本剧真正的开始,程蝶衣的母亲是妓女,之后出现的菊仙也是妓女。菊仙并把他紧紧搂在怀里,程蝶衣曾对母亲说过:“娘,手冷,水都冻冰了。”这句话也在他毒瘾发作的时候对菊仙说过,不能不说这是导演巧妙的安排,通过这句简单的话语,透露出面对童年时母亲将其手指斩断时,所造成的伤痛和阴影至今挥之不去。蝶衣恨自己的母亲,这样我们不难明白蝶衣为什么那么不喜欢菊仙了。他只是自然的把这种恨投向了身为妓女的菊仙。又加之菊仙破坏了他和小楼之间的感情,使这个三角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了。爱恨交错,让人难以言语。

2。程蝶衣逐渐女性化的线索

关于程蝶衣逐渐女性化的线索,我认为剧中有四处线索值得我们注意:1。母亲是妓女从小生活在妓院里,在影片中童年初入戏班的小豆子头上扎着两个红色的小辫子,不难看出他生活的环境是怎样的。最后又被母亲抛弃,无依无靠,没有了安全感。2。童年时被母亲剁下多余的第六指。3。唱错《思凡》被老师打,被师哥用烟杆捣破喉咙。4。最后被张公公凌辱。这四点线索使程蝶衣的心灵世界收到了扭曲,渐渐的把自己定位在女性的范畴之内,他内心的孤单无人能懂,他希望有个坚实的依靠。

3。程蝶衣与段小楼关系发展的线索

两人相遇在戏班,1。戏班里的线索,在初入戏班时就与师哥小石头(段小楼)有了几次感情上的交流。首先,进入戏班的第一天晚上小豆子(程蝶衣)受人欺负,小石头出面帮他,还给他盖被子。小豆子拔筋,小石头帮他偷懒,踢走砖块,,被老师发现,最后受罚大雪天在外面顶砖,夜深回到屋里,小豆子帮他无焐热身子,也可以说这是他们俩第一次情迷接触。小豆子不堪老师打骂和人格的侮辱,最后逃跑,小石头放了他。最后看戏有感又回到戏班受罚。最后在戏院经历那爷选人的时候,被选中与师哥一起去黄公公处演出,一举成名。幼年学戏与师哥小石头的经历,促使小豆子渐渐的依靠上了师哥小石头。一直后来混淆了舞台与生活的关系。2。成名后段小楼(小石头)喜欢上了妓院女子菊仙,程蝶衣(小豆子)得知后表露了自己对师哥的爱,但是最终段小楼还只迎娶了菊仙,这使本想和“霸王”唱一辈子戏的程蝶衣(小豆子)感到了失落。最终决定和段小楼分道扬镳。便开始和有势力的袁四爷有了感情,以保持自己在戏曲界的地位。3。在老师的训斥下两人重归于好,但好景不常,在“”期间,两人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最终导致矛盾激化,悲剧产生。

在这三点中有个最主要因素那就是“戏”一出“霸王别姬”,现实中霸王的“虞姬”和一个戏曲中霸王的“虞姬”相遇,最终这种矛盾无法化解,私人的占有欲,最终毁了一切的美好。这让人十分沮丧,因为我们看到他们一起走过了军阀时期,抗日战争。却最终躲不过“”。这也是对“”力透纸背的批判。

《霸王别姬》3000字观后感篇2

1993年的《霸王别姬》,如今时隔20年,2013年我才和舍友一起看了这动人心魄的大家之作。陈凯歌的这部作品简直让我叹为观止,时间的进展,空间的分配,人物的挑选及背景的设计无一不让我拜服。

除了佩服导演,演员的演技也是很让人赞叹的。首先,张国荣入木三分的演技将程蝶衣这个角色诠释的是相当到位啊!他就能把“人戏不分,雌雄同体”演绎的难分真假,但我想这也许和他本身俊俏的脸蛋,消瘦的身板和现实生活中的性 取向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吧。当然小蝶衣的扮演者也是功不可没的,仅“思凡”中的“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一段他就通过他的演技将这其中的辛酸展现的淋漓尽致。而对于霸王的扮演者,比起长大后的霸王,我反而更喜欢最小的那一个,最记得他激小蝶衣睡屋里那段和他为了帮小蝶衣而受罚的那段,小小年纪就能把眼神、语气、动作都演的十分到位,很不简单的!

在此,我想一一说一下剧中的几个主角,仅个人观点。

姬:程蝶衣

电影名为《霸王别姬》,但在我看来实则是姬别霸王,最后程蝶衣性别错乱自刎于戏台之时,他也带走了他对霸王的最后一丝依恋,而当时段晓楼的脸色则是由悲痛慢慢化解为微笑的,他也明白蝶衣的苦,他了解对蝶衣来说什么结果才是他最好的归宿。而我认为蝶衣的悲剧在于他一直都当自己是女娇娥,而没有意识到其实真正自己的性别是个男儿郎,所以我们观众总以为他是个同性恋,其实在他自己看来女娇娥爱上自己的师兄(一个男人)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我喜欢程蝶衣,当然这不仅仅因为他是由张国荣来扮演的,更因为这角色本身的一种魅力。我喜欢他对霸王的从一而终;喜欢他对霸王说的“说好的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喜欢他“不疯魔,不成活”;喜欢他一开始认定自己是男儿郎,不愿说自己是女娇娥。

我同情程蝶衣,从小离开母亲并且再也没见着过;为了留在戏园,被母亲剁了第六只手指;学戏时经历了师傅严格的管教,师兄的自杀;冬天挨过冻,夏天忍过暑;经受了张公公的羞辱,霸王的背弃,徒弟的叛离,社会的变迁;他还把自己的痛苦寄托在抽大烟这种事情上,又因为唱不了戏而痛苦的戒掉大烟;最终自己还弄不清自己到底是女娇娥还是男儿郎,性别错乱,自刎了。

程蝶衣是第一个我很支持的同性恋者,即使在看断背时,我也没有过这种感觉!

与其说《霸王别姬》成就了张国荣,不如说是张国荣造就了《霸王别姬》!

霸王:段晓楼

他的一生变化可谓是相当之大的!

小时候蝶衣被师弟们欺负时,他挺身而出;看到蝶衣训练的太辛苦,知道要被罚也在所不惜的帮助他;即使了解后果很严重也让蝶衣逃跑;在知道蝶衣为了救他给日本人唱过戏时还气愤的打了他一巴掌;在国民党调戏蝶衣时,毫不畏惧的站出来帮蝶衣打架、、、但就这样的一个有血有肉的铁铮铮的男子汉最后变成了什么样呢?

一个曾经的真霸王,从第一次为了救蝶衣就成了假的了。

我记得在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袁世卿被批判时,段晓楼本不想骂的,但当大家都批判他,菊仙也让他忍着自己的脾气进行批判时,他批了;在蝶衣、他还有一群学生(还有蝶衣收养的孩子)讨论京戏时,蝶衣还和那帮小孩子们据理力争,而当他正准备说出他的想法时,菊仙制止了他,而他也没有再理论,他又一次忍了;蝶衣被换角时,他忍了;“”时,他背叛了两个人,两个他最爱也是最爱他的人。

在我看来段晓楼绝对是个很典型的人物形象,他的一生能诠释多少人的一生啊!被生活一点一点压迫的他,从小时候的拥有刚毅性格的正人君子渐渐转变成背叛蝶衣背弃菊仙的懦弱小人。

我不知道当时有多少人也和段晓楼一样,但我只知道不管如何这都让人感觉很悲痛。

“第三者”:菊仙

在我心里,我一直很不喜欢菊仙,总觉得她是蝶衣和晓楼之间的第三者。如果不是她,蝶衣和晓楼真说不定会一辈子呢!因为他们四目相对的有一刻,晓楼的眼里真真也流露出了对蝶衣的感情,那是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情感。

菊仙的一生也是悲剧的,而她的悲剧完全是她自己造成的。段晓楼最后对她的离弃难道不能说她也“功不可没”吗?就像我谈段晓楼的那一段,每一次他想站出来都会被菊仙吓的缩回去。最后当别人问段晓楼爱不爱她时,习惯了缩着头的段晓楼再不敢伸出脑袋了,只敢畏畏缩缩的回答“不爱”。

她的自杀让我想起了《活着》里的春生,春生是被子女逼的,而她则是被自己一手调教的丈夫逼的。

后话:

看完《霸王别姬》,其实感动也是有的,就像小蝶衣和癞子看见台上的角儿时,别人都是激动,而他们却哭了,留下了同行相惜相知的泪水,“他们怎么成的角啊?得挨多少打啊?”这两句话就明明白白的诠释一句俗语:“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但比起感动,更多的是悲愤。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处在一个貌似该具备愤青之血的年纪,对于蝶衣、晓楼、菊仙他们悲剧的一生,我很是悲愤难过,因为他们的悲剧不仅仅是生活的压迫和社会的变迁造成的,更加主要的原因是他们的内心不够强大,他们不能够在顺应环境变幻时同时保全自身的健康心理和优良品格。而更加让我难过的是当我环顾四周、审视自身,忽然发现,我或者其他人如果和他们遭受了相同的伤痛后,有多少人能打破他们的命运,成就自身的价值呢?


《霸王别姬》3000字观后感篇3

这部以京剧为题材的电影给我的感觉就是热闹而又落寞,浓艳却又惨淡。历史与现时、真与假、善与恶、爱与恨,纠结缠绕,人世纷争。他是陈凯歌早期导演的影片,可以说是堪称经典,其中融入了人生,艺术,政治,历史,情感等多种元素,仍显得杂而不乱。

这部影片改编于香港作家李碧华同名小说,集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两岸三地的人力、物力、财力合作制成的影片,为陈凯歌赢得1993年度法国戛纳电影节最佳电影奖,这是中国电影首次获得被全世界认可的最高影展奖。影片所展现的京剧名角在“”期间惨烈的屈辱史,通过京剧艺人的经历,展现的中国现当代历史,并试图探讨历史的变更对京剧艺术地位的影响。

看完这部影片之后有两处情景最让我难以释怀。其一是段小楼结婚的那天晚上,程蝶衣放下剑跑走,段小楼追到门口的时候,外面有人喊:“日本人进城了……”紧接着便是浩浩荡荡趾高气昂的日本兵闯进城来,那种眼看着外人闯进自己的家中却无能为力的感觉,是怎样的一种屈辱与痛心啊。其二便是后来“”时期的那部分——那令所有中国人为之痛心的十年。

这部影片使我们看到了人性中自私的一面:小龙套为了自己成角的梦想而不断地伤害着那个曾给予他重生机会的程蝶衣,段小楼为了自己能活命而供出蝶衣,逼死菊仙;再加上那爷,师傅,袁四爷等人物的丑恶嘴脸,莫不阐述了一个这样的主题:人总是为自己着想的,只要外界事物危及到自己的根本利益,什么都可以抛弃,包括友情,爱情,亲情。

当然这部影片中最大的主题就是感情,片中程蝶衣,段小楼以及菊仙三人的感情纠葛。程蝶衣这一人物形象无疑是影片的灵魂,他的一生在与世俗社会的对抗之中充满了孤寂与悲凉。他从小就挣扎在苦痛之中,被母亲送进戏班后,先是忍受断胼指之痛。尽管是胼指,但也骨肉相连,可为了挣个活路,必须断去它;一如他必须离开他的娘亲,没有退路。在鲜血淋漓的惨痛之中,他被按倒在祖师爷的香案前完成了入行仪式。最令他最难以忍受的是师傅让他学坤角,背弃自身的性别。

执拗的蝶衣总念成“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而饱受刀坯之苦。但他依旧不肯改口,一错再错,“这其实并不是‘错’,而是一种坚持,是对性别倒错的顽强抵抗——也是对他一生悲剧演变本能的逃避和抵抗。”他甚至企图毁掉自己的手以摆脱唱戏的悲惨命运。蝶衣在学艺中一次又一次反抗苦难的人生,这种经历造就了他倔强性格和反抗意识,也造就了他的艺术功底,并使得他不得不认同和依恋这种充斥暴力的文化和社会。蝶衣在学艺的过程中,豪情仗义的大师兄成了他的偶像和保护神。久而久之,他对段小楼形成了一种特别的依恋和期盼,这种依决不是狭隘的男女之爱。然而,这种感情与他对艺术的感情一样并不为世俗社会所理解。

在段小楼的世界里,充斥底层社会的谋生智慧,他经常拍砖、拍茶壶为师傅和自己解围;作为戏班里的大师兄,他深谙其中的游戏规则,胜任和愉快地配合师傅。当段程二人走上从艺之路并成了名角时,他们对艺术便显现出两种迥异的态度。袁四爷来听戏时,蝶衣想得到其栽培,而小楼则想“让他听明白了,没他四爷的捧场,咱在北平也照唱照红。”这里透着底层人民对权贵的不屑,全无艺术的追求;当袁四爷请他们细谈《霸王别姬》这出戏的学问时,段小楼则表示另有意趣——喝花酒。

段小楼在这一意趣中得到了意外收获——菊仙的爱,这又是一个传统的话本演义中江湖男儿与风尘女子的经典情缘。“程蝶衣+段小楼”的故事上又叠加了“菊仙+段小楼”的传奇。菊仙似乎是蝶衣在世俗社会应有的形象——在权力秩序中安分守己、稍带点练达与狡黠。但蝶衣并没有在这个既定的弱者轨迹中行进,执着地寻找着自己的艺术理想。菊仙与蝶衣的矛盾冲突就这样开始了。

程蝶衣与菊仙的人生价值取向冲突在事件中不断升级,段小楼也在世俗力量面前不断妥协,终于导致了蝶衣的绝望。因为程蝶衣只有在虞姬和霸王的故事中才能找到“从一而终”的知音,在这种精神幻象中,蝶衣才能找到自己的存在,而当自己连出演虞姬的资格都被取消后,他的精神世界则一片荒凉,艰难的人生自然全无意义,等待他的只有死亡了。

当小楼劝他服软时,他回答和回敬了一句“虞姬是怎么死的”以示自己的理想和决心。之后,程蝶衣烧了自己赖以维生和精神象征的行头,面对着“无法直面的惨淡的人生”,他决心以死来抗争。但是,他面临着是“无物之阵”,他知道小楼和菊仙的所作所为也无疑是世俗人生的最佳选择,他不能对这种愤恨追根溯源——没有谁可以为国民性负责。但蝶衣的心已经死了,他换上了新社会的行头,成了世俗社会的冷眼看客。“”结束后,蝶衣和小楼重新回到舞台。一句“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又引起了蝶衣内心的百般滋味,他坦然地自刎而死,像虞姬一样从一而终。

袁四爷对蝶衣的感情,我觉得,这恰巧并不是大家所认为的同性恋感情。影片里有人说过,他才是北京梨园里的大爷,可见他对京剧的痴迷。在他第一眼看见人戏合一的蝶衣时,蝶衣扮演的正是他最爱的角色——虞姬,他为之倾倒,从此陷入了自己编织的童话中。从那个他与蝶衣对戏的桥段能看出,他幻想着自己是那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而蝶衣恰恰就是自己的梦中情人——虞姬。可以说他爱的是虞姬,并不是蝶衣。

片中如果程蝶衣算是真虞姬那段小楼却只能算是个假霸王,就像小楼搂着菊仙离去的那句,“你是真虞姬,我是假霸王!”一语成谶。舞台上他辜负了虞姬,现实中他辜负了菊仙。我总不能懂得为何要安排蝶衣在雨中偷窥的戏,现在想来,或许是暗示这两个同病相怜的人终究不能相互安慰。你以为他是楚霸王呵,是救你出泥淖安汝之身的盖世英雄呵,你空有虞姬一腔报死意,十娘怜郎情,可他竟不是!是菊仙小姐,在后台为蝶衣盖一袭外衣,是菊仙小姐,拼了命夺回了蝶衣的剑,她最后的一笑里,是否有惺惺之意?

另外我还想说的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容触碰的暗伤,一旦被揭破,后果不堪设想。影片公认的经典片段就是少年蝶衣在那爷面前唱思凡时,仍执意唱到我本是男儿郎,而非女娇娥。大家最多想到蝶衣的固执,可并没有想到为什么在这一点上固执。我的观点是,在他的少年期间,被妈妈打扮成女孩,被周围所有的人误认为是女孩,这就是当时他心中的暗伤,他固执的需要别人接受自己是男孩的事实,哪怕次次都因此被师傅暴打,这是他心中的执念。

到后来,这个执念被自己最亲近的人——师兄打破了,在母亲抛弃他之后,师兄小楼成为他的精神支柱,他不能违背小楼的意志,于是,他屈服了,同时他也战胜了自己心中的执念,治好了那个暗伤。从此,他演起了花旦。另外一个例子就是菊仙,她婚前的职业是妓女,这是她心中的暗伤,她最不想触碰的就是这一段,因为这个,她也不能确定小楼到底爱不爱他,当小楼说不爱他的时候,她的心碎了。心碎,人死,可见,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弱点,只要击破这个弱点,他可能不堪一击,或者,破而后立。

总之,生活本身就是一场纷纭复杂大戏。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准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演好自己的角色。在社会的大舞台上,有不少人像程蝶衣那样,因为各种原因而迷失自己,生活在镜像界中;也有人象张国荣那样,极易受周围环境影响迷失自己,情绪郁积自杀而亡。但是,无论如何都不要迷失自己,在这场戏中每个人都需要找准自己的所要扮演的角色,演出自己的精彩,实现自己的价值。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观后感】热点

【观后感】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