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阅读>观后感

周一清晨影评3篇

周一清晨影评1

首先请原谅我这个稍嫌耸动的标题,但其实目前我也找不到更合适的形容本剧给我的直接观感。如果最近有人让我推荐有什么好看的话,我会很痛苦的推荐这部【周一清晨】

极力推荐的原因是,第一,这是部绝对的优质剧集,卡司耀眼,剧本出众。第二,整个第一季已经完结,绝对可以一口气全部看完。但第三点是令我犹豫而痛苦的一点,就是这部戏已经确定被砍,不会有第二季,所以如果你亦如我是容易对好剧执迷的而难以走出的人,奉劝还是不要沾手的好。

细想下,【周一清晨】可能是目前为止剧中“致死率”最高的一部医疗剧,平均每单集中都会有人“不幸”,医生们依旧被置于外科这条最主要的火线上,但他们绝对不再回回临危转安。这就一下拉近了现实的距离,人们恰恰不愿意知道其实每天都会有人死去,每天医生可能说I'm so sorry的次数要远远高于You will be fine。

医疗剧一贯是被用来塞满人文关怀与煽情桥段的,即便是怪异如house那样的男人,他也有拉着病患的手深情凝视着那双瞳的时刻。【周一】里面也不是完全没有这样的描述,但一个数字代号为311的内部会议很快就会把情绪冲洗的干干净净。每一个病例都有可能在这里被拿来讨论,所有细节、步骤、观点皆被重新审视。观众们以为自己跟医生一样做了最正确最人道的选择,但事情的另一个体面也许并不如此。重生可能不在喜悦,死亡却也未必可怕。【周一】除了提供了更多思索可能性的角度之外,更重要的是它纠偏了许多我们对于生命、善良以及责任的认知。

本剧中的病例几乎无毫无特色,剧情也不起伏跌宕,故此这也可能是造成观众对本剧不买账的根本原因。但我强烈的喜爱这部剧的原因一同于我深爱的newroom。虽然【周一】中没有newroom极大的政*治信息量,也没有大段慷慨激昂的演讲和子弹速度的对话。名为311的会议被描述的更为接近庭审的最后结辩和法庭陈词,当然这也得益于编剧和导演皆是以前创作【波士顿法律】系列的班底。

【周一】并不是让我们拿来自省的那类题材,它已经上升到自检与自修这个更高的层面。用这样的剧本去和我们自有的类似【心术】这样的医疗剧进行比较是绝对不公平的。这种差距是整体社经环境文化氛围的不对等造成的,而这种差距的弥补可能需要超越我们想象还要久的时间与努力。这种复杂的社会学问题,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很好的融入这样的戏剧中,虽然【周一】在我朝诸多医生群体中获得不了不小的共鸣,但影响力貌似也就桎梏在了那个小圈子里。我由衷的期望更多的人能好好看看这部短命的医疗剧,只因它的意义绝对不仅仅是如何行医与为人。尽可能多的去思考绝对不是件坏事,我们通常都会比自己认为的还要糟糕一点。也许这世界上本就无完美,那就千万不要错过任何一个能成为更好的可能。

鲜少会认真的写下剧集的评论,只为诚意推荐这种可能给每个人。

join in us,please。

周一清晨影评2

当美剧不热衷于滚床单时,被砍的几率最起码9成以上;再加上剧情比较平淡,好吧,本片不砍才奇怪!

不过,我倒是很喜欢本片。整日围绕感情纠葛,一部格蕾足矣。从人文角度或者说更为客观的角度来看待医患关系,让观众觉得更真实。

周一清晨,在311室,切尔西医院的外科大夫必须开大会。这场大会考验着每一个人的神经,不管是谁,都可能站在台上被质问、被怀疑。

每一个大夫都有着聪明的大脑、神奇般的双手,他们专业、他们自信。也许他们拯救了无数生命,但也可能犯错。外科主任就是个讨厌鬼,他会坐在那边,喝着水,抓着某个细节不放,直至把你逼入死角。作为观众,很容易站到主治医师一方,他们的抉择基本都是正确的。可是经过外科主任一问,才发现,许多事情并非治愈那么简单。

譬如主治医生让住院医生开刀,病人是位厨师,虽然手术成功了,但是厨师的嗅觉没了。作为主治医生而言,只要时机成熟、实习医生有能力就可以去做,每个优秀的外科医生都需要磨练。可是,外科主任指出,对于病患来说,比起没有嗅觉,活下去更重要!可是当这些副作用、风险与病人休戚相关时,主治医生应该更为慎重对待,需要亲自向病人说明,手术时也应更为谨慎。

我觉得该片过于冷静,好看的电视剧还是需要有爆炸性的一刻,揪心的一刻,这一点,应该向格蕾学习,总爱扔定时炸弹,牵动观众的心。还有就是,人物角色过于平均,没有特别出彩的人物形象,其中朴医生算是有个性,爱用单词短语说话,但是这样冷血的亚洲大叔,怕是很难引起观众的喜爱。

我觉得天朝的医生更应该看看本剧呢!

周一清晨影评3

看这片五分钟之后,我就被007雷到了,这是GA的经典了吧,神呐,救救我吧,难道医疗剧要死了?

不是很迷GA,但也念念不忘追到了九季,(呸,你还想怎么迷)

而且看这剧的布置背景,尤其第一集前两分钟里给Tyler打下手的器械护士(好像跟GA是一个人哎),真的很难不想起GA,还有医生之间扯不断的暧昧,但是看过两集之后,你会发现侧重点是很不同的哦

GA里众生百态,讲的是人与人的关系,病例手术只是交流的载体,重点是这帮医生的互动。

House里更多的是疑难杂症,据说少林修女就是此剧的普及受益者,很多事看起来不可能,但它存在必有原因,细心观察细节的好处妙不可言啊

急诊室的故事,没看过,但知道好像演的是纯急诊室里的治疗,很经典的剧,其实我完全没看过。

医生只管救人就够了吗?

Tyler救了一个疑似精神分裂患者,人是治好了,突然发现这是5年后了,老婆改嫁了,孩子长大了,纵使相见,唯有泪满面,屋外之人,情何以堪?

Park治好了癫痫患者,手不抖了,全身也能自理了,身体需求同时也被开发了(邪恶向),反而被告了。

Jorge虽然以誓言为由为了救一个____科学派教徒的小姑娘,但病人恢复后却觉得这一切可能是上帝希望她回去,因此被救就是违背了自己的生命信仰。

Tierney虽然成功的组织了六个移植手术,但他表现出来的冷血深深的刺痛了那个死者的母亲,还为此支付了不小的代价。

这个片大概在我们这种有病托关系找好医生看看,全国就那么一个医生能坚持开的药方很便宜就被高呼医德崇高,医院都坦白就供的起这一位祖宗,医生不理急诊的而挂掉的,患者家属砍死砍伤医生的地方来说,简直就是无病呻吟型,但现实是治不好的家庭就此破裂的不少,而就算病治好了,又有几家还能回到以前的状态?难道这不需要关注吗?

看过南方周末的一篇文章,讲癌症家属的,不论家里是有钱没钱,病人走的早还是活的久的,没有一种选择不是让家属痛苦的,可是有谁去关怀过这些家属?我看完得出的结论就是如果我确诊得了癌,第二天就死掉才是最小伤害,前提是我还有家人关心我的情况下

一个签了生前预嘱的老头死在了手术之后却又被未能提前知情的医生插了呼吸器,进而导致至亲之人被问“what want do”时,谁有想过他们要亲手了解自己亲人的道德痛苦

死在手术台上的小朋友的妈妈反过来安慰医生时,这个医生年幼时的阴影到底会对本人造成多大的心理阴影

当一个12岁的小姑娘拒绝手术治疗时,有几个家长能做到我们虽然很痛苦,但我们支持我们的孩子做出的决定,而主任医生轮流做思想工作,甚至剃光头。

311会议固然是为了避免医院可能出现的各种医疗事故损失的共享,但更重要的是时刻提醒医生面对病人时的那份人文情怀

我们的医学院体系不仅差在对医生技术的培养,这种对人的尊重,我们有吗?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观后感】热点

【观后感】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