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阅读>读后感

简爱读后感1500字左右【实用两篇】

内容导航

篇1:篇2:

篇1:

那时我好像刚上初二,正值应试教育的鼎盛时期,学校教育唯分为高不提倡看课外书包括世界名著,家长更是不明究理,只知道附和老师。我们身边除了课本就是学习资料,最可看的就是《全国优秀中学生作文选》。所以,从朋友处借到了《简爱》这本书凿实不易。(她说这是他读大学的哥哥带回来的,呵呵)

借来之后,自然不能光明正大的看。因为在学校看容易被没收,造成不好的影响;在家看又很可能书会被撕毁,还要背上个“不肖子弟”的罪名。左右为难之间,突然眉头舒展,计上心来:晚上钻被窝里看。

月色皎洁,树影婆娑,伴随着隔壁房间里母亲轻微而有节奏的酣睡声,我看到了一个简简单单的小姑娘从林荫道上走来,她走着走着,走着走着,像是走进梦里一般……突然,从那渐远渐白的远景一个出现了黑白相间的物像,渐近渐明――一匹高头大马和一个粗犷男子。

在桑菲尔德府这个与世俗隔绝的绿色庄园里,这个简简单单的女孩以家庭女教师的身份和粗犷而深情的庄园主人演绎了一场动人的爱情童话。其中不乏有几处非常能打动初开情窦的少年的经典场面,也就是小说的主要情节:如那个月色朦胧的林荫道上男女主人公意外的邂逅;庄园主假扮女巫想方设法窥视简爱的心思;简爱得知真相后不顾一切的离开;和结局正确而顺从人意的和罗切斯特相偎相依终老一身的决心。

窗外,月光洁白明亮,像刚刚长成的少女一样,穿戴着圣洁的盛装,张开一双美丽的大眼,从层层帘幕的高阁庭院中探出头来看山外景致,并信步走出来欣赏一路沿途的风光。她一边走,一边微笑,一边静思默想。

十三四岁的小女孩过早的开始做起了灰姑娘的美梦,希望不久的将来,将有一位白马王子降临身旁,带着这个甜蜜的梦一路畅想着、迷惘着……

有个朋友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对于经典,不是问你有没有读过,而是问你读过了多少遍。

十年后的现在,闲暇之余,再次回顾经典,重温《简爱》。这个被誉为经久不衰的古老童话在记忆的封尘里只残存着灰姑娘的浪漫的模糊印象,要说说简爱,只能重新认识她。人哪,真是太容易忘记了,哪怕是曾经带给你震撼的东西!同样的事物,二度去面对它,心境自然不一样了。这正符合了哲学家曾经说过的“人不能两次踏过同一条河流”的哲学原理。就连读同一本书,我竟也不能如同少女时费尽心机绞尽脑汁地去创造机会如饥似渴的阅读欣赏她,也不想根据社会和时代背景来赋予她什么代表性的重大意义,而是纯粹想透过文字来阅读分析她----一个女子。

简爱,因为父母双亡,被寄养在舅舅家,然而跟她有血缘联系的舅舅很快也病故了。

童年,在盖茨黑德府里她是以一个孤女的身份生存着,虽然被称为“小姐”,但实际上比女佣还没有资格留下来。表姐瞧不起她,表哥殴打羞辱她,舅妈把她关进了死过人的“红房子”,她的反抗被视为是品行不正,喜怒无常,还颇爱撒谎,十足一个低贱的坏丫头。

洛伍德义塾,这所带着慈善性质的寄宿学校,简爱在这生活了八年。从十岁到十八岁,可以说简爱的大部分文学修养及人文素质是在这段时间里既定。这里有里德舅妈的帮凶勃洛克赫斯特先生,但更多的是一群善良正义献身慈善事业的老师们,对人关怀备至像米勒小姐,待人善良温和的谭波尔小姐以及很爱读书但有点邋遢的彭斯等,从他们身上简爱应该说受到了不少直接间接的影响。很可惜在这段成长经历的叙述描写上,作者没有过多的用心灵去思索它。

小说的重点放在了简爱十八岁成年之后在桑菲尔德府与罗切斯特先生的相识相恋。可能这也正是小说能吸引广大读者的重要原因,一个平凡的灰姑娘追求平凡的尘世幸福的生活童话。现代言情小说家琼瑶阿姨在这一块领地笔耕不辍,受益匪浅,也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简爱》未尝不是一部言情的先祖。

在艺术手法上通过内心独白的形式来及人物行动内外结合的展现女主人公的全部,勇敢、独立、坚强、自尊,身材矮小但心灵高尚,外表朴素却心思绵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满结局极富浪漫色彩,给人一种灰姑娘般的童话感觉,也使得作品的基调轻松欢腾,满足了人们要求和谐结局的美学愿望。

没有带着太多的热情,却是以一种同情的理性来审视世界文学画廊中的简爱,一个勇敢的小姑娘,一个独立的女人,一个平凡的女性。阅读《简爱》,不再仅仅只在追寻灰姑娘约会和相恋的脚步,而是从简爱的灵与肉相结合的爱情观、平等独立的人生观中学会一种积极的人生姿态,女人应该这样生活。

此时,窗外的月亮已经静静的行之当空,她普洒白光,山姿树影在浓浓的月色的晕染下越发袅娜多姿。清风徐来,松翠菊黄,弥漫一片暗香。树叶儿沙沙作响,远处传来蛙虫鸣唱,细细品尝。

篇2:

在文学史上,有许多的经典名著将要永不垂朽,但《简爱》这样深深的进入人们的灵魂,它以一种不可抗拒的美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甚至对某些人来讲,影响了他们一生的作品并不多。

19世纪英国文坛“勃朗特三姐妹”之一的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以19世纪早期英国偏远乡村为背景,用女主人公简·爱的视角以自叙方式讲述了一个受尽摧毁、凌辱的孤儿,如何在犹如儿童的人间地狱的孤儿院顽强地生存下去,成为一个独立、坚强、自尊、自信的女性的成长故事

简·爱是个孤儿,从小寄养在舅母家中,受尽百般欺凌。后来进了慈善学校洛伍德孤儿院,灵魂和肉体都经受了苦痛的折磨。也许正是这样才换回了简·爱无限的信心和坚强不屈的精神,她以顽强的意志以成绩优秀完成了学业。为了追求独立生活,她受聘在桑菲尔德庄园任家庭教师。故事的重点是身份低下的家庭教师简·爱与男主人罗切斯特之间历经磨难的爱情。这段爱情因男女主人公悬殊的社会地位和个性的差异而充满了激烈碰撞,也因两人志趣相同、真诚相爱而迸发出灿烂的火花。作者以简·爱鲜明独特的女性视角和叙事风格娓娓道来,真实而有艺术感染力。特别是简·爱的独特个性和思想,爱是一个不美的,矮小的女人,但她有顽强的自尊心。在打动身为贵族的男主人公的同时,也紧紧抓住了我们读者的心。

简·爱作为爱情小说的女主人公是以前所未有的女性形象出现在这部十九世纪的文学作品中的。以往爱情故事的女主人公都是些美丽温柔、高贵贤淑的女子形象。而简·爱,她“贫穷,低微,不美,矮小”,但她拥有的一颗智慧、坚强、勇敢的心灵,使那些外在的美在这内在美面前黯然失色。更为可贵的是简·爱并不因为自己的贫穷和外貌而自卑,相反,她勇敢坚定:“我和你的灵魂是平等的。”“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我现在不是凭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凭着血肉之躯跟你讲话——这是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说话,就仿佛我们都已离开了人世,两人一同站立在上帝的跟前,彼此平等——就像我们本来就是的那样!”

也正因为此,简·爱敢于去爱一个社会阶层远远高于自己的男人,更敢于主动向对方表白自己的爱情——这在当时的社会是极其大胆的。幸福不再是某个人、某个阶层的专利,她属于芸芸众生的每一个人。只有两个相互对等的灵魂才能组成一份完整的爱情,所以简·爱坚持,自身的独立与追求爱情的完整是不能分离的。后来,简·爱含着悲痛离开了罗切斯特,也是基于同样的理由,她决不能允许自己和一个有妇之夫结合在一起。那会是一份不完整的爱。如果她继续留在罗切斯特的身边,那她也就不会还是原来那个独立、平等的简·爱了。如果说简·爱的这次离去是由于无法改变的现实而不得不做出的一次理性选择的话,那么她最后的归来则是她出于坚持感情的追求的又一次理性选择。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如何赢得了男贵族爱情的平民女子的苍白的灰姑娘的故事。而是简·爱勇敢果决的走出了灰姑娘的童话,迈向一个有着新女性、真女性的文学道路的起步。简·爱藐视财富、社会地位和宗教的威仪,她认为,“真正的幸福,在于美好的精神世界和高尚纯洁的心灵。”她的信念和行动展现出来的力量,,深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使生活在金钱万能的社会中的人们的灵魂得到净化。简·爱是,一个对自己的思想和人格有着理性认识的女性,一个对自己的幸福和情感有着坚定追求的女性,一个不再只是盲从于男人和世俗要求的女性,一个对自己的价值和情感做出了独立判断的女性,一个坚强独立的女性。夏洛蒂·勃朗特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女性形象;简·爱发出了一个属于女性自己的声音——对于平等、独立、完整、自由的坚持和追求。

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这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自1847年出版以来,以不同语言在全世界不同种族的人们中广为流传,经久不衰。简·爱已作为独立女性的经典,我希望阳光下,鲜花里有更多的简爱走出来,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不管是美貌,还是相貌平庸,都有美好的心灵和充实的心胸,都能以独立的人格和坚强的个性生活。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读后感】热点

【读后感】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