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阅读>读后感

《张学良传》读后感(推荐3篇)

张学良这个人很有民族意识,爱国精神更是妇孺皆知。我们来几篇《张学良传》读后感,与文友们分享一下。下面是读文网小编精心为你整理《张学良传》读后感,希望你喜欢。

《张学良传》读后感1

在中国没人不知道张学良将军,但是最近几年不知道怎么了,对张将军的质疑声越来越大,很多人甚至用很恶劣的语言攻击张将军,把很多不实之词加在他的身上。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于是我善意的认为,这些人是历史盲,而不是别有用心。

如何评价张学良将军的历史功过呢?恐怕周说的“千古功臣”四字最能概括吧。

说张将军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并非说张将军是无瑕的完人,相反的,在他的身上有很多纨绔子弟公子哥的习气,谁让他是东北王张作霖的长子呢?谁生在那样的家庭,大体都得吃喝玩乐吧。有人说他吃喝嫖赌抽俱全还活了100多岁如何如何,呵呵,这是小事,说说权当玩笑了。真正让张将军处于风口浪尖的,无非两件事,一是918,二是西安事变。

918事变,无需多说,传统上我们都说是蒋介石给张学良发了不许抵抗的密电,但是最近几年,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蒋介石没有发这样的电报,不抵抗是张学良自己的命令。其实,无论有没有蒋的密电,张学良在这件事上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点是必须承认的。作为守边大将,当时北中国的最高行政军事长官,面对敌人的侵略不奋起反抗,无论如何都是错误的。我想在一点上,张学良将军自己也深深的自责,否则就不可能有以后发生的种种事情了。但是我还要说一点,张将军有他自己的过错,那么作为当时中国最高领导者的蒋介石是怎么处理918的呢?他有抵抗有反击吗?他面对侵略的态度是什么?不也是坐着看,然后祈求国联的调解?丝毫没有一点反抗外辱的气节。所以说,918事变由一个突发的事件继而坐实成为东北沦陷的事实,不是张学良一个人的责任。

说到西安事变,也是传统说法和新派说法互相冲突。新派说法的种种,我就不多阐述了。但是我想这些用种种猜测质疑张学良将军的人,把张学良看的过于复杂了。其实我们看各种张学良的事迹不难发现一个事实,那就是张学良是一个非常忠厚非常善良的直性子人,甚至可以说相当单纯,这种性格的人处于一个这么重要的位置上,的确是很容易出事。

比如说中东路事件,老蒋说,中东路是不平等条约,你张学良要给我把路权从苏联人手里收回来。张学良根本不多思考,OK,既然领袖要我做,那我就做。根本不看当时东北军有无实力与苏联抗衡,也不考虑蒋介石此举是否有削弱东北军实力之意。结果呢?仗打了,输惨了,当初老蒋允诺的种种帮助一分一毫没有看见。这一仗东北军精锐部队损失惨重,同时东北军的实际战斗力被一旁观战的小日本看在眼里,可以说是满盘皆输。不要说换成老帅张作霖,就是换成任何一个其他的军阀,都不可能对蒋介石的命令如此言听计从的。随后爆发中原大战,即便吃了老蒋的暗亏,但是张学良并没有记仇,还是从大局出发率领10万大军入关调停,让蒋介石得以坐稳的位置,也让老百姓不再受战火的涂炭,更让中国维持了统一的局面。由此可见,张学良绝对不是一个虚伪的唯利是图的政治家,他是一个不计私利从大局着想的人。

回到西安事变上来,当时的张学良身背国恨家仇,头上顶着“不抵抗将军”的骂名,心情可想而知。而蒋介石调东北军去西北打仗,一方面东北军远离乡土士气低落严重受挫,另一方面蒋介石不停的催战而丝毫不顾华北面临的危机。是中国人继续打中国人,还是中国人团结起来共同抵御外辱?这个问题如果让其他的政治家们想,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在单纯的张学良这里,没有其他的答案!简单的人往往能做出最正确的决定

西安事变过去好久了,现在有些吃饱了撑着的人发出种种非议,他们就想不到如果没有西安事变,那么蒋介石当时势必调“中央军”精锐到西北打红军,双方如此消耗下去,到了七七事变之时,面对日军的突然侵略,我们中国人拿什么抵抗?可以说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千钧一发之际,是张学良将军用一生的命运挽回了局势。再次回到我的观点,就是张学良也许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但他是合格的中国人!

不计私利的政治家,在政坛上也许会被看做傻瓜;不计私利的军阀,除了张学良将军找不出第二个。西安事变只是张将军作为一个爱国的中国人,一个失去故土的东北人,一个身背国恨家仇的将领的本能做法,真正让张将军永垂中华青史的,则是东北易帜。

我们都知道,奉系的地盘,是张作霖和一帮铁哥们十几年打下来的。作为东北的地方军阀,当然是不服从任何人的号令,包括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当时东北军数十万之众,打内战也是一把好手,真要不服南京,你蒋介石能耐张家如何?何况当时日本视东北为自己的势力范围,蒋介石又是最怕日本人的,所以南京国民政府对奉系是一点办法也没有。皇姑屯事件之后,把日本鬼子戏耍的恼羞成怒的张大帅被炸死,东北的大权,落在了不到30岁的张学良手中,东北的前途,也掌握在他的手里。这时的张学良一方面手握重兵是土皇帝,另一方面日本人已经把话挑明(和他们合作如何如何,反之如何如何)。何况在东北举足轻重的元老们,大多看不上蒋介石,支持张学良自立山头反对易帜。当此时,换成别人会怎么做?

但凡有一点私心的人,都不会放弃这么巨大的利益诱惑而去服从一个刚刚和自己打完仗的政权。但是张学良就是做到了,1928年底,东北易帜,中华民族再次统一。有人说,这不都是张学良一句话吗,有什么难的?这么说的人一定要知道,当时日本人的势力有多大,气焰有多嚣张;要知道,当时东北高层内部的反对声有多激烈,张学良顶住的多少压力。还有人说,东北本来就是中国的,易帜不易帜区别不大。其实不然,在当时的强权时代,如果一块领土没有国际法的认可,弱势的一方你真守不住。就像外蒙古,从清代开始就是中国领土,看上去毫无争议,但是你到后来就是保不住。东北也一样,如果张学良不易帜,那么东三省当时就不是国民政府管辖,以后出了什么事,你真的说理都没地方说,苏联人能让贫瘠的外蒙古独立了,某个列强要是不放过沃野千里的东北黑土地,你能有什么办法?纵观近代史,这样的事太多了。

所以说,东北易帜从形式上使中国完成了统一,从这以后无论哪条国际法,都不能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即便日本人强占东北并扶持傀儡政权,一样不被国际社会所认可。正是因为东北易帜,二战后东北才能顺利的回到中国的版图,从这一点上说,张学良将军当之无愧的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时光流转,现在张将军早已作古,然而他的一生,还是留给了后人很多谈资。在近现代的中国,被大书特书的英雄有很多;在当代的中国,被追封的英雄和被翻案的“好人”也不少,但是有几人能做到张学良将军的所做的呢?放弃私利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在先,力挽民族危局于即到在后。还是那句话,他也许不是个精明的政治家,但是他是个对民族立有大功的中国人。

《张学良传》内容节选

这时的赵四,虽只十五、六岁,却已到了女子情窦初开的时期。她见这位张将军果然英俊飒爽,结实健壮,眉宇间凝结着一种为常人所缺乏的勃发英气,特别是谈吐不俗,虽为军人,却无丝毫武夫的粗野之气,正是闻名不如见面了。更听兄长说他是位爱国将领,不自觉地将他和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联在了一起,愈加景仰,一股莫名其妙的情潮猛烈地冲击着青春的心扉,顿感相见恨晚。正想和他谈点什么,忽见对方那犀利的目光,正痴痴地盯着自己,颇觉羞赧,双颊立刻泛起两朵红云,忙又低下头,掩饰地用纤纤玉指捏弄着衣角。……⑦

看来,上述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根据,具体情节虽有出入,而且也不排除其中的某些描述的传说性质,但从作者对张学良和赵四小姐初识的心理和精神风貌的描绘来看,还是掌握分寸,严肃认真的。不过那时他们毕竟还是初次接触,彼此都留下了好的印象,算是认识了,其他问题还是谈不上的。特别是,那时候赵四小姐年纪还小,又正在读书,更不善于交际,跳舞常常是只跟姐姐或别的女友跳,连同男子跳舞(与张学良的一次跳舞算是例外)都还很不习惯,她哪会思虑什么儿女情长呢。而这一点却偏偏引起了张学良的注意:她那俊俏美丽的容貌,那乌黑深沉的眼睛,那闪动着蓝色光彩的秀发,那袅袅婷婷的身材,以及那显然还带有明显的孩子气的异常天真纯朴的个性,都使他久久难以忘怀。

但最初也仅此而已,其它的事,还都不可能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然而,时间长了,接触的次数多了,从正处于豆蔻年华的赵四小姐来说,感情不可能不发生变化。这首先表现在自从认识了张学良以后,她参加社交活动明显增多了,胆子也比过去大些了,不再那样羞怯、那样怕见生人了,比如她不仅敢于大大方方地同男子跳舞,而且与亲朋之间的一些青年男女也有了更多的交往。不过这些对她来说,总如过眼云烟,转瞬就全淡忘了,唯独仪表堂堂、开朗洒脱、一向对她彬彬有礼的张学良,却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是,那时他们见面的机会并不多。因为张学良重任在身,军务繁忙,尽管他爱玩,尤爱跳舞,但社交活动仍不能不有所减少。不过,只要有他参加,赵四小姐也总是要来的。她来不一定就跳舞,却仍旧喜欢当观众,并特别爱听张学良谈话,爱看他和姐姐们跳舞。他那穿着合体的白色西服的魁梧的体魄,那明朗、坚毅的脸,那剑一样的浓眉,那如清泉般清澈明亮的眼睛,特别是那生气勃勃、气宇轩昂的神态,都使她产生了一种新奇的仰慕之情。而自从有了这种似水的柔情,她就常常变得焦躁不安起来,希望能够经常见到他,同他跳舞,听他讲话。但当她冷静下来,却又暗暗责怪自己胡思乱想,因为对方对自己是怎么看的,她全然不知,如果他并无此意,岂不成为一厢情愿,自作多情吗?这,多不好意思呀!

当然,赵四小姐也清楚,即使张学良也有此意,他们的交往,也还是会有不少非议和阻力的。因为张学良比她大十二岁,并且他早在十五岁时,就与比她大三岁的于凤至结婚了。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在象张学良那样的家庭,是不足为奇的。当年的蒋介石,不也是这么小的年纪,就在溪口与年过二十的毛福梅结婚了吗?但作为赵四小姐这样一位大家闺秀来说,若是真的与他接近,同他交友,风言风语是少不了的,光是比较守旧的父亲那一关,就难通过。从另方面看,自尊心很强的赵四小姐,也决不是那种嫌贫爱富、贪图享受、甘心屈尊去做姨太太的女子。她之所以对张学良有好感,是因为她对张学良的才华和威名,对他作为一个著名的年轻的爱国将领的敬慕,是他那英武豪爽的风度吸引和感动了她,但是,对那些有损自己尊严的事,她也还是决不会去做的。所以有一个时期,她思想上很矛盾,一度甚至认为这完全是不可能的,而把这个念头置诸脑后,并尽量想把这个最早闯进她心中、使她最早受到一种新奇而又执著的情潮的冲击,并体验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初恋的甜蜜和痛苦滋味的男子,从自己的记忆中抹掉。

可是,这说来轻巧,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爱情这个美妙的、往往带有某种浪漫色彩的意念,是有它一定的特殊性的,人们一旦萌发了这种爱慕之情,想摆脱它或把它忘掉,那往往是一种很痛苦的事。有时甚至是物极必反,愈是压抑它愈是要强烈地表现出来呢!

当然,话又说回来,如果张学良并无此意,或者发觉了她感情的变化,而疏远了她,这个尚在萌芽状态的爱情之花,也许会逐渐凋谢,印象会变得淡漠起来的。可是,使人忧虑的是,张学良也同样忘不了她!这说来也怪,以他那样的名望和家庭环境,与他有些交往的男宾女流不能算少,其中也不乏姿色艳丽的姣姣者,但对他来说,都不过是来去匆匆的过客,是从不往心里去的,唯独对于默默无闻而又天真纯朴的赵四小姐却另眼相看,一见倾心。所以他希望能常常见到她,教她跳舞,跟她说话,凡是她要去的场合,他必到场,并且兴致极浓;反之,不管多么热闹的地方,她如不在,那就大为减色,什么都引不起他的兴趣,往往是略事应酬,就早早退场了。很明显,他们在相爱。只不过彼此都还把它埋在心底,没有说破罢了。有时候,当他俩单独在一起时,张学良好象想对她说点什么,却又未说。他似乎顾虑重重,又象有什么难言之隐,所以有好几次,他都是欲言又止,努力克制着自己的感情。在赵四小姐这方面,实际上也是有许多心里话想向他倾吐,可由于这样的事她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自然更是羞于启齿,指望她采取更主动的行动,那当然是不现实的。也许张学良终于领悟到这一点了,所以有一次当他们又在轻歌曼舞、余韵飘飏的舞厅里相遇时,他终于决心要把自己的心里话讲给她听了。

“绮霞,请!”当第一支舞曲响起时,张学良就兴致勃勃地与赵四小姐跳起舞来,并同她亲密地交谈着。“上次蔡公馆办舞会,你怎么没来呀?”张学良亲切地询问着,这天他显得非常轻松愉快。

“学校要月考,我忙着复习功课哩。”

“啊,你真用功,怪不得人家都说你是女秀才哩。”

“哪里,哪里,他们净瞎说。”

“瞎说,不,我看还说得不够哩。”

“不够?什么不够?”

“对你的印象和评价呀。”

“这又怎么啦?”

“我直说,你不会介意吧?”

“不会。”

“你,你不仅是女秀才,人也非常……”

“非常什么呀,非常调皮是不是?”

“啊,这……”赵四小姐打破沙锅纹(问)到底,使得张学良不得不以实相告了:“嗯,调皮是有那么一点儿,不过,我要说的不是这,而是说你人也长得非常美啊!”

赵四小姐很高兴。但还是不好意思地皱了皱眉头:“你也跟着他们乱说了。”

“不,这是真的,”张学良默默地望着她那略带责备但却显得更加娇媚的脸,喃喃地说,“怎么,你不信?”

“不信。”

“啊,调皮!咱们认识时间不短了,我什么时候骗过你呀?”

“喂,可你这么说,有什么根据呢?”

“我的眼睛就是最好的根据。”

“不,你过讲了。”

“哪里,我向来是不会奉承人的。”

“可对我……”

“对你也一样,我都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真的?”

“真的,请原谅,我还要说,你不仅端庄素雅,白璧无瑕,而且象一块玲珑剔透的璞玉,有一种天生的丽质,恬淡圣洁的美!”#p#副标题#e#

《张学良传》读后感3

张学良,堪称传奇的一生,中国历史上闻名的人物,他传奇的一生经历与他所处的历史背景深深吸引了我,所以我阅读了《张学良传》。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对张学良将军一生有了一定的了解,对那时中国的历史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张学良传》通过大量翔实的历史事实为依据,对张学良将军公正评价,是一部很优秀的历史着作。这本书叙述了从张学良将军的青少年时期一直写到他住在台湾的晚年生活,包含涉及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众多,书中展现出了张将军的曲折坎坷、又极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道路,并从多方面角度表现出了他那纷繁复杂的精神世界,揭示出了他从一个封建统治集团成长为一个杰出爱国将领的过程,他的一生,更是从民国初年至今的一部历史画卷的缩影。在我看来,张将军面对中华民族遭受日本帝国主义者蹂躏,国破家亡的局势,主张爱国一家,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力谏蒋介石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要改弦更张,联合共产党共同抗日。

1928年,在张将军父亲被日本人炸死后,也就是“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开始统治东北。张作霖被炸死后一星期,张学良将军以“东北易帜”的果断行动,宣布服从南京国民政府,改旗易帜,背负国耻家仇的他,为国家的统一和对外抗战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张学良将军在个人利益的与国家利益选择中,选择中选择了国家利益;在个人安危与祖国安危的选择中,选择了祖国安危,正确处理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个人安危与祖国安危的关系,使日本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企图变为泡影,使国民政府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他这种顾全大局的行为以及他将民族、国家放在首位的行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都说是时势造英雄,但我认为张学良将军能成就一生,还在于其优秀的各种品质。从张学良早年的经历中可以看出,作为一个自幼处于“东北王太子”地位,年纪轻轻就带兵打仗的年轻将领来说,他能虚怀若谷,团结部属,并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随波逐流,确是难能可贵的。但他的不同凡响之处,还不止此,在瞬息万变的政治军事斗争中,他也是敢作敢为、雷厉风行的。据说,他有一把刀,那是大帅的珍贵遗物,他很喜爱,一直把它带在身边。这刀做工精致,锋利无比,刀柄上有一行字,写的是:事到临头须放胆。看得出来,这对他以后的行动也不能说没有影响。

张学良一直在探求着救国救民的出路,为了追求一统的中国,爱国情怀一贯始终。在他28岁的时候他以少帅身份成为东三省的领袖,按理他完全可以独树旗帜称霸一方,但他深明大义,以统一祖国为己任,怒斥日本帝国主义的威胁利诱,拒绝日本顾问要他做满洲的皇帝,毅然宣布东北易帜,归属南京政府,为了祖国的统一大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他游历欧洲期间,受墨索里尼影响,相信领袖至上,以为这样就可以救国,可以实现统一,但在后来的实践中他发现,单单的领袖至上,仅仅依靠蒋介石是不能救中国的,必须联合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他敢于承认错误,知错必改,敢于承担责任,胸怀坦荡。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团结,他可以牺牲个人的利益,顾全大局。晚年的张学良,他反对台湾脱离祖国,期盼两岸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并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在答记者问时,借于右任的诗“葬我于高山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苦。”表达思乡之情。

看了这本书,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他是一个性情中人,有雄才有大略,可是一辈子因为一个西安事变再也无法为祖国的建设出力,这怕也是他的一生的遗憾,看完张少帅,突然联想起三国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觉得这两位在气质上到真有些相仿——“出身官宦,少年得志,意气风发,壮志未酬。”但是,张学良将军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也是十分重大的,其为国贡献的行为是值得我们学习与实践的。

看过AAAA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读后感】热点

【读后感】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