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阅读>读后感

九年级上册人教语文第四单元作文读后感700字(汇编两篇)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九年级上册人教语文第四单元作文读后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字数在700字左右。附丁肇中所写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原文

丁肇中所写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原文欣赏:

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树,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100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是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附注:本文一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同时还被选入语文出版社八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第13课(2011年版)等。在语文出版社中,本文开头还有“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这一段话,其他几处也有改动。据语文出版社中所写,本文是作者于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接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的演讲。

九年级上册人教语文第四单元作文读后感700字

如是像呆若木鸡似的去看任何一件事,我想成果并没有想象中完美,反而,你用大脑带着双手一起上场,用大脑想想,再用双手实践,可能获得的成果会更美好些。

格物致知就是从探查物体而获得知识。但是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却并不太重视格物和致知。像国外那些人们,他们无论是什么事,都会格物,然而致知,他们的这种方法是完美的,脑力加手的劳动,从而使思考亦将是而变得简单。国外的那些人在小时候都会在老师的带领下,用双手来实践获得知识,格物致知的意义并没有被那些爱动手的实践者所淹没,而对于中国传统教育,格物致知的意义就被淹没了。

明朝的理论家――王阳明,空有一幅聪明的大脑,却没有爱动手实践的爱好,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又一次,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就决定要“格”院子的竹子,他就搬了一条板凳坐在院子里面,看着竹子硬想了七天,却并没有很好的答案,他并没有用自己的手去实践,只考自己的头脑去硬想,却什么也没有得到,最后因为头痛受不了,而失败。明显,他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这样的做法,显然在当时社会是很多人可以理解的。如果我们想要观察竹子的结构或它的生长过程,就必须得用手去把叶子切下来,然后拿到显微镜下进一步观察,绝不是像王阳明那样坐在板凳上空想,袖手旁观是绝对得不到理想中的成果。

实践不是毫不选择的测量,它需要事先的准备与计划。要有一个正确的目标,以作为整个实验的明确中心,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实验者的眼力、毅力和勇气。

我们不能盲目的接受权威,我们要有自己的思维和判断力。格物致知的目的,是让人能大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目的,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格物致知的精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读后感】热点

【读后感】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