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相关的共200个结果:
《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下面是读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高考语文《离骚》的复习知识点以供大家学习。
一、重点词语
1、掩涕:长太息以掩涕兮(掩面拭泪)
2、谇:謇(jiǎn)朝谇(suì)而夕替(谏争)
3、替: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
4、虽:虽九死而未悔(纵然,即使)
5、众女: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许多小人)
6、蛾眉: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高尚德行)
7、遥诼: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造谣,诽谤)
8、偭:偭(miǎn)规矩而改错(背向,引申为违背)
9、度:竞周容以为度(法度,准则)
10、溘:宁溘(kè)死以流亡兮(突然,忽然)
11、异道:夫熟异道而相安(不同道)
12、尤:忍尤而攘诟(罪过)
13、伏:伏清白以死直兮(守,保持)
14、相道:悔相道之不察兮(观察,选择道路)
15、及:及行迷之未远(趁着)
16、止息:驰椒丘且焉止息(停下来休息)
17、初服:退将复修吾初服(当初的衣服,比喻原先的志向)
18、岌岌:高余冠之岌岌兮(高耸的样子)
19、游目:忽反顾以游目兮(放眼观看)
20、缤纷:佩缤纷其繁饰兮(繁多)
21、未变:虽体解吾犹未变兮(不会改变)
二、通假字
1、错:偭(miǎn)规矩而改错(通"措",措施)
2、邑:忳(tún)郁邑余侘(chà)傺(chì)兮(通"悒",忧愁苦闷)
3、圜:何方圜之能周兮(通"圆")
4、离:进不入以离尤兮(通"罹",遭受)
5、章:芳菲菲其弥章(通"彰",明显,显著)
6、反:延伫乎吾将反(通"返",返回)
三、一词多义
1、长: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副词,长久)
②长余佩之陆离(使……加长)
2、善:
①亦余心之所善兮(以为是好的)
②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擅长)
3、以为:
①制芰(jì)荷以为衣兮(用……做)
②余独好修以为常(认为)
4、修:
①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美好)
②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
③余独好修姱以为常(美,美好)
5、虽:
①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惟,只是)
②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纵然)
四、词类活用
1、鞿羁: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名作动,约束)
2、淫:谣诼谓余以善淫(动作名,淫荡的事)
3、群:鸷鸟之不群兮(名作动,合群)
4、死:伏清白以死直兮(为动用法,为……而死)
5、屈、抑:屈心而抑志兮(使动,使……受委屈,使……受压抑)
6、步:步余马于兰皋兮(使动,使……步行)
7、高:高余冠之岌岌兮(使动,使……加高)
8、长:长余佩之陆离(使动,使……加长)
五、古今异义的词
1、浩荡:怨灵修之浩荡(①古义:荒.唐。②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
2、工巧:固时俗之工巧兮(①古义:善于投机取巧。②今义:技艺巧妙)
3、改错:偭(miǎn)规矩而改错(①古义:改变措施。②今义:改正错误)
4、穷困:吾独穷困乎此时也(①古义:处境困窘。②今义:经济困难)
5、流亡:宁溘(kè)死以流亡兮(①古义:随流水而消逝。②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六、句式
1、不吾知其亦已兮(宾语前置)
2、唯昭质其犹未兮(固定句式)
3、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定语后置)
4、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被动句)
5、虽体解吾犹未变亏(被动句)
七、难句翻译
1、余虽好姱(kuā)以鞿(jī)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译:我只是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早上进谏而晚上即遭贬黜。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译:这也是我心所向往的美德啊,纵然九死也不后悔。
3、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译:宁愿突然死去,随水流而长逝啊,我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这种丑态。
4、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译:到朝廷做官而不被(君王)接纳,又遭受指责啊,就退隐了,重新整理我当初的衣服。
5、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译:裁剪荷叶做上衣啊,缀缝荷花花瓣做下装。
6、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译:不了解我也罢了啊,只要我本心确实是美好的。
7、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译: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加长我长长佩带。
8、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译:世上的清芳和污浊杂糅在一起啊,唯独我明洁的品质还没有亏损。
9、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译:即使被肢解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志向是可以挫败的吗?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愚溪诗序》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散文。下面是读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高考语文《愚溪诗序》的复习知识点以供大家学习。
一、重点词语
1、阳:灌水之阳有溪焉(北面,名词)
2、龂龂然:土之居者,犹龂(yín)龂然。(争论不休)
3、适:而适类于予(恰好)
4、睿:睿而为愚者(明智、通达)
5、漱涤:漱涤万物,牢笼百态(洗涤)
6、鸿蒙:超鸿蒙,混希夷(宇宙形成以前的混沌状态)
二、通假字
1、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纪通"记")
三、一词多义
1、名:
①名之以其能(命名,动词)
②而名莫能定(名称,名词)
2、居:
①冉氏尝居也(居住,动词)
②得泉焉,又买居之(占有,拥有,动词)
3、类:
①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像,好象,动词)
②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种类,物类,名词)
4、得:
①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发现,动词)
②皆不得为真愚(能,动词)
5、能:
①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功能,名词)
②而名莫能定(能够,动词)
6、乐:
①夫水,智者乐也(喜爱,动词)
②乐而不能去也(高兴,动词)
7、以:
①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因为,介词)
②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用,介词)
③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凭)
8、于:
①东流入于潇水(到,介词)
②予虽不合于俗(与、跟,介词)
③纪于溪石上(在,介词)
9、凡:
①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共,副词)
②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凡是,副词)
四、词类活用
1、东:东流入潇水(名作状,向东)
2、南:合流屈曲而南(名作动,向南流去)
3、家:得其尤绝者家焉(名作动,安家)
4、愚: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形作意动,以……为愚,把……当作愚)
5、名:名之以其能(名作动,命名)
6、上: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名作状,向上)
五、古今异义的词
1、可以: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
①古义:可以用来。
②今义:能够。
2、牢笼:牢笼百态
①古义:包罗。
②今义:关鸟兽的东西。
六、句式
1、莫我若也(宾语前置句)
2、今是溪独见辱于愚(被动句)
3、溪虽莫利于世(介宾结构后置)
4、夫水,智者乐也(判断句)
5、今予家(于)是溪(省略句)
七、难句翻译
1、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
译:灌水的北面有一条小溪,向东流入潇水。
2、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译:可以用来染色,用它的功能命名它,所以叫它染溪,
3、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
译:汇合的水流弯弯曲曲向南流去,叫做愚沟。
4、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
译:溪水虽然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可它却善于映照万物。
5、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译:所以凡是愚笨的人,没有比得上我的。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文言文是高考语文里的常考题型。下面是读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2016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以供大家学习。
一、通假字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有:通"又")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4.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
5.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
6.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直:通"只")
7.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毛:通"苗")
8.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错:通"措")
9.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
二、古今异义
1.蚓无爪牙之利(爪牙:古:动物的爪子和牙齿。今:帮凶)
2.金就砺则利(金:古:金属;今:黄金)
三、词类活用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使动,使……弯曲)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一:数作形,专一)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作动:游水)
四、文言句式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宾短语后置)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宾短语后置)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介宾短语后置)
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判断句)
6.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判断句)
7.輮以为轮(省略句)
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五、重点字词解释
1.学不可以已(已:停止)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中:合乎;輮:使……弯曲)
3.輮使之然也(然:这样)
4.金就砺则利(就:接近,靠近)
5.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疾:强;彰:听得清楚)
6.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致:到达)
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名作动:游水;绝:渡)
8.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假:借)
9.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得:获得;备:具备)
六、一词多义
1、而、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转折,但)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转折,但)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并列,而且)
④吾尝终日而思矣(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⑤吾尝跂而望矣(连词,表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⑥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前:修饰;后,转折)
⑦顺风而呼,声非加疾,而闻者彰(前:修饰;后,转折)
⑧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转折,但)
⑨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转折,但)
⑩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顺承,就,于是)
2、绝
①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终止)
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绝,断绝)
③以为妙绝(极)
④佛印绝类弥勒(十分)
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
3、强
①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有力的弓)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壮)
③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有多)
④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勉强)
4、假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助)
③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假如,如果)
④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装)
5、望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远望)
②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
③先达德隆望尊(名望)
④适冬之望日前后(农历每月十五)
6、闻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而闻者彰(听见)
②博闻强志(见闻,知识)
③不能称前时之闻(名声,名誉)
七、翻译句子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译: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译:即使又晒干了,不再直了,这是因为人使它弯曲变成这样的。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那么就会智慧明达而行为没有过错了。
4、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译:我曾经整天地思考,比不上一会儿所学的东西收获大。
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有学问有修养的人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积累善行养成品德,达到很高的境界,通明的思想也具备了。
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译:所以不积聚半步,没有用来达到千里的办法;不积集小的流水,没有用来汇成江海的办法。
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译:中途停止雕刻,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放弃地雕刻,金石也可以雕刻成功。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在高考的复习过程中,你掌握了哪些重要知识点了呢?下面是读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以供大家学习。
一、重点词语解释
1、所以游目骋怀……信可乐也(用来……,表凭借;实在)
2、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交好)
二、通假字
1、 趣舍万殊通("趋",往,取)
2、由今之视昔(通"犹",如同)
三、多义词
1、修:茂林修竹(高)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
乃重修岳阳楼(修建 )
修守战之具(整治)
2、期: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周,期年:一周年)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约定)
3、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趣,情致辞)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招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4、临: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迎)
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面对)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5、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旁边)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按次序)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行军途中的驻地)
四、词类活用
1、 映带左右(环绕,名作动)
2、流觞曲水(使(水)弯曲)
3、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形容词作名词,贤才;年少的人和年长的人)
4、所以游目骋怀(使……游,使……骋,动词作使动)
5、固知一死生(看作一样,数量词作动词)
6、一觞一咏(名作动,喝酒)
五、特殊句式
1、 会于会稽山兰亭(介词结构后置句)
2、当其欣于所遇(介词结构后置句)
3、晤言(于)一室之内(省略介词"于")
4、引以(之)为流觞曲水(省略介词宾语"之")
六、难句翻译
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译:用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穷尽视和听的享受,实在快乐啊。
2、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译:何况人寿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
3、 死生亦大矣
译:死生也是人生的大事啊。
4、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译:当然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
5、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译:尽管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人们的情致却是一样的。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知识点的归纳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记忆课文内容。下面是读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以供大家学习!
古今异义
(1)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抵押。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相当:古义:相抵押;今义:两方面差不多,配得上或能够相抵;副词,表示程度高,但不到“很”的程度。
(2)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3)我丈人行也。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4)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5)独有女弟二人 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6)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7)武等实在 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8)位列将 位:古义,官位;今义,位置、地位 列:古义,一般的,普通的;今义,排列
(9)兄弟亲近 古义:亲近的侍臣;今义:靠近(亲密地接近)
(10)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古义:临时充任;今义:虚假
(11)稍迁至栘中厩监 古义:渐渐;今义:稍微,些许
(12)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遗,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 币,古义:财物、礼物;今义:货币
(13)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
(14)虞常果引张胜 古义:牵攀,招供;今义:牵引,引导
(15)如惠语以让单于 古义:责备;今义:把方便或好处给别人;躲闪、避开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文言文是语文学习里的重要内容。下面是读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学习。
1.B(B项的“受”是“受理”的意思)
2.D(A项的两个“何”,分别译为“为什么”、“怎么”,前者作谓语,后者作状语B项的两个“乃”,分别译为“于是”、“却”C项的两个“则”,分别译为“于是”,“却”D项的两个“独”,都作“只有”“单单”讲)
3.D(第①句和③句所叙内容都是一般行为,没有反映出他倨傲特异的性格特征)
4.B(A项“玩世不恭”不当,这不是他的性格特征C项“反衬袁逢、羊
陟不计私嫌、爱才荐才的高尚品格”不当,写袁逢、羊陟是为了衬托赵壹D项中“故作倨傲“不当,这是他固有的性格特征,不是装出来的)
5.(1)为人自恃有才而傲慢,遭到乡里人的排斥。
(2)几百个主计吏都叩头伏在庭院中,没有谁敢向上看一眼。
(3)赵壹认为公卿中除羊陟外都不足以借势显扬名声,就每日到羊陟门上求见
((1)需要翻译出被动句式(2)需要翻译出否定句式来)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将每一个基础知识点熟记于心,对我们的学习是有利的。下面是读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2016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点以供大家学习。
中国的小说,也和世界各国一样,是从神话传说开始的。有人说我国小说有很多起源,如寓言、史传、诸子散文等等,其实源只有一个,那就是神话传说。神话是把神人化,传说是把人神化,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很难确切划分。
到魏晋南北朝,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这是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起的名字,我觉得概括得很恰切。神话传说也好,志怪、志人也好,都是作为一种史实记载下来的,是靠实地访问,从民间搜集而记录下来的,因此叫作“志”。“志”是记录的意思,而不是创作。所以最初的小说,同历史归于一类。比如《穆天子传》是个神话传说,可史书上却把它归于帝王“起居注”一类;《山海经》也是神话传说,《汉书》中却把它归于“地理志”中。
直到梁代萧统编《文选》,才第一个要把文学和历史区分开来。他在序中提出他的文学定义,即“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但这时他所指的文学只包括诗、文、赋,并不包括小说。我国的小说脱离历史领域而成为文学创作,还是进入唐代之后的事。唐代的文化出现了很多新的东西,文人的思想也有所发展、开阔;这时传奇小说应运而生,如陈鸿写的《长恨歌传》、白行简写的《李娃传》,都是依照传说创作而成,不再是历史性质的东西了。唐代小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富于想象虚构与讲求文采,这就同过去的作品有所区分。参照萧统的文学定义看,虚构、想象正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则正是讲求文采。从此,小说便发展成为文学创作了,但作为史的志怪志人传统也并没有中止。
传奇小说发展到宋代就衰落了。宋代的小说大致是根据史事记载完成的,没有什么虚构和富有文采的创作加工,同唐代小说大不相同。后来人们写了各个朝代的历史小说,大多走了宋代传奇的路子,即按照史书的记载编写,作为文学作品是失败的。
这时随之兴起的是话本。话本经过文人加工,就变成许多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等,大都是文人采用民间创作而进行再创作的。话本是民间“说话”艺术的底本,它是经过说书艺术的千锤百炼才产生、流传的。它以描绘精彩动人的情节场面和塑造生动活泼的人物性格见长;这就与专供人阅读的小说有了明显的不同风格,因为它们是植根于讲给人听的说书艺术的。
由这里再发展,便成为文人的独立的创作。这时不再拿民间的东西来加工了,而主要是自己创作。这一类代表作是《金瓶梅》,它在小说发展史上开辟了一条新路。无论《三国演义》《水浒传》还是《西游记》,写的都是非凡的人物或者不寻常的英雄;而《金瓶梅》开辟了一条写平凡人和日常生活的道路,通过写平凡人的日常生活,显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长足发展。沿着《金瓶梅》所开创出来的道路,《红楼梦》问世了,中国古代现实主义小说达到了辉煌的顶点。
中国小说发展的脉络及特点,大致就是如此。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对于福建的考生来说,要怎样做好2017年的春季高考复习呢?只有快速的掌握好每一个和高考相关的知识点,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2017福建春季高考语文知识点,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一、古诗鉴赏答题技巧:瞻前顾后,前后融通
古诗鉴赏最大的难点,在于我们对于诗意把握的不准确,或是难以进入。读懂一首诗,答题就会变得相对容易。但是怎么才能读懂一首诗呢?就是要注意:瞻前顾后,前后融通。因为整首诗意思是关联的,密切交融的整体。前面读不懂可以靠后面读,后面读不懂可以靠前面帮助。
二、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自我语言为肉,材料语言为骨
这个技巧是针对开放性题目来说的。开放性题目现在成为了新课程的一个亮点。以2012年天津卷《掐辫子》为例来说明。
你读完文本后有怎样的感悟?请用两个词语概括,并分别加以简要说明。
同学们看到题目以后,容易直接凭自己的直觉和印象答题。这样就没有“自我语言为肉,材料语言为骨”。应该首先看一看跟题旨最重要的材料语言是什么,进 行摘录。在答题过程中,用自己的语言,但是不能脱离材料核心。关键的地方还要引述文章的话。万万不能因为是创新题目,谈自我感受,抛开文本,凭着直觉写下去。
三、作文审题的关键:理清层次,直击要害
要想写好一篇高考作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文章题旨要在高考题目要求的范畴内。如何能够很好的做到这一点呢?就是理清层次,直击要害。
示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语文课堂上,老师在讲到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不无感慨地说:“可惜,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家书了,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了。”
学生甲:“没有啊,我上大学的表哥就经常给我写信,我觉得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
学生乙:“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谁还用笔写信啊?”
学生丙:“即使不用笔写信,也不能说明书信消失了,只不过是书信的形式变了。”
学生丁:“要是这样说的话,改变的又何止是书信?社会发展了,科学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如何进行审题呢?材料部分,就“书信问题”展开,各抒己见,老师是引子,也是一个观点。同学甲乙丙都是在谈对书信问题的理解。老师和同学甲乙丙核心都 是在谈书信问题,而同学丁的看法是在老师和学生甲乙丙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和提升。针对这段话来讲,发言水平最高的是学生丁。所以,这段材料的核心就是,在 “书信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的归结概括,用大概念套住了小概念,让问题普遍化了。命题的实质是:发展中改变的好与坏。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文言文是高考语文里的必考内容,在做高考试卷的时候,要怎样才能轻松应对这些文言文阅读题呢?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明史·韩文传
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举进士,除工科给事中,出为湖广右参议。中贵督太和山,干没公费。文力遏之,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九溪土酋与邻境争地相攻,文往谕,皆服。弘治十六年拜南京兵部尚书。岁侵,米价翔踊。文请预发军饷三月,户部难之。文曰:“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乃发廪十六万石,米价为平。明年召拜户部尚书。文凝厚雍粹,居常抑抑。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武宗即位,赏赉及山陵、大婚诸费,需银百八十万两有奇,部帑不给。文请先发承运库,诏不许。文言:“帑藏虚,赏赉自京边军士外,请分别给银钞,稍益以内库及内府钱,并暂借勋戚赐庄田税,而敕承运库内官核所积金银,著之籍。且尽罢诸不急费。”旧制,监局、仓库内官不过二三人,后渐添注,或一仓十余人,文力请裁汰。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文司国计二年,力遏权幸,权幸深疾之。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郎中李梦阳进曰:“公诚及此时率大臣固争,去‘八虎’易易耳。”文捋须昂肩,毅然改容曰:“善。纵事勿济,吾年足死矣,不死不足报国。”即偕诸大臣伏阙上疏,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瑾恨文甚,日令人伺文过。逾月,有以伪银输内库者,遂以为文罪。诏降一级致仕,瑾恨未已,坐以遗失部籍,逮文下诏狱。数月始释,罚米千石输大同。寻复罚米者再,家业荡然。瑾诛,复官,致仕。嘉靖五年卒,年八十有六。
(节选自《明史•韩文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 振:救济。
B.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 当:承担。
C.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 临:面对。
D.核所积金银,著之籍 著:彰显。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B.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C.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 /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D.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 /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6.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韩文为官清正,关注民众生活,他在湖广,妥善处理九溪士酋与临境争第一事;担任南京兵部尚书时,年成歉收,他开仓取粮十六万石,平抑米价。
B.韩文刚正不屈,敢于奏议国事,武宗继位,诸项费用供给不足,他不顾非议,一再提出自己看法;有关机构冗员渐增,他援引成例,着手压缩编制。
C.韩文疾恶如仇,尽力遏制权幸,宦官刘瑾等每日引诱皇上沉溺于声色狗马,不理政事,他采用李梦阳的建议,冒死谏诤,打击了刘瑾等的嚣张气焰。
D.韩文刚者易析,饱受政敌陷害,刘瑾以遗失部籍作为罪名,逮捕韩文,释放后又两次罚米,使他倾家荡产;直到刘瑾被诛后,韩文才复官而后退休。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
(2)即偕诸大臣伏阙上书,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了解重要的文言常识,对你的语文考试是有利的。为此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推荐了一些高考语文文言文常识的考点,欢迎大家参阅。
人的称谓:
(一) 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
(二) 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三)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称文正,欧阳修称文忠。
(四) 称籍贯: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又称柳河东。
(五) 称官名:以人的官名来命名,如杜甫称杜工部。
(六) 称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来命名。如岑参:岑嘉州 柳宗元称柳柳州
(七)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的封赐爵号(位):公、侯、伯、子、男(五等)
谦称:
1、 自称:愚、敝、卑、臣、仆
2、 帝王自称:孤、寡、朕
3、 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
4、 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
5、 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
6、 其他自谦词:
尊长者自称:在上
晚辈自称:在下
老人自称:老朽、老夫
女子自谦:妾
敬称:
1、 对帝王: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大王
2、 对将军:麾下
3、 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
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
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称平辈或晚辈。
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
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4、 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5、 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称死去的父亲:先考、先父。
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
死去的帝王:先帝。
6、 君对臣敬称:卿、爱卿。
7、 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
特殊称谓:
1、 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2、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 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的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只要调动平时的积累,对高考命题做一些研究,掌握扎实有效的备考方法,高考语文的得分会稳操胜券。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考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一)高考文言
对于高考文言文阅读,学生通常会抱怨文章晦涩难懂,读完后不知所云。做题时常常拿捏不定,犹豫不决,判断不准。其实只要了解高考文言文命题和选文的标准,就不难拿到全分(12分)。从命题角度看,所有考点全部来自高中语文教材范围,来自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常见的文言知识,所谓立足于课内,选材于课外。而所选文章大多来自二十四史,正史中正面人物形象,其价值取向是不言而喻的。往往是古代贤人良臣的小故事及个人履历表,所以不难读懂意思,只是落实到个别字词,倒是颇让人费神,不过如能胆大,心细,也不可怕。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若不影响做题目就不要钻牛角尖,不必讲求字字落实,一一对应,力求无一字无来历,不懂就不懂也没什么!
如何读懂文言文文段
带着“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两遍。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对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尽可能地排除。对理解文段起关键作用的词句要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认真阅读最后一道有关内容分析的题目,把握文段主旨。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
①文言实词题答题技巧:分析字形,辨明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
实词理解:将给出的词义带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
解释不通的字词往往可以考虑是否通假或者活用。
从没有听说过的实词释义往往是对的,干扰你罢了。
将文言词语的今义带进原文,往往错。
②文言虚词题答题技巧:
虚词比较:每组中利用给出的高中学过的另一句子来推断文中句子的虚词用法。
③信息筛选题答题技巧: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照应上下文,一般作者评论性的话不能作为选项,别人赞誉的话可考虑。
④性格表现题答题技巧:先找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任务性格的选项,用排除法选择。特别注意谁的什么性格。
⑤内容归纳题答题技巧: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
(二)高考古诗
一般说来,诗歌的思想内容不是平铺直露,而是隐晦曲折的。特别是在学生临场考试时,思考的时间很短,分析的内容较少,阐述的内蕴较浅,所以如果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鉴赏技巧,那么,就完全有可能快速迅捷地捕捉到解题切入点,较完整地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较准确评价作者的观点,得出正确的答案。
怎样读懂一首诗
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分析诗题中的人和事。逐字解说诗句,理解诗的大意。诗最后两句一般是运用议论、抒情,是诗的主旨和意境所在。
古诗鉴赏表述: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作用有: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特别注意:
①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
②赏析诗句时注意用词的巧妙、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③仔细阅读全诗,注意诗中出现的意象(即描写的对象),调动常识储备,揣摩形象的象征意味。
④评价要恰当,严禁人为拔高。围绕人之常情考虑诗歌的感情基调。
有千古名句的要注意名句对全诗的作用及其在全诗中的分量;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明末清初的抗清复明等);注意前后期风格变化大的作家(如南唐后主李煜,宋代女词人李清照)。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在高考语文的考试中,哪些知识点是必考的呢?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2016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1. 把握中心
把握诗歌的中心就是把握整体。要掌握诗歌表现的主题是什么,诗歌的主体形象是什么,全诗表现的主要感情是什么,要对综合的审美内容作总体的把握。如杜甫的《春望》一诗,它的主题是表现忧国思家的爱国之情,它的主体形象是国家山河破碎,人民惨遭苦难,它的主要感情是忧国忧民。
又如毛泽东词《沁园春•雪》,用“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几句,将中国历史上五大雄主缺乏文韬,只重武略的不足表现出来。对词句要咬文嚼字,准确领会其意思,为把握诗歌的中心做准备。
2. 意象与意境的定义
意象是融合了作者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也就是作者的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它是诗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比自然界中客观的形象更容易激发读者的共鸣。这种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就是意境。鉴赏时,必须先明确,作者是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的。
3. 把握意境
对古诗的鉴赏离不开对诗歌的意境把握。所谓意境是指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所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在鉴赏时:
首先,要初步了解诗人在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
其次,诗人在诗中向读者展示了怎样的画面,画面的构成要素具备怎样的特征。
再次,分析意境不能离开作者的生活背景。揣摩诗歌的中心主旨,仔细地分析诗人的主观感情和画面意象的联系,才能更准确地把握诗的意境。
在古诗词的意境中,“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是一种孤独落寞的意境;“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是一种清新明丽的意境;王维“花落家童未归,莺啼山客犹眠”有种恬淡静美的意境,而“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有着无限的春光让你去想象。诗人创造意境,常用“寓情于景”和“即景生情”的方式。读者领悟诗词意境,也应从景、情两方面去探究。
4. 把握意象(形象)
同小说、戏剧一样,诗歌也塑造形象,不同的是,诗歌中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的,都是诗中的形象,不能认为诗歌中的形象就实指某一物、某一景或某一事,不能太落实。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形象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可以粗线条白描,也可以浓墨重彩、精雕细刻;可以铺垫、衬托,也可以借助想像、联想塑造形象。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在上海的高考语文考试中,会考到哪些知识点呢?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上海高考语文知识点,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一. 语言简明的概述
简明是以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取得最佳效果。“简”反映了量的要求,“明”含有效果的要求,就是表达的清晰。量的要求是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所说的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简明的要求是:避免晦涩、避免歧义、避免啰嗦。
二. 使语言简明的方法
1、找主干、理枝叶。(发现和消除歧义)
2、分析句间关系。(发现和删除重复的句子)
3、把握文段主旨。(发现和删除游离中心或话题之外的内容)
4、恰当地运用省略和称代。
5、恰当地对某些内容进行概括和合并。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在2016年高考来临之前,做好语文的复习吧。下面是读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2016高考语文名著知识点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对有现在人来说,“四世同堂”是家庭和睦、子孙满堂的代名词,它是一种幸福,一种美好:老人含饴弄孙,悠闲自在;小孩子轻松愉快、茁壮成长。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就是描写了一个北京普通老百姓祁老太爷的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但不幸的是,由于战争,他的这种幸福被敌人强行夺走。
这场战争直到今天提起来仍令人毛骨悚然,它就是日本侵华战争。日本侵华,对于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日本侵略这在中华大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想必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够倒背如流。但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的罪行真的震撼了你的心吗?
说实话,在没读这本书之前,面对南京大屠杀,面对那冰冷的“30万”,除了感慨日本人的野蛮外,我便无其他的感觉。毕竟我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毕竟我没有经历那一场屠杀。直到我读了这本书,直到钱默吟入我的视线。他善良、友好,虽然贫穷,却不肯为五斗米折腰。作为一个文弱的诗人,平时连一只蚂蚁都不肯踩死。就是这样一个人,在被日本军带走以后,被拉去做电椅,被用皮鞭抽,脸被打肿后,连东西都看不清,嘴里的牙齿所剩无几。更可悲的是,儿子在他被捕后因病去世,妻子不堪打击而自杀身亡。这就是侵华,日本侵略者在把“亡国奴”的称谓强加给中国人之后,硬是把幸福的家庭搞得家破人亡,把平平凡凡的人摧残得不成人形。
看着钱默吟那被折磨的不成人形的模样,听着那皮鞭落下、皮肉裂开的声音,心里冒出一阵钻心的痛。对于这一段屈辱的历史,我们不能忘却,而且我们也更应该清楚,国亡了,我们何去谈幸福和尊严!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中国人是勇于反抗的。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千千万万个爱国青年。书中描写了这样一群人,像瑞全一样,受过教育,有爱国心,怀揣着一股激情,不甘心当亡国奴,奔赴战争前线,为人民谋幸福;像瑞宣一样,为了家庭忍辱负重,在敌人的魔爪下斗争着,拯救着那些被敌人压迫的人。他们不仅要把自己的家艰难的维持下去,而且还要忍受着亡国的折磨。他们的身体虽在家里,但心早已飞到了战争的前线。正因为这样,才有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也正因为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历经五千年而不衰,毅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手里,作为祖国的接班人,我们要时刻牢记使命,艰苦奋斗,积极地奉献祖国。只有国家富强,我们才会有尊严,我们才不会受欺侮。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韩国人民纷纷把自己的钱财存入银行,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国家渡过难关。国难当头,最能反映出来的就是一个国家人民的爱国心。然而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情况就不容乐观了。书中描绘了这样的一群中国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汉奸。像冠晓荷一样,像瑞丰一样,为了发达,出卖灵魂,出卖尊严,甘心做敌人的走狗。他们抓住亡国的机会,尽享荣华富贵。他们是我们五千年文化下产生的耻辱,是我们永远唾弃的对象。我们要时刻警醒自己,不要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做一个有尊严,有骨气,内心坦荡荡的中国人。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文言文是学生们的重难点,在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教师们该如何准备文言文的复习资料呢?接下来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北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供大家参考,希望会给你大家带来帮助。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
1、世隶耕 属于2、未尝识书具 曾经3、父异焉 对……感到诧异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自是:从此。 就:完成5、邑人奇之 对……感到奇怪6、稍稍宾客其父 把……当作宾客
7、父利其然也 认为……有利可图 8、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日:每天。 扳:通“攀”,牵、引 。谒:拜访 9、不使学 使:让 10、不能称前时之闻 相当 11、泯然众人矣 消失 12、贤于材人远矣 比 13、则其受于者不至也 被 14、伤仲永 哀伤、伤感 15、养父母 赡养 16、或以钱币乞之 有人 17、从先人还家 跟从 18、卒之为众人 卒:最终 19、如此之贤也 (有)才能 20、固众人 本来 21、即书诗四句 写
二、翻译下列句子 答案
1、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或以钱币乞之。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
2、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 于邑人,不使学。
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3、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4、泯然众人矣。 他才能完全消失,和普通人一样了。
5、余闻之也久。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
6、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以前的名声相当。
三、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幼年天资聪慧“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
第二阶段:才能渐退,“不能称前时之闻”。第三阶段:“泯然众人矣”。
2、“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又指什么?
“受于天”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于人”指人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
3、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怎样看待?
原因是“父利其然”,“不使学”,(直接原因)把仲永当作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作者认为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根本原因)即没有进行后天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的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4、请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提炼出一个观点(不与作者观点雷同)
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活到老,学到老。“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10《木兰诗》
(一)、看拼音写汉字或看汉字写拼音
机杼声( ) 军帖( ) 可汗大点兵( )( )
鞍鞯( ) 辔头( ) 燕山胡骑鸣啾啾( )( )
鸣jiān jiān( ) 赴róng( )机 传金tuò( )阿姊( )
著( )我旧时裳( ) 磨刀霍霍( )
答案:zhù tiě kè hán ān jiān pèi yān jì jiū 溅溅
戎 柝zǐ zhuó cháng huò
(二)、重点字词解释
1、惟闻女叹息( ) 2、愿为市鞍马( )
3、旦辞爷娘去( ) 4、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
5、关山度若飞( ) 6、朔气传金柝( )
7、木兰不用尚书郎( ) 8、策勋十二转( )
9、赏赐百千强( ) 10、出郭相扶将( )
11、著我旧时裳( ) 12、雄兔脚扑朔( )
13、雌兔眼迷离( ) 14、安能辨我是雄雌( )
答案:1、只2、买3、早晨4、只5、过6、北方7、不愿做8、记功9、有余10、外城11、穿12、动弹 13、眯着眼14、怎么
(三)、通假字
1、对镜帖花黄: 通 译为:
2、出门看火伴: 通 译为:
答案:1、“帖”同“贴”,粘贴
2、“火”同“伙”,伙伴
(四)、古今异义词
1、木兰当户织
2、军书十二卷
3、从此替爷征
4、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5、出郭相扶将
6、双兔傍地走
答案:1、户:古义:门 今义:窗户
2、十二:古义:表多数,不是确指 今义:数词,十二
3、爷:古义:父亲 今义:爷爷
4、但:古义:只 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5、郭:古义:外城 今义:姓氏
6、走:古义:跑 今义:行走
(五)、一词多义
1、市:愿为市鞍马( ) 东市买骏马( )
2、度:关山度若飞( ) 孤不度德量力( )《隆中对》
3、策:策勋十二转( ) 策之不以其道( ) 《马说》
执策而临之( )《马说》
4、强:赏赐百千强( )余强饮三大白( )《湖心亭看雪》
项为之强( )《童趣》
5、安:安能辨我是雄雌( ) 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答案:1、买;集市2、过;衡量3、记;用马鞭打,这里是驱使、驾驭;马鞭4、有余;尽力;同“僵”,僵硬5、怎么;安稳
(六)、词类活用
策勋十二转:策:名词做动词,译为:记
(七)、重点句子翻译
1、可汗大点兵
2、愿为市鞍马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
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5、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6、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7、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8、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答案:1、皇上大规模的征兵。
2、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3、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像飞一样的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座座山,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
4、将士们身经百战,征战多年,有的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得胜而归。
5、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不愿做尚书郎这样的官。
6、希望骑上千里马,借助它的脚力送我回故乡。
7、雄兔的脚喜欢乱搔乱扑腾,雌兔的两眼老是眯缝着。
8、它们挨着一起在地上跑的时候,又怎能分辨得出谁雄谁雌呢?
(八)、理解性默写
1、《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
2、《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预备情形的几句是:
3、《木兰诗》中写爷娘、姐姐、弟弟迎接木兰归来的诗句是:
4、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
5、《木兰诗》中简写木兰奔赴战场的两句:
6、《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
7、《木兰诗》中写征途遥远行军神速的语句是:
8、《木兰诗》中体现木兰战功卓著的是:
9、《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
10、《木兰诗》中描写木兰辞别父母踏上征途情景、思念亲人的诗句是:
答案:1、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5、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6、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7、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8、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9、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10、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三、内容及写法理解
1、《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诗歌描述了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刻画了木兰这一生动形象: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 巾帼英雄 爱国、渴望和平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表现的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详略得当的写法 目的:详略安排的目的,这首诗要突出的正是对木兰的孝敬父母、勇于担当责任、深明大义、纯真质朴性格的颂扬,还有对美好和平生活的向往,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
3、多种修辞手法运用:互文,夸张,比喻,排比 复沓
4.“旦辞爷娘去……”八句运用复沓的修辞,夸张的表现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气氛。“黄河流水鸣渐渐”“燕山胡骑鸣啾啾”衬托木兰的思乡之情。
七年级下册: 15《孙权劝学》
一、解释加点的词 答案
1、卿今当涂掌事 当:掌管。 当涂:当权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治:研究 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但:只。 当:应当。 见:了解 4、孰若孤 孰:谁 5、蒙乃始就学 乃:于是 6、即更刮目相待 更:重新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见事:认清事物
二、翻译下列各句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是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长兄怎么认清这件事这么晚啊!
5、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总是以军中事多来推辞。
三、写出自本课的成语 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待)刮目相待、 开卷有益
四、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
1、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1)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2)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勤奋学习,一定会学有所成。
2、①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②孙权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
① 劝学。② 先谈到吕蒙读书的必要性,用自己的读书的体会现身说法,说出读书的可能性。
3、找出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并指出这里是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是侧面描写。作用是:突出表现吕蒙勤奋学习,学有所成。
《孙权劝学》和《伤仲永》对比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见《点拨》p118)
七年级下册:《口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一、解释加点的词 答案 1、京口有善口技者 擅长 2、会宾客大宴 会:适逢。 宴:举行宴会 3、施八尺屏障 设置:安放 4、少顷 少顷:一会儿5、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但:只 闻:听见 6、其夫呓语 呓语:说梦话 7、满坐寂然 “坐”同“座” 8、妇抚儿乳 抚:抚摸 。乳:喂奶 9、众妙毕备 毕:全 10、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意:心情 。少:稍微。 舒:松弛。稍稍:渐渐 1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夹杂 12、虽人有百手 虽:即使 13、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说出 14、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股:大腿 。 走:跑 15、群响毕绝 毕:全 。 绝:尽、消失
二、翻译下列各句 答案 1、 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 不能名其一处出。
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
2、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
三、回答以下问题 答案
1、归纳文章的主旨 通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展示赞扬了口技艺术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2、 文多处描述听众的反应, 这些描述有什么效果?
课文三次描述听众的反应:( 一是“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伸颈”“侧目”说明宾客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惟恐有所遗漏;“微笑”,表示宾客对表演心领神会,感到满意;“默叹”写出宾客为表演者的技艺折服而又不便拍案叫好的神态。 二是“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正坐”与“伸颈”“侧目”对照。“稍稍”是“逐渐”“渐渐”的意思,细致地表现了宾客情绪由紧张到松弛的渐变过程。 三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写宾客惊慌欲逃的神态、动作,说明口技表演达到以假乱真的绝妙境界。)这三处侧面描写,层层深入,生动细腻地刻画出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了这场精彩的演出对听众具有巨大吸引力的表演效果,从而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七年级下册: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共工怒触不周山》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
1、夸父逐日 赛跑2、河、渭不足 黄河 3、弃其杖 自己的、他的。4、化为邓林 成为
二、中心思想 本文曲折地反映了远古时人们同大自然竞胜的精神。
三、本文为我们编织造就了一个怎样的既悲壮又辉煌的结局?这样的结局有何意义?
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4点)(意义见笔记)
四、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夸父逐日》这则神话故事的内容要点。谈谈你对夸父这一神话人物的认识。 夸父逐日渴死杖化邓林。 夸父是个有远大抱负、有顽强毅力、有英雄气概、甘为人类造福牺牲自我的的神话人物。
七年级下册:《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
1、止有剩骨 止:通“只”2、顾野有麦场。 顾: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 3、苫蔽成丘 苫蔽:遮盖。
4、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犬坐:像犬一样坐着 5、一狼洞其中。 洞:打洞
6、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企图、打算。隧:钻洞。 7乃悟前狼假寐 假寐:假装睡觉。 8、意暇甚 意:神情。 9、恐前后受其敌 敌:攻击。 10、止增笑耳 止:通“只”。耳:罢了。
二、译句 1、投以骨。
把骨头投向(狼)。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一只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3、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场主人把柴草堆在那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4、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只增笑耳。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又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们增添点笑料罢了。
三、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阐述本文主旨。 本文叙述了屠户与狼斗争的故事,揭露了狼贪婪、凶狠和狡诈要本性,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
2、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
文中表现狼狡猾的语句有:“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而两之并驱如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等。
3、结尾一段是什么表现手法?结尾一句话是对狼及像狼一样的恶势力的讽刺嘲笑,但换个角度,它又告诉“人”什么呢?
是议论。它告诉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幻想妥协,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看过北师大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的还看了: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文言文,有着独特的语言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接下来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的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1、文言实词: 可
高可二黍许:大约、约计
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同上)
可歌可泣、可以燎原:可能、能够
许
潭中鱼可百许头: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高可二黍许:上下(与上同)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地方
时人莫之许也:承认、同意、答应
杂然相许:赞同(与上同)
默许(同上)
奔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飞奔的马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奔的马
奔走呼号、东奔西窜:奔跑、逃跑
轩邈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轩,高;邈,远
中轩敞者为舱:高起
舍其文轩:有篷的车
戾
鸢飞戾天者:至
暴戾恣睢:乖张、乖戾
经纶
经纶世务者:筹划(动词)
满腹经纶:才干,名词
反
窥谷忘反:通“返”,返回
始一反焉:通“返”,往返
曾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
曾不吝情去留: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同上)
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荡胸生曾云:通“层”
箪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一箪食,一豆羹: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或
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表委婉口气
或多或少:或许(同上)
食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喂
策
策之不以其道:马鞭,句中意为用鞭子打,动词
策马前进、鞭策:鞭打
献策:计谋、方法
道
策之不以其道:正确的方法、方法
头头是道、以其人之道、志同道合:方法、方向(可认为与上同)
临
执策而临之:面对
如临大敌、背山临水:面对(同上)
有亭翼然临于亭上者:靠近
居高临下:从高处往低处看(同上)
(此外还有:身临其境、双喜临门、临阵脱逃、临渊羡鱼、临渴掘井、临危不惧、临门一脚等等这个临字很复杂,现代汉语词典与古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不完全统一的。这种情况在考试时也是具体分析。)
邪
其真无马邪:通“耶”,吗
致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招致、引来
无从致书以观:得到(引申义)
致病:招致(同上)
错落有致、曲折有致:情趣
专心致志:集中力量意志等
走
录毕,走送之:跑
走马观花、奔走相告、走马上任:跑
(古汉语中,“走”为跑,“行”为走,但要注意如“走面闯北、走街串巷”中的“走”属于现代汉语的用法,即“行走”。)
硕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大
硕大无朋、硕果累累:大(同上)
叩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请教、发问、询问
叩以文义:询问、打听(与上同)
三拜九叩:叩头、磕头
叩门:敲、打
援
援疑质理:引、提出
援引条文:引用(可认为与上同)
孤立无援:援助、支持
质
援疑质理:询问
提出质疑:询问
至
色愈恭,礼愈至:周到
寡助之至:极点
至高无上、至关重要、至理名言:最
自始至终、至死不屈:到
俟
俟其欣悦:等待
俟河之清、俟机进攻:等待(同上)
舍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学舍、书馆(客舍房舍引申而来)
舍己为人、舍近求远、舍本逐末:舍弃、不要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止息
支
四支僵劲不能动:通“肢”
衾
以衾拥覆:被子(古今同义)
被
同舍生皆被绮绣:同“披”,穿
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
腰
腰白玉之环:腰佩,动词
臭
左佩刀,右备容臭:气味,句中指香气(音xiù)
其臭若兰、无声无臭:香气、气味(与上同)
缊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旧絮、破麻
敝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破
敝帚自珍:破(同上)
民生凋敝:疲惫、衰败
尤
水尤清冽:格外
怨天尤人:责怪,动词
以儆效尤:过错、罪过、过失,名词
守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做太守,做州郡的长官,动词
谪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即被贬职
具
百废具兴:通“俱”,全、皆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全、皆(同上)
晖
朝晖夕阴:日光
报得春三晖:日光(同上)(古今同)
斜晖脉脉水悠悠:日光(同上)
极
南极潇湘:尽
开
连月不开:放晴
薄
薄暮冥冥:迫近
日薄西山:迫近(同上)
厚古薄今、厚此薄彼、妄自菲薄:轻视、看不起
如履薄冰:与“厚”相对
景
至若春和景明:日光
良辰美景、风景秀丽:景色、景致
惊
波澜不惊:动、起
惊天动地:动、震动(同上)
集
沙鸥翔集:鸟停息在树上(这是本义)
集腋成裘、集思广益:集中、聚集
一
而或长烟一空:全、都、一概
一如既往:全部(同上)
宠
宠辱偕忘:荣耀
偕
宠辱偕忘:一起、共同
相偕出游、白头偕老、偕同、偕行:一起、共同
把
把酒临风:持、执、拿
求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
芳
野芳发而幽香:香花
秀
佳木秀而繁阴:开花,句中意为滋长
秀而不实:植物开花
后起之秀:优秀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高出
山清水秀、眉清目秀、秀外慧中:秀丽、清秀
陈
杂然而前陈者:摆开
陈列:摆开(同上)
陈规陋习、陈词滥调、新陈代谢:旧,与新相对
酣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尽兴地喝酒、酒喝得很畅快(古今同义)
筹
觥筹交错: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用的签子、小棍儿
更胜一筹(同上)
颓然
颓然乎其间者:原指精神不振的样子,句中指醉态,醉熏熏的样子
上下
鸣声上下:高处和低处的树林
不相上下:高低
谓
太守谓谁:是、为
谓为信然:说
谓先主曰:对……说,告诉
(辨析:“谓、曰”都是说的意思,但“谓”不与所说的话紧接,而“曰”则与所说的话紧接。)
尔
问君何能尔:这样
不过尔尔:如此(同上)
尔虞我诈:你,第二人称代词
羞
玉盘珍羞直万钱: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
玉盘珍羞直万钱:同“值”
岂直五百里哉:只,仅仅
安
多歧路,今安在:哪里
衣食所安:有“养”的意思
济
直挂云帆济沧海:渡、过河
同舟共济:渡(同上)
无济于事:有益、成
阑干
瀚海阑干百丈冰:纵横交错的样子
北斗阑干南斗斜:横斜的样子(同上)
掣
风掣红旗冻不翻:拉、扯
风驰电掣:一闪而过(不同)
猜你感兴趣: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高考语文必考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语文学习的知识点比较的多,学生需要知道高考语文的考点。那么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高考语文必考重点知识点归纳,仅供参考。
一、论述类文章阅读
1、是锁定题目的阅读区间,在第几段第几行,特别是涉及到第一、第二自然段的词语、句子的理解题。
2、是一般第1、2题比较容易,可以直接找到原文中的位置,根据题干指向。表述一般与原文一致的,大都正确。
3、是第3题的设题难度稍微大一点。设题的错误项大都与原文有些偏差。细微处要搞清楚。
二、古诗鉴赏
1、古诗鉴赏重在字句的理解。要从诗中找答案,各种方法要学,但关键是对本诗的理解,特别是在意境上要把握好。意境就是作者写这首诗表现的心境。或低沉、或昂扬、或沉郁、或思念、或冷漠等等,由此再落实到词句中。
2、记住的关键一点就是:答案在诗歌内,在字句内在作者表达的情景内,如“冷、清、寂、绝、暗、阴、闹、笺、泪”中。
3、诗歌鉴赏的表述,要紧贴诗句展开,可贴标签,不可夸大或缩小,实实在在的表述为好。
三、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阅读
1、打破现代文阅读的神秘感,要有“答案都在原文中”的观点。
2、紧紧抓住文中的一些带有提示性的词语,如“因此”“所以”“但是”“尤其”;或概括总结性的较理性的词语,如思想、意识、现实主义、浪漫气息、奥秘、象征等。来具体推断其理性内涵和层次含义。
3、现代文阅读的核心是“概括”内容,这一点解决的办法。就是在阅读的段落内,以句号为单位,每一句概括一个意思,分条列出,不要被有些题目的“意思”“作用”“好处”所迷惑。
谈“作用”“好处”“意义”,也要依托内容去淡,不可简单地说“强化了主题,深化了中心,增强了效果,十分生动形象”等词语,就应付了事。
4、多答。因为现代文阅读字数逐渐放开,那么多答一点,就会多得分。况且答多了也不扣分。多答要注意两点:
(1)分条列出,概括作答,一般分数多的题,答案要与分数一致,即6分题。答3个小点即可。
(2)答案不要重复或从反面去说,正面作答即可,不要用形象或描写的语言。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