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高考化学题及解析相关的共200个结果:
开学了,又开始进行新一轮的高考复习了,复习期间历年的考试真题的练习是少不了的。以下是2015年海南高考历史部分的参考答案,来看看你做的怎么样!
考点:区域气候成因、区域水资源类型
电解铝业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近年来,我国新建电解铝产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有人认为,我国电解铝业西移大势所趋。下图示意铝工业主要部门及其在我国的主要分布省区(2010年前)。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3.西北地区大规模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
A.廉价而充足的电力 B.良好的生态环境
C.充足的原料供应 D.良好的工业基础
4.电解铝业由东、中部转移到西北地区,会导致
A.能耗降低 B.产品价格提高
C.污染排放减少 D.运输成本增加
5. 西北地区电解铝厂选址应远离
A.交通线 B.输电线
C.绿洲 D.荒漠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2015年高考结束了,考生们也准备到学校去报道了。2016年的考生们也准备开始第一轮复习,拿到高考真题也会有些紧张,现读文网小编整理了2015年上海高考历史试题及其参考答案,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解析】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还有自从秦朝建立中央集权以来,发展的历程一直没有中断,延续两千多年。
2.“什尔巴克,这是个你也知道的市镇,它的位置在幼发拉底。那是个古老的市镇,诸神都在那里存身,是他们让诸大神泛起洪水……”以上文字出自( )
A.《吉尔伽美什》 B.《罗摩衍那》
C.《摩诃婆罗多》 D.《荷马史诗》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面对历史解析题的时候,我们要先从哪里开始着手?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考历史的解体技巧以供参考学习。
1、按问作答。注意针对性和具体性。材料解析题多由几问组成,每问又有具体指向,要根据具体要求,组织答案,并依据分值来确定答案内容的多少。
2、克服思维定势,坚持论从史出。命题者有时为体现自己的学术观点,有时选取与教材观点相左的材料,用以考查提取材料信息和创新能力。
3、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准备辨别材料观点的正误。所引用的柯料,多是原始史料,难免带有封建史学家和资产阶级史学家落后史学观点的色彩。必须按照正确的立场和观点对史料进行辨析。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高考成绩的提高离不开试题的帮助,勤做题,高分到。读文网小编给同学们整理了2016江苏化学高考易错点解析,祝大家考试顺利!
(1)第I卷(选择题,共42分)核心考点、难度、模块分布题号核心考点难度模块
1金属腐蚀易化学原理基础
2化学与生活-材料易化学与生活
3有机基础知识易基础有机化学
4氧化还原概念易基本概念
5事实与方程式易化学实验
6水解及离子浓度关系较难化学原理基础
7化学平衡易化学原理基础
8有机实验易化学实验
9有机组成与结构分析中基础有机化学
10电化学基础易化学原理基础
11强、弱酸的中和反应中化学原理基础
12元素化合物中元素化合物
13实验装置分析中化学实验
14化学平衡常数计算中化学原理基础
(2)第II卷部分试题难点、易错点解析
15、难点解析(2)④ c(CH3COO-)> c (Na+)> c (H+)> c (OH-)。考查学生分析图形问题的过程和结论的能力,图形I分析M点的横坐标得出该点溶液的组成为CH3COOH和CH3COONa,且浓度之比为1:1,溶液中存在三个电离,一个水解反应,
即:CH3COONa = CH3COO-+Na+ ……①
H2O H+ + OH- ……②
CH3COOH CH3COO-+H+……③
CH3COO-+H2O CH3COOH +OH- ……④
溶液中存在CH3COO-、 Na+、H+、OH-4种离子,且c(CH3COO-)与 c (Na+)为大量离子,浓度约等; c (H+)、 c (OH-) 为少量离子,浓度约等。
CH3COOH分析M点的纵坐标得出该点溶液的PH<7,逻辑分析得出CH3COOH的电离程度大于CH3COO-的水解程度。
综上所述,得出c(CH3COO-)> c (Na+)> c (H+)> c (OH-)。
15、易错点解析(3)②步骤3中现象a是 。正确的答案是溶液出现浑浊,而不是产生白色沉淀。该问考查三大能力的同时考查学生的生活体验,发现步骤1与3中所加溶液的浓度不同,分别是0.005 mol·L-1 AgNO3溶液和3 mol·L-1 AgNO3溶液,必定会有沉淀生成,该问考查对实验现象的描述,红色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看到的现象是出现红色溶液,就如生活中把一张白纸浸入红墨水中,看到的纸是呈现红色一样,本题标准的答案是溶液出现浑浊。
16、难点解析(3)电化学两池试题都是以新情景出现,放电粒子以信息形式给出,开放、陌生,种F极放电粒子和图4中有机分子放电,都突破了学生常规放电规律的认识,属于较难试题。学生只要牢记:“负——阳——氧”分析模型,万变不离其宗,难点即突破。
17、本题将有机物的组成、结构与性质的分析置于药物PAS-Na和香料G的合成流程中,考查学生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和思路确定有机物的结构,从官能团的角度理解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建立有机物间的联系并制取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物。本题推断和结构分析难度基本达到高考水平,新反应信息,考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上更2009、2011北京高考相比,还差一个层次。本题中等难度,只是过程比较复杂,(7)可以算是难点,含苯环的条件限制型异构分析,属于高考核心考点,熟悉苯环三元取代的同学(苯环3A型3种,2AB型6种,ABC型10种)可以秒杀此题。
18、模拟制备Na2S2O3的过程是2014年高考热点,2014全国14套卷中有4个省市考了这个素材,本题难点是第(4)问,将粉碎的硫铁矿用过量的稀盐酸浸取,得到单质硫和硫化氢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这是一个信息分析的陌生化学方程式,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歧化反应,有较大难度。答案是FeS2 + 2HCl= FeCl2 + H2S↑+ S↓。
19、本题以SO2与FeCl3溶液的反应为背景,不仅展现了实验室模拟研究的完整过程,而且体现了化学的应用价值。
试题难点解析:(2)解释SO2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红棕色Fe(HSO3)2+离子的原因: 。
写出溶液中Fe(HSO3)2+离子与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答案:(2)H2O + SO2 H2SO3,H2SO3 H++HSO3-,Fe3+ + HSO3- Fe(HSO3)2+。
Fe3+ + H2O + Fe(HSO3)2+= 2Fe2+ + SO42- + 3H+
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应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结合新情景应用物质性质分析反应本质的能力。
难点解析(4)综合上述实验探究过程,可以获得的实验结论:
I.SO2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红棕色中间产物Fe(HSO3)2+离子;
II.红棕色中间产物转变成浅绿色溶液是一个较慢的过程;
答案:加热、提高FeCl3溶液的酸性会缩短浅绿色出现的时间。
该问分析实验过程与实验事实获得结论的形式,考查学生清晰有序地把握实验脉络,充分展现思维过程。突显了运用以实验、推理获取事实和证据解释相关问题的化学研究基本方法。本题中“微热和酸性环境时,变浅绿色都只需几分钟,而之前需放置12小时才变成浅绿色”,进一步深化了对“物质变化是有条件的”的理解。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在地图学的发展历史中,逐步形成了地图学史、地图投影学、地图美学以及地图制图学等若干分支学科和领域。下面是由读文网小编整理的2016安徽高考地理试卷解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6安徽高考地理试卷解析
以上就是小编精心准备的2016安徽高考地理试卷解析全部内容,希望你能喜欢。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电场是电荷及变化磁场周围空间里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下面是读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电场高考题型解析以供大家学习。
电场高考题型解析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电场高考题型解析全部内容,相信这些对你会有用的。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门捷列夫提出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大大促进了化学的发展。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您带来的2016年化学高考大纲解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2015年相比,考试的命题指导思想和依据、目标和要求、范围和内容、试卷结构以及试题题型和分值分布等都未作修改。
从《考试说明》看,注重测试能力,在测试学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注重测试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在“考试范围和内容”第二部分“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第7点“电解质溶液”中第(8)条,仍然有“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了解溶度积的含义。”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化学反应原理》专题3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第四单元没有安排具体要求,这方面的知识要求不高,但有所加强。
还要注重9个综合实验的复习。去年的样卷围绕醋酸亚铬水合物制备和纯化,而高考29题就是立足这9个实验,用滴定法测定海带中碘的测定、碘的提取、纯化而设计的。今年样卷中以乙酰苯胺的制备来体现,估计今年高考29题也是会以某个物质为载体考查物质含量测定、制备、提纯等实验知识和技能。
备考建议:
在复习过程中应落实基础,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能力,注重学科思想和方法的提升、学科素养的形成。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在2016年高考结束之后,你是否还曾记得那些你做过的题目呢?下面是读文网小编网络整理的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卷解析北京卷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以上是读文网小编分享的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卷解析北京卷,欢迎进行学习参考!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一份设计良好的试题卷能够很好地检验处学生们的学习情况,你想要提前去了解它吗?下面是读文网小编整理的2016高考语文新课标卷以供大家阅读。
一、(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惬 (qiè)意 撕(sī)杀 狩 (shóu) 猎 金榜题 (tí) 名
B.折(zhē)本 角 (jué) 逐 按 (ān) 装 舐 (shì) 犊情深
C.筵 (yán) 席 偌 (ruó) 大 着 (zháo) 陆 前倨 (jù) 后恭
D.岿 (kuī) 然 毗 (pí) 邻 装帧 (zhēn) 噤 (jìn) 若寒蝉
1.D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何必执意认出每一个字?墨迹浓淡枯腴,运笔 ,或者 如山,或者细若游丝,抚摸得到搏动于撇捺点画之间的内心 ,跌宕错落,奔走踊跃,蓬勃之势潮水般地 过纸面,这样就是懂得草书了。
A.抑扬顿挫 凝重 波动 淌 B.顿挫缓急 凝重 波澜 涌
C.抑扬顿挫 厚重 波澜 淌 C.顿挫缓急 厚重 波动 涌
2.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情况。词语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与语境合不合、对象修饰当不当、褒贬色彩当不当、适用范围当不当、谦敬对象当不当等等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日前,来自京津翼的近千名鸟类摄影爱好者相聚在北大港湿地,在与可爱的飞翔精灵亲密接触并拍摄了大量照片的同时,还无形中上了一堂爱鸟护鸟知识课。
B.“双创特区”以围绕聚集青年大学生、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人才、海外人才、企事业人员四类人才为重点,创新创业。
C.这场专项整治行动是为规范互联网金融在迅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乱象,经过广泛征集意见,酝酿一年之久,形成最终方案。
D.京剧是中国独有的表演艺术,它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是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言之一,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
3.A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各句所涉及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②豆蔻梢头二月初
③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④年近知命,位止方州
⑤行行向不惑,淹留隧无成
A.③①②④⑤ B.③②①⑤④
C.②④③①⑤ D.②①③⑤④
4.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选择D。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文化消费就是消费者对有形和无形的文化产品的消耗,消费过程实质上就是对文化的消化、继承、积蓄、再造和创新过程,对消费者而言,文化消费的效用是获得精神享受。文化消费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是消费者要实现文化消费,必须支付货币,这是主要的文化消费;另一类是由政府提供的公益性的文化消费,而文化活动是泛指与文化有关的一切人类活动,文化消费属于其中,文化活动之所以会发生,是出于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的需要。文化活动不仅会产生经济福利,也会产生政治福利、社会福利等,给每个社会成员带来福祉。
文化活动和文化消费自然引出了消费者的文化和消费者的文化资本两个概念。消费者作为某个特定群体的成员,会继承和拥有这个群体的文化,即该群体一系列的态度,习俗、信念、价值观、规范以及技能等,至于每个消费者对所属群体的文化拥有状况如何,因人而异,受很多因素影响。至此,可以把消费者的文化资本定义为消费者拥有的文化存量,这种文化存量会使消费者产生文化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其中消费能力指的是解释、理解和欣赏文化产品的能力。显然,消费者的文化和消费者的文化资本分别与文化活动和文化消费相对应。
消费者的文化资本或者文化存量,体现为两部分:与文化产品有关的文化和文化消费品位。消费者具备相应的文化,对相应的文化产品自然产生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消费者经过多次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而形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则是文化消费品位,这和消费品位使消费者能够识别欣赏文化产品中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对该文化产品的消费偏好。
就消费者而言,由于文化消费品位是在消费过程中形成,那么文化消费品位与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消费者的文化是文化消费品位形成的基础。但是消费者有了某种文化并不一定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因为尽管文化是形成文化消费品位的基础,但文化消费品位的形成还受到诸如文化产品特性、价格、以及消费收入、性别、年龄、种族、个人特质等因素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文化消费品位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
(选自资树荣《消费者的文化资本研究》,有删改)
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文化消费是对文化的消化、继承、积蓄、再造和创新的过程,是消费者获得精神享受的过程。
B.消费者支付货币消耗文化产品和免费观赏政府提供的公益性展演,都属于文化消费。
C.文化活动出于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多方面的需求,给个人、社会带来各种福利,是文化消费的体现。
D.消费者的文化资本与文化消费相对应,是消费者拥有的文化存量,会使消费者产生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
6.下面对“文化消费品位”的理解,与作者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消费者乐于为文化产品消费,经过多次消费形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就是该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品位。
B.消费者文化消费品位的形成,建立在其具备一定文化水平这一客观基础之上;消费者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就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
C.消费者能够欣赏鉴别文化产品中的文化价值,其文化消费品位起了很大作用。
D.文化消费品位不是静止不变的,它会随消费者文化底蕴、消费能力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7.下列推断与原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
A.到书店购买图书阅读属于文化消费,而到图书馆借阅则不属于文化消费。
B.商人收藏画作与画家收藏画作的不同,在于商人不懂绘画,没有文化消费品位。
C.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消费群体,中学生因年龄、生活环境和文化水平比较姐姐家,所以有一致的文化消费品位和消费偏好。
D.文化消费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因此提高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品位,有助于推动一个群体、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
5.C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把选项与文章中的相关语段对比分析,找出细微的不同。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B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面对‘文化消费品位’的理解,与作者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7.D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三、(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李台州传 [宋]杨万里
李台州名宗质,字某,北人,不知何郡邑。母展,妾也,生宗质而罹靖康之乱,母子相失,宗质以父荫,既长,仕所至必求母,不得,姻家司马季思官蜀,宗质曰:“吾求母,东南无之,必也蜀 ?”从之西,舟所经过州,若县若村市,必登岸,遍其地大声号呼,曰展婆,展婆,至暮,哭而归,不食,司马家人哀之,必宽警之, 饮泣强食,季思秩满东下,所经复然,竞不得。至荆州,复然。日旦夕号呼,嗌痛气惫,小憩于茗肆,垂涕。
坐顷之,一乞媪至前,揖曰:“官人与我一文两文。”宗质起揖之坐,礼以客主,既饮茗,问其里若姓。媪勃然怒曰:“官人能与我几钱,何遽问我姓名?我非乞人也。”宗质起敬,谢曰:“某皇恐,上忤阿婆,愿霁怒,试言之,何害?怒火乡邻或亲族也,某倒囊钱为阿婆寿。”媪喜曰:“老婆姓异甚,不可言。”宗质力恳请,忽曰:“我姓展。”宗质
瞿然起,抱之,大哭曰:“夫人,吾母也。”媪曰:“官人勿误,吾儿有验,右腋有紫痣,其大如杯。”宗质拜曰:“然。”右袒示之,于是母子相持而哭,观者数十百人,皆叹息涕下。
宗质负其母 归,季思与家人子亦泣,自是奉板舆孝养者十余年,母以高年终,宗质亦白首矣。
宗质乾道庚寅为洪倅,时予为奉新县令,屡谒之,不知其母子间也。明年,予官中都,宗质造朝,除知台州。朝士云:“李台州,曾规姻家也,规无子,子台州之子。” 予一见不敢再 ,亦未知其孝。
后十七年,台州既没,予与丞相京公同为宰掾,谈间,公为予言李台州母子事,予生八年,丧先太夫人,终身饮恨。闻之,泣不能止,感而为之传。
赞曰:孔子曰:“孝悌之至通于神明。”若李台州,生而不知失母,壮而知求母,求母而不得,不得而不懈,遍天下之半,老而乃得之。昔东坡先生颂朱寿昌,至今咏歌以为美谈。若李台州,其事与寿昌岂异也,兹不谓之至孝通于神明乎?非至孝奚而通神明,非通神明奚而得母?予每为士大夫言之,闻者必泣。人谁无母?有母谁无是心哉?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宗质而罹靖康之乱 罹:遭遇
B.愿霁怒 霁:停止
C.除知台州 除:罢免
D.终身饮恨 饮:含着
9.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最前当的一项是
① 东南无之,必也蜀
②必宽譬之, 饮泣强食
③宗质负其母 归
④予一见不敢再
A.焉 乃 于 者 B.乎 其 以 者
C.乎 乃 以 也 D.焉 其 于 也
10.文末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B.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C.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D.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11.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出李台州“至孝”的一组是
①既长,仕所至必求母
②舟所经过州,若县若村市,必登岸,遍其地大声号呼
③某倒囊钱为阿婆寿
④右袒示之,于是母子相持而哭
⑤自是奉板舆孝养者十余年
⑥规无子,子台州之子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①⑤⑥ D.②④⑥
12.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宗质出生后因战乱母子失散,长达后曾四处寻访母亲下落而不得,以至茶饭不思,黯然神伤。
B.作者杨万里素来仰慕李台州至孝之名,但直到李台州去世之后,才写作此文,并在士大夫中传颂其事迹。
C.为一位官员作传,不注重其政治事功,却记叙其寻母尽孝之事,杨万里有褒扬孝道,规劝世风之意。
D.文章记李台州事迹,以寻母、认母,侍母为线索,集中笔墨描写认母场景,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第II卷
注意事项:
1 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10小题,共114分。
四、(21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季思轶满东下,所经复然,竟不得。(2分)
(2)宗质起揖之坐,礼以客主。(3分)
(3)若李台州,其事与寿昌岂异也,兹部谓之至孝通于神明乎?(3分)
【答案】
8.C
9.C
10.A
11.A
12.B
13.(1)司马季思任职期满,有道东面上任,他们所经过的地方李宗质还这样寻找他的母亲,最终还是没有找到。(2)李宗质起来向她道歉,让她坐下,行主客之礼。(3)像李宗质这样,他的事和朱寿昌难道有什么区别吗?这不就是人们所说的至孝和神明是相同的吗?
【解析】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要根据语境分析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解题的时候要注意虚词的含义,前后句的关系。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试题分析:③不能反应“至孝”, ⑥与“李台州”无关。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12.试题分析:“素来”错误。注意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3.试题分析:注意重点词语“轶”“竟”“揖”“以”“若”“兹”“谓”的解释。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8分)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
(1)“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2分)
(2)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
(3)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闲”字?(3分)
【答案】(1)“望”字更好,承上启下,照应标题中的“登”,同时引起下文所见之景。(答“空”字说明理由也可给分)
(2)借景抒情,借幽静之景抒发闲适之情,动静结合,前句动静、后句静景,构成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映衬,落日、鸟和人相互映衬,表达现实之情。
(3)“闲”既是环境的的“宁静”之境,又是一种“闲适”之情,“人外”应是“世外”之意,“闲”勾勒出“小台”的“宁静”景物特征,有表达了诗人远离世间的喧嚣的“闲适”之情。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贾谊《过秦论》)
(2)既窈窕以寻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难》)
(4) ,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15.(5分)(1)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2)亦崎岖而经丘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4)吴楚东南坼
(5)一蓑烟雨任平生
【解析】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在母语的屋檐下
少年时代的伙伴自大洋彼岸归来探亲,多年未见,把盏竟夜长谈,我们聊到故乡种种情形,特别谈到了家乡方言,兴之所至,后来俩人干脆用家乡话谈起来。
本来以为这么多年不使用,很多方言都已忘记,不料却在此时鲜明地复活了,恍惚中,甚至忆起 了听到这些话时的具体情景,眼前浮现出了说话人的模样。友人感慨:真过瘾。
在一种语言中浸润得深入长久,才有资格进入它的内部,感知它的种种微妙和玄奥,那些羽毛上的光色一样的波动,青瓷上的油彩一般的韵味。几乎只有母语,我们从牙牙学语时就亲吻的语言,才应允我们做到这一点。
关于母语,英文里的一个说法,最有情感温度,也最能准确地贴近本质:mother tongue,直译就是“妈妈的舌头”。从妈妈舌头上发出的声音,是生命降临时听到的最初的声音,浸润着爱的声音。多么深邃动人的诗意!在母语的呼唤,吟唱和诵读中,我们张开眼睛,看到万物,理解生活,认识生命。
诗作为浓缩提炼过的语言,是语言的极致。它可以做为标尺,衡量一个人对一种语言熟悉和理解的程度。“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坍了”,说的是世事沧桑,人生无常。“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说的是心绪流转,昨日遥遥,没有历史文化为之打底,没有人生经历作为铺垫,就难以深入地感受和理解其间的沉痛和哀伤,无奈和迷茫。它们宜于意会,难以言传。
每一种语言都连接着一种文化,通向一种共同的记忆。文化有着自己的基因,被封存在作为载体和符号的特有的语言中,仿佛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中,阿里巴巴的山洞里,藏着稀世的珍宝。
“芝麻开门吧!”咒语念起,山洞石门俨然敞开,堆积的珠宝付光跃彩。
但洞察和把握一种语言的奥秘,不需要咒语,时间是最重要的条件。在一种语言中沉浸得足够久了,自然就会了解其精妙。有如窖藏老酒,被时光层层堆叠,然后醇香。瓜熟蒂落,风生水起,到了一定的时候,语言中的神秘和魅惑,次第显影。音调的升降平仄中,笔画的横竖撇捺里,有花朵摇曳的姿态,水波被风吹拂出的纹路,阳光下明媚的笑容,暗夜里隐忍的啜泣。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只有母语,才有这样的魅力和魄力,承担和覆盖。日升月落,春秋代序;昼夜不舍的流水,远古沉默的荒野;鹰击呼啸着射向天空,羊群蠕动成地上的云团;一颗从眼角滑落的泪珠有怎样的哀怨,一声自喉咙迸发的呐喊有怎样的愤懑。一切,都被母语捕捉和绾结,表达和诉说。
我骄傲于自己母语的强大生命力,五千年的漫长历史,灾祸连绵,兵燹不绝,而一个个方块汉字,就是一块块砖石,当它们排列衔接时看,遍仿佛垒砌了一个广阔而坚固的壁垒,牢牢守卫了一种古老的文化,庇护了一代代呼吸沐浴着它的气息的亿兆的灵魂。
童年在农村度过,记事不久的年龄,有一年夏天,大人在睡午觉,我独自走出屋门到外面玩,追着一只蹦蹦跳跳的兔子,不小心走远了,一直走进村外一片茂密的树林中,迷路了,害怕得大哭。但四周没人听到,只好在林子里乱走,过了好久,终于从树干的缝隙间,望见了村头一户人家的屋檐。
一颗悬空的心倏的落地了。
对于长期漂泊在外的人,母语熟悉的音调,带给他的正应该是这样的一种返归家园之感,一个汉语的子民,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字。“官秩加身应谬得,乡音到耳是真归”,故乡的语言,母语的最为具体直观的形式,甚至关联到了存在的确凿感。
因为时时相与,反而熟视无睹,就像对于一尾悠然游弋的鱼儿,水的环抱和裹抉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去意识和诘问的,但一当因某种缘故离开了那个环境,就会感受到置身盛夏沙漠中般的窒息。被拘禁于全然陌生的语言中,一个人也仿佛涸辙之鲋,最渴望母语的濡沫,那亲切的音节声调,是一股直透心底的清凉水流。
每一种语言的子民们,在自己的母语的河流中,泅渡,游憩,俯仰,沉醉,吟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并经由翻译传播,成为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共同的精神财富。以诗歌为证,《鲁拜集》中波斯大诗人伽亚谟及时行乐的咏叹,和《古诗十九首》里汉代中国人生命短暂的感喟,贯穿了想通哲学追问;中世纪的意大利,彼特拉克对心上人劳拉的十四行诗倾诉,和晚唐洛阳城里,李商隐写给不知名恋人的无题七律,或者隽永清晰,或者宛转迷离,各有一种入骨的缠绵,让不同的语言彼此尊重,在交流中使各自的美质得到彰显和分享。
热爱来自母亲的舌尖上的声音,应该被视为是一个人的职责,他的伦理的基点,他可以走向天高地阔,但母语是他的出发地,是他不断向前伸延的生命坐标轴线上,那一处不变的原点。
(原载《光明日报》,有删节)
16.作者回忆童年迷路的经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7.赏析文中画线的文字。(5分)
18.作者深情地诠释了母语的多重意义,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8分)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中引用英语mother tongue,是为了引出“妈妈的舌头”这一形象说法,强调母语的温馨可亲。
B.作者用“羽毛上的光色一样的波动”“青瓷上的釉彩一般的韵味”来形容母语的微妙和玄奥,是说母语宜于意会,难以言传。
C.文中引用阿里巴巴的故事,旨在说明封存在语言中的文化基因如珠宝般珍贵。
D.文中列举“昼夜不舍的流水”“亘古沉默的荒野”“一颗从眼角滑落的泪珠”等意象,意在说明,只有用母语才能准确言说它们的内在情韵。
E.文章融记叙、议论、抒情为一体,引经据典,华美而不失厚重,有较深的文化意蕴。
【答案】
16.(4分)①内容上,用孩子迷路比喻游子离开母语,强调母语给人带来的庇护感和安全感。
②结构上,呼应题目“屋檐”,引出下面的议论。
17.(5分)
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
揭示出人和母语之间生死难离的关系
使事理具象化,生动形象
18.(8分)
①母语可以拉近彼此关系
②母语最早打通人与世界的联系
③母语可以自由地抒情状物
④母语包蕴文化基因,守卫民族文化
⑤母语给人以家的归宿感
⑥各民族用自己的母语创造了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19.(4分)BC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六、(12分)
20.下面是今人根据李商隐《夜雨寄北》译写的一首新诗,请从所给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要求120字左右。(9分)
(1)选择一个角度(如意象、意境、结构、语言等)对新诗加以简评。
(2)请你以李明的名义,给××诗刊编辑部写封信,推荐这首诗。(不能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会有一天,我跟你说起今夜的雨,
弥漫的水气,浸润了远来的家书。 附:
窗外的池塘,秋水涨满,
我在想,你是怎样写下了我的称呼, 夜雨寄北
故乡好远,阻隔着千山万水, [唐] 李商隐
归期迷茫,日日在手指间飘忽。 君问归期未有期,
离人的思念,就像那红烛的芯子, 巴山夜雨涨秋池。
刚刚剪去,又悄悄长出。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好在啊,好在还有记忆汇总西窗的烛光,
它摇曳在眼前,摇曳在今夜的巴蜀。
【答案】(1)角度明确 言之成理 语言简明流畅或(2)理由充分 语言得体 格式正确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从所给的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120字左右”。题目给了两个问题,一是选择角度对新诗加以简评,二是给编辑部写信推荐这首诗。对于第一问,题干已经给出了答题的角度。第二问,答题的时候要注意角度。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1.2016年是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为纪念这位戏剧大师,某剧院策划了系列演出活动,请为该活动拟写一条宣传语。(3分)
【答案】有创意 有文采 语言简洁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七、(60分)
22.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60分)
在阅读方式多元化的今天,你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在宽广无垠的网络空间中汲取知识;你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悦读”有形有色、有声有像的中外名著;你也可以继续手捧传统的纸质书本,享受在墨海书香中与鼓劲圣贤对话的乐趣……
当代青年渴求新知,眼界开阔、个性鲜明,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上不拘一格。请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谈谈“我的青春阅读”。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看过“2016高考语文新课标卷及其答案解析”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在一份优秀设计的考试卷面前,没有一位教师可以说no 的。让我们来做好试卷的设计工作吧!下面是读文网小编整理的2016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以供大家阅读。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倾轧yà 时乖命蹇jiǎn 凤毛麟角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B.挑逗tiǎo 不容置喙huì 声如宏钟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C.譬喻pì 喁喁私语yóng 趋之若鹜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D.熨帖yù 风雪载途zǎi 貌和神离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答案:A。B声如洪钟;C喁yú;D载zài,貌合神离)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陕西省政府重视和支持各部门之间开展土地 防治的战略协商。
②有时候我们之所以活得累, 是因为放不下面子来做人。
③十二年前,有“黄金搭档”之称的偶像明星李冰冰和任泉 ,双双荣膺“天王天后”称号。
④范玉顺教授提醒企业在采用新技术时,切忌 。
A.蜕化 往往 比肩继踵 旧瓶装新酒
B.退化 常常 比翼齐飞 旧瓶装新酒
C.蜕化 常常 比肩继踵 穿新鞋走老路
D.退化 往往 比翼齐飞 穿新鞋走老路
(答案D.“退化”指事物由优变劣,“蜕化”比喻品质变坏,腐化堕落;“往往”多表示重复出现的情况有一定的规律性,“常常”只是说明重复出现的某种情况或动作行为,不受其他情况、条件的限制;“比肩继踵”是形容人多拥挤,“比翼齐飞”比喻夫妻恩爱,朝夕相伴,也比喻互相帮助,共同前进。“旧瓶装新酒”比喻用旧的形式表现新的内容,“穿新鞋走老路”比喻用旧办法、老套路去应对面临的新事物、新情况。)
3.下列各句中,没语病的一句是( )
A.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我爱我家”主题班会,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到场的各位领导,同时用热烈的掌声请出担当这次班会的两位主持人闪亮登场。
B.魏吉祥强调,阿兰佩兰先生具有丰富的青训工作经验、出色的执教业绩、熟悉亚洲足球,善于听取和接受不同意见并强调团队精神,有能力带领中国队取得进步。
C.“综合评价”选拔将通过考生自荐、中学校长实名推荐两种方式,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含加分)(占70%)、中国科学院大学面试成绩(占20%)、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10%)的组合方式,计算出“综合评价”成绩,由高到低择优录取。
D.每个时代都需要心灵鸡汤,心灵鸡汤的流行有很多种原因,但是心灵鸡汤在当下精神生活中的绝对优势,与公共生活和文化产品受到严格过滤有关。
(答案:C。A杂糅。“请出主持人”“主持人登场”;B缺谓语,在“出色”前加“拥有”;D转折不当。“公共生活和文化产品受到严格过滤”是心灵鸡汤在当下精神生活中流行的原因之一,“但是”应去掉。)
4.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这个时候,那所小园子里,垂了头的蝴蝶兰和带着醺醉的红色的小玫瑰,都为了那吓人的光和热露出倦怠的姿态来,只有那些深藏叶蔓中的金银藤,却开得十分茂盛。
②盛夏的天气,烈火般的阳光,扫尽清晨晶莹的露珠,统御着宇宙一直到黄昏后,这是怎样沉重闷人的时光啊!
③当一阵夏天的闷风,从那里穿过时,便把那些浓厚的药香,吹进对着院子开着的门里来。
④马路上躺着的小石块发出孜孜的响声,和炙人脚心的灼热。
⑤人们在这种的压迫下,懒洋洋的像是失去了活跃的生命力,尤其午后那更是可怕的蒸闷;
A. ①③⑤④② B. ②⑤④①③ C. ①④⑤③② D. ②①④⑤③
(答案:B.①以“在这个时候”开头,一般不放段首,而且中间“那吓人的光和热”提示要放②④之后;再看③中“浓厚的药香,吹进对着的院子”说明有花开着,故接①之后;②总领全段,⑤“这种的压迫”承②中“沉重闷人的时光”。)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国之所以治乱者三,杀戮刑罚,不足用也。国之所以安危者四,城郭险阻,不足守也。国之所以富贫者五,轻税租,薄赋敛,不足恃也。治国有三本,而安国有四固,而富国有五事。五事,五经也。
君之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此三本者,治乱之原也。故国有德义未明于朝者,则不可加于尊位;功力未见于国者,则不可授与重禄;临事不信于民者,则不可使任大官。故德厚而位卑者,谓之过;德薄而位尊者,谓之失。宁过于君子,而毋失于小人。过于君子,其为怨浅;失于小人,其为祸深。是故国有德义未明于朝而处尊位者则良臣不进有功力未见于国而有重禄者则劳臣不劝有临事不信于民而任大官者则材臣不用。三本者审,则下不敢求;三本者不审,则邪臣上通,而便辟制威。如此,则明塞于上,而治壅于下,正道捐弃,而邪事日长。三本者审,则便辟无威于国,道涂无行禽,疏远无蔽狱,孤寡无隐治。故曰:刑省治寡,朝不合众。
君之所慎者四:一曰:大德不至仁,不可以授国柄。二曰:见贤不能让,不可与尊位。三曰:罚避亲贵,不可使主兵。四曰:不好本事,不务地利,而轻赋敛,不可与都邑。此四务者,安危之本也。故曰:卿相不得众,国之危也;大臣不和同,国之危也;兵主不足畏,国之危也;民不怀其产,国之危也。故大德至仁,则操国得众;见贤能让,则大臣和同;罚不避亲贵,则威行于邻敌;好本事,务地利,重赋敛,则民怀其产。
君之所务者五:一曰:山泽不救于火,草木不植成,国之贫也。二曰:沟渎不遂于隘,鄣水不安其藏,国之贫也。三曰:桑麻不植于野,五谷不宜其地,国之贫也。四曰:六畜不育于家,瓜瓠荤菜百果不备具,国之贫也。五曰:工事竞于刻镂,女事繁于文章,国之贫也。故曰:山泽救于火,草木植成,国之富也;沟渎遂于隘,鄣水安其藏,国之富也;桑麻植于野,五谷宜其地,国之富也;六畜育于家,瓜瓠荤菜百果备具,国之富也;工事无刻镂,女事无文章,国之富也。 (《管子•立政第四》)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功力未见于国者 见:表现
B.而轻赋敛 轻:减轻
C.正道捐弃 捐:舍弃
D.沟渎不遂于隘 遂:通,达
(答案:B。轻:轻易。)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君之所慎者四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B.德不当其位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C.则大臣和同 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D.而邪事日长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答案:D。A助词,---的事;助词,---的人。B代词,他的;代词,那。C连词,表承接,就;连词,表选择,“不是,就是”。D连词,并列关系)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是故国有德义未明于朝而处尊位者则良臣不进有功力未见于国而有重禄者则劳臣不劝有临事不信于民而任大官者则材臣不用
A.是故/国有德义未明于朝/而处尊位者/则良臣不进/有功力未见于国/而有重禄者/则劳臣不劝/有临事不信于民/而任大官者/则材臣不用
B.是故国有德义未明/于朝而处尊位者/则良臣不进/有功力未见/于国而有重禄者/则劳臣不劝/有临事不信/于民而任大官者/则材臣不用
C.是故/国有德义未明于朝而处尊位者/则良臣不进/有功力未见于国而有重禄者/则劳臣不劝/有临事不信于民而任大官者/则材臣不用
D.是故国有德义/未明于朝而处尊位者/则良臣不进/有功力/未见于国而有重禄者/则劳臣不劝/有临事/不信于民而任大官者/则材臣不用
(答案: C。)
8.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的治理取决于治国者在用人方面要注重其品德、能力、功劳分别与其地位、俸禄、官职相当。
B.国家的安定,取决于四个条件,不仅要靠城郭险阻来固守,还需要选贤举能、严明赏罚和重视农业生产。
C.国家之所以富足,取决于五个条件,只用轻收租税、薄取赋敛的办法是靠不住的。
D.“五事”主要讲述发展林业、水利、五谷、桑麻、六畜、瓜果、工艺制作的重要性。这“五事”乃是五项纲领性措施。
(答案:8。治国者用人的品德、功劳、能力分别与其地位、俸禄、官职相当。)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则便辟无威于国,道涂无行禽,(4分)
翻译:君主左右那些受宠的谄媚逢迎之流就不会专权,道路上看不到在押的犯人,(“便辟”“威”“凃”“禽”为四个得分关键点;后两个通假字要翻译出来。)
(2)故大德至仁,则操国得众;(3分)
翻译:因此,只有提倡道德而能真正做到仁,才可以胜任国事而众人拥护;(“则”“操”“众”为三个得分关键点)
(3)工事无刻镂,女事无文章,国之富也。(3分)
翻译:工匠不刻意追求刻木楼金,女红也不刻意追求文采花饰,国家就会富足。(“女事”“文章”和“之”为三个得分关键点,“之”为取独)
[译文]国家之所以治或乱,取决于三个条件,仅有杀戮刑罚是不够用的。国家之所以安或危,取决于四个条件,只靠城郭险阻是不能固守的。国家之所以贫或富,取决于五个条件,只用轻收租税、薄取赋敛的办法是靠不住的。这就是说,治理国家有“三本”,安定国家有“四固”,而富国则有“五事”——这五事乃是五项纲领性措施。
治国者需要审查的问题有三个:一是政务官员的品德与地位不相称,二是官员的功劳与俸禄不相称,三是官员的能力与官职不相称。这三个根本问题是国家治乱的根源。所以,在一个国家里,对于道德仁义不彰显于朝廷的人,不可授予尊高的爵位;对于功劳和业绩没有表现在全国人民面前的人,不可给予优厚的俸禄;碰到事情不能取信于人民的人,就不能让他做大官。所以,如果德行深厚而授爵低微叫作“君主有过”;德行浅薄而授爵尊高,叫作“君主有失”。宁可对君子有过错,而不可以对小人失误。因为,有过于君子,带来的怨恨浅;有失于小人,带来的祸乱深。因此,在一个国家里,如果道德不高尚却可以身居高位,那么贤良的大臣就得不到进用;如果功劳不显著却可以享有重禄,那么勤奋的大臣就得不到鼓励;如果做事并未取信于人民却可以做大官,那么有才能的大臣就不会出力。只有把这三个根本问题审查清楚了,臣下才不敢妄求官禄。如果对这三个根本问题不加审查,奸佞邪臣就会接近君主,奸佞邪臣就会专权,作威作福。这样,在上面的君主耳目闭塞被蒙蔽,下面的政令不通,正道被抛弃,乌七八糟的坏事就要一天天地多起来。如果审查好这三个根本问题,君主左右那些受宠的谄媚逢迎之流就不会专权,道路上看不到在押的犯人,与官方疏远的人们不会蒙受不白之冤,孤寡无亲的人们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这就叫作:刑罚减少,政务精简,甚至朝廷都无需召集群臣议事了。
治国者要谨慎对待的问题有四个:一是对于提倡道德而不真正做到仁爱的人,不可以授予卿相;二是对于见到贤能而不让位的人,不可以授予尊高爵位;三是对于掌握刑罚而袒护亲贵的人,不可以让他统帅军队;四是对于那种不重视农业,不注重地利,而轻易课取赋税的人,不可以让他做一方主官。这四条是巩固国家的的根本。所以说,卿相得不到众人拥护,是国家的危险;大臣不协力同心,是国家的危险;军中统帅不足以令人畏惧,是国家的危险;人民不怀恋自己的田产,是国家的危险。因此,只有提倡道德而能真正做到仁,才可以胜任国事而众人拥护;只有见到贤能就进行推让,才能使大臣们协力同心;只有掌握刑罚不避亲贵,才能够威震邻敌;只有重视农业、注重地利,慎重对待课税,才能使人民拥有自己的田产。
君主必须注意解决的问题有五个:一是山泽不能防止火灾,草木不能繁殖成长,国家就会贫穷;二是沟渠不能通到闭塞的地方,堤坝中的水漫溢成灾,国家就会贫穷;三是田野不发展桑麻,五谷种植没有因地制宜,国家就会贫穷;四是农家不养六畜,蔬菜瓜果不齐备,国家就会贫穷;五是工匠追逐刻木镂金,女红也广求华采文饰,国家就会贫穷。这就是说,山泽能够防止火灾,草木繁殖成长,国家就会富足;使沟渠全线通畅,堤坝中的水没有漫溢,国家就会富足;田野发展桑麻,五谷种植能因地制宜,国家就会富足;农家饲养六畜,蔬菜瓜果能齐备,国家就会富足;工匠不刻意追求刻木镂金,女红也不刻意追求华采文饰,国家就会富足。
#p#副标题#e#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题目。(8分)
双调•沉醉东风•渔父
白朴
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1)请赏析开篇一二句的景物描写。(4分)
答:作者选取“黄”“白”“绿”“红”四种颜料渲染四种景物,颜色交错,色彩明艳,点染出一幅绚丽无比的秋江图(2),展现了特定的地域和节令,点明“渔夫”活动的背景,同时“渔父”在这一背景里怎样活动,以及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在活动也寄寓其中,令人遐想,从而引出下文。(2)
或答:作者选用了黄芦”、“白苹”、“绿杨”、“红蓼”等意象,描绘了一幅金黄的芦苇铺满江岸,白色的浮萍飘荡在渡口,碧绿的杨柳耸立在江堤上,红艳的野草渲染着滩头的绚丽无比的秋江图(2),展现了特定的地域和节令,点明“渔夫”活动的背景,同时透露出一种宁静、愉悦的心绪,为下文进一步表现渔父做了铺垫。(2)
(2)请结合诗句分析小令中的“渔父“形象。 (4分)
答:自由自在:作者先言“却有忘机友 ”,再申明忘机友便是白鹭沙鸥,借点水而飞鸥鹭,表现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1)
品性高洁,厌弃尘世:写渔父在澄明的秋江上,和鸥鹭相与忘机,便烘托出他性格的高洁,也从侧面表明他对尘浊的厌弃。(2)
反叛传统:“不识字 ” 三字,掷地有声。强调渔父不识字,可以无忧无虑,可以傲视王侯,正是要表现识字的知识份子对现实生活的反感和叛逆。(1)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
(2) ,徒慕君之高义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 ,与佳期兮夕张。(屈原《湘夫人》)
(4) ,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
(答案:(1)举匏樽以相属;(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3)登白薠兮骋望;(4)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其中,填空题4分;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去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奖在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当各种争论、各种批评、各种声音尘埃落定时,什么也没有剩下,只是在书架上搁浅着没有多少人读过、更多人只知其名不明其内容的莫言作品集。
一年转眼就过去了,今年诺贝尔文学奖“新人”爱丽丝•门罗又已经揭晓。
爱丽丝•门罗是一位年逾八旬、已经宣布封笔的老奶奶,住在加拿大克林顿小镇上。诺贝尔文学奖揭晓时,爱丽丝•门罗只有唯一中文译本、短篇小说集《逃离》在销售。十几天过去,爱丽丝•门罗立即被冷淡下来,记者们采访各地书店发现,即便得到“诺贝尔大神”的加持,爱丽丝•门罗作品的销售量没有出现去年莫言获奖时相关著作铺天盖地的喜人景象。
近十年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在中国的销量,没有一位能跟日本作家、一直在诺贝尔文学奖呼声榜上高居不下、然而一直名落孙山的村上春树先生竞争。
村上春树的“轻小说”无疑适合于这个“轻阅读”的世界趣味。我很佩服他的轻逸,也明白了为何大众如此喜欢这类作品。村上春树的叙事带来了轻淡的感伤、无状的情绪、莫名的惆怅,读完之后,读者一身轻松,带着怅然若失心态,继续行走在茫茫人世间。
这就如同一款奢侈包包,虽然价格昂贵,背在身上显示出来的却是轻巧美。时尚美的本质是轻逸、而不是沉重。奢侈品散发出来的价值,是广告营销中通过靓男倩女的持续灌输而虚拟出来的。人们在消费奢侈品时,主要不是看中它的实用性,而是消费奢侈品时伴随而来的满足感。在时尚法则中,消费不是出于实际需求,而是为了满足消费的欲望。“消费主义”的终极大法,是“欲望消费”,而不是“物质消费”。
对比村上春树,莫言的作品不能给人带来轻逸感和轻松的心情,也不能给消费者带来消费欲望的满足,不能给“小知”青年贴上鲜明易识别的标签。人们为什么要花大力气来阅读大部头的、甚至难读难懂的莫言作品呢?消费主义思潮下的欲望是猛烈而短暂的,人们并不关心其结局如何,因为探究本身就产生了满足感。这种浅面的满足感,也是消费主义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人们需要不停地寻找新的消费目标,来满足这种不断消失的浅满足。相比之下,一种因为长期的阅读习惯而带来的审美阅读愉悦,只能愉悦者自己微笑,而无法跟其他人、其他消费者交换心得。这样,在浅阅读、轻小说中所带来的迅捷的欲望交换需求,淹没了安静的、自我的、孤独的阅读满足感。这恰恰是迅捷、浅面阅读的时代病之一。
时代一直淹没在话语和事件的泡沫中,在这种泡沫里,人们喜欢制造更多的新泡沫来掩盖旧泡沫。即便是值得认真阅读、沉静思考的优秀作品,也在这种巨大的泡沫海中被泡沫化了。
轻小说和浅阅读,让整个时代轻质化,而我们的灵魂,也一直无处栖居。(有删改)
(作者简介:叶开,《收获》杂志编辑部主任,副编审)
12.下列最适合做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A.轻小说与浅阅读 B.“欲望消费”下的文学困局
C.轻逸与沉重 D.“物质消费”下的实际需求
(答案:B。结合全文,作者是用消费主义的观点来看待当前的文学现象,而“消费主义”的终极大法,是“欲望消费”,而不是“物质消费”。作者对此既有部分肯定,也有切实担忧。)
1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销售量是图书出版的一种重要评估方式之一,以市场销售量来评价各类作家,是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的惯常标准。
B.广大读者之所以对村上春树热烈追捧,是因为读者在轻松的生活中喜欢他的叙事所带来的那一种轻淡的感伤、无状的情绪和莫名的惆怅的情怀。
C.消费主义思潮下的欲望是猛烈而短暂的,人们在消费奢侈品时,从来不关注它的实用性,而是消费奢侈品时伴随而来的满足感。
D.在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轻小说与浅阅读的出现,提醒了我们应对当下的阅读现状和文学现象进行理性的思考。
(答案: D。A.村上春树的事例可推出,以市场销售量来评价各类作家,并非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的惯常标准。B.轻松是读完作品之后的结果,而不是阅读过程的状态。C.原文是说“人们在消费奢侈品时,主要不是看中它的实用性,”)
14.文章说,“轻小说和浅阅读,让整个时代轻质化,而我们的灵魂,也一直无处栖居”。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说法?请简要阐述你的理解。
答案一:同意。(1分)浮躁社会的当下,需要阅读的深度为支撑。(1分)如果我们拿起一本打发时间的不入流的言情小说,所有深刻的阅读经验看上去都变得稚气和可笑。那我们的阅读就沦为了一种文化快餐,走马观花,不求甚解。(1分)作为新兴娱乐性文学作品的轻小说和追求一种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的怡悦的浅阅读。会让我们成为涸辙之鲋,让灵魂缺乏厚重,会让我们文化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1分)
答案二:不同意。(1分)知识、技术与观念的更新使人们不再有坐拥书城的快感,世界正在由厚变薄,阅读的深度和广度被信息时代阅读的速率打败。这是时代的进步。(1分)
人类面临共同的生存困境与生命的压力,轻小说的出现,道出了现代人的无奈与哀愁,唤起了人类内在的共鸣。它带来淡淡的感伤和莫名的惆怅,但绝不带来沉重和负担,让我们的灵魂得以释放,获得安宁。(2分)
(有观点,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p#副标题#e#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
第二天
茅盾
①那一夜的十二点左右,我尚在阅读波兰作家显克微支的历史小说《杀人放火》。突然,轰轰地两声,冲破了午夜的寂静。全神都贯注在书上的"杀人放火"的我,略旋瞥眼睛看一下那紧闭的玻璃窗,便又再看书。早几天,我就听说闸北形势紧张,中日两方面的士兵隔沙袋铁丝网布防,并且当天傍晚我也看见了租界当局临时戒严的布告;但听得了不很分明的轰轰两声的那时,我当真没有转念到这便是中日两方军队开火。然而轰轰声音又接连而起。我放下手里的书了。辨认出这就是炮声。我开了玻璃窗,又开了玻璃窗外面的百页窗,夜的冷迫使我微微一噤。我看天空。没有什么异样。
②但炮声是更加清晰,还夹杂着机关枪的声音。无疑的是打仗,而且无疑的是中日军队。一种异样的兴奋就布满了我全身;我心里说:
③“嘿,到底来了!可惜外边戒严,禁止通行!"
④书是不看了,我在房里踱着,设想那开火的结果。平常在街上看见的喂得很壮健的小腿肚就像太阳旗酒气粗的日本海军陆战队的形象,对照着那些瘦黄短小的我们的"粤军"都一起在我眼前出现了。”不抵抗主义"又在旁边冷笑。我几乎要断定那轰轰的炮声以及卜卜的机关枪声只是单方面的进攻—-日本军过阴历年"送灶"。到一点钟左右,枪炮声已经沉寂,我就简直断定"送灶"已完,我非常失望了。
⑤第二天早上九点钟方才醒来,就听得飞机的声音在天空中响。“还没完么?"我一面这样想,就抓起了本天的报纸来看,一行大标题:昨晚日军犯闸北失败!我急急吞完了那密排的详细报告,方才知道我昨晚上的假定是不对了;原来上海毕竟不同于东北,而且瘦小的广东兵也毕竟和关外大汉是两个爷娘养的!
⑥于是接连地来了许多"十口相传战报"。日本海军司令部已经被我方占领了,上海义勇军下紧急命令了,上海全市罢市了,罢工了,闸北大火烧……记也记不清的许多可信可疑的消息。只有一件事是无可置疑的,在我们头上飞翔示威的五六架飞机全有红圈儿的太阳记号。有了海陆空军总司令又有海陆空军副司令的我们中国,光景只有十九路军还"抵抗"一下。
⑦非出去看一下不可了。午后一时我跳上了公共汽车。说是"站数"已经缩短,只能开到四川路桥邮政总局门口了。我大为惊愕。设想到四川路桥以北大概是巷战的战场了,我忍不住笑起来。然而却又意外:邮政总局以北,居然如平常一样;只不过商店都关上了排门,行人道上有许多人无目的地走着看着,马路上拥挤着装满箱笼包裹的各式车子,疾驰而来的卡车满载日本兵,都挺着枪,似乎在战场上冲锋,而日本飞机的响声又在我头上来了;一架,两架,三架,尽在那里兜圈子。
⑧到了蓬路,只有朝南走的人,我一个人朝北走,人家都注目。到海宁路转角,瞥见沿马路的一堵墙上有手写的"大日本海军陆战队"的布告。几十人站在海宁路转角处朝北张望。我也挤了进去。前面马路上静荡荡地只有几个便衣的西洋人在那里来回地踱。我们前面也有几个便衣的西洋人阻止任何人朝北再走一步。附近时时传来劈拍劈拍的声响。
○9我只能转入海宁路的西段了。这时我方才觉得有些小小的东西在空中飞。有一片飞到我身上了。是纸灰。海宁路上有一堆一堆的人都仰脸看着。我也学他们。正北天空,冲起三处黑烟,袅袅地在扩大。日本飞机钻进了那烟阵,又飞出来,只在那里循环地绕圈子。旁边有一个愤愤地说:“又在那里掷炸弹了!东洋赤佬的飞机!"
○10我问明白了那三处黑烟是北站、商务印书馆等三处大建筑的火烧,我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天空中满是小小的黑色的纸灰。我想了许多方法,走了许多路,企图从海宁路的每一通到华界的街道走进闸北区;可是各处全被阻止,不是租界上的巡捕,就是中国兵。同样的理由是:“危险!不能过去!"
○11天渐渐黑下来了,三处的黑烟却越见红!我只好回去。到南京路浙江路转角看见《生活周刊》的号外,大书:张某某率义勇军尚在北车站抗战!下关日本军舰炮轰南京!商务印书馆全部烧毁!而日本飞机又是三架一队地在租界"领空"盘旋示威。
○12《大美晚报》跟着万家灯火一起来了。有一点似乎无可置疑:日本军的进攻遇着了抵抗,而且大败,但没有被追;租界的尊严的"中立性"使得打败的日本陆战队能够回去吃饭睡觉休息,准备今天晚上再动手。可是晚上“休息”着的日本飞机今天却放硫磺弹烧了闸北最繁盛的宝山路!这回中国兵是抵抗了,但只是"抵抗"而已!我觉得一般小市民的忧愤的脸色似乎都透露了这样的失望与愤愤。
○13可是他们只能愤愤一下儿。新历史的舞台上,他们早不是主角儿;呀,背里咒诅公平而又死心塌地看着公平脸色的童养媳似的他们!(有删改)
15.本文作者以第一人称来写有什么好处?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又连用三个“他们”,有何作用。(5)
答:采用第一人称,以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构成文章的主体,内容更具真实性(1),并借此直接鲜明地表现作者的内心,彰显主观情感的色彩,让读者产生共鸣(1)。
连用“他们”,实际上是借他们表现自己内心强烈的忧愤之情(1);同时,反映大众的心态和处境,从个人到大众,点面结合,扩大了文章表现的范围(1),同时透露出客观性和理性,使文章更深刻(1)。
16.结合全文,分析第六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4)
答:第六自然既有作者的所闻,又有作者的所见,在全文中起承上起下的作用(2):
写所闻,承前文作者通过报纸了解战局而来,表现了作者急于获得相关信息的心态(1);写所见,用以表现作者对战局的猜测,从而引出下文,为下文写其冒着危险外出了解情况做铺垫。(1)
17.本文虽是散文,但行文却有一波三折之感,请加以分析。(6)
答:得知中日开战,感到兴奋,却在对比中日军人形象,听到枪炮沉寂之后感到失望,这是第一折;(2)
看到报纸上的报道后对粤军充满了赞赏之情,但在看到日军的飞机在天上飞之后对抗战情况流露出不满之情,这是第二折;(2)
外出,通过公交车的站数推测战局,感到欣喜,但随着了解的深入,逐渐变得失望与愤怒,这是第三折。(2)
18.第十二自然段里作者用了两个“休息”,请分别加以探究,体会其意味。(7)
答:第一个“休息”,充满了讽刺批判的意味,中日冲突,处于战争形式中,日军却能在中国领土上从容休整备战(2),既讽刺了所谓的租界制度:连敌人也因为这丧权辱国的租界而受到保护,也讽刺中国政府、中国军队在中日对抗中存在讲和的幻想、对抗不彻底的绥靖心态(1);
第二个“休息”作者打上引号,是反语,实际上是说日军在持续不断的进攻,没有停息(2),表现了日军的残暴无理,这也与中国军队的退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反衬了中国军队的无能与可笑(2)。
六、选做题(12分。19、20题任选做一题)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杯具”,一般指生活中的盛水器具——杯子,但我们发现不仅如此:
①刚刚过完今年光棍节的李超心情还不错,他觉得自己十分有希望结束多年的“杯具”恋爱史,因为他发现,身边的“校园红娘”越来越多了!
②医学免疫博士却缺乏受挫免疫能力,敢跳楼却不敢面对现实,确实是“杯具”。
(1)“杯具”是“悲剧”在电脑输入过程中的词语变异形式,本身属于别字,是对语言规范形式的偏离。但 “杯具”一词在网络、报刊等媒体上广泛流行。请你体味上面两个示例,从积极的角度简述“杯具”一词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并分别解读“杯具”一词在两个示例中蕴含的情感或态度。(6分)
【参考答案】.①“杯具”采用了谐音修辞(1分),有特殊的修辞效果——它亦庄亦谐,一般戏谑的味道比较强,(1分)“悲剧”所包含的那份沉重和低落在谐音词“杯具”中得到消解,(1分)在表达“悲剧”词义的同时更具诙谐或乐观精神,(1分)。
②例1中“杯具”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去失败恋爱史的自嘲,和积极面对未来情感生活的态度(1分)。例2中“杯具”一词在诙谐中表达了对“医学免疫博士”如杯具一样脆弱心理的讽刺与痛心。(1分)
(2)按要求完成微写作。(6分)
现代生活异彩纷呈,网络变异词语层出不穷,如“木有”“大虾”“童鞋”“斑竹”“打铁”“果酱”。请以其中一两个为实例,并联系汉语词汇演变的历史谈谈你对这一语言现象的认识。要求:中心明确,结构相对完整,层次分明,语言简洁、生动、形象;③不超过150字。
解析略。
计分标准:没有以所提供变异词为实例来谈的,扣1分,没有联系汉语词汇演变历史来谈的,扣1分。具体等级,同作文阅卷标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一)《论语•为政》:孟武伯①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注】①孟武伯:鲁国当政大夫孟懿子之子,“武”是他的谥号。谥号是古代统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
(二)孟子曰:“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1)第一则材料,画线句中的“其”字,一般解释为“子女”;而在当代学者徐志刚的《论语通译》中,则将“其”解释为“父母”,将句读标点为:“父母,唯其疾之忧。”据此,分别解说画线句的不同意思。并请解读第二则材料中孟子有关“孝”的观点(6分)
第一则材料的两种理解(4分):
①
②
对第二则材料的解读(2分):
【解析】①使父母只担心子女的疾病。②对父母,要特别担心他们的疾病。(每点两分)
对第二则材料的三种参考解读:
①父母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只有我们孝顺父母,父母喜从心生,健康长寿,我们就能从父母处获得强大的精神力量,如此,我们奋进之途又有何忧?
②孝顺父母,父母安康,家庭详和,天下和乐,人人尽享其乐,众忧自解,
③父是天、母是地,天地风调雨顺,万物滋生。孝顺父母,父母安康,天地谐和,我们何忧?
(只要解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2)按要求完成微写作。
请关联材料中孔子有关孝的解读的第一种理解与孟子对孝的解读,结合当前生活实际谈你对孝的认识。要求:中心明确,结构相对完整,层次分明,语言简洁、生动、形象;③不超过150字。(6分)
【解析】孔子认为,子女对父母最大的孝就是,当我们奔波在外时,让父母只担心我们在外是否吃饱穿暖,身体健康与否,而不是要担心我们的品性问题,行为问题。孔子的言外之义就是我们对父母最大的孝就是修养自身,让自己品行高尚,让父母因你的所为而欣慰,如果我们的品行卑劣,那么就会让在家的父母蒙羞,这应是最大的不孝,如孟武伯尚武,尚斗,在孔子看来这是一种卑劣的品行,是违背仁,家中父母必为之而蒙羞。让父母忧其疾,而不忧其行,就是孝。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家中父母也就喜从心生,身体也就康健,在外求学或奔波的我们也就心无忧虑,前行无挂碍,行事更顺,少有忧愁。让亲少忧,便是孝于亲;孝于亲,便能解忧于心以上不是范文,而只是对孔孟孝观的关联解读。
计分标准:避开孔孟的观点来谈孝的,0—3分;只从其中孔或孟的观点来谈孝的,扣1分,关联孔孟的观点来谈的,3-6分,不联系实际的,扣1分。具体等级,同作文阅卷标准。
七、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解释为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走了一半。
对于“行百里者半九十”,你有怎样的认识或体验呢?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和议论文。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④不得抄袭、套作。
看过“2016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解析试题答案能让学生在考试后反思时对题目有更深的理解,以便检讨和进步。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您带来的冲刺小高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冲刺小高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以上就是读文网小编今天分享的冲刺小高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全部内容,相信对你会有帮助的。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高考状元也不是生来就厉害,他们也是通过大量的试题练习来加强自己的能力。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您带来的北京市高考化学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读文网小编分享的北京市高考化学题及答案,欢迎翻阅。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带有解析的化学试卷是高考复习阶段不可多得的好资料。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您带来的高考化学北京卷及答案解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读文网小编带来的高考化学北京卷及答案解析全部内容,希望你能喜欢。
高考化学卷相关文章推荐:
1.
2.
3.
4.
5.
6.
7.
8.
9.
10.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解析是教师们拿到高考大纲后应该进行的首项工作。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您带来的高考化学大纲解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理工类招生化学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1)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3)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1)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2)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二)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为了便于考查,将高考化学命题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的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其含义分别为:
了解:对化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化学问题。
二、考试范围和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科学素养的要求,按照既保证与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要求基本一致,又有利于实验省区实施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原则,参照《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将高考化学科考试范围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必考内容部分
必考内容涵盖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根据化学的学科体系和学科特点,必考部分的内容包括: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和化学实验基础五个方面。
(一)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1)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2)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3)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
(4)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理解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可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5)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2.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
(1)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2)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4)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5)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6)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7)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8)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3.溶液
(1)了解溶液的含义。
(2)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3)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4)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4.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4)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5)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6)以IA和VII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7)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8)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5.化学反应与能量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2)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3)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4)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5)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6)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7)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3)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4)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5)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6)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7.电解质溶液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4)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5)了解溶液pH的定义。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6)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7)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8)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8.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三)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1.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
(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2)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2.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
(1)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四)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2)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3)了解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4)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5)了解上述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的类型。
(6)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7)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
(8)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
(五)化学实验基础
(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2)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4)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5)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能根据要求配制溶液。
(6)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
①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②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③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④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7)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选考内容
选考内容涵盖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的内容,考生从中任选一个模块考试。
(一)化学与生活
1.化学与健康
(1)了解食品中对人类健康有重要意义的常见有机物。了解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2)了解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3)了解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4)了解常见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5)了解药物对维护健康的作用。
(6)了解毒品的危害。
2.生活中的材料
(1)了解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了解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
(2)了解金属腐蚀的化学原理、金属防护的常用方法、防止金属腐蚀的重要意义。
(3)了解水泥、玻璃和陶瓷的主要化学成分、生活原料及其用途。
(4)了解生活中常用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能,评价高分子材料的使用对人类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的影响。
3.化学与环境保护
(1)了解水污染的危害。了解污水处理中主要的化学方法及其原理。
(2)了解大气主要污染物。了解减少大气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
(3)了解生活废弃物处置的方法、"白色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二)化学与技术
1.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
(1)了解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综合利用的意义。
(2)了解我国无机化工的生产资源和产品的主要种类。
(3)了解海水的综合利用。了解化学科学发展对自然资源利用的作用。
(4)了解化学对废旧物资再生与综合利用的作用。
2.化学与材料的制造和应用
(1)了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材料的要求。了解化学对材料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
(2)了解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复合材料和其他新材料的特点,了解有关的生产原理。
(3)了解用化学方法进行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的原理。
(4)了解我国现代材料研究和材料工业的发展情况。了解新材料的发展方向。
3.化学与工农业生产
(1)了解化学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2)了解合成氨的主要原理、原料、重要设备、流程和意义,认识催化剂的研制对促进化学工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3)了解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特点、精细化工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了解化学肥料、农药等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三)物质结构与性质
1.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
(2)了解元素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
(4)了解电负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
2.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
(1)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2)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3)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4)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5)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6)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者离子的空间结构。
3.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
(1)了解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2)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列举含有氢键的物质。
(3)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四)有机化学基础
1.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
(1)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2)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
(3)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
(4)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
(5)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6)能列举事实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2.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
(1)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2)了解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应用。
(3)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4)了解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
(5)了解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6)结合实际了解某些有机化合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3.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
(1)了解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2)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氨基酸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4)了解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4.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1)了解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2)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
(3)了解新型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及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4)了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2023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真题含答案解析(考生回忆版)
2023年的成人高考考试已经在10月22日圆满结束,几家欢喜几家愁,同学们,你们都考得怎么样呢?试卷都写满了吗?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3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真题含答案解析,这些都是由考生回忆整理的,仅供参考!
通过率基本在90%左右。可能会有考生质疑90%的高通过率。其实,成人高考主要面向的是已经工作的在职人员,大部分考生由于工作的需要想要提升学历,获得更好的发展,基于大部分考生的学习基础,考试难度都不会很大。
成人高考是我国成人高等学校选拔合格的毕业生以进入更高层次学历教育的入学考试,考生应当对考试予以重视。所以考生在成人高考复习时要认认真真,考试时沉着冷静,不要心存侥幸心理,要坚信自己在考前已经准备好了,通过考试就不会很难。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2023成人高考高数一真题及答案解析考生回忆版
成人高考高等数学一和二的区别体现在学习内容不同、知识程度要求不同和考试内容不同等方面,一般来说高数二比高数一简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3成人高考高数一真题及答案解析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高等数学选择、填空的重要性选择题和填空题共20题,选择题10题40分,填空题10题40分,共80分。要敢于放弃部分大题,只要前面选择题和填空题的绝大部分会做,后面的很多大题一样就会做,成考没有任何问题。
我们在做题过程中,要保持字迹工整,书写不要太潦草,如果字迹书写过于潦草,就算答题正确了,评分老师都看不清楚答案,可能会因此丢分或者被扣分。
无论任何题型,想办法往最可能的答案写,无论懂否,一定要往下写,尽量多写。不能是空白。可以按照题目,变化一下公式,能顺着下来多少就是多少,最后一定把答案写上,假如真的不懂,可以随便想一个写上,当然也是根据自己的判断,有些答案是0或者1,有些函数解。
浏览量:51
下载量:0
时间:
2023年云南高考英语(全国甲卷)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2023全国甲卷的省份有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广西,这五个省份所有的全国甲卷所有学科都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3云南高考英语全国甲卷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对应的新课标试卷不同:甲卷对应的是新课标Ⅱ卷;乙卷对应的是新课标Ⅰ卷。
使用地区不同:甲卷的使用地区有重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海南(语文、数学、英语);乙卷的使用地区有山西、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山东、浙江(英语听力部分)。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2024新高考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卷附答案解析(文字版)
新高考高三期末考试对于考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它既是对一轮复习的检测和反馈,也是对考生自我定位和规划升学路径的重要参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新高考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卷附答案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1、及时复习
人们对于刚学过的东西,总是一开始忘得快,过一段时间就逐渐减慢。每天从学校回来都学了一些新东西,要先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复习之后再做作业。每天晚上睡觉前想一想:“我今天都学了什么!”然后在头脑里把这些东西过一遍。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让家长来提问,比如“今天的语文课都学了什么?”孩子回答后,再进一步询问。比如孩子说学了两个生字,就可以说:“这两个字是怎么写的,写给妈妈看好吗?”孩子不会写的'话,就可以鼓励他再去看看书,然后写出来。如果不及时复习,时间一长孩子就忘记了,许多内容最后集中到一小段时间复习,效果自然不好。
2、分散复习
如果有60分钟的复习内容,您是让孩子一下子复习完呢?还是分成几段间隔复习呢?心理学家很早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实验,实验的结果表明:分散复习要比长时间的集中复习效果好。对于孩子来说,其身心发育的特点也要求采用分散复习的方式。所以,您不妨让孩子每次复习20分钟。中间休息之后再复习,这样孩子就不会疲劳,复习的效果也会更好。
3、交叉复习
当孩子同时面临几门课程的复习任务时,最好采用交叉复习的方式,即这10分钟复习语文,休息后换成数学,再之后又变成别的什么,这样复习的好处是不会使孩子产生厌倦心理。
4、读写结合法
加大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复习力度,做到温故而知新。充分利用点滴的时间,争取多记几个公式,多背一篇课文,多温习一遍老师讲的重点。
5、查漏补缺法
在对知识点进行梳理的时候抓住重难点。还可以把平时作业中所出现的错误再分析,确保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