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高中政治经济全球化教学设计相关的共200个结果:
教师们在教授课程之前都会制定好一份详细的教学设计,这份教学设计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下是由读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语文《再别康桥》的教学设计及反思,欢迎阅读!
教学完《再别康桥》已经近一个星期了,也到了非反思不可的时间了,不然,再过几天,恐怕想反思也不得了。
上公开课,我不喜欢事先的演练,我喜欢的是现场直播。这样的课堂才是真实可信的,而不是虚假的做课。
课堂的起初阶段,完全是按照我事先设计好的教学环节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初读,读准语音,一切顺利,再读,读出节奏,也没问题。但这个环节过后的一个问题,使课堂出现了插曲,我设计的问题是:这首诗有什么特点?我本来是想让学生在读诗过后,体会诗歌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特点,但由于在设计问题时,没有给它加上适当的限制,使得学生在理解时出现了偏差。有学生回答,这首诗有三美,那就是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这跟我事先设计的答案有较大的差距,本来这个问题并没有太大的难度,由于设计时考虑不周,因此,我要把我的设计意图告诉学生,引他们回到我的思路上来,花了一点时间。高老师在评课时建议,不如,就顺着学生所说的思路继续下去,高度肯定学生的见解,然后,当场修改教学步骤。他说得很有道理,不过,风险也很大,在那么短的时间里,迅速对教学设计做那么大的调整,恐怕我力所不能及,另外,课件已经做好,临时调整步骤,也不现实。如果在平时上课,完全可以这样去做,不必考虑课件的修改问题,平时的教学时间也好掌控,快一点,慢一点都无关紧要。这个小插曲告诉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考虑更周到一点,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实很有必要。这个问题这样改,也许针对性更强一点:通过朗读,我们发现这首诗歌在节奏,音韵上有什么特点?
三读,读出情感,这个环节,我请起来的学生朗读水平不够高,比前几个同学都差,不仅语音问题还存在问题,节奏,情感都不太理想。事后,评课老师也都提到了这个问题,说让这个学生读书,正好把你前面“两读”都否定了,更不要说更高层次的读出情感了,作为老师你完全可以先让这个同学来进行初读,然后,再逐渐请出朗读水平更高的学生,形成梯度,效果要好很多。这个意见我不认同,我觉得这就是最真实的课堂,这就是最真实的学生水平,我想呈现的就是这种真实的状况。不是老师一堂课,就可以达到实现预想的效果,教学工作任重道远。我也不必因为是公开课,为了达到所谓的教学效果,而刻意回避学生的实际。
在理清诗歌的情感脉络时,我对学生的估计不足,原本以为两三分钟就能搞定的问题,结果,花了近十分钟才勉强结束,这个地方出现的冷场也是我事先没有估计到的。我觉得,画面内容的概括对于高中生来讲应该不会成为大问题,何况,我还可以作些引导性的提示。可是,课堂跟我想的就是有差距。课前的眼保操大约占去了三分钟的时间,这里,又比预计多花了五六分钟。这个地方的时间过长直接导致,时间非常紧张。在把诗歌的“三美”点到之后,做意象分析的时候,就没有时间了。评课时,滕老师对此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老师的诱导性太强,以自己事先设计好的台词,诱导学生,不利于课堂的生成。我认为他的说法很有道理,这也正式预设课件教学的不足之处,很难让学生有自己的主张,实际上是老师的预设代替了学生的思考。这应该成为运用多媒体教学研究的课题,即多媒体课件和课堂的生成关系问题,让多媒体也和学生能够产生互动。
在诗歌绘画美的分析时,我挑选了一些很漂亮的图画,并尽量与诗的画面相吻合。这个环节,是诗歌画面美的再现,时间不长,画面的转换很快,学生边读边赏,很容易进入诗境,效果显而易见。评课时,滕老师认为,这个地方是老师以自己对画面的理解代替了学生的想像,不利于学生想像力的培养。这个环节如何改进,值得我认真思考。
总之,上好一节公开课,是不容易的,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尤其是要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要能预判,这样上课时才会心里不慌,游刃有余。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高中英语是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中生的学习,作为一名英语老师应该做出怎样的教学教案呢?下面是有读文网小编为你整理的高中英语教学案例设计篇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根据单元特点, 我认为Unit5 How do you make banana milk shake?的第一课时,即导入课应一方面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另一方面能真正让学生动手制作shake,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提前让两个班的每个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水果,而我自己也准备了榨汁机、酸奶、纸杯、刀等制作shake需要的东西。我想这节课一定会生动、有趣,受学生欢迎。
第一节课在1班上,我满怀信心地走进教室。一开始很顺利,学生很兴奋地看着我制作shake,听着我用英语讲解制作步骤,一杯shake很快制作好了。是该给学生品尝的时候了,然而当学生看了看做好的shake的样子,闻了闻味道,说什么也不肯尝试。上课前一天我亲自在家做了一杯shake,说实话,的确没有“卖样”,而且闻起来味道也不怎么好,但喝起来味道还不错,据说还有美容、保健的功效。然而,不管我怎样劝说,还是没有人愿意尝一口。学生不愿喝,当然就没兴趣用自己带来的新鲜水果来制作shake。可以说,我这堂课的教学失败了,我看着剩下的酸奶,灵机一动我决定把下节课制作水果沙拉提前来上。虽然也达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但因为没有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所以觉得还是有缺憾。说实话,当时我觉得这些学生真不懂配合。
这堂课不成功,本应马上进行总结,加以改正。但在2班紧接着就有第二节课,而且还有老师来听课。于是,我只好硬着头皮走进教室,按照我的计划进行教学。
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学生能很积极的响应,在我在制作时,很多学生在认真看,我在用英语讲解制作步骤时,很多学生在认真听,还小声地复述,有的还作笔记。当shake做好时,许多学生争先恐后地要求品尝,引得听课的老师也要求品尝一下。在轮到由学生自己边制作shake,边用英语介绍材料以及制作步骤时,很多学生都愿意上来试一试,而且做得也很好。可以说这堂课比较成功。
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准备,同样的教学设计,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教学结果?上完课后,我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我发现我在备课时忽略了"备人",忽略了不同的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性格特点。由于我是2班的班主任,因此很了解2班学生的特点:活波、积极、爱尝试,在备课时可能不自觉地以2班作为对象;而对1班的学生了解不多,因此导致了这堂课失败。
根据以上的单元特点, 我认为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即导入课应一方面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另一方面能真正让学生动手制作shake,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提前让两个班的每个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水果,而我自己也准备了榨汁机、酸奶、纸杯、刀等制作shake需要的东西。我想这节课一定会生动、有趣,受学生欢迎。
第一节课在1班上,我满怀信心地走进教室。一开始很顺利,学生很兴奋地看着我制作shake,听着我用英语讲解制作步骤,一杯shake很快制作好了。是该给学生品尝的时候了,然而当学生看了看做好的shake的样子,闻了闻味道,说什么也不肯尝试。上课前一天我亲自在家做了一杯shake,说实话,的确没有“卖样”,而且闻起来味道也不怎么好,但喝起来味道还不错,据说还有美容、保健的功效。然而,不管我怎样劝说,还是没有人愿意尝一口。学生不愿喝,当然就没兴趣用自己带来的新鲜水果来制作shake。可以说,我这堂课的教学失败了,我看着剩下的酸奶,灵机一动我决定把下节课制作水果沙拉提前来上。虽然也
达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但因为没有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所以觉得还是有缺憾。说实话,当时我觉得这些学生真不懂配合。
这堂课不成功,本应马上进行总结,加以改正。但在2班紧接着就有第二节课,而且还有老师来听课。于是,我只好硬着头皮走进教室,按照我的计划进行教学。
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学生能很积极的响应,在我在制作时,很多学生在认真看,我在用英语讲解制作步骤时,很多学生在认真听,还小声地复述,有的还作笔记。当shake做好时,许多学生争先恐后地要求品尝,引得听课的老师也要求品尝一下。在轮到由学生自己边制作shake,边用英语介绍材料以及制作步骤时,很多学生都愿意上来试一试,而且做得也很好。可以说这堂课比较成功。
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准备,同样的教学设计,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教学结果?上完课后,我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我发现我在备课时忽略了"备人",忽略了不同的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性格特点。由于我是2班的班主任,因此很了解2班学生的特点:活波、积极、爱尝试,在备课时可能不自觉地以2班作为对象;而对1班的学生了解不多,因此导致了这堂课失败。
我还是有点不甘心,于是在总结经验以及在和1班班主任交谈以后,我决定把第一课时未完成的内容补上。第二天上课,我准备了45杯shake(1班学生每人一杯),上课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并放了一段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音乐,趁这个机会把shake放到了他们面前,告诉他们要玩一种猜物游戏(猜猜面前这杯饮料是用什么做的),猜对有奖,但规则是不许看,也不许闻。我数1、2、3,大多数学生按照要求一饮而尽。当然大多数学生都猜不到这种味道还不错的饮料是他们昨天“死也不喝”的shake。有这样的开头这堂课也就变得顺利起来了。
从这样的一堂课,我体会到什么是“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目的和意义。“因材施教”是我国教育思想的精华,所谓“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就是指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创造的这一重要教学方法和原则。要做到“因材施教”,这就要求全面深入研究学生,了解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其次,要面向大多数,教学深度和进度都要使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能够接受,同时注意集体教学条件下的个别对待。第三,要采取有力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如加速学习(跳级),减速学习(延长学时),组织兴趣小组等,把因材施教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使学生都能从自身实际出发,更好地学习成材。换句话说,因材施教是为每个学生提供符合其身心发展所需的教育,这是一种适应性教育。如果不顾学生个体差异,用一种模式、一种方法使学生被迫地被动地接受教育,实在太不平等。活生生的人的个性之光将暗然失色,源源不绝的人的智慧之泉则面临冰冻甚至枯竭;充满幻想的人的创造灵感会消隐殆尽。这些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做得好又确实不易。所以,它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话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意这个问题,并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更进一步。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明治维新是指日本在西元1860年代到1880年代间,以维新志士所建新政府为核心的民族统一主义与西化改革运动。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中历史《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以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本课为3课时。设计为活动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像历史学家一样去发现、探究、解决历史问题,发展历史思维能力,学会运用唯物史观思考问题,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和国际意识。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重视小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物理学的发端始于人类对理解星体运行的追求。三百多年前,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堪称人类文明与理性探索进程中最壮丽的诗篇,其所体现出的科学智慧的震撼力, 至今仍为世人所叹服,它第一次把看似毫不相关的地上与天上运动统一起来,第一次揭示大自然的对称和谐与物理规律表达简洁而含蓄的内在美,并作为牛顿的“从 运动现象研究自然力”的又一个科学思辨范例,而不断为历代科学家所效仿。从物理学史进程中,可以看出《万有引力定律》这节内容是对上两节课教学内容的进一 步推演,并与之构成本章的第一单元内容。
1.知识和技能目标
(1)掌握月—地检验。
(2)知道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和适用条件,会解决简单的引力计算问题。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学习物理规律提出猜想—理论推导—实验检验的科学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经历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2)通过引力常量的测量简介,说明科学研究的长期性,提高学生的科学价值观。
【教学重点】
万有引力定律及适用条件。
【教学难点】
月地检验的思路。
【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提出猜想—理论推导—实验检验过程,让学生在物理情景中主动的参与知识的构建过程,体会这种大胆的猜想、已有理论的应用、巧妙的实验检验和从中体现着的科学探索的精神与方法。
【教学设计过程】
一、新课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遵从平方反比律: 。
公式中的G是比例系数,F是太阳和行星之间的引力,提供行星绕太阳近似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正是这个引力使得行星不能飞离太阳。
『设计说明』:通过上述介绍,旨在让学生回忆上节课内容,回顾万有引力定律发现过程的前一半,从而为接下来的研究奠定基础,进而引出新课。
二、教授新课
(一)提出猜想
观察视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教师及时纠正补充)
月球为什么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由于月球受到地球对它的吸引力。
苹果为什么向下运动而不向上运动?
苹果在其重力作用下落向地面。
那么受到的重力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由于地球对苹果的吸引力而产生的。
我们很自然的想到,地球对月球的引力和地球对苹果的引力会不会就是同一种力呢?
按照我们物理学的研究规律,为了解释某种现象,提出猜想,这是理论,然后再去检验是否正确。物理学就是在不断的检验完善中前进的。同样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也需要事实的检验。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设计说明』:通过月球绕地球运转和苹果自由下落的物理情景,唤醒学生脑中当年由苹果落地而引起遐想进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想像力。
#p#副标题#e#(二)月地检验
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讨论,教师引导,互动探究。
检验天上和地上的力是否是同一种力,需要选谁为研究对象?
假定设想成立,天上和地上是同一种力,遵循相同的规律—平方反比律,那么苹果和月球受到的力该如何表示呢?
(这是理论猜想)
实际上月球受到的力可以如何求解呢?
(提示:通过天文观测,我们已经知道了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能不能利用圆周运动的知识来求解呢?)
而苹果受到的力我们已经知道为 。
猜 | 实 | |
月 球 | ||
苹 果 |
接下来,请同学们思考,要验证我们的猜想,我们需要测量什么物理量?验证什么表达式呢?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总结。)
我们猜想天上地上是同一种力,天上的力是猜想,是理论,地上的力是实际,是检验,我们就是要验证猜想和实际是否相等。只选择一个研究对象月球或苹果,因比 例系数G未知,所以无法检验。我们可以选取两个研究对象,研究它们的比值关系,实际就是月球和苹果的加速度关系,来完成实验的检验,这就是著名的月地检 验。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检验的思路。
检验思路
① 通过猜想利用引力的平方反比律和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地球表面苹果的加速度和月球的向心加速度。
② 通过实验观测,利用已有规律,得到月球的向心加速度和地球表面苹果的加速度。
③ 综合以上结果,看加速度比值关系,比较猜想与实验观测的数据,得出结论。
好,请同学们开始验证。展示学生的推导过程。
结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理论推导与实验观测得到的结果是相等的。
『设计说明』: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讨论探究检验思路,进行定量计算,掌握月地检验,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猜想的正确性,增强学生的理性认识,学习物理规律提出猜想—理论推导—实验检验的科学研究方法,同时经历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万有引力定律
猜想:宇宙中一切物体之间会不会都存在这样的力呢?
现在我们提到万有引力似乎是老生常谈,但是,牛顿当时的魄力、胆识和惊人的想象力实在让我们佩服。这最后一步假设,虽然无法得到直接验证,但是我们也没有反驳它的理由,而且,以后的无数事实都支持了这一点—万有引力定律。请同学们看课本了解定律的内容。
1.内容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1和m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r的二次方成反比。即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年牛顿著
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及单位:F为两个物体间的引力,单位:N;m1、m2分别表示两个物体的质量,单位:kg;r为两个物体间的距离,单位:m;G为万有引力常量。
2.引力常量
牛顿得出了万有引力与物体质量及它们距离的关系,但却无法算出两个天体之间万有引力的大小,因为他不知道引力常量G的值。这个问题在一百多年以后,才被英 国的物理学家卡文迪许(1731年-1810年)在实验室里通过扭秤对几个铅球之间的万有引力测量而解决,测出了引力常量G。(展示课件图片,简单讲解实验的原理与思想:铅球之间的引力使T形架转动,带动金属丝扭转,我们可以利用力矩平衡的知识来计算铅球之间的万有引力的大小。因金属丝的扭转程度很小,不易观察测量,所以在T形架上安装了一个小镜,让激光器照出的激光经小镜反射后落在标尺上,小镜转动后,测量光点在标尺上移动的距离,利用光放大的原理确定金属丝的扭转程度,进而测出引力,确定引力常量。)
目前推荐的标准值为G=6.67259×10-11N·m2/Kg2,通常取G=6.67×10-11N·m2/Kg2,(板书: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它在数值上等于质量是1Kg的物体相距1米时的相互作用力,单位:N·m2/kg2。 (强调掌握物理常量数量级的重要性)和以后我们将学习的静电力常量一样,引力常量是自然界中少数几个最重要的物理常量之一。完成扭秤试验后,卡文迪许又测 量了多种物体间的引力,所得结果与利用引力常量G按万有引力定律计算所得结果相同。所以,引力常量的普适性成为万有引力定律正确性的见证,它为万有引力定 律的普遍意义奠定了强有力的实验基础。在导学案上,给大家准备了引力常量测定的资料介绍,希望同学们课下自己阅读,了解其实验的原理与思想。
万有引力定律我们已经得到。
问题:如何使用万有引力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呢?学生讨论回答。
好,请看问题!两个质量均为50Kg的人互相接触时的万有引力如果用定律计算,结果好像是无穷大,那么这两个人永远不会分开了。是我们好不容易得到的定律错了?还是我们在使用定律时忽视了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要继续学习的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条件。
3.适用条件
(1)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质点间引力大小的计算。当两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每个物体的尺寸时,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直接使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模型)
研究相互接触的两个人之间的万有引力时,不能把他们看作质点。
(2)当两物体是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时,它们间的引力也可直接用公式计算,但式中的r是指两球心间距离。
研究太阳和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可以把它们看作质量均匀的球体。
当研究物体不能看成质点时,可以把物体假想分割成无数个质点,求出两个物体上每个质点与另一物体上所有质点的万有引力,然后求合力,这是微积分的思想。
万有引力定律产生于对太阳系行星运动的研究,但它对物质运动的适用性却要广泛得多。可以这样说,宇宙中凡有引力参与的一切复杂的现象,无不要归结到这样一条十分简洁的定律之中,这不能不使人惊叹宇宙万物超乎寻常的和谐及人类理性思考所具有的统摄力。
#p#副标题#e#4.实践探究
创设情景:既然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间都有万有引力,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各自之间或人与物体之间,为什么都对这种作用没有任何感觉呢?
根据情景中数据,学生进行估算:
①请估算两位同学,相距5m远时它们间的万有引力多大?(可设他们的质量为50kg)
解:由万有引力定律得:
代入数据得:F1=6.67×10-9N
②已知地球的质量约为6.0×1024kg,地球半径为6.4×106m,请估算其中一位同学和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又是多大?
解:由万有引力定律得:
代入数据得:F2=489N
小结:由此可见通常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极小,一般不易感觉到。而物体与天体间的万有引力(如人与地球)就不能忽略了。
5.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
①普遍性:万有引力存在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
②相互性: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引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③特殊性: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和物体所在的空间及其他物体存在无关。
④适用性:只适用于两个质点间的引力。
6.意义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对物理学、天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以前上千年才能观测到一颗行星,通过万有引力定律的指导,我们在指定位置很快就发现了新的行星,给人们探索自然的奥秘建立了极大信心。
『设计说明』:让学生知道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和使用条件,体会物理学许多重大理论的发现,不是简单的实验总结,它需要直觉、想像 力、大胆的猜想和假设。通过阅读材料,使学生体会卡文迪许扭秤实验精巧的实验方法,知道科学研究的长期性,提高学生的科学价值观。通过题目练习,学生进行 估算和比较,从中锻炼学生的估算能力,体会万有引力常量数量级的重要性,加深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
【课堂小结】
第3节 | |
一、提出猜想 二、月地检验 1.理论推导 2.实验检验 3.结论 4.更大胆的猜想 | 三、万有引力定律 1.内容 2.适用条件 3.实践探究 4.理解 5.意义 |
学生体会: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思维过程:提出猜想──理论推导──实验检验
『设计说明』:通过黑板或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知识,在教师引导下,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
【布置作业】
1. 阅读资料,了解引力常量的测量原理和方法。
2. 课本问题与练习2、3题。
『设计说明』:通过学生课下阅读引力常量的测量简介资料,说明科学研究的长期性,提高了学生的科学价值观。
【教学设计后记】
本节课我对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以科学家的角度分析、思考问题,经历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体会牛顿的伟大,了解科学家提出猜想—理论推导—实验检验的科学研究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从选择研究对象入手,设计检验过程,基本解决了学生对月地检验的理解困难,用事实引导学生经历万有引力定律的得出过程,加深了学生对万有引力定律的认识。
总体说来,教学目标基本实现。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怎样进行英语完形填空的教学,需要老师的精心设计。下面请欣赏读文网小编带来的高中完形填空教学设计的范文。
教学内容分析:
此节课就完形填空这一高考重点题型做出相应的解题技巧的分析,从考试趋向,命题特点、解题思路、解题技巧以及复习策略几方面给学生较为清晰地概括,在第二轮专项复习中给学生针对性的指导,以达到提升解题能力的目的。
学生情况分析:
目前学生处于二轮复习中,已基本掌握高考所需词汇和语法知识,需要进行更加针对性的解题指导和查漏补缺。
3.教学目标分析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教学设计是课堂流程的表现,优秀的设计将对教学效果有绝大的提升。下面是由读文网小编带来的高一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教材分析: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是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元素化合物等知识进行综合、归纳,从理论进一步加深理解。同时,作为理论指导,也为学生继续学习化学打下基础。这部分知识既是化学必修2的内容,也是选修化学的基础。本章内容虽然是理论性知识,但教材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化学史实来引入和解释,使理论知识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相互融合,以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学情分析:
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学生对电子层的概念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和理解,再进一步介绍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教材没有具体介绍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而是直接给出了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简单规律,学生有能力自主完成次部分内容。学生能够比较熟练的绘制数学中的坐标系图像,本节课讲数学思想融入进来,更加直观和形象。对于原子半径的查找作为课下小组探究的内容,增加学生小组合作意识,课堂上学生愿意代表小组成员展示,符合高一学生的心理要求。
高一学生的大脑里的知识结构仍比较简单,同化新概念的能力不强,这就要求教师努力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调整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帮助学生加强新旧概念间的联系,同化理解新概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元素的原子半径、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出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微粒半径及大小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1、归纳法、比较法。 2、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元素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变化的规律,微粒半径及大小的比较。
教学难点:元素周期律的探索与发现过程。
教学策略和方法:本课在设计上主要以发现教学方式进行,以学生的自主发现探究为主,利用教材提供的数据,指导学生进行理论探究,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辅助以讲授法,发现法,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形成“全员参与,学生为本”的课堂氛围,最大程度的利用各方资源为课堂教学服务。
课堂类型:新授课
教学手段:多媒体、学案辅助教学
教学设计理念:
化学概念是将化学现象、化学事实经过比较、综合、分析、归纳、类比等方法抽象出来的理性知识,它是已经剥离了现象的一种更高级的思维形态,反映着化学现象及事实的本质,是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因此化学概念学习与教学的理论研究受到广泛的重视,注重教学的阶段性就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掌握好知识处理的分寸,准确把握知识的深广度,在不同阶段给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教学中不能不顾学生实际能力,过分追求科学性和完整性,将概念随意扩展和深化。
对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元素化合价变化规律,以学生动手绘图为主,引导学生将表格数据转化为图像,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数形转化能力,也会使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另一方面利用图像的直观性,也能大大降低学生对规律性的理解难度,实现课堂的高效开展。
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布置】各小组查找1—18号元素的原子半径,并绘制直观图像,尝试得出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方法。
【图片展示】美丽的螺壳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一圈圈的螺纹不仅是自身漂亮的外衣,还揭示了大自然中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这种图案引领着人们去思考、去发现。元素周期律是螺纹模式的直接体现者,让我们带着螺纹的美丽来探寻元素的变化规律吧!
【过渡】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那么元素呢?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将已发现元素按照原子量大小进行排列-----发现“每隔七种元素,便有一种元素的性质与这种元素相似”------提出“某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形态和性质,与元素的原子量数值呈周期性的关系”,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人们根据化学的和谐与统一、对称与守恒绘制了多种形形色色的周期表,下面带大家一起来欣赏。
【温故知新】(回忆、思考)元素的原子是由哪些基本微粒组成的?
【图片展示】电子层模型示意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个示意图,它表示了什么样的含义?
【学生回答】是一种层状结构,中间有一个核,各层的颜色不一样,层与层之间的距离不一样……)
【老师讲述】 同学们的观察比较仔细、全面,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各个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因此它们的运动区域也不同,我们把不同的区域的运动,称作电子层。就好像示意图中一层一层的,层与层之间是不连续的。用n表示电子层,=1,2,3,4,,5,6,7,或者用字母K、L、M、N、O、P、Q表示。
【追问】请同学们仔细看书,体会,思考,电子在各层能量高低顺序是什么?与离核远近有什么关系?并结合已经学习的碱金属和卤素及学案中零族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努力找出排布规律。
【课堂研讨】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自学、总结) 阅读教材P13什么是电子层?从内到外用字母表示分别是什么层?
层序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电子层符号 | |||||||
离核远近 | |||||||
能量 |
阅读教材及下表,总结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元素名称 | 元素符号 | 各电子层的电子数 | ||||||
K | L | M | N | O | P | |||
2 | 氦 | He | 2 | |||||
10 | 氖 | Ne | 2 | 8 | ||||
18 | 氩 | Ar | 2 | 8 | 8 | |||
36 | 氪 | Kr | 2 | 8 | 18 | 8 | ||
54 | 氙 | Xe | 2 | 8 | 18 | 18 | 8 | |
86 | 氡 | Rn | 2 | 8 | 18 | 32 | 18 | 8 |
①各电子层最多容纳 个电子;(n为电子层数)
②最外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目为 (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 个电子),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 ,倒数第三层不超过 个电子;
③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 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 的电子层。注意:这几条规律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理解,必须同时遵循这几条规律。
【体验】
①按照上述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画出9号氟元素、19号钾元素、53号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②现有A、B两种原子,A原子的M层比B原子的M层少3个电子,B原子的L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据此分别写出A、B两种原子的名称 。
【过渡】已经了解了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律,那么元素的性质与核外电子排布有什么联系呢?咱继续探讨。
【课堂研讨】二、元素周期律
【动手绘制】以1—18号元素为例,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
【学生发现】1→2号元素,1层电子,电子数1→2,达到稳定结构;
3→10号元素,2层电子,最外层电子数1→8,达到稳定结构;
11→18号元素,3层电子,最外层电子数1→8,达到稳定结构;……
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会重复出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从1→8个的情况: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呈现周期性变化。
【老师小结】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会重复出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从1→8个的情况: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呈现周期性变化。这种规律是经过一定数目的元素种类之后,重复出现的,可以把它们称作“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就好像我们常用“星期”来记时间一样,每7天为一个周期,对元素而言,就是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每隔一定数目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出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追问】元素的原子半径和化合价是否也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呢?
【小组展示】成果展示,小组汇报。
【学生发现】
1、以稀有气体为界,3→9号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减小;11→17号元素半径依次减小。
2、稀有气体原子的半径貌似比较特殊,会突增。
3、原子半径变化呈现出周期性变化。
【体验】你能比较出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离子半径的大小吗?如:O2-、F-、Na+、Mg2+;再如:S2-、Cl-、K+、Ca2+。你能比较出同主族元素离子半径的大小吗?依据是什么?
【提升】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方法。
【图片展示】以1—18号元素为例,元素的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
【学生发现】
11→17号元素极大程度上重复着3→9号元素所表现出来的变化规律,如果继续研究18号以后的元素,也会发现如此相同的变化规律。
【动手绘制】以1—18号元素为例,元素的化合价呈现出周期性。
【小结】各主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各元 素的最高正价与它们的原子 结构、最低负价的关系。
元素主要化合价由 决定。
主族元素最高正价=元素原子的 =主族
最高正价+︳最低负价︳=(除 外)
【课堂小结】
原子序数 | 电子层数 | 最外层电子数 | 原子半径的变化 (不考虑稀有气体元素) | 最高或最低化合价变化 |
1-2 | 1 | 1 | ------ | +1 |
3-10 | ||||
11-18 | ||||
结论 |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元素的化合价呈现 |
准确理解周期性,指每隔一定的数目或时间重复出现的某种变化,这种重复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在变化中重复,在重复中变化。在自然界中周期性变化是一种普遍的变化规律,如日夜交替、四季循环、日落日升、潮涨潮落等等。
元素的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等性质,都是由核外电子排布(包括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的,所以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课堂延伸】除了上述方面外,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是否也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呈现周期性。
【板书】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电子层:不同的能量区域
2.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1)分层排布
(2)按能量由低到高排布
(3)其他规律
二、元素周期律
1.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2.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1)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递减(稀有气体除外)
(2)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递增
3.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1)正价:+1 +7
(2)负价:-4 -1
教学反思:
元素周期律一节理论性强,知识间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教材为本节的教学提供了大量的数据作为辅助素材。为更好的整合资源,提高教学效率,本课在设计上主要以发现教学方式进行,以学生的自主发现探究为主采用设问引导,使学生通过对表格数据的分析,探究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教材提供1-20号元素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数据,需要学生根据表格数据找到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表格数据系统而全面,是锻炼学生思维的良好素材。但是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却可能因为缺少思考方向而不知所措,此时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既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又容易使课堂沉闷,学生还可能对强加给自身的知识产生排斥心理,从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解决这个矛盾,我采取问题引导式和数学坐标系思想,有利于学生针对性的分析数据,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但是略显耗时较多,若结合多媒体技术手段直接以图呈现,会更加直观、高效。
由于受技术条件限制,再学生绘图进行数据、图形传输时略显不流畅,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找到更好的解决措施。
以上是读文网小编分享的高一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欢迎翻阅。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为人民服务》实际上讲了人活着为什么的问题,是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的极好材料,那么六年级语文老师在设计教学时要怎么利用好这份教材呢?百文网小编在此整理了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生字:迁、鸿、鼎、铭。
2.新词:鸿毛、泰山、寄托、哀思、追悼会、精兵简政、五湖四海。
3.理解重点句、段: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4)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二)能力训练点
1.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阐述问题的思路。
2.熟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
通过重点词语的品析,同位讨论、集体交流,教师点拨来解决重点。
(二)难点
理解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
通过划出关联词,逐句分析,再总体思考围绕什么写的来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回答课中设计的问题,勾画重点词语。
(二)讨论发言,列举事例。
(三)归纳中心思想。
(四)朗读全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五)质疑问难。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2.揭题引读、整体感知。
3.学习第一、二段。
(二)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五名同学读全文,结合正音,检查对字词的理解情况。
注意读准字音:悼dào炊chuǐ受难nàn送葬zàng
迁qiān迁移。
鸿hóng鸿雁。鸿毛,鸿雁的毛。比喻事物轻微或不足道。通过谜语记字形:一只鸟落在江边。(鸿)
鼎dìng(①三足两耳器物②正当;正在)鼎盛。鼎共有12划,第六划是。
铭míng警示、鞭策自己的文字:座右铭。
死得其所:所,处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五湖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固”,必。“或”,有的人。“于”,表示比较。
追悼:怀念死者,表示哀悼。
哀思:悲哀思念的感情。
2.指名读全文,把你觉得含义深刻的语句划下来,再读给大家听。
3.质疑问难。
(三)揭题引读,整体感知
1.齐读课题。解释“服务”:为集体(或别人的)利益或为某种事业而工作。为人民服务即为了广大的人民群众而工作。
本文是以什么命题?(中心命题)
2.毛主席在什么时间、地点、场合发表的这篇演说?(结合预习提示回答。)
3.教师简介张思德同志生平事迹。(学生可看书中插图。)
(张思德同志是中共中央警卫团的战士,16岁参加革命,经过长征,负过伤,一直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直到在烧炭时因炭窑崩塌而牺牲。他虽然只活了28岁,但他短暂的一生是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4.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每段向我们讲了什么问题。(学生可简要回答。)
(四)教师点拨,突破重、难点
1.学习第一段。
从这段话中找出与中心联系最密切的一句话,并勾画出重点词语。
(第二句与中心联系最密切,讲的是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根本宗旨就是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重点词语有“完全”、“彻底”。“完全”就是百分之百,除了为人民服务而外,再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彻底”就是做到底的意思,不达目的决不休止。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并且做到“完全”、“彻底”。只有这样做,才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革命者,一个人活着才有意义。)
2.学习第二段。
(1)朗读课文,划出中心句。(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2)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句进行论述的?
(先引用司马迁的话做论据,再具体讲什么样人的死毫无意义,什么样的人死得有价值。最后肯定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3)你怎样理解司马迁的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4)从生活中找出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例子来谈一谈。(例如江姐、董存瑞、雷锋等英雄人物。)
(5)小结:这一段是讲革命者对生死的看法人要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揭示了革命的人生观。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课后“读读写写”。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学习第3、4、5段。
2.熟读课文,背诵3、4段。
3.总结、扩展。
(二)教师点拨,突破重、难点
1.学习第3段。
(1)指名读第三段。这段是围绕哪句话论述的?识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2)是怎样围绕这句话论述的?
(通过举例和逻辑严密的一组复句加以论述。指名分别读出这两部分。)
(3)出示投影。
上面这段话共有几句?每句说的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①先说出这段话中的关联词,并在书上点上着重号。[因为……所以(因果)如果……就(假设)只要……就(条件)]
②每句说的是什么?
第一句讲有了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
第二句讲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第三句讲凡是符合“说得对”、“对人民有好处”这个条件,不管是谁的批评和意见,我们都要改正,都要照办。
这段话一句紧扣一句,层层递进联系非常紧密。先讲不怕批评再讲不讲究批评的对象和方式方法。衡量是与非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
(4)通过这段学习谈一下我们党为什么日益壮大,从而成为执政党。
2.学习第4段。
(1)指名读第四段。“共同的革命目标”是什么?(解放全民族,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
(2)为实现这一革命目标应该怎样做?
(“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互相爱护”并分别把这三部分内容读出来。)
(3)默读这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第一层: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但要取得全民族的解放,还要团结更多的人。
第二层:讲怎样对待困难,要看到成绩、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不要灰心。
第三层:讲正确对待牺牲。一是为人民利益而牺牲是“死得其所”;二是要避免不必要的牺牲。
第四层:革命队伍的人要互相关心、爱护、帮助。
3.学习第五段。
(1)我们要为什么人开追悼会?(做过一些有益工作的)
(2)开追悼会的意义是什么?(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三)总结、扩展
1.朗读全文。
2.文章的中心是什么?这个中心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出来的?
(文章的中心是为人民服务。全文围绕这个中心,依次讲了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正确对待困难、对待同志,为人民的利益团结互助;悼念为人民而死的人,以团结全体人民等五方面的问题,思路十分清楚。这五个问题都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标准,从不同侧面说明怎样才能做到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
3.联系实际谈体会。
(不仅联系过去的,还要联系现在的。例如现实生活中的徐虎、李素丽等英雄模范都是“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榜样,可以让学生具体说说他们的先进事迹。)
(四)指导背诵三、四自然段
六、作业布置
1.看拼音写词语。
2.读句子,先理解带点的词语,再说说句子的意思。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3.勾画本课中你喜欢的警句,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背会。
七、板书设计
猜你感兴趣: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教学论文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得出的重要心得。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您带来的地理高中结业教学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地理新教学大纲关于“人类的旅游活动”的知识要求,可以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其三大价值
“凡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因素和条件,都称为旅游资源”。所谓旅游动机,是指提供游览、观赏、知识、乐趣、度假、休养、探险、猎奇、考察研究等项目的旅游活动,能满足人们某种心理上的需要。
旅游资源可分为:
(1)自然旅游资源,是地理环境各要素组合而成的自然景观,属于天然赋与的,如山水、生物、适宜的气候等。
(2)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结晶,是民族风貌与特色的集中反映,如文化遗址、文物古迹、宗教圣地、民族风俗等。以上旅游资源都具有非凡(个性特色)、长存(永续利用)、多样的特性。
旅游资源所以能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就在于它的价值和功能。
1.艺术观赏价值 指客体(旅游资源)景象的艺术特征、地位及其意义。某地旅游景点构成要素多样,主景、副景、衬景组合方式与格调和谐,季相变化有序,由此而形成的景观内容;丰富多彩,对景象艺术产生极大的影响。观赏时有三项内容值得注意:①地方色彩的浓郁程度,即个性的强弱程度,②历史感的深浅,③艺术性的高低。据此确定旅游资源的艺术观赏价值。
2.历史文化价值 文物古迹的历史意义是评价历史文化价值的主要依据,年代愈久远,文物愈稀少、愈珍贵,文化价值愈高。我国的赵州桥,外观平平,但它是我国现存最古的石拱桥,故历史文化价值很高。有许多风景区的碑刻、楹联、诗画、匾额等,出自名家之手,作者知名度越高,愈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3.科学考察价值 指景物的某种研究功能,或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上的理论价值,黑龙江省的五大连池,作为我国最完整、最典型的“火山博物馆”,在地质、地貌、水文、生态、泉水药用等科学研究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秦始皇兵马俑的发掘,被称为“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世界第八奇迹”,它已成为研究历史、雕塑、军事、美术的科学园地。
二、三种类型旅游景观组合美的观赏价值
旅游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地区分布、景观特征及其组合状况在很大程上决定着旅游资源价值的高低,尤以对景观要素和地域组合状况的了解,有助于领略旅游资源的品位和特色,也有利于深层次地理解旅游资源的科学内涵和构景艺术。
1.景观要素组合 通常把旅游景观分为三种类型:
(1)自然风景型 指自然环境各要素构成的天然景观。一是单要素自身排列的美,例如:号称“五岳之首”的泰山,从岱宗坊起步,“登泰山,一步一层天”,悬崖怪石,越上越险,越险越奇,晴天群峰争艳,阴天云海茫茫,有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四大奇观,泰山之雄伟,观赏性和吸引力很强。而华山险、黄山奇、峨眉秀、青城幽、雁荡怪、珠穆朗玛高,同样驰誉世界名山之中。另有风景水、风景动植物、风景气候等都各有奇特的造景特点和功能。二是多要素之间的组合类,山水林草组成的自然界是自然美的源泉,所谓“山得水而活,水依山而幽”,风景名山雄、险、奇,显示出令人心旷神怡的阳刚之态;河湖、流泉、飞瀑的光、影、形、声、色,体现了清秀飞舞的阴柔之美,山光水色,相映成趣,静中有动,动中寓静,构成一幅幅美妙绝伦的画面,人游其间,若行画中。杭州西湖就是以“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湖光山色而赢得“人间天堂”美称的。又有“山得林则研,林因山而茂,山得洞而奇,洞赖山而育”的说法,“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也就是由于山青、水秀、石美、洞奇才得此美名的。
(2)人文风景型 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活动创造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人文风景之美,是由地域、民族、历史、城乡风光、社会风尚以及科学成就等因素共同产生的综合效果。例如:昆明附近兴建“民族村”,展现各个少数民族不同的民情风俗,吃、穿、住以及舞蹈、音乐、美术工艺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反映地域性、民族性的民族系列展品,对于异族旅游者具有很大吸引力,因为越是与原来所熟悉的环境区别大,越能满足旅游者求异求新的好奇心理。又如,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同为皇家苑林,前者富丽堂皇,后者朴素淡雅各有鲜明的个性特色,风姿尽现,因而人文景观的社会美、艺术美,就听凭各人去领会了。
(3)综合风景型 指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协调组合的美,构景要素越丰富,相互联系越紧密,艺术价值越高,感染力吸引力也就越大。世界上著名旅游景点大都注重了这两要素的综合开发。清幽恬静的山林景色;衬以素雅朴实或雄伟壮阔的奇特建筑,碑刻、匾联、摩崖、诗词点出风景特征,抒发人们对山水林木的亲切感受;加以古代传说、神奇故事渲染寺庙环境特有的虚幻飘逸气氛,入境旅游,宛如进入“仙山琼阁”的境界,流连忘返,乐在其中。
由上可知,最佳组合的风景区,应该是旅游资源密度大(在一定地域上旅游资源集中的程度),观赏景点相距甚近,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协调配合,兼有观赏、研究、实用价值的多种功能,共享程度高,这就是人们所向往的旅游区。
2.景观地域组合 各种旅游资源都分布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反映着一定的地理环境特征,世界各地旅游资源分布广,空间组织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特征。
(1)点状 在一个地区内,旅游资源密度大,个性特征明显,具有独特功能,当然该地风景知名度高,吸引力大。
(2)团状 在邻近的几个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风景组成要素的差异性以及组合变化的多样性,它们联合组成不同景观的综合体,其旅游价值便成为复合值。例如:围绕太湖的苏州拙政园、网狮园、寒山寺、玄妙观;无锡的太湖景色、鼋头渚、蠡园;宜兴的三奇及紫沙陶器等,既给旅游者一路行程增添了游览内容,又提高了它们各自的知名度。
(3)线状 旅游景点呈线型、环闭型或马蹄型旅游线排列,旅游者沿一定线路,欣赏较为分散、千变万化又各具特色的景观,走一走,看一看,玩一玩,歇一歇,此也可称谓组合良好的旅游线路。由西安沿东线:半坡村遗址(距今5000年以前母系氏族公社所在地)——临潼骊山、华清池——秦陵——秦始皇兵马俑,沿线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古文物,地上地下,看不胜看,美不胜收。“古”字在人的心目中回荡盘旋。
看来,旅游价值的体现,一是与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广西北海市位于南亚热带,一年春、夏、秋三季可以进行海水浴,比大连、北戴河开放时间长得多,显然,旅游价值前者高于后者。二是旅游资源与旅游依托城市、旅游依托城市与客源市场之间的交通条件也会影响到“可进入性”的程度,交通便利,容易进得去、出得来、散得开,旅游资源容量(一定时间内容纳最大游容量或旅游活动量)大。如果交通不便,景观虽好,如晋陕之间的黄河壶口瀑布,可谓我国飞瀑之最,但“可进入性”差,资源价值也难能发挥。
三、旅游景点观赏的三点要求和三项要领
旅游的主要内容是对景物的美学欣赏并了解其科学内涵,使旅游活动具有文化性、科学性、增智性、思想性和社会性,以利于旅游者获得较高层次的精神享受。从观赏要求来说:
1.作好观赏准备 包括旅游知识上的准备,如旅游线路、旅游活动方式、旅游对象的熟悉;思想情感上的准备,旅游在心情上是愉快的,而在体力上要有劳逸如何结合的打算。
2.记住观赏过程 旅游活动是一种身心都投入的审美活动,需经过感知阶段——思维(或悟性)阶段。当你进入桂林七星岩、芦笛岩洞,首先感知的是一堆堆奇形怪状、杂乱无章的石钟乳,并不觉得美在那里,紧随导游指向,请看这像不像是狮子顶球、那是不是金猴摘桃………说人像人,说物像物,千姿百态,灿烂夺目的景点不断地勾起了旅客的遐思联想,使杂乱的景物变为“人化的自然”或“自然的人化”,呈现出新的内容、新的境界、新的意趣。回首思全局,洞中的艺术世界,淋漓尽致,宛如一个多样统一的台谐整体,无形中人的美感得到了升华。
多样统一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因此要观赏事物的形——大孝方园、高低、长短、曲直、正斜等是否整齐一律、对称均衡、调和对比,以及是否符合黄金分割比例。也要看其质(质感美)——刚柔、粗细、强弱、润燥、轻重等;还要看其势——动静、疾徐、进退、升沉、零散、抑扬、轻重等,这些对立因素统一在具体事物上面,就形成了和谐美,给人以教育、知识、启发、乐趣和享受。
3.找准观赏着眼点 欣赏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着眼点应有所不同。
欣赏自然风光,从形象特征——雄、奇、险、秀、幽、旷6个字入手,例如:山岳是构成自然美的骨架,也是人们领略美学艺术的集结点,在观赏时只有把高度与坡度结合,仰角愈大,才能有效地感知山岳的“雄”与“险”。也只有视野开阔、奔腾豪放,才能体现平原湖海的“旷达”,抓住这些构景要素的本质特点,便于科学地了解景观自然美的特色。
欣赏人文景观,先要投入思想情感,晓得该景物的知名度,再以情观景,欣赏文物的古、特、雅,从而领略到建筑布局的结构美、色彩美、形态美;欣赏作品的艺术美、思想美;欣赏历史遗迹的古朴美、奇特美;欣赏革命遗址的高尚美、情操美。情与景、意与境融为一体,潜移默化,使旅游者受到了教育。
旅游收获大小,与能否把握观赏要领有很大关系。
1.观赏时机与观赏状态 有些景观只在特定时间出现,如钱塘观潮、洛阳牡丹、那达慕大会、泼水节等,只要届时前往,可满足观赏要求,过时则不候;但有的如海市蜃楼、铁树开花、泰山观日、峨眉佛光等,即使按时前往,也难以保证确有所获,故只能巧遇,而不能必求。
景观状态决定着旅游者应采取静态观赏、动态观赏、还是动静结合观赏,随机而定,各有所得。即使在动态观赏进行中,走到地势险要处或空间形态转换处也得要“停视”,领悟碑刻、题咏、摩崖对环境的画龙点睛作用。
2.观赏位置 旅游者与景点的距离、远近,影响到透视深度、纵深层次、视野范围的差别。
(1)近距离观赏 宜于观赏小体量景致、近景、主景、副景、特写景,例如:池中观鱼、园中花卉、壁画、佛像、喷泉等,看得真切,所谓“睹芳草能一眼看清”,就是近距离观赏的好处。
(2)远距离观赏 宜于大体量景致,全景、远景、衬景的观赏,可收到“观巨物能一览而颈的效果。
(3)选择适当位置观赏 对于某些特定的景色,选择适当位置,方能清晰地观察到借景(招外景、山色、寺庙于园内)、框景(在门框、窗框、孔洞所限的范围看外景)、障景(借假山、树丛、亭阁挡住视线,以摒弃杂乱俗丑于园外)、配景(衬托主题的景色)以及对景、爽景等构图艺术的巧妙处理手法,从中使人受到启发。
3.观赏视角 选好观赏视角影响到观察效果。
(1)正视(平视、平眺) 观赏者面对主景,凝视景物特征,清晰可见;或视远景,视线可以延伸到远处,窥其全貌;或欣赏浑为一体的山水,足以展示其开阔坦荡。
(2)侧视(斜视) 为突出景物的某一特征,观赏者与主景构成一定的角度,窥探其局部,形象逼真,精致奇巧。对强化主景有一定的作用。
(3)仰视 欣赏主景的高耸、险峻,远望山峦起伏雄秀,激发人们攀登绝顶的情趣;或站在谷底,欣赏“一线天”状的幽深峡谷,只有仰视方能觉察两侧岩壁象是刀削剑劈的峡景,雄伟壮观。
(4)俯视 观赏者站在制高点看全景,能见景物的纵深层次,站得高,看得远,使观赏者产生一览众山小,“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有时贮立亭台楼阁之上,俯瞰江河湖海碧波惊涛的壮丽景色,给人以一种意境深远、潇洒自在的感受。
四、旅游活动的三大效益和三个消极作用
高中地理新教学大纲关于“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中的知识要求,是从旅游活动的正负面效应提出的,就积极作用来说,有三大效益。
1.社会效益 指对社会进步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对人类增智长知、思想道德、精神需求的影响。因为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对于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国内与国外、上层与下层的诸多文化形态兼容并蓄,从这个意义上讲,旅游能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促进人的精神发展。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H·Maslow)的需要论,把人的需要(或精神发展过程)分为7个层次:
例如:生理需要,旅游是一种休闲活动,游览、娱乐,消除疲劳,精神愉快。社交和尊重的需要,旅游是一种社会地域活动,是传播人类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与媒介,而国际旅游又是促进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相互尊重、彼此了解的纽带。认知的需要,旅游是一种学习活动,遨游于广阔的社会和自然界,扩大知识视野,有如“读天下之大书”,增智长知、陶冶情操。审美的需要,旅游是一种审美活动,从静态美到动态美,从自然美到社会美、艺术美,从观察外在形式美到领会内在精神的美,培养人们的审美感知、审美欣赏、审美判断能力和审美情趣。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人的高级心理需要,旅游恰好是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物质和精神享受的体现。
2.经济效益 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经济繁荣、人民收入增加,劳动时间缩短,旅游活动已成为人民大众广泛的一种社会地域活动,于是,旅游业也就由此应运而生。英国学者H·罗宾逊认为旅游业是一种“多元现象”,是现代化的、全方位的、综合性的、多层次的、多功能的产业,它要为旅游者提供综合性服务,从而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当前许多国家都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获取自由外汇、积累资金、创造财富、扩大就业机会、促进地区经济繁荣和其他经济部门共同发展的一个主导经济部门。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1996年是世界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一年,法国是世界接纳游客最多的国家,美国是国际旅游收入最多的国家,旅游业发展速度最快的中国、中东也都上了一个新台阶。预计到2000年,旅游业将以每年4%增长率增长,旅游人数将达到7亿人次,收入超过6000亿美元,创造近1亿个就业机会,由此表明: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经久不衰和最富有活力的经济部门。
3.环境效益 指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有利影响。合理开发利用并认真保护好风景区的山水林草动植物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发展,并能改善环境质量;如果自然景观配以人工景观(如林中藏寺、山巅建塔),使原有特色更加突出,美化了环境;设立自然保护区、划为重点保护文物,加强了管理,保护好文物古迹,以发挥旅游资源“常存”的特性,永续利用。
若从旅游活动的消极面来看,也可能出现三种弊端:
1.污染 任意排放三废,导致水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的发生。任意修建不协调的建筑物,造成不应有的视觉污染。
2.破坏 一是盲目的生产活动对旅游环境质量的影响,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大兴土木、炸山取石、砍伐森林,抢占风景区面积等,这是由于旅游环境意识薄弱而造成的。二是由于缺少社会公德,在旅游区内乱扔废物、攀木折花、乱涂、乱写、乱刻、乱画、肆意践踏文物、随地吐痰等不文明的行为,影响了环境质量。三是超旅游资源容量,游人过多,足踏、呼吸、体温也会对景区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3.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美国人类学教授赛瑞娜在所著《文化人类学》一书中,叙述了旅游的积极作用后,又深刻地分析其消极作用的一面,“无计划的旅游业以及受外界控制的旅游业,可造成旅游点过分拥挤,加速乡村都市化的进程、非旅游地区劳力缺乏以及犯罪暴力行为增加等弊端。也易盲目羡慕西方货和西方生活方式和经济的影响”。
如果旅游区搞不健康的黄色服务,还会影响社会治安和精神文明建设。
五、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
旅游是美的享受,当然要在优美的环境中活动。如果环境恶劣,旅游则无价值可言。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既要求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也要保护好资源,使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能协调持续发展,使旅游资源长存、永续利用,美化人类的生活。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在三年级,小学生们就要开始认识周长,那么在数学课堂上,老师要怎么对认识周长进行教学准备呢?下面是有读文网小编为你整理的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学平面图形周长的基础。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形成表象,才能对后面的周长的计算、测量及应用有更好的理解,同时也为后面将要学习面积及面积的计算做好提前孕伏,所以,学好本节课的内容,对今后的学习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我首先在黑板上板书了一个“周”字,请学生说这个字的意思。学生根据自己已有语文知识经验的基础,很快就说出:“周就是一周、一圈的意思。”我顺势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研究的知识就与这个周字有关。”接着,我又在“周”字的后面加了一个“长”字,问学生:“那你知道“周长”这个词语的意思吗?”学生很自然的答道:“那就是一周、一圈的长度。”看来,学生对于“周长”的概念还是有一定的认识的,怎样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概念呢?这就是我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在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我引导学生通过用手摸一摸树叶的周长、用绳子围一围课桌的周长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并理解实物外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为后面的教学做好准备。
教学的第三个步就是要让学生理解“封闭图形”这个词。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不封闭的图形,问:这个图形有周长吗?学生异口同声说:“没有,因为它没有封起来。”从学生的回答中,说明学生对封闭这个词已经理解,就是不能正确地表述。在学生理解了“封闭图形”这个词语的基础上,我请学生说说:“你认为什么叫周长?”学生很快说出了周长的概念,教师顺势完善周长的板书。
在教学的最后,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我还增加了将几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或一个十字架型,让学生描出并算出拼成后图形的周长。这个训练,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周长的理解,而且还为以后的计算打好了基础。
总之,我感觉今天这节课最遗憾的还是小组合作,虽然我让学生进行了一些分工,但仍是优等生控制着整个局面,有的学生就只有看和做做助手的份,怎样发挥每个成员的作用,还需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
猜你还感兴趣的: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教师们一般都知道教学设计对他们的教学授课的重要性,所以制订一份适合他们的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很有必要!以下是由读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数学时分秒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一、认真思考,仔细填写。
1、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 )、( )、( )。
2、( )表可以记录百米赛跑的时间。
3、08:3526是( )时( )分( )秒。
4、秒针从3走到5经过的时间是( )。
分针从3走到5经过的时间是( )。
时针从3走到5经过的时间是( )。
5、唱一首歌需要的时间一般( )1分钟。(填“多于”或“少于”)
6、上午第一节课从8:05开始,这节课要上40分钟,第一节课在( )下课。
7、一架飞机本应在上午10:15到达,现在要晚点30分,那么飞机会在上午( )到达。
8、秒针走1小格是( )秒,走1大格是( )秒,走1圈是( )秒,也就是( )分。
9、时间换算。
3分=( )秒 2小时=( )分 300秒=( )分 3时10分=( )分 180分=( )时 2分5秒( )秒
10、在( )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做数学作业要用30( )。
(2)吃午饭用了15( )。
(3)小明系红领巾大约用了18( )。
(4)一场足球赛用了2( )。
二、判断题。
1、昨天那场大雨可真大,整整下了3秒。()
2、一个人唱一首歌需要4分钟,5个人合唱这首歌需要20分钟。()
3、人的脉膊每秒跳动80下。()
4、我眨一下眼睛大约需要1秒。()
5、分针从上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秒针刚好转一圈。()
6、分针从数字1走到数字4,经过了20分钟。()
三、选择题。
1、分针从3走到9,经过了( )。
A.6分 B.30秒 C.30分
2、100米赛跑,小刚用了15秒,小华用了18秒,( )跑得快。
A.小刚 B.小华 C.无法确定谁
3、一场电影大约要播放( )。
A.90秒 B.90分 C.9小时
4、从5:25起,再过( )分钟是6:10。
A.25 B.35 C.45
5、分针走5小格,秒针走了 ( )。
A.5圈 B.50圈 C.5小格
四、比较题。(填“﹥”“﹤”或“=”)
150秒()2分 6时()600分 60分()1时 12秒()12分 36分()2时 1分20秒()80秒
五、解决问题。
1、一列高速列车上午7:05从杭州出发,7:59到达上海。这列高速列车行驶了多长时间?
2、取信时间(上午)
第一次7:40 第二次9:40 第三次11:40
第二次取信到第三次取信间隔多长时间?
3、小宇在外面玩球可以玩多长时间?
小宇:妈妈,我去玩一会儿球。
妈妈:好啊!注意安全,8:00回来吃早餐。
4、某地周末下午的停电通知。
停电通知
云盘小区 9:05—9:40
山水小区 9:15—9:55
(1)哪个小区的停电时间长?
(2)亮亮9:30回家,发现家里停电。他在家等了25分钟才恢复供电。你知道他住在哪个小区吗?为什么?
5、李丽的爸爸要从北京到青岛出差,买好了上午8:50的火车票。爸爸从家里到火车站要15分钟,在火车站排队上车要20分钟,爸爸最晚什么时候要从家里出发?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教学设计是教师们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你准备好了吗?下面是读文网小编整理的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教学设计以供大家阅读。
“吨的认识”是三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内容,教学的对象是第一学段的三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然而“吨”这个非常大的质量单位,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何将“吨”这个抽象的概念,以具体、形象、可直接感知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如何让学生“体验”“1吨”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在学习“吨”这个质量单位前,学生已经对克和千克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了1千克=1000克。测量较轻物体的质量常用克作单位,而一般的物体可以用千克作单位。这样一来学生就知道了测量较重的物体或者是大型物体时常用吨作单位。但是“吨”到底有多重呢?学生没有直观的认识。也不可能像认识克和千克那样让学生亲自体验。所以,对于吨这个质量单位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本节课中,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我主要通过一个学生(班上最胖)的体重是40千克,25位学生才1吨;老师体重70千克,约15个才1吨;两头牛的体重也大约是1吨……让学生在对比的数字中充分感受1吨之大。
整节课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联系生活,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体验、分析、推理、估计、想象,在探索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以具体的实物建立“1吨”的表象,让学生确实感受到“1吨”是很重、很大、很多的。同时,在教学中让吨的单位换算融入在“师生和动物体重”的估计与转换之中。使学生在主动获取新知的过程中,思维得到锻炼,情感得到体验,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虽然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但在教学时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
1、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推算多少个物体重约1吨比较难算。
2、是否有更好、更直接的物体能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表现。
3、“吨”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虽然举出了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但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会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艺,多向其他老师学习,及时记录自己的得失并加以改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和趣味性,让更多的学生爱上数学课。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教学设计是教师们在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对此,你有什么样的制定方法呢?下面是读文网小编整理的三年级数学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以供大家阅读。
认识分米一课重点是使同学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表象,并能知道1分米和厘米和米之间的换算和计算,并根据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本节课我主要通过丰富的活动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比一比一分米的长度、说一说那些物体大约一分米,再数一数一米里面有10个1分米得出结论1米=10分米。量一量桌子的长、宽、高、感受厘米和分米的关系和生活中分米的运用。画一画1分米等多种活动让孩子在操作中学习体会和运用,真正建立分米的表象。
在本节课的练习题中大部分同学也能正确利用分米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但仍有一小局部同学不会灵活运用,还有个别同学不认真审题。如黄瓜长2( ),孩子却不假思索地填上了“厘米”。看来还要让孩子加强练习和体会。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教师们在践行教学授课前应该准备怎么样的教学设计呢?让我们来看看其他教师们是怎么样的编制的吧!下面是读文网小编整理的高一历史洋务运动教学设计以供大家阅读。
一、导入
让学生回忆“19世纪60年代的清政府面临什样的局面?面对这样的局面,清朝政局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由此导入新课。
二、洋务派与顽固派
让学生阅读“洋务派与顽固派”一目,回答:面对如何解决内忧外患的问题,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各派的代表人物是谁?他们的主张是什么?最高统治者慈禧在这件事上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为什么会采取这种态度?
引导学生分析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主张,讨论他们主张的异同,并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比较两者哪一个较进步。并思考为什么会在19世纪60年代兴起洋务运动,即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前提条件。
三、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组织学生分组学习讨论“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一目,制作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并记录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由学生概括“洋务”和“洋务运动”的概念,教师进行总结。
各组展示本组所做的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集各组所长,总结出最佳的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
各组提出本组的问题,教师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或由学生自己回答,或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答案,或由教师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含义,强调“长技”主要指西方的先进技术,“自强”体现强兵、创办军事工业。对比“师夷长技以制夷”与“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异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清政府对待列强侵略的态度由坚决抵抗转变为妥协求和,认清清政府逐渐被洋人控制的时代特征。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洋务派以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为洋务运动的开始?
出示“江南制造总局”和“开平煤矿”两幅历史照片,让学生分析两张照片中的建筑物外观的特点的不同之处,由此深入分析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在其活动中的体现。简单介绍洋务运动的基础理论-“中体西用”论。
由学生回答:洋务派兴办近代民用工业的根本目的。并向学生介绍,此时李鸿章等人已经认识到:西方列强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生产商品,并以高价出售给中国。因此,洋务派此时兴办近代民用工业也有抵制外国商品倾销的意图。
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洋务派创建近代工业过程中取得了哪些成就、遇到哪些困难、存在哪些问题?并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在兴办近代工业和建立近代海军时,是地方的几名大员干吏各自为政并无领导核心。通过让学生分析兴建近代海军的目的,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抵御列强入侵也是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洋务运动的破产
在分析列强对待洋务运动的态度时,教师要强调列强一方面希望中国创办近代工业,这样有利于其商品在中国的倾销(中国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使其商品在最初一段时间很难在中国打开市场),另一方面,他们不希望中国富强,因而,只向中国提供已经落后的技术和淘汰的产品。其他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正确评价洋务运动,学生可以根据对前面两目的分析得出。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在进行教学授课前提前准备好教学设计,并且对自己在教学中所要讲授的内容有一个很好的预知与安排!下面是读文网小编网络整理的三年级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相信这些文字会对你有所帮助!
单元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而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本节包括“平均分”和“除法”两部分内容。本节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进而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让学生掌握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而例4除法的含义,是学生学习除法的一个难点,本节课的教学“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关键是使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即每份分的结果同样多。
我从让学生小组合作分苹果开始,通过分东西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接着以故事的形式引入帮小熊猫平均分竹笋的具体情境,课上通过请学生演示帮小熊分竹笋的过程从而引出除法,使学生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再让让学生认识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整节课以平均分物的事例设计“除法”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除法。
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注意从生活实际出发,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情境和氛围,充分运用示范演示、学生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教学时在知识点上,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平均分的过程,形象直观地理解除法含义,通过让学生分东西,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实现三为目标,立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有部分学生对除法的含义理解不到位,没有让学生说出每一个数在算式中所表示的含义?
2、练习题的设计较单一,应设计多样化的练习,练习题应有梯度。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教师们一般都知道教学设计是对他们的课堂教学活动有着很大的帮助的,我们应该怎样的去编制好这么一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读文网小编网络整理的三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方法的掌握,对学习后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是本节课的重点,整个教学过程由旧知导入新课、新课,巩固应用,课堂小结几个环节组成。
一、注重了数学专业思想方法的渗透。
我们在教学中一贯强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数学教学中,就是要注重数学专业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学专业思想方法即解决数学具体问题时所采用的方式、途径、手段,它是学习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行为。因此,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运算、演算例题等一些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或理解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学会掌握一些研究数学的基本方法,从而获得独立思考的自学能 力。 在这节课中,一开始数格子就开始渗透割补的方法,不仅为学生接下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提供了方法,还为学生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在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时候学生马上能想到运用割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的面积。
二、注重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数学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通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全面揭示数学思维过程,启迪和发展学生思维,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与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活动统一起来。课堂教学中充分有效地进行思维训练,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它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符合知识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人的认知过程,体现了数学教育的实质性价值。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剪一剪、移一移、拼一拼等学习活动,逐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得出:长方形的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底和高,最后使学生得出结论: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乘高。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求证方法,也为今后求证三角形、梯形等面积公式和其他类似的问题提供了思维模式。这个求证过程也促进了学生猜测、验证、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练习设计注重层次性,体现了学生对公式的运用和实践的能力的培养
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来后,我设计了一些变式练习,强化巩固学生获得的知识,引导学生将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停车场有一平行四边形的停车位,底2.5米,高4米,这个停车位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这环节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我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设计了一题: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这个颇具开放性的问题, 体现了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运用和理解,既有层次性,又能让学生明白虽然平行四边形的形状不相同,但只要等底等高,这两个图形的面积也相等。
在这节课中也存在着不少的缺憾:
1、准备的学具没有让它发挥作用。(1)在方格图的利用上,我没有用边长正好是1厘米的正方形让学生数方格,所以学生在数的过程中出现了不一样的结论,也不好数。
2、课堂生成没有好好利用。在汇报环节里,学生说把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拼成后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也会很快地发现拼成后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拼成后的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最后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但有的同学利用了方格图中的底×高=面积,但在汇报时我还是忘记了交流。
3、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还有课堂语言不够简练,对学生的探究指导太到位!
今后还需继续努力!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教学设计是教师们对自己在本堂课程进行教学的总规划与设计,教师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去编制!下面是读文网小编网络整理的三年级数学测量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在学生了解了长度单位和厘米的基础上,学习毫米和分米。在教学中我安排了一些让学生量一量的活动。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想象和逻辑推理,使他们体会到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引导学生总结出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首先,我拿出准备好的银行卡,让学生先估计一下它有多厚,然后实际测量一下,学生一下犯难了,因为银行卡的厚度不足1厘米,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并让学生感受到了1毫米大约是一张银行卡的厚度。学生在直尺上认识了1毫米后,可以测量不是整厘米的较短的物体。接下来我拿出10厘米长的硬纸条,让学生先估计,再测量,从而引出“1分米”的概念。认识了“1分米”之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找一找”的活动,看谁能发现身边“1毫米”、“1分米”长的物体。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提高了,我让他们分小组讨论,推选代表发言,答案多种多样,有的说身份证的厚度,硬币的厚度,磁卡的厚度等大约是1毫米,还有个小朋友说出了10张纸的厚度大约也是1毫米,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深入地思考问题,在生活中学习了数学,这对于我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好的收获。
人们经常说“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备教材容易,备学生却难,因为人是活的,他的思维一直是变化当中。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对学生采用填鸭式教学,而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你对学生的情况只能是把握一条主线“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只有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思考空间,敢于放手让他们实践,“培养创造性思维”才不会只是一句空话。
通过这节课,我还充分体验到了“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自始至终,学生都在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学生的兴致很浓。当我在课堂小结时,有个学生自主提出了一问题,“还有比毫米小的单位吗”,他的话还没落音,有个同学马上回答说:“有,是微米。”还有一个学生竟然说:“还有比微米小的是纳米”,他们的回答让我感到很意外,知识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同学们的知识面还是很广的。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