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高三二模化学试卷相关的共200个结果:
2016东城高三二模化学试卷:
#p#副标题#e#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要分享的2016东城高三二模化学试卷及答案全部内容,祝大家考试顺利。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高考是检验高中生知识能力的最佳机会。下面是由读文网小编整理的2016嘉定高三化学二模试卷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小编带来的2016嘉定高三化学二模试卷及答案全部内容,欢迎翻阅。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高考不是奋斗的终点,它恰恰是人生的起点。下面是由读文网小编整理的2016虹口高三化学二模试卷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小编带来的2016虹口高三化学二模试卷及答案全部内容,欢迎翻阅。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从19世纪初到1858年提出价键概念之前是有机化学的萌芽时期。下面是由读文网小编整理的2016高三化学二模试卷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小编带来的2016高三化学二模试卷及答案全部内容,欢迎翻阅。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无机化合物的命名,应力求简明而确切地表示出被命名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下面是由读文网小编整理的2016海淀高三二模化学试卷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小编带来的2016海淀高三二模化学试卷及答案全部内容,欢迎翻阅。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合成纤维的化学组成和天然纤维完全不同,是从一些本身并不含有纤维素或蛋白质的物质如石油、煤、天然气、石灰石或农副产品,先合成单位,再用化学合成与机械加工的方法制成纤维。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您带来的2016海淀高三二模化学模拟试卷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读文网小编分享的2016海淀高三二模化学模拟试卷及答案全部内容,欢迎翻阅。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金属的晶体结构:是指金属材料内部的原子的排列规律。它决定着材料的显微组织特性和材料的宏观性能。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您带来的2016虹口高三化学二模模拟试卷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读文网小编分享的2016虹口高三化学二模模拟试卷及答案全部内容,欢迎翻阅。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水资源是发展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您带来的2016浦东高三化学二模试卷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读文网小编带来的2016浦东高三化学二模试卷及答案全部内容,希望你能喜欢。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高考对广大的学子们至关重要,下面是读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以供大家学习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23 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7 题。
材料一
提起“人工智能”,人们总是想到科幻小说或电影里的虚构情节。其实,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已经每天都在使用人工智能了,只是可能没意识到而已。
把人工智能等同于机器人是常见的误解。机器人只是人工智能的容器,这个容器不见得
非得是人形。如果说人工智能是大脑的话,机器人就是身体,这个身体不一定是必需的。比
如智能手机里的语音助手,控制它的软件和数据就是人工智能,它发出的说话声音是这个人
工智能的拟人化体现,但是语音助手本身并没有机器人的外形。
人工智能是个广义的概念。从手机里的计算器到无人驾驶汽车,再到未来可能改变世界
的重大变革,都属于人工智能的范畴。人工智能分为三类。擅长某方面单一功能的叫弱人工
智能。例如有可以战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人工智能,但它只会下象棋,你若问它明天的天
气,它就不知怎么回答了。在各方面都能和人类比肩的人工智能称为强人工智能。教育学家
弗雷德森把“智能”定义为“一种宽泛的心理能力,能够进行思考、计划、理解复杂理念和
从经验中学习等操作”,强人工智能在进行这些操作时应该和人类一样得心应手。第三种是
超人工智能。著名的人工智能思想家波斯特罗姆这样描述超人工智能:“它在几乎所有领域,
包括科学创新和社交技能,都比最聪明的人类大脑聪明很多。”
现在我们的世界中弱人工智能已经无处不在。你的手机里就充满了弱人工智能系统。当
你用地图软件导航、接受音乐电台推荐、查询明天的天气时,其实都是在利用弱人工智能。
百度之类的搜索引擎也是一个巨大的弱人工智能,背后包含了非常复杂的排序方法和内容检
索。军事、制造、金融等领域也早已广泛运用各种复杂的弱人工智能。
创造强人工智能则要难得多。迄今为止,人类的大脑是我们所知宇宙中最复杂的东西。
要想创造一个达到人类智能水平的电脑,需要解决的困难可能超乎想象。首先要有具备人脑
运算能力的硬件。事实上,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中国的天河二号每秒能进行
3.4 亿亿次运算,早已超过这个运算力了。但更困难的还在于,怎样利用这样的运算能力让
电脑真正模拟人脑。不过,硬件的发展和软件的创新都是以指数级增长的速度发生的,开端
可能像蜗牛漫步,但是后期会跑得非常快,强人工智能可能比我们预期的更早降临。然后,
人类就可以做好迎接超人工智能降临的准备了。
(取材于[美]雷·库兹韦尔等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机器人不一定具有人工智能,二者没有必然联系。
B.人工智能是个广义概念,它的呈现方式是多样的。
C.目前生活中实际运用的人工智能都是弱人工智能。 2 / 8
D.在未来社会人工智能有可能全面地远远超越人类。
2.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 ...“弱人工智能”的一项是(3 分)
A.自动扫地机器人 B.纳米涂层手机屏幕
C.垃圾邮件过滤器 D.汽车雷达感应系统
3.根据“材料一”,下面图形中对人工智能发展速度和趋势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 分)
材料二
1956 年,科学家马文·明斯基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个概念。1997 年,名为“深
蓝”的人工智能击败了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那时候人类以为,围棋不会被人工智能破
解,因为围棋需要的计算量太大了。一盘围棋可以出现多少种可能?这个数字等于目前观测
到的全宇宙原子数的平方,再乘上 100 亿。
计算破解行不通,人工智能采用了两个新招数。第一招,“向人学”:“看”人类怎么下
棋。第二招,“自学”:人工智能每天自己跟自己对弈 100 万局。在对弈过程中,人工智能还
有两个策略:一是“看大局”,给每一个落子后的局面评分,直接排除掉那些明显拖累局面
的“烂棋”;二是“看细节”,给每一个落子的后续发展打分,倘若推算几步后发现发展不妙,
立刻抛弃这条路,不再继续。大局分和细节分,二者取个平均分,就是谷歌围棋人工智能
AlphaGo 的下棋思路。简单,但管用。2016 年 3 月,AlphaGo 以 4:1 战胜了九段棋手李世乭。
这场胜利震动了世界。因为 AlphaGo 下棋的方式太像人类了,如果只看棋谱不看思考时
间,根本看不出对弈双方谁是人类。许多人都在惊呼:人工智能已经变得越来越像人了!
一旦人工智能可以模仿人脑,它将具备人类经过生命数十亿年演化才获得的大部分心智
能力。物理学家霍金呼吁人们警惕人工智能即将对人类生存构成的威胁——不久前,他因此
“荣获”了“卢德奖”,一个专门授予反科学、阻碍技术进步人士的“奖项”。
人工智能正在让一部分人失业,这的确是已经发生的事实。假如你从事的是程序性的工
作,不管是体力还是脑力的,在自动化浪潮前,都有失业的危险。因此,理性的人应该努力
转向人工智能还没有太大竞争优势的非程序性工作,比如需要具体评估每颗牙怎么补、与每
个患者怎么沟通的牙医——假如有个牙科钻头在你的嘴里,相信你并不希望它握在机器人手
中。
(取材于游识猷的相关文章)
4.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3 / 8
A.因为围棋需要的计算量太大,所以 AlphaGo 花了 19 年才完成了全部计算。
B.AlphaGo 与“深蓝”的主要区别在于,AlphaGo 能完全模仿人类大脑下棋。
C.物理学家霍金因为反对发展人工智能,招致了科学界进步人士的一致批评。
D.与目前的人工智能比,人更擅长在非程序性工作中做出复杂的判断和交流。
5.根据“材料二”,在未来的几年,下列从业者中最有可能失业的一项是(3 分)
A.教师 B.保险推销员
C.律师 D.商场收银员
材料三
如果有一天,人类创造出了超人工智能,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呢?
许多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人对此感到非常兴奋。很难想象会有什么问题是超级智能解决不
了的。疾病、贫困、环境毁灭、各种不必要的苦难,这些都是超级智能可以应对解决的。最
激动人心的一个设想是: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类实现永生。仔细想想,我们的身体是原子构
成的,衰老只是身体的组成物质用旧了,就像汽车开久了零件会用旧一样。如果人工智能可
以操纵各种原子结构,就能拥有完美的修复技术,或者干脆直接生产新零件不断替换掉旧的,
这辆车就能永远开下去。甚至,我们可以 ——把大脑中所有的记忆数据直
接转移到一个由超级智能制造出的全新的身体里。
但是,在另一些人眼里,人工智能对人类构成的威胁甚至超过核武器。一次采访中,对
“人工智能未来是否会自行思考、进化并给人类带来灾难”这个问题,比尔·盖茨的回答是:
“我属于对超人工智能充满担忧的阵营。如果机器能替代人类做事,而没有发展为超级智能,
那么只要管理好这些机器,善于利用,似乎没有太大危险。但在几十年的发展之后,人工智
能很可能强大到需要警惕的阶段。”物理学巨匠霍金认为,成功研发人工智能将成为人类历
史上犯的最大错误,不幸的是,这也可能是最后一个错误。他说:“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将
敲响人类灭绝的警钟。这项技术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并且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自行重新
设计。人类受限于缓慢的生物学进化速度,无法与之竞争和对抗,最终将被取代。”
近日,包括霍金在内的数百名专家在一封公开信上联合签名,呼吁国际社会对人工智能
研究进行合理监管,确保最前沿的研究不会失控。公开信指出,人工智能研究正快速取得进
步,将对整个社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专家们警告说:尽管现有的人工智能研究成果给世
界带来了更多便利,但是也应该警惕人工智能可能对人类社会造成的潜在伤害。科学家需要
采取措施,预防最糟糕的结果出现。
忧也罢,乐也罢,毋庸置疑的是,无论是从现有的实际应用,还是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
人工智能都是一把双刃剑。
(取材于吴君蒙、张孝文等相关文章)
6.根据“材料三”,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换一个司机 B.换一条新路线
C.换一辆新车 D.换一个新导航 4 / 8
7.为什么说“无论是从现有的实际应用,还是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人工智能都是一把双
刃剑”?请根据以上三个材料回答。(5 分)
二、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3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4 题。
卞望之,济阴人也。望之断裁切直,有名誉。成帝即位,行登基大典,司徒王导以.疾不
至。望之正色于朝曰:“王公岂社稷之臣邪!大典之际,宁.是人臣辞疾之时!”【①】闻之,
乃舆疾而至。时上召乐谟为郡中正,召庾怡为廷尉评,谟、怡各称父命不就。望之奏曰:“若
人各私.其子,则为.王者无人。如此则先圣之言废,君臣之道散。谟父广以平夷称,怡父珉以
忠笃显,受宠圣世,身非己有,况及后嗣而可专哉!若顺【②】之意,则人皆不为郡中正,
人伦废矣。顺【③】之意,则人皆不为廷尉评,刑辟息矣。一切不得以私废公。”朝议以为
然。
望之勤于吏事,以褒贬为己任,欲轨正督世,不肯苟同时好,然性不弘裕,才不副意,
故为诸名士所少,而无卓尔优誉。或谓之曰:“卿恒无闲泰,不亦劳乎?”望之曰:“诸君
恢弘..道德,风流相尚,执鄙吝者,非望之而谁!”
时庾亮将征苏峻,言于朝曰:“峻狼子野心终必为乱今征之为大司马笼其心释其权纵不
顺命为祸犹浅若复经年为恶滋蔓不可复制此晁错劝汉景帝早削七国事也。”众臣皆无异。望
之固.争,谓亮曰:“峻拥强兵,多藏无赖,且逼近京邑,若为司马,危及朝廷。宜深思远虑,
恐未可仓卒。”亮不纳。后峻果称兵。诏以望之为领军将军,望之率众与峻大战西陵,为峻
所破,六军败绩。望之时发背创,犹未合,力疾而战,率数百人,攻贼麾下,苦战,遂死之,
时年四十八。二子事.亲孝,相随赴贼,同时见害。
及峻平,朝议追谥望之。尚书郎弘讷曰:“死事之臣古今所重。望之正色在朝,见危授
命。贼峻造逆,戮力..致讨,父子并命,可谓破家为国,守死勤事。”遂追谥望之为“ ”。
(取材于《晋书》)
8.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5 分)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司徒王导以疾不至 以:认为
B.宁是人臣辞疾之时 宁:难道
C.则为王者无人 为:成为
D.望之固争 固:本来
10.“若人各私其子”中的“私”意为 ,与《邹忌讽齐王纳谏》“ , ”
中的“私”意思相同;“诸君恢弘道德”中的“恢弘”意为 ,与《出师表》
“ ”中的“恢弘”意思相同;“二子事亲孝”中的“事”意为 ,
与《梦游天姥吟留别》“ ”中的“事”意思相同;“戮力致讨”中的“戮
力”意为 ,与《鸿门宴》“ ”中的“戮力”意思相同。(8 分)
11.根据文意,文中①②③处依次填入的人名是 、 、 。(3 分) 5 / 8
12.“谥”是古代人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给予的评判性称号,所用的字一般有
固定的含义。根据下列对谥字含义的解说,最适合填入文章结尾横线处的一项是(3 分)
德美才秀曰文 清白守洁曰正 恤民除害曰武 贤德信修曰穆
虑国忘家曰忠 直道不挠曰贞 慈惠爱亲曰孝 遏恶扬善曰明
A.文正 B.武穆 C.忠贞 D.孝明
1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卞望之认为个人利益应该服从国家利益,得到了群臣的赞同。
B.卞望之对人要求严苛,连自我评价也是见识浅陋,固执小气。
C.庾亮想讨伐苏峻,卞望之认为苏峻实力过强,不可轻举妄动。
D.与苏峻作战时,卞望之从敌后包围进攻,但未及合围就兵败。
14.请把第二段中画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5 分)
三、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2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5—17 题。
与刘伯宗【1】绝交诗
(汉)朱穆
北山有鸱,不洁其翼。飞不正向,寝不定息。
饥则木揽,饱则泥伏。饕餮贪污,臭腐是食。
填肠满嗉,嗜欲无极。长鸣呼凤,谓凤无德。
凤之所趣,与子异域。永从此诀,各自努力。
注释:【1】刘伯宗:朱穆旧友,困顿时曾颇受朱穆照顾,后趋炎附势。朱穆激于义愤,与之绝交。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前四句中“不洁”“不正”“不定”勾勒出鸱品行不端的形象。
B.“饥则”一句,写鸱肚子饿了就到树上偷其他鸟类的幼鸟来吃。
C.第七句中的“饕餮”是传说中贪吃的怪兽,这里用来比喻鸱。
D.最后两句是说双方从此绝交,今后各自努力,来日一争高下。
16.下列诗句中的“凤”,与本诗中的“凤”所表达的意境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唐·王勃《滕王阁序》)
B.凤饥不啄粟,所食唯琅玕。焉能与群鸡,刺蹙争一餐。(唐·李白《古风》)
C.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唐·李贺《李凭箜篌引》)
D.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
17.阅读下面材料,完成①②题。(6 分)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
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
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耶?‛ (取材于《庄子·秋水》) 6 / 8
①朱穆诗中和庄子笔下的鸱,形象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②朱穆和庄子写鸱,用意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四、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25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8—22 题。
国 宝
吴承墨刚走下站台,梅城就用一场裹着梅花气息的温润小雨款待了他。让他感到温润的,
还有王老板的那双手。见面握手是一种常见礼节,可王老板握着他的手时,掌心竟有些发热
发潮。
下榻,洗漱,吃早茶。吴承墨迫不及待地问:“东西在哪里?”“不急不急。”王老板说,
“您老刚下车,先在这里养养神。”
“那是,养好了精神,看东西才不会走眼。”吴师母说。
午饭后,王老板就拉着吴承墨和师母直奔梅园。吴承墨的童年是在这里度过的,江南小
城的梅花,曾给他带来多少灵感与熏陶。进了梅园,他一看到满园盛开的梅花,竟高兴得孩
子似的手舞足蹈,当场吟就一首咏梅诗:
不为浮华动,月下独自开。吟吟低浅唱,一枝报春来。
刚刚吟完,王老板就拍手赞叹。吴承墨诗兴大发,又接连吟了好几首。
第二天早餐桌上,吴承墨又问起东西在哪里。王老板还是说:“不急不急。我听收藏圈
里的人说,您是国宝级的大师,您只要闭着眼在书画前走一走,用鼻子闻一闻,就能鉴定出
是真品还是赝品。”“那都是人家瞎吹的。”吴承墨说。
早餐后,王老板租了一条观光船,沿着古运河一路游览,还请来了两位评弹演员。老两
口品着时鲜,喝着美酒,听着琵琶的伴奏和美女的清唱。吴承墨真的有些醉了,是被乡情陶
醉了。陶醉之余,竟自言自语道:“看来,老了还是回江南来定居,江南的山水养人。”
“这是古今常理,落叶归根嘛,大师!”王老板附和。
闲谈中,王老板终于提起了那件东西。竟是一代国画宗师八大山人的一帧山水长卷。吴
承墨下意识地发出一声叹息:“哦!”这些年,他过目的书画不少,但能鉴定如此有分量的国
宝,还是头一回。
第三天早茶后,王老板带吴承墨夫妇驱车驶入一个新建小区。一幢幢别墅在湖光山色中
隐现,路边,一株株春梅正含苞欲放。王老板领着两人走向湖边的一幢独体小别墅——这是
一座典型的江南仿古建筑,门前就是鹤湖。转到三楼露天阳台,王老板朝湖面一指,道:“大
师,您作首诗吧。”此刻,波光潋滟的湖面上,一群白鹤正飞上飞下,盘旋起落。吴承墨顿
时诗兴大发,脱口吟道:
岸边梅花湖中鹤,哪是青来哪是白?天上嫦娥楼上客,哪是人来哪是仙?
王老板又是拍手赞叹:“好诗好诗!吴师母,喜欢这里吗?”
“岂止是喜欢,我都不想走了!”吴师母笑道。“如果师母喜欢,我就送给你们!”王老
板说。 7 / 8
话音刚落,吴承墨就说:“这么贵的小楼,你就是敢送,我也不敢收啊!”吴师母看了他
一眼。
下午,王老板将二老接到了拍卖公司,从保险柜里拿出一个用黄缎装裱的轴盒,从里面
取出一个装裱精致的卷轴,缓缓将其打开。吴承墨就像一个上手术台的主刀大夫,穿上白大
褂,戴上白手套,围着长案缓缓转了一周,然后走近,俯身向展放在案上的墨宝。画面上有
江南的群山、曲水、春梅,依山临水傍梅的,是一间小小的草寮。八大山人画草寮,只是草
草数笔,淡墨上漂一层赭石,极其传神,似乎住在草寮里的人,都不食人间烟火。
吴承墨特别喜欢八大山人的画,只要一看到八大山人的作品,浑身就会似过电一般。可
这回,这种感觉却没有。他拿起放大镜细细审读起来,用笔,用墨,包括题款,都没有任何
破绽。他将放大镜瞄准了题款下面的那方印章。这是鉴定书画的最后一道关口。那是一方八
大山人常用的印章,只是印泥稍稍淡了一些,略显浅薄。他又站到了画前,将鼻子凑近画面,
做着一次次深呼吸。目光又在那方印章上停留了足有数分钟,随后轻轻点了点头,呆立在那
里。
晚上吴师母就跟他吵了一架。吴师母道:“你今天吃错药了?你头都点了,怎么就不肯
落笔?”“我还是有点吃不准。”他说,“那方印章看上去没问题,只是印泥按说不应该那么
淡。而且八大山人早年用的墨里都混有冰片和麝香,可是这张画上,一丝气味也闻不到。”
“你这是鸡蛋里挑骨头!”吴师母道。
“看来,还得再看一遍。”吴承墨小声说。
三天后,他又将画面上的笔墨以及题款、印章细细看了一遍,再将鼻子一次次凑近画面。
起先,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可是看到后来,山也是山,水也是水,只是山水间的草寮,却
变成了小别墅。里面传出一个声音:“就你清高?就你圣洁?就你不食人间烟火?”
吴承墨转身拿笔蘸墨的时候,手似乎有点发抖。紧挨着他的吴师母说:“承墨,你随便
写,就当平时练字。”这么一说,他的手就不抖了。
刚在鉴定书上签了字,吴师母已将揿了印泥的那方大章递了过来。他接过后,手似乎有
点不听话,微微发颤。吴师母就捏住他的手腕,朝下按去。
第二天,吴承墨夫妇就要返京了,王老板掏出一串钥匙:“师母,这是一点小小心意。”
回到北京,吴承墨就住院了。医生说他是因为太劳累,再加上心理压力太大。一个多月
后,吴承墨才出了院。早晨,他从刚送来的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梅城市博物馆花重金从私
人手中购得的一件国宝——八大山人山水长卷,经鉴定竟然是赝品。
吴承墨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眼前一黑……
(取材于徐锁荣同名作品)
18.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开头写梅城裹着梅花气息的温润小雨,为全文奠定了温馨的基调。
B.王老板安排吴承墨夫妇赏梅花听评弹,是为了用同乡的情谊打动他们。
C.吴承墨只要闻闻就能鉴定出画的真赝,因此王老板才特意请他来鉴画。
D.小说中的王老板,精明圆滑,虽然着墨不多,但性格鲜明,形象丰满。 8 / 8
19.小说中写吴承墨两次即兴吟诗,两首诗分别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4 分)
20.小说中画横线的句子描写了吴承墨的幻觉。有人说画面里传出的声音是吴师母的声音,
也有人说这是吴承墨自己内心的声音。你同意哪一种说法?请根据小说内容,简要说明理由。
(6 分)
21.小说结尾交代,八大山人的山水长卷是赝品。在前面的情节发展过程中已多次暗示这幅
画是假的,请找出其中三处,简要分析。(6 分)
22.小说以“国宝”为题,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 分)
五、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60 分。
23.微写作(10 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 150 字。
①有的同学说,现在有了人工智能,想查什么文章只要上网一搜就能找到,我们何必还
要背课文呢?请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
②近日,校园论坛里发起了“寄语学弟学妹”的主题帖。作为高中生活的“过来人”,
请你根据自己对高中学习、生活、成长的体会、经验或教训,给即将升入高中的学弟学妹们
一点忠告。要求态度积极友善,语言亲切得体。
③请以“推开家门”为题,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
24.作文(50 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不少于 700 字。
①在一次关于阅读的研讨会上,有如下对话。
主持人:当今社会中,许多人只追求娱乐性、功利性阅读,对严肃的经典著作却读不下
去。对这种现象您是怎样看的?
学者甲:阅读不应该是消遣,而应该是艰难的精神成长过程。我们要提倡培养严肃阅读
的趣味。
学者乙:能通过阅读获得一种愉悦的享受也没有什么不好。消遣阅读也可以使普通读者
获取知识、陶冶情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审美享受。
两位学者各自对阅读的看法,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联想?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
文章。文体不限。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近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表示,我国将在 2022 年前后建成载人航天空间
站。届时,将有多名宇航员长期驻留在空间站从事科研工作。假如你是其中一名宇航员,从
太空中遥望地球家园,遥望祖国,会有怎样的感受与思考?
请展开想象,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以上就是读文网小编收集的语文考试试卷的全部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当我们在面临考试的来临的时候,不要紧张,让我们来做套试题卷减轻一下压力吧!下面是读文网小编网络整理的2016闵行区高三语文二模考试卷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I卷(30分)
一、(12分,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读音、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苗裔(yì) 伶俜(pīnɡ) 踟(zhí)躅 氓之蚩蚩(chī)
B.赍(jī)赏 守拙(zhuó) 磐(pán)石 青衿(jīn)
C.犬吠(fèi) 修葺(qì) 主簿(bò) 愆(qiān)期
D.阡陌(mò) 暧暧(ài) 机杼(zhù) 暮霭(ǎi)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语言文字的运用仍然存在混乱现象, 文言,生造词语等屡见不鲜。
②近年来内地作家 沿海地区,写出不少有关市场经济题材的好作品。
③科研部门与生产单位经常 情况。
④王大夫正在给病人 穿刺手术。
A.滥用 作客 沟通 施行 B.乱用 做客 勾通 实行
C.滥用 做客 沟通 实行 D.乱用 作客 勾通 施行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奥巴马在大选前18个月就开始接受特勤局保护,比之前任何总统候选人都早,部分原因就在于许多带有种族色彩的言论都是针对他引起的。
B.通过本届奥运会,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了中国,中国更多地了解了世界,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奥委会的运动健儿们在光彩夺目的场馆里同场竞技,用他们的精湛技艺博得了我们的赞叹。
C.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D.只有坚持改善和保障民生,才能激发人民推动科学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
4.填入横线处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我们在海边一家简易旅馆住下。_____________,令人加倍感到荒凉、阒寂。①很宽敞 ②夜色阴森 ③空谷足音一般 ④窗户敞开着 ⑤杂着犬吠、鸦啼 ⑥客房在楼上 ⑦林木缝隙中闪现出几星渔火
A.⑦②⑤⑥①④③ B.⑥①④②⑦⑤③
C.⑦⑤③⑥①④② D.⑥①④③⑦②⑤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①?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①典出《史记•冯唐列传》。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匈奴曾一度来犯,魏尚亲率车骑出击,所杀甚众。后因报功文书上所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合(少了六个首级),被削职。经冯唐代为辨白后,文帝就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的罪。
5.下列说法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城子•密州出猎》属于词中的小令。
B.《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是苏轼,他的哥哥苏洵、父亲苏辙同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苏轼以魏尚自许,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
D.天狼:星名,一称犬星。词中以之指代异常凶狠的狼。
6. 对《江城子》分析或评价不恰当的是( )
A.作者在诗中表现出了上前线保卫边疆的决心。
B.作者以冯唐自比,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感慨。
C.从词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很推崇孙权的。
D.“胸胆尚开张”是说胸襟还放得开,还有豪气。
7. 对《江城子》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本词是一首典型的豪放词。
B.“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是倒装句,本应为“何日遣冯唐,持节云中”。
C.“亲射虎,看孙郎”是用典,写出了出猎的狂气。
D. “左牵黄,右擎苍”指作者左手牵着黄狗右手举起指向苍天。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张特立,字文举,东明人。中泰和进士,为偃师主簿。改宣德州司候。州多金国戚,号难治,特立至官,俱往谒之。有五将军率家奴劫民群羊,特立命大索闾里,过将军家,温言诱之曰:“将军宅宁有盗羊者邪?聊视之以杜众口。”潜使人索其后庭,得羊数十。遂缚其奴系狱,其子匿他舍,捕得之,以近族(指与皇帝同族)得减死论。豪贵由是遵法,民赖以全。
正大初,迁洛阳令。时军旅数起,郡县窘迫,东帅纥石烈牙兀又侮慢儒士。会移镇陕右,道经洛阳,见特立淳古,不礼之,遽责令治糗具,期三日足,逾期如军法。县民素贤特立,争输于庭,帅大奇之。既而拜监察御史,首言世宗诸孙不宜幽囚;尚书右丞颜盏石鲁与细民争田,参知政事徒单兀典谄事近习,皆当罢黜。执政者忌之。会平章政事白撒犒军陕西,特立又劾其掾不法。白撒诉于世宗,言特立所言事失实,世宗宥之,遂归田里。
特立通程氏《易》,晚教授诸生,东平严实每加礼焉。岁丙午,世祖在潜邸受王印,
首传旨谕特立曰:“前监察御史张特立,养素丘园,易代如一,今年几七十,研究圣经,
宜锡嘉名,以光潜德,可特赐号曰中庸先生。”又谕曰:“先生年老目病,不能就道,
故令赵宝臣谕意,且名其读书之堂曰丽泽。”壬子岁,复降玺书谕特立曰:“白首穷经,
诲人不倦,无过不及,学者宗之,昔已赐嘉名,今复谕意。”癸丑,特立卒,年七十五。
特立所著书有《易集说》、《历年系事记》。
8.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逾期如军法 如:按照
B.以近族得减死论 论:定罪
C.过将军家 过:拜访
D.宜锡嘉名 锡:赏赐
9.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以近族得减死论/不赂者以赂者丧
B.东平严实每加礼焉/然力足以至焉
C.特立所著书有《易集说》/而人之所罕至焉
D.争输于庭,帅大奇之/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10.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张特立直言进谏,得罪了权贵,致使白撒到世宗那里告状,他因此解官回致函家乡。
B.东帅纥石烈牙兀向来对读书人不尊敬,故意刁难张特立,令他在三日之内备足军粮器械。
C.张特立做事很讲究策略,先稳住五将军,再命人暗中搜查,于是将将军绑起来关进监狱。
D.晚年,张特立隐居田园,朝代变换也始终如一,被封为“中庸先生”。
第II卷(120分)
四、(28分)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将军宅宁有盗羊者邪?聊视之以杜众口(3分)
(2)县民素贤特立,争输于庭,帅大奇之(3分)
(3)白首穷经,诲人不倦,无过不及,学者宗之(4分)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城 南(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
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
惟有青青草色齐。
(1)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简要分析其在诗中的作用。(4分)
(2)宋诗以“义理”见长,试分析本诗暗示了哪些哲理。(4分)
13.(10分,每空1分,有错字不得分。)
①贺卿得高迁, , 。
②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 。
③日月忽其不淹兮, 。
④杜郎俊赏, 。
⑤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⑥ ,常在于险远,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五、(20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17题。
坐看云起
张佐香
①翻开大唐史册,我不关心帝王是谁,我的目光落在了一个叫王维的诗人身上。
②借用“坐看云起”开来形容王维唯美的人生最合适。王维的山水诗打开了日升月隐、草长花开的生命空间。对于王维善感的心灵来说,花开花落云起云飞是一种审美、一种启示。坐看云起是王维诗意人生的一种极致。红尘中的喧嚣如潮水般退去,生命纯真的本质和理想随着天光云影浮现在心灵的天空中。内心的真实是生命的真实。
③我对王维情有独钟的理由是因为他诗中显示出的静美的气质与我的心灵深深契合。我从琐碎而缺少光泽的生活中挣脱了来,走进王维的诗境。月色把竹林、山色整理成一派柔和。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夜晚静美至极。山中寂静无人,只有松风游于林间,竹隙筛下碎银似的月光落在石上。俗世的欲念,心嫌的尘埃,被清风月华洗涤得清清净净。诗人在明净的天、明净的地、明净的月光中弹琴复吹箫。他身着雪白的长衣,长身一立,羽扇纶巾,眉宇间流动着英气。细细的手指已搭上纹质拙朴的古琴,弦丝在颤动。音乐的意境渐渐开阔,仿佛一粒石子投进天空般湛蓝的碧水。此刻,我的身是明净的,我的心灵是明净的,彻上彻下彻里彻外的明净。
④渴望建功立业、匡扶社稷是历代知识分子的共同梦想和追求。王维既做官吏又当隐士,往返于人类斗争与自然情调的两极。朝廷的险恶伤着他的心,大自然景致的美妙却给他的心灵以慰藉,在入世与出世之间生存着。完全的媚俗与脱俗,都会导致深刻的痛苦。王维只能这样做。
⑤亦官亦隐的王维没有忧悒,没有焦虑,没有烦躁,没有抱怨。他不为物我所役,自自然然地生活着,充分感受天地之心之道,用一颗天高云淡的心感受着大自然中山川日、花木飞鸟,呈现出蓬勃的生命精神。只有卸下尘嚣的重负才能抵达生命原初的家园。王维在恬静的光线里收割盛唐山水盈漾的清芬。我于幽谷中远眺“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在田园里仰望“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徘徊于涧边凝视“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沐浴着如水的月华聆听“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静夜独坐沉浸在“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的意境中。
⑥王维那颗体悟天地万物的大智慧者的心静静地活在他的山水诗境中,静静地思考着。他用全部的生命和智慧,创造出了继陶谢之后盛唐山水田园诗歌的奇峰,彪炳千古,成为中华五千年辉煌文化的璀璨一页。倘若删去这一页,我无法想象唐朝诗坛将何其黯淡!
⑦我从王维的心灵和诗境中寻找心灵的归宿。时光从我的身外从我的心内慢慢地流逝,如水。从中,我试图领略生命的意义。
⑧王维,用他美丽的恬淡的心灵真诚地面对世界,面对自然。这境界,这情怀,足以温暖和滋润我们焦虑的心灵。
(选自《青年文学家》2008年第2期)
注:“坐看云起”出自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14.为什么说“借用‘坐看云起’来形容王维唯美的人生最合适”?(4分)
15.为什么说王维只能选择亦官亦隐的生活?(6分)
16.文章第⑤自然段大量引用了王维的诗句,这样写有怎样的作用?(6分)
17.文章⑦⑧两个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
六、(12分)
18.将下面的长单句改写成五个短句。(4分)
黑洞是原质量比太阳大40倍以上的恒星在超新星爆炸中结束生命后留下来的致密星核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坍缩而成的一种暗天体。
①黑洞是一种暗天体。
②③④⑤
19.阅读下面的材料,请用五个短语概括川剧的特点。(4分)
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流行于四川全省及云南、贵州部分地区。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川剧含有高腔、胡琴、昆腔、灯戏、弹戏五种声腔,其中川剧高腔曲牌丰富,唱腔美妙动人,最具地方特色,是川剧的主要演唱形式。川剧帮腔为领腔、合腔、合唱、伴唱、重唱等方式,意味隽永,引人入胜,在各大剧种里独树一帜。川剧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充满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川剧常见于舞台的剧目就有数百、唱、做、念、打齐全,妙语幽默连篇,器乐帮腔烘托,“变脸”“喷火”“水袖”等技艺冠绝天下,再加上写意的程式化动作蕴含着不尽的妙味。
20.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学校拟编辑出版诗歌征文集。现有两个备选书名《献给母亲的歌》和《山河岁月欢乐颂》,你喜欢哪一个?请写下你喜欢的书名并说明理由。(4分 )
我喜欢的书名:《 》
理由:
七、写作(60分)
21.《马和驴》的故事:某人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在旅途中,驴对马说:“你如果肯救我一命,请分担一点我的负担。”马不听。驴精疲力竭,倒下死了。主人把所有的货物,连同那张驴皮,都放在马背上。马哭着说:“真倒霉!我怎么这样不幸?我不肯分担一点负担,却驮上了这全部的货物,还加上这张皮!”
以上是《伊索寓言》中的一个故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听到或见到类似的事情发生,当然,也有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人与人之间、同事之间或个人和集体之间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些关系呢?请以“人际关系”为论题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看过“2016闵行区高三语文二模考试卷”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考试试卷的练习是我们的重要学习方式,我们应该认真地对待每一份试卷!下面是有读文网小编为你整理的2016无锡高三语文二模考试试卷,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吾尝终日而思矣, 。 (《荀子•劝学》)
⑵ ,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⑶ 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⑷ ,彩彻区明。(王勃《滕王阁序》)
⑸师者, 。(韩愈《师说》)
⑹箫鼓追随春社近, 。(陆游《游山西村》)
㈡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王浚,家世二千石,博涉坟典,美姿貌,不修名行,不为乡曲所称。晚乃变节,疏通亮达,恢廓有大志。尝起宅,开门前路广数十步。人或谓之何太过,浚曰:“吾欲使容长戟幡旗。”众咸笑之,浚曰:“陈胜有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州郡辟河东从事。守令有不廉洁者,皆望风自引而去。刺史燕国徐邈有女才淑,择夫未嫁。邈乃大会佐吏,令女于内观之。女指浚告母,邈遂妻之。后参征南军事,羊祜深知待之。祜兄子暨白祜:“浚为人志太,奢侈不节,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祜曰:“浚有大才,将欲济其所欲,必可用也。”转车骑从事中郎,识者谓祜可谓能举善焉。
除巴郡太守。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数千人。转广汉太守,垂惠布政,百姓赖之。及贼张弘杀益州刺史皇甫晏,迁浚为益州刺史。浚设方略,悉诛弘等,以勋封关内侯。怀辑殊俗,待以威信,蛮夷徼外,多来归降。征拜右卫将军,除大司农。羊祜雅知浚有奇略,乃密表留浚,于是重拜益州刺史。
武帝谋伐吴,诏浚修舟舰。浚乃作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来往。又画鹢首怪兽于船首,以惧江神。舟楫之盛,自古未有。浚造船于蜀,其木杮蔽江而下。寻拜浚为龙骧将军、监梁益诸军事。
时朝议咸谏伐吴,浚乃上疏曰:“臣数参访吴楚,孙皓荒淫凶逆,荆扬贤愚无不嗟怨。且观时运,宜速征伐。若今不伐,天变难预。令皓卒死,更立贤主,吴则强敌也。臣作船七年,日有朽败,又臣年已七十,死亡无日。三者一乖,则难图也,诚愿陛下无失事机。”帝深纳焉。浚于是统兵。先在巴郡之所全育者,皆堪徭役供军,其父母戒之曰:"王府君生尔,尔必勉之,无爱死也!" 浚平吴之后,太康六年卒,时年八十,谥曰武。
(节选自《晋书•列传十二》,有删节)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浚博涉坟典,美姿貌 典:典籍
B.郡边吴境,兵士苦役 苦:艰苦
C.三者一乖,则难图也 乖:违背
D.尔必勉之,无爱死也 爱:吝惜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浚后来 变得开通豁达,州郡征召他为河东从事,官吏中那些不廉洁的人,听到消息后,都自行离去,刺史徐邈将自己女儿嫁给他。
B.王浚任巴郡太守,严明法令,对生育的人实行休整并免除徭役,被保全成活的婴儿有数千人,就任益州刺史后,将盗贼张弘绳之以法,深得百姓爱戴。
C.王浚在益州一上任就大造连舫大船,舟船规模很大,前所未有。他用木材建城,树起高台,有通向四方的大门,城上可以骑马往来。
D.武帝谋划伐吴,朝廷百官都劝阻皇帝讨伐吴国,王浚力排众议,上书皇帝分析利弊得失,皇帝非常同意其看法。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羊祜雅知浚有奇略,乃密表留浚。(3分)
译:
(2)令皓卒死,更立贤主,吴则强敌也。(3分)
译:
6.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天净沙• 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联系全曲,“一点飞鸿影下”在表达上有什么效果与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2)“轻烟老树寒鸦”的“寒”字与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的“昏”字有何不同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8.简答题。(选做一题)( 5分)
( l)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邢夫人将房内人遣出,悄向凤姐道:“叫你来不为别的,有一件为难的事,老爷托我,我不得主意,先和你商议。”
“老爷”是谁?请简述“一件为难的事”这一情节的始末。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平儿道“姥姥别说闲话,及既是姑娘的干妈,也该知道的。”便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把个刘姥姥也唬怔了,等了半天,忽然笑道:“你这样一个伶俐姑娘,没听见过鼓儿词么,这上头的方法多着呢。这有什么难的。”
把刘姥姥“唬怔了”的是什么事?平儿如何处理这件事?请简述。(5分)
答: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
子曰:“由之瑟① 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论语•先进》)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论语•公冶长》)
注:①由之瑟:据载,子路弹瑟“有杀伐之声”。
(1)孔子两次批评子路,其原因各是什么?(2分)
(2)孔子对子路两次评价有什么共同点?表现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请结合选段简要分析。 (4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一12题。
让校训之光照亮人生之路
①置身入伏的燥热天气,征战完高考的同学们,以既放松又憧憬的微妙心境,陆续收到期盼已久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而一句简短的“校训”,往往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②作为办学理念的凝练表达,校训,承载着独特的历史传统,标注着鲜明的时代气质,是坚守价值信念的导航罗盘,也是叮咛所有校友的人生格言。校训往往既强调治学精神,也关注道德修养。北京小学校训“脚踏实地做事,顶天立地做人”,南开中学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都给人以深刻印象。据统计,在教育部公布的百余所“211”高校的校训中,“学”与“德”是出现频次最高的字眼。品读校训,如同接受精神和灵魂的洗礼,也像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长廊里徜徉。
③喻为“象牙塔”的校园,往往被视作思想净土、道德高地,人们对它充满了深切期待,校园也承载了教书、育人的重大责任。然而,一些学校忽视了大学精神的传承,淡化了价值理念的培养。当虚荣投机、“精致的利己主义”在校园里滋生弥漫,当考试作弊时有耳闻、论文抄袭愈演愈烈、弄虚作假骗领奖学金的现象频频爆出,这一切怎不令人痛心?迷失于价值雾霾,甚至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上出了问题,这样的“未来主人翁”怎能让人放心?从小里说,关系一所学校的名誉与责任,往大里讲,关乎一个国家的前途未来。
④从这个意义上说,倘若能够重新认识、发掘校训的文化内涵,以校训为警示,涵养求真求实的精气神;以校训为载体,弘扬真善美爱的价值观,才能推动实现教育的价值回归,才能培养优秀的现代公民,反过来,也才能让校训恒久、熠熠生辉。
⑤当然,要将发自内心的价值认同在每一位毕业生的血液里流淌,成为描摹人生轨迹的标尺,需要将校训落细落小落实。奉校训为圭臬,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一言一行开始,无论置身校园还是离开学堂,崇德向善、明德惟馨,让校训精神烛照一生,既是对校训精神的生动诠释,又何尝不是对核心价值观的有力践行?而从小学、中学再到大学,如果每一所学校都能握好接力棒,将价值观引导有效贯穿于求学全过程,青少年就能沿着成长的阶梯健康向上。
⑥也许,毕业多年以后,那些具体课程名称或已淡忘,但母校的校训却一定会深植于心,历久弥新。铭记校训,不断激发校训的正能量,她必将点亮思想的星空,也将照亮我们的人生之路。
10.下列对文章中“校训”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校训是办学理念的凝练表达,也是对所有校友的叮咛。
B.中国“211”大学校训中,“学”与“德”是出现频次最高的字眼。
C.实现教育的价值回归,需要重新认识、发掘校训的文化内涵。
D.毕业多年,那些具体课程名称早已淡忘,但母校的校训一定会深植于心。
11.如何将发自内心的“价值认同”变成每一位毕业生描摹人生轨迹的标尺?请简要概括。(3分)
12.请简述文章②~④段的论述思路(3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5题。(15分)
数学家的爱情
李伶伶
①数学家是朋友送他的绰号,因为他对数字特别敏感,数学运算得特别快。朋友都说他是数学天才。可是数学天才的爱情之路却一直不顺。
②一次,他跟一个交往不久的女友去饭店吃饭,结账时却跟服务员吵了起来。那天饭钱应该是79.8元,如果服务员报出准确的数值,他也不会生气。可是服务员向他要80元。他说,不对吧。服务员说,账单上这么写的。说着把手写的账单递给他。他看账单上真写着80元,就说,你们算错账了,不是80元,是79.8元。服务员说,我们这里都是按四舍五入收费的。他说,你们怎么收费我不管,但是你们这账确实算错了。服务员说,差两角钱还算差呀?数学家说,怎么不算差?79.8元和80元能画等号吗?服务员说他小气,数学家就跟她吵了起来。
③女友很尴尬,劝了半天劝不住他,索性走了。当晚就跟他分手了。女友觉得他为两角钱就能跟人吵一架,以后她可过不了。
④数学家很苦恼。朋友劝他别上火,说总能遇到理解他的人。
⑤后来他真遇到了一个这样的人。她是个会计,也喜欢计算,也是看到一组数字就把它们加起来算出结果。两个 人在一起时总比赛谁算得快。跟她在一起,数学家很开心。数学家想跟她结婚,却因为一件小事又黄了。
⑥那天是情人节,数学家陪女友去逛街。看到一家新开业的咖啡厅搞打折优惠活动,就进去了。要了两杯咖啡,又要了五样小点心。吃完去结账,看到结账的队伍排得很长。原来那天收银员有事没来,女老板临时顶替。她不太会算账,借助计算器也算得很慢。要结账的人在旁边催她,越催她越着急,越着急越算不好。数学家见状走过去说,你要是信得过我们,我们帮你算。女老板抬头看看数 学家和他的女友,觉得他们不像坏人,就同意了。
⑦于是,数学家帮女老板算账,女友帮核实,女老板在旁边收钱。不一会儿,结账的队伍就消失了,剩下最后一位客人。就是这最后一个人的账,让数学家和女友出现了分歧。数学家算出客人应付182元,女友说是188元。让客人自己算,结果跟数学家一样。最后让女老板算,女老板算完后,看看数学家又看看他女友,说, 这位先生算得对。数学家女友说,你说谎!女老板说,我为什么要说谎?我们三个算的结果都一样,说明你确实算错了。数学家女友说,我没错,不信我重新给你算一遍。客人有点儿不高兴,说,你这人怎么这样?算错了还不承认。女老板说,您别生气,我按您算的结果收钱。客人递过来200元钱,女老板找给他18元。客人拿着找回的零钱走了。数学家女友气愤不已,她看看女老板,又看看数学家,一句话没说就走了。数学家跑出去追女友。女友说,除非你承认自己算错了,否则别再来找我。数学家觉得女友不讲道理,就没再找她。
⑧女老板很感激数学家那天帮她算账,他再去喝咖啡时,说啥也不要钱。一来二去,两个人成了朋友,后来又成了恋人。女老板是个年轻的单身女人,厌倦了职场的尔虞我诈,辞职开了这家咖啡厅。数学家经常来帮女老板算账,女老板对他的计算能力崇拜得五体投地。一年后的情人节,他们结婚了。
⑨结婚那天,咖啡厅全部商品打八折。服务员问:开心果也打折吗?女老板说,当然不打,开心怎么能打折呢?数学家觉得这话耳熟,就问,开心果不打折,那去年怎么打了?女老板看着数学家笑了,说,去年也没打。最后那位客人买了一碟开心果,你算账时一并打了折,所以那天的账,你当时的女友算的是对的。数学家很意外,说,那你为什么说她算错了?女老板说,傻瓜,因为我看上你了呗!数学家很生气,说,你怎么能这样!
⑩数学家不能原谅女老板,执意跟她离了婚。女老板不理解,数学家为什么这么对她。
(选自《小说选刊》,有改动)
13.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5分)
A.小说题目匠心独运,既是对内容的准确浓缩,又包含明显的调侃讽刺意味。
B.小说第四自然段看似闲笔,其实承上启下,引导故事情节自然发展,引发阅读兴趣。
C.数学家和女会计都乐于助人,因爱好相同相恋,最终分手根本上是性格使然。
D.小说通过人物的肖像、言行、心理及环境描写,刻画了社会众生相。
E.小说通过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启发读者思考爱情的真正涵义。
14.小说最后才交代一年前数学家算错了账并因此离了婚,这样处理有何作用?结合作品加以分析。(4分)
15.数学天才为什么赢得爱情又为什么失去爱情?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你从这个人物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5题(15分)
侯仁之:城市的知音
①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以失败告终,20岁的侯仁之在苦闷中彷徨。弟弟侯硕之的一句话,让他下定决心放弃曾想从事的医学,投考历史专业。弟弟的那句话是:“学医,只能给个人看病。学历史,可给社会治病!”这一年,侯仁之考取燕京大学历史专业。
②1937年抗战爆发后北平沦陷,燕京大学成为沟通沦陷区、解放区和大后方的秘密通道。当时正在读研究生的侯仁之承担了将爱国学生送往解放区或大后方的工作。抗战胜利一年后,侯仁之前往英国利物浦大学求学。
③在英国期间,侯仁之逐渐接受了历史地理学的理念。他意识到,沿革地理存在明显的局限性。1949年,侯仁之学成归国,并将历史地理学引入中国。从此,一个新的、科学的历史地理学学科逐步建立起来,侯仁之成为公认的“中国历史地理学第一人”。
④要搞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大量的实地调查必不可少。在张家口考察期间,侯仁之发现一段长城与众不同。深感疑惑的侯仁之回来后立刻查资料,最终确认这是明后期沿着长城开设的“马市”。如今这种贸易已消失在历史中,但却由遗留的建筑记录下来。从此,他的研究兴趣由“历史”转向“地理”,而野外考察和考古研究,也成为贯穿他学术生涯的重要内容。
⑤1958年,侯仁之开始了沙漠研究。当时有人认为,沙漠地区不仅文献资料少,而且调查访问都很困难,难以开展历史地理研究。侯仁之反驳道:“必须勇敢打破旧传统,坚决走出小书房,跳出旧书堆。”此后数年,侯仁之多次奔赴西北沙漠进行考察。
⑥1964年夏天,侯仁之在陕北榆林附近的沙漠中考察统万城。统万城是5世纪一个少数民族小王朝的都城,已在沙漠中沉寂了千年。经过细致的调查研究,侯仁之得出结论,统万城的沙化,是人类不合理活动的结果。那时,人们普遍认为西北沙漠中很多古城被废弃是“大漠流沙”造成的。而侯仁之却证明,这是“肤浅的广为流传的错误观点”,人类活动才是造成沙化的主要原因。这直接为后来人们治理沙漠打下了认识基础,侯仁之也因此成为“沙漠历史地理研究的先驱”。
⑦在这次考察中,侯仁之还纠正了一个普遍的说法:榆林三迁,即榆林因流沙侵袭而被迫三次南迁。侯仁之证实,榆林不仅没有三迁,反而在原址五次扩展。古城榆林终于明晰了自己的“身世”。
⑧在学术生涯中,侯仁之梳理过脉络的城市有很多。承德、临淄、邯郸、芜湖、敦煌……在侯仁之的慧眼下,一个个城市的前世今生或者得以浮现,或者更加丰满。他对许多城市做了深入的研究,充满着热爱。对他而言,北京有着更重要的意义。侯仁之曾说:“我对北京,是知之愈深,爱之弥坚。”
⑨侯仁之在北京定居60年,为北京倾注了大量心血。比如有800多年历史的卢沟桥在20世纪80年代还是进京要道。卡车、拖拉机往来穿梭,卢沟桥受损严重。侯仁之对此心急如焚。他写了《保护卢沟桥刻不容缓》一文,发表在《北京日报》上。6天后,北京市政府决定,卢沟桥禁止机动车与兽力车通行。如今,经过多次整修的卢沟桥已经得到妥善保护。侯仁之最为人所知的壮举是保护莲花池。正是因为他的积极奔走,原本要建在莲花池上的北京西客站主楼东移了100米。“先有莲花池,后有北京城”,北京城的血脉得以保留。
⑩当然,与他的研究相比,这些事还只能算作“信手为之”。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里,他以历史地理学的眼光,解决了北京城市起源、城址转移、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其客观规律等关键性问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侯仁之,人们可能无法充分解读北京的厚重和韵味。
(摘编自高毅哲《侯仁之:城市的知音》)
13.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本文记述了侯仁之的求学经历、科研历程、丰富的学术成果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展现了一位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的爱国情怀和学者本色。
B.抗战期间,侯仁之身处沦陷区,以燕京大学学生的身份作掩护,负责将爱国学生输送到解放区或大后方,为抗战作出了杰出贡献。
C.在对张家口长城的考察研究中,侯仁之认识到野外考察在历史地理学中的重要价值。这次考察使他的研究兴趣由“历史”转向了“地理”。
D.侯仁之主张沙漠研究要走出小书房,走进现场,不要依靠旧书堆中的文献资料。他在陕北榆林附近沙漠的考察研究纠正了人们的错误认识。
E.侯仁之发现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卢沟桥受损严重,便强烈呼吁保护卢沟桥,禁止机动车和兽力车通行,最终使卢沟桥得到了妥善保护。
14.本文第一自然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5.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侯仁之取得成就的自身因素主要有哪些,并就其中一个方面联系现实谈谈对你的启示。(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6——18题。(6分)
一场6.5级强烈地震骤然降临。顷刻之间, , , ,生命消殒。
鲁甸之觞, 中国之痛!在这危难之际,以同志为的党中央果断决策、科学部 (shǔ),带领广大军民同灾难展开了英勇无畏、气壮山河的殊死搏斗,显示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伟大力量。
①人们心系灾区同胞的安危,②为鲁甸加油,为生命祈祷。③根据以往地震灾害的救援经验,让越来越多的人懂得,仅凭“一腔热血”蜂拥至灾区,可能事与愿违。互联网上,网友们探讨在地震中如何自救,如何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媒体上,人们在对救援进展的高度关注中,多了一些对防震减灾的深入思考。
16.依次填入第一段 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①房屋垮塌 ②大地震颤 ③山石崩溅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
17.阅读第二段,完成后面的题目。(2分)
(l)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加以改正。(l分)答:
(2)根据括号内的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l分)答:
18.第三段中①-③的文字(加“ ”)有一处语病,请写出序号并加以修改。
(l)有语病的一处的序号: (1分)
(2)修改: (1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
教育部28日召开的全国学生运动会新闻发布会透露,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在持续20多年下滑的情况下,近年来出现了积极的变化,大部分指标止跌回升,个别指标甚至出现了连续上升的势头。教育部负责人还透露,体育成绩将逐步纳入高考,或将影响大学毕业。 (7月29日新浪网)
体育成绩将逐步纳入高考,你对此有什 么看法?请作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酿酒师把米蒸熟,再把蒸熟的米放进缸里,拌上酒曲 ,然后把缸密封起来,让米与外界隔绝,隔绝外界的喧嚣与繁华。一段时间后,缸里那质朴的米就酿成醇香的酒。这时,几元钱一斤的米开始成为几十元、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酒。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标题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看过“2016无锡高三语文二模考试试卷”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我们作为学生,应该为即将到来的考试做出什么样的准备呢?下面是读文网小编整理的2016杨浦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以供大家阅读。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炽热/翅膀 妃嫔/濒临 叱咤风云/姹紫嫣红
B.晋升/浸透 气概/慷慨 秩序井然/卷帙浩繁
C.氓隶/盟誓 提防/河堤 猝不及防/一蹴而就
D.殷红/胭红 绮丽/畸形 数见不鲜/横槊赋诗
2.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莫言在中国文坛上虽非出类拔萃,但其文学才华和艺术创造力令人瞩目。他的小说创作以乡土气息和农民本位为主线,塑造了余占鳌、上官氏、西门闹等率情任性的农民形象。小说《丰乳肥臀》,运用不同凡响的艺术概括力,通过上官鲁氏这个母亲的遭遇,把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女性所遭受的苦难和母亲的伟大与宽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纯以文学水平而言,莫言获奖实至名归。
A.出类拔萃 B.任性 C.尤其 D.实至名归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任航在中沙之战出现失误后,“中卫经验不足”的论调短暂地出现了。不过那场比赛从未在正赛上出任过双中卫之一的任航也仅仅是犯了一个错误。
B.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而品牌经济是以品牌为核心带动经济发展、整合经济要素的高级经济形态,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C.“马云在达沃斯的演讲很像是土豪宣言”,这话是对于中国电子商务有拓荒意义、对于世界电子商务亦有突出贡献的马云先生的冒犯。
D.中国反法西斯胜利日阅兵是中国首次为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举行的,按照世界各国进行胜利日阅兵的惯例,中国很可能会组成抗战老兵方阵。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生犹如一首诗。 。
①人生没有什么好坏,只有“在那一季里什么东西是好的”问题
②如果我们抱着这种生物学的人生观念,循着季节去生活
③既为诗,则必有韵律,我们应当能够体验这种人生的韵律之美
④除自大的呆子和无可救药的理想主义者,没有人会否认人生确是像一首诗那样地度过着
⑤像欣赏音乐那样地欣赏人生的主旨,欣赏它急缓的旋律
A.④③⑤②① B.③⑤②④① C.④③①⑤② D.③⑤①②④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5—9小题。
李思安,陈留张亭里人也。初事汴将杨彦洪为骑士。好拳勇,未弱冠,长七尺,超然有乘时自奋之意。唐中和三年,太祖镇汴,尝大阅戎旅,睹其材,甚伟之,因锡名思安,字贞臣。思安善飞槊,所向披靡,每从太祖征伐,常驰马出敌阵之后,测□厚薄而还。或敌人有恃猛自炫者,多命取之,必鹰扬飙卷,擒馘于万众之中,出入自若,如蹈无人之地。太祖甚惜之,命副王虔裕为踏白将。
时巢、蔡合从,太祖每遣侦逻,必率先独往。巢败走,思安领所部百馀人追贼,杀戮掩夺,众莫敢当。寻领军袭蔡寇于郑,都将李唐宾马踬而坠,思安援槊刺追者,唐宾复其骑□还。又尝与蔡人斗,当阵生擒贼将柳行实。其后渡长淮,下天长、高邮二邑,又拒孙儒,迫濠州,皆有奇绩。累迁为诸军都指挥使,奏官至检校左仆射,寻拜亳州刺史。练兵御寇,边境肃然。思安为性勇悍,每统戎临敌,不大胜,必大败。
开平元年春,率兵伐幽州,营于桑乾河,掳获甚众,燕人大惧。及军回,率诸军伐潞,累月不克,师人多逸。太祖怒甚,诏疏其罪,尽夺其官爵,委本郡以民户系焉。逾岁起之,复令领兵,亦无巨绩可纪。太祖尝因命将授钺,谓左右曰“李思安当敌果敢,无出其右者,然每遇藩方择材,吾将用之,则败闻必至,如是者二三矣,则知飞将数奇,前史岂虚言哉!”乾化元年秋,又□为相州刺史。思安自谓当拥旄仗钺,及是殊不快意,但日循晏安,无意为政。及太祖北征以候骑之误落然无所具而复壁垒荒圮帑廪空竭太祖怒贬柳州司户寻赐死于相州。
(选自《旧五代史•卷十九列传第九》)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李唐宾马踬而坠 踬:绊倒
B. 又拒孙儒,迫濠州 迫:逼迫
C. 则知飞将数奇 奇:命运不好
D. 但日循晏安 晏:安乐
6. 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 测□厚薄而还
② 唐宾复其骑□还
③ 又□为相州刺史
A. ①其 ②乃 ③所 B. ①之 ②而 ③以
C. ①以 ②乃 ③因 D. ①其 ②而 ③以
7.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及太祖北/征以候骑/之误落然/无所具而复/壁垒荒圮帑廪/空竭太祖/怒贬柳州司户/寻/赐死于相州
B. 及太祖北征/以候骑之误/落然无所具/而复壁垒荒圮/帑廪空竭/太祖怒/贬柳州司户/寻/赐死于相州
C. 及太祖北征/以候骑之/误落然/无所具而复/壁垒荒圮/帑廪空竭/太祖怒贬柳州司户/寻/赐死于相州
D. 及太祖北/征以候骑之/误落然/无所具/而复壁垒荒圮/帑廪空竭/太祖怒贬柳州司户/寻/赐死于相州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李思安英勇善战,梁太祖很看重他,命令他做王虔裕的副手担任踏白将。
B. 李思安渡过长淮,经过天长、高邮二座城邑,又抗拒孙儒,无不立下奇功。
C. 梁太祖曾经感叹道:李思安临敌果断勇敢,没有人能超过他,但每当我挑选人才,准备任用他的时候,总会传来他失败的消息。
D. 在相州任刺史时,李思安自认为应当统领士兵,而不应屈居于此,所以心中很不愉快。
9. 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 太祖镇汴,尝大阅戎旅,睹其材,甚伟之。(3分)
② 及军回,率诸军伐潞,累月不克,师人多逸。(4分)
(2)请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李思安“勇悍”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10.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蝶恋花•春景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注:本词写于苏轼被贬途中。
(1)本词首句的“褪”字流露出浓郁的情感,请赏析其妙处。(3分)
(2)本词蕴含丰富的情感,请指出其中两种并简要分析。(4分)
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礼之用, 。先王之道,斯为美, 。(《论语》十则)
(2)故列叙时人, ,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3)地崩山摧壮士死, 。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难》)
(4) ?往事知多少。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儒学与科学
马来平
儒学与科学(主要指自然科学)的关系,是中国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近代以来,一些学者认为,儒学排斥科学、阻碍科学,与科学和现代化势同水火。对这种观点,有必要予以辨析。
对于儒学与科学的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在儒学作为中国哲学要素的意义上,二者是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在儒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要素的意义上,二者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关系;在儒学作为人文科学要素的意义上,二者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如果再进一步提炼和概括,则可以说,儒学与科学之间是善与真的关系。儒学和科学的旨趣,当然都涵盖真、善、美三个领域。但从本质上说,儒学是一种追求以仁为核心的善的哲学;而在科学的价值取向中,求真是基础性的。从这个角度说,儒学与科学不是互斥的,而是相容、互促的。
儒学所求之善以科学之真为前提之一。在求善的问题上,尽管儒学一向重视言传身教的作用,但也强调从求真的角度对什么是善、为什么要求善以及求善的方式方法有准确深入的认知。儒学的核心价值取向是尊德性,但同时认为必须道问学。在一定意义上说,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前提。所以,儒家历来强调以德摄知。孔子明确主张“未知,焉得仁”“知者利仁”,把知作为得仁的手段,视利仁为知的目的。孔子所确立的以德摄知传统,为历代儒家所继承和发扬。孟子认为:“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董仲舒认为:“仁而不知,则爱而不别也;知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二者都强调知为仁和义服务。朱熹认为:“学者功夫唯在居敬穷理二事,此二事互相发,能穷理则居敬功夫日益进,能居敬则穷理功夫日益密”,强调穷理之知与居敬之德相辅相成,以及知服务于德。王夫之强调见闻之知,认为“人于所未见闻者不能生其心”。戴震则提出了“德性资于学问”的命题,明确把学问置于德性的基础地位。
儒学把明道德之善作为知的基本方向,但并没有否定和忽视对自然万物的认知,而是把对自然万物之知主要限定在德性之知的范围内,视知为实现善的手段。所以,儒学并非与求真绝缘,也绝不反科学。只不过在儒学看来,求真主要是“穷天理、明人伦”,自然之真必须从属和服务于伦理与性命之理以及政治之真。正因为如此,儒学对于科学具有内在的需求。譬如,敬授民时,需要天文历法;“安民富而教之”,需要农学;“疗君亲之疾,救贫贱之厄”,需要医学;治国安邦,需要地理学;等等。
儒学所求之善可以为科学之求真提供导向和规范。求真有端正目的、提高效率的问题,二者均需要善的导向和规范。我国古代科学家的研究目的,大都深深打上了儒学的烙印。其最常见的目的有:追求儒学所提倡的富国安民,实践儒学的忠、孝道德,扫除儒家经典所包含科技知识的阅读障碍,准确理解儒家经典的本义,等等。儒学对现代科学家端正研究目的,也有一定助益。爱因斯坦认为,现代科学家应树立崇尚真理的价值观。其基本价值取向不是官本位,也不是金钱本位、名誉本位,而是事实本位、真理本位。树立崇尚真理的价值观,离不开人文素养的支撑。尽管历史上儒学在培育我国科学家崇尚真理的价值观方面存在局限性,但可用的思想资源还是不少的,如儒家提倡的天下为公的理想、敬事而信的作风以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诚实态度等。
科学的求真要提高效率,也离不开善的规范。为了提高研究效率,科学家必须恰当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科学界与社会以及事业与名利等方面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适当吸收儒家伦理必将大有裨益。儒学所倡导的许多道德规范,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有效的伦理基础。例如,“诚”能够引导科学家实事求是,不作伪;“信”能够引导科学家坚守诺言,保持信誉;“恕”能够引导科学家推己及人,团结同事;等等。
(选自《人民日报》2014年7月18日)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在儒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要素的意义上,儒学和科学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关系。
B.儒学和科学的旨趣都涵盖真、善、美三个领域。对儒学与科学的关系进一步提炼和概括,则可以说,二者之间是善与真的关系。
C.儒家认为,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前提。因此,儒学核心价值取向是尊德性,但同时认为必须道问学。
D.孔子所确立的以德摄知传统,为历代儒家所继承和发扬,比如孟子和王夫之,都强调知为仁和义服务。
E.在儒学看来,求真主要是“穷天理、明人伦”,自然之真必须从属和服务于伦理与性命之理以及政治之真。因此,儒学对于科学具有内在的需求。
13. 下列关于“儒学所求之善对科学之求真的影响”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古代科学家的研究目的大都深深打上了儒学的烙印,其最常见的目的是追求儒学所提倡的富国安民。
B.历史上儒学在培育我国科学家崇尚真理的价值观方面存在局限性,如儒家提倡的天下为公的理想。
C.儒学对现代科学家端正研究目的也有一定助益,例如,“诚”能够引导科学家实事求是,不作伪。
D.科学家必须恰当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科学界与社会以及事业与名利等方面的关系,以达到提高研究效率的目的。
14. 请依据文意,简要概括儒学对现代科学的积极作用。(4分)
15. 据《后汉书•律历志》记载,公元123年,有人从图谶和灾异等迷信观念出发,非难当时通用的较科学的东汉《四分历》,提出应改用合于图谶的《甲寅元历》。当时担任尚书的张衡(东汉科学家,通五经,贯六艺;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对此提出了批驳,驳倒了对方,为阻止历法倒退做出了贡献。这一史实体现了儒学与科学的哪些联系?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4分)
#p#副标题#e#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小题。
永远的金项链
邵火焰
母亲和李姨是同一年同一天嫁到我们村的。我家和李姨家是邻居,听母亲说,那天可热闹了,两抬花轿是同一时间进村的,接着在鞭炮欢快喜庆的炸响声和唢呐悠扬婉转的曲调声中,两抬花轿同时停在了各家的大门前,母亲和李姨走下了花轿,她们似乎有某种默契,都没有蒙红盖头,她们想的是都新社会了不时兴那套了。母亲和李姨对望了一眼,然后都羞涩地低头笑了。后来母亲和李姨就有了很多共同的语言,她俩成了最好的朋友。
母亲和李姨有空就在一起说话,她们聊得最多的话题是项链。
母亲和李姨都说,做一场女人,如果没戴过金项链,将是一生中最大的遗憾。父亲和李姨的男人周叔都觉得女人的这个想法并不过分,可惜没有办法满足她们的愿望,因为那年月想要一条金项链无异于白日做梦。但母亲和李姨一直在做着这个梦。有一年春节,母亲和李姨终于戴上了一条项链,当然不是金的,是白色的珠子串成的。那是她们一起上街时,在地摊上买的。她们戴好后,先是各自在镜子前转着圈反复地看,然后互相看。那段时间,母亲和李姨的心情特好。可是有一天,母亲的项链断了,那些珠子滚到草丛中,只找回了几粒,母亲怄得哭了。父亲说,一个假项链有什么好哭的?母亲说,可它也花了我两元钱啊。看到母亲的项链丢了,李姨也没再戴。
母亲生下了我,李姨生下了小娟后,母亲和李姨说项链的事少多了,但隔不了一段时间,还是爱提起。有一次母亲和李姨为生产队买蔬菜种子去了一趟城里,当看到城里女人那脖子上金光闪闪的项链时,她俩的眼睛都直了。回来后,母亲和李姨有了一个共同的愿望:今生一定要戴上一条金项链。
后来农村分田到户了,母亲和李姨勤扒苦做,农忙在家种田,农闲到镇上的玉石厂打短工,每天家里镇上两头赶,但毫无怨言。几年后母亲和李姨积攒了一些钱,准备去买项链,可是,这时村里已经有很多人家开始拆除土砖坯房,新盖红砖瓦房,父亲和周叔也都想盖新房,母亲和李姨当然知道谁轻谁重,她们把钱都拿了出来。在母亲把钱交到父亲手上时,父亲说,孩儿他娘,等过几年日子好过了,我一定给你买一条金项链。母亲听了孩子似的笑了。
可是,父亲的这个诺言一直没办法兑现,倒不是父亲忘记了当初的话,而是随着我的长大,读书,上大学,要用钱的地方太多。李姨家的情况比我家好不了多少,小娟读到高一时生了一场病,治病花了很多钱,病好后没再读书,到武汉打工去了,去年出嫁了。
母亲和李姨在一起时,说的都是柴米油盐的事,偶尔才会提起她们心中的那个“梦”。
今年,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我领到第一份工资后,第一个行动就是给母亲买了一条黄金项链。那天晚上回家,当我拿出项链给母亲戴在脖子上时,母亲哭了。母亲戴着项链在镜子前一动不动地站了半个小时。那天晚上母亲睡觉时就那样戴着它。第二天,我叫母亲戴上去李姨家,给李姨看看漂不漂亮。我满以为母亲会极开心极兴奋地戴给李姨看看,可是母亲叹了一口气后却摘下了项链,并叮嘱我和父亲,不要在外说她有了项链的事。我疑惑不解,问母亲为什么。母亲说,我和你李姨多年前就想要一条项链,现在我有了,李姨没有,这样会伤她的心。
没想到没读什么书的母亲竟然有这样的境界,我自叹不如。
就这样母亲把项链压在了箱底,一压就是半年。
天有不测风云。我没想到,身体一向很好的母亲突然病倒了,到医院一检查,肝癌晚期。在母亲的病床前,我泪流满面。我说,娘,我把那项链拿出来,你每天戴着吧,母亲摇摇头。李姨天天来看母亲,她们谁都没有说项链的话题。十天后,母亲在痛苦的呻吟声中,离开了这个世界。
母亲入殓的那天,李姨来了。李姨手里拿着一条金项链说,老姐妹啊,把这项链戴去吧。李姨要动手戴在母亲的脖子上,我拦住了。我从箱底拿出了母亲的那条项链,小心翼翼地戴在了母亲的脖子上。
我们把母亲送上了山。
回来后,李姨到我家看着母亲的遗像失声痛哭。等李姨平静了一些后,我和李姨说起了项链。我问李姨是哪来的项链,李姨说,小娟去年就给我买了,可是我没戴,我怕我戴上后,伤了老姐妹的心。我哭着拥抱了李姨,就像拥抱我母亲。
镜框里母亲看着我们在笑。
(选自《小说月刊》2012年第10期,有删改)
16. 小说中的“母亲”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17. 小说以“永远的金项链”为标题,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18. 母亲一直担心伤害李姨而不愿戴上“我”买给她的金项链,但小说的结局却写到“李姨在母亲入殓时拿出自己一直没戴的金项链要给母亲陪葬”。这样安排有何妙处?请从情节安排、主题表现和人物塑造这三个方面中,任选两个方面进行分析。(6分)
(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小题。
学数学就是这么“任性”
8年前,当父母发现李康伟偷偷将高考志愿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改为南开大学“数学”时,“奖励”了他两个巴掌。
直到今天,他们对儿子当初的选择仍然难以释怀。李康伟已经读到了博士三年级,发表过10多篇数学论文,3次获得研究生特等奖学金——该荣誉名为“南开十杰”,每年只奖励10名学生。但父母一直希望他读个工科类专业,早点赚钱贴补家用,至少可以像他的很多同学那样,出国深造或从事金融工作。即使要搞研究,也搞点“接地气”的。
但他就是这么“任性”。
李康伟自陈“资质平庸”,但他从未想过改行。他说,如果不让自己做基础数学研究,“就会很‘难受’”。
数学是他从小的爱好。他觉得自己的课本“没有意思”,喜欢看哥哥的数学书。高中时,他就已看完了哥哥的大学数学课本。进入南开大学数学学院陈省身试点班后,他如鱼得水。
大三开始,李康伟进入孙文昌教授的讨论班,和硕士、博士生们一起研讨。后来他成了孙老师门下的博士生。
南开有宽松的学术氛围。“我的‘讨论班’不设门槛,欢迎所有对相关问题感兴趣的同学,本科生如果感兴趣也可以加入。”孙文昌介绍,李康伟最初来讨论班的时候,自己并没有过多注意他。直到有一天,李康伟拿着一篇论文去请教,孙文昌才发现这位“听讲认真,话不多”的学生,将自己讲课提出的“逆小波变幻的收敛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了高质量论文。
孙文昌很兴奋,将论文修改后投给了《泛函分析杂志》。他看出李康伟是个“好苗子”,叮嘱他“一定要打好基础,现在不用着急发论文,今后成果不会少”。
那篇被寄予很高期待的论文,直到李康伟从大三升入大四也没有音讯。他忍不住给杂志社写信询问,收到了拒稿信。他非常郁闷,重新补充和修改,又经过漫长的审稿过程,最终在“小波分析”领域的专业顶级杂志《应用与计算调和分析》发表。
这一波折的过程让李康伟“动心忍性”:“其实文章最终发表在哪种级别的期刊,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一封来自高级别杂志主编的‘拒信’,给我的文章提出不足,为我今后指明研究方向,对我也是大有裨益。”
李康伟坦言,最近发在国际数学界名刊《数学进展》上的一篇论文其实最初就是冲着拒稿信去的。
他认为自己“爱钻牛角尖”,“想不明白问题躺在床上睡不着觉”的情况时有发生,有时想着想着脑子中忽有“灵光一现”就要马上起床拿出草稿纸演算,否则睡醒觉如果忘记了会很“难受”。有时怕打扰室友,他会拿着草稿纸躲进卫生间。
有一次,他花了几个月时间研究“向量值函数的A2定理”,投出的论文与同行“撞车”——有其他同行将此方面研究成果率先发表出来。他说,“能够把感兴趣的问题独立解决就有收获”,至于和别人撞车,则“说明自己有眼光,选了一个好问题”。
从那以后,他会提前将准备投稿的论文放到预印本网站。
他已连续三年蝉联“南开十杰”。“这是数学院最优秀的学生!”在评选会上,南开大学数学学院副院长刘秀贵不吝赞美。
“他现在已经超过我。”导师孙文昌对记者说,“学生超过老师是件好事。”
南开大学校长龚克曾教导学生:“走出大学,忘记所学的具体知识,剩下来的就是大学所给予你的。”对这一点,李康伟深有体会:“那么剩下的是什么呢?是素质,是能力。”他说,大学也好,很牛的学术期刊也好,都是一个平台,在平台之上能够学到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身边很多学得不错的同学出国深造了,李康伟也曾短期出国交流,但他从未想过要在国外拿个学位。“因为南开的平台也足够滋养我,导师对我帮助也很大。”
李康伟最崇拜的数学大师是陈省身,南开历史上最引以为傲的校友之一。2004年,陈省身逝世,李康伟当时还是一名中学生,难过得“仿佛心揪在了一起”。对大师的神往是他执着报考南开数学系的重要原因。
陈省身的遗愿之一,是“让中国成为数学强国”。这个理想一直鼓舞着李康伟这样的数学晚辈。他希望沿着大师的足迹走下去,不管别人是不是理解。“我研究的领域比较窄,对于实际应用的帮助也很少,我尽量让我的工作在理论上有所贡献,这就是我理解的在数学中的‘公’。”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4年12月29日,有删改)
19. 李康伟在学数学上的“任性”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说明。(4分)
20. 在表现人物时,本文多处引用李康伟自己的话和别人的话,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5分)
21. 在身边很多学得不错的同学出国深造的时候,李康伟却从未想过要在国外拿个学位,他认为南开的平台已经足够滋养他。请结合文本,说说南开大学有哪些东西滋养了李康伟。(6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 滨海中学举办校园文化展,邀请兄弟学校的师生前来参观。请你作为本次活动的接待人员,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在正门处为来宾作个介绍和导引,使他们顺利到达活动现场。要求将建筑方位、参观路线表述准确,用语简明、得体。字数不超过100字(含标点符号)。23. 前不久,2014年度汉字出炉,“法”字在7000多条词中脱颖而出,荣膺中国年度汉字。“法”字的当选,反映出中央领导层的反腐运动和推进法治的做法带来了巨大影响,表明老百姓对反腐运动的赞赏和支持。
请选择一个汉字作为你的“年度汉字”,并阐述理由。要求:阐述理由时,结合个人实际,内容积极向上,至少使用一种修辞,字数不超过75字(含标点符号)。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看过“2016杨浦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对于想要在高三语文二轮模拟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高考生而言,掌握好正确的高三语文复习方法尤为重要。下面是读文网小编整理的长宁高三语文二模试卷以供大家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牛黄
孙万友
牛黄,中药名,黄牛或水牛的胆囊结石。性凉,味甘苦。功能清热、解毒、定惊。牛黄分多种,有葡萄黄、米碜黄、鸡心黄。最宝贵的为“人头黄”,黄大如人头,价值昂贵。疯癫如狂的患者沏上一杯牛黄茶灌了,当即就可清醒。“人头黄”为稀世珍宝,一般人极少见到。
陈州解三,就曾得到一颗“人头黄"。
解三以宰牛为生,也靠牛黄发财。平常买牛,多买瘦牛。牛胆结石,是永远吃不肥的。有一日,解三购得一头老牛,剥开一看,脏内如黄花盛开,解三第一次目睹“人头黄”,简直有点儿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禁失声叫道:“人头黄!”
不料隔墙有耳,被邻家夏二听了去。夏家与解家只一墙之隔,墙上爬满丝瓜秧。夏二搬梯爬墙,把脸匿在丝瓜秧里,一下子看了个清楚。
夏二是个皮货商,往常 解三晾晒的牛皮牛鞭,多由他购去再到南阳倒卖。夏二自然知道“人头黄”的价值,回到屋里,怔怔然许久,决定要盗得解三的人头黄。
半夜时分,夏二登梯爬上墙头,用系牢的绳索溜到解家院里。他先静耳听了听动静,然后用尖刀拨门。不料门没栓,他深感不妙,心想可能解三有防,便急忙藏了尖刀,匆匆顺原路而回,躺在床上,心中还在“扑腾”。他很是懊悔自己见财眼开干了愚事,为此翻来覆去折腾了一夜,直到黎明前才迷糊过去。不料刚想沉睡,突然听得解三来借梯子。
夏二一听借梯子,大惊失色,心想这解三大概是故意来试探虚实!更可悔的是昨夜只顾害怕,竟忘记把梯子从墙边挪开!为不让解三看出破绽,他急忙披衣穿鞋,想把解三稳在屋里,然后悄悄把梯子挪开,以除解三的疑心。不料他还未下床,却被解三拦住了,说:“二哥你睡你睡!进门时我就看到了梯子,在墙上搭着呢!”
夏二一听此言,如傻了一般,直等解三走了,他还未醒过神来。这一天,夏二如得了重病,心郁如铅,脑际里全是解三的影子。那墙上被绳索勒的痕迹他是否看到了……一连几天,这等问题在夏二脑子里来回翻腾,吃不香睡不宁,双目开始痴呆,偶尔还自言自语,时间一长,夏二失去了理智,开始在满街疯跑。
夏家人很着急,以为夏二患了什么邪症,又求神又烧香,均不济事,最后请来了一名老郎中。老郎中进门并不急于给夏二看病,而细心观察。几天过后,他才对夏家人说:“你们当家的病是心疾所至,一般药 物只能顾表而不能治里,眼下只能用人头黄可以根除!只是这人头黄为稀世珍物,一般药店是买不到的!”
不想在一旁自言自语的夏二一听到“人头黄”三字,突然瞪大了眼睛,下意识地接道:“解三家有人头黄!解三家有人头黄……”
夏二的妻子为治夫疾,就以试探的心理去解家求要人头黄。谁知解三一听脸色惧白,连连地说:“我没有人头黄!我没有人头黄……”
夏妻失望而归,对老郎中说:“解三说他没有人头黄!”夏二一听怔然如痴,许久了,突然倒头睡去。夏二一睡三天三夜,像达到了某种心理平衡,竟奇迹般地好了。
可是,没过几日,解三竟也疯了,而且比夏二疯得还厉害,到处嚎叫:“我没有人头黄!我没有人头黄……”
解家人急忙请来那老郎中给解三瞧病,老郎中望着解三,让人请来夏二,暗地安排了一番,然后让夏二对懈三说:“你没有人头黄!”
不料解三一听此言,更是惊恐,“忽”地挣脱了老郎中的手,边跑边喊:“我不是不给夏二治病,我压根儿就没人头黄呀!”
老郎中望着疯跑的解三,痛苦地摇摇头,对解家人说:“解师傅的病没救了,没救了!”夏二觉得很惋惜,想想自己的所为,很是有点儿后怕!
几年以后,解三被冻死野 外。解三死后,其子承父业,数年后翻盖新房,扒旧屋的时候,扒出了那个人头黄。解三之子只认得一般牛黄,却不认得人头黄为何物,便求夏二指教。夏二望着那人头黄,面色冰冷,许久了才说:“是一块普通的药草,你留它没用,放我这儿吧!”
解三之子把人头黄送给了夏二。夏二后来用人头黄救了许多人,分文不取,有求必应。这样过了三十余年,夏二已年近八旬。临终的时候,他唤过家人,从怀里取出那颗人头黄,安排说:“这块药物,只可施舍,不可贪利!”
不料夏二死后,其子夏仲不守诺言,将人头黄卖了,成了方圆几十里的富户。家中子女都因家中富有而不行正道,夏仲最后也因此悬梁自尽。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解三比较聪明,知道瘦牛有牛黄,因此,平常买牛时不买肥牛,靠摘取牛黄出售发财,后来也因牛黄而疯。
B.夏二听到解三来借梯子,以为解三已知道自己到他家行窃,一连数日都心郁如铅。良心的不安使他失智发疯。
C.小说采用第三人称的口吻叙述情节,融神态、动作、心理、语言描写于一体,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D.小说构思巧妙,以“牛黄”为线索,通过人物对待人头黄的不同态度,集中呈现了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批判。
E.解三不肯拿人头黄治夏二,一是不想泄露自己有宝的秘密,招来灾祸;二是知道夏二到自己家偷过人头黄。
(2)开头一段在文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夏二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这篇小说以“牛黄“为题,用意很深。请从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方面选择其一,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分析。(8分)
【答案】
(1)DC(答D给3分,答C给2分,答E给1分,A.B不给分。)
(2)①介绍牛黄的相关知识,让读者对牛黄有个了解,(1分)又照应了标题;(1分)②突出了牛黄的功效、价值,暗示情节的发展与牛黄这一事物密切相关;(2分)③总起下文,为下文夏二见宝起歹意和解三怕人家知道自己有宝(或解三见病不救和最终不治)做铺垫。(2分)
(3)①见宝起意,居心不良,看见解三有宝就想据为己有。②作茧自缚,自食苦果,因担心解三知道自己企图偷窃而终日不安,以致失智发疯。③良心未泯,担心解三之子识得人头黄之价而不知其“害”,后来利用宝物为民治病,救赎灵魂。(每点2分)
(4)观点一:使主题更加集中、深刻。(2分)小说通过叙述解、夏二家为一己之私害人害己的故事,(2分)以小见大,批判了社会上因财而迷失真与善的社会现象;(2分)揭示出行不义者终将自食其果的道理。(2分)
观点二: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2分)通过人物对待人头黄这一稀世之珍的表现,刻画了人物因贪财而迷失真与善的性格;(2分)通过解三不肯拿出人头黄给夏二治病等情节,揭示了人物的自私;(2分)通过人物因人头黄而最后导致的结果,表现了作者对世人贪财的批判。(2分)
【解析】
(1)试题分析:A项,不是每一头瘦牛都有牛黄,解三也不是不买肥牛,只是多买瘦牛而已;B项,夏二发疯不是因为良心的不安,而是以为解三知道自己到解三家偷窃而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E项,“知道夏二到自己家偷过人头黄”不够准确,解三未必知道 夏二到过自己家行窃。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文章段落的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做答。结构上的作用,一般看段落所处的位置,如在开头可考虑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点题、引出话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在中间可考虑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在结尾可考虑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照应题目。
考点:把握文章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试题分析: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特点得从人物的言行概括,即注意描写“夏二”的语言、动作、行为、心理的句子,从中概括答案。分析人物形象要防止戴高帽,任意拔高。再有分析不可单一化,人物性格是复杂的、多侧面的,因此,不要只抓一点,不计其余,应多角度多侧面地分析、概括。 最后要分条写出 ,做到准确、简洁、有条理。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试题分析:以“牛黄“为题的用意,其实就是以“牛黄为题的好处”,“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方面”限定了答题的方向,注意答题思路,解答要规范,分条作答。
考点: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汪道涵多维多彩的情感世界
孟素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首任会长汪道涵因提纲极具历史意义的“汪辜会谈”而载入史册。他的一生,爱国爱家,心系故土家园,情牵海峡两岸……
汪道涵,1915年3月出生于安徽省嘉山县(现明光市)明光镇,原名汪导淮。其父汪雨相是清末秀才,留学日本,曾参加孙中山先生创立的同盟会,思想进步、开明、为人正直,曾任安徽省教育厅督学。
汪道涵是家中长子,自幼聪慧好学,在父亲创办的明光小学和初中读书。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全国人民群情激昂,汪道涵和同学秦其谷、李正恩等十几名青年学生上街进行了抵制日货的宣传活动。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军大举进犯。正值学校放暑假返乡的汪道涵与数名有志青年商议,很快成立了“明光抗日救亡青年战时服务团”,同时还决定创办《抗日快报》,报道抗日消息和日军的暴行,组织“抗日救亡剧团”到街头和乡村演出抗日救亡剧目。
1980年后汪道涵任上海市委书记、副市长、代市长、市长。汪道涵卸任上海市市长之后,年逾古稀的他在1987年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逐渐淡出中国政坛。
然而,在海峡彼岸发生的事,却促使汪道涵在垂暮之年重新活跃于政治舞台。
那是在1990年10月,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宣告成立,辜振甫出任董事长,致力于发展两岸关系,中国内地理所当然作出回应,建立相应的组织,以促进两岸交流。于是,在1991年12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在北京宣告成立。
这时,中国内地遴选一位能与辜振甫旗鼓相当者来提纲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之重任,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上。时任党中央的江泽民首先想到的便是汪道涵,汪道涵堪称最佳人选,义不容辞。
于是,晚年的汪道涵致力于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以76岁高龄出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受到举世瞩目。他务实、理性、勇敢,先行提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关系就是平等和协商的关系。主张以宽容看待历史、以前瞻对待未来。他说:要多多出台改善两岸关系的措施,不管台湾是谁执政,我们是对全体台湾人民的,要主动释放善意。
已经76岁的汪道涵和74岁的辜振甫,双双成为两岸和谈第一对手。1993年4月27日至28日,中国大陆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就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及双方会务诸问题进行了磋商。
备受世人瞩目的“汪辜会谈”是海峡两岸授权民间机构领导人的第一次晤谈。随后在1998年10月,二老又在上海会晤,进一步商谈有关事宜。
汪道涵在处理台湾事务之中,思想活跃,善于异中求同。两岸争议的焦点乃“一个中国”。汪道涵为求双方能够对“一个中国”取得共识,曾对“一个中国”原则作出新的解释:向来,大陆方面以为“一个中国”的中国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方面则以为“一个中国”的中国指中华民国,而汪道涵则提出,“一个中国”的中国,既非中华人民共和国,亦非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同属一个中国!
无奈好事多磨。随着台湾岛内台独势力的崛起,原定汪道涵访台化为泡影,“汪辜会谈”无法继续。
(选自《世纪采风》,有删节)
材料链接:
他深情地说:“故乡总是令人回忆的,故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尤其是在缅想之中。在报章杂志和安徽来人中了解一二,便感欣慰。”繁忙的工作没有淡化他对家乡的感情,他对家乡的建设、发展变化,无时不在牵挂着,只要有家乡的亲友去看望他,他都不失时机地问这问那。
(《人民政协报•汪道涵的故乡情》)
汪道涵为人儒雅,无论什么时候,他总是一身笔挺的西装,印发光亮整齐,有着学者睿智的风度,虽然古稀之年,却精神矍铄,红光满面,笑容可掬。 (百度百科)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汪道涵的父亲曾参加孙中山先生创立的同盟会,对汪道涵有较大的影响,选他出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和他这个家庭背景有很大关系。
B.抗日战争期间汪道涵参加抵制日货的宣传活动,成立了“明光抗日救亡青年战时服务团”,组织“抗日救亡剧团”到街头和乡村演出抗日救亡剧目。
C.汪道涵先后任上海市委书记、市长,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等职,一生活跃于中国政坛。
D.1990年10月,“海峡交流基金会”宣告成立,中国内地由汪道涵负责组建“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以促进两岸交流。
E.汪道涵晚年致力于祖国统一大业,文章正文部分以此为重点又选取了其他的有代表性的事件突出汪道涵的伟大人格,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2)结合全文,分析文章第一段的作用。(6分)
(3)汪道涵在处理两岸关系问题上作出卓越贡献,请简要概括。(6分)
(4)有人评价汪道涵“言行乃同侪之表率,品德为晚辈所景仰”,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案】
(1)EB(答E 3分,B 2分,C 1分)。
(2)①交代汪道涵一生最重要的贡献——负责极具历史意义的“汪辜会谈”;②概括汪道涵主要的思想品格——爱国爱家,心系故土家园,情牵海峡两岸;③统领全文,表达作者的崇敬之情。(每点2分,共6分)
(3)①出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负责“汪辜会谈”;②提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关系就是平等和协商的关系,主张以宽容看待历史、以前瞻对待未来;③参加两次“汪辜会谈”商谈海峡两岸有关事宜;④对“一个中国”原则作出新的解释:“一个中国”的中国,既非中华人民共和国,亦非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同属一个中国。(每点2分,答出3点6分)
(4)①热爱祖国:抗日战争期间参加抵制日货的宣传活动、成立了“明光抗日救亡青年战时服务团”、组织“抗日救亡剧团”到街头和乡村演出抗日救亡剧目;②热爱家乡:繁忙的工作没有淡化他对家乡的感情,他对家乡的建设、发展变化,无时不在牵挂着,只要有家乡的亲友去看望他,他都不失时机地问这问那;③情系海峡两岸、致力于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出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负责极具历史意义的“汪辜会谈”;④为人儒雅:有学者睿智的风度,虽届古稀之年,却精神矍铄、红光满面、笑容可掬。(每点2分,答出4点8分)
【解析】
(1)试题分析: A“选他出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和他这个家庭背景有很大关系”文中没有依据,无中生有;C“一生活跃于中国政坛”,不准确,文中有“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逐渐淡出中国政坛”,所以1分;D“负责组建‘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错误,应是先组建之后任命汪道涵为会长。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语段作用的题目,首先答出语段的内容,然后分析结构上的作用,分析时注意语段在文章中的位置,还要结合文本特征分析,文本是人物传记,所以重点应是突出人物的贡献以及优秀的品质,表达作者的崇敬之情。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局部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首先审清题干,“在处理两岸关系问题上作出卓越贡献”,这样就锁定区位,在文章正文的后半部分,然后提取关键词语分条作答,注意各段的段首和断尾的句子。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结合全文分析传主的言行、品德。探究题 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就是根据文意找到要求回答的问题,向外延伸就是提出自己的看法结合文章和实际进行论述。此题属于向内挖掘的题目,答题时要根据文章的内容简单划分层次,然后概括出相应的品质,答题时反过来,先答出品质,然后用文中的具体事例进行论证。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p#副标题#e#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一份设计良好的试题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们去检验他们在学习上的漏洞并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下面是读文网小编整理的2017年高三语文二模试卷以供大家阅读。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牡丹是中华名花,它那雍荣华丽的硕大花朵就是吉祥富贵的象征,牡丹文化是盛世的象征。唐代对牡丹的热爱是全社会的风气,上至皇宫,下至民间,无不为它的华贵之气 (倾倒/折服)。刘禹锡在脍炙人口的《赏牡丹》中说:“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然而,这样一种富有文化传统堪为国花的著名花卉, ① 。
二十世纪80 年代以前,中国植物分类学界对牡丹不甚重视,对野生牡丹的研究很不充分,随着中国经济 (逐步/逐渐)繁荣,牡丹重新成为人们广泛 (关心/关注)和喜爱的花卉,植物学家这才开始仔细研究牡丹的“家普”。如今牡丹的家世已班班可考,但长期以来,人们或为观赏牡丹的花,或为获取它的根皮入药,不断滥采乱挖,野生牡丹陷入濒危、灭绝的困境。国色天香的牡丹,长期以来在为人们贺喜添乐的同时,自己却默默忍受着诸般委屈,甚至殇痛……
1.文中加点的词语,字音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花卉(hui) 雍荣华丽
B.家普(pǔ) 班班可考
C.濒(pín)危 脍炙人口
D.殇(shāng)痛 国色天香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折服 逐渐 关心
B.折服 逐步 关注
C.倾倒 逐步 关心
D.倾倒 逐渐 关注
3.在文中①处横线上依次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却也揭开了牡丹鲜为人知的委屈和殇痛
②人们对它的研究少之又少
③身世却一直是个谜团
④直到近些年研究才慢慢有所深入
⑤在揭开了牡丹神秘的面纱的同时
A.②①⑤④③ B.⑤③④②①
C.③②④⑤① D.③①②④⑤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些年来,随着人们接触的新事物越来越多,观念越来越开放,再加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人的自驾游活动搞得风生水起。
B.美国UIGO科研团队宣布,他们发现了来自于13亿光年外的引力波,引力波与阿尔法射线、贝塔射线一样,无声无臭,看不见,摸不着。
C.《拉贝日记》以具体而真实的文字,记载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一言九鼎,有力地控诉了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所犯的累累罪行。
D.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评选了2015年十大流行语,“获得感”“脑洞大开”“创客”等词语脱颖而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3分)
A.余额宝转入时系统繁忙的原因一般是由于网络不给力造成的,请尝试更换环境或连接WIFI,如果未能解决或依然有异常,请致电人工客服协助处理。
B.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管理局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老百姓看得起病,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C.中国周边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大国战略遏制的综合影响,热点问题特别是争端升温带来的风险,以及分离势力和恐怖主义势力制造的暴恐活动等。
D.中国航天2015年航天发射持续高密度完美收官,全年共实施19次航天发射任务,将45颗中外航天器成功送入太空。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使得中国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我国的烹饪技术讲究食医结合,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有五味调和的境界说。
古代的中国人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饪食物也要考虑到季节、气候等因素。在《礼记•月令》中就有明确的记载,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孔子说的“不食不时”,包含有两重意思,一是定时吃饭,二是不吃反季节食品;西汉时,皇宫中便开始用温室种植“葱韭菜茹”,这种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的确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
“阴阳五行”说是传统思想所设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认为是宇宙规律。制作饮食的烹饪必然也要循此规律。因此,不仅把味道分为五种,并产生了“五味”说,而且还削足适履地把为数众多的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更令人惊奇的是还有“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礼记•郊特牲》),认为只有饮和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这样才能“交与神明”,上通于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这种说法被后来的道教继承,成为他们饮食理论的一个出发点,如认为吃食物是增加人体阴气的,如“五谷充体而不能益寿”“食气者寿”等,要修炼、要获得阳气就要尽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谷”的境界。
“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这个“中”指恰到好处,合乎度。“和”不是“同”,是建立在不同意见的协调的基础上的。因此中国哲人认为天地万物都在“中和”的状态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发育。这种通过协调而实现“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而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饮食生活。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研究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不仅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必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烹饪技艺之所以能够彪炳史册,是因为其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
B.中国饮食文化讲究食医结合,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遵循“阴阳五行”说,追求“中和之美”,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
C.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进行创造、积累,形成了中国饮食文化。
D.中国具有“烹饪王国”的美誉,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4个发展阶段,推出了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古人不仅把味道分为五种,而且把为数众多的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
B.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可以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C.《礼记•月令》中记载的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包含有两重意思,一是定时吃饭,二是不吃反季节食品。
D.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了通过协调而实现“中和之美”的想法,而“中和之美”的想法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饮食生活。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早在西汉时,皇宫中便开始用温室种植“葱韭菜茹”。
B.道教继承了“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的说法,并将之作为饮食理论的一个出发点,如认为修炼的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谷”的境界。
C.“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高的审美理想,“中”是对不同意见的协调,“和” 指恰到好处,天地万物都在“中和”的状态繁衍发育。
D.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研究中国饮食文化甚至可以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
#p#副标题#e#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苟晞,字道将,河内山阳人也。少为司隶部从事,校尉石鉴深器之。齐王(司马)冏辅政,晞参冏军事,拜尚书右丞,转左丞,廉察诸曹,八坐①以下皆侧目惮之。及冏诛,晞亦坐免。惠帝征成都王颖,以为北军中候。及帝还洛阳,行兖州刺史。
汲桑之破邺也,东海王越出次官渡以讨之,命晞为前锋。陷其九垒,遂定邺而还。后讨吕朗,破汲桑故将公师藩,败石勒于河北,威名甚盛,时人拟之韩白。封东平郡侯,邑万户。
晞练于官事,文簿盈积,断决如流,人不敢欺。其从母②依之,奉养甚厚。从母子求为将,距之曰:“吾不以王法贷人,将无后悔邪?”固欲之,晞乃以为督护。坐法,晞杖节斩之,从母叩头请救,不听。既而素服哭之,流涕曰:“杀卿者兖州刺史,哭弟者苟道将。”其杖法如此。
晞见朝政日乱,惧祸及己,而多所交结,每得珍物,即贻都下亲贵。兖州去洛五百里,恐不鲜美,募得千里牛,每遣信,旦发暮还。初,东海王越以晞复其仇耻,甚德之,引升堂,结为兄弟。越司马潘滔等说曰:“兖州要冲,魏武以之辅相汉室。晞有大志,久令处之,则患生心腹矣。若迁青州厚其名号,晞必悦。公自牧兖州经纬诸夏藩卫本朝此所谓谋之于未有为之于未乱也。”越以为然,乃迁晞青州刺史。
越疑晞与怀帝有谋,使游骑于成皋间,获晞使,果得诏令,遂大构疑隙。永嘉五年,怀帝恶越专权,复密诏晞讨越。越与徐州刺史裴盾共讨晞。晞使骑收河南尹潘滔,滔夜遁,及执尚书刘会、侍中程延,斩之。会越薨,盾败。诏晞为大将军大都督,督六州诸军事,增邑二万户。
(选自《晋书•苟晞传》,有删改)
【注】①八坐:封建时代中央政府的八种高级官员。历朝制度不一,所指不同。②从母:姨母。
9.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的是( )(3分)
A.八坐以下皆侧目惮之 惮:害怕
B.晞亦坐免 坐:因……犯罪
C.吾不以王法贷人 贷:宽恕
D.即贻都下亲贵 贻:遗留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汲桑之破邺也 之二虫又何知
B.晞乃以为督护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C.其从母依之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D.杀卿者兖州刺史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公自牧兖州/经纬诸夏/藩卫本朝/此所谓谋之于未有/为之于未乱也
B.公/自牧兖州/经纬诸夏藩/卫本朝/此所谓谋之于未有/为之于未乱也
C.公自牧/兖州经纬/诸夏藩卫本/朝此所谓谋之于未有/为之于未乱也
D.公自牧/兖州经纬诸夏/藩卫本朝此所/谓谋之于未/有为之于未乱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苟晞是河内山阳人。年轻时担任司隶部从事,校尉石鉴十分器重他。晋惠帝领兵征讨成都王司马颖,任命他为北军中候。
B.苟晞对公事很熟悉,裁决迅速,别人不敢欺骗他。打仗有谋略,当时有人把他比为古代名将韩信、白起。
C.司马越怀疑苟晞与怀帝有所图谋,抓住了苟晞的信使,查获了朝廷给苟晞的诏令,于是造成很深的疑虑怨恨。
D.晋怀帝密令苟晞讨伐司马越。苟晞派兵抓获了司马越、刘会、程延,并把他们斩首,被封为大将军、大都督,督管六州诸军事。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东海王越出次官渡以讨之,命晞为前锋。陷其九垒,遂定邺而还。(5分)
(2)东海王越以晞复其仇耻,甚德之,引升堂,结为兄弟。(5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醉中感怀
陆游
早岁君王记姓名,只今憔悴客边城。
青衫犹是鵷行①旧,白发新从剑外生。
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
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②出塞声。
【注】①鵷行:喻指朝官的行列。②檀槽:指乐器。
(1)请从内容和作用的角度赏析诗歌的颈联。(4分)
(2)诗中描写了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2)庄子在《逍遥游》中称赞宋荣子能够坦然地面对世人的赞誉与非议时用了这样的句子:“ ,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3)《论语》中主要谈知识的巩固与创新的句子是:“ , 。”
五、(12分)
16.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并为自己即将到来的高考拟一条励志语。励志语要求: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得体,20字以内。(4分)
“就算撞得头破血流,也要冲进一本大楼”“高三不搏,一生白活。高三不累,人生无味”……全国各地一些高中校园内的雷人标语,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
17.阅读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给“浙商成长基金”下定义。(不超过60个字)(4分)
浙商成长基金2015年9月23日在杭州正式成立。该基金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找寻投资机会,通过投资并购、产业整合、返乡投资来帮助浙江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浙商成长基金目标管理资产规模为100亿元人民币,首轮封闭规模约80亿元,其余部分将于半年之内募集到位。该基金是由沪上知名浙商企业——复星集团牵头发起设立的一只产业母基金。该基金定位于嫁接复星的海外投资能力与浙商的产业落地能力,目标是成为引导基金,发展成为浙商返乡投资的资金池,积极参与浙江省七大万亿产业的投资。
18.将下面长句改写成三个短句,可增删个别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在中国传统中,“读书”是指除直观意义上的阅读书籍或学习技能之外,更在于淡化功利性和超越技能学习、用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改变经济对人的支配性影响的一种具有特定涵义的学习行为。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苦瓜况味
秦勇
①不知何时起,城里的人一到周末便往郊外跑,吃一顿刚采回的蔬菜、池塘里的清水鱼。若是到立夏,农家小院里、地坝边、菜地里,几根木棍或竹竿搭成的篱笆,绿油油地挂满了瓜果。除丝瓜、黄瓜外,不时会看到一根一根青翠欲滴的苦瓜,掩映在篱笆墙的绿荫里。
②那苦瓜,翠翠的,沾着露水,泛着绿光,但它不像丝瓜那样光滑,周身疙疙瘩瘩,隆起许多卵形的凹凸小包,像癞蛤蟆其貌不扬。从藤上摘下几根鲜嫩的苦瓜,腌上一盘,夹上一筷子,嚼上一小口,脆脆的,苦苦的,但又夹着一丝甘甜、一缕清香,回味无穷。
③记得这苦瓜并非本地的农作物,它应属于亚洲热带地区的植物,算是“外来菜”。农村的孩子,总是喜欢吃甜的,山里的刺果、桑葚、地菇,特别是甘蔗,甜得让人馋嘴。所以,读中学前都没有吃过苦瓜,后来,村子里的青壮年陆续到广东去打工,挣了钱,逐渐富起来,从外地带回一沓沓钞票,也带回苦瓜的种子,洒在房前屋后的菜地上,寒去暑来,苦瓜也就像那“知青”,落地农村了。
④苦瓜成熟的季节,和朋友一起去喝夜酒,要么我请客,要么朋友请客,总是离不开一个菜——凉拌苦瓜,并且要特别给老板交代:“一定要生拌,不能焯水哈,整麻辣点!”凉拌苦瓜,要鲜瓜生拌,老了不行,放久了不行;要现腌现吃,太熟不行,味浅不行,还得配上一盘用花椒粉、胡椒粉、辣椒面、味精、盐巴等味料配制的“干麻辣”,吃上一盘再一盘,让人大快朵颐。
⑤有几家夜市很有名气,例如川江号子、田三嫂、藩寻味、泉潭屿、鱼老大、何大姐……这些夜市或在滨江路,或在闹市区,或在广场旁,或在路边小巷,有的以活色生香的凉拌菜出名,有的以清淡可口的菜豆花出名,有的以香辣细嫩的烤鱼出名,有的以清醇新鲜的生啤酒出名,各有一群粉丝,各有独特的味道。夜幕降临,新月初升,这些夜市已是人头汹涌,觥筹交错,欢声笑语此起彼落,不亦乐乎。热闹到凌晨一两点方才打烊收摊,夜的喧嚣才得以宁静。
⑥城小,时间一长,这些店老板见到我,就知道我喜欢点那生拌苦瓜,不用再提醒,老板就会给拌菜的服务员吼两声:“生拌,不焯水,麻辣味!”我会心一笑,感受着小城人那少有的默契和温馨。于是开心地喝起酒来,偶尔也是折腾到凌晨,其他的顾客都已散去,酒瘾未尽的朋友喊一声再开一瓶啤酒,坐在板凳上不住耷头打瞌睡的老板倏地跑过来,笑眯眯地询问:“老师,还要点儿啥子?”
⑦那一刻,我感受那老板多像一根苦瓜,天天熬到深夜,以菜为生,解人之馋,那么苦,那么累,仍满脸笑容,不把自己的苦感染给客人。苦瓜也是,以己之躯,为人之餐,或清炒鸡蛋,或爆炒肉丝,或炖排骨,不论与什么食材同炒同煮,总是独揽苦味,“不传己苦与他物”,真是“杂他物煮之,他物弗苦,自苦不以苦人,有君子之德焉……”叫它“君子菜”,也算名副其实。其实,生活中有着苦瓜情怀的人很多,我曾阅读肖复兴的散文《苦瓜》,当读到“母亲再也不能为我亲手到厨房去将青嫩的苦瓜切成丝,再掂起炒锅亲手将它炒熟,端上自家的餐桌了”,心里总是一阵酸楚。母亲,怕是人世间最苦最苦的“瓜”了。
⑧有一次,我在下班的路上,遇见一个挑着篮子卖菜的婆婆,她佝偻着身子,蹒跚地走着,篮里还有几个被人挑剩的苦瓜,表皮已蔫了,我叫住老人,买下了剩余的苦瓜。有一根很老了,一半已褪成红褐色。我打算拿回家掏出籽来,来年春天种在阳台的花盆里,说不定会吃上自己种的苦瓜。回到家,用刀剖开苦瓜,里面露出殷红的瓜瓤和瓜子,真叫人惊奇,捏几颗放进嘴里,抿了抿,舌尖一丝淡淡的酸甜。看来,这一生清苦、外表平平的苦瓜,貌癞而不悲,才美而不露,静静地咀嚼苦的寂寞,不以苦悲,却以苦留香,瓜熟蒂落,便是苦尽甘来时。
⑨苦瓜是最苦的,也是最有味的。
(选自《散文选刊》原创版,有删改)
19.简析文章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20.赏析文中画线句子。(4分)
①但它不像丝瓜那样光滑,周身疙疙瘩瘩,隆起许多卵形的凹凸小包,像癞蛤蟆其貌不扬。
②坐在板凳上不住耷头打瞌睡的老板倏地跑过来,笑眯眯地询问:“老师,还要点儿啥子?”
21.作者为什么说“母亲,怕是人世间最苦最苦的‘瓜’了”?请简要分析。(4分)
22.本文标题为“苦瓜的况味”,从文中你读出了哪些“况味”,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一谈。(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看过“2017年高三语文二模试卷”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二模试卷对学生知识能力有着更大的训练力度。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您带来的奉贤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读文网小编今天分享的奉贤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及答案全部内容,相信对你会有帮助的。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高考也是最重要的考试,备考前的模拟考试显得尤有训练意义。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您带来的崇明县高三化学一模试卷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读文网小编带来的崇明县高三化学一模试卷及答案全部内容,希望你能喜欢。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二模考试意味着考前复习已进入冲刺阶段,需要大量的练习来提高成绩。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您带来的高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2.
3.
4.
5.
6.
7.
8.
9.
10.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