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相关的共200个结果:
初三课程繁重,同学们要如何准备单元测试呢?接下来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基础知识及运用
1.C
2.(1)毋 (2)恚 (3)骑 (4)会 (5)怫 (6)诣
3.(1)估计 (2)统率 (3)称王
(4)不说话,只是指指点点,互相目视以示意
(5)为……所苦 (6)到,去(动词)
(7)给予,恩惠 (8)接近,趋向
5.(1)(之),代扶苏
(2)(起义军),主语
(3)(于),介词,当“被”讲
(4)(之)或“其”,宾语,指“吴广”
(5)(其),宾语,指“尉”
(6)(之)或(其,指“起义军”)
(于),介词,当“在”讲
(7)(千里马和普通的马),主语
6.(1)动词,到 (2)语气助词,表示舒缓的语气
(3)“的”结构助词 (4)代词,“他”指项燕。
7.C 8.D
9.(1)燕然未勒归无计 (2)羌管悠悠霜满地
(3)亲射虎,看孙郎 (4)沙场秋点兵
10.(1)× (2)√ (3)√ (4)×
11.C 12.D 13.B
14.A①友谊,往往架起沟通的桥梁。
②理解,往往开启心灵的大门。
B火车可以飞速的奔驰,是因为有牢固的铁轨,良好的思想和品质就是人生道路上的铁轨。
15.我不为自己照路,却为别人提供光明,如此一来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撞我,这样既保护了自己的安全、又帮助别人,也等于是帮助了自己。
阅读
一 1.A曾经 B假使
2.A和B 3.A
4.叙述陈涉的籍贯身世及青年时代的远大抱负。
5.燕雀:比喻见识短浅的人;鸿鹄: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
6.苟富贵,无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7.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8.笑
9.(尝与人)佣耕
10.年轻时的陈胜就对压迫剥削的雇佣生活不满,希望摆脱痛苦处境,有远大志向。
二 1.①適 通 “谪” ②唱 通 “倡” ③以 通 “已”
2.A√ B√ C√ D×(威服)
3.①会天下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②天下苦秦久矣
4.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5.C 6.D 7.A 8.B
三 1.A 2.C 3.B
4.“亲贤臣……所以倾颓也。”
5.后汉
6.“贞良死节之臣”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
7.亲贤臣,远小人
8.说明能否亲贤远小关系到国家的兴亡
9.①亲贤臣,远小人 ②亲小人,远贤臣 ③后汉倾颓 ④侍中、尚书、长史、参军等人。
四 1.D 2.C
3.①齐国派遣使者,各有一定的对象
②德才不好的人被派遣到德才不好的君主那里去。
4.用意是:说明齐国大有人在;表现了晏子维护国家尊严的凛然正气。
五 1.C 2.C 3.略
4.强烈的疑问语气,疑问语气兼感叹语气
5.秦王把安陵君当作忠厚老实的长者,所以不放在心上。
6.徒以有先生也
7.炫耀武力,进行恫吓 8.骄横
9.针锋相对,“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六 1.C
2.针锋相对,显示平民的力量,阻止秦并吞安陵。
3.专诸、聂政、要离、唐雎
4.秦王 唐雎 5.略
作文(略)
1.①弓如霹雳弦惊②过尽千帆皆不是③ 会挽雕弓如满月2.①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②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③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④留取丹心照汗青 老骥伏枥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3.①我方认为应该多读名著。名著是经过时间筛选留下的硕果,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它们和一般作品在文化品位上是不相等的,有以一当十的价值。多读名著,能提高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不了解名著,就会在文化沟通中产生严重障碍。②示例:我最喜欢《西游记》。这部小说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像和大胆奇特的夸张,情节曲折离奇,可读性强;另外,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使人过目不忘。阅读这本书,培养了我的想象力,也使我明白了“要想成功,就要坚定意志,执著追求”的道理。
第二部分
一、4.《战国策》 刘向5.彗星袭月 白虹贯日6.(1)扩充(2)只,仅(3)有才能有胆识的人。7.(1)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2)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8.(1)表现秦王玩弄诈骗伎俩,装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2)表现秦王骄横无理、盛气凌人。9. 写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的经过。10.李瑞环主席的回答委婉而机智,使刁钻的记者语塞。抓住对方问话的逻辑漏洞,巧妙运用了类比法。在对答中运用类比法收到事半功倍的应答效果。
看过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的还看了: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对于初中生来说,要想学好语文,多做试题是难免的,这样才能够掌握各种试题类型的解题接下来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1.B
2.(1)编次
(2)才
(3)挟持、控制
(4)惩罚
(5)用鱼网捕
(6)对、正确
3.B【解析】正确划分是:五十弦/翻/塞外声。
4.B【解析】A项中,第一个“书”是名词,即“字条”,第二个“书”是动词,指“书写”;B项中,两个“之”均为代词,指“他们或他”;C项中,第一个“次”是“编次”,第二个“次”是“军队驻扎”;D项中,第一个“谓”是“说”,第二个“谓”是“对……说,告诉”。
5.(1)而且压抑
(2)失败凶猛而放肆
(3)身份低微,见识短浅言行品德恶劣
(4)深感遗憾极为憎恨
【解析】古今异义词的古今意义解释要靠平时积累,结合其在古文中的具体语境来分析。
6.(1)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藏洲
(2)A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3)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4)西汉司马迁<史记》纪传体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5)士刘向
(6)婉约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7)豪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解析】正确的记忆、准确的书写及深刻领悟词的内容、思想感情、意境等才是解题的关键。
7.示例:(1)诸葛亮充满智慧空城计兰顾茅庐电脑展示图片
(2)李白博学多才、蔑视权责让高力士脱靴、杨国忠磨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朗诵诗文:
8.形象地写出了太守出猎的雄姿、壮观的场面以及高昂的情绪。
9.B10.“狂.’。示例一:“亲射虎,看孙郎”写出了词人的雄心万丈,意气风发。示例二:“会挽雕弓如满月”写出了词人的英武豪迈,气概非凡。
11.(1)喜爱(2)有人
12.④
13.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把这个馈赠给他们,不也很优厚吗?
14.①震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
⑦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
15.①杨震拒受王密金十斤;
②杨震不为子孙治产业。
16.好学,廉洁,公正等。
【解析】评价要扣住人物性格特点等,只要符合题意,语句通顺即可。
1:7.(1)乡情(2)友情(师生情,同学情)
(3)爱情(4)亲情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归纳概括能力。
概括起来就是亲情、爱情、友情和作者浓浓的乡情。
18.(1)与父亲和家人的“大气”形成鲜明的对比;
(2)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我”的“小家子气”符合“我”的年龄特征)。
19.“我”的父母恩恩爱爱、和和荧美。
【解析】第6段中的细节描写“某个有晨曦的夏天清早……”意在说明父母的恩爱是一种美丽。
2O. (l)a“我又闻到花香哦”写出了老师亲切、幽默的形象;。
b-个“又”字很含蓄,说明送花是经常的事。
(2)形象地写出了“我”享受生活的愉悦心情。
21.示例:花缘、玉兰飘香、美丽的玉兰花。
22.【例文】
忠富何必逆耳中国有句古话:“良药苦口。”意思是质,量好、治病效率高的药物味道一定很苦。还有一句:“忠言逆耳。”
意即劝人改过从善的话一定不好听,不顺耳。然而我却认为:良药未必苦口,忠言也非一定要逆耳。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发明创造层出不穷,各种新技术很快用于日常生活中。药品也从患者利益出发,在方便患者服用方面作了许多改进。本来,药的确是苦的,正所谓“苦,方能治病;苦,方能树人”。然而,良药苦口,太难下咽,尤其是儿童,闻苦色变,即使良药也不吃,病怎么治呢?所以药剂学家就在苦药里加上糖蜜或在苦药外面包上一层糖衣,制成了糖浆药或糖衣片药等。
不但药效不减,而且深受患者喜欢。因此说,良药未必苦口。忠言逆耳,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然而忠言真的逆耳吗?先不要轻易下结论,且看上海某公园,为了保护园内花草树木,在地上围了篱笆,到处插了禁止搞花的木牌,但一段时间下来,收效甚微。后来园内工作人员把术牌上的字换了,写上“爱花的人请让花留下”。原来刺眼的话一下子变成了顺耳的忠告,游客乐于接受,都自觉地保护花革树木了,因为有谁不愿做一个“爱花人”呢?
可见,良药未必苦口,忠言也不一定非得逆耳,最重要的是看你对待问题的策略和解决问题的效果如何。
只要方法得当,同样可以解央问题,获得成功,甚至还会取得始料不及的成功呢!
所以,人们长久流传的那句古语应改为“良药甜口也治病,忠言顺耳更益行”
看过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的还看了: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对于初中生来说,要想学好语文,多做试题是难免的,这样才能够掌握各种试题类型的解题接下来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1.B
2.(1)编次
(2)才
(3)挟持、控制
(4)惩罚
(5)用鱼网捕
(6)对、正确
3.B【解析】正确划分是:五十弦/翻/塞外声。
4.B【解析】A项中,第一个“书”是名词,即“字条”,第二个“书”是动词,指“书写”;B项中,两个“之”均为代词,指“他们或他”;C项中,第一个“次”是“编次”,第二个“次”是“军队驻扎”;D项中,第一个“谓”是“说”,第二个“谓”是“对……说,告诉”。
5.(1)而且压抑
(2)失败凶猛而放肆
(3)身份低微,见识短浅言行品德恶劣
(4)深感遗憾极为憎恨
【解析】古今异义词的古今意义解释要靠平时积累,结合其在古文中的具体语境来分析。#p#副标题#e#
6.(1)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藏洲
(2)A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3)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4)西汉司马迁<史记》纪传体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5)士刘向
(6)婉约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7)豪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解析】正确的记忆、准确的书写及深刻领悟词的内容、思想感情、意境等才是解题的关键。
7.示例:(1)诸葛亮充满智慧空城计兰顾茅庐电脑展示图片
(2)李白博学多才、蔑视权责让高力士脱靴、杨国忠磨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朗诵诗文:
8.形象地写出了太守出猎的雄姿、壮观的场面以及高昂的情绪。
9.B10.“狂.’。示例一:“亲射虎,看孙郎”写出了词人的雄心万丈,意气风发。示例二:“会挽雕弓如满月”写出了词人的英武豪迈,气概非凡。
11.(1)喜爱(2)有人
12.④
13.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把这个馈赠给他们,不也很优厚吗?
14.①震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
⑦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
15.①杨震拒受王密金十斤;
②杨震不为子孙治产业。
16.好学,廉洁,公正等。
【解析】评价要扣住人物性格特点等,只要符合题意,语句通顺即可。
1:7.(1)乡情(2)友情(师生情,同学情)
(3)爱情(4)亲情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归纳概括能力。
概括起来就是亲情、爱情、友情和作者浓浓的乡情。
18.(1)与父亲和家人的“大气”形成鲜明的对比;
(2)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我”的“小家子气”符合“我”的年龄特征)。
19.“我”的父母恩恩爱爱、和和荧美。
【解析】第6段中的细节描写“某个有晨曦的夏天清早……”意在说明父母的恩爱是一种美丽。
2O. (l)a“我又闻到花香哦”写出了老师亲切、幽默的形象;。
b-个“又”字很含蓄,说明送花是经常的事。
(2)形象地写出了“我”享受生活的愉悦心情。
21.示例:花缘、玉兰飘香、美丽的玉兰花。
22.【例文】
忠富何必逆耳中国有句古话:“良药苦口。”意思是质,量好、治病效率高的药物味道一定很苦。还有一句:“忠言逆耳。”
意即劝人改过从善的话一定不好听,不顺耳。然而我却认为:良药未必苦口,忠言也非一定要逆耳。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发明创造层出不穷,各种新技术很快用于日常生活中。药品也从患者利益出发,在方便患者服用方面作了许多改进。本来,药的确是苦的,正所谓“苦,方能治病;苦,方能树人”。然而,良药苦口,太难下咽,尤其是儿童,闻苦色变,即使良药也不吃,病怎么治呢?所以药剂学家就在苦药里加上糖蜜或在苦药外面包上一层糖衣,制成了糖浆药或糖衣片药等。
不但药效不减,而且深受患者喜欢。因此说,良药未必苦口。忠言逆耳,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然而忠言真的逆耳吗?先不要轻易下结论,且看上海某公园,为了保护园内花草树木,在地上围了篱笆,到处插了禁止搞花的木牌,但一段时间下来,收效甚微。后来园内工作人员把术牌上的字换了,写上“爱花的人请让花留下”。原来刺眼的话一下子变成了顺耳的忠告,游客乐于接受,都自觉地保护花革树木了,因为有谁不愿做一个“爱花人”呢?
可见,良药未必苦口,忠言也不一定非得逆耳,最重要的是看你对待问题的策略和解决问题的效果如何。
只要方法得当,同样可以解央问题,获得成功,甚至还会取得始料不及的成功呢!
所以,人们长久流传的那句古语应改为“良药甜口也治病,忠言顺耳更益行”
看过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的还看了: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在即将到来的单元考试,同学们要如何准备呢?接下来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1.略2.⑴思而不学则殆。⑵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⑶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⑷不使学⑸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⑹李商隐、郑谷、张泌3.略4.⑴可以把他当作⑵迷惑不解⑶拉⑷难道⑸当宾客对待⑹买⑺不要做⑻栏杆5.略6.略7.温故知新、不耻下问、择善而从等8.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泯然众人矣。9.急功近利、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等等。10.木兰纺织、木兰从军、木兰征战、木兰还乡;时间11.送别的地点、杜少府上任的处所、乐观开朗12.⑴这里写的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从蜀州可以于风烟弥漫之中望到五津,为下文抒情奠定了感情基调。⑵名词作动词用,表现了万木争春的生机勃勃景象。一改前面伤感低沉的情调,变为慷慨昂扬的气慨。13.略14.略15.⑴代所学知识⑵代孔文子⑶代学习所得16、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7.⑴温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是可以做老师的。⑵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当我的老师。18.AB19.①思念②早晨③只20.父亲年老无力从军,家中又无长兄,同时考虑到天子征兵是保卫国家的大计。21.排比。木兰急切操办行装,而且井然有序的情景。22.征途遥远,行军的神速和军情的紧急。23.宿营地空寂荒凉的景象,烘托木兰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的细腻情怀。24.概写木兰十年征战的生活。由于诗的重点不在于诓歌主人公驰骋沙场、克敌建功的英雄行为,而在于颂扬她勇于献身不图荣华富贵的高尚情操,所以对战场和战争略写。
看过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的还看了: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同学们要如何准备即将到来的单元测试呢?接下来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单元测试题,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1. 聘 稽 诏 葸 炯 èi xiá niàn háo gōu
2.(1) C (2) B (3)B
3.A
4. C 【点拨】“无所不至”用以指什么坏事都能干得出,也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应改为“一无所知”。
5. B
6. 苏辙 曾巩
7.【示例】情节概述:皇帝穿着“新装”在街上游行
起因:大臣和官员们建议皇帝举行“游行大典”
经过:大臣、官员和老百姓都称赞衣服
结果:小孩说出真相、揭穿骗局
二、(一)8.【提示】从选中可直接找到。
9.对皇帝采用心理活动和语言描写的方法,揭示皇帝惶恐的内心和虚伪的 面目。
10.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的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以此建议讨取皇帝欢心,求得更好官位,保住已有官职。
11.面对骗局,皇帝和大臣虚伪的表演,使骗子欺骗手段得逞。
(二)12. A
13.末句
14.C
15.第一次表现了蚊子的勇敢无畏。第二次表现了蚊子洋洋自得。这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蚊子得胜后不可一世的骄傲神态。
(三)16.① 学校被毁 ② 种植花生 ③ 准备材料
17.(1)花生在孩子们的照看下发了芽,长出了绿叶。那一小包花生竟变成一大片绿油油的花生地。
(2)既然付出一点劳动就能使那一小包花生变成这样,那为什么不能自己动手造一所学校呢?
18. 镇长:着重谈他对学生无私的爱与关怀。
富翁:能捐资造学校,并且告诉我们真正改变命运的永远都是自己的劳动。
19.受助者家长的看法是错误的。他们一有困难就想着让别人帮忙,其实真正改变命运的永远都是他们自己,是他们自己的劳动。
三、20. 略。
看过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单元测试的还看了: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对于初中生来说,要想学好语文,要多做试题,接下来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1.C(A项中的“?”应读作“póu”;B项中的“忏”应读作“chàn”,“斗”应读作“dǒu”;D项中的“媚”应读作“mèi”。)
2.D(A项中的“蓝”应为“篮”;B项中的“脑”应为“恼”;C项中的“鹜”应为“骛”。)
3.C(病句类型主要有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C项缺少宾语。应将“各地要将《新华字典》列入2015年新建的农家书屋图书采购书目”。)
4.A(回答排序题要注意:①看语意的呼应连贯,② 看结构的对应一致,③看句意的逻辑顺序,④看情境场合的协调。)
5.C(阐释了自己的主张,阐释了爱情的真谛。“反对女儿早恋”于文无据。)
6.(1)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 (2)替国增光 (3)没有减少对艺术的谦卑(通过阅读短 文可知,表现傅雷高兴之情的内容在文章的前半部分,注意提示性的语句,“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我们也因为……而快乐”“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
7.现实世界让赤子感到孤独,但他会以最纯洁最美好的感情与思想创造一个博大宽广的精神世界,会拥有许多心灵美好的朋友。(考查重要句子在文中的含义,要将句子放在具体语境中,通过对句子前后内容的分析来弄清这个句子的含义。注意联系文章的背景,傅聪在外求学,孤身一人,拥有着赤子情怀。)
8.希望儿子坚强,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生活的各种打击,能够孤军奋战,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在第1段的后半部分可以找到作者对儿子的期望内容,第2段中提到要“永远保持赤子之心”。)
9.BE(A项与原文相比扩大了范围,原文有“要创作出更多更优质的文艺作品”这个前提条件;C项张冠李戴,将作者的观点强加于王国维身上;D项强加因果,从原文看,文学“流淌不息”的原因是“作者的小我与时代的大我互为表里”。)
10.①筋骨的标准;②举例论证不朽的作品皆有筋骨;③举例论证筋骨对文学的重要意义;④做到德艺双馨,才能写出有筋骨的文章。(此题需要在仔细阅读第④~⑧段的基础上回答,可以分条回答,也可以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字眼来描述作者的论证思路。)
点拨:对议论文的论证思路或论证结构的把握,考查的是我们对文章层次的分析能力和对议论文写作技法的把握。回答这类问题,首先要读懂题目涉及的段落,看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又是怎样层层深入地进行论证,段末是否有总结句,这些都有助于我们正确解答此类问题。
11.示例:①把思想、见识、内涵等决定文学境界的要素比喻成身体的筋骨,②比喻自然合理,说理浅显生动。(据其他例子,言之成 理也可)(回答此题,首先找出文中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段落或语句,然后联系上下文分析其表达效果。分析时要抓住两个要点:一是把什么比作什么,二是将抽象的道理说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点拨:比喻论证是用容易理解和浅显的事物来比喻不易理解和较深的事理,将抽象的道理予以具体化,做到深入浅出、平易生动,从而加强对论点的证明。
12.示例: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此题答案不唯一。结合对“筋骨”的理解和本段所举的其他事例,可知这里的诗词句应当是表达雄心壮志的。回顾我们学过的苏轼的作品,可以很自然地想到“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等名句。书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13.惊奇而又恐惧,期待却又矛盾。(本题考查的是对具体情境中人物的心理的分析。文章对人物的描写、塑造往往通过具体的词语、句子或情节来进行,特别是一些重要的动词、动作或表情,都是作者精心思考后加以选择用来表现人物的,因此,阅读文章时要认真思考、分析它们的作用。解答时要结合具体语境,考虑到上下文的表达内容,从“人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这个角度去理解,从而分析出人物此时的心理。)
14.生命的诞生比生命的遗弃更为美好。(解答这类题的一般思路是:先浏览全文,获得整体印象,再根据题干,锁定答题范围,提炼出相关信息。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可以直接借用中心句概括,有的还需将提炼的信息整合。)
15.说明生命的诞生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这一点打动了作者,使她下决心让未出生的孩子诞生。(本题实际上是考查对文章情节安排和文段内容的理解。解答此类题要深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在分析的基础上完整表达。具体有三种方法: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二、摘录原文关键词回答,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16.生命真正发生,原因是它能够发生,所以,它不得不发生。同意;生命的诞生不受任何人左右,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因任何原因扼杀生命。(此题考查提取观点和谈读后感悟。提取观点题首先要从原文中查找答案,无直接答案时再自己总结提炼。谈读后感悟要紧扣文章主旨,谈出自己的看法,并且个人观点要言之有理。)
17.(1)示例:阅读经典名著更利于提升我们的素养。(观点要鲜明,且要有针对性,表述要简明概括。)
(2)示例:经典名著是一个民族传统美德与文化的不朽之作,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论语》《孟子》;经典名著有励志作用,看后使人们振奋、坚强,有助于塑造我们健全的人格。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阐述理由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可以起到论证观点的作用,且要针对正方代表的观点进行反驳,有一定的说服力。)
18.《伊索寓言》 贪得无厌的结果是什么也得不到。(注意平常的阅读积累。)
19.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命题作文。
作文题目“有一种爱让我陶醉”提示的信息很多。首先,指出要写一种“爱”;其次,点明对象是“我”;再次,通过分析我们得知题目中的关键词是“陶醉”。因此我们要写出“我”是怎样被“一种爱”陶醉的,这“一种爱”为什么会令“我”陶醉。
我们写作时首先要选定一种文体,尽量选用记叙文、散文等易抒情文体。写作过程中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人和事的记叙、描写要具体,取材时可以以小见大,尽量选用自己熟悉的生活素材。
同时,注意写出新意。作文,贵在创新。例如:内容新颖、结构精巧、语言鲜活等创新写法都能引人入胜。
例文:
有一种爱让我陶醉
即使地球不再转动;即使明日太阳变得黯淡;即使雾霭笼罩双眼;即使远方的地平线已消逝……当心灵真的已疲惫,悄然回首,我还有我的归宿,在那条爱的长河里,我陶醉,陶醉于爱,陶醉于亲情,陶醉于外婆最无私的奉献。
我永远也忘不了外婆那布满皱纹的双手,那是辛勤劳作的印迹,那是汹涌于心中最令人 陶醉的暖流。婴儿时,是这双手轻轻地抱着我,让我看见外面精彩的世界,让我感知空气中充溢着的浓浓的情意,交织于我的周围,始终难以散去。稚童时,是这双手缓缓地扇着扇子,使我安然入睡,让我享受着这世上最凉爽的风儿,让我沉浸于这世上最甜蜜的梦乡,久久不愿醒来,只因那份依靠。而如今,那双手所凝聚的爱始终未曾消退,尽管不再是轻轻地抚摸,不再是缓缓地摇扇,却能在每一个瞬间使我感动,让我陶醉。
还记得那个令人难熬的夏日,炽热的空气仿佛正在燃烧,顽皮的凉风也不知躲到哪儿去乘凉了。闷热、干燥,令人难以忍耐。而此时父母因为工作需要把我一个人留在家,正当我不停地抱怨时,外婆犹如天使般来到了我身边。 每天下午,她都不辞劳苦地赶几公里路到我家,为我洗衣、做饭,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而到了晚上,当我在房间里做作业时,她总是在外头安静地看电视 ,而那电视的声音,不用说我,连她自己都不知是否能听清。无论再怎么困倦,无论再怎么劳累,她总是默默地等着我,陪着我,生怕我会有什么需要似的,一直等到我睡下了,她才去睡。而第二天早上,她又得匆忙地赶回去照顾年幼的表妹。就这样过了一个月,天天如此。在这个难熬的,近乎窒息的夏日。
前不久,我第一次独自一人出远门,回来时买了一些礼物。其中必定少不了外婆的那份。当外婆拿着那精美的礼盒时,眼睛里泛着无比喜悦的光彩,那双手捧着礼物一直舍不得放下。还不住地表扬我乖,说我长大了,懂事了……这些情形都是妈妈向我描述的。她说着说着,我的心中不免泛起丝丝涟漪,有一丝的喜悦,有一丝的感动,还有一丝的愧疚。是啊,当外婆无怨无悔地为我付出时,我似乎总是理所应当地接受,从未多想过些什么,仿佛地球就是绕着我转,花儿就得为我而盛开。可此时,我小小的礼物就能换取外婆极大的快乐。或许,只因为那份深沉的爱,那份令人陶醉的爱。
沐浴在爱的长河里,幸福、温暖、甜蜜……当我勇敢地走向 远方,仅留下个淡淡的背影时,我似乎听到了来自心灵的天籁,那是爱的呼唤。外婆的爱,爱到深沉,爱到忘我,爱到沸腾,爱到令我陶醉……
【点评】一、选材微妙,外婆手把手地把“我”从小照顾到大,外婆在“我”孤独的炎炎夏日不辞辛苦来陪伴“我”,外婆得到“我”送的一个小小的礼物时的喜悦,这些都是细节,都被小作者捕捉到并进行了描写,细致感人。
二、首尾的呼应使得主题突出。
三、遗憾的是结构不是很严谨,永远难忘的是外婆的手,而写外婆来照顾“我”时没突出“手”,需要考虑怎样把手和其他多种爱的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得主题完美体现。
看过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的还看了: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面对即将到来的单元考试,教师们要如何准备试题呢?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供大家参考。
一、1.砥 赋 熠 hé shào jīng
2.D 3.C 4.A 5.D 6.略
7.(1)人生应当保持对生活的热情或人生的态度决定人生的状态等等 (2)对生活有热情的人,他能创造更大的成功。(意思对即可)
二、(一)
1.散文 出于对绿的爱,我把绿释放。
说明文 决定植物生长方向的原理
2.出于对绿的喜爱,同时被绿不甘被囚,追求自由和光明的精神所感动
细胞的极性带动无机钙的移动
3. A
4.如:(A)文段运用__________(比喻、排比、反复、拟人,指明一种方法并列出例句即可)的修辞手法,语言优美,生动形象。
(B)文段结尾不明确的结论,准确地表明了人类目前对这个问题的认知程度,表现了说明文 语言准确的特点。
(二)
1.环境描写,渲染悲凉的气氛,衬托孔乙己艰难的处境,预示孔乙己悲惨的命运。
2.“走”写出了孔乙己的脚被打断,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处境极端艰难;写出了丁举人的残酷,批判了科举制度的罪恶;预示孔乙己悲惨的结局。
3.掌柜只在结帐的时候提起孔乙己,写出掌柜的冷酷无情、惟利是图,也体现出孔乙己在他们心目中是无足轻重的,反映社会的冷漠,世态炎凉。
4.这笑声与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以笑声烘托,更突出孔乙己的悲剧,作者通过“笑”,揭示麻木、冷漠的国民性。
(三)
1. (1)点明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或渲染美好的气氛。
(2)触景生情,自然引起下文对童年的回忆。
2. 制作骨架 系缠放线
3.(1)第6段写放风筝失败的体验,与前两段写放风筝成功的快乐,都是童年生活的真实反映;(2)使童年的生活更有情趣或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
4. (1)放风筝承载着童年的快乐,常常引起“我”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2)已经逝去的童年,在记忆中有时清晰,有时模糊,却是永难忘怀的。 (3)表达了“我”对童年生活深深的眷恋之情。 (任意回答出两个即可)
5. 抒发对童年生活的赞美和眷恋之情,结构上照应开头。
(四)
1.这条计策是“智取生辰纲”,吴用带领着晁盖等人打扮成卖枣客,在黄泥冈上与杨志相遇。白胜打扮成卖酒商,吴用以天热口渴买酒喝为由,诱使杨志等人喝下被下了 *** 的酒。待杨志等人晕去后,吴用等把生辰纲夺走。
2.这个人是青面兽杨志。杨志精明能干,谨慎小心。例如在押送金银担的路途上,他多次变更出行时间,与吴用等人相遇时小心探问。他刚愎自用,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粗暴,例如他在赶路时对下属轻则骂,重则打。
看过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的还看了: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要想学好语文,多做试题是难免的,这样才能够掌握各种试题类型,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检测试卷,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1。为有源头何处来;满园春色关不住;不拘一格降人才;各领风骚数百年2。(1)A不破楼兰终不还。B大雪满弓刀。(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荀子3。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 , 只要符合题目要求即可计二、(一)4。借;停止;等待;之于; 5。(1)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家里穷,很难得到书读。(2)只是我慷慨借书给人和那姓张的吝惜自己的书,舍不得借给人,这一点好像不大相同。6。天子之书; 初作官。7。本文观点及立论依据。劝黄生珍惜现在机会认真读书。8。略9。略(二)10。相同;等到;有时;好象11。(1)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披上战甲,让它奔跑,刚开始好象不是很快。(3)喂养它却又不能使它发挥自己的才能 , 听它嘶叫却不能明白(4) 长途奔跑之后,卸下马鞍,毫无疲劳之感,既不出汗12。B 13。D 14。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15。马的好坏在先天素质,也在饮食有很大的关系,人才也是如此,要想发挥他的才能,必须给你创造条件,提供物质保证。16、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三)17。①抄写②曾经(3)就(4)这样 18。(1)既然这样那用什么能解除你的忧愁呢?(2)从这以后,只要母亲有病,铨就拿书在母亲旁边背诵,而母亲的病也就能好些。19。围绕“望子成材,期望殷切”回答即可。20。围绕蒋士铨回忆自己年少时得到母亲悉心培育的经历回答即可。 21。围绕“尊师勤学”和“孝敬父母,不辜负父母的殷切期望”回答即可。
(四)22。由对这个较为片面的观点的分析,自然而然地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23。善读可医愚;开头提出问题时,引用刘向的名言。中间分析问题部分,紧紧围绕刘向的这句话来分析的,最后进一步强调这个观点。由此可看出这句话是作为全文的中心论点来阐述的。24。引证法。事例(略)25。一是人生有限,很难把所有书都读完;二是职业不同可以有选择地读。还提出每一类书籍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每个想读书的人都可以而且应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选择自己读书的目标。26。好的书籍可以是医治人病痛的良药。27。要从两方面来谈。
看过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检测试卷的还看了: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语文的学习除了课堂上的学习外,平时的积累与练习也是学生提高成绩的重要途径,下面是读文网小编网络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试题,希望对你有用。
一、1、C (A、wáng—wàng;B、gāo—gǎo;D、fǒu—pǐ ) 2、C 3、B(A、等:同样;C、谢:道谦;D、顾:拜访) 4、B 5、D 6、A
二、(一)7、B 8、C
9、 (二)9、A 10、(1)①穷尽,用尽。②到,等到。
11、 C((A、介词,到。 B、比。 C、在。例句中的“于”也是这一意思。 D、对,对于。)
12 、(欧阳修)改正得极好后,方才拿出来给人看。 13、示例:作文不惮屡改【解析:本文以白居易、欧阳修、苏轼三大名家为例,说明“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围绕这一中心来添加标题即可(用原句或自己语言都可)。】
(三)14、D 15、①素:向来 ②将:统帅,率领 ③亡:逃亡
16、于是大家听从他的话,带领自己的军队归属了项梁。17、甲文中记叙了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过程。乙文写项梁夺取郡守之位的兵变过程。18、陈 胜是一个富有谋略,机智果敢,并有一定组织和领导才能的人。项梁是一个沉着老练(或老谋深算、阴险狡诈等)做事迅速果断,善于随机应变的人。
(四)19、①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②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州 ③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④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三、20、既指艾尔家的苹果香甜(1分),也指善良、宽容消除了二人的隔阂(1分),给栅栏两边的两个家庭带来愉悦、幸福、甜蜜(1分)。(计3分)
21、(1)艾尔发现树枝伸过栅栏,心事重重(2分)。(2)艾尔发现苹果被偷,向市长投诉(2分)。(计4分)
22、(1)表现了艾尔因发现自己的苹果被“偷”而气愤、恼火的心理(2分)。(2)表现了艾尔明白真相后羞愧、内疚的心理(2分)。(计4分)
23、A运用了景物描写和拟人修辞(2分)。写微风中苹果树的声响和栅栏旁边星星点点的小花在风中摇曳的情态,渲染温馨的气氛,衬托艾尔此时内心微妙的变化(1分),推动了故事情节的 发展(1分)。B动作描写、细节描写(2分),细致、生动形象地描写出艾尔此时因被邻居感动而心甘情愿送给邻居最好的苹果的幸福心理(2分)。(计4分)
24、①善良宽容,例如艾尔建高高的栅栏,但胡安仍然把伸过栅栏的苹果做成蛋糕感谢他;当艾尔来考察时,胡安热情邀请他共进晚餐。②懂得感恩,例如胡安因为艾尔的苹果树给他带来了幸福和快乐,他让妻子做苹果蛋糕感谢艾尔。③知足快乐,例如胡安看到苹果树春天的花开、夏天的绿荫就感到无比幸福、快乐。(围绕人物的性格或品质分析,角度正确,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合理的解释,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计4分)
25、示例:要想获得幸福,首先要摆正心态,对于生活不能奢求;其次要有善于发现幸福的慧眼,亲人的细心呵护、朋友的温馨话语、师长的真诚帮助等都是我们的幸福,幸福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要懂得珍惜拥有的幸福。(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言之成理,表述清楚即可。计3分)
四、26、【拟写标语】展未来豪情盈心底。(2分)
【设计活动】示例: 说一说同窗趣事;抒一抒师生真情;唱一唱校园民谣。(每空1分,共2分)
【重温经典】示例:两个大字,彰显爱国力量。(《最后一课》)
庄重仪表,尽显国在心中。(《最后一课》)
下课钟响,不弃美丽法语。(《最后一课》)
一个背影,凝聚父爱力量。(《背影》)
两过铁道,尽显爱 子情深。(《背影》)
四处泪光,终悟深沉父爱。(《背影》)
一封家书,勾起发财梦想。(《我的叔叔于勒》)
仓皇逃避,尽现世态炎凉。(《我的叔叔于勒》)
十个铜子,寄托社会希望。(《我的叔叔于勒》)
(句式相仿,内容紧扣作品即可,2分)
【探究材料】探究结果:人生(生活、工作)需要争取和奋斗。(只有争取和奋斗,才能活得更有价值和意义。)(2分)
27、按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看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试题的还看了: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学习要相互促进,相互竞争,在竞争中不断学习,才能提升自己。下面是读文网小编网络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希望对你有用。
1.A(模“mó”应为“mú”。)
2.D(A.措辞不雅,B.破釜沉舟,C.徇情枉法。)
3.D(选词填空题我们经常用的方法是排除法。排除法,即把最不可能的干扰选项排除掉,再把相似的两项带入句子,综合运用辨析词语的各种技巧,最终选出答案。此题中“审美情趣”前用“高雅”合适,其余搭配不当。)
4.C(“挥洒自如”比喻写文章、画画运笔不拘束,不能用来形容演讲。)
5.D(做语序衔接题要注意:①看语意的呼应连贯,②看结构的对应一致,③看句意的逻辑顺序,④看情境场合的协调。本题中,“荷花”对应“芬芳”,“莲叶”对应“宽阔”,“莲子”对应“苦心”,“藕”对应“寂寞”。)
6.拍、笑、拍着手大笑、拍着笑着(此题我们可以先找到相关段落,很明显在第一段中,再围绕“疯态”一词去寻找相关动词,比较容易找到。)
7.写足了范进的疯劲。(此题要理解“飞跑”一词的意思,我们可以从文章的主题思想、范进的种种表现入手,概括出此词要表达的意思。)
8.说明了众人趋炎附势。(此题实际上是考查归纳概括,并且原文中无直接答案,我们在解答时可按三步走。一、浏览全文,形成整体印象;二、挖掘深意,在语境中找寻答案;三、结合作者的性格特点、思想感情、时代背景把握字词,比如,本题可结合“众人”在范进中举前后的表现来分析题目。)
9.抨击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腐蚀和毒害。(归纳主题思想类题的答题思路:快速读懂原文,弄清楚文章的大意;然后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内容;按题目要求归纳主题。)
10.宣告几十年贫贱屈辱的生活就此结束,欣喜梦寐以求的功名富贵一朝到手。(根据文意,谈谈对句子的理解,需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中心,以对全文的理解作为理解句子的依托。通览全文,整体感悟,是正确解答这类题目的基础。)
11.严监生是一个吝啬鬼的形象。世界四大吝啬鬼形象:一是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二是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贡,三是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四是果戈理《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分析人物形象要注意四点:首先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然后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12.“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第一次是表示侄子的猜测是不正确的,发现两根灯茎在燃烧,有点着急。第二次是更着急,埋怨亲人还未了解自己的心事。第三次是恼怒无人了解自己的心事,灯茎还在燃烧。(分析严监生三次摇头时的心理活动,我们可以结合严监生的性格特点来分析。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也是分析人物思想感情的过程。)
13.讽刺。根据现实生活加以夸张的描写,具有尖锐的讽刺效果,将严监生的吝啬表现得淋漓尽致。(此题我们可从两个方面作答:一是了解中国古典小说的特色是什么;二是要对名著《儒林外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包括艺术手法、主题思想等。了解了这些,这个问题便不难回答。)
14.①经典本身是纯粹的,它关注事物的本质,在表现形式上不那么具备观赏性,使读者对它产生隔膜。②阅读经典需要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而现代人习惯了浮光掠影的阅读。(解答本题,需要找出各段的中心句。第②段的中心句是:“因为经典本身是纯粹的,它不打算讨好人,不千方百计诱惑你去读它。”第③段的中心句是:“因为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第④段的中心句是:“因为经典太留意那些本质的东西,所以常常会忽略表层和细节,在表现形式上,有时会显得呆滞笨重,不以轻盈妩媚的姿容愉悦人。”可见这三段是从经典自身的角度分析人们“对经典敬而远之”的原因的。然后在第⑤段过渡的基础上,第⑥段中“因为阅读经典需要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而匆促的生活节奏,过于丰富乃至泛滥的信息,培植了现代人浮光掠影的阅读习惯”,从阅读者的角度分析人们“对经典敬而远之”的原因。综合这两个方面的信息,概括作答即可。)
15.①引用名言,指出经典面临的尴尬处境,引出议论的话题。②用设问(问句)引发思考,引起下文。[第①段引用了马克•吐温的话,道出了经典的尴尬处境——没有人否认应该读经典,但真正去读的却寥寥无几,很自然地引出了本文的论题(话题)“为什么人们会对经典敬而远之呢?”,紧扣本文的题目,引出下文。]
16.先提出观点: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接着分析对于同一新闻事件,经典和平庸作品有不同的关注点,突出经典关注的是事物的本质;然后以两部名著为例加以印证。最后,再次强调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阅读全段,可知本段总分总的论证思路比较明晰。先提出观点: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接着具体分析:对于同一新闻事件,经典和平庸作品有不同的关注点,突出经典关注的是事物的本质,再以两部名著为例加以印证;最后,再次强调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
17.材料一。因为材料一论述的是泛娱乐化的时代使人们变得匆忙和浮躁,只能阅读粗浅读物,与第⑥段的观点相符。(第⑥段摆出了作者的观点:现代人没有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来阅读经典。材料一论述的是泛娱乐化的时代使人们变得匆忙和浮躁,只能阅读粗浅读物,与第⑥段的观点相符,而材料二论述了“一个学校必须有书”的观点,与第⑥段的观点不相符。)
18.(1)“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 (2)“法无定法”,人不要太拘泥(不要把什么都看成天条)。[(1)结合黛玉对作品的看法与香菱对她的话的理解,总结得出。(2)从两则材料中作诗与写字的共同点上找,意思相近即可。]
19.(1)示例一:再有能耐的人也有一些无法隐藏的弱点。示例二:假象终究是要被人揭穿的。示例三:生活经验有助于我们解决问题。(通过对人物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的分析,围绕大圣“善变中的破绽”以及真君的“慧眼识别”两个角度,写一句有哲理的话即可。)
(2)示例:①刘备、关羽、张飞是为了“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共同理想而桃园结义的。②今天我们在交朋友、结兄弟情义的时候,也需要有报效国家的远大理想,不能无原则,讲哥们,意气用事。(考查对名著的理解感悟,答题时应联系材料中的“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谈自己的交友观。)
20.写作指导: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
首先,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可拟的标题很多,比如“金钱,一把双刃剑”“钱:昨天—今天—明天”“财政部长上任记”等。“题好一半文”,写好本文,拟一个精彩、贴切、新颖的标题同样重要。
其次,要明确命题者的意图,要扣住“金钱”来选材和立意,明确你的褒贬意图和主题思想。评价一篇文章的好坏,首先就要看选材和立意。
再次,要选取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来写作。你可以写成记叙文,绘声绘色地叙述往事;也可以写成小说,巧妙地编述故事;甚至在大家都写记叙文或小说时,你施展想象能力,写成童话或寓言,也可给人以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后,作文时最好从小处落笔,从细处入手,以小见大,选取自身的切身经历来写,融入自己的感情。
例文:
金钱,一把双刃剑
穷人说:“钱,是个好东西!”
富人说:“钱,不是个好东西!”
我想,金钱,是一把双刃剑。
当今中国,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不少人对金钱的追求已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生活的需求,而变成一种盲目的崇拜。与其美其名曰顺应时代发展不懈追求各方面的生活提高,不如说是为自己无法抵制金钱的诱惑而找的托辞。
2010年,风靡一时的马诺在一档相亲节目中说了“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话,被赐予“拜金女”之称。就在那一瞬,我脑中充满了对金钱的厌恶及反感。
由此,我想起了东晋隐士陶渊明。据资料记载,陶渊明并非我们通常认为的无钱财无家产的人。他有多亩田地,多间房屋,也算是一个大户人家。大家都知道的是,他洞悉世俗丑陋,看透官场险恶,隐居深山,归居田园。为何?我想陶渊明就是看穿了金钱真实面目的人,他不愿被金钱搅乱平静的心,不愿被这些身外之物包住身体,裹住心灵,于是选择了归居田园。
提起金钱,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应该最有发言权,他以实际行动给了我们一个惊喜。在2010年,比尔•盖茨和梅琳达•盖茨夫妇发起了一个慈善义举——倡议全美的亿万富翁们宣誓,在有生之年或死后将自己的一半家产捐给慈善机构。这次慈善活动轰动全球,成为议论的焦点。有人估计,若全部亿万富翁都积极响应此次慈善活动,那么将会有6000亿美元被慈善机构使用。这份善举,将金钱在我心中的地位提到了高高的云端,那份厌恶之情顿时灰飞烟灭。
两袖清风是一种洒脱,腰缠万贯也并非庸俗。金钱是把双刃剑,只要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用在对的地方,那么,金钱就是高尚的。
【点评】文章开篇由两种不同声音引出作者对钱的看法,摆出了明确的论点。接下来从正反两方面举了三个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过程中事实与道理并举,语言严密,说理透彻。最后在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描写对金钱的感悟,使文章更加深刻。整篇文章观点明晰,结构合理,论据典型充分,很有说服力。
看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的还看了: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不断努力学习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下面是读文网小编网络整理的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希望对你有用。
1.C(搽粉chá,味同嚼蜡jiáo。)
2.C(至—致。)
3.D(栩栩如生:指形象逼真如同活的一样,多用来形容文学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用在此处不合适。)
4.B(病句类型主要有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A.“总是时间和空间筛选”缺宾语,在“筛选”后加上“的结果”;C.前后不一致,应去掉“否”;D.否定词“不”误用。)
5.A(B.“七、八本”应为“七八本”;C.“?”应为“,”;D.“等”应该去掉,或去掉省略号。)
6.是为了证明作者的观点: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此题实际上是考查事例论证的作用。对于此类题,我们通常的答题思路是:用什么典型事例论证什么论点,论证十分具体,使作者的观点表达得更鲜明,说服力更强。)
7.不能。改后效果要差些,因为原句是否定句,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此题实际上是考查否定句的表达效果。否定句相对于一般陈述句,表达意思更明确,语气更强烈。)
8.放在①②之间最合适。[此题实际上是一个句子衔接题。回答此类题,我们要注意四看:(1)看语意的呼应连贯,(2)看结构的对应一致,(3)看句意的逻辑顺序,(4)看情境场合的协调。仔细分析第①②两句话,我们就会发现句子衔接不够紧密。]
9.突然地中断阅读而思考已被阅读的那些东西。(根据文意,谈谈对句子的理解,需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中心,以对全文的理解作为理解句子的依托。通览全文,整体感悟,是正确解答这类题目的基础。根据第2段,这里的“停顿”并不是我们平时说的“停下来”,我们可以根据文意加以品析。)
10.读书要思考,要举一反三。(提取论点或作者观点的一般思路是:先浏览全文,获得整体印象,再根据题干,锁定答题范围,提炼出相关信息。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可以直接借用中心句概括,有的还需将提炼的信息整合。)
11.第2段中用两个儿子继承遗产来比喻俗众读书与读书人读书的区别,第3段中用书箱子比喻读书不动脑子的人,形象生动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此题考查比喻论证的作用。考查比喻论证,我们通常的答题思路是:把什么比喻成什么进行论证,阐明了什么,使论证生动形象,更容易让读者接受和理解。)
12.(2)图片搜索 (3)地图导航 (4)天气预报(此题是考查说明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时可先找到文中具体介绍谷歌改进过程的文段,再提取重点词句进行归纳概括。从文章第②~⑤段,可以看出谷歌的改进过程:文档——图片——地图——天气。归纳时尽量使用四字短语。)
13.C(A项,“除了他们自己,别人很少能料到”错,根据文章第①段最后一句可知他们自己“都不可能预料到自己的所作所为产生的影响”。B项,“它促进了购物网站搜索……的实现”错,根据文章第③段可知,其影响为“谷歌图片搜索应运而生”,并不包括“购物网站搜索”“浏览评论”及“付款购买”。D项,“意在说明网上浏览有很多方式,充满竞争”错,根据文章第⑥段可知,律师画这一幅画想说的是“谷歌就像航线上的渡船,是浏览互联网的唯一方式”。)
14.强调人们花在台式机上的时间少。(在分析词语的表达作用时,要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综合分析。“只有”相当于“仅有”,表明数量很少,在这里强调的是人们花在台式机上的时间少。)
15.(示例)腾讯公司将微信在免费即时通讯工具的基础上又开发出广告平台这一新功能。该尝试旨在吸引更多的用户,提升微信平台的竞争力,发挥其经济效益。这也说明:最好的发明永远不会结束。(本题考查结合材料谈认识和看法的能力。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先概括出腾讯公司做出的新尝试的内容、目的及背景,然后联系文章内容,表明自己的看法及观点即可。)
16.(1)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受到苹果落地的启示;鲁班发明锯子,受到小草割手的启示;瓦特改进蒸汽机,受到水壶烧开水的启发。[补写论据我们要注意:真实、典型、充分、概括叙述(谁+事+结果)、紧扣论点。] (2)生活是一份答卷 写满了人生的功过是非 生活是一朵浪花 撞击着人类梦想的礁石 (仿写句子如同“旧瓶装新酒”,要注意仿写基本步骤:一、观察“旧瓶”,一定要看清被仿写的句子意思,分句间内在的关系;二、赏“旧瓶”的特色,即句式、语法、修辞、标点及内在的逻辑关系;三、倒“旧”找“新”,即倒掉“旧瓶”里的“旧酒”,找仿写的“新酒”;四、装入“新酒”,注意句子的表达。)
17.示例:(1)吴承恩 (2)《西游记》 (3)唐僧师徒 (4)唐僧师徒一路斩妖除魔,历经八十一难,取回真经而成佛。(注意对名著知识的积累,找到能够体现“吃苦经历是人成长的养分”的名著作品。)
18.写作指导:材料讲的是关于“自信”的话题,文章可写的内容很多,但读完作文要求,我们可以确定我们写作的内容必须与“自信”有关,围绕“自信”来展开。
精准定位中心后,可以着手进行构思了:比如写一篇议论文,开篇先根据材料的要求,提出本文的论点——“没有自信就没有成功,想要成功就必须先要有自信”,然后通过典型的事例和道理对之进行充分的论证,最后以重申论点,照应开头,总结全文自然作结。比如写一篇记叙文,则可以用自己经历过的一件或几件“靠自信”而收获成功的典型事例揭示“没有自信就没有成功,想要成功就必须先要有自信”的道理,也可以通过记叙自己“因没有自信”而屡屡受挫的事例从反面揭示要有自信的道理。
例文:
让成功之花开在自信的枝头
爱默生曾经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正是如此,没有自信就没有成功,想要成功就必须先要有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自信就是要心里有底,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脚踏实地地一步步走向成功。倘若心里没有底就盲目地干事,就会像空中楼阁那样,虚飘飘的,摇摇晃晃,那样做起事来指不定哪天就一败涂地了。
自信就是力量,有了力量就有了走向成功的基础。美国的一个舞蹈家年轻时多次考舞蹈学院都没有考上,十分沮丧。一次一个老太太把她带到一个大花园中,告诉她只要她能找到传说中的六重花瓣的胭脂兰,上帝就会帮助她。然而胭脂兰从来都是五重花瓣的,因此女孩找了一天也没找到。这时老太太叫住女孩,然后随手掐下一个胭脂兰的花骨朵,说:“凭我多年的经验,这一定是你要找的六重花瓣的胭脂兰,现在我把她送给你,也把好运送给你。”女孩信以为真,顿时有了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于是,在后一次的选拔中,她脱颖而出,终于被录取了。
其实,世界上并没有什么六重花瓣的胭脂兰,那么为什么女孩前几次都没有被录取,而得到胭脂兰后就被录取了呢?答案是:自信。女孩相信胭脂兰真的会给她带来好运,所以有了自信,把自信化作力量,融在信念中、气质中、舞姿中——从而实现梦想。
倘若人没有自信,相对的就会自卑或是自大。自卑的人往往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成,这样做起事来就会放不开,总觉得自己水平达不到某一程度,因而无法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自大的人往往认为自己比别人强很多,做起事来难免会粗心大意,这样做出的事怎么会好呢?如果说自卑、自信、自大是横坐标,成功是纵坐标,那么自信介于自卑与自大之间,正好是原点的位置,在横轴与纵轴的交点处。可见自信是成功的必经之路,也是到达成功最短、最有效的途径。
让我们坚定自信的信念,相信成功之花定会开在自信的枝头。
【点评】本文立意鲜明,结构严谨,语言朴实、清新,是一篇很典型的议论文。文章开篇即用一句名言引出自己的论点,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阐明自信的作用,然后以事实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可见自信是成功的必经之路,也是到达成功最短、最有效的途径。”可以说,本文相当规范完整,但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在文章的开头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自信的作用后,接下来没有能从正反两方面来进行例证。
看过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的还看了:
浏览量:5
下载量:0
时间:
对于学过的语文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进步。 下面是读文网小编网络整理的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希望对你有用。
1.D(A.yǔ—yù,B.qiǎng—qiāng,C.nǔ—nú。)
2.C(对:回答、应对。)
3.A(B.“唱”通“倡”,首发;C.“信”通“伸”,伸张;D.“已”通“以”,表示时间。)
4.D(A.“亡”,古义:逃走;今义:多指死亡。B.“怜”,古义:爱戴;今义:怜惜,怜爱。C.“谢”,古义:道歉;今义:感谢。)
5.A[(1)“之”在这里代指曹操。(2)省略了主语“陈胜”。(3)“与”后边省略了“之”,即“他”。(4)“以”后省略了代词“之”。]
6.C(C.听见、听说。A.①可是,②正确。B.①多次,②计算。D.①缘故,②所以。)7.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8.(1)过尽千帆皆不是 (2)载不动许多愁 (3)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平时要注意积累古诗词,不要写错别字。)
9.示例:(1)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写出连续的两句,且标明作者和出处即可。)
10.D(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和通假字的理解。D项中“被”是通假字,通“披”,穿着。)
11.B(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式的掌握。B项“祭以尉首”应为“以尉首祭”,属介词结构后置。)
12.A(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为起义所做的舆论准备是“置书鱼腹”“篝火狐鸣”。)
13.(1)撞 (2)名声(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14.郭从事是个平庸的文官,他听到这事必定会因为害怕而暴露我们的行动计划,我们便会白白送死而落下不好的名声,这就称不上是壮士了。(翻译时应翻译出:“俗”是“平庸” 的意思,“谋”是“行动、计划”的意思,“名”是“名声”的意思。)
15.唐雎暗示出自己要效仿这三个人的做法,刺杀秦王。(要理解这个句子的意思,着重理解“与臣而将四矣”的言外之意。)
16.同:语言描写。异:【甲】文还用了对比,以秦王的骄横粗暴、阴险狡诈、外强中干和唐雎的不畏强暴、针锋相对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唐雎的有胆有识、镇定勇敢;【乙】文用了衬托手法,以众人的优柔寡断衬托班超的当机立断、有勇有谋。[可以先从整体上把握两文。然后在整体驾驭的基础上,理清关键性的词、句、段的含义。最后在理清文意之后,结合自己的主观感受得出正确答案。]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班超说:“不入虎穴,得不到虎子。现在的办法,只有乘今晚用火进攻他们了,使他们不知我们究竟有多少人,一定会感到很害怕,我们正好可趁机消灭他们。只要消灭了他们,鄯善国王就会吓破胆,我们就大功告成了。”众人提议道:“应当和郭从事商量一下。”班超激动地说:“是凶是吉,在于今日一举。郭从事是个平庸的文官,他听到这事必定会因为害怕而暴露我们的行动计划,我们便会白白送死而落下不好的名声,这就称不上是壮士了!”众人回答说:“好。”
17.C(C项,“物各有短长”的意思是: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短”的意思是“短处”。)
18.木匠用它来砍削木头,还比不上斧头(锋利)。(首先解释出句中重点的词。以,用。治,砍,劈。斤斧:斧。刃横的叫斤,刃纵的称斧。“斤”即斧。其次把这些词放回原句组成句子,然后再根据原句的句式进行增减,使句子通顺。)
19.B(A项,船夫见甘戊连一条河都过不去,对于他出使齐国能否完成任务表示怀疑,对他的能力并不佩服。C项,甘戊只是论述了万事万物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并没有说二者在一定条件下会互相转化。D项,船夫在河里用桨划船,进退自如。)
参考译文:
甘戊出使齐国,要乘船渡过一条大河。船夫说:“河水间隔(很小),你尚且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渡过,怎么能说服齐王呢?”甘戊说:“不是这样的,你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那种谨慎老实诚恳厚道的臣子,可以辅助君主,不能够用他们带兵打仗;好马(可以)日行千里,而把它们放在家里,让它们去捕老鼠,还不如野猫;干将称得上是锋利的宝剑,天下闻名,木匠用它来砍削木头,还比不上斧头(锋利)。现在用桨划船,进退自如,我不如你;说服大国君主,你就比不上我了。”
20.(1)诗心是爱自己,世俗心是爱社会。(2)诗心的核心诉求是纯美与自由,世俗心则是对群体形象与利益的尊重。(要回答本题,阅读全文是前提,但要准确解答,应将答题区间锁定在第4~7段,答案在原文中能直接找到。)
21.误读:把诗心归类于褒义词,世俗心则是鄙夷和抗拒的对象。新的误解:将世俗心归类于褒义词,而将诗心归类于鄙夷和抗拒的对象。(联系第2、3段中“新的误解也许将产生,以为我花费十多年时间走到了自己的反面”“那时,我毫不犹豫地把诗心归类于褒义词,至于世俗心,则是鄙夷和抗拒的对象”这两句来回答。)
22.能,但是很少。因为这要得益于基因、家庭条件、教养、运气、个人修炼等各方面恰到好处的配合。(解答本题可结合倒数第2段。作者写文章往往围绕一个中心来展开文章内容,或抒发感情,因而在阅读时,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是理解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关键。有时还需要对文中各段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把握好作者的观点态度。)
23.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世俗心在一个人身上所具有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基本上是根本性的作用。[理解和品析语句的角度有很多,主要有: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分析关键词语(主要是动词)的表达效果、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体会词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
24.(1)以某一个主题或角度选好人物,选好人物的相关素材,画好黑板报的刊头图片、插画等,还要找一位粉笔字写得好的同学帮忙抄写。(2)不设具体答案,可以根据当地情况,按要求回答。(3)古代名人的确有利于扩大名人故里的影响,但作为各地也要实事求是,而不能故意地混淆视听,否则就有辱于名人,我们应该本着尊重历史、尊重名人的态度来发展名人故里旅游。
25.(1)活动一:出一期优秀读后感展评。活动二:以评书的形式讲述某个精彩片段。(2)示例:林冲是坚决反对招安的英雄之一。梁山众将随宋江归顺朝廷后,林冲念其义气,随宋江南征北战,从未折损过梁山的威风,百战余生,终于平定方腊。然而,在回京途中,他染患风瘫不能痊愈,留在杭州六和寺中由武松照顾,半年后不治而亡。(简述结局时一定要准确完整,不能张冠李戴。)
26.写作指导:在写作之前必须认真审题,审题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和基础,审题不仅要细心,更要全面。在“千古风流人物”中,“千古”是指长远的时间,“风流”在此处则是杰出不凡的意思,所以“千古风流人物”应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对社会做出过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经济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等,诸如孔子、孟子、庄子、孙武、诸葛亮、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等。他们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优秀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生动感人的故事,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虽然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但我们还是不能写警魂不朽的任长霞,为消除百姓饥饿努力研究水稻的袁隆平;也不能写为我们费尽心血操劳一生的父母。因为这些人虽然让我们感动,但是却不符合“千古”的要求。所以当今的风流人物和自己身边的风流人物,都不在我们写作的范围之列。同学们一定要审好题,不要弄错了写作对象和写作范围。
例文:
仰望名人
苏轼曾云:“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题记
我站在中国文坛史前,仰望一个又一个的仁人志士,在他们的身后,我看到了不畏艰难,敢于攀登的灵魂。是他们组成了中国灿烂的文化。
永远的青莲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的身影在飞舞。他“斗酒诗百篇”,在那浑浊不堪的世俗中,他毅然放弃“万钟”,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就是青莲。友人这样评价:“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我想,这是对你最好的诠释。
不朽的野老
安史之乱造就了你热切的忧世情怀,你在晚唐的长河中一跃而出,你以生命展现了封建时期百姓的苦难生活。在“三吏”“三别”中,你以泪水抚平战争的伤痕;“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你在历史的画廊中,写下了“杜甫”的灵魂。我看到了,不朽是你迎风的旗帜。
无瑕的易安
自从你嫁入赵家,便注定了你不寻常的生命历程。在经历了亡国丧夫之难后,你依然在词坛守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雨打窗台湿绫绡”。你的生命充满了愁苦,不是吗?那为什么有“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千古名句。我明白了,你并不悲伤,因为婉约是你无瑕的映衬。
仰望名人,我感受到了他们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仰望名人,我的思想得到了净化;仰望名人,我发现中华的文化是如此魅力非凡;仰望名人,我决定自己也要做一位名人,做一个大写的人,在中国的《名人传》里记上我的名字。
我站在中国文坛史前,又一次仰望名人。不过,我的仰望不再只是敬仰,是增加了一份动力,向名人学习的动力。仰望变为了学习……
【点评】本文最大的优点:首先是选材典型——作者选取了李白、杜甫、李清照这三位风流人物。其实,提起他们的名字,就有一种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感。其次是文采飞扬——主要体现在作者能够准确、恰当地引用诗词名句,能够学以致用。再次是布局精心——采用题记和小标题的形式,使文章内容更显豁集中,便于阅读。最后是“总—分—总”结构的巧妙运用。
看过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的还看了: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尽可能多的做练习题可以帮助同学对所学知识点加以巩固,下面是读文网小编网络整理的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希望对你有用。
1.D[A.单于(chán);B.田圃(pǔ);C. 岑寂(cén)。]
2.A (这道题考查的是关联词语的选用。关联词语一般是成套使用的,所以在判断关联词语使用正确与否时,一要看是不是成套的关联词语,如果是,一般没有错误;如果不是,就要仔细推敲。二要反复品读句子,揣摩句子的意思,再来判断关联词语。三要看所选用的关联词语是否能够准确地表达句子的意思。试题内容一般是一段关系复杂的复句,因此,我们在解答前要先理清单句之间的关系。如这道题目,我们首先可以确定“条件变化了”前面是假设关系,因而要用“如果”,由此可以排除C项和D项;最后一个句子实际是一个选择关系的句子,应该用“并非”和“而”,因此排除了B项,所以答案为A项。)
3.B(此题是对病句考查的最常见的形式,要想做好此类题目,需要熟练掌握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病句的基本类型。A项成分残缺,缺主语,应把“通过”或“让”去掉;C项一面对两面,可去掉“能否”;D项否定失当,使句子意思发生了变化,应去掉“不”。)
4.B(此题是对标点符号实际运用的综合考查,涉及问号、省略号、顿号、引号等标点符号,需要了解它们在句中的不同用法。要注意这些标点符号的一些特殊用法,如表示选择问时,只在最后使用问号;双引号前后的用法,一句话中有两个双引号,而且中间还有其他内容,标点符号一般都用逗号;再如完整地引用别人的话,最后的标点符号要在双引号内;省略号和“等”字不能连用;表示并列关系的短句之间用逗号,而词语或短语之间则用顿号。)
5.D(《星星变奏曲》运用的是象征手法。)
6.B(正确解答本题要看清题目中的“主要”一词。)
7.B(“欲与天公试比高”不是夸张句,而且这三句不能构成排比句。)
8.C(“他们文学才华太低,无法跟现代人相比”说法太武断,与词的主旨不符合,所以错误。)
9.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咏。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作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作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要联系诗歌的主题解答本题。)
10.诗人济慈通过创造蝈蝈和蛐蛐的意象,表露了自己的创作思想,即诗应该给人以安慰,并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蝈蝈和蛐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 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乐观地对待生活。(分析虫鸣的象征意义,首先要理解其语境义。需要反复诵读诗歌,理解整首诗的意思。然后思考一下其语境义,将语境义与文意相结合,就能体会出其象征意义。)
11.同意。大自然中,一年四季,不仅虫鸟歌声不绝,还有植物,比如娇嫩的花朵,即使在萧瑟的秋天、寒冷的冬天,依旧有菊花、梅花等给我们带来如诗如画般美的享受。(同学们首先要回答同意还是不同意。谈理由,可以结合课本进行多元化思考,答案不唯一。)
12.颜色 情态 神态(樟叶的颜色是“翠色”的。“无声地爆出地心”写的是“幼笋”的情态。“蘑菇宛若白色的小伞”写的是蘑菇的神态。)
13.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云雀跳动的欢跃和舞姿的优美,暗示了少年青春的躁动。[“云雀”是本体,“像”是喻词,“音符”是喻体,是典型的比喻(明喻)句。诗人本想描写“少年青春的躁动”,但太抽象,不易让读者理解。所以运用比喻,把“云雀”比喻成“音符”,使抽象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14.春天是一年的开始,是一年的希望,这正如青春是人生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一样,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春雨涤净人间的尘埃,一切变得清新、有活力,就如这“十四岁的心”将从这里出发。(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要联系诗歌的主旨,结合“春天”和“青春”相通的特点回答。
15.枣树生长在高峻、陡峭的石崖上,崖上极少有泥土和草木,缺少养料和水分。(可从文中“那是陕北的一座高峻石崖,陡峭得不能再陡峭了,齐上齐下,刀削的一般,笔直地立在那儿;崖上又极少有土,极少有草,却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条看不大清楚的石缝间,突兀地生了一棵枣树”“枣树生长在那儿,哪来的什么养料和水分”等句概括答案。)
16.(1)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色彩和形态两个方面对枣树进行了描写;写出了枣树的果实丰硕、枝繁叶茂,表现了枣树的健壮而蓬勃。(2)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枣树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活泼,也表达了作者对枣树的喜爱之情。 [(1)句可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把“结满枣子的枣树”比喻为“一片彩色瀑布”,突出了枣树的果实丰硕,表现了枣树的健壮而蓬勃(无限的生机);也可从用词的角度分析,“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从色彩方面写出了枣树的果实累累,“缀满”“垂吊”从形态方面写出了枣树果实的丰硕。(2)句中“望着”,“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把枣树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枣树在风中的情态,流露出作者对枣树的喜爱之情。]
点拨:分析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的题答题格式:本句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的特点,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17.改变了作者的心情,去掉了自身俗气;丰富了枣树的形象,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从内容上看,文中所引的《诗经•蒹葭》和陕北现代民歌,创造了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情境,让作者“不再悻悻”,心情变得释然,且“抖落了些许的俗气”,丰富了枣树的形象。从结构上看,自然引出对枣树“给人们带来的却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的赞美,深化了文章主旨。)
点拨:要解答此题,可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组织语言解答。内容上,扣紧文本有关文字,联系文章主旨概括作答;结构上,结合文段在文中所处的位置,以及与文章上下文的关系,概括作答。
18.美好的事物,虽然远离你,让你触摸不到,但却总在召唤着你,让你企慕;它给人们带来的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文章先从悬崖上的枣树的生长环境写起,接着写这棵枣树丰硕的果实带给人们可望而不可即的诱惑,然后引用民歌创设的情境,自然引出作者结尾段的感悟“那棵枣树是那么美好,那么诱人,却总是难以触到,总是让人企慕;它总是撩逗着你,召唤着你,却又总是远离着你;它是美人,美人如花隔云端。它结的是一树实实在在的枣,但它给人们带来的却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本题要求回答“悬崖上的枣树”带给作者的感悟,可紧扣结尾段概括作答。)
点拨:这一类型的题目要求“谈看法”,只要符合文题要求,所谈内容言之成理即可。 注意表达时最好要有标志性语言,如“我认为……”,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语言要通顺,表达要流畅。
19.(1)示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2)示例:春雨潇潇地下着,树木干枯的枝条朦朦胧胧有了一层淡绿的色彩,雨水顺着树尖滴下来,变成了一串水灵灵的音符。地面也湿润了许多,散发出一种沁人心脾的泥土气息。
20.【甲】鲁迅 【乙】杜小康 【丙】阿廖沙 《童年》
21.思路点拨:这是一篇话题作文,题目可以自拟。写作主题为“雨”。“品读”就是让我们静下心来,敞开心扉,或坐在窗前,或走进雨中,与雨来一次全方位的接触,或聆听或欣赏或感悟……要写好这篇作文,首先,应该抓住雨的特征,可调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官;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或远观或近看;也可以动静结合、人景结合;还可以充分展开联想、想象,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描写。其次,要 用心体会,必须把对雨的描写和个人的情感抒发结合起来,可以从中读出雨的调皮、可爱。最后,要能做到在抒情的基础上深入感悟,睹物思人、观物思理,进行哲理提升。
例文:
听 雨
咦,下雨了。
朦胧中嗅到一阵清香,是雨带 来的吗?不一会儿,耳边传来淅淅沥沥的声响,似很轻,但又很有节奏。我不禁放下手中的书,走出屋,认真品读起来。
突然,一阵阵的雨点从空中洒落,落在池塘,落在小道,落在屋顶,渐渐变密,变大。雨调皮地跳跃在人们的头上,路人只好奔跑着,用报纸或手上的什么东西举在头上遮挡突然来袭的雨。他们心里一定在想:这种折好的“屋子顶”应该能遮住雨吧。果然,想着想着雨滴就顺着头顶上的东西往下落,“啪嗒”,落在脸上竟还发出清脆的响声。
屋檐下面更有一番景观,雨渐渐大了,细细的雨水柔顺地流了下来,形成了一道道雨帘,雨帘后面都有一座“水帘洞”,“洞”里人的身 影时隐时现。雨渐渐地大起来,把房上的一些树叶冲下来,地上的雨水中漂浮着的树叶像一只小船。而雨帘是变化不停的,时粗时细,时而左飘飘,时而右飘飘。落下来的雨声不停,噼里啪啦,叮叮咚咚,像乐音。雨于是成了演奏家,奏着悠闲的雨之歌……
雨继续下着,但越来越小了,雨中的叶是绿的,是密的,是静的,是等待着的。隐隐的,谁家门前的桃树枝上湮开一片湿湿的红色。
放眼望去,整个小镇变得格外美丽,仿佛被一层薄纱笼罩着,很湿,也很有诗意。人们在雨富有诗意的节奏中各自忙着自己的事,很静谧,也很闲适。
在生活中,我愿独望西窗雨。读雨,是一种享受,仿佛是在欣赏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仿佛是在听一曲悠扬的古乐;读雨,是在一种美的意境中,寻求一份诗意。
我领略着雨之美、雨之趣,品味着生活……
【点评】本文从近处、小处、大处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观察描写雨,动静结合,人、物结合,描写细腻生动,读出了春雨的调皮、美丽、蕴涵着生命和诗意的特点。特别应该指出的是:第3段品读雨细密的过程,品读雨中的人们,读出了春雨的调皮;第4段从屋檐的视角读雨,描写细致生动,读出了雨的温柔,像一幅画,像一首歌。
看过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的还看了: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在新的学期马上又将迎来单元考试,这是对大家一个单元上节点的检测,下面是读文网小编网络整理的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希望对你有用。
1.A(模“mó”应为“mú”。)
2.D(A.措辞不雅,B.破釜沉舟,C.徇情枉法。)
3.D(选词填空题我们经常用的方法是排除法。排除法,即把最不可能的干扰选项排除掉,再把相似的两项带入句子,综合运用辨析词语的各种技巧,最终选出答案。此题中“审美情趣”前用“高雅”合适,其余搭配不当。)
4.C(“挥洒自如”比喻写文章、画画运笔不拘束,不能用来形容演讲。)
5.D(做语序衔接题要注意:①看语意的呼应连贯,②看结构的对应一致,③看句意的逻辑顺序,④看情境场合的协调。本题中,“荷花”对应“芬芳”,“莲叶”对应“宽阔”,“莲子”对应“苦心”,“藕”对应“寂寞”。)
6.拍、笑、拍着手大笑、拍着笑着(此题我们可以先找到相关段落,很明显在第一段中,再围绕“疯态”一词去寻找相关动词,比较容易找到。)
7.写足了范进的疯劲。(此题要理解“飞跑”一词的意思,我们可以从文章的主题思想、范进的种种表现入手,概括出此词要表达的意思。)
8.说明了众人趋炎附势。(此题实际上是考查归纳概括,并且原文中无直接答案,我们在解答时可按三步走。一、浏览全文,形成整体印象;二、挖掘深意,在语境中找寻答案;三、结合作者的性格特点、思想感情、时代背景把握字词,比如,本题可结合“众人”在范进中举前后的表现来分析题目。)
9.抨击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腐蚀和毒害。(归纳主题思想类题的答题思路:快速读懂原文,弄清楚文章的大意;然后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内容;按题目要求归纳主题。)
10.宣告几十年贫贱屈辱的生活就此结束,欣喜梦寐以求的功名富贵一朝到手。(根据文意,谈谈对句子的理解,需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中心,以对全文的理解作为理解句子的依托。通览全文,整体感悟,是正确解答这类题目的基础。)
11.严监生是一个吝啬鬼的形象。世界四大吝啬鬼形象:一是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二是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贡,三是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四是果戈理《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分析人物形象要注意四点:首先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然后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12.“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第一次是表示侄子的猜测是不正确的,发现两根灯茎在燃烧,有点着急。第二次是更着急,埋怨亲人还未了解自己的心事。第三次是恼怒无人了解自己的心事,灯茎还在燃烧。(分析严监生三次摇头时的心理活动,我们可以结合严监生的性格特点来分析。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也是分析人物思想感情的过程。)
13.讽刺。根据现实生活加以夸张的描写,具有尖锐的讽刺效果,将严监生的吝啬表现得淋漓尽致。(此题我们可从两个方面作答:一是了解中国古典小说的特色是什么;二是要对名著《儒林外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包括艺术手法、主题思想等。了解了这些,这个问题便不难回答。)
14.①经典本身是纯粹的,它关注事物的本质,在表现形式上不那么具备观赏性,使读者对它产生隔膜。②阅读经典需要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而现代人习惯了浮光掠影的阅读。(解答本题,需要找出各段的中心句。第②段的中心句是:“因为经典本身是纯粹的,它不打算讨好人,不千方百计诱惑你去读它。”第③段的中心句是:“因为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第④段的中心句是:“因为经典太留意那些本质的东西,所以常常会忽略表层和细节,在表现形式上,有时会显得呆滞笨重,不以轻盈妩媚的姿容愉悦人。”可见这三段是从经典自身的角度分析人们“对经典敬而远之”的原因的。然后在第⑤段过渡的基础上,第⑥段中“因为阅读经典需要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而匆促的生活节奏,过于丰富乃至泛滥的信息,培植了现代人浮光掠影的阅读习惯”,从阅读者的角度分析人们“对经典敬而远之”的原因。综合这两个方面的信息,概括作答即可。)
15.①引用名言,指出经典面临的尴尬处境,引出议论的话题。②用设问(问句)引发思考,引起下文。[第①段引用了马克•吐温的话,道出了经典的尴尬处境——没有人否认应该读经典,但真正去读的却寥寥无几,很自然地引出了本文的论题(话题)“为什么人们会对经典敬而远之呢?”,紧扣本文的题目,引出下文。]
16.先提出观点: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接着分析对于同一新闻事件,经典和平庸作品有不同的关注点,突出经典关注的是事物的本质;然后以两部名著为例加以印证。最后,再次强调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阅读全段,可知本段总分总的论证思路比较明晰。先提出观点: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接着具体分析:对于同一新闻事件,经典和平庸作品有不同的关注点,突出经典关注的是事物的本质,再以两部名著为例加以印证;最后,再次强调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
17.材料一。因为材料一论述的是泛娱乐化的时代使人们变得匆忙和浮躁,只能阅读粗浅读物,与第⑥段的观点相符。(第⑥段摆出了作者的观点:现代人没有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来阅读经典。材料一论述的是泛娱乐化的时代使人们变得匆忙和浮躁,只能阅读粗浅读物,与第⑥段的观点相符,而材料二论述了“一个学校必须有书”的观点,与第⑥段的观点不相符。)
18.(1)“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 (2)“法无定法”,人不要太拘泥(不要把什么都看成天条)。[(1)结合黛玉对作品的看法与香菱对她的话的理解,总结得出。(2)从两则材料中作诗与写字的共同点上找,意思相近即可。]
19.(1)示例一:再有能耐的人也有一些无法隐藏的弱点。示例二:假象终究是要被人揭穿的。示例三:生活经验有助于我们解决问题。(通过对人物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的分析,围绕大圣“善变中的破绽”以及真君的“慧眼识别”两个角度,写一句有哲理的话即可。)
(2)示例:①刘备、关羽、张飞是为了“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共同理想而桃园结义的。②今天我们在交朋友、结兄弟情义的时候,也需要有报效国家的远大理想,不能无原则,讲哥们,意气用事。(考查对名著的理解感悟,答题时应联系材料中的“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谈自己的交友观。)
20.写作指导: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
首先,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可拟的标题很多,比如“金钱,一把双刃剑”“钱:昨天—今天—明天”“财政部长上任记”等。“题好一半文”,写好本文,拟一个精彩、贴切、新颖的标题同样重要。
其次,要明确命题者的意图,要扣住“金钱”来选材和立意,明确你的褒贬意图和主题思想。评价一篇文章的好坏,首先就要看选材和立意。
再次,要选取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来写作。你可以写成记叙文,绘声绘色地叙述往事;也可以写成小说,巧妙地编述故事;甚至在大家都写记叙文或小说时,你施展想象能力,写成童话或寓言,也可给人以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后,作文时最好从小处落笔,从细处入手,以小见大,选取自身的切身经历来写,融入自己的感情。
例文:
金钱,一把双刃剑
穷人说:“钱,是个好东西!”
富人说:“钱,不是个好东西!”
我想,金钱,是一把双刃剑。
当今中国,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不少人对金钱的追求已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生活的需求,而变成一种盲目的崇拜。与其美其名曰顺应时代发展不懈追求各方面的生活提高,不如说是为自己无法抵制金钱的诱惑而找的托辞。
2010年,风靡一时的马诺在一档相亲节目中说了“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话,被赐予“拜金女”之称。就在那一瞬,我脑中充满了对金钱的厌恶及反感。
由此,我想起了东晋隐士陶渊明。据资料记载,陶渊明并非我们通常认为的无钱财无家产的人。他有多亩田地,多间房屋,也算是一个大户人家。大家都知道的是,他洞悉世俗丑陋,看透官场险恶,隐居深山,归居田园。为何?我想陶渊明就是看穿了金钱真实面目的人,他不愿被金钱搅乱平静的心,不愿被这些身外之物包住身体,裹住心灵,于是选择了归居田园。
提起金钱,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应该最有发言权,他以实际行动给了我们一个惊喜。在2010年,比尔•盖茨和梅琳达•盖茨夫妇发起了一个慈善义举——倡议全美的亿万富翁们宣誓,在有生之年或死后将自己的一半家产捐给慈善机构。这次慈善活动轰动全球,成为议论的焦点。有人估计,若全部亿万富翁都积极响应此次慈善活动,那么将会有6000亿美元被慈善机构使用。这份善举,将金钱在我心中的地位提到了高高的云端,那份厌恶之情顿时灰飞烟灭。
两袖清风是一种洒脱,腰缠万贯也并非庸俗。金钱是把双刃剑,只要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用在对的地方,那么,金钱就是高尚的。
【点评】文章开篇由两种不同声音引出作者对钱的看法,摆出了明确的论点。接下来从正反两方面举了三个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过程中事实与道理并举,语言严密,说理透彻。最后在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描写对金钱的感悟,使文章更加深刻。整篇文章观点明晰,结构合理,论据典型充分,很有说服力。
看过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的还看了: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我们作为学生,应该从试卷里总结出好的学习方法,相信更过的练习与总结会让你在考试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下面是读文网小编整理的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以供大家阅读。
一、认真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词语
chàn dǒuwǎlì téng xiě jǐn shèn cí xiáng chū bǎn
二、在正确的音节下面“——”
1、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juǎn juàn)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guī jūn)裂的手指数(shù shǔ)。
2、既然我是母亲,就应(yìng yīng)及早教(jiāo jiào)会他看(kàn kān)病。
3、我妹妹见了生人有点腼腆(tiǎn diǎn)。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破烂不堪 安图索骥 心安理得
B、喋喋不休 误入歧途 马不停蹄
C、一如即往 忐忑不安 高瞻完瞩
2、“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自己。”这句话的意思是( )。
A、让孩子独自去看病,是对孩子的考验。
B、孩子独自去看病,让母亲饱受担心与痛苦。
C、让孩子独自去看病,是对孩子的考验。在这个过程中,母样饱受担心与痛苦的折磨,所以党也是对母亲的考验。
3、“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把“30万人”和“四分钟”对比,说明( )
A、受到伤害的人多 B、地震来的快,破坏力大 C、地里时间短
四、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从同学家的收音机里听到过几次《青年近卫军》的连续广播。(缩句)
2、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改为陈述句)
3、有一天,妈妈忽然跟我说:“莺儿,我们要回英国去!”(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五、描写人物时,可从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方面来写,请判断下面的描写分别属于哪一种。
1、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 )
2、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 )
3、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 )
4、我有个慈祥的母样,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 )
5、假如事情重来一遍,我再也不让他独自去看病了。 ( )
六、课文回放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1)《慈母情深》的作者是梁晓声。 ( )
(2)《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一年美国地震中,一位母亲冒着危险,历经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从废墟中救出了儿子和同学的故事。 ( )
2、按课内容填空。
(1)《“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的作者认为爱有两种形式;一是来自 的爱,是一种 的爱;二是来自 的爱,是一种 的爱。
(2)读完《慈母情深》一文,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位 的母亲, 的母亲, 的母亲, 的母亲,母亲的情是那样的深沉,那样的令人难以忘怀。
3、 ,朋友笃诚信。
4、爱亲者, ;敬亲者, 。
5、我们经常看到人家的书房里挂有这样一幅对联:非淡泊 ,非宁静 。意思是: 。
七、阅读回答问题。
我和母亲过马路
①周末带着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我说:“妈,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
②到菜市场要横穿一条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母亲年龄大了,双腿很不灵便。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
③横穿过马路,就是菜市场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 。
④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我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⑤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牵着手走到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⑥2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年轻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掠头发一样一一掠散,但永远也抹不去爱子的情肠。
⑦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鱼网……
1、①自然段的“年近花甲”,“花甲”指的大约是 岁。
2、②自然段中加点词“家长里短”“里”的意思是 。(A、家长 B、街坊 C、里边)
整个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是:
3、请联系上下文,将第③自然段补充完整。
……母亲突然停了下来,
4、第④自然段中画线句“我的心灵震颤起来”,“我”震颤的原因是:
5、文章中写了不同时间的两次牵手,你能概括一下吗?
第一次:
第二次:
八、习作。
题目:父母的爱
提示: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在你享受爱的同时,别忘了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哦!
看过“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在即将到来的初一语文期中测试,同学们要准备哪些测试试卷来练习呢?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单元测试试卷,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1.hè rǜn chéng sài 2.治疗,救治 能够,忍受 经过,过了 他的 3.B 4.B 5.D 6—8.(略) 9.皇帝看布(被骗和骗人) 10.心虚的表现(扣住这一点去谈即可) 11.皇帝不愿意暴露出自己的“愚蠢”和“不称职”,不愿丧失自己的“权威”,便以谎言欺骗自己和他人。 愚蠢、虚伪、卑劣、丑陋。 12.D 13..B
14.D 15.C 16.C 17.B 18.(略) 19.①创造了人类 ②教给人类生存发展的知识 ③舍身为人类盗取火种 20.相同点:都是用泥造人,都是仿自己的形象。不同点:女娲只是造人,让人类自己繁衍生息,而普罗米修斯还教给人知识,庇佑人类,为人类而自我牺牲。 21.写普罗米修斯受苦,更能凸显他为人类盗取火种的精神之可贵,人物形象更加悲壮感人。 22. “于是普罗米修斯来帮助他们”之后 23.C
24.交待普罗米修斯的命运结局,也彰显普罗米修斯最终得到肯定。
25.(略)
看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单元测试试卷的还看了: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