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中考政治必考知识点2022相关的共200个结果:
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路。
2、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
3、我国的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民族之根是:民族文化(民族之魂是:民族精神)
5、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6、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8、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9、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10、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1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2、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1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1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6、要解决我国诸如存在的就业难、医疗难、教育难、收入不均等难题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19、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坚持党的领导。
20、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最终目标,指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21、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内容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分布。
2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4、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
25、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或叫民族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7、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8、普通法律制定的依据和基础是:宪法。
29、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
30、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自然资源。
31、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经济。
32、发展(海峡)两岸关系的基础(或说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33、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34、民族的基本特征有哪些?:见《能训》P84第1题。
35、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36、人们参加社会生活、遵守公共秩序的基本规则是:《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
37、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为了迎接2018年的中考化学考试,学生应该先掌握好每一个必考的知识点。下面是读文网小编整理的一篇2018年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中存在带电的粒子,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在政治考研的复习过程中,你知道哪些是必考的知识点吗?下面是读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考研政治必考知识点以供大家学习。
(一)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改革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的最重要的成果。
(二)全面深化改革
1.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两句话组成的一个整体,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后一句规定了所走路径。
全面深化改革要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依靠人民。全面深化改革,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
2.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
在系列重要讲话中提出要把握和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些重大关系,包括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全局和局部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等等。
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推进;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具有坚实基础。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p#副标题#e#
(三)扩大对外开放
1.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主要是在更好地促进中国自身发展的同时,兼顾各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利益,切实承担起相应的国际责任。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符合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命运共同体意识,是确立互利共赢的思想基础。互利共赢倡导各国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自身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不断扩大共同利益汇合点。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要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推动建立更加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实施互利共赢战略,要着力建构互利共赢格局。中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是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文明互建的重大举措。“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开放合作、和谐包容、市场运作和互利共赢的基本原则,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共建“一带一路”符合沿线各国的共同利益,是对国际合作以及全球发展新模式的积极探索。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要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同时要树立世界眼光,更好地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同各国的互利合作,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努力为全球发展作出贡献。
2.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一是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实施更为主动的开放战略。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发展的相互依存程度继续加大。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
二是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把握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机遇,以开放促发展。
三是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既要借鉴其他文明,也要推动中国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四是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树立开放条件下的安全观,在扩大开放中维护国家安全。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在中考政治的复习过程中,我们要将重要的知识点熟记于心。下面是读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2016年初三政治中考知识点以供大家学习。
1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这一制度?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与这一基本国情相适应,我们国家必然要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这一制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凡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这一主体?
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发展壮大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确保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实现共同富裕,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3、为什么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显示出了强劲的活力,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发挥着愈益明显的作用。凡是符合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4、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这一分配制度?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一制度有利于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极大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5、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6、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也不是同步富裕,那么什么是共同富裕?为什么要走共同富裕道路?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也不是同步富裕,而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三个代表”的要求,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基本利益。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的措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西部大开发;党和政府的扶贫工程等。
7、为什么说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力量。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地理是一门复杂学科体系的总称。那么你知道大连中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有哪些吗?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8大连中考地理必考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台湾省资源状况:
1.森林:山地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林区之一,也是亚洲有名的天然植物园,其中樟树最著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伴。
2.农产品:以水稻、甘蔗、茶叶和水果中的香蕉、菠萝驰名。台湾的海域鱼产丰富,台湾海峡为优良渔场。
3.矿产资源:山区多金、铜等金属矿产;西部为煤、石油分布区;北部火山有丰富的天然硫磺;西海岸盛产海盐;浅海地区蕴藏有石油和天然气。
4.以“进口-加工-出口”型为主的经济,出口商品中纺织、电子电器、食品、石油化工产品占重要地位。旅游业是台湾重要经济来源。
5.台湾的人口与主要城市:台湾全省人口2000多万,97%是汉族。他们的祖先绝大部分是很早以前从福建、广东迁移过去的,少数民族主要为高山族。台湾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全省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台北市是台湾最大的城市,高雄是最大的海港。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15~17世纪是地理大发现时期,人类的地理视野得到了大大地扩展。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泰安中考地理必考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降水形成条件:
①.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
②.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2) 非洲是最炎热的大陆,南极洲是最寒冷的大陆。
3) 科学家依据降水形成过程中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成三种主要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对流雨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5) 在卫星云图上,白色通常表示云雨区,蓝色表示陆地,绿色表示海洋。
6) 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
7) 在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7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南半球相反。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8) 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由低纬度(赤道)地区向高纬度(两极)地区逐渐降低。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对于中考政治的复习,我们要熟记每一个知识点。下面是读文网小编网络整理的初三中考政治知识点以供大家学习。
1、竞争与合作是社会生活中必然存在的现象,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
2、个人与个人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都存在竞争与合作。
3、怎样正确认识竞争?竞争既有优点又有,优点是竞争可以开发人的潜能和智力,提高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竞争能促进经济的发展;缺点是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我们要客观看待竞争。应对竞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对自己有个实事求是的评价,在竞争中要能审时度势,扬长避短.
4、合作的重要性是什么?合作不仅是应对竞争的一种重要手段,更是实现自我发展的必经之路。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合作。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合作。合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5、怎样提高竞争意识?①增强竞争意识。②提高竞争能力。③既要勇于竞争又要善于竞争,但不能采取不正当手段。④在竞争中要培养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6、在竞争中应注意:①诚实守信②遵纪守法③公平公正④遵守竞争规则。
7、怎样培养合作意识?①从身边小事做起。②参加集体性竞争活动。
8、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竞争与合作构成了人生和社会生存。发展的两股力量,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与合作是统一的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任何竞争都离不开合作,竞争的基础在于合作,没有合作的竞争是孤单的竞争,这种竞争是没有力量的;另一方面,合作能更好的竞争,合作越好,力量越强,竞争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对于社会的发展进步来说,竞争与合作同样重要。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衡阳市,是湖南省所属地级市,因地处南岳衡山之南而得此名。下面是读文网小编网络整理的2016河南中考政治知识以供大家学习。
1.爱洒心间
(1)父母对我们的付出
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这种恩情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
(2)我们应该以爱回报
父母为家庭作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很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
(3)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要弘扬这一优良传统。
2.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
(1)孝敬父母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这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法律义务。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不仅要受到舆论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2)孝敬父母的具体表现
孝敬父母要落实到具体行为之中,要从小事做起。
(3)孝敬父母收获的是甜蜜
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孝敬父母需要付出,但得到的是甜蜜。
(4)孝敬父母不是愚孝和盲从
对父母的孝敬有道德和法律上的是与非。当父母作出不道德的事时,要劝阻,这也是孝的表现;当其触犯法律时,做儿女的对其违法行为不能视而不见甚至包庇,而要进行劝阻、斗争。
(5)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尽孝心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家庭和社会都做出过贡献,在他们年老多病、行动不便之际,做孙子女的更要献上一片孝心。这既是理所当然,也是弘扬中华民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在中考语文考试中,会考到哪些知识点呢?下面是读文网小编网络整理的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以供大家学习。
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着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古代最着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古代最着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在吉林的中考政治考试中,会考到哪些知识点呢?下面是读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吉林中考政治知识点以供大家学习。
规则:
是指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规则可以是由书面形式规定的成文条例;也可以是约定俗成,流传下来的不成文规定。
而更多的时候,规则是因为得到每个社会公民承认和遵守而存在的。行为规则要有助于一种秩序的型构,必须满足下述两个条件:
第一,个人遵守这些规则;
第二,个人运用这些规则去实现他们自己的目的,而这些个人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则是那些确立这些规则或有权修正这些规则的人所不知道的。
规则的重要性:
①遵守规则是人类社会生活能够正常进行的前提和保证
②规则保证我们的学习和活动的顺利进行
③规则保证社会公共生活的有序、安全、和谐和文明。
生活中常见的规则:
①“落棋无悔”是下棋游戏和竞赛的规则。
②“越位犯规”是足球赛场的规则。
③“红灯停,绿灯行”是车辆必须遵守的交通规则。
④“过马路走人行横道线”是行人必须遵循的规则。
规则的分类:
①不同的场所有不同的规则。如家庭规矩、学校规则、社会规范等。
②不同的活动有不同的规则,如交通规则、学习归则、运动规则等。
③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规则,如经济领域的规则、日常生活领域的规则、政治领域的规则、文化领域的规则等
规则的其他分类:
①正式规则②非正式规则③强制性规则④非强制性规则。
正式规则:社会制度、体制、法律、规章制度、守则和纪律等。
非正式规则:道德规范和风俗习惯等。
强制性规则:国家和地方的法规等。
非强制性规则:《中小学生守则》、农村社区的乡规民约、各种风俗习惯等
各种规则的关系:
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规范包括道德、纪律和法律。
道德规范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它对于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起着重要作用。
纪律是社会团体为维护团体利益,保证工作正常进行而制定的,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定。
与道德、纪律等行为规范相比,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法律具有一下显著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法律与纪律规章、道德、宗教戒律的、区别:(教科版)
法律由国家制定并认可。道德规范是约定俗成的,是自然形成的;
纪律规范是某个单位制定的;章程是某个组织制定的;宗教戒律是宗教组织制定的。
所有的规则都不能违反国家法律。法律靠国家强制力(警察、法庭和监狱等)保证实施。
道德靠人们的信念、习俗和社会舆论的力量发挥作用,纪律和章程靠本单位或本组织的行政力量发挥作用,宗教戒律主要靠信仰的力量和宗教纪律发挥作用。
道德与规则的区别:
道德:通过人们的内心信念、习俗和社会舆论约束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法律:以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强制力作后盾,强有力地维护秩序,规范行为。
规则与自由的关系:(教科版)
纪律、法律等规则制约着人的行为,也保障着人的权利和自由。
如果说规则是堤坝,自由则是堤坝中的水。没有了堤坝的约束,堤坝中的水不仅会泛滥成灾,而且自己最终也将干涸于广袤的田野中而不复存在。
因此,只有内心甘愿接受规则的约束,我们的心灵才会获得真正的自由;
相反,无视规则、违背规则,我们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
规则与秩序的关系:(教科版)
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在实际生活中,哪里有规则,哪里才有秩序,那里的生活和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反之,哪里没有规则,哪里就没有秩序,那里的生活和工作就不能顺利进行。没有规则,就无法游戏;
没有规则,就无法上课;没有规则,就没有正常的体育比赛;
没有规则,就没有有序饿交通。没有交通秩序,我们甚至连按时上学都得不到保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事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则:
①社会生活需要秩序来维持,离开了一定的规则秩序的约束,社会就会陷入混乱。
②社会是由许多成员共同组成的,只有自觉遵守规则,遵守社会秩序,才能维护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接下来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16中考政治必考时政复习资料大全,供大家参考。
一、法律常识部分:
1.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3.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4.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中推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
5.青少年要学法、懂法、守法、护法,增强法制观念。
6.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法律。
7.什么是法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9.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依法自律,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0.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必须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11.法律打击各种经济犯罪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
12.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和巩固,一要靠教育,二要靠法律。
13.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违法发展下去就是犯罪)
14.国家的根本大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母法)
15.刑法的作用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
16.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并要逐步学会依法保护环境。
17.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具有社会危害性。
18.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肯定违法(违反的刑法)
19.违法(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的联系两者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20.犯罪要受到惩罚、刑罚
21.刑法的目的――预防和减少犯罪
22.什么是宪法――在内容上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在法律效力上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的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23.宪法是人民权利的最重要的法律保障。
24.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25.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制度)――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7.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8.我国的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29.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
30.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的有――受教育和劳动。(体现的权利义务的一致性)
31.青少年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用法律约束青少年的行为、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协调社会的青少年的教育保护职责)
32.对青少年的成长法律给予特殊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国家的特殊关注。
33.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有――《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4.未成年人要认真学法、用法,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5.什么是违法行为――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和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有违宪行为、刑事、民事、行政违法行为)
36.什么事犯罪――是指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37.我国法律的性质――体现工人阶级及广大劳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38.人身自由权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公民依法享有的人身自由权利不受非法侵害。(不受非法逮捕、拘禁、搜查和侵害,人格尊严不受侵害,住宅及通信自由、秘密等受法律保护)
39.公民的人身权利(生命健康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等)受到法律保护,要学会依法维护人身权利。
40.父母有抚养、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孝敬父母、依法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及孝悌美德)。
41.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依法保证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42.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享有占有、使用、受益和处分的权利,以及依法继承权等)
43.公民应依法自觉纳税。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具有强制性,不按章纳税是违法行为。(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44.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参加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45.公民依法行使批评权和建议权有利于监督国家机关的工作。
46.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47.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青少年要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48.我国法律鼓励、支持公民同违法犯罪组成。(揭发检举、正当防卫是公民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有效手段,公民受到非法侵害时要用法律武器,依靠执法机关,依照法律程序<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9.我国公民享有的自由和权利是广泛的、真实的,其原则是――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50.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是公民意识的重要表现(权利和义务密不可分,相互依存)
二、初三部分:
51.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只有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产生阶级,只要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就必然产生阶级,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是随着阶级的消灭而消灭。
52.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文字的出现。
53.中国古代社会的科技文化成就――首推四大发明
54.工业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的胜利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
55.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性质没有改变。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仍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56.生产力包括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劳动者,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57.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决定的其他两个方面(人们在生产关系中的相互地位、产品如何分配)。
58.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前进最终会战胜资本主义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制度需要经过长期斗争)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将长期共存和斗争。
59.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49年10月1日)
6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
61.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56年底)
62.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6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
64.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光辉历程告诉我们,“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65.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小康)
67.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69.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素质偏低。
70.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71.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72.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不利于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对外开放可以促进我国的发展,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
73.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和基础――稳定(发展是改革的目的,改革是发展的动力,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74.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根本任务+根本目的)
75.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实现共同富裕
76.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坚持计划生育
77.面对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我们的对策――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78.21世纪我们面临的三大任务――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二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一国两制),三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7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国经济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80.新世纪的三大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
81.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协调才能使社会持续发展。
82.四大工程(青藏铁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是国家经济建设成就,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社会可持续发展。
83.当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
84.发展教育和科学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切实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85.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家庭、学校、社区等)。
86.我国正在大力曲径基础教育改革,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87.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
88.解决环保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减少和不使用农药、化肥,保持生态平衡;要求工厂实行达标排放,并加强对“三废”的治理,要求汽车使用无铅汽油,减少尾气的排放;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等。
89.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建设富强(经济)、民主(政治)、文明(文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90.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
91.青少年时期是成才的最佳时期,要立志成才。
92.霸权主义是当今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
93.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94.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艰苦奋斗)
95.不同发展阶段的人们对社会理想的追求不同,当代青少年要树立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信念。时代赋予当代中国青年的崇高使命是――振兴中华,实现跨世纪的宏图伟业
96.当代世界范围内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97.增强民族创新能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
98.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基础是――人民当家做主。
9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看过2016中考政治必考时政复习资料大全的还看了: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中考政治包含了太多须记忆的知识点,同时,其中往往潜藏着超多的“陷阱”!如何才能机智的躲过所有的“陷阱”,冲击政治高分呢?接下来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最新中考政治综合知识点,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1、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内容: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和非公有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3、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其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思想道德建设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措施的内容:保障性措施和促进性措施
6、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各方面的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包括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与活动原则以及国家的标志等
7、公民人身权利的内容:生命健康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8、公民人身自由权利受法律保护的内容: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9、消费者依法享有合法权益的内容:消费者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和要求赔偿的权利;消费者有权知悉商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有权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消费者公平交易的权利,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10、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利的主要内容: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享有与用人单位平等协商签订劳动合同的权利;享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享有休息和休假的权利(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的工作制度)
11、我国税收的种类(内容):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12、公民政治自由权利的内容: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13、正当防卫的条件的内容:只有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必须是不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时;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
14、深化教育改革的内容: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以及教育质量的评价方式
15、违法行为的种类(内容):违宪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16、生产关系的具体内容:生产资料归归谁所有;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产品(消费品)如何分配。
17、生产力要素的内容: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
18、“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19、“三个代表”的基本含义(内容):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内容):第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内容: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2、伟大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3、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4、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25、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26、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27、(繁荣)文化事业的主要内容: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
28、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政治力、经济力、科技力、国防力、文教力、外交力、资源力等
看过最新中考政治综合知识点的还看了: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对于初中学生,学习政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中考政治必考的知识点有哪些呢?接下来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2017年中考政治必考的知识点,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内涵是: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违法行为的含义: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3、犯罪的定义:是指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含义: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和履行的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权利和义务.
5、公民的经济权利的含义:指公民享有经济物质利益方面的权利,它主要包括劳动权、休息权、生活保障权等.
6、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7、环境问题的定义: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
8、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9、依法治国的含义:见课本P76最后一段大号字.
10、继承权的含义:是指继承人依法享有的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11、智力成果权的定义:也叫知识产权,它是法律确认的人们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这一权利同时具有人身权和财产权两方面的内容.
1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含义/内涵: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3、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指:人民检察院.
2、我国的法律审判机关是指:人民法院.
3、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统称人民代表大会).
4、我国的国家机关有: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关(人民政府)、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法院)、国家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
5、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6、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7、在我国,有权制定和修改宪法的国家机关是:全国人大[微博](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基本民族制度(或叫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指: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7、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最终目标,指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猜你感兴趣: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高中政治高考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可打印
对于高中生来说,高考是最重要的考试。其中政治学科的复习,需要学生们掌握好每个知识点。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高中政治高考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仅供参考。
“反映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反映型”的设问,一般来说所给的材料有文字式的,也有图表式的,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反映了什么问题或现象,二是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变化.
【解题技巧】:不管是哪一种设问的情况,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是理性的也就是说感性材料理性化,既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表明。做这类题关键是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采用定点法。
“为什么(原因)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等形式呈现
【解题技巧】:具体有三种方案:
第一种:从分析其必然性,必要性的角度展开。必然性亦可理解为紧迫性,也就是应客观规律、时代背景而生的产物,是为了解决现状不足的需要,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种: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角度展开。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来回答,答的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么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第三种:从政治、经济或文化、历史或现实,内因与外因等角度展开,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怎么办(对策)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出了确定的主体,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和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
【解题技巧】:解答此类题目时,可采用定点法,同题型一。
凡是经济学中见到如何经营类题时,应想到:
(1)市场:面向市场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商品;遵循价值规律,将生产资料与劳动力进行优化合理配置。
(2)科技: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运用高新技术;
(3)管理:加强管理,贯彻人才强国战略
(4)素质:提高经营者,劳动者的素质;
(5)效益: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大产出,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6)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与信誉,创立品牌,生产优质无公害商品,冲破国际“绿色壁垒”
(7)竞争力: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将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运用政治学知识回答如何做,一般会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两个角度来回答,但具体的又可以从党、国家机关、公民角度回答:
从国家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履行国家职能和坚持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方面回答
从党的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党的领导方式和党的建设角度回答;
从公民的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及其关系的处理角度回答。
从哲学角度回答怎样做的问题,一般要侧重于方法论,原理不用过多表述,但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来谈,要体现哲学的思想与方法的要求。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免费
做好中考知识点的归纳,会让你轻松迎接每一场考试。那么关于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
一、复习要有据。
《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是命题的依据,因此要仔细研究《课程标准》,课标不作要求的可不复习或不作重点复习。《考试说明》对考试范围及知识点要求更具体与仔细,一定要认真研读,围绕《考试说明》中所规定的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使复习内容覆盖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基本观点,还要将《考试说明》要求培养的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出、研究、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整合、表达、运用信息的能力目标渗透其中,在培养学生基本思想政治素养的同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与能力,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我们在复习时,要将《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相结合,对《考试说明》要求的而《课程标准》中又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等几个方面不同层次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并告诉学生,在教学中能放手的低层次要求的内容尽管放手让学生自己看书解决,对理解与要求掌握的内容,要下功夫,探求规律,学活学透。
二、复习要有点。
一是要强化基础,突出重点。政治中考命题尽管愈来愈注重对能力的考查,强调能力立意,但若胸中无数,能力从何谈起。因为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基础,这就要求在复习中首先要要注重让学生读熟教材,切实掌握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基本观点,要求学生重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其含义,能复述其主要内容,并迅速而准确地找到它们在教材中的位置,为考试时翻阅教材作好准备,并且要把一个个的基本概念、原理经过归纳、综合、整理,形成知识网络,做到点、线、面的结合,在了解基本概念与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联系实际来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因为考试往往是:题在课外、理在书内,所以对基本理论要做到加深理解、重在运用,这样才能全面而系统的认识与分析问题。当然,对基础的复习要抓住《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的重点,切忌知识泛滥。
二是要关注时政,点击热点。《考试说明》明确提出要体现时代性。注意结合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以引导学生关注国家、人类与社会的命运。时政热点是命题的重点,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热点时政、地方时政更是中考的重中之重。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也可以看出命题者往往注重以最新的时政热点材料为背景,特别注重考查学生在实践中的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考生不能从课本中直接找到答案,而是要自己先弄清楚时事材料所设计的问题,再用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教师在复习过程中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来解剖,其重点是方法的指导与解题技巧的培养,力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取得较好的效果。今年的中考,我认为构建社会主义与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依法治国等仍是考察的重点。
三是要分类研究,找准结合点。对热点的透彻解剖,让学生由社会问题回归教材,这只是中考备考的一个层面,面对纷繁复杂的热点问题,要做到处变不惊,还须对教材再次进行研究,培养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归纳与提高的能力,不仅要对本节、本章的内容进行归纳,更要打破章节与年级对知识进行全面的横向、纵向梳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找准分析热点问题的联结点。以构建与谐社会为例:它与教材可以结合的知识点有八年级的社会公平正义,九年级的社会责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社会主义文化与精神文明,依法治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
三、复习要有序。
复习时的有序安排是提高效率的重要因素。建议你复习采用三轮复习法,第一轮是基础知识的系统复习,这一阶段的复习目标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领会、记忆,并使其系统化。今年的时间紧,因而复习课必须目标明确,重点基础知识突出复习,讲练做到有的放矢;第二轮为专题复习,即教会学生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所学的知识点之间进行联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一轮中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要学以致用。教师主要是教给学生方法,包括分析材料的方法,思考问题的方法与解题的方法。教师要注意及时掌握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分门别类进行训练,并要与课本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训练,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对于各个热点问题,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去思考,力求穷尽其与教材相结合的知识点,并根据开卷考试的开放性与答案的多元性特点,根据材料设计一些开放性训练题,训练全面、准确、迅速寻找材料与书本知识的最佳结合点的答题能力。第三轮为模拟练习,这一轮的复习目标主要是知识综合应用能力训练,知识的再提高。教师要精心编选好练习题,并定时训练与讲评,特别要加强对学生易出问题的.知识点或思想认识方面模糊点的训练,要注意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
浏览量:5
下载量:0
时间:
中考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完整版最新
做好中考知识点的归纳,会让你轻松迎接每一场考试。那么关于中考政治的重要知识点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中考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完整版,仅供参考。
单选题
审清立意(即题目说了什么),并根据设问指向进行选择。纯时政题一般在1—5题,如果遇到超过资料范围的要冷静,可以根据上下文信息作出科学的猜测。
要坚持熟题生做,生题熟做,一定要从题目的材料及设问的指向出发进行选择,做到选之有理,舍之有据。注意设问中知识范围的要求,如是经济生活还是哲学?还是政治生活?是辩证唯物论还是唯物辩证法?还是历史唯物主义,这些知识范围和范畴一定要给予足够重视。
简答题
不同类型不同对待。如体现类(是什么):答题时要分析归纳材料的思想,一般有几层不同的思想,与设问中的知识范围对应起来。如材料如何体现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材料如何体现财政的作用?材料如何体现党的执政方式?可以迅速回忆三个要求,把它与材料对应起来,组织答案时分三小点,每一点第一句话答书上知识,后面联系材料。
类似的还有依据、意义型(为什么),措施型(怎么样),认识、评价型,建议型。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