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一学习方法>七年级语文

初一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实用2篇)

完成了小学阶段的学习,进入紧张的初中阶段。接下来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初一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供大家参考。

初一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答案:

1.A(B.“省”读xǐng。C.“奢”读shē。D.“躏”读lìn。)

2.A(B项中“不可明状”的“明”应为“名”,“说出”的意思;C项中“抑扬顿措”的“措”应为“挫”,“转折”的意思;D项中“五彩斑谰”的“谰”应为“斓”。)

3.A[牟取:谋取(名利),是贬义词;谋取:设法取得,是中性词。悠游自在:形容悠闲、不受拘束,侧重于生活状态;怡然自得:形容自己感到喜悦、舒适,侧重于心理感受。“无论……都”表条件关系,“即使……也”表假设关系。]

4. C(本题混合考查标点符号运用、成语运用、提炼主干和文学常识表述四个知识点。要做好此题,需要同学们平时把握好这四个知识点,并尝试采用排除法,找到准确答案。C项中“结合各自岗位和成长经历”属于状语部分,不在提炼主干之列,提炼主干只提取句子主谓宾中的核心词,本项准确答案应为:代表抒发感受。)

5.示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默写时要注意书写,不要写错别字。)

6.D(被誉为“美籍华裔的居里夫人”的是吴健雄。)

7.(1)各校非常重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注重营造国学经典诵读的环境氛围。 (意思相近即 可)(2)示例:开展“国学经典知识”问题大奖赛,用抢答的形式强化学生的阅读意识。[(1)对三则客观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鉴别其内涵的相同点,然后对其进行概括提炼即可。同时,要注重对材料前引言的分析,找到提取准确信息的捷径。(2)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回答时只要能扣住题干要求,所提建议有针对性,且语言表达通畅即可,答案不唯一。]

8.写蒲公英不择地势,历经磨难仍旺盛生长,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写蒲公英为避开践踏和伤害,卧石而生,伏地而长,表现出隐忍和有度的伸曲的生存智慧;通过与牡丹、桃花、海棠的美艳得宠的对比,表现出蒲公英朴实无华、甘于寂寞的品质。(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文章3至6段写了不同环境中的蒲公英的特点,第3段写长在丰腴土地上的蒲公英和被栽培驯化的蒲公英,作者觉得它们俗气、肤浅,缺乏内在的质感。作者赞美的是4、5段中提到的蒲公英:第4段,生长在单位小院的蒲公英, 生命力顽强,愈挫愈茁壮;第5段,生长在路道和台阶之间的蒲公英,“为了避开行人的践踏和伤害,全都卧石而生,伏地而长。为了生存,它们刚一 破土,就懂得向大地匍匐,懂得以一种隐忍和有度的伸曲来保护自己”。 第6段作者通过对比,体现蒲公英默默无闻、朴实而不张扬的特点。在作者的心目中,蒲公英平凡而伟大,卑微而可敬。)

9.(1)通过“洁白如雪”“轻盈如羽”“小伞儿”等比喻,从颜色、形态、形状等方面描写出了蒲公英果实的特征,表现其富有诗意般的可爱。(2)将蒲公英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人自我束缚、胸襟狭窄的心态作对比,引发读者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 意思基本符合即可)[可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入手赏析这两个句子。句(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蒲公英的果实比作“小伞儿”,生动形象;句(2)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蒲公英和人进行对比,体现了蒲公英的积极的心态和豁达的胸襟。]

10.(1)与后面写的卑微的蒲公英形成对比,衬托出生长在墙角、缝隙中的蒲公英的生命内涵;(2)用以说明同一种类型的生命,处于不同的生存境遇,会有不同的生命状态。(意思基本符合即可)(作者写“长在丰腴土地上的蒲公英”和“被园艺师栽培驯化的蒲公英”,目的是与后面写的“单位小院里的蒲公英”和“路道和台阶之间的蒲公英”形成对比,反衬后者的坚强不屈的品质和深厚的精神内涵。同时告诉我们环境对人和事物的影响力是很大的。)

11.做人要像蒲公英一样,面对充满诱惑和浮躁的社会,平和而又积极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体现生命的意义。(意思基本符合即可)(回答本题要结合文章最后一段内容。注意抓住“面对充满诱惑而又浮躁的社会现实”“领悟到生命的本质,将心态变得平和一些,心灵变得洁净一点”等关键语句来理解。)

12.故事情节:雕像被拒(雕像失败) 心理状态:兴奋(惊喜) 淡定(淡然、淡泊)

[本题要求理清故事情节和人物心理变化两大内容。本文共有10段,按照表格给出的情节四分法,抠掉“接了桩大买卖”“想起母亲,感受母爱”“成为大师”三部分情节,那么空白部分情节集中在了第⑤段,而该段讲述的情节是“雕像被拒(雕像失败)”。而与情节对应的人物心理,仔细探究,抠掉“沮丧”“感动”,那么就可以总结出开始的“兴奋(惊喜)”和最后的“淡定(淡然、淡泊)”。]

13.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了石匠看重名利的心理;同时与后文石匠“忘记”自己的名字形成对比。(细节描写,是对某部分情节放大的描写,往往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在刻石像的过程中,第④段画线的句子写石匠为自己的名字找了三个地方,这个细节可以看出石匠重名利的心理。同时这个情节,与后文石匠“忘记”名字,不再重视名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4.A(A项中“这是一次机会”结合上下文语境探究,会发现:在石匠看来,这是一次出名的机会,而非提高雕刻技艺的机会。所以该项错了。)

15.要点:能围绕“具备高超的技艺”“淡泊名利”“真情(忘我)投入”三个要点做答即可。

(文中的石匠最后被人称为大师,一是因为他雕刻的石像逼真传神,这体现了他具备了高超的技艺。二是他已经不在乎在石像上刻下名字,说明他已经淡泊名利了。三是在雕刻过程中,因为忘我投入,所以最终雕像感动了顾客。从这三个角度,同学们可以扩展开分析。)

16.思而不学则殆 不义而富且贵(熟记课文内容,准确默写,注意“殆”的书写。)

17.(1)生气,发怒 (2)忠实,坚守(注意对重点文言实词的积累。)

18.B(A.第一个“而”表转折,第二个表顺承。B.都是“是”的意思。C.第一个“焉”是“于此”,意思是“在其中”,第二个“焉”语气词。D.第一个“其”是“他们的”,第二个“其”是“大概,也许”之意。)

19.(1)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凭此做 老师了。(2)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翻译时注意运用“增、删、调、补、留”五法。)

20.有意义。因为在当今社会,对人忠诚、讲究信用、善于学习依然是指导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交往的准则。常常进行自我反省,对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会大有益处。(意思对即可)(开放性题目,结合内容来说,意思对即可。)

21.思路点拨:话题作文首先提供一段文字,然后让我们展开联想,发挥各自的语文能力来完成作文。自拟题目,不限文体。我们先要读懂提供的材料,理解写作的要求,还要联系生活实际,展开合情合理的想象和由此及彼的联想,再用语言文 字把文章写出来。

“收获”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生活中,在学习中,在与人交往中,在为人处世中……都会有所收获,有所得。“说真话,抒真情”,把在现实生活中的所思所得用通顺流畅的语言记录整理出来,就是一篇很好的作品。

例文:

收获心情

早春的时候,在墙角种下一株爬山虎,光秃秃的枝条自信满满地挺立着,回到屋里,我架好了新买的小提琴,探出脑袋冲着爬山虎微笑,我种下一个希望。

四月小雨一阵闹,爬山虎开始吐露嫩芽了,真道是“绿杨烟外晓寒轻”啊,不过后半句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却让我有些心里添堵。我的小提琴拉得别说是红杏,就连绿杨都够不上。也许是新手,多练会好些。我真的喜欢拉小提琴的 那种感觉。

整整一个夏天,我都闷在 屋里,反复地练习,架琴,搭弦,随即沉浸其中。只是那一晚,我又一次将《梁祝》拉得支离破碎。推开窗,天上有大块大块的乌云,滚来滚去,一会儿堵死那颗星星,一会儿又堵死这颗;月光下的爬山虎,似乎已经疲倦,叶子下垂着。放弃?心里忽闪过一个念头,不该让爬山虎再经受如此琴声的折磨。小提琴被无声地装回盒中。

秋天很快又到了,爬山虎也已攀到了窗台边。一日,无意中发现爬山虎的顶端开始枯黄,那一侧是它永远也无法攀爬的断垣。枝条仍在不断向四周蔓开,却始终无法再向上生长。一阵秋雨,叶子凋落,光秃秃的铁笔画,诠释着它曾经的奋斗。冬天不远了。

寒冷的冬天,窝在屋里看书做功课,偶尔打开电视,传出的是优美的小提琴声,这才发现自己还是那么地喜欢拉小提琴。那种优雅的姿势,那样丝丝扣弦的音乐。即使不能成为小提琴家那又如何,只要从中得到快乐,得到一份心灵的满足,亦不是一种收获?

终于,再次打开尘封已久的琴盖,架琴,搭弦,快乐的心情随着琴声流泻,那种美妙的感觉像条条玲珑流转的蓝色丝绒,绕啊绕,飘出窗口,将春意从枝条中抽离,爬山虎也开始了它的再生。

拉琴,并非为了成功,快乐的心情是最大收获。爬山虎,不为永远向上,生存发芽享受阳光亦是最大的收获。

点评:文章立意新颖,不落俗套。文章以时间为顺序,采用双线并列的结构,使叙述井井有条。景物的描写与心情的变化紧紧相扣,心理活动的刻画都比较细腻。

看过初一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的还看了:

初一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倔(jué)强 感慨(kǎi) 悔(huǐ)恨 呵(hē)责

B.猝(cù)然 风韵(yùn) 堕(duò)落 反省(shěng)

C.殆(dài) 威慑(shè) 奢(shě)望 尴尬(gà)

D.蹂躏(lìng) 禀(bǐng)告 贪婪(lán) 屏(bǐng)息

2.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迷迷糊糊 小心冀冀 停滞不前 独具慧眼

B.模模糊糊 不求深解 宽洪大量 出人意料

C.疲倦不堪 混为一谈 花团锦蔟 蛛丝马迹

D.美不胜收 恍然大悟 持之以恒 芬芳扑鼻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那些共同走过的日子,是我们友谊的见证,会给我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B.免费幼儿教育通过努力是会实现的,并非可望而不可即。

C.你看那边的花草树木,真是玲珑剔透。

D.湖面波光粼粼,映射出山峰、绿树、蓝天、白云,让人心旷神怡。

4.下面一段话中画线的句子均有语病,请改正。(3分)

目前,地球的绿色之肺——森林正在日益萎缩。①近二百年来,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②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强烈增加。此消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这导致全球气候变暖,③对人类的生产而且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

5.经典名句默写。(2分)

请你写出两句能体现孔子智慧的名言。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我的老师》通过几件具体的事情,表现了小学时的蔡云芝老师对“我”和同学的挚爱,抒发了对温柔美丽、慈爱伟大的蔡老师的感激和思念之情。

B.《韩老师教我敢说话》语言多是短句,而且口语化。

C.《如是我人》一文,通过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等手法,描写了两位热爱教学,教学有方的平凡教师形象。

D.《科学家的师生情谊》中被誉为“美籍华裔的居里夫人”的是施士元。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每小题2分)

成都市中小学正掀起“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高潮,不少学校,正大力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孩子们与经典相伴。

材料一 某小学在校园环境文化的营造中,充分利用书香长廊、橱窗、墙壁、黑板报等空间,以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渗透国学经典的文化元素,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快乐成长。

材料二 某学校提倡快乐学国学。校园内众多的楹联、教学楼墙上的《弟子规》、经典美文以及出自经典的指路牌(“三乐苑”“积步轩”)等等,都让学生随时能接触到经典。

材料三 某中学让古诗文、名言警句上墙、上板报。只要走进校园,就可以看到孔子、孟子、老子等圣贤的经典名句把各个角落的橱窗装点一新,可以看到同学们以国学经典为内容的书法展,可以看到以国学经典为主题的板报,处处显现出同学们与传统文化的亲近。

(1)从以上材料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2)你对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建议是: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13分)

像蒲公英一样生存

李智红

在我的印象中,蒲公英永远属于那种十分普通的小草。许多地方的田野山坡、路边墙角,都能见到它们的踪迹。

蒲公英的花朵和果实,富有浪漫的诗意。它的花朵呈现出一种纯粹的金黄,花形与菊花一般大小,风韵也不在菊花之下。等到果实完全成熟之后,它便会绽开成一柄柄洁白如雪、轻盈如羽的小伞儿,伞托上坠一颗圆锥形的、饱满而丰润的籽粒。微风一吹,它们便像一朵朵降落伞似的,飘飘悠悠随风而去。

我曾对生长在不同环境中的蒲公英作过仔细观察。我发现那些长在丰腴土地上的蒲公英,虽得以放任地滋长,自由地繁衍,快意地沐浴着酣畅的春风和雨露,但竟然全长得一副没精打采的模样。它们要么猥琐而呆板,要么苍老而枯黄,不能给人以更多值得咀嚼和品味的东西。也曾见识过被 园艺师栽培驯化的蒲公英,开紫色的花,枝叶 和花朵都远比野生的肥硕壮实,但又觉得在那绚丽雍容的表象背后,总透着一股掩饰不住的俗气和肤浅,空有华表而缺乏内在的质感。

我先前工作的单位小院,也是随处可见蒲公英的生长,而且越是路边墙角,越是石阶缝隙,生长得就越加旺盛。即使是那些已经浇灌了厚厚的混凝土面的院坝和走道之间,只要有哪怕是一丝丝龟裂的缝隙,它们都能扎根繁衍。单位曾组织我们将院里的蒲公英一次次地当作杂草垃圾铲除,但只要雨水一浇,过不了几天,它们又会滋长出鲜活的嫩芽。纵然把 它们连根拔了,到第二年的春天,和风一吹,雨露一润,它们又重新萌发出新枝嫩叶,而且比上一年长得更茁壮,更旺盛。

那些生长在路道和台阶之间的蒲公英,为了避开行人的践踏和伤害,全都卧石而生,伏地而长。为了生存,它们刚一破土,就懂得向大地匍匐,懂得以一种隐忍和有度的伸曲来保护自己。这些生存在极其艰辛困苦甚至几近绝境的不毛之地的蒲公英,首要的课题就是想方设法地存活下来,然后长叶开花,繁衍后代。

在万物芸芸的自然界,蒲公英永远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配角地位。它没有牡丹“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的美艳,没有桃花“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的喧闹,也没有海棠“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的得宠。但它总是默默而又尽情地开出黄色的小花,结出褐色的瘦果,为自己、为后代绵延生命的血脉。

每当看到这些卑微的蒲公英,我都为它们的生命内涵而产生一种莫名的感动。同时,我又惊异于同一类型的生命,处在不同的生存境遇中,它们所呈现的生命状态竟有如此的区别和差异。草木无性亦有性,世人有知亦无知。蒲公英在自己阴翳的心坎上引进阳光,在灰白的生命里添上亮色,而人却制造出桎梏,把自己牢牢地禁锢在狭小的世界里。面对充满诱惑而又 浮躁的社会现实,倘若我们在羡慕那花天酒地、一掷千金的富贵 生活,沉湎于碌碌无为、得过且过的平庸日子,哀叹社会不公、自己又怀才不遇时,想想那蒲公英,它会是一帖清热降火的 良药,使我们领悟到生命的本质,将心态变得平和一些,心灵变得洁净一点。

(本文有删改)

8.“卑微的蒲公英”具有哪些“生命内涵”?请分点简要分析。(3分)

9.下列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1)等到果实完全成熟之后,它便会绽开成一柄柄洁白如雪、轻盈如羽的小伞儿,伞托上坠一颗圆锥形的、饱满而丰润的籽粒。

(2)蒲公英在自己阴翳的心坎上引进阳光,在灰白的生命里添上亮色,而人却制造出桎梏,把自己牢牢地禁锢在狭小的世界里。

10.第3段写“长在丰腴土地上的蒲公英”和“被园艺师栽培驯化的蒲公英”,其作用是什么?(4分)

11.请简要指出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意义。(2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14分)

人性的爱抚

这是个不大的小镇。中午的街道寂寥无人。树叶都打着卷,暗淡而倦怠地耷拉着。偶尔有一阵风,也极微小极细弱,还未感觉到,就消逝在热气中了。

店铺的男人不禁有些困乏,趴在柜台上打起盹儿来。朦胧中,他被一阵声音惊醒。靠门的地方,一个年轻人正向里边探头探脑地张望着。他正要问些什么,年轻人突然又退了出去。他警惕地四下打量了一下自己的铺面,发现并无异样。他正要继续打盹,年轻人又探头进来。

“你要买点什么?”他不失时机地问。

“我,我……”年轻人有些慌乱,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他觉得事情有些蹊跷,就仔细打量起这个年轻人: 除了满身的疲惫和蓬乱的头发外,穿戴还算整齐;最显眼的,是他背后的那把古琴,颜色红红的,像一簇火焰在燃烧。

“你到底有什么事?”这次问话时,他故意让自己的语气变得耐心些。

“我,我是个学生,要参加来年高考,考试之前,我想去市里师范学校找个老师辅导辅导……”男人很机敏:“那你是问去市里的路吧?”

“不,不,我不是……我父亲老早就去世了,母亲养我已经很吃力了,我想,我想为您弹支曲子……”年轻人似乎用尽了自己所有的力气和勇气。

听了年轻人的一番话,男人这才明白了,刚要开口,突然帘子一撩,从里屋走出一个睡眼惺忪的女人。“出去,出去,你们这号人我见得多了,无非就是编个谎话骗钱,没门!”女人说话像连珠炮一样。

男人似乎没有听到女人在说些什么,他起身把自己坐的凳子拿过来,轻轻地放下:“孩子,坐下来,弹一曲吧。”然后便静静地站立在一旁,欣赏而又专注地看着年轻人。乐声响起,偌大的店铺里,顿时像有一股清泉汩汩流淌,又似有一阵清风幽幽吹拂,时而低沉,时而绵长,营造出一种高雅曼妙的意境。

一曲终了,男人觉得他已明白了一切。就在他走向那个放着营业款的抽屉时,女人快步上前,一把按在抽屉上,又开始数落起来。男人有些不耐烦了:“我不相信他是个骗子,至少,他的琴声是纯洁的!”几年后,一位在音乐上颇有造诣的老师,在大学课堂上为学生讲起了这个故事:“……我在去那家店铺前,已经去了很多家,但都被轰了 出来,冷眼、嘲笑甚至是谩骂,几乎使我丧失了继续求助的勇气。其 实,不瞒大家……那个中午我看到店铺里的男人睡着了,心里陡然升起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邪念——偷一笔钱,甚至我当时想,即使在这里不成功,我也要在下一个地方得到它。然而那个男人平和地接纳了我,他给了我钱,更重要的是,他那句‘至少,他的琴声是纯洁的’像一道耀眼的光芒,映照在我的心灵深处,荡涤着我内心的尘垢,把我从那个危险的边缘拉了回来。”“是的,”他说,“一颗在困境中的心灵本已脆弱,但在人性这双大手的爱抚下,即将跌倒的生命又重新站了起来,因为没有一个灵魂自愿蒙尘。” (选文有删改)

12.开头的环境描写对后文的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2分)

13.第段中那位老师说他当时“心里陡然升起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邪念”,前文的哪些具体描写可以看出他当时有过“邪念”?(3分)

[来源:学科网]

14.文中两次描写店铺女主人的作用是以女主人的反衬男主人的。(2分)

15.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回答下面两个问题。(4分)

(1)第8段中写道“听了年轻人的一番话,男人这才明白了”, 此时男人明白了什么?(2分)

(2)第10段中写道“一曲终了,男人觉得他已明白了一切”,此时男人又明白了什么? (2分)

16.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链接材料,围绕“当今社会需要‘人性的爱抚’”这个话题谈谈你的认识。(要求见解深刻,理由充分,字数不超过100字)(3分)

【链接材料】(1)2010年3月23日,郑民生在南平市实验小学门口,手持水果刀刺向13名小学生,致使8人死亡,5人重伤。据了解,郑民生曾是延平区马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2009年6月辞职后,屡次求职未果,生活日益窘迫,他一直未成家,与家人、邻里关系也不融洽。心理学家认为:在排除患有重度精神疾病的情况下,一个人在物质上、精神上屡遭挫折时,如果无法及时调整心理冲突,就会出现过激行为。

(2)近期,深圳富士康科技集团连续发生员工坠楼自杀事件,人们在悲叹 生命逝去的同时也不禁要问:这种高频度的坠楼 自杀事件发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一些心理学专家通过调研发现:管理方法简单粗暴、劳动强度大、长期被漠视、身心疲惫无法排解以及性格孤僻、情感受挫、家庭突遭变故等诸多因素,导致了一系列悲剧的发生。

(三)阅读《〈论语〉十二章》,回答后面的问题。(13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 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7.将上文补充完整。(2分)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1)人不知而不愠( ) (2)博学而笃志( )

19.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时习之 B.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C.必有我师焉 见贤思齐焉 D.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恕乎

20.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每小题2分)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21.你认为“吾日三省吾身”在今天还有意义吗?为什么?(3分)

三、写作(40分)

22.春种秋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艰辛的付出之后,你必有所得。谷进粮仓是收获,点滴进步是收获,真诚友谊是收获,心灵感悟是收获……

请以“收获”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如写诗歌,不少于20行);③字迹工整,书写清楚。

【七年级语文】热点

【七年级语文】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