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上册重要知识点【实用三篇】
通过对地理科目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理因素对气候形成的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可以归结到辐射因素上。下面是由读文网小编整理的初一地理上册重要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地理上册重要知识点(1)
1、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气候的两大因素:气温和降水
2、影响气候的因素:
⑴纬度: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低纬降水多、高纬降水少(最基本的因素,黑龙江冬季漫长,海南四季如春)
⑵海陆:距海近多雨、距海远少雨;距海近温差小、距海远,温差大(我国西部降水少)
⑶地形: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就下降0.6摄氏度);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⑷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
⑸人类活动:植树造林、修水库则风调雨顺旱涝灾害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形成温室效应,冰雪融化、水温上升,引发洪涝灾害
3、掌握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分布和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 | 分布 | 特征 |
热带雨林气候 | 赤道附近地区 | 全年高温多雨 |
热带草原气候 | 南北纬10°-20°之间 | 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
热带季风气候 | 亚洲南部的印度半岛及东南部的中南半岛 | 终年高温,一年中分旱雨两季 |
热带沙漠气候 | 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 | 终年炎热干燥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 |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
地中海气候 | 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地中海沿岸分布广) |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
温带季风气候 | 亚洲东部沿海地区(如中国北方地区、俄罗斯东部太平洋沿岸地区及朝鲜、日本北部) |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
温带大陆性气候 | 中纬度大陆的内部(如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 | 冬冷夏热,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 |
温带海洋性气候 | 南北纬40°-60°大陆的西岸(欧洲西部分布最广) | 全年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小 |
寒带气候 | 北冰洋沿岸的边缘地带和南极大陆地区 | 终年严寒,降水少 |
高原山地气候 | 高山、高原地区,如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 | 随高度增加,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
初一地理上册重要知识点(2)
1、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雹,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一个地方的降水的多少,是用雨量器来测定的,通常用毫米计算。
2、通常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分布情况。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
3、一个地方降水量的多少,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的影响。
4、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
赤道地区多雨,两极少雨; 影响因素:纬度位置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少雨、东岸多雨; 影响因素:海陆位置
中纬地带沿海多雨,内陆少雨; 影响因素:海陆位置
山地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影响因素:地形
5、世界的“雨极”是印度的乞拉朋齐(因为其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是迎风坡,降水为地形雨),1861年达20447毫米;世界“干极”是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小于0.1毫米。
初一地理上册重要知识点(3)
一、气温的变化:
1)日最高气温与日最低气温:(看图4.2)陆地上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月最高平均气温和月最低平均气温: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南半球相反。
3)气温年较差: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值。
气温年较差越大,气温年变化就越大,反之,亦成立。
4)气温变化特点:纬度不同,气温不同:纬度越低,气温越高,反之,亦成立。
产生结果:热带(终年高温炎热,变化最小)
温带(四季分明,变化显著)
寒带(终年气温很低)
5) 绘制气温曲线变化图:明确横纵轴代表的意义。
南北半球气温曲线图形状的异同:北半球:波峰式;南半球:波谷式。
二、 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定义:把同一时间气温相同的点在图上用线连接起来,叫等温线。(原理同等高线)
2、等温线的特点:
1)等温线是闭合的,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低,形成低温中心,反之,形成高温中心。
2)同一等温线上,各点气温相等。
3)等温线疏密与水平方向上的气温差别:越密集,温差越大,越稀疏,温差越小。
4)相邻两条等温线的温差相等。
3、 垂直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1)纬度因素: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读图4.4可得出结论:赤道及其附近地区气温最高,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各纬度接受太阳辐射的差异。年平均气温高于20摄氏度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低于零下10摄氏度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极圈以内。)
南北半球等温线分布规律:自北向南,北半球等温线数值逐渐增大
南半球等温线数值逐渐减小。
2)海陆因素: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3)地形因素: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摄氏度。
4)人为因素:人类向大气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造成温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