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学习方法>教学方法

胡同文化说课稿(两篇)

北京的胡同有着独特的文化韵味。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胡同文化说课稿,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胡同文化说课稿1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基本情况

《胡同文化》是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作品。汪先生(1920-1997)虽是一个以写小说开始文学生涯,又以小说的辉煌结束文学生涯的小说家(代表作《受戒》《大淖纪事》),但他的小说被成为散文体小说,也就是说他的散文也是写得与众不同出类拔萃的。《胡同文化》就是代表。

《胡同文化》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是汪曾祺先生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一篇序言,也是一篇文艺小品文。文章内涵丰富、情感真切、语言通俗典雅。文章写得悠闲、散淡、平和,写出了北京胡同的特色和北京市民的思想性格特征,富于文学韵味。教学中,我们就是要抓住“胡同特色”“北京市民性格特征”“文章语言特征”等去组织教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胡同的特征;

2、了解“胡同文化”(市民文化)的文化特征;

3、体会作者对胡同没落和市民文化的情感态度。

4、品味文中既通俗又典雅的语言特色。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了解“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征,因其是课文的中心内容,关系到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的了解与认同;难点是体会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所持的情感和态度,品味文中既通俗又典雅的语言。因情感和态度是精神的东西需要深刻体悟,而语言作为一种既有工具性又具人文性的东西也需要深入品析才能体味其中的美,所以讲他们定为重点。

二、说教法学法

此课的教授对象是高一学生。从生理心理看,高一学生处于青少年之间的过渡时期,刚刚经历身体剧烈发育和心理断乳,生理心理虽说比初中生稳定成熟一些,但依然充满身体的困惑和心理的矛盾,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在思想上开导他们,精神上启发他们;从知识与能力方面看,通过高中前的学习,他们已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在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中,可以采取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教师点拨归纳的方式;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看,他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生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感受,但认识不全,感受不深,甚至有错误的认识与感受,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通过具体的主题来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像本课就要对他们进行“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为本,坚持“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原则,不管是记诵知识,训练能力,还是进行思想道德熏陶,都要注意过程与方法,尽量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学习方式,并注意多种具体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三、说过程

1、达成目标一,主要用朗读法、提问法、发现法。

①朗读。因是介绍事物,语气宜平缓,语调不宜变化过大,语速中等。

②提问1:1-4各段到底各写了胡同的那方面特征?

回答:方位/取名/数量/环境。

提问2:这些特点用一个字表达是什么?

回答:正/俗/多/静。

提问3:这些特点与什么相关?

回答:与北京城的形状/与民间生活现象/大小与富贵身份/与其地理位置。

2、达成目标二,主要用朗读法、提问法、探究法。

①朗读。因反映的是北京人的精神风貌,所以要读出北京人的性格特征。语气、语调要随着人物情感的变化而变化,读出情感,读得抑扬顿挫。

②提问1:胡同文化也就是什么文化?

回答:市民文化。

提问2:第6至第9段写市民的什么特征?

回答:思想观念特征。

提问3:文中用哪两个字概括了北京市民的思想观念特征?

回答:封闭。

提问4:封闭的思想观念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回答:安土重迁(居住观念)/过往不多(交往观念)/易于满足(生活观念)/不管闲事(处世观念)

提问5:第10至12段写了市民的什么特征?

回答:逆来顺受的性格特征。

提问6:逆来顺受的性格特征用一个字表示就是什么?

回答:忍。

提问7:作者用那三个事例说明北京市民的这一性格特征?

回答:王利发开茶馆(可实施课内外相结合原则)/我的小说《八月骄阳》里的对话/小姑娘被小伙子打。

③总结:这部分概括了胡同里居民的思想观念和性格特征。

3、达成目标三,主要用合作、探究法。

①对胡同没落的情感态度?(伤感又欣喜,要保存又要发展)(可延伸课外) ②对市民文化的态度?(既理解尊重,又遗憾批判。)

4、达成目标四,主要用品析法。

①哪些地方体现了语言的通俗即“北京味”?(词汇有/口语有)

②哪些语言体现了语言的典雅?(13、14段)。

四、说板书

1、板书能体现围绕胡同和胡同文化来讲的教学思路。

2、板书能体现课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且突出了重难点。

3、整个板书简洁、清晰、醒目。

胡同文化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课文的特点及地位

《胡同文化》是高中语文第一册

第四单元第二篇文章。第四单元是一个“序言”单元。《胡同文化》是汪曾祺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一篇序言,也是一篇文艺小品文,悠闲、散淡、平和,这种风格与作者的思想追求以及本文所阐述的北京市民的生活特点相一致,富于文学韵味。这篇课文,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写作训练的很好的材料。

2、课文的重点与难点

本单元教学要求有三个方面:一是“从序言中汲取有关著作的信息”;二是“了解作序者的思想感情和阐述的道理”;三是“领悟序言的语言魅力”。根据高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和学生写作散文的实际,结合本文的特点,确立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重点:领会“胡同文化”的“封闭”和“忍”的特征及其典型意义;学习分析事物或现象所蕴含的文化意味。

难点:作者对“胡同文化”所持的情感态度。

二、说重点难点:

1、知识目标(重点)

领会“胡同文化”的“封闭”和“忍”的特征及其典型意义。

2、能力目标(难点)

①通过归纳“胡同文化”的特点,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②通过分析“胡同文化” 的典型意义,培养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③通过课堂练习,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说教法:

1、三步教学法: 习得知识——拓展延伸——迁移应用。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突出学生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本课的学习以能力培养为主,为了集中紧凑、提高效率,未使用多媒体课件。

2、具体操作:

①立足课文,点拨导思; ②重点内容,讨论演板;

③点评诵读,领会情感; ④延伸迁移,分组讨论。

四、说学法:

1、学生现状:

高一学生具有阅读一般散文的能力。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想难;知局部易,观全文难;习得知识易,迁移能力难。

2、学法指导:

①早读预习,理清课文思路;

②课堂上展开讨论,明确重点;

③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解内涵,品情感,养练思维和写作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1、知识习得

①解题。

分析“胡同”和“文化”的词义,理解“胡同文化”在课文中的具体含义。

②分析理解 “胡同”的特点。

在教师的点拨启发下,学生讨论归纳,明确:正 、俗 、多 、静。

③概括胡同里的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

学生阅读讨论,将结果演板,教师小结明确:安土重迁(居住心态);过往不多(人际关系);易于满足(生活态度);不管闲事(政治态度);安分守己(处世哲学)

④理解胡同文化的特点。

明确:封闭 ;忍。

2、拓展延伸

此部分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注意引导,及时肯定学生的发现及思维的成果。

①“封闭”的实质:民族心理的反映。比如“长城”、中外文化上的差异。

②“忍”的实质:民族性格的缩影。比如:中国人的谦逊、一些俗语。

③理解作者对胡同文化态度:批判中带有伤感。

3、迁移训练

课堂上讨论分析武汉“热干面”文化的内涵;课外写一篇关于广州 “凉席”文化的作文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简洁,钩弦提要。

#p#副标题#e#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教学方法】热点

【教学方法】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