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学习方法>家庭教育

怎样培养孩子的好脾气【精选四篇】

拥有一个好脾气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要怎样帮助孩子培养出好的脾气呢?这个问题一定困扰着许多人。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培养孩子好脾气的方法,相信通过这些文字的阅读你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培养孩子的好脾气的方法1

0-2岁是培养孩子的信任感、希望感的关键期,母亲是最重要的教育者,不是靠语言,而是行动。孩子饿了,母亲能及时喂奶;孩子大小便了,母亲能及时更换;孩子想动了,母亲也跟着动。总之,此时的孩子能心想事成,不长时间感到痛苦,他就会信任世界、母亲和他人。如果他的需求总不能及时得到满足,渐渐就会产生绝望感、悲观感、多疑、自卑等。

2-4岁培养自主性和主动性的方法原则一样,就是让孩子做他想做的任何事,同时设置底线,就是什么事可以做,做得什么程度可以被接受。让孩子为所欲为的目的是让他们的天性得到释放、潜能得到发挥、心情愉快、幸福,感到这个世界是美好而又可控的。当然,父母也要设置界限,哪些事是绝对不可以做的,如玩火、闯红灯,那些事是不能过度的,如吃东西不能吃太多、看电视不能看太久。于是,孩子们也学到了有很多事是不可以碰的,但大多数事情是可以干的,但必须有节制。如果对孩子限制过多,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孩子就会觉得这个时间很可怕,陌生人很可怕,以后注定是个宅男宅女;相反,对孩子的欲望如果没有任何限制,那他就不会尊重法律法规,不尊重长辈、权威,长大会遇到大麻烦。

4-6岁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发掘兴趣和天份,培养孩子的能力感,为勤奋、韧性和自尊奠定基础。如果孩子的探索心、独创行为和想象力被家长笑话,那么孩子就会形成内疚感,逐渐失去自信心。如果孩子被管教控制得太严,孩子会逐渐失去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欠缺创造力和目标。

不过最应该注意的一点是:管教孩子永远都应该建立在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基础上。几乎99%的失败管教都是亲子关系没有建立好。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呢?答案是,用孩子最喜欢的爱语去爱他(她):身体接触、赞美与鼓励、共享的时间、礼物、无偿服务(奉献)。父母可以使用孩子最喜欢的爱语,也可以五种都用。

培养孩子的好脾气的方法2

很多正常可爱的学前期孩子在遇到不顺心的事生气,或要达到目的时会大哭大闹,大发脾气,怎么办?别理他,也别让步。如果他在外面当众发作,使你恨不得钻到店铺里的柜台下面躲起来,也真想就依了他算了。不过,你必须忍耐,等他发作过之后,夸奖他终于能控制自己了。

注意:偶尔哭一哭闹一闹不算是发脾气,应对的方法跟大哭大闹不一样,如果你的孩子每天哭闹上两三次,就得请教专家了。

1、教孩子些什么

一、 教孩子应对挫折与愤怒

做给你的孩子看,大人们在遇到挫折或烦恼时除了大吼大叫之外,都是怎么应对。当你把肉烤焦了时,不要气嘟嘟地把烤成焦碳的肉丢进垃圾桶乱摔锅子,而说:“真糟糕!不过,我有办法,让我想想看冰箱里还有什么可以弄来晚餐吃。”如此使孩子懂得遇到问题时应该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发脾气。

二、 孩子应对得当就给予嘉许

留心孩子的行为,应对得当就予以嘉许。如:孩子在玩拼图,太复杂了,自己拼不出,要求你的帮忙,你就该夸奖他处理得当。在孩子遇到挫折时冷静地帮他解决,可以使他觉得自己很不错,以后他会继续采用同样自我解决问题的方式的。告诉他你知道他在拼图拼不出时的感受,不过你以他能承受那种挫折感为荣。

三、 游戏的时间并非独处时间

不要老是让他一个人玩。让他觉得乖乖地一个人玩,爸爸妈妈就不会在身边,他就想法使“坏”,以便把你引回来。

四、 不要等他叫你

如果你注意到他所玩的或吃的有了困难,不要让它为难他太久,发觉他不能解决就自告奋勇伸出援手来,“我想这块该放在这里。”或“让我们这样做。”做给他看,告诉他玩具怎样玩,然后让他自己把工作完成,使他觉得能让别人帮忙也是很棒的行为。

2、解决问题之道——怎样做

一、 不理会他的哭闹

什么也别做,让他知道哭闹既不能引起你的注意,也不能帮他达到目的。可是如何做?在家里时,走开,不要看他,把他关在他自己的房间里,或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如果他发疯般哭闹,会破坏东西,或杀害他自己,把他关在安全的地方;如果在公共场合,把他关在车子里,只要他还在哭闹,决不理他,连看也不看一眼,虽然难以办到,也要勉强为之,试试看找点别的事忙忙。

二、 要坚持

虽然他威力强大,又是尖叫又是跺脚槌桌子,你必须坚持原则,表示你有能力应付情况。告诉你自己教他知道不能事事要怎样就怎样是重要的,他必须学着懂事点,而你必须学着坚持原则,而且给孩子一个限定,要他知道什么行为可行,什么行为不可行。

三、 尽量保持冷静

告诉你自己“这算不了什么,我能处理,同时教给他自我控制,他只是想把我弄烦以得逞。”冷静地不理会他是他最好的榜样,忙你自己的去吧!

四、 赞美他

待暴风雨过去,立即夸奖他终能控制住自我,而且与他开始另一种不会有挫折感的游戏。对他说:“真高兴你现在觉得好多了。我喜欢你,不过不喜欢大哭大闹。”由于这是你对他的哭闹首次发表意见,会帮助他了解你刚才不理会的是他的哭闹,而不是他本人。

五、 事先说明

他在廉价市场里,如果他看到首次要买而你不答应的小汽车又提出要求,而这次你觉得想买给他,不过,必须予以说明。告诉他:“记得你上次在这里的发脾气吗?这次如果你乖点,好好跟着我不乱跑,我会买给你。”这可使他了解并不是他上次发脾气使你改变主意,你要买给他是由于别的理由。如果你愿意,把着理由告诉他更好,如果理由是由于他某种表现好,就更要让他知道了。

3、不要做什么

一、 不要跟他讲道理

在他正在哭闹时跟他讲道理是浪费唇舌,他不会听的——他正在表演呢!你的劝解、讲道理只有使他更起劲,因为他已得到他想引起的注意!

二、 自己不要也大发脾气

你大发脾气对他等于是火上加油。

三、 不要贬低孩子

不要由于他发脾气就骂他是坏孩子,说他:“坏孩子,难不难为情?!”他会因之失去自尊,感到是自己不配得到他想要的。

四、 不要做历史学

不要在事后向他提及他的发脾气,因为这就是对这件事予以再度的注意,增加其再发脾气的机会。

青青到红红家玩耍,红红拿出了她最喜欢的泰迪熊,青青也带来了心爱的小皮球。欢乐融洽的气氛刚持续一会儿,客厅里忽然传来了两人的吵闹声,红红妈连忙过去了解究竟。

原来,青青想玩红红的泰迪熊,红红不给,还非要青青把小皮球给她玩,两人谁也不让谁,争执就这样发生了。

红红妈想了想,决定先不指责孩子的过错,她对两人说:“你们想不想和森林里的小白兔玩游戏呢?”孩子们的兴致马上被“游戏”两个字吸引住了,兴奋地说:“愿意啊,我们该怎么玩呢?”红红妈说:“小白兔来到了森林里,独自一人非常寂寞,想玩玩具了,可是哪里有玩具呢?”青青听了,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小皮球,说:“我有小皮球,让我和小白兔一起玩吧!”红红也迫不及待地说:“我有泰迪熊,让我也陪小白兔玩吧!”两个孩子乐颠颠地拿出自己的玩具,忽然间明白了这才是最快乐的游戏方式,于是又开心地重新玩耍起来,刚才的不快也就烟消云散了。

显然,这是一位聪明的妈妈,她巧妙地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并从中体会到了分享的快乐。生活中,家长经常会遇到此类情况,由于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习惯了独自占有物品,缺乏与人分享的体验。家长切勿忽视孩子过度的独占心理,也许这小小的毛病,将为孩子日后的性格埋下自私的种子,影响其人际关系。不过,年纪尚小的孩子不习惯与人分享是很自然的,他常常认为,凡是到手的东西都属于自己。这时家长要及时给孩子灌输分享的概念,教孩子享受分享的乐趣。孩子通常愿意讨大人欢心,期望大人夸奖,因此只要家长的教导方式恰当,大多数孩子到了五六岁时,都愿意和伙伴一起玩耍、共享乐趣。

不要一下子对孩子要求太高,虽然孩子需要学会分享,但这对孩子来说并不是容易理解并能迅速接受的观念。因此,在要求孩子把玩具拿出来让别人玩时,请先给他足够的时间玩自己的玩具,让他感到分享是在自己主观意愿下发生的,同时也不要忘了表扬孩子的慷慨举动。

让孩子带上玩具到邻居、同事家里与小朋友一起玩耍,也可以邀请孩子熟悉的小伙伴带上玩具到自家来玩,让孩子在与小伙伴的玩耍中学习分享。

在孩子年龄尚小的时候,就可以尝试这样的练习:孩子手中拿个布娃娃,家长手里拿着一辆小汽车,家长将小汽车递给孩子,然后请孩子把手中的布娃娃也送给家长,让孩子体会互惠和信任。当孩子紧紧地抱着自己的小皮球不肯放手时,可以引导他将球抛给家长,然后家长再把球抛回给孩子,一来一往,自然而然地带孩子进入共同娱乐的情境中。

教孩子与同伴互相谦让,友好相处;告诉孩子,对大家都喜欢的玩具别急着争抢,建议“轮流玩”……这样的做法可使孩子养成遇事不忘想到别人的习惯,明白有了同伴能够让玩耍变得更愉快。

围绕“怎样和同伴合作玩”、“别人想玩你的玩具时怎么办”、 “你想玩同伴的玩具时该怎么说”、“你拿到同伴的玩具后该怎么说”等话题,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从而使孩子懂得与人相处、与人分享的方法。
#p#副标题#e#

培养孩子的好脾气的方法3

人们都想孩子有个好性格,自己幸福,也能给他人带来幸福。孩子的性格是怎么形成的呢?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养成的呢?在我看来,有天然的成分,也有后天的因素。不能说,孩子的性格天生就那样,谁都无能为力;也不能说,家长、老师可以随意改变孩子的性格。

孩子性格中天然的成分,我们改变不了。比如,孩子天生好说、好动、好表现,你要孩子乖乖地跟着家长不要乱说乱动乱表现,岂不把孩子给憋坏了吗?孩子天生胆小,你却让孩子去玩那些惊险、刺激的游戏,岂不把孩子吓坏了吗?孩子性格中天然的成分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孩子天生怎样,就应尊重、爱护孩子性格中天然的成分。

孩子性格中虽有天然的、难以改变的成分,但是绝大部分还是后天形成的,可以改变的。在孩子性格形成过程中,父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每个孩子身上都打着父母的烙印。孩子的性格好,表明父母的教育好;孩子的性格有问题,表明父母的教育出了问题。

既然父母的责任这么重大,怎么才能使孩子的性格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呢?

第一,父母应尊重、顺应孩子的天性,使孩子的性格自然形成。为什么有的父母总怨孩子不听话、不服管,脾气暴躁呢?因为这些父母不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去做有违其天性的事情,才会使孩子变得暴躁、叛逆。父母顺着孩子的天性去培养教育,孩子心情舒畅、畅所欲言,还会与父母对着干吗?比如,孩子天生爱写、爱画,走到哪儿就想写到哪儿、画到哪儿,父母怕孩子把家里的地面、墙壁写乱、画脏,把孩子的写字、画画工具都没收了,孩子的天性找不到正常的发挥渠道,能不与父母对着干吗?如果孩子喜欢写字画画,父母就给他提供纸笔和场地,让他尽情地写、尽情地画。孩子心中的愿望通过正常渠道得以实现,还会性情暴躁地与父母对着干吗?!由此可见,给孩子的天性开辟一个自然通道,让孩子自由发挥,对他美好性格的形成是多么的重要。

第二,父母不能控制孩子,孩子也不能控制父母。看看当今中国,就会发现,多少家庭正在上演控制与反控制的悲剧。父母和孩子你方唱罢我方登台,家庭“战乱”不休,孩子成了最大牺牲品。为什么会上演这样的家庭悲剧呢?原因有二:一是父母生养了孩子,觉得自己有功,就想控制、命令孩子,而孩子不愿受人控制,便与父母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二是孩子自认为地位特殊,对家人颐指气使、发号施令,致使父母忍无可忍,与孩子发生激烈的“战争”。这种家庭成员地位不平等引发的“战争”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父母和孩子冲突不断,孩子能有好性情吗?要想孩子性情好,父母首先应当明白:孩子生而平等,地位不比父母高,也不比父母低;父母只有培养、教育孩子的义务,没有控制、命令孩子的权力。父母从小就充分倾听、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感到,他是家庭的一员,和父母一样,有说话、表态的权利。父母和孩子地位平等,谁都别想支配、控制谁,谁都需要尊重对方。孩子从小生活在这样温馨、民主的环境里,父母不对他发号施令,他也不对父母大呼小叫,孩子的性格能不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吗?

第三,不能强求孩子去做超越其年龄、能力的事情,不能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相比。有的孩子发育、成熟早一点,抢在同龄人前,多学了一些东西,多做了一些事情,这样好学上进的孩子值得鼓励、肯定。但不能因为有这些早熟的孩子的存在,就否认、贬低普通的、晚熟孩子的存在价值。有的父母无视自己孩子的情况,一味要求孩子早学多学,并美其名曰: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从小肩负超越年龄、能力的事情,能不怨恨父母、怨恨生活吗?孩子每天生活在怨恨中,能有好性情吗?要想孩子性情好,就要尊重孩子的生长、发展规律,在充分认识、把握孩子实力的基础上,给予孩子恰如其分的帮助、理解、支持,使孩子始终处于学有兴趣,学有成效,学有目标,学有余力的良好状态。爱学习、爱生活的孩子,能不拥有一个好性格吗?

第四,父母想要孩子有好性格,自己就得先有好性格。如果父母每天针尖对麦芒,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孩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能有一个好性格吗?孩子的性格出了问题,首先得从父母身上找原因。孩子都是父母的“翻版”:父母性情温和,待人友善,孩子会性情暴躁、出言不逊吗?父母怨天尤人、吵闹不休,孩子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心里暗淡无光,能有阳光般的性格吗?父母要培养、教育孩子,先得反思、教育自己。

第五,要让孩子完整地做好一件事。孩子做事不完整,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什么事情都要别人给他收尾,这会使孩子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孩子说话、做事一板一眼,有头有尾,会给人可靠、可信任的感觉。怎么才能使孩子完整地做成一件事呢?首先应让孩子看到,父母做事都有一个完整的程序。比如,父母买菜做饭,先要上街买菜买米,再回家洗菜淘米,然后才是煮饭炒菜,最后还要洗刷碗筷、擦洗灶头——孩子做事也应像父母一样,有头有尾有顺序。再比如,从柜子里拿玩具,不能打开柜子,拉出自己想要的玩具,就把别的玩具撒一地。别小看拿玩具这么一件小事,这也是培养孩子耐性的好机会。孩子打开柜子,把别的玩具放到一边,取出自己想要的玩具,关上柜门,算是完成了一个程序。玩完之后,把玩具整理好,放回原来的地方,再把柜门关上,才算完整地做了一件事。孩子每做一件事,都是这样,有开头,有结尾,最终会形成一种很好的做事风格,这种做事风格延续下去,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做事性格。

第六,不能使孩子成为一个欺软怕硬的人。孩子在外受了气,可能会找父母、老人撒气,也可能会找比他弱小的孩子撒气。孩子见着强者就开躲,见着弱者就开欺,没有一点正义感、同情心,这会使孩子成为一个骨头软、嘴巴硬、既可怜又可恨的人。怎么才能不使孩子成为这样的人呢?首先要让孩子自己看得起自己,尊重自己。那些不懂事、不自尊的人很容易被人轻视,孩子说话、做事都有自己的尊严、分寸,是不会招到别人欺辱的。其次,孩子不能去欺辱那些比自己弱的人。一旦弱势群体联合起来,或者有更强悍的人出现,孩子就会成为别人欺辱、嘲弄的对象,最终自取其辱。最后,孩子再弱小,再不被人重视,也应该有正义感、同情心。孩子有正义感,会赢得别人的认可。孩子在同龄人中树立了一定的威信,见着“强人”不躲,面对“恶人”也不会胆小怕事。这样的孩子即使成不了公平、正义的守护神,也会成为一个让人礼让三分的人。孩子不畏强暴,不欺软怕硬,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令人称道的性格。谁不愿自己的孩子有这样的好性格呢?

第七,让孩子说话、做事都要替别人着想。孩子生来是不会替别人着想的,孩子能替别人着想,是父母培养、教育的结果。怎么才能使孩子善解人意、替别人着想呢?这就要让孩子经常做换位思考:你喜欢这个玩具,别人也喜欢这个玩具。如果人人都只为自己着想,你争我夺,是不是都玩不成这玩具呢?如果你能让别人先玩一会儿,大家轮流玩,是不是都能玩上这玩具呢?孩子有这样的思想和品德,能不成为一个性格完美的人吗?

第八,既要孩子坚忍不拔、不服输,又要孩子灵活变通、不固执。不培养孩子坚忍不拔、不服输的性格,孩子遇着什么困难、挫折就打退堂鼓,这会使孩子成为一个意志薄弱、不堪重任、一事无成的人。孩子需要意志坚定、百折不挠,同时也需要审时度势、灵活变通。孩子小,可塑性大,父母不固执己见,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而是跟孩子分析利弊,讲清道理,让孩子坚持什么,放弃什么都了然于心,自有主见,就能使孩子既坚定又随和,既不轻言放弃,也不一意孤行,碰了南墙不回头。

孩子的性格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紧密相连的。好的行为习惯、思想品德培养起来了,好的性格也就随之培养起来了。

人的性格是和人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性格好,预示着前途、命运会跟着好;性格出问题,预示着前途、命运也会随之出问题。由此而言,培养、造就孩子的美好性格不是一件可以往后推的小事,而是从小就应引起父母高度重视。性格决定命运,此话不能不当真。

看了怎样培养孩子的好脾气的人还看:

1.

2.

3.

4.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家庭教育】热点

【家庭教育】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