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三学习方法>九年级语文

初三语文文言文练习题【合集两篇】

在即将到来期末考试,教师们要如何准备呢?接下来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初三语文文言文练习题,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语文文言文练习题答案:

1.C 2.A. C 3、A 5.B 6.C 7.B 8.C 10. D 11、D 12、D. 13、D. 14、C 15、D 16、B 17、B 18、E A

19、D(A中两个“以”的意思分别为“以致”、“凭”;B中第一个“之”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第二个“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C中的两个“顾”字的意思分别为“拜访”、“难道”:D中两个“效”字的意思都是“实现”。)

20、C(“夙夜”的古今义都为“朝夕”、“日夜”;“卑鄙”的古义为“地位卑微,目光短浅”,今义是指品德低劣;“驱驰”的古义为“奔走效劳”,今义是“驱赶,奔走”;“涕”的古义为“眼泪”,今义是“鼻涕”。)

24、C 25.C 26.A 27、B 28、A 29.C 31. D

33、D 34、D(A中两个“以”的意思分别为“以致”、“凭”;B中第一个“之”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第二个“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C中的两个“顾”字的意思分别为“拜访”、“难道”:D中两个“效”字的意思都是“实现”。)

35、C(“夙夜”的古今义都为“朝夕”、“日夜”;“卑鄙”的古义为“地位卑微, 目光短浅”,今义是指品德低劣;“驱驰”的古义为“奔走效劳”,今义是“驱赶,奔走”;“涕”的古义为“眼泪”,今义是“鼻涕”。)

36、D(D中的两个“而”字都表转折;A中两个“之”字分别用作代词和动词;B中两个“于”字的意思分别是“在” 和“对”;C中两个“以”的意思分别为“用来”、“以致”。)

37.C(“异同”——在这里是偏义复词,指“不同”;今义:含“相同”和“不同”;“开张”——古义:扩大,今义:商店开门营业:“痛恨”——古义:痛心遗恨,今义:非常憎恨。)

38、C(“夙夜”的古今义都为“朝夕”、“日夜”;“卑鄙”的古义为“地位卑微,目光短浅”,今义是指品德低劣;“驱驰”的古义为“奔走效劳”,今义是“驱赶,奔走”;“涕”的古义为“眼泪”,今义是“鼻涕”。) 39、A。

40.c【解析】本题较易。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c项 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汉“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应交给“有司”判定他们受罚还是受赏,来显示公正严明。并非要“刘禅应和“有司”起处理赏罚之事”。其他三项分别从分析形势和提出建议方面,准确表达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41、B. 42、C. 46.C 47、B 48、D#p#副标题#e#

初三语文文言文练习题(四)

问答题

1、请解释下面各组中加点的词。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一叶知秋( )

②盖追先帝之殊遇 ( )殊途同归( )

2.从选文中找出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

3.诸葛亮出师北伐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你心目中的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

4.用自己的语言对诸葛亮其人作出评价。

5..结合选文((7、8段)概括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原因。

6.请从文中(8段)摘录表现诸葛亮对后主殷切希望的句子

7.请用6个字概括上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8.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很多事例足以体现这一特点,如“摆八卦阵”。

9. (1)选文第7段“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大事”具体指什么?

(2)从作者回忆的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大事三件往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其怎样的情感?

10、诸葛亮从当前的形势出发,劝勉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并向他提出了哪些建议?

11. 1、2文段中有两个词语已经成为经常使用的成语,它们是_________ 和________。

12. “使内外异法”中,“内”指_____,“外”指_____;文中与“内”“外”意思相同的两个词分别是_____ 和_____。

13.选段中写道:“愿陛下亲之信之”。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

①; ②。 (用原文回答)

14.结合《出师表》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

15.文段“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中加点的“此”指哪两件事?

16、“先帝之殊遇”体现在哪里?请把它归纳出来。

17.用选段中的原话回答下列问题。

(2)诸葛亮在出师前对后主提出了什么建议?

18.“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19.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作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

20.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两点即可)

21.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

24.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

25.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什么?

26.作者在《出师表》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文字默写出来

27.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28.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

29.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

30.《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一致。

31.《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

32.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

34.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35.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

36.《出师表》中说明蜀国当时所处的政治形势的句子是:

37.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

38.作者是怎样感激先帝的知遇之恩的?

39.作者受命以后,为什么“夙夜忧叹”?

40.“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

41..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

42、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

43.选文第三段说“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请结合选文具体说说诸葛亮希望后主怎样“亲之信之”这些“贞良死节之臣”。

初三语文文言文练习题答案:

(四)简答题

1、①时候 秋天 ②特别(或特殊)不同 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1)目标: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2)宁静淡泊,知恩图报,谨慎细致;对先主刘备忠心耿耿,竭力辅佐后主刘禅;为建立蜀国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智慧的化身等。(言之有理即可)

4.出身卑微,少有大志,知恩图报,鞠躬尽瘁。(答出两点即可)。

5、⑴报先帝,忠陛下;⑵南方已定,兵甲以足。 6.“陛下亦宜自谋……深追先帝遗诏”

7.报先帝忠陛下 8.例:空城计 火烧赤壁 六出祁山

9、(1)白帝城(刘备)托孤,兴复汉室 (2)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效忠(报答)刘备父子之情。

10、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亲贤臣,远小人)三项建议。

11.妄自菲薄 作奸犯科 12. 宫内 朝廷 宫中 府中

13.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14.答案要点:①为了解除后顾之忧 ②为了汉室之隆

15. (1)五月渡泸,平定南方; (2)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16.①三顾茅庐。 ②临危委重任。③临崩寄大事。

17. (1)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2)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18.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9.围绕“借先帝之意,告诫后主(刘禅)要亲贤远佞”回答即可。(共2分,围绕“亲贤臣,有利于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回答也可以得满分。或围绕“亲贤臣,远小人,有利于国家强盛发展”回答也可得满分。或围绕“亲贤远佞,才能治理好国家”回答亦可得满分)

20.①积极献言,提?三项建议。(或“提?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②积极荐贤,安排内政、军事人才。(或“推荐人才”) ③平定南方,使后方稳定,得以?师北伐。 ④积极筹备北伐,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作准备。

21.围绕“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作好分内的事”来回答即可。

22 .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4.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25.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26、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临崩寄臣怪大事”

27.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8.不宜妄自菲薄;

29.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30.“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3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3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4.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

35.“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6.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37.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8.遂许先帝以驱驰

39.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40.北定中原 攘除奸凶 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

41.①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② 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42、围绕“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作好分内的事”来回答即可。

43.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看过七年级政治上册期末检测考试试题及答案的还看了:

初三语文文言文练习题(2)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躬耕于南阳 (2)先帝不以臣卑鄙 (3)危急存亡之秋

(4) 悉以咨之 (5)将军宜枉驾顾之 (6)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7)由是先主遂诣亮 (8) 此人可就见 (9)至于斟酌损益

(10)临表涕零 (11) 遂许先帝以驱驰 (12) 猥自枉屈

(13) 以咨善道 (14) 以彰其咎 (15) 此臣所以报先帝

(16)以光先帝遗德 (17)引喻失义 (18)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19)开张圣听 (20)引喻失义 (21)中道崩殂:

(22)天下三分 (23)危急存亡之秋 (24)殊遇

(25)臣本布衣(26)深入不毛 (27)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28)可计日而待也 (29)恐托付不效 (30)躬耕于南阳

(31)至于斟酌损益 (32)由是感激 (33)疲弊

(34)开张 (35)恢弘 (36)陟罚臧否

(37)刑赏 (38)平明 (39)志虑忠纯

(40)裨补阙漏 (41)性行淑均 (42)裨补阙漏

(43)倾颓 (44)痛恨 (46)贞良死节

初三语文文言文练习题答案:

(一)、(1)躬:亲自,亲身(2)卑鄙:出生卑微,身份低贱(4)询问,征求意见(5)顾:拜访 (6)以:把(7)由是:因此 诣:拜访。(8)就:接近。(9)除去(10)落下,降落(11)答应 奔走效劳(12)降低身份 (13)询问 (14)表明,显扬 (15)……的原因(16)发扬光大(17)适宜、恰当(18)选拔 给予(19)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20)说话不恰当(21)半路去世 (22)天下分成三部分 (23)危难紧急存续或灭亡之时(24)特别厚待(27)都,全 (28)计算(29)奏效,实现(30)明见,英明(30)躬——亲自、自己、本人;简——选拔、挑选、选;益——增加(32)感动,激动

初三语文文言文练习题(二)

句子翻译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先帝不以臣卑鄙

(3)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4)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5)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6)将军宜枉驾顾之。

(7)遂许先帝以驱驰。

(8)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9)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0)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2)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1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4)“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15)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16)后值倾覆:

(17)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8)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19)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20)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1)每与臣论此事

(22)(愿陛下亲之信之

(23)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初三语文文言文练习题答案:

(二)(1)亲近贤臣,远避(疏远)小人,这是先汉所以能够兴盛的原因。

(2)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3)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王室的兴盛,就时间不远了。

(4)我本来是个平民,亲自在南阳耕地,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自己,不想在诸侯中扬名做官。

(5)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使。

(6)将军应该委屈自己亲自去拜访他。

(7) 于是答应先帝奔走效劳;

(8) 征询治国的好道理,明察和接受正直的进言。

(1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12)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都忠诚无二。

(13)这确实是危急存亡的时刻啊!

(14)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的美德,发扬扩大忠志之士的气节。

(15)宫廷里侍奉守卫的臣子,不也稍有懈怠。

(16)后来正遇危亡关头。

(17)诚愿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王室的兴盛,就时间不远了。

(18)先帝在世的时候,每当和我谈论这事,对桓、灵二帝没有不叹息、痛心和遗憾的。

(19) 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的关头奉命出使(东吴)

(20)在乱世之中苟且保全性命,不想在诸侯中求得显达。

(21)每次和我评论这些事.

(22)希望陛下能亲近他们信任他们.

(23)译文:希望您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没有取得成效,就请惩治我失职的罪过。

初三语文文言文练习题(三)

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语句中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徒以有先生也 杀之以应陈涉 B.优劣得所 置人所罾鱼腹中

C.悉以咨之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D.可计日而待也 举大计

2.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读音和意思都不相同( )

A. 以光先帝遗德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皆刑其长吏

C.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河曲智叟亡以应

D. 使内外异法也 渔人甚异之

E. 恢弘志士之气 苦其心志

3.选出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 )

A、悉以咨之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B今南方已定 是亦不可以已乎

C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问君何能尔

D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亲贤臣,远小人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以”与“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A、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B、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C、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5.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此皆良实 用心良苦 B.晓畅军事 家喻户晓

C.死节之臣 节衣缩食 D.计日而待 千方百计

6、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A、元方入门不顾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C、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之”与“败军之际”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咨臣以当世之事 B.吾欲之南海 C.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D.永之人争奔走焉

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夙夜忧叹(早晚) B.攘除奸凶(排除、铲除)

C.以告先帝之灵(劝告) D.以彰其咎(表明、显扬)

9.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一句中“以”字用法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C.先帝不以臣卑鄙 D.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10.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亨误的一项是( )

A .夙夜优叹(早晚) B. 深人不毛(不长草的地方)

C. 当奖率三军(军队的统称) D.至于斟酌损益(革除)

11、下面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B、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不足为外人道也

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D、先帝不以臣卑鄙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2、选出与“故五月渡泸”中“故”意思相同的一项( )

A、桓侯故使人问之;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既克,公问其故; D、彼竭我盈,故克之;

13、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 )

A 亲贤臣,远小人亲戚畔之 B未尝……于桓灵也战于长勺

C牺牲玉帛,必以信愿…亲之信之 D此悉……之臣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14、下面词义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崩殂(死。皇帝死叫“崩”,殂,死亡) B.殊遇(特别厚待)

C.恢弘(气势宏大) D.引喻失义(说话中称引、譬喻不恰当)

15、下列句中加点字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广故数言欲亡 B.河曲智叟亡以应 C.今亡亦死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6、下面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危急存亡之秋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B.忘身于外 无敌国外患者

C.盖追先帝之殊遇 笼盖四野 D.以塞忠谏之路也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17、下面四组句子中画线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

A 、帝感其诚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诚宜开张圣听

C 、以光先帝遗德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D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弛然而卧

18、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读音和意思都不相同? _ E ____和___ A __

A.以光先帝遗德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皆刑其长吏

C. 此恢弘志士之气 苦其心志 D.此使内外异法也 渔人甚异之

E.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河曲智叟亡以应

1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以伤先帝之明盖 亦以精力白致者 B.若无兴德之言 何陋之有?

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D.恐托付不效 不效则治臣之罪

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遂许先帝以驱驰 C.夙夜忧叹 D.临表涕零

24、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 )

A、恐托付不效 以讨贼兴复之效 B、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C、先帝不以臣卑鄙 以中有足乐者 D、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以弱为强者

25.选出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这里是“时”的意思)B.以光(发扬光大)先帝遗德

C.臣本布衣,躬(弯着腰)耕南阳 D.谘(询问)臣以当世之事

26.选出加点词词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恢弘志士之气 醉翁之意不在酒 B.欲报之于陛下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先帝不以臣卑鄙属于作文一以记之 D.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同予者何人

27、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效:任务)B、临表涕零(涕:鼻涕)

C、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从那时以来)D、猥自枉屈(猥: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2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此殆天所以资将军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B、先帝不以臣卑鄙咨臣以当世之事

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顾野有麦场

D、何陋之有策之不以其道

29.下列各组语句中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徒以有先生也 杀之以应陈涉 B.优劣得所 置人所罾鱼腹中

C.悉以咨之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D.可计日而待也 举大计

30、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必以分人”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以塞忠谏之路也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3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黑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亲贤臣,远小人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愿陛下亲之信之

D、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32.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一句中“以”字用法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C.先帝不以臣卑鄙 D.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36.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悉以咨之 辍耕之垄上 B.试用于昔日 叹息痛恨于桓、灵

C、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以塞忠谏之路 D.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人不知而不愠

3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浯相同的一项是( )

A、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B、诚宜开张圣听 C、不宜妄自菲薄 D、叹息痛恨于桓、灵

39.下列与“咨臣以当世之事”句子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 )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B.此三子者,皆布衣之世也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0.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诸葛亮分析蜀汉的危急形势,意在引起后主刘禅的高度重视。

B.诸葛亮指出,蜀汉的有利条件是一些忠臣志士因感念先帝之恩而愿报效后主。

C.诸葛亮提议后主刘禅应和“有司”一起处理赏罚之事,以显示公正严明的治理。

D.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路、严明赏罚和亲贤远佞的建议。

41、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说明北伐的时机已成熟。

B、作者用“报先帝”、“忠陛下”收结这一层意思,表达对后主无限“感激“之情。

C、“忧“、”愁“二字,深刻表现了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D、这一层叙述接受先帝“托付“,”“夙夜忧叹“,惨淡经营的苦心。

42、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先帝“临终寄臣以大事“交代了作者出师北伐的原因是为了完成先帝的夙愿。

B、“忧“、”愁“二字,深刻表现了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C、受命以来“作者分两步行动,首先平定南方,然后北伐中原,从而完成了先帝的托付。

D、本段以记叙为主,陈述作者的心愿,表达了鞠躬尽瘁之情。

43、对第一节,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文中的“益州”指蜀汉,“先帝”指刘备,“陛下”指刘禅。

B.作者分析形势先说不利的主观条件,后说有利的客观条件。

C.作者在提出自己的建议时,先从反面说,再从正面说。

D.本段的主旨是“诚宜开张圣听”,这是作者提出的第一个建议。

44、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是说,刘备“兴复汉室”的大业还未完成就去世了。

B.“先帝……之秋也”是说,“兴复汉室”有很多不利条件。

C.“侍卫之臣……陛下也”是说,“兴复汉室”也有很多有利条件。

D.“以光先帝遗德”是说,诸葛亮告诫刘禅不能期望只用“先帝”的遗训来鼓舞士气就能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45、下面是对这一二两段文字的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A 作者认为蜀汉目前形势很好,是统一天下的大好时机。

B 作者认为朝廷内外目前存在一种强烈的报国热情。

C 作者建议皇宫中,朝廷中处理事情的标准应有所区别。

D作者希望陛下广泛听取意见,亲自做出对臣下的赏罚。

46.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 ( )

A.文中“益州”指蜀汉,“先帝”指刘备,“陛下”指刘禅,“臣”指诸葛亮。

B.第①段文字的主旨句是“诚宜开张圣听”,这是作者提出的第一个建议。

C.第①段文字中“不宜妄自菲薄”的意思是“不应狂妄自大,鄙薄别人”。

D.第②段文字中最后一句概叙了作者跟随先帝艰苦创业的历史,感情极为深沉。

47.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惩罚“作奸犯科者”,奖赏“为忠善者”。

B.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希望后主广开言路。

C.选文提及先帝“痛恨于桓、灵”,意在劝勉后主亲贤远佞,使汉室兴隆。

D.作者在文末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的忠心。

48、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先自叙本志,表明自己“布衣”身份,为下文写“先帝不以臣卑鄙”作铺垫。

B、第②段一个“当”字引出六个四字句,以磅礴的气势指出这次“出师”的战略目标,使后主深信伐魏之事势在必行。

C、③④两个自然段点明全篇主旨,阐述了修明内政与北伐胜利的关系。

D、选文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描写、说明,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九年级语文】热点

【九年级语文】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