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一学习方法>高一生物

高一生物重要知识点总结合集六篇

生物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自然科学,与数学、物理、化学相比,更接近于文科,它既需要严密的逻辑分析能力,又需要牢固的记忆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是否掌握恰当的记忆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一重点知识点总结和归纳: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一、基础知识

1、细胞膜

(1)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糖类

(2)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3)癌细胞的癌变过程中,细胞膜产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蛋白减少。

(4)功能:Ⅰ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细胞膜保障里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Ⅱ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Ⅲ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细胞分泌的激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

2、细胞器

(1)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1}分泌蛋白:酶、抗体、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2}过程:核糖体(由氨基酸形成肽链)→内质网(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高尔基体(修饰加工)→细胞膜

细胞器 分布 形态 结构 成分

线粒体 动植物细胞 短棒状、圆球状、线性、哑铃型 双层膜、嵴、基质 有氧呼吸酶、磷脂、少量DNA、RNA、蛋白质

叶绿体 绿色植物 扁平椭球形或球形 双层膜、基粒、基质 光合作用酶、色素、磷脂、少量DNA、RNA、蛋白质

内质网 动植物细胞 网状 单层膜 磷脂、蛋白质

高尔基体 动植物细胞 囊状 单层膜 磷脂、蛋白质

核糖体 动植物细胞 椭球形 无膜结构 RNA、蛋白质

溶酶体 动植物细胞 囊状 单层膜 多种水解酶、蛋白质、磷脂

液泡 主要存在与植物细胞 泡状 单层膜 细胞液:糖类、无机盐、色素 蛋白质、磷脂

中心体 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 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 无膜 蛋白质

3、细胞核

(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结构

核膜(双层膜) 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核孔(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二、规律总结

【1】细胞器规律总结

{1}有无膜

单层膜: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

双层膜:细胞核(核膜)、线粒体、叶绿体

无膜:核糖体、中心体

{2}植物特有:细胞壁、叶绿体、大液泡

动物、低等植物特有:中心体

{3}成分:Ⅰ有磷脂 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

Ⅱ有色素 液泡、叶绿体

Ⅲ有DNA 线粒体、叶绿体

Ⅳ有RNA 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4}功能:Ⅰ与能量转换有关 线粒体、叶绿体

Ⅱ能复制的 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 Ⅲ能独立遗传的 线粒体、叶绿体Ⅳ与有机物合成有关 叶绿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Ⅴ合成淀粉的 叶绿体 Ⅵ合成蛋白质的 核糖体

Ⅶ合成脂质的 内质网 Ⅷ合成纤维素的 高尔基体

Ⅸ合成核酸的结构 细胞核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一、基础知识

(1)酶

{1}细胞代谢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2}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3}酶是活细胞中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蛋白质或核酸)

{4}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适宜的温度和PH值

(2)ATP

{1}ATP(三磷酸腺苷),A—P∽P∽P,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高能磷酸键水解释放30.54kJ/mol,ATP水解,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水解。

{2}ATP和ADP的转化:ADP+能量+Pi≈ATP

(3)呼吸作用

【1】有氧呼吸

{1}公式: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2}①葡萄糖→2丙酮酸+少量[H]+少量能量 细胞质基质

②丙酮酸+H2O→CO2+[H]+少量能量 线粒体基质

③[H]+O2→H20+大量能量 线粒体内膜

{3}1mol葡萄糖释放2870kJ 1161kJ→ATP 38mol

热量

【2】无氧呼吸

{1}公式:C6H12O6→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

C6H12O6→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

{2}①葡萄糖→2丙酮酸+少量[H]+少量能量 细胞质基质

②丙酮酸→酒精+CO2+少量能量 细胞质基质

{3}1mol葡萄糖释放196.65kJ 61.08kJ 2molATP

热量

{4}生物类群 动物→乳酸 植物→酒精+CO2(马铃薯块茎、甜菜块茎、玉米的胚进行无氧呼吸,生成乳酸。#p#副标题#e#

(4)光合作用

(1)绿叶中的色素

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2)叶绿体的结构:形状: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双层膜,内部有基粒,每个基粒由许多类囊体,吸收光能的四种色素就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3)过程:

光反应 暗反应

条件 光、色素、酶、H2O 有光、无光、ATP、还原性[H]、酶、CO2

场所 类囊体薄膜 叶绿体基质

反应 2H2O→O2+4[H] 水的光解 ATP+Pi→ADP ATP的形成 CO2的固定 CO2+C5→2C3 2CO2→([H]、ATP、酶)(CH2O)+O5+H2O

能量转化 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CH2O)中稳定的化学能

(4)化能合成作用

土壤中的硝化细菌,能将土壤中的氨(NH3)氧化成亚硝酸(HNO2),进而氧化成硝酸(NH3)。(2NH3+3O2→2HNO2+2H2O+能量 2NHO2+O2→2HNO3+能量)

二、规律总结

【1】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1)氧气

①对无氧呼吸:随O2浓度增加而抑制,O2浓度达到一定值时,被完全抑制。

②对有氧呼吸:随O2浓度增加,有氧呼吸强度增加,但达到一定值时不再增加(受酶的活性和底物浓度影响)

(2)CO2

(3)温度(4)水分

【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物质变化规律

不消耗O2,释放CO2→只进行无氧呼吸

O2吸收量=CO2释放量→只进行有氧呼吸

O2吸收量

酒精量=CO2量→只进行无氧呼吸

酒精量

【3】光合作用

[1]光合速率的表示方法

净光合速率:(有机物的积累量、CO2的吸收量、O2的释放量)

实际光合速率:(有机物的生成量、CO2的固定、O2的生成量)

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作用速率

测定:黑暗中测呼吸作用速率,光下测净光合作用速率,两者相加=实际光合速率

[2]光照和CO2发生改变后的物质变化

①停止光照,ATP↓,ADP↑,C3↑,C5↑

②停止CO2供应,C3↓,C5↑,ATP↑,ADP↓

[3]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

(1)光照强度(2)叶面积指数(3)温度(4)CO2浓度

第一章 走进细胞

一、规律总结

【1】显微镜的使用

1、放大倍数指的是长度或宽度。

2、各类镜头特征比较:

镜头种类 有无螺纹 长度 放大倍数 视野大小、明暗

物镜 有 长 大 小而暗

目镜 无 短 小 大而亮

3、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的关系:

(1)一行细胞的变化,放大倍数与视野范围成反比

(2)圆形视野: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染色体 无染色体 有染色体

核结构 无核膜、核仁,有拟核 有成型的细胞核

细胞器 只有核糖体 八大细胞器

细胞壁 主要是肽聚糖 植物:果胶和纤维素

增值方式 分裂 有丝分裂

种类 1、蓝藻:篮球藻、颤藻、念珠藻

2、细菌

3、放线菌:链霉菌、衣原体、支原体、乳酸菌 真菌:霉菌、酵母菌

绿藻、衣藻、变形虫

二、基础知识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2、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死细胞:植物的导管、木纤维

细胞的产物:胃蛋白酶、甲状腺素、抗体

活细胞:植物的筛管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一、基础知识

1、大量元素:C、H、O、N、P、S、K、Ca、Mg

微量元素:Fe、Mn、Zn、Cu、B、Mo

2、蛋白质

(1)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生物大分子。

(2)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

(3)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做肽键

(4)蛋白质的功能:Ⅰ结构蛋白Ⅱ催化作用(酶)Ⅲ运输载体(血红蛋白)Ⅳ信息传递(激素)Ⅴ免疫(抗体)

3、核酸

(1)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2)一个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组成

(3)DNA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RNA由一条核糖核苷酸链构成。

(4)[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尿嘧啶U]

4、糖类和脂质

(1)单糖:葡萄糖(C6H12O6)果糖 半乳糖 核糖 脱氧核糖

(2)二糖: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两个葡萄糖)乳糖(葡萄糖、半乳糖)

(3)多糖:淀粉(C6H10O5)n 糖原 纤维素

(4)脂质:C、H比大,耗氧多,产生的水多

脂肪 只含C、H、O

磷脂 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固醇 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5、无机物

(1)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结合水、自由水

(2)自由水和结合水的转化:Ⅰ血液凝固 自由水→结合水 Ⅱ代谢强 自由水多 Ⅲ晒种子 失去自由水 Ⅳ抗性强 结合水多

(3)无机盐的作用#p#副标题#e#

维持生物体的正常功能—血液中钙离子含量太低,则动物会出现抽搐

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生理盐水

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平衡、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

I—甲状腺素的组成元素

Ca—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儿童缺乏患佝偻病,成年人缺乏患骨质染化病,老年人引起骨质疏松

Zn—缺乏时引起植物“小叶症” B—“花而不实”

Mg—参与叶绿素的合成 Fe—血红蛋白的必需元素,缺乏患贫血

二、规律总结

【1】蛋白质数量关系汇总

氨基酸数 肽键数 脱去水分子数

1条肽链 n n-1 n-1

m条肽链 n n-m n-m

【2】DNA和RNA的区别

DNA RNA

结构 双螺旋结构 单链结构

基本单位 脱氧核糖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化学组成 磷酸 磷酸

五碳糖 脱氧核糖核苷酸 核糖

含氮碱基 4种(A、T、C、G) 4种(A、C、G、U)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一、基础知识

【1】细胞的增殖

{1}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

{2}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3}有丝分裂

Ⅰ细胞周期:条件:连续分裂的细胞。概念: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时期 染色体特点

图像 数目 变化规律

间期

2N 染色体数目不加倍,DNA数目加倍,出现染色单体,合成了蛋白质,细胞有适度生长

前期

2N 核膜、核仁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

中期

2N 着丝点被纺锤丝牵引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数目稳定

后期

4N 着丝点复制,纺锤丝缩短,牵引着丝点向两级移动,染色单体分开,变成两条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单体消失

末期

2N 核膜核仁重建,染色体纺锤体消失,细胞板出现,形成细胞壁

Ⅲ有丝分裂中有关数目的变化规律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DNA含量 2a→4a 4a 4a 4a 4a→2a

染色体数目 2N 2N 2N 4N 4N→2N

染色单体数目 0→4N 4N 4N 0 0

发生时期和内容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不同点 前期(形成纺锤体的方式不同) 细胞两级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末期(形成子细胞的方式不同) 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向四周扩散形成细胞壁 细胞膜中不向内凹陷,一个细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2】细胞分化

1、概念: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基础:合成本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

3、胚胎期最旺盛

4、特征:①持久性②不可逆性③普遍性

5、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6、细胞的全能性:

[1]基础:含有本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

[2]表现:a:在生物体内无法表现,全能性受限

b:离体时,适宜条件:水、无机盐、激素、小分子有机物、适宜的温度

c:全能性大小顺序:①根据物种不同: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②根据分化程度不同:受精卵>干细胞>体细胞(分化程度越大,全能性越小)

[3]用去核卵细胞做生物工程的原因:

个体大,易操作,营养物质丰富,其细胞质中含有诱导体细胞核恢复全能性的物质。

[4]应用:①植物组织培养:离体的组织(细胞)→(脱分化)愈伤组织→植物体

②干细胞:a:全能干细胞b:多能干细胞(造血干细胞)c:专能干细胞(神经干细胞)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1、细胞衰老的特征:(一大、一小、二低、一多)

[1]细胞核变大,染色加深

[2]细胞内水分减少,体积变小

[3]膜的物质运输功能降低,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4]细胞内色素逐渐降低

2、细胞分裂、分化、衰老的关系:

[1]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2]细胞通过分裂增加细胞数目,通过分化增加细胞种类[3]细胞分裂、分化、衰老的过程是不可逆转的。

【4】细胞的癌变

1、概念:致癌因子的作用,遗传物质发生变化,恶性增殖细胞的产生

2、特点:①不死细胞②球状(表面积大,便于游离)③表面糖蛋白减少

3、致癌因子:物理、化学、病毒

4、体细胞内与癌变有关的基因:原癌基因、抑癌基因

二、规律总结

{1}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间的关系

①染色体数目是根据着丝点数目来计数的

②无染色单体时,染色体:DNA=1:1,有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

{2}

③染色体数目在有丝分裂后期加倍,末期恢复

④DNA数目在有丝分裂间期加倍,末期恢复

⑤染色单体在有丝分裂间期出现,后期消失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一、基础知识

1、(1)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成为原生质层。

(2)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可以让水分子、一些离子和小分子自由通过,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2、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镶嵌在双分子层里或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在细胞膜的外表,有糖蛋白,有保护、润滑和识别的作用。

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 物质出入细胞的三种方式比较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内外浓度高低 高→低 高→低 低→高

是否需载体 不需 需 需

是否消耗能量 不 不 消耗

举例 O2、CO2、H2O、甘油、乙醇、苯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葡萄糖、离子、小分子、无机盐进入细胞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高一生物】热点

【高一生物】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