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语文

2016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有没有一套试题卷在考试前能够测验出你的成绩情况的呢?让我们来做一下这套试卷吧!以下是由读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2016年高三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欢迎阅读!

2016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茕茕孑立, 。(李密《陈情表》)

(2)纵一苇之所如, 。 (苏轼《赤壁赋》)

(3)浮光跃金, 。(范仲淹《岳阳楼记》)

(4)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5)所以动心忍性,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里妇寓言

【明】马中锡

汉武帝时,汲黯使河南,矫制发粟;归恐见诛,未见上,先过东郭先生求策。

先生曰:“吾草野鄙人,不知制为何物,亦不知矫制何罪,无可以语子者。无已,敢以吾里中事以告。吾里有妇,未笄②时,佐诸母治内事,暇则窃听诸母谈,闻男女居室事甚悉,心亦畅然以悦;及闻产育之艰,则怃然而退,私语女隶曰:‘诸母知我窃听,诳我耳,世宁有是理耶?’既而适里之孱子,身不能胜衣,力不能举羽,气奄奄仅相属,虽与之居数年,弗克孕。妇亦未谙产育之艰,益以前诸母言为谬。孱子死,妇入通都,再适美少年,意甚惬,不逾岁而妊。将娩之前期,腹隐隐然痛,妇心悸,忽忆当年事,走市廛,遍叩市媪之尝诞子者,而求免焉。市媪知其愚也,欺侮之曰:‘医可投,彼有剂可以夺胎也。’或曰:‘巫可礼,彼有术可以逭③死也。’或曰:‘南山有穴,其深叵测,暮夜潜遁其中,可避也。’或曰:‘东海有药,其名长生,服之不食不遗,可免也。’妇不知其绐也,迎医,而医见拒;求巫,而巫不答;趋南山,则藜藿拒于虎豹;投东海,则蓬莱阻于蛟龙。顾有居于窨室④焉,遂窜入不复出。居三日,而痛愈剧,若将遂娩者,且计穷矣,乃复出。偶邻妇生子,发未燥,母子俱无恙。妇欣然往问之。邻妇曰:‘汝竟痴耶!古称: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汝嫁矣,乃不闲⑤养子之道而云云乎?世之人不死于产者亦多矣,产而死则司命攸存,又可免乎?汝畏死,何莫寡居以毕世,而乃忍辱再醮⑥也?汝休矣,汝休矣!世岂有既妊而畏产者耶?’里妇乃赧然而归,生子亦无恙。”

词未毕,黯出户,不俟驾而朝。

(选自《马东田文集》卷五)

【注释】①汲黯:汉武帝时为东海郡太守。 ②未笄(jī):没有到出嫁的年龄。③逭(huàn):逃避。 ④窨(yìn)室:地窖。⑤闲:通“娴”,熟知。⑥再醮:再嫁。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汲黯使河南,矫制发粟 矫:假托

B、未见上,先过 东郭先生求策 过:路过

C、妇入通都,再适美少年 适:古代女子出嫁

D、黯出户,不俟驾而朝 俟:等待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妇人“愚”的特点的一组句子是(3分)( )

① 诸母治内事,暇则窃听诸母谈,闻男女居室事甚悉,心亦畅然以悦

② 妇亦未谙产育之艰,益以前诸母言为谬

③ 妇心悸,忽忆当年事,走市廛,遍叩市媪之尝诞子者,而求免焉

④ 顾有居于窨室焉,遂窜入不复出

⑤ 偶邻妇生子,发未燥,母子俱无恙。妇欣然往问之

⑥ 汝畏死,何莫寡居以毕世,而乃忍辱再醮也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⑥ D、①③⑤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汲黯向东郭先生求策,东郭先生自谦为草野鄙人,不懂得朝廷之事,只是给汲黯讲个寓言故事,汲黯没等听完就明白了东郭先生的意思了。

B、故事中的妇人一开始嫁给一个身体极度衰弱的年轻人,虽然嫁了好几年,但是一直没有生育。

C、妇人为了能顺利生小孩,到处去请教生过孩子的妇女们,没想到她们看她傻,都欺骗她。

D、刚刚产子的邻妇几句话就点醒了妇人,她红着脸回到家,终于顺利生子,母子平安。

4、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南山有穴,其深叵测,暮夜潜遁其中,可避也。(3分)

译:

(2)妇不知其绐也,迎医,而医见拒。 (2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夏 日

【宋】张耒

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午,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注】本篇是诗人罢官闲居乡里之作。诗人罢官还乡之后,这是其中之一。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清”字的含意。(2分)

(2)本诗中的“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与陶渊明的《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2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6分)

7、下列各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 )

A、周瑜死后,诸葛亮亲自到柴桑口吊丧,并在灵堂上以悲切的痛哭感动了东吴诸将,不但安全脱身,而且将不被孙权重用的庞统带回荆州。(《三国演义》)

B、探春给宝玉等人送去花笺,提议组织一个诗社,得到宝玉等人的赞同。经商议,李纨担任社长,并以“咏白海棠”为题开展了第一次活动。(《红楼梦》)

C、吴荪甫不满意范博文肤浅的议论,便郑重告诉林佩瑶,范博文气魄不大,不适合林佩珊。但林佩瑶对他的意见不置可否,心里另有打算。(《子夜》)

D、觉慧为《黎明周报》写了一篇驳斥《警察厅禁止女子剪发的布告》的文章,借机发泄满腹的牢骚,《黎明周报》也因此很快被警察厅查封。(《家》)

E、克罗旭告诉葛朗台,人们都在传言葛朗台从巴黎招来了一个女婿,葛朗台没有否认。克罗旭看到巴黎葛朗台自尽的报道后,全明白了。(《欧也妮•葛朗台》)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8、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①子夏曰:“虽小道①,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②,是以君子不为也。”(《论语•子张》)

②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注】①小道:指某一方面的技能,技艺,如古代所谓农,圃,医,卜,乐,百工之类。②泥:妨碍。

(1)请简要说明孟子“不为”与“有为”的内涵。(2分)

(2)对“不为”与“有为”这一主张,子夏与孟子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9分)

谁的心中不曾有过远方

①“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当微信朋友圈被北京的沙尘暴刷屏,这句话给人的“小清新”之感,更显强烈。近日,河南一位女教师这封“最有情怀 ”的“辞职申请”,引来无数人共鸣。

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一句话撩动心弦,正是因为它以一种诗意的方式,说出了不少人心中的渴望。所谓“世界”,其实是相对日常生活的一种异质性存在。从朝九晚五的按部就班中跳出来,从办公桌边的循规蹈矩里跳出来,打破思维方式的条条框框,摆脱现实生活的患得患失,拥抱一个更广阔也更精彩的世界。即便这个世界可能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但谁的心中没有激荡过一个远方?

③其实,一个正常的社会,应该是一个有着普遍稳定性的社会。这不仅会少一些可能引爆社会对抗的易燃点,也使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对于“想去看世界”的辞职,虽然点赞者甚众,但真正能“从心动到行动”的,在这样的社会里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主流。毕竟,情怀不能当饭吃,甜点也不能当正餐。辞职的女教师去“看世界”了,更多的人却选择了留下来,在讲台上继续自己的事业,换个角度看,没去看世界者不才是这个社会的基石吗?

④说到底,渴望远方,还是因为现实的砝码更重一些,它让说走就走的旅行难以成行。黄土涵养农耕,农耕孕育家庭,数千年的中华文明,让生存状态的“稳定性”,成为这种文化所化之人最基本的诉求。学者认为中国社会有着“超稳定结构”,其实,从安土重迁的观念到家族聚居的方式,中国人的心灵世界又何尝不是如此?这或许也是一些稳定的职业有着很强吸引力的原因。在这样一种文化中,“现世安稳”是一种扯不断的心理牵挂、情感羁绊。

⑤站在这个层次上,或许更能理解“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引来的共鸣。身处开放的环境、面对信息化的洪流,“世界”是个诱惑十足的词。然而,在竞争激烈、“压力山大”的社会中,面向大海的转身难以避免地遭遇更多艰难。“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或许,去世界看看的人们,终究还是要面对“娜拉出走之后”甚至“娜拉回来之后”的问题。“出门看世界”和“回到老地方”,成为当今中国人一组难以解开的心结,惟有在朋友圈里徒然羡慕着远方。

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看起来文艺腔十足的表达,背后是时代的发展、文化的演进,诠释着社会心理结构的变迁。其实,生活充实,何必别处?心有梦想,何必远方?过好每一天,走好每一步,未尝不是同样精彩的人生。

(摘自2015年4月16日《人民日报》,有删减。)

9、对“世界”一词的涵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世界很广阔也很精彩,但它只可能是一种美好的想象,现实中并不存在。

B、世界是相对于日常生活而言的一种不同状态的存在,它具有不确定性。

C、面朝大海的转身难以避免地遭遇很多困难,也正因此,世界对人们极具诱惑。

D、世界和老地方是彼此对立的两个概念,二者无法相通,更不可能统一。

10、请简析“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引发大家强烈共鸣的原因。(3分)

11、请根据文本,谈谈作者对“辞职看世界”这种选择有什么看法。(3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蕉 语

朱以撒

①芭蕉林下走,五月明媚的光线,渐渐地变得昏暗起来。芭蕉像无数的桨片,向四面八方摊开着,把泼洒下来的阳光遮拦,林下行走的人们,感觉着被庇护的安稳,风过,而烈日阻挡在上。

②在世间,许多生长着的叶片是无比细碎的,它们被造物之手修饰得十分精致,似乎是千百层交叠之后剪裁出来的——苦心匠意一眼可见,这样的生长使日子也变得细腻起来,很精致和雅气。譬如含羞草,这种带有羞怯之心的小花,无论是它米粒大小的叶子,还是粉嘟嘟花蕾,都填充了无比的用心,随便找一个角度,都能博得赞叹,那一定是上苍在闲适之余的工笔,才达到了细部的如此完美。自然,对比于芭蕉,就可见造物之手的意笔,大刀阔斧,三下两下,质朴、简单的形态和本色豁然在目。

③风是芭蕉的劲敌,一阵狂风,万千匍匐。貌似粗壮的芭蕉,根基的浮浅,主干的虚弱,加上招风的叶片,使它倒伏的局面令人惊心骇目。风后,我看到人的施救,显得力不从心。即便施救成功,看到一些支柱从几个方向撑住一个濒于颠仆的肢体,仿佛一夜之间,由翩翩少年成了蹒跚的老者。生命的过程是这么飞快,是风加速了这个抵达的过程,改变了它们昨日飒飒有声的姿影。

④芭蕉林下的孩童,在林中奔跑,毫不顾忌地穿梭,不时地在转弯时撞上了柔和的树干。他们垂涎成串的硕大果实,想着成熟的日子。口腹之福,我们的劳作,终日的辛劳,如果不矫情而言,就是为了这点朴素的满足。这些孩童长大了,这种朴素的满足又继续下去。芭蕉死死生生,绵延不断,收获的希望也起起落落,令劳作者不敢浪漫。

⑤芭蕉的美感是我从纸本里找到的。许多的凄美之忆系在一叶芭蕉之上。芭蕉拒绝着风,却迎迓着雨。潮气的南方,灵动晶莹的雨线由长天坠落,被宽阔的叶片承接,纤尘洗尽,湿漉之中凝翠欲滴。至今让人难解的是,阳光之下悄然无声,没有人会留神它的存在,而雨来了,雨点与蕉叶的交汇,居然让人无端地延展遐思,复活真情。是隐藏着怎样对应的玄机,有这般凄美的效果?在多愁善感的文人心底,芭蕉和枯荷、疏桐、晚蝉、暮鸦、烟柳一样,都是愁人之物,“纵芭蕉不语也飕飕”。可以想见,夜雨来时,院内一二芭蕉,小轩窗下,有几多敏感的耳朵张着,听或轻或重,或清或浊地敲打,想着书生心事。依我之见,那时节的人,善感的程度是一流的,“聊一奏,更三叹”。由愁生出的许多美感,在夜色弥漫中扩散。一个愁肠百结的人在生活的定义上,属于不幸;可对于后人,在解读这些愁绪的百年结晶,已经化为许多的诗意。敏感肯定是有时代环境的,一个时代的文人都这般敏感,一定有很多隐痛积储其间。让后人细细地品吧,伤痕从哪儿开始,凭什么被钩沉而起?想象要进入千年前的人生,需要耗掉多少飞翔的能量。我想,这正是我们慢慢变得麻木的地方。

⑥雨,在我住下的那一个晚上,神奇地落下了。细密而坚劲的雨点,被摇摆的蕉叶接受着,化为阔大之音,然后进入泥层。灯被我熄灭,临窗处坐定,捕捉着嘀嘀嗒嗒。在我听来,这是很瓷实的一种,硬朗如豆。后来,我睡着了。曦光微露时,有几颗残星从上边的叶片滚落,闪动着亮点,我觉得这全然是一种自然现象,听不出感伤,也唤不起离愁。似乎很难想象在当时,书生有那么多闲情,除了青灯黄卷,作赋吟诗,就是坐看云起,卧听蕉雨,灵敏地捕捉着自然之影、自然之声,心绪摇曳,像清泠泠的水,在宽阔的叶片脊背上,划过一道凄美晶莹的弧线。

⑦天色大亮,地气在上浮,雨点落在芭蕉叶上的声响变得非常微弱了。犹如一夜翻了过去,那一页也深藏在幽暗之中。一个很简单的事实是,滴滴嗒嗒所迸溅出的感伤和忧怨,也被很完整地收藏起来了。

12、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文章第②段,作者运用了对比手法,用含羞草的精致和雅气突出芭蕉叶形态、本色的质朴和简单。

B、从芭蕉、枯荷、疏桐、暮鸦、烟柳等自然景物中感受到美,需要有善感的心灵,也要有一定的时代环境。

C、作者与我们时代的大多数人一样麻木,全然感受不到芭蕉的美感,听不出感伤,也唤不起离愁。

D、本文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联想来描写芭蕉,使芭蕉的形象具体可感,直达心灵。

E、本文蕴含作者对芭蕉丰富而敏感的心灵感受,赋予寻常景物以特别的文化内涵,文笔典雅清逸。

13、分析“嘀嘀嗒嗒所进溅出的感伤和忧怨,也被很完整地收藏起来了”一句的含义。(4分)

14、“蕉语”蕴含作者对生命的思考,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p#副标题#e#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15分)

虫洞和时间旅行

①到底什么是时间?我们能否穿越到未来以及回到过去?

②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主要预言之一是时间膨胀现象。它本质上说,运动着的始终比静止的时钟走得慢。如果速度接近光速,时间几乎就会停滞不前。这就意味着宇航员登上太空飞船,并加速到接近光速后,地球上每过一年,他只会衰老一秒,因为他的时钟变慢了。时间膨胀不仅存在于理论,它已被实验观测所证实。

③利用时间膨胀前往未来和回到过去,目前还没有人能做到。很多科学家也不相信能够存在,但是物理学家已经提出了一些理论。

④1935年,爱因斯坦和罗森发现在黑洞的中心有一个“喉咙”,将时间——空间连接到另一个宇宙,这种连接两个宇宙的桥梁被称为“爱因斯坦—罗森桥”,后来科学家约翰•惠勒把它比喻成苹果上虫咬出的洞。通过虫洞从苹果的一边到另一边,比绕过苹果表面近多了。穿过黑洞将是毁灭性的,但是旋转的黑洞有一个环状的奇异性,这样就有可能通过虫洞穿过这个环。这样一来,爱因斯坦的理论就提供了时间旅行的可能性。

⑤1985年,相对论专家索恩正式把虫洞作为研究对象,他要解决虫洞在什么情况下能够打开,即虫洞怎样才可以作为时间旅行的工具。1988年,索恩发表论文,从理论上证明有可能存在着“可以被穿行的虫洞”;打开虫洞需要有一种“具有负能量的奇异物”;同时还论证了借助这种虫洞实现回到过去的时间旅行的可能性。

⑥关于虫洞存在诸多疑问,虫洞有多大?能存在多久?到哪里去找虫洞?在名为《霍金宇宙大探索》的纪录片中这样解释:任何物质都不是平整无瑕和实心的,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它们上面都存在小孔和裂缝,这是一个基本的物理原理,同样适用于时间。即便是像台球一样的东西,上面也有裂缝、褶皱或空洞。时间也存在许多微小的裂缝、褶皱和空洞。在最小的尺度下——比分子甚至原子都小,我们来到一个称为量子泡沫的地方,这是虫洞之所在。时空中的微小隧道或捷径不停地在这个量子世界中形成、消失和重新形成,它们可以连接两个隔离的空间以及两个不同的时间。不幸的是,现实生活中这种时光隧道非常狭小,即使发现了它们,我们也不能从这个缝隙穿过。

⑦物理学家约翰•惠勒想找到这个最小的距离,最后发现距离小得难以置信。这么小的虫洞令人沮丧,但因为虫洞是在泡沫中自然发现的,索恩假定:一个高级文明有一天可以捕捉到一个虫洞,将它放大数万亿倍,令其足够大并且稳定,能让人甚至飞船进入。尽管非常困难,但它符合物理学定律。

⑧除了大小之外,虫洞的转瞬即逝和不稳定也是一个棘手问题。斯蒂芬•霍金认为,如果你想走进虫洞,它就会收缩。这是对时间旅行的致命打击,即产生的量子辐射效应会变得无限大,产生一个奇异物,杀死时间旅行者并关闭虫洞。

⑨打开和维持虫洞需要的奇异物实在太奇怪了。它内部有负压强,如果尝试用这种物质吹气球,气球反而会变小。和这种负压强相关联的能量会产生一种负的,或者说排斥的引力,正是这种力维持着虫洞隧道口的开放。奇异物并不能从日常环境中找到,但是科学家已经从卡西米尔效应中观测到了微量奇异物。1996年史蒂文•拉莫尔奥克斯在实验室里精确测量出了这种吸引力,大约等于蚂蚁重量的三万分之一。

⑩而维持虫洞所需的负能量不仅数量巨大,并与其半径有着正比关系。据估算,为了维持一个半径为1公里的虫洞所需要的负能量物质的数量,相当于整个太阳系的质量。所以实际制造它,即便是高级文明也非常困难,这就使得穿过虫洞的旅行不现实。

(摘编自《时间旅行和悖论》2015年4月《新华文摘》)

12、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宇航员登上太空飞船,并加速到接近光速后,地球上每过一年,他只会衰老一秒。这证实了爱因斯坦时间膨胀现象。

B、相对论专家索恩通过研究,解决了虫洞在什么情况下能够打开,即虫洞怎样才可以作为时间旅行的工具的问题。

C、时间像台球一样,也存在许多微小的裂缝、褶皱和空洞。在一个称为量子泡沫的地方。就是虫洞之所在。

D、打开和维持虫洞需要的奇异物很神奇,它内部有负压强,不易被找到,但科学家在实验中已经观测到了它。

E、斯蒂芬•霍金认为,虫洞收缩产生的量子辐射效应会产生一个奇异物,杀死时间旅行者并关闭虫洞。

13、第④段多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试举一例并分析这种方法的作用。(4分)

14、请根据文本,谈谈你对“我们能否穿越到未来以及回到过去”的理解。(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7分)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4分)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中国制造在经历十多年高增长后陡遇瓶颈以来,“专业”和“转业”两种转型路线的争论就A莫衷一是,至今也无法形成共识。①最近,这两种中国制造的转型路线之辨热烈依旧,②且照目前情形看,这种争论很可能还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让中国制造从“地摊货”“卖场货”B脱胎换骨、C凤凰涅槃,跻身高端制造领域,变“制造业大国”为“制造业王国”,其好处D心知肚明。③它既可带动科研领域的发展,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效率,④又可中国工业产品的附加值和中国制造在全球制造业市场的“食物链”等级,⑤提升中国制造的市场抗击打能力。

(1)上文框线内成语有一处使用不当,请先写出使用不当成语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2分)

使用不当的成语的序号

修改:

(2)上文画线句子有一处有语病,请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2分)

有语病句子的序号

修改:

16、将文中划线句子用“/ ”断句。(3分)

天 下 莫 柔 弱 于 水 而 攻 坚强 者 莫 之 能 先 其 无 以 易 之 柔 之 胜 刚 弱 之 胜 强 天 下 莫 不 知莫 能 行。是以圣人云:能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能受国之不祥,是为天下王。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① 。关公所代表的“义”,超越了血缘家族关系,成为调节更广泛社会关系的规范。政府在推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其推崇的文化理念、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应该是知识分子认同、老百姓熟知,并能唤起集体清晰记忆的某种具象。只有这样,文化建设才能起到和谐社会、繁荣经济、强盛国家的作用,而关公文化以及和它相联系的“义”就具备这样的特点。关羽是个地地道道的实践者,他用行动阐释“义”。他的影响力超过所有人并 ② ,到处都是关羽的故事和传说,关公成了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没有做过一天皇帝,却被后人尊称为“帝”的人。关帝庙在中国有几十万座。由此可见,关公和他的“义”,是最有群众基础和具象特征的。关公与异乡异姓的刘备、张飞“恩若兄弟”,几经离合、艰辛备尝、同生共死的经历, ③ 是文学艺术作品的重要内容, ④ 是关公崇拜者、信奉者的榜样,因为这种关系是历朝历代流动社会公共空间中最为需要的。

(1)填入 ① 处起总领作用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1分)( )

A、“义”是关公文化中拥有最高道德含金量的重要元素。

B、“义”是关公文化中拥有最高道德含金量的决定元素。

C、“义”是关公文化中拥有最高道德含金量的必备元素。

D、“义”是关公文化中拥有最高道德含金量的传统元素。

(2)填入 ② 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摧枯拉朽 B、青出于蓝 C、流芳百世 D、永垂不朽

(3)填入 ③、④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如果…… 就…… B、因为…… 所以……

C、不仅…… 而且…… D、只有…… 才……

1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曾在国企工作的复旦毕业生叶蕾,毅然辞职开始在网上开花店当起了卖花姑娘。两年的时间,从网店到实体店,营业额稳步上升。来店里买花的每一位顾客,叶蕾都会认真倾听他的故事,为顾客做独一无二的私人定制。在她的父母看来,女儿开花店就像当年北大毕业生卖猪肉一样离经叛道。叶蕾认为她就是想要向大家展示一种有格调的生活方式,为了梦想,开足马力的生活一定很酷。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20字左右。)

五、写作(7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或是唯一该脸红的动物。 ——马克•吐温

你认为人该学会脸红还是不脸红?请就此问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看过“2016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高三语文】热点

【高三语文】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