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选修5练习题及答案
对于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传染病控制工作也具有不同的特征。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您带来的高二地理选修5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地理选修5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事件或现象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明神礁爆发 B.美国西北部的圣海伦斯火山喷发
C.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反应堆发生爆炸 D.“二战”期间日本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
2.衡量灾情大小的标准是
A.致灾因子强度 B.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
C.孕灾环境大小 D.人类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量
3.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人口、海水养殖损失、沉损船只数量、受灾农田、经济损失等。该自然灾害可能是
A.干旱 B.洪涝 C.地震 D.风暴潮
4.在灾害强度相同情况下,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B.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C.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
D.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5.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
A.地震、干旱、火山、洪涝
B.干旱、洪涝、地震、火山
C.地震、火山、洪涝、干旱
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
6.关于图中自然灾害的正确叙述是
A.①多分布在板块交界处
B.②目前无法进行有效监测
C.③主要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D.④持续时间长,但影响范围小
7.蝗灾是危害严重的生物灾害。图中所示的自然灾害中,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D.②④
自2006年6月15日起,新“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正式颁布实行。根据新标准,热带气旋分为热带低压带,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六个等级(见下表)。读表回答8—10题。
名称 | 热带低压带 | 热带风暴 | 强热带风暴 | 台风 | 强台风 | 超强台风 |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 | 6—7级 | 8—9级 | 10级—11级 | 12—13级 | 14—15级 | 16级或以上 |
A.强热带风暴 B.台风 C.强台风 D.超强台风
9、从卫星云图上看,“桑美”是一个:
A.逆时针向外辐射的大漩涡 B.逆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漩涡
C.顺时针向外辐散的大漩涡 D.顺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漩涡
10、“桑美”带来的灾害主要有①风暴潮②地震③狂风④暴雨⑤沙尘暴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③⑤
11.下列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有
①干旱②滑坡③台风④风暴潮 ⑤寒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12.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d分布最为集中的
自然灾害是
A.洪涝 B.台风 C.泥石流 D.干旱
13.图中a、b、c、d四个地区,水土流失最
严重的是
A.A B.b C.c D.d
14.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 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③修建“西气东输”管道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⑤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⑥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①②③⑥ D.②③④⑤
15、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16、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城市化也会带来一些问题。结合城市化前后的水文过程示意图,判断下面对城市化前后的部分水循环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是城市化后的地表径流量变化曲线 B.城市化后地下径流量变化大
C.城市化后地表径流量减少 D.城市化后的蒸发量减少
下表为2007年9月影响我国的第13号台风“韦帕”的部分资料,据此回答17~18题。
时间 | 17日 16时 | 18日 | 19日 19时 | 20日 | |||||
06时 | 10时 | 19时 | 20时 | 05时 | 12时 | ||||
台风中心位置 | 经度 | 123.8° | 123.4° | 121.6° | 121.4° | 119.9° | 118.8° | 119.4° | 122.5° |
纬度 | 24.3° | 24.8° | 26° | 26.2° | 27.6° | 30.2° | 34.1° | 37.1° | |
中心气压(百帕) | 960 | 930 | 925 | 930 | 940 | 995 | 998 | 998 |
A.西北方向 B.先向西北,后向东北 C.东北方向 D.先向东北,后向西北
18.台风“韦帕”于9月19日02时登陆,其登陆地最有可能位于
A.江苏省南部 B.福建省南部 C.浙江省南部 D.台湾省北部
读下图,回答19~20题。
A.水土流失严重
B.洪水频发
C.地下水位不断下降 D.海水入侵
20、该问题诱发的渐发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 B.山崩 C.塌陷 D.地面沉降
读“某段纬度所经地区不同深度震源的频度示意图”(P点以西为大陆,PQ为海洋,QR为岛屿,R点以东为海洋),完成21—22题。
A.a、b震源浅,其所引发的地震震级高,对X地造成的破坏程度大
B. X地离震源a引发的地震震中最近,其受灾程度最严重
C. 4次地震对X地的破坏程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a>b>c>d
D. 4次地震震级相同时,震源a对X地的破坏性最大
22.下列有关该地区地震震源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B.位于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
C.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D.震源排列成一条从海岭到大陆方向由浅入深的倾斜带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读图,完成23~24题。
A.洪涝 B.干旱 C.低温冻害 D.滑坡、泥石流
24、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图7中“4”、“5”所示区域分别表示某日我国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和用电严重紧缺区,读图回答25~26题。
25.图中所示现象最有可能发生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6.地质灾害风险区和用电紧缺区,天气分别可能是
A.沙尘暴、寒潮 B.暴雨、低温
C.干旱、台风 D.暴雨、高温
27.图中遭受“重旱”的省区有
A.粤、冀、晋、鲁 B.豫、辽、晋、陕
C.藏、川、甘、宁 D.冀、晋、陕、藏
28.在本次旱灾中,华北地区损失最大,原因是该地区①是全国唯一的重旱区 ②受灾面积大
③人口与城市密集 ④正值春小麦生长的关键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9.造成本次旱灾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降水量比同期少,气温比同期低 B.降水量比同期多,气温比同期高
C.降水量比同期少,气温比同期高 D.降水量比同期多,气温比同期低
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完成30—32题。
地区 | 甲 | 乙 | 丙 | 丁 |
粤 | ☆☆ | ☆☆ | ☆☆☆☆ | |
川 | ☆☆☆ | ☆ | ☆☆☆ | |
新 | ☆ | ☆☆ | ☆☆☆☆ | |
晋 | ☆☆☆☆ | ☆☆☆ | ☆ | ☆ |
A.寒潮 B.酸雨 C.水土流失 D.土地荒漠化
31.乙类环境问题在广东省不严重的原因是( )
A.森林覆盖率高 B.经济发达 C.降水充沛 D.纬度位置和地形
32.为治理丁类环境问题,广东省应采取的措施是( )
读图10,回答33~34题。
33.图中若甲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且该地多岩崩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图中最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地点是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34.若乙图为甲图中某地等高线的一部分,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泥石流路线,某游客此时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图中①~④中的哪一条路线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图为地震、滑坡两种地质灾害示意图,读图回答35~36题。
A.地震多发生在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
B.滑坡是山区沟谷中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C.两种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D.两种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气象灾害存在着关联性
36.关于两种地质灾害的分布、危害和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区分布均不受地形因素影响
B.滑坡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C.地震灾害可以通过监测和预报避免灾害的发生
D.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可以减小滑坡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37.下列各种灾害在形成、发展、致灾上,彼此之间有着密切关联性的是
A.滑坡—地震—疫病流行 B.台风—暴雨洪涝—火山喷发
C.地震—海啸—洪灾 D.旱灾—森林火灾—虫灾
A.① B.② C.③ D.④
38、如果下图表示的是某条河流不同年代的流量年变化曲线,则在这期间该河流域可能(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⑦④
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是自然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灾中应急行动见图12 。据此回答39~40题。
A.寒潮 B.泥石流 C.旱灾 D.水灾
40.影响应急时间的主要因素是
①储备基地到灾区的距离
②自然灾害的种类
③应急交通线的通行能力
④救灾人员的数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综合题(共4道大题,共40分)
41.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图14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2)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是 区(写序号),说明判断依据。
(3)图中“旱灾粮食损失量占本区气象灾害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A)”最低的地区是 区(写序号) 。影响该区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______。
(4)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
42、读长江某年的汛期水位、流量变化过程线图和流域内4个行政区的灾情统计表,回答问题。(8分)
(2)试分析该河段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
(3)为了减轻长江的洪涝灾害,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工程措施?
4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2)该城镇利用地下水方面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该问题导致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
(3)若图中西侧的森林被砍伐,引起地下水的变化是_______,河水的变化是___________。
(4)图示地区应怎样“缩小”灾情?___________________。
44、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下列A、B、C三图是“我国沙尘暴活动的主要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华北地区沙尘暴生次数的统计资料”。分析下列各图,回答问题(10分):
2.A图中强沙尘暴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表现为
3.B图所示的沙尘暴季节分布特点是 ,
其主要原因 。
4.C图显示的年份中,沙尘暴发生次数最多的是 年前后。在450年间,沙尘暴生次数的变化呈周期性规律,这可能与 (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规律有关。
5.近几十年来,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沙尘暴发生频率增多,除自然原因外,可能的人为原因有 ;沙尘暴的不断发生会加剧 这一生态环境问题,为减轻该问题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
高二地理选修5练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B | B | D | B | C | A | B | D | B | C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D | C | B | B | D | D | B | C | C | D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D | C | A | B | B | D | D | B | C | C |
题号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答案 | D | B | B | B | C | D | C | C | D | C |
41.(共10分)(1)⑥(1分) 夏、秋季节受高气压(副高)控制(1分),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1分)
(2)②(1分) 判断依据: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C)均最高。(2分)
(3)④ 台风 (4)森林火灾(1分);遥感技术(1分)。
42、(共8分)(1)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植被覆盖率降低、蓄水、滞水能力下降;上游的水土流失造成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变浅;围湖造田、不合理建筑,使水域面积变小、湖泊调蓄功能下降。(2分)
(2)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排水不畅;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气候异常年份,南北支流同时来水;流域面积大,水系发达,流量大。(3分)
(3)修建水库;建设中上游防护林;退耕还湖;疏通河道;裁弯取直。(3分)
43、(共12分)(1)西坡(1分) 西坡的土地利用类型有建筑用地,而东坡主要是耕地,同一次地震中建筑用地的易损性远大于耕地 (2分)
(2)过度开采地下水(1分) 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沉降或塌陷,并有可能诱发地震或塌方
(3)地下水水位下降(1分) 河水的含沙量增加,流量季节变化大,洪水水位高(2分)
(4)植树造林,恢复植被,增加覆盖率;不要在洪水高风险区有过多的经济活动;合理利用水资源;建立灾害的监测、防御系统;加强人们的防灾、抗灾意识 (任意三点得3分)
44、(共10分)1.塔里木 柴达木 准噶尔 河西 黄土(2.5分)
2.气候干旱 沙漠广布 植被稀少(1.5分)
3.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或春季 (1分) 此时降水少,气候干燥,多大风天气。(1分)
4.1644 气候 (1分)
5.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滥垦滥牧;植被遭受破坏等。 土地荒漠化 营造防护林;种草治沙等。(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