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二学习方法>八年级历史

初二历史期末必考点汇总七篇

期末考试中,你知道初二历史都会考到哪些知识点吗?下面是读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二历史期末必考点供大家学习。

初二历史期末重点:全国大乱

一、““””发生的原因

1.根本原因:党内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的恶性发展。

2.60年代中期,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毛泽东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已面临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他要通过““””防止这一局面的出现。

3.林彪、江青一伙野心家别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导致““””爆发。

理解:结合史实详解““””发生的必然性。

历史原因: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不长,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有待继续探索。中共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缺乏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以致在处理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新问题时,混淆不同性质的矛盾,导致了阶级斗争的严重扩大化。

国际原因:世界处于各种政治力量分化和改组的动荡之中,中国周边局势紧张。美国扩大侵略越南的战争,中国援越抗美。中苏两党关系中断,两国关系恶化。

国内原因:““””是“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已经面临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他想通过发动““””来防止资本主义的复辟。林、江、康一伙别有用心地煽动和利用,最终导致““””的发生。

二、““””的导火线

1965年冬,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点名批判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写的《海瑞罢官》。这一批判得到毛泽东的支持,成为““””的导火线。1966年初,文化领域掀起了过火的政治批判运动。

三、““””的经过

1.全面发动

(1)标志:中共中央的两次会议是全面发动的标志。1966年夏中共中央先后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一中全会,发出开展““””的“五一六”通知和《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的决定》即“十六条”。这两个文件认为在文化领域和党、政、军各个部门都混进一批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提出“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这两个文件的颁发,标志着““””的发动。

(2)指挥部:由陈伯达、康生、江青、张春桥等人组成的中央“”小组。

(3)先锋:红卫兵。毛泽东写信支持红卫兵的造反精神,红卫兵运动在全国狂热地掀起,形成了全国大动乱的局面。

2.“全面夺权”

(1)概况:1967年1月,由张春桥、姚文元等人策划,以王洪文为首的一批造反派组织,夺取了上海市党、政各级领导权,即所谓“一月革命”。毛泽东和中央“”小组支持上海夺权,认为这是“从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手里夺权,是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接着,在很短的时间里掀起了从中央各部门到地方各级党政部门,以至军队和各行各业的全面夺权风暴。

(2)危害:使党政机关陷入瘫痪,生产遭到更大的破坏,全国陷入空前的混乱之中。

初二历史期末必考点(2)

一、黄海海战

1.背景

①根本原因 ②精心准备 ③寻找借口 ④突然袭击

2.过程

黄海海战(1894.9邓世昌)

威海卫之战(1895年初丁汝昌)

二、《马关条约》(1895.4签约代表)

主要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军费白银2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危害:①进一步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

宝岛台湾沦为日殖民地达50年;

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②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西方列强借机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政治侵略;

③帝国主义的势力由沿海深入到内地,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④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总之,《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大大的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

三、瓜分中国的狂潮

1.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

2.开始标志(三国干涉还辽)

3.概况

4.影响:中国处于被列强宰割和瓜分的危机中。

>>>下一页更多精彩“初二历史期末重点”

#p#副标题#e#

初二历史期末必考点大家要认真对待哦,看完以上为大家整理的资料之后是不是意犹未尽呢?读文网小编为大家进一步推荐了初二其他的视频学习课程,各科逐一攻破!(点击图片直接进入体验学习哦!!!)

猜你感兴趣:

1.

2.

3.

4.

5.

6.

初二历史期末必考点(4)

一、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1.义和团运动

1)兴起原因:民族矛盾的激化;

时间:1899年

地点:山东→京津

2)口号:扶清灭洋→性质:农民的反帝爱国斗争

3)结果: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2.八国联军侵华(1900.6)

1)原因:接口:直接原因:义和团

根本原因:进一步扩大在华侵略利益,迫使清政府完全投降,以达瓜分的目的

2)过程:①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主要斗争

②八国联军侵占背景,犯下滔天罪行

二、《辛丑条约》(1901.9)

1.主要内容:①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

④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社饭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2.危害:①进一步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西方列强从此控制了中国财政;

②西方列强完全控制了清政府内政和外交;

③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④中国丧失了军事上的主权。

总之,通过《辛丑条约》,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初二历史期末必考点(5)

一、 虎门销烟

1. 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走私鸦片?

2. 鸦片走私对中国社会的危害:

① 导致白银大量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

② 危害了中国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国家混乱;

③ 军队战斗力减弱,导致吏治败坏。

3. 林则徐虎门销烟

1)林则徐的禁烟措施:① 收缴鸦片② 严禁不法商人贩运和走私鸦片③ 虎门销烟

2)虎门销烟的影响: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是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对后世影响深远。

3)评价林则徐

二、中英《南京条约》

1. 鸦片战争

1)爆发原因

① 清政府禁烟(虎门销烟)

② 英国要开僻中国市场,掠夺中国廉价工业品(根本原因)

2)过程(1840.6至1842.8)

3)性质: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4)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2. 《南京条约》1)主要内容:

① 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② 赔款: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

③ 割地: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④ 关税: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必须同英国商定。

2)影响:

① 五口通商:a.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走向解体;

b.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市场;

② 赔款:a.增加清政府的财政负担;

b.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

③ 割地:a.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b.香港岛成为英国以后侵略中国的基地;

④ 关税:使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初二历史期末重点:“”十年

一、“”的背景:党内指导思想上“左”倾错误发展越来越严重,个人崇拜、专制恶性发展;到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内出现了修正主义错误,想通过发动““””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林彪、江青、康生一伙别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对国际形势、战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

二、““””的导火线和全面发动——(1)导火线:1965年冬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发表。(2)全面发动:1966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的决定》,标志着““””的全面发动。指挥机构:中央“”小组(“二月抗争”后实际取得中央政治局职能)。

三、全国大动乱——(1)、红卫兵运动,打乱了正常的生产、生活和工作秩序。(2)、“全面夺权”:1967年1月,以王洪文等为首的上海造反派组织,夺取了上海市党、政各级领导权,即所谓“一月革命”。掀起了全面夺权风暴。(3)、二月抗争:谭震林、陈毅、叶剑英等老一辈革命家强烈批评中央“”小组的种种荒谬做法,被江青一伙诬之为“二月逆流”。(3)、制造了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刘少奇被林彪、江青一伙定为“叛徒、内奸、工贼”,永远开除出党。(4)、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与干部下放:1968年12月,响应毛泽东的号召,全国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潮。广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经受了锻炼,但失去了在学校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造成人才的断层,给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带来相当的困难。

四、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1971年9月13日,林彪、叶群、林立果外逃,飞机在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温都尔汗坠毁。九一三事件标志着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也在客观上宣告““””理论和实践的失败。

五、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1、破坏:1967、1968年““””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两年损失工农业总产值超过一千亿元。表现为经济工作机构瘫痪,处于无政策状态,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工人干部离岗闹革命;交通堵塞。

2、1973年国民经济形势出现转机: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提出批极左思潮,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使各方面工作有了转机。到1973年国民经济形势出现了复苏局面。

3、1975年国民经济迅速回升: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提出全面整顿,实质是系统地纠正““”“的错误,使国民经济迅速回升,社会秩序稳定,交通堵塞消除。

4、成就:建成了胜利油田,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南京长江大桥等。成就的原因:由于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时的努力;由于广大群众、干部对“左倾”错误的抵制。

初二历史期末重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关键: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2)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的原因和要求:

原因:1)在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是客观事实。但是,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不会对文化发展方向采取放任的态度。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2)面对文化发展的这一阶段性特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要求: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3)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4)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1)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5)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八年级历史】热点

【八年级历史】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