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文作文二年级(优秀5篇)
篇1:二年级优秀作文端午节粽子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大街小巷都传来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到来了。
今天是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我早早的起来,一股清香扑鼻而来,问妈妈这是什么香味啊?妈妈说:这是门口的艾叶的气味。我又好奇的问:为什么要挂艾草呢?妈妈摸摸我的头说:端午节在门口或者窗户上插上艾叶,有为家中招来福气,带给家人身体健康的意思。而且艾草还有一种的药理作用,夏天蚊虫特别多,艾草还可以驱蚊子。原来古人挂艾叶,还有这么多寓意。这时我看见奶奶在厨房忙活半天,还没有出来,我就走进厨房看见奶奶,把一大盆糯米放入水中浸泡,然后奶奶从袋子里拿出一把长长尖尖的粽叶,把粽叶头和尾用剪刀剪掉,用清水洗干净,放入锅中用清水煮。我跑过去问奶奶,为什么要把粽叶放入锅里煮呢?奶奶微笑地说:放在锅里是因为怕粽叶上有我们看不见的细菌,粽叶是在水边长大的,用水煮是杀掉上面的细菌。
奶奶开始包粽子了,我也加入了进来。在奶奶的指导下,我先把粽叶折成一只绿色的小三角形,然后我用勺子挑了一勺糯米,再拿一颗红枣放入糯米里包裹好,再把它折成一个大三角形,不好,糯米从一个角里面漏了出来,第一次失败了,可我没有放弃,我又重新包了一个,这次我终于包好了,我又连续包了几个。我们一边包着粽子,奶奶还给我讲了有关端午节故事。战国时期,楚国有位大臣名叫屈原,他一向受楚王的信任,可后来楚王听信小人的谗言,疏远了屈原,把屈原流放到了南方。后来楚国都城被秦军攻破了,屈原伤心欲绝,投汨罗江自尽。人们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驾着船打捞屈原的遗体,可是一无所获,人们又怕鱼虾吃掉去了遗体,就往河里扔粽子,从此便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
最后,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锅里煮,煮了没一会儿,满屋子都是粽子的香味。我迫不及待的想吃粽子,在这慢慢的等在当中,美味的粽子终于出锅了,我拿起一个粽子剥开粽叶,雪白的糯米中夹着一颗红红的枣,咬一口,甜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就这样,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着电视,吃着粽子,其乐融融的过着端午节。
端午节真是一个有意义的节日,我爱这个有趣的端午节。
篇2:二年级小作文端午节大全
中国是一个历史的文明古国,它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有着独特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佳节更是各式各样,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不同的节日,蕴含着不同的民俗文化,凝聚着中国人的精神。清明扫墓拜祖先,缅怀先辈恩德,激励后人。中秋节吃月饼,赏明月,祝福家人平安团圆幸福。春节贴对联,放鞭炮,寄寓生活红火,吉祥如意。在这些节日中,我却偏偏对端午节情有独钟。
说起端午,那自然少不了粽子。每当端午节来临时,母亲就会事先准备好竹叶,糯米,红豆,肉类,盐,葡萄干等材料。然后开始包粽子。首先,妈妈拿出一张竹叶卷成一个漏斗的形状。接着往漏斗里放出自己喜欢的食材。若喜欢甜的,就往里面多加些糯米和红豆之类的。若喜欢咸的。就往里面加些肉类盐等。我们根据自己所加入的食材给粽子命名。在很多年以前,考取功名的门第才子都要吃上一顿粽子,粽子的"粽"同"中"。为“功名得中"之美好寓意。当香喷喷的粽子做好之时,揭开锅盖,一股浓浓的糯米香扑鼻而来,夹杂着竹叶的香气。一个个大大的三角粽,直令你垂涎三尺。
当然,粽子不止是有三角形的,什么正三角形的,斜三角形的,金字塔形的,长方形的,方形的……花式粽子看的你眼花缭乱,这是因为地区的不同,饮食方面也有所不同。因此才会有这么多的粽子形状。光吃粽子怎么行呢?当然要配上好喝的雄黄酒啦。可不是一对搭档吗?
除了吃粽子,喝雄黄酒,人们还要在房门上插些艾叶。以艾叶“悬于户上,可攘毒气"是古人对端午插艾的机理的科学认可。我们这的农村至今仍保留着这样的习俗。
端午节即将来临,你是否正期待着那香甜软糯的粽子,热闹激烈的赛龙舟,充满神奇的薰苍术,性温味苦的雄黄酒。岂不正应了儿时的童谣: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挂香囊。五彩线,手腕绑。吃粽子,蘸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篇3:二年级写作文端午节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的家乡不仅有绿水青山,还有各种各样的风俗。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端午吃粽子了。
端午这天,家家户户都在包粽子,吃粽子,沉浸在端午佳节的喜悦中。我不免有些好奇,端午节为啥要吃粽子呢?怀着好奇的心情,我问了妈妈,可是妈妈也并不是很清楚。于是我上网查询,终于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因为亡国之痛,悲愤的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亡,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每年的这一天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知道了端午节的来历,让我对屈原肃然起敬,也更加热爱起包粽子这个习俗了。于是一大早我就跑到了厨房里。哇!包粽子的食材摆满了一大桌,晶莹剔透的糯米、嫩绿的粽叶、还有各种豆子和红红的枣子......
一切准备就绪,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把糯米和粽叶洗干净后,先将两片粽叶重叠,弯曲成漏斗状,接着将一勺糯米放进“漏斗”里,再在里面放上两颗红枣,然后再用糯米填满剩余空间。最后用绳子将包好的粽子扎起来。一个漂亮的三角粽子就完成了。我包了一个又一个,把他们放在面板上,他们似乎在笑嘻嘻的看着我说:“你不赖呀,这么快就学会了……”看着我的杰作,我得意极了。
时间差不多了,妈妈把包好的粽子往锅里一放,胖嘟嘟的粽子“咕噜咕噜”的在锅里不停地打闹着,说笑着。经过一段漫长的等待,一家人亲手包的粽子终于搬上了餐桌,刹那间,满屋飘香。我拿起一个,咬了一大口,粽子软糯香甜,红枣甜而不腻,让人口齿留香,回味无穷。
嘴里面品尝着美味的粽子,不禁再一次让我想起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似乎瘦削的他就在我的面前,低声吟道: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我想这一颗颗小小的粽子,饱含着人民对正义之士的怀念之情,亦饱含着我们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
篇4:二年级优秀作文端午节粽子
两千多年以前,大诗人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投江自尽,人们怎么也找不到他的尸体,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把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定为端午节。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每当听到这句话,谁的嘴里不是立时生出一种甜甜腻腻的感觉呢。谁的眼前不是立时浮现出香喷喷的粽子,碧绿的艾叶,还有一只只喜气洋洋的龙舟呢。
当妈妈把几个热气腾腾的粽子端上桌来,轻轻剥开碧绿的粽叶,一股清香扑面而来,是糯米的清香,是蜜枣的香甜,趁热咬上一口,香甜的味道在嘴里蔓延开来,还掺杂着一丝丝粽叶的清香,让人忍不住多吃几口。闻着艾叶的清香,让糯米在嘴里慢慢融化,这种情调,只有端午节才体会得到。吃着香甜的粽子,也不能忘了看激烈的龙舟赛。你瞧,我们一家人围坐在电视前,正聚精会神的看比赛呢。电视里,民俗风气和桨手们的激情吸引着观众。瞧,观众们欢呼声覆盖着全场,桨手们的吆喝声也雄浑有力,大鼓响起,震耳发聩,他们期待着大赛的到来,让自己能大展身手。
不知谁喝了一声,龙舟有序地排列起来,桨手们都在沉默中酝酿力量,欲在赛季中爆发!龙舟栩栩如生,仿佛是大江中蛟龙即将决战,龙眼炯炯有神地巡视一切。又有人喝了一声,鼓响了,桨动了,桨手们一声声有节奏的吆喝震天撼地,他们划动手桨,汗出浃背,有序配合。时而这条独占鳌头,时而那条后发制人,他们你追我赶,向终点飞去。哎呀,原本在第一的红龙开始重心不稳,向一边倒过去了,后面的绿龙看见,开始加速,企图超过红龙,可红龙丝毫不慌,赶紧调整好船身,向终点划去,一声哨声响起,比赛结束了,红龙也不负众望的的了第一名,坐在电视机前紧张地我们也轻轻呼了口气,还好稳住了。
端午节,人们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来纪念这个节日,主要是为了纪念屈原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我非常喜欢端午节,不仅是喜欢粽子的清香,还因为这其中寓含着很丰富的意义。这个节日蕴涵着祖国人们深深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我们要保护它,传承它,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
篇5:二年级优秀作文端午节粽子
“端午节,艳阳照,家家门上插艾蒿。挂丝线,戴香包,娃娃乐得蹦又跳。吃粽子,划龙船,纪念屈原永记牢。”一年一次的端午节又到了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的楚国诗人——屈原。除此之外,也有着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人的说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又叫做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具有赛龙舟、挂艾草与菖蒲、端午食粽等习俗。
传说,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但却被奸人所害,惨遭流放。随后,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始终不忍舍弃祖国的屈原选择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
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却没能将其救起。为了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了“龙舟竞赛”。
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这是为了让鱼虾吃饱,而不会啃食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而且在端午节的时候不能和别人说“端午节快乐”,只能说“端午节安康”因为端午节是一个祭祀的节日,并且五月五在古时候是一个恶日,因此用“快乐”来作为端午节的祝福是不恰当的。
周三晚上我写完作业,妈妈就带着我和妹妹去超市买包粽子的材料。晚上妈妈拌好了馅,准备早上在包粽子。
一大早我就听见了外面有脚步声,我出去一看,所有人都在包粽子。我收拾好了,就让妈妈教我包粽子,妈妈对我说:“首先,要选两片大小像同的粽叶,把粽叶折成一个圆锥形;放进淘好的糯米,再放进调好的料,再盖上糯米。再用凸出来的竹叶向下折盖住糯米,用手捏住中间。然后用麻绳扎起来,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看完妈妈包粽子我也逐渐的摸索中熟练,我包了8个粽子。
粽子的味道美极了。箬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馅子,甜而不腻。它既是驱邪消暑的开胃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所以大人小孩都喜欢吃。
每逢端午节,人们用吃粽子的形式来缅怀这位伟大的诗人,传颂他那伟大的爱国主义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