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心得体会

期中考试心得体会高中【精品17篇】

法制教育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艰巨的任务。本文是趣读文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期中考试心得体会高中,欢迎参考!

篇1:高中生社会实践心得

毕竟身在学校,接触社会的机会很少,所以要让自己面对更多的各种各样的人,增加自己的阅历,因为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需要有更多的体验,更多的经历。所以我向家人宣布趁着暑假有这样一个机会,好好的大干一场。

放假之后的一个星期我都在市中心找工作,可是要不是工资低的养不活自己,就是怕自己累到。到最后三天过去了,我还是一无所获,我终于知道原来自己一直是眼高,觉得只有那种体面的工作才适合自己,眼看我就要放弃了,可是又想到我和家人说过我一定会找到工作,仍而他们却笑我不出一个礼拜就会放弃。我就不放弃,我就要做给他们看,让他们知道,我能行!

我要看看我能否在恶劣的环境中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维持自己的生存,同时,也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这次我不再把眼光放的那么高,我想到自己是学市场营销的,所以我就专门去找那种大型超市,看下是否需要导购,终于在一个商场里面找到了一份导购工作。第一天工作就是小组主管交我商场里面的规定。

1.严格遵守商场的规矩。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自然,作为一个单位也有相应的规定了。

2.做事勤快,不能偷懒,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还要帮助其他人。

3.虚心向别人学习,努力完善自己。

4.对待客人要面带笑容,耐心服务。

5.要与同事和睦相处,争取在大家心中留存一个完美的形象!

就这样我开始了工作,也许是由于自己制定了完善的计划,所以工作还是很顺利的,虽然有些客人很叫真,很难缠,只要耐心解答就会解决问题;同事还是很友好的,也许是由于我的工作时间短,对他们没有竞争吧!

万事开头难,什么事都要有尝试,都要有开始,都要有经过,都要有失败。在经历了这次的工作之后,明白了“很多事情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与我们的想象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一个小小的商场的经营也不容忽视,不但要有细心,还要有策略,谋划。总之,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周全。

篇2:精选高中毕业感言

1、三年时光飞逝,才刚相聚,转眼已到别离。别离总有万分不舍,然而欢乐却把这难舍难分化为难忘的笑靥。

2、 一段纯真时代,一段轻狂年华,一段梦想岁月,这是一段有关青春的故事。故事里有笑有泪,有喜有悲,有徘徊有奋进,有成功也有失败,故事里有珍惜有遗憾,有聚首也有别离。这个故事太过丰富,太过精彩。而曾经的,属于过去,我们坚信美好的,同样还会发生在未来就好像,那簇繁花,你看!那绚烂之际,它却会一路开向远方!

3、感谢美丽的校园,给予了我飞翔的翅膀;感谢亲爱的老师和同学,给予了我展翅翱翔的信心和勇气。空中传来布谷鸟的鸣叫。我知道,该出发了!

4、你有容量极大的水库,里面蓄满着从未使用过却可供使用的你的天赋和才能,但如果拖拉和胆怯使你永远不能打开那智慧的闸门,那水库就如同空的一样。

5、张开你的帆,去乘风破浪,把我的祝福,挂在桅杆上,码头上的汽笛声已结束了昨天的梦,岁月的思潮还会忆起往日的时光,待到满载而归时,再来寻重逢的岸。

6、再也回不去了,这无暇亦无邪的纯真韶光。即使你愿意,用一千万去换时光倒流的大学校园,重温飞扬奔放的四年青春,然而你换不来,只能伫立在霓虹闪烁,浮华喧嚣的城市街头,追忆菁菁校园里如水的月华。

7、踏出这一步,管你万般无奈,它还是,变成逝去的回忆,成为一个飘忽的梦境,在时间轻蔑的流动里,逐步尘封,但又时时于夜深人静之际悄然浮上心头。

8、我们可以丢失许许多多,只要不丢失友爱的心,如果没有你温暖的友情,我不会如此深 azuowen.comn.cn 爱这个世界。

9、剪不断的三年同窗雨,挡不住的同舟共济风,相对欲言,泪落无声。一片冰心,万众柔情。

10、人生中有许多感人的缘,有时会随风而去,有时会令你我感伤,无论你随风而去,我独自在这里感伤,都是缘。

11、记住无论如何也要上一次讲台,讲什么都无所谓。这样的经历是一定要有的。

12、不要以为能混到毕业就行了。掌握一技之长也很重要。

13、第一次不再由父母安排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而是有足够的自由处置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支配所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14、多和老师交流自己的想法,有时候你看不清的东西,他们能看的清,毕竟他们是过来人了。

15、为学习努力三年多以后,你的大四就可以过猪的生活了,为了笑到最后,请努力学习。

16、让我们挥手而去,在那无限的空间里漫游;恍惚的人生旅途中,有缘总会相聚。

17、大学生活固然五彩缤纷,但它只是你远航中的一个港湾;而你人生的内容是——港湾之外的征服。

18、你我相逢在初秋的夕阳里,你晶亮的眼眸点燃了黄昏的第一堆篝火;飘扬的黑发,抚平我离家的忧愁。

19、你如同一叶初展的征帆,在将要迈向更加辽阔的大海远行之际,也请你带上我们的期待和祝福——你的未来不是梦。

20、纵使季节搁浅,记忆沉淀,那薄薄的底片随着岁月褪色,也还能冲洗出那片温馨。

篇3:高中军训感言

少年时代是无忧无虑的吧,也许是时代的进步吧"愁"推给了我,我是一个极为讨厌军训的人,想到九月一日的到来,我愁上加愁,否认的是这次军训我得到了很多。

为期七天的军训眼看即将结束,脱下那厚重的军装,不久我们的军人生涯也会伴随着一声一声洪亮的口号暂时拉下帷幕,拖着疲惫的身体,痛楚竟有时让我在这漆黑的夜晚久久不能入睡。

还记得那晚接到老师送上军服的兴奋,还记得和教官初次见面的激动,从那一刻起,我总算明白我并不是讨厌军训的人只是心中的畏惧感满满的,一直没有放下而已。

第一次站军姿,我都快哭了,然而我很自豪,因为我学会了坚持和忍耐,在炎炎烈日下,我必须身着军装头戴军帽,昂首挺胸站在队列中,虽然我很累,但我告诉自己我是一个兵,作为一个兵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坚持。

细苗不经历风霜洗礼怎能长成参天大树,邹鹰不经历狂风骤雨怎能飞上万里苍穹,溪流不经历颠簸流离怎能交汇于浩瀚大海,而年少的我们不经历艰苦磨练又怎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

在这里,军训教会我什么是坚强的意志,教会我什么是团结的力量,在这里,我也尝到了种种滋味,我们磨炼了意志,品尝到了难咽的苦涩,我们锻造了身心,品尝了失败的痛楚……也许这七天是那么的微不足道,然而我很感谢它,它让我稚嫩的心灵变得充盈成熟,让我走出父母精心编织的暖巢,勇敢的站出来同风雨挑战。

感谢军训,感谢这次意志的沐浴,灵魂的升华,我赞美你——军训!

篇4:高中毕业感言

感谢有你——老师,一生平凡,一世艰辛,默默地把知识奉献,你足文明的使者,你是辛勤的园丁,衷心感谢你,一个人一生之中最大的幸福不是过着纸醉金迷的声色艳娱的生活,不是和爱人耳鬓厮磨,醉卧温柔之乡,而是遇到知识渊博、品行高尚的老师。鲁迅遇到了藤野先生,魏巍不能忘怀蔡芸芝先生,达·芬奇感谢教他画熟鸡蛋技巧的弗罗基俄,我更听见一个来自遥远的声音,那是戴维的声音“我这一生中最大的发现是法拉第。”也许三毛是的。初二时,数学老师让她走上了休学的道路,但许多年后,三毛说:“一直到现在,我的数学老师都是改变命运的人,我十分感激他,要不是当年的他,我不会走上今天的路。”说这番话时,她已经经历了世事沧桑,人海沉浮,显得冷静而达观。“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其师”,老师水远是我们崇敬的对象,永远是我们需要感谢的恩人。

感谢有你——老师,由苍白而绚丽,由肤浅而深邃,我的生命因你而升华,感谢你的辛勤教育,感澍你的谆谆敦诲,让我们的生活充满趣味和文明,让我们了解了世间万物新陈代谢的规律,让我们揭开了外星之谜,让我们懂得了怎样去呵护鱼儿的水家园、鸟儿的梦天堂、动物的安乐窝……

感谢有你——老师,是你教会了我们无私、教会了我们宽容、教会了我们以广阔的胸怀来接纳别人。你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你教我们做事,教我们做人,引导我们走好人生之路,当我们遇到挫折时,是你帮我们撑起前进的风帆;当我们遇到困惑与迷茫时,是你为我们指点迷津;当我们因取得成绩而骄傲时,是你的及时点拨让我们清醒。一路上有你的教导,才不会迷失方向:一路上有你的关注,才更加的自信勇敢……

感谢有你——老师一支粉笔,三尺讲台,留下的水远是你含辛茹苦的身影,滴滴汗水,点点心血,印在你脸上的始终是呕心企盼的神情。老师,你工作在今朝,却栽培着祖国的明天;你教学在课堂,成就却在四面八方一个迸射火花的身躯,一个传诵至今的壮举。老师,明天因你而美丽!

感谢有你——老师,你无私地站着,站成一棵蒲公英,让知识的花絮大大方方地飘散四方,阳光下的世7}d因此变得缤纷和灿烂;你正直地站着,站成一棵,蒲公英,让挺援的身躯不偏不倚地接吻蓝天,风雪中的生命才因此而变得青翠蓬勃;你高贵地站着,站成一颗风景树,让灵魂的枝叶哗啦啦地拍响节奏,成长中的幼苗才会因此而找准韵律和参照。

感谢有你——老师,再多赞美的言语,仰慕的辞藻,也道不尽我们对你的一片敬佩之情,也说不尽我们对你的爱,就让我们用具体的行动来感谢你的培育

感谢老师的培育,我们的青春生气盎然

感谢有你一一老师,你的关怀水在心,长成栋梁报答你、

感谢有你——老师,我们心中最可亲,最町敬的人!

篇5:高中毕业感言

亲爱的教师,家长们和同学们:

大家好!很荣幸在那里发表我的毕业感言。当我再次走进这间教室,一瞬间竟有些落泪的冲动,有些复杂的滋味涌上心头。

高考过后,总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有很多话想说,但想先与大家分享一首小诗:“纽约时间比加州时间早三个小时/但加州时间并没有变慢/有人22岁就毕业了/但等了五年才找到好的工作/有人25岁就当上CEO/却在50岁去世/也有人直到50岁才当上CEO/然后活到90岁/有人依然单身/同时也有人已婚/奥巴马55岁就退休/川普70岁才开始当总统/世上每个人本来就有自我的发展时区/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后面/但其实每个人在自我的时区有自我的步程/不用嫉妒或嘲笑他们/他们都在自我的时区里/你也是/生命就是等待正确的行动时机/所以放简便/你没有落后/你没有领先/在命运为你安排的属于自我的时区里/一切都准时。”

高考无疑是残酷的,但它并不能决定你的人生能否成功。我欣赏张泽伊同学的洒脱,她说:“我会感激无数个自我努力后所获得的成绩,我要的不是奇迹,而是自我给三年的一份答案。”我欣赏吴俐琳同学的勇气,她说:“高三给我的最重要的不是这个成绩,而是敢拼有毅力又不怕失败的品质,好不容易得来的,不要看到这个成绩就丢掉了,大学我必须会成为更棒的自我!”

高中三年,这是一段纯真时代,一段轻狂年华,一段梦想岁月,这是一段有关青春的故事。故事里有笑有泪,有喜有悲,有徘徊有奋进,有成功也有失败,故事里有珍惜有遗憾,有聚首也有别离。这个故事太过丰富,太过精彩。而以往的,属于过去,我们坚信完美的,同样还会发生在未来。

三年,太多回忆。感激对我们关怀备至的曾教师,感激当初说“拼了命也要把我们教好”的刘教师;感激对我们十分温婉的朱教师;感激让我们自信的姜教师;感激待我们如朋友的郑教师;感激常逗我们开心却不明白我们“笑什么”的李教师。感激班团干部的倾心付出,感激课代表的努力工作,感激小组长们的指挥领导,感激每一位同学为班级的做出的贡献。感激亲爱的父母,给予了我们飞翔的翅膀;感激亲爱的教师和同学,给予了我们展翅翱翔的信心和勇气;感激努力的自我,给予了我们坚持前行的动力。

此刻,我们20xx届375班告别了中学生活,正准备扬帆起航,因为一切都准时!

嗨,我们往前走!

篇6:高中生社会实践心得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高校学生党支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促进国家繁荣富强具有重大意义。党的十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中办下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要加强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织领导,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落实到基层,党员、干部要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大学生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在组织和引导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必然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人们的工作生活、思考方式、价值理念等。高校学生党支部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集中学习宣讲、讨论、研讨会等传统的党建学习方式面临效率低下、效果欠佳等状况,已经不能有效满足大学生党员思想学习的新要求。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学生党支部学习实践方式的转变已成必然。

从学习型组织理论看学生党支部的组织与实践

彼得・圣吉认为:“真正的学习,对于个人而言,涉及人之所以为人这一意义的核心。”在高校学生党支部中,作为支部成员的大学生党员个体,在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更能体会到人之所以为人的哲学意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意识形态和道德规范的综合体。从其特点可以看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只是表层的学习,更是学习主体在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内容认识的基础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身固有的价值认知体系进行对比,理性对自身精神层面的价值思想进行评判,达成价值共鸣,进而纠正自身不合理认知,并用其指导自身实际行动的过程。同时,有效的组织学习可大幅消减个体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迷惑,推动个体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学生党支部大多以年级为单位组建,是高校党组织中最基层的单元结构,是深入到高校学生中的“毛细血管”。它深深扎根于学生群体的土壤中,学生党支部和支部党员的一举一动都在无时无刻地影响着周围学生的认知。学生党支部作为相对完善的组织结构,如何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进行必要的组织学习和职能转变,这已成为当今高校学生党支部面临的重要议题。

20世纪90年代,学习型组织理论在管理理论与实践中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理念。“学习型”组织的关键在“型”上,它不仅是一种学习风气和学习常态,而且更是一种集制度、组织、可持续发展、信仰于一体的互动循环系统。在学习型组织理论中,一个热爱学习、重视学习的组织并不直接等同于学习型组织,组织中的个体、团队以及组织本身都在通过学习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最终促进个体和组织协调发展。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基层组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单元,如从学习型组织视角对学生党支部进行学习分析,便能为其发挥价值观育人功能提供重要借鉴。

高校学生党支部在学习实践过程中的现状分析

1.党支部“外紧内松”的学习现状

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党委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严格要求,开展了诸多学习实践活动。但在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党员主体意识欠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不够重视,部分学生党员更倾向将精力投入到与自身利益直接相关的学习或工作中,导致党支部所开展的活动往往缺乏有效的参与人群。另外,学生党支部学习实践活动缺乏实质内容形式,例行党支部层面的学习实践活动,逐渐演变为集体学习活动和撰写总结感悟,达不到将学习深入人心的效果。

2.活动方式创新性差,对学生吸引力较低

学生党支部进行学习实践活动,并未根据学校党委和支部特点调整学习内容和方式。党支部更倾向于沿袭以前传统的学习活动方式,通过举办宣传讲座、民主生活会、开展主题党日实践活动等形式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以致学习活动方式缺乏创新性和实效性,对学生党员和在校学生失去吸引力。

3.组织学习制度的缺失

完善的学习制度,有助于强化对党员的有效监督和管理,使之成为党支部学习的常态,提高其学习质量。但在实际的党支部工作中,制度的制定和管理都集中在学校党委和学院分党委(党总支)层面,学生党支部只是被动的管理对象。针对学生党员的学习,学生党支部只是从量上进行了规定,而对于实际学习效果无法考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不能靠强制来进行,但为保证每位学生党员的学习质量和效率,需要党支部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制度上的规定和约束。

4.学习动力不足,持续性较差

学习实践活动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认识―实践―再认识”不断循环的过程,从而促使个体真正领会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达到思行合一。而现有党支部所进行的学习教育活动,大多只是响应上级党组织的号召,并没有将教育实践内化到每次党支部活动中去,单纯就学习而学习。此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在校大学生更多看重眼前实际利益,部分学生党员主体意识缺失,主动学习的热情较低。在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党员双重消极因素的影响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不足。

高校学生党支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研究

1.以个人、团队、组织三层次学习为基础,构建学生党支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主体框架

组织学习不同于个体学习的活动,对于组织化过程学习来说,它是一个社会或集体现象,要求有共同的交流基础和协调的探索程序。组织之所以能称之为学习型组织,其核心在于组织内部的个人、团队和组织本身协调一致,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有意识地进行适应性学习,优化组织和个体知识结构,最终提高整体能力并获得竞争优势。

发挥大学生党员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党员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总结概括了中国主流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在学习实践活动中,通过面对面谈话等方式,引导学生党员改变自身固有的心智模式,学会用服务群众的思想与周围同学相处。学生党员要看清自身知识、思想水平与优秀党员之间的差距,努力学习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内容,将其应用到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要通过学校党建工作、主题党日活动、联系新发展党员等各种活动平台不断深化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将每位党员锻造成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面旗帜,带动广大高校师生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通过团队学习的方式,充分发挥群体智慧力量,推动高校学生党支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党员所形成的个人学习成果需要在团队学习和讨论中进行分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丰富、层次鲜明,团队共同学习有助于避免个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上所产生的各种偏见,加深学生党员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层面的认识,最终引导学生党员个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取向。学习团队可以在同班级党员的基础上建立,建立定期沟通交流制度并及时总结和分享沟通、学习和讨论新成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体价值体系有效融合。

组织学习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实践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学生党支部要根据所在学院自身的文化、学科专业特点及不同的发展阶段,提出自身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同愿景。学生党支部要对支部内部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系统思考,总结学习规律、特征并与党员个体和学习团队进行有效的双向沟通。同时,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契机,将学习和实践活动视为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

2. 建立学生党支部组织学习过程模型,优化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

根据实际,可以将学生党支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分为应对学习、吸收实践和反馈提升三个阶段。

对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新思想、新内容进行有效的应对学习。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也将会被赋予更丰富的内涵。学生党支部要形成一种不断吸收和学习新精神的有效机制,并且能够将新内容有效传达给学生个体,保持学生党支部永远处于理论学习的前沿。针对各时期宣传的侧重点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部分内容的演变,学生党支部要及时发现,并将新思想、新内容有效地传达给组织个体,在个体、组织两个层面有效进行学习。

认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最终要落实到公民个体的实践层面。在吸收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论断和新思想的同时,党支部应该结合自身支部特征进行认真消化吸收,并应用于具体实践中。党支部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向广大高校学生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面向广大师生开展实践活动,树立共产党员学习楷模,用实际行动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定期反馈学习实践效果,建立学生党支部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知识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实践本身是一项浩瀚而庞大、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学生党支部通过反馈发现新问题,进一步加强学习并予以改正。要根据学习实践活动不断反馈学习实践效果,优化学习实践方法。同时,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构建学生党支部实践活动的知识库,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同时将遇到的问题予以梳理和总结,为以后学生党支部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提供经验支持。

3.坚定学生党员崇高理想信念,激发学习热情,为学习实践活动提供持续动力

所谓学习型组织,就是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创造能力,努力形成一种弥漫于群体与组织的学习氛围,凭借着学习活动,个体价值得以实现,组织绩效得以大幅提升。从彼得・圣吉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学习型组织本质上还是建立在个体学习的基础上。这一点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学生党支部也不例外,学习实践活动的关键取决于学生党员个体。当代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盛行,相当部分学生羞于谈论共产主义理想。学校党委和基层党组织要及时敏锐注意到这种形势,通过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深化主题社会实践和志愿公益活动、传颂“校园好故事”“校园好声音”、发挥新媒体传播作用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坚定共产党员崇高理想信念。

为更好地调动每位学生党员学习的热情,学生党支部要建立完善的奖励激励机制,以提升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情与动力。让学生党员在学习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组织给予的肯定和鼓励,从而更好地激励个体投入到学习实践中去,形成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性循环。同时,学生党支部通过配合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通过身边的好人好事加强宣传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形成学习实践的长效机制。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学生党支部要认清自身的职责使命,持续推动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同时,学生党组织要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在不断学习和创新中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强化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培育政治坚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富强美丽的新中国。

本文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度党建研究课题“高校基层党组织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探索”(项目号:DJ20140211)的结项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Senge P M. The Fifth Discipline―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M]. NewYork: Bantam Doubleday Deli,1990.

[2]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篇7:高中生社会实践心得

体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社会实践活动是体育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能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体育素质进行有效的培养。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对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体育素质教育进行分析。

一、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体育素质教育

(1)开展内容、形式多样性的活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的体育素质教育有着直接的影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社区公益活动。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活动就是社区公益活动,学生能够在这项活动中直接服务于社会,并且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对社会舆论与社会环境进行净化。社区公益活动能够提升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对学生的体育素质的培养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实地操作活动。实地操作活动是体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社会实践活动,在开展该项活动时,应该对社会实践基地、训练活动等进行合理的选择。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体育知识能够有效地运用到实践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还能够锻炼学生各方面的意志,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再次,学生的教育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体育素质教育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能够对学生体育素质的培养有所帮助的主题活动。

(2)转变教学观念,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在体育教学中,为了对学生的体育素质进行培养,就需要体育教师对教学观念进行转变,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体育素质教育的影响。体育活动很多都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开展,教师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应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的体育素质能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提升。教师只有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更好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将学生的体育素质教育融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实现教育目的。体育教师应该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合理的组织,通过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体育技能的锻炼。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与体育技能都能够得到较好的培养,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3)结合健康教育,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社会实践活动是体育教学的延伸,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体育技能等应用到实践中来,从而不断进行巩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体育素质教育时,应该与健康教育相结合,通过健康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结合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体育素质的全面提高。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育教师可以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对学生的体育素质进行培养,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体育技能等得到有效的提高。

(4)注重合理评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体育教学中,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体育素质进行教育时,还需要对教学评价进行重视,通过合理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评价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学生的体育素质教育时,也应该重视评价的作用,通过合理的评价促进实践活动的开展,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应该改变评价的方式,采取鼓舞、激励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实践活动情况与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从而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育素质。

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体育素质教育的影响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体育素质教育时,需要明确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影响。首先,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体育素质教育,能够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学生在体育素质教育中,不能够脱离实践活动进行知识的获取。虽然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获取相应的理论知识,但是如果不通过实践的应用,就很难彻底地将这些知识化为己用。其次,社会实践活动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新的体育技能。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中可能不能够很好地掌握一些体育技能,对体育技能的理解不够透彻。为了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体育技能,提高自身的体育素质,就需要在社会实践中进行锻炼,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学生的协调管理能力与交流能力都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提升,从而全面提升自身的体育素质。再次,社会实践活动还能够对学生的意志进行磨炼。在体育素质教育中,学生的意志力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的意志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最后,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体育素质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学生的体育素质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品德是体育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活动能够对学生的激情与内心体验进行激发,从而转化为学生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感,提升自身的素质。

篇8:高中军训感言

世界本无所谓苦,也无所谓甜。甜和苦都是相对而言的,天中也许有苦,苦中或许也有一些甜。这就是其中的道理吧!

我很相信"苦乐年华",年华(也就是生活)就应该或本是这样的。而这次的军训让我从感性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原来"坐"是这般的悠然,"睡"又是这般的奢侈,"随意"更是一种难于上青天的享受,而这神仙般的体味却是从"苦"中得来。

我称这是一次苦旅,确实,而我也不得不再苦上加上"甜",因为之所以拥有苦才有了甜,这中苦不是很单纯……。她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生活。

其实,仔细想一下,假如我们每天在蜜罐中,哪里会知什么是甜;假如我们每天在随意中,哪里会知什么是自由;假如我们每天在阳光下,哪里会知什么是温暖……

相信,只有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才更珍惜雨露;只有经历过严寒的梅才更珍惜阳光;只有残遭"波涛汹涌"的小舟才更加珍惜"风平浪静"。

一直以来我都崇信老子的学说,相信什么是苦和甜,也更加明白了没有苦也就没有甜的深刻道理。与其说这是次军训苦旅,不如说它是一次讲解"苦""甜"辩证关系的课堂,而这课堂之旅的最好就是"自己的吃苦自律精神"。

旅程,不是仅有美丽的风景和沁人心脾的清新,而更重要的是要有灵魂的洗礼和精神的感悟,相信,"军训苦旅"带给我许多许多……

篇9:高中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在血站的社会实践共两周,这两周居然让我非常轻松的回归了高中生活的作息。每天早上7:30骑车穿过半座xx市区,尝试用笑脸面对每一个走进血站的陌生人,努力为他们解答疑惑。性格有点腼腆的我看到一个个愿意无偿献血以拯救其他鲜活生命的“勇士”,所有的担心和害怕都仿佛被这份勇气和无私融化。

没有专业的培训,我们更多的是在献血屋为献血者服务。而在这样的服务下,让我们切实地体察到何为奉献。还记得在实践第五天时,那个独自带着不到两岁的小朋友来献血,笑起来有酒窝的可爱妈妈。为了让这位妈妈可以安心在采血室中进行近半个小时的采血,从来没有独自照顾过小朋友的我运用仅有的哄孩子开心的办法努力照看这个小朋友。所幸,在这样勇敢又可爱的妈妈教育下,他并不害怕生人,也不哭不闹。在休息区等待的阿姨也贴心提醒我们要让孩子远离饮水机的热水口。看着这个蹦蹦跳跳却不打扰他人的小身影,我多想告诉他,他有个怎样温柔又坚强的妈妈。

如果你问我,这次社会实践有什么收获?我难以用语言概括从中之获益。这份工作给予我的很多很多,无私的奉献精神,认真的工作态度,与人为善的交流方式等,但它们更多是像点点微光,你无法把其汇聚成骄阳般耀眼的光芒,但当你在黑暗中踽踽独行时,它们会为你指明方向。

篇10:高中生社会实践心得

我来到了姑姑的首饰店里做帮工。店里一般早上10点左右开门,而我在下午一点开始工作。小店坐落在__最繁华地带之一的__街,门外人来人往,多是女性,毕竟附近都是一些服装店美容会所之类的,而我坐在收银台前则稍显的尴尬了。

终于进来了两位客人,姑姑先一步上去,我也只是原位坐着,当这是一次示范。“都是纯银的。”姑姑直接开口。兴许这就是拉拢客人的手段,先博取信任,再重拳出击。“这个挺好看的。”顾客开始有想法,那么姑姑就顺水推舟:“拿下来试试吧。”许久后,待顾客戴上了,姑姑便顺势地附上两句,说:“这款和您的气质很搭啊。”呵,我顿时觉得做生意也是需要动嘴皮子的。虽然后来每一位顾客都听到了这样的言论,但是有八九是不会买的。毕竟女人是善变的,捉摸不透的动物。

由于店面要到期了,姑姑现在以4.5折的低价出售。而顾客却并不把这折扣当做一回事,消费者永远不会满足,他们只会以上帝的身份将价格一削再削。“就不能再低点了吗,你反正都要关门了。”当我听到这番言辞时,心中是很恼火的,给你4.5折还不够吗,还反过来说抬价打折。更是有些人来说,金店里也就这价,敢问金店里几百元可以买到什么,更别说几十一百了。感情做生意的都是要给消费者脸色看的。

“以后有人来,你说5折,他们要还价,你再让步说4.5折嘛。”我趁着没人,向姑姑道出了我的建议。然而姑姑却拒绝了:“这些人啊,等下又会说,‘我听别人说他上次买是4.5折嘚’之类的话。做生意不容易啊。”我沉默了。

偶尔来顾客,我也会起身,然而招呼的一直都是姑姑,毕竟不来,只好在一旁按按计算器,为他们算计着可以占到多少便宜;等没人的时候,我就记记账,擦擦银链子,整理戒指的摆放。一个下午,进店的少说20个人,而真正会买的也只有那么四五个,再给那么一剥削,收入微乎其微。“已经是要亏本了”这是这两天我听到姑姑说的最多的话了。

篇11:高中生社会实践心得

关键词:高中生 社会实践 目的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0-0166-01

高中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发展经济,振兴国家的使命。我国的高中生受教育体制和升学压力的影响,使得教师和学生在学生上更加倾向于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对高中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弊端。在我国教师和家长为了让学生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剥夺了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得学生缺乏必要的实践能力,无法将理论知识更好的运用到实践中去,制约了学生的身心发展。所以我觉得,身为高中生的我们,要及时与教师和家长进行沟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高中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

1.锻炼能力,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受我国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我国学生的生活重心就是学习,高中生受升学压力的影响,每天的学习任务十分繁重,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锻炼动手能力的机会和时间有限,这就使得学生对他人特别是父母的依赖性很强,无法独立的适应社会生活,这对学生身心发展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高中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在活动中,体会与学习不同的生活,并且在实践中通过独立处理问题,能够锻炼学生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在社会中独立成长。对于高中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多种多样,所以高中生可以根据自身存在的缺点和弱点,有选择性的参加,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提高自身欠缺的能力。例如:有些学生胆小,害羞,不敢主动与别人交流,针对这种现象,学生可以参加一些团队性强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在团队活动中的互帮互助,建立团队友谊,提高自己的团队参与能力,可以有效的缓解这种现象。高中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锻炼自己欠缺的能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从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巩固知识,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为自己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高中生是国家发展的未来,因此高中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至关重要。社会责任感是贯穿于我们一生的道德理想,是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对于社会责任感这一词最初的认知是在课本中,但是仅局限于课本是无法提高我们高中生社会责任感的,因此积极的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和切身的感受,来加深自己对每一事件的认识,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高中生参加社会实践最主要的目的是减少对父母的依赖,独立的面对生活,自我解决问题,提高自身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纷杂的社会生活中,脱离对父母的依赖,学会照顾自己,帮助他人,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高中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方法

1.提高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识

目前我国高中教学非常严格,学生在校的时间大多用于上课,回到家之后也是家长陪学,周末休息的时间用于补课,这种学习现象,使得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少之又少,而且长时间受家长和教师的影响,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重视程度也有所降低,这些原因都导致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不高,对社会实践丧失了本来的兴趣。因此,高中生想要提高参加社会实践的兴趣,首先要转变自身的思想,提高自己对社会实践的认识,及时与家长和教师进行沟通,提高自身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学生在提高自身对社会实践的认识时,首先,要积极的进行自我反思,针对自身欠缺的能力寻求提升方法;其次,要进行自我暗示,高中生要时刻的提醒自己要学会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学会自己解决问题,独立生活。只有通过这种方法,才能逐渐的提高自身对社会实践的认识,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

2.积极参加校园活动

高中虽然教学压力和学习任务较为繁重,但是高中生的校园活动还是比较丰富的,所以高中生要积极的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园活动,在校园活动中寻找自己的不足,锻炼自己的能力。例如:参加校运动会。学校组织运动会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质,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班级的凝聚力。因此通过参加运动会,学生能够学会互相帮助,注重班集体的荣誉,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校园活动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勇敢的战胜自己,运动会中学生完成的每一项比赛,不仅是一种体育精神,更是学生能力提升的一种表现。

3.与家长进行沟通,争取社会实践的机会

当前,很多高中家长不同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浪费时间,耽误学习。所以高中生想参加社会实践有时也是力不从心,因此学生可以在课后与家长进行沟通,争取在不占用学习时间的情况下,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实践机会。例如:高中生可以以寒暑假假期为契机,说服家长让自己参加自己喜欢的社会实践,为了排除父母的顾虑,学生可以让父母与自己一同参加,不仅能能够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还能创造和父母一同参加活动的机会,促进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在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必须用心体会,事后总结心得体会,达到参加社会实践的真正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实践活动对高中生的身心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高中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是十分有必要的。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自身的独立人格,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高中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首先要转变自己对社会实践的认识,通过校园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与父母共同努力,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杨晓虹。 中学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篇12:高中军训感言

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阿基米德

令人期待的军训生活开始了,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都是第一次参加军训,体验军营生活。面对军训,第一天应该是好奇、兴奋、激动,而随后的日子,也许你会有枯燥、乏味、沮丧等感觉,请你千万不要失望,也不要拒绝。因为军训不但要进行国防教育,培养你的纪律意识、吃苦耐劳的精神风貌、坚强的意志,而且,作为你高中生活的第一课,军训还将帮助你尽快的适应高中环境,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做好必要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

一、通过军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塑造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来到一个新的环境,人们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孤独、焦虑心理,渴望交往但有怯于交往。而军营生活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军训期间,同学们朝夕相处,喜怒哀乐袒露无疑,而在艰苦的环境中往往又能自觉的抱成团,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这给了大家极好的机会去相互了解。我们都知道,军人复员后是非常看重战友情谊的,因为那是他们在摸打滚爬中一点一点建立起来的,相信在我们的军训中,你们也将在举手投足中收获友情,结交朋友。

我们都知道一只蚂蚁的力量是微乎其微的,但上百万只蚂蚁滚在一起足以摧毁森林,倾倒大厦,这就是团体的力量。而军营则淋漓尽致的体现了集体精神,希望大家通过军训,形成一个团结的、力量强大的集体,在这样的集体里,没有恶意的批评,没有不负责任的言辞,有的是对同学的积极支持和肯定,有的是一人有困难,大家一起帮,一人有病大家一起关心,有的是纯真的笑脸,灿烂的歌声。军训结束后,将这样的团体精神带到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则班级将无往不胜,个人也会有最大的发展和提高。

来到新环境,人际关系的适应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适应,我想如果大家能抓住军训这个良机,在没有任何学习压力的情况下,集中精力和同学们真心交往,一定会平稳度过这个适应期,从而让自《·azuowen.comn.cn》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

二、通过军训,养成积极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坚强的意志品质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是任何事情成功的重要保证。

认真的看看我们的教官,看看这一位位在军营这座熔炉经过锤炼的人们,你能从他们的眼中看到刚毅、自信与成熟,是什么让他们拥有了卓然不群的气质呢?答案很简单,是军训!是简单的队列训练,是一次次立正稍息,整齐报数。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讲的是大到治国平天下,小到修身养性,都要注意细节,如果把炼就军人气质比喻成一道工序,而齐步、踏步、跑步就是这道工序中的一道道环节,只有一丝不苟,细致入微的付出,才能创造出像海尔那样经得起时间检查的品牌,反之,则会功亏一篑,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篇13:高中毕业感言好句子

1.“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心中有太多太多的不舍,太多太多的惜别。我们每天上学,每个人依然笑得那么灿烂,仿拂有千万朵鲜花同时绽放。但我们心中清楚,每个人的心里,其实都有一种淡淡的惆怅。

2. 青春散场,我们等待下一场开幕。等待我们在前面的旅途里,迎着阳光,勇敢地飞向心里的梦想;等待我们在前面的故事里,就着星光,回忆这生命中最美好的三年,盛开过的花……

3.毕业了,不想说再见,不想,只想说,亲爱的老师,同学们,我们永远在一起!

4.柳阴下别百般惆怅,同窗数载少年情长,望征程千种思绪,愿友情化为奋进的力量!

5.毕业了,不想说再见!真的不想!毕业了,我们该如何对着生活了三年的学校说再见?

6.当我坐在毕业典礼的会场上,一瞬间竟有落泪的冲动,有些复杂的滋味涌上心头。

7.毕业了!明天的我们将要踏上新的征程,不管明天的明天如何,朋友们,我们都要好好的!

8.毕业,就像一个大大的句号,从此,我们告别了一段纯真的青春,一段年少轻狂的岁月,一个充满幻想的时代……

9.毕业倒计时里的一个个告别的夜晚,以前那枯燥、无聊、单调、烦闷的每一天,也都被我们好生珍惜了一遍又一遍!

10.毕业前的这些日子,时间过的好像流沙,看起来漫长,却无时无刻不在逝去;想挽留,一伸手,有限的时光却在指间悄然溜走,毕业答辩,散伙席筵,举手话别,各奔东西……一切似乎都预想的到,一切又走的太过无奈。

篇14:高中毕业感言

冲淡了儿时的梦想,岁月磨灭了曾经的憧憬,如今的我该何去何从?也许秋风中的柳絮是最好的诠释,一切随风一生随缘。

高中渐去,物是人非,如今的我从一个不知事的小孩到现在这个风华正茂的青年,我有太多的感触,于是我就学会了伤感,我们开始懂得了社会的残酷,于是学会了放弃,懂得了珍惜,如今的我生活就象在演戏,周而复始的过着极其无聊的日子,我出来没有真正体会到快乐是什么,可一些错不及防的事压抑我内心的一跟弦,我就学会了逃避,我也学会了面对,可每当午夜来临之时,我却心胸澎湃,当万物皆睡去,惟独灵魂醒着的时候,我总会有一丝内疚,大好的年华,却被这样玩过去了,我想了很久,却怎么也想不明白,我到底追求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活,玩得越狠,心里越空虚,刚入高中之时,我也曾立下豪情壮语,我那时也曾憧憬过,然而,一切却未付诸行动,也许这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吧,初涉世事的我,在社会中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啊,可自己却瞧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可我又能算什么了,不过是拿着父母的血汗钱潇洒罢了,现在我才发现我真的很自私,但是世界不会以你为中心,地球不会为你而转,你不是本拉丹太狂,你不是布什太拐,你不是比尔盖次太叼,也许将来有一天你对着全世界发嗨,本拉丹是给我吓出来的,布什是给我逼出来的,比尔盖次是给我用钱出来的,那时你也许是另一个自己,可现在你只是你自己,正视自己太难了,和自己过了这么久,但每当站在镜子面前时,仿佛看到的是一个陌生人,缺乏自信,害怕孤独成了我们现在这些年轻人最大的敌人,我渴望长大,可我又害怕长大,我害怕生活的残酷,我更惧怕人情冷暖,成熟是什么?当一个人开始孤独,随之体验孤独,克服孤独,最后学会孤独,也许他就真正成熟了吧,可说着容易,做起来又觉得太难了,象我这样的人假如不遭受什么重大的打击,也许永远不会觉醒,生活的担子实在太重,还是那句话,我对别人有爱,我对自己无能为力,现在我才发现世界是多么地复杂,人与人之间只不过是一种互相利用罢了,得意之时巴结你,失意之时冷落你,怪不得有人得到太多,有人一无所有,人本无分别,我们谁都希望成为有出息的人,我们谁都渴望成功,可为什么还是有那些放荡之人了扪心自问,我渐知道我们都是带着一副虚伪的面孔在过日子,真正的自我被压抑得一点也没剩,我渴望自我,我开始追求自我,然后超越自我,但一切梦想还是破碎,我还是我。

改变一个人需要十年,改变一颗心却需要一生,这不由得让我对前途感到迷茫。

我该怎么办呢?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我能怎么办呢。

读大学资质不好,复读没钱去考,闯江湖又嫌年纪太小,十八岁,一个花季般的年龄,我们本该流淌着沸腾的热血,我们本该舞动生命的舞姿,我们更应该回首过去,展望未来,可是,现在的我们呢,有人选择了放纵,有人选择了麻醉,有人选择了虚拟,现实社会的不尽人意导致了幼稚思想的迸发,然而我们终归不能那样,我们注定要面对现实,因此我们就必须要提高自身价值,你要走得远,你就要站得高,我们不能抱怨世界太黑暗,我们更不能抱怨自己,人无完人,谁都有人生低谷,谁都有辉煌时,我本该放声大笑,笑对人生,但我们不能没有一颗热血的心,这个世界是强者的天下,没人愿意和一个一无所有的人交朋友,也许这就是人性的最大弱点吧,弱者越弱,强者越强,世界本不公平,加倍的努力才能压平杠杆,从而摆向己方,但愿将来某日回首往事,一切皆烟消云散。

我从寂静冷清的夜里等到了黎明,不知第一缕晨曦,能否点亮我的热情?

篇15:高中生社会实践心得

关键词:专业社团;实践教学;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8-0010-04

一、研究问题: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创新

通常高等院校本科专业被划分为“文”、“理”两大类,文、法、财经等统称为文科。传统的文科教学以课堂宣讲为主,不注重实践教学工作[1]。近几年,以素质教育为内容的教学改革,使我国大学文科教学正在发生深刻而持久的变化,其中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便是一例。

然而由于实践教学没有材和相对固定的教师,同时考核手段比较单一,缺少统一标准,因此往往是教学体系中的薄弱环节[2-3]。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就产生了传统的“放羊型”和“教师主导型”两种组织方式。第一种“放羊型”。许多院校专业采取一种相对灵活的变通方法,动员学生自己去联系实践单位。第二种“教师主导型”。由教学单位统一安排实践的地点、时间以及内容,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学生按照教学单位的安排,完成实践教学内容[4]。第一种组织方式表面上看起来是缓解了统一安排实践单位的接待压力,解决了经费问题,但实际效果上却是学校对实践的学生失去了监管。这样也就难免出现流于形式、疏于管理的“放羊局面”,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5]。第二种组织方式虽然能够完成学校对学生的实践要求,但是学生的主动性较差,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在各种活动中容易出现交差应付的态度,以拿到学分为目的,很难真正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技能。

随着各个高校大幅度增加本科生教学实习实践经费,一线教学单位开始重新探索文科实践教学的方式,在全国很多高校出现了新的文科实践教学的组织方式:专业社团。它是指在本专业范围内,所有学生自动获得成员资格,具有自我服务、自我学习功能的共同体。专业社团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实践教学组织松散的局面,通过增加学生参与的权利,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6]。

专业社团与普通的学生社团有很大不同,它虽然不是一个教学机构,却参与着实践教学的全部过程,为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建立了良好的平台,真正实现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实践结构。实践教学是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和课程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专业社团这种新的组织方式,有效地改进了传统的文科实践教学组织形式,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研究专业社团这种新的实践教学组织方式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具体的实施效果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又有深刻的实践意义。本文从结构功能分析视角出发,以情境学习理论为基础,构建学生通过专业社团学习实践知识的分析框架,通过X校P系专业社团建立、运作的案例分析,呈现出专业社团中学习知识的结构和内部运行机制,最终总结出专业社团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和效果,探索其改善教学效果的途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二、分析框架: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在20世纪,学习理论关于实践教学的看法,影响着人们对学习、教学的认识。莱夫等人发现了“默会知识”对新学者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情景学习的观点。该观点强调了“社会实践与社会生活”“合法边缘性参与”与“实践共同体”等要素(lave,1991)。莱夫通过5个学徒制案例分析,发现情景学习是一种“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边缘性”意味着置身于由某个共同体定义的参与领域中多元化的、多样性的、或多或少的投入和包含于其中的存在方式,关系到在社会世界中的定位。合法的边缘性暗示着权力关系的社会结构,边缘性是一个授权的位置,合法的边缘性本身就是拥权和失权的源头。

专业社团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显现正是“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机制能够充分得到发挥。专业社团具备了情景学习理论中要求的“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的条件,创造了潜在的知识,新同学可以通过合法的边缘性进入的方式来学习这些知识。该学习活动具有一种特有的模式,有强烈的目标。作为边缘性参与者,学习者能够就整个事务是怎样的、需要学习些什么等问题形成一种看法。从传统的实践教学组织方式向专业社团这种新的组织方式转变的过程中,专业社团能够发挥优势的四个关键因素是“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形成“实践共同体”。

图1 实践教学理论分析框架

(一)资格准入:合法性

莱夫等指出,在情境学习中合法性是指实践共同体中的各方都愿意接受新来的不够资格的人成为共同体中的一员(lave,2004)。对专业社团而言,首先必须是专业的成员。专业社团成立之初,大多数并没有在校团委注册,而仅仅是围绕着专业教学与教育开展活动,它的天然成员是教学单位专业的所有成员,但不排斥其他学院、专业的学生参加“”活动。要想成为社团的核心成员,必须是从始至终参与社团、对社团做出重大贡献的学生,他们有时间、有精力、有能力参加社团活动,这样就确保了必须是本专业的学生才有这个资格作为“核心”参与社团的活动。与此同时具备了这个天然的成员资格,也有义务去参加社团活动。

实践教学现在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X大学文科专业中,实践课程占到了全部学分的25%。基于其重要性,所有学生都有义务参加以专业社团为载体的实践教学活动,只有参加了社团组织的活动,达到学校、专业的要求才能够拿到学分。

参加专业社团的资格是天然的,同时实践教学工作要求学生必须参加专业社团活动,两者构成了专业社团的合法性。

(二)参与结构:从边缘到核心

所谓边缘,是指初始学习者开始只能围绕重要的成员转,做一些的工作,然后随着技能的增长,才被允许做重要的工作,进入圈子的核心(莱夫,2004)。莱夫指出,在学习实践的技能时,不能够简单地一蹴而就。分配给一名新成员的任务是短暂而简单的,所以失误的代价相对较小,新成员对整个活动任务不需负重要责任。新成员的任务往往定位在工作过程的枝端末节,而不是工作的中心环节,在大部分时间内,玩和工作之间以及边缘性活动和其他工作之间的区别是不很明显的(莱夫,2004)。

正是从边缘到核心的参与结构,使得专业社团各个年级之间、不同学生之间能够有序地参加社团活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如果偏离位置,必然会事倍功半。实践教学中,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由专业社团负责设计整体的实践安排以及具体工作的实施。这样就会存在一个核心的团队,通常由3―5人或者最多10人构成,这些学生谙熟实习的整个过程,之前参与过实习工作,能够按照指导教师的安排,完成学校安排的实习工作。而初始参加教学实习的学生,在边缘参与,在观察中学习,在活动中体会整个过程的实践教学的全部过程。在实践教学中不仅仅学习了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还从外部观察核心成员的组织工作和实际操作。这样就可以形成从边缘到核心的交替转换。

专业社团如同其他学生社团一样,每年都要面临大四学生毕业的问题,人员要大幅度地更换。如果没有畅通的机制促使一批批成员成长起来,专业社团的持久性就会受到质疑。因此专业社团通过从边缘到核心的不断地转换,每一级学生能够得到锻炼,从一般的参与者到核心的参与者,这样的社团才具备了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新成员在参与团体的实践活动中,从老成员那里承袭这些共同的经验、价值、信念与规范,从比较边缘的、的参与逐步发展到核心的实质性参与,从团体的边缘向中心逐渐靠拢,并逐步确立自己在团体中的身份和自我价值感,意味着变成一个充分的参与者、一个成员。

(三)参与目标:形成实践共同体

传统的实践教学因为缺乏学生的充分参与,存在着有教师参与和无教师参与的区别,课上和课下的区别。专业社团成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组织实践教学工作,使得学生能够全面地参加实践活动,解决传统实践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专业社团从根本上来说是学生组织,由各级学生构成。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设计出适合学生参与的、调动大家积极性的活动来。一方面有教学任务的压力,教师赋予的权威,另一方面,都是本专业的同学,朝夕相处使得核心团队对同学们的了解较之一般的学生社团更胜一筹。同吃同住,生活在一个小范围的空间区域中;一起上课,通过学生之间交流产生情感,都对其组织合适的活动有促进作用。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三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使新手进入实践共同体并获得所有共同体成员所必需的资格,这对共同体的再生产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如何建立、发展共同体成为专业社团的一个重要问题。莱夫(lave,1991)认为学习者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他在学习中不仅参与特定的活动,而且还参与特定的社会共同体。要成为实践共同体的一名充分参与者,就需要进入正在进行着的广泛活动,接近老资格的前辈和共同体的其他成员,以及接触信息、资源和参与机会[7]。专业社团作为一个组织,具有学生社团的组织结构,也有其使命――学生一起做好实践活动,让每一个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因此各个年级的学生形成了实践共同体,这个团体不是因为要完成某一项具体的活动而将大家临时聚在一起的松散结构,而是其成员具有共同的文化与历史继承,有共同的目标、信念和实践活动的组织。按照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的功能与秩序,在实践共同体中锻炼能力,达到教学目标[8]。

三、案例分析:以X大学G社团为例

X大学地理位置较为偏僻,距离省会城市100公里。学校在2010年把当年的实习经费翻倍,达到了人均600元。由于地处偏僻,如果不分散实习,则没有足够多的单位来承受如此众多的学生,如何开展实践教学和实习工作一直是教研室教师的难题。统一的实习存在着学生积极性不高,效果不好的问题。从2010年R学院的三个专业新成立两个组织,加上原来存在的F学社,所有的本科专业均有自己的学生学习组织――专业社团。本节将以G社团为例,讨论本科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

第一步,成立实践共同体――G社团。在学校提高本科生教育质量的要求下,P系开始就本专业的发展进行规划,通过网络及电话等方式与毕业生及在校生商议P系学生发展能力最需要的事情。经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文科专业的学生读社会科学经典书目少,专业基础知识不牢固。P系数名教师商谈后决定发起成立P系读书会,每月组织两次读书海云,出版一期内部刊物,选刊学生的读书心得。成立专门组织G社团,来维系读书会的日常工作。读书会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织成立,第一次由S老师在大三积极分子中选取3名学生,分别负责宣传、组织和编辑工作,P系的教师自愿参与学生的活动,主要是帮助学生选择书目,带领学生针对书目学习,并对刊物的发表质量最后把关,才能够最终付印。为了行动具有一致性,系主任Y老师将读书会划为实践教学的一部分,是分散实习的主要形式。

在P系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成立了学习实践共同体,该共同体最初主要是负责读书会的组织、宣传和编辑。步入正轨之后,具体实践教学和实习的活动,交予G社团来负责安排,比如召开会议,组织同学参加,选定书目等。在外出实习的过程中以G社团成员为核心,根据教师的指导安排,执行组织同学的任务,安排好学习、实践、讨论等实习环节。此举有力地提高了各个环节的参与程度。

第二步,确立边界领域:成员和活动边界。G社团的活动范围是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逐渐扩大的,最初其活动范围主要是读书会,组织撰写读书心得,帮助指导教师刊印出版物。随着G社团的核心团队的成熟和稳定,开始全面介入到实习的全过程。G社团的读书会最初的参加者是P系的教师和大一、大二、大三全部学生,因为读书会是学生实习的一部分,因此P系的天然边界是全部成员。但是该读书会是向外部开放的,成立不久,在本校攻读研究生的本系毕业生受邀参加读书活动,撰写读书心得与寄语;与此同时,G社团的读书活动也向学校其他成员开放。但核心参与者和组织者都是本系成员。本系的成员获得天然的成员资格。正是有了合理的边界领域才造就了社团的活动范围,在此基础上,确定专业社团的成员以及其具有天然参加活动得到锻炼的权利[9]。

第三步,从边缘到核心的参与方式。(有点像晋升机制一样,但这种参与结构变化是有条件的,如何筛选、如何晋升。)要成为社团的一名充分参与者,就需要进入正在进行着的广泛活动,接近老资格的前辈和社团中的其他成员,以及接触信息、资源和参与机会。参与方式对于获得社团中的核心成员的资格是非常重要的。G社团成立之初,核心团队由教师选拔高年级学生加入。在新老学生数次交替之后,成员的积极性和贡献成为进入核心团队的重要考虑因素。成员最初开始时更多通过积极阅读,在读书会上发表意见,逐步得到同学的认可。对管理工作有兴趣的学生,可以报名参加G社团的3个部门。在经过数月的参与之后,他们在的工作中了解了整个社团的工作流程,与同学打交道的方式,以及与教师沟通的方法。

G社团的核心成员由此实现了管理组织会员由边缘到核心的转变。在读书会的开展过程中,参与的学生也是逐步从边缘到核心。

第四步,参与核心活动读书会。P系系主任按照教师的专长,结合学生的需求,每学期每个教师选择一本书和一个讨论主题参与活动。在G社团组织部的协调下,每周在固定地点召开读书会。P系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目和讨论主题参与,但每学期至少要参与2次,才能达到实践教学的最低要求。读书会的核心成员通常认真阅读,准备发言稿,较多参与活动,低年级学生多数来听一听讨论会的内容,了解讨论书目的大概意思。参与的深度因为每个学生的能力和兴趣不同有所差别。

G社团还深入参与P系外出实习活动。核心团队对外出实习,尤其是集中实践过程中的召集、组织以及动员工作的承担,有力地提高了实习的组织水平,使得一切实习工作都有序进行。因此整个实习中的经典书目、文献阅读讨论会、报告会、外出考察活动,以及深入基层调研,从日常组织工作到事后的整理,都有G社团的努力。正是G社团成员的多层次、不同程度的参与,使得实习工作得以更加顺利地开展。

共同体成员拥有不同的兴趣,对活动做出不同的贡献,并且持有不同的观点。我们认为,多种层次的参与是实践共同体的成员关系所必需的。它实际意味着一个活动系统中的参与,参与者共享他们对于该活动系统的理解,这种理解与他们所进行的行动、该行动在他们生活中的意义以及对所在共同体的意义相关。正是G社团与P系的实践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社团的积极性,使得不同的同学在活动中有不同程度的参与,最终各有所得。

四、专业社团:合法性的边缘性参与新实践

通过专业社团学习知识、技能的机制符合情景式学习理论的主要要素。在此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技能获得身份认同与成员资格,也与从“新手”走向“熟练”这样一个从“边缘参与”走向“完全参与”的内在过程密不可分的(lave,2004)。在专业社团这个实践共同体中,从“边缘参与”到“完全参与”的过程之中,每个成员应当获得的知识、技能、身份、地位等都融入由教师、学生、专业形成的实践共同体――专业社团。

专业社团融入到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与“放羊型”和“教师主导型”相比,是一种全新的组织方式,它的具体的组织效果可以从三者在实践要素的比较中看出。就实践教学而言,评价实践教学的要素可以从教师参与程度、实践载体、实践主体、实践方式和实践效果五个方面进行(如表1所示)。专业社团的组织形式使得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参与社团活动和社团管理,在关键问题上起到主导作用,而实践的载体上专业社团为主要的实践平台,同时发挥了社团成员也是实习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具体实践活动的安排均由学生来执行、沟通。社团成员通过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这种“学徒制”的方式,以从边缘到核心的机制,在实践效果上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收获很大。专业社团构建起高效率的实践教学的骨架,有了专业社团,使得各部分实践教学能够有效地运转,较之其他的组织方式有了不小的进展,使得学生、教师、实践能够有机融合在一起。

表1 实践教学组织方式对比

五、总结和建议

通过本研究可以发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一样,是构成高等教育知识理论体系学习的重要环节。而在实践教学环节,由于长期以来多种因素的限制,现阶段多数高校都是以“放羊型”和“教师主导型”两种方式组织完成专业的实践教学任务,但是这两种方式仅仅完成了“表面任务”,并没有很好地起到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和有效组织的功能。专业社团能够有效地改变过去实践的不利局面,有效调动起来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同时给学生以观察学习实践知识的平台,使其按照科学的学习逻辑,完成实践教学的任务。并赋予学生很大的自,明确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这一切都体现了专业社团在实践教学中的优越性。因此有必要将这种形式进行总结,并予以大力推广。

对高校而言,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必须有学生的充分参与。因此有条件的文科专业可以尝试建立“专业社团”组织,并贯彻融入到全部的实践过程,将整个实践教学工作由过去短期集中式的实践拉长到整个学年进行统一安排,通过把过去无组织实习方式转变为有序实习的状态。同时不断总结建立实践社团的经验,不断完善其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应该大力发展专业社团,完善文科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周建平。大学实践教学的变革:情境学习理论的视角

[J].高教探索,2009,(4).

[2]肖伟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

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4).

[3]刘钰,张会平。实践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以清华

大学文科教学为案例[J].教育探索,2006,(11).

[4]编写组。高等教育学[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0:

122-126.

[5]宋毅,孙发利。现代阐释学对大学文科教学理念的启示

[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0).

[6]陈文江。面向21世纪的文科实践教学改革[J].科学、经

济、社会,2003,(2).

[7][美]J・莱夫,[美]E・温格;王文静。情境学习:合法的边

缘性参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12.

[8]Lave J,Wenger E.Situated learning: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M].Cambridge univer-

sity press,1991:16-19.

[9]Safran L.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

篇16:高中生社会实践心得

应当如何进行社会实践?如何策划选题?如何着手设计实践方案?依据什么理论?采取什么样的步骤和方法?这些都需要有专业的、科学的方法指导。例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可以适度加入实践教学环节,为确保实践的科学性,应该向学生介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集中讲授社会调查和统计等专题,指导学生进行实践选题、设计调查问卷、策划研究方案、选择有效的研究方法,使不同专业背景的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中,都能通过科学有效的社会实践深入认知和科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成熟的理论可以提升人们的理念,只有校方和一线教育者能够充分地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认识不清、保障不力、创新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才能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社会实践为本,真正改变僵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们也才能真正从实践中获得真知,坚定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信念。

“精”主要是指教师精心组织并引导学生进行精深研究

教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精心组织和认真指导,是教师自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知程度和践行水平的具体体现。教师的精心程度体现着其责任意识和工作状态,是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能否取得优秀成果的关键,教师的认真指导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知程度和践行水平。教师能否进行精心的指导,除了教师应当具备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方法以外,还取决于以下两个条件:一是教师对社会的认知与理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大变革时期,1978年以来,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和严峻的问题,例如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职务腐败频繁发生,贫富差距扩大、群体性突发事件频发,发展不协调、不均衡和不可持续等等。中国的确处在先进与落后并存,新旧矛盾交织的状态。与此同时,世界局势也是风云变换,纷繁复杂。全球化与网络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更为认清国情社情增加了难度。在世情、国情、党情急剧变化的情况下,教师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对学生影响巨大。作为教师应当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坚定信念与复杂的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二是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和理解。现在的大学生多为90后,他们朝气蓬勃,崇尚民主和自由,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但同时受西方社会思潮影响也比较深,价值多元化趋向比较严重,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他们常常感到迷茫。当前大学生最需要的是教师的引导而不是一味的责备,教师要帮助学生走出象牙塔,在社会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如果教师不了解和理解他们,很难在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所以,教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要力求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上述两个条件的实现,要求教师首先深入到社会现实中去,努力洞悉社会现象,及时运用最新理论成果回答大学生的新问题和新困惑;要求教师深入到学生中去,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现状和需要,洞察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接受点,选择适合大学生的教育方式与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在实践中认知,认知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此外,大学生的精深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正如指出,“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社会实践依然是青年获得真才实学、全面提高素质的大课堂”。⑤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不能浅尝则止,只有进行精确深入的研究,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才能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学生才能从社会实践中真切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真谛,才能正确认识真实的中国和真实的世界,才能真正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机结合起来。

“特”主要是指有特色的选题和研究视角

在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中突出“特”也是十分重要的,要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做到精深研究,就必须在选题和研究视角方面突出特色。如何才能突出特色,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本专业的结合就是与自身的特长相结合。高校教师要充分挖掘各门专业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切入点,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教育。在专业教学中增加实践和实训环节,积极地组织和引导大学生实践活动,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知水平和践行能力。二是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帮助其认识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最终受益的是自己。参加社会实践不仅可以全面了解社会、认识自身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可以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大学生社会实践只有与大学生鲜活的生活相结合,其选题与研究视角才能突显特色,从而有利于在实践中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知程度和践行水平。三是与社会各方力量相结合,注重社会合力的形成。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首先,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除了学校以外的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为使大学生能够顺利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高校需要重视与社会各方的有效沟通,争取各方力量的认可和支持。此外,大学生开展的社会实践必须是对社会的真切观察和了解,要解决实际问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指导下,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原则,深入调查研究社会热点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其社会实践选题密切结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实践的成果才能真正的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也更加有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与巩固。

“新”是指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要不断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社会实践的指导者要用改革创新精神指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着重培育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其创新能力,这本来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动力,因循守旧只能严重制约人的自由发展,缺乏自主创新意识的民族必将被时代所淘汰。因此,高校要把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融入到高校教育的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全过程中。社会实践的教育者和指导者要认真制定实践教育和教学计划,通过精心设计实践环节,着重培养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以教学、科研力量为后盾,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参与,有效地引导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深入到社会基层,积极引导他们创新性地开展社会实践,积极接受来自社会竞争的挑战,提升创新意识的同时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但是,由于大学生还处于成长阶段,缺乏自我评判能力,自我认知时常处于非理性状态,这就需要教育者运用社会实践这一深层次的教育形式,帮助其在社会实践中自觉开发创新潜能,积极引导大学生通过专业课题实践、社会调研项目、组织策划主题活动等,充分发挥其创造力,真正使其学会认知、做事、生活和生存。

构建社会实践途径核心价值观教育协同合作机制

篇17:高中生社会实践心得

【关键词】社会性实践;第二课堂;农村中小学;探索

一、开展第二课堂社会性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践证明,组织小学生开展第二课堂社会性实践活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为在实践过程中需要观察与思考。俗话说动手必动脑,在动脑过程中也学会了反思、归纳与推理,同时思辩能力、创新意识也得到了锻炼,这些都是新课改所倡导的重要内容。

(二)有利于增强亲社会行为

组织小学生开展第二课堂社会性实践活动,耳濡目染间增加了他们的亲身体验,使他们感受到了工人、农民的艰辛劳作、体会改革开放给社区、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体悟到了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加深对知识改变命运的理解。带领小学生走进大自然、接触自然、亲近自然、关心自然,加深了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认知,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与行为习惯,无形中增强了他们的亲社会行为。

(三)有利于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组织小学生开展第二课堂社会性实践活动,有利于小学生对家乡的了解、热爱。对民俗文化的认知与认同,是产生民族精神的基础。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道德实践活动的组成部分,是增强小学生对家乡地理、历史、物产、文化等内容的了解的重要形式。可充分利用本地区的生态环境、资源物产、风土人情等教育资源,精心设计和组织第二课堂社会性实践活动,实践证明,不仅能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还能激发小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

(四)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组织小学生开展第二课堂社会性实践活动,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小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得到提升。因为社会实践课程是学科架构的桥梁,综合素质的提高正是小学生全面发展的理想愿景。同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能够获得主动发展,他们的智慧才能充分发掘出来,创新意识与探究能力才得以提升,个性得以培养,素质教育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二、实践探索

(一)教师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有效开展第二课堂社会性实践活动的前提与保障。为此,校方要选派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教师从事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指导工作,尤其要重视发挥团队辅导员在组织指导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骨干作用,要将教师组织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师的绩效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要联合有关部门,在社会资源单位中培养一支热心教育事业、具有专业知识、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的兼职指导教师队伍,发挥其在社会实践中的重要引领作用。

(二)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多样

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社会实践的内容安排和教育目的维度上,各年级各有所侧重。在活动中,为了让小学生接近社会、适应社会、发展个性,培养户外生存技巧与能力,将小学生的思想教育、行为规范及心理素质训练、动手动脑、实践创新等,渗透在每一次活动之中,让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成为一所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多样的大课堂,使小学生从中得到各种教育和技能培养。第四,要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问题。学校在组织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和预案,指定专人负责;要开展必要的自护自救教育,教给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必要时配备安全保护人员,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向小学生讲清与实践内容相关的操作程序、安全事项,培养小学生安全意识,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三)整合课程资源,建构系列化课程体系

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和谐共生的。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到小学课程之中,用课程与教学的思想与理论去设计和统整,能够更好地开发和实施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提高小学生的社会实践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进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把社会实践从随意性转向校内外社会实践相统一的整体设计。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是一项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操作程序复杂的一项工作。因此,要结合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根据小学生的成长阶段、发展特点,分层次、分内容地设计系列化课程体系。分层次体现了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不同层次的小学生情况,设计不同的社会实践内容,以贴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内容遵循多样性的原则,这样小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可以有重点、有选择的参加,避免小学生参与活动的盲从。

(四)加强宣传引导,链接“家校”

取得家长的信任与大力支持,是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的重要动力所在,因此,政府部门和学校要大力加强宣传,引导家长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形成正确的认识,在连接“家校”情意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发展。通过宣传,要家长意识到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认识探索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掌握科学和技术,解决实际生活、生产和社会问题等所必需的学习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是促进小学生学习与思考相结合、认知和行为相统一的纽带和桥梁”。以推进学校、家长之间相互支持,协调一致,共同搭建小学社会实践的平台,形成全社会支持和参与社会实践的体制和机制。

(五)完善评价机制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和成效作为评价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对学校的综合考评体系之中。同时,学校也要对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进行考核,及时做好活动小结和鉴定工作,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之中。

【参考文献】

[1]陈小娅。扎实推进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J].人民教育,2010.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