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知识百科

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多少摄氏度【八篇】

穷游是大部分年轻人都比较喜欢做的事情,穷游是一种旅行的快乐。你有想过穷游吗?穷游并不是一分钱都不花的,只是花的钱比较少,又能玩的尽兴。下面趣读文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春节去哪里旅游便宜,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人民币全球支付市场份额上升了,美元却下降了?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8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7月份,人民币在全球交易中使用的比例上升至2.04%。虽然人民币在全球支付市场的份额排名仍然是第五位,但却比今年1月份的1.66%上升了0.38%,距离2015年的历史高点2.17%已经相差不远。这对人民币国际化推进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在全球支付市场中,市场份额排在人民币前面的仍然是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美元以38.99%的市场份额排第一,不过这个市场份额却是今年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欧元的市场份额则升至34.71%,缩小了与美元的差距。从中可以看出,人民币在全球支付市场增加的份额,很有可能就是从美元身上抢夺过来的。所以美元表现不行,间接地成就了人民币。

1.美国贸易政策

首先,这跟美国目前在全球施行的贸易政策有关。美国为了自己的利益挥动大棒打击他国贸易,一言不合就扬言制裁,让不少国家感到心寒。甚至有一些遭遇美国贸易制裁的国家,干脆放弃了使用美元,转用别的货币,比如欧元和人民币。这就直接削弱了美元的国际市场地位,增强欧元及人民币的国际市场地位。

2.美元升值

其次,今年以来,美元升值令不少新兴国家的货币遭遇重创,多个新兴国家的货币跟美元的汇率都创出了历史新低。对于在国际贸易和结算中主要使用美元的国家来说,美元升值带来的不仅仅是本国货币的贬值,还可能对经济和金融市场形成破坏。再次领略了美元割羊毛行动的威力后,一些国家开始痛定思痛,有意减少美元的使用。

3.人民币的魅力

再次,人民币以自身的魅力在向全球渗透。除了美国的神助攻之外,人民币在全球支付市场的份额能上涨,跟自身的因素也有很大关系。人民币的背后是一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而且中国不但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尤其是作为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开始对世界其他国家设贸易壁垒时,中国却仍然在倡导自由贸易,并积极开放市场。这样的条件下,自然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更愿意跟中国做生意,进而人民币的使用范围也就越来越广。

近日,越南央行就宣布,从10月12日起,在越南北部的7个省可以使用人民币支付和结算。越南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支付或许并不奇怪,因为两个国家在地域和经济上联系紧密。而埃及的苏伊士运河管理局也表示将支持并欢迎使用人民币支付通行费,这就不简单了,这表明人民币的影响力已经不仅局限于周边。

当然,我们也需要看到,目前人民币在全球支付市场的份额仍然相对较低。人民币要想在全球支付市场中真正占有一席之地,未来还需继续努力。

篇2: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原因

全球海平面上升主要是由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上层海水变热膨胀等原因引起的全球性海平面上升现象。那么,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原因吧!

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危害

淹没土地。

世界各地将近70%的海岸带,特别是广大低平的三角洲平原将成泽国,海水可入侵二三十到五六十千米,甚至更远。位于其上的许多世界名城,例如纽约、伦敦、阿姆斯特丹、威尼斯、悉尼、东京、里约热内卢、天津、上海、广洲等等都将被淹没。

侵蚀海岸。

海平面上升后海洋的动力作用会加强,使得海岸侵蚀加剧,特别是砂质海岸受害更大。国外有资料表明,我国70%的砂质海岸被侵蚀后退。有的海岸每年“后退”数米甚至数十米。

海水流场发生变化,将沙子冲走

原来很美的沙滩浴场变成了一个卵石滩。而一些沙质海岸,海平面上升导致海水对堤岸下沙子冲刷的侵蚀力度也越来越大,等到把海岸下层沙子掏空,整个海岸也就随之坍塌。海水继续不断地冲刷,海岸线也一点点往后退。

海水入侵。

海平面上升的第二个恶果就是海水入侵,造成地下水位上升使得沿海地区水质恶化,使生态环境和资源也遭到破坏。海平面上升后海水将循河流入侵到内陆,是河口段水质以及地下水变咸,影响城市乡村等居民饮水以及工业用水,加剧该地区的水资源压力。

海洋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增高。

海平面上升也会使得海洋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增高,如台风、暴雨、风暴潮等。就风暴潮而言,当遇到天文大潮和季节性涨潮时,本已升高的海平面威力大幅增加,使得其影响所及的滨海区域潮水暴涨,原有的海塘等防潮工程的功能会减弱,海潮甚至冲毁海堤海塘,吞噬码头、工厂、城镇和村庄。

海平面变化对我国整个沿海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公众的生产生活必将产生重大影响。过去由于海平面上升是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容易被忽视,但如今长期居住在沿海地区的群众越来越感受到海平面上升给他们带来的影响

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原因

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因素是很多的:大洋热膨胀、山地冰川、格陵兰陆冰和南极冰盖的融化等,世界大多数山地冰川在近百年内呈退缩趋势。例如,青藏高原尽管在冰川时期不一定像今天的南极大陆一样也有过统一的漫无边际的大冰盖,但有一点是肯定无疑的,那就是这里曾经大量存在的山地冰川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消融、消失。

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为全球海平面上升的主因,但是据2012年7月10日一项来自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的研究显示,假设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稳定,全球气温不再增长,海平面依旧会上升几百年。

研究者在研究报告中说道,这非常复杂,主要原因是海水的热膨胀。即使全球气温稳定了,海水表面气温和深海气温依旧有差异,深海的气温会慢慢的升高,这会导致更多的海水发生热膨胀反应,继而海水整体体积扩大,全球海平面上升。这种反应要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只有海水完全与大气温度达到一定平衡状态才会停止,这个时间估计是300年。

篇3:海平面还在上升,全球都会被淹?

海平面还在上升,全球都会被淹?

NASA最新的研究显示,海平面上升的实际情况,可能比之前最主流的模型预测结果更加可怕,因为模型没有完全考虑到冰川的破碎和融化情况。更重要的是,海平面上升已经真正开始了,未来的问题只是速度而已。

换句话说,人类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上升的海面

目前海平面上升的原因当中,有1/3是因为全球气温升高导致的海水膨胀,另外2/3则是因为冰川融化。

检测海平面变化的是NASA的一系列卫星:它们在互相交互的过程中不断改变自己的位置,在此过程中,地球上的水和冰川也在不断改变排列方式并影响特定区域的重力大小——最终经过分析揭示出海洋的质量正在增加。按照目前质量增加的速度测算,全球海平面将每年上升1.9毫米。

海平面上升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还要糟糕的多的多的多卫星监测海平面从1993年就开始了

突如其来的打击

冰川融化让海平面融化的速度远远超过预期。

海平面上升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还要糟糕的多的多的多格陵兰岛(绿线)和南极洲(蓝线)每年丢失的冰川

人们从来没有真正见到过超大冰川垮塌的景象,所以缺少合适的模型去估计影响。按照之前最坏的计算结果,到下个世纪,海平面一共会上升6.4米,但这其实还比真实的情况要更好一些,因为之前的模型只考虑到了表层冰川的融化,没有想到会有冰川垮塌直接坠入海中。

例如,如果格陵兰岛的Jakobshave冰川完全融化,直接就能将海平面提高0.5米。这仅仅是一块冰川。如果地球表面的所有冰川都融化了,海平面将上升60米。要知道,北京的市平均海拔才只有43.71米而已。最不幸的是,有些融化已经不可逆转,要上百年才有可能逐渐恢复。

篇4:全球温度上升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气温升高,海平面将上升,低地将被淹没;容易出现海啸、洪水,将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影响;温度升高往往伴随着干旱的加重,将会使农作物减产;自然界的一些动植物可能会因无法适应气候的变化而消失。

气候变暖的原因有哪些?

1、人口剧增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

4、森林资源锐减因素

5、火山活动

6、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变动

7、太阳活动

全球气温升高带来的不利影响

1、冰川融化,将造成海平面上升,如果海水水平面上涨,将淹没我国沿海部分地区,影响较大的如渤海湾和东南沿海。

2、对动植物的影响

气候是决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能改变一个地区不同物种的适应性,并能改变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种群的竞争力。自然界的动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变暖的速度而做适应性转移,从而惨遭厄运。以往的气候变化(如冰期)曾使许多物种灭绝,未来的气候将使一些地区的某些物种消失。

3、对农业的影响

全球变暖使全球粮食总产量有所下降,一年中温度和降水的分布是决定种植何种作物的主要因素,温度及由温度引起降水的变化将影响到粮食作物的产量和作物的分布类型。

4、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人类健康取决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全球变暖将会让全球日常气温普遍升高,而因温度过高引起的问题并不在少数,所以全球变暖可能会造成疾病的暴发,对人类的生存产生不利的影响。

篇5:苹果Mac电脑销售不景气 全球市场份额却在上升

尽管苹果推出了全新 MacBook Air 和 Mac mini,但 Mac 电脑的出货量仍然出现了下滑。Gartner 估计,在美国市场,苹果的出货量为 176 万台,同比下降 2.1%。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虽然苹果的出货量有所下滑,但市场份额略有增长。报告显示,苹果该季度的全球市场份额从 7.1% 上升到 7.2%。

报告显示,第四季度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达 6860 万部,相比 2017 年同期下降了 4.3%,Gartner 分析师 Mikako Kitawgawa 认为,CPU 短缺造成的供应链问题是出货量出现放缓的原因。

篇6:未来1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将明显加快

海平面上升是由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上层海水变热膨胀等原因引起的全球性海平面上升现象。最新研究显示未来1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将明显加快。

海平面上升是由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等原因引起的全球性海平面上升现象。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最新研究表明,长期以来科学家对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速度评估并不准确,皮纳图博火山喷发掩盖了气候变暖对海平面变化的影响,而未来1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将明显加快。

目前,科学家利用卫星对海平面变化情况进行观测,这一工具于1993年才开始采用。卫星观测表明,20多年来,全球海平面升高的平均速率一直稳定在每年大约3毫米左右。而NCAR的新研究则认为,这一数据并不能反映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变化的真实情况,因为1993年启用卫星观测手段时,初始数据的准确性不够,而造成评估数据失真的罪魁祸首则是1991年皮纳图博火山的喷发。皮纳图博火山于1991年6月15日发生爆炸式大喷发,被认为是20世纪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喷发之一。此次喷发使该山峰高度降低了大约300米,向平流层喷射了2000万吨二氧化硫,对全球气候产生了明显的冷却作用。

研究人员使用气候模型对气候变暖对海平面影响情况进行了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在去除皮纳图博火山喷发事件影响的情况下,气候变暖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明显升级。研究人员称,如今皮纳图博火山喷发的影响已经消退,未来1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会加快,除非有另一个大的火山喷发事件发生。

有气候模型显示,在今后几十年,随着气候变暖,全球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会明显升级。新研究结果为这一结论提供了证据。研究也表明,大型火山喷发可显著影响海平面变化的卫星观测记录,本世纪海平面升高的幅度可能会比过去预想的要大,今后针对海平面升高的研究必须考虑火山喷发的影响。据悉,该研究也为各国沿海地区政府和民众敲响了警钟。

篇7:全球温度上升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全球温度上升的原因

大气层的气压会发生变化,气候会更加的极端;北极的冰圈开始融化,海平面将上升,物种也将开始灭绝;微生物变异的话,无论是植物、动物都难以逃脱劫难。

全球温度为什么会上升?

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

怎么缓解温室效应?

1、改善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排放;

3、节约能源,倡导低碳消费;

4、植树造林,增加碳汇。

篇8:全球竞争力榜单 中国排名上升至27位

全球竞争力,顾名思义就是各个国家在经济竞争力、人力资源、金融产业成熟度、机构效率、硬件建设、国际吸引力等方面进行竞争,很好的体现一个国家的经济繁荣程度。本期的城市文化,为你解析。

世界经济论坛27日发布《2017—201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指出,国际金融危机10年来,生产率增长缓慢持续困扰全球经济,并未见到各国有力提高竞争力的改革措施,经济复苏前景不容乐观。

这份年度报告是衡量全球各经济体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经济繁荣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今年的报告对全球137个经济体作出指数排名,瑞士连续9年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美国、新加坡紧随其后。排在榜单第4位至第10位的分别为:荷兰、德国、中国香港、瑞典、英国、日本和芬兰。中国排位比去年上升一位,全球排名第27位。

报告从基础条件、效能提升和创新成熟度3个层面的12项指标衡量各经济体竞争力量。中国表现最为突出的指标为:市场规模、宏观经济环境和创新,进步较大的指标包括技术就绪程度、商品市场效率和高等教育及培训等。

世界经济论坛大中国区首席代表艾德维认为,中国在技术开发运用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热情与行动力是有目共睹的。同时,商品市场效率方面的进步也反映出政府在推行职能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促进企业家精神方面取得了成效。根据目前的竞争力指数表现,若想提振劳动生产率,在全球竞争力排名中更进一步,中国还需持续提高技术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坚持推进创新发展。

报告在10年的数据基础上提出了3个关注重点:

一是破坏金融系统的风险犹存。国际金融机构“稳健程度”指标还未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完全恢复,部分经济体的金融系统甚至进一步恶化。鉴于金融系统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发挥着重要的创投促进作用,这一状态需要得到各国高度重视。

二是人力资本对经济竞争力的增强作用。在机器自动化逐渐取代人工的进程中,保持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和保护劳动者权益将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和稳定性。

三是创新成果转化推动力欠缺。目前全球创新投资数量不少,但没能带来预期中的生产力大幅提升,其原因在于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两者间存在失衡现象。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表示:“创新能力对一国全球竞争力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中人才发挥着最为关键的作用,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人才资本主义’时代。未来的全球竞争力赢家,不仅需要具备健康的政治、经济与社会体系,还要为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作好充足的准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