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知识百科

错误的服药方式有哪些种类(精选3篇)

篇1:错误服药方式不能有 小心会致命

生病吃药,成了你维持身体健康的方式,你的家中或多或少有一些药物,在生病时,看着说明书,就这样开始服用。考虑是药三分毒,药物要是吃错了,危害是极大的。这个时候,一些注意事项,需要你多注意了。要是错误吃药,没有咨询医生,没有听从医生的叮嘱很有可能会造成意外。

服药时间

在药物说明书上,少不了一日三次,饭前服用的字样,很多人吃药,则会根据自己的三餐来判定,其实,一日三次,是说间隔八个小时服药;一日两次,则是间隔十二小时服药;每天一次,则是固定一个时间服药;饭前服用,是说饭前半个小时服药;睡前服用,是说睡前半个小时服药。

通过按时服药,能保证体内的血液药物浓度,对治疗疾病有帮助。要是把一天三次服药,都安排在白天,其实身体吃不消,会造成血液中药物浓度过高,给人带来危害。

忘记吃药加倍补上

有些人吃药,这顿忘记了,会在下顿补上,多服用一点,这也不可取。毕竟有些药物的毒副作用实在是太大了,要是进行补服会引起不良反应,严重的时候,还会造成中毒。因此,忘记服药,在下次不需要进行补服。

粉碎药物进行服用

有些人认为吃药的时候,吞咽很困难。要是孩子服药的话,更是担心孩子被噎住,就把药物粉碎或掰开,随后用水冲服,甚至还会加入糖水,其实,小编是不赞同这样的服药方式。

这是因为掰开药物,可能会造成药物不能过渡到胃部,在较短时间,确实能达到浓度最高,但是,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却会失去药效。

一些肠溶片剂药物,在胃中完整,而在肠道中却溶解,掰开后服用会对胃部造成刺激。例如,阿司匹林就是这样的药物,要是掰开后没有了肠溶衣的保护,药物是无法直接抵达肠道的,无法发挥药效,甚至还会刺激胃粘膜。

饮料服药

有些人在服药时,会选择用牛奶、饮料代替温水服药,这样做是会造成饮料与药物发生反应,影响到药效。

当然,有些时候,淡盐水服用六味地黄丸、姜汤服用藿香正气片有帮助发挥药效的作用。但这还是很少的,最好还是用温水服药。

直接吞咽

有些人服药,直接选择干吞的方式,这无疑也不好,这是因为干吞会对药物的吸收起到影响,对我们的食管粘膜更是有很大的刺激,严重的时候,还会造成不良反应。对于干吞服药,一定要杜绝。

这就是关于服用药物的描述,这些错误的服药方式一定要避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大麻烦。

篇2:错误的服药方式有哪些

生病了不是吃药就可以了,还要吃对药,正确的服药方式能助您早日康复,相反,可能会危害到您的身体安全,下面来看看错误的服药方式有哪些吧?

错误一:简单的随一日三餐服药

很多药品说明书上简单写着“一日三次,饭前服用”,所以,不少人就每日准时在三餐前服药。这其实是一个常犯的错误。“一日三次”是药物学家根据实验测定出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速率后规定的,意思是将一天24小时平均分为3段,每8小时服药一次。只有按时服药才能保证体内稳定的血药浓度(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达到治疗的效果。如果把3次服药时间都安排在白天会造成白天血药浓度过高,给人体带来危险;而夜晚又达不到治疗浓度。“饭前服用”则是指此药需要空腹(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以利吸收。如果你在吃饭前刚吃进一大堆零食,那此时的“饭前”可不等于“空腹”。而“饭后服用”则是指饱腹(餐后半小时)时服药,利用食物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或促进胃肠对药物的吸收。同样,如果你在饭前刚吃进不少零食,也不必教条的非要等到饭后才服药。

以下是一些需要在空腹或饱腹时服用的常用药:

空腹 氨苄青霉素、青霉素G、阿莫西林、红霉素、利福平、息斯敏、胃舒平、大部分中药或中成药等。

饱腹 青霉素V钾、阿司匹林、安定、复方新诺明、磺胺吡啶、环丙沙星、扑尔敏、帮助消化的胃蛋白酶等。

错误二:躺着服药

躺着服药,药物容易黏附于食道壁。不仅影响疗效还可能刺激食道,引起咳嗽或局部炎症;严重的甚至损伤食道壁,埋下患食道癌的隐忧。所以,最好取坐位或站姿服药。

错误三:干吞药

有些人为了省事,不喝水,直接将药物干吞下去,这也是非常危险的。一方面可能与躺着服药一样损伤食道,甚至程度更严重;另一方面没有足够的水来帮助溶解,有些药物容易在体内形成结石,例如复方新诺明等磺胺类药物。

错误四:掰碎吃或用水溶解后吃

有些人自己“吞”不下药或怕孩子噎住,就自作主张地把药掰碎或用水溶解后再服用,这样不仅影响疗效还会加大药物的不良反应。以阿司匹林肠溶片为例,掰碎后没有肠溶衣的保护药物无法安全抵达肠道,在胃里就被溶解,不仅无法发挥疗效,还刺激了胃黏膜。将药物用水溶解后再服用也有同样的不良影响。所以,除非医生特别吩咐或药物说明书上写到,否则不要这么做。

但服用中成药时有所不同。例如对于常见的大粒丸剂,就应该用清洁的小刀或手将药丸分成小粒后用温开水送服。为了加速产生药效,还可以用少许温水将药丸捣调成稀糊状后用温开水送服。

错误五:用饮料送药

正确的方法是用温度适中的白水送药。因为牛奶、果汁、茶水、可乐等各种饮料都会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可能影响疗效,甚至导致危险。例如用果汁或酸性饮料送服复方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和黄连素、乙酰螺旋霉素等糖衣抗生素,会加速药物溶解,损伤胃黏膜,重者可导致胃黏膜出血;送服氢氧化铝等碱性治胃痛药,会酸碱中和使药物完全失效;送服复方新诺明等磺胺类药物,则降低药物的溶解度,引起尿路结石。

用茶送服治疗贫血的铁剂,茶中的单宁酸就会与铁结合,减弱疗效。但以下特殊情况反而有助于发挥药效:

绿茶水 送服降压、利尿的西药。

淡盐水 送服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中成药。

热姜汤 送服藿香正气片、香砂养胃丸等中成药。

热米粥 送服调理脾胃的中成药。

篇3:宝宝错误的服药方式危害大,妈妈应学会控制

家中有娃,免不了会生病,比如发烧是孩子常见的症状,情况比较紧急、突发,不少爸妈会陷入不知所措,而一些宝宝错误的服药方式危害大,妈妈应学会控制。

宝宝错误的服药方式危害大,妈妈应学会控制

危害1:水温掌握不当

危害原因:用水服药简单,偏偏有些药物对水温有一定的要求,这一点妈咪们并非都了解。比如给宝贝服维生素类药物、益生菌、消化药时,水温过高会造成药效损失,影响疗效。

危害控制:给宝贝服用维生素类药物时,因其属于不稳定的水溶性制剂,遇热后很容易被破坏药性,需要以凉白开水送服,而像一些对肠道有保护作用的益生菌制品,若送服水温过高会杀灭菌群,影响药物效果,一些开胃助消化的药也很娇气,遇温热水,其中的活性蛋白酶就会失效,影响药效。所以,服用这类药品时以温凉水为宜。

危害2:用饮料送服药物

危害原因:宝贝嫌药苦,妈咪便想方设法“改善”药的味道,常会为了应对宝贝的哭闹用牛奶、果汁、可乐等各种饮品喂宝贝服药,这些“添加剂”会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吸收和药效。

危害控制:许多饮料都属于酸性水溶液,可以让多种药品提前溶解,不利于胃肠道的吸收,特别是果汁,其富含的维生素C是一种氧化还原剂,会直接影响到部分药效的发挥。而牛奶中含的蛋白质、脂肪酸较多,会在药片周围形成一层薄膜将药物包裹起来,同样会影响药物的吸收,所以口服用药时,妈咪切记要用白开水喂宝贝服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同时也可确保药物吸收。

危害3:是药就得用水服

危害原因:有些妈咪觉得是药就应该用水服,殊不知有些药品,如止咳的膏剂便不宜用水顺服,会降低疗效。

危害控制:止咳的膏剂之所以有止咳作用,部分原因是因为膏剂口服后会覆盖在发炎的咽喉黏膜表面,从而减轻对黏膜的刺激,缓解咳嗽症状,若用水送服,会稀释糖浆,降低黏稠度,形成不了“保护膜”,自然会影响药物疗效。所以,喂宝贝喝止咳的膏剂时,直接服食即可。

危害4:用茶匙喂药

危害原因:通常,水剂药品都配有量杯,上面有明确的刻度,可在许多妈咪眼中,给小宝贝服药,使用量杯远没有茶匙更方便,妈咪接受度也更高些。所以,有些妈咪便习惯将量杯中的药品倒入茶匙后再给宝贝喂服,殊不知就在这一转一倒的过程中,药量便已发生了变化,以药量减少为多见。若妈咪凭自己的感觉衡量药剂应该倒多少便更糟,药量过量或药量不足情况皆可出现。当宝贝用药过量时会损害健康,用药不足时又无法达到治疗效果。

危害控制:给宝贝喂药要使用带有标准刻度的用具来喂药。对于吞咽功能差的小宝贝,妈咪可选用喂药滴管喂药,大一些的宝贝除专业喂药器外,也有专业的药匙供妈咪选择,这些物品在药店都可以买到,妈咪切不可想当然或图方便用茶匙给宝贝喂药。

危害5:给宝贝强行灌药

危害原因:宝贝吃药时不配合,有些妈咪喜欢捏住宝贝的鼻子,强迫其张开口,以便把药灌进去。这种行为其实非常危险,药水极易因呛进气管和支气管,引起剧烈咳嗽,或导致吸入性肺炎,严重的还有可能引起窒息。

危害控制:宝贝吃药困难,妈咪可借助好用的工具帮忙,比如药匙、滴管、喂药器等,此外,让宝贝轻松吃药,喂药姿势一定要正确。首先应将宝贝的头抬高,让脸侧偏,然后将勺子从下颌部(口腔靠下牙的一侧)伸进去慢慢喂药,等宝贝把药吞下了再拿出勺子,如此不会导致宝贝呛咳。

危害6:让宝贝躺着服药

危害原因:白天还好说,到了晚上,许多妈咪为了安抚宝贝,达到顺利服药的目的,喜欢让宝贝躺着服药,之后便睡觉,殊不知躺着服药,药物容易粘附于食道壁,不仅影响疗效,还可能刺激食道,引起宝贝咳嗽或局部炎症,严重的甚至损伤食道壁。

危害控制:无论何时都应让宝贝坐着或站着服药,并多喝几口水,此外,服药后也不应让宝贝马上躺下,或睡觉,最好站立或走动一小会儿,以便使药物完全进入胃里,避免药物伤及食管黏膜、食道壁。

除了多学一点疾病护理和用药安全的知识外,家中也要备一些必要的儿童药,才能有备无患,孩子少受点罪,爸妈少点折腾。如果你对儿童误服药物后怎么办等有关儿童意外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儿童药品中毒安全常识栏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