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知识百科

摩天岭山脉【17篇】

这个地球上有很多山脉,有的山脉很长,横跨面积很广,有的山脉则很高大,那么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是哪一座山脉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篇1:西高止山脉

2012年7月1日,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讨论并通过将“西高止山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高止山脉是印度南部的一座山脉,位于德干高原的西部,呈南北走向,长度约1600公里,海拔平均为900米,其东坡平缓,西坡陡峭。

西高止山脉比喜马拉雅山脉更古老,它反映了具有独特生物物理过程和生态过程的地貌特征所具有的重要意义。遗址的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影响到印度季风气候模式,在缓和该地区的热带气候的同时,也是展现我们这个星球的季风系统最佳例证之一。这一遗址的生物多样性水平极高并且拥有大量特有物种。它是世界公认的八大“最热门生物多样性热点”之一。遗址内的森林,包括一些全球各地的非赤道热带常绿林的优秀代表,是至少325中全球濒危植物、动物、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鱼类的家园。

Western Ghats

必去理由:印度于2012年最新增加的世界自然遗产

景点所在大洲: 亚洲【As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印度[India]

景点所在省、州:古吉拉特邦、马哈拉施特拉邦、果阿邦、卡纳塔克邦、喀拉拉邦、泰米尔纳德邦 [Gujarat,Maharashtra,Goa,Karnataka,Kerala,Tamil Nadu]

篇2:Flash设计绘制具有卡通风格的石头和山脉

绘制卡通石头在用Flash制作卡通动画与MTV时,石头也是经常出现的,本实例就教大家如何绘制石头。实例效果如图6-1所示。

图6-1 最终效果图

制作时间:5分钟

学习难度:★★☆☆☆

核心技术:了解绘制Flash石头时的几种画法;使用【钢笔工具】、【部分选取工具】绘制石头形状。

理论浅谈:Flash石头的几种画法。

1.Flash石头时的几种画法

大自然中很多地方都能找到石头,不同的石头在颜色、形状、大小、花纹、粗滑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美术国画基础中,一般石头的画法有几种,比如石头的勾勒披麻皴画法、多块石头的组合画法、石头的折带斧劈皴画法,如图6-2所示。

图6-2 水墨画中的石头

在卡通的Flash中,石头用的比例比较少,一般只起点缀作用,所以画法也比较简略,一般都只是利用【钢笔工具】或【铅笔工具】绘制,稍加修饰一下阴影线条及填充色即可,如图6-3所示。

图6-3 简略石头的基本画法

2.明暗素描的规律

平时大家可以多学习素描造型,这样最能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和整体感,还能掌握一定的明暗规律。明暗素描是初学者比较容易接受的一种造型手段。

那么首先了解一下明暗素描的规律:

学习明暗素描,首先要解决的是五大调子的关系。即:亮调子、灰调子、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刻画形体的多方面特征,才能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首先要从光的照射作用来准确把握明暗调子。即:光影与黑白灰意识。在观察或刻画物像时,均需要有一定的光线条件。任何物体都要处于一定的光线照射下,就会产生一定的明暗面,即五大调子。其次,要从明暗调子的整体性角度来把握明暗调子。自然形象形成的明暗关系,层次十分丰富。尤其是复杂形体的明暗关系,更是错综复杂。这五大调子的排列,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不能颠倒,不能搞乱。再次,要从色阶原理去把握明暗调子。只能通过观察分析和理解,处理好五大调子的关系,才能提高造型能力,塑造出具有艺术性的作品。最后就是要在头脑中建立立体观念与空间意识。具体的理论知识不多说了,下面进入实战绘制。

操作步骤:

在Flash中绘制石头也需要表现石头的明暗的层次,就一层层表现石头的立体感。

1.绘制背景

(1)启动Flash后,新建一个文档,其参数均为默认即可。首先来制作背景,选择工具栏中的【矩形工具】①,在下方“颜色”选项中设置“笔触颜色”为“无”②,“填充色”颜色值为“#009CD6”③,在工作区绘制一个合适大小的矩形④,如图6-4所示。

图6-4 绘制背景矩形

(2)将图形组合后,再选择工具栏中的【刷子工具】①,设置刷子的“填充色”为“#00A7DA”②,在“选项”中设置好刷子的大小及形状③,绘制出天空流云装饰④,最后选择工具栏中的【铅笔工具】⑤,设置“笔触颜色”为“#70B3DE”,填充色为白色,绘制并调整出漂亮的云彩⑥,最后将其转化为图形元件再拖到场景中合适的位置⑦。将背景、流云、云彩再调整一下,如图6-5所示。

图6-5 制作流云及云彩

(3)现在加入沙漠背景。执行【文件】→【导入】 →【导入到库】菜单命令,在弹出的【导入到库】窗口中选择准备好的“山背景”素材文件,单击【打开】按钮,导入图形到库中。

(4)新建一个图层用来放置沙漠背景,选择工具栏中的【选择工具】①,在“库”中选择导入的背景,放在工作区中合适的位置上,形成一个漂亮的蓝天白云沙漠背景,如图6-6所示。

图6-6 新建图层并旋转沙漠背景

2.绘制石头

在绘制石头前先看一下石头的分解图,如图6-7所示。

图6-7 石头分解图

可以看到,此实例中石头的绘制方法就是按照明暗关系分块绘制,下面来进行制作。

(1)执行【插入】→【新建元件】菜单命令(快捷键为【Ctrl+F8】②,在弹出的【创建新元件】窗口中设置“名称”为“石头”,“类型”为“图形”,单击【确定】按钮④,创建一个新的图形元件,如图6-8所示。

图6-8 创建石头图形元件

(2)进入“石头”元件,在工具栏中选择【钢笔工具】,在“颜色”选项中设置“笔触颜色”为黑色,“填充色”颜色值为“#FF6699 ”,在下方【属性】面板中设置“笔触高度”为1,“笔触样式”为实线,在工作区绘制石头的二块面积较大的部分,一个是石头,一个是阴影。再选择工具栏中的【部分选取工具】,调整线条节点,如图6-9所示。

图6-9 利用铅笔绘制石头及阴影

(3)在工具栏中选择【选择工具】,选中两块图形的边线按键盘上的【Delete】键删除,然后分别设置这两块图形的颜色值为“#C79F40”和“#785707”,分别组合后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形成石头的对比,如图6-10所示。

图6-10 删除边线填充颜色

4)在工具栏中选择【钢笔工具】①,设置“填充色”值为“#997637”②,绘制出石头上暗的各部分③,然后选择工具栏中的【部分选取工具】④,调整线条节点,再用刚才讲过的方法删除图形的边线,最后将其分别组合并放在绘制好的石头上合适的位置⑤,如图6-11所示。

图6-11 绘制石头暗部并调整位置

【注意】:绘制石头时一定要注意分层绘制,并且锁定其它非正在进行的工作图层,这样更便于进行绘制。

(5)在工具栏中选择【钢笔工具】①,设置“填充色”值为“#FEEAAA”②,绘制出石头上的高光部分③,然后选择工具栏中的【部分选取工具】④,调整线条节点,再用刚才讲过的方法删除图形的边线,最后将其分别组合并放在绘制好的石头上合适的位置⑤,如图6-12所示。

图6-12 绘制亮部反光并调整位置

(6)在工具栏中选择【钢笔工具】①,绘制另一块石头,利用实例2讲解的方法绘制小草;然后选择工具栏中的【部分选取工具】②,调整线条节点,并用【选择工具】删除图形的边线③,最后将其分别组合并放在合适的位置上④,如图6-13所示。

图6-13 制作另一块石头及小草

(7)单击【编辑场景】按钮,选择“场景1”回到场景工作区中①,新建一个图层用来放石头图形②,然后选择工具栏上的【选择工具】③,按下【Ctrl+L】快捷键调出【库面板】④,在“库”中选择石头元件⑤,把石头元件拖入到工作区中合适的位置⑥,形成一幅沙漠丝路的美丽画面,如图6-14所示。

图6-14 将石头元件放入场景中

到此石头绘制的实例就制作完成了,石头的样式多种多样,有圆的、棱形的等等,只要把握好其形状和明暗关系,就可以表现出其立体的感觉。

要点提示: 要绘制时需要注意色调的搭配,石头是属于冷色调,所以颜色一般都是灰色、黑色、咖啡色等比较暗的颜色,为了让石头更突出,可以增加高光及反光效果。

篇3:里拉山脉

里拉山脉位于保加利亚西南部,是古老结晶岩及花岗岩构成的抬升地块。由于受到强烈的切割,山谷之上多为高耸的峭壁和山脊,其中最高峰穆萨拉(Musala)峰海拔2925米,是保加利亚国内乃至整个巴尔干半岛最高的山脉,也是继高加索山脉(The Caucasus)、阿尔卑斯山脉(The Alps)、西班牙内华达山脉(Sierra Nevada Spain)、比利牛斯山脉(Pyrenees)和埃特纳山脉(Mount Etna)的欧洲第六大高山。

里拉山脉占地面积2400平方公里,山中有丰富的冰川湖和温泉,巴尔干半岛马里查河(Maritsa)、伊斯克尔河(Iskar)以及梅斯塔河(Mesta)等多条河流都发源于此处;据说里拉山脉的名字就起源于色雷斯语(Thracian),意为“多水的山”。这里属于典型的山地气候,降水丰沛,气温较低,山脉的高处地方终年覆盖着积雪,山间针叶林分布广泛,有冷杉、云杉、欧洲赤松、黑松等主要林木。

里拉山脉景色秀美,动植物资源丰富,小溪流在参天古木中淙淙流淌,欢快无比;而且山中有一座建于10世纪的修道院,是保加利亚最大最重要的修道院,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Rila

必去理由:保加利亚最高的山峰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保加利亚[Bulgaria]

景点所在省、州:索菲亚州 [Sofia Province]

景点所在城市:索菲亚 [Sofia]

篇4:内华达山脉

内华达山脉位于西班牙东南部的安达卢西亚自治区境内,横跨阿尔梅里亚省和格拉纳达省,山脚下就是格拉纳达市,靠近地中沿岸。它是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山脉的最高段,也是佩尼贝蒂科山系最高段。

内华达山脉形成于阿尔卑斯造山运动,大致呈东西走向,长约41公里,其西北以断层与格拉纳达平原相接。有数座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其中最高峰穆拉森山海拔3718米,为伊比利亚半岛最高点。山脉的一部分已被开辟为备受亲睐的萨拉内瓦达国家公园,北部部分地区作为内华达山脉天文台使用。现在内华达山脉已成为一个颇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其高高的山峰使其成为欧洲最南部的滑雪胜地。这里是欧洲阳光最充足的滑雪胜地,在山脉上分布有多个度假村,共有116条滑雪道供游客选择,绝对是享受滑雪的好去处。

Sierra Nevada

必去理由:欧洲阳光最充裕的滑雪胜地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西班牙[Spain]

景点所在省、州:安达卢西亚自治区 [Andalusia Autonomous Community]

篇5: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什么?安第斯山脉的成因

安第斯山脉属于科迪勒拉山系,从北到南全长8900余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纵贯南美大陆西部,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山脉有许多海拔6000米以上、山顶终年积雪的高峰,且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安第斯山脉的简介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几乎是喜玛拉雅山脉三倍半,属美洲科迪勒拉山系,是科迪勒拉山系主干。南美洲西部山脉大多相互平行,并同海岸走向一致,纵贯南美大陆西部,大体上与太平洋岸平行,其北段支脉沿加勒比海岸伸入特立尼达岛,南段伸至火地岛。跨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等国,全长约8900千米。一般宽约300千米,最宽处在阿里卡(Arica)至圣他克卢斯(SantaCruz)之间,宽约750公里。 安第斯山脉的地理位置及构成 属科迪勒拉山系,从智利的最南端合恩角,穿越阿根廷、玻利维亚、秘鲁、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在委内瑞拉,安第斯山脉分成三个不同的山脉,其中一条山脉一直延伸到太平洋海岸。安地斯山系从南到北分为3大部分∶即南安地斯,包括火地岛和巴塔哥尼亚科迪勒拉;中安地斯,包括智利和秘鲁科迪勒拉;北安地斯,包括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加勒比)科迪勒拉。 北段 (南纬4.01°以北):山脉成条状分支、隔以广谷和低地,各条山脉多代表背斜构造,通过侵蚀,轴部出露花岗岩、片麻岩等古结晶岩,两翼则残留着白垩纪、第三纪砂岩和石灰岩。位于哥伦比亚,朝北向东延伸,最后加勒比岛的岛弧相连。 中段 (南纬4.58°~27.93°):宽度和高度显著加大,东、西科迪勒拉山脉之间楔入宽阔的山原--玻利维亚高原。从秘鲁到智利,在此山脉由西北转为东北走向。此地安第斯山的宽度最大,也有最多的火山活动遗迹,据知有超过900个的火山,高度由5000到7000米南段安第斯山,从智利一直到巴塔哥尼亚海岸,这一段有相当多的活火山。 南段 (南纬27.65°以南):高度和宽度逐渐减缩,东、西科迪勒拉合二为一。由于纵横断层交错,加以第四纪冰川和流水的侵蚀作用,山地显示分割破碎的形态,普遍具有阿尔卑斯型地貌特征。 安第斯山脉的地形地势 整个山脉的平均海拔约3,660米,有许多高峰终年积雪,海拔超过6000米,由一系列平行山脉和横断山体组成,间有高原和谷地。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超过6000米的高峰有50多座,其中阿空加瓜山(Aconcagua),海拔6962米左右,为西半球的最高峰。地质上属年轻的褶皱山系。地形复杂。南段低狭单一,山体破碎,冰川发达,多冰川湖;中段高度最大,夹有宽广的山间高原和深谷,是印加人文化的发祥地;北段山脉条状分支,间有广谷和低地。多火山,地震频繁。安第斯山最高峰是位在阿根廷内的阿空加瓜山(Aconcagua),海拔6962米,是世界上最高的火山,也是最高的死火山。此外安第斯山脉中的哥多伯西峰(Cotopaxi)是世界最高的活火山之一,海拔约5897米。南美洲诸重要河流的发源地。安第斯山脉不是由众多高大的山峰沿一条单线组成,而是由许多连续不断的平行山脉和横断山脉(或科迪勒拉)组成的,其间有许多高原和洼地。分别称为东科迪勒拉和西科迪勒拉的东、西山脉界线分明,勾勒出了该山系的主体特征。东、西科迪勒拉总的方向是南北走向,但东科迪勒拉有几处向东凸出,形成形似半岛的孤立山脉,或像位于阿根廷、智利、玻利维亚和秘鲁毗连地区的阿尔蒂普拉诺那样的山间高原。 安第斯山脉的气候特点 气候复杂 一般地说,从火地岛向北至赤道,温度逐渐上升;但高度、临海、降雨、秘鲁(洪堡)寒流以及地形风障等因素,使气候变得多种多样。科迪勒拉的外坡(面向太平洋或亚马逊河流域的山坡)与内坡的气候有颇大的差别,这是因为外坡受到大洋或亚马逊河流域的影响。永久性的雪线的高度也有很大的变化,在麦哲伦海峡为792公尺(2,600尺),到南纬27°上升为6,096公尺(20,000尺),以后开始下降,到哥伦比亚安地斯山脉为4,572公尺(15,000尺)。与世界其他山区一样,由于方位、纬度、昼长和迎风面及其他因素相互作用,产生各种不同的小气候。特别是秘鲁,因为小气候众多,是世界上自然环境最复杂的地区之一。 降水 降水量变化很大。南纬38°以南年降水量超过508公厘(20寸),往北降水量减少,并有明显的季节性。再往北到玻利维亚的阿尔蒂普拉诺高原、秘鲁高原、厄瓜多尔的谷地和哥伦比亚的稀树草原,降雨适中,但雨量悬殊很大;在秘鲁西科迪勒拉的西侧降雨量甚小,在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降雨量有所增加,在东科迪勒拉的东侧(亚马逊河流域一侧)经常下大雨,并有季节性。 温度 温度随高度不同有很大的变化。例如,在秘鲁和厄瓜多尔安地斯山1,494公尺(4,900尺)以下为热带气候;向上至2,499公尺(8,200尺)为亚热带气候,昼间炎热,夜间温暖;2,499~3,505公尺(8,200~11,500尺)昼间气候温和,昼夜温差很大,安地斯山脉的这一区域气候最为宜人;3,505~4,511公尺(11,500~14,800尺)气候一般寒冷,昼夜间、晴天与阴天的温差很大,夜间温度在冰点以下;4,115~4,785公尺(13,500~15,700尺)为荒野高原气候,温度经常在冰点以下;最后,在4,785公尺(15,700尺)以上的山顶和山脊为极地严寒气候,寒风刺骨。 安第斯山脉的成因 安地斯山系是基于早期地质活动的新生代(最后的6,640万年)期间地球板块运动的结果。地质上属年轻的褶皱山系,形成于白垩纪末至第三纪阿尔卑斯运动,历经多次褶皱、抬升以及断裂、岩浆侵入和火山活动,地壳活动仍在继续,为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 其中阿空加瓜山为安第斯山最高峰,海拔6959米,它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死火山。尤耶亚科火山海拔6723米,是世界最高的活火山。南美洲多火山,它们主要分布在安第斯山,这里共有40多座活火山。 组成今日科迪勒拉的岩石年龄古老,开始是亚马逊坚稳地块(或巴西地盾)受侵蚀的沉积物约于4.5亿至2.5亿年前淤积在坚稳地块的西侧。这些淤积物的重力使地壳下陷,产生的压力和热量又使淤积物成为更耐久的岩石。因此,砂岩、粉砂岩和石灰岩分别变成石英岩、页岩和大理石。约2.5亿年前,组成地球大陆块的地壳板块结合成超级大陆──盘古大陆。后来盘古大陆及其南部贡德瓦纳古陆(Gondwanaland)发生分裂,板块向外分散,便形成现在的几个大陆。南美洲大陆板块与纳斯卡(Nazca)大洋板块互相碰撞(或会合),产生造山运动,因而形成安地斯山脉。 约1.7亿年以前,南美洲板块随着东面大西洋展开而向西漂移;纳斯卡大洋板块的东缘在下面受到南美洲大陆板块西缘的压力,纳斯卡板块潜没,这种复杂的地质基质开始向上隆起。这种潜没-隆起过程伴随着来自地幔的大量岩浆的侵入,先是形成了南美洲大陆板块西部边缘的火山弧,后又将炽热的熔岩喷射到四周大陆的岩石中;这后一过程产生大量的岩脉和矿脉,其中含有具有经济价值的、丰富的矿物,这对后来人类移居安地斯山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这种活动的强度在新生代期间──特别是在1,500万至600万年前──进一步加强,于是出现了今天科迪勒拉的外形。作为最后结果的山系垂直差极大,从太平洋海岸外的秘鲁-智利(阿塔卡马)海沟的底部,到与之水平距离不足322公里(200哩)的高山岭之间的高度差达12,192公尺(40,000尺)以上。形成安地斯山脉的地壳运动迄今尚未结束,作为通常称之为“火环”的更大的环太平洋火山系的一部分,安地斯山系现在仍处在火山活动期,容易发生破坏性的地震。

篇6:托恩盖特山脉国家公园

托恩盖特山脉国家公园坐落于纽芬兰与拉布拉多省的拉布拉多地区,成立于2005年,为拉布拉多地区第一个国家公园,占地9600平方千米,是加拿大大西洋省份中最大的国家公园,主要是为了保护这一地区野生的动植物而建立。

Torngait在因纽特语中意为“精神之地”,这里上千年来一直是因纽特和其祖先的居住之地,可见它在因纽特人心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园内的压帐篷石圈、驯鹿石头栅栏以及土葬的小丘都讲述了千年来这一神圣地区的种族和文化。园内最大的看点就是乔治高地(George Plateau)和托恩盖特山脉,乔治高地是由于河流常年的侵蚀作用而成,深邃而又狭长,托恩盖特山脉为北美东部最美丽、最绵延的山脉之一,为观赏乔治高地提供了良好的视角。

生活在托恩盖特山脉国家公园的野生动物有北美驯鹿、北极熊、游隼、金雕等,它们生活在这片广阔的大地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园内的流行娱乐活动有徒步旅行、攀登、划独木舟等。

Torngat Mountains National Park

必去理由:加拿大大西洋省份中最大的国家公园

景点所在大洲: 北美洲【North Americ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加拿大[Canada]

景点所在省、州:纽芬兰与拉布拉多省 [Newfoundland and Labrador]

篇7:圣弗兰西斯科山脉岩画

圣弗朗西斯科山岩画位于墨西哥南下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岩画之一,这些岩画能完整的保存,完全归功于当地干燥的气候以及几乎与世相隔绝的自然地理环境。大约在公元前100年到公元1300年间,位于下加利福尼亚半岛中埃尔比斯卡伊诺保护区的圣弗兰西斯,是一个现今已经消失了的民族家园,族民们世代生活在这里,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这里大部分是险峻的岩石山地和荒凉的沙漠地带,常年干燥高温,尘土飞扬。正因为有这样的自然环境,这里留下了古老的岩画群,数量多,规模大,而且保存完好。画面上有人和许多种动物,包括哺乳动物、鱼类、爬行动物以及鸟类,而且运用了非常复杂的颜色和技术。这些岩画通常比实际的尺寸要大得多,其中的动物画面往往处于一种栩栩如生的运动状态,而人物则往往处于呆板的静止状态。

岩画的创作者都拥有令人惊叹的高超技术,背景的涂底、轮廓线和阴影的添加都产生了非凡的效果,值得后人仔细研究。

Rock Paintings of the Sierra de San Francisc

必去理由:世界上最大的岩画艺术

景点所在大洲: 北美洲【North Americ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墨西哥[Mexico]

景点所在省、州:南下加利福尼亚州 [Baja California Sur]

篇8:威克洛山脉国家公园

威克洛山脉国家公园建于1991年,占地面积为204.8平方公里,位于爱尔兰威克洛郡,是归属爱尔兰遗产管理部门的六大国家公园之一。公园位于威克洛连绵起伏的山脉之间,在首都都柏林南部不远的地方,很受都市居民的欢迎,常年吸引着游客和历史爱好者等。

威克洛山脉是四亿年前古欧洲和古美洲大陆碰撞导致地壳抬升形成,分为上湖和下湖,景色非常美丽,被称为都柏林的后花园。公园自然资源丰富,有高山、沼泽、湖泊等不同地貌和植被层。园内森林里生活着红鹿、梅花鹿、野兔、乌鸦、猎鹰等许多飞禽走兽,其中红鹿是1000年前在冰川期迁至爱尔兰并生活至今的珍稀物种。

威克洛山脉国家公园无穷无尽的绿色树荫和壮丽风景都为各种户外活动提供了完美的自然空间,游客可以尽情骑马、爬山或者打高尔夫球。

Wicklow Mountains National Park

必去理由:爱尔兰最美丽的国家公园之一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爱尔兰[Ireland]

景点所在省、州:威克洛郡 [County Wicklow]

篇9:大蓝山山脉地区

大蓝山山脉地区占地103万公顷,内有砂岩高原、悬崖和峡谷地貌,大部分被温带桉树林覆盖。自然保护区由八个受到重点保护的区域构成,这些区域分别展示了澳洲大陆冈瓦纳分离后桉树种群的进化适应性和多样性。

在大蓝山山脉地区内共有91种桉树,从桉树的全球分布来看,在同一地区出现如此复杂的结构和生态多样性,对于桉树来说是非常罕见的。大蓝山山脉地区内有占世界数量百分之十的维管植物,还有许多珍稀濒危物种,是澳大利亚生物多样性的又一完美体现。

该保护区内的珍稀濒危物种包括许多具有当地特色的,堪称“活化石”的进化残遗动植物,比如只在很小的特定区域内可以生存的梧莱米松树。在保护区还发现了几种进化的古代遗留物种,这些物种现在非常稀少,只能在很小范围的地区内寻觅到。

The Greater Blue Mountains Area

必去理由:最大桉树保护区

景点所在大洲: 大洋洲【Ocean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澳大利亚[Australia]

景点所在省、州:新南威尔士州 [New South Wales]

篇10:哈迦山脉

哈迦山脉位于阿曼和阿联酋的交界处,是阿拉伯半岛最高的山脉,坐落在山脚之下的是东部的阿曼海湾以及柯法汉和富加拉两个中心城市。同其他阿拉伯半岛的山脉相比,哈迦山脉上的动植物群种丰富,有很多种类是本地所特有的,山上种满了橄榄树和无花果树。

山间的泉水灌溉了茂盛的枣树园,枣树叶对鸟类来说,可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悬崖峻峭的山谷之间充满了宁静,让人不禁忘了城市的喧嚣。外露岩石尽管显得荒凉,却形态优美,为地质学者有关崎岖地貌的形成根源和原因的研究提供了最好的线索。虽然这个山脉看上去有些荒凉,但是有了动植物的陪伴,它便不再会孤寂,还有鸟儿在山间时不时的为他歌唱呢!

Al Hajar Mountains

必去理由:阿拉伯半岛最高的山脉

景点所在大洲: 亚洲【As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阿联酋[United Arab Emirates]

景点所在省、州:富吉拉酋长国 [Emirate of Fujairah]

篇11:克洛克山脉国家公园

克洛克山脉国家公园坐落于马来西亚的沙巴州,临近亚庇哥打基,成立于1984年,占地1399平方千米,覆盖了克洛克山脉的大部分区域,为沙巴州最大的国家公园,是为了保护这一区域的珍稀动植物而建立的。

克洛克山脉国家公园由丘陵和山地森林组成,生长有大量本州特有的动植物,目前已知的哺乳动物有106种、鸟类265种、爬行动物52种、青蛙67种,淡水鱼26种,濒危的哺乳动物有红毛猩猩、马来熊和云豹,如果幸运的话,就可看到它们的身影。

Crocker Range National Park

必去理由:沙巴最大的国家公园

景点所在大洲: 亚洲【As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马来西亚[Malaysia]

景点所在省、州:沙巴州 [Sabah State]

篇12:门莫扎嘎山脉

门莫扎嘎山脉是那曲中部地区群山中最长的一座山脉。其主峰是一座黑、白色岩石组成的不毛山,位于巴青县境内。从远处看犹如一幢圆顶殿宇上插着的白海螺,如果从不同的角度看,似银质的曼扎上堆着白米,又像用哈达装扮的白色牦牛,极为壮观雄伟。

四面流淌的河流及绝壁垂落的瀑布滋润着这块草原,使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在这座岩山上有许多千奇百怪的岩石,有的像人,有的像弓箭等。众多的溶洞与著名的高僧大德使这儿充满了神秘之感。

篇13:凯普山脉国家公园

凯普山脉国家公园位于西澳大利亚,建立于1965年,占地面积47655公顷,由大面积的山脉、峡谷和海滩组成,形成了一道绮丽的自然地质风景区。

凯普山脉国家公园中形成的山脉、峡谷、湖泊、海滩源于本地区的海平面运动,由于风和水的不断侵蚀而形成了众多的石灰岩。园中约有700多个洞穴,630多种野花,以及多种多样的动物和鸟类,约有100多种活泼可爱、引吭高歌的鸟儿和80多种爬行动物。游客可以在古河冲刷而成的壮观峡谷与宁格罗的珊瑚礁、清澈蔚蓝的海水以及沙滩交融的地方宿营;可以穿梭在茂密的森林中观赏妩媚的野花、发现罕见的植物和出没于林间的小动物;甚至可以躺在银白的海滩上欣赏碧海蓝天,享受日光浴;如果愿意的话,可以驾驶四驱越野车或四轮摩托车进一步探索广阔的海岸线。

凯普山脉国家公园内处处有惊喜、时时有刺激,千万不要错过任何一个体会刺激与探险的机会,尽情的享受它给我们的无限风光和美丽。

Cape Range National Park

必去理由:澳大利亚最绮丽的国家公园

景点所在大洲: 大洋洲【Ocean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澳大利亚[Australia]

景点所在省、州:西澳大利亚州 [Western Australia]

篇14:班古鲁班古山脉

班古鲁班古山脉位于澳大利亚正北方,属西澳的金伯利区(Kimberley),距离本州府城柏斯约2054公里。该山脉以其奇特的岩石构成闻名于世,据说“班古鲁班古”这个名字便来源于澳洲原住民基查族(Kija),意为蜂0。

班古鲁班古山脉的地层历史可追溯到泥盆纪,而其圆顶群聚的地形则是河流经两千多万年的侵蚀所造成的。山脉海拔约578米,其岩层由两种颜色交叠而成,红色部分为具有钢与锰地质成份的地层,因裸露在外的部份遭受氧化,而形成了红色;黑灰色部分则是由于在岩层中一部分具有多孔性而且透水的环境下,加速蓝绿藻生长所形成的。班古鲁班古山脉是波奴鲁鲁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波奴鲁鲁”(Purnululu)有“砂石”的意思,其奇特的景观每年都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到此参观游览,而波奴鲁鲁国家公园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Bungle Bungle Range

必去理由:澳大利亚最奇特的岩石山脉之一

景点所在大洲: 大洋洲【Ocean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澳大利亚[Australia]

景点所在省、州:西澳大利亚州 [Western Australia]

篇15:麦克唐奈尔山脉

麦克唐奈尔山脉位于北领地,由一系列的山脉组成,包括有无数深切的峡谷和原住民地区,其名字源于当时南澳大利亚的统治者理查德•麦克唐奈尔。

麦克唐奈尔山脉长644米,最高峰为海拔1531米的齐尔山(Mount Zeil)。麦克唐奈尔山脉是托德河( Todd River)、芬克河( Finke River)和桑德奥弗河(Sandover River)的发源地。山脉可以分为东西两部分,在西麦克唐奈尔山脉,能看到在辛普森峡谷的山脊间蹦来跳去的岩袋鼠,欣赏到在正午日光的照射下变幻万千的斯坦利峡谷火红的岩壁,并可深入峡谷下的小溪游玩;在东麦克唐奈尔山脉,可以进行丛林健行、露营、驾四驱越野车探险,探访淘金热遗留下来的鬼镇阿尔敦加,并到特里非那峡谷 (Trephina Gorge)一览自然之美。

艾伯特•纳马特吉拉(Albert Namatjira)为澳大利亚最知名的土著艺术家,居住于麦克唐奈尔山脉地区,在他的绘画作品中经常会出现雄伟的麦克唐奈尔山脉的身影。

MacDonnell Ranges

必去理由:澳大利亚最壮观的山脉

景点所在大洲: 大洋洲【Ocean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澳大利亚[Australia]

景点所在省、州:北领地 [Northern Territory]

篇16:火山对山脉形成原因

山脉主要是由于地壳运动中的内营力作用,有明显的褶皱,从而区别于山地,而山地则是在一定的力的作用下,褶皱现象不明显。山脉的构成包括主山(主干)、大支、小支、余脉。余脉相对而言比较小,还要与主干或大支相距一个较长的低暖地带。

山脉按照其形成的方式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褶皱山两个板块相互推挤,地壳会弯曲变形,形成山脉。

2.断层山地球板块互相碰撞,使地壳出现断层或裂缝,巨大岩块受挤上升。

3.火山岩浆从地球深处岩浆仓喷发出来形成火山,喷射出的熔岩、火山灰和岩块形成高高的火山锥。

4.冠状山地壳下的岩浆往上涌,使地球表层的岩石向上隆起,形成冠状山。

火山喷出物对山脉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火山喷发时会有大量的岩浆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火山喷出物在喷出口周围堆积会形成山丘。由火山喷发物形成的山丘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全部或基本上是多层基性熔岩构成的是熔岩锥,它形状扁平、坡度缓(2°~10°),顶部有碗状火山口,其中规模巨大的叫盾形火山。

2.全部由火山碎屑组成的是碎屑锥,其平面近似圆形,坡度约30°,顶部有一个漏斗状火山口。

3.由熔岩和碎屑互层构成的叫复合锥,也叫层状火山锥,其坡度大多超过30°,形状比较对称,上部多熔岩,下部和边缘主要是火山碎屑。火山口呈碗状或漏斗状。

4.另外,有些火山锥坡上还有小型火山锥,其通道与主火山锥的通道相连,无独立的岩浆源。这种小型火山锥称寄生锥。

今天小编对火山对山脉形成原因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火山爆发是如何形成的等相关的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上更多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篇17:阿普塞尼山脉

阿普塞尼山脉是位于罗马尼亚特兰西瓦尼亚(Transylvania)的一系列连绵起伏的山脉,属于西北部西喀尔巴阡山的支脉,在穆列什河以北。罗马尼亚语意为“西山”,亦称“西罗马尼亚山地”或“西山”。其最高山峰为比霍尔山峰(Bihor Peak),海拔1849米。山间分布着大大小小约400处山洞和喀斯特溶洞,山间亦有平原和居民点,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力量在这里得到了最有力的诠释。

阿普塞尼山脉长约88公里,宽约68公里,山岭多辐射状,中间是结晶岩组成的比霍尔山。西、中、南部岩溶地形发育,多深谷峭壁和奇异山洞。西部山麓富铝土矿,南部的梅塔利费里(Metaliferi)山蕴藏著丰富的金属矿,有金、银、铜、铅、锌等矿产。除了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外,山间自然景色亦非常壮丽,高山层峦起伏,山间缓缓流淌着小溪,夏季满眼是一望无际的绿野和五彩缤纷的山花,冬季则是纯净的白雪皑皑,山间的喀斯特溶洞更是绚丽夺目,常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Apuseni Mountains

必去理由:罗马尼亚自然景观最壮丽的山脉之一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罗马尼亚[Romania]

景点所在省、州:阿尔巴县、克鲁日县和比霍尔县 [Alba, Cluj and Bihor Counties]

猜你喜欢